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4:26

资本市场概论篇1

关键词:《资本论》;剥削;价值理论;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6-0041-06

《资本论》是马克思贡献给人类的思想宝库。一百多年来,无数有志者对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已有的学术成果浩如烟海。然而迄今为止,从这个思想宝库中发掘智慧的工作还远未结束。笔者直接运用马克思的独特方法,在《资本论》研究领域又获得了三个新的发现,并通过这三个新发现对马克思的演化经济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获取新发现的方法论

在发掘《资本论》这一思想宝库的智慧时,要想获得新发现,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独特方法。其实,人们对马克思的方法并不陌生,那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1]然而,能够准确掌握这一方法去解读《资本论》的,却十分罕见,因为人们并不完全了解这个方法的复杂性。

这个方法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它定义概念的过程非常复杂,任何一个基本概念的定义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每一个概念总要被分解为若干种不同的规定,这些规定又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然后从最简单的规定开始,循序渐进,逐步“上升”或演化为最复杂的规定为止。因此,马克思的方法又可以称为概念演化分析法。[2]

具体而言,概念演化分析法又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抽象”。每当我们准备研究一个具体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在我们面前总是一个“混沌的整体”。为了探究这个事物内藏的奥秘,我们必须像做科学实验那样,采用抽象法,暂时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在抽象的条件下观察这个事物。这时我们所观察到的,就是这个事物最简单的状态。如果我们赋予这个事物一个特定的概念,那么,这个事物最简单的状态,就是这个概念最简单的规定。

然后进入第二步,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一旦概念得到最简单的规定之后,研究的行程又要回过头来。这时,我们还需要将先前暂时排除的干扰因素回复进来,每当回复一个干扰因素,事物的状态就会变得复杂一些,表达事物的概念也相应得到复杂一些的规定。先前排除的干扰因素全部回复进来以后,我们又见到了具体的事物,这也是事物最复杂的状态。事物最复杂的状态,就是概念最复杂的规定。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此时这个具体的事物已经不再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因为我们已经十分清楚它的内部结构与相互联系。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概念演化分析过程中,概念的每一种规定都反映着同一个事物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所以,无论是最简单的规定也好,还是最复杂的规定也好,所有的规定都是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它们构成概念的整体,缺一不可。这是概念演化分析法的关键,也是人们掌握这一方法的难点。由于概念的每一种规定都不相同,甚至在某些规定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的状况,因此往往会使人们在选择概念定义时,不知所从,产生误解。通常的误解是,只认同其中的一种规定,并排斥其他的规定,而且又总是只认同最简单的规定,而排斥其他复杂的规定,因为最简单的规定在文字叙述过程中常常出现在前。可以说,这是一切误读马克思的方法论根源。

二、三个新发现的具体内容

(一)发现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是复杂的:其中资本家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不是剥削

误读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是没有运用概念演化分析法去阅读《资本论》的一个典型例子。

剥削泛指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一种经济行为。由于马克思创建了剩余价值范畴,通常又把剥削与资本和剩余价值联系起来,特指剥削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剥削行为历来受道德谴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即便是资本家也断不会以剥削为荣的。把剥削视作不道德的行为,在伦理上应该具有普世价值。为此,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消灭剥削,我国曾经废止资本。然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却是开禁资本,比如将国营工厂转变为国有资本,鼓励发展民间资本,大力引进国外(境外)资本等等。这样的实践却使理论陷入尴尬:有资本就有剥削,发展资本就要允许剥削,而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为了消灭剥削又不能发展资本。

如果运用马克思的概念演化分析法,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剥削概念并不像以往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非常复杂的,它至少包含两种规定,[3]一种是简单规定,一种是复杂规定。

剥削概念的简单规定表明,剩余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剥削。对此恐怕人人耳熟能详,近乎常识,无需再作过多的解释。不过,人们并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是怎样运用他的方法得出这个规定的,而这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却又至关重要。根据马克思的概念演化分析法,这个简单的规定应该通过抽象才能得出。经过抽象,资本要素被暂时排除,生产过程中只剩下唯一一个劳动要素,因此,剩余价值纯粹由劳动创造,与资本无关,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并没有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毫无疑问是剥削。

根据概念演化分析法,在得出剥削概念的简单规定之后,还要从抽象演化到具体,即从简单规定演化到复杂规定。为此,马克思又把资本要素回复进来,在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考察剥削现象的变化。这时的剥削变得复杂了,主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变得复杂了。在资本和劳动的共同作用下,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个部分。马克思明确指出,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通过延长工作日得来的,资本家占有绝对剩余价值是剥削;而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得来的,因而资本家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不是剥削。这就是剥削概念的复杂规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规定都是剥削概念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是一个从简单规定演化到复杂规定的过程。马克思坚决反对把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占有相对剩余价值和通过剥削占有绝对剩余价值混为一谈。马克思在《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中说:“靠提高劳动生产力来加速积累和靠提高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来加速积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而经济学家却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4]可见,靠提高劳动生产力占有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而加速积累和靠剥削占有更多的绝对剩余价值而加速积累是相互并列的,因而靠提高劳动生产力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不在剥削范围之内。

从马克思复杂的剥削概念中可以看出,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属于剥削还是非剥削的界限泾渭分明。况且,随着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将越来越多,非剥削部分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工作日长度的不断缩短,绝对剩余价值将越来越少,剥削部分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小。马克思甚至把提高劳动生产力视为资本的历史使命,并把工作日的缩短视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条件。[5]927-928

剥削概念的完整内涵充分说明,发展资本和消灭剥削并不矛盾,发展资本的同时也可以限制剥削。发展资本的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不属于剥削的相对剩余价值。而限制剥削的有效途径是缩短工作日长度,尽量减少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由上可见,眼下所谓的剥削难题,完全是误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而生造出来的假问题,是理论上的作茧自缚。而在方法论缺失的情况下,这样的误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资本论》的叙述过程中,恰好是剥削概念的简单规定出现在前,复杂规定出现在后,于是,简单规定就被认作概念的全部含义,而复杂规定则被排斥在外。

(二)发现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复杂的: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价值演化的过程[6]

同样,由于方法论的缺失,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也被误读了。

众所周知,价值理论是分辨不同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标识,而不同的价值理论又是由不同的价值概念所决定的;彰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特征的是劳动价值论,而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概念的定义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常识。

然而,运用马克思的概念演化分析法,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并非如此简单,马克思的价值概念非常复杂,其中包含五种不同的规定,并且从最简单到最复杂,展现出一个逻辑严密的演化过程。

马克思首先通过“抽象”,暂时排除土地要素、供求关系和竞争、社会资本和竞争、资本要素等干扰因素。在惟有一个劳动要素的纯净条件下,考察商品价值。无庸质疑,此时决定商品价值的只有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而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52不过,这仅仅是价值概念最简单的规定,或者第一种规定,亦可称为劳动价值的纯粹形态。

在抽象出价值概念最简单的规定之后,马克思的研究过程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也就是从价值概念最简单的规定开始,逐渐向复杂的规定演化,这需要将先前暂时排除的干扰因素回复进来。

先回复资本要素。当资本要素回复进来以后,商品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本生产过程,由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进行商品生产。此时的商品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构成。[7]245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决定的商品价值,是价值概念比较复杂的规定,或者第二种规定,亦可称为劳动价值的货币形态。

接着回复社会资本和竞争。全社会的资本经过充分竞争以后,都必须遵循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因此每个资本家都会把投入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看成是他的成本价格,在此基础上他还要获取平均利润,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是生产价格。[8]177生产价格决定商品价值,这是价值概念还要复杂的规定,或者第三种规定,亦可称为劳动价值的转化形态Ⅰ:生产价格。

再回复供求关系和竞争。先前排除供求关系和竞争,实际上是假定供求一致,因而供求关系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把供求关系和竞争回复进来,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竞争,必然会影响商品价值,使商品价值变得不确定。受供求关系和竞争影响的商品价值可以称为市场价值或市场生产价格。[8]193-221这是价值概念更加复杂的规定,或者第四种规定,亦可称为劳动价值的转化形态Ⅱ:市场价值或市场生产价格。

最后回复土地要素。将土地要素回复进来以后,生产过程中将由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个要素参与生产。这三种要素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前,都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企业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这些要素。由于受到供求关系和竞争的影响,这三个要素的市场价值都不确定,均需通过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最终才能确定下来。企业只有付出这些要素的费用,才能使它们进入生产过程。因此,只有在竞争中最终确定下来的要素费用,如劳动力要素的工资、资本要素的利润、土地要素的地租等等,才真正成为生产商品的费用,成为构成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商品价值最终由工资、利润、地租决定。由于工资、利润、地租反过来又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所以商品价值由各种要素收入决定。[8]985这是价值概念最复杂的规定,或第五种规定,亦可称为劳动价值的转化形态Ⅲ:要素收入价值。

这五种规定都是价值概念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一个从最简单规定逐步演化到最复杂规定的过程。马克思复杂的价值概念说明他的价值理论也是复杂的。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复杂的价值理论,称之为价值演化论。

由上可见,以往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确定为劳动价值论,未免失之简单化。究其根源,也是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就给出了价值概念最简单的规定,于是人们仅仅抓住了这个最简单的规定,就误以为它是价值概念的全部,而抛弃了价值概念的其他规定。

(三)发现马克思的市场经济价值观是复杂的:自然演进和内在矛盾的“两个必然性”[9]

由于误读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必然会误解马克思的市场经济价值观。

市场经济有别于其他经济形态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资本生产方式,即资本与劳动相分离、资本支配劳动、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生产方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前两个手稿中,并没有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概念,而使用的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或简称“资本生产方式”。由于“资本主义”的含义眼下已过于宽泛,按照马克思的本意,他所描述的本应是“资本生产方式”。

经济学正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解释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难免要对市场经济作出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又是通过价值概念显现出来的。因此,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是商品价值的计量方法。另一方面,它又折射出经济学理论的市场经济价值观。比如,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概念强调劳动创造价值的唯一性,强调劳动与资本的对抗。这样的价值概念折射出来的必然是排斥资本生产方式、排斥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均衡价格论中的价值概念,强调经济运行的均衡性,它所折射出来的必然是美化资本生产方式、美化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如前所述,以往人们简单化地认定马克思坚持的是劳动价值论,由此推论马克思抱持的是排斥资本生产方式、排斥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如果运用马克思的概念演化分析法,读出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复杂的,那么这个复杂的价值概念折射出来的市场经济价值观,肯定是复杂的。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说明市场经济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说明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内含的矛盾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在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中,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最简单规定,确实反映不了市场经济的特征;然而,除了这个最简单的规定之外,其他几种规定都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价值概念在逻辑上从最简单的规定,一步一步演化为最复杂的规定,恰好再现出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演进到市场经济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商品按照它们的(劳动)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劳动)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资本生产方式)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10]。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客观过程,所以人类社会演进到市场经济有其必然性。

其次,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也有其必然性。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展出资本等非劳动要素,必然会出现收入差距,必然会出现剥削,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同时也必然会引起竞争,从而引发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内在矛盾最主要的表现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过剩,从而引发出经济危机。今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不可避免性。过去,社会主义国家曾经试图用计划经济的办法来消除这个矛盾,但实践证明,这种努力是不成功的,它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运行缺乏效率。

马克思曾经如此表达他复杂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7]9所谓“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因为这种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给社会带来分娩的痛苦;而所谓“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是因为只有这种生产方式才能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通向未来的美好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注意:这里的“资本主义生产”应该理解为“资本生产方式”。

可见,以往人们只是抓住了马克思价值概念的最简单规定,抛弃了价值概念的演化过程,从而也否定了人类社会向市场经济演进的客观过程,得出了一个否定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同时,传统政治经济学仅仅抓住了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分析,而忽视了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性的分析,从而拒绝市场经济。这些都是在马克思方法论缺失的情况下,误读《资本论》的结果。

三、三个新发现的理论意义

(一)有助于重新认识《资本论》的理论价值

以往,人们把《资本论》看成是一部批判资本生产方式、批判市场经济的著作,不仅如此,还把误读出来的理论付诸于否定资本生产方式、否定市场经济的实践。改革开放着实改变了过去的错误做法,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资本论》对资本生产方式、对市场经济的启蒙价值。

以上三个新发现说明,马克思如何通过科学分析的方法,阐明资本生产方式、市场经济的萌生是资本和劳动分离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资本生产方式不断趋向复杂的过程;市场经济的运行又充满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些都是对市场经济自然发展过程的客观描述。即使是揭示矛盾,也是对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矛盾加以描述。其实,马克思早就申明,他写作《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7]10。这些都说明,《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实质上在于启蒙,是对资本生产方法的启蒙,是对市场经济的启蒙。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所谓的批判,实际上是对他之前的政治经济学进行的批判,是想证明他的前人并没有科学地说明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的前身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后来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资本论》的副标题,由此可见,《资本论》批判的对象是马克思之前的各种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不是资本生产方式或市场经济。过去,马克思批判的对象被有意无意地转移到资本生产方式或市场经济,这是对马克思的误解。

(二)有助于重建马克思的演化政治经济学

价值和剥削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传统政治经济学只是抓住了这两个概念最简单的规定,于是简单化地认为,惟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完全是剥削,由此构建的政治经济学必然贬斥资本生产方式、贬斥市场经济。这样的政治经济学既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也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需要。改革开放呼唤理论创新。不可否认,理论界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只要价值、剥削等基本概念仍然停滞在既有的简单化理解上面,那么,无论如何创新,隐藏在背后的必定还是那个贬斥资本生产方式、贬斥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尽管可以在字面上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的重要性,但是只要涉及到价值、剥削等基本概念,就难免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前些年学术界在讨论价值问题和剥削问题时的争论,已充分暴露出理论的困境。理论上的模糊不清,终将导致对马克思学说的怀疑。自改革开放以来,宣称马克思学说已经过时的言论不绝于耳,其原因就在于此。其实,过时的只是被误解的“马克思学说”,而不是马克思学说本身。马克思学说本质上是与时俱进的,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资本论》再次受到热捧即为例证。

以上三个新发现说明,马克思的价值、剥削等基本概念都是从最简单规定向最复杂规定不断演化的过程,其中折射出来的是资本生产方式自然演进和内含矛盾的必然性,也是市场经济自然演进和内含矛盾的必然性。这样就还原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本质,亦即逻辑过程与历史过程相一致的本质。这些也是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据此,我们可以重新构建马克思的演化政治经济学,它将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解释力的政治经济学。

(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有了以上三个新发现,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首先,社会主义依靠什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只有依靠市场经济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依靠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是发展资本。改革开放之初把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中心环节,往后的改革轨迹显示,国营企业改革的实质就是发展国有资本,以后又大力鼓励发展民间资本,积极引进国外(境外)资本。通过发展资本、发展资本生产方式,发展市场经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以三个新发现为基础构建的马克思演化政治经济学,完全可以从理论的角度说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资本生产方式有其必然性;在资本生产方式中,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得来的,资本家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不是剥削,那么,社会主义发展资本就与剥削不矛盾了。大力发展资本就是要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不属于剥削的相对剩余价值,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才能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怎么消灭剥削?既然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得来的,资本家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不是剥削,那么消灭剥削就不一定要消灭资本。因为资本家占有绝对剩余价值才是剥削,所以,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就必须杜绝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又因为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得来的,因此要杜绝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就必须缩短工作日长度。然而,工作日的长度不可能无限制缩短,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也需要一定的工作日长度;另外,在总剩余价值中,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实际界限是模糊的,在现实中不能很清楚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划分工作日中有多少时间是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有多少时间是在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也不能确定工作日长度在多少时间即可只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而不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我们也就难以确定工作日保持多少才能够只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而不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可见,消灭剥削需要从限制剥削开始。限制剥削无非两条:一是大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扩大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二是尽量缩短工作日长度,减少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最后,社会主义怎么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两极分化是指现代社会中少数人富有,大多数人贫穷,逐渐分化为对立两级的状况。固然,富有者是因为占有资本要素,而贫穷者则是因为不占有资本要素,对此并无异议。但过去把两极分化归咎于富人对穷人的剥削,现在看来不完全如此。如果从马克思复杂的剥削概念来看,富人之所以占有资本要素而富裕,并不完全是剥削的结果,而主要是依靠资本要素提高劳动生产力,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不属于剥削的相对剩余价值。如果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以及资本生产方式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日益增多的相对剩余价值,那么占有资本要素者就会越来越富,这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可想而知,要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因而共同富裕只能作为“最终”才能实现的目标。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种种努力在现阶段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在企业则必须不断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因为劳动者也参与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理应分享一部分相对剩余价值,美国经济学家威茨曼提出的“分享经济”理论[12]值得借鉴。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则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扶助贫穷人群,反过来,这也有助于提高社会消费力,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在政府则必须通过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相对贫穷人群的生活水平。由此长期努力,逐渐缩小不同要素占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最终才能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50.

[2]蒋海益.〈资本论〉的骨架和叙事过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20-29.

[3]蒋海益.回到马克思:解开剥削问题的死结[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4)53-57.实际上,马克思的剥削概念至少有四种规定,为简化起见,本文只列出两种主要的规定。江苏省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磊、张伟伟等对此项研究也有贡献,其中王磊提出劳动强度对剥削程度的影响,张伟伟指出该文中剥削公式的差错,借此表示感谢。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31.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蒋海益.卡尔•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价值概念比较――解读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多重形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1);蒋海益.〈资本论〉的骨架和叙事过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124.江苏省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博对此项研究也有贡献,他指出演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中也存在竞争,借此表示感谢.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蒋海益.马克思的价值范畴新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1)36-40.

[1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7.引文中括号内的文字系笔者所加.

资本市场概论篇2

【关键词】市场产权产权结构公共产权内涵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市场经济成为主流经济模式的时代,市场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其自身也日益成为了一种基础性和公共性的战略资源。也即是说,市场具有手段性与资源性的双重性特点。市场的功能是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但市场本身作为资源(而且是基础性的公共战略资源)又有一个如何被合理有效配置的问题。而且,只有以市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为前提,才能使市场真正合理有效地配置其他资源。否则,市场的资源配置就会扭曲甚至导致“市场失灵”。按产权理论的逻辑,资源是否能合理有效配置最终又可以归结为产权问题,因此,市场资源本身的合理有效配置就关涉到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即市场和其他资源一样也有一个如何界定产权的问题―市场产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市场产权是一种战略性和公共性的基础产权,是其他产权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市场产权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必将对其他产权问题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就会导致产权制度的扭曲甚至根本失效,使产权理论本身也失去意义。因此,对市场产权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于市场产权的内涵

关于市场产权的内涵,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界说,本文试图在对这两种概念进行分析归纳并研究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分析视角,提出自己的结构性的“广义市场产权概念”,并指出其运用的价值和意义。

市场产权的两种界说。一是“政府论”的市场产权。市场产权的概念最早由曾繁华在《论市场所有权》(2001年)一文中提出,并作了初步的界定。他认为,市场本身也具有一个产权界定的问题,相应地也就有一个产权归属的问题。在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之中,各个经济主体(主要指各国政府)的市场产权不仅要解决其内部市场的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等权利束的制度安排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共同形成的“主体间市场”的权利束的“游戏规则”与制度安排问题。由此得出结论:市场产权是一系列关于市场的权利束的规则制度安排的集合体,即从产权的角度来看,市场产权是指一国中央政府对其构建、所有、运作、管理市场及从市场获益的一系列对内与对外的市场规则与制度安排①。因此,市场产权在组成要素上和其他产权一样,包含市场的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等权利束。

二是“股市论”的市场产权。由陈永忠等人在有关股市问题的研究(2004年以来)中加以论述。他们在对上市公司的性质、功能和优势进行研究时发现,上市公司和未上市的公司相比,它拥有直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以及股权(流通股权)可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特殊权力,使得上市公司拥有(未上市公司则没有)一条在资本市场中低成本直接融资的特殊管道。于是他们把这种特殊权力,即上市公司拥有(未上市公司没有)的入市权力,主要是入市融资和入市交易这两方面内容的特殊权力,称之为“市场产权”。它实质上是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可以视为政府和市场(资本市场)特许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经营资本(资本的募集和资本的交易)的特许经营权②。这种特许经营权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立足的基本保证,同时也能给其上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认为,市场产权是只有上市公司才拥有的资本权力,它具有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强大功能。股票的募集、发行和溢价等使得资本可以实现快速的大规模增值,这正是上市公司因拥有市场产权而获取巨大资本收益的体现。在此,市场产权表现出了十分显著的无形的产权资本的特征,并附着在股票的融资权、流通权和收益权等权利束之中,使流通股权的市场价值大大高于非流通股权的市场价值。因此,所谓流通股含权,其实就是含有的市场产权中的流通权。

对两种市场产权界说的简评。通过对市场与产权范畴的历史逻辑分析,以及市场产权起源的模型分析,可以对上述两种关于“市场产权”概念的界说作一简单评论。第一,“政府论”的市场产权概念,是一个中观层面的市场产权概念,实际是一个国家市场产权的概念,是从国际视野来看国家应该具有的市场产权,这对于研究全球化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说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注意到其他市场主体(如买方与卖方等)所应有的产权,只将中央政府看作唯一市场产权主体似乎也有待商榷,对于市场产权的公共特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注意到市场的终极所有权应属于一定范围内的人民,对于市场产权作为公共产权的人民性特征没有作深入的探讨。

第二,“股市论”的市场产权概念,则只是微观层面的一个产权概念,实质上只是市场产权理论的一个具体应用的案例,但却比较成功地分析了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尤其是认为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交易方)具有某种“市场产权”的观点很有启发意义。他们认为流通股的“含权”含的就是市场产权,从而很好地论证了“大小非”解禁的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是侵害了流通股的“含权”―市场产权。但其明显的缺陷就在于微观性和应用性,对于市场产权的本质并没有深入的把握。

文章试图界定的结构性的“广义市场产权概念”。在上述分析提炼和评价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入市上市发行等市场产权,这些只是微观层面的市场产权,广而言之,任何参与市场交易和竞争关系建构的各方―买方、卖方和“中方”(主要指政府)都拥有广义的市场产权。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只是广义市场产权所包涵的范围内的其中一种特殊形式而已。曾繁华教授的市场产权范畴要深入抽象得多,但其要旨还主要是讲的“中方”市场产权,即作为政府拥有的市场产权,属于中观层面的市场产权,还不是宏观层面的广义市场产权。虽然当前学界对于市场和产权的概念界定较为繁杂,尚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但通过历史逻辑的探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市场的本质就是一个关涉交易关系以及交易条件的范畴,产权的本质就是一个关涉利益关系以及利益归属的范畴。因此,市场产权也就可以作这样的界定:由于市场主体各方(条件提供方及交易各方,可概括为“中方”、“买方”与“卖方”)参与了市场交易关系的建构,各方凭借它们在其中所承担的义务而拥有的在该关系中的相应的权利。简言之,市场产权即参与市场交易关系建构的各市场主体由其付出的“交易成本”义务(集)生发的应得的“交易收益”权利(束)。

与此相对应,关于市场产权是否清晰的问题,也就可以转换为市场主体各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否平衡的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本质上就是在全球市场交易关系中是否发生了权益与责任的严重失衡,从而使国家的市场产权受到严重侵害的问题。如果得到的交易收益极少而付出的交易成本极大,就会出现交易越发展损失越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累积成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只有合理保护国家市场产权,改变失衡状态,才能使一国的市场资源在全球融合过程中得以合理有效地配置和生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避免各种陷阱,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一旦绝大多数的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则全球“经济生态平衡”也就能得以维持,经济全球化的和谐健康发展也就能得以实现。这应该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题中之义。

关于市场产权的结构

在上述对市场产权的起源与内涵进行新的探索的基础上,笔者初步探讨了市场产权的结构性分类,即从市场交易关系构成的角度来划分不同市场产权类型,将其分为“买方”市场产权、“卖方”市场产权以及“中方”(主要是交易中介条件提供方,一般指政府)市场产权三种类型,并对其不同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

“买方”市场产权。“买方”市场产权,即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买方应该拥有的市场产权。“买方市场产权”与“买方市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也有一定联系。“买方市场”主要是指市场上买方在交易过程中相对于卖方更占据主导和有利地位的市场。“买方市场产权”,是指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购买方所应享有的权利束。如作为交易合同中的买受人的权利,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一般消费品购买者的权利,以及其他各类交易关系的购买方享有的权利,如股票市场上的股民的权利,房地产市场上的购房者的权利,劳务市场上的雇主的权利,国际贸易中进口商品和劳务国以及资本输出国(可视作是购买资本品的购买者)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合同法》中规定的买受人的主要权利,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权益等等。它是一个广义的购买者在市场中所应享有的权利束的概念。从市场产权的维度来看,“买方市场”也就是买方的市场产权相对于卖方更加得到伸张的市场(相应地卖方受到压抑)。

“卖方”市场产权。“卖方”市场产权,即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卖方应该拥有的市场产权。“卖方市场产权”与“卖方市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也有一定联系。“卖方市场”主要是指市场上卖方在交易过程中相对于买方更占据主导和有利地位的市场。“卖方市场产权”,是指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售卖方所应享有的权利束。如作为交易合同中的出卖人的权利,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定的知识产品出卖者的权利,以及其他各类交易关系的出卖方享有的权利,如股票市场中的上市公司的权利,房地产市场上的开发商的权利,劳务市场上的劳动者的权利,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劳务国以及资本输入国(可视作是出卖资本品的出卖者)应享有的权利等等,它是一个广义的出卖者在市场中所应享有的权利束的概念。从市场产权的维度来看,“卖方市场”也就是卖方的市场产权相对于买方更加得到伸张的市场(相应地买方受到压抑)。

“中方”市场产权。“中方”市场产权,主要是指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中方”―市场交易的中介条件的提供方(一般是各级政府)所拥有的市场产权。在市场交易关系中,政府或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规则与市场运行制度的安排,为市场活动确定运行规范和基本秩序,从而为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制度框架以及各种条件或设施。也即是说,政府或国家是市场中介的“软件”(市场规则、制度等)和“硬件”(市场设施、环境等)最主要的投资、建设和供给者,它理所当然因此而拥有“中方”市场产权。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法,国家是在某特定地域对强制性手段的合法使用具有垄断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秩序及法律。诺斯认为,国家可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或称之为“暴力潜能”的组织,在扩大地理范围时,国家的界限要受其对选民征税权力的限制。③此外,市场交易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一种契约关系,而国家的存在有利于契约的实施和制度的建立,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交易收益,否则,契约关系就会因为交易成本太高而丧失意义。这也是政府或国家在市场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之所在,也是其拥有市场产权的内在根据。当然,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中方”也是市场交易关系的一个主体,最终也可以分解为“买方”和“卖方”。例如,进行政府采购时是“买方”,提供公共服务时则是“卖方”。这就是我们在资源配置中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功能,二者辩证综合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高效的原因所在。

市场产权的准公共产权特征

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交易关系及其设施的范畴,它对于一定范围内参与构建这种关系和使用这些设施的人们而言,就是一种特殊的但又极其重要的公共产品。市场作为交换设施、条件、行为、关系等的总和,除了具有其作为产权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稀缺性、准资本属性、排他性、可交换性、收益的可计量性等之外,市场产权还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因而,市场产权相应地也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准公共产权。也就是说,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整个市场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也就是大家都可以平等参与其中,然而在进行具体的市场交易活动过程中却又充满了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可以说市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是“弱”的,可以称之为“双弱特性”,因此它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的提供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买方”、“卖方”与“中方”(最终也可以分解为“买方”和“卖方”)共同构建(生产和提供)而又混合使用,可称之为混合生产提供与混合使用的“双混结构”。总之,市场是一种具有弱的非竞争性与弱的非排他性的“双弱特性”,以及混合生产与混合使用的“双混结构”的特殊的准公共产品,相应地市场产权也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准公共产权。

通过上述对市场产权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进行的新探析,使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存在着的垄断与竞争,权利与义务,公共与个体,买方与卖方,政府与市场等等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提醒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时切不可孤立、静止、平面和简单化地理解市场。第一,就国内改革而言,我们必须高度注重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的问题,也就是市场产权的合理界定和保护的问题,不能让某一方持续地不可逆地侵蚀另一方的市场产权,使两极分化不断被拉大,最后导致市场主体之间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从而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失灵。第二,就对外开放而言,在当今中心―的全球体系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市场产权保护更具有重要意义。因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推动和主导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是被动融入全球化的,因此容易被经济殖民控制(本质是自己的国家市场产权被其侵蚀)变成发达国家为其垄断资本利润服务的附庸及工具,导致全球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全球经济“生态平衡”日益被破坏,最后不可避免地会爆发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加强市场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化,公正合理地分享全球市场的交易收益,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无疑是加快自身发展和促进全球经济的“生态平衡”和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前提条件。

(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基于市场产权的‘经济生态平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B200916)

【注释】

①曾繁华:“论市场所有权”,《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

②陈永忠:“市场产权与股权分置改革”,《西南金融》,2006年第2期。

资本市场概论篇3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intellectualpropertyrift)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资本市场概论篇4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资本市场概论篇5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的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资本市场概论篇6

2014年4月自学考试的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资本市场概论篇7

摘要:从多国企业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更能明显地辨识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本文以交易成本概念、科斯交易成本思想和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为线索,对多国企业理论发展的学术脉络和内在联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威廉姆森于2009年成为交易成本理论学界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源自其使有关治理问题和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在过去30年中成为经济学研究热点和理论前沿的贡献。

关键词:交易成本,多国企业理论,威廉姆森,学术脉络

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以交易作为分析单位,将制度作为考察对象,可以轻易地应用于其他能够以制度作为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的研究主题,其应用与影响范围之广泛,无疑是其获得认可和殊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整个20世纪70年代,多国企业经济理论的发展明显带有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烙印,科斯与威廉姆森的概念、框架和思想的影响在多国企业理论内部的竞争中更体现出解释力和竞争力。

多国企业理论,俗称跨国公司理论,确立于上世纪60年代,时属国际经济学范畴,研究多国企业的存在并用以解释国际投资的方向和动因。此阶段的多国企业理论属于新古典方法的产业组织理论范式时期。

一、交易成本与新古典方法的内部化理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交易成本概念已经明确地进入了多国企业理论的构建和发展。Buckley&Casson(1976,1998a,b)和Rugman(1981,2003)是多国企业内部化论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其各自的内部化观点中都承认科斯的影响。虽然,事实上,他们从科斯那里继承的只是交易成本的概念内涵和分析模式,并非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一)交易成本概念与Buckley&Casson的内部化理论

Buckley&Casson(1976)在论述其“市场内部化经济学”时认为,由于“在一定条件(如规模收益非递增)下”,通过完全竞争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因此企业以寻求效率为动机进行市场内部化的必要条件是外部市场不完善。内部化规避了不完善的外部市场,避免了因市场不完善导致的低效率,进而产生了内部化利益,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成本会抵消潜在的利益,因此,企业的最优规模被确定在进一步内部化的成本与利益相等的那一点。企业跨越国界进行内部化时创造了多国企业。这就是他们解释多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逻辑。

学术渊源上,Buckley&Casson的内部化观点源于科斯在《企业的性质》(1937)-文中将企业解释为节约交易成本所产生的组织形式。他们也承认其“市场内部化的经济学”得益于科斯等人的经典分析,同样以“企业替代市场”的逻辑为基础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照此逻辑,他们的内部化理论是将跨国公司解释为出于节约交易成本的效率动机而产生的经济组织。

(二)交易成本概念与Rugman的内部化理论

Rugman(1981)将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投资问题,其内部化观点建立在极强的假设之上,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纯理论相反,自由贸易被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所破坏,并由多国企业取而代之。在Rugman看来,针对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或外部市场的缺失,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以管理指令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以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即所谓的内部化。他指出“科斯(1937)在其原创论文中显示国内公司可以规避常规市场并利用内部价格以克服外部市场上过度的交易成本,为避免这些成本,企业的管理团队可以使用管理命令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三)内部化理论中的交易成本概念

内部化学者Buckley&Casson(1976)和Rug-man(1981)虽都认为多国企业的存在即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企业替代市场,但他们所说的企业在内涵上只是作为外部市场替代物的内部市场。尽管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和分析模式在他们的理论构建中都有使用,但科斯意义上的企业概念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科斯思想传统下的多国企业理论

(一)Hymer的多国企业理论介绍

Hymer作为多国企业理论的开创者,其早年博士论文(1960)的观点早已进入教科书,并被冠以产业组织方法的标签。然而,Hymer(1968)的交易成本思想被世人发现至今仅20年,且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传播。Hymer是最早将科斯(1937)的交易成本观点应用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研究的。在沉寂了大约30年之后,该论文最初的法文版被Horaguchi&toyne(1990)与Casson(1990)等人发现并刊行英文版译文。至此确立了Hymer作为直接投资理论交易成本方法先驱的地位。例如Horaguchi&toyne(1990)指出,“通读Hym-er的博士论文和其有关科斯的著作”可以发现Hymer运用“科斯的企业与市场理论”并同时考虑“管理资源”的作用以解释多国企业。

(二)Hymer交易成本思想的学术渊源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到,科斯思想和分析模式在Hymer的多国企业理论中体现得非常完整。也不难看出,在学术渊源上,Hymer的内部化观点同科斯(1937)的思想联系密切。虽然Hymer在其博士论文中并未明确提及科斯(1937),但提出的观点“企业将市场内部化或取而代之”与之类似;而Hymer(1968)后来则明确引用了科斯(1937)的观点,并将其文章第一部分的标题命名为“企业是节约市场成本的工具”。可见,Hymer沿袭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市场与企业”二分法,也基本遵循了科斯(1937)从企业“是否有利可图”的角度选择交易模式的思路,明确指出从企业的角度研究问题。总之,同科斯(1937)-样,Hymer(1968)体现出原始粗糙的交易成本思想。这同Hennart的多国企业理论所体现的威廉姆森思想具有显著的差异。

三、威廉姆森思想传统下的多国企业理论

(一)Hennart的多国企业理论介绍

Hennart是跨国公司理论内部化/交易成本方法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在早期的时候使用“内部化”一词(1982),后期则改作“交易成本理论/方法”的提法(2000)。其观点以交易作为分析单位,对给定的交易进行分析。Hennart认为,对于给定的交易,不同制度(市场或企业)以不同的方式(价格或等级结构)组织交易会经受不同的成本,内部化理论应当解释为何企业在组织交换上是更有效率的制度。Hennart指出,价格制度可以无成本地完成任何组织制度都必须完成的三个任务,即告知每个人以他人的需要、补偿其生产性质的行为和抑制议价。

为减少上述成本,尤其是减少机会主义导致的“欺诈”动机,需要以等级结构的指令替代有瑕疵的市场价格,切断产量与业绩之间的联系,即市场不完善的解决方案是以等级结构作为组织方式,这是因为内部化转移了动机并提供了“正确的”信息。

当然,等级结构作为一种与价格不同的激励结构会引发“偷懒”,这就成为利用企业制度的成本。而可能的企业失灵与等级结构失灵同时存在意味着显著的交易成本本身并不是内部化的充分条件。由于使用单一的组织方式(价格或等级结构)受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二者兼用是最为现实的组织方式。在Hennart看来,多国企业的边界最终由此决定。

(二)Hennart多国企业理论的学理特征

Hennart对多国企业的解释是强调基于“自然的”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具体地讲,是指信息成本、执行成本、议价成本等形式的交易成本。从学理上看,虽然Hennart同样注意到确立、执行与转移产权的成本,但根据其理论对产权的确定与执行成本的重视,可以判断Hennart的理论体系中所讲的主要的交易成本属于产权学派的交易成本概念,即确定与维持产权的成本。虽然Hennart在其理论中运用威廉姆森类型的交易成本概念,同属产权学派的交易成本观点,而且对交易成本的解释同威廉姆森(1975,1985)-样基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概念,分析模式如出一辙,但是Hennart(2000)强调其理论并不完全依赖,只是时而取用“资产专用性”这一标志威廉姆森版本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特征的概念。因此可以认为,Hennart的理论虽是威廉姆森的思想传统,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四、交易成本理论对多国企业理论的影响

(一)交易成本理论对多国企业理论发展的贡献

Hymer(1968)吸收并明确运用了科斯(1937)的思想,即所谓企业理论,也将企业视作协调生产活动的组织,企业家的“管理”与“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协调方式。Hymer指出“只有当市场不完善且企业规模大到足以意识到诸(市场)不完善时,才需以多国企业的管理结构替代市场联系。”简言之,Hymer以企业作为解决方案是基于企业的管理结构能够更好地协调生产活动这一认识。

总之,科斯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思想进入多国企业理论后,Hymer与Hennart轻松地回应了内部化论中瑕疵明显的观点,有力地推动了多国企业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从协调和激励两个方面,清晰地解释了多国企业的存在。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挑战与理论的发展

交易成本理论推动了多国企业理论的发展,解决了多国企业经济理论发展中遗留的问题,使得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迅速达到鼎盛。然而,理论顶峰的到来也往往伴随着挑战的出现和衰落的开始。

资本市场概论篇8

贵州省201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程表(社会)专科专业名称2017-10-21上午2017-10-21下午2017-10-22上午2017-10-22下午02020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58市场营销学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46中国税制00148国际企业管理00041基础会计学00055企业会计学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03954现代公文写作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144企业管理概论020203会计(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7财务管理学00157管理会计(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46中国税制00041基础会计学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55中级财务会计00156成本会计03954现代公文写作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144企业管理概论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63管理心理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00071社会保障概论00164劳动经济学03954现代公文写作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144企业管理概论00165劳动就业概论020209旅游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90中国旅游地理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82公共关系学00187旅游经济学03954现代公文写作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0104经济法学(专科)00230合同法00242民法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5679宪法学00227公司法00245刑法学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00167劳动法00243民事诉讼法学04729大学语文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226知识产权法00233税法00244经济法概论05677法理学030112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0242民法学00247国际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5679宪法学00223中国法制史00245刑法学00261行政法学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260刑事诉讼法学04729大学语文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05677法理学030301行政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292市政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07现代管理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00182公共关系学00277行政管理学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40法学概论00312政治学概论040101学前教育(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84学前心理学00386幼儿文学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0394幼儿园课程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85学前卫生学0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0413现代教育技术0430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级)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0392学前儿童体育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04729大学语文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12英语(一)00383学前教育学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4普通逻辑00031心理学00529文学概论(一)00535现代汉语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29教育学(一)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36古代汉语00506写作(一)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80701计算机及应用(专科)02142数据结构导论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02198线性代数04729大学语文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02323操作系统概论090622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442乡镇行政管理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03971经济学基础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100701护理学(专科)00488健康教育学02901病理学02997护理学基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903药理学(一)02996护理伦理学03000营养学03179生物化学(三)02113医学心理学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02998内科护理学(一)03954现代公文写作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2899生理学03001外科护理学(一)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03003儿科护理学(一)本科专业名称2017-10-21[上午(09:00-11:30)]2017-10-21[下午(14:30-17:00)]2017-10-22[上午(09:00-11:30)]2017-10-22[下午(14:30-17:00)]020106金融(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00067财务管理学00139西方经济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54管理学原理00076国际金融00078银行会计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15英语(二)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79保险学原理020114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00127农学概论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00134农业统计学09469财经应用写作00071社会保障概论00129农业政策学(一)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130作物栽培学(一)09470创业理论与实务020202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067财务管理学00139西方经济学00151企业经营战略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54管理学原理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3质量管理(一)00154企业管理咨询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15英语(二)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152组织行为学020204会计(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00139西方经济学00162会计制度设计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54管理学原理00159高级财务会计00160审计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15英语(二)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158资产评估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20208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00139西方经济学00185商品流通概论00186国际商务谈判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55企业会计学00184市场营销策划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15英语(二)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183消费经济学020210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00058市场营销学00067财务管理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54管理学原理00199中外民俗01868民族文化概论06011旅游学概论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200客源国概况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152组织行为学00196专业英语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020218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0054管理学原理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41基础会计学00182公共关系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088管理思想史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0015英语(二)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6091薪酬管理06092工作分析020230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318公共政策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0261行政法学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05725文化管理00153质量管理(一)00154企业管理咨询03331公共事业管理03335公共管理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2382管理信息系统05722公共经济学05724公共卫生管理05726国土资源管理030106法律(本科段)00230合同法00249国际私法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5678金融法00227公司法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00257票据法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00262法律文书写作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00167劳动法00258保险法00263外国法制史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680婚姻家庭法00015英语(二)00169房地产法00226知识产权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33税法030302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00024普通逻辑00067财务管理学00318公共政策00320领导科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261行政法学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00321中国文化概论01848公务员制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034社会学概论00322中国行政史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040102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00398学前教育原理00401学前比较教育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402学前教育史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399学前游戏论00467课程与教学论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050105汉语言文学(本科段)00037美学00540外国文学史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9训诂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541语言学概论050201英语(本科段)00087英语翻译00600高级英语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830现代语言学00831英语语法00832英语词汇学00840第二外语(日语)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603英语写作00604英美文学选读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02194工程经济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02200现代设计方法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420物理(工)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080702计算机及应用(独立本科段)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02324离散数学02331数据结构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0023高等数学(工本)02326操作系统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737C++程序设计00015英语(二)02333软件工程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080806建筑工程(独立本科段)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02439结构力学(二)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446建筑设备03347流体力学02198线性代数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48建筑结构试验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420物理(工)02442钢结构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100702护理学(独立本科段)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006护理管理学03202内科护理学(二)03203外科护理学(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008护理学研究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03200预防医学(二)00182公共关系学03005护理教育导论03201护理学导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435老年护理学00015英语(二)03004社区护理学(一)03007急救护理学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03011儿科护理学(二)04436康复护理学030401公安管理(本科段)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69警察伦理学00372公安信息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235犯罪学(一)00370刑事证据学00860公安行政诉讼00861刑事侦查情报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729大学语文00015英语(二)00371公安决策学00373涉外警务概论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贵州省201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程表(助学)专科专业名称2017-10-21上午2017-10-21下午2017-10-22上午2017-10-22下午02020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0058市场营销学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8国际企业管理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20203会计(专科)00157管理会计(一)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55中级财务会计00156成本会计 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63管理心理学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00164劳动经济学00165劳动就业概论020209旅游管理(专科)00190中国旅游地理 00187旅游经济学 020228物流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0高等数学(一)00041基础会计学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12英语(一)05372国际物流导论020313销售管理(专科)0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00041基础会计学00144企业管理概论030112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0242民法学05679宪法学00245刑法学00243民事诉讼法学05677法理学030301行政管理(专科)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292市政学00107现代管理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0101学前教育(专科)00384学前心理学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430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级)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0383学前教育学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4普通逻辑00031心理学00529文学概论(一)00535现代汉语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29教育学(一)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36古代汉语00506写作(一)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50425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科段) 05412专业制图  050454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 08880动漫美术基础(二)(平面与色彩)  080701计算机及应用(专科)02142数据结构导论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02198线性代数03954现代公文写作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02323操作系统概论080828建筑工程(专科)09064建筑材料及检测技术02387工程测量0906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检测技术05394建筑物理081305烹饪工艺(专科) 02525烹饪原料学  082236工程造价(专科)(路桥方向) 03940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0394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90622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01442乡镇行政管理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03971经济学基础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100701护理学(专科)00488健康教育学02997护理学基础02903药理学(一)02998内科护理学(一)02899生理学03001外科护理学(一)100801药学(专科)03031药物分析03029药剂学 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科专业名称2017-10-21上午2017-10-21下午2017-10-22上午2017-10-22下午中学教育类90037美学90087英语翻译90230合同法90501体育史90503体育教育学90540外国文学史9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92011复变函数92055中级有机化学92081进化生物学9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9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96518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90227公司法9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90495体育保健学92056仪器分析92085细胞生物学92088生物教育学92105地理教育学92326操作系统9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9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96855微分方程97976音乐欣赏(二)90167劳动法90499体育游戏9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9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9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90735音乐教育学90832英语词汇学92014微分几何92054中级无机化学92084组织胚胎学92101区域科学原理92104现代自然地理学9232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9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90502体育管理学9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90541语言学概论90604英美文学选读90732简明配器法92013初等数论92059化学教育学92079生态学概论92094人文地理学概论93144环境科学基础94336教育法规概论020106金融(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00076国际金融00078银行会计学00079保险学原理020114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00127农学概论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34农业统计学00129农业政策学(一)00130作物栽培学(一)020157财务会计与审计(独立本科段)08119管理会计06072企业财务审计08130现代公司理财00103证券投资学08131财务分析与案例研究06194内部审计020202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151企业经营战略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3质量管理(一)00154企业管理咨询00152组织行为学020204会计(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60审计学00158资产评估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20208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00186国际商务谈判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84市场营销策划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183消费经济学020210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99中外民俗01868民族文化概论06011旅游学概论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200客源国概况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020218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88管理思想史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1薪酬管理06092工作分析020230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318公共政策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03331公共事业管理03335公共管理学05722公共经济学020261工程财务管理(独立本科段)00162会计制度设计0529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05293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06214西方财务管理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5294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020279工程管理(独立本科段)0826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06087工程项目管理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01850建筑施工技术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08263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020314销售管理(独立本科段)00067财务管理学00151企业经营战略00186国际商务谈判03291人际关系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30106法律(本科段)00230合同法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00167劳动法00226知识产权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16民商法(本科段)05559海商法05558侵权行为法  030302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261行政法学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01848公务员制度 040102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00398学前教育原理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00399学前游戏论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040108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00469教育学原理00449教育管理原理00468德育原理00472比较教育00453教育法学040120基础教育(独立本科段)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06420中文工具书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050105汉语言文学(本科段)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541语言学概论050201英语(本科段)00600高级英语 00832英语词汇学00603英语写作00604英美文学选读050309公共关系(独立本科段)00318公共政策00320领导科学03291人际关系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3292公共关系口才03297企业文化03300现代媒体总论03293现代谈判学03295国际公共关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0015英语(二)00152组织行为学03294公共关系案例06091薪酬管理050412环境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432室内设计(独立本科段) 05340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02240机

资本市场概论篇9

关键词: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50-02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面临着重大危机与挑战,在此危机下布洛维概括了4种立场与态度,即“运用、传播、埋葬、构筑马克思主”。在构筑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布洛维和赖特将马克思主义视作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分析传统,同时用以科学的剖析当代社会发展、变迁与再生产的困境。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建构需要融入社会学概念,将马克思主义演进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理论,借助社会学思想帮助马克思主义获得重生,这就需要其继承者创构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应对转型过程中战胜危机与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布洛维特别强调,后社会主义时代急切呼唤马克思主义,要求其对“社会”这个有异于国家和经济的领域予以更多的关注,并且这也是构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背景。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以对“社会”概念的重新界定为其中心任务,以“社会”视角构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更加科学的认识、建设社会,创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社会是国家与经济间特有的制度空间

在现今的后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没有像某些人断言的那样因社会主义在实际中的受挫而消亡,布洛维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旧诠释着最系统的资本主义批判,并指出了具有可行性且令人信服的替代制度。从本质上而言,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延续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长久,并且马克思主义必须依靠资本主义来重新建构和更新自己。实现这些更新并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奠定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家―葛兰西和波兰尼。二人以有着巨大差别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为出发点,相交于“社会”概念,发展延伸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布洛维在其《走向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这一论文中对他们的社会概念理论共性做了讨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与超越,布洛维将这种理论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后裔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自主性及原创性,即对“社会”概念的阐释和重视。

对于“社会”概念,葛兰西与波兰尼各自有着不同的且具有历史针对性的概括。葛兰西的社会指的是公民社会,涵盖工会、政党、利益群体及其他志愿团体,并且这一公民社会应将其放诸于国家矛盾中才能深入理解。在葛兰西的理论中,公民社会在于国家斗争勾连的复杂环境中生成。国家是公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综合体,政治社会指的是由政府、司法部门、军队构成的国家机构,且具有行政暴力性质;公民社会由相对自主的行会、学校、教会等构成,代替统治阶级行使“霸权”职能。葛兰西的霸权概念是指统治阶级将对自己有利的信仰和价值观推行到社会各阶层中,他不是强制性的暴力控制,而是在使社会大多数成员对社会信仰和价值观的认同上得以实现,这种霸权概念有利于对公民社会本质的理解。这种建立在普遍意愿上的霸权统治,不仅外延于政治经济制度之中,更以意识和经验的形式内化于社会思想之中,成为捍卫统治利益的堡垒。

波兰尼以能动社会为其社会概念,对这种社会概念的理解需将其放诸于与市场的矛盾关系中。能动社会指的是19世纪英国的合作社会、工会、争取政治权利的政党和运动的发展,其产生背景是市场对社会的毁灭倾向,社会采取各种行动保护自己,赢得制服市场。波兰尼认为,劳动力、货币、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对资本主义生产产生直接性威胁,而要延续资本主义只能通过“能动社会”的构建抵御商品化带来的毁灭性结果。为了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反市场化意味的能动社会应运而生。

葛兰西和波兰尼立足于不同视角延伸出了“社会”概念,虽然两人对社会定义的侧重点不同,葛兰西的“公民社会”联系于国家,波兰尼的“能动社会”联系于市场,但是两人都强调社会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内部经济的特有的制度空间。而社会主义则是国家与市场对社会自我调节的服从。由此,从社会涵义层面,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继而构建出在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下的“社会”概念。在此社会概念的基础上,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诠释了资本主义的进程与发展,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困境与失败,并由此提出应对突围第三次市场化浪潮的策略。

二、社会的产生是保障资本主义正常持续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曾预言,在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扩大、危机不断深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然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而且其持续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这种现象应如何理解呢?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给予明确的答复,“社会”的产生、发展是保障资本主义持续长久的基础。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中,资本主义的划分应以“社会”的出现为根据,19世纪末的“公民社会”与“能动社会”,正是区分早期与发达资本主义的显著标志。由于这个“社会”的出现,资本主义由“政治独裁”转变为“政治霸权”,由“市场专制”转变为“市场规制”,进而有效遏制了资本主义的灭亡趋势。

(一)公民社会及其政治霸权

葛兰西强调,早期资本主义或落后国家中,因还未形成公民社会,因此,阶级统治多利用零合式冲突或利益对抗的方式,国家成为阶级压迫的暴力统治工具。此时,国家成为独裁制国家,统治阶级成为专制阶级,阶级冲突剧烈,阶级矛盾明显,社会各个方面尚处于不稳定之中。

国家统治与被统治阶级在利益层面上的妥协与让步,在福利、教育等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公民社会这一构建于国家和经济之间的特有组织和制度由此形成。公民社会的出现,使国家也延伸至公民社会,国家不仅仅是政治的,同时也是公民的,国家中的统治阶级不仅代表本阶级利益,更代表着社会利益。葛兰西认为,与国家相关联的公民社会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由政治独裁向政治霸权的转折。霸权包含暴力联合认同及协商后的利益让步,合作式对抗代替零合式冲突。霸权的形成,使统治阶级依靠这些行动维系其统治,并赢取被统治者的认同,遏制阶级斗争的激化,缓和阶级矛盾。此时,国家若是沟壕,那么公民社会则是维护这一沟壕的强大壁垒支撑。“若国家出现危机,公民社会便会立即显示其稳健结构。”另外,公民社会的形成也熄灭了任何夺取国家政权的企图。因而,在葛兰西的理论中,正是公民社会调和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化解了其政治危机,保证了资本主义的长久发展。

(二)能动社会及其市场规制

波兰尼认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化及商品化发展具有扩张趋势,其间将商品化从实际的真实商品延伸扩展至劳动力、货币、土地等虚构商品中。此类毫无限制性的扩张行为,使社会被用来迎合市场需求,这就是“市场专制”。商品化的市场专制形式,损毁了生产要素价值,破坏了资本主义应有的生存发展能力,导致社会的冲突及混乱,致使资本主义毁灭。鉴于此情况,波兰尼认为,要想延续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通过创建能动社会来抵制商品化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另外,市场化的过程即是各阶级抵御市场构建能动社会的过程。通过对劳动力、土地、货币实施的反市场化运动,各阶级突破“狭隘的阶级利益”,代表着整体社会利益。而这些捍卫社会利益的行为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抑制了社会中不同阶级利益的冲突与对抗,同时,抑制经济危机的产生。

总之,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及其社会被复杂、密集的能动社会和公民社会的有组织的、有规模的资本主义代替,且后者获得了更为发达的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正是这种“有组织”的社会特征,为资本主义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社会的进步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关键

相较于传统社会学中立的价值立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更加明确的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因此,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既要研究资本主义,又要研究好社会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国家和市场对自我调节的社会的服从。

首先,社会主义如同资本主义一样,是国家、社会、经济的集合体。社会主义替代着资本主义质性,涵盖资本主义的各项积极成果。对于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既是经济和政治形态的延伸,更是特殊制度体系的社会形态的延续发展。区别早期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的标志就是构建了与国家或市场关联的公民社会或能动社会,继而有效遏制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保证了资本主义的长盛不衰。所以,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政治经济的发展,更要寻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使国家、社会、经济间的结构关系平稳发展。对于那些落后国家,既要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更需要建设一个政治与经济相连接的公民社会。

其次,社会主义相较于资本主义又有所不同,是存在于社会基础之上的国家、社会、经济的集合与统一。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社会与国家、经济的各方面关系。在葛兰西和波兰尼看来,若资产阶级民主制是公民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平衡关系的标准,那么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国家归附统一与经济市场的典型,而社会主义则是国家与经济对当时社会的服从。其二是社会内容于阶级关系上的体现,资本主义是资本家所进行的资本主义霸权统治,而社会主义要构建的是工人阶级成为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将暴力与认同相结合进行的社会主义霸权统治。

第三,社会学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计划,社会学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发端于资本主义内部,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主义的出现不是自发的也不是必然的,而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之上有组织、有预见性的社会政治运动。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为:其一,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条件不是自然而生的,发达的生产力与激烈的经济矛盾并不足以说明社会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其二,未来发达资本主义不是线性单一的,而是存在着不同的可能性,社会民主制、自由民主制、社会主义可能都是其发展道路。其三,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逐渐服从于社会,创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霸权将会是一个漫长系统的过程。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概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内容。只有明确认识、界定、探索、构筑社会,才能更为有效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超越突破资本主义,构建更加完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承担着保卫社会生产与发展的重任与使命,因此,探索研究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构筑将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于华,史云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布洛维“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J].开放时代,2008,(3):141-151.

〔2〕刘天喜.“社会”的意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7-32.

资本市场概论篇10

关键词: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动因

一、引言

退市可以分为两种:主动退市和被动退市。被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不再符合上市标准而被迫退市。私有化属于主动退市,通常是由大股东提出,以现金或者有价证券的方式,从其他小股东手中购回市场上的所有流通股,从而使上市公司就此摘牌退市,成为私人公司。私有化退市是企业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公司价值,实现战略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中国概念股在境外倍受青睐。境外上市曾经是成功、荣耀和财富的象征。然而自2010年起,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兴起了一股私有化退市的风潮,并且蔓延至今。以美国市场为例,根据i美股统计,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共有51家中国概念股宣布私有化(见下表)。私有化浪潮中,甚至不乏小肥羊、盛大网络和阿里巴巴等行业标杆企业。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加入私有化大潮中,“私有化退市”已经取代ipo成为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的又一关键词。

实践中,境外上市往往具有能够迅速筹集巨额资金、改进公司的治理效率、提升品牌的市场价值以及增加股东财富等优势。然而,为何却有众多中国概念股公司反其道而行,纷纷私有化退市呢?本文通过对2010年以来从境外私有化退市或正在进行私有化的中国企业的分析,试图梳理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有所启发。

二、恶劣的融资环境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环境动因

2010年以来,中国概念股经历了一轮长期的下跌过程,一大批中国概念股的股价跌入谷底。伴随而来的公司低估值、低市盈率和低市场交易量,直接导致了中国概念股再融资的恶劣环境,这也成为了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客观因素。具体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做空风潮的兴起引发了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以浑水研究、香橼研究和艾弗瑞等为代表的做空机构连续质疑报告,做空中国概念股公司。在做空中国概念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市场研究机构、评级机构、对冲基金、券商和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利益链条。市场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找瑕疵”的工作,并形成产业链:建立空仓――披露财务造假数据――评级机构调低评级――律师事务所――被做空公司股价暴跌――做空者卖空获利。做空风潮的兴起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不信任情绪,拉开了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的序幕。同时,部分中国企业又频频暴露出财务欺诈等丑闻,这不仅断送了自身前程,也将中国概念股集体拖入了信任危机的泥潭。加上支付宝事件引发的Vie结构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宏观环境问题,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信心逐渐降至冰点,中国概念股企业估值低迷,股票价格大跌。i美股中概30指数就直观地反映了中国概念股危机下在美中国概念股所处的恶劣环境。i美股中概30指数由2011年最高点的1266点附近一路下跌,并在2012年8月跌至谷底556点,跌幅高达56.08%;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却是相对平稳上升,甚至是屡创新高,由2600点附件攀升至3459点。

另一方面,经营模式不被理解,中国概念股水土不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境外投资者对具有本土特色经营模式的中国概念股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认可;而且受限于沟通渠道,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情况也不尽了解,对中国概念股的产品和业务有可能不熟悉。因此,在上市之初中国概念股可能借助“中国概念”而获得比较好的市场估值,可是从长期来看,正由于国外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并不熟悉,从而造成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流动性不好,股价难以上涨。这就是很多企业在海外水土不服的症状。例如,同济堂由于其中成药概念和盈利模式不被海外投资者认可,其股价从2007年上市到2011年退市已经缩水一半以上。最终,管理层选择主动摘牌,进行私有化退市。

根据估值理论,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忍受股价的长期低迷,往往会采取回购策略。因为当股价长期被低估时通常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面临被迫退市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低估值的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换手率或成交量一般都很低,而没有交易量的股票便已经失去了持续融资能力,其股票价值也就是个“纸面财富”。所以,很多公司价值被低估后,第一想法就是选择私有化退市。

三、战略调整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内部动因

私有化退市更多取决于企业战略的考虑,因为若要实施重大战略调整,在经营管理中会遭受多方掣肘。其一,根据公司治理理论,企业在公开市场上市就具有了公共企业属性,部分控制权将会转移到市场当中,企业的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会大为削弱;而且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小股东众多,企业决策程序比较复杂;同时,战略的调整需要公司有足够的自由度和时间来实施,需要公司与资本市场沟通。而私有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私有化后,公司控制权相对集中,治理结构将更加简单。从公司决策效率的角度考察,在非上市公司的组织形式下,公司管理层决策不受公众股东的影响,决策变得更有效率,同时也可免于各种股东集体诉讼。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做出统一决策,有利于公司理顺股权关系,顺利实现战略调整。例如阿里巴巴的私有化退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整合旗下电子商务业务,构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大平台,实现B2B业务的转型,实施“大阿里”战略。其二,从投资者价值偏好差异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多受制于短期的业绩压力,在公司需要整合结构或制定新战略规划时往往也容易受到掣肘。公众持股者通常更注重短期收益,而对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缺乏投资兴趣,这种价值偏好会迫使管理层偏向于短视而忽略公司的长期战略,最终影响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实现。反之,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和布局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施,而资本市场关注上市公司的短期业绩和回报,投资者需要看到的是企业的增长回报信息,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公司短期的盈利能力。所以,资本市场追求短期回报的特点与公司长期的战略调整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资金已经不是迫切需求,长远竞争力才是考虑的重点。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资本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私有化之后,公司管理层决策就不受短期股价影响,可关注长期目标。盛大网络就是出于中长期战略的需要而选择私有化退市,私有化后重新调整公司战略,制定“瘦身计划”重新打造盈利模式。

四、严厉的监管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制度动因

境外上市,看得见的是光环,看不见的却是资本的镣铐。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上市之后必须遵守上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接受严格的监管。由于各国均强调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往往在法律上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等问题制定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这种监管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效益,但监管本身同时也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负担。首先,是针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上市公司必须构建一个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庞大的股东大会、由外部董事参加的董事会以及由利益相关者代表参加的监事会,并向外部董事、监事等人员支付巨额的报酬。其次,是针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公司上市后,要严格按照境外证券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例如需要按期及时地披露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名目众多的报告和相关文件,而一旦公司的业绩低于投资者的预期业绩,公司的大股东、董事会就会面临投资者的压力。而且为了披露信息,上市公司必须雇用独立的会计师和律师等专业人员,由此产生的巨额费用都须由公司承担。此外,大量的信息披露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公司的透明度,竞争对手可能从公司详细的信息披露中获取重要的、与竞争相关的信息,这将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相反,如果公司进行私有化退市,则可以使公司在更加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更加简单的法人治理结构下得以继续发展。私有化后的非上市公司决策会更有效率,也不用再考虑信息披露和股东业绩的压力的问题。

五、高昂的维护成本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经济动因

中国概念股境外上市后,每年仍需承担高昂的上市维护费用,例如上市年费、投资者关系维护费、法律顾问费、审计费、信息披露费、公司高管的责任保险等。其中,为了吸引和维持投资者对新上市公司的注意力和兴趣,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极其关键的,其费用也相对较高。此外,配合证监部门和交易所的监管也会有一定的支出。特别是在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颁布的萨班斯法案对在美上市公司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在美上市企业的上市维护费用。一是公司治理方面。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并提出审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不能包含任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赋予审计委员会更多的责任,并增加高管人员及董事会的责任,但要组成此类审计委员会所需成本却非常高昂。二是在内控方面。法案要求公司管理层应该设计所需的内部控制,并保证首席执行官能掌握公司及其合并报表子公司的所有重大信息,尤其是报告期内的重大信息,并大幅增强了公司的财务披露义务。这些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同样也需要很大的成本。英国、德国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没有颁布诸如萨班斯法案这么严格的证券市场监管法律,但这些国家也在上市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在股价过低、融资无望的情况下,继续承担过高的维护费用,对中国概念股公司而言无疑是不小的负担。因此,维持上市的成本收益比不经济是中国概念股选择私有化的重要动因。

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实践说明上市并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而仅仅是其作为市场参与者进行资本运作的一种手段。无论是上市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最终还要看它能否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相对于维持上市地位,有时私有化反而更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然而,私有化退市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如像泛华保险和侨兴移动那样要么被迫撤销,要么接受私有化失败,因为私有化面临着代价过高、程序繁杂以及潜在诉讼等诸多风险。因此,中国概念股应结合企业实际,理性分析其私有化动因,谨慎决定是否私有化退市。同时,中国概念股私有化浪潮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面对中国概念股集体私有化的浪潮,我国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优质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适时推出国际板,释放a股相对海外市场的估值优势,促使海外红筹股顺利回归a股市场。Z

参考文献:

1.李寿双,苏龙飞,朱锐.红筹博弈:10号文时代的民企境外上市[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2.叶伟.中国公司在美上市私有化问题解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2,(7).

3.于丹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美国公司治理领域中的重大变革[J].环球法律评论,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