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5:16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1

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捷性、移动性、多样性、开放性、隐私性、移动性、融合性、局限性、智能性等典型特点。具体而言,便捷性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在在同一时间进行多种移动网络使用。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性,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者应当综合考虑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用户,实现移动互联网业务渠道的高度融合和开放。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终端用户能够在移动状态下随时享受到互联网服务,方便携带和使用移动终端产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主要借鉴web和Soa业务模式,实现移动互联网内容和业务开发者对移动电信网络业务的合理开放。移动互联网的隐私性主要体现在对移动互联网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实现对移动终端用户内容和服务个人隐私方面的保护。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外发展现状简述

现阶段,美国的移动互联网主要由接入网、主干网、近距网络和编队网构成,并且开启了研发空间互联网路由器的网络历程。国内外互联网主要存在传输时延大、传输距离远和传输误码率高等问题,使得移动互联网中的数据链路资源容易流失,造成移动网络通信的时延较大,使得移动互联网的空间环境受到严重干扰,降低了传输协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功能指标,限制了移动的空间网络和移动宽带,使得移动网络空间资源的互联操作受到制约,不利于异构网络的传输安全,削弱了移动接入资源的互联互通性和互联网的可扩展性。

2.2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瓶颈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主要是wLan利用的速率有待提高,能够增加移动互联网能源的消耗和蓝牙的能耗,降低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传输速率,不利于移动设备的有效识别和连接,不利于蓝牙技术的运用率,降低了wLan技术在数据传输中的速率,降低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发挥和创新,不利于整体网络系统能耗的减少和终端定位节能技术的运用效率。因而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定位过程中,降低移动接入资源的耗能是我国遇到的技术瓶颈。此外,我国在移动操作系统、网络定位技术、移动应用程序、移动网络接入和管理等服务技术还应当不断完善。

三、未来趋势及展望

3.1向着多样化和便携式发展

融合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融合产物,其向着便携式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主要向着宽带化、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接入技术,实现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实现移动网络用户内容体验和制作的丰富化,进而促进多元化移动网络业务模式的形成,促进各种业务应用的快速发展,实现移动接入网络无线接入手段的多样化。

3.2向着高校定位发展

未来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将向着高效精确、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提升高校定位技术研究的精准度。尤其是在多类定位技术的重叠区域,应当提升移动互联网感知定位和网络定位的综合利用率,以便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精确高效的定位服务,进而提升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因而,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提升了信息定位的效率。

3.3与物联网高度结合

物联网作为绝大多数国家大力推广和创新发展的一种信息网络技术,其用途十分广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丰富物联网的功能,提高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效率,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络应当努力实现与物联网的高度融合,优化移动终端的识别和网络信息采集等重要节点,实现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创新和接入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物联网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的提升。因而,未来应当完善物联网的传输、定位和节能等环节。

3.4与高效智能化接轨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传送地址无法满足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效智能化完美接轨,信息传送设置应当保护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进而满足网络结构的规模化需求,实现移动互联网传送数据的完整性和技术的安全性,实现移动互联网接入点的自动化配置和计算,有利于保持网络路由聚类的有效性,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传输组网模式ptn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以3G/3.5G/Lte为基础的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渐次推进,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成为通信业务增长的新引擎,并不断丰富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漫步、车载、旅行等行进活动中,使用移动台进行语音通信、在线聊天、网页浏览、手机网游等。m2m(机器到机器)、m2p(人机通信)、p2p(人与人)的无线数据传输,这种将来无处不在的泛在网络通信发展,将从传统型网络向移动型网络过渡。可以预见,无缝覆盖的移动互联网,将会成为信息社会长期稳定依托的主要基础网络之一。移动互联网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首先,从业务应用层面看,移动互联网继承了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主要业务仍然是pC互联网业务的内容平移[1],巨大的数据流量将对承载移动互联网的传送网络模式提出新要求。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与3G用户调查报告显示[2],移动互联网络业务主要包括了网页浏览、在线聊天、信息搜索、手机阅读、手机网游、音乐下载、社区网络、图片下载、手机电视、邮件收发、可视电话、手机微博、手机炒股等15种主要业务,其中应用手机上网进行网页浏览新闻的达到90.8%、在线聊天的47.9%、信息搜索的达到46.9%。可见,pC互联网中的新闻浏览、在线聊天与网游、信息搜索和视频业务,仍然是移动互联网主要业务。据预测,至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将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39倍[3],这种海量的数据信息交互传送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

其次,从用户规模发展看,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截止2010年底,全国移动用户达到8.59亿,其中,3G用户达到4705万户;全国手机网民数净增0.69亿,达到3.03亿,占手机用户的35.27%。随着智能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种类增多、价格走低,以及用户对移动互联业务的熟悉,移动互联网数据用户规模将迅速扩大。

第三,从网络结构层面看,随着3G移动通信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全面部署,以及未来Lte(长期演进)系统的引入,移动网将逐步ip化,数据速率可达到100mbit/s甚至更高,在未来几年,移动网下行与回传业务数据量都将爆发性增长,据预测,未来5年,干线网流量将以60~70%的速率高速增长,容量将是今天的10~15倍[4]。且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具有突发性强,不易预知的特点。

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3G/3.5G/Lte网络以数据业务为主,数据业务流量大、突发性强,端到端的数据业务具有高QoS特点,网络要求较为精确的频率与时间同步。因此,移动互联网需要承载多媒体ip数据业务的柔性传输“管道”。

2移动通信传输网典型技术比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数据业务流量的爆发性增长,巨大的数据流量将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电信运营商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可承载可监管的精品传送网络,成为智能管道的提供者,实现端到端的宽带传输,给客户以最好的业务感知与体验。目前,可承载移动网络传送的传输技术主要包括SDH(同步数字系列)、mStp(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DwDm(密集波分复用)、otn(光传送网)和ptn(分组传送网)方式,以及骨干节点采用的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几种技术的主要特点比较见表1。

移动通信2G网络主要以语音业务为主,由表中对比可见SDH/mStp在2G时代有较好的承载优势。移动互联网时期的3G/3.5G/Lte网络,基站ip化,tDm方式承载的基站变为ip方式承载,以高带宽、突发性强的数据业务为主,由表中对比可知,SDH/mStp技术刚性分配机制和tDm方式,不易满足这种变化,而ptn方式分组交换和统计时分复用的处理更具优势。但考虑保护运营商投资,在2G/3G共存时代,SDH/mStp的传输方式仍将与ptn传输方式共存。

3承载移动互联网的传输组网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传输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其中,接入网的变革集中在空中无线接口的宽带化,基站完成了BBU(基带单元)与RRU(射频单元)的分离,BBU与RRU之间传输相对独立,可以选用基于CpRi(公共无线接口规范)接口或SDH/mStp/ptn标准的任何数据传输形式,因自成网络,传输技术对其影响较小。移动传输的城域网层面表现为基站接口ip化,使传输承载ip化;SDH/mStp将逐渐淡出,ptn分组化传输逐渐占据主导;随着用户在线比提高,数据业务颗粒加大,收敛比降低,城域网网络结构呈扁平化趋势,汇聚层与接入层分层不再明显,使汇聚层淡出[5]。移动传输的核心网骨干层需要巨大的传输容量和流量转接,过渡阶段在DwDm系统中引入基于otn交叉连接,实现波长级调度的静态光联网;逐步基于otn引入aSon,完成动态交换的光网络。下面分析移动互联网在骨干核心层和汇聚接入层的传输组网模式。

3.1SDH/mStp/otn+ptn的混合组网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初期,3G基站逐渐ip化,但数量少、密度低,ptn设备可逐步引入满足3G基站数据业务;且单基站数据流量小,业务颗粒有限,使得无线网络汇聚层与接入层分层还比较清楚;而2G网络基站仍然依靠SDH/mStp环传输。因此,在无线网的汇聚层/接入层可采取SDH/mStp+ptn的混合组网模式,如图1所示,即在mStp环路的基础上,再叠加组建Fe/Ge/10Ge(Gigabitethernet千兆以太网)环,满足接入层tDm业务和ip业务的同时接入,以及两种业务的分离承载[6];核心网骨干层仍基于SDH/mStp/DwDm/otn的组网模式。其中接入层的SDH/mStp可组建155mbit/s、622mbit/s传输环,汇聚层的SDH/mStp可组建2.5Gbit/s、10Gbit/s传输环;无论汇聚层还是接入层ptn,可在SDH/mStp环路的基础上,再叠加组建Fe/Ge/10Ge环。

3.2SDH/mStp/otn:ptn的独立组网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建设的深入,3G/Lte网络allip后,其业务发展转变为端到端LSp方式,而原有2G网络仍然主要为tDm的语音数据业务。因此,可新建ptn分组传送平面,和SDH/mStp网长期共存、单独规划、共同维护的组网模式[6]。在无线网络的汇聚/接入层,可采取2G网络传输承载继承SDH/mStp环网,而3G/Lte网的传输承载网络建设独立的ptn环网,如图2所示。其中接入层的SDH/mStp可组建155mbit/s、622mbit/s传输环,汇聚层的SDH/mStp可组建2.5Gbit/s、10Gbit/s传输环;汇聚/接入层可组建Ge/10Ge速率组环。区域小话务量或小颗粒业务经接入层再进入汇聚环收敛;区域大颗粒或大流量业务则汇聚层淡出,直接通过接入层,进入核心网骨干层传输。骨干网则以DwDm为基础的静态光交换网络otn为主。

3.3DwDm/otn/aSon+ptn的联合组网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2G网络逐渐淡出,基于3G/3.5G/Lte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主体网络[4]。无线网络的汇聚/接入层均采用ptn独立组网,核心网骨干层则基于otn引入光交换路由节点设备,使用ipoverDwDm/otn等技术构成动态的自动光交换网络aSon,实现全ip业务高质量有效承载,这种DwDm/otn/aSon+ptn的联合组网模式如图3所示。

4结束语

随着我国2008年进行电信重组、2009年颁发3G牌照、2010年开启三网融合,通信产业全面进入移动化、ip化、宽带化和融合化的全业务运营时代,移动互联网及其传送网络向allip演进。为适应移动业务发展和网络架构的变化,承载3G/Lte移动互联网的传输网络组网模式也将逐渐发展变革,从混合组网、独立组网到联合组网模式,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条件下,选择最适合的组网模式,是建设移动互联网时代传输网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安民.从电信运营商角度审视移动互联网的本质趋势和对策[J].电信科学,2011,27(1):7-1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与3G用户调查报告[R].

[3]张,周旭等.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内容分发网络总体架构设计[J].电信科学,2011,27(1):16-23.

[4]韦乐平.电信网发展的战略趋势与挑战[J].电信科学,2011,27(1):1-6.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3

关键词:新形势;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对策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全面深入的开展,并且移动智能终端在社会上开始大量普及,并且接入方式也开始多样化,目前移动互联网所面对的安全问题非常严峻,不仅要面对传统互联网所要遭遇的完全问题,更要面对移动互联网所要面对的新的安全威胁。

1新形势下的移动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伴随我国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业务量也越来越多,所要面对的安全问题也是在快速增长。不仅需要面对传统互联网安全问题,如病毒,木马,盗号程序,拒绝服务攻击等等,还要面对移动互联网新型安区问题,如信息泄露,个人隐私泄密,账号盗窃,恶意应用,流氓软件等。下面从网络安全威胁,业务平台安全威胁,终端安全威胁三方面来进行论述,分析新形势下移动互联网所面对的安全威胁。

1.1网络安全威胁

移动智能终端具备数量多,移动性强,功能丰富,形式多样的特性,而依靠移动智能终端存在的应用程序更是种类复杂,数量繁多,实现机制不公开,安全因素低的特点,这些问题叠加到一块,让移动互联网所面对的安全威胁远远比以前严重。因为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和汇总的方式更加迅捷隐蔽,造成移动互联网病毒和木马的扩散更加迅速,也让传统互联网安全问题在新形势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变得更加严峻,威胁级别也在快速增长。网络面临的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滥用空中接口。如果恶意软件在移动智能终端开始运行后,会强迫移动终端向通信网络一直大量发送垃圾信息,造成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拥堵,使得网络变慢。第二,空中接口遭到监听。某些恶意监听软件依附在智能终端中,就可以在任意时间段对不同区域的空中接口信息进行监听。第三,非法接入。移动网络实行ip化,让许多非法终端可以便捷的接入到互联网。第四,拒绝服务攻击。第五,应用智能终端系统漏洞或者是协议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攻击。移动互联网大部分应用了传统的ip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他们存在大量的漏洞和缺陷,并且大量的木马工具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让移动互联网更容易遭受攻击。第六,攻击难以找到攻击源。因为没有有效的身份管理,并且大量应用私网地址,让的移动互联网在遭遇攻击之后,寻找攻击源变得十分困难,进而监管方面的挑战更加严峻。

1.2业务平台安全威胁

在移动互联网中,终端既有可能通过2G/3G网络接入业务服务器,也可能经过wi-Fi等方式接入,为了使业务可以适应不同的接入方式,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信息处理流程比传统互联网更为复杂,也导致其所遭受的威胁更大。另外,大量的移动终端,也使移动互联网平台更易遭受拒绝服务攻击。除此以外,移动互联网平台还可能遭受信息窃取、非法使用业务、业务滥用、病毒感染。

1.3终端安全威胁

终端的智能化以及存储容量的扩大,不仅使用户可以安装各种应用,也令用户可以存储更多个人信息。但是这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第一,开放的移动操作系统带来的安全威胁。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一方面使开发者、用户可以更了解系统的运行规则,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暴露了系统的漏洞。第二,非法访问用户个人信息。智能终端存储的用户信息越来越多,甚至包括用户的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因而针对智能终端的信息窃取行为逐渐增多。第三,泄露个人行踪。智能手机提供的定位功能,会被恶意者利用,从而掌握用户的日常行动轨迹。第四,恶意收费。自动订购业务、发送短信、拨打声讯电话等。

2新形势下的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对策

2.1应用软件保护技术

软件保护技术的核心思想是以加密为主的技术手段保证软件不被破解,防止软件被盗版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目前常用的软件保护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硬件方式的保护,这种软件保护方式可以包含多种功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密钥生成、可靠数据传输、硬件识别等,主要的产品包括加密狗、加密锁等方式。另一类是基于软件方式的保护,主要包括注册码、电子许可证等方式,它的特点是价格相对低廉,但在安全性上与硬件方式的防护有着较大的差距。

2.2位置服务隐私保护

目前主流的智能终端都具有定位功能,而位置服务(LBS)与SnS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相结合,也已形成了一种普遍认同的新发展模式:o2o(onlinetooffline)。这种新兴模式的应用广泛,功能灵活,因而位置服务将会成为新互联网时代的标准配置。LBS隐私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假位置。通过制造假位置,使入侵者无法获得真实位置,并且数据库中的查询处理器也无需作任何修改,方式简单。第二,时空匿名。将用户的位置通过扩展变成时空区域,使查询结果是一个超集,从而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第三,空间加密。对位置进行加密,使入侵者难以获得数据。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安全认证;安全应用;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035-02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象应该是诸多商业移动用户,每天都应用到很多应用如网银支付、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等等,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关心或者说是最担心的是应该隐私安全问题。移动互联网用户对于身份认证在很多调查中显示为最薄弱环节。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广阔的空间,我们即将面临移动互联网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如何克服移动互联网安全认证大关将为我们良好利用网络终端优势和实现用户安全保障的重要课题,同样也是目前为止我们所面临的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1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身份认证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身份认证系统以应用过程终端可信安全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商用密码应用技术、可信自主密码模块技术为核心,采用了符合国家密码管理政策的Sm1、Sm2、Sm3提供安全保障服务。系统面向移动互联网中的智能终端设备,同时基于未来移动互联网所采用的云端,主要解决移动互联网应用所遇到的身份认证的安全问题,并能够扩展解决数据加解密、签名验证、单点登录等安全问题。可以广泛运用于移动政务、移动商务等移动应用中,为移动应用提供安全支撑服务,同时也可以接入各种安全应用,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网中的安全身份认证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身份认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内容。

1)移动智能终端安全中间件。移动智能终端安全中间件主要包括为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密码安全服务的硬件密码设备和软件安全接口。硬件密码设备有智能SDKeY和其他种类USBKey;软件安全接口提供对硬件密码设备的调用接口,包括客户端身份认证、数据加解密和数字签名及验证等接口。

2)应用后台安全中间件。应用后台安全中间件主要包括为业务系统提供密码安全服务的硬件密码设备和软件安全接口。硬件密码设备为服务器密码机;软件安全接口调用服务器密码机为业务系统提供高性能的安全操作接口,包括数据加解密和数字签名及验证等接口。

3)安全身份认证系统。安全身份认证系统包括身份认证网关、数据库服务器、单点登录服务器和管理终端。其中身份认证网关实现业务系统对客户端的身份认证;数据库服务器保存客户端用户的身份相关等信息;单点登录服务器实现多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管理终端实现对安全身份认证系统的可视化

管理。

2“云”计算安全应用模式下的移动互联网

1)“云”计算及其服务。“云”计算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已经受到各大it企业的关注。“云”计算将计算过程从用户终端集中到“云端”,作为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计算过程通过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多台计算机组成的集合即所谓的“云”。用户只关心应用的功能,而不关心应用的实现方式,应用的实现和维护只由其提供商完成,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云”计算具有规模经济性,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多个外部客户,多个客户共享同一个应用,进而实现了计算在客户间的共享,提高了处理器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也避免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云”计算不仅是一种工具、平台、网站或架构,更是一种计算方式和创新性商业模式。“云”计算的虚拟化、多租户和动态性等为移动互联网引入了一系列新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内容安全、运行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等多个方面。围绕“云”计算应用模式下的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及关键安全技术展开研究,对完善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移动互联网演进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应用架构下“云”计算安全风险与安全体系。

引入“云”计算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架构发生极大改变,通过对“云”计算应用模式下的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的分析以及对移动互联网安全风险问题的系统性研究,能够更准确地定义“云”计算应用模式下的移动互联网总体安全架构。根据在网络结构中部署位置的不同,可以将该总体安全架构分为三个部分:移动终端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机制和云端安全机制。

移动互联网应用架构下的“云”计算安全技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五大组成部分,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虚拟化运行环境安全、差异化移动云安全接人、基于SLa的动态云安全服务和风险评估及监管体系。其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方案贯穿安全技术体系的不同层次,而数据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正是“云”计算模式下最大的安全问题:虚拟化运行环境安全、差异化移动云安全接入、基于SLa的动态云安全服务分别是不同层次的安全问题研究点:风险评估及监管体系能够对来自不同层次的安全风险做出全面评估,并对其安全现状进行监控管理,反过来也能够促进安全技术体系的完善,从而形成整个安全体系的良性循环。

3)“云”计算及其服务注意事项。在“云”计算环境下确保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安全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内容:加强用户隐私数据信息以及数据安全的防护力度,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的管理权以及数据信息的拥有权是相互分离的,因此用户的数据信息的安全便成为了终端用户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用户的敏感数据信息,需要在“云”计算环境下搭建一个健全的、完备的系统,该系统需要涉及到用户的信息完整性保护、用户访问控制、访问控制以及信息访问审计等;确保虚拟化环境的运行安全,可以通过采取隔离虚拟机、镜像文件安全存储、虚拟环境实时监控、块对象等存储方式确保云存储服务的安全;云安全服务,一方面要参考分布式的安全信息防护、云节点集中安全检测等云安全服务模式,例如weB信誉安全服务等,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完全站立在用户的角度,为不同企业或者用户设计不同的安全需求,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动态差异化的云模式安全服务。

3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我国通信网络市场中打响了重要一炮,也随着市场改革逐步演绎着创新与变革好戏,各类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得到了广泛普及。与此同时,基于传统模式的互联网业务系统朝着移动互联网方向发展已成趋势,随之而来的安全应用问题不断增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安全认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身份认证,并深入剖析“云”计算安全应用模式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旨在为同行朋友提供可交流、可参考的学习机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伟.移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及安全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7).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5

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始于2005年,之前主要以wap的方式作为网络支撑。自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3G牌照以来,中国三大运营商加快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的投资与建设步伐。志在以3G技术提升移动互联网业务品质,拓展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争夺市场份额。2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第2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3.69亿人,环比增长7.6%,相比去年同期呈现72.3%增长速度;市场规模达到77.9亿元,同比增长93.8%,环比增长20.9%。同时全球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也已超过10亿和40亿美元。

以上数据体现出庞大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和市场潜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质量提升、终端接入多样化和用户类型多元化。

2.1网络质量的提升

3G牌照发放后,国内三大运营商寄望于通过3G网络的速度优势,以提升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体验。纷纷致力于3G网络的规模化建设。为弥补3G信号的覆盖问题,采用2G、3G、wi-Fi互补的方式,在全国多个地市开展无线城市建设项目;同时,三大运营商均涉足4G网络的测试与试点,为即将到来的4G高速移动互联网积极准备。

2.2终端接入的多样化

在终端方面,智能终端的飞快发展也大力推动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升级,从炙手可热的iphone、新机不断的HtC到背水一战的noKia都暗示着未来的移动终端竞争,是oS的竞争,也是用户体验的竞争。

ioS、android、windowsphone、Symbian、meeGo等多种oS间的功能日益趋同,多点触摸、GpS定位、高清摄像、超大存储等硬件设备配置的日益趋同,缩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体验的差异。

并且所有的oS,无论是否开源,都不再局限于手机终端的使用,终端厂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搭载移动接入设备(Sim卡模块、wi-Fi模块)的不同类型移动互联网终端,诸如:平板电脑、mp3、手持游戏机、电子阅读器、车载GpS等,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无缝体验相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大大降低了由于设备局限引起的业务不连贯现象。

2.3用户类型的多元化

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资费门槛较低,手机终端的操作复杂度远远低于个人pC,各种文化层次、年龄层次、收入层次的用户都愿意使用该类业务;用户需求的存在,使移动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愿意为某类特定人群开发相应的业务,如商务人士适用的移动办公、年轻群体适用的移动多媒体、家庭主妇适用的本地商品价格对比等。业务类型的丰富又进一步促进用户规模的发展,如此良性循环,最终扩大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类型,为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3 移动互联网业务特征

移动互现网业务特征可以从业务运营和业务类型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3.1从业务运营角度分析

移动互联网最初只是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典型业务包括互联网浏览等,但自从1999年nttDoComo推出imode服务以来,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电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合作开展的模式,即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集成应用服务模式。随后,由于手机终端功能与系统的不断强大,出现了appLe等以终端厂商为主导的应用商店型服务模式,使移动互联网更多地作为一个接入渠道,实现类似于互联网的应用功能。由此,业务运营地位的争夺在终端厂家、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之间展开了。

终端厂商,如appLe、三星、noKia都推出了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环境获取商店中的应用,其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又可以通过多种网络环境运行和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方式基本摆脱了电信运营商网络的束缚,实现了业务运营的独立。

终端厂家的这种模式是国内电信运营商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电信运营商采用多种方式来干扰或影响这种商店消费式的运营模式,如自行推出应用商店(中国移动的mobilemarket)、与终端厂家合作定制(中国移动的“心机”)、引入机型合作分成(中国联通引入iphone)等。

内容提供商除一直致力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老牌企业外,还出现了很多互联网企业涉足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现象,如Google不仅推出了android系统和终端,还建立了“电子市场”,最近开始提供基于云概念的Google+服务;Facebook、twitter等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如此复杂的产业环境,如此多维的运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如何发挥优势,在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深思。

3.2从业务类型角度分析

3G网络普及,大大拓展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类型,从早期的wap资讯类信息的获取,发展到web形式的多方位业务类型,包括移动lm、移动支付、LBS、移动多媒体、web浏览、nFC等。

根据服务类别,移动互联网业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资讯类、社交类、娱乐类、支付类、服务类、商务类等,具体可参见表1:

Gettag公司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中呈现的一个信息,可说明目前全球手机用户最喜欢使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为:手机游戏、天气资讯、手机地图、社交网络、手机音乐、新闻资讯、娱乐资讯、手机订餐、手机视频。预计到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十大热门应用为:移动汇兑、LBS、移动搜索、移动浏览、移动健康监测、移动支付、nFC、移动广告、移动Jm、移动音乐。

正如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Doerr)于2011年2月提出的一个概念“SoLomo'’一样,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的发展方向就是So

Sociai,社交;Lo――Local,本地位置;mo――mobiie,移动网络。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运营的切入点就是mo,移动网络。

4 电信运营商优劣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4.1优势

国内三大运营商经过近20年的运营与资源积累,在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呈现出以下优势:

(1)庞大的用户规模

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移动总用户数达到6.17亿,中国联通总用户数达到3.29亿,中国电信总用户数达到3.51亿。可见在移动通信市场,电信运营商品牌的影响力绝对处于强势的地位。据工信部的数据,到2011年4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9亿,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有9亿多的潜在用户数,这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稀缺的号码资源

号码资源是电信运营商独有的资源,虽然号码实名制还未正式展开,但至少目前的号码资源仍标识着用户在移动网络的身份,用户的基础信息、使用习惯、关系信息都通过手机终端这一媒介与号码资源进行了绑定,开展用户关系管理、用户数据挖掘的工作由于号码资源的存在而变得简单。电信运营商如何保护、利用号码资源,是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第一步,也是与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的筹码之一。

(3)雄厚的自有资金

国内三大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拥有雄厚的自有资金,在新技术新业务研发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在移动互联网运营方面,中国移动斥资在全国成立了基地,包括广东互联网基地、浙江阅读基地、四川音乐基地、上海视频基地、辽宁位置基地、湖南电子商务基地、江苏游戏基地和福建手机动漫基地。各基地业务类型不同,业务领域研发重点不一,推出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各有特色,而这些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是无法实现的。

(4)成熟的网络覆盖

与国外电信运营商对比,国内三大运营商网络覆盖在规模上优势明显。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展的载体是移动通信网络,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优良网络的支撑。三大运营商成熟的大规模网络覆盖正是其运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关键。

4.2劣势

与国内外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相比,国内电信运营商存在着以下关键性的不足:

(1)没有专业运营团队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除了几个关键业务以独立的公司模式运营外,大多数业务都由各地市分公司分别运营,相互间信息沟通不够充分,客户体验由于区域的切换而差异明显。而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家由于其业务的专一性,大多设置了专门的运营团队开展业务运营,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行为,为改善业务体验提供基础数据。

这就是为什么电信运营商有优质的网络、优秀的业务,却得不到用户认可和应有收益的关键所在。

(2)缺乏核心内容源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自推出wap服务以来,采用的是由内容提供商提供内容,中国移动提供业务与网络的模式,这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尚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但如今,随着web访问形式的普及,内容提供商已有能力摆脱电信运营商,自行开展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间接使电信运营商优质内容源减少,提供的业务和资讯无法吸引中高端客户。

(3)创新业务响应慢

国内三大运营商规模庞大,且各省都有分公司,对于项目的投资均采用分级下达的模式,因此每个项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周期较长。而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的特点是创新、小巧、业务导入期短。当新的业务概念出现时,其他业务提供商可以很快将概念商业化,推出具体的产品;而电信运营商由于内部管理流程冗长,很可能错过最佳的业务进入期。

4.3发展建议

总结以上优势和劣势,笔者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提出几点建议:

(1)网络方面

移动互联网业务依赖高速的网络支撑,目前3G网络的覆盖率以中国电信最高,中国联通次之,中国移动最弱。三大运营商要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务必进一步提升3G网络的覆盖率与稳定性;同时,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了4G网络商用,而我国4G网络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电信运营商应未雨绸缪、大力投入,积极参与4G网络的研究与测试,为未来4G商用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夯实基础。

(2)产业链方面

电信运营商应注重产业链的发展,加大与成熟内容提供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力度,并可考虑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让新的内容提供商参与自身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以提升对方的合作忠诚度。

更进一步来看,电信运营商应更具长远战略眼光,积极与产业链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将新技术、新概念引入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便主导未来产业链发展。

(3)号码与资费方面

电信运营商应充分利用号码资源,挖掘客户需求,建立从认证、查询、支付、评价一体化的客户账户管理;制定灵活的资费套餐,凸显出自身移动网络的优势与重要性。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个人电子支付;发展影响研究 

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通讯运营商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迈入3G时代。虽然移动通讯技术仍会不断进步,但是3G技术是我国移动数据通讯技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移动通讯不再只局限于通话、短信并附加简单低速的数据通信的功能,进入了高速数据通讯时代,3G技术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基础。随着三大运营商3G牌照的发放,我国相关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和3G、4G用户推广同步展开,2010年-2015年我国3G、4G用户数量快速攀升,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我国3G与4G用户占全部移动电话用户的58.61%,考虑到部分用户一人具有2张甚至多张sim卡的使用习惯,我国3G/4G用户的普及率实际要高于58.61%这一数字,另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手机上网用户使用3G、4G进行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达到88.8%。结合我国目前wiFi的普及,我国已经建设出了固定场所通过wiFi接入、动态时通过3G、4G网络接入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我国网民已经更加习惯于使用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已经高度融合,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已经有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6.2亿左右,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0.1%,近年数据见图1①。通过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加速建设普及的阶段,这为我国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的技术环境。 

图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所有网民比例(2015.12,网民规模单位万人)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接入的主要方式,同时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我国电子支付行业的服务商不得不面对个人电子支付由pC端向智能移动终端前移的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5年末,我国网民当中手机支付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57.7%,用户规模3.58亿左右。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4年我国手机银行交易规模已达到32.8万亿,第三方支付的移动支付规模达到6万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移动支付成为电子支付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移动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移动支付是指人们通过移动终端(主要是移动电话)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行为。移动支付按照实现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短信支付、网络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 

在pC接入互联网的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电子支付架构分为线上与线下,线上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构建网上银行系统,让客户通过pC接入互联网完成电子支付业务,而在线下则通过银行卡收单业务为客户提供非现金支付解决方案,这一时期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主要竞争来自于线上的第三方支付。然而移动支付并不是将支付行为简单的迁移至移动终端,或是接入网络简单的由有线互联网变为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较传统的网上支付有三个剧变: 

第一,支付环节方式的转变。移动支付时代的支付不再仅仅是一个页面跳转的环节,而是将电子支付工具转化为一个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缩写)植入手机软件平台之中,这使得电子支付工具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性,同时又对提供同质服务的类似app产生了排他性,因为用户可能不会在乎一个他常用的app提供的功能是否太多,而是会考虑我的智能手机是否已经有了太多功能类似的支付app。这种支付工具账户性向平台性的转化使得移动客户端在满足用户支付的需求的同时可以为用户其它增值服务,这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典型的案例有支付宝的“余额宝”业务,很多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纷纷效仿“余额宝”推出自己的货币基金产品。 

第二,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线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冲击。pC接入互联网的时代,你无法想象一个人搬着一台pC去商场进行支付,但是你不会觉得一个带着手机去购物的人有什么不妥。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用户带到商场的不仅是一部手机了,一同携带的还有他的第三方支付账户或是绑定了信用卡账户的applepay。根据谢平(2013)等人的研究:“移动支付是电子货币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电子货币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二者具有网络规模效应。”这种网络规模效应的体现在于使用某种移动支付的用户数达到某一值时,移动支付的边际成本变得非常低。 

较传统支付模式,移动支付的场景参与方更多。移动支付场景内除了商业银行与第三分支付机构在加速布局,其它的通讯运营商与手机软件、硬件提供商都具有规模庞大的用户基础,这些非传统支付机构都希望利用自身的用户群基础创造这种网络规模效应,通过不同的模式加入到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中,这无疑加剧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例如腾讯作为传统即时通讯软件服务商利用微信庞大客户群的影响力推出微信支付(财付通)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在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模式尚未彻底固定的时期,竞争的焦点聚集于对于市场份额的竞争,这种加剧的竞争迫使代表商业银行利益的中国银联不得不与苹果公司的applepay合作,以抗衡第三方支付巨头的挑战,这种利用nFC近场支付技术的模式可以看做是将银行卡的虚拟化,强调银行卡的账户功能,使得银行卡脱离卡片本身而进一步与手机融合,是银行卡通过另一种形态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 第三,移动互联网拉近了互联网产业与银行业的距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影响的是电子支付产业的形态,其对多个互联网商业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企业也不甘于仅为金融业或其他产业提供简单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的多种商业模式,如团购、网络约车、在线外卖等背后都是互联网行业的资本在运作,在这些互联网新行业的支付方式接入上,具有互联网背景的第三方支付有着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比拟的优势,例如团购大众点评与微信支付都是腾讯旗下的企业。同时移动支付的过程中伴随着用户消费的核心数据所产生的价值也日益突显,在这些大数据的挖掘、处理、利用上能力上,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移动互联网对我国电子支付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加速融合,弱化了传统电子支付线上与线下的区别,也缩小了互联网与it产业与金融产业之间的行业跨度,使得在支付领域金融机构不得不面对众多资本大鳄的竞争,在我国放开卡组织的境外资本准入后,境外的国际卡组织巨头等企业也必将加入我国支付市场的产业分羹中。总体来讲,移动互联网是我国电子支付向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同时这种互联网接入方式的转变也在多个层次影响着互联网产业与支付圈商业生态环境,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电子支付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兼容性、对支付数据的挖掘利用、线下模式的整合重组都成为竞争的焦点,仅专注于支付的金融属性已经难以面对这种新形势下的竞争,难免失去既有的市场份额。网络规模效应使得移动电子支付的竞争的集中表现是对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我国由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垄断的电子支付行业的垄断已经打破,电子支付行业将逐步向寡头垄断甚至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发展,支付体系服务定价体系重构的可能性极大。(作者单位: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机理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金融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为:12542017)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批号为:15SHB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平,刘海二,2013,《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金融研究》第400期5-6页;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状况报告》;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技术;业务模式;烟草;应用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6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在移动互联网开启的新时代里,物联网让一切数字化,云计算让数字资源化,大数据让资源可用化,移动互联技术作为物联网未来的重要一环,正在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1.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趋势

1.1移动搜索将是移动互联技术的主要应用

移动搜索经历了与pC搜索相似的发展历程,但发展速度更陕。移动用户的搜索需求旺盛,3年内人均搜索次数增长达47%。移动搜索流量已超越仍在增长的pC搜索。移动搜索仍然将是移动互联技术的主要应用。

1.2LBS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将是移动互联网中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性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在位置服务和位置信息上有非常大的优势,精确地判断出用户所在地,商家可以把用户在其位置的信息进行更多的服务和整合。比如说,客户在某个陌生的地方,打开自己的移动终端,就能方便地找到附近的餐饮、酒店以及具体的地点信息。

1.3移动与桌面互补效应仍将存在

移动与桌面的优势将互补,实现移动和互联网的互补效应。比如说,上班前,用手机去浏览。到了办公室,使用的是固定互联网,传统的台式和笔记本占了上风。在工作日台式机使用率更高,而在周末,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时将为应用厂商带来巨大商机。

1.4新的消费模式

移动移动联网将带来新型消费模式。移动互联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所以,未来如何捕捉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为其提供全新的广告和信息服务消费方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移动互联技术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都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安装新闻阅读、社交、出行地图、电商购物等热门应用。截至2015年6月,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量已达到数百亿次,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

2.移动互联技术引发烟草业务模式的变革

2.1带给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工作模式的转变

首先了解烟草行业3个角色的日常办公需要,通过3个角色日常工作情况的分析,从营销、专卖一线到管理层,各个岗位日常工作模式都需要转变,而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给烟草业务管理带来五大业务模式的转变。

2.1.1促进工作信息共享模式的转变

原有的一线人员先在办公室对走访资料的查询打印,现场问题手工记录后回办公室系统操作录入,等待领导审批与指示的工作方式将转变成即时查询、记录、传输、反馈的实时信息传递的信息共享模式。

2.1.2促进固定场所集中办公模式的转变

将原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设备、固定网络转变成随时、随地、随身、移动办公的工作场所。

2.1.3促进营销一线工作模式的转变

从原有计划的例行走访,回程后的日记记录,再到走访监管,转变为制定计划,重点走访,工作日志,信息反馈,市场分析,针对分析制定新的计划,依次循环。

2.1.4促进专卖一线案件办理模式的转变

将原有接受举报、现场查处、信息登记、案件归档转变为线索归并、深入分析、规范流程、业务数据库、工作策略的制定,促进案件查办前后互动工作模式的转变。

2.1.5促进监督考核模式的转变

将原有事后监管发现问题、实地进行考核工作、人工完成信息记录、听取工作总结汇报转变成即时跟踪、实时监控、动态指挥、实时考核的可视化界面的业务模式。

2.2烟草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带来消费者消费模式转变

着力构建消费者数据库,促进信息应用的延伸。卷烟营销的移动互联应用向消费者延伸。挖掘消费者行为特征,如消费倾向、购买地点、营销影响、消费阶层、消费波动等。搭建起集数据收集、处理、整合、分析、对接等多种功能的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平台,使工商企业更准确地为品牌找到目标消费群体,更好地找准品牌市场定位和品牌培育的主攻方向,提高市场分析、把握、适应能力。

3.移动互联技术在烟草商业管理中的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在烟草业务模式转型中,不是简单的无线接入+互联网内容服务,它有很强的乘法效应。移动互联技术除具备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用户需求长尾化、交互性等基础特征外,还具备其便捷性、身份可识别性、可定位性三大特性。

以身份识别性的特征而言,其决定移动互联技术在烟草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即基于用户身份的信息交互和功能应用,如浙烟专卖aCpD工作法、营销135工作法在平板端的移动使用就是基于此。可定位性决定了移动互联技术在烟草更大的商业用途,如专卖勘验环节的客户地理位置采集,车辆、人员作业GiS轨迹的记录等。而位置信息和身份识别的融合应用,可催生出移动的信息服务,如精确的作业调度等,让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得到解决。

3.1利用现有移动终端,有效开展日常工作

由于第三方客户端app具备一键直达的易用性和更好的用户黏性,使得客户端成为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主体。如浙江烟草与阿里共同打造的“钉钉”客户端,提供移动工作平台,或将成为全省烟草员工一种移动办公方式。

3.2搭建移动互联接入平台,更大发挥移动互联优势

3.2.1运用Citrix搭建台州烟草移动互联接入平台项目

为打造移动办公的全面需求,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1)需要同时支持多种终端。(2)pC终端维护量的压力要减少。(3)要对关键的数据进行集中安全管理,基于用户实现数据的安全。4)解决目前新生产系统快速部署,提高整体生产效率。(5)在不更改生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移动办公。(6)改善整体网络效能,提高远程各县级单位的用户体验。

本文对优势和效益也作了客观分析:(1)客户端易用性。支持几乎所有桌面操作系统和手机平台,用户只要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安装CitrixReceiverapp,就可以直接访问所有后台应用。(2)安全性。结合现有的防火墙和网络管控,实现了防火墙的无缝接入。所有数据和应用完全在服务器端运行,客户端没有实际的数据运算,用户看到的仅仅是服务器运算屏幕的变化量,从而保证数据一致、安全、集中。即使在公网上使用,也同样能保证安全性。客户端的使用权限则可以根据策略进行设置,包括是否可以看到桌面,是否可以打印,是否可以保存到本地等,确保了信息使用的权限可控。(3)快速。Citrix虚拟化方案在正常应用状态下平均每个用户仅占用20K左右的带宽,所以通过internet即可达到满意的速度和性能,节约了大量的专线和Vpn成本。(4)支持个性化配置与快速部署。每个生产系统应用环境的部署都是在服务器上集中部署,再给用户。利用profilemanager,可实现灵活的个性化配置。(5)可进行资源的自动化配置,实时监测Xenapp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并能及时调整,确保所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

3.2.2基于微信开发手机报表查询系统

为更便捷地获取营销、专卖、物流等相关数据,基于微信打造的移动手机报表查询系统给各层级的领导、员工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3.3利用社交等第三方客户端,提升营销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移动社交应用,增强信息互动性。运用手机QQ等方式,通过建立“零售客户微信服务群”的方式,积极引导客户通过群留言和聊天,相互沟通卷烟经营技巧,通过微信平台,有重点、有互动地向客户传授卷烟营销知识等,以此增强客户接受能力。并且通过在线互动等方式,收集客户历史销售数据,形成一对一的分析,为客户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营销提供了载体。

4.移动互联技术在烟草行业应用需要关注的3点安全问题

比起以前只看物理层、网络层网络的安全防范,移动互联的安全防范要看到上层的应用,它的粒度更细,而且要保证应用安全的自动化。传统架构一般是访问控制策略做得好。但随着规模变大,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有庞大的接入能力,同时要能实现应用安全的自动管控。在这个领域主要要做好三方面:

首先是网络安全。针对烟草整体相对安全的局域网布局,网络的接入必须有加密的信道传输,如Vpn。第二是系统安全,包括终端设备的安全。针对安卓开源特性,做好接口调用的管理和加密的数据传输。同时对设备做封闭,比如对终端设备,只留必要的网络传输,把外设全关掉,对所有的外置卡槽和接口的访问都禁止。通过上面的各种手段,最终达到可信计算的环境,保证系统的安全。第三是信息安全。做好制度上的完善与执行工作,包括信息保密,比如要考虑设备一旦丢失,信息应及时上报,后台如何擦除,或者使用加密,即使丢失对方也无法解密。

5.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效果

移动互联技术在烟草业务模式转型中的应用更好地实现了新业务模式下的信息共享,给业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便捷。工作重点突出,业务管理工作目标化得到更好的实现。工作执行率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落实更加高效,监督考核工作更加客观。进一步增进上下联动,进一步推进体化的现场工作,使得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8

自1995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大规模商用,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自2009年以来,随着移动通信3G技术的正式商用,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逐渐成为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传播方式。自2009年1月我国发放三张3G运营牌照至今,3G发展已经历3年多时间,最初两年3G网络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1年年底,3G累计投资已达4556亿元,截至2012年4月底,三大电信运营商累计建设3G基站69.7万个(含室内分布)。正是由于我国3G网络建设进程的迅速推进,才为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从物质层面看,不管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上的应用和服务形态如何变化,那些构成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重要元素都将在基础层起到架构性作用。在这些具有架构性意义的元素中,除了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内容、应用和服务之外,还有三类物质性元素不可或缺、不能忽视:一是网络,二是终端,三是电源。通信网络:从3G到4G2012年4月20日,工信部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3257万户,达101882万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3G用户净增2364万户,总数达15206万户。由此推算,我国3G用户已占移动用户的15%。在3G发展正当其时之时,4G也开始不断发声。2012年4月25日,中国移动已正式在中国香港启动Lte服务,为用户提供最高下载速度为100mbps、最高上传速度为50mbps的移动上网服务。由此可见,或快或慢,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都在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手机数量、手机用户数量、手机上网用户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这些数量的变动是各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技术在这个时代特有的融合状态。就移动通信发展而言,我国的2G和3G要并行一段时间,而3G和4G未来也要并行一段时间。2012年3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认为,当前我国3G发展已取得良好成绩,tD-SCDma基本满足了大中城市的需求,tD-Lte大规模的试验和试商用预计将在2-3年后实行。据此可以认为,我国4G的大规模试商用应在2014年至2015年之后。由此可见,在2015年,我国3G用户在所有移动用户中的占比还将继续提高,但是尚不会一统天下。在此背景之下,我国3G和4G的并行发展势必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在更快传播速度、更宽传播带宽的条件下取得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推动那些依托3G、4G网络支持发展的包括微电视、微电影等在内的微视频传播形态达到更为繁荣的发展阶段。传播主流:从固定到移动在我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2008年移动通信收入与固定通信收入基本上各占50%;2012年3月,移动通信收入与固定通信收入比例已分别占70%和30%。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3月,我国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808.3亿元,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72.17%,固定通信收入所占的比重下降到27.83%。以上数据表明,移动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信息传播的主流传播方式。对于数字时代的各种数字内容而言,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高速接入速度的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社会交往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离不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简而言之,移动互联网可以看作是一种以移动方式对各种类型互联网信息进行传播的庞大信息传播网络。中国联通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联通第一季度3G业务完成服务收入人民币125.3亿元,所占移动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4.4%上升至42.8%,用户达4886.0万户,aRpU为人民币93.9元,平均每用户每月数据流量为242.8mB。3G手机用户平均每月数据流量数据的不断上升表明,移动方式接入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传播的主流传播模式。由于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成为主流的传播方式,因此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包括各种类型智能手机在内的、主要是指具有更好智能水平的各种类型移动智能终端。为什么移动智能互联网的终端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其在移动互联网和人之间所扮演的传播中介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为其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联通2011年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联通2011年3G服务收入达到327.4亿元,同比增长182.3%,占移动服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1.7%。而对于该业绩的取得,这其中千元智能机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正是由于中国联通大力降低了3G手机的入网门槛,才使得联通2011年3G业务全年累计增加2595.9万户,达到4001.9万户。由此可见,移动智能终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功不可没。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不管是传播方式还是传播终端,移动互联网都为互联网传播领域带来了质的变化。网络动力:电源之变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发电机。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造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而电报、电话、电灯、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都离不开电的动力支持。对于互联网传播方式而言,依旧如此。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电源主要是指具有能够供应移动互联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并使之保持良好运行、接入状态的电力能源。而当前如此庞大的移动智能终端数量和日益提高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则使移动智能终端是否具备充足的电源续航能力成为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由此,如何随时随地充电或实现待机供电便成为各方试图解决的难题。有观点认为,由于智能手机非常耗电,因此移动电源等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正在急剧增长。随着移动电源市场的发展,无线充电方式逐渐成为新的技术创新领域。据了解,全球无线充电市场预计在2017年将达到71.6亿美元。2012至2017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7.46%。回顾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史,可见该技术并非近年才受关注。2008年12月17日,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化的无线充电联盟正式成立,并在2010年制定并了无线充电的全球标准。据《每日电讯报》2010年9月15日报道,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制出一套可同时为多个便携式电子产品无线充电的系统。该公司称,该系统是世界上首个无线充电系统,电动汽车的使用者未来也可以利用这种无线充电技术为汽车充电。这项技术利用充电系统和电子产品之间的磁场传输电能,为无线充电技术与手机的整合铺平了道路,并使多种便携式电子产品不受其与充电系统的距离限制同时进行充电。#p#分页标题#e#2011年7月19日,韩国无线充电电车投入商业运营。2012年1月11日举行的2012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无线充电联盟的相关成员企业展示了近百款无线充电器,三星、摩托罗拉、HtC等主要手机厂商均推出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简而言之,无线充电即无需使用电缆和电线便能为任何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无线充电设备是指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其可以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而无线充电方式的大规模使用让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传播自由空间。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人们希望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社会交往能够突破屏幕的限制、终端的限制和电源的限制,从而获得更大的传播自由。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网络-电源的基本物质元素框架中,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而言,最为重要的首先是终端,然后是能够接入的网络,此外,还要有能够维持网络和终端存续运行的电源。在移动互联网运行的历程中,终端-网络-电源的结构至关重要。而这个物质元素结构的核心则是为人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和应用。移动互联网传播世界中的人,已经不是传统传播环境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成为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被赋予新的传播能力、能够进行传播活动的独立自媒体运营者。就终端-网络-电源结构中的三要素与人的关系而言,电源是移动互联网的支撑性能源,网络是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化传播平台,终端则是移动互联网的具体接入路径。没有电源的传播网络,难以持续运行;没有传播网络的电源将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而终端则是切入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切入口。从这个意义上看,移动互联网传播世界中的电源问题应该得到人们的进一步重视。总而言之,无线传播方式的盛行,无线充电方式的应用,使得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网络-电源物质元素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其短板部分也不断得到完善,而这些变化都将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提供更为成熟的发展环境。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移植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传统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使人们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地访问互联网业务[1]。相比于传统的电脑访问互联网操作,智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接入技术,能够随时随地地连接到移动互联网[2]。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应用的研究和开发,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pC机应用迁移到智能终端上来,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移植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2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有别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既具有传统互联网共有的特点,又具有移动通信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4]。

2.1无线接入。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智能终端通过无线接入技术来完成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访问,主要的无线方式包括:wLan技术、wiFi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几种,无线接入的访问方式有利于智能终端将传统的语音业务逐步转化为数据业务,为移动互联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2终端资源受限。尽管近年来智能终端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方面有了飞快的发展,但是随着智能终端性能需求的日益增加,对智能终端的硬件技术仍具有较大的挑战。由于智能终端的内存、屏幕尺寸等限制,导致了智能终端在显示方式以及显示内容上有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如何针对有限的资源对智能终端的显示进行优化处理,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是智能终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5]。

2.3安全性高。移动互联网的全网安全目标是在合理的安全成本基础上,实现移动互联网运行安全和业务安全,必须确保移动互联网中各类网元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存储传说,为移动互联网上承载的各类业务提供安全保证,保障移动互联网网络的运营维护管理安全。

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移植

3.1需求分析。完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移植,主要的技术性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跨平台/操作系统需求。目前的智能操作系统种类繁多,想要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及业务进一步推广,就需要能够支持不同的终端硬件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使应用及业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资源受限的终端显示需求。尽管部分智能终端已经开始支持图形加速卡,但考虑到尺寸限制和节能要求,其能力都是无法比拟pC机的。在pC机上显示的web页面可能在终端上不能完整显示或由于带宽等原因反应迟钝,甚至无法显示。而且终端可能对传统web页面的某些标签不支持,在创建web页面时需考虑到终端的各种限制。

3.数据传输优化需求。随着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服务也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变,访问web服务的用户可能会有许多与服务器交互的数据,而且刷新机制也导致了流量的增长。这些因素导致了智能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存在着大批量数据的交互过程,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迁移提出了数据传输优化的需求。

3.2技术方案。虽然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熟,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通常受限于电池供电能力、CpU计算能力、内存存储能力、无线通信带宽等几个方面,移动互联网主要通过终端显示技术、传输优化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等关键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1.终端显示技术。相比于传统pC机的显示方式,智能终端的显示技术需要结合用户偏好以及终端性能等各方面的需求,研究合适的终端显示技术。相比于传统pC机上面丰富的图形化显示功能,为了达到相应的显示效果,在智能终端需要寻求替代的显示方式,或采用服务器端生成图片并推送到终端的方式,以降低终端实现的复杂度。

2.传输优化技术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一直过程中,传输优化的目标通常包括带宽优化和延迟优化两个部分,尤其是智能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数据量交互较大的应用,需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压缩和优化处理,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传输效率和输出效率。常用的传输优化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压缩技术、ajax技术与widget技术、缓存利用技术、实时刷新技术等几种。

3.安全认证技术。安全认证技术是访问控制等其他安全服务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认证主要实现:各安全域之间的身份认证、端系统各网络层次的身份认证、端系统与安全域之间的身份认证。采用的认证技术主要有:基于特征如ip地址的认证机制、消息鉴别和密码技术;用于实现身份认证功能的设备主要有:防火墙、ip协议加密设备、带Vpn的路由器和带VLan功能的交换机等。

4结束语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各大公司和企业都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和业务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巨大的热情,然而由于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差别,将传统pC机上的应用服务移植到智能终端仍面临着重要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移植技术进行了研究,从需求分析入手,讨论了终端应用移植的主要关键技术,以期望能够对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2]陆钢,朱培军,李慧云,等.智能终端跨平台应用开发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12(05):14-17.

[3]刘泽.我国企业应用商务智能的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02):34-37.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篇10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教学;个性化教育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加推,我国互联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2014上半年,网民对各项网络应用的使用程度更为深入。pC互联网用户不断向移动端迁移。在高校,学生群体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最活跃用户群,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上网方式、获取信息的习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高校推动网络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1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其特性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2014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跃。在该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公众互联网上的服务。移动互联网不是传统互联网的补充,它将对互联网体系架构、互联网业务及服务模式、信息传播方式产生重要变革,是继宽带之后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除了具备连通、共享、开放、交互等传统互联网的特征以外,更具有自身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使用场景便捷: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场景没有限制。大大的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可提供的服务范畴。由此也引申出了不少app,像大众点评这种找餐馆的,还有找优惠的,都是可以在街上临时找附近的优惠信息。

1.2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大多都是一些碎片时间。可能是在公交地铁,可能是马路上找餐馆,找公交路线,可能是在KtV发个微博分享一下心情等。把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穿插到一天的各个时间点里面,让互联网的服务渗透到更多的时间缝隙中,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1.3及时性:移动互联网就能够一定程度满足及时性,只要你装了手机qq,send一个msg,手机就能收到一个提醒。

1.4位置性:手机现在基本都有定位模块,这样就很好的结合位置,来把一些信息按照位置进行聚合了。这里还是要说道大众点评,把附近的餐馆啊,KtV啊等吃喝玩乐的信息展现出来了。

1.5交流方式多样性:talkbox,米聊,微信,微友等等很多app也都加进了语音功能。交流方式从以前的文字,图片的方式延展到了语音,延展到视频。而且及时是图片,由于手机标配摄像头,也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图片交流比传统互联网来的更加频繁。

2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积极影响

2.1移动互联网能提高高校网络学习传播的广度

传统互联网时代,高校通过设立网络精品课程网站,上网的终端主要是桌面电脑,信息的获取受到诸多限制。其次,这些信息通过浏览器呈现,学生只有主动登录到网站,才能获得重要信息。据调查,经常主动登录到学校网络课程网站的学生比例并不高,限制了高校网络精品课程传播的覆盖面。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课程传播的广度有了质的提高。这是因为,第一,学生采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手机可随身携带,并且可以一天24小时不关机,提供全天候的网络接入服务,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这在客观上提高了高校网络课程网站内容的可获取性。第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网站管理员可以利用推送技术,将网络课程资源的重要信息,推送给客户端的所有用户,这将极大地提高高校网络课程网站信息的接触率。而且,学生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转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组建朋友圈共同学习,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网络课程传播的广度。

2.2移动互联网能实行教学的个性化,并进行因材施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课程建设平台,但很多都局限于一般进度,内容雷同,缺乏对大学生接受教育个性化需要的关注,致使很多课程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难于发挥高校课程建设平台对大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目的。

移动互联网具有身份识别功能,为互联网的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条件。随着移动互联网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用户行为分析和精确信息推送越来越受到重视,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也更加成熟。新的信息环境下,人与网络正在走向有机融合,“用户寻找信息”的被动服务模式,将逐步转变为“信息寻找用户”的主动服务模式。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平台可根据学生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和因材施教。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需要,从分级(初级、中级、高级)的课程体系中,或从各类教育信息服务中,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系统根据学生的定制要求,主动推送本模块的最新信息。其次,系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访问记录,分析不同学生的需要,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第三,随着微信平台的普及应用,根据学习兴趣,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信息推送服务。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将有效提高大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高校育人因材施教,根据需要索取。

曾这样指出:“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历史机遇,教学模式的改革或许会成为大学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我们极有可能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撬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新一轮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将会引发师生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新的创造性思考!“移动互联生活方式”教育变得无处不在,每时每刻。

参考文献

[1]季长清.基于移动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35.

[2]赵敏.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对高校素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