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十篇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十篇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21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1

海口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市政设施管理,保障市政设施完好,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海南省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设施、城市桥涵设施、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城市供水、排水、防洪设施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海口市城市供水排水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规定组织实施。城市燃气设施的管理按照《海口市燃气管理条例》组织实施。

第三条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市政设施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区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范围,负责本辖区内市政设施的管理工作。市、区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由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市实际依法划定。

市、区市政设施管理机构根据市、区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承担市政设施管理的具体工作。

规划、建设、发展改革、公安、环保、交通、水务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市政设施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政设施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资金,由市、区人民政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设施,由市、区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委托或者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单位。

承担市、区市政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使用市政设施的权利和保护市政设施的义务,对违反本条例,损坏市政设施的行为有权举报。

对保护市政设施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政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公开办事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市政设施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向有关机关举报,有关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发展改革、建设等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市政设施建设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发展改革等部门根据市政设施建设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于每年12月底前拟定次年的市政设施年度建设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市政设施年度建设计划,应当于每年的3月底前下达。

第九条城市供电、燃气、供水、排水、通信、消防、有线电视、公共交通、园林绿地、环境卫生等依附于市政设施的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行业(专业)部门应当根据市政设施建设规划,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编制权属设施的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次年的年度建设计划(含掘路计划)应当于当年10月底前报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政府投资建设市政设施的,应当根据市政设施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实施。

单位投资建设市政设施的,应当符合市政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批准后实施。

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分别纳入住宅小区、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计划配套建设,并按规划要求与市政设施相衔接。

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市政设施应当与城市其他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同步规划、同步设计、配套实施;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已有的城市架空线应结合城市改建逐步改为下地敷设。

新建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建设应当适度超前,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建设。城市供电、燃气、供水、排水、通信、消防、有线电视等市政管线应当同步铺设。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时,道路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要求为地下管线预埋横穿道路的通道。

第十二条根据规划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需要迁移、改建地下管线的,道路建设单位应当事先通知有关管线的产权单位或者行业(专业)部门。管线产权单位或者行业(专门)部门应当按照要求对地下管线进行迁移或者改建,并与道路工程同步施工。

道路建设单位在施工前未事先通知有关管线的产权单位或者行业(专业)部门,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第十三条市政设施可以按照国家和海南省有关规定,由政府投资或者社会投资建设。

鼓励国内外企业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建设城市市政设施;具体补偿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市政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控制指标及相关技术规范,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符合节能要求。

第十五条新建的市政设施与铁路干线相交的,应当根据需要在城市规划中预留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设位置。

市政设施与铁路相交的道口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并根据需要逐步建设立体交通设施。建设立体交通设施所需投资,按照国家规定由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第十六条建设跨越江河的桥梁和隧道,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第十七条承担市政设施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并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城市市政设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任务。

市政设施设计、施工必须按照市政设施建设规划,预留绿化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和建设无障碍设施,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城市市政设施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规程及技术规范性文件。

第十八条列入城建档案接收范围的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前,应当提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由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建设单位在取得工程档案认可文件后,方可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当查验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第十九条市政设施建设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规划、建设、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个月内,将建设工程档案报送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第二十条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市政设施应及时移交给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单位管养。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市政设施的基础技术资料和工程验收、工程保修等资料,并经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核验资料齐全后,办理设施管养移交手续。未移交的,由建设单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管理、养护和维修,并接受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建设单位将市政设施移交管养应当办理产权登记,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市政设施产权登记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市政设施建设实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城市市政设施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修书,在质量保修书中对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保修责任进行细化和明确。

市政设施的保修应当符合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市政基础设施的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市政基础设施的其它辅助设施保修期最低为2年。

质量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二条在市政设施范围内埋设的各种地下管线,其产权单位应当将工程竣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存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备查。因维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地下管线及相关设施发生易位或者其他变更时,应当及时将变更图纸和技术资料存入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备查。

第二十三条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阅、利用市政设施包括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资料提供便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阅、利用市政设施信息、资料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因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或者抢险救灾的需要,确需超设计标准使用市政设施或者确需改变市政设施功能的,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审核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道路设施管理

第二十五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设施包括车行道(含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含盲道和缘石坡道)、路肩、路坡、道路两侧边沟、隔离带等设施及道路附属设施。

城市道路设施的管理范围,以已实施的规划道路红线为准;规划道路红线尚未实施的,以城市沿道路两侧合法建筑物外缘之间的车行道、人行道为准。

第二十六条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设施,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给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维修单位负责管养。

企业、其他组织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设施,由建设单位进行养护、维修,并接受建设、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建设单位自愿无偿移交城市道路设施,且其移交的城市道路设施符合接管条件的,经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给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维修单位负责管养。

第二十七条承担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技术规范,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确保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

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养护、维修单位保持道路设施完好。

第二十八条设在城市道路管理范围内的各类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城市道路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的设计及养护规范。各类管线的产权单位和城市道路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加强对道路各类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管理;发现管线及窨井盖等附属设施缺损时,应当及时补缺、修复或者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九条在城市道路设施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擅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三)在道路上搅拌水泥、砂浆、混凝土等;

(四)擅自在铺装路面的道路上行驶履带车、铁轮车和其他对道路有损害的车辆;

(五)擅自设置门前台阶、固定坡道及修筑道路出入口;

(六)擅自拆卸、移动窨井盖等城市道路附属设施;

(七)收购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窨井盖等城市道路附属设施;

(八)其他非法占用和损坏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条履带车、铁轮车、超重车辆及其他对道路有损的车辆,确需在铺装路面道路上行驶的,必须经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并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后,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第三十一条因建设工程施工、沿街建筑物(构筑物)维修以及经市或者区人民政府批准举办重大活动等原因,确需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向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沿街建筑物房产证或举办重大活动批准文书;

(二)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影响、保障通行安全的交通组织方案;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影响交通安全的,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经批准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道路占用费。

第三十二条因建设工程施工,确需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向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三)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影响、保障通行安全的交通组织方案;

(四)掘路工程修复方案;

(五)施工单位资质证书。

因管线养护、维修或者抢修需要挖掘城市道路,不涉及规划变更的,申请人无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影响交通安全的,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主干路、次干路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在掘路现场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申请单位、施工内容、施工期限等;掘路施工期限少于10个工作日的,公示时间应当与施工期限相同。

挖掘城市道路,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城市道路挖掘修复保证金。

第三十三条禁止占用城市主干路作为集贸市场或者其他经营场所。

严格控制临时占用城市次干路、支路和街巷作为集贸市场或者其他经营场所。确需临时占用城市次干路作为集贸市场或者其他经营场所的,应当经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核作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确需临时占用城市支路和街巷作为集贸市场或者其他经营场所的,应当经区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核作出意见,报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四条经批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批准的位置、面积、用途、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并在批准期限内修复被挖掘的城市道路。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以及改变用途的,应当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

(二)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安全标志、安全防护设施,悬挂占用或挖掘道路许可证,并采取施工扬尘和路面污染控制措施;

(三)挖掘道路施工应当避开交通高峰期,需要对部分车辆限制行使或者临时交通管制的,应当按照规定提前向社会通告并在适当位置设临时交通管制通告牌和交通导向标志;

(四)道路挖掘施工前,应当与管线产权单位协商,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挖掘施工与地下管线或者其他设施发生冲突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报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再行施工;

(五)在指定的地点弃土、堆放材料;

(六)挖掘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当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七)占用、挖掘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因工程建设占用挖掘的,应当拆除临时设施,按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将路基回填夯实,恢复路面及原有道路交通设施,保证道路质量,并报请批准部门验收;

(八)因特殊情况批准部门需提前中止占用道路时,占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无条件停止占用。批准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退还部分道路占用费。

第三十五条挖掘城市道路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挖掘道路路面修复竣工后,由挖掘单位或者个人组织验收,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政设施管理机构等单位参加。经验收合格的,其交纳的道路挖掘修复保证金在1年质保期满后予以退还。修复质量不合格,或者挖掘单位、个人在规定期限内不修复被挖掘道路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修复;逾期不修复或者修复质量仍不合格的,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没有利害关系且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代为修复,修复费用由挖掘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三十六条鼓励采用非开挖技术进行管线施工。穿越城市道路车行道进行管线施工的,应优先考虑采取非开挖技术的施工方案。单位和个人采取非开挖技术穿越城市道路的,必须在施工前对所在位置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施工方案。

采取非开挖技术穿越市政设施,造成市政设施损坏的应当负责赔偿,并由施工单位负责恢复原状。

第三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开挖;因特殊情况需要开挖的,应当经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提前挖掘前款规定城市道路的,应当按照提前挖掘的时间缴纳一至三倍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

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的前5日和假期期间,以及全市性重大活动期间,不得挖掘城市道路。

第三十八条供电、燃气、供水、排水、通信等地下管线发生故障,急需挖掘道路抢修的,可以先行施工,但必须及时向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在24小时内补办批准手续。如遇节假日,补办审批手续可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第三十九条禁止占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作为机动车停车场所。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在城市次干路、支路上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并规定停车泊位的使用时间。

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不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在人行道上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并由道路设施管养单位对相应的人行道采取加固处理,所需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

禁止占用宽度小于5.5米的人行道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

第四十条经批准占用人行道的,不得挤占盲道,并应当保留不小于1.5米的通行宽度。

占用人行道设置电话亭、书报亭、阅报栏、非机动车停放点、流动厕所等设施的,应当在宽度大于3米的人行道上设置,同时符合有关管线技术安全规范。

占用人行道设置广告牌的,应当遵守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有关规定,不得影响城市道路通行和安全。禁止占用宽度小于3米的人行道设置广告牌。

第四十一条公共汽车候车亭(站点)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道路技术规范。在已建城市道路上新增、迁移公共汽车候车亭(站点)需要加固、恢复城市道路的,由市政设施管养单位采取加固和恢复措施,费用由设置单位承担。

第四十二条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政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城市道路设施的日常巡查监督工作,及时查处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等违法行为;督促各类管线的产权单位和城市道路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加强对道路各类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管理,及时补缺、修复窨井盖等附属设施的缺损。

第四章桥涵设施管理

第四十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桥涵设施包括各种桥梁、涵洞、人行地下通道以及标志牌等桥涵附属设施。

第四十四条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桥涵检测评估制度,依照国家有关城市桥涵检测评估规定,加强对城市桥涵检测和养护维修活动的监管。

第四十五条城市桥涵养护单位应当建立桥涵养护档案,加强对城市桥涵设施的养护、维修、检测和安全保卫工作,保障桥涵设施的安全。

第四十六条在城市桥涵设施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挖沙取土,倾倒废弃物;

(二)擅自依附桥涵设置管线;

(三)停放车辆,停泊船只,堆放物料;

(四)擅自搭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履带车、铁轮车等对桥涵有直接损害的车辆擅自在桥面上行使;

(六)其他损害、侵占桥涵设施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在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类市政管线的,应当向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四)安全评估报告;

(五)事故预警和应急抢救方案;

(六)管线架设设计图纸;

(七)桥梁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影响交通安全的,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第四十八条车辆、船只通过桥涵时,必须按标志牌的规定行驶,遵守限载、限高、限宽、限速等规定。超限车辆和履带车、铁轮车等对桥涵有直接损害的车辆需要过桥的,应当事先征得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后,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第四十九条在城市桥涵上设置广告、悬挂物等辅助物的,应当提供相应的风载、荷载试验报告及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城市桥涵检测评估机构的技术安全意见,报经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五十条在城市桥涵设施范围内从事河流疏浚、挖掘、打桩、地下管道顶进、爆破等作业的单位或个人,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前应当须征得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与城市桥涵的产权人或委托管理人签订保护协议,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五章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

第五十一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包括城市道路、桥涵、广场、公共绿地等处的路灯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灯杆、地上地下管线、灯具、工作井以及照明附属设备等。

第五十二条承担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安全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对破损的照明设施,应当及时更换和修复,使亮灯率不低于97%。

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供电部门应当保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正常供电。

第五十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时,建设单位应当同时配套建设道路照明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交付使用。

第五十四条城市照明设施附近的树木,距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1米。对不符合安全距离影响照明效果的树木需要修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五十五条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拆卸、移动、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

(二)堆放杂物、挖坑取土、搭建建筑物;

(三)擅自在照明灯杆上架设通讯线(缆)或者安置其他设施;

(四)擅自在路灯设施上悬挂广告或者其他挂浮物;

(五)擅自接用、切断路灯电源;

(六)收购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照明设施;

(七)故意打砸照明设施;

(八)其他损坏、侵占照明设施的行为。

第五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可能迁移、拆除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或者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地上、地下施工时,应当经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由道路设施管养单位负责其迁移或拆除工作,费用由申报单位承担。

第五十七条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事故造成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损坏的,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抢修,恢复照明,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协助。需要分清责任的,在故障排除后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20xx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不履行保修义务或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在保修期内因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六)项和第五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擅自拆卸、移动窨井盖等市政设施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按所损坏的窨井盖等市政设施的价值处以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七)项和第五十五条第(六)项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按所收购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窨井盖等市政设施价值处以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一)在道路上搅拌水泥、砂浆、混凝土的;

(二)在城市桥涵设施、照明设施范围内挖坑取土、倾倒废弃物、堆放物料的;

(三)擅自设置门前台阶、固定坡道的;

(四)在桥涵设施范围内停放车辆、停泊船只的;

(五)擅自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六)私自接用、切断路灯电源或者擅自在照明灯杆上架设通讯线(缆)、安置其他设施的;

(七)其他损害城市道路、桥涵设施、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行为。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八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可以并处20xx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一)未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用途、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又未办理变更手续的;

(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的;

(三)挖掘路面未按技术要求施工,或者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后未按规定清理现场,恢复路面及原有道路交通设施的;

(四)各类管线的产权单位和城市道路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发现管线及窨井盖等附属设施缺损未及时补缺、修复或者未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的;

(五)擅自在道路或者桥涵上行驶履带车、铁轮车或者其他对道路、桥涵有损害的车辆的;

(六)紧急抢修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不按照规定补办批准手续的。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未在批准期限内修复被挖掘的城市道路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所缴纳的道路占用费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可以并处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一)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

(二)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城市桥涵设施范围内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

(三)擅自修筑道路出入口的;

(四)擅自依附桥涵设置管线的;

(五)擅自在路灯设施上悬挂广告或者其他悬挂物的。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擅自在城市桥涵上设置广告、悬挂物等辅助物的,由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擅自在城市桥涵设施范围内从事挖掘、打桩、爆破等作业活动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6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其他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南省地方性法规有处罚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其规定处罚。

第六十七条承担市、区市政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定期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养护、维修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期限修复竣工,并拒绝接受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八条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发展改革等部门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编制市政设施建设规划或者未按规定时间下达市政设施年度建设计划的,由市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市政设施管理机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区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日常巡查工作不落实,未及时发现并处理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等违法行为的;

(二)超过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核发行政许可证的;

(三)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行政许可证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或者包庇、纵容违法行为,造成后果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七十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快速路是指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全部或者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城市道路。

主干路是指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城市道路。

次干路是指城市道路网中与主干路相连接的区域性干路。

支路是指城市道路网中干路以外连接次干路或者供区域内部使用的城市道路。

第七十一条本条例具体应用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七十二条本条例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政设施的保护擅自占用、破坏道路市政设施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很多不便和危险,对破坏市政设施的人员将进行处罚

教育

对情节较轻,改错态度良好人员的措施

罚款

相关部门会对破坏市政设施的人进行金钱上的处罚,处罚金额根据当地有关政策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2

第二条市城市管理局是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建设,对城市规划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使用进行监督管理。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下列市政公用设施均属本规定管理范围:

(一)城市道路:城市规划区内的车行道、人行道、广场、街头空地、隔离带和已经征用的规划红线范围内道路建设用地。

(二)城市桥涵: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城市道路与铁路两用桥等。

(三)城市排水设施: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污水合流管道、明渠及其附属设施等。

(四)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城市道路、桥梁、广场、不售票的公共绿地等处的路灯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灯杆、地上地下管线、灯具、工作井以及照明附属设施等。

第四条市政工程设施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市政工程设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使用的权利和保护的义务,并有权对损害市政工程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投诉。

第六条提倡和鼓励市民参与和维护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市规划部门会同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制定市政公用设施年度建设计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

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区、旧城改造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符合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

第九条市政公用设施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有关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应当按照规定进入有形市场,实行招投标。

承担市政公用设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等级,并执行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条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资金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采取贷款和其他方式筹措。

鼓励国(境)内外投资者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通过国(境)内外资本投资建设的大型桥梁、公共停车场、隧道等,经依法批准,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费、停车费或者通行费,用于偿还贷款或者获取投资回报。

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从事广告、授予冠名权等经营活动收取的费用,应当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

第十一条市政公用建设应严格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城市供水、排水、热力、电力、通信、消防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应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规划、设计的审查。

第十二条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取得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许可后,方可组织施工。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公用设施(含单位、住宅小区、开发区等)施工过程的监督,并对各管线的位置、走向、标高、材料、管径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未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验收的隐蔽工程,不得进行隐蔽覆盖。

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竣工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划、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工程竣工图及整套施工文件等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和保修制度,保修期为壹年,自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由有关承建责任单位负责。

第十四条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经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

(一)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管理的市政公用设施,由同级审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定额标准组织审计,财政部门据实核拨;

(二)市城区的里弄小巷的道路、排水、照明由信州区政府负责管理、养护、维修。

(三)由单位、法人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市政公用设施,由投资建设的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承担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应当执行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定期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养护、维修,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完好。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对其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进行监督检查。

单位、住宅小区、开发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变化情况应当及时告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利用市政公用设施从事广告等经营活动,应当经产权单位同意,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其活动不得影响市政公用设施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设置在城市道路范围的各类管线的井(孔)、井盖、标志,由管线管理单位按照城市道路的技术规范、标准设置和维护。

第十八条禁止偷取和破坏设置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的各类管线的井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收购各类管线井盖及其它市政工程设施器材。

第三章城市道路管理

第十九条城市道路范围内禁止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履带车、铁轮车或者超重、超高、超长车辆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三)机动车在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试刹车;

(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

(五)其他损害、侵占城市道路的行为。

第二十条凡因管线施工、设置书报亭、电话亭、治安亭、指路牌、广告牌、杆件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其它原因,需临时占用或开挖道路,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持有关手续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按有关规定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缴纳城市道路占道费、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方可占用挖掘。

占用(挖掘)期间,要保持占用(挖掘)场地围圈的整洁,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开挖道路期间,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栏和警示标志,期满后及时修复。超过批准的期限,要续办占用(挖掘)手续。

城市道路开挖时,若影响地上或地下管线设施,建设单位应与设施主管部门联系,采取安全措施。

第二十一条临街的建筑工地,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主干道临街面施工围墙高度2米以上,距路沿石不少于3米,挂网封闭作业,确保行车、行人安全。

第二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确需挖掘,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新建、改建的城区人行道,必须按规划要求,铺设人行道板,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组织建设。人行道应设立残疾人通道,禁止擅自进行开、改通道口或改装人行道板等改变市政公用设施行为。因建设施工需要改变的,须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审批。

开、改城市道路道口或者改装人行道板由市政专业单位施工,其建设以及使用期间的养护、维修经费由申请单位承担。

第二十四条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破路抢修,同时通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并在24小时内补办有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机动车辆禁止在人行道上行驶和停放。超重车、铁轮车、履带车因特殊情况,必须通过城市道路时,在采取防护措施后,报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并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在不损坏路面的前提下,于指定时间和指定道路通行。

第二十六条除日常维修、养护道路外,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因其它情况需挖掘道路的,应先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并采取交通安全措施。

第二十七条在城市道路上设置机动车辆临时停放点,应当统一规划。规划方案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纳入财政专户,挖掘修复费用于城市道路的维修、养护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应当使用统一标志;执行任务时,在保证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不受行驶路线和行驶方向的限制。

第四章城市桥梁管理

第三十条在城市桥梁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城市桥梁施工控制范围内,擅自从事挖掘、打桩、地下管道顶进、爆破等作业;

(二)在桥梁上架设压力在4公斤/平方厘米(0.4兆帕)以上的煤气管道、10千伏以上的高压电力线和其他易燃易爆管线;

(三)擅自在城市桥梁上设置大型广告、悬挂物等辅助物;

(四)在桥上摆摊设点、施工作业、堆放物料;

(五)修建影响桥涵功能与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六)在跨河桥上下游保护范围内挖砂、取土;

(七)其他损害城市桥涵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车船、行人过桥,禁止损伤桥梁设施。机动车禁止在桥上试车。超重车、履带车以及装载易燃、易爆物的车辆过桥时,应征得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同意,并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按规定要求和时间行驶。

第三十二条利用桥梁、涵洞敷设各类管线或者架设其它设施的,应持有关规划手续和图纸资料,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第三十三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经常观测、检查桥涵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定期记录、积累资料,及时养护维修,确保桥涵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五章城市排水设施管理

第三十四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对城市排水设施,应建立管理、养护、维修和疏浚制度,保持管渠畅通,不得污染城市环境。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下列行为:

(一)任意损坏排水设施;

(二)擅自占压、拆卸、移动和穿凿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

(三)向排水明沟、检查井、雨水井内倾倒垃圾、粪便、渣土等杂物;

(四)任意在检查井、排水道口及排水明沟内设闸憋水或安泵抽水。

第三十六条凡因需要临时占压、开挖排水管道者,应事先报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占压、开挖。

第三十七条因从事制造、建筑、电力和燃气生产、科研、卫生、住宿餐饮、娱乐经营、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等活动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简称排水户),必须服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办理排水许可手续。禁止擅自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废)水。对未办手续仍在排放的,必须限期改正,或按规定补办排水许可手续。

第三十八条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需要接通城市排水设施或变更排水条件的,应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排水许可手续,经审查批准,指定排水网点后,排水户方可排水。

因工程施工或其它原因需要向城市排水设施临时排水的,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指定临时排水网点后,方可排水。

第三十九条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实现雨污分流:

(一)住宅小区或房屋建筑没有雨污分流的,应有计划地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排水设施应符合排水管网的规划,实行雨污分流并与现有市政公用设施相配套。

(二)需与城市排水设施连接的,应当提供相关资料,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同意,由市政专业单位施工,接管费用由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支付。

第四十条排水户排放污(废)水一律进入附近的排水干管,严禁直接向河道中排放。排水户应按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要求,在与城市排水设施连接处设置采样、检测流量、排水控制装置的检查井。

第四十一条排水户污(废)水进入干管前,必须保证其支管(沟)的封闭和日常养护,如发生向外渗漏应立即修复,对未及时修复的,由专业管理单位派人修复,所需费用由排水户承担。

第四十二条凡有毒、有害,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污水必须经过自行处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四十三条城市排水设施发生故障或者遇到险情需要截水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章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

第四十四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市路灯维护和管理,确保路灯亮灯率在95%以上。

第四十五条在照明设施上禁止下列活动:

(一)擅自在路灯设施上设置广告牌或者其他挂浮物;

(二)利用灯杆搭棚建房,挂钩拉绳。在灯杆上乱刻乱画,乱贴广告,乱拉横幅。

(三)擅自拉线接电或故意打、砸照明设施。

(四)在灯杆附近取土、打洞或从事其它不利于照明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四十六条严禁擅自移动路灯杆、线、灯具及附属设施。确需移动的,必须报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因特殊原因确需暂用城市照明电源的,应当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并缴纳电费。

第四十七条由于车辆肇事或其它原因造成道路照明设施损坏的,应主动报告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并负责赔偿。

第四十八条凡需在路灯杆上设置广告牌,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并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十九条严禁偷盗路灯电缆等器材,对偷盗路灯电缆等器材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对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缺损及时补缺或者修复的;

(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的;

(三)占用城市道路期满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后,不及时清理现场的;

(四)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不按照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

(五)紧急抢修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不按照规定补办批准手续的;

(六)未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或者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未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的。

第五十一条擅自在城市桥梁上设置广告牌、架设管线等其他设施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排水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书,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二)超过城市排水许可证书有效期限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三)违反城市排水许可证书规定的内容,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四)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等;

(五)堵塞城市排水管网或者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内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等易堵塞物;

(六)擅自占压、拆卸、移动和穿凿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

(七)擅自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加压排放污水;

(八)其他损害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规定,在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覆盖范围内,排水户未将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由排水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规定,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赔偿经济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拆除、迁移、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二)在城市道路设施附近堆放杂物、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及有碍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正常维护和安全运行活动的;

(三)擅自在城市道路照明灯杆上架设通讯线(缆)或者安置其他设施的;

(四)私自接用路灯电源的;

(五)偷盗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六)故意打、砸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七)不听劝阻和制止,非法占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规定,造成市政公用设施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偷盗、损坏市政设施,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承担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没有按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养护、维修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和市政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第五十九条城市道路占用费按照江西省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按照江西省建设设施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收费应当开具财政部门统一票据,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

第六十条各县(市)、开发区、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建制镇等可参照本规定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筑立面出新、广告规范设置、净化道路空间”的原则,对市区路容路貌进行提升,实现城市路畅、街美、景优和景观连续的目标。

二、提升范围

重点对沪宁城际铁路、高架路二期、高速公路、市区20条城市主要道路和2008~2010年已整治道路两侧路容路貌进行提升。同时,对市区户外广告进行整体规划、分步提升。

(一)中心城区整治道路:沪宁城际铁路(城区段)、高架路二期、竹林北路(龙城大道~站前路)、永宁路(龙城大道~站前路)、新堂北路(龙城大道~站前路)、站前路(永宁路~竹林路)、劳动东路(丽华路~青洋路)、吊桥路(广化街~和平南路)、龙游路(劳动中路~中吴大道)、劳动中路(同济桥~丽化路)、迎宾路(兰陵路~江南春宾馆)、光华东路(清凉路~丽华路)及2008~2010年已整治过的道路及部分节点。

(二)武进区整治道路:沪宁城际铁路(武进段)、沿江高速(武进段)、沪宁高速(武进段)、高架路二期(武进段)、S232省道(横山桥段)。

(三)新北区整治道路:沪宁城际铁路(新北段)、沪宁高速(新北段)、高架路二期(新北段)、晋陵北路中段(河海东路~龙城大道)、岷江路西段及周边(衡山路~通江中路)、巢湖路东段(泰山路~通江中路)、汉江路凤凰苑(通江中路~晋陵北路)、建东路(汉江东路~河海东路)、珠江路(泰山路~藻江东路)、渭河路(晋陵北路~秀山路)、九江路东段(庐山路~晋陵北路)、河海东路(惠山路~晋陵北路)。

三、提升要求

(一)杆线入地,净化空间

主要对永宁路、新堂路、站前路、劳动东路、龙游路等道路实施杆线入地,对道路两侧简易变压器进行改造,对绿化带中各类设施的设置进行规范和美化,对部分电力杆塔进行刷漆美化,实现道路景观协调优美。

(二)绿化升格,营造氛围

1.对沪宁城际铁路、高架路二期、高速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建设,以绿为主,以树为主,增加绿量和绿化景观。实施中原则上不拆迁,严重影响生态和景观效果的应考虑拆迁,具体由各区属地实施。

2.对主要道路沿线的绿化进行完善提高,逐步形成绿化带;对中心组团区域,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营造四季常绿、色彩丰富的绿化布局。

(三)地块开发,提升形象

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分区规划及相关路段的城市设计,进行用地性质疏理。对道路沿线超红线的且严重影响市容观瞻的各类建筑物进行界定后按程序拆除,并以多种绿化和景观围墙等形式美化;对道路沿线一定范围内具备开发条件的要尽快进行收储,出让和开发改造,尚不能开发的要进行周边环境美化。

(四)街景整治,美化环境

1.对有碍市容的建筑物进行外立面出新;对标志性的建筑物进行统一设计,分段实施,营造“一路一主题”的街景风格。

2.组织景观照明的设计施工,使道路照明、建筑照明、绿化照明、景点照明和户外广告照明相互衬托、各具特色。

3.根据设计要求按路段不同对各类店招店牌进行统一改造和出新。

4.对沿线的乱张贴、乱涂写等各类有碍市容景观的现象进行整治;清理整治占道经营、乱设摊点现象;规范空调室外机的挂放;取缔、整顿、规范沿线道路的废品收购站(点)、车辆清洗站(点)、摩修站(点)等。

(五)设施完善,增强功能

对道路沿线的各类设施进行完善,提高各类设施的使用功能;路面、人行道板、盲道进行整修;公交站台位置设计改造,桥梁栏杆清洁出新,各类交通设施、环卫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

(六)广告提升,规范设置

以“净化空间、美化环境、优化秩序”为总体目标,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规范和提升。其中,对公益广告采用统建统宣模式;对商业广告采用政府引导,带动提升模式,力争到省运会前初步形成布局合理、数量适度、设计新颖、具有文化艺术内涵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户外广告体系。

(七)道路清扫,保洁到位

1.沪宁城际铁路两侧确保无暴露垃圾堆和白色垃圾。铁路范围内的保洁由铁道部门负责;铁路范围外的保洁实行属地管理。

2.高速公路两侧的保洁,由各区属地管理。

3.其余城市道路按照十三项长效管理要求实施,保洁到位。

武进、新北两区按本实施意见的提升标准,自行组织。

四、时间进度

2012年2月11日前完成沪宁城际铁路两侧提升工程;2012年5月1日前完成沪宁城际铁路站周边道路(竹林北路、永宁路、新堂北路、站前路)两侧提升工程;2012年9月1日前完成其余道路两侧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协调

由城市主要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各区主要领导负责,切实加强区属范围内道路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二)精心组织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管、统一考核、统一验收的整治原则,制订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整治任务、工作责任和进度要求,确保提升工作高标准、高水平按时完成。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责任,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和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落实资金

1.中心城区的路容路貌提升工程资金由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武进区、新北区范围路容路貌提升工程所需经费由两区各自承担。

2.具备条件的路段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地块整体开发改造实施提升。

3.各杆线单位要始终本着“服务地方,多做贡献”的原则,杆线入地经费由各产权单位自行承担。

(四)严格督查

对各区、各部门和单位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确保提升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加强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督查,确实提高文明、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水平。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4

一、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活动富有成效

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狠抓落实,按阶段、分步骤调度各项活动落实情况,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促进了城乡环境的迅速变化。

各县(市)区根据市政府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确定了整治要求、目标、步骤、考评办法和时间安排,健全完善了领导和工作班子,落实了人员、车辆和办公地点,明确了各单位职责,部门联动,城乡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展开。

市区实施了十项工程,深化城市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了城市“净化年”、“绿化年”活动,规范了马路市场,整治了户外广告牌匾,做好了汛前防汛备战工作,市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环境进一步优化,品味进一步提升。市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部署各项工作。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强城区绿化工作,城区绿化总量、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幅提升,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夏津县开展了“城市管理示范街”工作,对市区主干道实行无缝隙清扫,做到“五净”、“六无”、“三有序”。庆云县保洁制度创新机制,把市区保洁延伸到城中村、市郊村,一把扫帚扫到底,实现了城乡保洁一体化。平原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环保先行,大力创建文明生态村。

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成效显著

全市上下突出抓好旧城区整治改造、村镇环境整治和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三项重点工作,力求在城乡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交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明显变化,齐心协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城乡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一)城乡规划超前实施,城市发展实现新跨越。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列第二位。成功举办了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建设展,展示了全市各县(市、区)在建设新居、改善村貌等方面的典型,以此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全市乡镇驻地规划编制完成50%,村庄规划编制完成30%,正在进行规划编制的有多个村,计划全市所有村镇规划编制全部完成。村庄整治率达到70%,培训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余人次,编制完成《农村优秀住宅图集》一部,为农村建设提供各类图案30余套。

(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发展基础。各县(市、区)都加大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道路、绿化、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工程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搭建起城市骨架,拓宽城市发展区域,为城市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基础平台。继续大力实施防汛工程,建设改造泵站,新建、改建排水干沟,城市防汛能力有了大的提高。大力实施便民工程,对背街小巷进行了改造,实施了路灯安装和绿化工程,真正实现了市区背街小巷路平、灯亮、树绿,方便了群众出行。市区投资一亿元的垃圾处理厂工程一期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平原、夏津的污水处理厂正在紧张建设。

(三)严查违法建设,维护了城市良好的规划建设秩序。突出城区、城乡结合部和新修道路两侧三个重点,进一步加大巡查密度和查处力度,对各类违法建设案件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加大了对新修道路两侧的巡查力度,遏制住了城市道路修到哪里,违法建设就建到哪里的歪风,目前,新修道路两侧没有一处违法建设。在执法巡查过程中,对于简易违法构筑物,及时发现,及时拆除。对于未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建设的永久性违章建筑,严格按程序依法拆除。执法过程中,执法队员不畏、盯靠一线,文明执法,冷静处理。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建设案件355件,涉案面积11.5万余平方米,其中,依法拆除8.6万余平方米,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建设环境。

加大市区环境整治,全市共清理乱贴乱画9万余处,整治广告牌匾2千多块,清运垃圾12万余吨,新增绿地面积480公顷,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平原县大力实施城区旱厕改造,城区11座旱厕已经全部改造成水冲式。

(四)村庄改造向纵深推进。河东新城陆续启动了岳庄、杨庄、小温庄和赵辛庄4个安置小区建设,开工面积16万平方米。岳庄、杨庄、小温庄安置楼已基本完成主体施工;赵辛庄安置楼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齐河县共改造“空心村”个,节约土地余万平方米。庆云县加大了对城中村的改造力度,范庵村的改造规划已报请县政府批准,新村全部建成五层住宅楼,并按规定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新村建成后,旧村全部拆迁建成一个大型商贸市场。

(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整治道路路域环境,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开展了市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共检查车辆14993辆、处罚5973辆、查扣62辆、销毁7辆,市区基本杜绝了非法运营的“黑出租”、“黑摩的”,客运出租车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市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明显提高。确立了公交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缓解道路堵塞压力。加强了对机动车的管理,严禁机动车乱停乱放、随意掉头;禁止超载超限车辆及畜力车进入市区;采取措施实施禁鸣;严禁机动三轮载客。加强了对客运车辆的管理,全面规范客运秩序,规范停车地点,禁止乱停乱放、随意上下旅客、装卸货物。加强了对公共场所车辆停放秩序的管理,加大了对主次干道人行道、广场等公共场所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治理力度,做到无乱停乱放,确保人行道、广场等整治美观、整齐划一、规范有序。我市首条“拥军专线”(百货大楼到故城机场)6月1日正式开通。增加了运营车辆,缩短了运行间隔时间,新增公交车辆30部,更换更新部分公交车辆,确保行政中心东移后,解决干部职工上、下班乘车问题。市采取五项措施治理县乡村公路路域环境,确保道路通畅。

(六)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开展了营造碧水蓝天活动,加大了对噪声、大气污染的重点整治。取缔了一批露天烧烤摊点,规范了一批早点市场,部分马路市场实现了退路进厅。实施了市区水环境治理,将水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逐年依次推进,先后实施新湖风景区、长河公园、新城绿地、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等改造工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实施水环境治理,老城区逐年投入,新城区所有道路排水设施实现了雨污分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全面落实城市污水处理企业改革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收费的有关政策,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市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成为全国35个获奖城市之一。大力发展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部分县(市、区)通上了天然气,市区1000辆车改装了天然气作燃料,争取到年底市区出租车、公交车全部改装天然气。临邑县建立沼气池4800多个,发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示范村39个、示范户600多户。

(七)村镇环境整治逐步推进。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要求,指导全市村镇开展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题规划的编制。全面提高了重点镇、中心镇详细规划覆盖率。村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各县(市)把农村改造选址、编制规划等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城区年度开发改造计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相结合。结合县城总体规划对村庄道路、供排水、供暖、供气、照明、电信、邮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或建设,并搞好环境绿化。同时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市场和文化、体育设施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设施。以“村容整洁”为切入点和工作目标,按照房屋成排、道巷相连、人畜分开、排水畅通的要求,通过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突出抓好公共设施配套,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城驻地、中心镇以主要街道及居民小区为重点,集中开展了硬化、绿化、净化、亮化整治,基本消除了路面破损、排水不畅、垃圾乱堆乱放、设施残缺等现象。一般乡镇突出解决了路不平、灯不明、供水排水不畅问题。

结合省“百镇千村”示范活动,在全市选择一些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和区位优势明显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每个县抓好个示范镇、个示范村,以点带面,全面推开。规划建设部门坚持抓好典型引导、示范带动工作,在领导带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资金扶持、政策优惠方面向示范镇、示范村方面倾斜,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其中,市的梁锥新村、平原县恩城镇铁匠村、龙门街道办事处西街村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镇,极大带动了其他县(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平原县共改造城中村20个,全部实行了“村改居”,并建立了2个街道办事处。

三、制度保障,落实责任,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各级各部门都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齐抓共管。

一是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为适应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需要,市政府加大了对整治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调度和考核。按照属地管理地原则,市建委统一调度、协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市区范围内的综合整治,各县(市、区)、管委会负责对本辖区内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各级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了三年的总体方案和今年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整治工作重点,增强了整治工作的针对性。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5

一、总体目标

以加快推进城镇化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保障生活、服务生产、满足社会为指导,以“提高运营质量、安全稳定运行、优质高效服务”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全县打造“一区四地”的总体战略要求。搞好行业发展规划,规范企业运营,创新监管机制,完善应急保障,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扩容提质的行动目标,又好又快的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具体要求

通过开展市政设施运营提质的专项治理,到“十二五”末,全县要达到下列要求:

第一,编制完成市政行业9个专业的专项发展规划,并加大力度,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在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桥梁、城市照明等行业,制定运营考核标准,建立运营考核制度,建设信息监管平台,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市政设施运营质量,实现企业运营考核、关键岗位持证上岗、信息监管系统等3个全覆盖,做到供水、供气、供热保障有力,污水和垃圾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和资源再生利用,道路桥梁和城市照明实现路平灯明、设施完善、服务优良。

第三,城市污水设施管理有序,雨水排放通畅及时,基本解决内涝问题;加快实施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改造,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力争实现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非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排水系统,要实行严格的排水许可制度,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

第四,城市节约用水、绿色照明、供热计量收费工作要有新的突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率要大幅度提高,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五,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机制起步运行。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专项规划编制进度。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促进市政公用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组织专门人员,落实编制经费,选择高水平编制单位,按照省住建厅印发的编制纲要的要求,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县住建局);2、绿地系统(县住建局);3、供水节水(县水务局、县住建局);4、城市燃气(县市政公用局);5、集中供热(县热力公司);6、城市照明(县住建局);7、排水与污水处理(县住建局、县水务局);8、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县市政公用局);9、城市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县住建局)等市政行业专项规划的编制。要在2012年底前编制完成。所有规划要按照晋政办函[2009]4号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备案,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市政行业运营监管。一是按照省制定的市政公用行业的运营考核标准和办法,县扩容提质大行动领导组办公室每年组织一次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行业的运营考核工作,并与有关补助资金挂钩。与此同时,要结合我县实际,在县里要求的基础上,细化出台相关办法和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将所有企业纳入考核范围,进行组织考核,并按时上报县市政公用局。二是要建立完善市政公用行业监管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行业和地方的标准规范,强化特许经营的准入和清出、运营成本与安全、产品供应与服务质量、价格和收费等方面的监管,切实抓好市政公用行业的日常运营。对于已经实施的特许经营行为,要按照《山西省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规范;尚未实施的,要严格按照程序选择经营者,并实施严格监管。三是到2011年底,全县全面完成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园林绿化、道路桥梁、城市照明、风景名胜等10个市政行业运营监管信息平台的开发,并实现正常运行。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抓好信息报送和审核工作,并及时对有关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抓好市政设施运营的动态监督。

(三)加大政策、资金和人才保障力度。一是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市政公用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和公益性,尽快研究出台保障设施运行和促进行业发展政策措施,指导和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运行管理,提高运行质量。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征费力度,创新征费机制,强化污水、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到2012年底,所有的实际征收标准要达到省政府要求的水平,征收率要达到80%以上;2015年底,征收率达到90%以上。征收的处理费不能满足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需要的,当地财政要列出专项资金予以补足,确保设施稳定运行。三是要加强市政行业业务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强化各类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在市政行业全面推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到2012年底,市政公用行业各企业的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各相关单位也要结合有关要求,着力抓好培训工作,为保障运行,改善服务奠定基础。

(四)不断改善市政行业社会服务质量。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和要求,供水、供气、供热等涉及民生保障的企业,要对供水水质、供气压力、采暖期室内温度等产品和服务质量做出公开承诺,及时公布产品质量、销售价格、检修停供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努力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努力改善行业服务质量。

(五)提升市政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市政设施的运营质量,是影响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质量的关键,在开展市政设施运营提质专项治理中,要大幅度提升市政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1、城市公共供水。一是城区要加大老旧管网改造的力度,到2015年要全面完成运行50年以上的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到10%以下。二是要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水质监测能力,并通过实验室认证,市中心网监测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106项,自备水源单位达到42项。公共供水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供水水质标准达标供水;县供水主管部门每年要组织开展两次供水水质督查工作,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力保障公共供水安全。三是相关部门要按照《山西省城市公共供水安全运行考核标准》,从基础管理、供水质量、供水服务、供水安全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对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城市公共供水企业的运行服务水平,让城市居民饮用放心水、舒心水。

2、城市燃气供应。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燃气结构,加快发展天然气、煤层气等城市清洁能源,不断提高燃气普及率和管道天然气气化率。严格燃气市场的准入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燃气违反、违规经营行为,促进燃气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二是重点开展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评估工作,2012年要完成燃气管网安全评估工作,今后要对运行20年以上的老旧管网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开展燃气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到2013年燃气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三是要按照《山西省城市燃气企业运营考核标准》从人力资源、基础管理、生产运行、供气服务、供气安全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对城市燃气企业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城市燃气企业的运行服务水平,让城市居民安全用气、明白用气、满意用气。

3、城市集中供热。一是加大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力度,鼓励发展地(水)源热泵、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新型供热方式,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二是加快对老旧庭院管网的更新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供热管网跑、冒、滴、漏和供热温度不达标等问题;建立健全供热监管体制,建立公开信息制度,改善供热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降低群众投诉率,探索保障供热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大对擅自停供、弃供和恶意降低供热质量等损害用户利益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到2015年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实现按用热量计价收费,鼓励能源合同服务公司参与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四是按照《山西省城市燃气企业运营考核标准》,从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供热质量、供热服务、供热安全、供热计量收费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对城市集中供热企业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城市集中供热企业的运行服务水平,让城市居民温暖过冬、满意用热、明白付费。

4、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一是相关部门要按照《山西省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运营考核标准》,从工艺运行、设备设施管理、水质水量管理、企业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对污水处理企业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城镇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完成CoD减排任务、污水再生利用。二是着力抓好配套管网建设、污泥处理处置、中水回用,到2015年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到2012年所有污水处理厂都要建设投运污泥处理设施,并实现污泥合理处置;现在投用的污水处理厂到2015年实际运行负荷率都不得低于85%,建设重点镇的污水处理厂处理率达到50%;建设投运一批中水回用设施,城市的中水回用率不低于40%。三是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的力度,初步建设污水处理费征收台帐。到2012年县城的污水处理费,都要达到省政府规定的居民生活用水不低于0.8元/吨、其他用水不低于1.0元/吨的征收标准;到2015年县城的污水处理费征收率都不得低于90%。四是严格实施排水许可制度。对非重点排水单位都要进行水质监测,对超标的污水要求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建立污水动态监管监测平台,确保污水设施正常运行。

5、生活垃圾处理。一是相关部门要按照《山西省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营考核标准》,从设施维护与管理、进行经费保障、运营管理、运营安全、内部管理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对已经投运的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水平,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大垃圾处理费征收的力度,县城到2012年都要开征垃圾处理费,到2015年垃圾处理费征收率都不得低于90%。三是各地要切实搞好垃圾处理场业务技术的培训,按照要求做到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提高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四是生活垃圾处理场都要按照国家要求完善渗滤液处理设施,实现渗滤液合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

6、城市道路桥梁。一是要结合旧城改造,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改造小街巷,形成路网长度、密度和交通组织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到2015年底,城市道路路网密度要达到7km/km2。二是要统筹各类地下工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架空线路全部入地,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确需开挖的,要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审批。三是按照国家养护定额,确保养护经费足额到位,严格执行道路养护规范,提高道路养护质量,确保城市道路的完好率,达到“六无”标准,即:路幅到位无瓶颈,路面平坦无坑洼,管道通畅无积水,井盖平整无凹陷,路牙顺直无缺损,盲道坡道无障碍。加强城市道路桥梁技术档案工作,做到一路一档、一桥一档。四是要严格按照《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2003年第118号部长令)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制度,组织实施对城市桥梁得检测评估。

7、城市照明。一是严格执行《城市照明管理规定》(2010年第4号部长令)的有关规定,将城市功能照明、景观照明统一纳入到城市照明的管理范畴,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建设、维护经费,不断提高城市照明的建设管理水平。到2012年,城市主次干道装灯率、亮灯率要达到98%,其他道路均达到96%以上;城市道路的装灯率、亮灯率均要达到96%以上。二是积极推进绿色照明,从城市照明设计方案、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严格把关,对投入使用的城市照明工程加强管理,建立完善城市照明能耗台帐,采取节能计量考核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城市照明节能工作。县城到2015年要全面淘汰国家规定低能效、高能耗的城市照明产品;城市到2015年实现累计节电25%的目标。三是主城区要率先推行城市照明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为推进城市照明节能改造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六)保障市政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一是每年要开展一次市政公用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着力加强市政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每年组织市政公用行业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各行业持证上岗制度。三是县相关部门要全部制定和不断完善供水、供气、供热、道路桥梁、园林等行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抢险专业队伍和专家库,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抢险演练,提高处置能力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同时,要与有关企业签定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调用合同,以保障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建立各级专项治理机构。城市市政设施运营提质专项治理工作,是城市扩容提质大行动的重要内容。县政府扩容提质大行动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工作,承担业务指导、工作督查、定期考核和情况通报。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治理取得实效。

(二)科学组织,抓好市政设施运营提质专项治理的各项工作。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做好分工和进度安排,将工作方案落实到实处。同时,要结合治理成果,研究建立市政设施运营的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6

关键词:中型城市照明问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J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照明工作使城市得以不断亮化、美化,促进了城市综合功能的有效提升,营造了和谐明亮的夜间环境,优化了投资环境,方便了市民出行,与市民生活日益密切。因此,要正视城市照明中存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城市照明规范建设滞后等现实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加以改进,使城市照明事业走上科学、法制、顺畅、快速的发展之路,创造功能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照明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市民。

一、城市照明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各城市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主要问题很相似。

1功能照明

路灯对城市景观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安全、舒适的人工照明环境,符合人的需求,从而提升市民晚上外出活动的意欲,促进城市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构筑和谐、怡人的城市景观。而人工照明环境和市民心理感受的好坏,主要由路灯的照度和亮度、眩光控制、诱导性、光色等功能性指标所决定。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首先考虑路灯的功能性,严格按照国内国际标准,根据道路的车速、车流量、人流量等因素,为快速路、主干道、支路和居住区道路等不同等级道路创造优美的照明环境,构筑良好的城市夜晚景观。然而,不少城市在提升形象的口号下,以灯为景,以亮为好,过分强调路灯的装饰性,路灯造型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路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很差,反而对城市整体景观造成破坏;同时,不理会道路等级标准,全部道路都采用高亮度,破坏了城市夜晚的明暗层次和主次脉络,眩光、散逸光严重,反而抑制了市民夜晚活动的意欲。

2景观照明

路灯造型“千城一面”,各城市间互相抄袭严重,如上海世纪大道的球拍造型路灯,几年时间已飞遍全国,在大中小城市均能看到其身影。我国城市情况千差万别,城市风格各有特点,有的以历史见长,有的以现代取胜,路灯建设也应因城而异,反映城市特色。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苏州的老城区,路灯造型要体现历史的厚重。且国内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城市很少,各个地区已编制但尚未正式实施。由于没有统一规划,造型五花八门,色彩杂乱。一些分期建设的道路,各路段间杆型不统一,照度标准各异,甚至光色也不同,整体性无从体现。如果从整个城市层面看,路灯的整体性更差,各自为政的现象非常严重。

二、完善城市照明事业的对策

1推进城市照明行业改革

实事求是,明确城市照明行业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照明行业有着其自身的特性,我们在行业改革的过程中,在全面掌握行业普通性的同时,必须根据城市自身实际,准确地寻求解决好个性问题的途径,从而制定出城市照明行业的改革方案。根据城市照明行业的实际,分三个阶段进行改革。第一阶段是强化专业机构管理行为,改变城市照明目前的松散消耗局面,建立规范有效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编制出台符合地情的城市照明设施维护定额标准,对职工按政府政策进行裁员轻装,进一步提高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阶段是对维护经费按照维护定额标准进行总包干,按专业特性制定城市照明设施维护作业竞争机制方案,清还历史债务,对部分维护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完善建设作业市场规划。第三阶段是维护职能与管理职能分离。政府所属的专业管理机构只承担城市照明建设管理、维护管理、控制管理、统计管理及应急保障。维护作业市场全面放开,在建立准入制度的前提下,对维护作业进行竞争承包。对原属城市照明管理机构的部分人、财、物从母体剥离,组建城市照明维护作业骨干单位,参与市场竞争。

2争取加大城市照明资金投入

经济是基础,没有基础就是空中楼阁。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如果没有资金,就是没有米的巧媳妇。有助于增加资金投入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确保城市维护费中照明设施维护资金到位。二是加强照明设施建设工程欠款的清理回收。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如不能一次性收回可分期收回或用实物抵押。三是开展多种经营创收,弥补设施维护费用。

3推行城市照明法制化管理

建设部规划司已将编制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规范列入城市规划的规范体系。有关城市照明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及节能要求,建设部标准司也列入了标准体系,即将着手编制。这些规范和标准将是城市照明进行法律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在以上依据的基础上,各城市应着手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及其它规范性文件。如果有了统一的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只要按规划落实即可,可以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各种“协调”就会减少,工程建设也会顺利许多。

4提高照明控制管理手段

一些照明管理单位引进的较先进的“路灯无线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在使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也代表了当前路灯控制发展的趋势―――智能化路灯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遥控、遥测、遥讯”的智能模式将成为现实。许多城市的实践已证明,计算机系统的监控和报警功能等,能使路灯的启灭时间更趋合理,同时采取的半夜灯经济运行方式不仅延长了电器及灯具的使用寿命,节约路灯电费和维护费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先进地区城市路灯建设管理和工作经验,以及当地通讯事业和社会经济状况,进一步考察先进的智能化控制方法,根据客观需要,逐步实现路灯智能化控制,是当前照明事业发展的趋势。

5加强城市照明作用和设计

城市照明作用和设计不能局限于路灯本身,只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以后,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从城市景观的层面去考虑路灯:白天,能否和周围空间协调;夜晚,能否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还要挖掘城市的文脉,从市民心理层面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现状,使路灯成为构筑和谐城市的一个元素。

6注重以人为本

重视道路照明的功能性,照度和亮度、眩光控制、诱导性、光色等参数对城市夜晚景观的影响不言而喻,特别是市民的舒适度、安全感涉及行为心理的范畴。其次,要重视路灯的艺术性,它的造型、高度、色彩、布置方式,对城市白天景观影响很大。同时,加快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使路灯建设有规可循;制定城市照明设计指引,设定量化标准,使照明设计有据可依。

7加强科学规范管理

城市夜景灯光是建立在城市景观的载体之上,要科学地对待,不能随意,更不能泛滥。城市照明不是传统概念的“灯会”、“庙会”。不能在城市各处随意设置,既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夜景规划,又要符合夜景技术规范。要慎重对待城市夜景灯光建设,要使其持续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针对目前一些城市出现的艺术性不强、与环境不协调、不利于城市夜景灯光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塑造优美的城市夜间形象等情况。政府管理部门要正确引导,严格加强管理。

结束语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经济实用、节能环保、促进城市照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准确反映城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人文景观的内涵,表现城市自然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形象特征。从宏观层面上对城市照明的定位、目标、特色、风格、品位、照明水平,表现形式、建设步骤与措施等做出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对标志性的要点景区和一般性的景物进行点、线、面的组合,提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照明体系的总体构思。

参考文献

[1]孙风荣.浅谈城市照明的规划设计与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02)

[2]宋志强.浅谈绿色照明[J].科技资讯.2008(15)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7

第一条为落实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建环境整洁、市容优美、文明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建成区、特定区域、其他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的城市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管理是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路灯照明、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养护和管理。

第四条加强城市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体制创新,形成管理重心下移、区县为主、权责明确、务实高效的管理体制;

(二)坚持机制创新,形成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竞争有序、政府监管的运行机制;

(三)坚持科学管理,形成科技引领、监督到位、履行职责、运转高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各新闻媒体及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和公众的教育,不断增强市民文明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良好的城市管理环境。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优美城市环境的权利,负有维护城市整洁、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义务,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责任进行规劝、批评和检举。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管理标准与要求

第八条市容市貌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管理范围内无违法建设、无占路经营、无私开门脸、无乱吊乱挂和乱涂乱画。

(二)户外广告和商业牌匾的设置要符合设置规划和规范。

(三)建筑工地的围挡符合有关规定和规范。

(四)城市雕塑、时钟应保持完好整洁、功能正常。

(五)达到国家和本市对市容市貌的其他管理标准和要求。

第九条环境卫生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快速路、主干道路、各类桥梁(含人行天桥)、重点地区、次干道路、支路和居民区内的胡同里巷、楼群、甬路路面净、人行道净、绿地净、树穴净、排水口净;无乱堆乱放,无白色污染,无垃圾堆存,垃圾收集、清运及时,无运输洒漏。其中,快速路、主干道路、立交桥和重点地区保持20小时,次干道路、支路和人行天桥、跨河桥梁保持16小时,里巷道路保持12小时以上清扫保洁作业,清扫保洁率达100%。

(二)集贸市场分行划市、管理有序,达到摊位净、地面净,无垃圾堆存,无摊贩乱摆乱卖,市场内外干净整洁。

(三)河道两岸无垃圾堆存、无杂草,水体清洁,无漂浮物。

(四)公共厕所配套设施齐全完备,内外干净、整洁、无异味,地面干燥、光洁、无污物。

(五)达到国家和本市对环境卫生的其他管理标准和要求。

第十条园林绿化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化,乔灌木花草生长正常,植物品种丰富,树形整齐美观,无枯树死树,无土地,无杂草垃圾,基本无病虫害。

(二)行道树缺株率在1%以下,新栽行道树存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100%。

(三)达到国家和本市对园林绿化的其他管理标准和要求。

第十一条市政设施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机动车道路路面平整,无坑槽现象,路井平顺、无跳车现象,行车平稳。各类地下专业管线井盖齐全,无缺失和损毁。

(二)非机动车道路路面平整,结构完好、无塌陷,侧石、缘石、树穴石顺直,表面整齐,无缺损现象。人行道花砖无塌陷,无缺损,棱角整齐,表面平整。道路路名牌标志齐全、规范、顺直,保持清洁。

(三)桥梁路面通行安全,桥面无坑槽,桥头及伸缩缝无跳车现象。桥栏杆保持顺直,线形流畅,表面清洁。

(四)桥梁景观照明保持齐全良好,灯光颜色保持一致,灯杆表面保持整洁。

(五)排水管道及时通挖保证通畅,井盖齐全完好,无污水跑冒。

(六)排水河道保持排水通畅,闸门完好,启闭灵活。河道护坡完整整洁,河道涵洞定期疏通。

(七)景观河道进行水体循环,河道水质、水位达标。

(八)排水泵站设备保持完好,运行稳定,水位合格。保证污水24小时正常排放和汛期排沥。

(九)达到国家和本市对市政设施的其他管理标准和要求。

第十二条道路交通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交通标志,位置明显,无遮挡。

(二)交通标线清晰整洁、保持完好。

(三)交通护栏等隔离设施的种类、式样和规格统一规范,外观清洁。

(四)有关部门要确保交通信号灯、交通信息显示屏、交通违法监控系统以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用电,保障正常使用。

(五)逐步完善交通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综合运用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交通违法摄录、交通实况监控等系统,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六)车辆、行人各行其道,遵守交通信号,服从指挥,行车、停车有序,交通违法行为少。

(七)机动车辆必须在停车场或在城市道路准许停车的地点停放,不准任意停放、妨碍交通;自行车必须停放有序,不准占压无障碍设施。

(八)达到国家和本市对道路交通的其他管理标准和要求。

第十三条路灯照明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确保照明设施完好,城市主要道路、街巷设置路灯照明装置,街景照明和路灯照明无损坏、断亮,路灯亮化率达到100%。

(二)同一条道路的路灯灯杆、灯具、光源、安装要统一、整齐、协调。

(三)各类照明设施应无乱涂画、无乱张贴,周边环境卫生清洁干净。

(四)夜景灯光设施要按照规划设置,与城市景观协调,采用节能、环保、绿色光源。及时修复受损害的设施。开启率达到95%,完好率达到98%。

(五)达到国家和本市对路灯照明的其他管理标准和要求。

第三章行政管理职责

第十四条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协调、督促城市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定本市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

(二)编制城市管理专业规划、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对涉及城市管理中重大事项的资金调配;

(四)对举办重要活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跨部门跨地区的事项和全局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五)对市相关管理部门和各区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培训、指导、服务、考核、监督。

第十五条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履行下列城市管理职责:

(一)依据全市城市管理专业规划,制定本部门城市管理的规划、管理标准、技术规范、考核办法等;

(二)对所属单位和各区县进行业务指导和具体考核;

(三)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审批、管理和处罚。

第十六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城市管理职责:

(一)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本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二)依据全市城市管理专业规划,编制本辖区城市管理的规划、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

(三)科学界定本区县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的城市管理责任并组织落实;

(四)组织、协调驻区单位和部门落实城市管理责任;

(五)对城市管理日常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

第十七条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履行下列城市管理职责:

(一)落实辖区范围内的城市管理目标责任;

(二)对辖区内市容环境、环境卫生、绿化、市政、存车场(处)等实施现场监督管理;

(三)组织居委会动员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参与城市管理;

(四)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或者接受委托,对辖区内城市管理的违法违章行为实施处罚。

第四章养护管理市场化

第十八条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等行业的养护管理,应当打破行业和地区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公共服务市场,不断提高城市养护管理水平。

第十九条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等日常养护作业推向市场,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养护单位和个人,签订合同明确养护标准、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对养护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达不到养护标准和要求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终止其养护经营资格。

第二十条新建、改建的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设施未移交的,由建设单位负责维修、养护。

凡新建、改建的道路、桥梁一经正式通车,市容环卫部门要同期启动通车范围的日常清扫和保洁、融雪、降雨清除工作,保持路、桥面干净整洁。

第二十一条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会同市财政、物价部门每年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等行业的养护定额和标准进行核定。

第二十二条市和区县财政加大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等行业养护资金的投入,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并随着管理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实现足额保证。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

第二十三条本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市和区县两级城市管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事件的及时发现、统一调度和快速处置,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业务协同和联动机制。

第二十四条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并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社会督查等方式,对区县和城市管理各行业的养护和管理情况进行日、月、季、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8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设计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海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市县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区面积的扩大,扩大面积范围内原有公路的使用属性改变为城市道路。各个建设主体单位不得不认真思考改造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改造工作主要涉及两大问题:一个是“标准差异问题”。公路遵循的是交通部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tGB01―2003)等,而城市道路的建设遵循的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等,不同的技术标准造成了公路与城市道路在技术指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一个是“功能差异问题”。公路主要为交通功能而城市道路功能复杂不但须满通功能还须满足公交车站、交通换乘、城市管网、人行系统、路灯照明、景观绿化等多种城市服务功能。因此城市区域内公路改城市道路实际上面临许多关键技术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寻求系统解决方法。

1现状及存在问题

定安县定富路道路工程规划设计为40米宽城市道路,本道路基本沿现有定南公路走向拓宽建设。定南公路(定安县定城至南勋公路)自北而南贯穿定安县三镇一国有农场,是该县西部的交通要道。这条县道原来为沙土路面,经过2005改造后为柏油沥青路面,路面宽7米,路基为8.5米,为三级公路标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定安县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相应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规划不断调整,城区面积迅速扩大早些年修建的出入城市的公路因无配套管线、宽度不足、路面破坏、等级过低、无人行系统等原因需要改造为城市道路,但对改造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未见到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2功能差异、改造设计方法及原则

公路的主要功能为满足公路起终点及中间结点的交通集散作用功能较明确、单一。而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即服务道路沿线片区,是承担城市交通运输的系统工程,也是承担各类公共工程设施的综合载体。公路改城市道路的关键在于实现公路功能向城市道路功能的转变。

2.1城市基础设施管网

城市道路是承担各类公共工程设施重要的综合载体,其中包括给排水、电力、通信、照明、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管道。公路改为城市道路则需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网补充修建,使其更好地服务道路周边地区。公路所处位置为城镇的郊区,道路排水主要为排除路面的雨水,排水方式大多为设在路基两旁的明沟排放。公路改城市道路后,因道路周边地区开发,需将雨水明排改为埋设管线暗排方式;且随着道路两旁商住建筑的增加、居民活动的频繁,污水排放管线也需在道路上敷设。在基础设施管网改造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技术原则:

(1)增管网敷设前协调好各部门,统一规划设计,避免反复开挖减少对施工区域车辆、行人出行的影响。

(2)尽量将管道敷设在道路路肩、中央分隔带、新增人行道或辅道下面。

(3)开挖设计注意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考虑挖出的弃土和路面旧料的处理与堆放。

2.2交叉口及出入口

公路为点到点之间的服务,而城市道路为道路沿线片区服务。随着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服务性质的改变,道路的交通流向将由简单趋于复杂,因此需对交叉口及出入口进行改造。交叉口及出入口改造设计应注意:不随意增加交叉口及出入口数量,开口设置应通过经济技术论证,开口间距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设置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总体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原则下进行设计。

2.3人行系统

公路主要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而城市道路不仅是车流的载体,也是人流的载体。人流的主要特征为方向无序、分散。公路改城市道路时,道路周围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将聚集较多的人流,应合理解决好人流行走、横穿道路的需求。新增或改造人行系统采用以下设计方法:

(1)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必要、适用、经济、景观”的设置要求规划改造、新建人行过街设施,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使用便捷、舒适安全。

(2)公路改城市道路应增设行人步行服务设施,改善人行条,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和面貌。注意无障碍设施各方面需符合人性化建设的理念,注重无障碍设施及标志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规范性,大力提升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活动和生活的物质环境。

(3)改造处于城市区的人行通道、涵洞等。对原有人行通道内部及洞口装饰进行改造,增加通道内墙、通道顶及通道地面装饰增加通道内的照明设施,保证行人通行的安全。

(4)根据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发展趋势、人行交通流量流向,确定人行过街设施的选址及断面通行能力。切实照顾行人的交通需求,尊重大多数行人的心理与行为选择,构筑一个便捷、舒适、安全的过街步行环境。

(5)在人行天桥及地下通道两侧醒目位置增设行人导向标志。

2.4附属设施

公路附属设施主要有交通标志、标线、标牌和车行护栏等。城市道路附属设施主要有交通标志、标线、标牌、交通信号设施、人行护栏、车行护栏、公交站牌和站亭设施等。在公路改城市道路的设计中,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改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行车和行人安全。公路改城市道路后,交通安全设施不仅要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要保证行人安全。改造为城市主干道、快速道路后,未修建人车分离的护栏时,宜设置人性化的人行道护栏;对达不到标准要求高度的防撞护栏或人行道护栏需进行加长处理。

(2)改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标牌,保证各种交通工程设施位置适当、准确、完整、醒目、美观。

(3)公路改城市道路后,在保证交通畅通、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需考虑居民出行方便,适当增设停车站以及相关的站亭和站牌。

2.5城市道路照明

公路因方向明确,且主要为满足车辆交通,一般均不考虑道路本身的照明问题。改为城市道路后,不仅车流向的复杂性增大,且作为行人的载体,需满足车辆及行人夜间在道路上顺畅、安全运行的目的,因此必须考虑道路照明。公路改城市道路后,新增照明设施需在满足照明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与城市建设风貌、人文和自然景观相协调,并满足生态和环保要求,使照明系统与城市环境和谐。2.6绿化景观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道路的快速建设,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运用绿化手段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大片的城市绿地,不但可降低机动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吸收灰尘,同时还可为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热岛效应”起到巨大作用。因此,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尤为重要。在绿化景观改造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1)对于未进行绿化的道路需进行景观设计,对层次感不强的道路绿化景观予以改造,以美化道路行车环境,营造园林城市景观,提高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

(2)选择乔木和整形灌木搭配形式,使中央绿化隔离带简洁、美观、大方,使之形成流畅的视觉效果,改善道路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3)优先选用一些能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的树种,更好地发挥道路绿化的美化作用。

3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不断突破原有城市规划用地面积,面临大量公路改城市道路的建设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差异、功能差异及其相关性,提出了公路改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及一般性原则,希望能对公路改城市道路的设计,提高公路改城市道路的技术水平和建设效率,降低公路改城市道路的建设成本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覃光焱,黄华华,李量,林琳.公路改城市道路设计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4期.

[2]中建标公路委员会.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CJJ129―2009城市快速道路设计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9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中兴”战略为目标,以解决清扫保洁不到位、垃圾收集清运体系不完善、城市容貌秩序乱等问题为重点,通过全市动员、市区县(市)联手、社会广泛参与,举全市之力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迅速改变城市环境脏乱局面,打造干净、整齐、靓丽、有序的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城市形象。

二、工作原则

(一)突出重点,全面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集中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扮靓城市环境。划分不同城市管理区域,实施分级、分类整治和管理,提高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出入城口、江河沟岸及政务、商务、旅游3个通道的养护作业和管理标准,消除背街背巷、城中村卫生死角,实现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质量提档升级,偏远区域规范达标。

(二)统筹规划,坚持标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树立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在对城市容貌形象整体设计、优化管理作业流程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城市环境整治和管理,做到整体规划与专项整治相统一,单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养护作业与系统管理相匹配,日常管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

(三)市区结合,以区为主。强化市级宏观调控和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各区、县(市)的城市环境管理主体作用,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牢固树立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市容环境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同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城市环境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长效管理,全民参与。在实施市容环境整治改造的同时,努力实现建管的有序衔接、有机结合,强化城市环境常态化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巩固整治成果。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想,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商家业户、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整治管理,通过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环境整治成果,培养广大市民的归属感,提升整体文明素质和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整治任务

(一)以治脏为重点,打造干净城市面貌

重点强化城区、县(市)城关镇街路、旅游景点、广场、绿地、出入城口、江河沟岸、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清扫保洁和垃圾管理。

1.集中清理垃圾

集中清理背街背巷、居民庭院、出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江河沟岸等区域积存的垃圾堆、残土堆、污物,重点解决江河沟岸存留垃圾,出入城口清扫保洁有盲点,边石、树池、墙根不净等问题。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达到无三堆、无散袋垃圾;出入城口达到路面净、无废弃物,两侧边沟、路基无垃圾积存;江河沟岸达到护坡、堤岸、滩涂干净整洁,无白色垃圾。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水务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实施清扫保洁分级管理

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和作业,按照不同区域,实行不同作业标准,重点解决城区街路清扫与保洁衔接有空隙、清扫时间不合理、街路清扫保洁不到位、重点区域作业标准不高等问题。将清扫保洁作业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为3个级别管理作业区域,其中,主干街路、重点区域、重要通道、出入城口、城区内江河沟岸为一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两扫全保”,第一次清扫从清晨3:30时开始,6:00时结束,第二次清扫从下午13:00时开始,14:00时结束,每次清扫结束即开始保洁作业,夏季保洁至晚23:00时,冬季至晚22: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半小时1次,清扫保洁标准达到“七净五无”,机扫率争取达到50%;城区次干道、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为二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一扫全保”,清扫从清晨4:30时开始,7:30时结束,清扫结束即开始保洁作业,保洁至晚22: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1小时1次,清扫保洁标准达到“六净四无”,机扫率争取达到20%;城区外江河沟岸段、近郊农村、出入城口沿线村屯为三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一扫重点保”,清扫从早7:00时开始,9:00时结束,对重点部位全天保洁至晚21: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2小时1次,清扫保洁达到“四净三无”。

按照《市城市管理目标考评办法》和环境卫生管理标准、要求,加大对实施市场化、内部承包环卫作业区域和作业主体的日常检查和考核,以及作业人员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划拨的作业经费及个人收入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水务局。

责任部门:哈工大集团,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解决垃圾收运不及时、垃圾滞留时间长等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推进中心城区垃圾不落地、非中心区域配备垃圾收集容器工作,采取居民定时定点投放、专业人员定时收集、专业部门按时清运、固定垃圾存放地点、限定垃圾滞留时间等方式,重点对现有垃圾压缩转运站辐射范围内的居民区设置小型垃圾收集容器,引导居民定点定时投放垃圾,由专门收集人员用运输机械定时将垃圾容器内的垃圾倒运至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运出;对压缩转运站辐射范围以外的居民区设置大型垃圾收集容器,由专用倒运车定时将垃圾收集容器内的垃圾倒运至区域内的压缩车内运出;非袋装化收集区域,按照1000米半径为1个区域设置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站,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垃圾转运和站点管理,城管部门负责运出;临街散袋垃圾收集,由各区、县(市)配置小型散袋垃圾收集车辆,街道办事处定时上门巡回收集。一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重点区域内市民、游人丢弃物随丢随检;二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三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垃圾达到定点定时收运,无乱堆乱放。垃圾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定期清洗,垃圾站点达到干净整洁标准。落实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垃圾管理责任主体,统一纳入城市垃圾收运体系,增设垃圾收集容器和垃圾站点,实现垃圾定时定点收运。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二)以治乱为重点,净化城市空间环境

重点整顿广告牌匾、占道设施、街面秩序,打造有序环境。

1.整治广告牌匾

对市区277条街路、13个重点区域、10个出入城口和各县(市)主干街路的广告牌匾进行整治和规范。全面拆除破坏城市天际线、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楼顶户外广告;利用自管楼体设置的破坏建筑风格的户外广告;权属人弃管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遮挡采光窗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依附历史建筑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不与人行天桥结合的跨道路设置广告设施;违规设置在道路、桥梁、绿地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落地灯箱广告、单立柱广告和杆体广告等户外广告设施;影响城市容貌的建筑物外立面牌匾设施;废业商家牌匾;大版面商品菜单和经营项目的牌匾标识和一店多匾;悬挑式灯箱(旗、幌);整治规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楼顶设置的名称标识和公交车辆车体广告;维修整饰蒙尘、破损、缺字和线缆脱落的户外广告和牌匾设施。

对区域广告牌匾进行风格定位和整体设计,对广告牌匾的形式、规格、材质、式样和画面色彩进行系统设计,使户外广告牌匾画面清晰,内容无不良影响,视觉上具有融入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与依附的建筑物、车体及周边环境统一协调,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和城市符号。

加强广告规划管理,根据区域功能,设立广告禁设区、限制区、准设区等不同管理区域,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设置在城市桥梁、公园围栏、基建工地围挡等设施上的广告严格审批手续,原则上不予审批商业广告;对经过审批的广告予以保留,按照要求进行规范达标,期满后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拆除。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市城乡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整治占道设施

对8区、开区、区及县(市)城关镇各类公共设施及占道设施进行规范整治。

(1)清理整顿各类占道设施。清理整顿由无照经营衍生的以贩卖蔬菜、水果等为主的各类铁皮房、板塑房以及占用人行道的车载房、棚架、固定摊床等违章占道设施;清理规范占用桥下空间擅自设置的各类构筑物和设施;清理整顿未经批准占用城市道路设置的杆体、桩、链和有人值守电话亭、商亭以及闲置弃用的站台、路牌、iC磁卡电话亭等占道设施;组织动员产权或管护责任单位对破损、陈旧的各类公共设施进行维修、整饰和提档升级。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公共设施产权或管护单位,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清理规范占道市场摊区。对自发形成的市场摊区进行整合规范,清理固定设施,查处下道经营和外溢经营,严禁提前入市和延时经营,治理脏乱问题。对达到规范化标准的予以保留,对管理不力的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予以撤销。

加强市场摊区管理,在城区划定禁设区域,控制总量,明确卫生保洁标准,逐步实施退路进厅。通过试点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实行监管包干落实管理责任,采取不达标就撤销摊区等硬性措施进行规范整顿,确保市场摊区达到设置规范、全程保洁、按时开闭、设施规整、经营守规、消除污染、环境整洁的标准。

牵头部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整治街面秩序

按照行商入市、坐商归店的总体要求,采取规范疏导和清理取缔相结合的措施,疏导流动、无照商贩进入周边市场摊区合法经营,取缔所有店外经营行为;清理取缔占用人行道停放三轮车行为;清理整顿乱堆乱放、乱扯乱挂、乱摆乱设、乱贴乱画等“八乱”,净化城市空间。

划定重点区域,将一、二类街路及其辐射区域和商业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车站码头、宾馆场馆、窗口部位等区域划定为重点区域,加大人员投入,进行集中严格管控。

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管理和执法人员分布在责任区域内,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巡视检查,增加巡视频次,主要街路、重点区域、重要通道每半小时巡视1次,其他区域每小时巡视1次,各类问题从发现到处置解决不超过半个小时,实现街面环境秩序常态化管理。

牵头部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三)以扮靓城市为目标,整体提升城市品位

重点实施楼体美化、灯饰亮化、园林绿化三大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1.楼体美化

对市区政务、商务、旅游3个通道涉及的20条城市景观街路、10个重要景观节点、2个出入城口以及路改等重点工程周边、县(市)城关镇主干街路主要临街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整治改造。对临街褪色、脱落、斑驳的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粉刷;对临街蒙尘、污垢的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清洗;对位置重要、景观影响度较高的临街建筑楼体,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求,增加屋顶造型,立面点缀欧式符号,达到符合区域特色、还原建筑风格、体现城市风格、整体美观协调的标准;对临街单位、商家门前踏步、扶手、栏杆、门脸等设施进行整治修缮。

牵头部门:市整治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

责任部门:市城乡建设委、哈物业供热集团,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灯饰亮化

市区围绕政务、商务、旅游等主要通道和主干街路、重点区域以及交通节点、主题广场,县(市)城关镇以主干街路为主,在现有亮化的基础上,按照节能、环保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永久性精品灯饰小品和季节性冰景以及节日性氛围亮化,重点打造机场路、新阳路、红军街、中山路和松花江沿岸灯饰景观,对临街重点部位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整治改造及新建成的大型桥梁同步实施灯饰亮化,突出“流光溢彩展中兴”主题和欧陆风情,兼顾白天与夜晚的景观效果,兼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提升城市夜景观档次和品位。对已有的夜景观亮化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养护;对档次低、光衰严重、存在光污染的夜景灯光设施进行提档、完善。

牵头部门:市整治办、市城乡规划局。

责任部门:哈电业局(路灯处),市城乡建设委,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园林绿化

对市区342条街路、县(市)主干街路进行行道树补植,并结合秋冬植工作对街路行道树树种、树姿及规格等进行适度整合,达到整齐划一,无缺苗断空。对“无树街”开展盆栽植物试点工作,打造3至5条盆栽树试点街路。结合三沟一河治理,启动两岸拓宽绿化工程,建设带状防护绿地或公园规模性景观廊道;结合松花江南岸综合整治,对道外区松花江沿岸进行绿化提档;结合新建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大中心城区绿量,不断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结合群力、哈西、哈南工业新城等新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面积大、理念新、档次高、功能全的公园绿地,增加城市靓点。

加强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工作,使城市绿地点、线、面合理布局,服务功能更趋完善,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档次和品位。通过园林植物的艺术、科学配置,融入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城市精神等文化因子,建成一批体现历史、展示文化的园林美景,形成层次丰富、景观秀丽的绿化系统。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摸底阶段(2010年9月17日前)

1.制定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方案,确定整治任务和整治标准,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组织召开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

2.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和动员大会的安排部署,制定本区域、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

3.由各区、县(市)政府组织开展本地区列入整治范围的楼体立面、牌匾广告、灯饰亮化设施全面摸底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摸底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建立整治工作台账,为全面实施整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整治达标阶段(2010年9月18日—2011年2月1日)

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本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按步骤、分阶段认真抓好落实。市城管办负责加强督促检查,做好阶段性考核工作。

1.垃圾突击整治和管理。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背街背巷、出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江河沟岸等区域积存的垃圾清理;12月31日前,逐步实行清扫保洁分区、分级管理和作业,实施新的垃圾管理方式。

2.广告牌匾整治。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20条市容卫生环境示范街路和103条达标街路的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顿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牌匾广告规划设计和规范设置工作。2011年启动完成300条(段)街路的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顿工作。

3.占道设施和街面秩序整治。2010年9月30日前,初步完成大型户外广告拆除、桥下空间整顿、市场摊区规范管理和街面秩序整治工作;11月30日前,完成占道市场摊区及街面秩序规范管理和巩固提高工作。2010年9月20日前,完成第一批35条街路占道设施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主次干道、重点区域占道设施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和全市占道设施规划设计工作。

4.楼体美化。2010年10月30日前,完成楼体立面整饰规划设计工作。2011年2月1日前,完成楼体维修粉刷清洗和立面改造工程。

5.灯饰亮化。2010年9月中旬,完成总体策划;10月31日前,完成现有灯饰设施维修工作和部分街路灯饰亮化小品工程;12月31日前,完成街路冰景制作和30条重点街路、20个重要景观节点氛围亮化工程。重点部位建(构)筑物外墙立面改造以及大型桥梁新建工程竣工后同步实施灯饰亮化。

6.园林绿化。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无树街”盆栽植物试点工作和园林绿化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整治工作;11月15日前,完成20条重点街路园林设施安装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秋冬植任务。2011年启动沿江、沿沟、沿河绿化,庭院绿化建设和公园绿地建设工程。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1年2月1日前完成)

1.由市城管办负责按照工作标准,采取分阶段验收方式,对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2011年年初,召开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做法,表彰先进典型,引领城市容貌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市城管委的具体指挥下,由市城管办负责编制方案、制定标准、组织推进以及综合协调、统一指导、考核评价、监督检查,内设环境卫生、牌匾广告、占道设施、街面秩序、楼体立面、灯饰亮化、园林绿化等7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和综合督办组。各区、县(市)要参照市的模式开展工作,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能承担整治任务,推进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实施方案,对各自承担的整治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依据整治工作任务,结合整治标准,认真梳理、统一部署、精心筹划,真正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城管办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区、县(市)政府及责任部门也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处理整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强力推进整治工作。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做到底数清晰、任务明确;在整治改造前,科学研究、精心设计,组织规划部门和专家论证;在集中整治阶段中,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倒排工期,抢抓整治进度;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坚持标准、严格把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市城管办要切实加大监督力度,成立督导检查组,建立定期检查、定期公示、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公布集中整治进展情况。要加大考核力度,把此次集中整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单位评选达标升级的必备条件,对未完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坚持奖优罚劣,对工作积极主动、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组织不力,达不到标准、任务完成得不好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承担整治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效能监察。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篇10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市政公用设施的使用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条例》、《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市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一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和使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政公用设施包括:

(一)城市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隔车带、路肩、广场、街头空地、道路用地、退让道路用地及其附属设施;

(二)城市桥涵:桥梁、涵洞、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地下通道、隧道及其附属设施;

(三)城市排水设施: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明渠、暗渠、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其附属设施;

(四)城市防洪设施:城区河道、堤防、护岸、防洪墙、排洪渠、涵闸、蓄洪池及其附属设施;

(五)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下通道、广场和公共绿地等处的路灯配电室(箱)、地上地下输电线、变压器、检查井、灯具、灯杆及其附属设施、交通信号灯及监控设施;

(六)城市供水设施:城市公共供水的输配水管网、进户总水表、公用水站、消火栓、检查井、专用输配电、通讯、自控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七)城市燃气设施:煤制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燃气的储柜、管道、输气泵站,计量表具、阀门井、液化石油气换瓶站及其附属设施;

(八)城市供热设施:换热站、管道、泵站、机房、供热点、散热器、检查井、阀门井、阀门室、计量表具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区建设局是我区市政公用设施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我区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市政工程、城市照明、城市桥梁等市政设施管理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市政设施建设管理。规划、建设、公安、工商、环保、园林、城市供电、供水、燃气、暖通、排水、通信、有线电视、消防、公共交通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在区建设局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做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五条市政公用设施(含城中村、城市扩展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区建设局应当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专业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凡在城市规划区域内的供电、供水、燃气、暖通、排水、通讯、有线电视、消防、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经区建设局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七条新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项目,需在项目立项前一个月内组织专家论证,论证不予通过的项目,区建设局将不予办理任何备案手续。

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应取得立项、土地等相关部门审批手续,并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规划申请,取得规划主管部门颁发《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建设单位方可向区建设局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组织竣工验收和备案。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配套建设,并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十条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从事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及使用有影响的工程施工,必须经区建设局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一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应由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执行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并接受区建设局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内出现的工程质量缺陷,按规定由责任方承担。

第十三条城市供电、供水、燃气、暖通、排水、通信、有线电视、消防、公共交通等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应当与市政公用设施专业规划相协调,经区建设局备案后方可实施。

第三章设施管理

第十四条任何所属单位产权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在区建设局备案时,应提供施工图或电子档案。如发生设计变更,应在竣工后提供竣工图。

第十五条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区建设局的管理。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应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无条件改迁。具备管线、杆线综合建设条件的,应当实施地下管线走廊或地下管线综合管沟。

第十六条地下管线和地上工程应同步进行,先挖后建。重要管线工程应结合道路、桥梁、隧道等新建、改建工程由各专业部门提出意见,统一规划、协同设计,避免出现重复开挖的拉链工程。

第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应当设置无障碍设施。

第十八条需占用、开挖道路、人行道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持占用申请书和占用地点设置平面图,向区建设局提出申请。准予占用的,区建设局应明确告知占用、开挖的面积、时间、恢复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缴纳城市道路占用费和相应数额的质量保证金。

第十九条严格控制挖掘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内不得挖掘;大修后的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挖掘。确需挖掘的,应当报区建设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后,报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确需在城市道路上修建车辆出入道口的,应当持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和规划红线图,向区建设局提出申请。

第二十一条需要横向挖掘城市道路、铺设地下管线的,应当采取非开挖方式施工,不能采取非开挖方式施工的,应当分段挖掘;设计单位对开挖路段设计时应当摸清道路地下管线管位及高程;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与地下设施发生冲突时,应当立即停工,并报区建设局及有关部门处理;交通繁忙路段的施工应当在22时后至次日5时前进行。

第二十二条城市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新建、扩建、改建的雨污管线工程施工前必须由区建设局对其管径流量、流速、高程等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各所属单位内部原有的雨污合流排水设施,应当与城市排水设施改造同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所需费用由排水单位负责。

第二十三条禁止下列损害城市排水、防洪设施的行为:

(一)盗窃、毁坏排水井盖、井箅、阀门、管道;

(二)向排水、防洪设施内倾倒垃圾杂物和排放不符合标准的污水和其他有害物质;

(三)拦渠筑坝、设障阻水,堵塞排水、防洪管渠;

(四)在排水、防洪设施及其保护范围内取土、挖砂、破堤、填埋、堆物、垦植、打井和修筑建筑物、构筑物;

(五)擅自连接、更改排水管线。

第二十四条毗连城市排水、防洪设施的建设工程,在施工时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排水、防洪设施不受损坏。建设工程施工需要迁移、改建排水、防洪设施的,须经区建设局批准,迁移、改建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五条直接或间接向城市排水、防洪设施排放污水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须经区建设局批准并发给《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许可证》后,方可排放。

第二十六条禁止下列损害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行为:

(一)盗窃、损坏照明设施及其附属设备;

(二)擅自迁移、拆卸、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

(三)依附道路照明设施搭建构筑物、堆放物料、牵引作业或搭设通讯线路;

(四)擅自在道路照明设施上悬挂物品、拉线接电。

第四章养护、维修

第二十七条区建设局及其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制度,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保障设施的完好和安全运行。

第二十八条区建设局组织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机构负责养护、维修。单位、组织或个人投资修建的市政公用设施,除交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机构负责养护、维修的外,由投资人负责养护、维修。

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负责养护、维修。

第二十九条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保证养护、维修质量,并接受区建设局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设置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的各类管线井盖及其它设施,应当符合市政设施技术规范要求。各产权(管理)单位应做好管线井盖日常维护管理。因管线井盖缺损可能影响交通和安全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十一条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应当使用统一标志;执行紧急任务时,在保证交通安全的情况下,不受行驶路线和行驶方向的限制。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应严格遵守《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

第三十三条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公用设施须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对于不符合城市规划,未经区建设局审核同意的,区建设局将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和《城市占道许可证》。且不允许和城市主管网、主道路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