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利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52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79006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BJY028。

摘要: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则会倾向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权衡决策;微利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盈余管理的实现方式看,主要有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Schipper,1989)。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主要是会计政策)实现的,后者则是通过有意安排真实的交易活动来实现的。盈余管理研究之初的重点主要是应计盈余管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Healy&wahlen(1999)和Dechow&Skinner(2000)指出管理者除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外,还可能会采用加速销售和延迟已有研发计划,减少当期研发费用和维修费用等真实活动来操纵盈余,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才受到关注。Grahametal.(2005)的调查显示,80%的财务主管更喜欢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因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更难被审计师们预知和发现。与这个调查结果一致,Roychowdhury(2006)利用大样本数据验证了管理者利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以实现避免亏损或达到分析师预测目标。Barton(2001)和pincus&Rajgopal(2002)运用联立方程方法发现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使用是有先后顺序的。Badertscher(2011)的研究发现,在公司价值连续高估期间内,经理们会在早期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接着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最后是非一般公认的盈余管理手段。Cohenetal.(2008)的研究发现,在萨班斯法案施行后,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在减少,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在增加。Cohen&Zarowin(2010)的研究发现,在配股当年,管理者更趋向于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Zang(2011)的研究发现,管理者替代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并且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次序要优先于应计盈余管理。我国一些学者也研究证实真实盈余管理是存在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是可以替代使用的。但是,面对两种相互可以替代的盈余管理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影响不同盈余管理方式采用的因素是什么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也是盈余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而与此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中还尚未开展。因此,本文研究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决策的次序和盈余管理成本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微利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其中真实盈余管理是我国微利公司调增利润的主要方式;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管理者主要根据盈余管理成本进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会更倾向于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二、研究假设

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性的,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进行盈余管理时,面对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可替代性,管理者会在两类盈余管理方式的收益和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以期以较小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益。由于微利上市公司采用盈余管理后的主要效益即是将利润提高到某一水平,采用任一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效益是相同的,因此在进行决策时主要是基于盈余管理成本的考虑。

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和经营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它依托于一定的经营环境和会计环境。不论是真实盈余管理还是应计盈余管理的使用,均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会计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成本。已有研究发现,在给定的盈利水平下,管理者并不是随机选择某一种盈余管理方式,而是考虑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会计环境,当某一种盈余管理方式受到较多限制时,就会选择另一种方式。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取决于另一方的成本。

会计弹性反映了应计盈余管理运用的空间,包括应计项目的金额大小,以前年度已运用盈余管理的应计项目等。会计弹性越小,表示可供管理的应计项目金额越小,或是以前年度运用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导致当期应计利润的回转,使当期运用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当会计弹性高时,管理者更愿意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而不是削减研发费用;而当会计弹性低时,应计项目调整受限,管理者则偏向费用操控(wang,2006)。因此,本文提出以下补充假设:

H1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计弹性较小的公司具有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

Grahametal.(2005)在调查中发现应计盈余管理相较于真实盈余管理更能够引起审计师和市场监管者的注意,因此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受限于外部监管。相较于低质量的审计师,乐观高估的会计估计将更难取信于高质量的审计师,而且当监管者加重对公司会计活动的审查力度时,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更易被察觉,因此,本文提出如下补充假设:

H1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到审计师和监管者更严格监管的公司具有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

作为对企业最佳运营决策的偏离,真实盈余管理不可能增加企业的长期价值。当企业要偏离其最佳运营决策时也会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市场领导者比市场追随者享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他们有不断累积的经验,规模经济效应,与顾客和供应商的更强议价能力,投资者对他们的关注以及他们对竞争者的影响力。因此,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较低,因为真实盈余管理对他们竞争优势的侵蚀相对较小,于是,本文提出如下补充假设:

H1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处于非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

财务状况差的公司,实际经济业务偏离最佳决策的边际成本相对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会更加昂贵。Grahametal.(2005)在调查中发现,如果公司正处于“负面混乱”中,财务主管们的努力求生将导致对财务报告进行更多的管理。据此,本文提出以下补充假设:

H1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务状况差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根据假设H1a-H1d,本文预期管理者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主要依据盈余管理成本。因此,本文主要根据盈余管理程度及其成本分别建立如下回归方程,分析不同的盈余管理成本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二)变量含义

Rm表示总体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主要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分别以异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R_CFo)、异常酌情费用(R_DiSX)和异常生产成本(R_pRoD)①计量。由于三种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具有抵消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抵消影响,本文借鉴Cohenet.al(2008)中的方法分别以Rm1和Rm2来表示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其中Rm1=(-1)*R_DiSX②+R_pRoD,这其中只考虑了异常酌情费用和异常生产成本,是因为扩大再生产也会造成当期异常低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如加入R_CFo,可能会导致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虚增;Rm2=(-1)*(R_DiSX+R_CFo),由于异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主要由销售操控等引起,因此在Rm2中剔除了扩大生产等对异常经营现金流的影响。Rm1和Rm2值越大,表示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Da表示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由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量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表示。

∑kCost_Rm表示真实盈余管理的各项成本。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上市公司当期期初的财务健康状况,以Z_Scoret-1表示。Z_Scoret-1为美国edwardaltman教授在1968年建立的Z-score模型③计算出的综合风险得分,即Z值。对企业来说,Z值越大,企业财务状况越健康。财务状况差的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难度较大,边际成本较高,因此预期Z值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另一类是企业期初的市场地位,用企业前期销售收入与该企业所在行业总收入的比值表示,以market-1表示。对于行业的分类,本文参照我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分为12门类,由于大部分公司集中在制造业,每年均占总数50%以上,公司间的收入差异较大,因此又将制造业细分为C0-C9共10类。企业收入所占行业收入的比率越大,公司的行业地位越高,拥有越多的资源和竞争优势,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边际成本越低,因此预期该收入比率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

∑LCost_am表示应计盈余管理的各项成本。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主要包括会计弹性、审计师和市场监管三个方面。

会计弹性反映了应计盈余管理运用的空间,主要用以下两个指标计量。(1)以前年度已运用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Barton&Simko(2002)研究发现,资产负债表累积反映了以前年度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净资产的高估水映了以前年度应计项目的调整程度。因此,本文以净资产的高估水平作为衡量会计弹性的一个变量,以noat-1表示,其值等于“前期净经营资产/前期销售收入”。noat-1越大,表示后期运用应计项目调整利润的空间越小,管理者越趋向使用真实盈余管理,因此noat-1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2)企业期初的经营周期,其值等于期初应收账款周转期加上期初存货周转期减去期初应付账款周转期,以CYCLet-1表示。应计盈余管理是对应计利润的管理,应计项目金额越大,可供周转的时间越长,企业运用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大,会计弹性越大。因此,随着CYCLet-1的不断增大,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越小,管理者可能更偏好选择应计盈余管理。

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衡量审计师的监管程度,以BiG4表示,当样本公司当期负责审计的事务所为前四大④时,取值为1,否则为0。根据已有文献,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高,发现错弊的概率较高,因而监管力度大。因此,当事务所规模较大时,管理者较倾向使用真实盈余管理,预期BiG4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对于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我国不仅对其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更要求这些重要行业经营者承担特别义务,接受政府和公众监督,而且是涉及具体经营事项的监督。因此,这些行业相对其他企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的披露风险较大,管理者趋向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本文以SUV表示是否是国家重点监控行业,如若是,取值为1,否则为0。根据国资委的最新部署,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同时,国有经济对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保持较强的控制力,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和科技等行业。本文预期SUV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原有的一些应计盈余管理发生的项目进行了限制,如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等,这些新的规定将使企业会计信息变得更加透明,且企业会计信息将可以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信息判断和评价的基础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因此,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应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本文以aCCp表示当期是否在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后,如若当期是2007年及以后,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aCCp应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mControls表示各项控制变量。(1)GDp,各年国内生产总值,控制各年总体经济的影响。为了控制行业影响,本文进一步将各年的GDp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又细分为工业⑤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又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及其他第三产业。(2)SiZe,样本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减去行业中值,控制公司规模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3)Roa,总资产报酬率,控制公司的盈利能力。(4)GRow,总资产增长率,控制公司成长性的影响。(5)FinanCe,公司的融资需求,Xu(2010)认为盈余管理程度会受到公司筹资需求的影响。本文借鉴李彬(2009)的简易定义,当样本公司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既大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又大于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时,取值为1,认为公司有较高的融资需求,否则为0。(6)LeV,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偿债能力越差,其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7)公司治理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股权过于集中会带来“一股独大”现象,容易发生盈余管理行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薪酬(BonUS),较高的薪酬可能会减小高管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激励管理者为谋取私利减少盈余管理行为。(8)eRR_Da,eRR_CFo,eRR_pRoD和eRR_DiSX分别为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估计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标准误差),它随着模型估计残差的增大而增大,反映了盈余管理自由裁量的行业特征,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各类盈余管理的计量误差,分别用于Da、Rm1和Rm2模型。

(三)样本选择和描述性统计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2001-2009年非金融类的a股微利⑥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按以下步骤进行筛选:基于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模型对数据的连续性(至少三年)要求剔除连续性不足的样本;剔除收入为负或股东权益为负的样本公司;剔除掉其他数据不全⑦的样本后共564个年度样本。为了剔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了winsorize⑧处理,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2009年微利公司的平均真实盈余管理程度Rm1和Rm2分别为65%和41%(中值分别为62%和40%),平均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为07%(中值为08%),明显低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说明微利公司主要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提高当期盈余。Z_SCoRe的均值为7635,而中值仅为1274,标准差为25854,说明Z_SCoRe数据波动较大,将样本公司的Z值与判断标准相比较,其中有32%的公司财务状况良好,56%的公司面临破产的危险。仅有37%的微利公司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前四大。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决策的时间次序

关于盈余管理决策时间的次序有两种假设,一种假设认为盈余管理方式的决策是管理者同时做出的(Barton,2001),因而很可能存在联立性问题,为了提高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应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另一种假设认为真实盈余管理只能发生在会计年度内,而应计盈余管理可以在会计年度终了后施行,真实盈余管理对应计盈余管理会造成影响,而应计盈余管理并不会对真实盈余管理造成影响,只需要在Da模型中考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即可(Zang,2011)。因此,在分析盈余管理成本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决策的影响之前,首先采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以检测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是否存在联立性,为此本文建立模型(3)为内生性检验模型。

式中Controls为一系列外生解释变量,包括真实盈余管理成本、应计盈余管理成本以及成本模型中的相关控制变量;Rm分别指Rm1和Rm2。

Hausman检验的原理和具体步骤是:首先寻找一个工具变量,该工具变量应满足与解释变量(Rm)高度相关,但与残差不相关;然后分别将Rm1和Rm2对相关外生变量和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残差项μ1和μ2;然后将μ1(或μ2)代入上述模型中进行回归,若μ1(或μ2)系数显著不为0,则表示拒绝Rm1(或Rm2)在Da回归方程中的外生性,说明Rm与Da的误差项相关,存在联立性(内生性)。该方法的关键是工具变量的获得,本文参照肖维嘉(2009)的方法,将Rm1和Rm2分别对Da和其他相关外生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出残差项inS1(或inS2)。由inS1和inS2与Rm、Da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inS1(或inS2)与Rm1(或Rm2)显著正相关,与Da和其他相关外生变量完全不相关,因此inS1(或inS2)可以作为Rm1(或Rm2)的工具变量。

将Rm1(或Rm2)对inS1(或inS2)和其他外生变量进行回归,将得到残差μ1和μ2代入模型(3)中,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Rm1的残差μ1和Rm2的残差μ2系数显著不为0,说明Rm1或Rm2与Da存在联立性,两类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Barton(2002)等人的假设,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应计盈余管理并不仅仅用来调节真实盈余管理的未预期后果,它也是管理者实现预期盈余目标的重要调节手段。

(二)盈余管理成本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前面的联立性检验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模型(1)和模型(2)的基础上分别加入Da和Rm构建联立方程,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剔除内生性影响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成本对盈余管理决策的影响。

模型估计的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Rm1与以前年度已采用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noat-1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期初经营周期CYCLet-1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Rm2与CYCLet-1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企业会计弹性的减小,应计盈余管理成本增加,管理者较多地采用了真实盈余管理手段,与假设H1a一致。Rm1与SUV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Rm2与BiG4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政府行业监管和外部审计监督力度的加强使应计盈余管理成本增加,导致企业更加偏好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因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增加,与H1b假设一致。aCCp在Rm1和Rm2两个模型中,与Da的系数均为负数,与Rm1和Rm2的系数均为正数,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增加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的应用,但是这种作用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真实盈余管理一直是管理者实现预期盈利目标的重要手段,虽然改革后新的会计准则抑制了大量应计盈余管理手段,但是真实盈余管理对未来业绩的负面影响要大于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并不会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总体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

Da1和Da2与表明市场领导地位的matkett-1变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企业的市场领导地位越低,运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越高,管理者越倾向于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但是Da1和Da2与表明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变量Z_Scoret-1均不显著,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对管理者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作用不大。Da1和Da2均与SUV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noat-1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外部监督力度的加强,会计弹性的缩减,运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增加,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受到限制。

五、结论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影响不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从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会计环境两个方面对影响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成本进行了分析,以我国2001-2009年的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2)盈余管理成本是两类盈余管理方式中选择的影响因素,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会更倾向采用较多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经营目标。

本文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分析了盈余管理成本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者根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会计环境更准确地识别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真实盈余管理成本和应计盈余管理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本文只研究了会计弹性和会计监管、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尚未考虑,如所得税的影响,对未来业绩的影响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管理者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这也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具体计量模型见张俊瑞、李彬和刘东霖(2008)“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保盈动机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的计量模型。

②因异常酌情费用是负向的影响,其越小表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而异常生产成本越高则表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为了避免求和导致二者影响程度相互抵消,故此将异常酌情费用乘以(-1),表示异常酌情费用越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③具体得分计算模型见徐秀渠(2010)“altman’sZ-Score模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引用的公式,计算得分时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上市公司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④四大事务所分别指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⑤同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相对应,这里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⑥微利上市公司是指其披露的盈余数据恰好跨过盈亏临界点的一类特殊上市公司群体,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将Roe处于[0,1%]这一区间的上市公司界定为微利上市公司。

⑦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估计模型采用分年度和分行业估计方法,因此对于某些样本数量较少的行业样本在研究中均被删除,此外还包括一些数据缺失的样本亦被删除。

⑧将被处理数据的前1%和后99%数据替换为1%分位和99%分位的数据。

⑨mizik和Jacobson(2007)研究发现相较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活动造成的市场对企业的错误估值更甚;我国李增福等(2011)研究发现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应计盈余管理会导致融资后公司业绩的短期下滑,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则会引起公司业绩的长期下滑。

参考文献:

[1]Schipper,mentaryonearningsmanagement[J].accountingHorizons,1989(3):91-102.

[2]Healy,p.m.,J.m.wahlen.areviewoftheearningsmanagementliteratureanditsimplicationsforstandardsetting[J].accountingHorizons,1999(4):365-383.

[3]Dechow,p.m.,Skinner,D.J.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tionersandregulators[J].accountingHorizons,2000(14):235-250.

[4]Graham,J.R.,Harvey,C.R.,Rajgopal,S.theeconomicimplicationsofcorporatefinancialreporting[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5(40):3-73.

[5]RoychowdhurySugata.earningsmanagementthrough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6,42(3):335-370.

[6]Barton,J.Doestheuseoffinancialderivativesaffectearningsmanagementdecisions?[J].theaccountingReview,2001,76(1):1-26.

[7]Brada.Badertscher.overvaluationandtheChoiceofalternativeearningsmanagementmechanisms[J].theaccountingReview,2011(9):1491-1518.

[8]Cohen,Da,Dey,a,Lys,tZ.Realandaccrual-basedearningsmanagementinthepre-andpost-Sarbanesoxleyperiods[J].theaccountingReview,2008(83):757-787.

[9]Zang,amyY.evidenceonthetradeoffbetweenRealmanipulationandaccrualmanipulation(march1,2011).availableatSSRn:http:///abstract=961293orhttp:///10.2139/ssrn.961293.

[10]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09(6):99-107.

[11]Seanwang,JulinaD′souza.earningsmanagement:theeffectofaccountingflexibilityonR&Dinvestmentchoices[J].JohnsonSchoolResearchpaperSeries,2006(1):33-75.

[12]Barton,J.,p.Simko.thebalancesheetasanearningsmanagementconstraint[J].theaccountingReview,2002,77(Supplement):1-27.

[13]GaryK.taylor,ZhaohuiRandallXu.Consequencesofrealearningsmanagementonsubsequentoperatingperformance[J].ResearchinaccountingRegulation,2010(22):128-132.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2

盈余管理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至关重要,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容易出现会计舞弊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内容入手,进而分析其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并对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质量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意见

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分别在上海、深圳两个城市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开始了资本市场的尝试,对企业上市融通资金、促进上市公司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上市公司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在《公司法》及《证券法》中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尤其是持续获利能力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出现经营业绩不佳、连续亏损的情形,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将遭到退市的严厉处罚。少数经营前景堪忧的公司为了保住其上市资格,采取人为调节公司盈余的手段,以达到虚假盈利之目的。因此,国内上市公司因盈余管理而产生的会计舞弊问题时有发生,进而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及其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为国内证券市场的改革及发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相关审计机构及人员,在其执业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加大审计力度,进而出具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以期达到对公司投资者及债权人负责的目的,并最终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架护航。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容

目前,盈余管理的理论问题国内乃至国际对其争论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大致可以分为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的“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观点及凯瑟琳•雪珀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观点。但笔者认为其本质都是会计主体利用一定手段来人为调节公司盈余,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大体具备以下涵义:

1.盈余管理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一般是指经理执行层及董事会;

2.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公司盈余;

3.盈余管理的方法及手段是Gaap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在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

4.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使其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以满足某种需求。可见,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或执行层在相关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其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公司盈余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公司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行为。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1.公司管理当局自身需要。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臻完善的今天,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愈加清晰,公司经营效益好坏直接决定着管理当局的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因而,公司管理当局为其自身需要,进行盈余方面调整是极有可能的。

2.对外发行股票及上市的动机。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是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有盈利,而其预计的利润率要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对于这一条限制性规定,一部分公司是无法达到的,因而一些为了上市融资的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为自己进行所谓的上市包装,以取得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的资格。

3.避免公司被退市的动机。我国为了保护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条件。其中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内连续出现亏损,证券监管部门将暂停其股票的上市交易资格,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削除亏损。如仍不能扭亏为盈,证监会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资格,也就是做退市处理。公司上市后又遭到退市将带来巨大的损失,一些“披星戴帽”的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利润。因而,利用盈余管理的方式实现扭亏的做法,也就变得极为常见了。

4.出于节约纳税成本的动机。随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日益健全,纳税成本问题已成为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直接关系到其所得税费用问题,进而影响到其留存收益。所以,一些公司为了节省所得税纳税成本,采用诸如尽量少列收入、多计成本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从而利用少支出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的盈余管理方式,以实现其节约纳税成本的动机。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1.通过交易实施盈余管理。收入是实现企业盈余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收入是有赖于交易进行的,因而上市公司通过交易可以起到盈余管理的作用。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盈余目标,通过一些特殊交易诸如:关联方交易、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另外一些公司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及时间来操控盈余的实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经常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实施盈余管理。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或是执行层,要求其财务人员采取会计政策变更的方式实施公司的盈余管理。大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通过变更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以及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收入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或是费用化的问题等方式人为调节利润,以期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借助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因为公司上市的前提条件和要求较为苛刻,所以争取上市资格的难度较大。在过去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唯GDp论”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寡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一项内容,因而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内上市公司所谓的“壳资源”相当地看重。一些经济效益不佳,甚至是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当地政府更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保住其上市资格。地方政府一般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支持或是财政扶持,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可见,上市公司借助地方政府的相关支持也可以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标。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

(一)审计意见的内涵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标志。同时,二者的分离使得上市公司形成了委托关系,这种关系造成了委托方与受托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对于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由此也促进了审计行业的发展。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对企业的审计工作以后,就企业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所出具的相关意见。审计意见大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2.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3.保留意见;

4.否定意见;

5.无法表示的意见。上述的第2~第5种类型,又被称作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也就是审计人员对于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异议。可见,审计意见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检验国内审计工作从业者审计质量的标准之一。

(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直接关系到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通过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其手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因盈余管理的存在,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同时也制约着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有可能损害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现实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执业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方,在其审计执业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具有审计和评价的重要作用。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着审计意见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涉及到市场经济中各方利益时,独立性原则被审计职业界视为审计的灵魂。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土壤”来看,一些公司大多围绕着上市资格或是配股资格等融资活动而展开盈余管理活动。注册会计师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债权人及证券监管部门的保护者及代言人,能否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且能否按照证券监管部门的制度、法规对于采用盈余管理较多的行为公正客观地对外披露、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同时将其体现在审计报告之中,已成为检验国内审计市场遵循独立审计原则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可以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已经直接地影响到相关从业人员出具的审计意见,是能否真实遵循独立性原则的重要标志。

三、识别盈余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质量的策略

(一)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处罚力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法律的重要性。盈余管理问题看似是上市公司通过人为调节利润的方式来实现其自身利益,但深究其原因可以看出,实际上是利用我国目前相关会计法规、制度及准则中存在的漏洞而为其所用。若想完全避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应该从完善及调整目前相关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源头上扼制该类问题的出现。目前之所以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调节利润还是因为处罚力度太轻所造成的———即犯罪成本过低。我国应该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责任的认定和处罚力度,强化对于审计造假行为的处罚,以达到提高犯罪成本的目的。发现一起类似事件,就要严肃处理,使得会计信息造假者“闻风丧胆”,做到其“不敢造、不能造、不想造”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二)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力量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微妙的。一方面,上市公司聘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支付审计费用,其相当于注册会计师的“衣食父母”;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又担负着公司投资人、债权人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重托,对上市公司进行独立的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从表面上看,审计人员很难对被审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具较为独立、客观的审计意见。因此,这就要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积极提高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自身职业操守的培养,严格要求自己,本着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开展审计工作,对于发现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到及时、准确的披露。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地加强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监督力量,从而堵住其借助盈余管理的方式,人为控制公司经营业绩的漏洞。

四、总结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保护其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建立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对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及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应很好地利用其职业判断力,并且遵循独立性原则对其执业过程中所发现的盈余管理问题作出公允性评价及披露,以便更好提高其审计意见的质量,并最终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国家的经济繁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焕娣,李璐宇.基于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2013.09

[2]安鹏,宋雪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

[3]李小蒙,刘鹏飞.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6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3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融资动机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优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大股东具有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配股是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

(二)高级管理人员逐利和更迭动机

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成本的存在,企业管理当局往往通过实施选择和变更会计政策等盈余管理行为来达到其收入最大化的目的。同时,高级管理人员会采取尽量提高利润和美化财务状况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以避免解雇或被免职的命运。

(三)上市公司避免退市的动机

根据证券管理法,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若在一定期限内仍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上市资格将被终止。因此,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当面临三年亏损困境时,公司想方设法要变卖资产,进行债务重组,通过盈余管理先多摊多转费用,采取对公司有利的会计政策等措施,使公司在第四年盈利,摆脱永久退市的困境。

(四)政治成本与债务契约动机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采用一些将当期利润递延至未来的会计政策,以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暴力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那些违反债务契约或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的公司将会做出调增收益的会计选择,来减轻或逃避负债契约的限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愿意选择可增加资产或收入以及减少负债或费用的会计政策,以避免产生违约行为。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很多,除了以上四种主要动机外还有避税、隐性分红等动机,其主要目的都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引致股价上涨、提高中小股东收益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作为占总股份绝大部分的控股股东以非流通股的形式存在,中小股东主要以流通股形式存在。股价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盈利及盈利增长。投资者们常常过于注重成本收益比率,他们把它当成股价是否便宜的衡量标准。

通过提升企业的报告盈余可以对投资者形成巨大吸引力。企业可以采用会计技法等手段来操纵报告盈余,调整盈余的时间分布特征等方式完成盈余管理,从而达到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目的。股票价格变动是以企业披露的财务和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企业报告盈余状况越好,股票价格就会越高,这样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形成了乐观的判断,增强了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信心,使得投资者继续向企业投入资金,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二)通过再融资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1、通过债权融资致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债务融资是企业资产质量良好的信号。当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时,一般做出调增收益的会计处理,以虚假信息等方式提升了报告盈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试图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债务融资或逃避契约限制。经过盈余管理的盈利指标显然具有相当的蒙蔽性。因此盈余管理的结果极大地影响着中小股东的投资判断。

2、通过股权融资致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在我国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控股股东为了从上市公司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时,在大股东的控制下,上市公司为了从股票市场筹集到更多的股权资本,会采用各种手段虚增企业的报告盈余完成管理盈余,使配股前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不惜采用盈余管理手段努力获得配股资格,而没有致力于提高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从而造成了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误导和欺骗。

(三)盈余管理导致信息不对称,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1、盈余管理与大股东的报告盈余操纵

中小股东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行为,但他们通常没有精力或能力对上市公司的背景资料和会计报告做深入研究和分析,于是净利润、每股盈余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这样的会计信息数据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他们理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缘于控制性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以牺牲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侵害上市公司的财富。

2、盈余管理与“隧道效应”

由于法律保护不健全和积累投票程序强化了大股东的有效控制,盈余管理在大股东的控制下可以使大股东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掠夺,“隧道效应”就是大股东掠夺行为的一种隐蔽方式,将资产和利润以非公开的方式转移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了报告盈余,而公司缺乏真实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机会,必将制约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

通过盈余管理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决策管理行为中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往往弊大于利。

三、相关建议

(一)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减少盈余管理

通过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对严重违反有关法规操作损益的行为,应予以严肃查处,以确保整个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减小盈余管理对中小股东决策的不利影响。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和职业水平,加强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审计,对那些异常波动的营运资金项目和利润表中异常应计收益项目,要予以特别关注并给予充分的信息披露,以保证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相关制度建设,缩小盈余管理空间

应加快出台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真空地带”,补充和修订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在制定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时,应考虑尽量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回避模糊性语言和概念,通过采用充分披露的原则,来增加可为公众获取的信息量,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盈余管理水平

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健全和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约束大股东行为以减少恶意盈余管理最重要的方面。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4

关键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引言

证券市场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核心,证券公司则是重要的参与主体,这对我国的证券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证券公司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能够对证券公司的发展得以健康规范的进行,就需要采取新的盈利模式。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在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需要理清影响因素,构建新的盈利模式,从而使之能够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所以加强这一层面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1.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内涵分析

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是经济体在投入经济要素后获取的现金流方式及获得其他经济利益手段的混合,主要的核心就是对现金流入途径组合的获取。现阶段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次的研究主要从几个层面来说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从盈利的途径层面来看主要就是能为证券公司带来盈利来源的业务,途径愈多就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就愈强。而在方式上就是通过途径获得收入过程中借助的一些媒介[1]。将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中业务结构合理化的呈现就能够让其收入结构更加的均衡,在资源的配置上要能得到优化,对盈利模式的不断完善更新能使其更好的顺应资本市场发展。

2.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发展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并逐步得到了完善,从发展初期的资本规模小以及资金实力有限,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今我国的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以及证券自营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占据了大部分总收入,其中在经纪业务层面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有比例较大,我国的证券公司开展证券经纪业务最为主要的形式就是营业部制,并已经从坐商向着行商进行了转变,而微型营业部的逐步设立也从成本上远低于传统营业部,而法律上的逐步完善也对证券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

另外,目前投资银行的业务层面在业务范围上主要是局限在ipo和证券发行与承销上,而像股权质押融资、约定式购回等业务的收入也有着一些不稳定特征。再者就是自营业务,这是指我国证监会批准经营证券自营业务的证券公司采用筹集资金,并在自己名义账户下实施的有价证券交易并获利的行为。券商收入来源中自营业务和市场的关系较为紧密,所以就有着不稳定性。最后就是在资产管理业务层面,通过专业信息优势来对客户委托对客户资产的管理运作。

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主要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1.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主要问题分析

从我国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发展情况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就是收入的结构层面有着不合理的状况,其主要是依靠着经纪业务来盈利,来自投资银行及自营业务收入对总收入贡献相对比较小,所以在收入的结构上就取决于业务结构;加上资本市场的不发达,那么在证券公司拓展新业务能力以及空间上就会受到重要的影响。由于在业务的结构层面受到诸多限制就会使得收入的结构只能够向着低端二级市场经纪业务集中,最终就造成了证券公司在收入上不能够稳定[3]。

再者,我国的证券公司间的业务分工相对比较混乱,竞争激烈,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周期性特征,证券公司的利润和市场大盘的交易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就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国内外政局动荡影响。除此之外就是在监管的手段以及政策层面相对比较严格,所以这也会对证券公司起到制约作用,对监管的重视而对业务的轻视就会造成证券公司的自主活动空间范围变得狭窄,对一些新的业务的拓展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外就是盈利的方式较为单一化,以及盈利的理念层面相对比较落后,对实际成本的控制相对乏力,这样就造成了证券公司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多。再有就是盈利的状况不是很稳定,对传统的几种业务的依赖性相对比较大。在风险管理的能力上也相对较弱,主要就是券商风险意识不强以及内部风险组织制度不合理,风险技术水平低等等。这些层面的盈利模式问题要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为创新模式打下基础。

2.证券公司盈利模式问题成因分析

造成证券公司盈利模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化制度层面存有缺陷,证券行业发展初期采取的准入制度较为严格,所以在垄断利润上就有着重要显现,在固定佣金制度的逐步取消下,准入制度也逐渐地放开,而从我国的政策市场来看,系统性的风险层面相对比较高,再有就是创新业务的开展在政策层面的规范也没有得到完全建立,所以证券公司就不能顺利的开展新的业务来获取利润点。这在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趋同性上就有着体现,造成缺少差异化的经营格局[4]。

另外从政策层面以及市场层面来说,由于政策环境的不完善以及市场机制的缺乏合理性等,比较容易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薄弱等也是造成问题的重要成因。

三、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策略探究

第一,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创新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盈利模式的创新原则上要能遵循。主要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创新性原则,还有要对国外发达市场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创新效果得以有效呈现。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层面来看,证券行业建设发展不能够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对长期的发展得不到重视,这也是券商重构盈利模式的重要基础。

第二,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具体创新上就要能将经纪业务的发展观念进行转变,将业务能力得以提升并抓住发展的重点,将业务的转型得以顺利实现。所谓观念转变,主要就是将依法经营和规范经营的观念得到有效落实,并要把实际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将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并树立增值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同时也要注意,要把服务质量得以提升,就需要加强业务能力的实践,为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障,以及深化和拓展通道业务等,将产品的多样化以及客户机构化和交易非现场化得以实现。

第三,要把核心业务作为基础,将业务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从我国的证券行业中能够发现,各个券商并没有实现业务上的差异化,同质化现象相对比较严重。所以我国的证券公司就要能够和自身的资本规模以及服务特色、人力资源等诸多层面的因素相结合,打造核心业务,构建有着层次性和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将业务间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5]。同时,证券公司还可以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以及兼并重组的途径对业务的规模加以扩大。

第四,从业务的创新上要进一步加强,这是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改变的重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将证券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业务转型的速度得到进一步深化,在信用交易类的业务层面就将会成为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的重要因素。在新三板和个股期权在内的做市商业务发展就代表了创新发展的方向,证券公司也要能够从个股期权做市商业务中获取丰厚利润,并逐渐成为稳定利润收入来源。

第五,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创新还要能在监管层面进行加强,从而推动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改变,主要就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创新以及差异化的服务目的及实质就是监督层迫切希望拓宽证券公司业务领域作为手段,对实际的问题加以解决。不仅如此,在风险管理的体系完善层面也要能够加强,首先就是要能够树立科学化的风险管理的理念,证券公司的全部业务要能够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加以运作[6]。再者就是要构建风险管理组织的模式并使之健全的呈现,还有就是对风险评估以及计量体系要合理化的构建,以及在风险的规避机制层面得到完善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发展方向在能够明确化的前提下,要加强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创新策略实施,并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加以切实分析并有效解决,只有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才能够使得证券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当前的市场发展,要慎重对每一个环节做好控制,避免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造成证券公司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李华.国际金融危机下证券公司价值增值研究[J].南方金融,2013(08).

[2]李华.开放格局下证券公司价值增值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3(04).

[3]马丽娅.浅析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的转型[J].经营管理者,2010(23).

[4]马秋君.中美证券公司资本配置差异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

[5]袁志胜.从中金公司兴起看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的转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07).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5

关键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业务管理业务构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11-054-03

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企业的商务结构主要指企业外部所选择的交易对象、交易内容、交易规模、交易方式、交易渠道、交易环境等商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企业的业务结构主要指为满足商务结构需要的企业内部从事的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储运、营销等业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通俗地说就是企业以恰当的成本和方式从客户那里获得收入,实现盈利的方法。

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经营问题。只有有了好的盈利模式,企业才能实现持续盈利,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一个盈利的企业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本身的盈利模式,才能找到增加企业盈利的关键环节,从而提高绩效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回顾我国证券公司近几年经营情况,如图1、图2所示

我们不难发现,证券公司的盈利情况普遍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盈利来源以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为主;二是盈利的周期性明显,波动大。从盈利模式的视角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证券行业的外部商务结构(包括行业政策,客户需求,金融深度和发展历史等)决定了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来源主要倚重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而这两项业务与市场交投活跃程度是同步强相关的。股票市场呈现周期性的繁荣与低迷,当没有其他业务来源或者其他业务规模太小无法对冲这种波动的时候,就会导致盈利的强周期波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成本刚性的存在,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盈利波动幅度比大型证券公司更大。

笔者认为证券行业盈利强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方面是外部商务结构决定了证券行业的先天周期性。如证券公司主要业务大都与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股票市场正相关,缺乏负相关的业务模式;国内财富管理市场尚处培育期,弱周期的资产管理业务等客户需求量较少。另一个方面是证券公司现有内部业务结构与外部商务结构不匹配,进一步影响了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外部商务结构的改变有赖于金融市场深化发展和监管政策改变,是比较宏观的影响因素,难以对其施加影响。因此,证券公司可以更多思考如何平衡发展不同盈利特征的业务,如何通过改变自身内部业务结构,加强管理,更好地匹配外部商务结构,从而增强盈利的稳定性。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积极拓展弱周期的盈利模式

随着资本市场金融深化,证券公司的盈利方式有所扩充,出现和即将出现一些弱周期的盈利模式,如集合理财、资产管理等收费型业务,通过向期货公司介绍客户收取中介费,权证创设、要约收购等套利收入,融资融券等信贷收入,直接投资带来的实业投资收益和发行上市带来的出售收益。这些业务可以较好地平滑资本市场周期性繁荣与衰退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此,每个券商都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向上述弱周期盈利模式拓展,实现强周期与弱周期业务的均衡发展,合理布局。

同时,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也有弱周期的盈利点,比如存量资金的利差收入,基金和国债的代销手续费等。在政策和市场允许情况下还可以学习国外券商向投资者收取账户管理费,红利收集费等收费项目。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盈利来源的分析和统筹。

二是针对不同业务分类和外部商务结构,匹配不同的管理策略,调整内部业务结构,增强各种业务盈利能力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可以分为经纪业务、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每种业务的关键要素和盈利模式是不同的,需要对应不同的内部业务结构。

(一)经纪业务

经纪业务通过向投资者提供交易渠道,同时提供必要的资讯和投资咨询,根据交易金额收费。分析经纪业务的盈利模式,我们可以拿百货超市等商业渠道做类比,营业部是投资者进入市场的必经之路,有如大家都去超市买日用商品。券商提供的渠道服务存在严重的同质性。因此,存在两种可行的盈利模式,一是以[低价-低成本-交易量]为组合的盈利模式,在提供同质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胜,有如超市;二是以[高价-附加服务-大交易量]为组合的盈利模式,通过创造差异化服务获取高毛利,从而提升盈利,有如精品百货。

[低价-低成本-交易量]盈利模式的核心是成本控制能力与规模销售能力。对应的需要在经纪业务上采取降低成本的大集中,大统一,大营销以及经纪人制度等管理措施,调整内部业务结构,创新运营模式,大力推行虚拟运营和网上交易;由于需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建立与客户开发挂钩的激励考核机制,且其业务与证券公司其他业务紧密度不高,走低价模式的证券公司比较适合将经纪业务单独成立子公司进行运作。

[高价-附加服务-大交易量]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开发愿意为附加服务支付额外佣金的大客户,对应的需要采取强化附加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高端营销,收入费用与绩效挂钩,提供交叉投资服务等措施,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中金公司。

有必要提醒的是,近几年券商经纪业务正充分享受行业性繁荣,整体盈利状况都很好。但这并非盈利模式优化的结果。其主要的原应是一方面证券业协会对交易佣金费率的管制使得国内交易佣金价格战一直打打停停,外部市场结构尚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另一方面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小非存量资产被激活,导致市值和交易总额增加,而券商总数却因为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幅减少,更少的竞争者分享更大的市场,导致了券商经纪业务的阶段性繁荣。在行业环境宽松的时候,管理者往往会忽视成本控制,放慢业务转型步伐。但随着行业管制放松,券商规模扩大,或者资本市场陷入低迷,经纪业务的盈利能力将重新受到挑战。只有在管理上向低成本渠道或高附加值渠道发展才能脱离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从而提高盈利的稳定性。从这点来说,经纪业务内部结构的调整利在长远,且刻不容缓。

(二)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包括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直接投资业务。其盈利模式的核心是优秀的投研能力。尽管资产管理业务有收费的盈利特征,但缺少了优秀的投研能力,是无法实现规模扩张的,而资产规模是资产管理业务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笔者把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盈利要素也归为投研能力。

针对强化投研能力,需要在管理上采取[高薪+恰当绩效激励+高淘汰率]的措施以及开放性的人才结构。国内证券公司很少实行以岗定薪,投研人员的收入大都还是与他的工作级别挂钩;绩效方面的量化考核与激励往往是软约束,弹性很大,导致公司对投研团队的激励不正确或者不足;而在淘汰率和人才结构开放性方面比例则很低,这些造成了整体投研能力落后于后起的基金公司。在投研方面,国内券商应当学习基金公司,重点改革用人机制与激励考核机制。

(三)投行业务

投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财务顾问、兼并与收购等。其盈利模式是通过提供服务收费,盈利的核心要素是要保持一定的业务量规模和积极开展交叉销售。

当前,国内投行业务呈现承销独大,财务顾问、兼并收购业务规模偏小的特点,投行业务能否盈利主要看证券承销业务。而证券承销业务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控制,与市场繁荣情况密切相关,项目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造成投行业务收入波动较大。投行业务的成本结构中人力成本较高,且具有刚性。在分析收入与成本特点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必须维持一定规模的业务量,才能平滑项目周期长且干扰因素多的业务特点,克服成本刚性达到盈亏平衡点。然而,国内投资银行业务又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市场份额集中度很高,这造成很多中小券商的投行业务始终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挣扎在盈亏平衡点附近。

因此,要构建和强化投行业务的盈利模式,对于已经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优势券商来说应当继续巩固份额,增强公司在公关能力、资源协调能力和保荐能力上的优势,扩大业务量。而对于处于劣势的中小券商,或者采用高投入模式,引入人才团队,强势扩大份额,或者需要另辟蹊径,对公司的内部业务结构进行调整。

投资银行是券商业务中一项接触高端客户的业务,打交道的都是企业的决策层,因此也提供了对机构和高端客户进行交叉销售的机会。中小证券公司可以据此调整内部业务结构,建立内部结算体系,以交叉销售的业务量为重要指标,加强交叉销售的激励与考核,引导投资银行业务在既有客户上做深做细,深度挖掘客户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直投业务,通过做精项目,提升盈利能力,克服规模劣势,从而在一个寡头垄断市场上形成自己特有的盈利模式。

(四)其他业务

证券公司其他业务有研究信息的销售,指数产品,客户介绍收费等,这些业务的规模都比较小,对证券公司的经营发展不构成全局性的影响,故不作展开。

三是强化企业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和财务资源调动能力

证券公司的最终盈利状况不仅取决于各项业务的开拓及盈利,还与公司整体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财务资源调动能力相关。证券公司应当建立谨慎的风险政策,正确地运用杠杆,严密防范风险,据此可以大幅提升证券公司盈利的可测性,形成券商盈利模式的稳定力量。

参考文献:

1.(adrianJSlywotzky)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著.《盈利艺术》[m],2002年版。

2.(adrianJSiywotzky)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和大卫.J.莫里森.《利润模式》[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3.何诚颖陈东胜.《开放条件下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Z],2004年版。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6

定向增发的融资行为,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众多上市公司的欢迎,即使是过去定向增发股票没有被合法化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公司采用。特别是在新的《证券法》出台之后,采用定向增发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监管力度不足、市场存在漏洞等问题依旧存在,制约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文章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动机以及增发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政府监管,企业优化自身组织结构,改善定向增发环境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

定向增发;盈余管理;真实项目操控;应计项目操控

一、前言

定向增发,即为非公开增股的一种融资方式,这一方式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有着十几年的历史,在2005年以前,我国资本市场没有明文规定,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被认为是非法融资。2005年5月6日,我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新证券法出台相关规定,新增加了定向增发,使得这一融资方法变得合法化。许多上市公司在面临企业发展机遇情况下多数会采取定性增发这一行为来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获得资金支持。但是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引起投资者的兴趣,所以为了能够获得投资者的投资,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方便快捷的筹资渠道给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这种筹资方式合法化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上市企业对于定性增发的追求多由于政府监管政策较松,有大量可操作空间,对于政府来说,定向增发简化了审批程序,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了效率。企业在进行定向增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操作,即所谓的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必要性

定向增发是为了企业进一步的融资而存在的,多数情况下这一筹资行为被用来发展公司较好的项目,但是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这一经济行为势必伴随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同时由于政策出台时间并不长,国内学者对于定向增发的研究多集中于定性增发前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否能够达到最大化以及企业在进行定向增发后能否获得更大利益;对于定向增发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并不成熟,比较新颖。国外环境下的定向增发相对而言则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理论比如信息不对称理论、监管理论等来研究盈余管理。要弄清楚盈余管理为何存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叫做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作为会计学中被广泛研究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大同小异:指企业相关利益者通过有目的的地控制对外财务公布以及会计相关政策的选择,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从定义方面来看,盈余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们需要给外界一个良好的企业会计环境,投资者只有在公司发展前景较好的情况下,愿意给公司注入资金。所以只要上市公司想要融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多数公司势必会选择盈余管理。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盈余管理更是公司管理当局最为关心的事情,企业定向增发就意味着其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有了良好的市场和机遇,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帮助自身发展壮大,获得更大利益。这里面的盈余管理目的更为明显,就是要获取私人利益;同时盈余管理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激励政策,为了鼓励公司企业满足投资者乃至股东的目标,是一种对于未来盈利的预测,减小风险的手段,所以无论是从定性增发从而获得投融资的角度出发,还是为了企业自身更好地发展,盈余管理都必然存在。

三、盈余管理的方式

(一)应计项目操控

应计项目操控不会涉及相关企业的实际经营生产活动,多是通过现金流量表的调整以及对会计相关规则的利用实现改变企业盈余信息的目的,比如坏账损失、资产折旧等。在定性增发过程中,上市公司很多时候会运用提前确认收入、推迟花销费用的确认等方式来给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一个好的印象,这类方法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一般情况下投融资方很难发现其中存在问题,这其中便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所以这也就被作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当然,很多时候上司公司为了在定向增发股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一般不会仅采用这一方式,与之对应的是真实项目操控。

(二)真实项目操控

真实项目操控通过调整企业的生产规模,即所谓的规模效应,大量生产来降低单位成本,在定性增发前放开相关销售政策、进行折扣回馈等方式来促进销售,以及通过对于企业相关研究开发成本进行缩减、降低宣传花费等,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定性增发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更好的业绩,从而吸引投融资方的注意。

(三)正负盈余管理

由于当下资本市场环境较为复杂,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面对对象不同,也就是定向增发新股类型的不同。在进行盈余管理过程中就衍生了正的盈余管理和负的盈余管理。所谓负的盈余管理,就是当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股票面向的是控股股东或者是其子公司的资产时,要降低股票价格,进行负的盈余管理;当对外定向增发股票,也就是为了获得投融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则会要求采用正的盈余管理,给投资方正向信息,让其看到公司的潜力和能力。

四、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对投融资方的影响

在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过程中进行的盈余管理会带来一系列的市场影响。其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股票。股票价格可以作为衡量公司业绩和经营状况的客观存在,股票价格的高低从正面反映了公司经营的好坏,投资者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业绩指标、股价现在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初步的分析,有利于其进一步的投资,在进行盈余管理后的上市公司,其股票会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比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前股票价格走势短期内呈稳定或者上升趋势,这一般是为了让股东或者投资方注入资金,为接下来的定向增发做好准备工作,定下一个好的基调。对于这些股东和投融资方来说,公司单方进行的盈余管理,对外信息有限,同时由于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多少对其投资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所以上市公司通过短期会计盈余管理能够提高股价,并且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对于其股票价格的影响也就越大。

(二)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

盈余管理最大的受益者多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因为盈余管理的根本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个人利益,这种情况下的盈余管理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一方面公司股东为了个人利益进行了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掩盖作用,如果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一般,那么融入资金后相当于注入新鲜血液,能够令企业业绩回转,同时有了大股东的参与,有了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动力,同时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值,会促进公司发展。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利益既得者,他们掌握着公司大部分的股份,不免存在机会主义者,希望通过盈余管理吸引投资,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很多时候是种投机行为,不能保证企业后面发展能够及时跟上,甚至由于私人利益得到发展从而忽视企业发展,往往在公司获得投融资后,呈现其真实水平,业绩呈现下滑趋势。

五、政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管

从政府角度而言,新的证券法虽然给予了定性增发的合法地位,但是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很多时候盈余管理对于上市公司以及市场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由于其隐蔽性和易操作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易发现,所以政府监管部门应出台规定,执行更为具体的会计准则,使公司经营范围和业绩更透明,给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改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多数企业管理层而言,为了实现盈余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是很普遍的事情,这就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找到了动机,同时企业还有可能为了避税和筹资而进行盈余管理。所以企业应改变当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实行激励、业绩考核制度,对于管理者实行聘任、报酬制度,完善公司管理结构。

六、结语

定向增发作为一种合法的融资方式,合理利用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益。但是上市公司定性增发定向过程中很难摆脱盈余管理,良好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但是,对于我国当下的资本市场而言,相应的盈余管理监管还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盈余管理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基于部分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了其定向增发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同时,由于定向增发这一融资行为合法化不过十年左右时间,这其中的相关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莎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2]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01).

[3]陈晓,戴翠玉.a股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手段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4(02).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7

关键词:盈余管理;资本市场;市场反应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盈余管理(earningmanagement)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早期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度量、方式、动机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目前,已有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能被投资者和监管当局识别尚无统一认识。随着盈余管理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人员也开始集中讨论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后,对国内外已有的部分盈余管理和市场反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一、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

盈余管理(earningmanagement)最早出现在Schipper(1989)发表的《盈余管理评述》一文中,强调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基于个人利益动机,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william.K.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行为不会超出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且具有经济后果。即界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Gaap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Healy、wahlen(1991)认为盈余管理应该既包括编制财务报告时对报表项目的管理,也应该包括对真实经济交易的构建来误导投资者等相关信息使用者对于公司收益的理解。陆建桥(1999)定义盈余管理为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

(二)盈余管理动机

1.资本市场动机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资本市场的动机主要有:实现ipo、配股、增发、避免摘帽等;达成收购目的;达到证券分析师或投资者的预期。上市公司为了能顺利实现在资本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即首发(initialpubicofferings,ipo),在首发前报告了非预期应计项目(teoh、welch&wong,1998;teoh、wong&Rao,1998),股票初始发行之后,公司转回了非预期的应计项目。perry、williams(1994)研究了企业收购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在收购发生前,上市公司的操纵应计利润项目为负。当企业预期的实际盈余无法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时,企业管理层会选择向上的盈余管理来进行弥补(Burgstahler&eames,1998)。陈小悦(2000)、黄新建(2004)、陆正飞(2006)等对配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了a股公司为了满足证监会的配股资格要求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王跃堂、王亮亮、贡彩萍(2009)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发现由于市场对税率降低的公司有正面反应,税率降低的公司存在明显的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2.契约动机

契约动机主要包括基于管理报酬契约的盈余管理和基于债务契约的盈余管理。Healy(1985)研究发现,当限定了经理人员的奖金上限和下限时,经理人员更倾向于应用可操控性应计来降低当期收入,但奖金没有上下限时,他们更倾向于应用可操纵的应计项目来增加当期收入,从而使得自己当期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报酬。当企业面临违反债务契约的风险,临近债务契约临界点时,管理层会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可能会利用会计计量变更或者会计估计来增加盈余,以推迟技术性的违规罚款(Sweeney,1994)。

3.政治成本动机

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是为了规避政府的反托拉斯法规或避免特定的行业监管(Healy&wahlen,1999;watts&Zimmererman,1986)。Cahan(1992)考察了1970-1983年间受到反垄断调查的48家企业,指出受到反托拉斯监管调查的公司在被调查当年报告了使收益减少的非预计应计项目。Zimerman(1983)发现避免监管,降低政治成本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他研究了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发现规模大的公司比规模小的公司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方式

1.应计盈余管理

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指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的可选择性进行盈余操纵。如销售收入与费用确认时点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残值的估计、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与预计负债的估计等。这种方法造成的结果会影响会计盈余在各个期间的分布情况,但不会影响公司各期的盈余之和。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很低,但更易受到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关注,更容易被察觉,审计风险比较高。李增泉(2001)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有扭亏、配股动机时,公司往往会通过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来增加当期收益,而当上市公司有亏损、利润平滑动机时,公司则一般会通过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来减少当期收益,增加未来收益。

2.真实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通过改变销售、生产、投资和融资的时间或规模等进行利润操控。如为提高当期利润而进行期末降价促销,提供更宽松的信用政策,削减当期广告费用、维修费用和研发支出等,或者过度生产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真实盈余管理既影响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也会影响各期的盈余之和,甚至还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所以真实盈余管理成本较高。

管理层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一是因为操纵应计项目易引起审计师和监管者的注意,而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难以区分,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小;二是因为应计盈余管理通常会受制于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及前期的应计利润操控量(Barton&Simko,2002),如果公司只是利用应计项目操纵盈余,可能会导致公司期末面临盈余不能达标的风险,此时再进行真实活动操控已晚。Graham、Harvey和Rajgopal(2005)通过对401位财务高管进行调查发现,约有80%的调查者承认,为了达到盈余目标,他们会降低可操控性费用的支出水平,如广告费用、研发费用和维修费用等,有55.3%的调查者指出,为了达到盈余目标,他们会推迟新项目的启动时间,即使这样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价值损失。

二、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内容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较早的研究证实,资本市场投资者能识别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如投资者似乎能够辨认进价上升期间那些为了税收利益而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并且对相应的报告盈余的下降反应温和(Hand,1992)。对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研究发现,市场对过于乐观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表现出厌烦,说明市场对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能够察觉(wahlen,1994、Liu,1997)等。

有部分学者对投资者能够完全识别盈余管理行为提出质疑。如对股份发行期间的盈余管理的研究证明,在新股发行年份拥有导致收益增加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公司的股票随后会有明显欠佳的业绩表现。teoh、welchwong(1998a;1998b)以及teoh,、wong和Rao(1998)的研究发现在初始上市发行前,一些管理者虚报盈余,试图增加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和提高股票发行价格,之后,公司盈余管理的转变使投资者大失所望。ChenandRees(2010)实证检验了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公司表现的关系,以及市场对当期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反应情况。发现为了迎合分析师盈利预期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比起使用应计盈余管理达到其目标的公司,其未来业绩表现更好,且与不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未来业绩相比没有显著差别

还有一些研究了当盈余管理被指认或被发现之后的市场反应。如Dechow、Sloan和Sweeney(1996)指出,证监会调查一些因为盈余管理问题的公司被初次宣布有盈余管理行为时股价平均下降了9%。Foster(1979)发现,那些被abrahamBriloff的文章批评有误导财务报告实务的公司在消息日的股票价格平均下降了8%。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研究一些特殊公司(ipo、配股、亏损等)盈余管理行为造成的市场反应,通过研究可操控应计利润与非正常报酬率,探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还有一些研究从交易量的视角检验超常交易量与盈余信息直接的相关关系。

张祥建和徐晋(2006)对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盈余管理扭曲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误导其投资决策,投资者无法识别公司配股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大股东在配股过程中获得了额外利益。张鹏(2009)通过研究年报公布日及其后一段时间的股票非正常报酬率,发现调高盈余的上市公司会产生正的非正常报酬率,而调低盈余的上市公司有负的非正常报酬率,投资者无法完全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陈汉文、郑鑫成(2004)证明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而言通过操纵应计项目进行了正的盈余管理,而且证券市场对可操纵应计作出了价格反映。而有研究发现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邵毅平、张健,2011)。杨秀艳、郑少锋(2007)研究证明,投资者能够识别通过非主营业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的盈余管理。这可能是由于分开列出了损益表中主营业务利润与非主营业务利润,便于投资者识别。

评述

对于学术研究领域,现有的关于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多数都是基于国外资本市场背景的研究,国内关于盈余管理与市场反应的关系的经验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ipo、配股、亏损等特殊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引起的资本市场反应、盈余管理动机的市场反应以及检验市场对不同盈余管理手段的反应有何区别等方面的研究。以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盈余管理与市场反应的关系,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不同模式的盈余管理行为,若能识别盈余管理行为,市场对于不同模式的盈余管理反应如何,这可能有别于国外的研究,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Ball,R.,andp.Brown.anempiricalevaluationofaccountingincomenumbers[J].JournalofaccountingRasearch,1968(6):159-178

[2]Lennox.DoCompanysuccessfullyengageinopinion-shopping?evidencefromtheU.K.[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0(29):321-327

[3]蔡春,朱荣,和辉,谢柳芳.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2(9)

作者简介: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8

abstract:thispaperconcludesthepresentstudiesabouttheprofitpatternofenterpriseandlistedcompanies.itpointsoutthedeficienciesofthedomesticresearch,forexample,theresearchisrelativelyinsufficient,lackofdepthandsystematicandsoon.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研究现状

Keywords:listedcompany;profitpattern;presentsituationofstudies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26-03

0引言

传统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误区,使得我们对企业盈利模式认识不到位。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难以培育出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而这正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1]。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2]。

上市公司是企业形态中的特殊群体。上市公司群体不仅对于促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我们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成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盈利模式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盈利模式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我国有关盈利模式研究概述

通过对“CnKi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盈利模式”为检索关键字,在文献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共计733篇,其中期刊论文622篇,博士论文0篇,硕士论文95篇,会议论文16篇。在检索结果里,搜寻有关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只有3篇期刊论文,针对性研究文献非常少。(见表1)。

国内对盈利模式研究的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如盈利模式定义和特征的研究,具体企业盈利模式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另外还有关于企业盈利能力和绩效的大量研究,例如公司治理,资本结构等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研究等。针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CnKi文献检索,可以看到与“盈利模式”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如图1)。

国内学者对企业盈利模式开展研究也相对较晚。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的文献检索来看,国内最早开始对盈利模式进行探讨的文章出现于2000年7月,徐锋在《互联网周刊》上发表《慧聪――低成本盈利模式》一文,文中叙述了某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

自2000年以后,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迅速增加。2001年和2002年,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加快发展和普及,这一时期,对宽带、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研究迅速增加。2002年,中国入世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使国内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研究学者也把目光转向国外企业,通过研究探索跨国公司的盈利模式,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借鉴。对宽带、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相关研究仍然较多。2003年的相关研究较2002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说明专家学者对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004年至2005年,这一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券商盈利模式,数字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和广播电视行业盈利模式等相关方面。

2006年,国内对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数量又创新高。比2005年的研究数量多一倍,研究关注点也越来越多样化,涉及房地产企业、出版企业、连锁企业以及手机互联网等电信网络行业。2007年至今,有关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逐年递增。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和新兴事物的盈利模式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涉及到新兴时尚产业盈利模式(如动漫产业等各种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盈利模式(如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络视频、数字电视等),还有对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行业盈利的模式探寻。

2国内外盈利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2.1盈利模式内涵目前,理论界关于盈利模式(profitpattern)的定义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有的学者从狭义角度出发,提出盈利模式即企业盈利的方法和途径。其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关注于企业如何获得利润。麦考尔・罗帕(michaelRappa)[3]认为盈利模式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盈利模式决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alexanderosterwalder,Yvespigneur(2002)[4]把盈利模式定义为一个公司提供给一个或几个细分顾客和公司架构体系及合作伙伴网络的价值,公司创造、营销和传递这些价值是为了产生盈利性的可持续收益流。

部分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区分商业模式跟盈利模式。他们认为盈利模式就是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很多因素构成的系统,包含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等各个方面。以下相关学者的论述虽是对商业模式的描述,但都明显地从企业盈利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如Hawkins(2001)则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与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商业关系,认为商业模式界定了一种可行的成本――收入结构,使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收入生存。迈克尔・拉帕(2004)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

盈利模式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盈利模式必须把握住几个要点。首先,盈利模式是围绕企业如何获得利润展开设计的。其次,盈利模式是模式化的,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第三,盈利模式是一种方法和途径。第四,盈利模式是贯穿于企业的战略和执行整个生产经营行为始终的。Linder,Cantrell(2001)[5]认为,盈利模式是一个通过一系列业务过程创造价值的商业系统。琼・玛格丽塔和南・斯通(2003)[6]指出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为自己的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一系列设想,是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

国内学者对于盈利模式的定义,也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周永亮(2001)[7]在《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将人才、技术、品牌、外部资源等要素有机结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独有经营模式。栗学思(2003)[8]分析了企业盈利模式的概念,他指出企业盈利模式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和业务结构,归纳总结了企业盈利模式分析和设计的五个要素,认为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潘永涛(2004)[9]认为,盈利模式指的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阎峰(2006)[10]指出盈利模式通常是以发现行业利润区为基础,以高利润区的持久停留为目标,通过对技术、产品、销售渠道、顾客、声誉、资本、品牌等在内的资产系统配置,发展相应的经营模式。

尽管各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但目标是相同的,即让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且这种盈利状态能够保持持久性。盈利体现在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可以用公式表达:企业盈利=产品价值-生产成本。盈利模式是基于战略层面考虑的企业资源运营方式。其设定要尽可能的提升产品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利润和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理解盈利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盈利模式是以顾客需求为前提,并且需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寻找新的盈利点;第二,盈利模式除了关注资源的投入分配的合理性,更关注资源的产出效率;第三,作为资源运营方式,盈利模式建立需要有相应的企业设计制度安排等作为保障。

2.2盈利模式创新和策略研究西方学术界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争论的焦点在于何种具体的盈利模式最适用。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如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adrianJSlywotzky)和大卫・J・莫里森(DavidJmorrison)[11]出版《利润模式》(profitpatterns,1999)一书。书中通过分析众多知名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采取的竞争对策,提出了30多种改变各行各业竞争态势的模式,指导企业改变经营方式形成新的盈利模式。2002年,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adrianJSlywotzky,2002)[12]在《赢利艺术》(theartofprofitability)中提出了能够实现高额利润的23种模式。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尔(2002)[13]对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了盈利模式的组成元素。他认为,盈利模式应包括核心战略、战略资源、客户界面及价值网络四个组成部分。

我国学者对于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类型的企业盈利模式进行了众多分析研究。饶红兵(2003)[14]对中国的经销商盈利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大类经销盈利模式是当前阶段经销商赢利模式的最优选择。黄长征(2004)[15]分析了互联网服务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及零边际成本等特征,认为这些特征既对互联网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有一定影响,更对企业实现利益回报的方式有重大影响。提出产业链横向扩张的盈利模式将成为互联网企业和相关传统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余伟萍等(2004)[16]通过分析企业在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各个阶段的不同特性,针对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提出各种盈利模式设计。芮明杰(2005)指出创新的盈利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终点;②增值服务;③广泛的分销网络和分销能力;④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协作等,并说明了盈利模式转变的途径。另外,还有众多国内学者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集中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他们分别从券商的经营模式、企业战略、资源投入和企业竞争行为等来分析券商的盈利来源,盈利结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经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资产规模小,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等(王开国,2003)[17]。吴晓求(2004)[18]认为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券商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财富积累机制。他提出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应该向服务盈利模式转变,从而带动证券公司的经营理念、产品、利润结构、收益风险匹配机制不断完善优化。何诚颖、陈东胜(2004)[19]在分析券商的经营业务时发现,亏损企业通常存在业务开拓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不够,而且过于依赖经纪业务等问题。目前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创新的新时期,传统的旧盈利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券商必须积极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的新盈利模式。因此,针对证券公司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纷纷提出不同建议策略,力求构建新的利润模式。一般认为要创新券商的盈利模式,应包括盈利方式的转变、盈利结构的优化、开拓新的利润来源以及加强成本控制等方面(王如富2003[20],林娜2004[21],王滨2005[22])。李连三(2002)[23]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了中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和业务收入结构的特点,提出国内券商应大力发展并购业务。郭良勤(2002)[24]运用历史数据分别对股票发行和证券交易业务的集中度进行测定,总结了我国券商经营发展的一般趋势,提出我国券商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壮大资本实力,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发挥比较优势。吴志峰(2004)[25]认为业务品种的多元化和业务的个性化、专业化,有助于券商提高抗风险和盈利能力,提出要加强资金能力,强化业务创新能力,完善资产管理业务等。黄建(2005)[26]提出改善盈利模式应包括资金实力、人才优势、销售能力、投资能力、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傅佳琳(2005)[27]分析了我国券商的发展模式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从业务收入角度与美国投行进行比较,提出新的盈利模式如优化通道模式、投行业务创新模式、技术优势模式、集团化战略模式、人力资源精英化模式和国际化战略模式。徐丽梅(2005)[28]认为券商的盈利模式创新的核心是业务创新。同时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比如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产品创新机制等。黎水龙、丙学飞(2005)[29]认为券商业务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是我国券商盈利模式转变的关键。

2.3针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相关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可以看到,针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学术研究只有3篇。2003年,丁秀斌,王占武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上市公司mBo:一种新的盈利模式》[30],文章认为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mBo有渐成盈利模式的趋势。有关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使我国股市能够健康发展。范军环(2009)[31]以阿里巴巴、慧聪、生意宝等上市公司为例,结合B2B电子商务公司的年报数据对B2B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它B2B电子商务企业及相关电子商务模式提高盈利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胡南山(2010)[32]以案例形式分析了本土潮商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包括了以奥飞动漫为代表的产业互动盈利模式,以皮宝制药为代表的产品创新盈利模式,以潮宏基为代表的品牌创新盈利模式等。通过研究潮商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为更多潮商企业获得商业的成功提供经验借鉴。

3现有研究成果不足之处

3.1研究文献总量相对较少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从1979年-2010年07月国内以“盈利模式”为标题进行研究的各类文献共计只有733篇,包括了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以及会议论文。研究数量在总体上偏少。从各年度研究总量来看,2000年初是经济型酒店研究的初始阶段,每年的研究数量也只有个位数。2009年达到最多,也不过153篇。而针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只有3篇期刊文献资料。

3.2深层次研究文献少各类文献中以期刊论文为主。733篇有关盈利模式的文献研究,其中期刊论文622篇。而博士论文为0篇;硕士论文95篇。可见目前国内关于企业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缺乏深层次研究成果。

3.3系统性研究文献少目前,国内外对盈利模式研究的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如盈利模式定义和特征的研究,也有一些研究涉及到盈利模式的改进和创新研究等。通过对盈利模式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发现目前盈利模式的研究多是针对具体行业或具体部门,其中分析较多的如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以及互联网盈利模式等。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研究目前仅限于案例研究和基本的理论探讨。真正全面、系统阐述盈利模式的研究较少,对上市公司这类特殊企业形式的相关研究还不具有代表性,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

3.4缺少定量实证研究目前国内有关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多数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实证性的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缺少量化分析。这也将是我国企业盈利模式在未来研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潘永涛.我国大型旅行社赢利模式选择研究[D].青岛大学,2004.

[2]栗学思.如何规划企业的赢利模式[J].通信企业管理,2003,06.

[3]Rappa,m.managingthedigitalenterprise-Bussinessmodelsontheweb.Http:///t/page/105888.

[4]osterwalder,alexanderandpigneur,Yves.aneBusinessmodelontologyformodelingeBusiness(2002).BLeD2002,proceedings:paper2.

[5]Linder,J.C.Cantrell.S.ChangingBusinessmedels:SurveyingtheLandscape.instituteforstrategicaccenture,2001.

[6]琼・玛格丽塔,南・斯通.什么是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0-53.

[7]周永亮.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栗学思.如何规划企业的赢利模式[J].通信企业管理,2003,06.

[9]潘永涛.我国大型旅行社赢利模式选择研究[D].青岛大学,2004.

[10]阎峰.传媒赢利模式:概念、特点与战略层次[J].新闻界,2006,3.

[11]adrianJSlywotzky,DavidJmorrison.profitpatterns[m].warnerBookspress,1999.

[12]adrianJSlywotzky.theartofprofitability[m].timesBookspress,2002.

[13]加里・哈默尔(美),卫新等译.领导企业变革[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63-166.

[14]饶红兵.建立新型赢利模式[J].销售与市场,2003(07):36-96.

[15]黄长征.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市场特征与赢利模式创新[J].商业研究,2004,15.

[16]余伟萍,段桂敏.企业发展与盈利模式设计[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12(26):20-23.

[17]王开国等.中国证券市场前沿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吴晓求.中国证券业:发展与未来之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p27.

[19]何诚颖,陈东胜.开放条件下中国券商盈利模式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第六届会员单位、基金公司研究成果评选获奖成果,2004,(2).

[20]王如富.构建券商新盈利模式战略取向[n].国际金融报,2003.10.21.

[21]林娜.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分析[J].中国经贸,2004,5.

[22]王滨.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当代经济,2005,05.

[23]李连三.中美证券业券商业务收入对比[J].资本市场杂志,2002,12.

[24]郭良勤.证券业务集中度分析[J].资本市场,2002,7.

[25]吴志峰.中国券商盈利模式的转型:内涵拓展与创新[J].上海金融,2004,4.

[26]黄建.着力产品服务创新重构券商盈利模式[J].证券时报,2005-4-2.

[27]傅佳琳.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28]徐丽梅.我国券商盈利模式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

[29]黎水龙,丙学飞.多元化业务构建券商新盈利模式[J].国际金融报,2005-3-30.

[30]丁秀斌,王占武.上市公司mBo:一种新的盈利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02.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9

【关键词】高管变更;会计准则;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经理变更

一、引言

自1973年moore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新上任的Ceo在上任当年有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并且把公司糟糕的业绩表现归咎于前任Ceo这种现象后,学术界就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大多数的实证研究侧重于考察高管变更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而随着会计准则的日益完善和监管制度的日益严格,上市公司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进行财务操纵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用真实活动盈余操控来进行盈余管理。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会因为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而发生改变呢?本文拟比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以获得会计准则的完善是否促使上市公司转向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二、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最早发现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存在相关关系的是moore。moore(197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新上任的Ceo倾向于在上任当年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此后,西方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了公司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显著。如Deangelo(1988)研究发现,当公司高管存在权竞争时,高管为了保全其职位,会进行调高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pourciau(1993)研究发现,新任Ceo在上任当年会降低当年的会计盈余,而在下一年度增加会计盈余,但他没有找到即将离任的Ceo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murphy&Zimmerman(1993)研究发现,效益不好公司的新任Ceo会注销一笔巨大的资产。Deangelo,Deangeo&Skinner(1994)也发现,新上任Ceo存在注销巨大资产以提高未来盈利的动机。DeFond&park(1997)研究发现,当高管存在变更的威胁时,为了保全职位,会通过“利润平滑”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学者也关注到上市公司高管变更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如朱红军(2002)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变更后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王馨(2006)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高管变更的前一年,会调高会计盈余;在变更当年,会调低会计盈余;而在变更后一年,又会调高会计盈余。杜兴强等(2010)研究发现,来自外部的高管继任者比来自公司内部的继任者更倾向于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朱星文等(2010)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高管变更的当年存在较严重的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然而,上述的研究均只考察了高管变更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而随着会计准则的日益完善和外部监管制度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有关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上市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小,公司高管转向通过构建真实活动进行盈余操纵。这种盈余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安排真实交易来完成,比如为了提高当期利润在期末进行降价促销、削减研发支出、削减广告费用、进行过度生产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从而变相达到提高当期利润、固定资产的出售等方法。这种操控方式与真实的经营活动难以区分,尽管提高了当期的利润,但会伤害到公司的长期价值。如Graham&Harvey(2005)研究发现,为了平滑利润,上市公司高管会不惜伤害企业的长期价值而进行削减广告费和研究开发支出等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Zang(2012)研究发现,公司高管会通过改变盈余管理方式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外部监督环境。Cohen(2008)研究也发现,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明显增加。Cohen&Zarowin(2010)研究发现,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公司会同时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李增福等(2011)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得到与Cohen和Zarowin基本一致的结论。林永坚等(201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总经理变更当年,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那么,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上市公司高管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会发生改变呢?是否会更多地采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操纵呢?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新总经理上任后采用真实活动操控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将比新会计准则颁布前更强。

三、研究设计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衡量

首先,借鉴Roychowdhury(2006)的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酌量性费用操控、销售操控以及生产操控三种方式来衡量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按照Roychowdhury的解释,费用操控是指通过减少研发、广告和日常费用开支来增加会计盈余,该行为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呈现更低的酌量性费用。销售操控是指通过适时性地加大价格折扣或放宽信用条件扩大销售来促进会计盈余提高,该行为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呈现更低的经营现金净流量。生产操控是指利用规模效应、通过大量生产产品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来提高会计收益,该行为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呈现更高的生产总成本。这三种操控的度量可分别通过构建经营现金净流量(CFo)估计模型、生产操控(pRoD)和费用操控(DiSeXp)估计模型来估计,具体如下:

其中:CFo表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pRoD表示生产成本,是销售成本与存货变化之和;DiSeXp表示可操控费用,是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a表示总资产;S表示销售额;ΔS表示销售变动额;?着表示误差项;?茁表示回归系数;下标i表示行业,j表示公司,t表示年份。

同样,按照Roychowdhury(2006)的方法,构建出三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预期模型后,分行业运用oLS法分别估计出模型中的回归系数?茁,然后求出各年度样本公司的估计值,再以各年度的实际值减去求出的估计值,便分别可得出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aCFo)、异常酌量性费用(aDiSeXp)和异常生产成本(apRoD)。

其次,考虑到上市公司可能同时存在这三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借鉴Cohen(2008)的做法,将这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导致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异常酌量性费用和异常生产成本相加,求出真实盈余管理总量(ZL)。即:

ZL=aCFo+aDiSeXp+apRoD(4)

(二)回归模型设计

参考Roychowdhury(2006)、Cohen(2008)以及李彬(2009)的做法,本文构建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衡量高管变更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ZL=?茁0+?茁1GG2004+?茁2GG2007+?茁3Lna+?茁4Roa+?茁5Dta

+?茁6Growth+?着i(5)

式中,ZL表示真实盈余管理总量,GG2004和GG2007表示高管变更,这是个二元变量,取值为1和0;此外,选取了公司规模(Lna)、资产回报率(Roa)、资产负债率(Dta)、公司成长性(Growth)等可能影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研究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为了便于比较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的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程度,本文选取了2004年和2007年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对比的样本公司。为什么不选取2005年的数据呢?因为根据林永坚等(2013)的研究,上市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没有动机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在变更后的下一年度存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因此,除高管变更为2004和2007年的样本外,其余变量的数据均来自样本公司2005年和2008年的数据。由于金融保险行业利润的特殊性,在选择样本时,剔除了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此外,有些上市公司可能连续发生高管变更,为消除高管个人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剔除了在2004年前一年或后一年以及2007年前一年或后一年连续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最终,本文得到2004年的137个发生总经理变更的公司观测值和632个未发生总经理变更的观测值,2007年的165个发生总经理变更的公司观测值和827个未发生总经理变更的观测值,合计发生变更的公司样本为302个,未发生总经理变更的为1459个。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高管变更公司的行业分布。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在各个行业均有高管变更发生,行业分布较分散。同时也说明本文选取的样本代表性较强。

表3列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3可以看出,真实盈余管理中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aCFo)的均值为-0.0001,异常酌量性费用均值(aDiSeXp)为-0.0002,异常生产成本(apRoD)的均值为0.0002,表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呈现出显著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aCFo)、显著更低的异常酌量性费用(aDiSeXp)、显著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apRoD),而真实盈余管理总量(ZL)均值为0.00039,表明上市公司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存在利用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4是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报告总经理变更后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表4可以看出,GG2004和GG2007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在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存在利用真实活动进行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比较GG2004和GG2007的系数可以发现,GG2007的系数明显比GG2004的系数大,说明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大于新会计准则颁布前的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这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此外,表4显示,公司规模(Lna)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资产负债率(Dta)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负债比率越高,上市公司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成长性(Growth)的系数为正,说明成长性越高的上市公司,越不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这与mcnichols(2000)的发现不一致。mcnichols(2000)认为高增长的企业更有可能具有操控的行为。资产回报率(Roa)的系数为正,表明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越高,越不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五、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在2004年、2007年发生高管变更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总经理变更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发生总经理变更的上市公司均存在利用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相比较而言,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要高于新会计准则颁布前。研究结论表明,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上市公司新任总经理的盈余管理行为逐步发生了改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逐渐成为他们进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一种选择。本文的发现拓展了现有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对深入理解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moore,m..managementturnoversandDiscretionaryaccountingDecision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73,11(2):100-109.

[2]DeangeloH..managerialCompetition,informationCostandCorporateGovernance:theUseofaccountingperformancemeasuresinproxyContest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8,10(1):3-36.

[3]pourciauS..earningsmanagementandnonroutinemanagerturnover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3,16(1-3):317-336.

[4]murphyK.J,J.L.Zimmerman.FinancialperformancesurroundingCeotumover[J].Joumalofaeeountingandeeonomics,1993(1,4,7):273-316.

[5]Deangelo,Deangeo,Skinner.accountingChoiceintroubledCompanie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es,1994(1):113-143.

[6]DeFondm.L.,Chulw.park.SmoothingincomeinanticipationofFutureearning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7,23(2):115-139.

[7]朱红军.大股东变更与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经营业绩的作用[J].会计研究,2002(9):31-40.

[8]王馨.我国上市公司高层变动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49.

[9]杜兴强,周泽将.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0(1):23-33.

[10]朱星文,廖义刚,谢盛纹.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2):23-29.

[11]Graham,J.R.,C.R.Harvey,S.Rajgopal.theeconomicimplicationsofCorporateFinancialReporting[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5,40(1-3):3-73.

[12]Zang,a..evidenceonthetradeoffbetweenRealmanipulationandaccrualmanipulation[J].theaccountingReview,2012,87(2):675-703.

[13]Daniela.Cohen,aiyeshaDey,thomasZ.Lys.Realandaccrual-basedearningsmanagementinthepre-andpost-Sarbanes-oxleyperiods[J].theaccountingReview,2008,83(3):757-787.

[14]Daniela.Cohen,paulZarowin.accrual-basedandRealearningsmanagementactivitiesaroundSeasonedequityoffering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0,50(5):2-19.

[15]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2):49-56.

[16]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4-14.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篇10

【关键词】制造业;盈利能力;因子分析法;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1-0078-06

一、引言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运用其拥有的资本和资产进行经营,从而创造出现金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与公司股东取得的回报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表明判断一个上市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与盈利能力息息相关。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客观公允地判断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经济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完善,在信息的获取上,投资者与经营者、管理者获得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说,投资者所能获取到的信息,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可见对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进行真伪判别就显得很重要。因此,只有深入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才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价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认识。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绩效评价思想也就随之产生,而以盈利能力分析为主的绩效评价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伴随着后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背景,以美国、英国为主要代表,大致分为了观察性、统计性、财务性、战略性评价四个阶段。20世纪之初,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两权分离,利益相关者也就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促进了企业绩效文化的发展。

1903年,在美国学者pierreDupont的主持下,杜邦公司首次把净资产收益率分解成几个重要的财务指标,从而更深入地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这也是公认的经典业绩评价方法――杜邦分析法的产生。美国学者alexanderwole(1928)在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首次提出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主要将其用于评价公司的信用水平。michaelKesneer(1939)首先研究了美国经理人的报酬和公司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在对公司绩效评价中对公司盈利能力进行了研究。edward(1971)分析了30家美国跨国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系统,指出投资报酬率(Roi)是被公司使用最多的评价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1991年,美国SternStewart咨询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价值分析工具和业绩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eVa),从资本价值增值角度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prowse(1992)以净利润作为因变量,通过分析1979―198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各个因素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我国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为迟缓,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始于20世纪中期,财政部于1999年6月颁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奠定了我国绩效评价的基础。其中规定评价的主要内容表现在资产运营、财务效益、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2002年3月,财政部又修订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将原有的指标进行了删减,较大地改进了其可操作性以及合理性。

而在西方诸多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对于盈利能力的研究起点相对比较高,从目前国内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是针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基本指标的讨论,以及提出各类修正评价体系的指标。尤其是近年来,对于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更多的学者利用各类数理分析方法,并结合修正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何有世(2003)将现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进行改进,结合十几家企业进行了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张俊瑞(2004)以国内外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5年的财务会计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发现评价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并不全面。张红(201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计量指标,利用2000―2007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因素,最终确定综合计量指标,并结合相关指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王吉恒(2013)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设置各盈利指标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并对万科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唐建民(2013)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2011年家电行业板块27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我国家电行业经营业绩两极分化严重,多数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表现欠佳。宋光辉(2015)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角度出发,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了我国零部件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参考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进行了构建。

三、研究设计

(一)盈利能力指标的确定

要进行模型分析,首先要选取合适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有关盈利能力分析常见的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如表1。

指标的分析和选择过程如下:

1.由于股票市值不稳定,变动性大,通过借鉴胡志勇(2004)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价值相关性》中的观点,认为效绩评价值较每股收益和净资产而言,它与股票市值的价值相关性较低,难以发现其与增量价值的相关性,所以本文在指标选取中,剔除了与股票市值有关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两个指标。

2.本文运用聚类分析中的层次聚类分析将各财务指标变量分类,层次聚类就是将距离相近的指标分为一类,本文将表1列示的除市盈率与市净率之外的11个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运用SpSS13.0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系统将上述11个指标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包括了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收现率;第二大类包括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每股股利;第三大类包括收益质量利率、每股现金净流量、盈利现金比率。在每个大类中结合指标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情况选取两个重要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3.第一大类中选取每股收益和总资产净利率,这两个指标在现实会计工作中经常使用。每股收益指可供分配净利润除以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所得到的比率,反映每只普通股当年创造的净利润。总资产净利率排除了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反映每一元总资产创造的净利润,总资产净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

4.第二大类中选取销售净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表示每一元的销售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可以“挤”出来的净利润。该比率代表盈利能力的强弱。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每单位股东权益所赚取的净利润,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其综合性较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

5.第三大类中选取收益质量利率与每股现金净流量。收益质量比率表明每单位净利润中由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中的变现水平。由于企业操纵利润一般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所以该指标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操纵利润,避免给投资者带来信息误导。每股现金净流量反映单位流通股平均所获得的现金净流量,反映的是公司分派股利的最大能力。

综上所述,选择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益质量率和每股现金净流量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

(二)盈利能力指标样本数据的搜集

本文所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是:首先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搜集所有深、沪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代码,在剔除其他制造行业类公司和St公司后,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剩余的160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中运用excel软件随机抽取50家公司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公司;然后分别搜集这50家上市公司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经过excel整理得出各上市公司的六个财务指标,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发现2012和2014年的Kmo值分别为0.65、0.67,只有2013年数据的Kmo统计量的数值在0.7以上,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选择201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经过整理计算后形成5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样本。

四、盈利能力分析模型构建

得到样本数据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模型分析运用的软件是SpSS13.0。按照以下正确步骤对数据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

(一)数据检验

数据检验是判断收集的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用于因子分析的变量必须具有相关性)。本文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其中,Bartlett球度检验是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若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则各变量是独立的,也就意味着无法进行因子分析。而Kmo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Kmo统计量的取值一般在0―1,统计量的取值越接近于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则越强,因子的分析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值在0.7以上时,就认为因子分析效果较好;低于0.5以下时,则认为因子分析效果就较差。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到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211.394,其Sig值接近于0,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表明六个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Kmo统计量为0.764,大于0.7,说明该六个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4是给出的共同度量表,由表4可知,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量均在7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提取出来的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好的。

(二)因子提取

因子提取是从原始变量中提取出少数几个因子来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实现降维的方法。因子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本文选择的是主成分法。因子方差的累计贡献率决定了因子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的因子,就可以确定为最后的公因子。

从表5可以得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表中第2列是“特征根”,它反映的是引入该主成分后,可以用于解释的原始变量的信息。第3列是“方差贡献率”,是某个特征根占特征根总和的比例。第4列是“累计方差贡献率”,是进行主成分个数选择的依据。一般来说,选择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0%的前几个作为主成分。表5中因子1能解释盈利能力的权重为58.728%,因子2能解释盈利能力的权重为21.431%,因子1解释原变量的程度高于因子2,表中前两个因子总共解释了原始变量方差的80.159%,表明这两个因子能够对原始指标能够进行较好的解释。

(三)因子命名和解释

因为通过因子分析所确定的因子的含义是较模糊的,需要进行重新命名,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出更为清晰的解释。当因子含义模糊不清时,即需要进行因子旋转,旋转后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表6是采用Varimax法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中第一个因子与总资产净利率(X2)、销售净利率(X3)、净资产收益率(X4)和每股收益(X1)这四个变量的荷载系数较大,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从实际意义上看这几个变量主要反映了与会计利润相关的指标,故将因子1命名为“会计利润”因子。而第二个因子与收益质量率(X5)和每股现金净流量(X6)这两个变量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85和0.774,相对其他变量较大,主要用于解释这两个变量,从实际来看,这两个变量也是与现金流量相关的变量,因此命名因子2为“现金流量”因子。

(四)因子得分的计算

因子得分,从便于理解的角度来讲就是各因子在各样本的具体取值,是各变量的线性组合。表7是由SpSS软件按照回归法估计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中第1列数据表示的是因子1中各个财务指标变量的系数,表中第2列数据表示的是因子2中各个财务指标变量的系数。

根据表7可得因子1与因子2上的得分函数:

F1=0.273X1+0.233X2+0.286X3+0.28X4-0.126X5+0.028X6(式1)F2=-0.113X1+0.089X2-0.033X3-0.056X4+0.655X5+0.549X6(式2)

上式中的Xi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根据上式就可以确定每个上市公司因子1和因子2的数值,也被称为因子得分。有了因子得分的函数,便能得出综合盈利能力模型。

(五)盈利能力模型的确定

盈利能力模型的公式为:F=λ1/(λ1+λ2)F1+λ2/(λ1+λ2)F2(式3)

式中的λ为每个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根据表5的结果可知λ1=58.728,λ2=21.431。将λ1,λ2带入式3中,因此有了综合盈利能力得分方程:

F=0.733F1+0.267F2(式4)

其中F1,F2分别为因子1得分与因子2得分,结合因子得分函数式1与式2通过计算整理就可以得出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模型,如式5:

综合盈利能力=0.17X1+0.19X2+0.2X3+0.19X4+0.08X5

+0.17X6(式5)

式5中Xi为标准化后的数据,X1为每股收益、X2为总资产净利率、X3为销售净利率、X4为净资产收益率、X5为收益质量率、X6为每股现金净流量。由上可以看出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由会计利润因子与现金流量因子得分共同构成、互为弥补。其中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为58.728%,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21.431%,可见因子1,即会计利润因子在盈利能力评价时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故会计利润指标在进行盈利能力的分析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摒弃传统的会计利润,一味强调现金流量指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盈利能力模型来说,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以及每股现金流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差不大,都在0.17―0.2之间徘徊,销售净利率是影响最大的,占0.2的比重,然而要指出的是收益质量率这个指标变量对综合盈利能力的影响力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说较低,只有0.08。因此,投资者在关注一个制造业公司的盈利能力时可以重点关注销售净利率。按照上述盈利能力模型就可以计算出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并以此进行排名。

特别要注意的是,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为负值并不代表盈利为绝对的亏损或者盈利能力为负,综合得分为负值只表明该公司的综合盈利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由于因子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综合得分的高低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仅作为一个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中所处位置的依据。利用盈利模型计算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指数,把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进行了融合,科学地分配了现金流量指标与会计利润指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单纯用会计利润指标,或过多强调现金流量指标重要性的缺点,能够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更为精确、客观公允的参考依据,选择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公司进行投资,从而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五、盈利能力分析模型的应用

将得到的综合盈利能力模型运用于实际投资决策当中,随机选择两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进行盈利能力的比较。作为投资者,现有两个投资方案:方案一是投资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方案二是投资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选择这两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原因是,将因子分析得出的排名与传统的杜邦分析得出的排名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这两家公司的排名差异大,并且都属于精密构件与精密模具加工和制造公司。假设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是盈利能力,不考虑其他因素。接下来用传统方法与盈利能力模型对其盈利能力分别进行分析,根据其2013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数据资料得出各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基本资料如表8。

从传统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来看,表8中会计利润指标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指数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好,可以直观地得知在会计利润指标下,斯莱克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均高于劲胜精密,从会计利润的角度看应选择斯莱克公司作为投资对象。但是,从现金流量指标来看,劲胜精密公司现金流量又都优于斯莱克,应该选择劲胜精密。如此一来,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两者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导致投资者很难作出投资选择。

从综合盈利能力得分模型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将模型中所需的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益质量率、每股现金净流量这六个变量进行标准化。将标准化后的六指标带入综合盈利得分模型中,可以得出斯莱克因子1得分为1.63,因子2得分为-0.25,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为1.68,劲胜精密因子1得分为0.17,因子2得分为1.53,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为1.38。由因子1与因子2的得分差异可以看出,斯莱克的会计利润因子得分虽高于劲胜精密,但是现金流量因子得分为负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收现能力差,存在着财务风险。综合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斯莱克的综合盈利能力大于劲胜精密的综合盈利能力,因此可以确定斯莱克公司作为投资的选择。

从以上案例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投资者进行投资时,传统盈利能力分析单个指标的比较无法判定投资选择,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本文的盈利模型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结合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能够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该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依据。

六、结论

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样本数据本身,运用层次聚类法将初选的11个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分成三大类,然后结合各个财务指标实际运用情况在每个大类里选出两个合适的指标,最后形成了六个合适的指标变量作为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样本指标,分别是: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益质量率和每股现金净流量。这组指标的确立弥补了会计利润指标或现金流量单一指标基础的缺陷,并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盈利能力评价体系必然是将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进行融合。本文从两者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因子分析得出综合盈利能力模型公式。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会计利润”因子能够解释大部分的盈利能力,其在盈利能力分析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摒弃传统的会计利润分析指标与过分强调现金流量指标都是不可取的。从得出的综合盈利能力计算公式的分析中可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格外关注会计利润指标中的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净利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中的收益质量率。运用因子分析法将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得出综合盈利能力方程,克服了传统单一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比较的缺点,能更系统、客观、全面地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对比,二者具有互补性。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决策投资制造业上市公司较好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Rw.evidenceontheSelectiveReportingofFinancialadios[J].accountingReview,2002(1):22-26.

[2]aLtman,e.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te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JournalofFinance,1971(9):29-32.

[3]pRowSeSD.thestructureofcorporateownershipinJapan[J].JournalofFinance,1992(3):1121-1140.

[4]何有世,徐文芹.因子分析法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1):19-22.

[5]张俊瑞,贾宗武,孙玉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4(6):53-59.

[6]张红,林荫,刘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70-473.

[7]唐建民,王娟.基于因子分析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13(2):75-79.

[8]王吉恒,王天舒.基于企业层次分析法的盈利能力分析――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