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46:22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1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尹韵公;(5-6)

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孙德宏;(7-8)

中国传媒:到世界舞台上博击风云李良荣;(8-9)

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胡智锋;(10-11)

新形势下军事外宣工作研究蒋乾麟;(12-16+110)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事件”报道为薛可;梁海;(17-22+111)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李喜根;(23-28+111)

激活历史——评30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张谦;(29-35+111)

自由与责任的冲突——报禁解除20年后台湾新闻媒体现状透视吴琳琳;(36-41+111-112)

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张瑞倩;(42-50+112)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蔡骐;(51-57+112)

透过烟雾缭绕的荧屏——以《士兵突击》为例分析作为道具的香烟周培勤;(58-64+113)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丁未;田阡;(65-74+113)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曹晋;(75-81+113)

多维视野下英美广播制度差异形成的根源刘建明;秦志希;(82-90+114)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董天策;(91-98+114)

中国广告中的情理诉求——从“非位”(etic)到“主位”(emic)林升栋;(99-105+114)

地市党报营销策略研究忻志伟;(106-109)

普世价值与文化安全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2)

社会责任:传播学研究的学脉所在——在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上的致辞王伟光;(5-6)

关注新媒体:当前和未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李慎明;(7-8)

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会张虎生;(9)

网络传播需要理论创新——在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上的开幕致词尹韵公;(10-11)

《中国传播学30年》一书近日出版君先;(11)

试论“互媒体性”杨霜;(12-18+109)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郭小平;(19-31+110)

从西方三大通讯社对北京奥运开幕式报道框架看舆论同化问题刘小燕;nancyVanLeuven;(32-38+110)

传媒与城市软实力关系的实证研究陶建杰;(39-45+110)

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钟瑛;余秀才;(46-53+111)

讣告(53)

博客社区内的互动交流结构:基于评论行为的实证研究王晓光;(54-60+111)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夏雨禾;(61-70+111-112)

五四时期广告教育与广告学研究初探陈培爱;杜艳艳;(71-78+112)

图说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传播——以《启蒙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吴果中;(79-85+112)

穷媒体、无序民主与国家动荡——解析吉尔吉斯斯坦中的传媒之争赵永华;(86-93+112)

汉语特质与中文新闻易读性公式研究黄敏;(94-98+113)

政府新闻效果评估要素初探侯迎忠;(99-105+113)

新闻图片、职业操守与媒介公信力刘波;(106-108)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增强我军国际传播能力蒋乾麟;(5-9)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9)

传播实证研究:从中层理论到货币哲学胡翼青;(10-17+109)

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姜飞;(18-28)

报料人参与媒体议程设置情况的实证研究王晓华;(29-35+110)

媒介使用、权威信息的可信度与民众对传言的信任王正祥;(36-46+110)

大禹治水:中国古代组织传播的前科学叙事胡河宁;(47-54+110)

汉代朝政消息的——布告黄春平;(55-63+111)

试论“文人论政”的流变——以报人的自我期许为中心朱至刚;(64-70+111)

报道中国:抗战时期在华美国女记者研究张威;(71-78+111)

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韩敏;(79-82+111-112)

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丁汉青;王亚萍;(83-92+112)

美国“网络中立”争论:在接入控制与开放之间罗昕;(93-99+112-113)

“广告中心”还是“用户中心”?——美英报纸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分析刘学义;(100-104+113)

党报理论宣传品牌建设的创新路径李磊明;(105-108)

由《鲁迅回忆录》恢复原貌出版想到的(2)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研究张品良;(5-11+109)

规范协商与职业认同——以阮玲玉事件中的新闻记者为视点田中初;(12-21+109)

共同参与的表演:人际互动对美国竞选政治的影响沈荟;(22-31+109-110)

德国主流媒体重构的“问题”——德国媒体涉藏报道内容分析王异虹;张晓玮;何苏鸣;丁洁;江晓川;(32-41+110)

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单波;王冰;(42-50+110)

论大众媒介对粉丝形象的建构蔡骐;(51-57+110-111)

卡通成人化的传播学辨析燕道成;(58-69+111)

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南长森;(70-76+111)

QQ群聊会让人更相信谣言吗?——关于四则奥运谣言的控制实验周裕琼;(77-88+112)

信息传播技术采纳在北京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探析雷蔚真;(89-99+112)

审视传媒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读《重建美国新闻业》的启示雷跃捷;严俊;(100-105+112-113)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105)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提升城市文明品质朱学文;洪放;(106-108+113)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阶段新论倪延年;(5-12+110)

邸报是古代报纸吗?——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线索再梳理廖基添;(13-21+110)

元代“邸报”新证孔正毅;(22-24+82+110)

近代中国一次成功的新闻舆论:“秋案”研究新视角何扬鸣;(25-34+111)

网络媒介的文化解放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范明献;(35-40+111)

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韩鸿;(41-50+111)

再论媒介时间:电子媒介时间观之存在、影响与反思卞冬磊;(51-56+112)

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芮必峰;(57-63+112)

元语言与换喻的对应合谋——符号传播意义的深层机制之一隋岩;(64-71+112)

框架与归因——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陈红梅;(72-78+112-113)

文本与快乐:受众理论视野中的女性阅读张大伟;(79-82+113)

从传播技术到生产工具的演变——一项有关中低收入群体手机使用的社会学研樊佩佩;(83-89+113)

电视对西部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恩施州石栏村的民族志调查刘锐;(90-100+113-114)

“绿色”广告的“灰色”地带——广告的环保诉求内容分析周培勤;薛飞;(101-109+114)

论晚清时期对外新闻传播思想徐新平;(42-48+110)

大陆时期新闻传播制度评析(1927-1949)向芬;(49-56)

中国传媒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向志强;黄盈;(81-90+112)

追思钱老的科学创新精神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2)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以大众传播渠道为例蒋晓丽;张放;(6-11+112)

传播学发展30年历史阶段考察王怡红;(12-26+112)

批判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何志武;(27-32+112-113)

论符号象似性曾庆香;(33-43+113)

中国表情:古代微笑传播的文化内涵胡河宁;(44-51+113)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内容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营彭祝斌;阳美燕;(52-59+113)

媒介融合时代传媒规制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肖赞军;(60-71+114)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71)

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顾明毅;周忍伟;(72-78+114)

从大众媒介到公用媒介:媒体权力的转移与扩张周笑;傅丰敏;(79-83+114)

中国传媒产业间的广告资源竞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实证分析强月新;张明新;(84-92+114-115)

“advertising”为何是“广告”——现代“广告”概念在中国的祝帅;(93-98+115)

广告学的核心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唐乐;(99-105+115)

我国关于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吴潮;赵晓兰;(106-111+115)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

关于研究方法思考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3)

全球新政治:手机短信传播与公共治理胡春阳;(5-11+111)

我国互联网管理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刘瑛;张方方;(12-19+111)

网络转载传播实证分析与DSCCa模型研究沈阳;王丽丽;刘晓兰;刘扬;(20-25+111)

“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起点与逻辑归点朱清河;张荣华;(26-37+112)

“中国新闻史学会2009年年会”在南京胜利闭幕(37)

神权政治与商代信息传播巫称喜;(38-42+112)

试论中国古代新闻观念的历史嬗变——以“消息”内涵变化为中心孔正毅;(43-48+112)

“传—受”博弈过程的本土化诠释——中国道家“可传而不可受”思想对传播吴景星;姜飞;(49-56+112-113)

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治传播学研王海洲;(57-64+113)

“冷战”与“”: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黄敏;(65-74+113)

超越宣传:变革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以教育政策传播为例李希光;杜涛;(75-83+1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活动的历史考察周庆安;卢朵宝;(84-88+114)

政府新闻发言人语言传播初探赵琳;(89-95+114)

实体传播与传播分类探讨赵建国;(96-100+114)

试析跨国广告传播及其文化取向高胜林;(101-106+114)

探索构建高素质新闻人才高地——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朱迪;(107-110)

谦虚谨慎应是学者的本能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张秉礼;吴信训;韩智冬;(2)

论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之不能成立尹韵公;(5-14+110)

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14)

范长江死因探析陈玉申;(15-18+110)

试论南宋临安的新闻事业何扬鸣;(19-26+110)

是经验总结,还是理想追求?——从胡政之入手探悉“四不”方针的来源王咏梅;(27-36+111)

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与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赵建国;朱颖;(37-45+111)

媒介进化:沉默的双螺旋崔林;(46-53+111-112)

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及直接经验的议程设置与涵化效果——以深圳的社会治安王晓华;(54-63+112)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动漫产业态势研究徐群晖;(64-68+112)

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媒介偏倚及其传播理想隋岩;(69-71+113)

“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姜红;(72-80+113)

中日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以及超越——以纪录片《靖国神社》为例黄月琴;(81-85+113)

中国中产阶层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杜骏飞;(86-96+114)

社会的喉舌:中国城市报纸如何再现公共议题曾繁旭;(97-104+114)

探索重大典型报道新模式何英杰;(105-108)

真理与真相——写在前面的话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张秉礼;吴信训;韩智冬;(2)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尹韵公;(5-6)

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孙德宏;(7-8)

中国传媒:到世界舞台上博击风云李良荣;(8-9)

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胡智锋;(10-11)

新形势下军事外宣工作研究蒋乾麟;(12-16+110)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事件”报道为薛可;梁海;(17-22+111)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李喜根;(23-28+111)

激活历史——评30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张谦;(29-35+111)

自由与责任的冲突——报禁解除20年后台湾新闻媒体现状透视吴琳琳;(36-41+111-112)

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张瑞倩;(42-50+112)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蔡骐;(51-57+112)

透过烟雾缭绕的荧屏——以《士兵突击》为例分析作为道具的香烟周培勤;(58-64+113)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丁未;田阡;(65-74+113)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曹晋;(75-81+113)

多维视野下英美广播制度差异形成的根源刘建明;秦志希;(82-90+114)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董天策;(91-98+114)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全新闻电台广播文化时段单元运营管理宣传推广受众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1【文献标识码】a

广播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在二战时期。那时,爱德华・R.默罗(edwardR.murrow)“这里是伦敦”的直播报道,给听众带来了“枪声”和“炮声”,让受众感受到了现场的实况。但是,许多广播新闻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陈旧的专题报道、总结报道,而不是实时的报道上,这种做法一直沿袭至今。

全新闻电台是广播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是满足广大听众渴望知道最新事态需求的主渠道,是广播文化特色的主平台,创办全新闻电台是中国广播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节目编排与运营的战略考虑

全新闻电台的节目编排与运营,管理者首先应有战略性考虑,这种考虑是全方位的又是最重要的。

(一)为什么创办全新闻电台

中国大陆的广播,曲折前行、浴火重生,经过不断发展,现已办有2787套节目。其中,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副省级城市以及全国州、市级城市,都办有一套综合型的新闻广播。这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所在地一般都办有两套新闻综合广播。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创办全新闻电台?

1.坚持新闻立台,扩大广播主阵地

新闻立台观念源于美国,一是1965年4月19日美国纽约1010全新闻电台(1010winS)的开播,使全新闻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又因水土不服,纷纷转向;二是音乐类型化电台细分受众的模式不断出现,娱乐至上的思想一度盛行。同时,在20世纪70年代,各种观念不断碰撞。1980年6月1日,一个主打全新闻的电视频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播,全新闻电台的实践、专家提出的新闻立台理念以及观众对全新闻频道的渴望,使全新闻电台逐步被广播人所认识。

新闻立台,不但美国这样做,世界上其他广播大国、强国,如英国、法国也不甘寂寞,或改进新闻电台,或开办了全新闻电台,还有一些国家则复制了1010全新闻电台的模式。

广播新闻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具有引领作用并能对当下和未来产生长久影响的文化。广播自诞生之日就一直与新闻密不可分,新闻改变世界,这毫不危言耸听。新闻中常常蕴含着鲜活的思想、多元的观念,蕴含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丰富理论,既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又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此外,也有助于受众认识社会的核心价值、社会规范和异地的风俗民情。新闻价值理念中的各种原则、定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坚持新闻立台,可以扩大广播的主阵地、主战场,可以保持广播正确的发展方向。

2.建设广播文化强国,以全新闻广播作为领军电台

在世界上,目前有近100余种类型化电台的细化模式。我国有20余种广播形式,多数是综合型的电台,如新闻综合电台、交通综合电台、音乐综合电台等。建设广播文化强国,无疑还要丰富各种类型,如音乐类型化广播、公共广播、少数民族广播、校园广播、社区广播等。但在这些细分的模式中,站在引导性地位,其影响力、公信力最大的,还是全新闻电台,因为其可以开阔受众的视野、增长受众的知识、提升受众的文化品位、转变受众的观念。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创办全新闻电台也不例外。全新闻电台重装备、高投入,对采编播以及技术人员素质要求高,引进人才、设备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这都是应该正视的现实。正因为有这样的难题,全新闻电台不可能谁都能办,相对而言,它又不会过多、过滥。以全新闻电台作为领军电台,可以带动其他电台的发展。

3.满足受众的普遍需求,提升广播的公信力

广播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凭借其快速、准确、富于逻辑和形象思维的特征,给受众以人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思考,其传播价值位于核心地位,因而是受众普遍需要的内容。满足受众对广播新闻的心理需求,不但使受众享受到了知情权,还可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在传统广播受到新媒体强势冲击的今天,保持这种公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保持这种公信力,全新闻电台应该做到: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播出,保持新闻的高度敏感,报道世界上所有的重大新闻事件,满足受众对外部世界信息的渴望。开办全新闻电台,对频率而言,新闻更加专业,采制的新闻更加精准,运营更加科学有效,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会落在实处,听众可以听到更多记者的直播报道,使全新闻电台更具广播特性。同时,受众也会变得更加忠诚。

4.保护广播文化,发挥广播独特功能

广播有多重功能,但作为大众媒介,“告之”是一个主要的功能。音乐类型化电台也可以“告之”,但它主打的是音乐而非新闻;广告可以“告之”,但它更多的是销售,属于经济活动。

广播文化首先要有广播作品的原创,比如自采的新闻资讯属原创,而这样的新闻资讯是海量的,这种海量的供给有助于受众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保护广播文化、保护广播文化的特色,广播才有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述两点全新闻电台能够做到。至于聚合式的“全新闻”,虽然也是新闻,但它不是电台自身的原创,从广播特性考虑不值得推广。真正的全新闻电台,不但要有自己的主编、主播、改写员,还要有自己的声音记者。而声音记者要具有直播性,特别是要出现在现场进行直播。新闻/谈话电台有新闻也有谈话,但谈话多为外请嘉宾,也不属自己原创,其版权会分割。新闻/深度电台、新闻/专题电台、新闻/特写电台本质上属于全新闻电台,但数量不多,影响力有限。所以,保护广播文化,发挥广播独特的功能,构建全新闻电台,是一个值得探索、实践的明智之举。

(二)创办全新闻电台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大陆,目前省、市级电台多数已合并,这种合并是至上而下的拉动,靠的是行政的推力。同样,创办全新闻电台也只能走这样的路径:自上而下的推动,要靠广播电视台或电台管理层决策。而这种决策,面临如下问题。

1.政策因素

创办全新闻电台必须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用政策引领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广播、电视台的性质以及支持广播电视等公益性事业建设有许多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第14条规定:“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在这里,政策已经明确规定电台实行事业体制,是事业法人,而不是企业法人,采取的是事业法人治理结构,而不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第三条第9款指出:“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②全新闻电台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比如广告、赞助等,按此规定应列为公益二类。

全新闻电台部级的电台可创办,省、市级电台也可创办。根据上述政策规定,目前面临的状况是:其一,全新闻电台如进入事业编制的公益二类,政府往往采取差额拨款,而差额拨款经费非常有限。以2000年至2012年为例,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民族广播差额拨款不到电台收入的10%,新闻广播全靠自筹。其二,编制报批存在难度。国家和省、市编办对编制控制很严格,许多电台采取台聘和公司派遣的做法招聘采编播及技术人员,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多数电台采取融通的办法:关键岗位如审稿、播音采取事业编制,其余采取台聘或公司派遣的方式过渡。其实,全新闻电台如能进入公益一类是最理想的。2013年,美国一些商业电台经营业绩下滑,一些专家提出政府要多给予支持。我国已经有了明确的政策规定,业界应该思考的是怎么用够、用足。

2.法律法规的因素

设立广播电台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我国的广播电台,必须遵守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涉及广播电台的有关法律。同时,监管行业的有关行政法规包括规章,都必须严格遵循。

目前,广播影视领域现行有效的专门性行业法规共8部;广电总局颁布的现行有效的规章共45部;现行有效的地方性广播影视法规共有22部;地方政府规章44部。③在这些法规、规章中,《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8号)、《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26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4号)、《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7号)、《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61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62号),在申报开办电台以及电台成立后均需严格执行,电台管理者应熟悉这些法规、规章,依法设台,依法管理全新闻电台的节目编排和运营。

我国对于中央和省、市级电台的频率使用早已作出规划,对设立电台的审批条件有明确要求,包括设立主体、国家及行业标准、专业人员技术设备和必要的场所,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明确的频率定位和传输覆盖范围,传输覆盖方式和技术参数等。借鉴世界全新闻电台设立的经验及教训,覆盖范围应以省、市政府所在地为宜,因为广播是本土化的媒介,乡音、乡情、乡俗往往受到听众的喜爱,所以不必包打天下。在中央电台、省市电台一般都开办有新闻综合广播,全新闻电台应与综合型的新闻广播有明显区别。

3.频率资源的因素

西方发达国家对频率资源的分配有法律法规的引领,推动了广播的发展。我国对频率资源的分配总体上观念滞后、办法老套,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广播的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美国共有电台(频率)15376个,法国共有电台(频率)4737个,远多于中国大陆的2787个频率。从理论上讲,我们不能完全以频率的多少来衡量、判断广播的影响力、公信力,但频率的多少可以作为广播发展的一项指标。中国的广播频率数量无法满足13亿中国人的需求。有的学者喜欢将广播与互联网的受众进行比较,但他们忽略了开办电台需要有关部门批准的这个事实,因此广播电台与互联网不在一个评价体系上。据有关方面资料,云南还有200多万人口听不到广播,其原因就是这些地区还未设立电台。电台的类型化、社区化、分众化需要开放频率资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解决频率资源匮乏的问题?其一,挖掘潜力。有的省、市电台一套节目使用两个调频,这是一种浪费频率资源的做法,可以调出一个调频,用于开办全新闻电台;其二,将其他竞争性不强的频率改为全新闻电台使用;其三,将远距离转播的频率调出使用;其四,重新申办频率。

4.节目来源因素

创办全新闻电台,目的就是保护广播文化、传承广播文化。因此,广播不能做报纸、通讯社的“有声版”。处理好原创和聚合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原创的内容越多,说明全新闻电台的实力越强,如果一家电台的内容全靠聚合,那就失去了全新闻电台的意义,沦为报纸、通讯社、网络的有声版,或变为附属电台。

要保护广播文化,保护广播特性,应充分发挥“声音记者”的作用,记者在现场的直播应在全天的节目中占有足够的份量,一条新闻多个版本可作为全新闻电台节目采制的军规。商业性的全新闻电台记者偏少,不值得效仿。全新闻电台的“声音记者”越多,直播性报道就越充足,节目就越鲜活,与网络的竞争就越有力量。同时,编辑部要不断地改写新闻稿。改写稿件主要来自通讯社、主流报媒、主流网站、公民记者来稿。对主流电台、电视台的播出内容通过切割,以插播的形式播出。

全新闻电台使用的交通信息、天气预报、股市行情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而不必靠本台记者采制,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5.技术条件因素

全新闻电台技术设备的配置应先进、实用,能满足采访、编辑、传输发射的需求。主要包括:采访、编辑设备,录音、制作系统设备,播出系统设备,主播系统设备,传输发射系统设备等。以省级电台为例约需资金四千万元。管理者应重视内容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一步到位,也可以分步实施。

(1)采访编辑系统设备。包括采访设备和编辑系统设备,其中采访设备具体包括数字固态采访机(录音用,含话筒、耳机等);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多媒体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pDa、智能手机等);通信辅助设备(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手机、卫星电话、便携传真机等);采访辅助设备(数码相机、DV、便携打印机等)。编辑系统设备包括计算机(含编辑系统软硬件);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电话等)。

(2)录音制作系统设备。包括语言录制机房设备、采访录音机房设备和新闻素材收录系统设备。其中语言录制机房设备包括录制调音台(以数字制作调音台为主);网络化数字音频工作站(重要机房配置主备设备);专业录音话筒(最少不低于两支);播放设备(包括DVD、固态录音机、外来节目播放计算机等);辅助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电话耦合器、GpS子母钟同步系统子钟、电话、对讲、监控、监听耳机、监听音箱等)。采访录音机房设备包括简易录制调音台;网络化数字音频工作站;专业录音话筒;播放设备及接收设备(包括DVD、固态录音机、外来节目播放计算机、电视接收信号源、直播机房信号信号源设备等);辅助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电话耦合器、GpS子母钟同步系统子钟、电话、对讲、监控、监听耳机、监听音箱等)。新闻素材收录系统设备包括电视墙(含电视机、监视器等);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各类型专网接收设备(含卫星接收机、各通讯社专用接收机等);素材采录计算机(工作站);录制调音台;多通道慢录系统设备;辅助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电话耦合器、GpS子母钟同步系统子钟、电话、传真、对讲、监控、监听耳机、监听音箱等)。

(3)播出系统设备。包括台内固定机房设备,台外移动直播、转播设备。其中,台内固定机房设备有数字播出调音台(网络化、模块化);专业主持人话筒;嘉宾话筒(需根据不同数量、节目需求配备);主备播出工作站;音频延时器;播放主备设备及接收设备(包括DVD、固态录音机、外来节目播放计算机、卫星接收机、专用光纤信号接收机、数字机顶盒、电视机等);稿件处理、短信、微信、信息查询主备计算机;辅助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电话耦合器、GpS子母钟同步系统子钟、电话、对讲、监控、监听耳机、监听音箱、空调、视频摄录设备、编码设备、专业灯光等)。台外移动直播、转播设备有DSnG小型数字卫星直播车(越野车);数字直播车;数字播出调音台(网络化、模块化);专业主持人话筒;嘉宾话筒(需根据不同数量、节目需求配备);主备播出工作站;音频延时器;播放设备及接收设备(包括DVD、固态录音机、外来节目播放计算机、卫星接收机、专用信号接收机、数字机顶盒、电视机等);多路径音频编码传输设备(含卫星、网络、通信网、无线等);稿件处理、短信、微信、信息查询主备计算机;辅助设备(发电机、UpS不间断电源、电话耦合器、GpS子母钟同步系统子钟、电话、对讲、监控、监听耳机、监听音箱、扩声系统、空调等)。有条件的可分别配置DSnG卫星车和数字直播车各一套。

(4)主控系统设备。按照广电总局第62号令及其实施细则中省级电台需求配置。

(5)传输发射系统设备。包括一座中波发射台和一座调频发射台,可选其一。

6.市场前景因素

管理者通过市场调查评估本市场的前景是非常重要的。全新闻电台一旦开播,就要投入大量经费。能解决好开办费是必需的,又是最基础的。长久的运行包括设备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而财政采取差额拨款的政策,往往投入有限。通过市场调查,评估广告营销,这对管理者的判断有益。通常,在进行市场预测时,还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也包括纸媒、电视、期刊和网络的营销状况。

二、全新闻电台的节目编排

节目编排涉及全新闻电台的收听率、触达率、影响力、公信力。想要满足受众收听需求,管理者要重点思考一下几个问题:谁会收听全新闻电台?受众典型代表的年龄、性别、文化、收入怎样?他们想听什么新闻?我们的全新闻电台与其他电台,如新闻综合广播有何不同,如何在本地市场获胜、保持领先地位?

(一)全新闻电台与其他类型化电台的区别

电台往往通过提供给受众不同的节目形式与其他电台相区别,全新闻电台与新闻/谈话电台、音乐类型化电台的各种细化模式虽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少区别。主要区别为:全新闻电台每周(7天24小时)全是新闻资讯,其他类型化电台模式根据定位编排部分新闻资讯,或不采用新闻资讯。

1.全新闻电台与新闻/谈话电台的区别

新闻/谈话电台的人员既有做新闻的,又有做谈话的,这与全新闻电台不同。全新闻电台中全部从事新闻采编、播出,管理工作比较单纯;新闻/谈话电台既有采编,又有谈话,管理工作就要复杂得多。但以谈话节目代替新闻资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是邀请嘉宾所做的节目或购买的谈话节目,不属电台原创,其广播的原创率不足。

新闻/谈话电台在新闻类型化电台中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如果谈话内容围绕新闻事件展开,且主持人是明星,会与全新闻电台产生竞争;如谈话内容不涉及新闻事件,其影响力会减弱,对全新闻电台形不成冲击。全新闻电台与其竞争的是新闻部分,应在这一部分重点强化新闻的质量。新闻/谈话电台因许多时段不属于全新闻,采访、制作相比较而言要简单得多,既可以在大城市开办,也可以在中等城市开办,这与全新闻电台不同。

2.全新闻电台与谈话电台的区别

谈话电台有的围绕新闻事件展开,有的不涉及新闻时事,有的播出几分钟新闻资讯,有的纯粹不播新闻。全新闻电台循环播出,大容量、快节奏地播出新闻,目的是希望在几十分钟内吸引住听众――只要受众能听一至两个时段单元就足够了。谈话电台则需在约定的时间开始收听较长的谈话节目――它需培养、累积更多的听众。全新闻电台与谈话电台有明显区别,双方不产生直接的竞争关系。

3.全新闻电台与音乐类型化电台的区别

音乐类型化电台的细化模式如流行音乐、经典音乐、乡村音乐、怀旧音乐、成人音乐等,员工不多,主要播放细化模式的音乐,且缺乏新闻专业人才,有的每个单元播放5分钟、2分钟的新闻资讯,有的纯粹舍弃新闻资讯。新闻类型化电台与音乐类型化电台是类型化电台中的两大类型,音乐类型化电台以其频率受众多而让广播无处不在;新闻类型化电台因其品位高雅、文化上乘而引领广播方向。全新闻电台与音乐类型化电台的细化模式有明显区隔,路径不同,主打内容不同,节目编排不同,运营方式也有区别。

(二)全新闻电台的结构性基础

全新闻电台的节目编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但涉及节目编排的模式,在结构性基础的思考中涉及的不但有节目还有人力资源。试设想,一家全新闻电台有50位声音记者还是有100位声音记者,这在节目编排上是不相同的。同样,一家拥有100名员工的全新闻电台与一家只有50名员工的全新闻电台也是不相同的。

1.新闻总监与台呼、推广词、时段单元

新闻总监是全新闻电台的总管,作为电台员工的工作指导,要组织或设计全新闻电台7天24小时的时段单元。决策时段单元,还要从本土化、城市化、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变化来组织结构。不同城市的工作节奏不同,工作节奏快速还是悠闲可以决定时段单元是采取60分钟还是20分钟。北京是一个堵城,受众可以在车上静静地听节目,节奏可以快一些;而云南省昆明市同样塞车,但受众的生活比较悠闲,节目的节奏就应该慢一些。这些因素都是新闻总监应充分考虑的,应总体设计值班表,根据新闻主播的新闻素养,安排合适的时段。节目单元时段合成一个时钟,称为时钟式设计,这个时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新闻资讯、全部的商业广告内容(在12分钟以内)以及其他的节目内容,如台呼、推广词和报时等等。除此之外,新闻总监还应主抓台呼和推广词的制作。

2.新闻主编与新闻滚动

新闻滚动不是把新闻连续安排就了事。新闻滚动最主要的是对新闻的选择、把控和改写,然后编排在合适的时段上,让受众感到新闻在延伸和变化。新闻主编既要把控时段,熟知当天的时代背景、环境的适宜性,又要选择新闻,区分轻重缓急,把合适的新闻编排在合适的时段上。“在电台经理和主持人已经因为一遍又一遍重复收听相同的内容感到恶心时,一般的听众每天可能仅仅收听了20分钟,而这个长度也刚刚够让他们在未来的收听率调查中回忆起这家电台。”这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苏珊・泰勒・伊斯特曼(Susantylereastman)和美国查尔斯顿学院传播学系教授道格拉斯・a.弗格森(Douglasa.Ferguson)对新闻滚动的看法。其实,这是一种误导,美国的全新闻电台主编认为,他们会为编发、改写新闻感到兴奋、激动,从来没有因20分钟、30分钟单元的新闻滚动而感到恶心。因为前一单元与后一单元是有变化的。在重复滚动播出新闻的同时,还要从受众出发,考虑另一个因素:即使每个单元都是从新闻开始,也要让听众在节目中感知科学和文化。

3.新闻主播与累积听众

新闻主播不但要有较高的新闻素养,对新闻能准确理解,更重要的是播读新闻的声音要愉悦,能赋予新闻稿以生命,让听众感觉好听,感觉听新闻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广播的特性和吸引力所在,它超越了读报的感受。优秀的主播要对本土化新闻有足够的理解,是受众心目中最可靠的信息来源甚至是最可靠的朋友,能够用声音提升受众的忠诚度,累积更多的听众。对主播进行时段定位是节目结构不容忽略的问题。

4.声音记者与现场直播

文字记者、声音记者、图像记者是传统三大媒体最主要的生产力,是新闻制作中最活跃的要素。三种记者都可以写新闻稿,但呈现形式不同。文字记者文笔生动,图像记者擅长拍摄画面,但他们的声音如果一般,就不适合做声音记者。

直播性是全新闻电台的第一特性,这种特性的基本规律是记者要第一时间在现场直播,而不是在播音室播出;直播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一条新闻多种版本、多种声音,用平实准确的语言、简单的句子讲述故事,这是全新闻电台的另一特性。声音记者维护这两种特性,创造这两种特性,从而使全新闻电台的消息与报纸、网络、电视有所不同。声音记者是本土化的记者,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传达受众本土化的观念,同时播报本土化观念的新闻。一家全新闻电台有众多的声音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播。

5.关键时段与关键受众

瞄准关键时段与关键受众,是新闻总监和管理者应把控的结构性基础。理论上讲,全新闻电台的时段全天都是黄金时段。在现实中的大城市里,广播收听最集中的时段分别是早晚高峰7~9点和17~19点的行车时段,午间11点30分至14点和晚间19点至午夜这个时段。受众也有关键与一般之分,广告主最关注的是关键受众。在广播受众中,25~54岁的受众是广告主比较青睐的受众群体。但是全新闻电台适合普遍受众,通常收听比较多的是35~64岁这个群体,特别是45~54岁、55~64岁人群居多。除了瞄准关键受众,还应累积一般受众。

(三)全新闻电台的时段单元设计

全新闻电台的时段单元设计,通行的有60分钟、45分钟、30分钟、20分钟、15分钟五种。使用比较多的为30分钟、20分钟两种。这里,对30分钟、20分钟两种时段单元作出时钟式设计。

1.20分钟时段单元

在中国大陆,20分钟时段单元在工作、生活节奏比较快的大城市比较适用。一小时内有3个20分钟时段的单元,24小时为72个单元,一周为504个单元。以平均一分钟1条新闻稿件计算,一个单元20条稿件,三个单元60条稿件,全天24小时共1440条稿件。扣除台呼、推广词、广告,新闻稿件全天在1000条左右。

20分钟单元的内容:报时、台呼、推广词、新闻、天气预报、交通信息、股市行情,如图1所示。

报时。遇整点、20分钟、40分钟时各报一次,其余每10分钟由主播随节目播报一次,在行车时段可多报。

台呼。20分钟单元的台呼,以报一次为宜。

推广词。20分钟单元的推广词,以报一次为宜。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以每15分钟播报一次为宜。每遇15分钟、30分钟、45分钟、整点时播报。

交通信息。每个单元以报两次为宜,行车时段可多报。

股市行情。每个单元以报两次为宜。股市不活跃的城市可少报或不报。另外,如有体育信息受众关注度高,也可固定编排。

图1:全新闻电台20分钟单元播出表示意图

在中国大陆,30分钟时段单元在大城市、特大城市普遍适用。一小时以30分钟为一个时段、一个单元,节奏稍慢一些。播出稿件的条数以一小时或全天计算,与20分钟时段单元基本相同,播出的内容也相同,只是时间上有所区别,如图2所示。

报时。30分钟单元的报时,遇整点、半点各报一次,其余在15分钟、45分钟时由主播随节目播报一次,也可与推广词同步进行。

台呼。30分钟单元的台呼,以报一次为宜,可随推广词在15分钟、45分钟时强化播出。

推广词。30分钟单元的推广词,以报1~2次为宜。

天气预报。30分钟单元的天气预报,可与20分钟单元相同。

交通信息。每个单元以报三次为宜,行车时段可多报。

股市行情。每个单元以报三次为宜。

体育信息。依据受众的需求安排。

图2:全新闻电台30分钟单元时钟式播出表

2.行车时段编排有用的新闻资讯

“行车时段”这里指的是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无论是30分钟单元还是20分钟单元,行车时段是全新闻电台占领的制高点,也是与新闻/综合电台、新闻/谈话电台、交通电台、音乐类型化电台竞争最激烈的时段。行车时段应安排资深主编、明星主播、出色的声音记者,编排对受众有用的新闻资讯,并注重受众调查,安排好夜间的节目,使全天的收听调查率峰值能形成“五峰型”,如图3所示。

报时、天气预报、交通信息、股市行情,是受众普遍有用的信息。应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精心编排。综合型的广播新闻对天气预报、交通信息往往关注不够,其原因是记者受邀请采访的多,关注的是邀请单位的稿件。全新闻电台运行方式的改变,使记者除政府部门外,接受邀请的越来越少,这类新闻占据的时段也不会太多。编辑部应以全新的理念,关注对受众有用的新闻,多用对受众有用的资讯,并在总量1000条新闻资讯中考虑它所占的比重。新闻需把握足量不过量。新闻的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话题性彼此联系又相互交叉,这些因素都需要充分考虑。

提出收听率调查峰值的“五峰型”,编排时需要对全天的节目谋篇布局,创造五个高峰。“五峰型”是收听率调查的最高境界,是从受众调查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新闻综合广播往往在收听率调查中处于“孤峰型”,就是早间时段的峰值比较高,其余时段的峰值比较平缓。这体现了主编、主播把精力投入到了早间时段,而忽略了其他时段。峰值的平缓代表的是节目质量不高,总监不但要把握好早间时段,还应把握好全天时段,特别是夜间时段,让全新闻电台处处是黄金时段。

图3:新闻广播全天收听率“五峰型”走势示意图

(四)全新闻电台节目的采制、编辑与播报

全新闻电台的节目编排属于设计、规划,要让蓝图变为现实,还要在节目的采制、编辑与播出上下功夫。

1.节目采制:一条新闻多个版本

全新闻电台如何做到与众不同,以鲜明的个性展示在受众面前?这需把握好每一道工序,让每一道工序都与众不同。具体来说,就是要与新闻/谈话广播、新闻/综合广播有明显区别。

新闻采访是第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关键是要制作“一条新闻多个版本”。为什么要制作多个版本?全新闻电台的声音记者要多于新闻/谈话电台的记者,这是它的优势。声音记者制作的一条新闻多个版本,既要变成常态,又要质量上乘,以数量和质量取胜。

世界上的全新闻电台,一条新闻多个版本最多的有6个,少的不低于3个,包括新闻/谈话电台中的新闻时段。结合国情、省情,这个数目可供参考。

纵观国内的电视新闻,每遇重大突发事件,新闻都会滚动播出。但遗憾的是,滚动播出的画面、字幕一次又一次重复,毫无变化,令观众厌烦。新闻综合广播也一样,重大事件新闻播出多为重复。这里涉及一个新闻观念问题:滚动不等于一字不变的重播,新闻重播的影响力会逐次减弱,必须不断地改写。改写是全新闻电台的第二道工序,或加长、或缩短、或脱胎换骨,要与已经播出的新闻稿有所不同。新闻改写的本领从实践中来,也可在研究中形成规范。传统广播编辑着重于编,全新闻电台的编辑不但要编,同时要强化的是改写,改写出新才能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口味。

3.节目播音:权威、真实、平等、愉悦

全新闻电台的播音需要一支优秀的主播队伍。理想的主播应具备如下素质:权威性、可信性、专业主义、良好的嗓音以及个性等,声音能清晰、清脆、洪亮。全新闻电台的节目播出,是第三道工序也是最后一道工序,是吸引受众、累积受众的重要环节。让受众感觉好听、想听、不断地听,从而记下主播,记住电台,这是主播应达到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标,主播的播出就要做到权威、真实、平等、愉悦。

权威。符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标准、语言文字要求,大气、规范,引领播音方向。

真实。不装腔作势,不拿腔拿调,感情真挚、饱满、自然。

平等。以与受众平等交流的姿态出现,克服居高临下的播报方式,让受众感到人格平等,从中受到教育。

愉悦。在通常情况下,听来入耳、悦人,能从中分享广播新闻文化的喜悦。

三、全新闻电台的运营

严格意义上讲,全新闻电台的节目编排也属于运营。但电台开播之前就需设计,故单列论述。广播节目的编排与运营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会因受众的喜爱和品位以及技术的升级和改造而发生变化。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到每一个环节,应环环相扣,通盘考虑,突出重点,兼顾全部。

一个优秀的节目总监,应该是既懂节目管理,又懂营销管理、技术管理、研究管理和宣传推广。在中国广播界,这样的总监还不多见,从新闻记者升任新闻总监的,往往缺乏市场营销的经验;从经营人员升任新闻总监的,往往未经历新闻的磨练,难以把握新闻的瞬息万变。所以,全新闻电台的总监,应做运营的多面手,提升运营的实战能力。

(一)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

1.管理定义

什么是管理?它的含义是什么?一百个专家有一百种说法,一千个学者有一千个定义。曼迪(mondy)、福尔摩斯(Holmes)和弗利波(Flippo)等均强调人和物质的重要性:“管理可以定义为通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来计划、组织、影响和控制,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人们将形形的理论视角按照其特征归纳为各种学派,古典学派是其中的一个学派,它的管理思想包含三个理论分支:美国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德国的官僚组织管理理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人际关系学派,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管理学的现代学派,其管理的效果论、系统管理理论、领导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众多的管理者熟知。

管理思想的演变,有一个重要启示:管理者要了解变化,适应变化,并引领变化。

2.人力资源管理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能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全新闻电台更是如此。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编制、定编、定岗、定责、定人,涉及管理层级、人员招聘、解聘、绩效评估、晋升、薪酬管理及法律法规、党团工会、协会等组织,是总监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全新闻电台在现行体制下,是广播电视台下属的一个内设播出机构,不具备事业法人代表资格,在广播电视台统一管理下行使各项职权。

(1)组织结构

以下是全新闻电台的组织结构图(如图4所示)。一家大的广播电视台因省情、市情不同,管理目标不同,要求不一样,组织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图4:全新闻电台组织架构图

(2)管理层级

全新闻电台的管理人员可分为三个层级,这是常用的办法。

高层:主持全新闻电台的全面工作,对整个电台负责。全新闻电台的高层管理人员就是总监。

中层:上对总监负责,下领导员工。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实现全新闻电台的总体目标。如新闻部主编、公共事务部主任、播出部主任、销售总经理、总工程师、人事财务部主任、工程师包括其中的副职都是中层管理人员。

初级:对中层管理者负责,监督管辖范围内的员工完成日常和项目工作,如组长、责任编辑。

全新闻电台节目编排和运营主要针对的高层――总监。全新闻电台推行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层级,是最佳结构,如美国纽约的1010全新闻电台。但国情不同、省情不同,只有从现实出发,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大陆电台的内部组织结构与外部组织结构紧密相联,有利于电台的发展。

(3)部门设置

部门设置依据广播电视台法人治理思想而定。全新闻电台如果省市编制委员会下达了编制计划,编制就是法规,就要依据编制执行。“组织是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组织结构分配,将职责分配到特定部门、职位和人员的过程。它通过协调各项活动和集中管理控制,实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总体目标。”部门设置要依据总体目标和现行状况而定。比如广告经营如果采取制或由广播电视台统一经营,就不必设立经营部门;如果由广播电视台统一管理或采取派遣制,宣传推广部、人事、财务部、技术部也不必设置。总之,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全新闻电台工作分配,通常设置如下一些部门。

新闻部。这是全新闻电台的关键部门,由主编负责管理。新闻部门要有强大的采制、改写、聚合能力,主要负责日常新闻的采制、编辑、聚合、改写和突发事件的特别报道。在视听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应增加声音记者的数量,大量声音记者在第一时间的现场直播,是全新闻电台抢占制高点的重要保障。同时,要注重编辑的改写能力。

播音部。播音是一种再创作,播音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家全新闻电台的品位和影响力。出色的播音队伍是全新闻电台致胜的法宝,应挑选、招聘最优秀的主播。

宣传推广部。宣传推广部主要担负全新闻电台的宣传推广工作。宣传推广的主要职责就是要让全新闻电台鲜明的形象留存在受众的脑海中,累积更多的受众。

技术部。负责技术的升级改造和日常管理,负责内容管理系统的创新。负责播出设备的选择、操作和维护,负责播音室、控制室技术的管理,负责报废设备的收藏,负责档案室节目的收藏性刻录。

行政财务部。负责财务、报表、薪酬管理,负责文秘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

销售部。负责全台的广告销售,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全新闻电台为事业编制,采取差额拨款。一般电台的日常运行费需要靠自身解决。销售部业绩突出,全新闻电台全体员工薪酬就高,节目采制和播出、技术升级就有了资金保障。销售部最主要的职责是营利,人员往往多于或等于其他部门的所有人员,薪酬也比其他部门高。如果采取制,应采取行业。如果采取全频率,公司弱小时,依赖于全新闻电台;公司强大时,就会与全新闻电台抗衡、博弈,对全新闻电台不利。

3.财务管理

全新闻电台如果是广播电视台下属的内设播出机构,台内的财务管理实行的是“第二次”分配,预算中不必对诸如装备、交通工具、计算机系统等项目进行概算,尽管这些内容都是总监必须思考的问题。全新闻电台实施财务管理,应围绕财务目标,以年度为单位进行预算,使用各种财务报表来监测财务状况,做到收支平衡,并提供年度财务报告。

全新闻电台如果不直管广告经营,财务管理相对简单得多,重点要放在员工薪酬分配上,以及确保节目的采访和安全播出。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钱要花在关键之处。

(二)全新闻电台的宣传推广

传统广播往往重视对外部的宣传和推广,而忽略对自身的宣传和推广。全新闻电台作为广播的一个新的品种,应彻底改变这种做法,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

1.宣传推广的目标

宣传推广的目标,是要树立起全新闻电台的品牌形象,使之成为本地市场广播频率的领头羊,让受众熟知这个品牌,从而累积更多的受众,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宣传推广的内容

全新闻电台宣传推广的内容,主要依据全新闻电台的战略定位和现实状况来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战略定位、前沿理念、声音记者与主播队伍、收听率分析、议程设置、技术设备。

全新闻电台的宣传推广是要塑造全新闻电台与其他电台不同的鲜明形象,这种形象要契合受众期望并具有引领作用,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口味,这是创意时要把握的问题。

外部媒介宣传推广:外部媒介主要指报纸、网络、杂志、户外广告牌、交通工具,以及不属于同一法人代表的广播、电视。可采取广告置换的方式,减少经济支出。

纸媒的宣传与推广:节目时间表主要说明频段位置、电台名称即可。主播、采访团队的形象广告以整版或半版形式出现,特别强调全新闻电台的理念。如“为你报道有用的新闻”“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等。

活动推广:如主播播音艺术研讨会等可以用图片加文字的方式报道。专访的形式可以介绍总监推介电台的理念,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节目改版等。这类宣传与推广主要吸引中老年受众。

网络宣传与推介:台呼、口号,主播、主编与声音记者的形象,全新闻电台的战略定位、理念、与受众的互动等。这类宣传与推介要吸引的是年轻的受众。

期刊上的宣传与推广:重点应宣传与推广全新闻电台的深厚文化,文化与受众的关联,做深度解读,以鲜明思想吸引精英人群。

户外广告牌的宣传与推广:主要宣传推介主播、声音记者的形象以及电台的口号。形象鲜明,口号应简短并具有号召性。通常,应将这类宣传与推广放在收听率低而接受信号比较好的区域,吸引该区域的受众。

交通工具的宣传与推广:出租车、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上的广告是全新闻电台宣传推广的大众化载体,这类宣传推广语要吸引的是普通的受众。公共汽车的广告以月或半年、全年计算,主要有车身侧面、正面和后面的广告,出租车有车身或车顶广告,这类如持续的时间长,且投放的车辆多,能够覆盖城市的受众群。地铁、火车(包括公交车站、机场、地铁和火车终点站)适用于招贴广告及长期性的宣传推广信息。全新闻电台的采访车、大型转播车、小型转播车同样适合移动宣传与推广。

广播电视的宣传与推广:外部的广播电视是全新闻电台的竞争对手,这类宣传与推广极少。但正面的宣传与推广还是需要的,可视情况而办。

同一法人媒介的宣传与推广:同一法人媒介就是广播电视台所属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和广告牌。在这些媒体宣传与推广,可以根据需要,由上级管理层做出决定。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要增加其他媒体不必要的负担,或给其他媒体以较大的压力,同时也要进行成本核算。全新闻电台重大活动、重大战略的实施,可以借助同一法人媒介的宣传与推广,重点放在提升全新闻电台的影响力上,根据全新闻电台的特点,进行议程设置,可以是一个议题,也可以是多个议题的组合,以下是宣传与推广的一些构想。

把主播队伍作为新闻宣传的重点,许多受众就是主播的粉丝,这一宣传与推广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口味。在“主播就在你身边”的宣传活动中,拉近主播与听众的距离,可以培养受众的认同感,从而累积更多的受众;突出全新闻电台的类型化、新闻团队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新闻获奖等情况,如“快捷的新闻来自优良的新闻团队”;一般而言,全新闻电台在本地都属于收听率排在第一、第二的电台。宣传推广要突出这个特点,并让它根植于受众心中,从而培养受众的忠诚度;突出声音记者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直播特点,一条新闻多个版本的广播特色,交通、天气、股市报道的多元化特点,培养受众对广播特性的认识;全新闻电台的本土化、社区性是广播的一大亮点,强化这一亮点将拉近本土受众对广播新闻的喜爱。本土化、社区性要找出特别情节,突出宣传;突出全新闻电台的特点,增强说服力;加深潜在听众对全新闻电台采访制作播出能力的印象,如大型转播车、卫星转播车、大型录音棚等,技术催生广播,广播在技术变革中发展,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先进的电台密不可分;办看得见的全新闻电台,设置公益服务活动,让名主播、名记者走进社区、高校、企业,与受众见面,或在社区、高校、企业进行现场直播,让受众与电台互动,建立受众与电台的亲密关系。

(三)全新闻电台的受众和节目研究

强化对全新闻电台的研究,可以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传播文化,同时可以使全新闻电台区别于其他广播媒介。全新闻电台应把研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在发展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

1.收听率研究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研究,大家熟知的有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阿比创公司。尼尔森偏重于电视研究,阿比创则专注于广播研究。每年的广播受众研究报告《今日广播――美国人是如何收听广播的》,有广泛的影响。目前,两家公司已合并。近10年来,中国广播界的收听率研究,大多数由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提供。媒介研究公司的样本量、准确性常常是业界的热门话题。在争论中前行,广播不能没有研究,业界与媒介研究公司的业务已大大加强。

广播受众研究通常包括人口统计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地缘人口学研究。人口统计学研究是一种收听率数据的研究,包括不同时段或节目播出时间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受众和受众的数量;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及其生活方式的特征,如价值观、行为观点、兴趣等。地缘人口学研究组合了人口统计学和心理学数据以及地理位置或居住群,以此全面了解受众的情况。这三种研究信息是全新闻电台的员工所需要掌握的,它对分析受众、编排节目从而吸引受众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是,业界很少做地缘人口学研究,全新闻电台在这方面可做探索。

2.全新闻电台综合研究

全新闻节目综合研究主要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内容包括电台呼号、口号、广告、新闻节目以及交通信息、天气预报、报时、股市行情的内容分类、编排时段位置等。应充分尊重广播发展规律,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成果,强化节目品质研究。研究主要包括:思想性、创新性、专业性、满意度、竞争力、融合力,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之中。

(1)节目元素研究

受众最需求哪类节目元素?哪类节目元素是受众有用和需求的元素?哪类元素是最重要的元素?应怎样调整并做合理安排?带着疑问做调查,带着疑问做研究,并通过调查解答疑问,是节目元素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广告销售研究

全新闻电台广告如为自营,每年应做客户研究,目的是促进销售增长,创造利润。广告销售研究可请专业公司来做,这样业务会更专业,效果更好;自身来做,可减少成本,但专业性不足,会打折扣。

总之,在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创办具有引领作用的全新闻电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这在当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系云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注释

①本文节选自《全新闻电台的节目编排和运营》一书,有删改。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编《广播影视管理实用手册》,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文献

1.覃信刚《新闻写作》,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2.冯小龙《广播新闻原理与制作》,正中书局,1996年版。

3.覃信刚《媒介融合台网互动解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版。

4.覃信刚《类型化电台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

5.【美】艾伦・B.阿尔巴郎著、谢新洲等译《电子媒介经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美】理查德・a.戈尚著、陈积银张纯付俊译《电子媒介管理与商业运营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金兼斌陈可郭栋梁周静译《大众媒介研究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道格拉斯・a.费古森罗伯特・a.克莱恩编、刘微译、罗军主编《广播、电视和网络宣传与营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弗里茨・梅瑟巴里・L.谢尔曼著、张海鹰译《电子媒体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道格拉斯・a.弗格森著、谢新洲等译《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3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4

近年来,董天策教授在他发表的许多论文中,令阅者印象最深的亮点之一是他对“新闻策划”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最近,他和他的学生又推出了一本新作,名为《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对“传播交叉领域”的学理审视》。书名虽长,但意思很明白。作者是在为这一组研究专题“定调”:一是把三者视之为“传播交叉领域”和彼此之间存在着“互动”;二是要对新闻、公关和广告这三种带实务性的专业行为予以“学理审视”。这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满足于或不局限于原先探讨的“新闻策划”这一基本上属于新闻实务领域的议题(最多也只是媒体—主要是报业—的内容产品的制作和营销的宏观策略);而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理上审视相关的众多现象。他试图梳理出这样一条思路:新闻、公关、广告三者互为犄角,产生互动关系,并形成了“传播的交叉领域”。这一重要理论视角,不论能否得到认同,至少说明了作者正努力在学术探索上走出一条新路。这种努力,可称之为寻芳探胜之旅。

对这个主题,董天策教授在“导论”中告诉我们,“新闻、公关、广告属于不同性质的传播形态,具有各自的规定性”,但“无论中外,新闻、公关、广告这些不同的传播形态在发展过程中总是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相互促进”。[1]而且“问题在于:当代中国的新闻、公关、广告在紧密联系的过程中已逐渐超越‘联系’的范畴,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境地,产生了传播实践中的交叉领域。”[2]这也就是他称之为“传播交叉领域”的理由。

在传播实践中,公关和广告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有时这种联系甚至还很紧密。在这个时候,“你中有我”,或“我中有你”的情况出现,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比如,公关活动虽有多种多样,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广告宣传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在广告中,早就有一种名为“公关广告”的品种,干脆来个“我中有你”。此类广告不同于一般宣传消费品或劳务的广告,而是径直地宣传企业自身。同时,在美国,许多企业都是公关和广告合着开办一间公司的。其原因可能是广告运作属于实体性的行为,而公关则属于策划性或一揽子的计划与执行。前者属于硬性推销,后者更近于软性促销,两者机构“雌雄同体”,也许会相得益彰吧。

如今,“新闻”作为重要而基本的元素介入其中,问题也就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凸显,也更有深入探讨的价值。对此,董天策教授在“导论”中从两个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一是“传播文本交叉,产生了某些新的文本形态”;二是“传播行为交叉,出现了某些新的传播行为”。

他首先集中审视了新闻与广告二者交融而出现的新文本:即“新闻性广告”或“广告式新闻”,它指的是“新闻寓于广告之中,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而起作用”[3]。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本最初是受到媒体正面肯定和倡导的,后来才一再被明令禁止。在此情况下,又派生出仍然是新闻与广告交融的“形象广告”。形象广告和新闻性广告在实质上并无二致,因为后者仍是媒体利用新闻手法和形式为客户刊登树立其形象的广告。这两类广告,尽管至今仍与一些媒体藕断丝连,但在政策和法规(《广告法》)上都属于禁用和处罚之列。在此情况下,董天策还关注到新的替代性概念——“软广告”或“软文”。他认为,也许提出“新”概念的做法,更具包容性,更加巧妙、迂回和隐蔽。他发现,如果把这些传播文本形态放在一起加以研究,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家族相似性”。据此,他归纳道:“从理论上说,本质上是‘广告文本’与‘新闻文本’(当然还有科普知识等)杂交而成的新型传播文本”。[4]

接着,他从公关与新闻接壤之处分析了它们的传播行为。在公关界,“制造新闻”已成为一种社会现实。但由于这种理念和实践“同新闻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与冲突,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5]因而公关界改变话语策略,代之以“新闻策划”。而“新闻策划”这一概念不久也为新闻界所接受和应用,并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议。后来,在新闻实践中,“新闻策划”又发展为“新闻炒作”这一带负面含义的词语。在肯定新闻策划或报道策划的人们眼中,这是新闻与报道策划的异化。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丹尼尔•布尔斯廷和郎氏夫妇等,就曾经深入研究过与此直接相关的所谓“假事件”(或“伪事件”——pseudo-event)。可是,在当时更多的是归咎于公关界这个始作俑者;人们未曾料想到于今越演越烈的却是某些媒体的专业人员!

董天策教授对此也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从新闻、公关、广告的互动来看,‘传播交叉领域’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还有游走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而且,在他看来,“大多数现象都游走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6]

笔者认为,这一重要观点显然是正确的。他认为:“只要按照‘形象广告’的本来面目——广告信息的传播活动去做,就是合理的”。可是,他在批评某些形象广告的不合理之处,指出:这其实是有意模糊新闻与广告的界限,混淆受众或消费者的视听。作者的本意是对的,这些看法并无不妥。其“游走”现象的出现,则说明了很值得我们要继续深入予以研究。

本书在“导论”之后,展开了三个单元的详细论述。一是“新闻传播策划的多维审视”;二是“公共关系与新闻报道的互动研究”;三是“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第一单元是董天策有关论文和著作中相关内容的汇集,体现了作者对新闻传播策划的学理认识。如果再仔细分析的话,这8篇论文中直接阐述“新闻策划”的有5篇,论述新闻与公关互动的有3篇。

可能作者意识到第一单元文章内容较为分散,因而在第二单元再次集中、深入地说明上述主题。这一单元的特点是试图应用多种相关理论去解释或分析公关与新闻报道的互动关系,所以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首先,作者企图在回顾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引出它与新闻报道互动的问题。然后再分别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指导,探讨社会组织向媒体提供公关新闻素材的动因,以麦克马那斯提出的“商业化新闻生产模式”去分析新闻机构自身生产公关新闻的动因,并提出了中国新闻生产的模式。同时,还引用传播模式中的“噪音”概念去揭示公关对新闻信息流通的干扰。作者并不以此而止步,还提出了对公关效果和新闻报道可量化的评估。最后,又插入“边际效用递减”这一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去解释社会组织实现公关目标的效果和新闻报道量之间的关系;以“博弈论”探讨实现公共关系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社会组织与新闻传媒)达致双赢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从传播理论的角度看,作者无疑作出了很大努力,力求对复杂的公关与新闻的多重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以提高本书的理论含金量。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有价值的。特别是阐述“使用与满足论”和绍介麦克马那斯模式时结合实例所作的解读,深文周纳,条分缕析,令人深思;也是某些粗糙、空洞的宏观大论所远远不及的。

本书的第三单元深入剖析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的“软文”,集中解决的是报纸的“软性文章”现象。不过,给人的感觉是,这一部分的结构与行文类似时下的许多毕业论文,不太像专著的写法。作者对报纸“软文”所关注的四个重点,除了第二个重点,即符号学分析和话语分析功力较弱外,总的看,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末段指出规范“软文”的出路在于按“法律+资本+权力”运作,这无疑既适用于我国目前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体制,又对妥善解决“软文”现象大有裨益。

总之,这本新作结合新闻传播实践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深入地“游走”在新闻、公关和广告之间进行探索。这将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深化研究课题,启迪创新精神。笔者热切地期望学界和业界的广大读者都来阅读这本颇有新意的新作。

当然,本书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的问题仍有商榷余地。比如,本书内容一致但章节结构并不统一。有的是论文集纳,有的则独立成篇。对前者,如能打散重组,相信效果会更好些。又如,“制造新闻”之说,在新闻界基本上处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境地,但为什么“在公关的意义上是一种合理的传播行为”?其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公关界和新闻界的理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而是在客观上应有判断二者正确与否的统一准绳。再如,作者历数“有偿新闻”的种种问题和危害,但却又从“学术角度”上认为“有偿新闻”概念十分笼统,是“一个所指游弋不定、界限模糊不清”的概念。[7]笔者以为,问题似乎不在这里,无论介入有偿新闻的个人或组织,他们的认识是明确的,哪有拿了钱不清楚钱是怎样来的?他们是钻了法律的空子和政策和漏洞去打“球”。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看,本书做得是比较好的,但也要注意,使用多种理论观点去分析或论述同一现象时,要考虑这一做法是否确有必要。这些理论之间能否兼容,尤其对是不同学科的理论见解的引用更要审慎,况且用“药”过多不一定能药到病除。

最后,我很欣赏作者的这一见解:“学术研究所努力呈现的是真理性的认识,这是一个并不平坦的过程;而真理性的认识要为社会所接受,更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8]冷静而客观的理性,正是做学问的人所应当持有的。

[注释]

[1]董天策等(2008).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对“传播交叉领域”的学理审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第2页.

[2]同上书,第2页。

[3]同上书,第3页。

[4]同上书,第7页。

[5]同上书,第8页。

[6]同上书,第14页。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5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孙凯、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史安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以及搜狐公司Cto杨洪涛分别作大会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主持,他深情地回顾了舆论研究所30年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开展舆论学研究整整30年了。30年前,我自己还是一个刚刚进入到博士研究生学习的新生。机缘巧合,舆论学研究后来成为贯穿我学术生涯始终的一个宿命。

甘惜分创办舆论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1986年11月正式成立,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陆所创办的第一家专门从事舆情和民意研究的学术机构,由此拉开了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序幕。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的创办人就是今年年初刚刚故去的百岁老人,我的博士生导师,新中国新闻学理论的奠基人甘惜分老师。甘老在长期的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深刻了解到作为社会皮肤和实时晴雨表的舆情和民意的重要性,为创办舆论研究所大声疾呼,四处奔走,经过了他的悉心努力和耐心说服,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终于在1986年得到上级的批复建立。

“三无研究所”的重大贡献

想起30年前甘老师带领我们草创舆论研究所时的艰难起步,我作为这一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内心真的是百感交集。当年舆论研究所的研究是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起步的,按甘老的话说,我们是“三无所”,没有办公室,没有电话等起码的办公设备,更没有人员编制,但是这些并没有妨碍我们以饱满的学术热情和对这片土地的深刻责任感从事中国舆情民意的调查和研究。

按照甘老师的设计与部署,我们首次调查就是围绕1986年年底至1987年年初的,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这样的事件进行民意测验和舆情研究。针对当时的新闻宣传工作中不利的事情,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事件发生后报比不报有利,早报比晚报有利,主动报比被动报有利的调查结论。调查结论提交后,成为当时党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域改善宣传工作、入耳、入脑、入心的主要参照材料。其后,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民意测验与舆情研究。比如说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全国听众调查、第一次全国新闻界关于新闻改革意向的调查、首都公众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意向等调查。特别是1988年首都知名人士龙年展望的调查,这份针对200余名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的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委员、正副部长、全国人大和政协常委等具有“三高”特征的知名人士的关于新闻与社会改革意向的专项调查结论,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专门就此调查的结论在一版下方四分之一的篇幅发表题为《多一点阳光,多一点透明,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首都知名人士龙年展望的调查》。要知道,这应该是《人民日报》第一次就一个舆情调查的结果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评论,而当时《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可谓是如日中天。

向舆论学研究前辈致敬

我之所以如此详尽的回顾当年舆论起步时的旧事,是感慨与当年我们凭着那么一点情怀、热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在物质条件如此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出那么轰轰烈烈的事业,奠定了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起步阶段的格局、境界和品质。

在此我要特别向几位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奠基人和重要贡献者表示敬意。首先,当然是我的导师,德高望重的甘惜分先生,他是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最为核心的奠基人和领导者。其次,我要向刘建明教授致敬,他的多部舆论学著作奠定了我们舆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接下来还有在场的陈力丹教授和今天在上海不能赶来的童兵教授致敬。

今天,中国的舆论学研究已经蔚为大观,无论是在研究队伍、研究范围、研究规模和研究方法方面,和3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回顾当年,我仍然觉得新中国舆论学起步阶段时,学人们那种境界、情怀、格局,以及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爱与责任感,依旧是我们今天从事舆情和民意研究者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正处在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上,经济与民心是我们这个社会健康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我们这些人可能对于经济发展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和专业能力,但是,我们对于舆情和民意是有所研究和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的。

愿所有从事舆情和民意研究的同仁们不忘初心,实事求是,秉持专业坚守,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好舆情和民意的守望者,不辜负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作者简介

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部级社会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理论、新媒体研究、舆论学,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

喻国明独著和以第一作者署名的著作、教材共24部,此外还有40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自1979年至2014年底,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的量居全国第三位,被引文率居全国第二位。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研究范围;主要区别

中图法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125-02

近年来,有人提出,进入21世纪,新闻学必须审视自己的学科地位和影响。一些新闻定义丢弃“事实”与“报道”的传统品牌转而突出“信息”与“传播”。这就又引出一个话题,传播学与新闻学是否一回事?在研究这个问题前,先要搞清什么叫新闻。

一、对新闻定义的讨论

1.对新闻定义的理解。先看看新闻的定义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最早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几乎占据主流观点半个多世纪,用今天的眼光看,确实存在着“时态单一”的先天不足,所以后来有人又加了“和正在发生、发现的”几个词,合起来就成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我的看法是,这个定义排除了报道主体的限定(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或者记者,但加这八字有点多余——以前的新闻定义谁也没有设定主体),加了报道方式和手段,加了“将要发生的”,时态更全面,但加了“重要”限定过于模糊,什么是重要或者不重要?有什么标准?同时报道者也见仁见智。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而加上“具有新闻价值的”,既多余重复又互相矛盾(这里的“事实”一定有新闻价值,否则就不可能叫新闻;同时解释概念时不能出现和概念相同的词语);说成是“竞争活动”显然又舍本求末,因为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将新闻事实传播给大众,而竞争是报道过程中的状态和表象,它说明不了新闻的本质内涵。故我认为还是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发现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较合适。去掉报道方式是因媒体不同各有所表,无须多言;去掉“重要”的原因已讲了。新近限定了新闻的本质,正在发生是因为现代传媒手段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电视、网络、手机的现场直播,将要发生的是说预测性报道和重大事件可以提前策划,进行报道。而“发现”有两层涵义,一是原本发生或者存在但现在才为人所知,如考故发现,档案解密等;另一层就是现在媒体都越来越强调“解读新闻”,即在别人或者自己已经报道过的事实基础上发掘出新的,更深的意义(后面专门要谈)。这是我们对新闻的定义讨论。这是把报道者作为主体来定义的,要是将受众作为主体来定义,我认为更简单: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闻所未闻的事实。”新近发生是新,闻者,听也,观也,思也。

一个概念,叙述角度不同,可能解释的词语也就不同,但意思是一致的。如谈媒体传播的符号时,说分文字符号和视听符号。其中视听可以说“声像”或者“音画”。至于在新闻学中,能不能用“信息”来代替“事实”,用“传播”来取代“报道”,我认为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说法,人们都明白传播学和新闻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并没有谁取代谁的意思。因为信息中肯定包含事实,而新闻报道的过程也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只不过这里传播(或者叫报道)的信息是有新闻价值的,即新闻信息。

2.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论中对信息是这样解释的: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还是messaging?)。信息的通俗哲学表达就是物质世界的运动状态与转换方式,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信息相关资料:图片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传递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数之不尽。一般的公众信息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包括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海报、报纸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介绍信息的:(1)音信、消息;(2)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可见,事实是信息的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新闻无事实不是新闻,信息无事实不成信息,故而我们研究新闻学不要拘泥于名词的变换,理解本质才是重要的。有人干脆把新闻学称其为新闻传播学,但要这样称呼,又可能会引起新的误会和混淆,还是沿用新闻学为妥。

3.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两门既联系紧密又有本质区别的学科: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如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通常“称新闻传播学”)。所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要比新闻广很多。

二、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

国内早期提出的新闻学,因其是在较高层次传业,一般是大学的专科,所以加上了一个学字,其实新闻本身包含的学术内容很少。1949年以后国内仅存的几所大学新闻系,就新闻教学而言,依然主要是传授从事新闻工作的技艺,而没有什么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事新闻教学的学人开始探讨除了新闻业务以外的问题,例如新闻传播活动和社会不同领域活动的关系,新闻教学开始带上了一点学,有了一些学术内容。

新闻及其相关活动作为传播现象,并不局限于新闻采编现象,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对传媒运作,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影响,传播内容对受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活动对于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的影响,这些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1.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较。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2.从两个学科的诞生背景、起源、现状和未来比较。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早在20世纪前,德国的大学中就开始有学生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20世纪初新闻学作为一门概念体系严密,结构完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热门学科,其理论研究已很成熟。美国各大学纷纷建立新闻学院,进行新闻学教育;而传播学真正形成,则在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也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所以属一门很年轻的新兴科学。同时传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信息论、控制论等诸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传播学的对象问题既不像许多成熟的学科那样已经有公认的定论,它的研究领域也并不十分明确。相反,带着不同学术背景,抱有不同课题关心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探索传播问题,有人从传播效果方面提出“一是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一是“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的观点。有人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提出了“5w传播模式以及大众传播三功能。”学说(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what)?对谁(to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即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由此形成了传播学的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等,十分繁荣,而作为各学科的基础的传播学基本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所以说,传播学是一个泊来品,国内传播学研究起步不久,发展程度还很有限,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单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传播学无疑占尽优势。新闻学则与本国国情结合较为紧密。但从就业看来,两者差别不大。

3.从两者的研究对象方面来进行比较。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或者说新闻传播现象,而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传播活动现象,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而新闻的传播,主要依赖的是大众媒介,也是传播学所研究的对象,所以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较之新闻学要大的多。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健康传播医药新闻专业意理公共卫生

随着经济成长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大众对于预防保健的健康信息,愈来愈重现。除了藉由人际传播获取与个人相关的健康讯息之外,媒体,特别是新闻报导,似乎已经成为多数人感知社会文化对疾病或健康认知与价值观的重要管道。在美国,健康/医学传播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医学社群内的传播,由研究者、医生、医学作家等专业人员写作,定期出版专业期刊;另一体系则为医学领域对外的传播系统,即报纸、杂志等医药记者为文发表于大众媒体,将医药保健知识及新闻传播给一般大众。

而医界与外界的沟通,大部份则倚靠大众传播媒体的采访与报导。除此之外,事实上还有另一个更直接的健康传播模式,即是“卫生教育”。

在众多的卫生教育模式中,以Beckeri的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为人称道并广被采用,因为它已在许多不同的场合和研究中试验过,现实周密而实用。由于这卫生教育模式涉及大众传播媒体,实已跨出了传统医界和传播界互不相干的界限。由此可见,医界是肯定并藉助大众传播媒体力量,促使健康传播的形式迈向另一个新纪元。

医药卫生领域中,多运用于疾病预防、卫生教育、政策倡导等层面。譬如,艾滋病的讯息传播、乳癌及子宫颈癌筛检的媒体策略、卫生信息的设计、媒体在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角色、烟害及药物防制的传播效果、预防接种推行的媒体新闻导等。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仍在起步阶段,而且现有的文献也较多限于调察性研究。但不论是国内外的文献均显示,大部份的研究仍以艾滋病的相关议题做为研究主题,其它卫生议题则不多,甚至付之阙如。

一、医药新闻定义

根据Simpkins&Brenner目的研究,传统上有关健康讯息的定义多着重在疾病的生物或生理层面,自1970年代以降,重心逐渐转移至健康的维护与促进;而1980年代之后,健康照护的经费与成效也成为关切的焦点。

依谢瀛春先生将科学传播分为“科学新闻的传播”及“科学知识的传播”。若依此原则,医药新闻则可分为“医药新闻的传播”和“医药知识的传播”。故推演至医药新闻,即举凡医药卫生政策、医药科技发明、医药事件、病例发现与流行、医学教育、医学奖项等,均属于医药新闻的范畴。因此,我们可以将医药新闻分类为二大类:一为以医药事件、议题为主的“医药新闻报导”;二为有关疾病治疗、预防及维持健康的“医药知识报导”。

二、医药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Krieghbam指出,美国最早的科学/医药新闻出现于1690年,其中对“传染性疟疾”和“天花”在当时肆虐的情况做了两段报导,是美国科学新闻的滥觞。

而此时的科学新闻,扮演的角色是“守望人”一告知,报告消息给大众。到1960年代,媒体在报导科学新闻时,除了守望人功能之外,增加了教育的功能。因为报纸上的科学和医药报导有强大的警示功能,可作为长期小区卫生教育的利器,补强卫生教育,使其更丰裕。而1960年代的后期,美国的科学新闻又憎加了“决策”的色彩。1980年代之后,新闻记者开始主动挖掘问题、引导问,使美国的科学新闻更添加鼓吹色彩及评论的功能。

三、医药报导的困难与偏差

(一)报导困难

卫生讯息的传播和其它讯息一样,必须经一连串守门人的把关。一则研究报告,首先得被专家翻译成可辨识的语言陈述,接着记者采访将之过滤,再经校对、编辑等几道手续,才呈现于大众之前的。

医药报导也有与其它新闻不同之处。它与系统化的知识有关,须以简明的文笔解释、分析复杂的事实,且直截了当地报导出来。事实上,要把这些最专门的事物写成最通俗的语言,使任何阶层的读者都看得懂,都能欣赏科学方面的成就围。看似容易,实则艰难。

科学新闻记者经常被要求需具备二种能力:一为解科学术语、方法典哲学的能力;另一则是比处理社会或灾难新闻远要高明的传播能力。因此,好的医药记者一方面被要求能以通俗的语言,以及从人情趣味的角度撰写新闻,以符合阅听人的经验角度;另一方面又受截稿时间、标题与版面篇幅的要求与限制。

所以,医药报导申所呈现的真实不全然是合乎科学原则的论述。有时候为了吸引读者注意,轻松有趣的医药新闻在缺乏经验的医药记者笔下,则可能成为令人侧目的煽色腥报导。其二,对“新”的认知。科学界与新闻界对科学上“新”,定义有所差异。包括医界在内的科学家所认定的“新”,往往系指尚未证明但可预见结果的研究;但在新闻界所定义的“新”,则以独家又能符合大众知的权利为标的。其三,对正确性的要求。科学界对正确性的要求,就如专业期刊文章的正确标准,无论是指研究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等数据,必须经得同行的重复检验,但是新闻界认为,只要一般人能对报导中的科学发现与科学研究,有正确印象或完整图像即可。

有些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出现在大众传播媒体上的医药新闻,若非太戏剧化,就是集中在某几种特别疾病的罹患者身上。

此外,记者最容易抱怨的困难,就是消息来源不愿意配合。医药记者必须了公共卫生和医学文化才能写得好,新闱来源和其它报导领域一样重要。所以,.须取得医药领域中专业人员的合作。但多数医生却不愿意和媒体打交道刨。

(二)报导偏差

报导偏差又可分为来源偏差与内容偏差。

1、来源偏差

Shepherd指出,媒体很少注意科学文献申引出的研究,而是透过一些单独的发言人做为信息管道,这些人可能是卫生/科学界的行政人员,或是该领域中的权威/即所谓的科学名人而不是真正领导相关研究的专家。并且对专家也过分依赖。有时,专家的意见及论述申,会技巧地扭曲他所反对的事物。这样偏差的专家却塑造了新闻,而伤害了卫生教育。

2、内容偏差

根据文献整理,可从六个观点切入:

(1)煽动性

记者被期望客观地写新闻,提供读者公正、精确的信息,然而又必须依赖刺激、煽情来攫取阅听人的兴趣。记者以煽情手法来处理科学新闻,一部份原因是因为这些新闻先天上能吸引读者的地方太少。医药的发展说得很煽动。譬如,报导癌症新发现时,描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记者就冠以“奇迹”、“大突破”等高帽子。

(2)以事件或论题为取向

Glynn&timsu指出,记者写科学新闻故事主要的重点不在于事实的收集,而是在论题的呈现。所以,通常一则新闻故事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正确、完整地呈现,而总是绕着最多新闻、最多话题的论题转。因此科学或医药新闻是倾向于对大众做公共事务的教育,而非以科学的观点报导知识。

(3)强调“新”

Dr.eLtatum责备大众媒体的医药报专,总是夸张地宣传研究发现的意义,每件事都被说成“突破”、“重大发现”、“生命之钥”,研究发现被描写为完全新的,而不是很多研究工作所累积来的。

(4)重“特殊”、轻“常态”

医药报导多针对一些统计上较多人死亡的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而一些较不严重的疾病,如感冒、喉咙痛、骨折等,则很少能成为新闻,事实上,其影响更为普遍。

(5)争议或冲突充斥

Hunter曾质疑科学报导充满矛盾与冲突。他认为,由于记者的一些中心概念,使得记者在每一个新闱故事中都强调“争议”、“冲突”。

新闻记者之专业意理研究

所谓大众媒体传播者的专业意理,通常具有两层意义:一、不涉及是非价值观念,单指传播者对与他工作相关的问题所持的态度为何;二、涉及是非价值观念,即传播者对与其工作相关的问题,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专业主义已经成为美国新闻的概念核心。新闻专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可归纳出专业主义的研究主要有二种取向。一种是权力取向(thepowerfulapproach),另一种是结构功能取向。

至于消息来源是否能够成功的接近新闻媒体,成为记者访问的对象,和四项因素有关:

①动机:热忱并且合作的消息来源,较容易成为访问对象。

②权力:权力较高或赋于发言权者,较容易成为访问对象。

③具备提供适当信息的能力,并非无病的闲扯,更不是制作一些假新闻来愚弄新闻界。

④地理与社会的接近性:除很容易让记者找到外,社会背景和记者类似,成为受访者的可能性愈大。

⑤展望新闻传播与公共卫生之良性互动。

媒介与公共卫生间互动已久,两者关系随着公共卫生发展趋势及新世纪健康意涵之扩充更趋紧密。对于致力推动健康之公共卫生领域而言,向来对媒体抱持高度期待,希望媒体能认同与支持健康议题,甚至能为医疗卫生领域背书,使其得以顺利运用媒体改造社会,影响民众之健康行为。

实言之,多数媒体所最在意之事,并不全是公共卫生领域所关注之健康议题,而是观众读者们之偏好。媒体工作者竭尽智虑地试图冲高收视率或点阅率,因此新闻在意之焦点必然是受到阅听人关注与喜好的信息。如果公共卫生领域未能掌握此一关键原则,将不易与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之契机。此外,媒介与公共卫生之依存关系各不相同,公共卫生领域必须依赖媒体进行健康议题之宣传造,而媒体却无需依赖公共卫生领域生存。

再者,媒体之版面与时段有限,媒体传播信息涵括范围非仅止于健康讲题,公共卫生议题往往在媒体心目中,地位并非首选。尤其谈到最现实层面之问题,公共卫生领域付钱购买媒体时段与版面之财力,相较而言是属于弱势族群,无法与大企业财团相赶送论。

基本上新世纪中之健康传播,必须摆脱这种八股、威权或是曲高和寡卫生教育做法,倡导材料不但无法引起媒体的兴趣,即使自行花钱买广告,同样地无法被阅听人接受。一厢情愿之健康倡导做法徒然浪费公帑,丝毫不能发挥预期之教育倡导功能,建构永续性支持环境。

公共卫生运用媒体进行倡导之前,方案规划者必须将已发展之传播材料,合监测评价机制,充分了解健康传播策略之有效性,以便作为后续推展及修正介入方案之重要参考依据。健康传播方案若能有效地吸引阅听人高度兴趣,引发强烈共鸣与回响,自然这类议题与素材也将引发媒体重视,让媒体乐于采用,双方合伙关系逐能于焉诞生。

除了公共卫生领域有必要加强了解媒体,另一方面,媒体工作者也有必要提升健康素养,增进采访与编辑健康信息之能力,避免因缺乏基本健康素养,导致错误解读,无法提供阅听人正确与完整之健康信息。

健康不只是医疗,也不再局限于对抗有害细菌及病毒之观念,而是整体健康生活之营造。

前瞻二十一世纪人类公共卫生走向,营造健康城市与健康小区将是发展主流,媒体新闻是各不同领域及不同公私部门间之重要沟通桥梁,是影响社会大众认知、价值判断、舆论走向、公共意识之重要力量。因此在媒介必然扮演更积极与关键性角色。加强发展健康传播,增进媒介与公共卫生之合作,对促进人类健康发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婷玉.民生报医药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一九八二至一九九一年.1992

[2]健康信念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Hochbau于1970年提出,主要观点是:个体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及.对疾病的严重度认知、以及对疾病防治措施的利益认知而定。之后,lecker和其同事在1974年将Hochbaum的概念加以扩增和修订,而发展出健康信念模式

[3]SirnpkinsJD,BrennerDJ.massmediaConununicationandHealth.in:DewinB,VoigtmJeds.pmgessinConununicationSciences.nJ:ablex,1984

[4]krieghbaumH.Reportingscienceinfonnationthroughthemassmedia.JQuarterly963;40

[5]赖光临.环境科学与新闻报导,台北:政治大学新闻系林熊征学术基金会,1985

[6]krieghbaumH.Reportingscienceinfonnationthroughthemassmedia.JQuarterly963:40

[7]GlynnCJ,timsaRSensationalisminscienceissues:acasestudy.JQuarterly98259(1)

[8]杨志弘.台湾地区传播者研究之探讨.民意研究季刊,1994;189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8

[内容摘要]大众传播史与新闻史及媒介专史是不同层面的历史研究,后两者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大众传播的总体历史研究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都需要中国自己的大众传播史研究,这项研究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关键词]大众传播;历史研究;新闻史要论说“传播史”,就不能不首先回顾新闻史的研究。1873年,《申报》发表了《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一文,可谓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滥觞;1917年,姚公鹤所撰《上海报纸小史》出版,是第一部新闻史研究专著。此二者都可以看作是在中国新闻史乃至整个新闻学研究领域的开路先锋。诚如方汉奇先生所言:“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上,开其端绪的,还是新闻史的研究。”(1)百余年来,新闻史从无到有,至今已蔚为大观,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思想解放学术创新的潮流中,新闻史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92年成立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为一级学会,足见新闻史作为一门显学的学科地位。仅以学会成立后的6年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新闻史方面的论文和文章,累计达1053篇,公开出版的新闻史方面的专著,累计达88种”。(2)1996年,新闻学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的传播学成为与新闻学并列的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这一过程中,新闻史研究功不可没。问题在于,传播学已经同新闻学并驾齐驱,在新闻史研究取得可喜成绩的情况下,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对中国大众传播历史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地位相适应的,既有新闻学,又有传播学;既有新闻史,又有大众传播史的合理格局。大众传播史不同于新闻史和媒介专史这里所说的“大众传播史”与“新闻史”的不同,在于“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的不同。将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同归于“传播”旗下,已是学界的共识。若按传播方式可将传播分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类;如果站在新闻的立场上,又可以把传播按照内容分为新闻活动和非新闻活动两类。这四个概念相交叉,就构成人类社会传播的一个图景,其关系如下表所示:大众传播整合在一起。这主要表现在:1、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传输的平台,为多种媒介提供了施展技能的场所,新闻的、生活服务的、教育的、游戏娱乐的内容乃至商务运作都包容在其中,这种融合是前所未有的;2、传统媒介向互联网靠拢,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设立网站,通过互联网信息,作为自身的补充;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结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组成媒介产业的巨无霸。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大趋势为相互融合、交互汇聚,互联网等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也使新型媒介与传统媒介互相渗透,加速了媒介大汇流的进程。那么如何更准确地理解这些现象?如何更准确地把握这一趋势、预测其未来发展动向?今天的现状,是昨天历史的结果,要解释今天、预测明天,就要追溯昨天。面对媒介的综合发展趋势,只有整个大众传播的历史研究才能提供相应的历史经验。只提供某一特定领域历史经验的各种媒介的专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在大众传播层面上的“一般史”就是很有研究的必要。史学巨擘布洛赫曾提出“总体史”(UniversalHistory)的思想——“惟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5)他认为,对史学家而言,最重要的工作不在于由古及今地描述事件,而在于由今及古地提出问题,即所谓“倒溯”的历史研究方法。当前,媒介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而且它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相对于当今世界加速度的变化而言),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能不考察它的历史;我们在研究单个媒介的专史之时,也一定有必要研究大众传播这一层面的“总体史”,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更好地解答现实问题。

二、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呼唤中国的大众传播史研究文学批评,有整个一部文学史作为支撑;现今的哲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整个哲学发展史的研究;同样,新闻学研究依托的是新闻史;那么,新闻传播学学科则呼唤大众传播史研究,这样一来,无论是抽象的理论思辨还是注重实证的经济研究,都会突破“现在”的局限,以昨天的历史理解“现在”、预测未来。新闻传播学需要大众传播史提供必要的历史经验基础。1、大众传播史研究对新闻学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对以往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有学者指陈其一个重要缺陷为“习惯于单独研究个别新闻媒介,忽视对不同传媒的综合研究”。(6)大众传播史研究将弥补这一缺陷。它在促进新闻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某些不易在新闻学自身领域解答的问题,可以在这一广阔背景之中,通过对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予以解答。应当说,这一点在传统新闻学中也是一个重点,但是仍受到研究领域的限制,例如,新闻史论及五、六十年代报纸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如果结合电影、图书出版进行综合考察,无疑会给人一幅更为清晰、完整的历史图景,不同媒介运作方式及所取得效果的不同也自然容易体现出来。再如关于《武训传》的批判,就涉及到电影作品、报纸新闻等多种传播活动的联动关系,也适合于综合考察。在新闻传播思想研究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等往往把报纸新闻、图书出版、电影、广播电视以及思想文化等放在一起加以论述,而新闻史或其他媒介史研究往往把涉及自身领域的某一方面划分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如果有一部综合的大众传播史,将有利于我们更加完整深入地领会其要旨。就新闻史的重要课题“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而言也是如此。言论自由往往不只局限于新闻事业,而且一开始集中表现于出版事业。后来,广播电视的非新闻传播以及电影、录音录像也都成为争取言论自由的重要领域。如果有一部整合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历史,对于我们勾勒出言论自由斗争的历史会大有助益。2、大众传播史的研究对于传播学的意义更为直接传播学的发源地和最重要的研究中心在美国,其所以成为必然,也许同传播学的综合性及跨学科性质有关。毕竟,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在包容多种文化、多种思想方面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相比的。目前,传播学,尤其是大众传播学的各类课程仍旧是美国大学里跨学科研修者最多的科目之一。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仍旧是其综合性、包容性的魅力。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大学教材的情况反映出来。以美国大学流行的教材而言,绝大多数为《大众传播导论》、《媒介通论》之类,内容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制品(近年来出版的新著已将新媒介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广告、公共关系、国际传播等也占有一定的篇幅;在历史研究方面,这种融汇各类媒介的综合性也表现得相当突出,例如《一个国家的声音——美国大众媒介史》即是。这些教材大多数次重版,有的多达十余次,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7)如果说,在横断面的媒介知识、理论方面,我们的传播学研究者已经通过一定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填补了综合性、宏观面上的空白,并继续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在媒介发展史方面,这种综合性、宏观面上的研究却还是一片空白。“史”与“论”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两翼,只有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才能互为促进,作用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实践。刘建明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指出:仅以大众传播而言,所有的大众传播学者都没有系统地谈过出版规律,甚至对电影也很少研究。由于传播学研究者对传播学“泛化”的特点认识不足,传播学研究真正立得住的东西不多,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更少。(8)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然而我们可以断言,有了中国自己的大众传播史,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引导研究关注新闻媒介的非新闻传播以及其他非新闻传播以及其他非新闻媒介的传播。从刘建明教授的一些相关言论中可以看出,传播学的“泛化”和“玄化”是其特点,也是其致命的缺点。因为作为一门学科而言,固定的研究领域和清晰的轮廓是必不可少的,而传播学研究内容包罗万象,演绎出种种模糊不清的结论,必然会使其失去作为一个学科的科学地位。考虑到这一点。大而化之的“传播史”是不可取的,但立足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历程的大众传播史却显得尤为必要,它可以为趋于“泛化”、“玄化”的传播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经验基础,划定大众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一些抽象理论也得以通过历史经验予以检验,而不仅仅通过现时的实地调查或控制实验来加以验证。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合法性由此可以得到巩固。就传播学发展的历程与未来趋势而言,也迫切需要一部中国大众传播史。传播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新闻学,第二阶段是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传播学,第三阶段则以1992年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更名为社会信息研究所为标志。可以说,传播学走向社会信息学研究阶段,是信息社会到来的必然结果。东京大学社会信息研究所桂敬一教授说,新闻研究所更名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近几十年来信息媒介多样化和人们信息行为的变化这一所谓高度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将自己的领域扩展到具有社会意义的所有信息形态和现象”。(9)应当说,1992年之后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加快了这种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中,传播学研究更不可能囿於新闻学的传统范畴,新闻史更无法替代整个大众传播历史的研究。我们的传播学是舶来品,而在引进过程之中,与国际学术界接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仅仅依托以往的新闻史不足以胜任,必须在整个大众传播领域进行综合性的历史研究。三、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呼唤中国的大众传播史研究历史研究的价值,在于其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最终目的是作用于现实。以大众传播史培育传播人才,就是这一专史研究体现其功能的重要途径。大众传播史能够给学生一幅完整、清晰的媒介历史全图,而非支离破碎的知识汇集。将多种媒介综合、浓缩在一起,也便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高效率地了解传播媒介知识,从业人员也有了可以集中学习的媒介知识综合参考书。美国传播史家史密斯说得好:“一旦现今的传播者获知了关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的更加清楚、更加准确的历史情况,他们就会更好地计划前进的方向。”(10)广告、公共关系、对外传播等专业领域的人才,都需要掌握多种媒介知识。以往的新闻史可以提供的历史经验只局限于报纸等主要的新闻媒介,局限于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即使分门别类学习了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专史,仍旧欠缺真正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各种媒介之间相互的关系,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如何与社会形成互动关系,仍没有很好地解决。网络的发展更需要熟悉多种传媒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独立的网站媒体(iCp)不断将传统媒介的传播内容吸纳进来,传统媒体也积极开设网站作为自身的补充,网络同各种传统媒介的联系已经日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样就要求新型的传播人才特别是网络人才具备多种媒介知识,才能更好地将书籍、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不同类型的媒介都纳入网络这一巨大无比的平台上来。网络的同一页面上,可能囊括了图片、动画、广告、文字稿。新闻性内容与非新闻性内容可以任意链接,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一部涵盖多种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历程的大众传播史无疑能够为他们提供综合的历史借鉴,使他们从宏观的、综合的层次历时性地了解各种媒介的知识,从而起到开阔眼界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今年4月,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新作《骑在子弹上飞行》首次在线出版,两天之内即被全球50余万读者以网络下载形式“购买”;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4年来已为150多个国家的1700万顾客提供了网上书籍。可以说,数字化出版前景可观。这就要求出版人才突破传统传播观念的藩篱,运用发散型思维,把图书的概念从“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延展开去,同其他新型媒介结合起来;同时,又要求专业的网络人才了解出版规律,懂得图书与报纸、期刊等不同媒介的区别,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拓展在线出版业务。我国各种媒体都越来越重视经营管理。管理要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而在各种媒介多元化发展、相互融合的态势下,更要求管理人员特别是多媒体集团的管理人员具备多种媒介的综合知识。大众传播史对这些人才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中国大众传播史研究的可行性修撰《中国大众传播史》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创新领域,我们面临相当大的困难,但也有相当成熟的条件。首先,大众传播各种媒介的历史都有研究。报纸自不必说,广播有上海市档案局等单位合编的《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和赵玉明的《中国现代广播简史》;电视有郭镇之的《中国电视史》;电影有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和陈荒煤的《当代中国电影》;图书、期刊则有张静庐的《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和胡道静的《上海图书馆史》等。另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方面的各种年鉴也可以利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把各种媒介的历史研究简单相加就可大功告成,而且应当在掌握这些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整个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次,其他学科也在这一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文学史和思想史研究等都涉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而且,这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在探索传媒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互动关系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此外,我们也有具体的传播史研究经验可以参考。这方面以美国学者的研究最为重要。琼·福克茨和德怀特·L·梯忒尔的《一个国家的声音——美国大众媒介史》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部史书的撰述基于这样的前提:“美国的媒介是多元的。”作者把大众传播媒介看做“复杂的社会与文化机构”,看做不同群体的“许多声音的产物”;而且“各种媒介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中,所以,其历史也同其他社会机构交织在一起”。(11)于是,宏观地考察大众传播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领域的关系成为该书的重头戏,大众传播的非新闻活动如广告、公共关系、娱乐等也同新闻活动平起平坐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始终把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发展历史,这一点从各章节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例如第7章“反奴隶制运动和内战中的传播议题”,第8章“现代化与印刷工业”,第9章“大众市场与大众文化”等,都没有把某一种媒介单独列出。中国学者也有把各种媒介综合起来考察的先例,如张国良教授的《现代日本大众传播史》,具有同《一个国家的声音——美国大众媒介史》相似的特点。该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国外大众传播的发展史,但是仍是可贵的探索。尤其是中日两国在新闻事业、大众传播事业方面有一些相近之处,该书可以给我们本国的大众传播史研究者很多启发。电视综合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传播符号,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介”;网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综合了诸多媒介的优势,有凌驾于所有传统媒介之势;同时,在学术研究领域,边缘化、交叉化已成为一股强劲的时代潮流……我们自然有理由相信,在当前媒介相互渗透、学科相互融汇的大背景下,以综合性、宏观性为特点的大众传播专史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传播人才的培养以及多学科交融产生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注释:(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2)方汉奇《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载《新闻春秋》1998年专辑。(3)参见孙建健《从三大基本结构看媒介的现状和走势》,载《新闻通讯》1999年第8期。(4)赵凯《上海传媒业集团化发展的现状、思路》,载《中国报业》1999年第7期。(5)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6)吴崇杰《二十年中国新闻学研究成果与缺陷》,载《中国广播》1999年第7期。(7)例如warrenK.agee等合著的introductiontomassCommunications已再版至少11次。(8)参见韩运荣《传播学的“玄化”与“细化》,载《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6期。(9)参见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10)见m.Y.Smith《历史的方法》,郭镇之编译,载郭镇之《传播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11)JeanFolkerts&DwightL.teeter,Jr.VoiCeSoFanation——aHistoryofmassmediaintheUnitedStates,preface,1989bymacmillanCollegepublishingCompany.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9

 

1.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2.大数据与新闻报道

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4.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5.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6.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7.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8.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 

9.“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

10.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11.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

13.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

14.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

15.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16.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17.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

18.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

19.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

20.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

21.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

22.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3.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 

24.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

25.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

26.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27.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28.实践新闻专业性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

29.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30.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

31.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32.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

33.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34.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

35.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

36.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37.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38.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

39.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40.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

41.“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42.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

43.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44.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45.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

46.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47.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48.“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49.“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50.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 

5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5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

5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

5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

55.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5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

5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5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5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 

60.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6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6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6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

6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6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

6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6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6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

70.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71.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72.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

73.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

74.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

75.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

76.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

77.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

78.《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79.“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

80.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81.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82.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

83.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84.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

85.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8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

87.《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

88.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89.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

90.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91.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

92.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

93.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94.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

95.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

96.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

97.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

98.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新闻传播研究报告篇10

关键词:软文概念;软文危害;软文发展;软文研究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97-05

一、软文概念的界定研究

“软文”是一个定义模糊的概念。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与软文有关的概念的流行:软广告,软文广告,隐形广告,公关软文,公关稿,广告性新闻,新闻性广告,有偿新闻等都被归入“软文”行列之中或者与软文联系起来。

事实上,这些概念涉及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独立或者相交或者根本就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由于业界的不同,或广告领域或公关领域或媒介领域。

确定软文的概念,对于分析研究软文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有很大的意义。

(一)四个相对明确的概念

学界针对新闻性广告,广告性新闻,广告新闻和有偿新闻做出了概念明确。

陈超(2002)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在对新闻和广告的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并且借鉴《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论述:“国内外的一些报刊以新闻形式,将商业广告性内容发表在广告版上,按广告收费,或者注明为广告按广告收费的大块文(即买版块),应视为“广告”,指出该论述指的就是“新闻性广告”。陈超也同样借鉴了《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即“广告性新闻”也称有偿新闻,一般具有新闻要素,在新闻报道形式中塞进广告性的某些内容。”他认为“广告性新闻”指的是所有的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的隐形广告,起本质是广告。它是广告介入新闻后呈现的异常形态,是广告的异化。他认为广告性新闻和有偿新闻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前者突出本质为广告,倾向于认为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广告对于媒介的介入。后者则强调“有偿性”是对本质为“无偿性”的新闻报道的异化,倾向于在媒体自身找原因。陈超对于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下了定义,为进一步明确软文概念做出了贡献。

王亦高和黄彪文(2007)对上个世纪80年代曾惹起热议的“广告新闻”做出梳理。文中指出:广告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标明“广告新闻”的专版专栏里刊登广告新闻,其实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新闻性广告”;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受专版、专栏、专题限制而独立发展的“新闻”,也就是上文的“广告性新闻”。可见,广告新闻是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的总称。邓名瑛(2005)对“有偿新闻”做了详细的论述: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它既可以是个人或组织主动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者实物的行为,也可以是新闻从业人员主动向被报道对象所要钱物的行为。有偿新闻,其在理论界的观点是比较统一的,其要点在于新闻报道本身的“无偿性”和实际操作中的“有偿性”的悖论。

(二)混淆的概念

软文、软广告、软文广告、隐性广告、公关稿等概念混淆。

1.广告和新闻的界限混淆不清

刘欣(2007)提出“新闻性软广告”的说法,并将其简单定义为“新闻里面藏广告,以新闻的方式做广告”,但他在下文则写道:“这则天衣无缝的新闻性广告包含两部分,显性的新闻和隐性的广告,显性的新闻记者和隐性的商家。显性新闻是载体,隐性广告是核心;隐性广告的发话者商家凌驾于显性新闻的发话者新闻记者。”在这段案例分析中,他以“新闻性广告”一词代替了前文的“新闻性软广告”,并用到了“隐性的广告”、“隐性广告”两个名词。

李妮在《潇湘晨报软文现象分析》中对软文界定:即凡是报纸刊登的文章中以新闻式标题出现,并且文中出现企业或单位名称,注明企业或单位联系方式,而且重点介绍广告信息以误导读者进行购买和消费的广告文章,都可视为“软文”,包括报纸版面上以“专版”或某类专在题名称出现的文章形式。这里也将新闻性广告,有偿新闻和软文混淆。

刘艳子和柴贵银(2003)对这种混用的现象提出质疑,指出将“软文广告”和新闻联系起来、批评“软文广告”有意模糊新闻和广告界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软文广告”和被称为“软广告”的“有偿新闻”混为一谈。

刘达(2006)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通过不同的分类分析,得出无论如何分类,软文在操作上的就是试图在模糊新闻与广告的界限。而他认为新闻与广告在本质应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类传播活动。对于软文的界定是通过模糊处理新闻与广告,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传播个别商品或企业信息的一类文章。

尚尔鹏在《报纸软文的话语分析》对于软文几个相似概念的分析后,认为软文在广义上,“软文”指发生在媒介中的新闻与广告的结合或者相融合的现象,这个表述被用来描述新闻与广告之间的“灰色地带”;在狭义上,“软文”指一种媒介文本形式,或者是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文本或话语,它的特点是借助新闻的形式传达广告信息。结合上面对几个与“软文”概念相似的概念的分析,可以对“软文”概念做进一步的界定:“软文”是来自于媒介外部的信源,通过制造媒介事件和向媒介提供源文本的方式,在媒介上以新闻的形式含有广告信息的文本(或话语)。他在这一份定义中没有涉及定价问题,并列出了三点原因。

以上是认为软文是以模糊新闻与广告界限途径来定义的研究。

2.软文广告,软广告和软文的概念的混淆

刘艳子和柴贵银自身对“软文广告”和“软广告”两个概念的辨析有待商榷,文中指出:“软广告”是对“有偿新闻”和“广告新闻”等不规范新闻的形象称呼,因为这些新闻表面上是新闻,实质却是广告,所以被称为“软广告’,而“软文广告”则是“用作广告的软性文章的简称”,属于广告经营的范畴,且有明确的广告标识。他们的论述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上文己指出理论界对“广告新闻”的明确界定,它包括有偿新闻(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而新闻性广告就是“在标明‘广告新闻’的专版专栏里刊登的广告新闻”,因此,软文广告(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属于新闻性广告的,也就属于广告新闻范畴内。以此推理,“软文广告”和“软广告”是有部分相交的,这无疑与作者的结论相悖。另外,他们也将“软文广告”等同于“软文”,在文中频繁换用、混用;而“软文广告”定义中的“软性文章”一词,概念模糊,也未对此作进一步解释。

应飞虎和葛岩(2007)在讨论“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时,则混用了“软文”和“软文广告”两个概念。作者以对“软文”的定义引出讨论的背景和问题:软文是广告行业的一个流行术语,指大量存在于大众媒体中,以新闻报道形式的广告。文中还指出,在我国的语境中,“软文”就以报道形式广告主所需要的信息而言,其意义与英语中“advertorial”,但“软文”掩盖其付费服务性质,混淆广告和新闻报道之间的界限,以达到使读者将付费服务误以为客观报道的目的,而advertorial通常是标明的,多出现在广告栏目之中。在此段关于“软文”的论述之后,下文就直接转入对“软文广告”的危害的讨论,中间并未解释两者是同一概念还是包含关系。

同样的还有襄樊学院的符冰对认为凡是报纸刊登的文章中以新闻式标题出现,但是文中出现企业或单位名称,或者注明企业或单位联系方式的,而且重点介绍广告信息,以吸引读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都可视为软文广告,即使报纸冠以“专版”或某类专题名称的版面也不应例外。这里他所指的软文广告和软文是同一概念

概念混用中比较常见的还有,厦门大学的徐鲁鹭在《我国汽车软文广告研究》里认为软文广告是相对于硬广告而言的,并且没有将软文和软文广告区分开来。也没有将软文广告和软广告区分出来。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杜漪和金艳梅在对网络软文营销研究中认为软文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专业网络营销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是通过在报纸、杂志或网络等宣传载体上刊登的一种宣传性、阐释性文章,包括特定的新闻报道、案列分析等。这里她们直接把软文和硬性广告对应起来。

目前论文中,复旦大学的周小叶对于实践领域的几个概念有比较全面的区分。她在《三赢的可能行――软文现象的辨与析》对以上混杂的概念进行了明晰。她在在对于广告领域的软广告,软文广告,隐性广告进行了清晰地概念定义并且和软文进行了对比之后。在对于公关实践领域的公关软文,公关稿,新闻稿,新闻通稿,公关新闻稿五个名词进行了概念明晰之后以及他们之间和软文间的区别之后得出以下结论:软文是软文广告(advertorial)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之和。这是讲两个不同业界概念的综合。即,软文是一种模仿媒体编辑内容的信息编码形式、为广告/公关客户有偿的文本性信息,由于其有广告和公关两个源头,因此可分为软文广告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两种形式。软文广告和公关广告间并非径渭分明,如果软文广告未标注为广告、没有以字体或其他设计排版特征来与区分媒体编辑内容形成区别,那么,其性质就接近于公关软文。

对于周小叶软文是软文广告(advertorial)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之和。这是讲两个不同业界概念的综合这个概念,笔者持支持态度。

概念间的换用、混用和误用、错用,不一而足,无论是实践领域的广告、公关从业人员,还是理论界,都需要更仔细斟酌这些概念,借鉴对广告新闻、新闻性广告、广告性新闻、有偿新闻等概念进行定义明晰和范围界定时使用的关键标准,来明确这些概念的定义并界定其范围。

二、批判性的软文研究(批判的态度和批判的角度)

正是由于各概念的定义和范围不明确、不统一,而其中又确实存在着有偿新闻等明显违规、违法的现象,因此理论界对软文及相关现象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一味批判、一棍子打死。

(一)软文的危害性研究

深圳大学法学教授应飞虎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葛岩撰写的论文《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对第13条的研究》。他们认为“软文”掩盖其付费服务性质,混淆广告和新闻报道之间的界限,以达到使读者将付费服务误以为客观报道的目的。他们认为软文是一种欺骗方式,不仅损害了读者,消费者的利益,还是一种不正当竞,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错误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视之为违法。并指出我国《广告法》第13条也明确禁止这类广告行为。

湖南师范大学的李妮在对于潇湘晨报的软文整理分析,长远的来看,“软文”现象存在的受害者应该还是媒体本身。受众可能因为一次为“软文”的上当受骗而从此提高警惕,商家可以为“软文”的说服功效降低而另觅他法。但是作为媒体而言,真正意义上说并不是以广告为生,而是以读者的注意力和关注力为生,有了读者的关注,报纸才能招募到广告。而一旦读者因为“软文”泛滥而收回对报纸的信任和拥护,那么媒体发行的报纸,也只不过是废纸一叠。到那时,报纸就会落入商家、读者都不愿意理睬的悲哀之境不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性。

刘达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中用寻租理论来诠释他认为的软文: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或新闻媒介单位出于利益的驱使,对这种广告主的寻租活动便受之不恭,从而产生“红包新闻”、“有偿新闻”等传媒腐败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新闻的公信力。

尚尔鹏在《报纸“软文”的话语分析》中,通过对“软文”的话语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新闻话语被拖入消费主义的情境中,与广告发生内爆,丧失话语权利,使媒介话语陷入失序状态。如果上面的情况继续恶化的话,那么作为公共利益代言者的新闻话语很可能彻底的从报纸媒介消失,广告和“软文”将充斥整个版面形成一个只为商业利益者代言的“单向度”的报纸媒介。那么报纸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徐瑞希在《软广告入侵新闻――广告新闻化之探讨》中通过对于台湾地区置入营销侵蚀新闻现象的分析后认为这种现象的后果不仅是多媒介伦理的侵害也是对新闻公信力的损害。

同样认为软文对新闻价值危害的研究还有吴晔的《对当下媒体软文的思考》,《软文广告对报纸新闻价值的影响》等。

(二)虽然同为对软文的批判,但是对于软文危害归责于谁,学界出现了不同的两种声音

1.认为责任在广告,软文对新闻是一种伤害

对软文等相关现象的批判最早开始于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广告新闻”的讨论。王亦高和黄彪文(2007)指出,广告新闻的两种形式,从专栏明示到混合编排,广告与新闻的混杂愈演愈烈,读者越来越难以分辨孰为广告、孰是新闻。这一趋势在理论界引发了1983至1987年间广告新闻大讨论。

讨论最初理论界中还以支持为主,到1986年《新闻学刊》第2期刊登曹文秀的文章《应该怎样看待广告新闻》,理论界的态度己转向批评。曹文秀(见:王亦高,黄彪文,2007)在文中指出:“广告新闻以假乱真,有损新闻单位声誉,必须予以坚决否定。”

张西明于1987年发表长文《广告与新闻》,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广告新闻’与新闻道德的原则不相容,已被各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事业所公认,成为国际新闻界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这场长达四年的讨论由此结束,广告新闻最终被理论界否定。否定了广告新闻,也就同时否定了其包含的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这两种形式。理论界在此后的讨论中也有明确表示应同时整治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的。田玉杰(2008)指出,两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新闻形式,同时淡化了广告标志,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权威度性和可信度。但这种操作方式给新闻传播带来混乱,使新闻媒介变成了广告主的传声筒、代言人,由注重社会利益变成代表广告主一方利益。因此,这两者都是广告对新闻的“入侵”,是伪新闻。

吉林大学的尚而鹏在“软文”话语的生产中,新闻话语的生产者被“委托人”控制,新闻和广告之间的话语秩序失序。“软文”话语产品不再是真正新闻话语,不再是为公众利益服务,而是为市场、消费和利润服务。所以,新闻记者或编辑是在变向的为“委托人”(广告主)进行话语生产,由此而导致的新闻话语和广告话语的关系和话语权力失序,这种失序后的关系则使新闻话语处于依附于广告话语的地位。

作者与暨南大学的刘达同样认为这会使报纸沦为商业的私器,然而在原因归咎方面,尚尔鹏秉持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委托人”才是真正的操作者。当媒介事件和文本纵,当新闻的话语主体被分为“委托人”、“作者”和“赋形者”,新闻的话语主体则失去了话语的权力;当“委托人”借助新闻话语的话语权威,去建构产品、品牌符号,新闻话语则被处于被异化的依附于广告话语的地位。新闻就陷入了这样依附于广告的困境之中。本应作为社会共器的报纸,变成了追求商业利益的私器。那么通过对“软文”的话语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新闻话语被拖入消费主义的情境中,与广告发生内爆,丧失话语权利,使媒介话语陷入失序状态。

复旦大学的徐瑞希认为软文广告表现为广告置入营销入新闻中,“但置入性营销最严重的问题,正是新闻报道充斥着商品或品牌置入营销的“广告新闻化”现象。”作者认为广告的新闻化严重影响到了新闻的地位,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威胁。因此要谨慎防置入营销侵蚀新闻。

2.认为本质的责任在于新闻道德的缺失

陈雯锐《是消费主义女人,还是母亲?――2004年母亲节专题“软文”分析》,这篇文章将“软文”产生和盛行的原因归咎为报纸媒介向经济效益的妥协――“‘软文’成了缓和经济话语和媒体话语两者矛后的场所之一”,在这方面与以上批评性“软文”研究的结论不同。然而,陈雯锐认为,“比起谴责或批判某种力量的话语呈现,更重要的或许是寻找他途的阅读方式,或者丰富其他话语的可能性”。或者从更为广义的范畴讲,她认为“软文”话语并不构成对其他话语(尤其是新闻话语)的威胁。从这可以看出她虽然提出了但并没有尖锐地提出新闻媒介的道德缺失。

陈超从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两种形态出发,认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皆是为了促销而进行的付费的商业信息传播行为,是媒体广告经营行为对新闻业务的介入。但“新闻性广告”是广告主规范地购买广告版面、时段,而媒介广告人员却以“新闻形式”。此类广告只是表现形式上的非法,其中的货币交换在性质上说是合法的。而“广告性新闻”从形式到实质都是非法的。“广告性新闻”中,货币交换的对象是记者、编辑和新闻媒介手中的报道权、发稿权。从而把广告主的自我需求、自我宣传冒充为具有普遍新闻价值的信息,把市场行为冒充为公益行为,把广告主个体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共利益。他认为后者的性质比前者更为恶劣。

暨南大学的刘达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中归纳出“软文”的本质特征,然后再从概念上对其界定。刘达认为利益的驱使是“软文”产生的原因,但他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他分别探讨了新闻媒介“创租”和“寻租”两个方面。刘达认为,新闻媒介能够寻租的权力是“传播权利和影响力”,资源是“广泛而高质量的传播行为而获得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或新闻媒介单位出十利益的驱使,对这种广告主的寻租便受之不恭,从而产生‘红包新闻’、‘有偿新闻’等传媒腐败现象”。

应飞虎,葛岩认为就媒体来说,虽然在法律上媒体仍然是所谓“事业单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化经营”方式已经使媒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化,赢利成为媒体的基本经营目的之一。在这种条件下,媒体自然有刊登软文的利益动机。在此情形下,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制约,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可能结合为利益同盟,共同参与并促成软文广告的泛滥。媒介这种党和政府的“喉舌”,负担着传播党和政府决策、引导舆论等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的特殊地位使得执法主体处于弱势。

对于软文的批判层出不穷,笔者总结这源自于对于软文概念的定义不明以及法律层面上的问题和执法层面上的问题。

三、关于软文的可行性的研究

尽管批评软文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还有一些研究是着眼于软文合理发展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软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在积极探寻如何让软文走上一条合理的发展道路。

就“软文”的非批评研究可见张继明《第三只眼看脑白金――软文策划要讲时代性》、贾吕荣《软文传播――汽车营销“硬武器》、绵阳莱德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经典案例《软文炒出金矿来――“老茶树特色餐饮一条街”广告推广》、哲宇撰写的《软广告带来――全息介质营销理论解读“软文”如何以柔克刚》等。他们在对于软文的定性上都将其认定为“营销传播工具”,侧重于它的商业价值。

黑龙大学的杨燎原则以直邮杂志软文为例从语境和非语境的角度来诠释软文的特点,非语境不在文本研究的范围内。我们着重看他对于软文语境的研究。他通过语境研究,将软文分为新闻性软文,信息型软文和人文型软文。并得出以下结论语言语境来看,不论是否出现产品或企业名称,软文的上下文联系都极其紧密,即上文是信息铺垫,下文或显或隐地传递产品和企业信息。软文的信息量丰富,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软文的商业味道淡,可以使受众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受众主动吸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就是广告传播主体说服的过程这将非常有利于广告传播目的的达成。这肯定了软文在传播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复旦大学的周小叶通过对于软文概念的明确,通过对于报纸,杂志互联网软文的分析,提出了“三赢”的方法。这三赢指的是广告主,媒体和受众三方。对于报纸和杂志纸质媒体,她认为如果软文能够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提供了充实而有深度的内容,那么对于受众而言,其仍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媒体而言,也能维持其个性和声誉;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巩固或重建形象的有效传播方式。因此,这种不仅模仿编辑内容形式、且注重提供信息和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软文形式,是可以实现受众、媒体和企业的“三赢”的。杂志软文可在受众、媒体和企业/品牌/产品间寻找到一个连接点,在这样一个连接点的基础上去制作、软文,就能实现受众、媒体和企业的“三赢”。对于网络而言,传统的以编辑内容形式呈现的软文能增强其影响力,而其提供的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受众和品牌的亲睐,由此促成受众、企业和媒体的“三赢”。对报纸、杂志和网络软文的叙述中,均可看到,只要切实地从受众使用媒体的需求出发,在受众气企业/品牌和媒体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软文是可以走上合理发展的道路,并实现“三赢”的。

暨南大学的刘达认为,不能一概否定“软文”,应该要具体分析。对于广告领域中,只要与新闻报道无关,新闻报道与广告宣传截然分开即可。如果从公共关系的视角看,无论是广告性新闻还是新闻性广告都具有合理性。公共关系视角中的广告目的不是为了推销商品和服务而是为了树立组织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于是这两种方式就可能产生文中所指的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在具体运作层面,“软文”合理性的边界取决于媒体的“把关”。作者以为软性文章的合理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探讨范围;二是具体操作。在广告学和公共关系学领域,软性文章是合理的,并且正在为业界人士所广泛采用;而在新闻学领域,如果允许操作,则是否合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于其具体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他认为真正的危机来自是否合理操作。

四、总结

通过对软文研究的综述,笔者对前言所提出的三个争议点总结如下:1尽管软文概念的确定到现在还是各执一词,然后已经有些概念从软文概念中脱离出来并以确定了。目前研究中笔者认为复旦大学的周小叶对于软文界定最为清晰,且笔者持支持态度。2学术界对于软文的危害性大都集中于对新闻的危害的讨论。而造成软文滥觞的责任被分为了两个阵营:一个认为是责在媒体本身,一个认为责在广告主。并引发讨论和深思。3软文有它的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并且软文既然存在就不存在一棒子打死的道理。有一类软文研究是探寻它合理发展可行性。他们认为软文合理规范理性布局是可以有很积极的发展的。

笔者对于近几个月《南方周末》社会版的阅读中发现,目前软文已经采取了一个更为正面的方式即企业出资对一个社会问题深度调查,并在最后写上某某某企业呼吁社会关注某某现象。这就是软文发展的一个积极势头。

通过软文的研究综述,笔者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1.在对软文的批判中,有学者已经对于媒体道德缺失进行了研究。这使人们的焦点从广告本身转向了媒介。除却媒体的寻租权,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导致媒体中的软文滥觞?除却法律本身的不健全,执法是不是也是个问题?2.广告主,媒介和受众共同构成了软文传播的全部流程。受众一直被当做软文的受害者,若软文真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么严重的危害性,那么为什么不能像虚假广告一样,消费者发现是假的就投诉呢?他们或许感受不到受害,或许愿意接受软文,这涉及消费者心理问题。笔者希望可以就软文问题上更深层次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小叶.三赢的可能性――软文现象辨与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刘达.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D].广州:暨南大学,2006.

[3]徐鲁鹭.我国汽车广告软文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尚尔鹏.报纸软文“软文”话语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李妮.潇湘晨报软文现象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6]刘艳子,柴贵银.软文广告新探[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3,(7).

[7]应飞虎,葛岩.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J].现代法学,2007,(3).

[8]陈超.论“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J].新闻记者,2002,(1).

[9]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5,(6).

[10]王亦高,黄彪文.正确的判断如何得到确认――以“广告新闻”讨论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7,(3).

[11]刘欣.浅谈新闻性软广告的语用策略[J].科技信息,2007,(30).

[12]符冰.软文广告对报纸新闻价值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6).

[13]杜漪,金艳梅.对我国网络软文营销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8.

[14]徐瑞希.软广告入侵新闻――广告新闻化之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5]吴晔.对当下媒体软文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8,(2).

[16]陈雯锐.是消费主义女人,还是母亲[J].妇女研究论丛,2005,(1).

[17]王亦高,黄彪文.正确的判断如何得到确认――以“广告新闻”讨论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7,(3).

[18]田玉杰.整治“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势在必行[J].科学之友,2008,(3).

[19]杨燎原.从语境的角度探析软文的特征――以直邮杂志广告为例[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8.

[20]张继明.第三只眼看脑白金――软文策划要讲时代性[J].商界,2001,(1).

[21]贾吕荣.软文传播――汽车营销“硬武器”[J].国际公关,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