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3:51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1

关键词:宗教学;佛教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性;自性回归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旅游与宗教之间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上的第一次火车旅游亦是托马斯·库克为了基督教禁酒之目的而组织出游的。再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旅游”二字本身就与宗教密不可分,按照龚程鹏的观点:“在中文中,旅游两字,本身就都和宗教有关”2,如今又值体验经济时代,因此,选择宗教学的视阈对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宗教本质的层次性

目前学术界对宗教本质的理解如同旅游的本质一样皆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标准。尽管如此,本文考虑到旅游本身具有文化性质,便选择文化层次论的角度来阐释宗教本质的层次性。根据文化层次理论,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那么,宗教本身也可以看作一种文化,宗教也同样可以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可以摸得着,看得到的物质文化;所谓中层文化即是指行为文化;所谓深层文化是指摸不着、看不到的精神文化。

基于文化层次理论,段德智教授也阐释过宗教的本质,“既然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宗教体验是的直接显现,则它们势必处于同心圆1的位置上;而宗教行为和宗教活动作为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的外在表现,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作为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以及宗教行为和宗教活动的外在表现,无疑便因此处于同心圆2和同心圆3的位置上了”。同时,段德智还提出了宗教的文化本质,即宗教的建筑艺术等。宗教有自己不同于其它意识形态和社会群体的特殊本质,即信仰。宗教也有与其它社会意识和社会群体相同的本质,段德智将其称为宗教的一般本质。为了便于论述,不妨把信仰归于深层精神文化领域,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归于中层行为文化领域,而宗教的寺院建筑艺术等则属于表层文化了。它们之间也同样是一种同心圆的关系,即宗教组织与制度是围绕着信仰展开的,宗教寺院建筑艺术同样也是的外化。

通过对宗教本质的论述,可以看出,宗教不仅有其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也有与其它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相同的普遍本质。并基于文化层次理论阐释了体现了宗教的深层文化本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恰恰彰显了宗教的中层文化本质,而宗教寺院建筑艺术揭示了宗教的表层文化本质。

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

论述了宗教本质的层次性,再来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就相当明确了。所谓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信仰者和旅游者,引起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发生与佛教有关的旅游行为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佛教的信仰、教义、理论、制度和组织等非物质文化,也包括了佛教的寺院建筑、艺术、器物等物质文化。如果根据宗教本质层次性理论来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话,会发现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也同样具有层次性,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包括了可以摸得着、看得到的物质性旅游资源,同样也包括了摸不着、看不到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如同宗教本质的层次性一样,佛教的本质也同样具有层次性,不妨把佛教的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看作佛教文化的深层信仰对象,而佛教的丛林制度、活佛传世制度、僧团组织、水陆法会等皆是围绕着佛教的信仰——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展开的,没有了对佛、菩萨等的信仰,就不会有佛教的礼仪、组织与制度。而佛教的寺院建筑、不管是汉传佛教的对称式寺院格局还是藏传佛教的曼陀罗建筑格局,包括佛教的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造像以及法器等皆是佛教信仰的外在形式。为此,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旅游资源两类,物质性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佛教建筑、雕像、器物、法器、壁画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佛教的信仰、教义、理论等。而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也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殊性的体现,其体现了佛教文化资源资源不同于一般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没有了这个硬核,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就不可能存在,也就不会有佛教文化旅游行为的发生。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是由宗教本质的层次性决定的。将佛教作为旅游资源,尽管增加了佛教功利性的一面,但是佛教之所以为佛教,其出世的一面依然存在。世俗性与出世性之间的张力依然存在,如果没有了出世的佛菩萨,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就不会产生。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理解,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与宗教本质的层次性是吻合的。

三.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性

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在客观上是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决定的。游客旅游行为的发生与旅游资源是息息相关的,旅游资源能不能作为旅游的吸引物是至关重要。没有旅游资源就不会有旅游体验的产生,不管对一个旅游个体还是旅游群体来讲,旅游行为的发生都是离不开旅游资源的。当然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也不例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客体,而佛教文化旅游者是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主体。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德育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文明活动过程中遗存的各种文明印记。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类自身文明发展规律的研究。各国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从未间断,并且形成了一个跨多学科的研究体系。

一、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

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丰富,本文主要从含义,内容和特征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1.历史文化资源的含义

这一概念的界定,各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郑冬生指出,“所谓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存。”郑汕、赵康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以文化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纪录,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社会文明的结晶”。

金一的《文学观》里有:“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史上,多不过三四人。”这里的“历史”指得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而“文化”,词典里的含义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不相信,汉朝对待匈奴的诚意,看不起长安文化。”中“文化”就是此意。“资源”则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的来源。的词《浣溪沙?登大兴安岭》中:“伐后更生延百岁,祖先遗树值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中的“资源”就作此解释。由此,我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对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的内容

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资源。物质文明是人们在征服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人类社会的同时产生的能够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财富。

3.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

(1)时代性

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程,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人文资源。它的各个细胞无不铭刻着历史的痕迹和时代的烙印。

(2)唯一性

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决定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历史材料、历史文化内涵、历史地位作用是不可再生的,无可替代的。因此,它具有唯一性。人类社会虽然已经历经几百万年,但是没有哪个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是相同的,所以历史文化资源有明显的唯一性。

(3)客观性

历史文化资源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一种客观资源。不论是文物古迹还是人文精神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依托我们的意识而改变的客观存在,是无法更改和麽灭的。如:日本侵华战争,不论日本政府是更改教科书,还是试图掩饰罪状,都无法改变1937年日本侵华的事实,因为历史留下的印记是无法抹去的,它已经留下了历史证据和历史记忆。

(4)复合型

历史文化资源是物质实体和精神内涵二者的复合体。历史文化资源既有博物馆、历史古迹等物质实体,也有历史事件、人物精神等精神内涵,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体。历史古迹是历史事件所遗留下来的物质实体,而历史事件依托历史古迹等实体展现出来。历史文化资源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内涵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5)统一性

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和文化的统一体。它既包含历史资源也包含文化资源,它是二者的融合,也是历史和文化的完美组合。

(6)价值性

历史文化资源的物质实体即给予了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实物载体,又给予了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源泉,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而历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更是人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改造自己的一面镜子,它给人类教训、经验、理念、精神等等反映人类心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发展的指路明灯。

当今世界,唯有中国享有从远古到今天不曾间断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经济开发价值与文化教育价值,这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但是,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具体。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

1.理论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实施德育的思想依据。历史文化资源留给我们诸多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理念,是我们实施德育的有力思想依据。它是以人的本性为根本出发点,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使人的自由个性得以高扬,尊重人的各种本性需要,使人的独立意识得以确立的一种德育理念。我们党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源于这种理念。

2.实践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实施德育的实体依托。“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并非指不说话来教,而是指教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同时要使“不言之教”透出一种难以抵抗的威力,就要用实事来让人信服。而历史文化资源恰恰能做到这一点。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因此,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客观事物。青少年“情感参与”的深度、广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青少年对德育不一定能“情感参与”,但对一个鲜活的具体形象就能轻而易举地“情感投入”。这是因为青少年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同时,德育教材限于容量,只能以大量的文字出现。因此,历史文化资源充当了为青少年提供形象化德育素材的重要角色。历史文化资源中拥有丰富的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人物精神等具有鲜明形象的德育载体,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同时,历史文化资源还为青少年提供了德育的情境,使青少年借助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将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从而外化为相似情境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使德育在青少年身上完成由理论意识到实践行为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社科联课题组.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特色和价值[J].学术探索,2004,(08).

[2]刘艳平.三峡地区乡土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5.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3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一定时代的文化内涵,被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实物、工具、工艺品等。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鄂伦春族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类:音乐类、曲艺类、传统手工艺类和民俗类,包括鄂伦春族民歌、摩苏昆、桦皮狍皮制作、古伦木沓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合理开发鄂伦春族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动态保护作用,同时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对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囊括了人类经历的各个方面,是以人为载体而存在。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需要以人作为载体来传播和保护。旅游开发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让游客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中来。既开发了非物质文化资源,又保护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一举两得。所以,非物质文化必须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利用,使其得到传承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我们采用昂特谱(Rmtp)基本理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分为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在资源分析上,我们以主题提炼为核心,找出非物质文化的特色;在市场分析上,选择有创意的旅游开发主题,综合资源分析和市场分析设计旅游产品。

1.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独特。凭借独特的自然和气候条件,鄂伦春族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其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狩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鱼皮服饰、民俗风情的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等,其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有很好的文化基础。

2.非物质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火热,国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形式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参与热情高涨。鄂伦春族以其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些都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合理开发其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3.非物质文化旅游主题提炼和产品设计

主题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根据主题组织营销旅游产品。黑龙江非物质文化丰富,政府应大力支持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旅游”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即提供给游客的服务,有创意、内容新颖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游客的到来。鄂伦春族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据此,可以开发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配以特色旅游纪念品,让游客感受到其乐趣。从市场角度分析,鄂伦春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

三、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方针,我们提出了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一)科学合理定位设计:为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必须合理定位旅游开发的市场,确定旅游产品面向的对象,制定详细的旅游开发方案。

(二)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各地有不同的环境和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新颖别致的旅游,保持旅游项目的代表性,可以吸引游客,如鄂伦春族的“山文化”独有的生活方式、手工艺品、歌舞表演。

(三)按照市场需要规划:旅游的开发必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针对国内、国外不同的游客,开展不同层次的旅游项目,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

(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地居民的权益,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从政府保护上,可以由各地政府机构成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地方成立“鄂伦春族保护小组”,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由上到下,成立严格的管理团队负责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财政上政府必须给予补贴,尽量做到专款专用,并积极引导社会的开发资金利用到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2)在民间保护上,黑龙江省作为鄂伦春族居住地,在群众中间成立专门“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保护组织”,由上到下将宣传深入民间,使得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3)在法律保护上,对于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来说,充分发挥本民族的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保护法规”,通过该法规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加大对不法现象的处罚力度。

(二)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1)确定旅游项目主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在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上,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应以本省特有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体验游、鄂伦春族手工艺品体验游等。同时,在旅游目的地,可进行鄂伦春族歌舞表演,通过音乐、曲艺,让游客体会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3]。与此同时让游客参与鄂伦春族得民俗表演,体验鄂伦春族工艺制作过程,这对黑龙江省旅游形式的创新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扩大文化旅游影响力。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丰富,尤以鄂伦春族独具特色。建设“鄂伦春族”品牌,整合黑龙江省已有的文化旅游项目,扩大鄂伦春族旅游影响力,不仅可以扩大鄂伦春族的旅游市场,并且刺激黑龙江省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3)加强对外交流,加强鄂伦春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随着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推广鄂伦春族旅游项目。在国际和国内之间的合作上,以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城市符号,既可以很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又能很好的宣传了文化旅游业。

五、总结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5

论文摘要优质幼儿园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有着示范和带头作用,在这个社区发展迅速与不断完善的今天,实现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优质幼儿园与社区双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不断地探索资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地丰富与拓展。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给教育资源下的定义为:教育资源亦称“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即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总和。从宽泛的社会学意义上看,教育资源是指维持、组成、参与并服务于教育系统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时空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权力资源、制度资源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资源系统。

目前我国各水平幼儿园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优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质性是优质幼儿园的重要内涵,是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高水平要求。优质幼儿园是经过评估小组与各级领导按照评估检验与层层筛选进行评定,是以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具有独特的文化模式、经营特点和个性特征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在优质幼儿园中能获得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优质教育。优质幼儿园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每所幼儿园都有活动室、运动场、自然角、教玩具以及花圃、道路等独特的教学、生活及环境设施,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设施体现了幼儿园独有的文化特征,影响着教职工和幼儿的思想、观念与行为。

社区是孩子们生活的大环境,其中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及居民都被孩子们所熟悉、所关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社区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

“社区资源”是指社区内外足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使社区居民问题获得解决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力量之总和。由居民依当地的人文景观或民俗风情发展出自己社区特色,为社区带入一股新的气象与生命力。社区因为发展出休戚与共的社区意识,在社区的组织体系运作的同时,也不断的发展其“资源网络”,使社区资源网络将更紧密、更活络,而社区中的幼儿园可运用的资源也将更充沛。

从教育的角度说,社区资源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分为物质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三个方面,这三类资源有其各自的构成状况,彼此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社区范围内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1)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社区内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以及博物馆、图书馆、企业工厂、信息中心、电教馆等。从幼儿园的角度说,常用到社区的物质环境资源主要有超市、医院、邮局、银行、书店、居委会、老人活动中心等与幼儿生活较为密切相关的物质环境资源。(2)社区文化资源。这里的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一些当地的文化特征,如风俗习惯、自然景观等等。例如:福州市花巷幼儿园,位于三坊七巷内,幼儿园设计主题活动认识三坊七巷的古代建筑,让幼儿接受古代历史文化的熏陶。(3)社区人力资源。社区的人力资源主要来源于社区教育的队伍和社区居民,社区教育队伍包括社区专干、社区志愿者、社区退休老干部等等,另外,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居民或者能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的家长都是社区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一、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特点

优质幼儿园作为办园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幼儿园,与社区的接触相对而言较为密切,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远远高于其他一些较小规模的幼儿园。

(一)双向性与互补性

优质幼儿园更能体现与社区之间的双向互动,二者的教育资源达到合理、优化的共享。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的个性化得到全面发展,需要打破以往高结构化与高控制性的教学模式,构筑一种真正开放互动的教与学的机制。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领域的活动都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周边的社区物质环境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例如,让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带幼儿参观社区内的垃圾处理厂,更真实地让幼儿体验到环保与自身的密切关系。又如,在大班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中,可以带幼儿参观小学,或请小学老师到幼儿园给幼儿讲讲关于入小学该注意的地方。

同时,社区也需要幼儿园资源的大力协助。例如:社区在需要举办一些文娱活动时,也会经常请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表演节目;在宣传普及学前教育阶段育儿知识时,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性,社区常常会请幼儿教师开讲座或座谈会、咨询活动等等。在这种资源共享中体现了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双向性与互动性。

(二)大教育性

幼儿教育并不单单指幼儿园内的教育,真正广泛的教育资源存在于大环境之中,幼儿园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活动并不能满足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园须打破围墙的限制,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样,整个社区教育也不仅仅指专门的社区教育,还包含各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业余学习等等。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倡导终身教育的同时,还应树立起大教育的观念,不把幼儿教育囿于幼儿园教育,实现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有效性

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共享时还体现有效性的特点,优质幼儿园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充分考虑到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同时能够分析自身的教育资源为社区服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无法与儿童的生活脱节,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幼儿园只能依托社区这个对于幼儿来说熟悉的大环境,优质幼儿园能做到挖掘社区内儿童所熟悉的一切教育资源,为儿童打造最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并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在幼儿园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让儿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提高身体、智力、语言、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满足了儿童多方面的需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社区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在服务社区上,由于幼儿园本身的特点使得园所能够获得一些新的幼儿教育信息,优质幼儿园能够将信息向社区开放,达到资源全面有效地共享。

二、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途径

(一)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

从目前优质幼儿园的经营现状来分析,优质幼儿园一般在周边社区中具有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在幼教专业领域中的影响力较大,往往可以影响到周边的居民对于幼教知识的认识。因此,优质幼儿园在整合与优化所有可利用到的教育资源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优质幼儿园的管理者应利用其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协调好各组织、部分充分挖掘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与社区加强联系,引导社区在获得新资源时主动与幼儿园联系。其次,优质幼儿园的教师应合理设计其课程设置与安排,关注身边可利用到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对这些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及时做出管理与规划。第三,社区也应对本社区的幼儿园教育资源做调查与分析,统筹所有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社区特色教育资源

优质幼儿园已经能够基本上达到与社区资源之间的互动共享,在此基础上,优质幼儿园应开发利用社区特色教育资源,这同时满足幼儿发展的特殊要求,符合现代教育趋势。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为了引导幼儿从身边的事物学起,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开发利用本地区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就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优质幼儿园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从幼儿园所在社区的特色教育资源出发,开发身边现有的、幼儿所熟悉的且富含本地特色的教育资源。例如,以厦门市第九幼儿园为例,该园从园本实际出发,以闽南文化为蓝本,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目前已初步建构了具有闽南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实施体系。幼儿园的布置环境充满着浓郁的闽南风情,在园内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诸如面泥馆、木偶馆、陶艺馆、童谣室、服饰室、剪纸室、影雕室、珠绣区、戏曲南音角、织网角、闽南小吃一条街等的闽南特色布置。

(三)塑造学习型社区大环境

随着社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区逐渐朝着学习型社区发展,这也有利于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之间的共享。幼儿要获得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够的,社区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幼儿的社会性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优质幼儿园需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将社区看成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大环境,社区将其获得的信息、价值传递给优质幼儿园,优质幼儿园又将其教育活动与效果推向社区,通过向社区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

示范性幼儿园具备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的专业优势,应该从所处的社区环境出发,探索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的策略和途径,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是城市发展社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专业机构,而示范性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的软、硬件更属上乘。示范性幼儿园应该从所处的社区环境出发,积极地探索开展0~3岁社区早教服务活动的途径和策略,并为其他幼儿园进行示范、指导和辐射,带动周边其他园所为,社区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因此,切实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带动社区中其他园所共同为建设社区早教中心,把一批办学思想端正、管理水平高和保教质量好的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成为优秀的社区早教中心基地,使其成为较为成熟的社区早教服务活动中心。示范性幼儿园在为社区开展早教服务活动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黄尧.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叶谦,靳玉乐.对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7).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6

iSo9000质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新模式。[2]一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应用该质量标准来控制和改善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少数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尝试将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笔者建议将iSo9000应用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将iSo9000应用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目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处于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迈进的过渡时期。从事管理的工作人员虽然努力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但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预见性,靠经验办事处理问题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不利于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不能满足事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事业单位必须转变观念,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1.2减少或避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漏洞的必然选择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到对单位及其成员的大量数据和信息的管理,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工作是由人来做的,只要是人,难免出错。减少和预防错误的发生,或者不给犯错机会,这是iSo9000的精髓。为此,事业单位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制定预防措施,具体途径可以是单位自发的、主动的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减少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单位采取预防措施的积极性和能力是组织文化和管理实力的体现。

2.将iSo9000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可行性

2.1iSo9000为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操作平台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质量管理从传统的强调对结果的评估转变为对形成最终结果的全过程实施的控制,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进行管理,增强管理的透明度,保障管理的预见性、可实施性和有效性。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操作平台。

2.2iSo9000核心理念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相契合

iSo9000质量管理强调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规范一个相对稳定的和程序化的生产过程,并在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的控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影响大,各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为依据,且这些规章制度和程序是相对稳定的,这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比较一致。

2.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为引入iSo9000提供了可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从国家到地方,从部门到单位,对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岗位设置、竞聘上岗、人事档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均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事业单位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办理。iSo9000质量管理的典型特点是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引入iSo9000体系,达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3.将iSo9000应用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努力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有之意,也是推进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在单位整体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有利于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决策程序化、权责明晰化、业务流程化、控制过程化,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减少被动性;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加注重对数据和事实的把握,减少“经验型”的管理方式,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可以为绩效考核和人才测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作用,更充分地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队伍,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推进事业单位尽快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转变。

4.将iSo9000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4.1组织领导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领导重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组成专门的领导小组,由事业单位的一把手担任组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各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把握时间进度、审核体系文件等,同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促使这项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目标顺利完成。同时,还要成立专门的文件编写组,可由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各部门骨干人员参加,负责具体文件的撰写、修订及全员学习文件的培训工作。编写组应将文件编写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按照领导小组提出的意见,及时完成文件修改工作。

4.2做好动员宣传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涉及到全体人员,因此必须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形成全员重视、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帮助大家了解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应遵守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促进大家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工作。

4.3明确目标,全面梳理工作内容

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每项工作所包含的具体业务,各项业务依据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确认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废止已经过时的,修订需要完善的,补充需要建立的,通过认真梳理,汇总出各项工作所依据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时梳理各项业务的接口关系,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奠定基础。

4.4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工作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既要符合标准的要求,又要适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便于操作和检查。

如果组织已经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文件可以作为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编入其中。在编制过程中,可以重点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如果组织还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则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单独编制,单独运行。

4.5审核并组织全员学习体系文件

由编写组向领导小组汇报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情况,接受领导小组审核,并根据领导小组提出的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修改工作。

编写组负责做好全员学习体系文件的培训工作,使全员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明确应遵守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4.6试运行及改进完善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对文件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根据工作实际,不断修改完善。

4.7正式运行

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正式运行后,要根据体系的要求,定期开展过程检查、内部审核,逐步发现体系中潜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5.将iSo9000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5.1灵活运用iSo9000的理念和精神

由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源于生产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术语的表述更多的是针对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公共管理领域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只有原则性的规范要求,术语的表述与公共管理的工作实际有差距,因此在撰写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要结合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iSo的理念和精神,转换相应的专业术语概念,制定易于理解又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保证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应有的效果。[3]

5.2人事工作应透明、公开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涉及到薪酬标准、人事调动、干部选任等。通常情况下,有人会认为人事工作需要保密,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保密不利。笔者认为,应该揭开人事工作的神秘面纱,使人事工作更加透明,公开,这也是新时期人事工作的发展趋势。人事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相关工作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不得泄漏有关信息,这似乎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宗旨相违背,其实这并不妨碍将人事工作的有关程序、工作要求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按相关的程序办事,并不是说所有的信息都处于公开状态。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多的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化、产品化的东西,纳入旅游吸引物的行列,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满足游客的文化和精神享受方面的需求,是我国学者们全面展开研究的重点。

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价值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保证青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青海省海东地区分布着汉、回、土、撒拉等民族,多民族、特有民族的聚集,使得该地区拥有了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是青海省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展示窗口。

一、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一)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单体类别

青海海东地区包括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统计,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7大类16项,如表1所示:

(二)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所建立的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为了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本文向省内专家学者发出征询问卷。各评价因子按照“差”、“一般”、“好”、“较好”、“极好”分别赋予l、3、5、7、9的分值,问卷一共发放72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得出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权重值表,如表2所示:

为了做到评分公众化,本文设计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表和评分标准,在对该地区的实地调研中,对游客、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及企业、高校师生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获得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指标得分,如表3所示:

由表2-3可见,青海海东地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美术、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相对较大,此类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优势,且资源价值高,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参与性、体验性、求知性、观赏性等个性需求,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其次为民间音乐类,相对其他资源,其资源评价价值较较高,吸引力和可参与性有待开发,由于受季节的限制,旅游开发条件评价较低;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学类资源得分较低,虽然此类资源具有较高的读条完型和珍稀性,但受到可参与性、感染力的限制,使得资源的文化含义的停留在表层,不够立体和细致,游客仅仅能看到舞蹈或技艺的表面现象,而对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能理解,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青海海东地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随着青海省现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客源市场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之下,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具体有以下几种开发模式:

(一)节庆模式

民俗旅游是青海旅游的一大品牌,举办民俗旅游活动现已成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社火及海东地区的土族婚礼、撒拉族婚礼等各种民俗旅游活动成为了展示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二)民俗村落建设模式

青海省积极对传统文化进行动态保护,在全省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艺术之乡”的评选活动,其中,该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的土族盘绣、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乡等地区均入选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培育了一批具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三、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构想

通过对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的评价,结合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本文的观点为对民间音乐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资源在旅游开发时,要利用该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搭建展示平台,以延长适游期;民间美术、民俗类资源要注重旅游方式的多样性,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学类资源要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展示,结合上述内容做出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想,如表4所示:

(一)旅游商品开发模式

由政府出面组织,联合出旅游工艺品生产与设计公司,以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进行开发,选择青海各旅行社或书店、超市专门设置青海民间文学图书及音像制品专柜进行出售。具体的开发设计内容如表5所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开发模式

在旅游旺季时举办的分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将可以通过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不同年份展示的重点非物质文化形式不断更新,具体开发如下(表6):

(三)休闲演艺模式

茶园与藏餐馆为青海当地居民聚会、休闲、社会交往的场地,消费低廉、环境闲逸,把民族歌舞和民族餐饮有机结合,可以让游客边品尝美酒佳肴,边欣赏歌舞曲艺,更能对本土文化氛围进行体验。具体开发如下(表7):

(四)传承人培训基地展示模式

传承人培训基地展示模式是由政府出面,利用青海会展中心和博物馆,定期举行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的传承人培训,并将培训过程让游客参观的开发模式,具体开发项目如下(表8):

(五)移情体验主题居住区模式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路径

本文以文化公司的角度出发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风险问题,就目前各行各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对文化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公司提出改进方法。同时积极借鉴一些先进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模式为公司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注入新的血液,为公司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开辟一条道路。目前,文化公司里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还不具备完善的体系和架构,因此,本文尝试建立一个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初步架构为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参考模式。

一、文化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不得不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体系不完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人力资源的理念相对落后,在经济政治同步进步的同时,一个公司企业的人力管理理念如果出现滞后,与经济政治发展不相适应的话,不但可能没有作用,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由于针对文化艺术行业,新兴事物兴起较快,这就要求文化公司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更应该与时俱进。人力资源是一个特别的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者时常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其他资源混为一谈,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产生了误解,那么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也就会存在问题了。2)文化公司招聘过程中存在特殊性。文化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类型,在招聘过程中对于员工的要求有相对特殊性,员工素质和技能要与公司发展高度统一。即便是企业的行政员工,在一个文化公司工作也要具备艺术欣赏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适应公司环境,为公司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人性化和专业性的管理,也会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文化公司的特殊工作环境和要求,也给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3)员工入职后对于员工培训缺乏针对性。文化公司在招聘完员工后,普遍存在对员工的专业培训缺乏针对性,水过地皮湿。对于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在对其职位做针对性的培训也要加强心理培训,目前职场上需要的不仅要求工作水平过硬,更要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在目前高压力下的职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里素质才能应对职场中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对于文化公司来说,员工的入职培训更要加入人文素质的培训,加强员工的人文素质也将会促进公司的发展。

二、目前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公司自身的人力资源、不成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支撑,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就变得比较复杂。因此,对于文化公司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起一个适用于中国特色和社会环境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2)主观因素造成人力资源风险。由于公司所处环境的相对复杂性,在市场中到处充满着诱惑,公司管理者由于一己私利对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况屡屡发生,文化公司在这一点上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等问题就显得尤为敏感,所以入职培训加入人文素质培训非常重要,第一可以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第二在心理培训中也要加强对员工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对复杂环境和利益的驱使下有强大的抵御能力。3)客观因素造成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不可能都是顺境,在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对会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失。客观条件下造成的损失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要求公司员工与公司共患难,做好本职工作。在公司受到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的管理作为公司可控的内在因素,对于公司能否顺利度过困境就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提高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措施

1)管理者方面。管理者要切实加强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面对我国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整体的水平较低,管理者要加强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自身公司的工作特点,主动学习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方法,积极运用到实践上来。相关管理者要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既不浪费也不捉襟见肘。2)对于风险的处理。对于公司存在的风险和一切比较隐蔽的风险要有前瞻性,公司在风险来临之前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应做好预防措施,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防患于未然。也要提前准备好解决措施,当对风险进行了预测之后针对该风险,进行应对策划,不至于导致在风险来临后措手不及。而且还要有效的规避风险,规避风险不是让公司停滞不前,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对于一切重大抉择谨慎处理,稳中求胜也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3)针对“外派”情况的风险管理。相对其他产业,文化公司的外派需求并不处于少数,外派的风险较大,而且技术含量较高。怎么保障外派情况的安全和保证外派的质量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外派对于一个公司的员工来说要在不同背景和观念的条件下完成既定任务,公司要对员工加强安全保护措施,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在员工执行外派任务时,要保证外派质量就要求员工做好外派工作的事前准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灵活变通,这就要求职工有良好的职业水平和心理素质,两点都具备才能顺利完成外派任务。外派任务还存在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就公司而言,外派出去的员工因为都是素质较高的员工,在外派工作的过程中不免遇到其他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所以在公司日常工作中要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结语

文章就目前我国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问题的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刚刚起步的文化公司来说,意识到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非常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一个公司的未来发展,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需要人力资源合理分配,规避风险来促进发展,这些对于一个文化公司来说至关重要。鉴于人力资源在各行各业的关键作用,要尽快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相信在看到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重要性的企业和公司,会积极加强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在社会各方的团结一致下,未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会在文化公司内,而且会在各业态中得以健全和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9

【关键词】审计服务;异质路径;市场协同;“四轮驱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1-0105-03

一、引言

国际化竞争与国内资源整合产生了审计服务创新和异质化发展的高层次需求[1],而研发和资源是公认的需要再配置因素。通过创新学习过程,实现组织内化和异质创新的关键是资源协同模式和路径机制,这既是组织优势问题,也是产业结构和市场机制优化问题,但审计异质的关键资源、异质计量模型仍然存在广泛争议。

二、审计服务异质性:文献评述

伊迪丝・彭罗斯(2007)曾形象地描述异质:“外部购入的同质资源进入企业参与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附上了企业的专有资源,变得异质了。”所谓“资源”既具有纯粹“自然资源”的内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有把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和人的因素融合(包括劳动力和技术)视作不可或缺的财富之意。资源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所带来的超额回报不同,人们借助异质性提高竞争力或者增加财富。Barney(1985)认为异质性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完全被仿制的、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为企业所得的[2]。

(一)国外关于审计异质形成的研究

1.异质(heterogeneity)来自于不可完全转移特性

异质的专业服务是组织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Sherer,1995;Hitt,Bierman,Shimizu和Kochhar,2001)。异质是组织拥有的资源具有歧义性,使其具有优越性和生产效率(Bamey,1991;peteraf,1993a)。Lundvall和Borrás(1998)认为通过新知识的生产和分配来重塑服务行为能力并形成特有的功能[3]。不过,aranda和molina-Fernandez(2002)基于知识理论开发出决定服务创新程度的模型,提出组织成员的知识流和知识融合能力是创新成功实现的关键。

2.异质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特性

Gadrey(1995)认为除了技术之外,人和组织的能力对于提供服务来说也很重要。DenHertog(2000)提出服务创新的五种模式,即供应者支配的创新、内部的创新、客户主导的创新、服务过程的创新和全面创新。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FRC)(2008)强调了事务所文化、合伙人、员工的专业技术及个人素质、影响审计服务质量的不可控因素五个方面对审计服务质量的影响作用。LiaoY,FanY和XiY(2011)分析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地位,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了概念模型。不过,erikw.Hallgen(2009)认为少有研究涉及检验其创新效果,甚至极少检验审计创新的协同性。

3.市场资源配置与组织学习互动

Yam(2004)的研究为异质不可完全转移性和系统性间的机理提供了依据。Yam分析了审计技术创新能力(tiCs),即研发和资源配置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绩效的影响。服务本身具有较高的被模仿性和普遍性(Johnson和Scholes,2002),异质体现在知识产品与创新能力之上(迪尔克思等,2000)[4]。一种典型的观点支持市场集中推动技术与异质的形成(Schumpeter,1942)。但差异化战略需要考虑市场营销能力和员工创新性,取决于权变因素的作用,如战略、环境、规模、技术和组织文化(Richard,2003),或者可能归因为内部知识和能力促进企业成长(penrose,1959)。不过thomasJ.Kull和Ramnarasimhan(2010)认为现行文献关于质量管理和协同价值的内在关系仍不清楚,管理者要着眼于质量创新过程中的资源应分配何处。namratamalhotra和timothymorris(2009)关注了跨不同专业领域的异质性、不同规模的专业服务公司和跨不同专业部门的公司组织对专业人员之间影响的差异,但未强调个体专业对组织的影响[5]。

本文发现:(1)异质具有不可转移性和系统性特征,两者的因素体系与两者间的关系在异质机理研究中存在缺陷。(2)国外研究者更关注异质过程创新(DavidY.,Chan,miklosa.),主张市场、组织、知识的协同和微观技术能力的作用,少有专业多样化以及组织与个体间的互动研究。(3)核心要素的非对称发展以及协同推动的系统障碍,形成了市场、规模水平(知识与技能)、组织资源配置的宏观与微观路径与机理重新审视的需求。

(二)国内关于审计异质形成的研究

1.异质是核心能力的体现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共享的知识,特别是协调分散的生产技巧及综合多样化技术的能力(易法敏,2006;叶茂林,2003);技术创新创造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包括产品与过程创新(孙晓华、周玲玲,2010)[6];非审计业务的多样性可以说明异质性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术能力(罗希宁,2009)[7]。

2.规模差异与异质间的调控

以智力资本的协同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员工激励――员工贡献――组织绩效来实现“非同质化”,环境、资源、能力和制度是最为关键的四个要素。服务性组织结构中具有较多的地域性分布、较低的决策分权化和行为规范化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RichardL.Daft,2003)[8]。规模差异体现出核心要素(技术、人员以及市场专长等)的变化,但异质不是高集中度的单纯结果,陈艳萍(2011)认为我国审计服务为垄断竞争的市场态势是很不利的,建议调整市场结构、优化定位和促进协调[9]。彭桃英和刘继存(2008)、郭颖和柯大纲(2008)认为我国市场集中是由外资扩大引发的,换位与竞争使审计服务优势不足[10]。

3.异质与组织学习能力有关

易法敏(2006)认为“企业再造”和“转化为学习型组织”是核心能力的两个基本途径[11],是人力、环境、制度、物资的综合。这与国外研究中的研发能力是一致的。

事实上:(1)我国审计服务具有“扭曲”、“垄断”、“同质”的特殊性,存在市场协同不力、实现路径不清以及资源配置和学习制度“误区”。(2)目前主流研究集中在技术转化与学习能力上,少有不可完全转移性与系统性角度的异质效果综合研究。(3)异质衡量、审计组织与个人专业化异质关系以及组织资源、市场、规模、员工福利等环节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三、审计服务异质机理:现实与微观解析

(一)不可转移性的滞后产生“规模误区”

不可转移性主要表现为价值性、非竞争性、难以模仿性,是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根本,是基于企业内部差异的不可转移而形成的可持续优势(prahalad和Hamel,1990;Barney,1991)。曹兴和陈琦(2009)认为在有限理下,每个企业知识和能力的长期积累使核心能力存在差异,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竞争优势的不同因此显现。不过,两种因素使不可转移性具有滞后性:一是异质形成需要持续的资源和人本优化过程;二是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使这些非竞争性资源难以从市场上直接获取(Barney,1991;Langlois,1994)。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技术的不可分性决定了生产规模,以解决规模变动产生的投入和产出间的关系。现代企业理论关于边界的论述主要围绕两条线索:一是契约论视角;二是能力论视角(nicolaiJ.Foss,1997;Hodgson,1998)。企业能力理论强调资源对竞争能力具有决定作用,流程、信息、知识及文化使企业能力存在差异――特殊能力。理查森(1972)用特殊能力解释企业边界――企业的特殊能力处于不断调整之中,曾经属于核心能力范畴的活动因为某种原因适于外部化,而某些外部市场资源变化又引起内部价值挖掘和拓展,导致企业规模随之变化。规模与审计质量间具有内在的协调性,同时又体现出横向比较的差异性。在我国,不可转移异质性的因素界定、指标选择以及模型应用将会明确我国审计服务异质具体“路径”,规模扩张并不一定能体现出异质特性[12]。

(二)质量系统性的缺陷导致“协同肓区”

系统被认为是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组合而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整体。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包括组织结构、技术、管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异质的系统性最终体现在协同不同组织部门和管理环节的专业人员利用知识、管辖权、资源激励,甚至市场的能力。员工专业差异、组织异质优势互动才会促进整体异质水平,但这还需要管理权分配、资源获取以及资源融合与利用、顾客导向的宏观和微观调控。

本文认为资源配置和学习互动机理、异质协同理论与运行机理、宏观调控与微观引导协同机理应当协同运用,其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学习互动机理。从不可转移性和系统性角度,国内外的研究尚未涉及个体差异与组织异质优势间的内生性协同尤其是组织权变研究,忽略异质框架下的系统因素检验。

(三)“规模误区”与“协同肓区”下的机理再造

1.审计服务异质的微观机理

规模与异质间应当存在某种因素关系。thomasJ.Kull和Ramnarasimhan(2010)认为现行文献研究关于质量管理和协同价值内在关系仍不清楚。基于多因素模型,他们认为管理者应着眼于质量创新过程中的资源应分配何处,至于如何分配则未提及。KyriakosDrivas和KonstantinosGiannakas(2010)通过农业异质消费者博弈模型,认为创新活动中福利最大化的协同可以改变不同产品差异的性质和市场结构,协同作用程度依赖于创新成本规模和消费者异质程度。namratamalhotra和timothymorris(2009)对专业服务公司的研究强调了组织和管理的相似性以及区别于其他类型组织的特殊性。他们借鉴专业文化的社会学理论,通过三个主要方面(知识、管辖权、委托关系)与法律服务、审计服务和工程服务咨询比较,提出了若干命题来解释知识、管辖权和委托关系的本质差异影响组织方式、团队合作和定价系统。

从微观层面,审计服务异质的基础在于组织提供了某种“官僚式的规则”,而审计师判断力提供了另一规则。namratamalhotra和timothymorris(2009)认为:相比较而言,社会学关注了异质,依据它们配置资源知识属性、管辖权、客户间的资源,强调专业间的差异。同时,他们关注到大型专业组织对管辖权边界的影响,但没有强调专业对组织的影响,没有将市场、规模以及内在驱力与专业差异一同考虑。

总体上,服务异质是规模差异、组织管辖权差异、市场需求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员工福利驱动差异的结果,本文称为“四轮驱动系统”。具体而言,协同结果最终体现于审计师专业知识差异(含跨专业差异)、组织内部各跨专业工作组差异以及事务所总体异质水平差异三个层次。

2.异质能力的基本要素

(1)“四轮驱动”系统协同因素。影响异质力协同的因素有四个:市场因素、组织配置、事务所规模、审计师福利。

1)事务所规模,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和行业专长等。其中,专业技术是指服务组织中的突出技能;人员构成是年龄、专业人才的比重;行业专长是在同行业市场中的份额等。

2)组织配置,包括治理机构的管辖权和对异质推动的分权,属于内生性驱力。主要包括事务所文化社会封闭的强弱、专业组织形式和区域管辖权边界。其中,专业组织形式包括官僚组织形式、团队结构、制度导向等。

3)审计师福利,包括审计师为保证独立性和质量异质而进行的激励制度、后续培训与提高制度以及基本保障制度等。

4)市场需求,包括市场化程度以及定价系统等。

(2)异质能力不可转移要素。影响异质的核心因素有三个:审计师专业知识差异、组织内部各跨专业工作组差异以及事务所总体异质水平差异。

1)审计师专业知识差异(含跨专业差异)。知识差异主要体现出审计师在既定管理制度下的个体差异状态,包括审计师职业心理、执业行为习惯以及审计质量的控制能力,核心是“学习能力”。本文的审计师差异是既定组织制度下的互动状态。

2)组织内部各跨专业工作组差异。围绕组织工作组分工会作出十分谨慎的安排,其核心是合理配备审计资源并控制风险。

3)事务所总体异质水平差异。形成总体异质能力的关键是特有的文化个性,即形成制度优势的保障,尤其是核心制度。

四、审计服务异质路径

异质路径是资源协同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图1旨在厘清异质能力的衡量基础。

首先,异质能力是外化与内化的过程,市场、规模、组织以及福利的系统协同有助于异质能力的形成。从计量角度,外界与组织间的主要问题是合理“研发”,而组织内化形成异质的主要动力在于“激励”,三者的中介要素为“规模”大小。因此,市场、规模、研发、激励是四个主要的变量形式。

其次,异质是审计师个体与组织资源合理结合的产物。以此为基础的组织差异、个体差异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如果个体差异以“学习能力”综合体现,那么组织差异则会针对异质要求合理量化资源,即“组织资源配置”,两者间的互动程度决定了异质能力的高低,即制度“权变”的大小。因此,异质能力是资源配置、学习能力、权变的综合结果,也是不可转移资源要素的终极表现。

最后,上述两个层次均受到规模大小差异的限制,并体现出市场化的程度。不论如何衡量,其突出特征是体现系统协同性与核心资源不可转移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认为,当前研究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组织资源异质机理与过程,即市场、规模、组织、福利配置的协同认知缺陷,尤其是宏观、微观因素下的组织权变和福利对异质的推动。提升审计服务异质应当从不可转移性和系统性两大特征出发,利用“四轮驱动”模式和具体路径增强异质效果,以此优化“做强做大”中的具体措施,克服异质制度中的缺陷,重新理顺和完善异质形成机理与要素体系。

【参考文献】

[1]中注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J].财务与会计,2011(11):70-75.

[2]BaRneYJB.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l):67-72.

[3]LUnDVaLLBa,BoRRaSS.theglobalizinglearningeconomy:implicationforinnovationpolicy[m].tSeRprogramReportⅫ,CommissionoftheeuropeanUnion,1997:56-98.

[4]迈诺尔夫・迪尔克思,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0-95.

[5]namRatamaLHotRa,timotHYmoRRiS.Heterogeneityinprofessionalservicefirm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9(9):895-922.

[6]孙晓华,周玲玲.异质性、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变[J].产业经济评论,2010(12):40-45.

[7]罗希宁.非审计服务多样化对经营战略与绩效影响之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10.

[8]RiCHaRDLDaFt.组织理论设计精要[m].李维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9.

[9]陈艳萍.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态势: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J].会计研究,2011(6):30-35.

[10]郭颖,柯大钢.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基于2002-2006年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8(4):12-16.

文化资源的性质篇10

[关键词]软资源;无形资本;文化品味;经营管理;开发构建

产品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企业的资源也可以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是可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软资源虽然看不见但却是可以感受和体验得到。硬资源是有形的,而软资源是无形的。硬资源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如资金、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等,软资源则主要是指企业文化、企业的人才、员工的素质、企业的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企业的客户关系、企业的营销网络等。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一定量的资金、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把发展的重点转向对软资源的开发和构建,着力塑造企业文化、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软资源的特点

软资源和硬资源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使企业越战越强,获得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1.软资源具有无限性

硬资源是有限的,资金、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相对于生产的发展总是稀缺的,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企业同样也是。企业厂房的扩大往往会受到土地的限制,生产的发展会受到原材料、能源的限制等。硬资源是越用越少,而软资源相对来讲是无限的。知识、技术、文化、思想、理念等,不是越用越少而是越用越多。在使用中会不断得到增长。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都是可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增加的。

2.软资源具有共享性

硬资源一般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是有明显边界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拥有土地的就成为地主,拥有资本的就成为资本家。但是软资源却不同,具有共享性。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都是可以进行学习和掌握的,是无边界的,靠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而能力又是软资源,也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造就的。

3.软资源的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效益却是递增的

硬资源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土地、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等是随着使用量的增加,价格会越来越提升,而其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软资源则不同,并不会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使成本递增,相反随着使用者的增多、使用量的增加而使其成本递减。知识、技术、文化等是越学越多的,积累得越多,再学习的成本就越低,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知识、技术、文化等是可以不断得到提升,其边际效益是递增的。

4.以软资源为主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强竞争力

以硬资源为主的产品,容易被学习和模仿,随着产出的增加,卖得越多则利润越低,形成“薄利多销”。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劳动密集形产品等附加值都比较低,而且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而以软资源为主的产品却不同,由于技术含量多、文化品味高、社会效应大,难以被学习和模仿,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等。产品的附加值一般比较高,能做到“厚利多销”,拥有较为持久的市场优势。软资源不仅体现在产品中,而且体现在服务中,体现在良好的营销关系中、市场效应中。它是不可触摸的,但却是可以体验得到的。人们往往对它“一往情深”,宁愿花更多的钱来满足一种高质量的享用,精神上的一种感受。感受就是消费,感受高于消费,感受会成为消费的最高形式。

二、开发和构建企业的软资源

正因为软资源具有其独特和潜在的巨大优势,因此,对软资源的开发和构建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企业能获得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着力开发“无形资本”

企业的无形资本中,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它具有一种无形的人文力,能使企业职工形成明确的工作目标,良好的工作作风,自觉而努力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把工作做实、把产品做精、把服务做全。企业要努力培育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企业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凝结着企业每一位职工全身心的奉献。而这种奉献精神是在企业价值观的熏陶中,在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企业的不同不仅在于产品的不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企业文化的不同、员工素质的不同。品牌厂家的员工就与众不同,这决不是外形的不同而是内涵的不同,而是价值观、工作作风、品德行为的不同等。而且一般不会轻易随领导者的变动而变动,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动,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中国的海尔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企业在研发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能不断壮大、不断向前发展的又一重要无形资本。它也是无形的,是一种能力,能够整合各种不同生产技能,有了这种能力,企业就能够不断开发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从而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获得长期的发展。核心能力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完全模仿性。其他的企业可以模仿生产外形相同的产品,但产品的质量、功能、档次、服务以及给消费者的体验就是不一样。其他企业可以学到其中一种或几种技术,模仿着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但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厂家能不断开发出新的技术、推出新的产品,而其他厂家就缺乏这种能力。核心能力具有广泛的延展性、动态的调整性、转换产品的灵活性、占领市场的超前性……,这样的无形资本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持续地、专注地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应对市场,从而不断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是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刻上了企业特质的烙印,唯该企业所有。就如全国的电气行业都在学“海尔”,“海尔”的技术、产品、服务等也都是公开的,但“海尔”就是“海尔”,其他企业就是无法学到和模仿到“海尔”的企业文化和核心能力。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一个企业的发展,内部资源固然是重要的,但还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社会资源。任何一个企业资源再多总还是有限的,因此,企业不仅应拥有资源而且还要具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使社会资源能更多更好地为本企业的发展服务。从世界范围看,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最大限度地摆脱有形资产的负担,如厂房、机器、设备、仓库等,因为有形资产越多,企业的获利能力就会越低。就如有的学校没有教室,没有教师照样能办学一样,一些企业没有厂房,没有机器设备,甚至没有自己的员工,同样能生产出产品。当然并不是真正的没有,而是充分利用了社会上的资源,进行了虚拟研发、虚拟营销、虚拟运输以及虚拟分配(指股权、期权制度)等等。有的企业进行脑体分离,企业仅拥有组织经营生产的人员,几间办公室而已,却利用外部的土地、厂房、社会上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出大量的产品。有的企业实行业务外包管理,尤其是制造型企业把非核心业务包给专业性比较强的公司去做,自己集中精力把核心业务做好做大做强,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提高效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非核心业务外包,不仅不影响企业的经济实力,而且可以通过外包,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外部优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业务外包管理在国外企业中应用比较普遍,许多大公司把业务外包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战略措施。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倾向于采用业务流程外包,认为这样有助于企业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有价值的资源,来拉动业务增长和业务创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为业务外包管理拓展了新的空间,加快了外包业务的深入。有资料显示,国外在过去10年时间里,业务外包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其成本平均降低了50%,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聪明的企业家要抓住关键的核心业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巧用社会资源壮大和发展自身。转贴于

3.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本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供远大于求,企业可以有余地去挑选各种一般的普通劳动者。尽管一般劳动者仅仅是从事生产线上的工作,劳动是简单的,但也还是需要进行培训和管理,增强他们对工作性质的认识,尽责尽力地干好每一项工作。需要奖优罚劣,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而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往往是供不应求的。企业需要珍惜这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地培训、磨练、提升他们。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并给予学习深造、晋升提拔的机会,以使他们的自身价值能不断得到提升和实现。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普通劳动者也许更注重物质方面的奖励,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许更看重自身在企业中的发展,自身的价值能得到更好的重视和实现。因此,企业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激励方式,激活本企业的人力资本。有形的物质资本再多也还是有限的,而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可以不断加以挖掘、开发和提升。在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或货币资本。过去是物质资本牵引人力资本,而现在是人力资本统治物质资本、驾驭物质资本、激活物质资本,使物质资本不断得到增值。根据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供给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和重视同样重要,它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具有一种特殊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应承认人力资本的产权要求,尊重人力资本的产权,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4.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对服务的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享受物质产品的同时,希望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并且愿意为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支付更高的代价。比如说,生产一只水杯,水杯的重要功能是满足存水、喝水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这只水杯上写上名人的诗词,印上赏心悦目的花纹图案等,喜爱文化韵味的人们就愿意花高价购买。因为在喝水的同时可以进行欣赏,心情愉悦,心理上的满足是无法用价值来准确衡量的。生活用品可以赋予文化的品味,生产用品也可以同样加以考虑,可以使运用和操作它的人们在生产的同时,感受到文化上的陶冶,从而工作起来心情会更好,干劲会更大。劳动并不等于劳苦,劳动、工作同样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趣,人们可以享受劳动。企业要转换生产行为的理念,将经营战略的关注点转移到情感原则上,不仅提供有形的产品和服务,还要给消费者提供无形的精神享受。也许产品本身的物质价值并不高,但产品中的文化品味、人性含量的价值会更高。这样的产品由于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其利润也就更为丰厚。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利用文化内涵、形式和载体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从文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出发,利用文化研究结论和经济判断,确定有商业价值的需求的内涵,完成载体设计,即进行需求管理。组合战略联盟资源完成载体建设,通过需求的满足实现经济利润。

三、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从重硬资源转向重软资源

传统的经营主要依托土地、货币资本、能源、原材料等硬资源,它以耗费有限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经营方式,其直接后果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耗损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现代经营应主要依托企业的软资源,即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数量、产品品牌、商标、信誉、专利、销售网络与体系等,通过应用高知识、高技能,以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有效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的经营模式应从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消耗硬资源,转向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软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化,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都要发生转化。在管理思想方面,传统的管理思想是科学管理、战略管理、日本式技巧管理;现代管理应是重视学习型组织和复杂科学管理。其重要内容是构建互动的学习型文化,使企业整个组织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气氛,每个成员都善于不断学习;他们学习的越多,越能积极创新,创造最佳的工作业绩,创造自己的未来。要让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创新的源泉,人的综合素质和组织素质的提高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管理理念方面,传统管理理念只是一味地竞争,只是停留在为顾客服务上;现代和未来的管理理念应是既竞争又合作,而且不只是停留在为顾客服务上,而是引领顾客创新,形成顾客资本。在管理模式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橄榄型,即只注重生产制造,不注重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只注重对硬资源的管理;现代的管理模式应是哑铃型,即不仅注重于研究开发、不断创新产品、创新市场,更注重对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突出知识管理,使显性知识实现共享,隐性知识得以激活,并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结合,产生知识资本的不断创新和增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软资源的优势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竞争对手可以很快拥有硬资源,但长期形成的企业软资源优势,却是难以超越的。软资源优势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潜力是无限的,可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企业亟需大力挖掘和开发,努力构建好本企业的软资源,充分发挥软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软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实际上是最硬的,软实力是最强大的,柔软胜于坚硬。

参考文献

[1]李海舰.基于软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中国经济问题,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