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的基本环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7:38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1

【关键词】微型课;片段教学;音乐教学

音乐微型课,在没有授课对象的情况下,从教学内容上来说与正常课程的内容一样,但时间上比正常课程短,大多要求在十五分钟以内完成。虽然讲台下并没有坐着学生,它同样在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严谨性与逻辑性。在整体上仍包括引入课题,内容讲授或歌曲教唱,和总结三个基本步骤;它是一堂完整音乐课教学过程的浓缩,这是音乐微型课的基本特点。由于微型课内容上的具体,时间上的短少,所以它更能表现出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因此它被用在很多技能比赛活动中,并且它对于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微型课的基本意义。

1、对音乐“微型课”的认识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短,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在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微型课现场抽取课题,在规定时间内(1小时)现场备课,现场授课。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教学对象、教学设施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学比赛、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2、分析各地方教育局提出“微型课”考试的要求

2.1各地方提出“微型课”考试的具体要求

近年来,很多省市在教学比赛、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涉及人员众多的许多大型活动中,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快而有效地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能力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估,通常采用上微型课的方式来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有时面对几百人,甚至一两千人的众多场面,要采用普通上课的形式,场地、学生、时间等条件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要求的,而微型课恰恰不受上述限制,能够较好地达到预定目标。“微型课”就成了衡量教师水平的最好标尺。

2.2对其要求的分析与思考

教育局给师范生出微型课考题,因为它耗时较短,相当于普通课堂的1/3,形式“短而精”,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给予我们师范生很大的考验。因此,我认为微型课的了解和把握在我们师范生中的是非常重要地,是不可忽视地。

2.3根据其要求分析如何上好微型课

以下分析是关于微型课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而在上课过程中又要必须遵循的几则要点:

(1)整个的教学过程要精炼。由于微型课要求时间的短少,必须要求切入课题要迅速,所以对切入课题的方法大有必要作些文章。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可以唱一首歌、播放一段视频进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等进入课题。

尽管说所有的课都要求讲授线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来的是内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论据,那么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而简,为此在选择论据时要做充分的考虑,在准备的较多的论据中进行精选,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2)讲授人表现要干练。音乐微型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点在于,音乐占了大比重,要让学生体验音乐,了解音乐,教师的范唱不可避免,没有“唱”,也就不谓“音乐课”了。所以,在微型课堂中,该唱的唱,该动的动,一切以让学生感受、体验为先,准确的范唱是教师最直接的呈现,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加上神情、动作、手势让学生体验作品的音高、情绪、力度等等音乐要素。所以,无论如何,一个准确无误、生动的范唱在微型课当中是必须的,尤为重要的。

板书不宜太多,太多表现为累赘,会冲淡板书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也不宜太少,太少往往会使板书表达不清。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无论如何,板书都要做到精简,且使得要点突出,线索清晰为原则。

3、“微型课”考试中需注意的问题及训练方法

3.1在“微型课”考试中需注意的问题

(1)导入环节。微型课时间短,不允许在导入环节“绕圈子”。导入的方式方法途径技巧很多,但无论用何种方式方法途径技巧,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并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以上主要是讲“切入课题要快速”。

(2)上课环节。因为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有限,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为重要。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内存不丰厚。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都是必需的。只不过在微型课上“多”与“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而已。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3)结尾环节。一节课的结语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对内容要点来个归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快捷而不拖泥带水的结语在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美好的享受。

3.2关于微型课的训练方法

(1)平日里要积累丰富的课堂经验,有了实践的经验才有能力把握微型课讲台下无学生的状态,才有可能做到“台下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2)要熟悉教材教参,了解教学目标,认真备好课,在微型课考试中做到胸有成足。

(3)自我训练,在考试前可以对着镜子进行微型课训练,在镜子前将教学过程完整呈现一遍,以便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

(4)树立信心,克服紧张、惶恐的情绪。超越自我、信心百倍。在微型课考试中发挥出色的表现。

结论

在微型课考试中,擅于总结,勤于积累;语言精练,层次分明;发挥特长,突出个人特色;仪态大方,超越自我,信心百倍。上好微型课,这不仅体现了教师个人的能力,更体现了教师顺应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上好一节微型课,需要把握微型课的的灵活性、典型性、浓缩型的特点,加上标准的语音、得体的教态、漂亮的板书、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法的恰当选用等,为上好一节微型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备,钱科英.一种生态化的课程型式--微型课程的现时意义考察[J].学校管理,2001(1):28-29.

[2]邹淑萍,袁瑾.利用“小件”进行教与学的必要性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2008(5):135-137.

[3]李英.孔子“问志”对小学微型课教学的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06(6):29-30.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2

1相关概念

1.1微课内涵

目前,国内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微课进行解释,尚无统一的定义。表1罗列出国内部分研究者对微课所下的定义。通过以上的分析,国内部分研究者对微课本质的认识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认为微课本质是一门课程;第二种认为微课本质是具体教学活动;第三种认为微课本质是教学资源。但笔者更赞同第一种观点,微课具有以下特点:①小。主题内容小,针对某个知识点,一般最好针对一个知识点,可以是教学重点、难点等知识点;②短。主要是指时间短,一般5~15min,不宜过长;③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呈现方式。根据主题内容性质、学习者特征也可以选择其他多媒体承载形式;④微课本身应该先是“课”。包括内容、活动、评价等要素的教学服务[9]。微课具有完整的结构,该研究所做的有关微课教学设计就是按照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等要素进行的。

1.2操作型课程界定

操作型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操作型课程一般在教师指导下,由学习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操作型课程一般包括实验类课程、实训类课程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等,该研究中的操作型课程只包含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

2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关于如何规定、设计教学活动的理论”,它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其重点是要确定达到教学目标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何克抗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为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10]。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围绕为何教(需求)、教什么(目标内容)、如何教(策略)、效果如何(评价)4个问题进行研究,所以该研究中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也是围绕上述4个问题进行设计。笔者根据讲授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与相关任课教师讨论交流得出传统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一般采用“讲授—演示—练习”或者“边讲解边演示—上机练习”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师讲解演示的知识点过多,学习者上机操作时很容易遗忘。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在以后教学中,教师将讲解演示教学内容划分为很小的知识单元,即一个知识点,学习者上机操作效果比之前较好,但部分学习者仍存在遗忘现象。②课时有限。利用课堂时间学习者仅仅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很难达到真正培养学习者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操作型课程培养目标。依据上述在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操作型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为基础,该研究概括总结出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前端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评价反思3个部分。

2.1前端分析

微课前端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确定主题内容3个环节。学习者通过内容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决定教学起点,三者相互影响。教学目标分析是让学习者明确学习后能够达到的具体要求,能够做什么以及对学习者相关能力的培养。操作型课程要求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重点培训学习者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微课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将决定教学内容的起点,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根据学习者原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性,动态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正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确定主题内容是微课中强调的某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宜过多,要符合微课主题内容短小的特征,也适合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来实现教学目标。

2.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微课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的设计过程主要围绕案例展开教学和学习,通过“案例导入—新知讲解演示—上机练习(综合项目)—概括总结—拓展案例”5个教学环节让学习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及培养综合能力,整个过程中要提供教学和学习所需的素材。操作型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设计上机练习、综合项目和拓展案例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实践环节。案例导入就是将微课主题内容(知识点)制作成案例,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展示给学习者,让学习者明白学完该知识点之后能够具体实现的效果,以及能够具体做什么。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最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习者更明确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同时,通过案例导入也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新知讲解演示就是针对案例导入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演示,同时对知识点中涉及到的关键点或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和标注,并录制成微视频学习资源,可以为学习者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上机练习、综合项目完成以及课后拓展任务完成提供辅助指导。既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上机操作时容易遗忘的问题,也使教师从辅导学习者上机练习的重复教学中解放出来。上机练习主要让学习者完成导课案例的制作,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必须通过多上机操作实践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上机练习环节只是针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宜过难。综合项目主要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设计综合项目,综合项目一般都要涉及到多个知识点,所以要根据学习者知识点掌握情况来设计综合项目。在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图中综合项目采用虚线框,说明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需要这个教学环节。综合项目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问题。概括总结主要是对知识点和学习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让学习者对该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通过讲解演示和上机练习之后进行概括总结,也可以通过综合项目完成之后进行概括总结,主要依据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来确定。拓展案例主要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达到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拓展案例可以设计为与导课案例类似的案例,也可以设计为与综合项目类似的案例,这个环节完全由学习者自己独立完成。

2.3评价反思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3

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堂、微课例、微教案、微视频等诸多“微”概念迅速升温,这些名目繁多、叫法各异的“微”概念正是当前我国微课热的真实反映。一线教师很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分,掌握其本质特征,以利于开发出符合教与学规律的优质微课。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区分。①资源构成:是由单一类型的教学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例、微课件、微视频等,还是多种资源有机组成,如微型网络课程。②课程载体: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主要呈现方式还是各种资源并存。③运行方式:是单机版的离线方式为主,如微课堂、微讲座、微课例,还是基于互联网可在线共享交流的运行方式(如微课等)。④学习空间:只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还是可以支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⑤学习方式:是以支持传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还是能够实现用户自主学习、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

综上比较和分析,我们中小学所倡导的“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运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

问题二微课由哪些资源构成,它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微课的资源构成可以用“非常6+1”来概括:“1”是指微课的核心资源——微型教学视频片段,“6”是指与所教学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教学反思(微反思)、师生评论(微点评)、学习反馈(微反馈)等辅教与学内容(如图1)。

图1微课“非常6+1”的资源构成与应用环境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资源类型多样、应用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等特点。在中小学开展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对于实现我国“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资源建设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有效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提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综合效益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三“微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资源,“微视频”时间多长最适宜?

笔者对佛山市两届微课大赛的微课程作品视频时长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发现:87%以上微课教学视频长度都小于10分钟,75%的视频时长在5~8分钟之间,小于3分钟的也不到6%,超过10分钟的不到13%。可以看出,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8分钟最为适宜。事实证明,这样的微课既能让教师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也能花较少时间学到最关键的内容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心理学相关研究也证明,这个时间长度非常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

不同性质的学科,其微课视频长度也应该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理科的微课平均视频时长要小于文科。针对不同学科应采取不同的微课设计策略,不应该以一种时长标准来定义微课。

另外,对于不同的学习对象,也要考虑微课程的视频时长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保持时间不长,微课程设计制作时要形式新颖、尽量短小;而对初高中生、大学生的微课程,由于内容较难则可适当延长。

问题四微课的主要开发方式有哪些?一节完整的微课需要包括哪些环节?

“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①加工改造式,适用于对教师、学校、区域内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微课的特点。这样既可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②原创开发式,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根据区域教育教学实际和师生的资源需求特点,通过自主开发、征集评审、项目申报、竞赛活动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发一批新的微课资源库,供全区域内师生共享。

一个完整的微课程的开发环节,既要包括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同时也包含微课的应用过程,把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开发的微课程才具有应用价值(如图2)。

图2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环节

问题五中小学常见的微课类型主要有哪些?

1.按教学方法来划分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一个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组合而成。同时,微课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教学内容性质划分

①“传道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②“授业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③“解惑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3.按最佳传递方式划分

①讲授型微课: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②解题型微课:针对某个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适合于理科类的学科知识传递。③答疑型微课:针对学科教学中疑难性的、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或解答。④实验型微课:针对理化生等学科的典型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的视频,具有较强交互性。⑤活动型微课:反映学生针对某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任务等,所进行的思考、探究、讨论(辩论)的学习情景或过程。

4.按“微视频”的主要录制方法划分

①摄制型微课:通过摄像机、智能手机、网络摄像头等外部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

②录屏型微课:通过录屏软件(如CamtasiaStudio6),录制通过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演示内容或讲解操作过程,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讲解声音或旁白。

③软件合成式微课: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maker、GiFanimator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④混合式微课: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的教学视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获取的视频素材都要经过一定的后期编辑制作后才可。

5.按使用对象和主要功能划分

①教师专业发展型微课:主要为教师服务,通过教师的观察、观摩和反思,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培养出一批具备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超级教师”。

②学生自主学习型微课:这是微课建设的主流方向,也是微课最基本的功能,上述所列的所有微课类型都应该是适合学习自主学习的。

③社会大众学习型微课: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或课堂教学,而是涵盖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开放资源,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实现教育帮扶,构建职业学校公共服务体系,使大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问题六请推荐几款适合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的常用软件。

调查表明,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微视频质量不高,这是由于视频拍摄或录制过程中对视频技术不熟悉或视频技术支持跟不上造成的。因此,有关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及编辑技术是制约当前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

微课视频的制作一般要用到视频编辑、音频处理和视频、动画合成等技术,相应的免费软件有:绘声绘影、QQ影音、Cooledit、Camtasia_Studio等。这些音视频软件的文本教程和视频教程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方便地找到。在此,向大家重点推荐一款高性能的录屏软件——Camtasia_Studio6.0中文版,该软件录屏功能强大,主要录制ppt的演示、操作的内容和教师讲解的音频,可选择有无头像,录完后自动生成微课。该软件操作简便,有强大的整合编辑功能,即使你是新手,只要稍微动动手,也可编辑一段完美的教学视频(下载地址和视频教程网址:)。

问题七中小学微课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微课设计必须紧扣一个“微”字: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体现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

2.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可重点借鉴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理念和策略。

3.微课设计不仅要注重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更要体现微学习环境的互动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设计,如提供微课应用过程中的教师反思、用户评论和学习反馈等。

4.微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微课的应用:是为谁服务的?适合哪种类型学生学习?达到何种学习目标?适合何种学习方式?适合什么时间学习?如在开设微课时,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这些都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说明或引导。

5.教师要善于把“微教案”转化成拍摄与制作微视频的“微脚本”,把好的微课设计变成主线清晰、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视频拍摄与制作脚本,既便于理清自己的讲课思路和重点环节,也便于视频拍摄和编辑人员的后期加工。

6.要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微课的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单元、一个专题、一个学科的微课设计方法和策略,因为只有系列化的微课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当前重点要把微课建设的方向从“单一微课建设”转向“单元微课建设”。系列化、专题式、完整性的微课开发是当前微课开发的重点领域。

问题八我国正在建设的微课与当前最热门的在线视频课程有何区别?

可汗学院的视频制作方式非常简单:一台电脑、一个话筒和一套简易的录屏软件,每天利用业余时间把辅导的讲解内容制成教学视频到Youtube上,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在国内也广受欢迎。

我国正在建设的微课与美国可汗学院的视频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核心资源都是微教学视频,且都属于微课的范围,具有短、小、精等特点。但两者的“视频”表现形式却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的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视频片段,虽然情景真实,但由于信息量太大、拍摄编辑水平不高、交互性较差,适合于教师的课例观摩和教学反思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可汗学院的视频基本都是录屏式视频,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都在电脑屏幕上出现,教师选择不“出镜”,而只在“幕后”进行旁白和讲解,并且节奏得当、语言幽默。这种看上去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相对“单纯”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分析和演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可汗学院比我国微课更有优势的原因在于,它可以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学习支持系统,并提供学习诊断、学习建议、咨询答疑等功能,互动性强。

国内微课建设要打破从真实课堂教学情景中进行课例拍摄录制的单一方式,开发多种教学视频的录制方式,重点向可汗录屏微课转向,并在学习支持工具和个性化咨询答疑辅导方面有所加强,要提升微课的学习支持功能,而不能仅定位于微课资源的提供。

问题九评价一节微课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由于微课建设与应用是有机关联在一起的。一节微课的质量,既取决于其设计制作的水平,还要看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微课质量的综合反映。依据笔者经验,微课的评价应主要从选题设计、教学内容、作品规范、教学效果、网络应用五个维度来考虑,详细指标请参见“中国微课网”()。

问题十微课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模式?微课的应用前景如何?

在国外,较为成功的模式是将微课(在线视频课程)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可汗学院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微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规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成熟模式较少,基本处于应用探索期。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对于我国正在建设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而言,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微博、Facebook等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4

【关键词】微课堂;英语教学;教学环节

一、解读微课堂,微言大义

“微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少的课。从时间上来说,授课时长短,一般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25分钟。授课内容更加精简,主要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教学目标趋于单一或集中,比较直接、快速地反映作者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因此教育界的这种“微文化”代表了“微言大义”――简洁、快速、浓缩和优质高效。

二、设计微课堂,研精究微

那如何才能上好微型课呢?

1.备教材:精心取舍选题,突出教学重点

微课不是内容的压缩,而是内容的精确把握。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是否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一是要慎重选择知识点。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难点。比如我们新授Goforit!七年级上册Unit3isthisyourpencil?Sectiona时,教材中出现了7个表示文具的生词,还有名词性物主代词his,hers,mine,yours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新句型有:isthis/that...?Yes,itis./no,itisn’t.it’shis/hers.arethese/those...?Yes,theyare./no,theyaren’t.they’rehis/hers.基于此教学内容,根据学情,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新单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和新句型的练习上,语法教学的度要把握好,目标达成度要高。二是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新授Goforit!七年级上册Unit3isthisyourpencil?Sectiona时,我们要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而进行教学,pencil,books,eraser,schoolbag,dictionary等为新词,我们就要以“旧词带新词、旧句带新句”来进行教学,what’sthisinenglish?it’sapen.isthisapen?no,itisn’t.it’sapencil.由此学生就能迅速跟上教学节奏,达到课堂教与学的高效。三是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再如Goforit!七年级上册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a听说训练后增加了2d,目的是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完整的语境和范例,但是对话语段太长,其中还包含本单元的新单词、新语法,因而中等及以下学生表演有困难。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处理,首先结合旧知将新语言点和重要句型拿出来进行操练,然后将整段话分解成几个小段,要求学生分段练习,并分段表演,这样就化解了难点,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很高。

2.备学生:“师本”转向“生本”,实现“以学定教”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的过程首先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认真研究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基础、经验、能力情感因素及身心特征,才能准确把握学情,才能为教学设计建立良好的前提条件。“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任何教育都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微型课中,同样毫不例外。

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求知欲强,爱表现等特点,我在课堂中将尽量采用鲜活的图片或实际课本教材作为教学实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预估教学,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因此,微型课在学生“缺位”的情况下,教师反而要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体现“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郭思乐语)”,达成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现以学定教。

3.备流程:优化教学环节,构建完美流程

(1)开门见山,切入课题

微课堂时间短,老师在导入环节上不能起步太远、半天入不了正题。因此,必须迅速切入课题。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如我在新授英语Goforit!九年级Unit10Bythetimeigotoutside,thebushadalreadyleft.SectionaGrammarFocus~3c时,我运用情景悬念法导入:Howdoyougettoschool,bybike,bybusoronfoot?Haveyoueverbeenlateforschool?whowaslateforclassyesterday?

(2)目标具体,凸显重点

微课堂的时间短,但任务重。在教学时教师经常讲得面面俱到,在15分钟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的问题都讲到了,可好像什么都没有讲清楚。导致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切忌空泛,做到具体可测,才能抓住重点。

(3)课堂流程,紧凑高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堂中,要在更为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所以不要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但更注重在短时间内让老师或评委明白设计者是如何突出课堂重点的,它追求环节的紧凑和高效。因此,老师要对预设的基本环节进行展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彰显自我―疑难解疑,点拨升华――当堂检测,自我提升―结归纳,盘点收获―作业布置,学以致用等,展示娴熟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丰富的课堂经验,进而赢得听众的好评。

(4)展现魅力,扬长避短

根据微课堂的不同课型,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老师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充满激情地讲授,环环相扣的讲授,循循善诱的讲授,启发思维的讲授,创造拓展的讲授……除单纯地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老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发挥自我特长,演绎精彩的微课堂。

(5)设计板书,简短精悍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5

通过增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主动搜集材料,与教师课件形成互动,双方讨论较多,由此实现课程建设上的良性循环。其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网站的建设是今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的理论仅是一种必要性辅助和参考,学生才是主体。网站建设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学生之中展开调查,并且结合学校情况展开,是一项长期课程建设工作。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建设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课程建设中,我们还需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建设上努力,一方面减少课堂中的各种废话,另一方面加强实际案例分析,让课堂教学犹如实际工作一样,告别之前的枯燥、无聊。在课堂教学环节建设中,可首先进行课程章节编排,不要完全按照教材指示做,而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之前知识掌握决定。之后,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必须保证实际案例的大量分析。例如,介绍微生物营养类型时讲述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的特点,并引申出炼油厂废水处理工艺顺序,将微生物营养代谢特点与相应工艺流程结合起来。又如讲解微生物的鉴别培养基内容时,以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视频为例,不仅使学生掌握鉴别培养基的组成及鉴别原理,而且了解水质检测的基本操作。最后,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和应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微课说课微型课

目前,说课与微型课是评定教师资格、培训新教师、开展教学竞赛的两种常见形式,而微课是近年教育界的新鲜事物。以近年广州市中职英语教师可参加的竞赛为例,2011年有广州市中职英语特色课型说课比赛;2013年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和微课大赛,而2014年、2015年该竞赛只保留了微课比赛;2014年有广东省中职英语教师职业英语技能竞赛的广州市选拔赛,决赛为微型课展示。参赛教师普遍认为:对说课与微型课很熟悉,但对微课还处于摸索学习的阶段,未能准确把握其特点,未能清晰区分其与说课、微型课的不同。微课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形式,满足学生对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的需求。因此,学习微课的概念,把握微课的特点,将之与说课、微型课区分清楚,非常必要。

一、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一)微课的背景。

在国外,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的60秒课程及英国的一分钟演讲。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Davidpenrose提出“微课程”的概念,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秒~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分钟~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1]。在国内,佛山教育局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正式给出“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2]。2013年以后,微课概念和实践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温。

(二)微课的定义。

微课的概念首先由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于2010年给出,随着实践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他不断深化微课的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013年2月)[2]。胡铁生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深化了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概念。微课从“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发展为“新型网络课程资源”,最后提升到“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不变的特征是:以“微视频”为核心,针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制作。

(三)微课的特点。

1.短小精悍。5至10分钟为宜,时间紧凑。

2.重点突出。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目标明确。

3.依托网络。以支持网络传输的多媒体格式为主要载体,实现在线学习。

4.使用方便。资源容量小,适用于移动设备,实现移动学习。

5.自主学习。形成资源库,学习者按需择课,实现个性化学习。

二、微课与说课、微型课的对比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最早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会于1987年提出[3]。微型课,又称微格教学、微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基本教学训练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北京教育学院将之引进我国。时至今日,说课与微型课已成为适用于所有学科师资培训、教师选拔及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微课在我国从概念提出到实践发展只有六年,有待教师进一步认识与研究。以下对三者的五要素(定义、内容、作用、对象及时间)分别进行对比。

(一)微课、说课和微型课的五要素对比。

1.定义.说课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研究,就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改进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4]。微型课,又称为微格教学、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采用可控的教学环境,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课堂组织及教学技能的活动[5]。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

2.内容:说课的内容是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学情及学法指导内容;教法与策略;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及其指导思想;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得失及改进措施。微型课的过程模式是学习研究、确定培训技能、提供示范、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组成微型课堂、角色扮演、准确记录)、反馈评价。微课的内容是针对某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

3.作用:说课的作用是丰富及发展教育教学理论;促使教研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微型课的作用是使教学技能训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克服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使师资培训科学化。微课的作用是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复习巩固;丰富的技术环境为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知识建构环境。

4.对象:说课和微型课的对象是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微课的对象是学生。

5.时间:说课时间是15至20分钟。微型课时间是10至15分钟。微课时间是5至10分钟。

(二)微课与说课、微型课的主要区别。

1.说课、微型课重在教师的教,微课重在学生的学。说课和微型课都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分别从理论层面及实践层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通过听者的评价反馈,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适时调整、及时改进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及技能水平。而微课是一种学习型资源,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而制作。

2.说课、微课重在教学内容,微型课重在教学技能。教师通过说课,预测或反思教学活动的设计,并得到评价反馈,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说课是为了上好一节课,对教学内容关注得比较多;微课是围绕或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微视频资源,重点必然放在教学内容上。而微型课是一种有控制的实践系统,是对教师课堂组织及教学技能的培训,以教学技能的掌握为主,对教学的知识内容关注得比较少。

3.说课重在教学理论,微型课、微课重在教学实践。说课不仅要说“做什么、怎么做”,还要说“为什么这样做”、“理论依据是什么”,体现了教师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另外,说课不是实际课堂教学,无法看到教师的临场发挥及教学效果。可见,说课侧重于教学理论。微型课的目的是分阶段系统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课堂组织及教学技能。上微型课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技能的过程,注重于基本技能的形成、掌握、达到熟练,微型课对教学实践的侧重是不言而喻的;微课是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侧重的是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及最终呈现的教学效果。

4.说课、微课展示综合教学技能,微型课重在教学技能的分解。微型课的“微”是指从整体教学技能“微”出分立的教学技能,由分立的教学技能“微”出分立技能的内部层次,以及分析、评价、选题等微化[6]。微型课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化训练。微型课的特征是“分解”,而说课和微课就是微型课中各种教学技能的综合演练,并非着重于某单一教学技能。微课的“微”不同于微型课的“微”,它只强调其视频时间短、资源容量小。微课的内容除了微视频,也包含相关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是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教学过程。说好说课、上好微课都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综合教学能力。

三、微课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英语微课有利于增强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技能水平。

微课的设计、制作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水平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微信短小精悍、易于设计实施,一定程度削弱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畏难情绪。此外,微课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微课,在实践中检验微课成果、优化理论,在良性循环中,促进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提升。

(二)英语微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微课时间短、容量小、易于网络传播,极大地拓展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室。另外,传统教学难以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上”的现象很常见。微课可以为各层次学生提供补充学习资源,学生可按需选择。英语微课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节奏慢、学习被动的缺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提供资源的支持。

微课不仅服务和提升教师的“教”,更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作为新生事物,微课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满足了新时代学生对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同时,微课带动英语教师更加积极地运用信息化技术丰富英语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这种英语教学新资源非常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3]王蕾.通过说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10-13.

[4]陆昌然.小学数学说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7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下利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得以激发,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落后,显然不能满足当今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小学英语教学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日益进步,我们必须将先进的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使之为小学英语教学服务。微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这一教学形式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二、微课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微课是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的新的教学形式,又叫做微课程,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进行设计并能够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短小而精悍,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短,视频通常在十分钟以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交互性比较强,功能强大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对语法、语音等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微课的学习还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移动信息化的特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微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在课堂上引入微课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环节。

三、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一)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

有效的课堂预习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一般而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英语教学,多少会有些不适应。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预习要充分的利用微课程,抓住学生的眼球,将枯燥、难以理解的英语知识点通过微课形象生动的反映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进行“begoingto”句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制作形象生动的微课程供学生预习,通过故事介绍的方式将该句型的状态表达出来,可以在微课程中设置情景对话,以“Hello,iamgoingto...”开始对话,加深学生对于该句型的理解。此外,微课程的内容要简短,因为课前预习的本来就是新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过长时间的微课内容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并且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短,时间较长的微课程也很难起到良好的预习效果,一般以五分钟以内为宜。比如在对“what’sthematter?”等简单短语的预习微课中,只需要对短语进行简短的介绍,并配以英文歌曲或者情景对话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进行冗长的视频讲解。

(二)利用微课巧妙导入英语课堂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的导入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的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可以充分的借助微课的直观、形象生动、针对性强等特点,巧妙的设计新颖的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教学环节,大大改善了传统的教师口述导入、任务引导的效果,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氛围。比如,在进行植物生产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植物生长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并演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技巧,以字幕的形式将植物的各个部位的英文表达呈现出来,微课不宜过长,以三分钟为宜,使学生对植物生长相关的英文单词与表达有深刻的印象,接着开始新课程的教学。

(三)利用微课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微课程为课堂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基础,小学英语教学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与爱好,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微视频,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发的参与到英语教学课堂。以“icanplaybasketball”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在进行该单元的教学时便可以借助微课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因为这一单元与篮球有关,教师就可以将经典的篮球视频导入微课当中,适时的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播放,激起学生的兴趣,以视频为中心,导出与篮球有关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互动环节,模拟情境对话,使课堂教学有序实施。

(四)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

课下的知识巩固对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至关重要。微课的学习具有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优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微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充分的借助微课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比如小学英语课程学习中,语法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便可以将语法相关知识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加深理解。以“Howdoyoucometoschool?”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是Howdo/does...等句型,教师便可以专门针对这一句型制作微视频,利用情境对话等形式加深学生对do和does的区别,并借助字母颜色的加深引起学生的注意,加强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群讲微课程发送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反复观看学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结束语

微课是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背景下产生的基于以视频为载体的新的教学形式,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其以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充满趣味等优点已经在教学实践环节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将微课合理有效的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环节,使其功能和特点得以有效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巧妙的进行新课程的导入,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课下的知识巩固,促进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惠.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课应用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2015(8):141.

[2]张亚丽.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J].校园英语,2016(27):180.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数学;微课;课例

论文创新点:本研究以翻转课堂的内涵价值、适用内容以及操作实施三个主题为切入点,以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为案例,试图探索出一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有效路径。

作为数字时代的教育人,无论我们身处繁华都市,还是西部边陲,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变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抬眼四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教学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俯身回望,看看我们的孩子,作为电子时代的新一代,他们对电子产品的亲近感远胜于其他,如果我们的课堂,对外看不到时代的巨变,对内关注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那无异于“掩耳盗铃”。

从哪里入手呢?对,就是课堂。如果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教师该退到哪里?如果足够信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那么自主学习的内容怎么界定?如果调动家校合力翻转我们的课堂,那么前置学习的媒介是什么?如果学生课前都已经达成了双基的目标,那么课堂上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通过深入课堂反复摸索,求证专家对比论证,借力互联网学习提升,我们开始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型的建构与思考。

以我讲授的《圆的认识》一课来说,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在教学设计前,我先对学生进行了前测,从前测中,发现关于圆的认识,学生也并不是一张白纸,98%的学生已经画过圆,38%的学生能够用圆规画出一个工整的圆,66%的学生听说过或部分听说过圆心、半径与直径的概念。16%的学生能够正确地在一个圆里画出半径与直径。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不是一无所知,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起点。

基于以上情况,我对本节课做了如下设计:

课前导学部分,让学生借助教材、自主学习单、微课达成认识圆各部分名称这一教学目标。课上互学部分通过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特性。课后练习部分通过分层练习发展能力。

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有力支持,在本节课主要表现在:课前微课,通过小方(正方形)、小三(三角形)、小平(平行四边形)以及小圆(圆)的对话引入话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与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圆是曲线图形。从欣赏生活中的一组熟悉的实物图片中抽象出数学中的圆形,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圆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学中的圆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圆形,生活中的圆是附着在立体中的,可能是一个立体的截面的外圈。数学中的圆就是对这些圆形的抽象与概括。使其经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课中微课,设计了各种圆的画法,引导学生关注各种运动中形成的圆形,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圆是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一圆的本质属性,最后引出我国古代《墨经》对圆的记载,并让学生尝试解释“圆,一中同长也”这句话的意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数学本质的剥茧抽丝,也是数学文化的传承发扬,将数学课上出文化味道,让理性思维闪耀感性光辉。

课后微课,将拓展练习答案以微课的形式加以呈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型需要有一个更接近孩子思维的、能始终陪伴学生的“自主学习单”来落实我们的所有目标。“自主学习单”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这是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单”,左侧为主要的教学环节,右侧用于师生批划、注解。结构上分为课前导学、课上互学和课后练学三部分。4a智慧课堂模型中的任务预设、发现问题环节在课前导学部分,探究活动环节在课上互学部分,评估检测环节在课后练学部分。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单,老师手中都有,就不再赘述。

最后想说,“翻转课堂”教学法对传统课堂教学来说,理念上是一种超越,模式上是一种创新,它的前景让人无限期待。我的课堂模型实验也远未完善,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及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9

一、要把握好时间

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课后小结要快捷。如果是要求真实上一节课的,把中间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的过程提示一下就可以,尽量做到简洁。记得在一次教师微型课大赛中,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倾听歌曲的旋律,把一首歌曲从头放到尾,用时3分钟多。这在8分钟的微型课赛讲中,足足占用了将近一半,那又如何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呢?因此在讲微课中,教师展示的内容呈现即可,没必要把所有的课文都读完、把小黑板上准备的字全读一遍、“你说,你说”“你来回答”的语言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多。对于板书字数多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全写,适度地贴一下事先写好的纸板书也是可以的。许多教师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在讲微型时,一般有不同的规定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教师要学会取舍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时间。

二、要做好课前准备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牟淮蛭拮急钢仗,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畅性,节省时间,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展现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讲课者要广泛地查阅资料,上网看一下其他教师讲此课的方式方法;看一下教材与教参把教案准备的内容在自己脑子中过过电影;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并在课堂上灵活应用;课前反思一下自己“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分几个教学步骤来完成,哪里是突出重点的地方,我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另外,即使走进讲课现场,看一下粉笔与板擦是否有,课件播放是否顺畅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编写的,是现成的教学经验,对备课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备课的时候可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只有做好了物质准备、知识准备,讲任何课型都会成功的。

三、要注意环节要清

首先要弄清楚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微型课是一堂浓缩的课堂教学,教者既是教师又是学生,自问自答,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省去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解释你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而说课是你就所设计的一堂课教学解释你选用了什么样的教法,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说学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所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微型课也是课,其各相关的教学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根据微型课的特点,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地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上。但“新课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小结评价”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不可或缺。

四、要心中有学生

在微型课的上课现场虽没有学生,但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它需要教师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例如,圆的面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教师在课上直接这样讲述“把圆沿直径分割成无限多份小的扇形,由于很小所以每一份都可以近似看成一个三角形,把这些三角形再拼起来就近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而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可以这样推导……”这看上去推理得很好,但他只是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来推理,并没有展示出来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过程。微型课的现场没有学生,上课教师眼里看不到学生,但心中一定要有学生,要“无中生有”。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虽然学生的活动现场并没有发生,但教师的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此外,在讲微型课时,还要注意不要过于紧张、注意语言的流畅、注意一些教具的恰当选用、在穿着上要注意大方得体、英语课教学要使用英语教学、漂亮的板书、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法的恰当选用等。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篇10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集体备课;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36-02

一、前言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新概念,“微课”而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而基于微课的多种颠倒课堂模式,混合学习模式,也正在初高中学校的践行中不断推广。在高校与高等教学中,国外有可汗学院等在试行,但国内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学中开展还不普遍。

微课资源的建构,虽然融入更多现代教育技术成分,但微课显然仍属于课的范畴,而“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而观察和分析一节课的组成,其要素仍然是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材―各类数字化媒体―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运作,其起点仍是教师的备课,而且备课的质量也决定教学质量。微课这种新教学模式,也概莫能外。

教师备课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内涵。而教师集体备课则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利用好该环节,可以把零散式的个人备课,分割的个体经验,整合为一种高效的集体行为和集体素养,反过来又能提升个体的备课质量、备课的工作强度,加快教师的经验积累和传承,形成更有专业素养和团结精神的教师团队,因此,教师的集体备课是决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也是本文立意的所在。

微课作为备课的产物,其具备一些新的特点:微课具有知识内容精悍、视频长度短小、网络环境支撑三个特点。知识内容精悍,视频长度短小,必然要对原来大内容、多主题、多知识点,长时间的备课任务进行分解,变成小任务、小主题,甚至一个知识点。这样反而带来管理的目标的细分,有利于责任落实、反馈的加速,也就有利于管理监控。这也是为什么以本研究以微课而非一般性备课为目标的原因与契机。

另外,微课网络环境支撑的特点,则说明微课离不开网络环境,现在我们也恰好置身于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往往可以打破时空阻隔,使分布在不同空间节点的学习参与者,实现学习的实时性、交互性、协作性,形成的所谓网络学习共同体,其优势与成效已得到充分挖掘与论证。

二、微课的备课基本策略与实行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尝试以学习共同体与协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微课备课为目标,以网络与相关软件为平台,开展一种“网络分布式”的教师备课的管理模式的研究。

首先,我们略述一下所谓学习共同体和“分布式”的相关概念。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同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协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简单地说,学习共同体的目的和成效在于可以更有效地集体学习协作。受上述概念的启发,我们开展并实践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微课备课”模式。其实践过程如下:

1.资源整合。在备课组长组织、指导下与共同协商下,实现内容的细分,形成子课题,围绕子课题的微课资源建设,形成子任务,负责人构造相应的资源辐射图,然后结合个人意愿、经验、特点,协商分工,明确责任。按照大家约定的分工。并利用软件的“插入超级链接”,链接、插入上其备课所用的相关资源,形成一个教学文件的基本雏形。其中我们前期与后续工作,充分利用了mindmanager软件,它是一款创造、管理和交流思想的思维导图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能进行头脑风暴,会议管理及项目管理工具。而本研究中,它构成了我们资源整合与管理的工具平台,起到关键作用。

2.共同学习。把该软件的相关文件上传至本“工作组”的“网络公用区”,在指定时间内各位教师按照分布式学习的特点,在现有备课资源与组织的基础上,相互学习、交流,并随时、随地(甚至远程)补充和交流自己的相关备课资源。对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约定集中的时间内,大家分布于网络其他空间,但利用mindmanager软件和其他交流工具,进行“头脑风暴”方式进行交流。在约定时间内沉淀出阶段性结果:统一、精练的教学资源,如“典型ppt教案”、“典型woRD教案”等,并由相关教学资源,进入视频课件录制。

3.资源网络化。教师通过分布式备课形式最终形成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实际,进一步整理加工后,利用mindmanager软件“另存为网页”功能,轻轻一点可轻松、高速地转化为网页,也就形成了网络课件。这正是前文指出由于这种集体备课模式实现了成果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再借助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实现其价值的延伸和深化。

该网络课件内容(如原始的科研论文、多媒体等参考资源)和形成特点,其本质上也就构成了所谓基于网络的“知识整合环境”(Knowledgeintegrationenvironment),同时也就为Levin等所提出的“远程师徒制教学”(teachingteleapprenticships)提供了F实素材。在这种整合环境中,教师实现了角色的提升,其作用不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且为学生设计、创造协作探究的活动机会和经历提供了可能,教师也就可进一步发挥着学术向导和学习促进者的作用。我们还利用mindmanager软件把微课资源核心,即视频制作大致分成四大模块:专人负责视频制作工具和前后修整;相应教师负责从辅助资源提取视频制作素材,最后整合为脚本;有经验教师对最后脚本及严格素材进行评价;表达出色的教师负责教学视频录制;团队与学生进行最后技术评价。

上述过程中,mindmanager软件在微课的开展中始终作为一个设计平台,以其微课主题为目标,可以在相应的节点下,上传资源,帮助完成其资源的汇总与整合,为后续视频的开发以及资源提供软件技术支撑。一旦资源整合完成,利用其网页转化功能,轻松于网上,形成以微课视频为核心的学习资源包。

三、总结

我们通过上述的微课的集体备课模式的实践证明:教师一方面可以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微课的备课效率,另一方面充分体验并享受了集体备课(学习)乐趣,让自己既是学习者又是助学者,个体的劳动又在交流与分享中变得更富有建设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DB/oL].中国教育网络,2013,(1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