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补缴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7:53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1

只要企业和个人之间有劳动关系,不论个人是否有北京市户口,单位必须为其交纳住房公积金。近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今年市政府立法计划。其中《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被纳入政府今年计划完成的28项法规之中。住房公积金在体现社会福利的同时,也为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提供了可能。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住房公积金是直接存入个人账户,加之各地关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和比例都有一个幅度范围,这就为我们利用住房公积金政策来调整企业工资福利结构,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提供了可能。

调整缴存数额降低税负

例:南京某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经理2003年月工资收入6000元,该单位按3000元缴存基数、10%的缴存比例为其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样,单位承担300元,个人承担300元,不考虑其他扣除因素,该经理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000-300-800)×15%-125=610元。

根据南京市规定,南京市范围内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缴存比例为10%~12%,缴存基数为个人月平均工资,如果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5000元的按5000元计算。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数额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

在单位缴存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以与单位协商,提高个人缴存的基数和比例,以上面例子,个人可以提出自己按5000元、12%的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样,个人缴存的数额为600元,比先前个人多缴纳300元,多缴的这部分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是符合免缴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该经理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65元,少纳个人所得税45元。

补缴以往年度数额减税负

有些地方政府还有补缴以前年度的住房公积金免交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例:小李是广州开发区内一家大型外企的技术员,最近,公司决定为小李补缴1998年至2002年共五年的住房公积金合计2.44万元,公司、小李各负担一半。这样,小李就相当于间接取得了1.22万元的奖金。

广州市地税局专业人士解释,单位和个人以前年度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现在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住房公积金的,对于单位缴付部分,不计入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缴付部分,允许从补交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中税前扣除,补交当月不足扣除的,可在以后12个月内计算分摊扣除。

按照上述规定,小李个人负担的1.22万元住房公积金款,可以从补交当月的工资里税前扣除。假设小李每月工资为5000元,在补交住房公积金当月就可税前扣除5000元,剩下的7200元还可以逐月按其工资收入作税前扣除,直到逐月扣完为止,但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扣除。

看好地方政策入手

上述是以两个城市为例,事实上,国家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和缴存比例只有一个指导性的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由各地方政府颁布。《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问题指导意见》中规定“设区城市(含地、州、盟,下同)应当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兼顾各方面承受能力,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程序,合理确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不应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倍或3倍。”

对于北京市,也有一套相关的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政策。

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规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北京2005年住房公积金缴存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北京2005年度(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上限,7月1日起由2004年的1202元提高到1417元,比2004年提高了215元。从2002年开始每年设置上限,这一数字一直在攀升,2002年为744元,2003年为880元,2004年为1202元。根据市政府2002年确定的原则,2005年住房公积金年度的缴存额上限按照2004年职工月均工资的300%,分别乘以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确定。

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人士介绍,2005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没变,缴存比例仍为8%,有条件的单位(北京市为“有条件的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可以为10%。

北京市将要出台的管理办法是在2002年国务院进行修改重新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基础上的细化,譬如在国家的法规上对如果没有北京市户口的人员是否能有住房公积金的问题没有明确,而此次将要出台的《办法》将会明确,只要企业和个人之间有劳动关系,不论个人是否有北京市户口,单位必须交纳住房公积金。目前上海和天津已经对住房公积金进行了地方性立法。

《钱经》提示:纳税人在运用住房公积金节税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超规定缴存或未经批准超上限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部分,单位不得列入成本或费用;职工照章缴纳个人所得税。

2.有些地方政府有“补充住房公积金”的规定,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04年决定,有条件的企业本着自愿原则可为所在企业从业人员建立补充住房公积金,其缴存比例比原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20%。但超出部分不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都不再享有免税政策。但是,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住房公积金有关规定,单位和职工缴纳的补充住房公积金应计入发放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补充住房公积金”并不适用免税规定。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2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现状公平效率建议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简述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缴存比例为职工工资的5%--12%不等,由职工与其所在单位按相同比例各缴存一半。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长期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作用功不可没,在经济迅速发展,房地产业扶摇直上的当代社会,一项适合的制度对整个经济的稳步上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问题

(一)在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法律强制要求,个人以及单位在一定的时期内将工资按一定比例存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专门用于个人住房消费和支出,目的在于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但是也是由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导致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相应的不公平现象。

1.归集范围有限,覆盖面并不全面

住房公积金归集的范围和覆盖面其实是有限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显示,能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居民,大多是工作较为稳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收益较好的国有企业职工以及工作保障性较高的行政单位等等,这些职工有足够的能力缴存住房公积金,但是对于可能真正需要住房公积金制度福利的民营、私营企业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这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却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带来的便利,成为了该项制度的局外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本应为住房政策的被扶持群体,却成为了制度的歧视群体。

2.缴存额度差距悬殊。

根据《条例》显示,“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也就是实行个人账户累积模式,公积金由职工个人和单位在同一时期内按同样的比例缴存同样的份额,纳入个人账户,归职工个人所有。这就说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是与职工工资收入挂钩的,这样一来,由于我国的工资分配不均的原因,免不了出现个人与个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存在巨大的差距。对于同一职业来说,沿海发达城市的工资必定会高于内陆落后地区;对于同一地区来说,个人与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不同必定会导致收入差距。例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的职工缴存额相应较高,但是有些效益不太好的企业,职工缴存额很低甚至没有住房公积金这一福利,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职工收入越多,缴存数额越多,单位补贴越多;反之,低收入者缴存数额较少,单位补贴部分也会减少。

3.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存在不公平

无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居民是否有购房建房的需要,都必须缴存住房公积金,这种强制的储蓄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削弱了居民对个人财产以及资金的支配权,出现了住房公积金在使用上的不公平。住房公积金制度下一味关注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解决住房问题,却并未改善中低收入家庭还款压力和下降的生活质量。由于存贷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了较多的中低收入家庭,急需解决或改善住房问题,也许不会提出公积金贷款的申请;然而对于那些高收入家庭,有相应的能力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用于购房建房方面,从而进行投资获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起到当初制定该制度希望发挥的作用,并未真正实现住房公积金的互助作用,反倒是出现“二八现象”,利用了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员的住房储蓄补贴少数较高收入人员,从而使其进行购房建房的投资活动,获取投资收益,逐渐形成“济富不济贫”“穷人补贴富人”的扭曲局面,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

(二)增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的建议

1.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

针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里所提及缴存对象仍然不广泛这一现象,建议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特别是对于非正规就业群体、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自由职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并且在个体、民营、私营等企业中建立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扩大归集面,从原有的职工基础上扩大到城市非正式就业人员甚至可以扩大到进城务工,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上。顾及到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让更多需要福利的群体享受政策带来的便利。

2.创新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度政策

由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度是以职工的收入息息相关的,因此出现上述所论不公平的现象。然而解决这类不公平现象,可以进行一定可实行的创新改革。针对高收入者或较多住房补贴,并利用这部分补贴进行购房建房的投资,但是低收入者所获补贴较少,没有提取的价值与意义,几乎等到退休才能领到住房公积金,完全丧失其原本功能这一系列现象,做出大胆假设:(1)、降低过高的缴存额,限定最低缴存额的下限,从而拉进最高、最低缴存额之间的差距;(2)、进行分层补贴,即根据职工的工资收入,划分不同的档次,各个档次的补贴金额差距较小,并且对不同档次实行差别补贴;(3)、实行“逆补贴”政策,即对于低收入群体,实行低缴存额,高补贴额;对于中收入群体,保持原有的补贴政策;对于高手如群体,实行高缴存额,低补贴政策。

三、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效率问题

(一)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执行力度不足,服务水平不高

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的住房消费保障体系来满足大众的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公积金制度本身在缴纳标准、执行程序等环节存在巨大的弹性空间,加之我国现在执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是以市为单位的属地化管理,在不违背国家统一法规的前提下,各地市根据本地情况制定自己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由此造成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一定程度上的执行偏差。住房公积金的相关负责机构执行不力,管理松弛,未严格按照《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本地实际情况执行有关程序,使住房公积金初衷的实现大打折扣。按照我国《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城镇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应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但实际上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并不广,目前低收入群体仍然享受不到住房公积金的福利。另一方面,公积金贷款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贷款又低于银行利率导致许多开发商和公民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并不积极,使其效率低下。

2.监管不规范、不到位

据调查以及实地参观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监督仍然存在一定漏洞。《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中,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建设、财政、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占1/3,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占1/3,单位代表占1/3。”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决策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决策职能作用,并且现行的监管制度使监管的职责较为分散,因此各地的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无法保障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在部分地区,公积金管理中心及其银行间也存在信息不透明,传递滞后等问题,公众对住房公积金运作的知识了解也是少之又少。另外,有些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监管缺失,内控薄弱。监督主体定位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由于外部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实行联合监管,职能弱化。同时,管理中心内部监管薄弱,业务操作与决策管理不统一,监管岗位设置不合理,监督检查不到位,使管理中心监管形同虚设,也是使住房公积金内外部监管不足,效率低下一个重要因素。

(二)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效率的建议

1.加大执行力度,将住房公积金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针对住房公积金需求大但为得到切实保障的地区降低缴存门槛,拓宽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范围,加大覆盖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将市场化与住房公积金管理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避免资金的不合理运用,促进住房公积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运营,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使住房公积金最大限度地惠民利国。学习国外公积金管理经验,例如,创新缴存者贷款和还贷方式,灵活调整公积金的存款利率等,在降低贷款门槛的同时规范贷款条件限制,使住房公积金贷款用得广,用得对。

2.完善监管,规范监管主体和对象

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内外部管理监督,实施严格规范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住房公积金大厅与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律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将问责制广泛贯穿于住房公积金的日常工作中来,坚决避免其他因素的干预,杜绝侵占、挤占、挪用公积金等不合理的违法行为,有效控制风险,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要恪守职责,客观公正,加强各地域住房公积级内外部决策民主性,提高信息透明度,创新监督渠道和方式,保障公民对住房公积金的知情权,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切实保障居民住房条件。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3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惠农项目交叉重复多。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惠农项目也逐年增多,补贴标准不断提高,涉及到“三农”的各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达20多项,主要有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库区移民后扶补助、中小学生活补助、计生家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孕产妇分娩补助、农合医疗补助等等,其中由乡镇财政具体调查核实、审核把关、测算发放的达12项之多,涉及到辖区内的村村组组、家家户户、田间地头,乡镇财政担负着巨大的核实、测算和发放任务。

2、核实发放补贴依据难。惠农补贴涉及千家万户,覆盖全乡角角落落,准确掌握补贴依据是全面落实好国家惠农补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各项惠农补贴发放要求,均以粮食实际种植面积作为唯一的测算依据,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不种则不补,区别品种、据实测算、足额发放。但在实际调查核实依据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有的农户土地在种植过程中扩边占界、实际种植面积比原承包面积大,有的农户土地在种植过程中四周抛荒、实际种植面积比原来承包面积小,有的村组在土地承包到户时对山坡地、石窝地采取的是估汁或折算方式计面积,再加上各村承包到户土地的丈量工具不统一、分解口径不一致,导致实际种植面积与获得补贴面积有很大的出入。

3、落实惠农政策成本高。首先是发放补贴成本高。按统一要求,惠农补贴均以户为单位分类进行测算操作,前后需经“核实面积一公示面积一测算补贴一公示金额一银行转账一上网公示”等环节。每项补贴发放前后跨时两个年头,涉及多个部门,参与人员包括村组干部在内需要大量的人力。其次是农户领取补贴成本高。各项惠农补贴均实行的是“一折通”封闭式发放,不准村组干部代领、不准发放现金,在我地农户粮食种植面积多者只有二、三百元,少者只有几十元,边远的农户到银行领取补贴,来回路程近百里,花费时间需一天,还要支付往返车费四五十元,真正拿到农民手中的补贴资金寥寥无几。

4、足额征收基金困难大。征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乡镇配套改革后乡镇财政主要职责之一。按照要求,乡镇财政必须以上年度底农业年报人口为依据,完成农村合作医疗人口比例不得低于96%,在做到应收尽收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农户无法征收。一是实际常住人口与年报统计人口有出入,再加上有一部农户常年全家外出,征收基金时出现了无人可找或有人找不到的现象。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坚持“村可漏组、组可漏户、但户不漏人”的农民自愿原则,加上从20io年起取消了农民个人基金账户,农民缴纳的基金全额统筹,导致有部分年少体壮的农民怀着侥幸心理,从眼前看自己家庭成员身体健康,一年到头几乎没人患病、无人吃药,等几年家庭成员体弱病多时再参加也不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惠农政策造成的原因。目前.乡镇财政担负着惠农补贴发放和农合基金征收工作,即乡镇财政将上级拨付的惠农补贴通过“一折通”方式从银行直接划拨到各个农户手里,而同时乡镇财政又要深入到各村各组各户从农民手里将农合基金收回来。按照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做到发放补贴与征收基金分离不交叉,不准在发放补贴时进行代扣代缴。从表面上看,是很简单的“一发一收”过程,对于乡镇财政部门来说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撑.长时间投入到此项工作之中,还很难保证这两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惠农补贴政策制定不够科学是直接导致乡镇财政工作担子过重的主要原因。

二是自然条件造成的原因。惠农政策的性质决定了补贴对象在农村、补贴范围是农业、补贴对象是农民,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首先是农村自然条件差,人口分散,田地不集中,统计核实粮食种植面积需要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工作量大。其次是农村土地零星分散且田少坡地多,准确掌握和动态把握补贴面积困难大。再次是种植品种繁多,套种间作现象普遍,且规格不一,标准不同,工作人员无法准确核实农户主要补贴品种的种植面积。最后是农村大量农户全家外出,致使农户之间临时转包现象普遍存在而造成土地无序流转,为分户准确核实粮食面积又增加了难度。因此,乡镇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影响惠农政策落实质量和效益的真正原因。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科学归类补贴项目。一方面要对相似的补贴项目统一进行科学归并,合理整合。如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玉米良种、小麦良种、油菜等补贴合并成为一项。另一方面又要对惠农到户补贴,进行集中测算、集中发放,具体应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进行,在充分考虑乡镇财政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难度的同时,统筹安排,集中操作,捆绑发放。这样,既可以减少乡镇财政多次测算和发放过程带来的工作费用,也可以减少农民多次往返银行领取补贴的成本。

2、创新基金征收模式。在农合基金征收工作中,要继续鼓励农民定时定点交纳、以村为单位统一集中收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乡镇财政发放惠农补贴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建立“代扣代缴”新机制,尽量方便群众缴款和降低工作成本。在“代扣代缴”操作时要严格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等基层组织作用,通过召开群众会议或群众代表会议,在征得70%以上的农民同意后,乡镇财政部门与各农户签订“代扣代缴”协议。财政部门在发放惠农补贴时,分户测算补贴金额、分户扣缴农合基金、分户开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票据》,通过《农民政策监督卡》、群众会议、张榜公示等途径,将应发补贴、代扣代缴基金、最后实际发放到户补贴金额及时通知到农户,代扣代缴后的补贴资金再由财政划拨到各个农户账户。同时,针对参合农民随意中断的问题,农民再次参合时收取中断期间应缴的参合费用,以此促进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4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强制储蓄利益补偿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74-03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创立以来在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建立职工个人住房资金专户积累机制、促进我国住房金融发展和廉租房建设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未获彻底解决的事实严峻考验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国内学术界和公众对其公平性的质疑仍不绝于耳。如何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来保证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维护中低收入参缴者的利益,对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推动保障安居工程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为何要对住房公积金部分参缴者进行利益补偿

我国住房公积金是强制积累的“低存低贷”基金,其制度运行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由于按工资一定比例缴存是法定并强制的,没有考虑参缴者收入高低和今后有无能力购房贷款,按月存入的公积金储蓄全部采取低利率计息,不管公积金如何增值,只要参缴者不参与公积金贷款就很难成为公积金的受益对象。事实上,只有那些有能力购房者才可以申请获得公积金贷款,通过低息贷款利息优惠弥补储蓄低息损失并获取房屋增值收益,而这些具备购房能力的人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为主。中等以下和低收入人群往往因无力承受房价而难以通过购房贷款的低息福利弥补储蓄低息损失。很多学者经过多地区调查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清华大学教授刘洪玉等(2007)以江苏省常州市的微观抽样数据作为对象,将公积金参缴者的月缴基数由低到高排序,按照七等分收入组的划分标准分为最低收入组、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最高收入组,统计七分组中各组公积金贷款概率,得出参缴者的收入越高其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概率越高,与事实相符,即收入高的家庭有更强的经济能力购买商品房和改善住房条件,所以其公积金贷款的概率也更高。张梅达(2000)从收入层次入手,以北京、上海和合肥三个城市的公积金贷款为案例,发现北京、合肥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中、高收入者占比为40%,中等偏上收入者占比为34%,相应的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只占到26%。在上海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中,高收入者占比为20%,中等偏上收入者占比为58%,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占比为22%。李锋等(2006)对某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得出上年度缴存额位于前10%的高收入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占该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总户数的12.7%,相比之下缴存额位于后10%的中低收入职工申请贷款的户数仅占当年总贷款户数的1.7%。

可见,在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下,有相当部分的中低收入参缴者,不仅没有享受到公积金福利贷款,还用自己低息存款损失补贴了使用贷款的中高收入参缴者,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净贡献者”,不仅有失公允,也有悖于住房公积金的互和政策性本质。结果导致公积金的潜在受益人群体只是城市就业人口的一小部分,即主要是那些经济情况较好的国有企业和那些最不可能下岗甚至享受特权的职工。可以说,目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未能提升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收入再分配的方向,偏离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在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已然较大的背景下,自由主义的分配原则易导致社会群体间出现隔阂抵触,损害社会间的团结协作,相比而言,既具有平等主义思想,又强调重视社会最少受惠成员利益的西方罗尔斯主义分配公平观无疑更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安定,其“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及“补偿社会最少受惠者”的思想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原则具有借鉴意义。在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下,承担了住房公积金缴存的义务而仍旧无力承担购房成本、且亦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标准的这类人群就是该制度的最少受惠者,既然住房公积金已经让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参缴者通过贷款解决自身住房问题,享受到参缴住房公积金的益处,那么对于未能解决住房问题、承受储蓄存款损失的这部分中低收入参缴者,理应在制度内设立额外的利益补偿机制。

二、国际典型住房金融制度利益补偿的经验

在研究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借鉴一下国外相关住房金融经验。纵观全球住房金融的融资模式,主要分为互助储贷、强制储蓄和证券市场筹资三大模式。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证券市场筹资模式,其住房金融制度高度市场化,住房问题通常通过市场进行解决,不存在利益补偿问题。以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墨西哥等为代表的强制储蓄模式则普遍重视利益补偿,按照边沁的强制储蓄理论,强制储蓄抑制储户当前消费愿望,若没有响应公平、合理的利益补偿弥补储户可能产生的损失,就会产生不公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互助储贷模式,与我国目前强制性住房公积金制度明显不同,但其在融资奖励、配贷方面的成功经验对缓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同参缴者利益分配不公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1.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作为强制性储蓄制度中最为典型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于1955年,现已成为一种涵盖多种保障的综合型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中央公积金配贷机制的特征是“存贷分离、高存低贷”。“存贷分离”是指中央公积金的管理部门是中央公积金局,但其无权向公积金参缴者发放住房贷款,向购买组屋的参缴者发放贷款的只有建屋发展局。因此中央公积金局的运作不依赖于住房贷款的收益,且有政府债券收益提供保证,使其能够为公积金参缴者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储蓄存款利率。“高存低贷”是指中央公积金局以高于市场化的存款利率向公积金参缴者付给利息,同时建屋发展局以比市场化利率更为优惠的利息为公积金参缴者提供住房贷款。目前公积金存款利率为新加坡国内四家主要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且不低于年利率2.5%,确保公积金不存在储蓄利息损失。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公积金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0.1个百分点,即缴存人申请组屋贷款利率为2.6%,低于市场贷款利率。

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公积金福利功能不仅涵盖了住房保障,还延伸到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险,这种综合型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储户在没有获得住房优惠福利时可以从养老、医疗等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有助于实现住房公积金公平地对待每一类参缴者。

2.巴西的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巴西政府为保障住房投资与信贷资金来源,于1966年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设立一种兼顾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的综合性社会保障资金――失业与保障公积金(FGtS,UnemploymentandprovidentFund),属于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由巴西国家银行运作管理。其主要做法是:雇主定期需按照雇员工资的一定比例(8%),将归属于雇员的个人福利基金存入指定机构――保障就业基金会的雇员个人账户。这部分基金由政府转交给巴西的全国住房建设银行进行保管和经营,雇员个人账户的存款可以用来支付失业、养老和医疗费用,并于参缴后6年用于偿还住房贷款。

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属于强制储蓄范畴,但国家住房银行按物价指数对职工账户名义存款进行调整,一般按年利率加3%(通货膨胀率)计息支付存款利息,这种指数化保值机制不仅规避了像我国住房公积金“低存”的利息损失,还有效防范了通货膨胀带来的存款贬值风险。此外,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并非专款专用,不仅能用于住房贷款、住房补贴,当雇员在结婚、购房、偿还医疗费用和退休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取基金会的存款。多元化福利制度弥补了那些不能使用公积金低息贷款雇员的利益损失,对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利益补偿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住房储蓄制度是德国运用最广泛、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政策性住房融资制度。德国住房储蓄制度是储蓄者通过签订自愿储蓄合同,先连续、足额缴存一定数额的资金,在达到一定年限和一定数额要求之后,才有权从该金融机构取得优惠利率住房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德国,雇员可以在自愿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收入高低、消费偏好大小、投资欲望强弱,决定是否签订住房储蓄合同。德国同样采用“低存”的融资模式,但为提高储户自愿储蓄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住房融资体系,德国政府采取了多样化的住房储蓄奖励,包括创设住宅储蓄奖励、雇员储蓄奖和职工资产积累奖,还配套地提供了多种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弥补储蓄存款利息的损失,保护雇员的利益。

德国住房储蓄也采取“低进低出”的运作模式,但在配贷中实行的指数化评分确保了每个储户都有机会获得低息贷款。评分值是反映存款人对储蓄群体所做贡献大小的指标,即存款额越多、存款期越长,评分值就越高,这样就给予了那些长时间存款,但未使用贷款的储户更多地使用贷款的机会,保障了储户存款义务和贷款权利的对称。德国储蓄银行每月计算一次评分值,并按评分值的高低来确认借款人资格和分配贷款顺序。考虑到不同雇员参缴住房储蓄时签订借贷合同的金额也不相同,为公正地评估不同的储贷合同,德国政府按每1000马克的借贷合同所获得的利息额来计算评估值,这样就保证了每个雇员(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都能得到公正而平等的配贷机会。

三、我国住房公积金参缴者利益补偿方式探讨

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住房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公共政策,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缴存者,为其提供公平的住房贷款权利,使其获得相对公平的收益。对于同为储户的终身或长时间未使用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的参缴者,既然目前条件下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就应该对其储蓄利息损失(出让平等的贷款权利)进行补偿。

1.建立制度内的利益补偿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对公平的补偿原则应当是,使得从参与公积金缴存到退休公积金销户使用贷款的储户和未使用贷款的储户都能依据其自身对公积金资金池贡献大小获得相对合理的收益,简而言之就是单位公积金资金池贡献获得的收益对于使用贷款储户和未使用贷款储户是无差异的。对于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来讲利益补偿方式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额度补贴,即在储户退休销公积金账户时,一次性补贴一定数额的利息;第二种是利率补贴,即调整未使用贷款储户的储蓄利率,减少其利息损失,使其与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一样获得与贷款优惠相当的收益;第三种是比例补贴,即借鉴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提供一定比例的缴存额度奖励。

2.逐步推进住房公积金的自愿缴存改革。强制储蓄是住房公积金对不同参缴者收益分配不公的重要根源。从长期来看,高效率的市场化运作是各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也应当逐步推行住房公积金的自愿缴存。这方面的改革在我国己有先例。2006年12月,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通过《上海市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上海市的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可以自愿缴纳公积金。之后,西安市、北京市、湖州市以及扬州市等先后都通过法律手段规定了城镇工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合法性。在进行自愿缴存试点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公积金制度以增强其吸引力,如逐步提高政府对住房公积金的支持力度,根据居民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利率、优惠政策的储蓄品种,或税收减免、股金分红等方式鼓励居民参加住房储蓄,也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储蓄奖励实行多样化奖励政策,给予储户更多的选择机会,减少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的不公平感受。

3.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进行多元化福利改革。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基本上只能用于住房领域即专款专用,福利范围小,用途少,也是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遭受福利损失的重要原因。在新加坡、巴西住房金融制度中,这种福利损失主要是通过多功能的“无差异组合”来弥补,即低收入未使用贷款者尽管在购房消费中丧失一定的优先补贴权,但在养老和就业保障方面得到政府的优先权。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巴西、新加坡的住房金融制度,扩展住房公积金的外延功能,延伸到养老、医疗等社保领域,使得未能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从其他方面社保领域得到补偿,同时,也可以提高公积金提取的频率以减少公积金利息损失。如大连市已允许因疾病、子女上大学等造成家庭困难的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生活开支;武汉等多地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武汉从2014年7月1日起月收入在1900元以下且从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可定期提取公积金;北京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也放宽,由一年一次进一步放松为三个月提取一次。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推行多远福利化政策,有利于缴存公积金而没有能力买房的居民更为合理地使用住房公积金,减少储蓄存款的利息损失。

4.完善住房公积金配贷机制。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参缴者与使用贷款参缴者之所以存在利益分配不公问题,是因为储蓄者和借款者是不匹配、不对称的。因此,要完善公积金贷款的配贷款机制,给予未使用贷款的参缴者更多的贷款机会。目前我国公积金贷款审核基本比照商业银行的做法,谁收入高、支付偿还能力强,谁就最有可能得到公积金贷款。在评估贷款额度时通常只考虑到储户的缴存额度、余额以及收入水平等条件,没有全面考虑储户对住房公积金的贡献。为了保证住房公积金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在配贷方面应采取一些利益补偿的措施,如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降低中低收入者购房首付比例,提高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除了降低首付款比例之外,还应该在保障性住房分配、资格审核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优惠,通过政府机构或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提高中低收入者获得贷款的能力。还可以尝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权益转让机制,对于没有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可以考虑将其贷款的权益转让出去,这样一方面转让费用可以补偿自己缴存公积金的利息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让需要公积金贷款的职工获得更大比例的公积金贷款。除此之外,也可借鉴德国指数化的配贷机制,建立指数配贷标准,在贷款审核时以存款额与存款时间相乘为基础来衡量客户存款表现对整个住房贷款资金池的贡献度,存款额越多、存款期越长,评分值就越高,这样就给予了那些长时间存款,但未使用贷款的储户更多的使用贷款的机会,保证每个储户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配贷机会,保障参缴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

[本文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R2013008)资助。]

参考文献:

[1]李宏洋.让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n].人民日报,2012.02.01

[2]徐峰,胡昊,丛诚.住房消费中住房公积金的贡献度――以典型城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7(4)

[3]刘洪玉.推进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张达梅.论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利益失衡现象的调控[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李峰,李一乔.论住房公积金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4)

[6]张汉亚,杨萍,汲凤翔,赵培亚,余芳东,翟善清,陈淑清,贾一苇.实现我国城镇住房建设健康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9(3)

[7]李志明,徐悦.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2(3)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5

    论文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模式”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的筹资模式为主要特征,强化了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公共服务责任,协调了农民意愿与参保积极性,使转移支付水平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为破解农村养老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是致力于增进农民福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为进一步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摸式”的制度框架

      (一)在制度创新上注重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在范围上注重公平,在标准上设置弹性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广泛,涵盖具有宝鸡市农业户籍、年满18周岁以上且未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为“全覆盖”奠定基础。在标准设置方面,“宝鸡模式”充分考虑到农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各县农民的经济收入差别,缴费比例暂定为各县(区)2006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兼顾传统的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救助方式,提倡和鼓励机关、团体和社会各界对农村特困群众参保给予扶持和资助,在此范围内农民可自由选择缴费标准,富有弹性。

      (二)资金筹集方式强化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政府补贴搭建养老平台,个人缴费提高养老待遇,充分发挥政府和个人两方面积极性

      “宝鸡模式”费用采取县(区)级统筹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全部记人个人账户,实行完全个人账户积累制二个人账户养老金因缴费水平不同而体现差别,缴费水平越高享受养老待遇标准越高。个人账户包括: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及其利息、村(组)集体补助总额及其利息、财政补贴总额及其利息、其他收人及其利息。参保农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其缴费年限、缴费标准和个人账户资金积累决定,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标准越高,个人账户积累资金越多其领取的养老金标准就越高。此外,个人账户中个人和集体缴费储存额可以全部转移或继承。

    (三)财政保障方面充分体现社会公平,财政养老补贴不因个人缴费水平和经济状况而显示差异

      “宝鸡模式”的财政补贴实行缴费补贴和养老补贴两项制度。缴费补贴制度是指缴纳养老保险费时,市、县(区)财政给予缴费人员每人30元/年补贴(进口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养老保险费由市、县(区)财政按各承担一半的原则给予全额补助;养老补贴制度是指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领取养老金时,市、县(区)财政给予每人60元/月补贴  (出口补)。财政补贴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补助标准随经济发展适时提高。

      (四)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制衡关系,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的同时,规定不参保者或者交费中断者不能享受财政缴费补贴和养老补贴

    这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和捆绑式参保机制两方面:一是养老保险待遇由政府养老补贴(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决定。计发办法为:养老待遇=政府养老补贴(基础养老金)十个人账户储存积累总额// 139。目前,宝鸡模式政府养老补贴(基础养老金)标准为:6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60元,由市、县(区)财政各承担50%,根据当年实际需要分别列人市、县(区)财政预算。建立待遇调整机制,养老补贴(基础养老金)随经济发展适时调整。二是捆绑式参保机制是指以血缘关系意义上的家庭为单位参保缴费,即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的家庭成员(配偶,儿子、儿媳、上门女婿及配偶)必须按规定参保缴费才能保证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五)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科学合理,能够实现保值增值,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留有衔接、转移的接口

      “宝鸡模式”的保险基金管理采取以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完全个人账户积累式,为每位参保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施实账管理。基金主要通过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实现保值增值,通过培养县(区)级农保基金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完善治理结构和规范投资管理。养老保险待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适当增加财政缴费补贴和养老补贴,确保养老保险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完善与推广“宝鸡模式”的主要困难

    通过对政策的实现机制、农民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和参保意愿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  “宝鸡模式”在具体实践中也暴露了出一些问题,在推广过程中不可避免因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造成操作困难,主要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瓶颈

    公平性问题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模式”难以逾越的制度瓶颈,在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存在具体实践一与目标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一方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过引人财政转移支付的供给方,目标就是要有效提高对农民养老的社会保障水平,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家庭缴费参保受到农户家庭情况差异性的影响,制度本身的设计就存在损害公平的可能。“宝鸡模式”采取自愿参保的原则,实质上存在“保富不保贫”之嫌,鼓励具备投保条件的农户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吸纳了具备相应经济能力的农民。不具备相应经济能力的人群享受不到政府养老保险补贴,从而导致了经济学意义上的“马太效应”。此外,“宝鸡模式”中的捆绑式参保机制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但是舆论方面的压力成为事实上的“强制”,这与自愿参保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更何况在传统养老方式难以维系的情况下,60周岁以上的老人因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是最需要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的,仅从这一点来说,通过捆绑式保证参保率的实现机制是缺乏科学性的。

      (二)认识瓶颈

    在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模式”的具体实践中,一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对缴费养老并不理解,对社会保障政策不够关注。调查发现,试点县(区)普遍存在18-44周岁应参保人参保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模式”的制度框架,不难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青壮年劳动力人群的未来发展空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养老问题鲜有考虑;二是青壮年劳动力人群面临成家、抚养和赡养等多方面压力,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愿投人或者无力投人;三是部分应参保对象对于个人积累账户欠缺了解,没有意识到“多交多领,早交多领”的激励空间。此外,部分宣传手段流于形式,造成了部分参保人群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理解程度较为肤浅的现状。

      (三)基金的征缴与管理问题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模式”各试点缴费比例目前暂定为各县(区)2006年度农民人均纯收人的10%—30%。一方面,缴费比例对低收人家庭形成门槛,从总体上看,宝鸡市各试点县区的农民人年均收人都处在较低水平,部分农民即使按照最低的10%的缴费标准也存在巨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基金按照基年的年人均纯收人标准征缴不尽合理,按照目前标准设置的养老保险待遇不一定能够满足老年农民群体的未来的生活需求。在基金征缴的过程中,部分基层试点采取了直接从农民劳务工资中扣除的方式,有可能导致参保农民曲解政策,造成了顺利续保的难度。在基金管理方面,“宝鸡模式”县级统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通过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的增值渠道过于单一,基金难以保值增值。区县级管理农保基金存在着管理手段缺乏、规模不经济、易于受到当地行政干涉。此外,基金的管理运营不具备相应基金管理人才、技术,导致了基金管理运营层次较低。

      (四)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有限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试点所需补贴资金主要依靠市县两级财政投人,资金筹集难度很大,实施全面推广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由于宝鸡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历史、区位及发展  中的诸多因素影响,当前财政运行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2008年全市财政收人仅占gdp的比重为10.2% ,财政收人总量偏小。此外,装备制造业、烟草、白酒等行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大但对地方财政贡献小,导致地方收入占财税总收人比重偏低,财力分布不均衡。2008年宝鸡市以总人口计算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有2 002元,以总人口计算的人均民生类财政支出为604元,来自地方收人、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的仅有29.8亿元,财政自给率较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模式”各试点区  (县)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各异,客观上造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部门)寻租空间,阻碍了模式的顺利推行。

    三、完善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摸式”实现机制的政策建议

    作为又一项致力于增进农民福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宝鸡取得的成功是不容否定的。但是也需要重视具体实现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地探索解决对策,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鸡模式”在更大范围上推广寻求优化路径。

      (一)注重公平,合理定位目标人群

    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整合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多种经营,为农民开辟增收的道路,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提倡和鼓励机关、团体和社会各界对农村特困群众参保给予扶持和资助,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农民参保缴费标准,降低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门槛。社保工作应当以人为本,摈弃采用捆绑式参保等违背农民意愿的做法,在宣传教育工作上做文章,切实加强农民对制度的理解。此外,中省财政应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老年农民全部纳人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畴,发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示范效应,切实提高综合参保率,使农民老有所养。

    (二)解放思想,突破认识瓶颈

    针对认识瓶颈方面的问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决策和精神,从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出发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层社保干部应当解放思想,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深度理解政策的内涵,创新宣传和管理方式。通过更为有效的宣传,使得农民理解制度的实质和优越性,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健全相关制度或者以立法的形式切实保证政策连贯性,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制度保证,从而增强农民参保的信心。

      (三)创新机制,提高基金征缴和管理的效率

    针对基金征缴和管理方面效率的问题,应当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制度的创新,避免片面追求参保率的短视行为,从长远的眼光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通过建立动态缴费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适时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标准,充分考虑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保证参保农民待遇水平与经济周期相适应。通过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为规范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基金管理效率。此外,应当探索机制创新,改变县区级统筹的现状,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与社保基金管理相衔接,节约基金管理成本,改善保值增值方式,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方式的对接,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6

关键词长沙居民养老保险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而居民养老保险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长沙市根据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在2010年就出台了《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并把不符合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条件的城镇居民也纳入覆盖范围,至今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满6年。为了把握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最近笔者专门到我市社保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从2010年7月开始实施,6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和湖南省出台的新政策并结合长沙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总体来看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经办能力逐步增强、实施的效果逐步显现。

(一)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基础养老金标准大幅度提高

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选择的模式为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由参保人缴费积累,按年缴费,政府给予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全额支付,全市实行统一的基础养老金标准。2010年、2011年、2013年和2014年先后出台了《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缴费档次的通知》和新修订的《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等。个人年缴费档次由100元~500元5个档次调整为100元~3000元14个档次。政府给予的缴费补贴最初只有前五档30元~50元,后来增加了500元以上缴费档次实行政府等额补贴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长机制。2016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最初每人每月60元增加到130元,高出了湖南省其他地区50元。由此可见,我市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按照国家新农保制度的要求逐步进行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大幅度提高。

(二)经办能力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基本到位

为了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将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长沙市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局,据调查了解各区县(市)经办机构至少配备了3名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所属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均有1~2名两保专干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有一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催缴等日常工作。全市共设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办机构10个、乡镇(街道)服务站188个、村(社区)服务中心1894个,区县(市)经办工作人员54人,乡镇(街道)经办工作人员315人,村(社区)经办工作人员有1906人。

6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扩面”工作纳入到各区、县(市)和“十强十快乡镇”为民办实事中的目标任务和绩效考核指标,并建立督查机制和领导责任制。实行以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层层包干责任制;建立领导联点、干部联村、村级负责人包片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各方配合、责任明确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新格局,致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迅速贯彻执行,参保居民也及时享受到了政策所带来的实惠。

(三)实施成效逐步显现,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令人满意

根据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局所提供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显示:2010年~2015年全市参保人数分别为243.3万人、296.1万人、299.2万人、271万人、267.8万人、267.53万人;全市享受待遇人数分别为64.7万人、71.8万人、72.4万人、74.4万人、74.6万人、76.64万人;全市基金收入分别为5.0亿元、8.94亿元、8.97亿元、10.37亿元、10.66亿元、14.32亿元;全市基金支出分别为1.96亿元、5.27亿元、6.71亿元、6.92亿元、8.44亿元、11.62亿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015年,长沙市政协对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综合民主评议,经办机构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了97.98%,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惠民利民政策,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体现。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达到90%以上,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成效显著。评议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长沙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起步较早,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实施6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还是一种低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的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偏低

第一,参保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偏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个人缴费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一方面由于参保人比较注重眼前利益,缺乏社会养老观念,义务与权利对等意识不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识不深,因此90%以上的参保人选择最低标准100元/年缴费。假设参保人数为C,享受待遇人数为D,年个人缴费收入为S,则人均缴费额为S/(C-D),根据“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2010年人均缴费额为116.5元,2011年为117.7元,2012年为101.4元,2013年为113.9元,2014年为111.8元,2015年为113.2元,尽管在这6年间个人缴费档次进行了4次调整,把最高缴费档次由500元/年调整到了1500元/年,再调整到了3000元/年,但是对参保人的激励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补助与参保人缴费直接挂钩,多缴多补、少缴少补,绝大多数居民选择最低标准缴费,所享受的财政补助也就少。根据“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所提供的数据计算表明:2010年人均补贴额为163.5元,2011年为280.9元,2012年为294.1元,2013年为413.5元,2014年为440元,2015年为637元。

第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偏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养老金加基础养老金的待遇模式,从“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居民越来越多,由2010年的64.7万人增长到了2015年的76.64万人;在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中,基础养老金支出从2010年1.96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11.43亿元;城乡居民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从2010年的每人每月60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13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很少,占基金总支出比重不到1%,2010年~2015年分别为10万元、100万元、400万元、400万元、700万元、1900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影响了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基础养老金的提高缺乏后续增长机制,政府补贴多少为宜缺乏科学的精算支撑,各级政府应承担多少责任也没有明确划分。

(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结构不合理

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在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岁的参保人,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45岁以上60岁以下的参保人应该按年缴纳保费,直至60岁达到养老金的领取年龄;45岁以下的参保人至少应该缴纳保费满15年,到60岁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待遇计发公式为待遇=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基础养老金(财政全额补贴)

从“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来看,超过90%的参保居民选择的缴费档次为最低档次,即每人每年100元,加上财政给予的缴费补贴30元,参保人实际上为自己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年积累了130元,15年缴费累计为个人账户储存1950元(未计利息),年满60岁后参保人可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4元。若剔除政府补贴部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500元,可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8元。按照当前参保人领取的130元基础养老金水平测算,政府补贴部分占92%,个人缴费部分仅占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结构不合理,参保人所享受的权利远远大于所承担的义务,长此以往,必将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后劲不足。

(三)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横向不公平

2009年长沙市启动了城镇未参保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关工作,对未参保城镇居民可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即可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2010年对未参保城镇居民以最低标准补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共应缴养老保险费41904元,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当时退休养老金水平为每月523.7元。比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参保人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m139,如果参保人个人账户资金储存额也是41904元,则从个人账户可领取301.5元,加上当时政府发放的基础养老金60元,每月共领取养老金361.5元。由于养老保险制度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导致城乡居民与城镇企业职工每月领取的养老保险待遇相差162.2元。

经过近几年的待遇调整,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每月领取的退休养老金已达到每月1200元,而城乡居民只能每月领取养老金431.5元,两者待遇相差768.5元。在同一时期两种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面前,同样是未参保城镇居民享受的待遇很大,更何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恰恰是当时不具备41904元负担能力的城镇居民,尽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基础养老金标准,维护了自身的制度公平,但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制度间的横向公平存在明显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四)基层经办工作开展难度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的主要是广大农村居民,所服务的参保对象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导致社保工作量大。在业务经办工作中,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社保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队伍不稳定,而且待遇低、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基层经办工作开展难度大,并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是信息化水平偏低,政策的宣传很难到位,收缴保费怕麻烦,最好是统一收100元省事。二是对行动不便的参保人员上门认证工作量大,居住外地、空挂户核实难度大,造成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难以开展,缺乏有效措施追回冒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稽核成本高。三是政策执行时遇到了一些阻力,一部分人并不关心自身的养老问题,而更注重眼前利益,尤其是中青年参保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过早考虑养老问题;一部分参保者比较注重缴费后的回收率,宁愿选择最低档次缴费或者选择不缴费,希望到龄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四是有的基层社保工作人员为了超额完成区、县(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强制城乡居民参保缴费,这就违背了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缴费”的根本原则,从而给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贯彻十精神,我们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策和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加强对新政策的研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构成,三大保险制度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养老保险待遇差别还很大,必须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城乡统筹,逐步缩小三种参保人的养老待遇差距,促进保险制度之间的公平与合理。另外,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一项覆盖城乡几亿人口的保险制度,从无到有,还只是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在这项制度建设过程中,长沙市先行先试,为国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台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应该在推进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大胆创新,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偏低的问题应认真加以科学研究、精准测算,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参保人个人多缴费、延长个人缴费时间,同时提高政府补贴标准,通过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来提高个人养老金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扩大民生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构建养老保险待遇可持续增长机制,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信心。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参保的积极性

制度本身是对社会现实和需求的反映,新制度的确立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就难以持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广大农村居民必须从传统的家庭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转变,而这种转变必然会受到传统思想、价值取向、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使所有参保人都能够理解、支持并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必须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政策被广大居民了解、接受的过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既要靠政策引导,还要配合政策宣传与服务水平的跟进。具体来说,一是提高民众对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居民减轻子女负担、实现老有所养的必然要求;二是通过社保人员上门走访、开展养老保险知识讲座与咨询,运用电视、互联网、微信、宣传栏等手段扩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三是帮助居民算好经济账,平衡生命周期的消费计划,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来源于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缴得越多、补得越多、积累越多,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高,收益远远大于个人投入;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参保人大数据库信息平台,及时采集、录入个人信息,为参保人缴费、领取养老金提供方便,发放个人社保卡,让参保人能够随时查询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情况等等,只有居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熟知、认可、接受,才能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加快社保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村(社区)经办能力

目前村(社区)不仅只配备了1名社保工作人员,平均每人的服务对象达到了4.5万人,采集、录入参保人的个人信息量大,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的,承担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量多,任务繁重,样样要兼顾,样样又难以到位。同时社保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待遇水平明显偏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基层经办能力的充分发挥,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保经办能力,在增加社保工作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加快社保队伍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增加社保工作人员,招聘一批社保专业、会计算机操作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社保队伍中来;二是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专职和一名兼职社保工作人员,负责采集、录入本辖区参保人的个人信息,收缴参保人的社保费和发放养老保险金等;三是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研讨班,加强对社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逐步提高社保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一支稳定的、精明强干的社保队伍。此外要提高基层经办能力,还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保、公安、民政、银行、统计等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构建信息互通机制,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在实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流程化、精细化管理。还必须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障部门在金保工程和社保卡的建设进程中,应该要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放到与职工养老保险同等的地位上协同推进,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工作效率。

(四)积极借鉴外地经验,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良性发展

自从国家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6年多来,全国各试点城市都在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在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方面有突破、有创新、有亮点。当前长沙市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在引导居民多缴费、长缴费、提供丧葬补助、避免参保人冒领保费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很有必要借鉴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促进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良性发展。

大连市为鼓励参保人延长缴费时间,对累计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人,每超过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5%;为使困难群体得到更多优惠,制度规定: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的200%进行补助,低保家庭中的普通残疾人、优抚对象、死亡伤残独生子女的父母按照最低缴费标准进行补助,低保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的50%补助。

郑州市为防止死亡冒领养老金,专门制定了城乡居民丧葬补助费制度,参保人缴费满15年且在死亡次月起2个月内由其家属申报的,发给丧葬补助费1000元;未按时申报或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不发丧葬补助费。南昌市规定:凡是未参保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支付300元丧葬补助金;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的参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缴费年限1~5年的,一次性支付500元丧葬补助金;缴费年限6~10年的,一次性支付800元丧葬补助金;缴费年限11~15年的,一次性支付1000元丧葬补助金;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一次性支付1200元丧葬补助金。

总之,为了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健康发展,除了采取上述四大措施外,还必须强化城乡居民社保资金管理,资金的收取、储存、发放严格按制度、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资金运转安全;提高资金收支的透明度,相关信息应及时向参保人公布,避免暗箱操作;提高社保资金的统筹层次,由市级统筹上升为省级统筹,并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增强政府对社保资金的调控能力;加强审计部门对社保资金的监督,社保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对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肃查处等。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7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到2011年为止,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六亿七千多万人,占50.32%,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一亿一千万人,占8.8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河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五千九百多万人,占8.24%。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2009年国家开始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广,这项工作要求因地制宜,中央确定新农保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12月23日,河北省召开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部署了首批新农保试点工作。此文探索新农保制度河北地区实施情况,把当地的特殊性作为一项调查内容,有针对性的完善河北地区新农保制度。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部,隶属唐山代管的县级市,综合经济实力持续稳居河北首强,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24位。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为邯郸市管辖的县级市,位居河北省“百强”县(市)第三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56位。两市作为河北省第一批试点县,并且具备良好的政策实施和科研调查环境,有一定研究代表性。

武安、迁安两市基金筹集政策比较

个人缴费补助。基金由三部分组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其中个人缴费的标准分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多缴多得。

武安市:省财政、市财政(1∶1)给个人缴费给予补贴:30元每人每年。重度残疾人政府代缴81元;迁安市:政府补贴标准为:一档30元、二档40元、三档50元、四档60元、五档70元。持有第二代一级、二级残疾人证的个人不缴费,全部由财政按一档(每人每年100元)代缴;

集体补助:武安市和迁安市均无;

政府补贴:中央财政和本市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

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武安市:中央财政每人每月55元,本市财政月补每人15元,合计70元。迁安市:中央财政每人每月55元,本市财政月补每人45元,合计110元。

农民对政策满意度

参保率:两市参保率都在60%以上(武安市61.7%,迁安市82%)。

缴费方便度,养老金领取方便度:100%的被调查农民认为新农保的缴费以及待遇领取方便,在村委会办理即可。

农民对地方政府对于个人缴费的补贴数目水平、为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缴费代缴数目水平、政府补贴的基础养老金数目水平看法。认为政府的各种补贴合适的农民均占到50%以上。

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度

对于新农保,受调查而参保的村民中只有不足4%的人表示非常了解,武安市表示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被调查参保人竟高达54%,迁安市农民有33%,较武安市情况较好。这就决定了只有少数村民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可以受到什么样的回报,理智地选择参保与否以及缴费档次。大部分人只是大概知道这是一项惠农政策,根本不清楚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补贴水平,公示制度,意外情况处理办法等。这种情况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参保率受影响。新农保中作为亮点的吸引政策对对政策不了解的农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部分参保的农民做出的选择也是比较盲目的。不利于公示制度的落实。参保农民对缴费、待遇领取、个人账户等情况的公示时间和方式不了解不仅导致他们自己维权能力的缺失,更为新农保经办工作的违规操作提供了温床。政策对参保人发生意外情况保险基金的处理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对此毫不知情的参保人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将会再对处理办法提出质疑将会导致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尤其是一线经办机构需制定具体可行的系列宣传方案,如有益新农保知识普及的小品歌谣等文艺展演,组织村大队间知识竞赛等。

公示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个人账户查询方式

武安市:参保人员需查询个人账户记录情况的,可通过乡镇事务站或到市农保中心打印《个人账户明细表》,或登录社会保障网站查询、下载本人的个人账户记账明细等相关信息,也可通过12333电话查询系统查询相关信息。

被采访村民100%表示不可以查询个人账户情况。由于普通村民不了解个人账户查询情况,故都选择没有查询方式。而且由于新农保刚刚开始试行,相关查询途径还未建设完成。

迁安市: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对账单由市社保中心负责打印加盖新农保个人账户专用章后,通过村委会发给参保人装入《新农保参保手册》,作为记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或一次性结清的依据。

被采访村民100%表示被通知到个人账户相关情况。

由此可见迁安市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对账单由市社保中心负责打印加盖新农保个人账户专用章后,通过村委会发给参保人装入《新农保参保手册》的通知方式优于武安市的参保人员需查询个人账户记录情况的,可通过乡镇事务站或到市农保中心打印《个人通过12333电话查询系统查询相关信息的被动查询方式。

公示制度落实情况

武安市:各村协办员,对收缴养老保险金的情况,每年4月30日向全村群众进行公示。对领取养老金的情况,各村协办员每月进行一次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缴费情况,以家庭为单位每年进行一次公示,也可在4月30日一起公示。100%被采访村民表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没有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村干部访谈时也说明未如公示制度规定实施。

迁安市:参保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7日无异议后,由村委会逐级上报。镇乡劳动保障事务站以村为单位打印《个人账户明细表》,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日。

各镇乡劳动保障事务站对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参保人汇总后发至各村委会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7日,公示无异议的,将其基本情况录入新农保系统,传至市社保中心,并将审批表和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分类存档。

参保人员达到领取年龄并按规定缴费后,由村委会填报《新农保待遇审批表》,镇乡劳动保障事务站审核本人的参保情况,符合条件的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7日,公示无异议的,汇总后报市社保中心审批。参保人员从达到领取年龄的下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100%被采访村民表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没有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

由此可见,迁安市的先公示再上报的政策更有利于公示制度的落实。而武安市将是农保中心完成记账再反馈给乡镇劳保事务站《缴费汇总表》和给村委会的《待遇领取明细表》公示容易倦怠渎职。

农民参保与否考虑的因素

参保原因

武安市:参加农保的原因选择从多到少依次是老有所养,参保费不高,如果不参加,超过60岁的父母无法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迁安市:参加农保的原因选择从多到少依次是老有所养,如果不参加,超过60岁的父母无法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参保费不高。

由此可见,试点方案设置5个缴费档次这一个性化制度,其给农民的较大的选择空间对调动参保积极性有很大作用。至于武安市农民对参保费相比于迁安市有更多的关注,则可能来源于两地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的规定对推行新农保政策实施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由于调研试点地农民对制度的了解不够的局限性的约束,新农保制度中的其他突出亮点没有在问卷中得以体现,但在与村干部访谈中总结得出:地方政府不低于30元的财政补贴进入个人账户对启动“国家新农保”具有积极意义。新农保基础养老金55元由国家财政全部承担,在整个养老待遇结构比例中还是比较大的,是吸引农民参保的重要政策。

未参保原因

武安市:选择不参加农保的原因从多到少依次为超过60岁父母不需要领取基础养老金、担心养老金不能按时发放、积蓄足够养老、儿女为我养老、没听说或不了解、家庭矛盾。

迁安市:选择不参加农保的原因从多到少依次为超过60岁父母不需要领取基础养老金、积蓄足够养老、儿女为我养老、没听说或不了解、担心养老金不能按时发放。

受调查而未参保的村民中,有些人父母已不在世,不用考虑父母因素;有些即使父母在世,其家境也相对较好,可以自己解决养老问题或靠儿女养老这种传统养老方法;以上两种考量本身是建立对政策的优惠不了解而把注意力过多甚至仅仅放在父母领取待遇上,有类似看法的家庭中若有婆媳不和的家庭矛盾的,甚至会不顾个人受益与否问题而拒绝参保。另外,儿女为我养老、积蓄足够养老,没听说或不了解三个所谓影响因素还是归咎到政策宣传的失败上。针对武安市而言,制度规定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直接享受养老补贴,按基础养老金标准领取,但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这项制度在此体现了其消极的一面,即家中有多个子女的全部参保才能使一对父母领取基础养老金待遇,和子女少的家庭比不公平,这种心理障碍导致不愿参保。针对迁安市而言,有直系亲属参保即可,虽无不划算的顾虑,但可能会有子女间谁去缴费参保而是父母获得领取基础养老金资格的家庭争端。有些人担心自己交了保费而养老金不能按时发放或政策不能长久实施而半途夭折,我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切实实施,这种顾虑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缴费档次选择情况及影响因素

缴费档次选择

武安市:75.7%参选人员选择100元的缴费档次,13.5%选择200元,21.8%选择500元。分析原因为:此政策为一项新政策,仅仅是作为试点推行的第二年,其政策的可靠性、稳定性还未受到大家认可,故大部分人保守地选择低档次。选择高档次缴费标准的为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对政策较为了解的少数村民。

迁安市:49%参选人员选择100元的缴费档次,21%参选人员选择200元,17.5%参选人员选择300元,5%参选人员选择400元,5%参选人员选择500元。参保人主要集中在100~300元缴费档次,相对于武安市,体现出人均收入较高,对政策较了解的特点。

影响缴费档次选择的因素

武安市:在选择缴费档次时,54.1%受调查者随便选的,即使是选择现有经济条件(21.6%)、养老金领取数目(24.3%)的村民,也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随意性,且有跟大溜倾向。这也说明了民众对政策了解不足、信心不够。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8

20__年,行政执法工作要围绕管理中心的中心工作开展,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使归集扩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做法为:

一、摸清情况

通过从中心信息库、网上组织机构代码查询、市相关其他部门等多种途径,核查未建、少缴、停缴单位,弄清底数;做出执法计划,然后深入单位,调查情况。

二、加大相关部门沟通

与协商国资委配合,对其管辖企业,没有建制的要尽快建制,特别是对多年停缴公积金的纺织、机械企业有条件的要尽快恢复缴存公积金,确有困难的要视其企业经济状况,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缴存比例,拿出缓缴、补缴计划,量力而行,逐步恢复缴存。

与市技术监督部门联系,协商在单位办理组织机构代码时,要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缴存登记做记录。

与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在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年检时,以公积金制度缴存登记情况为审核标准之一。

与人民银行邯郸中心支行联合下文,制定企业贷款时必须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规定。四、与邯郸矿务局联系,督促其为下属所有单位1万多名职工建立公积金制度。

与市监察局联合下文,对县(市、区)所有单位进行一次住房公积金的建制、缴存、归集管理执法监察、督促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补缴公积金。

与市审计局协商,联合执法,以弥补我中心无检查权、审计权不足等问题,提高执法效果。

与人民法院做好协调沟通,配合管理中心做好强制性缴存公积金工作。

三、拓展渠道,扩大宣传

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深入单位、走向街头等媒体(介)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住房公积金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宣传,使广大职工群众和单位领导,对住房公积金的理解,认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意义,提高单位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取投诉电话、网络、信函、现场接待等多种途径受理投诉举报,确保职工的维权诉讼渠道畅通;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公开曝光、限期改正、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一系列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使我中心行政执法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起来。

四、完善组织,健全制度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9

论文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保障需求;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进步,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城乡之间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存在制度上的不平等。在城市,城镇职工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在人口众多的农村,缺乏一种制度来保障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为全国l0%的县(市、区),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根据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2009年湖北省在赤壁市、石首市等l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参保人数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0%。截至2010年5月31日,全省13个试点县市应参加新农保人数378.61万人,实际参保人数282.45万人,参保率为75%;全省新农保基金收入8.73亿元,其中个人缴费收人5.244l元、财政补助收入3.49亿元;全省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人数69.52万人,占60岁以上农业人口的96%,待遇支出金额2.48亿元。www.133229.Com

一、湖北省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做法

(一)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制度设计体现创新要求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试点工作推进和管理规范的保障。在新农保制度设计中,该省遵循“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注重处理好规范与创新、原则性与灵活性、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制定了全省新农保试点实施意见。在确保贯彻中央和省确定的基本制度和政策的前提下,鼓励各试点县市积极探索和创新。

1、合理确定缴费档次和财政补助办法。一是适当增加缴费档次。国务院及省政府明确的缴费标准为每年100一500元5个档次。考虑到全省农村居民经济状况、参保需求不同等特点,试点县市根据需要适当增设了缴费档次。如武汉市黄陂区增设了600元、800元、1000元、l200元4个档次,满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的参保需求。安陆市在省里明确的5档基础上增加了600—1000元共10个档次,由参保人根据自身经济能力自主选择。从各地的参保缴费情况看,多层次缴费档次较好地解决了参保对象的普遍需求与特殊需求问的矛盾。二是提高缴费补贴标准,鼓励长缴多缴。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起步阶段,坚持低水平起步,让广大农村居民都能参与进来,同时引导和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安陆市对选择6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参保人,除享受政府30元的缴费补贴外,还按高出600元档次部分的2%增加补贴;对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1年,月基础养老金加发1元。石首市对选择5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在30元的普惠补贴基础上,每提高1个档次再给予5元奖励补贴。对缴费年限满l5年以上的,每增加1年,月基础养老金提高2元。通过上述对多缴在进口上实行增补、对长缴在出口上实行加发的做法,客观上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三是根据财力状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试点县市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黄陂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基础养老金发放办法,对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在中央财政每人每月补贴55元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由市、区财政再分别补贴22.5元,将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到100元。宜都市为调动参保人员的积极性,将基础养老金标准规定为每人每月60元,比国家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高5元,同时规定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钟祥市在制定基础养老金发放办法时,体现了“中国长寿之乡”的特点,将年满90岁的参保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2、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保障需求。一是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特殊补助。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做好新农保制度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衔接的意见,要求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特别是支持死亡伤残独生子女的父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参加新农保的具体政策措施。钟祥市对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父母,月基础养老金增加20元;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女父母,月基础养老金增加40元;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父母,月基础养老金增#us0~。赤壁市对计划生育伤残或死亡、独女户、两女绝育户和独子户家庭的夫妻,在年满60周岁时,分别按105元、95元、75元、65元支付其基础养老金。二是统筹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赤壁市对2006年4月10日以后的被征地农民,选择300元以下缴费档次的,政府每年给予100元补贴;对选择400元以上缴费档次的,政府每年给予200元补贴;对新农保政策实施时已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其养老金按每人每月80元发放。宜都市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可享受15年的政府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年缴费额的75%。三是重点照顾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宜都市对残疾人参加新农保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财政全额补贴;选择其他缴费档次的,按每人每年150元补贴。对特别困难的低保对象按最低缴费档次全额补贴。赤壁市对农村重度残疾人,政府除每年按最低缴费标准为其缴费外,并给予30元的政府补贴。

3、做好新农保制度与相关制度的衔接。一是增加丧葬补助费项目。在新农保实施办法中增加丧葬补助费项目,既体现新农保政策的人文关怀,又保持新农保政策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统一。安陆市在设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时,增设了丧葬补助费项目,对年满60周岁的参保农民,死亡后可享受800元的丧葬补助。宜都市对参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发给丧葬补助费1000元。二是设计灵活的缴费政策满足部分老年人提高待遇的需求。新农保政策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由于部分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有参保缴费提高待遇的愿望,部分试点县设计了人性化的缴费政策。安陆市对已年满60周岁有提高待遇需求的农村老人,设计与其实际年龄对应的缴纳系数,可按每月最低领取108元、最高领取208元的对应缴费标准一次性缴费。钟祥市对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在55元至130元之间选择个人账户的月领取金额一次性补缴养老金,从补缴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二)积极整合资源,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1、整合工作力量,优化机构编制配置。为做好基层新农保工作,加强试点县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全省新农保试点县(市、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鄂编发[201013号),从三个方面加强新农保机构和平台建设。一是调整县市农保机构编制。根据试点县市规模和工作任务,重新核定农保机构事业编制10—15名;二是综合设置乡镇派驻机构。整合乡镇新农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劳动就业、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维权服务等职能,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作为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派驻乡镇的事业单位,承担有关经办和服务工作;三是调剂解决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根据乡镇规模,核定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事业编制2—3名,所需编制从乡镇财经所调剂解决。实行“以钱养事”的办法,设置公益性岗位2—3个。

2、整合办公场所,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各试点县市政府积极加强服务场地、信息网络等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一是解决办公场地问题。为切实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提升乡镇劳动保障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安陆市在乡镇中心地段建设l6个规范化、标准化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二是解决设备配置问题。目前省政府为13个试点县市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同时建立全省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省、市县和乡镇及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数据共享,确保经办机构、财政、银行网络互联互通,实行信息网络化管理。三是解决经费保障问题。各试点县市不仅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而且将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信息网络建设维护费、乡镇服务中心建设费等纳入财政预算。

(三)积极落实财政补助资金,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财政补助政策的落实和资金及时到位是新农保试点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将新农保试点工作所需经费安排到位当做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积极落实中央财政政策补助。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采取“当年先行预拨,次年据实结算,差额多退少补”的办法和申报程序,认真做好基础数据统计、核实工作,按时上报补助资金申请资料,确保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二是足额安排地方财政预算。在省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从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调动试点县市积极性出发,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承担了地方财政补贴2/3的资金,即每人每年给予缴费补贴20元,并将所需财政补助资金6800万元足额列入2010年省级预算。各试点市县财政部门也按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标准安排新农保补助资金预算。同时,省财政还安排了新农保网络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各试点县市财政也将新农保试点所需的工作经费足额纳入预算,为新农保试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三是及时拨付资金。目前,已拨付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9亿元,各试点县财政部门将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及时划转到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确保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农村居民手中。同时各试点县财政部门将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配套资金和农民参保缴费收入及时拨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目前l3个试点县市财政专户基金余额已达到6.12亿元。

(四)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新农保基金是农村居民的“养命钱”,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为此,制定了《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规范基金财务管理。根据新农保实施意见和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试点县(市、区)设立新农保基金财政专户和缴费过渡户。其中,新农保基金财政专户用于存储和发放养老金,缴费过渡户用于划转征收的新农保保费。新农保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新农保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各级政府补贴都要作为新农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各项养老保险待遇均从新农保基金中列支。新农保经办机构和工作经费由试点县市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有关经费支出标准合理安排,纳入财政预算,不得从基金中提取。为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建立了制衡式基金监督制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共同组成独立、高效、统一的新农保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实行委员会外部监督制。在整个新农保基金运营监管体系中,对新农保基金运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实现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定期披露监督结果。

二、当前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障水平偏低,部分人参保意识不强

新农保制度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与以个人账户积累制为主的老农保制度相比,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相比,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强。现行的新农保待遇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与参保期限和缴费金额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讲,类似于一种低保障、低缴费水平的农民养老保险个人储蓄计划。低水平的养老待遇可能让参保人产生“逆向选择”,部分适龄农民选择不缴费,等到60周岁后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同时,部分中青年农民对新农保持怀疑态度,存在观望想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对新农保关心程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老农保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使人心存顾虑,害怕新农保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得不到保证,会影响缴费资金的安全。

(二)养老金个人账户领取完后会出现空账风险

目前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相同,其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如果参保对象从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在将近72岁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会全部领完。这与我国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逐年提高的现实不符。这种计发办法在制度设计中存在个人账户“空账”的风险,当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时养老金发放的责任由地方财政兜底,势必会加大地方财政的压力。

(三)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存在贬值风险

新农保个人账户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由于很多参保人未达到领取年龄,导致个人账户中的部分资金会闲置很长时间。而当前政策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只能按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不能用于投资运营,在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个人账户基金存在贬值风险。

(四)涉农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难以有效衔接

目前,全省面向涉农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养老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辞退民办教师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从户籍看,上述群体都是农村居民,但是由于身份有别,参加的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很大,需要研究可行的操作办法进行有效衔接。

三、实际操作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政策

首先是基础养老金发放是否需要以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为条件执行。政策规定“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子女参保意愿、时间的影响,同样是年满60岁的老人,可能出现有人领到养老金,有人未领到养老金而落泪叹息;有人早领到养老金,有人晚领到养老金的问题。这会人为造成农村老年人待遇享受的不平等和享受时间上的不同步,引发新的不公平。其次是政府财政补贴如何执行的问题。对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对象,如果想要将保费补缴到15年,补缴以前年度的部分是否享受财政补贴?如果参保对象愿意一次性缴纳多年或缴清15年保费,一次性缴费后,财政如何执行每人每年30元补贴?最后是参保对象的身份认定问题。新农保的参保范围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参保对象限定为具有农业户籍的农村居民,会将部分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非农业户籍人员挡在门外。

四、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建议

(一)提高保障水平,规范操作程序,增强吸引力

针对参保对象待遇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的现实,建议实现灵活的缴费模式,将缴费水平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挂钩,比如按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置缴费档次,满足农村居民的缴费需求和享受待遇需要。针对参保对象既怕交上去的保费“打水漂”,又怕承诺的待遇难兑现的种种疑虑,试点县要采用规范的操作流程、完备的手续、简便的程序,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认同,赢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办法

为保证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避免养老金个人账户领取完后的空账风险,应考虑60岁人口的余命因素,采用较为科学、精确的养老金计发月数,将现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为个人账户储存额,平均余命月数。

(三)拓宽新农保基金投资运营渠道

针对当前新农保基金投资渠道单一、狭窄,基金面临贬值风险的特点,建议尽快出台办法,将各地闲置基金归集到财政部,由财政部统一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四)取消基础养老金领取的限制条件

取消“基础养老金领取与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捆绑”的做法。享受基础养老金是每一个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老人的权利,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并未对参保对象作强制规定。因此,应取消基础养老领取必须要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的限制条件,让60周岁以上老人都能公平享受到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

(五)改变以户籍划分参保对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当前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主要途径,以户籍来划分参保对象保证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参保需求,但是不适应当前户籍改革的需要。目前,该省已将鄂州、仙桃、洪湖等纳入城乡一体化试点,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因此,为保证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利益,就不能简单用农业户籍来限制参保对象,建议取消农业户籍限制,允许居住在农村的居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公积金补缴政策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完善“大社保”模式,建设和谐奋进新,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意见》(陕政发〔〕28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宝政发〔〕30号),结合我区实际,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办法,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条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家庭)、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

第四条凡具有本区行政区域内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未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未享受未参保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五七连”、“家属工”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等现有社保制度以外的所有城乡居民,均可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第二章保险费缴纳

第五条个人年缴费标准,设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11个档次,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补,多缴多得。

第六条养老保险费实行按年度(自然年度)缴纳,参保人员应于每年8月底前缴清当年养老保险费。

第七条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财政补贴(财政缴费补贴,即进口补)。补贴标准为:缴费200元以下档次的,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30元;缴费300元的,补贴40元;缴费400元的,补贴45元;缴费500元的,补贴50元;缴费600元的,补贴55元;缴费700元的,补贴60元;缴费800元的,补贴65元;缴费900元的,补贴70元;缴费1000元的,补贴75元;缴费1500元的,补贴80元,城乡居民缴费补贴所需资金省财政承担50%,市、区财政各承担25%,分别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由市、区财政部门在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到账次月拨付到位。

第八条有条件的村(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本村(组)、社区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集体补助标准,由村(居)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第九条重度残疾人参保按最低缴费标准,由财政全额补贴。提倡和鼓励机关、团体和社会各界对城乡居民特困群体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扶持和资助。

第十条缴费标准、档次和财政补贴标准,随经济发展适时调整。

第三章个人账户管理

第十一条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核发《缴费证》,建立养老保险档案。

第十二条参保人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包括:

(一)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及其利息;

(二)村(组)、社区集体补助总额及其利息;

(三)财政补贴总额及其利息;

(四)其他收入及其利息。

第十三条个人账户储存额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计息。区经办机构每年结息一次。

第十四条参保人员跨省、市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只转移个人账户中个人和集体缴费储存额(不包括财政补贴及利息);本市跨县区转移,个人账户储存积累总额全部转移。

第十五条参保人员有权向经办机构查询其养老保险有关情况,经办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相应服务。

第四章养老金待遇

第十六条参保人员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第十七条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个人账户积累总额除以国家规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即: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个人账户积累总额÷139。

第十八条建立老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养老补贴,即出口补)制度。现阶段基础养老金标准为:60至69周岁每人每月80元,70至79周岁90元,80至89周岁100元,90周岁以上11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承担55元,其余部分市、区财政各承担5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根据当年实际需要列入财政预算,由市、区财政部门按月拨付到位。

第十九条参保缴费起始日,已年满60周岁人员,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家庭成员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第二十条对45周岁以下城乡居民,在其参保缴费达到规定15年缴费年限的前提下,每多缴费1年,到领取养老金时,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2元。鼓励、引导中青年城乡居民早参保、长期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提高年老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增加部分市、区财政各承担50%。

第二十一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且其符合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条件的家庭成员,均已按规定参保并正常缴费,可享受养老金待遇。

(一)参保缴费起始日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

(二)参保缴费起始日45周岁以上,按规定参保并足额缴纳相应年限的养老保险费,且年满60周岁人员;

(三)参保缴费起始日45周岁以下,按规定参保、且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年满60周岁人员。

第二十二条达到享受养老金待遇年龄,但未按规定缴足应缴年限养老保险费者,应按欠费当年规定标准补缴(含利息),财政补贴部分也由个人补缴。从缴清次月起享受。

第二十三条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第二十四条参保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根据经济增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城乡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适时调整。

第二十五条参保人员养老金待遇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核发《待遇领取证》,参保居民凭证领取。

第二十六条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每年应参加资格认证,领取期间死亡的,从次月起停发养老金。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应在30日内到所属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章基金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基金由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财政部门在同一银行开设财政专户。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第二十八条市政府已将县区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列入对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区财政部门应按标准编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年度预算,及时将资金划拨到基金专户,同时要预留筹措养老金发放资金,确保待遇按月及时足额发放。

第二十九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切实履行基金监管职责,制定完善管理规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

第三十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完全积累、实账管理。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只能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年老时的养老金。严禁用个人账户基金支付财政应承担的基础养老金,确保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三十一条财政专户中积累的基金应按国家规定在国有商业银行转存定期存款或认购国家债券。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要及时向区财政局提交基金转存定期或购买国债的具体方案,区财政部门应及时办理。基金不得用于拆借、担保和抵押,不得投资,以确保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其性质和用途。

第六章经办管理服务

第三十二条充实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经办机构力量。在现有农保管理经办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区、镇(街道)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经办机构,落实编制和人员。按城乡居民人口规模,核定增加区经办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核定增配镇(街道)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专干编制1至2名;充实区、镇经办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要确定1名村(社区)干部具体负责办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以保证基层管理经办机构工作力量。

第三十三条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业务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管理经办机构工作经费由区财政负担,工作经费不得向居民收取,也不得从基金中提取。区财政要按照参保人数每年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经办机构足额安排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区、镇(街道)、村(社区)管理经办机构工作经费困难问题,确保工作正常运转需要。

第三十四条建立领取待遇资格月审年检制度。认真搞好待遇审核、审批和养老金发放工作,加大对享受待遇人员资格确认、监管和检查力度。对领取养老金待遇人员应从领取养老金次年起,每年集中年检一次。由镇(街道)、村(社区)对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年检时,本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及《待遇领取证》,到村(社区)接受领取养老金资格核查;逾期二个月未接受核查的,从第三个月起暂停发放养老金;之后通过资格核查的,从核查后的次月起继续享受养老金待遇。工信、计生、公安部门要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健全人口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经办机构每月要在逐级认真审报统计基础上,通过与计生、公安部门统计的死亡人员信息比对,进行领取待遇人员生存状况确认。切实搞好月审年检工作,提高月审年检科学性和准确性,防止虚报冒领养老金。

第三十五条建立和完善参保档案。认真记录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长期妥善保管,对城乡居民的参保要做到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

第三十六条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金保工程”和全市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配置硬件设备,统一业务软件,统一工作流程,尽快实现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网办公。通过“一网联”的信息化手段,加速实现管理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享受待遇,提供便捷、规范、优质、高效服务。

第七章相关制度衔接

第三十七条凡已参加了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年满周岁且已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仍按原办法执行,符合条件者可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可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第三十八条原已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保险关系并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续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额转入,通过补缴相应年限保费差额或折算工龄的办法接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转移的,按国家规定的个人账户及统筹基金转移标准,全额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认可其缴费年限。

第三十九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移民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组织实施

第四十条区政府成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核评比、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等工作。

第四十一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负责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养老保险费汇集、参保及享受待遇资格审核、养老金待遇支付、个人账户管理、基金管理、档案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

第四十二条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编制部门要为区、镇(街道)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经办机构落实必要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实工作人员,财政部门要确保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计生、公安部门要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经办机构提供人口基础数据。农业、残联等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第四十三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列入区政府对各镇(街道)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制定考核办法,进行重点督查考核。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组织一次检查考评,对积极组织实施、管理严格规范、任务完成好的镇(街道)的做法和经验及时通报表彰,对不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不积极推进工作者进行通报批评。

第九章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