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5:25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1

一、方法论的引入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髙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w(pw)史学的方法论,是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学研究中,许多新成果、新突破往往是由先进而科学的方法论导致的,这是因为方法论的外在形式和内涵同事物的本质是一体的,越是科学的方法论就越能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要想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引)先进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充分认识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包括外部的生态环境和内部的种群结构及种类群关系两大部分。外部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而内部的种群则包括中国工艺美术的各种品类及各自的品性。种群结构既有各品类自身的物质结构、功能结构和转化结构,同时又有各品类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结构。在工艺美术生态系统中,两大部分之间并不是分开的,而是由外部的生态环境通过其所引发的社会意识形态、科技水平和人的愿望与种群之间形成对流与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态因子”包括了人们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形态以及民俗、伦理、心理、审美、宗教、价值观、设计观等等。科技水平主要涉及到应用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方面,而人的愿望则包含了对造物的选择和信息的传达与筛选。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就是自身在其外部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在对流的深度和广度上,交替地、此消彼长地实现着转化运动,同时也转变着种群结构和种群关系的生态幅度和适应范围,并以此展现出无比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方法论应该充分结合这一生态现象,把握各相关学科的内在结构,在深广的领域里实现其客观性与科学性。谈到深广,还应认识到中国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只是人类生态圈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站在工艺美术的角度去看待其周围世界,不妨也站在其他生态系统的角度上去看待工艺美术。同时,中国工艺美术也是世界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它在影响世界工艺美术的同时也在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

以现代系统论为代表的科学研究成果,使人们认识到事物是一个多层次、多时空的网络交叉结构,它促使人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工艺美术史学方法论应该在此基础上延展开去,以浑融而有序的研究方法去描述其浑融的历史现象,从中揭示其规律和本来面目。因此,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在充分认识自身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而合理地引入新的科学成果,探索出一种新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和立体的研究方法,应是时代的必然之举。

二、直面历史的真实

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如何在阔大而浑融的工艺美术现象中找出最本质、最根本的问题加以研究?这些问题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方法论所必须予以面对的。当代文学史家曾指出,历史的存在具有二重性,存于已经消逝的过去的时空中的历史,是历史的第一重存在,它只给我们留下了层累的遗迹,而真实的历史则依赖于人们对这些存留的理解来复现,由此历史便获得了第二重的存在,即它存在于人们的理解之中,这种对历史的理解和复现必须力求逼近历史真实的第一重存在。m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来说,如何逼近历史的真实或怎样才算逼近历史的真实呢?我们说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其中含有极强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在社会活动的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中前进着,一旦历史活动形成并随时间消亡后,它就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凝定而永远成为过去的存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与时间同步的,人类并非只是在过去的时空中创造了洱史,人类同样在现代乃至现时无法避免地创造着历史。从哲学意义上说,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由此就获得了历史的一贯性认识,即在过去、现在和现时等主观时间概念的不同界定中,历史由始而终地客观存在着。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也就由其存在于客观历史中而获得了从过去到现代及现时的一贯性。由此引发开去,我们可以由对现代、现时工艺美术真实性的把握方法推及到对工艺美术过去真实的把握方法。而这种对现代、现时工艺美术的真实的把握方法就应该是对人和对生活的把握。

在当代,工艺美术及其延展的艺术设计领域比以前更加将人和人的生活放在了首位,并且以人与生活、人与自然及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理想、价值重心、回归自然、休闲乃至文化与髙科技接轨,在,工艺美术中都是以人的要求为中心,以能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最终目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工艺美术中得到髙度一体化的实现。因此,现代工艺美术的真实无疑要在对人和对生活的把握中去展现。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表述工艺美术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与生活的必然关系,避免只见历史的物(工艺美术各品类)、不见当时的人,不见当时人的生活的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倾向,同时还要避免那种以贵族工艺、陈设欣赏工艺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主体的研究倾向。在认识方法上,既要从工艺美术的自身角度去看待人、看待社会、看待生活;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从社会、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工艺美术,它们二者的区别是前者侧重于工艺美术自身的品性,而后者则使工艺美术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我们应将二者有机地融合,以科学而客观的方法去考证和论证史实,抓住为人、为生活这一本质,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剖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达到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真实的“再现”。

三、规律的相对性与互动

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在于对客观规律的探寻。而对规律的认识则是史学研究方法论所要最终解决的问题。“世界是物质的有规律的运动,我们的认识既然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就只能够反映这个规律性。”m(pi72)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认识,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也就实现了人的认识的科学性。

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蕴含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运动之中,在其产生、分合、演进、变化的过程中,必然隐含着某种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规律。例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夏商周三代的最辉煌的工艺美术品一青铜器,除了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工艺技术水平外,还是当时政治、宗教、精神、等级制度的象征物,在三代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却在西汉末年乃至以后衰落了下去,其部分实用功能被铁器所代替,其审美部分被应用于其他工艺美术品类之中,而其所含的象征意义也消失殆尽。这种取代与消亡之背后必然有某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所驱使。因此,正如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的发展受到内在规律的作用一样,工艺美术的历史进程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对于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则成为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当然任务。

然而,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又似乎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无规律现象,由诸多因素影响的工艺美术,在其演进中显现出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汉唐等社会经济髙度繁荣的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极大的发展,我们由此似乎可以这样认为,即工艺美术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的开放程度“成正比”。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在宋代政治上屈辱、经济上的相对低滞、思想文化上的束缚和压制之下,却出现了空前杰出的各类工艺美术品,并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髙超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这似乎又与汉唐工艺美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成正比”的律动相悖。于是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无法用单一种规律去涵盖工艺美术发展的全部。工艺美术的发展是由许多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规律所支配的,而这些规律中含有许多特殊性、偶然性和随机性。对史学研究而言,人们只能是从其不断发生的偶然性中去发现内在所蕴含的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律是相对的,其相对性存在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与规律的无限性之中。中国工艺美术的史学研究应充分认识规律相对性这一特点,避免以单一规律完全覆盖和解释甚而论定全部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多种规律的共同作用以及规律中偶然性“逸出”现象也应作出切实合理的、科学的探究和阐释。

从规律的相对性出发去认识和总结规律,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工艺美术各种规律的运动存在于各种为生活的实用与美的相互运动之中。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但是二者在统一中又各自有不同的规律。实用性的规律是以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的形态变化成为其发展变化的动力,具有进步性。而工艺美术的审美性同其他艺术相联系则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发展形态,艺术的诸多规律在其中交互作用,文化的选择也呈循环式表现出来。由于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都在各自的规律下发生变化,而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工艺美术的实用性规律和审美性规律之间就必然地形成了互动。总体来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规律是使工艺美术呈现出进步形态的主要因素,它以适用性和舒适度促进着审美美感的形成;而审美规律则是非进化形态的,但是它以求新美、求异美的追求以循环往复的形式刺激着实用性并使其产生新的变化。工艺美术在这两种规律的互动下形成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相对的、整体的规律性。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2

1在工科院校加强技艺结合的审美教育意义

审美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在今天这个知识激烈碰撞的社会里,人们对美的认知和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深入,笔者认为对以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来说,学校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美学教育,进行更深入的科学与美学、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审美教育,使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兼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掌握技术美学和工程美学的基础知识,具备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审美能力,按照现代审美的新法则、新规律进行技术发明和科技创造,成为知识全面、人格完善、个性和谐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2工科院校审美教育现状

审美观念认识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对审美的认识还比较片面,把美育简单地理解为美术教育,或者把美育单纯地依附于德育看待,对审美教育应涉及的领域,对审美教学的目的、内容等,缺乏全面认识。中学阶段,文理分科,不少师生和家长为了集中精力提高升学率,把审美放在教育的边角束之高阁,忽视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大学阶段思维方式单一,影响创造力的开发,设计作品中缺少人文积淀,设计成果综合价值不高,审美教育缺失严重。资源匮乏,形式单一20世纪80年代,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审美在我国作为一门学科得到推广和研究,1986年出版了第一批关于技术美学的专著。最早开设技术美相关课程的是一些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工科院校的审美教育还在探索阶段,并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法,师资、材料、设施短缺是多数工科院校面临的问题。由于工科院校自身授课任务重,不少学校仅希望通过加强课外建设,组织一些艺术活动来带动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但是这样的受益群体仅仅是一些艺术爱好者和特长生,难以达到通识普及的目的;加之学生自建的艺术社团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因为管理不善而逐渐萎缩。过去学生鉴于升学目的暂时放弃艺术类知识的学习,并不代表他们现在没有学习相关课程的诉求,如何拓宽审美教育途径值得大家思索。审美教育体系缺乏科学构架,教学内容缺少特色多数院校的艺术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课程随意性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混乱,构建不合理,缺乏统筹安排。早期的任课教师大多是纯艺术科班出生,缺少工科知识,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对毫无艺术基础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转型,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竞争,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中欠缺一种与社会、与市场匹配的审美教学模式。为让中国本土设计走向世界,实现中国工业崛起的伟大理想,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将艺术与技术结合是当代工科院校审美的特色,也是工科专业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3增强工科美育效果的措施和方法

转变观念从教育者自身做起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就表明“四育”同等重要。美育不但关乎知识体系构建的问题,还关乎一个人的情感教育问题,任何忽视贬低审美教育的做法都是狭隘的。工科院校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单纯的专业教育培养出的是高智能的机器,而不是性情和谐的人。因此,学校行政部门应给予工科审美教育一些政策性支持,加强美育的软硬件配给,在完善艺术、人文等审美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着眼于艺术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为审美教育在工科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直接从事艺术和审美教育的教师对学科的发展应具前瞻性认识,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打破专业教育的界限,不断拓展和充实美育的范畴,立足所属学科,研究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艺术教育方法;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来征服学生,使学生对艺术的跨界发展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以身作则,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观来影响学生,使他们获得对真善美的敏感辨析力。构建科学的工科美育体系

1)内容要有针对性。一是从通识教育层面入手,向学生传授美学基本原理和艺术评价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可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在全校开展,如美术鉴赏、音乐欣赏、诗词赏析、摄影艺术、服饰研究等。当然完全自由的选课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素质,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实际上很多工科院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要取得满意的效果还得依靠硬性规定,把人文艺术类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帮学生制定丰富多样的选课套餐,内容循序渐进,结构科学合理,学生每年必须按时完成额定学分任务,意在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欣赏者。二是从专识教育角度出发,把美学知识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中。研究发现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不但在专业领域成果显赫,个人艺术才能也颇为突出,艺术与人文知识的积累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锐,视野更加开阔[1]。在工科专业课堂教学中植入美育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领悟科学精神的主旨,让他们在技术实践和科学创造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理性认同和审美升华。专业课教师不仅应在专业领域不断进取,也应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涉猎审美教育,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美学的具体应用,进行技术与审美、技术与艺术嫁接的教学实践,开设桥梁美学、环境美学、产品造型艺术、工程美学等课程,利用工科技能,在学科交叉、理工与美的交融中,提高专业设计的综合价值。

2)方式方法要有灵活性。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培育为辅,情感、启发、渗透、实践等方式交叉应用于美育各个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人文知识竞赛,提高大家对人文艺术的关注;开拓学生视野,带学生走出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中深入感受和体验生活,调查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欣赏当地的自然景观;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歌舞剧院品鉴各类艺术作品,亲身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触动;构建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把艺术名师名家请到学校进行指导,这些专家在学术上有深厚造诣,在教育实践上有丰富经验,能给工科的审美教学提出更科学合理的建议,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艺术社团是学生展示才华,进行艺术实践的重要平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校应把艺术社团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给予宏观指导,为艺术社团配备专业教师,提高艺术社团的艺术创作水平,增强艺术社团的影响力;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艺术团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在活动经费和活动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艺术社团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转变,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宠,生活审美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学校应把艺术教育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注重学校艺术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之美,通过对艺术感性的视听,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和深层次感动。在这种潜与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开发,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体现特色,突出实用性任何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设计不能脱离生活,必须符合大众的行为习惯和生产生活习惯,形式追随功能,为功能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人们对物质生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产品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要求其在外形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能带来审美愉悦感。纵观中国的设计史,形式和功能二者之间并不冲突。斧头的外形左右对称,使用起来力量均衡;斧把上的图案既有装饰作用,又有防滑功能,很好地诠释了艺术与技术结合应用,体现了技术审美的实用性特征。传统的美育感性多于理性,精神多于物质,不符合工科思维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在掌握技术和艺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系统学习人类工程学、生理心理学、劳动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实践,了解社会对工科设计的具体要求,借助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条件,大胆创新,把艺术原则运用到物质生产各个领域之中。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产品设计这些专业都是在这种技术与艺术交融中产生和发展的,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实用性和审美性。因此,实用性是工科审美的第一要素。

4结语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3

[关键词]艺术工作者健康心理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精神需求,其中对艺术的追求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的这种追求较多地体现在功利化的目标达成。在对长沙市100名小学生课外兴趣的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的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时把加强社会竞争力作为学生学习艺术特长的主要目的。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导向,带给艺术工作者和艺术追求者们更多的艺术活动压力,而非赋予其本有的精神价值提升。基于此,我们对艺术之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之积极作用进行挖掘,让艺术发挥其本真的教育功能。

一、艺术之于人的心理健康

艺术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辞海)常见的艺术形式有: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与其它意识形态一样,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以及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主体性、创造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艺术实施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上,每个特征都可以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中发挥作用。艺术在人心理健康上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个体对社会需要的顺应,对自身和环境的正确认知,个体的自信自立精神,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生产是一种赋予艺术主体性的人的精神生产。作为主体的艺术实施者,便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主体性贯穿了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和作为接受者的观众。人们从艺术氛围的感受到艺术灵感的捕捉,再到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以可感知的形态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活动不仅带给人感知的历练,而且在自主自立的艺术活动中实现了人们自信自立精神培养,催生了个体内心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

因此,艺术可以说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情感艺术。有成就的艺术家一般都是通过作品传达情感的高手,并使鉴赏者在感知艺术作品时产生情感共鸣,以情感作为艺术创作者与他人及环境沟通的桥梁。这对于人的健康心理发展无疑是一堂很好的必修课。艺术又可以说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美的艺术。因为艺术在个体和群体的社会教化中,具有严肃形式的科学教育、法律制约、舆论压力等所无可比拟的心理优势——轻松与自由。带给人轻松、自由的艺术及艺术活动,实质上是一段美的心路历程,是人的健康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生命熏陶。

二、艺术工作者的健康心理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借助艺术手段逃离自己的精神困境。那些原始洞穴壁画中的涂鸦和图画,正是人类逃离身体与精神困境的痕迹。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艺术对人们精神发展的意义有增无减。人类的艺术史业已证明,艺术与人的艺术活动是人的健康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能吸取艺术养分来滋润自己的心灵,艺术工作者亦是如此。

(一)发挥能动实践,培养健康心理意识

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实践,是融进自然,亦是深入生活,在自主能动认识世界时,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完善自我意识,健全自我人格。具体来说,在艺术创作前,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把握创作动机,激发创作灵感,发现身边美善,孕育审美情感;创作过程中,选择创作手法,磨练创作技能,融通周围人事,建立良好互动,激感表达;艺术欣赏时,全面感知作品,发掘“主”“客”共识,寻找情感归属,升华心理之美。艺术工作者的这种“心路历程”即是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而致精神升华的过程。通过对主体性活动的感知,对周遭环境把握,以及自我身心的体悟,而达成健康心理的有效构建。

(二)体悟艺术形象,友善人际心理交往

艺术总是通过人感官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的外部特质来表达其内在深层次寓意。一般情况下,艺术鉴赏者最先感受到的也就是艺术的形象特性。而艺术创作者如果能和鉴赏者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甚或亲密的情绪联系,那么就很有可能实现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价值。按照舒茨(w.C.Schuts,1958)人际三维理论中的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观点来看,对艺术形象的创作或鉴赏本身就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情感需要。

奥尔特曼和泰勒(altman&taylor,1973)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人际关系,首先是自我需要和自我表露。比如,阿炳的音乐《二泉映月》透露他对中国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切身体验,奏出凄婉、悲切的情调;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向大家表露自己对命运激烈地挣扎,等等。艺术活动中创作者对艺术形象的选择、对艺术典型的塑造都是对自我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和个人的关系状况等的必然表露。其次,塑造艺术形象过程中,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对题材分析、艺术受众生活的体验、艺术手段的熟练来锻炼在人际交往中的人际认知能力。比如,米莱的系列农村题材作品,就是建立在他对农民劳动者辛劳和坚强了解和理解上的。再如,电影《十面埋伏》中的主体曲伴奏选择琵琶,也是缘于创作者对琵琶的颗粒性声音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很好地把“点”状的声音形象来体现四面受敌的紧迫情景。这种认知就是艺术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的人际认知。再次,艺术活动中,鉴赏者们对艺术形象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艺术工作者可以学习自我情绪控制、人际情感沟通等技巧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激发艺术创新,实现“艺术人生”价值

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说,艺术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创作过程就是创作者实施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它,创作者们既可以彰显自己的艺术理念、生活情感和能力水平,也可以收获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所以艺术创造性特征所显明的是艺术创作者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掮负的重任。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爱、归宿和尊重等需求后,才能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获得他人和社会对其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充分肯定,表明其所获得的需求满足就越充分,就越能获得心理健康。如果艺术创作者们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可和喜爱,这必然会使创作者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满足感,并产生极大的动力,激励更大的创作热情,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去实现自己的“艺术”存在价值。

(四)善用艺术情感,调适自我身心健康

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第46-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反映了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如山,是思乡之情动摇了军心是艺术的感染召唤了情感;徐志摩的抒情诗《再别康桥》是把他对母校的深情溶进了别离时的形象和想象中。正是这种艺术情感的特性,使我们每位从事艺术活动的人都无形地进行着情绪的宣泄。情绪与情感相串联,两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艾森克就从自己的研究中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个体更容易引发心理和生理的疾病。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提出,如果一个人总压抑自己不良的情绪情感,就很容易冲破人的心理防线,导致心理疾病。所以,一定要调适情绪以维护心理健康。

三、艺术工作者的健康心理作用发挥

艺术工作者们不仅可以基于艺术的特性提炼自我心理健康调适的方法,而且也可通过自身艺术行为的美学价值,弘扬艺术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通过对艺术价值趋向的引领,催人奋进、净人心灵,让人生命闪光,共建个体与社会和谐心理。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情趣。这是一种不同于生理的愉悦。艺术工作者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对艺术的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以,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是美的使者,有责任为人们创造出美的事物,为人们指引认识美、鉴赏美的正确途径,陶冶人们情操,美化群众生活,提高心理品质。

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浸润,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这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教化与规训。在生活中,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可以通过城市建筑、场馆设施、花草树木、园林景观、雕塑饰物等各种物化的艺术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艺术专业人士可以利用自己专长帮助特殊人群克服缺陷找回自信,比如用音乐帮助失明者找回世界的色彩;用绘画发掘言语障碍人士的无意识信息;通过心理情景剧、投射画图、舞蹈治疗、瑜伽养心等将绘画、音乐、戏剧、写作、舞蹈等艺术表达形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中。在具体的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既关注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又重视团体艺术心理和学校艺术氛围整体培育,拓展艺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弘扬社会非物化艺术文化,让受众个体与群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顺应并创造历史、体悟并丰富人生。这种“随风潜入夜”式的浸润,使人们在轻松自然中认识和被认识,感同与被感同,传播与被传播,教化与被教化,在多样化的交流中达成相互间心与心的融通。

对艺术工作者心理健康发展及其作用发挥的粗略探讨,实属管中窥豹。当今的艺术工作者仍掮负着重大的“艺术使命”,为个体、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更为为艺术而艺术的真谛。与此相随的是,艺术该如何内化于人并促进人的健康心理发展,这不啻为新时期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常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赵妍,顾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4),108-111.

[2]王慧君.论艺术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6):95-96.

[3]何瑾,刘海骅.艺术干预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高教),2010(7):68-71.

[4]史琼.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11-113.

[5]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6-47.

[6]孟沛欣.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4

教学艺术形成是教师和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或教师职业培训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角度,不断进行教学素养提高的一种长期的、有效的专业化方式。

一、教学艺术形成的价值与目标

1.教学艺术形成的价值

第一,教学艺术形成有助于丰富教师发展的内涵,提升教师发展的层次。从教师发展的目的来看,教学艺术形成的目的是实现教师长期的、有计划的全面发展。任何一种单一目标,如教学技能的提高,都不能实现教师发展的长远目标。教学艺术形成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内容体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发展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艺术形成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职业认同。教师的工作乐趣与工作成就是职业认同的两个重要前提。工作乐趣与工作成就是相互关联的,工作乐趣是工作成就的必要前提,工作成就反过来又会助长工作乐趣。前者是工作主体的主观感受,后者是工作的客观结果。将教学艺术形成客观的社会要求转化为教师的主观愿望,给他们的工作乐趣带来一种机缘。当教学由于教学艺术水平提高而取得成就时,教师的工作乐趣又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职业认同就会逐渐形成。

第三,教学艺术形成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履行教学责任。教学责任是教师责任中的核心内容。教师责任的履行仰仗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以及意志品质等。教学艺术形成是教师这几方面综合素质的一种较为全面的提升,它为教师更好地履行教学责任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四,教学艺术形成及运用可以让教师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美。教师职业的美是从事教师职业者对它的一种美好的感受与体验。只有当人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时,才会最大程度地体验到他所参与的活动或从事的职业的美。这是因为在人的最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而教学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情感性与创造性。教学艺术形成包括教师对职业情感的培养以及对各种赖以进行教学创造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它有助于使教师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美。

2.教学艺术形成的目标

教学艺术形成的目标是指通过教学艺术形成的具体目标,是教师教学水平变化的结果。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艺术形成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两方面,理论知识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基础文化知识、学科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都是教学艺术形成必要的知识体系,这是由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决定的。教师在教学艺术形成中的技能目标是指教师通过练习,在教学艺术形成所需要的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结果。

第二,方法与策略目标。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是最基本的目标,多种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的组合使用是中级目标,教的策略的灵活设计与运用是高级目标,教师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是最高目标。

第三,价值观目标。首先要建立对教学艺术及教学艺术形成的认同;其次是确立对教学艺术形成的正确态度;再次是培养对教学艺术及其形成的酷爱情感,这是教师能够形成教学艺术的根本心理动力;最后是培养教师探索教学艺术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艺术形成的保障系统

1.心理保障系统

第一,教学艺术形成需要。教学艺术形成需要是教学艺术形成的心理起始,也是教学艺术形成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对教学艺术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自身教学艺术的“我感”是教学艺术形成需要产生的前提。相关的高层次的需要,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培养有助于教师产生教学艺术形成需要。

第二,教学艺术形成兴趣。兴趣并非是教学艺术形成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可以增加教学艺术形成的信心,改善主体对教学艺术形成的感受,从而维持与强化教学艺术形成行为。教师对教学艺术理论认识的深刻性与实践效果亲历性的感受是教学艺术兴趣得以生发的前提。培养或增强教学艺术兴趣的策略莫过于教学艺术形成与运用的实际过程。教学艺术形成与运用具有很强的共时性特点。即刻的教学艺术效能对教师来说是莫大的快慰,长久坚持所产生的教学艺术水平提高的显著效果又会把教学艺术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第三,教学艺术形成意志。教学艺术形成是一个持久、艰难的过程,只靠一时的兴趣难以维持长远,这就需要教学艺术形成意志。尤其是当教学艺术形成进人“高原期”时,教师感觉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也没有明显成效,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时就需要意志发挥作用:意志具有推动与维持作用,确保教学艺术形成长期坚持下去。教师克服教学艺术困难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教学艺术形成意志的过程,它会逐渐增强教师教学艺术形成的自觉性、自制性与坚持性。

第四,教学艺术形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一种“能力恐慌”,它是教师对自己现实能力估计后的一个心理状态,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角色期望。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产生能力恐慌,同时又消除能力恐慌的过程。比较与反思可以使教师产生能力恐慌,长久消除能力恐慌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实现自己的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2.审美保障系统

在教师教学审美感知能力培养方面,要从培养教师社会感知能力人手培养他们的教学感知能力,通过培养教师的教学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审美感知能力。教师要具有教学审美能力,要善于通过观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美。

在教师教学审美想象能力培养方面,要使他们认识到教学审美想象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学审美想象是教学创造的前提。教学是极富创造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展开丰富的想象,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要培养教师诗人的气质,作家梁晓声曾经撰文,认为教育是诗性的事业。①教育既然是诗性的事业,那么,教师就应该是诗人,至少他们应当具有诗人的气质。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的审美想象力。在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反思,发挥自己的教学审美想象力,从审美的角度对教学进行自我评价,这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教师审美情感培养方面,要使教师认识到审美情感的重要性。要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概而言之,要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感。

在教师审美领悟能力培养方面,要使教师认识到审美领悟可以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教学内容所代表的科学与人生价值,所蕴涵的时代与社会意义,使教师不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不为考试而掌握知识,教学可以使师生共同体验科学之美、人生之美、社会之美。

3.社会保障系统

教学艺术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予以支持。教学艺术形成需要这样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应当为人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这种制度应当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种制度应当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制。教育行政因素在教学艺术形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行政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对教师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教育行政决定着校长的人选,而选什么样的校长对学校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育行政拥有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权,对教师的评价权。学校是教师发展、教学艺术形成最主要最直接的环境。

三、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艺术形成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教学艺术分层问题,把握教学艺术掌握原则,确立与养成教学设计的观念与习惯,进行教学艺术推广。1.教学艺术分层教学艺术分层是为了建立教学艺术个体化的动力机制,它可以给我们提供教学艺术形成的基本程式,有助于人们揭示教学艺术掌握的规律。教学艺术可划分为初级教学艺术、中级教学艺术、高级教学艺术和超级教学艺术。

初级教学艺术是最低层次的教学艺术,是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萌芽阶段。中级教学艺术要求能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语言形象生动,板书概括、明了,教学风度良好,整个教学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高级教学艺术要求能巧妙地处理教材,优选教法,能创造美好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学效果突出,具有高级教学艺术的教师是学科带头人,能给其他教师进行示范与指导。超级教学艺术是个体教师掌握教学艺术的顶峰,它融个性风格、审美性、创造性于一体,有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法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自成一家。

2.教学艺术掌握原则

第一,立美和审美统一原则。所谓“立美”,就是建立美的形式的实践过程;所谓“审美”,就是认识美之所在或对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②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或创造是立美,在教学艺术中认识美、感受美即为审美。

第二,借鉴与创造并重原则。指将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中的独创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个性风格的教学。借鉴性与创造性贯穿于教学艺术形成的始终,是教学艺术形成的重要手段。

第三,分层分步原则。指在教学艺术形成中,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近期、中期、长期奋斗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掌握教学艺术。

第四,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指教师在教学艺术形成中,既要做到在课堂上尝试、调整、改良教学技能、技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又要重视课后复习、思考、理论学习,为教学艺术的形成创造条件。

3.教学艺术设计

严格地说,教学艺术是设计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时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艺术形态是他们通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而产生的。教学艺术的创作,既需要冥思苦想,又需要突发而来的灵感。教学艺术所传达的内容结构、顺序编排需要人们设计,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也需要设计,教学环境的布置,空间结构的摆布也都是教师设计的结果,即使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如怎样使用,在什么时候使用也需要设计。③教师的语言、板书如果不设计,就达不到“少而精”、“约而达”的效果。课堂提问的内容、怎么提问,包括提既然是诗性的事业,那么,教师就应该是诗人,至少他们应当具有诗人的气质。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的审美想象力。在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反思,发挥自己的教学审美想象力,从审美的角度对教学进行自我评价,这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教师审美情感培养方面,要使教师认识到审美情感的重要性。要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概而言之,要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感。

在教师审美领悟能力培养方面,要使教师认识到审美领悟可以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教学内容所代表的科学与人生价值,所蕴涵的时代与社会意义,使教师不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不为考试而掌握知识,教学可以使师生共同体验科学之美、人生之美、社会之美。

3.社会保障系统

教学艺术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予以支持。教学艺术形成需要这样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应当为人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这种制度应当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种制度应当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制。教育行政因素在教学艺术形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行政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对教师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教育行政决定着校长的人选,而选什么样的校长对学校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育行政拥有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权,对教师的评价权。学校是教师发展、教学艺术形成最主要最直接的环境。

三、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艺术形成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教学艺术分层问题,把握教学艺术掌握原则,确立与养成教学设计的观念与习惯,进行教学艺术推广。

1.教学艺术分层

教学艺术分层是为了建立教学艺术个体化的动力机制,它可以给我们提供教学艺术形成的基本程式,有助于人们揭示教学艺术掌握的规律。教学艺术可划分为初级教学艺术、中级教学艺术、高级教学艺术和超级教学艺术。

初级教学艺术是最低层次的教学艺术,是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萌芽阶段。中级教学艺术要求能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语言形象生动,板书概括、明了,教学风度良好,整个教学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高级教学艺术要求能巧妙地处理教材,优选教法,能创造美好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学效果突出,具有高级教学艺术的教师是学科带头人,能给其他教师进行示范与指导。超级教学艺术是个体教师掌握教学艺术的顶峰,它融个性风格、审美性、创造性于一体,有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法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自成一家。

2.教学艺术掌握原则

第一,立美和审美统一原则。所谓“立美”,就是建立美的形式的实践过程;所谓“审美”,就是认识美之所在或对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②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或创造是立美,在教学艺术中认识美、感受美即为审美。

第二,借鉴与创造并重原则。指将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中的独创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个性风格的教学。借鉴性与创造性贯穿于教学艺术形成的始终,是教学艺术形成的重要手段。

第三,分层分步原则。指在教学艺术形成中,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近期、中期、长期奋斗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掌握教学艺术。

第四,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指教师在教学艺术形成中,既要做到在课堂上尝试、调整、改良教学技能、技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又要重视课后复习、思考、理论学习,为教学艺术的形成创造条件。3.教学艺术设计严格地说,教学艺术是设计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时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艺术形态是他们通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而产生的。教学艺术的创作,既需要冥思苦想,又需要突发而来的灵感。教学艺术所传达的内容结构、顺序编排需要人们设计,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也需要设计,教学环境的布置,空间结构的摆布也都是教师设计的结果,即使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如怎样使用,在什么时候使用也需要设计。③教师的语言、板书如果不设计,就达不到“少而精”、“约而达”的效果。课堂提问的内容、怎么提问,包括提问的语气也应当是经过设计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自觉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具有一定差异的学生,怎么运用这个原则,需要教师进行设计,否则就有可能伤害教育对象的自尊。对课堂的组织,如秩序的维持,也需要教师设计。因此,教学艺术是教师在备课之前精心设计、策划,在上课当中积极发挥的结果。

4.教学艺术推广

教学艺术推广指群体教师认识、掌握、运用教学艺术的过程。教师个体教学艺术掌握是教学艺术团体掌握的基础,教学艺术掌握群体范围的不断扩大会形成教学艺术社会掌握,从而实现教学艺术推广。首先,要对教学艺术意义、本质、特点、功能、内容有自己的理解,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应发挥优秀教师的中心辐射作用;再次,教师集体要有追求教学艺术的审美意志,从培养教学审美兴趣、动机开始,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教学审美意志。

四、教学艺术形成策略

1.成为发展型教师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发展型教师。教师可以分为“生存型”、“享受型”与“发展型”三种不同的类型。教学艺术形成需要“发展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的行列中,他们认为,教育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但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教师的发展;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类型的教师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最终唤发起生命热情的因素在教师自身,唯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教师的反思与研究是自身成熟的第一步,反思与研究使教师的职业生活充满了理性,也是他们专业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发展自己的内在需要。

为成为“发展型”教师,教师应学会学习。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是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艺术形成中要努力提高教师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在研究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学会终身学习,学校还应建设教师学习的共同体。

2.确立教学艺术形成自觉

教学艺术形成自觉,一是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的自我觉悟。比较与自我反省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与其他教师进行比较,可以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效果是超越自我的前提。二是指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自知之明”,即教师对教学艺术的本体及相关理论以及实践方法、策略的认识,这是理论建构的自觉与实践探索自觉的统一,缺乏理论发展的敏感性与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就不会有教学艺术的形成。三是指教学艺术形成需要一定的氛围与条件,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它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社会性四个维度。教学艺术形成只有成为教师的自主选择行为,而非外在强迫行为,它才会更为持久。能动性指强的内驱力与强的作为性,这是教学艺术形成产生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教师的创造性有助于他们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社会性主要指适应与合作,适应时代要求、学生发展要求、课程改革要求等可以为教学艺术形成增加必要的动力。与专家合作、与其他教师合作、与学生合作是教学艺术形成的必要策略。

2.开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理论实践化与实践理论化的有效方法。首先,教学艺术形成需要实践理论化,教师自觉地用理论去指导、去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就可以使教学实践减少盲目性,去除纯粹的经验性。实践理论化的过程也是教师比较、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它有利于增强教学实践的理性化、科学化程度。其次,教学艺术形成需要教学理论的实践化,这是行动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专家学者与中小学教师合作进行理论一实践的研究,这种行动研究对专家学者而言是理论的实践化。广大教师学习接受了一种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性的运用,这也是一种理论的实践化形式。教学理论见诸于教学实践就找到了归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也会得到解决。教学艺术理论只有内化为教师自身的素质,被教师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才会有意义,教学艺术理论的实践化也就是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

4.进行反思性教学

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意味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理性,即善于对实践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论思考。教师既是教学实践主体,又是教学理论主体。教师在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中,要增强自己理性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应具有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的意识与能力。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与理论胸怀是培养他们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前提。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5

当今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内在的、深层次的诸多问题。主要有:1.现阶段对艺术教育真正价值与作用的认识有失偏颇。2.应试教育的主导作用明显。3.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艺术教育脱节,缺乏有效的艺术资源整合机制。4.资金、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5.学生对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缺乏兴趣和重视等。这些问题在多个方面制约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结合所收集的相关资料,意在阐明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结合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法,希望对决策者制定艺术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艺术教育的定位与功能

各国对于艺术教育的定位因其具体国情而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将艺术教育定位为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表现为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使受教育者逐步达到自由的审美境界,最终使之自由和谐地全面发展。审美情感能把道德引向与个体情感欲求的结合融会,从而使道德“他律”转化为“自律”,即意识行为的自由,从而构成使道德认识、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自由的中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应具有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努力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尚书•舜典》中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代儒家的课程为礼、乐、射、御、书、数,体现了重视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独立地位的教育观念。古希腊的思想大师们也特别重视艺术教育,认为艺术可以净化人的灵魂。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里谈到“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三、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问题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阶段对艺术教育价值与作用的认识有失偏颇

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当前艺术教育出现的其它问题,这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将艺术教育定位为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这样的定位仅关注艺术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并将艺术教育置于素质教育的从属地位,忽视了其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丰富生命体验与激发自由意志的价值与作用。笔者认为所谓“艺术教育”,即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指在艺术性的教育氛围里,教育者采用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向受教育者施加以艺术为内容的教育影响,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的艺术审美素养,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升品格、完善个性,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与自由意志的教育。对于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应改变附属于素质教育的地位,成为独立于素质教育甚至高于素质教育的教育。将艺术教育从素质教育中独立出来的做法更能体现艺术教育的独特作用,从而减弱我国艺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的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浓重色彩,唯有如此才能改变艺术教育的工具性和技能性的性质。

2.应试教育背景使艺术教育发生“异化”

在一般招生考试中,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偏重文化课程,由此导致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文化课程,轻视艺术教育现象较为普遍。小学艺术教育缺乏艺术的特点,艺术教育不艺术。长期以来,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教育一直是重智商的教育,名义上艺术教育姓“艺”,实际上艺术教育姓“智”。同时,由于招生时对于艺术特长生有优惠政策,导致普通教育不普通。艺术教育成为专业教育而非普及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招生录取中更具优势,往往让学生过早地接受片面的艺术职业教育,这对艺术教育方向的偏离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艺术教育脱节,缺乏有效的艺术资源整合机制

艺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配合,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三者相互脱节。艺术教育主要实施场所为学校,学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同时,学校在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对社会物馆、艺术馆、艺术展览等的利用十分有限。家庭中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将学生送至专业艺术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培养,而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如带领孩子欣赏音乐会、参观艺术展等相对缺乏,对孩子的审美认识也缺乏正确引导。社会的艺术教育是以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为主导的教育,缺乏高雅艺术熏陶的社会环境,难以完成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欣赏层次的重任。

4.资金、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资金是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资金投入到位,才能保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充足的图书和期刊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充足的教学设备有助于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在这些硬件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软件”的配合———雄厚的师资力量。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5.学生对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缺乏兴趣和重视

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与自主生命体验,缺乏生活与学习的联系,没有注重挖掘蕴含于学科教学中的具有美的价值因素。同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导致学生仅重视文化课程而忽视艺术教育课程。另外,学校课程设置中将艺术课程置于副课的位置,加之占课现象的存在,也使得学生轻视对艺术的体验与课程的学习。

四、艺术教育现存问题原因剖析

结合相关研究与资料,笔者认为导致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现阶段对艺术教育真正价值与作用的认识有失偏颇

国家将艺术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而未将艺术教育置于独立于素质教育甚至统领素质教育的地位,这使得整个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发生偏差,从而限制了艺术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丰富生命体验与激发自由意志作用的发挥,这种认识偏颇也导致了对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后续问题。学校一方面将艺术教育视为专业化的教育而非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化的教育,另一方面相较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程,艺术课程被视为副课,部分学校甚至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随意占课现象严重。家庭艺术教育也多瞄准培养专业技能,从而利于升学就业,使孩子在与同龄人竞争中更胜一筹等目标,一些家长在纯功利目的或“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驱动下,往往让孩子过早地接受片面的艺术职业教育,却未能对孩子的审美情趣加以引导。

2.应试教育背景下工具理性思维引导艺术教育发展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的思维程序化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作为人类组织化、理性化的学习机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工具理性的荡涤。在教育市场化、功利化加剧的应试教育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更多地沾染上了工具性的色彩,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我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虽然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上几经改革,但总体上仍然是应试教育机制,考试的分数决定一切。升学的巨大压力使民众的价值取向功利而又实际,出现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一个教师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取代。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艺术教育还很容易受到功利性的影响,艺术教育成为考试加分的筹码,成为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工具之一。2008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要求中小学加强艺术教育,并对课时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规范对学校艺术活动的管理,即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奖励或升学的依据,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3.艺术教育实施方式单一、路径狭窄

当今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缺乏兴趣、轻视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实施方式单一、路径狭窄有很大关系。(1)艺术教育仅注重学校教育,未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有机互动的资源利用平台。艺术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配合,但实际上只有学校才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与社会配合学校艺术教育的行为很少。同时,家庭艺术教育的专业倾向、升学筹码目的,加之日常艺术熏陶的缺失,使得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认识进一步发生偏差。学校与社会对社会物馆、艺术馆、艺术展览等社会艺术资源的利用严重不足,两者缺乏长期、稳定、有效的合作机制。社会主导的大众化艺术倾向使得学生的艺术教育缺乏高雅艺术熏陶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审美认识也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审美欣赏层次的提高失去了影响显著的环境支持。(2)学校艺术教育中仅侧重音乐、美术两门课程,未形成多学科联合、全方位教育模式。大多数学校的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音乐、美术两门传统课程,对于语数外等其他课程则缺乏艺术的开发与教育,没有挖掘出蕴含于学科教学中的具有美的价值因素,缺乏美的课堂研究,学生缺少感受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自然美、形体美和劳动创造之美的机会与平台。这样单学科的艺术教育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十分有限,单维度的艺术教育也很难给予学生全面的、生动的艺术体验。(3)音乐、美术课程中,仅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艺术的启发与引导,未能完全起到艺术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丰富生命体验与激发自由意志的作用。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误区,即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与自主生命体验。艺术教育与生活结合是艺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如果艺术教育没有发掘学习内容中的生活因素,没有发现生活与学习的紧密联系,那么艺术教育便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五、国内外艺术教育观念与实践

针对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中艺术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不妨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多学科艺术教育”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它的实践最早起源于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以学科为基础,通过综合利用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等四门学科的互动互补关系,试图将艺术教育建构成一门交叉性的人文学科,以便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效度,培养青少年健全的艺术感觉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最终改善美国的国民素质和审美福利。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是多学科艺术教育涉及到的四个具体学科,每一学科都与其他三科处于有机的整体,互补互动,共同关注艺术这一主题。同时每一学科所起的作用又各有侧重:艺术创作即艺术作品制作,属于创造的艺术;艺术史重在理解历史语境中的艺术作品,属于传承的艺术;艺术批评关涉艺术作品的表述,属于沟通的艺术;美学致力于揭示艺术表述并从哲学角度分析审美概念和解释艺术表现,属于批评的艺术。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发展。美国的多学科艺术教育对当今世界的艺术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相对薄弱的我国艺术教育领域来说,美国的多学科艺术教育极富启发意义。通过调研,我们走进了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该小学位于亚运村附近,临近少儿天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团协会、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安全教育指导中心等综合性社区文化体育场所。在艺术教育中,该小学将社会文化资源与学校资源整合,在安贞里学区实行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学区内各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这种艺术教育方式很具有借鉴意义。

六、艺术教育改进方法

综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现状,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与实践,笔者对于改进艺术教育机制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1.转变观念

(1)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丰富生命体验与激发自由意志的教育,理应发挥其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而祛除或减少其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工具化和功利化倾向,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作用。(2)理清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下还处于实施素质教育途径之一的地位,要想达到减弱我国艺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存在的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的目的,就必须改变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其成为独立于素质教育甚至高于素质教育的教育。(3)树立多元智能的理论。树立多元智能的理论,破除传统“智育第一”的观念,“养其根而俟其实”,全面认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因材施教,全面评估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重视不仅包括传统的智育,还有艺术之类的智能,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4)在学校教育中取消主课与副课之分,提升艺术课程在教育大系统中的地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被定为副课,处于边缘地带和被冷落的境地,因而难以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我们理应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全面提升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取消主课与副课之分。

2.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执行与评价体制

(1)设立专门艺术教育机构和人员,对艺术教育人员进行系统性、持续性培训。师资是艺术教育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教师的素养和水平直接关系到艺术教育的成效。应当扎扎实实地做好艺术师资的培养工作,全面提高我国艺术师资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让好的艺术师资真正成为我国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同时,积极对外交流工作,聘请专业人士来校交流,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和交流平台,促进现有艺术教育人员素质的提高。另外,学校领导也应重视艺术教育,使艺术教师不再是教育中的助手与配角,促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使优秀人才成为艺术教育的主力军。(2)完善艺术教育的方式和评价体系,将其纯粹化。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通常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针对艺术类课程,采取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如音乐教育应将基础知识、视唱技能、节奏律动、形体动作、乐器演奏融为一体;对于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也应努力发掘其中的艺术教育资源,挖掘艺术元素,采取艺术化教学方式;学生也可以通过观看美术展览、欣赏音乐会、做游戏来学习艺术。通过这些改变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将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从实际生活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还应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对学生在艺术学习与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3.拓宽艺术教育途径

(1)创新艺术教育途径,艺术教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艺术教育中也应充分挖掘各种艺术资源。我国拥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在实施艺术教育时也可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应用多种平台,以拓展综合、多维交叉的艺术教育模式,共享社会资源,结合地方文化建设,吸取提炼地区民族艺术样式,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出发,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达到关注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的目的。(2)艺术来源多元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学校、家庭、社区的艺术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艺术资源。或“请进来”,与社区的艺术家、艺术团体建立联系,请他们到学校指导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造;或“走出去”,让学生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家长也可以被邀请加入艺术教育的行列,使家庭成为学生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的场所。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使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4.完善艺术教育的教授内容

(1)克服以艺术知识技能为中心的倾向,强化艺术学科的人文性质。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人文学科,通常可以被分为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这四个具体学科,这四个具体学科在艺术学习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我国的艺术教育过于强调艺术知识的灌输与艺术技能的训练,削弱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因此,在我国的艺术教育中,必须克服以艺术知识技能为中心的倾向,强化艺术学科的人文性质,促进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2)加强各门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广泛开展综合性的艺术教学。我国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承袭了近代西方的分科课程体系,存在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体系的严密性等分科课程的弊端。在艺术教育领域,上述弊端同样存在,如音乐、美术等学科间壁垒森严、条块分割,相互之间缺乏对话与交流等。然而,艺术自身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必然决定了艺术教育应该是丰富多样和相互融合的。因此,要促进艺术各课程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发展,一方面我们应加强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等各门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让艺术教育本身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应加强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如注重挖掘蕴含于学科教学中的具有美的价值因素,积极开展美的课堂研究,让学生感受在语文、数学、自然、体育和手工课等课程中的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自然美、形体美和劳动创造之美。综合艺术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任何单科艺术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各种艺术的有机融合会使其超越自身的局限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教育自身的繁荣。(3)系统设置教学安排,协调艺术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这一属性应设置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阶段的课程。早期的小学阶段主要是接触和熟悉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感知活动;中期的初中阶段进行比较正规的艺术史学习;后期的高中阶段则深入研究代表作品,培养分析和评价艺术的能力。以难度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走入艺术的殿堂,通过系统而连续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并保持其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七、结语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6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26-01

一、引言

在科学理性主义观念中,科学与艺术被认为是两个互不相干,甚至还有些格格不入的学科门类。近年来,有不少论文就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人们对这两大领域的源流、互补、互动等方面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教育部也相继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一些规程》、发展规划、课程指导方案等。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通,已被公认为是理工科大学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一种途径。

二、成绩与不足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框架下,许多理工科大学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开展了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如在大学生中成立各种校园文化艺术团体、协会,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思美节、饮食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理工科大学长期以来的办学模式和理念,艺术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理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还仅限于开展一些艺术活动,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形成科学与艺术两张皮现象,艺术教育难以深入。

三、深化思考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形式

这里所思考的科学与艺术之结合,远非仅仅是艺术学科中如何使用了高科技,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中如何利用了艺术因素,如劳动环境及产品造型的艺术化,形象化教育等。理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并非是艺术精英教育,目的是使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素质能够与其科技素质相结合,能够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融合

四、以学科专业为切入点,挖掘其内在艺术魅力

从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来看,目前理工科大学普遍存在学生喜欢艺术而不喜欢上艺术课的现象,其中当然有学生自身功利的原因,但也无不与教育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枯燥、在人文、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差,专业教学与艺术教育两张皮的情况有关。在这里,艺术教育与普通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艺术教育的照本宣科,过于理论化很难将其融合到理工专业中难以达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艺术教育应在第一课堂课程设计上将审美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由原来的艺术审美延伸到专业审美,由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发展到与专业相结合中,有针对性地结合院校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讲授艺术知识。如数学,它是一门十分抽象的纯理科学,尤其是高等数学,有它特定的一系列符号表现形式及远离日常生活的抽象术语,但它蕴含了大量美的元素,简单性、统一性、和谐性、对称性、奇异性等等就是其美的形式。这样,通过挖掘数学中美的方面,原本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学生们就会另眼相待数学了,让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遵循数学的审美准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去感受理工学科专业带给他们的美,对于塑造优美的人性有独特的作用。再如结构工程也可与艺术相联系,一个好的结构不仅凝聚了睿智的科学和精湛的技术,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美。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可以说各门学科都有可发掘的、闪耀着人文光辉的美景,有着令人炫目的艺术美感、节奏、和谐感,可见,看似单调乏味的理工学科,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美感元素,艺术素材,而这些是需要挖掘和提炼的。

五、结语

科学与艺术相交汇所体现出的灿烂辉煌的美,应当从科学家与艺术家的神圣理论殿堂之中走出来进入到科学教育的课堂之中,让科学美与艺术美的光芒普照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汲取到特殊的“营养”,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的辉映之奥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当然,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决不能“简单化”,如果简单地搞些艺术活动或把某一位物理学家给画家讲了讲理论物理,画家据此描绘出了自己理解的“物理世界”,就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了,不好这么简单,因为科学与艺术是一种跨多学科的研究,真正跨越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的鸿沟,还任重而道远。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青少年美术艺术思维;传承与保护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显著的地方特色。从客观角度讲,它已经成为了我国造型艺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结构组成,不仅把工艺美术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在审美高度和实用性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显示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值得青少年认真学习和传承。

一、青少年美术教育的现状及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1.青少年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从一般意义上讲,美学教育充满想象力和情趣,同时,由于其本身是艺术性很高的学科,因此,只有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重艺术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在艺术世界里提高自身素养,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对于目前的青少年美术教育而言,很多教育机构教育方式一味的注重新内容,而忽视了从已经沉淀的传统工艺精粹中汲取和挖掘。这对提高青少年美术素养,乃至提升全民美术素养均十分可惜。

2.青少年美术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与艺术的关系十分紧密,如果没有艺术,那么世界上就没有美术,而如果没有美术,这个世界上的艺术也是不完整的。青少年要形成正确的美术价值观和素养,需要社会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美术活动具有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审美观,亦或是美术细胞,均是艺术思维的重要体现,而青少年阶段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必须加以重视,完善培养方法和内容,使青少年在该阶段获得最大的提高。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在青少年美术培养中只有把握两者的关系,教育培养体系才会更为丰富。1.现代艺术设计与现实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现代艺术设计与现实文化生活对现代艺术设计造成的影响无处不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人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会不由自主的按照他们自己从自己所处社会与传统中得来的丰富的经验对其他存在的事物进行艺术创作。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的概念,是某个时代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具体表现。2.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革新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继承是现代艺术设计另一个需要。一个人不遵循任何的传统,宣称自己能设计最前卫的艺术是不可能的。任何的艺术设计及创造它会受到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传统的艺术思维,无论这种影响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均会对艺术创作过程产生影响。3.现代人文意识的回归潮流迫切要求对传统工艺的再认识传统工艺的再认识受到人文意识的回归潮流地推动,需要进行继承与创新。不可否认,现在的设计师比古代的设计师在设计上有着很多的便利条件,但人们意识上回归是无法仅仅通过作品手段上的丰富可以代替的了的,设计师只有在艺术创作上融入传统艺术,敢于回归,创作的设计作品才会格调高雅,让受众感觉到与之相应的意境。例如,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翅膀富有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繁荣的美好寓意。世博会上中国馆的设计,将中国元素充分地融入设计中,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了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因此,传统文化及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创作方法对我们就至关重要了,需要认真揣摩。

三、传统工艺在青少年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与融合

传统工艺有着自己的深厚艺术积淀,形成了有差异性的美学概念和审美体系。传统工艺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与特点是现代艺术教育所不能及的。因此,在青少年美术教育实践中,应注重传统工艺在青少年的美术教育结合,改变传统的美学设计遭受寒流,市场不景气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出发,使青少年教育和学习更好地融入传统工艺。

1.长期保留工艺特色专业

在众多专业中选择一些特殊专业进行开设,进行小班制教学,以克服生源不足的管理难题。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出发,对传统的美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变化,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不同的专业,根据市场的需要随时调整招生。通过现在的部分教育机构的实践结果,这种方式对于继承和融合传统工艺符合实际情况。

2.与各类特色的学科相结,贯彻学习日常

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由于与现代化艺术融合上缺乏创新,很容易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形成边缘化学科。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巧妙结合于其他各类受学生喜欢的各类特色学科,以此使思维理念和模式融合贯穿于其他重点基础学科,以及现代美术教育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终达到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培养和融合目的,但是,同时又能指导青少年思维创新、强化艺术体验教学。例如,将民间戏曲工艺画融入青少年美术教学中,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3.第二课堂与传授工艺的组合

教育机构积极与各个工艺大师进行合作,共同建立工作室,大师手把手教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一大批平台来帮助大家保护传统,回归传统,在学习与体验中领略到文化独有的特点和魅力。通过传统工艺实践与实际教育的结合,能够受到学生的很好反响,对于提升美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有较好的帮助。例如,某学校定期邀请省级传承人葛建民讲述了龙坞彩灯的历史、传承谱系、花灯制作技艺,并和位学生一起开展了实践、体验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反响很大,很多学生逐渐对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4.开设研修班提升专业素养

学院积极与各个组织和机构合作,为他们培养人才,挖掘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和独特魅力,并在优秀青少年中选拔各种优秀人才,以各种丰富的形式培养传人,与民间的各个大师共同发扬传统文化,为新形势下工艺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结语总的来说,传统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质。在青少年美术教育中不应该只着眼现在,而是该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更加努力的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把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的教育方式。

作者:盛欣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陆君玖.持久保护与融合创新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工艺美术,2012(3).

[2]郛秋晓.当代青少年美术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J].求知导刊,2015(23).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空间意识建筑空间传统造型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设计学科。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与分隔及家具、陈设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或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由此可以认定,提供人们生活使用的环境空间,与限定环境空间的环境实体要素,以及环境空间与环境实体的营造法则,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课题。就环境而言,空间与实体是构成它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而就环境艺术设计目的来论,其造型活动的核心,则主要是创造能够包容人的“内空体”空间环境。所以空间是设计的主体,人是设计的主角。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说过:“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环境艺术“空间”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或者称为空间艺术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门造型艺术的空间都更为复杂、更难被人们所理解。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教学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态向现代艺术设计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教学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教学空间意识滞后于教学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良教学弊端。

现行小学、中学美术课程,以及艺术设计类高考的备考科目中,均没有针对四维造型艺术空间知识的学习内容。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在艺术辞典或美学书籍中,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和工艺美术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诚然各门类的造型艺术均离不开“空间”的特征,并且都会在环境艺术之中呈现出来。但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概念却不尽相同。

绘画的“空间”是平面二维的,尽管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是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但人与画面为静态相对,仅凭视觉观赏。雕塑的“空间”是立体三维占有性空间,是以三维实体占据空间,本身并不能产生空间,人只能从外部环绕欣赏它,雕塑形体与观众分离,人在形体外面以视觉或触觉感受它。工艺美术的“空间”与绘画、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由地面和竖向界面两个要素构成的,比起建筑室内少了一个顶面要素。建筑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自然成为最能让人了解和认识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我们运用这一学科知识,推而广之,就能认清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空间特征。

从环境艺术整体来看,单纯凭借建筑模式还不能完整地解读这门构成因素和表现形态极其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语汇”。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设计》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1.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性

工艺美术、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形象,主要表现在实体形态方面。不可否认,绘画和摄影等造型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绘和表现空间,写实绘画中应用的透视技法,即根据人眼观物的规律,精准地描画真实空间;摄影更能丝毫不差地记录或还原一瞬间的空间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画,画得多逼真;一张照片,拍摄得再生动,它们终归还是一个只能看,而不能走进去的虚拟空间。现代科技制作的电脑三维动画,或环型全景电影,能让人眼感觉到画面的纵深层次或环视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视听,产生空间幻觉。但仍然是针对人的某些感觉方面制作的“虚像”,终究无法把人带进真实的环境空间中,去感觉冷暖干湿,嗅闻芳香气息,触摸软硬粗细的真实存在。

建筑是最能让人联想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建筑物包含众多的室内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又限定出丰富的室外空间。可是它的整体气势、总体形象特征更多地是从外部获得的、给人带来类似雕塑体积造型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只有环境艺术突出地表现了空间性审美特征。要欣赏环境艺术作品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进入其内部空间,边走边看,并将所有景象通过联想组合起来,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与审美感受。试想一下,若仅仅凭借静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图画,就想欣赏和感悟到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艺术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机勃勃的景致,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无疑是不现实的,只会落得个纸上谈兵或盲人摸象的结果。再如,旅游到了丽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边,而未能进入其内部游赏。就根本无法感悟到纳西人家小桥流水、天人和谐的空间意境;也欣赏不到“天堂”般绮丽多姿的西子湖风景美,留下的只有无限遗憾。唯有当观赏者亲临三度空间之中,调动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围各种审美信息,并经过综合联想与理解,方能实现对环境艺术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基于立体真实空间的特殊审美体验方式,是认识和评价环境艺术特征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出现了对真实空间美艺术特征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虚拟的设计表现效果,作为构思、设计、评价的最主要对象,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真实环境空间的注意。专业建立初期不少师生过分热衷于手绘效果图表现的竞技,之后又沉醉于电脑的虚拟视觉世界的再现。更有甚者,几乎把环境艺术设计课演变成了效果图技法训练课,或者装饰艺术创作课来上,用评价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正如多年前布鲁诺·赛维批评错误的建筑评论时所言:“评论家们把评价绘画的方法扩大运用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这就把一切都缩减到仅有图面上的价值。”“这不仅是评论方法上的错误,也是由于缺乏一种哲学见解而引起的概念错误。”

2.环境艺术的时空综合性

现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空间的狭隘理解,爱因斯坦之后空间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由庞杂的真实物体组成,通过连续观赏审美的环境艺术系列空间,必须以运动为基础才能实现。这种独特的运动观赏方式,给它的空间艺术结构中融入了时间的因素。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时间也就成为新的课题。波兰闵可夫斯基曾经提出“四维空时连续系统”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空间除长、宽、高三维之外,还必须加上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这正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时空综合的“四维空间”特殊性。

众所周知,通常艺术专业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标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为动态的时间艺术类型;而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甚至建筑艺术,则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类型。实际上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并非单纯的静态空间艺术,在三维之外均离不开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四维空间特征。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拓展开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生俱来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造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要感悟和审美,观赏者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边走边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既要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

音乐形象是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的,是活跃的、发展的、流动的形象。在流动的时间中音符、乐句都不停变换,形成几乎不重复的音响,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音响组合成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形象。环境艺术形象虽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须沿着一定次序排列、延伸、连续和展开。室内外环境艺术,在构思、设计、欣赏时,同样讲究前奏、过渡、高潮和尾声各不相同而又连续的计划安排。研究流动的时间、运用连续的时间,成为音乐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十分相似的共同规律。

3.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搬运到不同的地点展出。中国瓷器和秦兵马俑可以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欧洲巡回展出;中国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来自法国卢浮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馆藏绘画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论是谁、身居何处,要欣赏故宫、颐和园等中国皇宫及皇家园林,或者参观法国凡尔赛宫、罗马斗兽场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须通过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实现审美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故宫、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势,出自于京城广阔平原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圣马可广场优雅的艺术氛围,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亚德里亚海的映衬;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东,是为了顺应苍山在西、洱海在东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好似从当地“长出来”的,凸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唯一性”景观风貌。旅游的魅力充分显示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宝”。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综合属性。重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扎根于现实生活背景,充分挖掘和应用本土历史、地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凸现鲜明地域环境特色和创造“唯一性”景观风格的原创精神,杜绝抄袭,避免概念。拓展参观考察、写生勘测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努力结合现实项目展开教学实践。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2](日)卢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9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中职教学;传统文化

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主要以手工方式为主,其中蕴含着乡土气息、地方风俗和民族情感。那种朴实无华中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更具有独特性且更具有实用性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并没有因为提升了艺术价值而被束之高阁,而是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分为宫廷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两个方向。宫廷工艺美术讲究以贵为美,追求奢侈华丽,其价值在于以收藏为主;民间工艺美术则建立在实用主体的基础上,追求天然之美。中国正处于文化大发展时期,人们的审美层次逐渐提高,对民间工艺美术不仅提出了质量上的要求,审美情趣也不断地提升。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源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创造,是以工艺美术艺人对生活的观察,总结出艺术经验,结合生活实际而创造出来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建立在生活艺术的视角上所发展起来的审美层次。因此,其所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亲近感。但是,由于民间工艺美术多为家族集藏,其传播局限在小范围内,一些民间美术工艺作品虽被保留至今,但工艺技术已失传了。鉴于民间工艺美术所存在的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对民间工艺美术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课程内容

在中职教育中,民间工艺美术课程主要包括剪纸、漆画、蜡染、陶艺等。对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从美学的角度将材料和技术融入其中,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的特点。

按照中职教育的特点,以技术应用型为主,因此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具有感性色彩,可以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以视频的方式将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展示出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民间工艺美术,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涵、价值和社会意义。

以陶艺为例,其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之一,要开展现代教学,就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合理安排课程。基于陶艺中渗透出的浓厚文化韵味,在教学中要将传统内容与现代工艺美术材料和表现形式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播放多样的陶艺工艺美术作品,将陶艺的传统制作过程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对学生开展教学,从现代美术工艺的角度出发,做到真实陶艺技术与模仿相结合,并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评判。经过陶艺的比较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陶艺价值进行审美判断,并根据陶艺工艺美术的不断演进,对其价值变化加以认识。

三中职教学中民间工艺美术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于民间工艺美术,张道一先生认为,与宫廷工艺美术相比,民间工艺美术从表象上来看是粗俗的,但粗俗并非拙劣,更不是平庸,而是散发着土性,但是不孤陋,散发着野性,但并非不驯,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特性源自于民间的生产生活,因而充满了生命力。民间工艺美术所散发的这种生命活力,正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所在。

中职学校作为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上,更注重审美定位及工艺技法的培养,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忽视,导致民间工艺美术课程虽然课时较多,教学内容也丰富,但却没有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学生疏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必然难以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工艺美术创作上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在中职美术工艺教学中,其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综合实践性。在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艺美术保护意识

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文化的价值也习惯于从经济角度进行评价。观念的变化,必然使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被现代化科技产品所取代。中国幅员辽阔,且为多民族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民间工艺美术主要为家族式传承,致使多种工艺美术技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现代的社会,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就要注重教育这一有效途径,使一些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保留下来。以“五毒”图案为例,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流传着儿童肚兜上要绣上“五毒”图案,可以对儿童起到预防疾病、防御灾难的作用。这种工艺美术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失传,就难以对“五毒”图案真实地理解。通过民间美术教学,不仅使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从而提升其民间工艺保护的责任感。

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美术;感悟美术;美术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8【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16-01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感知美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二、分类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1、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在工具材料上,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在表现方法上,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在画面构成上,它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

2、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雕塑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坯体上把多余部分删削、挖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联接、构成为所需要的形体,如泥塑、陶塑等。从表现形式来分,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圆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的立体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艺品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这类工艺品包括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等。陈设欣赏工艺品是指那些以摆设、观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以审美为其首要价值,手工技艺性很强,实用价值已不明显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银首饰、象牙雕刻、景泰蓝、漆器、壁挂、陶艺等。

三、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如何巧妙地学习美术,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作画非常刻苦、勤奋,但是技能并没有达到提高,至是在现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这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思路和方法不对。从表面上看,他们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没有做到及时的总结,没有去看到自己的画为什么没有得到提高,只是手法上的熟练,在这样的情况下怎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多动手,多动脑,实战经验结合理论知识,每次作画后都要认真的分析,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尽量少走弯路,达到学习的最高效率。

其次,要针对性地去学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学习状况,存在哪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去克服与解决。比如,有的同学技法比较熟练,但是色调的搭配上不是很好,也有的人色彩搭配很合理,但是手法不纯属,因此做不出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