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装备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5:29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1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不能立刻投入使用,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试运才能够正式启用设备。在试运行阶段,也要由专人负责检查,保证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运行正常,才能整体投入使用,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2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关键问题

2.1冶金机械设备的验收

验收工作是第一个安装的关键性问题,在设备安装这个程序前,必须要按照图纸的规定验收,包括:预埋螺栓的高度、规格、长度以及预留孔的中心位置、垂直度、深度等。验收工作要认真细致,保证机械设备符合标准,遇到不合格情况要及时沟通,直到符合标准。

2.2冶金机械设备的定位和调整

冶金机械设备的定位和调整主要包括:设备的平面定位、设备的标高调整和设备的水平度调整。在设备的平面定位方面,要求以中心标板和基准线为标准定位;在设备的标高调整方面,需要采用精密的仪器作为辅助工具;在设备的水平度调整方面,多采用整体设备法和分体设备法。这一项工作是为了减少安装误差,并且能够保证安装质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垫板施工垫板施工工作是对设备布置图、基础螺栓布置图以及底座外形图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确定垫板的大小、尺寸和数量,为整个安装工作奠定基础。

3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发展趋势

企业中增加了对冶金机械设备的应用,不仅为企业创收,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冶金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要研究机械设备的安装问题,同时也应该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以把握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从而促进和推动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

3.1提高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技术标准

文中多次提到严格按照安装标准完成任务,然而,随着冶金行业的整体发展,设备的安装标准也会随之相应提高,因此,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技术标准必然会逐渐提高。安装标准的提高会带动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能够保证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精确度,设计、生产、安装、试运行等每个环节都会发生良性改变,有利于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

3.2冶金机械设备安装中应用无垫板安装法

目前的安装基本都是有垫板安装,有了这项安装程序虽然更加保险,但是也加重了安装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浪费了大量的钢材。如果采用无垫板安装法,必然要更新设备,相比有垫板安装,这种新型安装法更加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安装程序。应用无垫板安装法是推动技术革新,节省人财物力的方法。

3.3冶金机械设备安装中采用大部件安装法

大部件安装法的优势比较明显,因为可以算短工期,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安装麻烦,保证了有序性和高效率,又可以使安装工作更准确,未来必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4结束语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2

1认识的局限性,使金属冶炼业重经济轻环保中国金属冶炼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人类重视金属冶炼业带来的经济效应,重点找着眼于金属冶炼业的经济地位。人类对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认识的局限性,对“低碳经济”认识有限,更忽略了“低碳经济”的实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金属冶炼业的高耗能、高排放以及高污染问题突显出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金属冶炼业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效节能减排成为了大势所趋。

2技术落后和创新不够制约了金属冶炼业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我国的金属冶炼业因为认识不足,投入不够等原因,其技术装备和冶炼工艺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其能源的消耗在行业的总能耗中占有80%以上的份额,但是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却有待提高,很多生产技术和节能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对新技术的开发也急需加速。在很多有色金属企业,其技术装备和加工技术居然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已经完全跟不上时展的脚步。在一些民营企业和地方小企业中,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低,在现今发展节约型、环保性经济的方面明显的落后。因此,生产装备的更新,加工工艺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开发是金属冶炼业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

3惩戒措施难以奏效使节能减排工作更加被忽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会增加生产成本上的投入,相应的减少经济收入,这就使一些社会责任意识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企业着重效益的获得而放弃环保。环保部门对于违法事件的处罚相对于不环保取得的经济效益来说,具有很大的差额,这就导致企业宁可受罚也要以经济利益为重。惩戒措施的力度不够,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的控制管理难以奏效。

二、金属冶炼业走“低碳经济”路子的管理路径

1政府要做好监管工作,引导和推动金属冶炼业发展“低碳经济”政府要履行职责,做好监管和把关的工作,保证企业的健康公平的发展、竞争。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责任意识,政府的监管到位,有利于金属冶炼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在对市场准入和投资方面,政府要严格监管,将非“低碳经济”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把节能减排作为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企业的运行方面,政府要对其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在奖惩方面,政府要加大惩罚力度,对违规企业严格执法,对“低碳”企业进行褒奖,实行双向引导;在市场竞争维护方面,政府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保证金属冶炼业的市场环境处于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金属冶炼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对于金属冶炼业来说,第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全面的认识,认清其在保护人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要清楚的认识到“低碳经济”是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努力抢占先机,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自觉承担的一项责任,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要重视“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的循环。第四,要进行项目的投资建设时,以“低碳经济”为基本原则,建设低碳的项目,为节能减排打下良好的基础。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3

冶金机械技术工艺设备的改进,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实现冶金工程中各种工序的过程控制,在整个工业生产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力的操作,甚至在冶金机器设备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可以按预期的目标实现冶金测量、操纵等工序的处理和控制。冶金机械及自动化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冶金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节约了成本投入和劳动力资源的损耗,有效的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钢铁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占据总能耗的11%左右,同时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等需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冶金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内忧外患”。自引进冶金技术和设备以来,我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头号产钢大国。伴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冶金工业对冶金机械装备以及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现代建设的对钢铁需求量的增加,国内实际钢材消耗量也在逐年递增,但是,发展至今,我国仍有近2/3的优质钢材需要进口,因此国内冶金工业在冶金机械及自动化领域还需要做艰苦的努力。目前,我国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发展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其现状及原因总结如下:首先,在产能增加方面,我国资源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目前对钢铁需求和消耗水平,现有冶金矿产资源将很难保证生产的需求;其次,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工艺技术相比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有些基础的冶金设备还比较落后,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二次能源利用不充分,能耗高,因此会损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第三,虽然说,也顺应国际市场需求,推行高效、低耗、优质、污染少的绿色清洁生产工序,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最初级阶段。无论是在冶金机械设备生产的品种质量上,还是在自动化管理和控制方面,都还没有跟上国际的进程和水平;最后,我国的大型冶金设备,依旧需要依赖进口,而且,由于创新理念不强,新品种开发少,原创新产品不多,一些新型冶金机械工艺设备以及自动化技术也需要从国外引进。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冶金材料;转型;发展

Discussofthe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

metallurgicalmaterialindustry

LiUSong

(GangchengGroupLiangshanRuihaiindustrialCo.,LtD,Liangshan615032CHn)

abstract:themetallurgicalmaterialsindustryatpresentwereanalyzed,andtheexistingpredicamentsoftheindustrywerepointedout.meanwhile,the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directionareanalyzedindetail.

Keywords:metallurgicalmaterial;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F0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纵观全球宏观经济,虽在金融危机后见底反弹,但仍然面临较多的不利因素,复苏缓慢,持续低迷。世界各经济结构都进入调整期,都在寻求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总的来说,世界经济处于不确定和不乐观的形势下。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由于全球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或增长停滞抑制钢材需求,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的局面,经营状况还可能继续恶化。因此,钢铁企业必然要进行调整,低成本和高质量是必然趋势,势必给与钢铁行业密切关联的冶金材料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作为与钢铁企业配套的冶金材料企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受到了诸多限制。首先,普通冶金材料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准入限制,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存在,而且愈发白热化;其次,随着钢铁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深化,冶金材料市场容量和市场空间受到了打压;三是金融政策、劳动力紧张、原料价格上升等导致生产成本快速增涨。这些因素对冶金材料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总之,传统的经营业态正面临困境,唯有不断的创新、优化和转型升级,才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冶金材料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的方向

冶金材料行业的发展与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紧紧跟随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公司冶金材料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尽快将传统的冶金材料产业带出困境,加快冶金材料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现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加快结构转型。随着钢铁企业的调整和优化,如若不对自身产品结构进行及时调整,产品不进行升级上档,将面临出局的危险。因此要加速对冶炼前沿技术的研究,判断和瞄准市场发展方向,开发冶炼用冶金新材料,夯实生存的基础;要向高端产品转型,着力研究现行国民经济所需的依靠大批量进口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做市场的空白点和绝对的垄断;同时,要加快向非钢行业的延伸,如军工及新兴技术产业所需新材料的研究。

其次,加大科研投入。纵观整个冶金材料产业,基本是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依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获得的是最低的增值。要实现跨越,就要找准定位和突破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整体科技水平,组建专业的、专门的研究机构、平台和研发队伍,在新材料基础研究、新技术推广应用、标准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突破,实现从机会到能力的转型,做行业的领导者和标准、规则的制定者。

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切入点,关注市场和顾客需要,注重产品开发的时效性,即以最低的投入和最短时间内开发出市场和顾客需要并满意的产品。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可以在以下几分面取得突破:(1)开发新产品:结合现有技术实力和现有装备及市场需求,努力研发新产品,扩大产品种类,以此为契机开拓更新更大市场,增加销售收入;(2)加强替代新产品的开发:即在现有辅料品种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使生产更节能,更具有时效性,以满足新需要的产品;(3)改进新产品:即通过改进设备装备和工艺,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增加规格型号,进一步巩固现有市场。

第三,加快战略转移。纵观国内冶金材料行业,一方面是低端冶金材料企业之间充斥着激烈的、恶性的竞争,另一方面,河南、山东等地冶金保护材料企业每年向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出口大量中高端冶金原辅材料及定型耐火材料,而更多的冶金材料企业则长期的过度依赖于单一的钢铁企业,使得市场容量和自我调节能力均受到限制,无法面对市场波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快冶金材料行业的战略转移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在产品结构积极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勇敢尝试,将市场的触角向拥有良好基础条件、信息平台和完整的产业链的各主要经济区中心甚至国外延伸。只有扩大市场范围,才能降低市场风险,才能提高生存能力。

第四,改变生产方式。传统冶金材料属高耗能、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产业,粗放式的发展往往是规模上去了,边际效益却下来。因此,要实现产品和市场的转型优化,必须集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循环发展模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第五,专业化队伍建设。要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就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职业素质、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放宽高素质人才引进政策,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大幅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津贴及分配制度,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第六,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资源过于分散,不仅整体缺乏竞争力,而且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要对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要开阔视野,顺势而行。另一方面要善于集成,对内部资源进行统筹平衡和统一协调,对不创造效益或贡献不大的环节或个体要进行拆分、兼并、重组,将分散的资源集成和集中起来,突出重点,突出产业,避免重复低效率投资,同时现实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提高竞争能力。三要适度借力,量力而行。借用外部资源,学习借鉴,有效地弥补自身的不足,缩小战略目标与资源条件的差距。

第七,节能降耗。无论是设备创新还是工艺创新,都需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这不仅因为原料和能源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降低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增加盈利,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也是因为目前的设备状况和工艺水平使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费较大。因此要把节能降耗放在重要的位置。正确引导员工重视节约、挖掘潜力,搞好综合利用,如把散落的原料收集起来回收利用,提倡办公室自然通风,白天关闭电灯等等,使节约出来的每一克原料,每一度电都能用于生产,都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和恶劣的市场条件下,冶金材料产业要实现平衡发展,必须要找准突破口,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不断提高装备和产品质量,突破地域和市场的局限,加快转型步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着力于优、精、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5

公司概况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1980年成立的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冶金分公司和198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冶金建设公司,1998年又将冶金部旗下所有勘察设计院及施工企业资产全部并入。公司先后承担了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国家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规划、勘察、设计、建设任务,是中国冶金工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也是中国冶金建设领域专业化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公司是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的“225家全球最大承包商”中,均名列前茅。公司承建参建的项目多次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优秀工程勘察奖”等国内建设行业的最高殊荣,公司的海外业务已遍布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中冶以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优势为核心竞争力,以强大的冶金建设实力为依托,是以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多专业、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竞争优势显著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综合企业集团之一,是我国市场份额最大、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专业设计能力最强的冶金工程承包商,在我国冶金工业建设领域具有领导地位,同时,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海外冶金工程承包商,在全球工程承包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与较大的发展潜力。

公司在我国冶金工程建设领域拥有最悠久的历史。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鞍钢恢复生产开始,公司即先后参与了鞍钢、本钢、武钢、包钢、攀钢、马钢、宝钢、太钢、沙钢等我国几乎所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是我国冶金工业建设的领导者,并在全球冶金工程承包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公司借助在冶金工程承包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积极发展非冶金工程承包业务,通过拓展工程承包板块的业务覆盖面,增强了工程承包业务的抗风险能力。

公司利用多年来在冶金工业建设领域积累的贯穿冶金工程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优势与设计施工能力,积极将工程承包业务的范围向非冶金工程承包领域延伸,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工程承包业务结构,增强了公司工程承包主业抵御各种经营风险的能力。

公司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发积累,有助于公司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开拓冶金领域的环保,节能技术。通过多年的冶金工程承包及相关科研、设计等业务的经验积累,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拥有了诸多领先的核心技术,其中,工业废水、干法熄焦、烟尘治理、脱硫工程、渣处理等多项技术已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将相关技术拓展到民用环保工程领域,实现在环保方面的全面综合发展。

公司以关联技术为纽带,逐步延伸到与工程承包领域相联系的其他业务领域,已经构筑起了具有规模效应且关联互补的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公司以关联技术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领域,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四大主业,构筑了具有规模效应且关联互补的各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公司已经形成的多元化经营局面,有助于规避单一业务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总体业绩。

公司在境内外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具备较为完整的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产业链条。依托技术优势、国家鼓励“走出去”政策及长期以来积累的市场开拓能力,公司具备在境内外获得并开发大型、优质矿产资源的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黑色和有色金属资源设计、开发技术和能力,拥有矿山开发、建设,矿产资源采、选、冶的一体化产业链,在有效降低营运成本的同时,也通过矿产资源采选业务享受资源价格上升的收益,并通过资源冶炼业务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增强公司资源开发能力和抵御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公司具备较强的核心技术快速产业化能力,装备制造业务的发展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在钢结构的研究、设计、制造及安装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近年来,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冶金工程承包行业上下游企业,提升了公司核心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在冶金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研究、设计、试验、制造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拓展了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的发展空间。

公司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和工艺技术水平最高的钢结构制造企业,拥有国家科技部认证惟一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公司钢结构产量超过200万吨,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的统计数据,占全国钢结构产量的10%以上。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专业技术实力雄厚。

公司拥有较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形成了以中心科技发展部为主体,下属各企业的科技力量为基础的分层次、多领域的科技趼发体系。公司拥有有效期内授权专利共1,474件,其中发明专利176件,位居建筑类中央企业之首。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钢铁和有色冶金工程领域,包括采、选、焦、烧、铁,钢、轧等专业和土建施工、钢结构工程、机电安装、节能环保等方面,其中部分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公司拥有丰富的国内外经营经验,与国内外政府部门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与主要客户保持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多年的业务经营中,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了长期、良好、互信,互补的合作关系,凭借精益求精、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国内政府部门与业主的高度信赖和大力支持。公司在与外国政府和机构的合作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及当地企业均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合作,并建立了广泛、良好的信誉。

公司拥有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并建立了在全球工程承包行业知名的“mCC”品牌,具备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公司以“创新提升、做强做大、持续发展、长富久安”为发展总战略,拥有丰富的管理技能、营运经验和行业知识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尤其是在大型及复杂的工程承包、资源开发项目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质,成为了公司成功运营的可靠保障。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F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并获得长足的进步,有效推动了我国钢铁、冶金企业的发展,为冶金行业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把握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形势,深刻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掌握其发展趋势,对于顺应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提升应对行业问题的主动与自觉性,有效解决行业问题,推动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既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冶金电子控制系统上,使冶金电气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正是冶金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目的所在。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承担监控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发出的报警信号、自动执行操作和自动控制等。在实际的冶金生产过程中,运用电气和电子自动化设备,按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进行生产操作、监控,使生产设备在无人或者少人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化运转。

(一)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适应冶金企业生产需要,技术涵盖面很大

冶金企业的生产基本属于流程型,生产过程工艺环节多、连续性强,而且包含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生产流程存在着各种突变和不确定因素,包括原燃料成分和生产技术条件等都经常发生波动。为确保冶金生产的稳定顺行,需要根据物料、能量、质量要求等,制定最优的生产作业计划,并进行动态的调度。为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需用在生产过程中,推行自动化管理,在方方面面引入电气控制设备,这样,就需用用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以满足各个方面的生产控制和管理需要。

2.技术程度高,应用复杂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比较复杂,既有软件,又需要有硬件,而且不同的环节、细节,要用到不同的技术控制方案,这样才能适应冶金生产设备种类多、工艺过程长、产品质量要求高等状况,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熟悉这些技术,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娴熟的技术技巧。

3.对电子技术依赖性强

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整个过程都需要用到电子技术机技术,否则无法提升其自动化程度。从采集信号的传感器,到信号处理运算的控制器,从监控运算,到结果执行,都与电子技术紧密相关。每个环节都不能离开电子技术的进步。

基于这些特点,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别强调与时俱进,既要加强冶金企业的基本建设,引入高新技术,又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借以管好用好这些高新技术,提高冶金生产绩效。

(二)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作用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更是非常明显的,至少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

冶金生产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后,可以在很多环节和细节,变人工操作为自动化操作,使得钢铁生产、工具机制造等,能大幅度地减少人工,从而不但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机械设备的影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强了管理的科学和规范程度,综合性地提高冶金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此外,应用高新自动化技术,还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有效提升设备运作效率

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主要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实现了对冶金生产设备及其各项控制的自动化操作,从而使主要的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这就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减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电子自动化技术,既能直接干预生产操作,实现无人操作,还能对整个工作系统进行局部和综合监控,实施定位分析,得出生产的电能负荷、机械负荷、过程规范程度、原材料数量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监测数据,提供报警和管控信号,或者自动实施相关调整,以保证设备和过程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运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3.推进冶金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冶金生产过程包括了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只有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才能促进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随着冶金生产的改革和发展,许多设备、流程,都需要引入高新技术,才能推进提高其电气自动化水平。例如,钢铁动力厂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他冶金生产环节也需要大量的继电保护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DCS系统集成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被引入冶金生产,有效地推进了冶金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继续发展,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和深刻,其功能作用更为显著,顺应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潮流,借以促成冶金生产的现代化,这正是广大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使命所在。

二、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随着我国冶金企业的发展,冶金生产越来越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与突破。

(一)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

冶金生产过程引入自动控制,许多技术被应用到冶金生产的基础控制方面来,特别是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取代了常规的生产模拟控制,目前已经基本上在冶金企业得到普及。近年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技术,也逐步在冶金生产的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分布控制系统结构替代了集中控制,成为自动化发展的主流。

(二)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

生产过程的监测,也大量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例如,各种流量、鸭梨、温度、重量等数据检测,用上了自动化仪表设施,保证了回路控制、安全生产、能源计量等方面的监测的准确和规范。生产过程的各种预报、报警等,也都引入最新的监管、测量技术和设施,保证了管理、进程的需要。

(三)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国冶金生产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钢铁企业,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控制精度、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生产成本及智能化企业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基本的炼铁工序、炼钢工序和轧钢工序等,大体都采用了生产管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在生产控制领域,智能仪表、高性能控制器、模型技术、集中管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增强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大型冶金企业如宝钢、武钢等,都建成了主要生产线的meS[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即生产执行系统,是面向离散制造企业(如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和流程生产行业(如化工、制药、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制造、能源、水泥等)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软件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推广。]和产销一体化系统。宝钢更在建立生产经营数据仓库和知识获取等方面,走在了国内冶金产业的前列,开发了数据挖掘系统、基于数据挖掘的质量分析技术、基于数据仓库的客户服务知识库,创建了智能质量设计知识库等,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总体上看,我国冶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自动化进程,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水平,逐步拉近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前景

虽然我国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各地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很不平衡,许多方面亟待改进、优化和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深化改革,优化进程,力取更为丰硕的成果。因此,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形成日新月异的格局

由于受市场影响,我国冶金工业生产,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因而只能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于是,信息技术必将继续得到重视和强化,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更日新月异。特别是在钢铁企业的生产控制领域,智能仪表、高性能控制器、模型技术、集中管控等,将获得更为广泛应用,以增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未来,在eRp、meS等系统深化应用的基础上,商务智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将全面铺开,广泛应用,这将极大地提升钢铁企业应对危机、迎接市场挑战的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将更加普适应用,形成“无处不在”的格局。未来,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钢铁等冶金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集成控制水平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面临着进一步更新和发展的挑战,未来将通过冶金生产的系统控制、系统数据挖掘与应用、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体现出来。特别是,冶金生产系统的控制要向实时控制方向发展。这需要冶金行业与时俱进,密切关注高科技发展形势,适时引入最新技术,在高端钢铁产品生产中,引入实时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快速判断、准确诊断和迅速处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自动化水平。同时,拓展数据挖掘。通过改善冶金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力求对冶金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更大方为的自动控制。数据挖掘主要倾斜于把数学模型、控制算法等,运用到冶金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再是推进机电一体化。在控制、测量等方面,逐步去除传统的分离做法,而把机电一体化提上日程,力使生产过程控制、数据测量等,进一步提高其效度和精度。

(三)促成生产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整体的冶金生产自动化程度,包括了生产环节和流程的全部,每个细节都有继续深化技术改造和创新的必要。例如,加强质量检测,需要发展和引入特殊仪器,例如质量在线直接检测仪;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冶金生产进行系统化管理。例如对高炉冶炼,引入数学模型技术、系统可视化技术等,保证冶炼过程全程、全细节的自动实时监控;引入信息和系统工程技术,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技术性能指标;引入节能技术,建立能量、物料综合优化模型,确定合理化学能输入比例、顶底比例、优化电功率曲线和废钢、铁水比例,以提高冶炼强度,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引入高精度预报模型技术,针对铁水预处理和炉外精炼的发展要求,要建立化学成分、纯净度、钢水温度等的全线高精度预报模型,并对合金化、造渣、成分调节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控制。还要继续优化高效连铸和近终型连铸技术,借以提升电磁连铸自动控制技术。开发新的浇铸技术和铸坯质量保障系统,以实现浇铸技术的接近凝固温度、高均质、高等轴晶化、薄板坯连铸、薄带连铸等浇铸的现代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有相当部分是局限于机械化和电子化,而计算机技术才是新世纪以来主导引入电气自动化程序的。这两者的结合和融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既是增加产品数量所需要,更是节省劳动力资源,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需要。通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主导的实现进一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就可以从整体上改善生产,提高质量。只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才能促使生产过程进一步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是,pC客户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促进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张振华:《创新——电气自动化深化改革的灵魂》,科技与生活,2010(14):80.]。

特别是,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更趋向于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实现深度融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纵向一体化逐渐深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逐渐整合,工艺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向精细化管理、集约化运营转变。

总之,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程度和水平,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冶金电气自动化发展好坏和程度,决定着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的快慢和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要继续坚持走自主研发,消化吸收相融合,把集成创新、初始创新、综合创新统一起来,加大整体创新的力度,借以促成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更新和发展,实现冶金工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广: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J],自动化博览,2008(2).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特钢;发展趋势;研发方向;竞争优势

前言:本文论述了当前钢铁行业钢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高品质特钢需求越来越大,现在逐步改善特钢生产设备,选择研发方向可以有利于企业在未来钢铁行业竞争中占据前沿地带,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近年来粗钢产量占世界的40%以上,而特钢发展却相对滞后。世界强国特钢产量占粗钢总量比例都在15%以上,而我国只略高于6%,在特钢产品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合金钢占比我国仅为4.9%,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特钢生产还以结构钢等中低端产品为主,高速钢、合金模具钢等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高端钢种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内优秀特钢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会提升,业绩将会不断得到改善。

目前国内诸多特钢生产设备只相当于国际上世纪90年代水平,生产效率低下,品种有限,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明显跟不上国际步伐。随着特钢产业发展,设备面临着升级换代,除了节能环保要求外,质量控制是我国特钢行业将长期面临的难题。另外技术水平脱节,自身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且技术进口减弱,实验室研发产品转化时间过长等,都影响着特钢的产能扩张。

特钢按用途可分为结构钢、轴承钢、工具钢、模具钢、弹簧钢、冷镦钢、特种合金等。结构钢用于各类工业机械传动件、紧固件、结构件等。特钢对质量及性能的要求十分严格,使其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核能、军工产品等特殊领域。

汽车、机械是特钢的主要下游行业,其中汽车约占35%,机械约占24%,是特钢行业最主要的两个需求市场。汽车行业是特钢目前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特钢占比超过60%。以机械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大的基础性产业,是特钢消费的大户,同时也是过去拉动特钢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很多大型成套装备制造的整机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但关键配套零部件受限制的现象非常普遍,零部件自主化将促使相关材料开发加强,特钢行业将受益。

高品质特钢作为新材料重点领域之一,享受到其他新兴产业带来的巨大拉动效应,未来国内特钢企业的发展趋势应是加强研发,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寻求进口替代。“十二五”期间高性能特钢作为获得重点支持的六类新材料之一,成为促进特钢子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高端装备制造是未来驱动高端特钢发展的核心动力。“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升到国家产业战略层面,飞机、高铁、海工、能源等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万亿,高端特钢市场需求将全面提速。同时高端制造的国际需求也将同步提升,我国高铁、电网、风电等的建设成果吸引了全世界目光,国际市场大门也随之敞开。未来中国高端制造走出去的步伐会不断加快,特钢行业必将从中受益。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紧密相关,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本身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高端装备支撑。

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目前产业链不成熟制约海工装备发展,现在中国已拥有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海工装备,但中国在建造这些海工装备时,仍有很多配套产品必须依赖进口,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较低。专家指出,以前中国海洋工程高端制造业多数是采用进口设备,现在更多的是如何把国产的和国外的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可持续的,是最大限度聚集资源和能力的。

再比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到2020年这一比例要进一步提高到25%,并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

2010年,在中国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中,机床工具业、仪器仪表产业、通用基础件高端产品产值分别仅占30%、18%和5%。由此,中国每年均需要进口3000亿美元左右的机械设备。目前,中国95%的高档数控机床、70%的智能装备依赖进口,自动化控制系统更是几乎被进口产品垄断。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等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年~1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届时,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其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到2020年,力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将由目前的8%左右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

高端装备制造要求开发高强铝合金等轻型合金材料、稀有金属材料、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要的高品质特殊钢。在开发高品质特殊钢方面,要求“加快突破气相沉积、等静压、先进熔炼、高效合成等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这就要求冶金装备制造业加大创新力度,开发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冶金装备。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8

一、钢铁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问题

2003年以来的投资规制政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规模为标准,强调所谓规模收益,禁止小规模设备的投资,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这些学者及政策部门对我国钢铁企业规模合意性的判断,是建立在与发达国家简单比较企业规模的基础上的。鹤田俊正在《日本的产业政策》一书中指出:与别国比较企业规模的大小,完全没有什么经济学意义;企业规模,应该在社会分工广泛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的性质而确定;忽视市场的特殊性而一味追求扩大企业规模,反而有可能出现大规模企业缺乏经济效益的情况。

我国钢铁企业这些年来成功开发并使用了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一些中小企业采用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后焕然一新,许多生产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小高炉技术也特别适合我国自有铁矿低品位、杂质含量高的特点。对小规模设备投资的禁止与强行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会阻碍中小型钢铁企业进一步寻找先进适用技术,而这些技术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效率。

我国以打造大钢铁企业为目标的钢铁工业产业组织政策,其依据是认为钢铁工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性,打造大规模企业可以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收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问题是,对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实证研究证明这一推断并不成立。因而,不论从提高钢铁工业企业效率、产业运行效率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角度考虑,市场竞争政策都要远远优于产业规制政策。

大冶市的民营冶金钢铁企业应看到自身的市场优势,在政策缝隙中寻求发展机遇,在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率方面找到平衡点,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2、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以市场准入、项目和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目录指导、强制性清理等手段,作为防治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主要投资规制政策。这一政策基本遵循“预测、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的固有模式,即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相应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实证研究表明,现行政策对钢铁工业市场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一直存在较大偏差。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估计不足,造成我国政策制定者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格限制政策的长期超调,使得这一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阻碍了钢铁企业投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正常进行,也阻碍了钢铁产品结构的迅速调整与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并引起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和“过热”之间剧烈波动。

基于以上分析,大冶市的民营冶金钢铁企业要时刻关注钢铁市场价格动态,厘清“价格效益投资产能产量价格”的市场逻辑关系,正确理解有关产能过剩的宏观报道,尊重市场规律,严格把握产销平衡点,避免产销脱节,努力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3、市场信息失真与预测问题

从制定实施模式看,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具体的整体投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本质上讲,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是对市场供给的计划管理,不过在手段上已经从计划经济时的直接行政指令转变为行政规制。

一些研究表明,相关政策部门对家电、电力、纺织、汽车等行业的种种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存在很大偏差。与反垄断规制政策制定者相比,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需要获取数量更多的市场细节知识,面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信息与知识问题:一是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进行准确市场预测必须获取大量关于市场供需的细节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市场过程的展开而逐渐显示和暴露出来;二是由于市场的细节知识,是主观的、默示的和与特定时空有关的知识,是无法进行汇总的知识,投资规制政策制定部门无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统计并据此进行正确的经济计算和预测。正因为如此,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对钢铁工业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就比较困难。不能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据此制定的计划与政策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偏差,不但不能促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向均衡趋势的回归,反而可能会加大对均衡趋势的偏离。

大冶民营冶金钢铁企业应建立更适合自己的信息搜集处理中心,成立企业经济管理战略部门,配备专业人士研究钢铁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取向、市场动态,避免信息失误带来的决策风险。

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背后的市场启示

大冶钢铁工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中一份子,必须置身于中国钢铁产业调整的大环境中。透视近几年钢铁产业投资规制政策中的预测偏差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确立经济转型时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并由此树立信心。面对当前严峻的产业发展形势,大冶钢铁行业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按照“做大、技改、淘汰”的思想,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做大规模,成为“十二五”期间大冶市推进钢铁冶金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日益趋紧的产业政策将使大冶钢铁企业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政商各界人士既需认真执行钢铁产业政策,又需学会公共关系中的“柔道”;既要眼观国内市场动静,又要耳闻国际市场走势,从搞技改、抓质量、降成本、多品种、多渠道等方面入手,快速满足市场需求。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危机,企业犹如面对移动的目标进行射击,企业这只“看不见的手”比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先天具有瞄准市场射击的比较优势。如新冶特钢和华鑫实业的管理者所言:不是不知道怎么去瞄准,而是不让我们去瞄准。因此,政府应多给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大冶市钢铁、有色工业的前景展望

钢铁产业是大冶市的优势和支柱产业,虽然钢铁业面临着国内外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但总体形势仍较为乐观。从国际市场上看,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会加快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0—2010年是钢铁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从国内市场看,我国正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计划,处于工业化建设的高峰期和城镇化建设的增长期,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规模高速扩张,作为提供建筑、工业用原材料的钢铁行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未来我国钢铁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抓住宏观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科教优势以及龙头企业优势,大冶钢铁、有色金属产业将发展为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

1、政策优势

有一系列扶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利好政策,有湖北省支持“具有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的优势地区发展深加工,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黄石240万吨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有湖北省拟将大冶发展成大型铸锻件加工中心的产业政策导向,同时利用好《钢铁产业政策》第十七条有关“专业铸铁管厂的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机械铸造和生产高合金钢产品的20吨及以下电炉不在淘汰关闭之列”的政策规定,重点发展特钢模具和机械铸造等产业。

2、区位优势

黄石大冶处于京广线、京九线两条铁路大动脉和大广、沪蓉、京珠、杭瑞四条全国性高速公路大动脉交汇地带,以4小时左右车程为半径,黄石大冶可辐射中部6省、近4亿人口的市场范围,以12小时车程为半径,可辐射到全国20个省市、近10亿人口的市场范围。大冶位居武汉1小时经济圈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其物流业较发达,商务成本低,生产要素资源充裕,有利于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3、资源优势

铁、铜矿石是大冶的重要资源,自有资源的存量是大冶发展钢铁、有色金属产业的比较优势。

4、产业优势

冶金工业是大冶市的传统特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已发展成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华鑫实业是湖北省第二大螺纹钢生产基地;航宇鑫宝管业的球墨铸管在国内有较高市场份额;宏泰、晨茂等公司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铝型材加工产能位居湖北省前列。这些龙头企业所形成的产业优势明显,不仅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差异化产业体系,而且有利于促进钢铁深加工、机械铸造、模具加工与设计、铝材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市场优势

当前,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这些都是巨大的市场商机。按照沿海、沿江、内陆科学合理布局和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政策要求,武钢将会把重点放在广西防城港的钢铁基地建设上,按照广东“双转移”的新政模式,结合产业政策规定: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重组和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和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不难预见,武钢的部分产业将会逐渐迁移武汉火车站的“黄金地带”,其部分产业的转移地、容纳地应首选武鄂黄冶金工业走廊。由此可见,大冶有承接武钢相关产业转移的先天优势。

6、科教优势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粉末冶金历史基本工序粉末冶金优势与不足趋势

1粉末冶金的历史

粉末冶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20世纪初,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得电灯钨丝,被誉为现代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的标志。随后许多难熔金属材料如钨、钽、铌等都可通过粉末冶金工艺方法制备。1923年粉末冶金硬质合金的诞生更被誉为机械加工业的一次革命;20世纪30年代,粉末冶金工艺成功制得铜基多孔含油轴承。继而发展到铁基机械零件,并且迅速在汽车、纺织、办公设备等现代制造领域广泛应用;20世纪中叶以后,粉末冶金技术与化工、材料、机械等学科互相渗透,更高性能的新材料、新工艺发展进一步促进粉末冶金发展。并使得粉末冶金技术广泛应用到汽车、航空航天、军工、节能环保等领域。

2粉末冶金的基本工序

(1)粉末的制取。目前制粉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机械法是将原材料机械地粉碎,化学成分基本不发生变化。物理化学法是借助化学或物理作用,改变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或聚集状态而获得粉末。目前工业制粉应用最为广泛的有雾化法、还原法和电解法;而沉积法(气相或液相)在特殊应用时也很重要。

(2)粉末成型。成型是使金属粉末密实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孔隙度和强度坯块的工艺过程。成型分普通模压成型和特殊成型两类。模压成型是将金属粉末或混合料装在钢制压模内,通过模冲对粉末加压,卸压后,压坯从阴模内压出。特殊成型是随着各工业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粉末冶金材料性能及制品尺寸和形状提出更高要求而产生。目前特殊成型分等静压成型、连续成型、注射成型、高能成型等。

(3)坯块烧结。烧结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在适当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加热所发生的现象或过程。烧结可分单元系烧结和多元系固相烧结。单元系烧结,烧结温度比所用的金属及合金的熔点低;多元系固相烧结,烧结温度一般介于易熔成分和难熔成分的熔点之间。除普通烧结外,还有活化烧结、热压烧结等特殊的烧结方法。

(4)产品的后处理。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不同,一般会对烧结品再进行加工处理。如浸油、精整、切削攻牙、热处理、电镀等。

3粉末冶金的优势与不足

粉末冶金的优势:粉末冶金烧结是在低于基体金属的熔点下进行,因此目前绝大多数难熔金属及其化合物都只能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粉末冶金压制的不致密性,有利于通过控制产品密度和孔隙率制备多孔材料、含有轴承、减摩材料等;粉末冶金压制产品的尺寸无限接近最终成品尺寸(不需要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材料利用率高,故能大大节约金属,降低产品成本;粉末冶金产品是同一模具压制生产,工件之间一致性好,适用于大批量零件的生产。特别是齿轮等加工费用高的产品;粉末冶金可以通过成分的配比保证材料的正确性和均匀性,此外烧结一般在真空或还原气氛中进行,不会污染或氧化材料,可以制备高纯度材料。

粉末冶金的不足:粉末冶金零件部分性能不如锻造和一些铸造零件,如延展性和抗冲击能力等;产品的尺寸精度虽然不错,但是还不如有些精加工产品所得的尺寸精度;零件的不致密特性会对后加工处理产生影响,特别在热处理、电镀等工艺必须考虑这一特性的影响;粉末冶金模具费用高,一般不适用于小批产品生产。

4国内粉末冶金行业的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需求将加速增长。此外,随着全球化采购的产业链形成,带给国内零部件企业商机显而易见。因此,如何把握当前机遇,目前粉末冶金行业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发展。

(1)进一步提高铁基粉末冶金产品的密度,扩大粉末冶金件对传统锻件的替代范围。当前,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密度为7.0-7.2g/cm3,而国内某企业通过技术改进,用传统的粉末烧结和锻造工艺相结合的办法,用较低的成本把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密度提高至7.6g/cm3,在这种密度前提下,铁基粉末冶金已经可替代机械、汽车等行业的大多数连接件和部分功能件。考虑粉末冶金工艺本身对材料的节省和高效特征,此类铁基粉末冶金件的潜在价值空间可达至千亿元。

(2)提高粉末冶金产品的精度、开发形状更复杂的产品。为机械制造、航天汽车、生活家电等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此方向主要以降低机械重量、节能减耗及将设备小型化、普及化为导向。如使用注射成型零件几乎不需要再进行机加工,减少材料的消耗,材料的利用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3)进一步合金化,目标为轻量化和功能化。在铁基粉末中,混入铝、镁及稀土元素等合金粉末,可实现其超薄、轻量化等性能,可广泛地应用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中。

(4)改善粉末冶金零件的电磁性,目标是对硅钢和铁氧体、磁介质等材料的取代。以取向硅钢材料为例,硅钢的导电原理是加入硅元素后,材料通过减少晶界的方式降低铁损,特别是取向硅钢,导向方向是一个单一粗大的晶粒。相比取向硅钢的一维导电方向,粉末冶金零件可以实现多维导电(各个方向)。目前此技术已被少数企业实现突破,只要不断完善,最终达到工业要求。这种技术将会广泛在电机设备、汽车及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培云.粉末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2006.1重印).1.

冶金装备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冶金技术;人工智能;前景预测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31

1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差距

冶金自动化发展源于20世纪中叶,到了80年代,pLC和DCS的出现使得冶金设备在可靠性、实时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它逐步实现了对常规模拟控制的替代,后来人们开始采用piD算法进行回路控制运算,并开始研究智能控制技术、电炉电极升降控制、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技术、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以及轧机轧制力控制技术。可以说,近些年来冶金自动化由于方便的软件编制、友好的人机界面、不断提高性价比的推动,我国的冶金产品的质量以及冶金生产线的作业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我国是钢产量生产大国,尽管目前的冶金产量能够基本满足使用需求,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而我国的冶金自动化核心技术还依赖与国外公司,很多国际大公司在冶金自动化大型设备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我国的大部分高性能控制设备源于国外引进。也就是说,与国外的公司相比,我国与国外冶金自动化生产存在的差距主要是高性能控制仪器研发,当然这也就是冶金自动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加强软硬件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冶金自动化需求,我国的冶金自动化发展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瓶颈。为了我国冶金自动化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当前阶段的问题,以便找好未来的发展重点。

2我国冶金自动化未来的发展重点

2.1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

冶金自动化发展的核心在于加强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它通过在系统软件内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运用数据收集和分析模块进行计算,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尽管大部分冶金生产企业已运用了冶金自动化的过程控制系统,但多数企业内的过程控制系统存在着较大缺陷,与世界先进的冶金自动控制相比有较多的设计漏洞,比如控制精准度不够、控制容易出现混乱等问题。国外的冶金自动化控制中已经较多采用了新型的新型的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据融合和数据处理等技术,另外还涉及能源的平衡控制、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运用这些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帮助冶金生产进行在线检测和监控铁水、钢水及熔渣成分,缺陷的检测和预报等。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控制,我国首先要做的是积极研发精准的控制方法,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资力度,才能开发出更加便捷好用的控制装置。

2.2全面实现信息化

除了控制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之外,做好系统控制的信息集成也是冶金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冶金生产涉及多项环节和多个过程,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实现冶金自动化控制,使实际生产中投入的人力尽可能少,加强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关键。如果冶金自动化系统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各个环节信息传递的必要性,那么就当某一具体环节出现问题时就有可能导致后续过程的失败,导致生产线全线出现问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经验也表明现代技术出现问题带来的损失远大于传统工业生产中的失误,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一直以来对技术安全问题尤为关注的原因。为了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在进行冶金自动化生产设计时就有必要尽可能全面实现信息化。

冶金自动化控制信息传递主要是从铁到钢到轧的横向数据集成和相互传递,目的是为例实现管理D计划D生产D控制纵向信息集成。生产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实时数据和关系数据都将纳入数据仓库,用来作为下一生产的决策基础。

实现全面信息化控制能够趋利避害,实现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这对于产品生产安全和质量控制将是有利的。

2.3基于环保意识设计与制造的钢铁产品设计和流程优化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钢铁生产规模和产量在世界上都位居首位,如此大规模的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极大的,特别是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重视到钢铁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严重性,再加上冶金工业生产技术在环保节能控制这一块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不足。冶金工业应用自动化技术控制体系后,基于环保意识设计与制造的钢铁产品设计和流程优化设计逐渐成为可能。比如可以研发一种对污染物进行在线分析检测,对冶金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钢渣进行自动净化和安全处理,同时开发实时对废弃物处理并循环利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提高废弃物利用效率。在冶金自动化中纳入环保生产措施,真正做到冶金绿色生产,保护环境,实现污染的零排放。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冶金行业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技术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特点是“规模扩大化、产量提升化、环境恶劣化“,而忽视了技术发展给行业带来的变革和积极作用。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地吸取国外优秀的发展经验,加强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尽早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做好基于环保意识设计与制造的钢铁产品设计和流程优化设计,不断拓展我国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海真,张东爽.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4).

[2]杨磊.刍议冶金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