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习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19

电工实习目的篇1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习实践课程改革措施评价标准

1.引言

实习是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实际生产和增加实际工作经验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直接影响[1]。

电工电子实习是电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必不可少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它能加深学生对电工电子课程的认识,巩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因此,电工电子实习受到众多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视。

电工电子实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是电工和电子学科理论知识的全面总结和工程实际应用[2],国内高校针对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尤其是当今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实习的创新与改革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2.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电工电子实习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如下:(1)不考虑学生专业的差异,电类专业和非电类专业实习项目、实习流程一模一样,很多项目几年下来没变过,新技术及新器件的引入极少。实习内容之间缺乏联系、缺乏贯穿电工电子理论课程教学的主线。(2)实习前老师已将操作规范流程和电路图分发给学生,学生无需思考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一个班级往往实习项目一样,学生没有选择余地,仅有的数量不多的实习项目还以验证性和示范性项目为主,综合设计性项目太少,实习指导书对项目进展的步骤和过程有严格规定,无需学生思考和自由发挥,也助长了学生对指导书的依赖,实习结果往往与指导老师给出的结果相符,以至于学生不再思考与实习内容相关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3)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经费少,但招生规模扩大,使得相应的配套教学硬件设施难以跟上,设备数量不够,损坏的设备难以维修或购置,很多项目4-5名学生使用一台设备,使得很多学习不主动的学生根本没有动手机会,而且老师数量往往不够,实习时忙得顾此失彼,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指导或因人指导。(4)实习基地缺乏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手段,没有多媒体教学更谈不上网络教学,指导老师还是以黑板画图和模型为教学手段,教学设备运行保障不够完善。以上一系列问题都使得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受到严重影响。

3.实习改革措施

电工电子实习改革是一项复杂工程,牵涉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到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

3.1指导思想

电工电子课程包含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繁多,要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知识点在实习时掌握到位显然不现实,因此要调整思路,建立新教学理念,采取“项目教学法”,将所有实习项目形成系统主线,兼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构建实习内容时先确定项目再灵活调整实习时间[3]。

3.2实习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扩展、与时俱进,因此实习教材应不断更新和完善,将过时的实习项目删除,将简单项目作为学生自学部分,增加新的和层次较高实习项目,实习内容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实习基地的设备条件及不同专业的实习内容区别,增加一些与专业相联系的内容,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习操作联系更紧密。同时为了深化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等等。对实习内容要分层次,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将电工电子实习分为工程基础与工程认识实践训练、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训练两个层次;结合不同专业根据实纲选择相应层次的实习项目,如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电类专业实习要求较高,时间安排较长,所选择的实习模块层次自然较非电类专业更高一些。实习项目的设置必须考虑不同专业的理论教学情况和实习目标,从基本技能开始训练,逐步提高训练难度,最终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较高的技能训练水平。

3.3教学手段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一些内容如仪器仪表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元器件的性能结构等,不能还是按照以往的黑板教学,应该采用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声、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前观看,加深对所用实习设备及原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实习基地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将学习资料等上传到网站上,学生可以自由下载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当然,实习期间,实习基地可以面向学生开放,除了正常实习时间外,周末及晚上学生都可以进实习基地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习,开阔视野,激发好奇心和创造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评价标准

实践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实习效果评价,它是学生实习效果检验的重要措施,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和强化学生学习。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实习项目的结果,忽略实习过程中的评价,因此需要建立具体考评细则,学生实习成绩包括出勤情况、操作演示、成品效果、现场答辩、实习报告等多项指标,并按照一定比例打分,最后得出综合总分。这样才能使实习成绩能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3.5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电工电子实习指导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应该为实习指导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进修及各种培训机会,通过学习培训,使更多实习指导教师成为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4]。

4.结语

有关电工电子实习方面的教学改革是各高校极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参与了多年的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对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任重道远。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相对理论教学改革更长期更艰巨,需要实践教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学校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军,邸斌,陈宝远.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变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136-138.

[2]毛书凡,于兆吉,张巍,等.与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的电工电子实习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3):199-200,204.

[3]王永生.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48-50.

电工实习目的篇2

论文关键词:职业标准;电工实习;实习文化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应用本科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把技术理论知识转变成现实的具体体现。电工实习是工科电气类相关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秉承学院“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笔者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基于职业标准的多维立体化的实习教学模式,效果突出。

一、与职业标准衔接,构建突出岗位能力、特色鲜明的实习课程体系

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能够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因此,实习教学与职业标准良好衔接、符合行业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1.服务培养方案,符合职业标准的实习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各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了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成绩考核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深入剖析和对照国家职业标准,例如:维修电工、变电一次安装工、变电二次安装工、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电工作业)安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鉴定等的工作要求和条件,结合电力系统和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分项目开发实习内容,每个项目下设相关子项目,侧重于能力的训练,融入设计和创新环节。

按照以下项目来建设电工实习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电工作业安全生产技术;电力变压器、电动机安装、调试、维护;中压智能一体化设备、数字化二次回路安装、调试、维护;低压电器及控制回路自动化、低压动力控制柜安装、调试、维护;架空线路、电缆、低压配电线路技术;电工虚拟实训。制定(修改)了电工实习、二次回路实习、变电所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等大纲11部。实习中融入创新实验内容,不仅针对专业、培养方向不同,还考虑学生的特点、层次不同,整合并开发实习项目,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实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不需参加培训就可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2.贴近工程实际、应用性强的实习内容

教学内容是岗位能力课程的基本构成,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在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3]笔者按照“贴近工程实际、符合职业标准、应用及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组织实习教学内容。

(1)贴近工程实际,不断更新、设计实习内容。定期到现场调研,了解与实习相关的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设计实习内容,力争和工程实际无缝衔接。以交流接触器为例,几年来经历了CJ10到CJ20再到CJX系列型号的不断改进。为了保证实习内容贴近工程实际,笔者定期更新交流接触器及相关实习内容,同时保留部分老型号的设备,既给学生提供了最新的设备和实习内容,也提供了设备不断发展进步的案例。

(2)实习内容强调完善基本技能训练,融入设计和创新环节。教师把实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模块并提高专业性,增强实习效果。以“电工实习”为例:实习内容按照比例划分为安全教育模块、常用工具模块、仪器仪表模块、室内线路与照明模块、低压电器及其控制模块、创新实验模块。前5个模块强调的是完善基本技能训练,创新模块要求在完成各模块基本要求以后进行,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班级),提出工程实际中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资料查阅、方案设计、工程绘图、选择设备、自主装配、联合调试等环节。各个模块即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旨在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培养职业素质,拓宽专业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科研、个别调研、创造力训练等能力。

(3)考虑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要求,合理设置实习内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不同于一般的考试,鉴定考试的着眼点是考核从业者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鉴定既测量从业者技能的专业性质,又测量从业者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实习内容时就综合考虑了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考评的标准和要求。“电工实习”的内容就充分考虑了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专业的考核标准,使学生参加实习后不用参加培训就可参加“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严格教学运行管理,按照单元模块程序化运作模式组织实习教学

单元程序化运作模式是实现实习目标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实习教学按照以下程序运行:基础教育、实操示范、学生训练、辅导答疑、文明生产、考核评分、实习总结。实习过程保证安全、严谨、有序、规范。

基础教育包括实习计划、预备;安全教育;实习任务布置与实施;实习的内容和工艺流程讲解。选用必要的挂图、教具模型、实物投影和DVD等教学课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操示范、学生训练、文明生产和辅导答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学习中操作、操作中学习,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考核评分过程公开透明,标准一致。实习总结要翔实有效并审核存档。

二、与职业标准衔接,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是实习教学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实习教学安全、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学校制订了电工实习安全教育制度、实习教师岗位责任制度、学生守则、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及工具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实习成绩管理制度、大学生创新实验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等多个有效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无线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研发了一套实习成绩管理软件,做到无纸化记录、自动核分,成绩评定标准化、透明化,分数计算工作精确,解放了实习教师,以利于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去开发、研讨实习项目,促进实习教学。

2.与职业标准衔接,科学规划和建设实习实训平台

(1)科学的规划。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是实习教学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硬件条件和基础。依托电力行业及装备制造业,认真分析职业标准,对实习实训室的建设做出发展规划并逐步实施;确立以教学为主体,以科研提升教学,以生产促进教学,以职业培训服务社会的功能定位,规划一个电气工程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群。该群包括:特种行业电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技术技能实训平台;电机专业技术技能实训平台;智能电网电气设备技能实训平台;低压电器及自动化控制技能实训平台;输电线路技能实训平台;电工虚拟实训平台。为优化资源,2011年12月,主管部门把电工实习场整合成为电气工程实训中心,并提出建设省级实训中心的目标。

(2)扎实有效的建设工作。受辽宁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资助的低压电器及其自动控制实验室(既低压电器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技能实训平台)于2010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室主设备的设计和实习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标准,符合电力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也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科研平台。受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专项资金资助的变电所设备装配调试实验室(智能电网电气设备技能实训平台),已完成方案设计和撰写技术标准,进入建设程序,预计2012年投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在低压电器虚拟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获得学院的大力支持,低压电器虚拟实验室建设已列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将替代部分实际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降低设备损耗、增加毕业生竞争优势、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具有极大的教学、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实习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促进实习教学

电工实习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导向功能;凝心聚力、开启明智的教育功能;陶冶情操、修身励志的激励功能。当代大学生的思路多元化,更具跳跃性,仅仅利用课堂的灌输和说教已经十分单薄,实习文化建设将提高实习教学水平。

1.实习表层文化的建设

该建设已在中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体系的文化环境。相关的图片、标语、警示牌、管理规章制度等平面媒介已经安装完毕并初见成效,总计完成平面展板60余块;在公共区建成多媒体视频展示平台一个,开展优秀实习成果、优秀学生操作过程展示。学生只要进入实习场地,就处在各种宣传媒介的熏陶中,促进了实习教学。

2.实习深层文化的建设

实训中心历史悠久,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示范专科评估中学生技能获得全优的好成绩,光荣传统形成了宝贵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基础教育模块,对学生宣讲实训中心、学院的光辉历史,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很快进入角色;定期邀请学院优秀的校友来举办讲座,宣讲优秀的实践能力对他们成长成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实践。

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激励和辐射作用,发挥实习深层文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实训中心连续组织开展两届“电气工程专业技能大赛”,选拔电工实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竞赛,予以表彰,获奖同学可免试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李乃忠老师指导优秀学生参加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创新科研项目,张阳同学主持的“基于pLC的低压双电源备自投装置开发”项目被评为优秀,他主持的“考虑数字化变电站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科研项目也接近尾声,该同学已与云南省电力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电工实习目的篇3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技术实践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出发,在阐述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音乐盒的设计和制作为项目导向法的应用实例,对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考核方法进行论述。该研究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项目导向法;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16-02

收稿日期:2015-01-06

作者简介:须磊(1984—),女,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电路与系统设计、应用电子技术实验研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面向高等工科学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同时还注重职业与项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基于项目导向法,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优势

项目导向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设定的共同任务为中心,在完成所设定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与掌握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完成该项目中所涵盖的教学任务[1]。从现有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来看,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解决学生被动学习与学生本身能力差这两方面的问题。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项目导向法在应用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任务来实施的主动探索与互相协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完成既定任务的教学过程,来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应完成的教学目标。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强调的是理论应联系实践,关注的是电工电子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要目标,理论知识教学应指导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技术实践环节是项目导向法这一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核心部分,其在推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提高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二、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理念

项目导向法在教学中贯彻的理念是重视理论知识应联系实践,关注的是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应坚持以实践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指导学生的实践,并实现为实践服务的最终目的。实践环节作为项目导向法实施的关键,从实践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成果的验收,都需要紧密联系,是一个动态的统一的整体[2]。项目导向法的这些教学理念在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应该贯彻实施的全过程。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强调的是以电工电子技术实践培养的需求为基础,联系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把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为具体的项目,把这些设计后的项目或者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就是说,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理念是以认知心理学作为基础,通过各类科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发展。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理念在应用过程中把教学过程和项目设计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完成教师所设计的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技能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因而可以推动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策略

(一)情境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电路原理、磁路与电机控制、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等等[3]。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拼“积木”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音乐盒的设计和制作这项实践教学项目来说,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电路及工作原理,音乐盒电路分为音乐播放电路、彩灯闪烁控制电路以及工作定时电路三个部分。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自己的业余制作,二是教师引导的项目实施。通过学生事先的业余制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该实践教学项目相关知识的预习程度,还可以确保该实践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导向法作为教学模式的应用其本身是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除了确定项目设计中的主题以外,还要关注到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项目导向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营造和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相关的工作岗位的情况,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情境来体验技术实践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与相关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项目小组会随着项目的变化而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还应关注各类教学方法的应用,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是以实施项目为主,通过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过程来完成学习[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合理地安排师生的互动、交流以及讨论。

(二)实践教学程序

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步骤分为三步,即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成果验收。

项目设计是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实施的首要环节,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5]。项目设计需要教师以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教学任务与教学难点等为基础,联系全社会对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在广泛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的前提下,确定课程任务。仍以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这一项目设计为例,在确定课程任务的基础上设计出实施方案,即在明确音乐盒设计与制作这一任务的基础上来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教师在项目设计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作为主线,项目设计所涉及的任务要具有一定的衔接性,不但可以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还可以关注到新学习的知识。在音乐盒设计与制作中所涉及的知识包括电路、电路工作原理以及音乐盒电路分等相关内容,也就是说,根据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目标,把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再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的任务。

项目实施是在项目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推动学生完成项目中所涉及的任务的方式来完成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开展自己的学习,通过项目实施过程来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要求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上文所提到的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电路板与起装饰作用的板子可以设计成电路板,通过pCB软件的应用来进行设计,可以事先做好,进而确保项目实施顺利。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学生对项目中所涉及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与评价。

项目成果验收指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项目在项目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对自己所设计的作品或者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针对这些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的成果进行总结,明确优秀成果的产生过程与体会,进而在确保学生技术实践成果具有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仍旧以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其所涉及的知识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对音乐片、扬声器、电解电容以及发光二极管等相关器件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项目成果验收来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成果验收等进行分析整理,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料。

四、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需要考核方法的支持[6]。项目导向法在应用于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时,如果只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很难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加之该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项目小组的方式来组织实施,这就决定了需要优化现有的教学考核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该课程项目设计的时间情况,通过提高项目实施报告、项目答辩以及提交已经完成的项目成果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除此以外,在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考核中还可以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者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同时还要针对实施报告、项目答辩以及提交已经完成的项目成果等来进行终结性考核,把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成绩权重划分为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四十,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技术实践学习情况进行评价[7]。并结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来指导学生以后的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电子电工技术实践教学本身是一项系统化的动态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该课程所具有的特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进而从根本上推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立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宁夏教育,2014,(11).

[2]崔凤.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0).

[3]暴琳,许琳莉.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结合[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

[4]胡华文,何丙年.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本质与实施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5]银花.实施“三二一”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电工实习目的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保障机制;工作落实

作者简介:吴强(1961-),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81-02

一、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一)专业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企业和相关产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利的是:地方电力企业大多被国家电网公司代管或控股,高职学生进入企业的渠道基本阻断。有利的是:随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也有了大的发展,变配电运行管理、电器产品生产等企业,对电气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很大,地方高职院校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这为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二)人才培养定位设计

在新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如何定位和发展,这给专业教学团队提出了必须很好解决问题。我们通过调研电力企业、电器设备生产厂、建筑业、工厂等企事业的用人需求,了解过去毕业学生的发展情况。从分析看,毕业学生从生产一线做起,需要经过3到10年的踏实工作,才能成为企业的骨干。在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技能在其发展中,主要用到的是基础的课程知识和宽阔知识面,能够发展的核心是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习能力和处事能力。

按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调研分析,我们的定位是:以工厂电工核心知识技能为平台,面对工矿企业、生产企业、电力企业,具有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管理等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掌握电力专业相关的运行、设计专门知识,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课程体系方案

结合毕业学生就业信息反馈和企业调研情况分析,决定以小型水电站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学生带入供配电行业。以参观电站—学习电站—实习电站—设计电站为主线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维修电工、进网电工和电站运行值班人员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设计。

除学校要求开设的公共课程外。专业基础课程有:工程制图、电工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应用技术、电气CaD、电力内外线施工等;专业核心课程有:水电站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水电站综合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用电管理等。针对企业岗位需求课程有高电压技术及电气试验;针对学生到水电站运行管理安排有:水轮机及辅助设备;针对电气工程施工安排有:电气工程安装预算。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为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我们构建了与课程体系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主要设备是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投资340多万,建设了与专业相关的电工实验室、电了实验室、电工电子仿真实验室、电工操作实训室、变压器电机维修实训室、触电急救实训室、机床电器维修实训室、电工智能考核实训室、配电屏、保护屏安装实训室、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室、微机保护实训室等。在校外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了:电力调度中心、开关站、变电站、火电厂等的参观实习基地;科友电器有限公司、天灵电器厂、泸州特种变压器公司等成套电器产品生产实习基地;流滩坝电站(3×6900Kw)、富顺黄泥滩电站(3×6900Kw)两个电站运行实习基地。

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在工程教师的工程项目经验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毕业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培训,让教师到企业去学习、实习、在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设计中成长,在参加小型水电站、变电站设计中,在参与企业技术改革中,特别是在市级科研项目《地方电网保护、调度管理与建设研究》、《造纸厂节能改造》、《郞酒集团二郞镇基地供配电系统改造建设的研究》等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应用水平,也为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工程案例。

(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机制

通过人才需要调研,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用人需求,以及学生就业信息反馈等,构建一年小调、三年大调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具体为:每一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通过当时的人才需求调研和当时的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情况制定的,课程教学第三年需要针对企业进行必要了的课程调整或增减,以及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来实现对学生的就业定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都需要按程序审批经,然后才能执行。

(三)课程、实践教学标准完善机制

为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实训项目制定了实训指导书,并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体系过程管理的规定。教师课程教学中,需按要求备课、授课、辅导、考试,课程结束,需要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意见,进而补充完善课程标准。学生需求,课程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记录、提问、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等,在学生考核成绩中,学习过程占总成绩的30%左右。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按指导书要求做好实践教学准备、落实项目具体安排和学习任务、参加现场项目指导、评估学生学习过程,评估学习实习报告、实习汇报,评定学生习成绩,写出项目实训总结和提出进一步完善意见。学生需要按项目要求做好预习、按要求认真完成项目、填写实习记录、写实习报告和总结汇报。学期结束,教师做教学总结汇报,教研组做专业教学情况汇报,系进行情况分析,提高下一级课程和实践教学完善意见,并进行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指导书目修改编写。

(四)学生管理体系建设

在学生管理方面,建设以党总支书、团总支书、辅助员、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为主线的学生管理队伍,在学院学生处、团委和系的领导开展工作。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是通过学习手册、学生守册,将要求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通过构建展示平台,让各级学生干部在开展活动和管理中成长,培养团队精神、合作协调意识。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落实

(一)常规管理方面

强调教学规范的落实,学院和学系层面,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做好每一项目工作,并通过学院质量控制中心、学系教学督导小组对要求进行逐一落实。如开学前、中期、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师教案期检查;每四周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期未要组织开展学生评,教师评同行评教;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开展说课程、课程竞赛等活动。学系每期要进行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教学成绩、遵守规章制度、教学纪律等方面的考核,考核成绩与津贴挂钩。以此,引导教师,认真各项教学工作,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二)教学方面

做好对本科、高职、中职教育的研究,在教学观念上,高职要制定以素质为本位的、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和实践教学指导书。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所掌握知识、技能和资源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在课程教学中,要思考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参与、学会应用知识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重在平时观察、考核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情况。要引导教师开展项目、任务、案例、情景、推理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特别要与学生沟通交流,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

(三)实践教学方面

教学观点是:项目任务驱、理实一体,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实现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

实践教学的做法是: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就业特点做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按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设计的实践教学项目分为课程单项实验和综合项目实训两个方面。在课程单项方面,主要有电工、电子、电机、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项目实验;在综合实训方面,主要有生现场参观教学,配电屏、保护屏安装、生产实训,电站变电站主接线设计,电站运行实习,电工技能培训,小型电站设计等。

现在也在思考引入“教学工厂”理念教学,注重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以模拟、模仿和实际应用工程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学会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流程,并因此实现对学生的因人施教学、因材施教、个性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素质方面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从课堂和课余生活两个方面综合设计。让学生学会承受压力、学会处事为人、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生存之道是必须要做的教育工作。

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制定课程标准中,除知识、技能目标外,需要有明确的素质教学目标。课程教学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学习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做ppt、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等;还需要学会按要求、流程做事,学会表达、听话,学会团队合作等,教师必须思考将这些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第二课堂是出人才的主战场。一方面是利用学院和系搭建的人才培养素质平台,让学生在参加管理、活动中,培养管理、组织、协调、办事和沟通能力。一方面是利用专业学习的电工电子协会,让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学习,通过参加电工电子竞赛、教师做的工程项目等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人才培养中需要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就业核心与综合素质融入到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就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学生就会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电工实习目的篇5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媒体

电工电子是中专教育的主要和基础课程。为了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电工电子人才,中专教师有必要积极改善思路,开拓创新教育模式,改善电工电子基础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关于电工电子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掌握电工电子的核心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电工电子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电工电子知识,以提高中专电工电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针对电工电子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当前中职电工电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1.电工电子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电工电子作为中职各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在目前的中职教学中,电工电子的课程教学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完全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电工电子课堂变得更加的枯燥无味,而教学内容也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这样就会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的无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较为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

传统落后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依然采取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上课不能完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讲授知识,只照着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去讲课。电工电子是中职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本应该受到很大的重视,但却往往被忽略,体现不出它自身的价值。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挑战。

3.在电工电子的教学中不重视实践环节

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是,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中,实践课程太少,大多数是纯粹的课堂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只能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理论部分知识,而不能掌握实践知识。总体来说,实验课程太少,同时也不能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实验课程,对电工电子的学习很重要。而目前,中职学生就算是有实验,也是在课堂讲学过程中穿插着进行,独立的实验课程还是很少,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二、提升电工电子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教学

现代的科技十分发达。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借助这些新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利用ppt进行内容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针对特定内容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在进行三极管放大作用教学时,部分学生会觉得很难掌握其中的电流的分配与放大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容易理解其中的概念,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多媒体硬件的优势,直观地展示电流在三极管输入回路中的流动模拟情况,对于较为微小的电流电动来说,就会造成在回路中比较大的电流量。

2.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转变观念,保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无论是授课还是操作,都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加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课前准备教学资料的时候,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般老师都对自己班里的学生比较了解,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前准备好相应的问题,课堂上再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将电工电子这门中职基础课真正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去。

3.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

目前,电工电子教学的理论课程太多,而实践性课程非常少,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直观地去感受那些知识,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尝试,才能体会到电工电子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魅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对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的总结

电工电子作为中职专业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有着本身独特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学校还不够重视,而目前的电工电子教学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学好电工电子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各个中职学校的老师应该继续探究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增加实践性的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骆阳.浅谈电工电子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才智,2014(11).

电工实习目的篇6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46-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机械制造专业等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性质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工电子最新发展技术,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今后学习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我校电气、机械制造、机电、数控等专业的实际情况,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时从理论、实践两方面进行改革,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内容多、课时少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关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基础。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我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自动化、机电、机械制造、数控等多个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有其专业要求,因此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依据行业企业的技术状况、发展需要及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课程内容应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符合教学规律。如机电专业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555集成定时器、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转换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应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

具体教学时减少繁杂的理论推导、删掉有关器件内部结构的分析,如在交流电路介绍电阻、电感、电容时主要讲授它们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区别和简单的应用,将繁杂的相量关系转化为平面三角关系,在介绍二极管和三极管时,只讲授器件的结构和原理,内部的载流子运动不作深入介绍,数字电路则着重介绍集成元器件的功能、参数及应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教材知识硬塞传给学生,而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将理论讲授、课内讨论、技能培养等合理结合,采用了设疑、启发、讨论、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

1、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直观易懂,给学生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拉近理论与实际距离,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如讲集成计数器引脚及功能时,可在实验室现场进行教学,边讲边操作,使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知识,在大脑中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自然过渡,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应用于实际。

2、讨论法

教学中对一题多方案、多解答的命题,或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方案,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对问题的表述能力、参与意识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设疑法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讲授课程之前可列举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如学习555定时器内容时,可拿一个简易门铃,告诉学生这个门铃就是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学习振荡电路时教师可在现场模拟,让扬声器发出由小到大刺耳的啸叫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并产生疑问,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扩大教学信息量,同时由于多媒体的动画、颜色、音响效果,可以使教学内容中抽象的变得形象、静止的变为动态,同时多种颜色线条、文字的运用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介绍二极管特性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生动地将二极管内部结构和正向、反向电压下的特性演示给学生,介绍时序逻辑电路内容时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变抽象为实际,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我校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课程实验单独开设,实验课有自己的大纲和计划,并加大实践教学投入,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得到较大提高。

(一)实践内容的整合

改革后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实验内容分三个层次,有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以熟悉实验仪器、设备,掌握测量方法、认识电路为目的,以传统的给定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实验原理、线路、步骤的方式进行,如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实验、基本放大电路实验;综合性实验以掌握实验方法为目的,学生根据题目和目的,自己确定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如日光灯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给定题目和要求,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步骤、完成测试,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如计数器实验、555定时器应用实验等。通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逐步由熟悉实验仪器、设备、器件,掌握实验方法到综合设计、综合应用,逐步实现能力的培养。

实习有电工实习、电子实习,整合后的电工实习内容有安全用电、常用电工工具、仪表使用、导线的连接、照明线路、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低压电器及控制线路,电子实习通过具体安装与焊接电子线路,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安装、焊接、线路调试、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按整合后的内容实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设计,如数字钟、抢答器、信号灯等,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1、实验按项目进行,实习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实验按项目进行,通过项目训练,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实习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把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到实习教学每个环节上,通过具体任务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如照明线路、控制线路接线,按照实际工作的相关性设置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互为补充、融为一体,而配电箱接线,安排在实习工厂进行,通过指导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际的接线,将学生的实习、学习融于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学、做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2、考核方法的改革

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电工电子实验、实习考试改变原来只凭实验、实习报告给成绩的考核方法,构建了知识和能力兼顾,突出职业能力考核的技能考核体系;实验成绩根据平时实验项目操作和实验考核综合评定,实验考核让学生根据考核题目自己设计电路,完成实验接线、数据测量、回答问题、提交考核报告,这种考核方式能全面、准确评定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实习成绩根据实习记录、实习报告、项目考核、实习考试综合评定,如电工实习的项目考核是将实习内容细分为几个任务,根据技能目标要求,各实习场所根据相应的任务分别考核评分,各项目内容考核有透明度,并且每项内容当场打分,这种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实习的重视,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实践证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只有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欣,徐荣青.优化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与认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增刊),2006.

电工实习目的篇7

关键词高职电工照明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实质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个素质结构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四是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等。

1高职院校电工照明实训环节的现状

电工照明实训环节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楼宇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技能性的实践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照明设备的安装、室内配电布线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和方法,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电工中、高级的技能操作目标。

电工照明实训环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再进行实训,由于之前大量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在实训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已经忘记或记得不是很清楚。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先把理论知识一股脑的灌给学生,后面全部是进行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相反还会有厌恶和抵触,学得很多,学会的却少。特别是在电工照明实训装置上,大多都是在平面的木板等物体上进行,缺乏真实环境下的立体的实践学习,学生碰到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有的同学回家后连自家的照明系统出问题都不知如何去处理。学生就业时,在工作岗位上还要实习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进入角色太慢。

2改进高职院电工照明实训环节的措施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电工照明实训环节的实际状况,主要从教学方法和实训装置上采取措施:一是采用项目的一体化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二是更换原来平面的实训装置,改为立体的房间式的装置。

项目一体化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把电工理论与电工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和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实现电工照明实训环节的理论实际一体化的教学。

电工照明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室内电气照明系统的主要组成;照明点的布置和线路敷设操作;常用室内电气照明装置的选用、安装、布线、调试与验收;室内电气照明工程材料预算;室内电气照明工程资料整理等。可以让学生在七个方面的技能得到训练:室内电气照明供配电系统及配电箱的安装,电线导管及线槽的铺设,导管穿线与导线连接,开关、插座的安装,灯具安装,电气照明施工图材料计算,电气照明施工资料整理。

电工照明实训项目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电工照明实训任务。以室内配电布线装置(小房间)为实体,房间内可设置有常用的照明电器、家具等。根据房间内家具位置和照明与控制要求,将房间内的照明系统分成多个任务,如用白炽灯实现的双联控制、用日光灯实现的单联控制、床头插座和写字台边的插座安装、电表与控制箱的安装接线、风扇调速器的安装接线。确定完成室内配电布线装置(小房间)电气照明工程的时间与目标建设要求。

(2)制定电工照明实施计划。学生根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间,制定完成电工照明设备配线与安装的实施性计划,编写项目实施计划,确定操作步骤。

学生一般由4-6人组成一个施工小组,项目实施计划由小组内成员共同商量制定。在项目实施计划中应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项目预计完成时间与进度安排,施工步骤与质量目标等方面内容。项目实施计划经教师确认批准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3)电工照明实训计划实施。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的质量目标,制定自己小组的施工方案,完成室内配电布线装置(小房间)电气照明工程的操作施工,同时整理出施工的资料。

(4)电工照明实训质量控制和检测。为了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教师与学生均需要按电工照明安装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与质量检测,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施工资料,如建设方案、每项任务的实施与合作、质量管理要求等。

(5)反馈与改进。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把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首先由学生提出整改方案,不完善的老师再加以引导,最终达到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项目任务,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6)电工照明实训课程成绩评定。在电工照明实训教学中,由于将实训分成多个任务进行,涉及到的实训项目较多,学生要完成每个项目的操作训练,因此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评更为合理。综合评分是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平时成绩的综合。理论成绩包括每一个项目的动作原理、检查方法和故障分析的书面记录的完成情况;技能操作成绩包括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先后顺序、接线工艺及平时技能项目比赛的综合;综合成绩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实训纪律、问题解答、环境卫生等几项情况的综合;平时成绩包括平时每个分项目考核成绩的平均。

3电工照明实训环节项目教学带来的思考

整个电工照明实训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一体化教学过程,教师扮演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项目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则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起指导或提示作用。

而对于学生而言,实现的是“项目学习法”,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训练的一体化学习,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它将电工照明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独立计划工作的机会,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完成的同时,项目工作成果和学习方法的过程评价也同时产生。

因此教师的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是使学生实现“项目学习法”,目的在于学生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通过实际操作训练,体现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

3.1教师的观念要转变

教师需要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良好规范的习惯。在电工照明实训环节中,将实训装置设置成一个真实的室内场景,可配备相应的照明电器与家具,让学生自己感受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实现室内照明、负载插座、布线等任务的实施。让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易错易混淆的知识也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而不是教师给予的;实践经验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学生通过这样的“项目学习法”,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

3.2项目化教学要有基本设施保障

项目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学生不再像以往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课,而是突出学生是“项目化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训练操作中自主“动”起来、“学”起来。如电工照明实训里面接日光灯、白炽灯、电风扇、电表、布线等,为了能给每个同学有“动”起来的机会,需要一些设备的支撑,教室要配有多媒体,给实施项目化的电工照明实训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3项目教学法应注重团队合作,要注意学生两极分化

项目教学法,是几名同学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团队的合作很重要。如电工照明实训,床头开关和插座的布线有一段可能就要在同一个线管中,这时负责任务的同学要相互配合。另外,他们与负责照明灯具接线的同学也要相互配合好。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学生两极分化,特别是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教师要有思想准备,并设计好应对措施。

3.4项目教学法的不同任务之间要有衔接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衔接性语言,能够把不同任务、不同模块衔接起来,把理论与动手操作环节衔接起来,把前后不同工作任务中出现的理论知识衔接起来,如白炽灯的工作原理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单联开关和双联开关的区别,这样学生才不会有“零乱”的感觉。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整个训练内容体系之间的关系有深刻把握,而且要求教师打破线性的教学思维,将系统网络的思想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3.5要有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方面的评价

电工照明实训课程可以延伸包含有多个项目、模块或工作任务,且这些项目模块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照明和网络,电压等级不同。因此,如果采用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要针对各模块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先分别考核,再统一评价。评价内容要从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素质能力三方面进行。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实际工作基本态度和规范操作意识的训练,一个同学在进行安装接线操作,其他同学就一定不能随意送电,这些都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目前国家在高职院校中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方法,电工照明实训环节的具体实施,项目驱动、学生考核评价等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教师对项目教学的驾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且,我们也要思考电工照明实训采用项目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不是最好的,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的去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左秀珍.建筑电气安装与装饰照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阴振勇,李英姿.建筑供电与照明.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开发[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3:56~58.

[3]吴全全.“项目教学法”――中德职业教师资进修项目收获之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5o~55.

电工实习目的篇8

论文关键词: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一、专业概况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由原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整合而成的。目前在教学中又分为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气绝缘与电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势及专业特色开设课程及各种实践环节。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电机与电器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与维护等方面工作,因此对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生产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结合点,总结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产实习的内容及存在的不足

哈尔滨理工大学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周时间,实习的内容除全面了解电机的设计、生产、工艺、总装和试验等整个过程外,还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熟悉电力设备的配置、运行方式以及电力部门的工作流程等。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目前的生产实习模式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目前国内电机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发展,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生产任务饱满以及对生产安全要求高,使得他们对接待在校大学生生产实习态度消极。加之各高校众多学生集中进行实习,超出了企业的接待能力,因而使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学生越来越难以有机会实际动手,生产实习逐渐发展为参观实习,随着这种现象的日趋严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最终使生产实习流于形式。

二是经费不足。市内企业的实习费用逐年见涨,市外实习所需的交通住宿费用较多。而学校对实习费用的投入增长缓慢,远远抵不上实习成本的上涨,使得实习经费预算捉襟见肘。

三是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生产实习作为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良机而很好把握。另外,用人单位也未将学生的生产实习内容及成绩作为是否录用的主要参考指标,这也使学生对生产实习的作用产生怀疑而未能高度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实践

1.实习内容

(1)增设实习导论课。为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实习前两周开设实习导论课。在实习导论课上,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解生产实习设置的目的、意义、主要实习内容及教学模式。并结合专业具体情况向大家介绍今后工作中需要的而理论教学中学不到的、生产实习中能够掌握的知识。实习导论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了学生对生产实习的重视,为生产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习内容的优化。

1)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方向对原有生产实习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并结合目前各大电机厂对电机专业本科生要求,在生产实习的内容中增加了电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绘图、电机工程应用软件等内容。利用生产实习第一周的时间让学生采用国家标准机座号进行电机的电磁设计,用autoCaD软件绘出电机定转子冲片图及绕组连接图,采用ansoft软件对所设计电机的电磁场进行计算,应用matlab对电机的性能曲线进行仿真,最后指导学生自己绕制绕组并下线,通过试验看可行否。可行总结积累经验,不可行分析设计中的环节,重新设计。这样,学生对电机设计的整个内容就真正掌握了,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了本专业教师的科研内容。利用一周的时间增加了电机设计制造中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部分特种电机的内容。为学生介绍了如特殊工作环境的潜油电机、特殊结构形式的采煤机用高功率密度防爆电机、特殊供电形式的变频电机、适应当前国家节能形势的高压高效节能电机、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全局优化算法对电机优化设计等专业教师所承担的部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课题等项目中的特殊电机的设计。请佳木斯电机厂、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的电机设计专家结合他们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做电机设计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型等内容的专题讲座。把科研中的内容和工厂技术专家的讲座融入生产实习教学中,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贴近实际应用,既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又能开阔大家视野,深受学生喜欢。

3)为拓宽知识面,实习内容安排饱满,在介绍科研内容的一周内同时安排学生参观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制造厂家等,使学生熟悉电力设备的配置、运行方式以及电力部门的工作流程,增加就业竞争力。

4)最后两周的实习时间联系校企合作厂家,安排学生在企业跟班实习,参与电机铁心的冲剪、机座端盖的铸造及加工、线圈的绕制、下线、铸铝、装配、试验等整个电机的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由企业配备生产、技术一线员工对学生一对一指导,学生真正实际动手操作,真正熟悉和了解电机的生产过程。

2.实习基地的建设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方向前身是哈尔滨电工学院的电机专业,本科专业设立于1958年,无论人才培养还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相应的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广大校友现在多是各大电机厂的技术骨干和重要领导,利用校友起到联系学校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和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和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节能电机工程研发中心”,和南阳防爆电气集团联合建立了“防爆电机工程研发中心”,和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江苏变压器研发中心”。这些工程中心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同时又能满足学生的生产实习。同时良好的合作使得这些企业愿意接纳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并愿意安排学生进行跟班实习,在师傅的带领下实际动手操作。实习基地的建设成功能够有力地保证了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另外,由于这些企业均为行业内著名企业,学生感觉能够在这些企业实习非常荣幸,都认真对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客观上也保证了实习质量。部分同学在实习的过程中,获得企业的认可,就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达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赢。

3.教师队伍建设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事关实习能否顺利进行和实习质量能否提高。指导教师应该由本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但一般这样的教师都是博导、教授和硕导,他们承担课题多,指导的研究生多,加上科研任务繁重,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指导生产实习。因此本专业目前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师多是青年教师,他们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学科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深入的生产实践经验。哈尔滨理工大学正在参与国家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要求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结合这一计划,哈尔滨理工大学选拨年轻教师到对口合作企业从事1~2年的实践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对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催化作用,造就了一批理论素质高、工程能力强的后备队伍,为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实习经费

哈尔滨理工大学目前对生产实习经费的划拨标准按照245元/生。实习经费主要用于企业实习费用、外地火车票、租车费、住宿费和专家讲课费等几大块。实际上经费根本不够。由于专业在行业内的良好声誉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高度认可,合作企业或实习基地为加强校企合作,更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去该企业工作,他们一般会减免实习费用,并适当对每个学生的交通费用和在厂实习期间的住宿、伙食费用给予补助,这样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实习经费紧张的所造成的困难。

5.自主选择实习单位

对于部分将来不从事电机行业的学生,学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但自主选择并不意味着放弃管理。必须监督学生按照生产实习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自身的就业意向及个人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生产实习单位。具体实施中要求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必须提供以下材料: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接收函,并承诺保证学生在厂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学生本人及家长签字的安全保障协议;实习手册(含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完备的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期间的照片)。没有上述材料则视实习无效。实习期间要求实习单位必须指定一名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和校内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增强实习的针对性,提高实习的效果。

四、实习效果

自2006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实施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来,本专业方向对生产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而在实际中很有用的知识。调查表明,通过实习导论课,93%的学生明确了实习目的、意义和任务,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热情;87%的学生认为实习时间和任务安排饱满合理,实习效果好;98%的学生喜欢这种实习模式。

通过对新模式的实践,实习学生和实习企业的信息反馈表明我们对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是切实可行的,提高了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收获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就业需求,为其提供了自由的选择机会,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够实际动手操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与企业的接触,为学生就业和企业考察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电工实习目的篇9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电工学培养改革

[作者简介]陆宁(1980-),女,壮族,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工学教学改革。(湖北武汉4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武汉理工大学人才模式改革类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4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36-02

2010年6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改革促进并引导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高等院校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实用型人才。电工学作为非电学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学科,不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而且对于大学生完成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事各类技术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严重滞后,导致现阶段高等院校电工学教学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甚至出现“学而无用”“毕业即失业”等现象的发生,不但严重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同时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秉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理念,大力加强电工学教学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无疑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目标

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学习的重点是电工学理论知识,很少进行电工学工程实践,这样就导致相当多的大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电工学理论知识,但是一旦遇到电工学的实际问题,常常难以解决。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创新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工程实践为重点的电工学教学改革。

推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将传统的在校电工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单一学习模式,转变为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实践学习的双学习模式,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大学生工程实践时间,为大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时间基础。为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意识,除保证大学生充足的工程实践时间外,高等院校还要按照电工学的学科特点,在企业安排不同的教学学习环节。例如:认识、生产、毕业实习环节,基础课程学习环节,专业课程学习环节,实验环节等。在处理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的关系上,高等院校可以灵活掌握,既可以采取先在学校进行一段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再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随后再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交叉学习方法,也可以采取先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再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学习方法。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认真分析课程特点以及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职业道德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个目标,高等院校必须努力创建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实践、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体系创建过程中,高等院校必须努力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校企实践相结合,通用标准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企业资源,以培养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为基础,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

二、高校“电工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工学在许多行业当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今许多单位都要求员工要有一定的电工知识基础,所以现在我国的许多高校都越来越重视“电工学”这门课程。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创立“电工学”这门课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拥有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电路方面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在“电工学”这门课程当中,包含丰富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社会和生活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兴事物,这也使得“电工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电工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非常有限,如果要向非工业专业的学生教授,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高校需要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电工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三、高校“电工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随着“电工学”在高校学科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要综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科的基本背景对“电工学”进行系统的改革,特别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今天,高校需要通过改革促进高校大学生对“电工学”的进一步理解和学习。

(一)精简“电工学”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在“电工学”课程当中包括了许多电子电工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理工科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留给“电工学”的课时太少,高校的老师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指导,而且“电工学”的教学往往只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不能够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所以,这就要求高校的“电工学”应当把那些课程当中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细节部分进行删减。例如高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电路讲解的时候,可以把具体的计算过程舍去,而对其他的更为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在对大学生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当中,只要能够让学生理解公式和定律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记忆性的内容不用花费过多时间去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以及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就要求高校在“电工学”课程当中要更多地涉及有关电子科技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的知识应当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使得高校“电工学”的课程更符合时展的需要。高校的“电工学”课程也应当更多地向着实用性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当中融入最新的电子电工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得“电工学”课程具有更多的实用性,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应当完善“电工学”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电工学”课堂教育中,都是以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由于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激发,使得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需要,我们应当进一步改革当前高校“电工学”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教育。

高校应当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电工学”课程的积极性,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电工学”的知识,在教育过程当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好地互动起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育当中应当发挥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在课堂教育当中引导大学生,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和把握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电子电工的相关知识。

(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高校“电工学”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内容

在“电工学”课程教育当中应当更注重其实践性的特点。大学生学习“电工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体系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所以我们应当在理论教学的课程中更多地加入实践性的环节,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过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电工学”的内容,这样也可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

“电工学”在关于实验方面的教学内容上要更多地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要注重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对“电工学”的内容加深理解,这样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于学习“电工学”的兴趣,并且可以组成集体的形式进行学习。为了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的“电工学”课程还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完善,要结合一些高科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电工学”课程进行改进。同时,要注重课程的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电工学”的教育效果。

(四)高校应当逐步把“电工学”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共享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的工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高校的“电工学”教学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有利的平台,促进高校“电工学”的教育效果。高校应当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工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查找到“电工学”方面的资料。高校应当在互联网当中建立网络课堂,共享课程资源和资料。在今后的高校教育过程当中,互联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的“电工学”教师除了要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之外,还需要对该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配合高校课堂的理论教学,在互联网上对高校大学生对于该学科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除此之外,高校的“电工学”教师还应当努力搜集一些“电工学”课程方面的网络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工学”的教学质量。

(五)高校应当改革“电工学”的考核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当中,“电工学”主要是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方面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就是在课堂当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最终的考试成绩就成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好坏的评判标准。这样的评判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这样的考试还是属于应试教育,不能够对学生是否掌握此类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评价。因此,高校应当对“电工学”的考核模式进行变革,要重点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真正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遇春,王军.高等学校教学任务约定制度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2]刘宏,肖发远,黄朝志.构建创新创业特色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

[3]李鸿儒,王天曦,韦思健,等.在工程训练中注重“电子实习”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2).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5]卢建辉,冯海成,韩志磊.试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综合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6(27).

[6]李锡,林连山,樊薇薇,等.谈电工学教学中的探究式与研究式教学[J].教育探索,2012(3).

电工实习目的篇10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概况

《电工基础》是中职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电磁的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简单机床电路、安全用电。《电工基础》课程主要用于电类专业人员的电工知识培训,也可用于机械等其他非电类专业人员的培训或供读者自学使用。《电工基础》课程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与实验,因此部分学校单独开设了电工实践课程。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入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等问题。再加上《电工基础》课程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吃力,导致对课程缺乏兴趣。并且《电工基础》课程多以理论、公式、概念等内容为主,缺少实用性与创新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得学生参与性差,主动学习能力弱,最后导致学生对概念性东西掌握不深刻,而且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以《电工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呈现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1]。

三、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针对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率差等问题,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中职学生由于入学基础差,所以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对于较难掌握的课程有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多给予学生理解与支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重塑自信。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多教授一些实用性较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设计家用灯的安装、广告灯的设计、彩灯的设计、门铃电路制作等实践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讲授理论与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枯燥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项目实践中,因为学生全程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还能从中收获成就感[2]。

(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专业技能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电类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电工知识,其他非电类专业的培训或者读者也会用到这门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应针对这一要求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理论性强实际应用较少的理论概念可以适当弱化,着重讲授安全用电,并且在整个课程中把安全用电贯穿其中。多安排实用性较强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

(三)鼓励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虽然入学基础较差,但是思维活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动手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运用项目教学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都很差。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指导,共同创作完成一个项目,通过对操作性、实用性强的项目进行操作,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3]。

(五)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围绕一个理论概念提出问题,这个问题既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探讨中的组织者。在问题式教学中,让学生主铀伎迹分析探讨并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电工知识。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学普,邵长.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2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