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和中药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26

药学和中药学篇1

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是临床中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但由于中药内容繁杂,临床应用又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因此学生普遍感觉难学、难记。笔者认为,以药对为主线,以药对所治病证为归类依据,可将各章不同药物串联起来,形成“单味药(功效)—药对(功效)—主治证(症)”的中药学习链条,从而起到简化中药学习内容、减小记忆量,使中药知识得以系统有序地排列等作用,进而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如,讲完附子、干姜药物之后,可重点阐释附子—干姜药对的配伍规律、作用及主治病证,并让学生掌握四点内容:①附子、干姜为常用相须药对;②二者合用其温里祛寒、回阳救逆作用增强;③主要用治亡阳厥逆危证、中焦虚寒证及阳虚水肿证;④最能体现该药对功效的代表方是四逆汤。这样做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把附子、干姜联系起来学习、记忆,遇到相类似病证时知晓将二者相须同用。为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进一步将附子—干姜药对的用药规律拓展到“同章者同类,同类者相须,相须者增效”的理论层面上来。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药对学习的印象,也可通过拟人手法描述药对间的配伍关系,如人参—甘草为“君臣”相配,益母草—茺蔚子为“母子”相配,附子—肉桂同类性温属阳为“兄弟”相配,黄柏—知母同类性寒属阴为“姊妹”相配等等。同时,也可选一些易懂、顺口、好记的历代医家应用药对的经验名句讲述给学生,如“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无知母不寒”“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及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将军之无马”等,以提高学习兴趣。

2、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

药物“七情”,是指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间的六种配伍关系类型,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一概念,单从字意上理解,学生好像一听就能明白,但每届考试,总有一些学生把它答成“喜、怒、忧、思、悲、恐、惊”,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从药物配伍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常以深化对药对用药规律的阐述为切入点,并列举一些相差的简单病例。即:在讲药物“七情”概念之前,先以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相须药对导出“相须”含义;以黄芪—茯苓、黄连—木香相使药对导出“相使”含义;以人参—莱菔子、生姜—黄芩相反相成药对导出“相恶”含义等,然后把这些含义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药物“七情”的概念。这样,药物“七情”就清楚地被界定在中药学的概念体系当中,使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不至于将其混淆为中医学中人的“七情”。

3、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中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而中药治病主要是以复方配伍形式。药对配伍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殊配伍形式,是组成中药复方的核心内容,具有与复方相一致的基本主治功能,也是单味药向方剂过渡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中药学教学中,深化对药对配伍作用的阐释,可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使中药学顺利从理论走向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病不外是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因此,中药治病就是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重新恢复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教学中,笔者针对疾病病机,归纳出养血滋阴药对(如当归—生地)、补气养血药对(如黄芪—当归)、凉血补血药对(如生地—熟地)、补气健脾药对(如人参—黄芪)、和胃止呕药对(如生姜—半夏)、调和营卫药对(如桂枝—白芍)、清泻相火药对(如知母、黄柏)、清泻胃热药对(如石膏—知母)等等,通过这些药对把“药—证”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治疗某证的常用药物和简单配伍,为今后临床遣方用药打好基础。

4、学习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药学和中药学篇2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模拟药房分层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药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药品销售、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要审核、调配、核查处方,并负责发药,及提供用药指导等多种药学服务。而调查表明,高药生普遍认为药理学药名繁多、作用用途多、不良反应多,常用药物和对应治疗疾病很难联系在一起,他们普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为此,我们探索了本教学模式――“模拟药房”和“分层教学”在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中应用。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建立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施对象分组后,实验班采用“模拟药房”和“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对照班则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本着因材施教的方针,教师将每次课讲授的知识点分为二层并在授课的过程中告知同学们:基本知识点(简单、最实用,要求全部同学必须掌握)和深层知识点(复杂、综合、与科研有关,同学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选择掌握与否)。

(三)以“模拟药房”为依托的情景式教学法的实施。

1.教师课前预先设计教学,安排教学时间并于课前1-2周把本次教学的相关设计问题和“模拟病例”提供给学生;

2.学生通过自学解决相关问题,带着问题,学生一方面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网站等,寻找自己认为较满意的答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及时沟通,以保证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3.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精讲相关的章节内容,并带领学生进一步到“模拟药房”学习;有人充当药师,有人扮演患者,一一对应,相互提问,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继续查资料。在问答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小结。学生综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对教师重点讲授内容的理解,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对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授课教师在旁引导、启发,这样能增强探究的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不理解的方面暴露得更充分,使正确的理论得到强化,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重点发言,其它同学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和补充,使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5.本课题教学方法的评价形式。

考评方法有二种,①综合试卷考试,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参加。试卷内容包括客观题和论述题两大部分,考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选,难度适中,涉及面广。均采用闭卷限时答题;②问卷调查如下项目: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促进知识理解和记忆的提高、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交流能力的提高、对合作能力的提高、对自学能力的提高、对思维能力的提高、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及对促进师生间的关系有较大帮助等几方面。

三、结果

本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革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改班药理学考试成绩78.2±10.2,非教改班的药理学考试成绩为69.8±9.4。而教改效果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达95.2%,说明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讨论

在药理教学中,本教学模式与其它形式的课堂教学要各取所长,交互辉映。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都不会完全关照到学生的各个方面,总要有所侧重,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灵活掌握。但本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今后,我们要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同时,全面推进药理学教学改革,使之更加全面、系统、有效。

药学和中药学篇3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物调剂;意义;作用;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2..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药物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医院在对患者开具药方时,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并在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多种不良反应。为进一步提升我院药学服务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必须要进一步强化药学管理,提高药物调剂专业性。本次对照实验中,详细分析了专业药物调剂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共150例,均为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主要患有妇科类疾病、泌尿系统类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口腔类疾病,且除本身病症外,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精神类病史等,患者均为自愿加入本次实验,家属已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中签字,符合入组标准。入组后按照药物调剂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患者。研究组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5例、40例,平均年龄(45.62±2.48)岁;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41∶34,平均年龄(46.95±3.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普通药物调剂方法应用于参照组中,药物调剂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标准来进行药物调剂,并在调剂完毕后注意检查,在合格后方为患者使用。

研究组与之不同,需在普通藥物调剂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专业药物调剂。(1)药物调剂工作中,药物调剂员专业技术最为关键,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院药物调剂员在专业素质方面稍有不足,应进行不断的培训强化[1]。如可邀请具有深厚药学服务经验、或其他相关药学专家开展讲座;同时还需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主要围绕药物调剂操作技能、规章制度进行教学,并定期进行考核,在达到较高的标准后方可正式参与药物调剂工作。(2)药物调剂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治病,我院药物调剂员在实际工作中与患者交流较少,而药物调剂仅仅是通过观看检查结果来制定用药方案,此类方法虽然可提高工作效率,但也是对患者的不负责,当下,在进行药物调剂工作前,药物调剂员首先应详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并结合检查结果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2]。(3)药物调剂工作中,调剂员调剂方法有一定的不足,影响到了药物调剂的规范性,当前,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对调剂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调查药物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调整。

1.3观察指标

将用药合理率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22.0,若数据间差异较大,可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药学和中药学篇4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师;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特药不断研发,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必要性也在逐渐被重视。然而长久以来,人们似乎只知道有临床医学,对临床药学的概念较模糊,临床药学发展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临床医学。使得医院里的药剂师的药学知识根本得不到发挥和应用,或者应用的范围不广。我院作为一所基层二级乙等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滞后,笔者就近年来对此项工作的体会报道如下。

1转变药学服务的观念

以往国家对临床药学只要求在三级医院或部分二级试点医院设立专职临床药师,近年来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二级医院专职临床药师不得少于3名,在临床相关的工作时间达80%以上。而传统的医院药学是以药品为中心,药学人员的职能仅为药品的采购、供应,平时药学服务只是设立窗口咨询等简单的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另外以药养医、重医轻药等观念造成院领导对医院药学重视不够,药师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使人员结构、知识层次上参差不齐,不能适应临床药学发展的需要,为临床药学在医院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药学人员要从以往的工作模式中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上来,运用自己所学之长,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充分体现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得到院领导与患者的肯定,为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创造条件。

2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性

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一样,是医院治病救人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二者紧密结合,互相影响,发挥各自的医和药的作用,才能保证医院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解除病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重视和开展医院药学工作,对于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避免药源性疾病和事故,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医院的经营性质使得临床医学非常重视医疗成本,药物的应用价值是通过治疗效果和资源消耗两方面来评估的,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治疗费用;同时,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中一大部分是药物费用,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是减少患者开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条件。患者追求的是高水平的诊疗、低价位的药品、高效果的药物作用,这是患者选择医院治病的理由。这些因素中,药学和药师的作用不可低估,和医师一样具有同等的作用。

3规范药学服务功能

3.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要想做好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自身的专业技术要过硬,除了对教材和药品说明书熟练掌握外,还应对一些医学知识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进行学习,多参加临床科室的学术活动、专业讨论,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等,这样才能与医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说服医师接受合理的用药建议。

3.2强化药学服务意识临床药师要找准自身位置,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当好医师的助手、患者的朋友,多深入临床,多于患者交流,如教会患者如何正确服药,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治疗目标不能因患者因素而受到影响。

3.3规范记录医疗文书临床药师对每天的工作要做好规范记录,认真书写药历、会诊记录等医疗文书,这样除体现日常工作量之外,在迎接各种检查时才能有资料可查,并作为考核临床药师的重要指标。

4体会和建议

4.1做好临床药学工作促进抗茵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滥用日益严重,有数据显示,国内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余万人,其中有40%是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所致。临床药师要熟练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药物-患者-病原体的综合要素来考虑用药,从i类手术切口正确应用抗菌药物入手,到治疗应用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来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药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外科i类切口预防用药医师总是选用第3、4代头孢菌素等广谱抗菌药物,严重违反了用药原则,致使耐药菌不断出现,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得到了及时纠正,大大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4.2实施临床路径多科协作保证患者治疗安全药物治疗是患者治疗路径中重要环节,要求i临床药师与药师更好地配合选择正确的治疗药物,制定最佳的治疗路径和服务模式。随着循证医学和循证药学的推行,对药学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根本转变,是做好临床药学的关键。

4.3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近年来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渴求及了解日益增加,对因药品而出现的纠纷亦不断增多,有效沟通是降低药患纠纷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临床药师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患者、贴近患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服务、解惑答疑。

总之,医院药学的发展取决于一支高素质的医院药学队伍。先进的药学服务理念是靠广受赞誉的i床药学工作者来体现的,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与其平时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临床药师应该树立信心,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药学和中药学篇5

【论文摘要】中药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本文研究中药的物理化学特性。

相当一部分中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功效已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如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从而可治疗相应病症如便秘、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如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2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由相应化合物构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过中医研究中药物质的五味

一般来说,成分不同,其味各异。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味的多样性。这一研究结果,给传统中药五味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中药显味、显效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开拓了思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酸味多含有机酸,甘味多含糖类及其他活性成分,苦味多含生物碱及苦味质,咸味多含钠、钾、钙、镁、铝、碘等无机物质几其他活性成分,辛味多含挥发油等。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揭示了五味作用的物质基础,其思路是正确的。但由于这项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初见端倪,但要获得突破性进展,仍需继续努力。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化学成分不能完全揭示五味的真谛,更不能成为其规律。由辛味为例,有人对80种辛味药与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的百分率进行了比较。结果:80种辛味药含挥发油者占58种(72.5%),不含挥发油者占22种(27.5%);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者30种(15.9%),不含挥发油者140种(84.1%)。结果显示:辛味药中有27.5%的不含挥发油,非辛味阿唷中有15.9%的喊挥发油。挥发油作为辛味的物质基础,只能说明多数,不能说明全部,更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需要我们加以解释。总的来看,目前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中药中寻找某些活性成分,最终合成新的药物(西药)。这种研究,忽视了中医药理论,更没有结合中药本身的特性,因而难以对中药药效给予科学的阐释。

参考文献

药学和中药学篇6

1.1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的主体

我国的医药产业在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势头下,近年来也持续保持着高速率增长,特别是在中药产业,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原始创新与知识产权。我国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还不是一个医药强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医药工业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究其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中药学)高层次人才。以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因而中药学(药学)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变化、转变战略,通过调整人才培养布局、完善学位类型结构,积极开展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应对。外国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中药学(药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现代社会和市场对药学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的急迫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国际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几个发达国家为例,在美国,药学教育已呈职业化,设有医院药学硕士学位、医院管理硕士学位、公共卫生硕士学位、pharm.D.等多种专业学位[2]。2000年开始,美国所有的药学院校实行职业型药学博士(pharm.D.)学位。据统计,2006年在全境获得pharm.D.学位的9,500余人中,仅有440余人获得研究型博士学位(ph.D.)和理学硕士(m.S.)学位[3]。德国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的也是职业性药学应用型人才,2004年,84.45%的德国药剂师在社会药房工作,其他工作于医院药房、制药企业等,少部分在科研单位工作[4]。英国和日本也越来越注重药学服务、药学监护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5-6]。由此可见,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中药学(药学)高层次人才的模式现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的主体。

1.2国、内外药学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考核体系

国际先进药学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将临床药学教学设置的课程按学科性质分成4大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药学相关课程”、“医学相关课程”、“临床药学课程”。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药学实践方式为连续实践方式与间断实践方式相结合。在其专业课学习的4年中,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3]。英国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实践大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很多学校不但给学生提供去医疗机构临床实践的机会,还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而且很多实践带教老师都是临床工作的药师。例如,曼彻斯特大学m.pharm.学位的教学实践是由国民健康服务机构中的药师给学生提供临床指导帮助;伦敦大学许多m.pharm.学生毕业前都有机会花一段时间去其他欧洲国家,甚至是更远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学习;巴斯大学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层次学习,除了临床实践外,学生还有机会和3-4名组员一起,由1名老师监督指导,接受长达1学期的实验研究,培养实验和数据处理能力与技术[5]。日本为提高药学服务型人才的教育质量,不断探索药学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从2006年开始,将药剂师的培养年限延长至6年。在改变学制的同时,也相应调整了课程设置,其中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强化6年制的实习教学,将原来2-4周的实习周期延长至24周,实习成为6年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实习期间主要修习药剂师从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参与医疗的能力、钻研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德国也特别重视药学实践,在前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结束后,要参加为期8周的见习,再学习两年专业知识之后,开始一年的实习阶段,前六个月在社会药房实习,后六个月在医院药房、联邦国防军药房、制药企业、药品检验所等处实习[4]。我国学者近年来也相继开展了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张永泽教授等开展的关于药学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研究[7],为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最终设置奠定了理论基础。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点并以此作为借鉴,对设置药学专业学位提出若干建议[8];江西中医学院基于教育创新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探索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9],这些工作均为中药学专业学位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港澳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贸易和进出口,因此港澳应用型药学人才主要是培养药剂师。在培养过程中,香港更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要求必须参加香港规定的临床实践。香港药剂师专业的课程设置参考了英国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这点与我国国内注重药学专业人才化方面的知识不同。另外,在药剂师职业资格考试中,香港更多要求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10]。

2我国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从首批高校实际培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尤为突出,值得关注。

2.1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认识深度有待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加快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的战略目标,随即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是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较小,比例偏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同样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60%的导师、管理干部及学生不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性质与内涵,甚至有20%的导师、管理干部根本不知道中药学专业学位。座谈结果发现,部分导师和企业担心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时间达不到社会要求;而学生中也存在非本人第一志愿报考,但由于未获学术型学位录取而被动调剂到专业学位的现象的存在;另有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知之甚少或并不感兴趣。

2.2缺乏显著性特点,难以与学术型学位有效区分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由于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截然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应体现出显著差异。例如,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具有更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实践教学要更倾向于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考核指标重点围绕实践教学和训练质量设计;导师指导则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不同区别对待。但调查发现,多数高校专业学位教育尚未达标:课程教学教材还沿用以往学术型学位课本,两种学位类型研究生授课一同进行;考核指标仍以理论考试成绩、论文课题数量、授课讲学时次、实验室经历等科研相关要素为主;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内容多数导师与学生还存在着疑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药学专业学位的顺利开展。

2.3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有待不断完善

由于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上多数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因而对于专业学位的设置考核标准、具体环节的要求知之甚少。且行业内外并无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模式的构建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技能培养环节还未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影响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与质量的最大因素。此外,基地的建设与规范也是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缺乏教学设施的建设与规范较为突出。

3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

综合以上资料,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的迫切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上文提到过由于设置时间尚短目前行业内外均存在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因而,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学位设置背景、招生入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式、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评定授予、就业服务范围、社会需求导向等多个角度面向校内、校外,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认识。使申请报考人员、在读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干部、二级培养单位、用人机构充分认识到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规划指导中医药行业领域人才结构的新思路、新布署,是为更好地适应中药行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实现我国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接轨国际、走向世界的根本要求。

3.2分类指导,体现差异

在相关人员逐步提高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识的同时,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中药学专门人才的根本目标出发,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要贯彻落实分类指导,体现差异的原则。本着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素养的核心,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创新性的特点,综合不同学科知识,重视人文社科教学,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切实加强技能考核评价;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课程讲授、案例讨论、专业实习、技能培训,实行分段管理、循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为以问题(能力)为中心的划分标准;教学硬件环境采取走出校园、走入企业、早上单位、早下一线,依托联合培养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生产、经营、监管一线单位,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领岗实习、订单培养;坚决实行双导师制,切实增强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培养方案制定以校内、外导师为主体,导师组集体讨论设计,校内导师重点负责专业理论积累、学术能力培养、毕业论文写作,校外导师重点负责操作技能训练、项目现场指导、实践环节考核等。

3.3构建指标体系,完善培养模式

药学和中药学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药品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029-02

初中化学实验室是开展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危险性,由于有大量危险药品的存在,所以要强化初中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通过构建管理体系,规范危险药品管理与使用问题,既要满足日常教学与研究的需求,同时也要避免危险药品安全隐患,提升初中化学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

一、初中化学实验室的危险药品管理简述

所谓化学危险药品,指的是具有易燃易爆特性,或者是有腐蚀性或者放射性的化学药品。在初中化学实验室内,危险药品分为多个品种,其中既包括有毒的化学药品,包括能致人死亡和伤残的药品,同时也包括易燃易爆及具有较强环境污染性的药品。近年来,我国初中化学实验室由于管理问题,频频出现危险药品管理与使用不善,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水平,科学引导师生正确开展化学实验活动,提高安全规范标准,进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对于初中化学实验室内的危险药品,实验室管理员要重点关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二、强化危险药品管理与使用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要想提升危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水平,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中来。对于化学实验室设备与药品,要明确使用权限与使用时间,并且将相关规范印制成手册,发放到每名学生与老师手中,让同学和老师在接触危险药品的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清楚掌握相应的规定,对于危险药品的摆放位置和存放方式,要进行特别醒目的标志,减小安全隐患,对于可能接触到危险药品的人员,要进行专门的教育与培训,同时对于危险药品要严格控制计量,并且经过编号处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避免药品的外流,减小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药品安全隐患,提升危险药品综合管理水平。

(二)开展危险药品分类管理

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危险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要实行分类管理方式,并且通过科学的分类,让危险药品都能得到妥善的保管。从化学特性来看,危险化学药品都有较为鲜明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化学特性。对于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来说,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对于不同的危险药品化学特性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根据危险药品的化学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性,在分类保存的基础上,在总体布局与摆放上也要下功夫,对于容易互相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要设置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潜在危险。在教师和学生使用过程中,要按照操作流程引导师生,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对于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药品的管理,要做到事无巨细,将每一个操作步骤与操作规范,都明确标识出来,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宣传教育

作为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要针对危险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案。一般来说,在初中教师与学生进入实验室前,都要做更衣等准备工作,可以在更衣室或者准备室设置一个电子屏幕,通过电子动画演示的方式,提醒师生注意危险药品的安全使用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危险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知识的宣传效果,提升初中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实现宣传教育目标。此外,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微信等社交软件已经成为必备的宣传载体与平台,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通^开设化学实验室公众号的方式,为师生推送一些必要的危险药品使用知识,提升综合宣传效果。

(四)强化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

在初中管理体系中,实验室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经常组织参加培训,特别是参加关于危险药品的培训,同时注重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学习相应的知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角度来看,要重点关注危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问题。作为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重点突出和强化危险药品管理与使用,既要为教学实验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要保障教师与同学的安全,实现现代教学与管理目标,提升初中化学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清勇,刘广林.天津爆炸案给初中化学老师的启示――兼谈初中化学实验的危险品使用安全[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5,(11).

[2]娜仁图雅.初中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与教学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4).

药学和中药学篇8

【摘要】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其在中药学领域的应用,将会对传统中药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生机。文章从构建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构建中药生物技术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药学生物技术知识体系

中药生物技术是中药学和生物制药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利用生物技术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中面临的难题。中药生物技术大量应用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并综合利用了如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化学工程等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所以被列入高技术的范畴[1]。目前,国内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不多,因此,中药生物技术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对传统中药学和生物技术教学思路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扩展。

1 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的构建

1.1 教学内容的构思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知识体系的主要依据,中药生物技术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动态以及生物技术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适应中药学现代化发展的能力;掌握现代生物工程和技术方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技术,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思维模式;力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药生物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包括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生物转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2]。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对中药资源的改造与改良;二是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将药用植物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如用发酵法生产的虫草菌丝体、灵芝菌丝体等发酵制品;三是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品,如许多功能性的低聚糖、保健食品添加剂等;四是利用酶工艺、发酵技术、生物反应器等对传统中药加工工艺进行改造,降低能耗,提高产率,改善中药品质等。

1.2 教学内容的组织

1.2.1 以生物技术在中药学应用中的发展组织教学内容目前,生物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还十分局限,除了在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方面有一定进展以外,基因工程刚刚起步,而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尚未涉及。教学内容着重讨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发酵工程等技术在中药基础和应用中的研究,突出“生物技术”与“中药学”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能把中药生物技术讲成了生物技术,需要突出中药学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生物技术在中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

1.2.2 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系统性、基础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中药生物技术与很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药用植物学、中药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中药生物技术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对重复的教学内容,尽量在授课时少讲或不讲,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安排学生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例如,基因工程技术与中药研究的内容学习,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安排学生自学,基因工程原理部分我们安排一个学习小组准备了学习课件,在课堂上精讲30min,然后各小组课堂讨论。教学重点讨论药用植物基因工程,中药分子鉴定技术和基因芯片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以论文文献为例,详细讲授材料处理、实验方法、结果分析及讨论,以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实验设计及生产应用技术,提高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3]。

1.2.3 及时增加新资料,扩展教学内容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仅仅依靠教材知识很难跟得上发展的速度,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满足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教师通过阅览国内外专业期刊、网站,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科研成果和技术及时地介绍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使学生了解到当前中药生物技术最前沿的知识,从听课过程中受到更多启迪,获得学科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实用研究技术和思维方法,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在讲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时及时介绍“神七”搭载可产抗恶性肿瘤药物生物原料的植物内生真菌,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抗癌药物紫杉醇产生菌的分离与工程菌株的构建”课题等。教学中,我们在围绕主教材完成教学大纲的同时,力求将国内外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与方法、最新热点课题与方向、相关专业网站等及时介绍给学生,内容不在于知识全和系统性,而重在突出学科领域新、特、尖内容。此外,我校及我系每年有关中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学及中药生物技术的学术报告、讲座不少于十几场,这对课堂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拓展。

2 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构建

   

中药生物技术实验课程主要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药研究生产相关生物技术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技术方法的能力。因此,中药生物技术实验设计要充分体现该课程所具有的应用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显著特点。使所开设的每一个实验都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技术路线,采用多种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完成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全面了解某一中药生物技术产品或某一综合技术方法的特点与关键环节,加强学生对中药生物技术原理与技术全面、深刻的理解。

   

中药生物技术实验涉及的植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实验技术在前期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训练,所以我们结合目前生物技术在中药学较成熟研究应用,我们教师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实验条件设计实验项目。实验以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和发酵技术在中药中应用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基础,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精选实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设计相应三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学习实验技术。每个实验项目包括两部分实验内容。药用植物马齿苋组织培养包括植物ms培养基的配置和马齿苋组织培养技术;泰山蛹虫草发酵包括泰山蛹虫草菌丝体发酵和泰山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丹参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包括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dna提取及丹参rapd实验。实验教学效果表明该课程实验的设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我们三届毕业论文中与中药生物技术相关的题目占30%以上。这些实验项目的开设对弥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项目的不足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3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内容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与其他一些基础学科不同,中药生物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必须从实践教学入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3.1 实验室开放及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室开放活动,让学生提早得到充分的科学研究综合训练,以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学生正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除了必修的实验课外,鼓励同学进入实验室观摩学习,逐渐训练学生实验技术的规范性、熟练程度。每学期我们针对中药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和兴趣小组设定一些题目,如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丹参药用成分,泰山蛹虫草菌丝体发酵条件优化,泰山四大名药分子标记鉴定,丹参活性成分合成关键酶的克隆,马齿苋的组织培养及悬浮细胞培养等一些与中药生物技术相关的科研课题,可以帮助其选择有兴趣的合适方向课题,积极参与其中,为以后的毕业课题和就业选择打下早期基础。从毕业生的考研和就业发现,参与实验室工作比较多的同学在考研面试和就业专业面试中优势明显。

3.2 生产见习生产见习是中药生物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与课堂教学相互渗透又各有重点的子系统,是中药生物技术进行直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利用周末走进生产企业、研究所等工作领域,不仅加深了感性认识,并且对以后的工作选择也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我们每届学生都要到泰安市的制药企业参观,与中药生物技术相关的如四维制药的泰山赤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泰山药用植物种植园道地药材种植,泰安中信灵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赤灵芝破壁孢子粉加工,泰安山东中药技术学院中药炮制车间等。

3.3 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部分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主持了泰安市大学生创新科研计划课题,或者参与部分教师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创新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的实验技术、科研方法,开阔学科视野,拓宽思维空间;尽可能增加应用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积极加强与校内实践基地、校办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联系,为学生构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余伯阳.中药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药学和中药学篇9

关键词:乳香;抗炎;抗肿瘤;抗氧化;乳香酸类;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5-0050-03

ResearchadvanceonChemicalConstituentsandpharmacologicalactionofolibanum

GUoHui1,ZHanGLing2

(1.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012,China;2.instituteofBiopharmaceuticalsofShandongprovince,Jinan250108,China)

abstract:thisisalatestreviewofchemical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actionandclinicalapplicationofolibanumwhich,containingplentyofpentacyclictriterpenes,tetracyclictriterpenesandmacroringditerpenes,possessesanti-inflammatory,antitumorandanti-oxidantactivityandextensiveclinicalapplications.

Keywords:olibanum;anti-inflammatoryaction;antitumor;antioxidation;boswellicacids;review

药用乳香(olibanum)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齿叶乳香树(BoswelliaserrataRoxb)的胶状树脂,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印度等地。乳香辛散温通,具有调气、活血、止痛、追毒之功效。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等。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乳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1.1五环三萜类[1-5]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乳香征性的有效成分,按其结构可细分为乌苏烷型(1~12)、齐墩果烷型(13~16)、羽扇豆烷型(17~20)3种类型的化合物。从它们的双键位置看,乌苏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主要分布在母核的12位(Δ12),9,11,12位(Δ9,(11)12),11,12位(11-oxo,Δ12);羽扇豆烷型双键分布在母核的20,29位(Δ20(29))。具体结构见图1。

图1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图

1.2四环三萜类[4,6,7]

迄今,从乳香中分离得到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有3-keto-tirucall-8,24-dien-21-oicacid(21)、3α-hydroxytirucall-8,24-dien-21-oicacid(22)、3β-hydroxytirucall-8,24-dien-21-oicacid(23)、3α-acetoxytirucall-8,24-dien-21-oicacid(24)、tirucallol、3-Hydroxytirucalla-7,24-dien-21-oicacid(25)、3-acetoxy-tirucalla-7,24-dien-21-oicacid(26),具体结构见图2。

1.3二萜类

19世纪70年代,Forcellese等[8]相继从乳香中得到3个大环二萜类化合物:incensole、incensole-oxide、isoincensole-oxide。随着研究的深入,1978年pardhy等[9]又报道了从中得到的另一个二萜类化合物serratol。最近,又有学者同时分离到了incensole(27),incensoleacetate(28)2个化合物,并测试它们的抗炎活性[4]。具体结构见图2。

图2四环三萜类和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图

2药理作用

2.1抗炎

乳香作为传统中药用于止痛和减轻炎症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了寻找乳香中更有效、更确切的活性成分及有效部位,近年不少药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Fan等[10]用随机双盲法考察了乳香提取物对佐剂诱导的关节炎路易鼠的治疗效果。在路易鼠尾部皮下注射关节炎佐剂CFa,16d后连续口服给药10d观察其治疗效果,并通过以下标准评价乳香提取物抗关节炎的疗效:路易鼠炎症病变程度计分、外周水肿、局部组织促炎症反应细胞活素类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β,并评估了其毒副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给予乳香提取物0.9g/(kg・d)时,给药后20~25d明显降低了路易鼠炎症病变程度的计分(p

anja等[5]进行了乳香酸类成分激活p42mapK、p38mapK和Ca2+通道的实验,结果表明,具有11-keto结构特征的活性成分比没有的强。根据这个特征筛选出的活性成分11-keto-Bas通过激活mapK和分子内的Ca2+激活pmnL。

norihiro等[4]研究了从乳香中提取及半合成的18个单体成分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当小鼠每耳给药剂量达到1μg时,能有效抑制由12-o-十四烷酰法波(醇)-13-醋酸盐(tpa)-诱导的炎症,当给药剂量达到每耳半数抑制剂量(iD50)0.05~0.49mg时,表现出了明显的抗炎活性。

对乳香提取物(BSe)临床前的研究发现,BSe能减轻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增强骨关节的屈伸以减少关节部位的隆突并有修复的功能。提示BSe不仅可用于治疗膝关节炎,也可用于治疗其它类似的关节炎[11]。

2.2抗肿瘤

齐振华等[12]报道乳香提取物可明显降低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作用与全反式维甲酸相似,并发现不同浓度乳香提取物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不同,随药物浓度增高、时间延长,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

Jing等[13]进行了BoswelliacarteriiBirdw.树脂中单体乙酰乳香酸(BC-4)体外诱导非白血性白血病细胞株分化和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当单次给药量为12.5mg/mL(24.2mmol/L)时,BC-4能诱导骨髓非白血性白血病HL-60,U937,mL-1细胞的单核细胞凋亡;同时能导致90%的细胞形态发生变化,80%~90%的细胞显示nBt反应;而且其诱导的专属性和非专属性酯酶也随着增加。在联苯胺染色检验中,发现BC-4不能诱导红色非白血性白血病DS-19和K562细胞的分化。对比其选择性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BC-4能显著地抑制所有被测试细胞的生长,且其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与剂量和时间相关:BC-420mg/mL(38.8mmol/L)时,24h后能减少HL-60细胞60%,3d后基本上没有存活的细胞。细胞形态学和Dna碎片分析充分证实,BC-4能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BC-4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两种作用预示BC-4可能是治疗非白血性白血病非常有效的药物。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4],BC-4是一种细胞生长抑制剂。它能诱导小鼠的B16F10黑素瘤,阻断细胞种群G1期的生长,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BC-4还能抑制B16F10的迁移活性和诱导Ht-1080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Ht-1080细胞的分泌物mmps。这些结果表明,BC-4是一个潜在的有较大可能性阻断肿瘤入侵和转移的药物。

2.3抗氧化

assimopoulou报道[15],乳香树脂及没药精油均能延缓植物油的氧化作用。在向日葵油中乳香树脂表现出满意的抗氧化作用;在橄榄油中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乳香可作为天然活性成分或添加剂应用于药物制剂和化妆品中,能扩大观察乳香的抗氧化作用和在药物及化妆品中的稳定性。

3临床应用

就制剂而言,国内的乳香类药物主要为复方及其复方制剂,乳香的单方制剂如片剂、外用软膏只见于国外市场。临床多用于痛经、闭经、胃脘、疼痛、风湿痹痛、跌打伤痛及疮痈肿痛、肠痈等症。随着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日益完善,乳香的不良反应呈上升趋势。主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有:(1)内服制剂的过敏反应。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即周身发热,全身发痒,继而全身出现丘疹,以四肢躯干为多,或红肿,出现斑块,奇痒难忍;(2)外用制剂接触性过敏反应患者在使用外用药或接触乳香、投药后,在用药部位或接触部位及身体其它暴露部位出现发热,发痒,继而出现丘疹或红肿、斑块、奇痒等症状[16]。针对以上不良反应,建议先停服、停用或避免接触此类药物,并速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按药物过敏治疗,同时避光、避温,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4结语

乳香是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植物药,其各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中医常用它治疗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等;在印度的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为寻找乳香的有效成分,国内外学者对乳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离到的主要成分有五环三萜、四环三萜和大环二萜等化合物。并对这些乳香酸类成分进行了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其机制的探讨。但乳香的作用机制阐述的还不够深入,疗效尚未确定。因此,研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有效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是开发乳香新药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ByungHH,KyungmK,JeongHp,etal.Studiesontriterpenoidcorticomimeticsdeterminationofacetyl-11-keto-boswellicacidand11-keto-boswellicacidinolibanum[J].archpharmRes,1985,8(4):213-220.

[2]Babitam,tanejaSC,SethiVK,etal.twotriterpenoidsfromBoswelliaSerratagumresin[J].phytochemstry,1995,39(2):453-455.

[3]GeraldC,Carolem,paula,etal.alupanetriterpenefromfrankincense(Boswelliasp.,Burseraceae)[J].phytochemstry,2003,62,537-541.

[4]norihiroB,toshihiroa,KenY,etal.anti-inflammatoryactivitiesofthetriterpeneacidsfromtheresinofBoswelliacarteri[J].ethnopharmacology,2006,107(2):249-53.

[5]anjaa,LutzF,manfredS,etal.Boswellicacidsactivatep42mapKandp38mapKandstimulateCa2+mobilization1[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2,290:185-190.

[6]pardhyRS,BhattacharyyaSC.tetracyclictriterpeneacidsfromtheresinofBoswelliaserrataRoxb[J].indianJChem,1978,16B:174.

[7]XaasanCF,ninaleL,Bashirm,etal.triterpenesofBoswelliacarterii[J].RendacadSciFismat,1984,51(1):93.

[8]ForcellesemL,nicolettiR,petrossiU.thestructureofisoincensole-oxide[J].tetrahedron,1972,28:325-331.

[9]pardhyRS,BhattacharyyaSC.Structureofserratol,anewditerpenecembranoidalcoholfromBoswelliaserrataRoxb[J].indianJChem,1978,16B:171.

[10]FanaY,LaoL,ZhangRX,etal.effectsofanacetoneextractofBoswelliacarteriiBirdw.(Burseraceae)gumresinonadjuvant-inducedarthritisinlewisrats[J].ethnopharmacology,2005,101:104-109.

[11]Kimmatkarn,thawani,HingoraniL,etal.efficacyandtolerabilityofBoswelliaserrataextractintreatmentofosteoarthritisofknee-a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ial[J].phytomedicine,2003,10:3-7.

[12]齐振华,谭柏林,彭旭阳,等.乳香提取物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3):29-31.

[13]JingYK,nakajoS,XiaLJ,etal.Boswellicacidacetateinducesdifferentiationandapoptosisinleukemiacelllines[J].LeukRes,1999,23:43-50.

[14]ZhaowZ,Franke,LiuHY,etal.Boswellicacidacetateinducesdifferentiationandapoptosisinhighlymetastaticmelanomaandfibrosarcomacells[J].CancerDetectprev,2003,27:67-75.

[15]assimopoulouan,ZlatanosSn,papageorgiouVp.antioxidantactivityofnaturalresinsandbioactivetriterpenesinoilsubstrates[J].FoodChem,2005,92:721-727.

药学和中药学篇10

[关键词]中成药;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R9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11(a)-0061-04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趋势严重,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进一步增加[2]。有效控制血压不仅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还能延缓因血压经常升高所引发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进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其死亡率[3]。很多高血压患者担心长时间服用西药不良反应较大,这使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普遍受到患者的青睐。出于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及商家为了增强其产品功效,会在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若同时服用其他降压类西药,将会造成肝、肾、心脏的损伤及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4]。

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现象,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倡议和决策下,各个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市场上流通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以打击非法添加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为打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现状及检测方法,以期引起行业更多的关注,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文献支持,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

1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概况

据文献报道,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具有如下特点[6-7]:①添加化学成分来源多样,包括处方药、已撤市药物、治疗药物的结构修饰物以及学术期刊发表的前期研究结果等;②所添加化学药物的含量在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相差巨大;③有的批次存在非法添加药物,而有的批次不存在非法添加药物以躲避检查;④减少添加药物的剂量、增加添加药物的种类;⑤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先,在上市产品中违法添加化学药物在后;⑥利用制剂的特点,在胶囊壳中添加违禁药物以逃避检测。

目前,已经从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筛查出的及已经建立筛查方法的潜在添加药物有以下几种。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喹那普利、贝那普利;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奥美沙坦酯;③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氨苯蝶啶;④钙拮抗剂:地尔硫卓、尼卡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维拉帕米、西尼地平、拉西地平、乐卡西平、氟桂利嗪;⑤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利血平、甲基多巴;⑥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妥拉唑林、卡维地洛;⑦血管扩张药:米诺地尔、肼屈嗪、地巴唑、乌拉地尔。

2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筛查检测技术

由于可非法添加的化学药物种类、数量极多,再加上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本身化学成分多样,物理化学性质、化学结构各异,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亟待建立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对此,国内外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报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tLC)、近红外光谱法(iR)、液相色谱法(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现将近年来各类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综述如下。

2.1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操作简单、经济、快速,是切实有效的筛查方法。但由于薄层色谱法检测灵敏度相对较差,易出现假阳性的结果,需进一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证[8]。

吴公平等[9]建立了辅助降压类保健品中哌唑嗪、硝苯地平、阿替洛尔、卡托普利等7种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薄层色谱快速检查方法。供试品以甲醇-乙腈(1∶1)混合溶液超声提取后,将提取溶液点于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乙醇-浓氨试液(12∶3∶3∶0.2)为展开剂,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检查利血平;再置碘缸熏约15min,在紫外光254nm下检视,检查利血平、硝苯地平、可乐定、哌唑嗪4种成分。另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展开剂为无水乙醇-氨水(14∶1),展开后,将薄层板置碘缸中约15min,紫外光254nm下检视,检查氢氯噻嗪、卡托普利、阿替洛尔3种成分。

吴嫣艳等[10]建立z测降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氢氯噻嗪的定性、定量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精密称取氢氯噻嗪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毫升中含1mg的溶液。精密称取供试品0.3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20min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各10μL点于GF254薄层板上,展开剂为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氨水(50∶5∶0.5)溶液。展开后,薄层板置于紫外灯254nm波长下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应在Rf值约为0.7处有相同的荧光猝灭斑点。

2.2近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所具有的分析速度快、样品处理简单、无需试剂、无污染、多组分检测等特点,使之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等的分析测定[11]。

池文杰等[12]建立了能够快速筛查降压类中成药中是否添加氢氯噻嗪的近红外特征谱段相关系数法,采用近红外光谱仪积分球漫反射测定光谱,以氢氯噻嗪化学对照品的近红外光谱为参照光谱,采用二阶导数进行光谱预处理,选择6606~6522cm-1为特定谱段,阈值设为80%,建立模型,并用25个含氢氯噻嗪的市售样品验证该方法,相关系数>80%的有21个,准确率为84.0%;用710个不含氢氯噻嗪的市售样品验证该方法,相关系数

2.3液相色谱法

作为检测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液相色谱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自动化操作、重复性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可通过比较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图来确证供试品中是否含有与对照品一致的化学成分[13]。

陈林等[14]采用亚3μm色谱柱建立了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普萘洛尔、氨苯蝶啶、氯沙坦、缬沙坦等21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确证方法。样品经甲醇-乙腈(5∶5)超声提取,以甲醇-乙腈(2∶1)-甲酸水溶液(pH2.5±0.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化学药物在17min内完成分离,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50mg/g,定量限为0.09~1.50mg/g,平均回收率为82.0%~109.0%。作者采用上述方法对107批从互联网收集的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2.1%。

谢清萍[15]建立了同时测定降压类中成药中可能违禁添加的氢氯噻嗪、卡托普利、氨苯蝶啶、呋塞米、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3.0±0.1)-甲醇为流动相,线性洗脱,检测波长为220nm。上述6种药物的检测限为4~400ng,回收率为80.2%~104.3%。

胡青等[16]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可能违禁添加的阿替洛尔、可乐定、哌唑嗪、利血平等7种降压化学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以0.2%磷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nm。上述7种降压药物的线性范围为0.0284~5.45μg/mL,回收率均>97.8%,RSD均

2.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兼具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专属性和高灵敏度的特征。可通过对比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图、化合物分子量、碎片离子等信息对化合物进行确证[17]。

丁宝月等[18]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调节血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卡托普利、可乐定、利血平、甲基多巴、氢氯噻嗪等34种化学药物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联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流动相为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体积流量0.2mL/min,梯度洗脱,柱温40℃。选择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34种非法添加的化学药物,将多反应监测通道中供试品峰与对照品峰的色谱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离子峰等信息进行对比,来确定添加的化学药物,并以质谱峰面积计算添加药物的准确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中34种化学药物具有良好的分离度,方法检测限为0.1~0.5ng/g,定量限均在0.3~1.5ng/g,标准加样回收率为81.4%~118.9%。该方法可作为调节血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降压药物的定量测定方法。

王峥帅等[19]建立了降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阿替洛尔、妥拉唑林、特拉唑嗪、美托洛尔等18种降压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快速定性检测方法。以0.5%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模式。上述18种化学药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2~2.5ng/mL,12批供试品中有1批检测到添加了利血平。

朱慧果等[20]建立了同时测定辅助降血压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等11种钙通道阻滞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离子阱质谱的方法。以0.1%甲酸-20mmol/L甲酸铵(pH=4.8)-乙腈-甲醇为流动相,体积流速为1.0mL/min,梯度洗脱,柱温为2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西布曲明和华法林钠作为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缺晡铮0.2mL/min的分流流速流进离子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定量检测上述药物。结果显示11种化合物都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相关性(0.029~20.0μg/mL,R2≥0.9910),最低检出限为7.50~73μg/kg;回收率为64.6%~109.0%。

孙夏荣等[21]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中成药与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的肼屈嗪、哌唑嗪、乌拉地尔、卡维地洛等20种降压类化学药物。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75∶25)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20种药物的检测限均低于20ng。通过与标准谱库中的保留时间和多反应监测质谱图的对比,可快速鉴别样品中违禁添加的20种降压类药物。作者采用上述方法对50批降压中成药及30批保健食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在3批中成药、5批保健食品中检出违禁添加了比索洛尔、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尼群地平。

2.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兼具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专属性。特别是在无对照品的情况下,通过70eV的轰击能量使化合物电离,采集该化合物的标准质谱图,与标准的质谱图库进行比较,一般可确认该化合物[22]。

李涛等[23]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建立了检测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等7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方法。作者采用溶剂超声或液-液萃取方式对样品进行提取富集,采用Rtx-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选择ei离子源,溶剂延迟2min,质谱扫描40~350amu。在30~60min内,本方法能够快速检测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是否添加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等7种降压药物,在待检样品中发现2批样品分别非法添加了尼群地平和可乐定。

3小结

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事件层出不穷,且手段越来越隐蔽,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虽然辅助降血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筛查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所含成分复杂,非法添加F象也具有不确定性,对于非法添加的筛查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技术上加强建立广谱筛查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和完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检测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在管理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及惩处力度,完善法律法规,让唯利是图的不法厂商无机可乘。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4-43.

[2]郭艺芳.我国高血压防控现状的最新数据与启示[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6):504.

[3]王鸿懿,孙宁玲.《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介绍和解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6):515-517.

[4]Rochat,amaralJS,oliveiram.adulterationofdietarysupplementsbytheillegaladditionofsyntheticdrugs:areview[J].ComprehensRevFoodSciFoodSafety,2016,15(1):43-62.

[5]符江,荆文光,章军,等.中药中非法添加问题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草药,2014,45(3):437-442.

[6]孙丽,谭艳红.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2):398-400.

[7]王静文,曹进,王钢力,等.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2014,34(1):1-11.

[8]黄海燕,饶伟文,钟建理.降糖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业,2014,23(5):94-96.

[9]吴公平,雷玉萍,黎银波,等.辅助降压类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快速筛选方法[J].中国药业,2010,19(14):42-43.

[10]吴嫣艳,曹玲,丁安伟.降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氢氯噻嗪的检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92-94.

[11]陈华才,陈星旦.近红外光谱在药物领域的应用于研究进展[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3,14(4):261-267.

[12]池文杰,张勋,陈海滨,等.近红外特征谱段相关系数法测定降压类中成药中添加氢氯噻嗪[J].药物分析杂志,2014,34(2):310-313.

[13]张健泓,陈优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论[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28-29.

[14]陈林,温家欣,齐春艳,等.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21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快速检测与确证方法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6,35(8):937-942.

[15]谢清萍.中成药中可能违禁添加6种化学降压药物的HpLC法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6):450-452.

[16]胡青,张d,王珂,等.中药及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7种降压类化学药物的HpLC-DaD法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8):601-603.

[17]徐文峰,金鹏飞.改善睡眠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27-30.

[18]丁宝月,屠婕红,薛磊冰,等.UpLC-mS/mS法快速测定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34种化学药的研究[J].中草药,2015,46(5):688-696.

[19]王峥帅,舒展,朱洁,等.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18种非法添加降压药物的HpLC-QtoFmS定性检测[J].中国药师,2016,19(6):1084-1087.

[20]朱慧果,赵勇,吴双,等.HpLC-mS联用测定辅助降血压保健食品中添加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J].药物分析杂志,2013,33(7):1141-1150.

[21]孙夏荣,李丹,文红梅,等.中成药与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的20种降压类化学药物的LC-mS/mS法检测[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12):941-944.

[22]张小龙,王昆,吴先富,等.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状况分析[J].中国药师,2014,17(10):1749-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