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10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1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矿井地质;构建

矿井安全生产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充分的、可靠的地质条件基础,实际工作面回采不可靠和事故因素也主要是对矿井开采地质条件缺乏全面的系统掌握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的预警预报。影响工作面回采安全性的地质因素是多方面,比如构造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与瓦斯地质等,它们直接关系到矿井高产高效与地质安全保障。为此,笔者结合计算机技术、GiS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库技术和相关专业模型来构建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为矿井高产高效奠定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在资源与环境应用领域中,GiS技术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文中主要是对GiS技术应用于煤矿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进行着重地阐述。

2系统驱动模型

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完全是一个基于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驱动系统,是一个基于多层数据、信息与任务的协作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其顶层是目标任务层,即用户请求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组,它是基于不同专业主体成员协调解决冲突、集成数据或信息协作处理完成;中间层是信息层,即为完成不同的目标任务提供所需的信息,包括空间与非空间信息两部分,并在必要时不同信息需要相互协作;底层当然是分布于网络中的异构数据源,含空间与属性等多源数据,它是信息形成的基础,也是一切任务成功处理的基础。随数据源(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顶底板岩性空间分布与稳定性、构造地质、矿井水文地质与瓦斯地质等相关数据)的变化,就可能引起地质问题的产生,这必将引起相关信息层与任务层的变化,系统用户层(主体成员)必须依据不同的目标任务实现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地质问题预测预报与决策报告分析。

图1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式应用模型

数据层、信息层、任务层和用户层之间的通信主要通过Http协议、网络技术和空间元数据等实现,即集中管理的地测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实现不同矿井地质问题的处理,同时可以提供给更高一级的主管部门应用。

3系统体系构造

根据上述分析及介绍可以知道,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属于一个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系统,而且如果数据源不同,那么就会传达不同的地质问题的信息,那么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势必会应用不同的地质专业模型及空间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实现,在实现的途中,需要紧密地联系基础地质测量数据。那么,由此可知,系统并非一个孤立的信息系统,必须要以空间数据库实现多源动态数据信息的共同驱动来加以实现。下面就是对该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阐述及分析。

3.1数据源

数据源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不同地质问题的变化而提出的,这些可能会发生地质变化的问题主要包括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矿井水文地质及瓦斯地质等方面。数据源是通过信息层面加以传递和反映的,那么这就使得数据源的重要性有所体现。例如煤层厚度如果超过工作面采高且撇顶煤时,由于煤层松软极易造成漏顶,导致顶板管理不便。这对于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关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又如构造地质数据,其反映了瓦斯在矿井中的滞留情况,那么对于预防矿井瓦斯爆炸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的预测及分析报告、决策分析是与往常的动态地测量空间数据是分不开的,测空间数据主要包括被测图形的数据及其相关屙i生数据。所有的数据源均来源于生产技术层应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获得,并依据相关专业系统实现动态存储,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重要数据保障。

(1)顶底板岩性空间分布与稳定性相关数据。顶底板岩性及其厚度变化可能会导致顶板垮落、底鼓及煤岩层突出等危险。

(2)构造地质数据。构造是瓦斯与矿井水突出的重要地带,极其容易造成地质灾害。

(3)瓦斯地质数据。主要是瓦斯含量与富集区的预测,主要结合瓦斯地质图与实时监控系统实现预测预报。

(4)其他地质异常数据。主要是岩浆侵人体、岩溶陷落柱与煤层冲刷带等,它们的出现也将影响到综采工作面的布置等。

3.2该模型支持的专业软件系统

一般而言,系统体系中的专业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源管理数据库系统、以及专家会诊地质问题系统。在这其中,数据源管理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基础性的数据库。数据一旦发生驱动,那么矿井发生的地质问题就能够很好地进行判断。而且还有人应有空间分析方法形成基于空间数据的地质问题决策报告,真正解决分布式环境下基于GiS的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问题。

3.3空间数据存储平台

对于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而言,其依据是与矿井地质、保障相关的数据源、信息必须对其存储在空间等。而且,图形库主要存储13常动态变化的采掘煤矿工程的平面、瓦斯地质图及矿井水文;知识库主要是专家层形成的经验眭知识,便于地质问题的辨别与分析;方法库主要是不同数据源引发地质问题来进行判断的;根据瓦斯及水害等不同的危险数据源所建立起来的相应专业模型,可以建立起来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专业模型,这个模型需要有2个依据,也就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2个原则是:(1)需要建立矿井下的瓦斯地质区域图(这些区域主要包括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高浓度瓦斯区域及瓦斯突出危险区等),这个瓦斯地质区域图主要是依据矿井的地质调经及煤层赋存的情况所建立的;(2)对矿井一下可以采煤的区域及将来可以采煤的区域是否可以划归为瓦斯警戒区域进行确定,这个主要依据的是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动态采掘信息及与之相关的瓦斯分区共同产生作用所建立起来的瓦斯分布区。

4支持系统的几种关键技术

4.1钻、物探技术

在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之中,钻、物探技术较为重要,而且这2种技术发展的也比较成熟,而且将这2种技术运用于实际的矿井保障信息系统之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因此成为了数据源获取的较为重要的手段。

4.2监测监控系统

当前时期下,监测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3个方面的监测:矿井以下水位监测、瓦斯浓度监测及顶板压力监测,这就使得上述几个方面的数据源能够进行动态地监控及及时地对报表进行分析。然而,对于GiS的空间分析目前还处于研发应用的推广阶段,也是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的比较关键的技术。

4.3空间数据存储

系统数据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数据存储的复杂性,主要涉及的关键技术有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空间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基于其数据的复杂多元化,必须采用合理的技术组织才能提高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地质学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91-01

1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亦称之为GiS,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借助计算机软硬件,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管理,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可提供地质管理、决策等重要信息。其系统功能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1)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在收集相应地质信息资料之后,以图形数据、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形式,将数据输入到系统当中,为地质灾害防范、环境地质研究、地质剖面绘图等,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2)检索查询。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交互式查询检索、影像库查询检索、图形库查询检索、属性库查询检索等检索查询功能,可供系统应用时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资料。(3)统计分析。针对地质学中的空间分析、模型分析预测、专业统计分析、常规统计分析等统计分析需求,在经过一系列信息筛选后,分析输出地质灾害、环境地质研究等所需的信息。(4)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功能体现为专题信息提取、信息复合、图像纠正、文本报表、统计制图、空间分析制图、影像图几个方面,为地质学应用提供更为专业科学的图像。

2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地质学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范围分为地质灾害、环境地质研究、地质剖面绘图、地质矿山四个方面,笔者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如下总结:

2.1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中,具有预测性的作用。(1)地震灾害。为满足地震分析、预报、抗震、救灾、灾后评估等需求,借助计算机采集地震相关数据信息,并通过自动判别系统提供信息,对地震展开客观性、系统性和智能化的预测,至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震后减灾,可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评价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并以最短路径等空间分析方法,提供救灾方案制定、避震疏散、危险品贮存、火灾辅助等决策依据。(2)滑坡灾害。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估,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滑坡灾害危险性的评价,作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分析工具,以此提高滑坡危险性评价的精度。总之,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功能,凭借信息处理的优势,并以信息自动识别功能,是救灾、抗灾和防灾工作的重要技术辅助手段。

2.2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在环境地质研究中,要求掌握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水土污染风险、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评价城市地质脆弱性等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地质研究中应用的表现如下:(1)地质图编制和数据库建设,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质学信息空间数据库,以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决策系统,形成提供环境地质研究数据的系统平台。(2)便于地质资源的评价和地质环境的管理,尤其是在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地质区域,通过对资源的评价和环境的管理,可为该区域环境地质的改善,提供研究的科学条件。(3)在技术系统应用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空间,在与其他技术的配合应用下,譬如RS和GpS等技术,可有效调查和监测地质状态。

2.3在地质剖面绘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图形处理功能,因此能够有效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具体应用方法如下:(1)对于地质剖面绘图的应用来说,有利于将地质体地理位置和地质属性结合起来,从而真实、生动、准确地将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并辅助地质工作者分析剖面数据、绘制柱状图和绘制剖面图。(2)以某柱状图的绘制为例,在自然电位分析的基础上,从数据库当中提取相关的钻孔和岩性数据,确定自然电位为2.5mv,然后按照系、组、段分析地层,其中地层的系为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的组为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地层的段无具体数据显示,至于井深,分为75m、800m、850m、900m四个勘测点,然后分析岩性剖面和视电阻率,通过系统的柱状图自动生成功能,生成具体的柱状图。(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剖面图,其原理可归结为:初始化点、线、字符及符号—提取钻孔柱子数据—计算每个柱子顶部中点坐标—求取左右两边柱子每个岩层的顶底板标高—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左上角4个顶点—将顶点连线成四边形—显示或导出线—绘制完成。

2.4在矿山地质中的应用

在矿山地质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矿山地质点、线、面、体的勾画,构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以此描述矿山地质中的各种现象。借助模型,矿山开采时就能够掌握各种地质现象的特点,并在空间精度和便利性方面,解决地质描述的实际难题。笔者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为矿山地质划分出不同危险性的等级区域,并以危险性制图的方式体现出来,以及借助系统评价和管理矿山地质,以分区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与专家系统集中应用,管理相应的时空数据,以便形成对矿山地质的动态管理。总之,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传统三维数据模型,承上启下地开发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模型,为矿山开采质量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地质材料依据。

3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并借助计算机软硬件,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管理,包括数据输入、检索查询、统计分析、图像处理几个方面的功能特征,在地质学中的应用,为地质灾害防范、环境地质研究、地质剖面绘图、矿山地质确定等方面,可提供地质管理、决策等重要信息。通过文章的研究,基本明确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但具体的应用细节,仍然需要结合实际予以不断总结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雪琴.在地质灾害中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J].企业研究,2013(9):69-71.

[2]李小青,罗太进.地理信息系统在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6):495.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3

1贵州园林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设计

1.1试图调阅浏览功能

园林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随时随地地浏览调阅园林的状态,这样一来,地图对园林现状的描述信息就能够促进贵州园林日常的建设管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园林地图能够充分展现贵州400余km2的园林建设面貌,调阅时可以根据市、区和图幅号来进行导航图定位,能够更加快捷地查看贵州省整体的园林数据和状况都。

1.2查询统计功能

在日常的园林管理过程中,需要人为地记录各种细节的调查和数据,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地考察大量的数据,然而过于繁多的数据不利于实际操作,在地理信息系统下,能够简化这些数据,将及时调取出人们所需的信息。该系统下的统计和查询方式与园林工作实际相符合,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空间位置由绿地和树木的属性信息来确定。多边形查询、点查询和查找等多种查询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大特点,与此同时,该系统还能够将统计报表的功能、量算距离和面积的工具等进行提供。

2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在贵州园林建设中的实现

2.1绿线规划

伴随着园林建设在我国各个省市之间的兴起,贵州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也规划绿地系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和支持下,贵州省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绿线规划,其中包含了对现有绿地的保护工作和规划绿地的控制绿线。针对精确制定城市现有绿地状况的地图这一项工作,在传统的技术情况下很难实现,然而在地理信息系统下就变得非常简单。城市基础地形图应用的是1:2000的比例,这是贵州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编辑城市地图资料时采用的比例,地理坐标符合程序相当严格提高了准确性在地形数据中的体现。

2.2地理信息系统对园林的管理

贵州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园林管理的过程中,使该系统包含了近10G的数据量,大量的数据能够包含整个省市的园林绿化的各种信息。然而只有不断地加强管理和更新这些数据才能够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园林建设工作。在贵州省园林管理局网络状态下,要将共享浏览和分级权限管理的方法应用到这些信息当中,就要求制定一个完善的运行和管理方法,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园林数据更新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园林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保障。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就要细分每个员工的职责,提高每个员工的责任意识,同时将用户管理和系统维护作为系统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软、硬件维护工作要由信息中心来完成,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维护和监督该系统;结合系统的管理工作和员工日常的工作职责,是加强用户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和利用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园林建设和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及时更新数据,将原有的工作方法与现阶段的工作职责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分局更新工作内容,结合业务工作与系统更新,做到及时采集、审查和更新数据。

3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4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过去往往被认为是一项专门技术,仅仅用于测绘、制图、资源及环境管理等领域。今天,这种看法已经远远地落后了。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使GiS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应用领域迅速扩大。为此建立了一个工程测绘信息智能平台,该平台作为工程测绘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能够为工程测绘信息系统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工程;测绘

0引言

我们知道,在工程建设与发展中,会涉及大量的地理信息与数据,如工程的分布、工程道路、管线、井位等。而当前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描述和处理这些信息而逐渐产生的软件系统。本文的目标是要自主设计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从而建立工程策略信息平台。

1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在新时期下,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3S集成技术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普遍重视。RS主要侧重于信息获取和动态监测;GiS主要是空间信息的管理、分析;GpS是空间定位、导航。GiS的综合性发展趋势还体现在与0a、internet、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集成。GiS数据共享和交互式操作促进GiS社会化发展。开放式GiS协会(oGC)打破当前GiS业各地区、各单位、各企业各自为营的局面,促进GiS社会化发展。

2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工程测绘平台

在工程测绘中,运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控制位置,用计算机精确定量,把测绘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厘米水平,从而起到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用率。目前数字地区工程多集中在大型工程周边地区,其原因主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投入高、周期长、耗费人力。应用“工程测绘信息平台”建立应用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

2.1总体设计目标

我们开发的工程测绘信息平台是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工程测绘信息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数据规范,测绘领域知识库等,并依据这些软件或实体,以及测绘推理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一个工程时空信息平台,对工程测绘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便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共享和集成。

2.2应用特点

与传统的GiS系统相比,本文所设计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更广泛的客户访问范围:客户可以同时访问多个位于不同地方的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而inter―net/intranet所特有的优势大大扩展了GiS的数据管理能力,增强了对空间数据管理的时效性;②客户端平立性:无论客户端是何种操作系统,只要支持通用的web浏览器,用户就可以访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③更简单的操作:要推广GiS,使GiS系统为广大的普通用户所接受,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用户,就要降低对系统的操作难度。通用的web浏览器无疑是降低操作复杂度的最好选择;④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传统的GiS大都使用文件服务器结构的处理方式,其处理能力完全依赖于客户端,效率较低。而当今一些高级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复杂的处理交由服务器执行,而对简单的操作则由客户端直接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地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合理分配处理任务,从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2.3系统模块

2.3.1测绘数据分析

工程测绘信息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其中对时空数据的分析能力也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呈现给用户,功能模块调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为基于平台的应用系统提供接口。具体包括:测绘信息的浏览、查询;测绘专题图的制作和查询;测绘数据的转换、共享、;拓扑、方向、距离及其综合空间关系的分析等。下面将具体探讨专题地图与缓冲区模块的设计方法。

2.3.2专题地图

与普通地图相比,专题地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专题地图由两部分组成,专题内容与地理底图。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专题相关的要素进行详细地显示,概略的显示其它要素,甚至不显示。专题地图的内容更加广泛多样,既包含直观信息,又包含非直观信息,如气候、洋流、民族组成等等。专题地图绘制用于显示数据,而这种数据在数据表格中难于表现。专题通常使用某块或某几块数据,可以使用来自数据源的数据将地图以不同的专题加上底纹。专题使用颜色、填充图案或符号底纹来表示数据。制作专题地图是根据某个特定专题对地图进行“渲染”的过程。所谓的专题渲染,就是以某种图案或颜色填充来表明地图对象的某些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修改数据的分类、分级方法,表示等级数,符号的形状、色彩、填充方式等来创建不同的专题地图。

2.3.3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操作功能之一。其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空间实体或实体集合,在其周围建立一定距离的带状区,以确定这些物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根据工程测绘目标地理要素类型的不同,所产生的缓冲区可分为三类:点缓冲区、线缓冲区和面缓冲区。其中,点缓冲区通常是以点为圆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圆;线缓冲区通常是以线为中心轴线,距离中心轴线一定距离的平行条带多边形;面缓冲区是由面的边界多边形向外或向内扩展一定距离所生成的新的多边形。其中线状目标缓冲区生成是关键和基础。

2.4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自底向上的建立整个系统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先从用户的角度进行设计,然后将视图集成,最后对集成后的结构分析优化得到最终结果。我们认为,e―R模型是用于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我们针对一般城市建筑测绘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采用e―R模型。比如本系统的用户信息实体e―R模型见图1。

2.5系统测试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5

1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中后期,由r.f.tomlinson提出,该系统集成了遥感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能快速、高效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显示、描述、运算,为生产与决策规划提供完整、可靠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构成要素是:人员、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其中计算机系统由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组成,是信息:存储、传输、处理、加工、分析的平台和基础支撑。而数据库系统则负责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与索引,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维护,为系统提供资源库。虽然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较高,很多操作无需人工完成,但人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系统管理人员是系统维护与功能实现的关键要素。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LBS,采集地理信息可视性强,采用矢量数据表示形式,而且应用了Zip码,任何定位存放变量都能反馈到系统中,例如基于开源的GRaSS系统Virtualearth。目前大多地理信息系统编程界面利用了VBa技术或JavasScript技术,界面简洁友好,视觉效果好,操作难度小,能运行在windows和Linux平台上,符合GnU/GpL标准。此外,需传输即时地理信息的系统则会加装GpS设备和pDa设备,能实现对GDF、GmL、DXF、eCw等文件进行传输,而且能通过wCS、wFS进行本地数据远程读取。在协议与接口方面,采用oGC标准标准,系统兼容性和稳定性好,结构灵活性强。

2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通过前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可知道,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非常强的应用优势,能有效降低地理信息采集与处理难度和成本,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积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2.1农业资源调查与管理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对农业资源有很大依赖性,查清农业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管理与配置非常重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与管理,要根据农业资源属性建立统计和空间数据库,将数据库信息与GiS图形结合起来进行资源状态分析,信息主要来自统计表报、气象图、土壤图。数据采集中,空间数据要及时更新,要利用RS来提升采集效率,借助GiS对勘测区域进行动态模拟,从而编绘出综合评价图和区划图,采集清晰图像信息,进行精准图像定位,获得农业资源实况信息,提高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

2.2土地适宜性检测中的应用

土地适宜性检测的目的是判断,农田对农作物的适宜程度,从而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农田产量,进行科学农业生产规划。传统土地适应性检测多通过试验法,这类检测方式成本高耗时长,且测试准确性并不高。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数字化检测方式,检测效率高,能将土壤类型、氮磷钾含量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权衡土壤因素对各类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能生成土壤适宜性评价图,对土地适宜性进行分级。此外,能对农作物产量进行评估,对作物面积进行测绘,准确估产,提供图形化农情。具体评估中通常以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运用erdas软件,通过回归模型,对耕地产能进行分析评估。

2.3农业灾情预测

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多自然条件限制,病虫害、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传统农业灾情预测具有滞后性,且预测有效性和可靠性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农业灾情预测,通过GiS、GpS、RS技术来实现,能把分析检测区域内的农作物的长势情况,分析出病虫害传播、迁移、扩散规律,为病虫害防治、救灾提供依据。并且图像数据在进行灾情显示时,会以颜色来区别灾害的严重性,反映危害程度,使预测结果更加直观,根据预测数据结果,便可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GiS空间信息,能计算受灾面积,从而来判断经济损失。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6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应用;制作

中图分类号:C952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伴随着CaD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广泛,图形数据的处理逐渐便捷起来,而图形数据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图形元素具有非常明确的地理坐标,这些图形间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拓扑关系。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图形数据管理起来,可以组成一个初具雏形的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英文简称GiS,它是一种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将地理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包括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属性数据等,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立成地理数据库,并对这些要素进行数字存储和分析处理,从而高效地达到地理数据管理的目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非常迅速地对诸多地理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从而便捷地获得所要知道的信息,最终以图形的或者数据的形式表达出信息内容,从而满足科学研究以及应用教学等需要。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应用广泛,在天气预报、防灾抗灾、交通管理、公安办案、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使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新的议题,地理信息系统更是在城市规划与测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建立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地理模型分析法,通过及时的将各种动态的和空间的地理信息提供给地理信息系统,进而服务于地理决策和地理研究,属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首先采集地里的空间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并将其输出,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数据库。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中要求具有较高的空间感和动态性。

(2)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地理,使用科学合理的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出决策,使其变为具有价值的信息系统。需要使用高新技术以及强效的预测和多重要素综合而成。

(3)全程由计算机系统操作执行来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模拟功能进行地理数据的管理。也就是说通过计算机将地理信息简化浓缩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小模型,但是要求涵盖各方面的数据。

3.城市规划与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制作

随着地理科学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所发展,测绘科学成为制作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基础性学科。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地图是一种以数据形式存储的地图,它是测绘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建立数字地图数据库,城市规划人员可以准确获得相应信息,并对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3.1数字地图的制作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一步就是制作数字地图,而数字地图的制作分为两个阶段,包括数据的采集以及数据的编辑。

首先,需要对相关地理环境中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相应的属性数据进行采集,而采集的方法大致包括四种:第一,工作人员进行外业实测以及数据转换;第二,通过数字化以扫描的方法从已有的地图中获取数据;第三,借助非地图形式实现数据采集,尤其是遥感数据成为了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数据来源;第四,借助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由于GpS数据可以精确快捷地进行地理定位,从而使得GpS数据成为原始地理信息的重要形式。

其次,在对相关地理数据进行采集之后,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编辑。地理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一般可以分为栅格数据以及矢量数据,大多数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分层技术完成数据存储,也即是整个地图是若干层的地图叠加而成的结果,用户需要获取数据信息时只需要对相应层的地图进行数据搜索而不需要对整个地图进行搜索,因而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对用户的要求便捷迅速地做出反应。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后,最终会在计算机屏幕或者绘图仪上输出查询结果,使用户可以根据地理数据进行相应研究,从而得出一些重要结论,这个功能也正是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3.2数字地图的突出优势

数字地图相比于一般地图而言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数字地图经过缩放和编辑之后可以形成任意比例尺的可视图;其次,数字地图是分层进行编辑的,因此不同层次的地图可以存储不同的要素,从而以不同形式输出所需信息并进行组合,最终编制出用途多元的专业用图;再次,在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环境下,可以十分便捷地对数字地图进行特殊配置注记以及修改等。

3.3城市规划中的综合数据库

为了在城市规划与测绘中建立一套完备的地理信息系统,就必须在制作数字地图的基础上建立城市规划综合数据库。一般来说,综合数据库包含基础地理信息、城市土地使用情况、城市基础设施分布情况以及城市规划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情况。这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是城市规划综合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遥感影像图、空间化的社经资料以及矢量化地形图等等。

4.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与测绘中的应用

一般的城市规划设计都是在测绘人员的测绘图件下完成,从而导致测绘工作与城市规划设计出现脱节,导致测绘人员难以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也使得规划设计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客观实际,最终有碍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高效高质进行。但是,数字地图的出现,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数字地图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相关工作人员在查询与分析时简单便捷、通俗易懂,因而受到诸多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欢迎。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因为用户可以获得精确且详实的地理信息数据,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此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自动生成城市规划与设计所需的各种专业用图以及表格,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可以轻松实现数据的更新与修改。在城市规划与测绘过程中,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相关测绘人员和规划人员增强了合作,使得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趋于统一,高效率地推进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些年来,随着遥感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以及航天遥感等在信息数量以及信息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可以预见,遥感信息数据将会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所需的基础地理信息的一大重要来源。有鉴于此,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影像图来当作规划成品的背景图,并且引进更多的优质遥感应用机构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辅助与支持。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最终大为增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5.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势头迅猛,当前它正与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等技术不断融合,功能不断扩展。而对于城市规划与测绘来说,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与发展显示出了城市规划与测绘工作的与时俱进,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宋朝.地理信息系统在房产测绘行业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04)

[2]罗海钦.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以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0(05)

[3]胡永进.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江苏城市规划.2010(05)

[4]王钧.GiS技术在现代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30)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空间;数字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050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067-01

综合性地理信息概念分析采用信息软件系统、完善综合性的地理信息管理应用过程控制,从而逐步实现综合性的信息预测和信息分析,实现数据的有效化融合和共享,加强综合性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过程,保证地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的合理化应用管理过程,对计算机的相关应用领域进行合理化的过程控制,逐步实现综合性的地理信息系统过程分析。

1综合性地理信息的应用软件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应用技术进行合理分析,按照技术方法制定合理的综合性应用开发手段控制,对管理数据进行系统化的技术管理,制定合理的综合性硬件应用,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地理位置坐标分析,从而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以计算机基础为主要新兴技术形式的开发性研究,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进行系统化、数据空间化的技术分析,针对软硬件技术系统,进行合理的数据地标过程分析,制定良好的地理位置管理,从而确保管理实体信息的关系合理化。根据相关的数据因素,进行系统应用分析,从而对地位位置、图形和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地理信息的国内外应用是根据综合性的地理信息软件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利用GiS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函数开发的应用效果,完善综合信息软件系统控制。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资源管理过程,确定城市区域的规划方案、人口数据、商业管理形式、交通运输、天然气、军事、教育等领域。国际上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依靠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控制,加深资源保护评价过程分析,制定合理的综合形式的规划建设过程,实现政府数据的管理合理化,制定良好的交通运输测绘数据分析,从而保证测绘、制图等相关领域发挥作用的合理性,保证合理的综合性经济社会效益。

2地理信息的空间数据应用

2.1GiS在综合性模拟测试中的数据应用分析

GiS可以对信息地理的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编码,完成存储、提取、综合性分析等评价过程。实现对土地信息、土壤保护情况等数据的分析。GiS系统在应用于综合性建设治理过程中主要以搜集耕地的基础性面积、湿地的分布状况、洪水的季节性覆盖过程、土壤数据信息、微型遥感控制数据等信息,从而构建和谐的土壤侵蚀模型,研究造成土壤恶化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达到保护土壤的综合性目的,实现长期的动态分析过程,避免土壤出现重性恶化的问题,影响其达到相关的综合性预测效果。

2.2GiS系统的空间查询和应用

为合理加强综合性信息开发管理过程,在数据建库中进行分层次管理,从而确保GiS对于图形属性的分析和指标认识,根据相关的原始图输入相关分析数据,以合理的原始图形完成空间操作数据的控制过程,实现空间数据的定位。这种空间的函数变换过程也可以称为叠置分析方法。对缓冲区、空集合区进行逻辑数据分析,针对城市规划的多个方面,例如火警车救火的路线,进行合理的有效化控制,从而实现对规划车路线的合理把控。

2.3建立地理信息专业系统

根据专业的信息系统完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水土流失比例、操场资源等系列相关数据特点分析,针对数据的功能项目进行专门的服务控制管理。制定合理的信息统计区域,实现全面化的信息服务对比过程分析。实现对数据的多项功能齐全化的分析、过程控制,保证开放式、综合性、系统化的完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管理。

2.4GiS数据中的综合性融合

根据GiS系统中附属性数据的检索和查询,制定合理的数据分析过程,针对相关的模式规律进行数据问题分析,从而对综合性数值加以组合并购,制定多层次化、有意义的新数据值,合理控制综合性的分析数据过程,对各个数量领域综合性结果进行有效化的分析,实现对GiS功能分析数据的网络化层次比例面积分析过程。在特定的数据计算综合性数值比例分析基础上,实现优质化、系统化的中心对称控制,从而完善整体数据的组合变化。数据的融合自军事项目的应用开始,以数据融合技术为主要发展契机,对工业、农业等相关国家重要紧缺资源开发项目进行合理化的系统应用,引进数据融合的相关技术,完善GiS数据的属性变量分析过程,制定合理的综合性单元评价过程,利用GiS数据空间逐步增强相关的现实功能,从而面对综合性网络数据完成各个属性数值的变量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多源化的空间数据分析,保证形式多样性。在数据的综合性融合前,制定合理的统一度量标准,确保数据定量化、独立化的变量控制,选择合理的数据模型完成数据定量、定性和相互定制混合,从而保证地域的综合性临界值大小比例分析,根据相关的单元异常情况完成其主要的GiS现实结果分析过程。通过对GiS空间的数据叠加分析和管理,实现最大范围内的价值应用过程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牟乃夏.arcGiS10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从初学到精通[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8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1

GiSapplicationsinthepetrochemicalBusiness

wuXin

(tarimoilfieldCompanytaxinanpetrochemicalplanttechnologyDevelopment&applicationCenter,Zep844804,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petrochemicalplantstaxinan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asanexampleofGiSapplicationsinthepetrochemicalbusiness.GiScansolvethepetrochemicalenterprisesinthemanagementofundergroundpipenetworkencounteredproblems.

Keyword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Construction;application

一、引言

由于石化企业地下管网非常复杂,所以对地下管网的管理比较困难。为了保证动土作业安全、方便查找地下管线泄漏点等,急需一套能够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地下管网,提供管理与决策的工具,而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地理信息系统即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平台,提供管理与决策的一种地理数据管理应用系统。GiS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数据采集。GiS的核心是的地理数据信息,所以第一步要对现场地面实物、地下管线、电缆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在整个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必须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可靠,整个过程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认证管理体系进行作业。

数据采集包括现场实物的探测、定位、测量及属性收集。实物的探测、测量是对塔西南石化厂所在区域内的地面一层实物、地下上水管线、地下下水管线、高低压电缆、通讯电缆、监控电缆进行探测、定位、测量。采集数据主要包括实物的空间位置、起始坐标、埋深、管径、材质、埋设时间等。

(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完成图形处理和属性处理。对新录入的图形进行属性设置,如:空间参数数值、材质、介质等。厂区地下管线及实物分为地物、管线、电缆三部分。数据处理后的数据经过转化,形成mapinfoprofessional软件的地理对象,也是最后形成的完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mapinfoprofessional软件是美国mapinfo公司的一款专业的GiS管理软件。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一)厂区规划参考与资源配置优化。空间规划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区域规划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如何合理布局消防栓、生活水线、水暖线等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在这类应用中的目标是保证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和发挥最大效益。

(二)应急响应与救援。当发生火灾或突发事件时,如何安排最佳的人员撤离路线、并配备相应的运输和保障设施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较好的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道路图层制作厂区应急响应辙离最佳路线等。

(三)地下管网管理。石化企业的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电缆、管线、消防设施、绿化设施、排污设施等)广泛分布于厂区的各个角落、且这些设施很多都没有明显的地面标志。它们的管理、统计、汇总都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完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后,地下管网数据形成数据化、信息化,新增、更改、删除方便,实现地下管网动态、系统化管理。

(四)提供动土服务。由于石化企业地下管线很多,地下管线的位置、埋深很难系统的掌握。动土作业容易挖断管线和电缆,造成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后,动土管理由装备科管理,地理信息服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动土作业前由地理信息服务部门提供动土区域图,标明地下管线的信息,同时对施工期间的地理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详细过程如图2。

图2动土管理流程图

(五)地下管网泄漏检测。地下管网泄漏检测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如:听音杆、相关仪等测量出漏点所在位置。通过地下管网的泄漏检测和普查工作,可以提供准确的地下管线泄漏位置,为企业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对地下管道理化数值采集、防腐层、壁厚等检测,存在缺陷、电缆老化等问题评估,对地下管网结合质量进行评价分析。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9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U212.2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3-319-2

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信息的更新和获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信息的更新和传输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尤其是对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而言,随着互联网发展脚步的进一步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较大的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实现地理数据的传输,地理信息的获取。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中,互联网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GiS数据传输、储存和管理的方式,当前对GiS的广泛运用,也使GiS真正成为了大众化的应用工具。

1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1.1万维网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万维网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模式。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各种图形、数据、影像以及文件的管理、维护与存储,以及负责对访问、查询等要求的处理等。而浏览器的主要任务则是管理在人机界面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对信息返回的显示以及将请求发出等。客户机则是用户在提出请求时专门进行负责的计算机终端,而用户所提出来的各种请求,则是由服务器来负责实现,提供相应的服务。

1.2地理信息系统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指的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对数据进行管理、采集、分析以及存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相比较其他的信息系统而言,它具有进行空间分析的独特功能。一般来说,地理信息系统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空间数据、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操作人员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伴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多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的,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逐渐的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3万维地理信息系统

万维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webGiS)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互相进行操作的一条最便捷的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法。

万维网技术还未产生之前,在GiS领域中,互联网的应用仅仅局限于实现对空间数据的传输,人们将想要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互联网下载下来,并利用GiS软件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不但比较麻烦,而且在互联网上,用户也不能实现对地图的直接查看。万维网的出现,恰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最突出的一个优点就是在互联网上,可以实现用户对图像的直接查看,促进了数据处理互操作的实现。

2互联网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政府,都发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和未来无限的发展空间,为了互联网技术能够在地理信息领域有更大的作为,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提供保障,从而推动地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2.1信息的目录查询与检索

当用户想要在互联网上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时,首先应该对这一信息所属的类别进行一个了解(即信息目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的查找,而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找,从而实现对信息快速、便捷的掌握。因此,一定要在系统中树立一个标准,从而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地理数据及有关信息的

信息是网络流通中最主要的要素,在网络上,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快,而从地理信息系统的角度而言,地理数据则是网络流通中最主要的。通常情况下,一些机构会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公布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动态或者是科研成果,使网络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种最新的信息。同时,用户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将需要的数据下载下来,有一些公司甚至是直接将一些数据共享在互联网上,让用户可以下载这些资料,实现知识共享。

将信息和数据公布在互联网上,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无区域性:不管身在何处,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尤为便捷;(2)实时性好:针对于公布在网上的数据,提供数据的机构可以随时更新相关信息,让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最准确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信息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3)查询方便:互联网的用户界面非常友好,并且操作也很简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数据查询途径;(4)获取方便:用户在进行下载时,可以通过Fpt或者是万维网技术,随着宽带网的广泛普及和运用,将会让数据下载变得更为便捷和快速;(5)使用方便:用户可以在下载之后,直接进行操作,而不用再进行二次处理;(6)实时展示:通过互联网,用户可以直接对演示和数据范例进行查看。

2.3网络远程教育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这也给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人员必须对专业知识不断进行充实和更新,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有一些人不能走进课堂接受正式的教育,但是为了能够让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继续保持,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就变成极其有利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一般来说,国际和国内知名的GiS软件公司都会为公司的员工定期提供培训,员工在培训期间,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还能进一步的丰富自身技术技能,从而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3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1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3.1.1系统的维护和安全问题

对于网络建设而言,不仅需要考虑软件、硬件等各方面的问题,基础设施的调整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应该要积极的与同行进行协调和配合,尽量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此外,对于各大网站而言,网络安全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由于在互联网中存在着诸多的病毒和黑客,都可能让网站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网络瘫痪。因此,互联网技术商业化发展的实现与网络安全技术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

3.1.2人员技术培训

由于互联网技术是一个发展和更新速度相对较快的技术,应该及时的更新各种设备,并且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来培训技术人员,要定期的组织技术人员上课培训,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的充实自身,掌握更多的新型技术,从而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3.2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2.1矢量数据的直接使用

在互联网上,矢量数据在和传输上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相对复杂繁琐的线性特征可以利用较少的空间来进行显示。因此,在数据的传输上面,速度快,在同一时间内可传输更多内容。

3.2.2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数据传输以及处理数据方面能力的不断增强,在网络上,也逐渐的可以直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进行数据分析的各种模型。通常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将所需要的数据放在用户端上,并利用互联网连接模型的放置网址,从而通过互联网所提供的分析模型来实现对数据的模拟和分析。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理信息系统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只有与互联网相结合,不断的补充和壮大自身的优势,从而推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宫鹏.实用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篇10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应用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侧重于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以及应用,主要对象是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面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目前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相对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测绘工程中,通过这一技术的运用,能全面提升测绘工程的整体水平,并促进测绘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1地理信息系统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一种人-机交互信息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存贮和处理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能够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成图。

GiS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资源信息和环境参数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的格式和分类编码进行输入、处理、存贮、输出。它通过对多要素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和综合分析,能够快速而方便地把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以图形、图像、数字等多种形式输出,以满足各个应用领域或研究工作的需要,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首先,对数据进行采集和编辑的功能。这是GiS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如:将采集的地形特点展现到地图上,对地图进行矢量化,修改以往的数据,等等。

其次,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主要有:数据变换(如不同投影、不同坐标系的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抽取等。

再次,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功能。除了具备普通的DBmS功能以外,还具备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有:空间数据库的定义、空间数据的访问和提取、图形与数据互查、开窗和接边操作、数据更新和维护等等。

最后,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功能。这是GiS系统区别于其他绘图软件(如CaD)的一个特有的功能,主要包括空间量测、几何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地形分析(如坡度坡向)、网络分析(如优化路径)、空间统计分析(如空间插值)等等。

1.3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

在当前各种测绘活动中,GiS系统有着传统测绘方法无可比拟的技术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首先,数据的测量精度更高。传统的工程测量,由于受到操作者的操作方式、熟练程度的影响,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操作误差,即便是高级的操作,也只能达到0.1毫米级,而GiS系统则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测量模式,它通过人造卫星进行测量,其精度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测量设备,而且不存在人为操作误差,最普通的也能够达到0.01毫米级。

其次,数据的测量效率更高。与传统的工程测绘方式相比,GiS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调平、调节、观测、估读等,而且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较小,其测量效率远远超过传统的方式。

最后,测量数据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小。传统的工程测量模式,受地形地貌、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有些地区或高地甚至无法进行测量,只能进行估测,而且,风雪、雨天等恶劣的气候也会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而GiS系统由于测量设备是处于大气层外的人造卫星,因此,基本上不受天气、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4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以及处理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以及关系[3],它通过一系列的软件、硬件设施,能够对指定地理区域内的现象、过程等进行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评价,将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简单化、精确化。GiS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的优势:

首先,通过GiS系统能够得到常规的测绘方法所难于得到的各种信息,轻易地实现地理空间的过程演化和预测,并且立足于系统的整体,更容易统筹全局。

其次,GiS系统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使得系统分析和系统应用有机结合,涵盖的范围大为扩大,得到的结果更加的精确。

再次,GiS系统有着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空间定位搜索查询能力,往往能够提炼出其他常规测绘方法所无法获取的信息,实现了空间模拟和空间决策。

2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

2.1数据的采集

在测绘的初期,需要对现实世界客观对象进行不同的抽象、离散,以连续对象实体在GiS中分别以栅格和矢量的方式存储在GiS系统数据库中[2]。传统测绘中的数据采集是对聚酯薄膜地图上或者纸上的现有的数据,进行扫描或数字化来产生数字数据的。而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测绘,其数据的采集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得到对应的位置坐标,再将这个坐标输入到GiS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处理:把来源于航空照片以及图片判读的各种数字数据进行特征筛选,然后以二维或三维的形式捕捉相关的数据,最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相应的软拷贝系统。或者使用遥感技术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先由主动传感器发射出电磁波或无线电波的反射系数,再利用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包进行测量,最后把测量到的数据输入到GiS系统中。

2.2数据的处理

数据在输入到GiS系统后,必须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接着再进行数据的拓扑建模,最后再跟其他方式获取的测量图形进行叠加分析以得到最精确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测绘工程的不同,所需求的对象的属性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数字数据在进行分析前,要对投影与坐标的变换进行整合,得到不同精度、不同复杂程度的数学模型,以实现各种不同的用途。同时,最后得到的数据必须转换成GiS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以实现数据源的兼容性,使数据在入库前能够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一致性。

2.3数据的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最主要的功能,它在结合区域科学、经济学、地理学、物理学的基础上,利用拓扑学、图论和空间统计学来对空间的构成进行描述和分析。在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后,地理信息系统就进一步对空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以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这就是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模拟分析,而空间实体及其关系则必须通过专业的模型进行简化和抽象。

2.4数据的立体式显示

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测绘工作与传统测绘工作相比,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能够进行高质量的立体式输出。在测绘的后期工作中,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复核及大型测绘图的绘制,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出现各种失误,如果到了复核时才发现数据异常,其修正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地理信息系统由于自身拥有良好的输出性能,再加上各种外接软件的性能,具备着强大的立体式输出功能:在初期的测量工作完成后,GiS系统的内置模块通过自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自动绘制出初步的测绘图,最后将测绘数据进行输出;如果再结合各种的外接软件,GiS系统还能够绘制出较高质量的三维立体测绘图,如三维立体地形地貌图等,使测绘图变得更加直观,为后续工作的设计带来极大的便利。

3结论

在现代工程中,对地形进行测绘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它能够为工程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为工程设计提供便利。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测绘学为GiS提供各种定位的数据,并利用其算法以及理论对数据进行变换和处理。GiS系统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输出功能,再加上GiS整合遥感和GpS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了其自身的优化与发展,也推进了测量技术的变革,使我国“数字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实例化,让测绘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卫,李海平,李香莉.试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