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3:24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1

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由于从根本上存在“所有者缺位”的制度缺陷,从而使公司治理结构先天不足。

1.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造而来,导致尚未流通的国有股比重高达40%,有些上市公司甚至高达80%。这种“一股独大”的现象,使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根本无法“用手投票”,作为权力机构的股东大会只是一种摆设。国有股股东实际上操纵了公司的一切,董事、监事全由国有股股东委派,公司机构间无法形成制约关系。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内部人控制”现象难以抑制。

2.董事会难以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约束。一方面,由于我国董事会基本上由内部董事组成,且董事的选拔不够规范,有些公司甚至由总经理提名,不少公司总经理还同时兼任董事,董事会的独立性受到严重侵害。另一方面,法律没有对董事会的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不少人将董事会当成公司的决策机构,这样必将淡化董事会对股东的忠诚意识,乃至将自身凌驾于其上。董事会既没有意识去代表股东对经理层实行监督,又缺少有效监督的首要条件——独立性。因而,在实践中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往往被架空,甚至被经理层利用,侵害公司及股东的利益。

3.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我国《公司法》等法规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方向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相对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监事会的地位,对监事会的运作规定得相当简单,使之在开展监督活动时往往难以在法律上找到可操作的依据。如监事会仅有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更无董事和经理的任免权,这就使监事会在发现问题时往往缺乏有力的手段去制约董事和经理的违规行为。而且,监事会的监事大多数来自公司内部,其工薪。职位等基本上都由管理层决定,这也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的影响

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有效运作有赖于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上述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的种种问题,事实上造成了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弱化。但是财务监督体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根据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巧妙的制度安排,从而减少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带来的影响。

其一,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通过一系列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以及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每一层次的委托方将产生监督的内在动力,因而能有效地对方实行监督。在构建内部财务监督体系时,应考虑在每个关系层次上设置独立于双方的监督机构,各个层次上的监督机构应涵盖所有应该接受监督的领域,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系统中的各监督机构在职责分配上应避免相互重叠,即使有相同的监督领域,各自的侧重点也要不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各监督机构可以互通信息,进行业务交流。其二,在一个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中,应形成一个中心,协调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汇总处理各部分反馈的信息,保证监督机制的高效运作,节约监督成本。我国《公司法》已明确规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与董事会在组织结构中处于同一层次,可见在整个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中监事会是最高财务监督机构,应成为监督体系的中心。因此,在实践中应进一步明确监事会的地位,针对现有监事会的缺陷,重构监事会制度。

三、公司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国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情况,考虑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的委托链,在每个关系中依次设置监事会、财务总监、内部审计三个监督机构,并在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外部独立审计进行沟通,形成以监事会为中心、三位一体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其中各监督机构的定位及职责如下:

1.监事会。《公司法》已明确规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其成员由股东大会产生,代表股东大会对董事和经理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可见,监事会产生于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委托关系上,处于财务监督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整个体系的中心。在实践中,为了加强监事会的财务监督作用,使整个监督体系有效运作,除了《公司法》赋予的权力外,还必须通过对现有制度的细化与补充,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力,如对董事及高级财务人员的任免权、外聘会计师的权力、设置下设委员会的权力等来确保其监督的有效性;并通过明确监事的任职条件,合理设计监事的薪金制度,聘请外部监事等强化监事的独立性及专业技能。

2.审计委员会。在我国一般由管理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发表意见,因此通过事务所鉴证财务报告,进而监督公司管理当局的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师讨论审计范围、费用、要求,解决审计师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冲突,就对以在管理层与外部独立审计之间形成一种监督力量,增强外部审计的独立鉴证功能。可见,审计委员会应定位在监督管理层与外部人员对内部财务鉴定而产生的关系上,其职责主要是通过独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外部审计机构以及独立财务顾问等来确保这些外部人员能公允地发表意见,以免被管理当局控制和利用。

在英美等实行单层监督制的国家里,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下设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在我国,由于董事会难以独立行使对管理层的监督,若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很有可能仍然被管理层控制。笔者认为,在现行环境下,我国可以在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这样既符合监事会的工作性质,又可以避免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下设机构与监事会在财务监督权方面可能产生的功能冲突。这样也赋予了监事会外聘审计师的权力,强化户监事会的功能。

3.财务总监。在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中,财务总监可由董事会聘请,对其负责,作为董事会的派出机构专门对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而在我国财务总监一般由产权部门直接委派,或经上级组织部门审查批准后由企业董事会聘任,主要对委派机关或董事会负责。可见,财务总监制旨在防止“内部人控制”,代表企业的所有者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它应定位于对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委托关系上的监督,其职权主要集中在参与重大财务计划、方案、制度的拟订,对有关资金的项目进行审核,监督实施董事会批准的重大财务方案等为面。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2

摘要:会计监督属于会计基本职能之一,在会计的实际应用中发挥着监督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体制改革,正在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此时期的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因此,研究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http://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构建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规模庞大,股权结构或组织结构复杂,主要是依靠外部监督体系。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体系即使存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规范会计工作和业务流程,努力做好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科学合理的构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

二、现有会计监督体系中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视不足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法律意识淡薄,忽视会计监督工作。根据我国的《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会计部门和人员对企业相关工作进行会计监督是一项重要职责。随着现代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企业具有更加自由的自主经营权,自负盈亏。在这样的改革背景和时代环境下,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是自己的,所有的事项应由自己说了算,这种情况就造就了企业领导人的高高在上、独断专行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责很难得到发挥,会计人员只能被动的接受各项指令,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会计实务。

(二)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构建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也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但是我国关于会计监督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比较详细的有《会计法》,但是该法也没有针对细节问题作出详细的阐述,实际操作性不强。国有企业的有关部门在构建会计监督体系时,找不到相关法律作为参考依据,不能做到有法可依,从而阻碍了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进程。其次,我国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督体系也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规范的监督体系,造成监督不足,给违法违纪造就了机会。最后是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治理结构不规范,效率低下等,也影响了会计监督的执行。

(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满足要求

会计人员是实行会计监督的核心力量,也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关键环节。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和执行至关重要。目前,在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中,会计人员的建议、经验至关重要,但是有些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还比较年轻,职业经验不足,有些职业道德观念不满足要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监督意识。会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业务专业水平,也应当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做到坚持原则,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努力保证会计业务处理的正确、完整。

(四)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国有企业也在企业内部逐渐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内部控制制度是能够有效的防止、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的重要机制,一旦内部控制失控,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内部控制环境薄弱的情况下,企业的会计也很有可能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相关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值得考量,在内部控制薄弱的情况下,会计监督体系也显得更加的无力,影响了会计监督体系效果的发挥。

三、加快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措施

(一)提高领导者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

会计工作的执行最终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相关制度的规定,因此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对于构建会计监督体系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非常重要。因此,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责任重大,领导者应当不断的更新财务知识,努力学习最新会计政策,构建适合自身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国有企业领导者要时刻与会计人员保持沟通和交流,搭建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平台,鼓励会计人员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企业应当赋予领导者更多的会计监督责任。只有让有关负责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和规范进行。

(二)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

法律法规是实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和执行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才能更加明确会计监督的制度、原因、权限以及职责等方面内容。在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下,才能更加的清晰的规定监督职能,进而保障会计监督有效实施。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快构建健全的会计监督法律体系,从而使会计监督有法可依,加快构建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努力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是实施会计监督的中坚力量,因此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对于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多数属于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企业,企业内部的会计员工大多数属于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员工,其年龄偏大,经验丰富。虽然这些资格老的员工业务经验熟练,但是知识体系比较陈旧,尤其是在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情况,老员工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值得怀疑。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的扩张,企业也逐渐引进新时代的会计人才,虽然这些人才具备雄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业务的操作性不强。因此,在国有企业内部要不断组织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努力培养专业水平。同时国有企业也要同样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尤其是在聘用会计人员时,要着重考核员工的职业素养,在企业的经营中,也要定期开展职业素质的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总之国有企业要努力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化的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四)不断加强有关会计监督的内部控制建设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监督的效果。企业的健全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会计监督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职能,因此,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会计监督水平。尤其是在财务会计领域,财务会计的工作结果提供有关企业重要的会计数据信息,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企业应当努力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详细的内部稽查制度、内部财务审批制度以及成本核算制度。总之,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下,才能更好的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保证高度的会计信息质量。

http://

参考文献:

[1]张淑霞.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监督作用[J].财经界,2014(01).

[2]寇战鹰.我国企业会计的监督实践情况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3

【关键词】消防监督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现代质量管理学方法的引导下,公安监督消防监督部门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构建的消防监督管理服务管理体系框架结构,其具体内容包括: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测量、质量形成阶段所需的资源配置、质量管理改进机制等。近年来,伴随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该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详细内容见下文论述。

1消防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1.1消防监督质量管理理念滞后

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离不开社会宏观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但其工作质量的提高仍基于人的思想观念、行为观念的提升。目前,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服务理念滞后情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者对公安机关所指派的各类消防工作缺乏清晰的认知,部分区域消防工作的开展呈现出无章可循之态,且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并不高;(2)消防监督管理部门权力机构单一,管理工作仍需广大群众与社会各团体共同监督。

1.2消防监督管理队伍并不强固

现阶段,我国消防监督管理队伍并不强固,一方面受转业、人员调动、提升、复员等因素影响,增大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部分消防监督工作者可能刚上岗就被调职,这种现象对消防监督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受机构编制限制从业者数量有限,加之该工作具有繁杂特性,并不利于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

1.3消防监督管理主体责任未得充分落实

消防监督管理主体责任未得到落实,具体体现几方面:(1)地方政府部门职能缺失,并未充分重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得;(2)消防安全职责混淆不清,部分单位内部对用火、用电等的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3)政府未充分发挥消防监督管理领头羊的作用,消防安全工作由市至县、由县至镇、由镇到村呈现出逐级弱化趋势,且未能精确判断本地区的消防形势,存在社区、村镇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

2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质量体系的构建策略

2.1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质量体系的构建原则

以顾客关注为焦点的原则。以顾客关注为焦点是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基础,理解并尽可能低满足顾客的要求,而质量管理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则有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具体实施内容为:地方消防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可抽取一消防支队防火处收集火情,了解顾客对消防管理工作的期望,并将所收集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及时转化为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内容开展消防监督管理服务工作。

2.2确认消防监督管理服务工作的目标内容

一般情况下,消防监督管理服务工作多包含内容:无用电、用火等违法违纪行为、无行政复议被撤销案件、管辖区域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次数、顾客基本满意度、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等。

2.3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质量体系改进策略

2.3.1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主体责任制度建设

(1)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主体工作责任制度需要做到“三个到位”,即:管理信息记录到位、信息反馈到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考核、奖惩到位。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逐年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的方式,把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并以推行目标管理的方式,组织公民积极参与消防工作格局模式的构建;(2)明确各部门所承担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通过部门自查、综合评定、重点抽查等方式,消除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内部的懈怠情绪;(3)强化地方公安部门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把消防工作纳入警务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中;(4)加强地区内各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尽可能地减少消防安全失控漏管情况。

2.3.2完善消防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与消防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消防监督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但目前,大部分法律和法规内容多倾向于各级公安与消防机关的行为方面,并未重视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法律体系的建设。所以,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相关消防法规为依据,逐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并健全消防监督服务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

2.3.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制度建设

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是消防监督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工作内容为:(1)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地区内全体市民的灾害防患技巧;(2)培养消防服务人员,重点围绕消防服务业务、信息技术及工作方法等而开展;(3)大力推动“四位一体”的消防责任建设,积极构建消防工作网络,拟定《全是消防监督人员培训计划》为其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2.3.4建立各方联动机制,强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有效提高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可加强信息系统的建立,通过完善各方联动机制来促使监督管理部门能够在灾情发生后在地区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领导下,采取“防”、“搬”、“停”等综合治理措施,切实开展消防安全处理工作。并发动乡镇、街道等社区网络体系排查各灾害隐患点,建立台账管理制度,以确保灾害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传统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安全公共服务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为此,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顾客关注焦点为原则,积极构建消防监督管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军艳.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山西建筑,2015(31).

[2]林海波.消防监督管理服务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消费导刊,2010(06).

[3]纪新星.对完善消防监督管理的策略建议[J].科技与创新,2015(09).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4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基层政权行政效率,转变农村基层政权行政作风,建设好农村基层政权,必须重视农村基层政权的行政监督。文章主要从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的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体制建设,各种监督形式作用及其关系等方面探索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的基本规律和对策,构筑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的基本框架。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对行政活动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行政机关及外部多元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政行为的科学性、合法性与合理性所实施的民主监督。行政监督有行政机关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两个方面。行政机关监督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自身的行政行为和公务员的职务行为以及某些与职务行为相关联的个人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所实施的监督。它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即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是各行政组织之间按照隶属关系进行的内部监督,主要指行政上级和职能部门对行政下级和行政业务辖区所实施的监督,也包括平级行政机关的互相监督,行政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具体包括层级监督、职能监督与主管监督。专门监督是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在本行政区域所实施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人事行政监察和财务行政审计。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组织内专司监察职能的监察部门对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行的监察、纠举和惩戒等活动;行政审计是国家专设的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国家投资企业的会计账目等经济行为进行检查审核的经济监督活动。行政外部监督是行政机关外部多元监督主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主要有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团监督、公众监督与新闻监督等形式。我国行政监督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监督。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影响农村基层政权行政效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存在的监督虚无、体制不顺、环境较差等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农村基层政权提高行政监督效果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制度缺陷造成的,要根本改变行政监督不力的现状,使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服务,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为行政监督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制度建设是做好行政监督的前提,是行政监督的基础性建设。制度建设主要是制定有关行政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行政监督有法可依,防止盲目监督。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1]。行政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行政监督实体法律法规和程序法律法规,要在完善实体法律法规的同时,重视程序法律法规的制定,形成实体监督法律法规、程序监督法律法规以及它们之间完整统一的体系,使行政监督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加强行政监督立法,不断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2]。例如,制定《行政监督法》,在法律上对行政监督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职责权利、隶属关系以及与其他各方面关系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国家应在必要的时候制定《社会团体监督法》、《人民群众监督法》、《新闻监督法》等相关法律,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制定行政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坚持“严格、科学和便于实行”的原则,要通过完善法规制度约束行政监督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监督主体和新闻舆论部门及其人员正确履行监督义务、责任,坚决打击监督渎职、监督寻租与监督不公行为,克服监督虚位、监督私利与监督低效现象。制度建设使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有章可循,防止形式主义,控约监督公权,保证科学监督、公正监督与有效监督。

2农村基层政权提高行政监督效果必须重视机构建设农村基层政权要依法进行行政监督机构建设,这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组织保证。党和政府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地区监督机构建设的长远规划,不能盲目、消极建设。监督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专门从事监督工作的专门性、技术性职能部门,主要包括人事监察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监督机构建设要与当前进行的“大部制”改革和基层政权机构改革相配合,在精减的同时保证行政监督部门的建制,在人员构成、规模上作出科学规划,按规划建设,不能借口改革,削弱监督机构。市县级要保持一定编制的监督机构,适当进行调整,在精减中建设,但不能取消监督机构或将监督机构合并到其他行政部门。乡镇一级可以设单独监督机构或设专职监督员,直属市县级行政监督机构,以保证监督机构监督者依法行使职权,防止腐败发生。机构建设要坚持行政监察机构与行政审计机构并重的方针,防止只重行政监察机构不重行政审计机构的倾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更要重视农村基层政权行政审计机构建设,通过健全农村基层政权行政审计机构,预防农村基层政权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惩治行败分子,维护国家利益与经济秩序,保证农村基层政权经济安全。

3农村基层政权提高行政监督效果必须重视队伍建设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机构建设不仅要重视编制、规模,更要重视质量。行政监督机构的质量建设也就是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行政监督建设的核心。行政监督队伍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行政监督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选拔立场坚定、品德高尚、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无私无畏的同志加入行政监督队伍。要经常开展对行政监督者的职业道德、法制教育,提高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依法惩治监督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保证队伍政治合格,监督为公、监督为民。由于行政监督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需要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知识支持,因此,在讲政治的同时,要注意优化队伍知识结构,选拔业务好、学历高的人才做行政监督工作。实行行政监督人员岗位资格证制度[3]。要克服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的两种错误倾向,按照“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通过领导推荐、业务考核、专家认可、群众公示的方法遴选行政监督人员。队伍建设要重视优化年龄结构,在发挥老同志作用的同时,让更多的中青年同志担当重任。国家可设立行政监督学院,直接为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培养专门人才,也可通过培训的方法让在职行政监督人员到行政监督学院深造。唯有如此,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监督队伍,保证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质量,提高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效果。#p#分页标题#e#

4农村基层政权提高行政监督效果必须重视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效率不高,与行政监督环境不良有很大关系。监督环境不良表现为农村基层政权领导忽视及主动监督意识差等。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监督,支持监督部门独立行使职权,不能以任何形式、理由干扰监督;新闻部门要宣传监督,通过各种形式使人们了解行政监督,在全社会形成扶持监督、尊重监督人员的良好风气;党和政府要为行政监督人员监督创造良好环境,支持监督者依法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相当一部分领导仍然不善于依法管理,存在着“有法不知法,知法不执法,执法不严格,违法不追究”的现象[4]。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做依法监督和依法支持监督的典范,保证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监督要注重实效,切忌形式主义,要从严监督,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党和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教育他们严格执法,维护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保障监督者依法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制度约束机制,建立公开监督制度[5]。行政环境建设要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不尽职尽责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6-7]。只有创造依法监督的良好环境,才能做好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

5农村基层政权提高行政监督效果必须重视体制建设我国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政监督机构隶属于本级政府,致使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束手束脚,有名无实。行政监督人员由本级政府任命存在严重弊端,因此,从体制上理顺行政监督机构与本级政府的关系刻不容缓。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要提高行政监察部门的权威性,就要改革行政监督体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2]。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的独立性,逐步过渡到行政监督的垂直领导体制,使监督监察部门从行政机关中独立出来,维护监察机关行政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确保有效监督的前提条件,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在上级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下,独立行使职权[3,8]。要改变行政监督机构隶属于本级政府的体制,实行隶属于上级行政监督机构的垂直领导体制,不与本级政府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保持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事关系独立,行政监督机构与本级政府平级(中央除外),一个是一级政府,一个是一级行政监督机构,政府领导由本级人大选举,行政监督机构领导由上级监督部门任命。在体制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本级政府和本级监督机构的关系。行政监督机构与本级政府平级但不对立,本级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各行政部门工作,本级监督机构监督本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行政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督促政府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效能行政,合而不同,互相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机构有职有权,真正发挥监督职能。

6农村基层政权提高行政监督效果必须理顺党政关系党的监督是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的重要方面,党对政府的监督主要是政策路线的监督。正确实行监督,必须处理好党的监督部门与行政监督部门的关系。上级党委可以在下级党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代表上级党委保持与下级行政监督部门的关系,对行政监督进行指导。纪委受上级党委或纪委领导,不受本级党委领导。从体制上农村基层政权的纪委隶属于上级党委,同时又直属于上一级纪委,属于双重领导关系。纪委与本级党委没有隶属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真正履行监督职能。党的监督主要通过纪委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进行,本级行政监督机构要接受本级党的纪委领导。纪检机构和行政监督机构可以合署办公,监督机构领导可以兼任纪委副书记。监督机构编制、人事变动等重大问题要向纪检机构汇报,听取纪检部门意见,接受纪检部门指导,纪检部门不过问行政监督机构的具体工作。党通过纪委对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机构进行领导,通过正确处理党政监督机构关系实行对监督的领导,保证行政监督的正确方向,防止监督政策偏误,维护监督权威。理顺党政监督机构关系是提高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效果的保证,党的监督不能替代行政监督机构的监督,行政监督机构监督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7农村基层政权提高行政监督效果必须整合监督资源农村基层政权行政机关的内部制约机制不很完善,尚未与各级人大的法律监督以及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合力[4]。行政监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效监督必须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注意处理好各种监督形式的关系,有效整合监督资源,进行全方位、复合监督。建立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发挥行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坚持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9]。不仅要重视行政机关监督,而且要重视行政外部监督;不仅要重视行政舆论监督,而且要重视行政公众监督;不仅要重视行政人大监督,而且要重视行政司法监督。只有同时重视这几个方面的监督,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处理好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才能做好行政监督。要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健全巡视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巡视程序和方式,提高巡视成效[6]。要特别重视新闻监督,要通过制定新闻法为新闻工作者实行监督创造良好环境,依法保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严肃查处阻挠新闻工作者采访的行为,使新闻工作者能够有效地进行新闻监督。要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明确群众监督权力,确保群众监督地位,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监督政府的权利具体化、可操作化、有保障化。要设立各种形式的举报电话、信箱,认真接待群众上访,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深化政务公开,推行电子政务[2]。畅通监督渠道,方便群众监督,使群众监督与专门机关监督结合起来。要发挥政协和人民团体的作用,发挥人大和人民代表的作用。加强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4]。只有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提高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监督效果。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5

【关键词】公共行政;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2000年,我国根据政事分开,合理划分和明确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职责的原则推行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来由各卫生事业单位承担的各项卫生监督职能集中,并对原有机构适当加以精简、归并、调整,组建卫生监督执行机构,专职承担卫生监督任务,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卫生监督体系。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卫生监督体系的问题日益突出,卫生监督体系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1],迫切需要推行新一轮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立起办事更加高效、运转更加协调、行为更加规范的卫生监督体制。

1我国卫生监督体制的现状

1.1中央层面在十一届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中,卫生部有其内设机构医疗服务监管司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直属事业单位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承担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其中医疗服务监管司的职责包括承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工作,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财务监督和评价等工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的职责为组织拟订食品安全标准;承担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拟订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承担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工作;指导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饮用水等的卫生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组织查处违法行为;督办重大医疗卫生违法案件。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是卫生部卫生行政许可对外的统一窗口,其职责包括承办6项由卫生部直接审批的行政许可工作;负责部级卫生监督信息平台运行与管理;负责制定卫生监督执法检验技术规范。

1.2地方层面自2000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推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2],卫生部相继印发了多个文件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地方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卫生监督体系。按照相关规定,地方分别成立行政执法机构性质的卫生监督执行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卫生厅(局)卫生监督局和县(区、旗)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原则上应按照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在乡(镇、街道)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目前,地方普遍按照规定建立了完整的卫生监督执行机构。其中省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设区的市、县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负责辖区内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卫生行政许可、公共卫生监督、医疗卫生监督以及其它工作等四个方面。

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许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了下属的卫生监督执行机构,同时还设立了具有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自治区卫生监督所,自治区卫生厅内设有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处;重庆市成立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市卫生局内设有卫生监督处;辽宁省成立了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省卫生厅内设有卫生监督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具有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普遍具有负责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消毒产品、采供血等的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以及组织查处重大医疗卫生违法案件等方面的职责。在市级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中,也有很多设立了具有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如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有市卫生监督局,同时内设有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处;湖南省岳阳市卫生局下属有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中心,同时内设有政策法规与监督科;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卫生局下属有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同时内设有卫生法制与监督科。在职责上,市级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具有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具有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相似。

分析我国目前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均存在承担卫生监督职责的机构未能有效整合的问题,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既存在承担卫生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又存在其下属的卫生监督执行机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未能有效理顺。而与此同时,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处于2006年12月根据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复更名为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实行浙江省卫生厅卫生临督局与浙江省卫生监督所合署办公,一套领导班子、局所领导相互兼职的管理模式[3];许多市级、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未设立具有卫生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积极探索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的新模式。

2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公共行政需要

2.1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卫生监督的范围包括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产品、医疗市场等。单就公共场所卫生和医疗市场而言,据卫生部统计,全国2003年公共场所卫生被监督单位总计为708006户,从业人员总计为3049024人[4];而2009年则分别为1020292户和5194852人[5],分别增长44.1%和70.4%。2003年,各类卫生机构总计为806243个,卫生人员总计为6216971人[6];2009年则分别为916571个和7781448人[7],分别增长13.7%和25.2%。可以预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监督的对象将进一步扩大,卫生监督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2.2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同时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并深入发展,要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政府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2.3政府机构发展趋势的要求伴随着机构精简和整合,在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和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国务院的机构设置中带有“监督”或“监管”字眼的机构有国务院机构共有8个。而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和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国务院机构设置中带有“监督”或“监管”字眼的国务院机构分别共有3个和0个。可以看出,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国务院机构日益精简的情况下,国务院机构中相继成立了药品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国有资产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银行业监管等部门,带有“监督”或“监管”字眼的国务院机构不断增多,我国政府机构在不断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监管职能逐步被突出。

2.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网络,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工作。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强化医疗卫生监管,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规范,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入和运行监管;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安全、职业危害防治、食品安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

3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建议

3.1组建中央层面的国家卫生监督局整合十一届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中卫生部承担卫生监督职责的医疗服务监管司、卫生监督局和卫生监督中心三个单位组建隶属卫生部管理的国家局国家卫生监督局,为副部级机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一名副职兼任国家卫生监督局局长。而采用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这种管理模式,既有利于专业性工作的协调和开展,也符合当前政府机构发展的要求。十一届国务院中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共有22个,其中近几年成立的有国家能源局、国家公务员局。在职能界定方面,将原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卫生监督局和卫生监督中心承担的职能全部并入国家卫生监督局,承担中央层面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医疗服务市场监管、食品安全协调、卫生行政许可以及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等职能。

3.2地方层面相应组建地方卫生监督局相对中央层面来说,地方层面的改革更容易,牵涉到的部门更少,同时一些地方也有一些实践经验。整合卫生行政部门具有卫生监督职责的内设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卫生监督执行机构在省、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依次组建隶属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省、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卫生监督局,机构级别低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半级,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副职兼任。参照国家卫生监督局的职能主要承担地方层面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医疗服务市场监管、食品安全协调、卫生行政许可及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等职能。

3.3科学合理确定机构的内设机构和编制根据工作需要,国家卫生监督局可以设立综合管理、卫生许可、执法稽查以及若干个专业卫生监督的内设机构,总量控制在10个左右。地方卫生监督局的内设机构可以参照国家卫生监督局并结合地方实际进行设置,总量不超过国家卫生监督局的内设机构数量。在人员编制上,将需要整合的机构人员编制进行整合。由于2000年我国推行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后,从中央到地方在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上有了一定的扩充,人员队伍相对充足;因此,若进行如本文所述的新一轮改革,在改革初期应保持编制数量的稳定,在改革深入推进时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增减。

参考文献

[1]贾树平,周秀晴,张伯恩.卫生监督体系的现状与应对措施分析[J].2011,8(32):140-141.

[2]林敏,刘扩军.从公共行政理论角度探讨省级以下卫生监督机构实行一体化垂直管理体制模式[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17(3):239-245.

[3]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简介[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8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3+23.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6

1.由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难以形成明确而有力的出资者财务监督主体

一方面,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的政府部门、上级单位等并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出资者,这种国有产权不明晰或“所有者缺位”导致无人或无力真正担当起经营者实施产权监督的职责。另一方面,派入到企业担任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的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由于自身并不是真正的资本所有者,而是“官员身份”的干部,其对管理实施监督的内在动力并不是来自产权激励,而是来自作为一个“官员”责任,但这种责任在提供的奖金和各种隐性收入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由于此,管理者受不到严格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内部人控制”的产生和强化就是自然的事了。

2.财务工作受“内部人控制”,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由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国有资本缺乏人格化代表,所以没有人能真正对董事会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这样董事会就往往以企业局部利益或自身利益出发对经营者实施监督,尤其是董事会成员以内部董事为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当前不少国有企业出现经营者违反财经法纪和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混乱,会计工作秩序紊乱,会计信息虚假的现象就难以避免。

3.财务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实施机制

最明显的是:企业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监事会给予财务监督有关的各项制度建设(如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健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制度严重不足;企业外部市场(如经理市场)机制,特别是股东利用资本市场“退出与接管”机制对企业经营者施加监督力量非常有限。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按照国有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进程,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国有企业可通过出让部分股权让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具体就是实行国有股减持。国有股减持主要采用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通过国有股减持可以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弊端,优化股权结构,推进股权多元化进程。

2.完善董事制度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是借鉴国外何种模式,重视和发展董事会的积极作用,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当前,完善我国董事会制度,应着重从如下方面入手:

(1)逐步建立定位合理、投资者信任的独立董事制度。

(2)从制度上保证董事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保证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相对独立性。其次,要完善董事会决策制度。第三,积极探索经理的产生程序和实现市场化配置的途径。第四,在董事会内设立专门委员会。

3.强化监事会的监督

要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关键是保证其有足够的独立性。这就要求监事会组成人员应以外部监事为主,监事会成员的任免、收入、福利及其执行监事所需的费用应由股东大会来决定。另外,对监事会中的内部职工代表,他们的职位管理及待遇等也应独立出来,具体的处理事项可由监事会和管理层协商后再确定,以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

三、构建财务监督机制

在确立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之前,首先应明确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目标和原则。

1.构建原则

(1)政企职责分开。政企职责分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界定和处理政府部门与企业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规范政府对企业财务监督行为的基本准则。

(2)政资职能分开。政资职能分开是理顺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必须“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进行。同样,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也必须遵守这一重要的改革原则。

(3)企业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企业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的原则是贯穿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一项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原则关系和实施产权监督的重要原则。特别是两权分离后,企业可支配其法人财产和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不仅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也使企业既作为监督主体又作为监督客体的双重身份变得的更加明确。

(4)资本保全和维护所有者权益。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资本金和所有者权益概念的种种模糊认识,提出资本保全和维护所有权益,将有利于保障所有者权益,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负盈亏。

2.构建思路

按监督关系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任何企业,不可能在经济社会中孤立的生存与发展。现代企业,从筹资设立到最后分配清算,无时无刻不与企业内部和外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发生资本、经营、生产、市场、分配或行政的、产权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方面的关系。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特定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之间形成特定内容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3.国家作为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

由于所有者缺位,从而未能建立起国家作为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约束和监督机制,导致大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意志和利益被架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主要源于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和国务院受托管理体制下,层层委托和各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国有资产。

4.国家出资人日常监督

对于基层国有企业来说,其面临的直接出资人只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但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只是国有企业出资人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如其本身得不到应有的监控,那么就很难保证其能完全按真正出资人的意志行事,履行好产权监督职责。所以,从国家出资人产权监督的整体看,应把好每个环节的监督关,做到逐级监控,逐级到位。具体包括:(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监督;(2)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国有资产授权投资机构的监督;(3)国有资产授权投资机构对基层国有企业的监督。

5.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

企业的会计部门、审计部门是专门从事企业内部日常财务监督的最关键和最基础的部门,因为大量的财务收支事项的核算和监督及财务信息的生成都离不开这些部门,其他财务监督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再监督。在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监控机制后,大量的、具体的、动态的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就成为影响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成效的关键。此外,直接监控财务收支活动的还有财务总监。其中,会计部门兼有核算和监督职能,财务总监兼有管理与监督职能,这两者既处理财务事项,又履行监督职责,是非专职财务监督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以独立性或超脱性立场专门从事财务监督工作,是专职财务监督部门。此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审核财务报告和评价经理层,间接监督财务收支活动,也是比较独立的财务监督部门。其中,财务总监是在董事会统驭下参与企业财务管理与监督;会计部门为管理层服务;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体现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可以说,这是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机制的具体结合。而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监督效率和如何搞好各监督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发挥整体监督效果就是本文所重点考虑的。

(1)国有企业财权向经理层倾斜。我们知道,企业治理层不同主体享有不同的财务权限,公司法、公司章程和有关制度契约中都一般划分和明确了出资者、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财务权限,但对各主体享有的不同财务权限只是做了笼统地说明,而对财务权限如何进一步细化,没有作出明细的规定。实际上,出资者财务权限多为重大决策事项或一些总括性规定,日常大量的财务权限基本是分配于董事会和经理层(包括财务经理)。

(2)引入财务总监作为解决问题的对策。财务总监是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派入到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由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派入到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中,代表出资人专司对派驻单位财务活动履行监督与控制职责。

财务总监是现代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财务总监构成现代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有机部分,在内部约束机制运行中发挥财务监督职能。这种监督具有及时性、有效性、经常性和自觉性特点。另一方面,财务总监还具备一定的管理职能。表现在:财务总监要在企业资本的投入、资金的筹集、调配、费用成本、利润分配及财务计划、财务考核、会计组织运行等许多财务会计工作和财务活动中与经营者一起共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功能。

财务总监具有财务监督和管理双重职能,其中监督职能是本质,管理职能是实现监督职能的途径。

建立财务总监与总经理的联签制度。对数额较大的支出,必须要有总经理与财务总监双方都签字才能有效。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7

【关键词】从严治党;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审计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同时,强调“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如何推进与其他监督部门的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如何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的现状

1.审计监督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当前,基层外汇局在审计机构设置上,分局层面设立了内控监督领导小组,部分分局设立了独立的内审内控科室,还有一部分分局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中心支局层面均建立了内控监督领导小组,但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机构设置的层次低或者没有专职专责机构,内审工作开展的难度就大,协调协同监督的难度更大,难免会影响内审监督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强度、质量和效果。此外,基层外汇局内审人员配备上普遍存在人员紧缺、工作量大、任务重等情况,没有足够的人力、精力、时间,内审工作就难以推进,审计监督质量和效率就难以保障。2.审计监督深度和覆盖面不够。在审计监督覆盖面上,当前基层外汇局内审监督主要是“业务体检”,是以业务合规性为主的监督,主要围绕外汇管理业务工作,以“查漏纠弊、促进履职、提升价值”为目标。在审计监督中很少涉及对从严治党工作的监督、对“政治标准”的体检,很少涉及对经济责任的监督、对财经问题的审计,在关键岗位、关键少数、关键问题的审计监督上往往存在盲区。在审计监督深度上,碍于权限、手段、人情等等原因,针对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和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以揭示内控管理、业务操作程序性问题为主,对实质性违规问题揭示较少,审计发现问题层次低,碰真动硬力度不够。3.审计监督成果运用力度不强。基层外汇局内审部门和人员,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在问题调查取证、疑难问题定性、重大案件会商移送、重要情况沟通等方面,与当地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人事部门、纪检部门的工作沟通融合力度还不够,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审计监督成果运用合力。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上,往往仅下发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而整改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后续的跟踪评价往往跟不上或滞后。4.审计监督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当前,很多审计单位建立了审计监督容错纠错机制,将审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区分失误与失职、为公与为私等,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进行评价,避免一棒子打死,给予容错纠错,最大限度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放手干、放心闯,为干事创业者卸包袱。在基层外汇局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中,也往往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业务办理的无意过失或者为了便利市场主体而造成,但是违反了有关办法、规定或操作规程。针对此类问题的审计沟通反馈中,被审计对象请求不予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但尚未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被审计对象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主动性。

二、增强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监督合力的必要性

1.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坚持制度治党。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的“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正是一种周密的制度安排。而拓宽审计监督覆盖面,消除监督盲点盲区,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类问题和风险隐患揭示力度,这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息息相关,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从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的角度来讲,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就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外汇管理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落实力度,推动外汇管理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是改进完善治理体系的新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近年来,外汇局不断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要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基层外汇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加大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发挥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和监督合力,有利于外汇管理部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有利于改善外汇管理治理结构,有利于完善外汇管理治理体系,从而促进外汇管理部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促进履职、提升价值。3.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是促进外汇管理有效履职的新手段。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在职能上正在由传统的监督检查和查错纠弊,向监督检查与履职评价和咨询建议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更多地发挥履职评价和咨询建议的作用,其目的和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外汇管理有效履行职责。实现审计全覆盖,提升审计层次和深度,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对外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进行深层次分析,并对改进和完善工作提出建议和提供咨询服务,能够不断提高外汇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有力推动外汇管理部门履职能力的提升。

三、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增强外汇管理审计监督合力的思路

1.加强外汇管理内部审计自身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履行新时代内审职责,就必需加强外汇管理内部审计自身建设。首先,要加强内审机构建设,在分局层面均应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保证外汇管理内审机构的完整性、独立性,并逐步提升机构的层次和地位。其次,要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配备充足的专职审计人员。要按照“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内审业务精通、工作作风扎实、清正廉洁的内审机构和内审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外汇管理内审监督的执行力、公信力和威慑力。最后,加强内审制度建设。结合外汇管理内审工作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相关规定、制度、规则、操作规程、容错纠错机制等,既保障内审工作有章可循,又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担当作为,为外汇管理改革开放保驾护航。2.加强审前与其他监督机构的日常联络。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监督与当地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内审部门的全面监督,甚至与办公室的督查督办目标具有统一性,尤其是在贯彻落实总行总局重大决策部署及重大政策措施、促进依法行政、促进高效履职等方面职责高度一致。目标的趋同性、内容的关联性、手段的互补性,为外汇管理内审部门与其他监督部门开展沟通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外汇管理内审部门应主动对接当地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内审等部门,建立日常联络协调机制,通过会议协商、沟通协商等方式就需要配合和支持的工作提出各自需求,就需要重点关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线索提出交换意见,提高监督的同向性、同力性、针对性、有效性。3.加强审中与其他监督机构的过程协作。以往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的监督更多地体现在“政治体检”,而审计监督则多为“业务体检”“经济体检”。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还是审计监督,都在扩大监督覆盖面,以实现监督全覆盖的目标。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由于自身力量、知识结审计实务构、手段技术的局限性,在审计监督中需要借助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内审等部门的力量,来提高自身的监督能力和水平,提高外汇管理内审工作质量、工作实效、工作水平。外汇管理内审人员通过积极参与当地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内审等项目,培养提升自身的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在开展外汇管理内部审计过程中,通过邀请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内审等部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或者直接参与,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弥补自身某些领域知识的缺陷和不足,实现监督力量的互补、监督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监督的深度、层次和覆盖面,不断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4.加强审计成果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共享运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中不仅压实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责任,而且对审计机构加强与内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外汇管理内审部门进一步加大与其他监督机构的审计结果共享共用指明了方向。外汇管理内审部门不仅要将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线索向当地人民银行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向当地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人事部门抄送,将审计成果运用于追责问责中,将审计成果运用于干部人事管理中;而且要将审计成果运用于规范外汇业务和人员管理中,与相关监督部门就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内部审计等发现的问题共同整理分析,追根溯源剖析原因,查找漏洞和不足,提出健全内控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强化全流程监督的意见建议,推动源头整改落实,筑牢风险防控堤坝,不断提高外汇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外汇管理履职效能。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全面深化人民银行内审工作[J].中国金融,2019,(8):9-11.

[2]李景治.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J].党政研究,2020,(1):5-13.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8

摘要:发展党内民主涉及的内容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在当前最为重要和根本的是构建监督制约体系,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做到以完备的权力监督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有效加强监督制约机制的主要对策,对于新时期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内民主;权力监督;制度创新

党内民主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各项建设中备受关注和重视的课题。在当前,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合理构建监督制约体系,做到以完备的权力监督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这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规律,有效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党内民主的实质

党内民主,是共产党的政治本质规定性之一。党内是否实行民主及实行的程度,这是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党是否有生机与活力的问题。我们虽然经常强调发扬党内民主,但对党内民主的实质问题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根据列宁的意思,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指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即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人”,党内事务归根到底由党员当家作主。他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段政治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1]他又进一步指出,“俄国社会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并且,党内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2]。

从列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党内民主,从根本上来说,是党内生活中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其实质,就在于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事务。扩大和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平等的主体、“主人”地位,使规定的党员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和确实保障,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党内民主。

二、真实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

中共党内民主监督,是中共党组织(特别是党的纪检部门)和全体党员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在党内政治民主和组织民主的基础上,依据党规党纪从党组织内部对党的执政行为、领导行为和党员行为所开展的检查、评价和督促的活动。监督制约机制则是指由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共早在执政之初就对监督问题予以重视。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共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中共“”及其前后一段时间里,、刘少奇、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强调党要领导得好,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就必须接受监督,包括党内监督、派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在恢复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是:(1)全党对于党内监督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2)建立健全了纪检监督机构,扩大了党的代表大会的职权;(3)党内监督制度趋于完备,修改和制定了系列党规党法;(4)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清除了一些腐败分子,纠正了党内的某些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等等。

可见,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是执政党防止重大决策失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遏制腐败的迫切需要。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真实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对推动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合理构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推动党内民主建设

根据当前发展党内民主面临的问题,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两方面构造一个规范化的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构建监督制约机制。

1.发展党内民主是构建监督制约机制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要以保障党员民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3]。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决定,把党内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从制度建设高度发展党内民主,这既是对党的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执政党监督制约机制的基本前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强化执政党监督制约机制,把我们的党建设好,这是我们在新的世纪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需要党内外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实行批评监督。因此,要加强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必须发展党内民主,按照要求进行制度建设,科学地配置党内的权力,要把本应属于党员的权力归还给党员,由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各种事务。发展党内民主使得民利得到保障,法制法规更加健全,党自我更新和执政能力更强,这一切既是党执政的价值目标所在,又将有力地促进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现代转型。

2.健全法律法规是构建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基础

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制约权力异化,消除权力腐败的依据和保证。现代政治生活的实践表明,健全的法制是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制约的重要基础。建立一种以法制为主导的政治制度模式既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普遍要求,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安全阀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实现整个国家政权运作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在目前,要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健全法制方面,首先是要完善党内制度法规。制度法规既是党内生活的规矩,也是党内监督的依据。党内制度法规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组织制度,如差额选举制度、职务任期制度、干部交流制度、岗位轮换制度、亲属回避制度等;二是领导制度,如集体决策制度、分工负责制度等;三是工作制度,如请示汇报制度、办事公开制度、职务开销制度等;四是生活制度,如权利保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等;五是监督制度,如干部考核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信任投票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家庭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家庭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目前制度法规还不够完善,我们还要结合社会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完善党内制度法规,使它从内涵和外延方面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制度法规的作用,必须力求实现制度法规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从制度法规上保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确保制度法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改革监督体制是构建监督制约机制的治本之策

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加强党内纪律监督对保证党内民主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后,党恢复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监督体系,并使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来看,这个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对中央委员监督难,中央以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同级单位及其成员监督难。[4]党内监督制度对于加强党内监督至关重要,但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这些监督制度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党内监督制度是党内监督的基础,而党内监督的领导体制则是核心。党内监督能否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的领导体制,为各项具体制度充分实现其价值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这就要改变现行的纪委对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负责的不合理的体制。目前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但实际上却是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纪委成员中的提名、任命、调动和待遇都掌握在同级党委的手中,使纪委会完全依附于同级党委。这就限制了纪委监督制约职能的发挥,特别是很难履行对同级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制约,因为纪委监督制约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同级党委的态度,而同级党委的态度又取决于主要领导的素质。这种体制上的局限性,决定了纪委对同级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制约是很难到位,因此,就需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监督体制。按照列宁当年的思想,纪委不仅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它负责,而且改革受同级党委领导为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领导,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负责。确认纪委受代表大全的委托,实施对党的执行机关的监督制约,与执行机关具有平等的地位、平行的权力。执行机关受代表大会的委托,在政治上对检查机关实施指导,以保证执行机关与检查机关能够协调一致地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检查机关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纪委系统不再受同级党委领导,各级纪委经费来源、干部配备使用和待遇等都由纪委系统统一管理,以保持相对独立性,这样纪委的权力也加大了,地位也提高了。纪委的主要工作人员一律实行任期制,任期未满一般不得调离现任工作岗位,从根本上保证纪委能够独立地行使检查权。

这个体制变化的核心就是把党委领导具体化和制度化为党的代表大会或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领导。但是,这个变化必须有两个制度性的前提条件:一是使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成为制度化的组织,全面提升其在党内的地位与作用;二是在不属一级政权性质的地方或单位组织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样,纪委的监督就能在党的整体领导体系中获得更大相对自主的空间,从而在实现更为有效的纪律监督的同时,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4.完善监督机制是构建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任务

要使党不断地自我发展和完善,关键在于理顺构成监督制约机制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健全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指出:“要切实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5]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所谓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公众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利,通过舆论机构或借助舆论工具,从善治的角度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的言行予以道义上的审视、评价和督促,尤其包括对、缺德行为等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指责。”[6]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舆论监督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宽松、政务公开的扩大和民众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中共“十四大”报告到“十七大”报告,都强调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尽管舆论监督在反对专制作风、遏制腐败、推动民主和法治、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目前依然存在着新闻舆论监督疲软和舆论监督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强党内监督,我们必须确保党员在法定的范围内有了解党内事务的权利、党员发表意见的权利、党员对党内重大决策的运作实施监督的权利等等。

第二,逐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了它的派出机关外,都应由选举产生。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在进行代表资格审查时,上级组织在审批下级组织的领导成员时,应认真审查产生这些人选的选举程序,对那些不符合选举程序的组织和成员不予承认和批准,坚决摈弃用直接委托取代选举,用征求意见回避选举的做法。在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同时,不断完善差额选举。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没有竞争的差额不是真正的差额。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优越,最根本的是它给选民提供了自主选择的可能性,保证选民充分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举优汰劣,保证选出最优秀的人才。

此外,还要真正实行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有利于选民和选举单位对当选代表的监督。当选代表在竞选过程中对选民和选举单位所作的承诺和保证,将成为选民和选举单位对其进行监督的重要依据。实行差额选举在客观上为代表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提供了依据和可能,使我们党的干部制度真正成为出人才、出政绩、出效率的制度,从而为干部队伍茁壮成长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新政治渠道。

第三,切实保障党员民利。党员民利是以党和党内其他法规形式确认党员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它是党内民主的基础,尊重和保障党员民利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党员都能关心、参与党内事务,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党的事业的发展。坚持规定的所有党员无论职位高低,权利和义务一律平等的原则。对于在遵守党纪的前提下,对党内事务发表不同意见的党员,不得采取任何形式加以打击;对于在党的会议上或在给党的组织的报告中,对党的组织和个人提出批评意见的党员,不得采取任何形式加以压制,否则必须依据党纪严肃处理。为了实施有效的监督,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监督意识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督保障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广大党员行使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保障广大党员在申诉、控告、检举之后不受打击压制,并使违法乱纪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制裁,使坚持原则敢于监督的党员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表彰,从而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有效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在党内,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决策主体。党内民主的本质就是由党员决定党内重大问题和管理党的事务。通过个人述职、党员评议和组织考察,力求客观公正地对干部作出评价。对违法乱纪、严重失职的领导干部应当及时予以罢免,以便体现监督制约的刚性。实践表明,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而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只能以强制力量来制约。如果离开了这种强制,只停留于一般道义上的谴责,监督制约就失去了权威性,失去了威慑力。

此外,加强党内监督,还要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把党组织的严格监督与党员干部的认真自律结合起来。在从严治党中,每个党员干部要经常按照和党内的各项规定对照检查,自重、自警、规范行为,严以律己。完善已有的制度,逐步建立新的制度,在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的同时,要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要相信和依靠民众,广开言路,真诚欢迎各方面的意见和批评。

5.加强党派监督是构建监督制约机制的外在条件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个“合作”与“参政”的一个基本体现,就是共产党与各派“互相监督”,“互相监督”主要是派监督共产党。但是,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软监”、“虚监”、“空监”的问题。因此,要强化执政党监督制约,必须加强派的监督。

要提高派的监督的力度,必须加强派的自身建设。一方面,需要在派内部建立相应的监督工作机构。因为作为参政党的派,其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和进行民主监督。目前,各级派内部绝大部分没有负责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专门工作机构,这与派参政党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实际上已影响了派监督作用的发挥。与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相适应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加强派的机关建设。派机关作为各派的工作机构,是派联系其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派形象的代表和窗口,是发挥派作用的组织保证,同时机关也是实现多党合作、政党监督的枢纽。派机关工作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派监督职能的实现。另一方面,造就一批专门从事参政议政和善于进行民主监督的政治家队伍。造就这样一批政治家,必须加强派领导班子建设。派领导班子建设,重在建设、重在落实、重在真抓实干。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维护和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这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派的监督,为我国的政党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这对强化中国政党的监督制约机制至关重要。

6.完善监督体系是构建监督制约机制的根本保证

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制衡是社会主义政权本身应该具有的一种内在机制,也是约束权力、的先决条件。要在党、人大、政府三分权力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机制。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的协调机制,科学界定各种监督制约主体的功能和职责,明晰监督制约系统的层次性和不同层次监督制约主体的职责权限,加强监督制约的整体协调,充分发挥监督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大监督系统的合力,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加强人大、政协尤其是人大对党政机关的监督,从组织上巩固人大的法定地位,依法落实人大的选举和监督职能。此外,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制定和完善新闻舆论法规,在坚持党依法管舆论的前提下,强化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通过有效的形式把各种形式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全方位的监督制约网络,发挥监督制约的整体效能。

从国家的法律规范上讲,人大与党是互相监督和制约的关系。来自于党内的党规党法,可以对政党、人大、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人大可以运用宪法和法律对党组织和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如果把运用党规党法对人大、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看作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生长点,那么,各级人大运用宪法和法律对共产党和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就是另一个重要的生长点。要构建一个理想的中国特色的政党与人大、政府之间的权力监督制约关系,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发展,它首先要有党内民主作保障。如果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那就根本谈不上人大、政府之间的权力制约的问题。

总之,监督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执政党能否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能否克服、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等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关系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否得到巩固与发展。积极探索并认真落实各种提高政党监督实效的措施,必将推动中国的政党监督向更广阔的前景发展。

注释:

[1]列宁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191-192.

[2]列宁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4):249.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

[4]宫杰、于贤成.新时期的党内监督[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96.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9

一、我国企业内部监督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监督形式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监事会、内部风险管控等,对于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还存在内部监察、内部纪检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监督形式。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内部监督仍然不健全、不完善。

(一)监督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由于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的设立缺乏内在动力,对企业内部监督的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到位,致使部分企业根本不设置内部审计、监事会等监督部门;许多设置内部监督机构的企业,监督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中的监督需求;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内部监事等监督职能配置多以兼职为主,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在2008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出具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中,据对723家企业的调查,有289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有89家认为其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占12.31%;有310家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占42.88%;有45家领导重视不够,占6.22%。

(二)监督权限受到限制,独立性难以保证监督效果取决于监督是否具备独立性。内部监督的独立性不仅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而且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上,同时表现在监督的客观性上。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是使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及公正性的必要条件。尽管《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内设机构,独立行使监督职能。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为管理经营者服务。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对951家企业的调查中,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的有397家、隶属于董事会的有199家、隶属于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的有187家、隶属于监事会的有33家、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有135家。内审的监督权限直接受内部人控制的制约。而对于监事会来说,由于监事会人员组成自股东和职工代表,前者一般来自于在董事会中拥有控制权的控股股东,后者则是企业内部员工,处于公司董事长和经理的领导之下。实践中监事会成员的选任依赖于董事,得不到董事支持的人员很难当选监事,既缺乏权威性又无独立性可言。

(三)缺少统一的法规约束,缺乏质量控制机制目前我国内部监督普遍缺少统一的规范,也没有具有法律效率的约束。例如在内部审计方面,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已颁布两部,外部审计有《注册会计师法》作为依据,国家审计有《审计法》作为依据,而内部审计的法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高度,也没有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力。再如我国的监事会的监督权同样受到限制。由于我国《公司法》并未对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监事对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除请求纠正外并无其他措施,监事会也并没有任命、罢免董事的权利,对公司经营中的违法行为也不具有提讼权。也就是说,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没有足够的司法保障。另一方面,内部监督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到为企业增加价值作用的发挥,因此对内部监督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十分重要。目前保障企业内部监督质量的措施还不到位,缺乏对内部监督质量进行评估的机制,严重影响和制约内部监督规范化建设。

(四)定位存在偏差,监督内容单一我国现阶段有不少企业的内部监督仅局限于对企业财务会计管控方面的审查,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在企业所有人即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委托关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管理层对建立约束自己的内部监督制度积极性并不高,内部监督的成本是由企业自己直接承担的,而其收益却是隐蔽的,这导致了企业内部监督的定位受到局限。很多企业的内部监督在内部稽查、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监督的内容局限在财务会计管控,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监事会等内部监督还很薄弱,急需加强。

二、内部控制规范对企业内部监督的要求

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框架下的企业内部监督作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加以改进的过程。与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监督范畴的界定不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监事会也是内部监督的一部分。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同时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根据以下要求,结合自身经营活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

(一)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内部监督制度是企业指导进行内部监督的规范,也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的依据。

(二)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内部监督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覆盖日常监督的常规持续监督范畴和专项监督的风险导向监督范围,各司其职,全面覆盖。

(三)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并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及报告企业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时,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责任。

(四)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企业应当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三、内部监督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内部监督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采取的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是在特定的控制环境中实施的,控制环境不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还直接决定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通过内部监督,可以提供纠正错弊、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督促企业营造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文化,影响管理当局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对经营风险的认识,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促成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进而有效的促进组织的控制目标实现。

(二)内部监督是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风险评价机制是指风险识别、评估及采取措施管理风险产生的各种事项或情形的过程和方式。2001年,iia将内部监督的重要力量――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企业面临风险会对其实现既定目标产生影响,内部监督可以全面、经常、及时地向企业各部门及人员了解具体情况,从全局、长远、系统、独立的视角,发现企业整体及各部分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分析,提请管理层与治理层注意风险管理和控制,有助于企业健全风险评价机制。

(三)内部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内部控制失效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特殊要素,建立和完善现代组织中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可以强化内部控制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防止内部控制失效。内部控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曾经有效的政策和程序可能会变得无效,因此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不同程度与方式的监控措施,将内部监督行为扩展到组织运营的具体业务中。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结合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专项监察等方式。在不同层次实施内部监控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防范和消解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内部控制系统完整、有效。

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内部监督建设

内部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循序渐进。为使企业内部控制更有成效,内部监督建设需要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监事会和内部审计都承担着对内监督的作用,但是二者的功能定位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应该设立建立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在我国大中型企业目前的公司治理机制下,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缺陷。理论上,两者监督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监事会侧重于检查企业的经营活动,控制经营风险,并且是针对人进行检查,其层次高于审计委员会,主要是为股东服务。而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并代表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监督,侧重于加强监督和控制经理层提供的财务报告,同时通过监督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在董事会内部对公司的信息披露、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建立起一个控制和监督的职能机制。由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效果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进行的监督,是公司内部的一种过程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个时间段的监督,弥补监事会只能提供事后监督的不足。审计委员会成员一般都是董事会成员,享有决策权,一项决策的做出,从前期策划、中期控制到后期执行均有其参与,因而能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有机结合可以构成较为严密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二)制定并规范内部监督制度与办法在强化内部监控、加强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时,重要的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与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制度和办法,达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使企业内部监督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使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监督达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监督的要求。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质量评价机制为了保证内部监督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该工作应由制定某一内部监督部门牵头并结合其他相关部门来定期执行,开展对内部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测评工作。明确监督责任,建立监督责任制。各监督岗位对于自己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监督,完全负责。凡是应当由监事会或内部审计负责检查的经济事项,监督人员均应签字。出现问题,应及时揭露。如果决策层和管理层有重大问题未被发现或未揭露者,监督机构负责人和有关监督人员应负失职责任。对于能严格按照内部监督制度执行的,给予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进而有效增强内部监督执行的有效性。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篇10

【关键词】军队财务监督逻辑起点理论结构

一、引言

军队财务监督是对军队单位发生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它贯穿于军队财务管理活动整个过程,以提高军费效益为中心,在军队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对军队财务监督研究的人,多数是从实务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很少有人对军队财务监督理论进行系统性地深入研究。本文试图构建一套完整的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人对军队财务监督理论展开深入研究。

二、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所谓逻辑起点,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是构建该学科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它是一个理论结构的起始和首要范畴,对本结构中其他理论要素的构建、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决定性作用。

(一)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

逻辑起点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简单性。逻辑起点必须是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并且它必须清晰可知,能够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二是抽象性。逻辑起点必须是关于对象的适度抽象,它不能很具体,但是也不能抽象过度。三是与历史起点的一致性。任何事物在其历史起点上总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形态,并且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历史起点的特点正是对逻辑起点的深刻体现,所以二者具有一致性。

(二)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逻辑起点

军队财务监督作为军队财务的基本职能之一和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维护军队财务法规,保证军事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合理、合法使用军费具有重要作用。其本质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逻辑起点,决定着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其他要素。

(三)军队财务监督本质作为其逻辑起点的原因

军队财务监督本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决定着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客体和目标等其他要素。军队财务监督本质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最基本的概念,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

三、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

军队财务监督的理论结构由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客体、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等要素构成,并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军队财务监督主体

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是本单位财务部门。党委理财是我军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军队财务监督也不例外。各级党委是军队财务监督体制运行的指挥者,而各级财务部门则是军队财务监督体制运行的执行者。这个主体,具有组织上的独立地位,工作上他人不得干涉,经费上有专项保障渠道,专职从事军事经济监督,主体是独立的。

(二)军队财务监督客体

军队财务监督的客体是军队系统的财务活动。这里的财务活动包括军费的取得、分配、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具体包括预算经费的请领、分配、供应、报销、结算等行为,预算外经费的收入、支出等行为,库存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行为。

(三)军队财务监督方法

军队财务监督的方法是实现军队财务监督目标的手段,是实施军队财务监督的基本方式。军队财务监督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监督方法。按照监督的时机分类,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四)军队财务监督程序

监督程序是进行军队财务监督活动时必须循序的操作规程,是由军队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而不同的监督方式有不同的监督程序。

(五)军队财务监督内容

一是收入监督,指军队财务部门依据财务法规对军队各项资金收入的监督活动,重点是对预算外收入的监督。二是支出监督,指财务部门对各项经费支出的监督,重点是监督各项建设性支出、维持性支出和代管经费支出等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

(六)军队财务监督报告

军队财务监督报告,指财务监督人员在监督工作完成后向有关军队财务管理负责人提供的关于单位财务监督结果的书面文件。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监督工作的最终成果和体现。

四、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各要素逻辑关系

(一)基本理论部分

本部分包括军队财务监督的本质、目标、主体和客体,是整个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能深刻反映军队财务监督的实质。

军队财务监督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是理论结构要素的最高层次,统领和驾驭结构中的其他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构建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理论结构的核心内容。军队财务监督的目标是本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监督目标,它受到本质的约束和控制,也因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和客体属于基本理论部分的第三层次,只有确定目标,才能确定主体和客体,搞清楚谁来监督,以及对什么监督。

(二)应用理论部分

应用理论部分应是基本理论部分的直观体现,直接指导军队财务监督的实践工作。本部分包括军队财务监督的程序、方法、内容和报告。

军队财务监督程序、方法、内容应属于一个层次,三者都是对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具体指导。军队财务监督报告应属于整个理论结构的终点,与逻辑起点遥相呼应。军队财务监督的逻辑起点即本质要求监督人员完成监督工作,就是通过最终报告的生成,实现这一目标。

(三)军队财务监督环境部分

军队财务监督环境是游离于基本理论和实务理论之外的部分,但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构成要素。军队财务监督人员应善于利用可控环境中的有利部分,排除不可控环境不利部分,更好的实现军队财务监督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媛.健全军队财务监督体制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