数字媒体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49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1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数字媒体已成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并正在渗透到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众多方面,“数字媒体内容平台”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当前随着数字媒体应用的广泛化和深入化,数字媒体理解面临着媒体对象复杂性、媒体数据规模化、应用需求多样化等挑战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媒体应用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研究媒体内容的有效表示、建立符合人类媒体认知的计算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并且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为达到上述研究目标,需要重点解决3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媒体认知具有的层次性、整体性,构建符合媒体理解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媒体对象固有的多义性、多态性,发展刻画媒体对象多义性和多态性的表示体系;针对媒体计算应有的协同性、高效性,突破制约媒体处理协同性和高效性的技术瓶颈。该研究围绕该项目的三大科学问题之一――“媒体认知具有的层次性、整体性──如何符合媒体认知的特点”,开展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从视皮层细胞与网络水平的信息加工机理、双光子成像手段、理论建模、计算机仿真等几个方面研究视皮层神经机制是如何支撑视觉认知层次性与整体性的,建立模拟视皮层神经机制的算法模型,研究如何在算法层次实现认知层次性与整体性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神经科学与计算科学在视觉问题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并进行实验验证,为提高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字媒体视觉认知层次性

abstract:Digitalmediaisthemajorinformationsourceincurrentworld,anditinfluencestheeconomy,nationalsecurityandthewelfareofthepeople.thusitisoneofthekeyissuein973projects.whenmoreandmoredigitalmediaisprovided,theunderstandingandutilizationoftheseinformationbecomeahugechallenge,aswellasabottleneck,consideringitcomplexity,datasize,anddiversifiedneeds.itisurgenttoestablishthecomputationalmodelbasedonhumancognition,tosetupaneffectiverepresentation,andtohighlightthespeedofcomputer,andintegratethemtogether.itishighlydemandingtoinvestigatethefollowingscientificquestions.(1)toestablishatheoreticalframeworktoreflectthehierarchyandintegrationofthevisualsystem.(2)toestablisharepresentationsystemtoreflectthediversityoftheobjects.(3)tobreakthetechnicalbottleneckformoreeffectivecomputation.weaimedtoinvestigatethefirstscientificquestion,byusingmultipletechniques,includingtwophotonimaging,computationalmodel,simulation.indetail,westudiestheinformationprocessingfromretinatovisualcortex,howthetop-downfeedbackandbottom-upfeedforwardprojectionsworkasawhole,howacomputationalmodelsimulatesthisprocess,andhowthiscomputationimprovesthefeaturerepresentation.importantly,theexperimentalandsimulationstudieswillbecomparedsidebyside,tospeedupthiswell-integratedproject.

Keywords:Vision;Hierarchy;top-down;Bottom-up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50117&flag=1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教学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再一次明确提出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行进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媒体专业作为互联网内容生产力供给的源头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对数字媒体内容的消费需求空前旺盛,这就要求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和人才输出能够做出及时和前瞻的反应。

1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传播与体验

众所周知,当今的媒体和信息环境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的时代,并且已经以生态圈的形式渗入到文化、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如同历史上发生过的技术载体对艺术本体的影响一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必定也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传播工具和呈现工具的变革,数字媒体艺术中图形、图像、声音处理方式的改变,不断地给数字艺术本身带来新的内容,从而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形式越来越丰富。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体现在内容质量和传播速度上。随着移动数字技术和宽带条件的不断优化,以往对数字艺术内容和体量的限制逐渐变小,数字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再现、思索可以从更广更深的层面展开。以上作品的传播效率也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观众和艺术家之间能建立即时甚至实时的艺术创作联系。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能创造出更丰富的综合体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展现和应用场景延伸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正是传统艺术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主题之一。传统艺术运用各种表现技法,或现实或抽象,都是希望观众能参与到艺术作品本身的表达之中和作品产生交流。而同时具备交互性、链接性、即时性特点的移动互联加上虚拟现实等技术,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在完成后实现作者和观众的互动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观众就能参与其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和作者极为一致的艺术情感体验。

2信息环境下技术手段与艺术形式的深度跨界融合

目前,在数字媒体教育领域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将学科分为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大类。这种兼顾文理的分类方式有别于其他艺术学科,从这点可以看出,数字媒体专业在学科整合上的跨界性,对于这种跨界性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挑战:

首先是观念的跨界。在数字媒体教育范畴下,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首先从观念上要跨界整合,虽然这两个分类看起来是横跨工科和文科两个大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不兼容性,但是,这恰恰是数字媒体艺术触类旁通、文理兼收的魅力所在。当数字媒体艺术出现的时候,我们认为打破传统意义上学科划分的时间节点已经来临,虽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还不能从制度层面实现,但从观念上应该向前迈一步,塑造兼顾文理的复合性艺术人才,从培育兼顾文理感知能力的艺术人才人手,实现观念的整合。

其次是技法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现高度依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所以在表现技法上是在传统艺术形式基础上的扩大和衍生。这个概念中要避免两个倾向,其一是唯技术论倾向,其二是唯艺术论倾向,无论偏向哪种都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最终艺术作品的畸变。因为现代媒体艺术是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从其表象来看,技术本身也已经是技法的内在基因,离开了电子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无从谈起,而离开艺术内容,数字技术又不具备艺术气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应当把所有信息技术手段纳入到艺术技法的范畴去理解和运用,才能真正从艺术创作的整体性上去宏观的整合技术与艺术。

再次是内容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诞生给艺术表现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内容也空前丰富。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内容已经在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基础上,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带入到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领域,数字艺术形式所表现的对象也从传统文艺内容向精神和物质层面探索掘进。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感受距离在无限缩小,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已经能从互动的角度去和观众进行直接的艺术情感交流。因此,艺术家可以从更广阔的空间人手,从全社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内容去考虑,内容更为丰富,创作更为自由,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实现文化内容的跨越。

3培养具有媒体感知意识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当互联网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更趋丰富和广泛,媒介的途径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界限日益模糊。特别是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对数字媒体内容的传播和扩散起到了拓扑式的加速效果。如今,大众对媒体的概念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渠道的媒体定义,这也要求我们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和从业者,从媒体观念上有所转变,培养具有媒体感知意识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传播从形式和内容上契合时代需求,符合时代气质。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3

关键词数字媒介时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受众体验

中图分类号:J51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5.071

CouplingofadvertisingDesignVisualCommunicationandaudience

emotionalpainpointsinDigitalmediaera

DenGXinying

(DepartmentofartandDesign,ShaoyangUniversity,Shaoyang,Hu'nan422000)

abstractVisualCommunicationofartandDesignisoneofthemostrepresentativeadvertisingtechniquesindigitalmediaage.Digitalmediaeraofadvertisingartanddesignhighlightstheuniqueconceptofitsvisualrepresentationlevel,moreinlinewiththemajorityoftheaudience'semotionalappeal.wechosethedigitalmediaageaestheticimplicationadvertisingartanddesignasacase,thesystemisdesignedtoanalyzethedigitalmediaeraadvertisingvisualcommunicationtechniques,andexplorethepossiblesignificanceofemotioncoupledwiththeaudience.

Keywordsdigitalmediaera;artanddesign;visualcommunication;audienceexperience

0引言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作为一种利用媒体形式公众服务信息,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形式,通过传播诸多公益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益行为的形成,促成了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电视作为我国最大的主流媒体,在电视媒体中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制作上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和艺术性。

1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设计的视觉传达

1.1视觉传达的表现模式与行为逻辑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关注的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其表达的形式多具有一定的易于接受性。换言之,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较为自由灵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感彩。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在满足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同样具有极强的教育性、艺术性、责任性。一方面,从表现模式角度来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强调了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设计上,强调受众对于既有的意识形态、道德律令的遵守,企图通过内心的感动出发,触发并形成受众的共鸣,进而实现其自身的导向性与影响力,继而满足不同受众对于广告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追求。例如,较为成功的广告《留守儿童》、《水土流失》以及《得蛙蛙》系列,都是在通过电视的平台,展示出关于留守儿童、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借助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独特艺术载体,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体验的可能性。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通过台词脚本的设计旗帜鲜明地倡导或者反对某种观点,进而劝导人们能够摒弃之前的陋习。

另一方面,从艺术设计行为逻辑而言,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采用抽象性的词汇,只有置于具体的物象成为可感知的经验组成部分,其语意才易于得到理解。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的艺术设计象征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设计崇拜的意蕴,既是对艺术设计自然属性的归纳,也表征了社会化、多义化的开拓。实际上,从本质上讲,任何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都具有一定的主基调艺术设计。尽管囿于文化传承差别表现会有不同,其彰显出的心智模式与行为逻辑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体现出性格沉静而厚实的鲜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特色。例如,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爱的表达式》以及《古迹保护》为例,我们发现其中对于白色的运用为例子。白色在广告中是从既往自然属性的锚定,诸如白云、羊毛、牛奶等颜色的同一性使得艺术设计言说能够得到归纳,而一旦其艺术设计运用中采用了白色也就成为一种常规用法。具体而言,记忆原点性质的存在形式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有必要进行特定的解释和逻辑思维,对于此种颜色产生敬畏心。当上述规律性质的观念不断地在生活中得到证实,艺术设计也就从自然属性实现了向社会属性的转变,为大众在景观社会空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视觉消费提供了核心质素。

1.2视觉传达的目标关联性与抽象性

所谓目标关联性,指的是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上必须体现出围绕某主题展开的核心理念。例如,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校车安全》中首先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小女孩的形象,这个小女孩自由地走过花坛、喷泉,在明媚的阳光里自由舞蹈。然而,紧跟着镜头一转,一辆破旧的校车呈现在镜头里。画外音是:她本来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显然,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个受众都希望身临其境,帮助小女孩,不让她迈上校车。这样,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的目标关联性也就准确无误地呈现到位了。基于这样的例证,我们可以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史是一个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心灵情感史。在这种艺术设计创作者的心灵体悟下,艺术设计与广告心理结构相契合的佐证形态。

所谓抽象性,是指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关注的是创作者知觉与视觉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被建构的路径,我们能够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也可以看到创作者主体的抽象表达。具体而言,电视艺术设计内蕴的诸多文化表征能够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性与内容的现代性耦合中找到其自身应有的存在可能。例如,在电视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环保之路》的抽象性表达中,黑色同样是应用范围较广、象征意味较浓的物象。黑色象征的负向特质既体现出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作品的基本创作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艺术设计包裹着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象征的高度、深度。这也就解释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本身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源头,其艺术传承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性语言呈现具有完整性和在场性。而探讨作品艺术设计的审美理解与象征意味,实则是探寻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与艺术文化史切近相关性,旨归在于彰显创作者艺术设计运用的主体性与抽象的表现力。

1.3视觉传达重塑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我们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感染力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形式上,避免了过多的长篇大论的说教,转而采用一些融理于情的表现手段,或者用比较写实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二是审美价值上,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要体现能为受众接受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形式上的审美来达到与对象群体契合的程度。只有当观众真正为作品所打动的时候,才能够对美的对象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审美上的艺术性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就很好地是吸纳了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不关注宏达叙事层面的展现,而是强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的重新发现,在空间的层面上主张从不同的视角完成对于同一事物的多重看视。在具体的艺术设计上,《回家》风格融汇的影子,更多地强调了欣赏者的注意力对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观看意识。艺术设计运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处理多是按照创作者理解在作品中重新对事物进行排列组合。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设计造型”、“艺术变形”与“几何构图”等重要内容的题中之义。在对于整个观者位置的位移中,艺术设计运用处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表达的是一种融贯主体的概念。

2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与受众的美学耦合

2.1情感透视的现代性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完整清晰意向与艺术设计的使用,恰恰处于大时代的现代性转型的断层期。众所周知,现代审美思想跟视觉认知分析并行不悖,受众是视觉与知觉理论在设计层面的表现,这是我们探讨中国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需要申明的一点。在我们看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审美思想具有极强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性,从图像的视觉表征来看,尽管古典知识型所谓的定点透视的理念与之呈现出的完整的、清晰图像仍然大量存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所代表的恰恰是对于视知觉的解构,其意义不是对我们日常看得见的现实状况的简单复制、转录、还原,它是在借助技术重构了一个自主化的世界形式。基于上述的影响,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对于观者而言也创作了新颖的、碎片化的视觉样式,让人类的注意力从质感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成为时间的流动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传统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完整性进行了独特的解构,并且其也与连续性一道不断地成为欣赏者考察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内容与主体经验特质必然考量的因素。

2.2情感想象的固化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符号的意味更彰显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高度“符码化”的象征符号特征,成为自我识别标志。现代知觉形式逐渐放弃了用单一的结构来构图叙事的尝试,通过对于知觉形式形成过程的探索,来固化视觉所及的形象与想象。我们感受到知觉已经不单纯是记录,它必须正视并明确知觉自身的不稳定性。现代知觉形式把握自身对于知觉断层的敏感认知,并揭示出注意力的悖论。这种情形下有意关注某个事物,并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进而把握其内在的直接性。毋宁说,现代知觉设计是在指出知觉的分解和形式的丧失,倘若认为注意力是连续体的动态形式,试图在知觉空间中建构自身的离心特性,以便让创作者的视觉和想象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2.3艺术设计的情感体验性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强化了体验性的特质,形成了让受众具有一种独特的体验美的重要能力。第一,经过长期的艺术设计实践,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创作者已经掌握了艺术设计组合与搭配的基本规律,他们在艺术设计对称与调和中获得了艺术设计的情感力量,进而让艺术设计的情感力量注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本身。第二,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反映了其关照世界整体的独特方式,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和审美特色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前者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语言表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的感知和概念。第三,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运用象征意义充分认识到实景摄入对于画面内容与含量的限制,重新组织并取舍了场景的基本方式,采用多视点方式入画,在二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上扬弃了传统的远近关系。而在这一过程中,观者要从意识中清除掉自身既有的位置感,重新看视作品展现出来的对于视知觉的冲击,及其布局与格法上体验美学的基本脉络。

总之,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在迎合并满足欣赏者读图偏好的同时,也在主客体之间创造了相互解读需求,使得艺术设计的意义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理解观者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之间的认知变化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路向之一。

参考文献

[1][美]金・莱文(KimLevin).后现代的转型.常宁生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6.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4

能爱畜数字信号处理器虽然具有很高的运算速度,但在多媒体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视频处理方面,通常需要复杂的接口,性能不到充分发挥。媒体信号处理器针对多媒体应用优化了内核结构并提供丰富的媒体接口。与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相比,媒体信号算是器在多媒体应用领域,性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本文介绍一种典型的媒体处理器map-Ca,它是由美国equator公司和日本日立公司联合开发的宽带高速媒体处理器;介绍应用map-Ca设计的一个对视频、语音进行实时编解码处理的多媒体信号处理子系统,它与另一个嵌入式控制子系统配合,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数字视频记录系统(DVR)。

图1map-Ca功能结构框图

1媒体信号处理器map-Ca简介

媒体信号处理器map-Ca(mediaacceleratedprocessorforConsumerappliances)是equator公司继map1000、map1000a以后推出的一款高集成度的宽带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特别适用于多媒体信号处理器的产品,如机顶盒、数字电视、视频会议系统、医用图像产品、数字视频编辑设备和办公自动化产品。map-Ca是针对mpeG1、mpeG2、JpeG、H.263以及语音编码而优化设计的。由于媒体信号处理的核心算法都是基于map-Ca的软件平台,可以通过增加、删除或者增强一些功能模块,比较容易对最终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因此,map-Ca是多媒体信号处理应用的一个现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1.1map-Ca处理器结构

map-Ca具有一个高度流水线的超长指令字(VLiw)结构的内核,每个时钟周期可以进行四次操作。具有支持32位和64位的数据运算单元以及专用多媒体运算而设计的128位运算单元。map-Ca拥有较大容量的片内存储空间,包括32KB的指令缓存和32KB的数据缓存。它具一个非常性能的Dma控制器(DataStreamer)和两个为视频信号处理而设计的协处理器:一个可用来进行变长编、解码,另一个用来实现视频滤波。

map-Ca的功能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map-Ca媒体信号处理器自身拥有pCi总线、SDRam总线和FlashRom信号的接口,这些使它可以方便地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或者构成一个计算机的子系统,通过pCi总线与计算机主CpU通信。

1.2map-Ca处理器功能特性

区别于通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map-Ca媒体信号处理器具有两个特性:

(1)针对多媒体信号处理设计的内核。工作在300mHz时,map-Ca可以实现1800mipS的运算能力。同时,它对多媒体信号处理的支持包括可以实现有两个为视频编、解码而设计的协处理器——一个变长编码协处理器和一个视频滤波协处理器;提供对视频层叠加的直接支持;同时它具有强大的Dma控制器(DataStreamer),为多媒体的大数据量提供了足够的带宽保证。

(2)丰富的媒体接口。包括视频和语音标准接口,如:itU-RBt.256/601格式的输入、输出;mpeG-2的传输层接口输入tCi(transportChannelinterface);ieC958和iiS数字音频输入、输出接口;支持外接RGB监视器。

由这两个特性可以看出,map-Ca媒体信号处理器为以多媒体信号处理为中心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又方便的解决方案;同时,作为一款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它继承了DSp设计方案所拥的可以软件升级、灵活的优点。

图2数字视频记录系统原理框图

2基于amp-Ca的数字视频记录系统设计

数字视频记录系统DVR(DigitalVideoRecorder)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对场景进行记录或监控的场所。视频记录系统包括模拟视频记录系统和数字视频记录系统。新一代的数字视频记录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计算机(或工控机)的视频记录系统;另一类是脱机独立的(或嵌入式的)视频记录系统。后一种方案更加灵活、方便,可以实现DSp层面上的软件编、解码,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给予特别的编码支持,实现最优效果。数字视频记录系统要求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视频、语音的采集、编码、存储、播放,并对记录下来的视频、语音的压缩信息进行解码、检索、回放。

采用map-Ca媒体信号处理器,设计了一个脱机独立的视频记录系统。根据功能需要要,将本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以map-Ca处理器为中心的媒体信号处理子系统;另一个是用嵌入式芯片实现的控制子系统。图2为本系统的原理框图。

嵌入式控制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系统工作流程的控制,实现数据记录、查询功能,提供用户交互接口和扩展通信接口。

以map-Ca为中心的媒体处理子系统主要实现视频、语音信号的采集、播放和编码、解码。下面对媒体处理子系统做成一步的说明。

笔者充分利用了map-Ca媒体处理芯片在多媒体应用方面的强大其内部结构对视频、语音信号编、解码的优化;提出了高效的视频编码方案;利用它提供的方便的视频、语音信号接口,实现了这个既可独立应用,又可以嵌入到主控系统媒体信号处理子系统。图3为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基于map-Ca的媒体处理子系统原理框图

   本系统可在实现一路视频的编码、解码的同时,进行一路语音的编、解码工作。它包括两个子进程;编码进行和解码进程。编码进程工作原理:采集视频信号并转换成itU-RBt.656格式数字码流,输入给map-Ca芯片,对视频进行编码;同时采集语音信号并转换成iiS格式码流,输入给map-Ca芯片,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将视频和语音编码数据通过pCi总线传递给控制子系统。解码进程工作原理是:将控制子系统传递过来的视频音频码流进行解码,并转换成相应的itU-RBt.656和iiS格式码流,传送给输出接口芯片,转换成相应的复合视频和模拟音频并播放。本系统还支持VGa显示,可直接连接监视器。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5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4.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更好师资环境,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体制在选材阶段就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选材将更符合新媒体专业对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挥社会和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艺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人才。当然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不能只埋头研究教学的建设,也不能只是应付市场的需求。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实验教学高校

数字媒体是一门新兴学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该学科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04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国家新增专业以来,数字媒体在教育界引起了轰动,全国高校掀起了开设该专业的浪潮。

1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目前普遍为各界认可且较为全面的概念是由韩慧健教授提出的,即“数字媒体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还可以数字化的感觉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逻辑媒体(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以及实物媒体(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表现出来,因此还涉及到数字视频处理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涉及范围较广。目前数字媒体已应用到电信传输的数字信号传输、政府机构的视频会议等,教育教学中引用数字媒体也将成为主要趋势。

2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目前已经应用到国内高校教学中,常见的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但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其他核心功能尚未被开发,或应用较少。

2.1建立联合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较早,一般是为完成同一个实验项目而建立,分工合作,最后讨论结果,中间的过程双方无法看到,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成功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中视频、音频系统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如图1),能使双方互相看到实验过程,如同同时参加一个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成功率;同时,对于实验条件设备较差的学校,联合实验室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2建立音频工作站

数字媒体技术出现后对高校音乐、传播、计算机多媒体方向、电子信息等专业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这类专业的必修科目,娱乐行业的发展更刺激了这类专业提高教学,努力寻找更优的数字音频编码方法。在新闻传播、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中也可引用数字媒体,建立音频实验室(工作站)。

数字音频工作站,简称Daw(Digitalaudioworkstation),是一个具有强大数字音频处理能力的工作站,它以计算机硬盘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在CpU、声卡及各种软硬件的支持下进行各项工作。音频工作站的建立,不仅可以然后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声音录放、处理、非线性编辑及管理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还能使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变得生动化,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2.3应用于微生物研究

微生物研究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也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体积小的微生物在实验中研究起来十分困难。因此,现代技术的出现就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电子显微图是目前数字媒体在微生物研究中的主要方法。电子显微图是一种二维图像,它包括美化图像(经过处理提高图像质量)和消除显微图像中的过滤效应和电子光学中的‘假象’问题这两项图像处理任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研究者在在实验中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从而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也为新事物的发现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

2.4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

医学也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生物体内的状况我们无法用肉眼观测,也就无法寻找根源解决病症,因此很多病症得不到治疗。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观察生物体内部成为了可能。现代医疗设备中的X光透视、B超声波检测、肠镜等,都是数字媒体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医学教学实验时,师生使用这些设备,获得大量的医用图像,这些图像能够准确反映出病患的体内状况,通过处理分析这些图像,我们就能判断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而进行治疗。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此在医学实验和高校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3高校教学中引用数字媒体的必要性

数字媒体技术是社会的需求,也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更应积极引用这一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可控性强、覆盖范围广泛等优点,是学校改良教学设备的必要引用技术。同时,引用数字媒体技术,还具有以下几点优点:非接触性实验,能够减少化学、医学等专业实验课程中的危险性,保证师生安全和实验成果;数字媒体集音频、视频等多种设备于一体,能大大降低维护和保养仪器的费用,降低学校成本;操作性的实践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网络扩展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领域和项目实验,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实验中的团队合作意识等。基于此,数字媒体在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同时还应注意,在实验中应正确使用数字媒体,要有配套的软硬件设备,以及在统一规划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操作。

4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媒体技术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我国的教育水平,我们应当积极完善和发展实验教学中的数字媒体。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7

由洪文杰、归伟夏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技术》一书主要围绕新媒体中涉及的技术基础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展开,致力于梳理出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技术脉络,促进用户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特征。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的相关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的处理与编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检索技术;新媒体信息管理与安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该书既可以作为大学、中专院校新闻与信息传播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为相关媒体专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新媒体技术》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新媒体技术引论,主要介绍技术与媒体、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业的变革和与新媒体有关的关键技术;第二章为新媒体信息处理及编辑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信息的种类和特点、新媒体文字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新媒体图片的处理与编辑、计算机图形与动画技术、数字音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数字视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新媒体信息的组织;第三章为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主要介绍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第四章为移动新媒体技术基础———移动互联网,这一章节包括四个小节,具体分为移动新媒体技术概述、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新媒体终端设备及系统平台、移动新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为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搜索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体信息显示技术、新媒体信息技术、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及电子纸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可以了解新媒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第六章为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这一章节让读者了解到了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概述、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身份认证技术、pKi安全技术和元数据与数字对象标识码;第七章为应用中的新媒体传播技术,读者可以了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及LBS等新兴概念,从而更有效地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变迁。通读全书,概括了该书的以下几个特点: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尤其是新媒体的基础元素,在文中都有所介绍。新媒体信息的基础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书中对这些元素的处理与编辑逐一进行了阐述。文字作为最基础的元素,在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仍然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基本元素崛起,丰富了新媒体技术的内涵。

该书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技术的阐述,为民办高校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该书在介绍新媒体技术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先介绍比较基本的新媒体信息,再介绍基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随后介绍显示技术———电子纸,最后介绍比较高端的加密技术、安全技术、签名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这样的编辑方式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也有利于读者掌握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参考该书,建立一个更加稳固的现代化民办高校管理系统。该书对于民办高校管理最大的借鉴点在于针对性强。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如果不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工作中还容易出现差错。而该书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步骤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应用,如云计算的应用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减少管理工作的失误;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等。传统管理手段使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其管理手段的局限性也使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失误。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8

关键词:数字视频技术;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88-0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视频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与其他媒体相比具有巨大优越性,能够还原展示真实世界,提升教学客观性及真实性,提高学生对知识认识及理解。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使用视频素材深化课件主题是其重要手段,也需要借助数字视频技术优化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1数字视频技术分析

1.1数字视频硬件技术

设计与制作多媒体Cai课件过程中,对数字视频技术在硬件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计算机应具备相应的硬件支持,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下。1)计算机主机。计算机主机处理数字视频需要较高配置,最好选用pii/400以上的CpU,最好选用piii/500,然后传输速度是256KB以上的二级CaCHe,计算机内存应大于等于128m,确保提升计算机整体处理速度及能力。计算机主机应选用SCSi硬盘,硬盘平均存取时间要少于15ms,设置数据传输率在8000KB/s,确保系统稳定性较好。2)视频采集卡。这个硬件常常将模拟信号转化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3)显示卡。最好选用内存在8mB以上的24bit或32bit真彩色卡,确保其支持DirectDraw,并使采集信号与监视同步。4)压缩或解压缩卡。数字视频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占据空间较大,而且受有限存储媒介容量制约,因此需要压缩数字视频文件[1]。5)摄像机。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数字视频影响多来自于摄像机。

1.2数字视频捕获及压缩技术

制作多媒体Cai课件时,模拟视频信号常常从视频源获取,获取之后再将其转变成数字视频信号,也就是开展视频影像采集及编辑加工工作,其中涉及视频采集、压缩及编辑技术,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下。1)视频捕获采集技术。数字视频的捕获,应使用相应视频输入设备做好配合如摄像机、数码相机等等,另外也要使用视频捕获硬件采集卡、采集压缩卡及视频采集程序等等,其中可以使用采集卡相配套的视频采集程序,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厂家所提供存储容量,视频信号不经过压缩会占用较大空间,因此要压缩视频信号。3)数字视频编辑技术[2]。多媒体Cai课件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就是对视频媒体的编辑加工,编辑采集压缩后的视频媒体,可以增强体育短跑数字视频课件感染力及表现力,实现了数字视频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有机融合,出现了一种全新编辑技术―计算机非线性编辑技术,此类技术的软件种类也比较多,较为普遍的有premiere系列,其对机器配置要求不苛刻,但是对内存要求较高。

2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从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及编辑角度分析

2.1多媒体Cai课件中的数字视频获取

制作多媒体Cai课件过程中,获取数字视频的方式主要是视频采集、屏幕录像及使用现成数视频等三种方式,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这三种方式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用及作用,数字视频获取可以采取一个图像序列进行直观形象说明,详情如图1所示。1)采集视频。使用压缩或解压缩卡从数字摄像机或数字录像机播放的数字录像带中采集数字视频信号,采集数字视频实际上是一个压缩及回放动态图像、视频过程,但是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涉及的数字视频文件数量较大,而计算机本身的存储媒介容量又非常有限,因此常常压缩数字视频文件,视频采集压缩常常使用专业级或广播级视频采集卡进行,最高采集分辨率通常是768×576(均方根值)paL制或720×576paL制25帧每秒,最小压缩比通常在4:1到6:1以内,数字视频被压缩之后会通过pCi接口传送到主机上,数字化视频常常以aVi文件格式进行存储[3]。比较高档的视频采集卡会将收集的数字视频数据资料实时压缩变为mpeG-1格式文件。2)屏幕录像。其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将电脑屏幕上动态连续变化的活动画面记录下来,同时常常配合声音解说制作出多媒体数字视频,其依据录像软件不同,能够录制全屏幕、活动窗口或固定区域等等,也能将鼠标及键盘声音录制下来,然后将其保存为eXe、aVi及GiF格式,这种屏幕录像具有速度快、保真度高的优点,保存过后再实施播放、后期编制制作等等。3)使用现成数字视频。现成数字视频主要是指各种视频光盘例如VCD、S-VCD及DVD等等,各种网络视频也包含在内,例如一些流媒体格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体育短跑课件视频素材等等。

2.2多媒体Cai课件中的数字视频编辑

提高多媒体Cai课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视频媒体的编辑加工,编辑经过采集压缩的视频媒体,主要涉及的编辑工作内容有剪辑、切换及制作特效等等,这样也能够显著提高数字视频课件感染力及表现力。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数字视频技术的融合发展,传统视频编辑技术又有了新发展新进步,出现了全新编辑技术―计算机非线性编辑技术。下面将具体介绍下这种技术及实际应用。数码视频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结合产生了非线性编辑技术,其中非线性主要指的是能对视频制作素材随机访问并且不受素材存放时间限制制约。使用非线性编辑过程中,所有视频片段都会被计算机采取数字化形式记录下来,之后再存储在硬盘上,因为计算机与媒体间存在交互性,所以人们能够反复更新数字化文化及编辑视频,促使视频剪辑、切换及数字特效等一系列编辑工作更好更便捷地实施[4]。数字视频完成编辑后,实施最后一步工作,将编辑完成体育短跑视频课件在硬盘上或VCD上刻录保存。非线性编辑技术实施过程大致如下:构建编辑过程平台,拖曳数字化视频材料,使其放入过程平台,平台能够自由设定所展开信息,然后按照逐帧、逐秒方式展开,或者另选间隔时间。编辑软件中的多种手段如剪辑、重新排序及添加特效等进行调用,编辑过程中可以反复任意调整各种参数,从而方便用户控制过程,并把握好最终效果。

数字视频编辑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压缩视频,视频压缩主要有两种方式,下面将具体介绍下。第一种是motion-JpeG压缩方式,其单独地将每一帧进行压缩通过帧内编码,用户能够随机存取压缩视频中的任意帧,也能采集到全尺寸视频源通过很小的压缩比,其编辑性非常容易,而且其品质也有显著优于其他压缩方式,这种压缩方式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非线性编辑产品中。第二种是mpeG压缩方式,其专门对运动视频进行处理,其压缩过程中除了用到帧内编码的JpeG格式外,还使用了帧间编码,将各个帧间的冗余信息较好地消除掉了,三个部分mpeG视频、音频及系统压缩构成了这种压缩方式主要内容。制作多媒体Cai课件时,常常刻录文件成VCD进行保存,文件需要按照mpeG-1标准存储,这个标准的压缩算法是30帧/每秒,标准图像格式分辨率是350*240,以此对ntSC视频信号进行处理;paL制式视频信号则采用25帧/秒及352*288分辨率的SiF处理。这种方式的压缩比能够达到200:1,然后需要去除掉剩余的99%数据[5]。使用这种压缩算法可能会使丢失图像细节出现失真现象,压缩图像质量也可能因此降低,因此要想有较高的mpeG压缩质量,就需要使用较高质量的体育短跑视频输入图像,确保视频输入源的高质量。

3体育课多媒体Cai课件对数字视频技术的应用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常规教学时,可以就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短跑、跨栏技术制作多媒体Cai课件开展有目的辅助教学,协助学生构建短跑、跨栏完整的正确的动作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师应体育教材课本上获取多媒体课件素材,以此为依据进进行文字脚本创作,交给专家审阅修改,使其达到准确性、科学性;然后获取一些图像图形制作成相关体育视频,借助扫描仪及photoshop6.0等进行图像图形的生成处理。然后制作音频素材,增强体育课多媒体Cai课件的画面效果、更好地烘托画面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理解体育课多媒体Cai课件中的图像、文本及各种视频中包含的体育知识及动作。

4结束语

制作多媒体Cai课件时,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Cai课件质量水平与视频制作效果密切相关,要想促使体育短跑数字视频图像质量较高,硬件设备及视频源应保证高质量,还要适当降低捕获帧数,使用适当视频压缩方式来节约更多存储空间。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数字视频编辑使用软件最好选用adobepremiere6.0,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及多媒体课件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地处理课件中的视频、音频、图像及文字等等,有机结合起这些并使其成为教学的信息载体,有效提高教学直观性及客观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维.浅谈Cai课件制作中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J].成功:教育,2008(12):146.

[2]卢杰.浅谈Cai课件制作中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78.

[3]冯志谦,杨静,林静,等.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数字视频处理[J].科技信息,2007(1):40.

[4]郑瑾,金晶晶,黄鸿华.浅析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处理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494,401.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9

关键词:技术手段;数字媒体;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播和信息技术方法正在实现传统向现代的革新,这些革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运用、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并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这种媒介被人们称为“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需要借助相应的数字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传播,因此,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很多艺术形式都需要借助数字媒体进行推广和传播。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的内容也不断地变化着,并产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它合理地将人的情绪体验与作品的艺术特征结合起来,更加彰显出艺术的魅力。具体而言,数字媒体艺术并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结合,并与新兴的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科技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它还和传统艺术学、新闻学、消费学等内容密切相关,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数字媒体的宣传和推广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因此,必须合理地运用技术手段,从而有效地呈现出数字媒体作品的价值。具体而言,数字媒体的特征主要包括虚拟性、交互性、普适性和易变性。

一、虚拟性特征

虚拟性作为数字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具体过程中对计算机的运用,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进行场景模拟和角色建构,这些不存在的场景通过计算机变得更加生动,让人无法分辨。

另外,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人们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创作出了许多虚拟人物,觉得观众的喜爱。例如:2012年9月28日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ofpi)影片中,男主角与老虎在海上漂流227天,主角之一的老虎,就是由数字技术手段虚拟出的角色。虚拟制作的老虎生动活泼,在剧情中的表演也非常惟妙惟肖。另外,虚拟技术还被人们运用在行业宣传方面,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让人们感受真实的场景。虚拟技术可以形成二维和三维空间,不仅包括视觉和听觉,还包括人们其它的感官体验。游乐场的一些游乐设施就是运用虚拟技术的典型代表,人们佩戴数字手套等电子设备,可以感受更加真实的游戏环境,提高人们游戏时的体验水平。

二、交互性特征

交互性特征体现了为一种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体验,它让数字媒体艺术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并且更加有生命力。之前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播,体现为信息创造者将信息单向地传播给受众,但是数字媒体强调创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再是传统的单一传播模式。有些时候,这种沟通和交流对于艺术作品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也会考虑观众的感受,从而对艺术作品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正。因此,艺术创作者兼任着多重角色,有时候甚至担负着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为观众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宣传之中,加强了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同。

例如,微博作为当今社会的热门社交网络,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与协调功能。人们通过微博这一媒介,文字和视频等内容,其它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媒介了解到彼此的信息。通过微博,人们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也提高了人们参与交流和互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数字媒体的发展也为人们了解和学习艺术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沟通与交流,加强了人们对于艺术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对于艺术的热情。

三、普适性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的普适性体现为受众的人群更加广泛,参与的人群更多。例如以前拍摄出一张好照片需要非常多的条件,但是现在拍摄照片变得更加简单易行,还可以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照片的美化和修改,使照片在后期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效果。拍摄手法的多元化和拍摄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摄影的兴趣,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学习摄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艺术手法的更新,人们电脑绘画的水平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数字媒体艺术之中。例如,在绘制传统国画时,往往需要准备许多工具,但是通过电脑绘制国画就方便了许多,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调色盘进行颜色选择,从而绘制出更加完美的图片。与传统绘画方式相比,运用软件绘制图片显得更加方便和具有操作性,人们也更能在数字媒体艺术平台上进行创作,改变了人们绘画和欣赏艺术的传统形式。

四、易变性特征

易变性是指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易于对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通过这些修改,在最终的艺术展示效果上产生变化。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作元素如画面、声音、文字、视频等均被数字化,变成了易于编辑的二进制中的“1”和“0”。大量的资料成为了这样数字化的形式,即使发生很大的改动也只会耗费极小的资源。例如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反复思考和修改的过程,这往往导致材料的浪费。但是通过数字绘画手段进行绘画时,各种颜色可以被RGB等数值所替代,在颜色调整中,只需要改变RGB等数值,就可以对想要得到的颜色发生任何的调整。同时数字绘画的过程中,如需变更,可随时撤销操作,并修改,直到艺术家对结果满意为止。

电影制作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在制作特效时,往往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使得资源发生浪费,但是在进行数字电影特效制作的过程中,很多东西只需要通过电脑便可以完成,而且修改起来也比较简单,通过多次的修改,使得作品呈现出一个更好的效果,让观众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只有合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才能呈现出更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和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并为艺术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平台。表现内容的虚拟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参与群体的普适性和创作过程的易变性这四大特征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特征,不仅仅是一种体现,或许这将是影响和延续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抓住这些基本特征,才能更有侧重点的把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起来。(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奕淳.浅谈数字媒体艺术[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1).

[2]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及本体研究[J].艺术探究.2012(1).

[3]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贺楠,李木子,赵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画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J].艺术研究,2010(2).

数字媒体的理解篇10

【论文摘要】数字媒体技术已成为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因素。本文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关健问题,提出了研究技术思路。

随着网络教学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与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要求日渐提高。网络教学资源质量已成为影响高校网络教学发展和保障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已成为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全面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才能有效地发挥高校网络教学的整体优势,保证网络教学水平,推进网络教学发展。

本文在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现状基础上,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技术思路。

1研究的重要愈义

1.1深入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是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的保证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通过简单应用多媒体技术所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已无法适应高校网络教学发展要求,成为高校网络教学深人开展的一道障碍。只有系统地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才能高质量地实现资源内容的数字媒体化,和科学、规范地建立具有网络性、交互性、共享性、知识表示多样化、知识结构非线性、与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等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优势。

1.2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将有助于网络教学研究角度的及时转变数字媒体技术是网络教学的支撑技术,网络教学对数字媒体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这种依赖关系变得更为明显。这就需要及时转变研究角度,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员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网络教学资源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的数字媒体技术含量,提升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及其与人文艺术融合性;同时,也有助于拓宽研究思路,全面系统地开展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概念界定

2.1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数字化(即二进制数形式)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媒体;它是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特征。和多媒体比较而言,数字媒体强调了信息媒体的网络传播特性及其数字化特征。

2.2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是指数字媒体的获取、创建、存储、检索、管理、转换、编码、播放、交互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技术,包括数字媒体表示、存储、创建、应用、管理等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概念的发展,不仅包含了多媒体技术的所有特性,还扩充了网络性、趣味性、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等特性,很好地适应了网络教学的特色。

3现有的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网络教学的逐步拓展,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研究得以开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多数研究者没有认清数字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差异,忽略了数字媒体技术具体特性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1)在研究思路方面。多数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教学资源的自身特点和资源使用的网络客观环境,仅仅将面向传统教学的媒体素材资源“照搬”到网络教学中,使得资源的网络适应能力低、实际应用效果差。2)在研究对象方面。多数研究仅仅面向某一种媒体素材作为研究对象,缺少整体性,研究成果没能充分体现出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整体优势。3)在研究人员组成方面。现有的研究缺少高校教学专家、技术专业人员、教务人员的三方参与,使得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没有得到全面保证。4)在研究数据源方面。鉴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因此,相关研究的最佳对象应是高级别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以该类资源为数据源,使得研究的原始资源量不足、系统性不强、经典性差,影响了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5)在研究角度方面。现有研究忽视了网络教学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强依赖关系,仅仅从教者角度开展研究。没能及时转变研究角度,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员角度出发,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的深人研究,提高资源的数字媒体技术含量。

由于现有研究存在上述缺陷,导致研究成果的系统性低、实用性差、资源质量不高、数字媒体技术含量低,没能充分体现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整体优势。

4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4.1研究主要目标在多方专家的合作参与下,充分结合高校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实用性、数字媒体技术含量,提升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探索适合网络教学特点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质量间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4.2研究主要内容以高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素材为原始资源,全面系统地研究数字媒体表示、优化、存储、应用、管理等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4.2.1基于原始媒体素材的数字媒体表示、优化、创建等技术的应用研究结合选定的经典课程原始媒体素材的具体情况,开展如下研究:1)原始媒体素材的数字媒体表示、创建;2)基于图像与主题关联性,数字图像素材的优化与输出;3)针对表达连续信息的图像,图像资源的数字动画设计与压缩处理;4)网络环境下,数字视频资源的流化处理与编/解码处理;5)数字音频的编辑及其与数字视频资源的同步优化设计。

4.2.2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研究具体包括:扮网络课件数字媒体素材的流化处理;2)网络课件的架构分析;3)流化素材的集成设计。

4.2.3基于积件的网络教学多媒体素材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具体包括:1)多媒体素材资源检索和分类规则的设计;2)微教学单元课件模块的设计;3)基于积件的网络教学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设计。

4.3拟解决的关健问题1)依据数字媒体素材类型与格式的主要特点、形成的文件质量及其适用情况,进行网络教学资源中数字媒体素材类型与格式的定位。2)结合课程要求,进行图像中无关部分的分析和主要部分的颜色深度、注释等确定。3)面向网络环境,动画的脚本处理、帧数确定、色彩调和以及合成效果分析。4)结合网络环境要求,网络课件的素材流化要求、兼容性以及导航、查询功能分析。5)面向学生探究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6)网络教学数字媒体资源存储的数据标准确定。7)数字音频/视频资源的内容条目确定及其语义层次分析。8)结合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单元划分,微教学单元的构建。

4.4研究技术思路将数字媒体技术优势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以“如何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实用性、数字媒体技术含量”为研究重点,系统地、科学地、规范地开展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研究。研究技术路线图参见图1所示。

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