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9:15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1

电化教学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滥用生物电化教学也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电教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嫁接技术,临时装片制作,标本制作,解剖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2)削弱学生的观察力。录像、幻灯和投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多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生态等各方面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却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如时间的缩短或延长,实物的放大或缩小。如果单独看录像,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只有在看录像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接触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如观察叶的形态时,让学生观察实物就比看录像好得多。如蚯蚓体表的刚毛和粘液,只有亲自动手摸一摸,才体会到粗糙的刚毛和湿润的体表;苔藓植株的大小,要亲手量一量,苔藓植物叶子的形态结构,要用显微镜观察,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要到实地看一看,才能得到真正的结论。调查证实,86%的学生认为,单独看录像想象不出苔藓植物是那么细小的。还有一些动植物的特殊气味和味道,需要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答案。另外,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也会有不同的结论。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让学生亲身处于大自然中,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现象,才能领略到自然界的奥秘。 

    3)削弱了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教学录像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性很强的,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介绍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等内容时,不能适时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关于生理卫生的一些内容,未能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内容亦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由于在看录像过程中,学生主要是看和听,结论是给出来的,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能尝试自己的认识过程,这也不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总之,一定要明确电化教学是辅助教学的策略,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只能适时适量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不要滥用电化教学,以免事倍功半。生物教学越接近大自然,越接近生物,就越能说明问题。要使电化教学与传统教法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2

关键词:空间结构断键典型物质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2

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占多绝大多数。与生命有关的有机化合物使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新合成的数以千万计的有机物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要,提高了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有机化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有机模块的课程标准要求:(1)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认识实验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3)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依据以上标准有机教材在编排上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有机物入手,通过各种模型、图片、资料卡片、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实验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探究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直观的表象,建立空间立体感,理解有机化学化学结构和性质及其用途之间的规律,及其现象的本质原因,形成有机化学的基本观念:分类观、结构与性质观、反应观等,学会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收集信息的手段,及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尤其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由典型代表物的性质推测出一类物质的性质,由一类物质的性质分析具体物质的性质。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了有机化学结构上的奇妙与和谐,深刻体验到了化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有机化学有与无机化学学习相似的规律,也有其独有的规律。下面以烷烃为例,探讨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认识有机化学结构和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及实验技能,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烷烃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门槛,在烷烃的学习中集中有机化学的核心概念――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学习本章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

1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结构观

1.1建立立体结构

(1)原子的成键方式及成键特征;

(2)空间结构及原子的空间环境;

(3)具体方法――物质结构理论、模型演示、动画、学生自制模型;

(4)关于结构的几种表示方法――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

以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为例,从物质结构分析碳原子的原子结构分析其成键方式,确定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析化学键特征,在键长、键能、键角上都相等;再让学生以碳原子为核心自制球棍模型,探究甲烷的空间结构:平面正四边形、正四面体结构;用图片和动画、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展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并与平面正四边形进行比较:正四面体结构,键角是109?28?,四个氢原子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相同;若是平面正四边形,键角是90?,四个氢原子的绝对位置相同,相对位置不同,C-H键成90?,C-H键成180?,这样的区分为甲烷的取代反应生成物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埋下伏笔,从性质验证反映其结构。后续课程从同分异构体的角度: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化异构体反证了甲烷的四面体结构,但学生对二氟二氯甲烷的在平面上不同写法还不能区分,认为是同一种物质,说明学生对甲烷的四面体结构还没有真正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渐近的过程。

1.2抓结构特点

甲烷的结构的典型特点是有C-H,立体结构。分析结构特点就从三个方面来看:(1)看化学键;(2)看原子间的连接方式;(3)看连接形状及空间形状:链和环;立体和平面。这样从结构相似分析认识有机物的类别。比如烷烃的特点是:C-C,C-H;C-C连接成链状;立体结构:看立体结构,一方面要看原子在空间的位置是平面结构还是立体结构,另一方面要看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哪些原子的空间位置相同,哪些不同。理解C-C单键可以旋转,以C为核心的四个单键所成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成立体结构,所以C原子周围的四个单键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任意互换。如果学生对这样的结构认识比较深刻,学生看到物质的结构简式,就很容易认识烷烃,不会由于在纸面上的位置不同,而误认为是不同的物质。

1.3抓结构的典型特征推测可能的断键形式

把结构与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起来,学习有机反应,应抓住结构上的典型特点。比如烷烃的性质,主要的断键形式是C-H断裂,H原子被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发生取代反应。而以后要学的烯烃的性质,结构上的典型特点是C=C键,反应时,C=C键中一个键发生断裂,在双键两侧的碳原子各加上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这就是加成反应。

2抓典型物质的典型性质――典型观

2.1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机物中最简单有机物是甲烷,甲烷是重要的燃烧和化工原料,是重要的能源物质,是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工程,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提出问题甲烷为什么能做为能源物质和化工原料呢?

2.2结构预测――可能的断键和成键形式、实验验证

在分析甲烷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学生探究分析C-H比较稳定,但在一定的条件也可以断裂,可能的断键形式,共有4个C-H可能断裂,4个C-H可能一次断裂或逐次断裂

2.3反应类型

稳定性: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一定条件下反应:燃烧反应――燃烧热值大,燃烧产物无污染――高效清洁:学生写热化学方程式(复习已有的知识),写化学方程式,与无机反应相区别“”,燃烧产物及应用:作为燃料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元素的定性分析方法:

取代反应:结构预测――可能的断键形式C-H;实验验证: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探究反应的条件,通过实验现象推测反应的产物。结合甲烷的空间结构和现象分析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断键实质、产物,从而归纳总结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断键的实质是C-H键发生断裂,H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取代反应的比例关系是n(H):n(X2)=1:1,原子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为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的思维形成作准备。由于甲烷中有四个H原子,取代反应是逐次进行的,所以取代反应的产物从一卤代烃到四卤代烃,产物为混合物,在烷烃的应用上通常不用于卤代烃的制备,烷烃取代反应的意义更在于让学生认识引导学生从结构上分析物质的性质,理解取代反应和断键形式的关系,从而拉开有机学习的序幕。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反应用途。

3抓住核心概念的学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这两个概念贯穿有机化学学习的始终,同系物概念的学习是有机物类别学习的重要体现。同分异构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结构的典型差别,认识到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引导学生建立这两种概念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烷烃的甲烷入手,复习甲烷的性质,稳定性,取代反应;理解其结构特点,是一个四面体结构,空间中的四个氢原子的位置,为其氯代物是否有同分异构体作伏笔,也为理解烷烃的立体结构作准备。学习中虽然通过展示了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力求建立空间立体概念,理解其氢原子只有一种,但在判断二氟二氯甲烷的结构有几种时,部分学生仍然写成两种甚至是更多种,说明学生对甲烷空间的立体结构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在其潜意识里还认为是平面结构,可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在理解巩固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的烃,从结构性质进行分析,这些物质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从元素组成上分,只有C和H两种元素;从原子的成键方式看:C-C,C-H;从C原子的联结方式上看,C-C连接成链状;从空间结构上看C-C和C-H在空间连接上成立体结构;从分子组成上看,相差n个CH2原子团,通式相通都是CnH2n+2。从以上分析可知:烷烃在结构上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在分析其性质,学生观察书上的数据,发现烷烃在物理性质从状态、密度、熔沸点上都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又从其结构上的相似性推测,其它烷烃的化学性质也相似,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都能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从以上结构和性质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这一类物质的间关系就是同系物关系。类似与无机化学的同主族元素。找出同系物的同和异,同系物一定是同一类物质,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异:分子式不同,相差n个CH2原子团,物理性质熔沸点一定不同。并与已学过的易混概念相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相比较,进行概念辨析。同系物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同系物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同分异构体的学习第一个层次重在理解结构上不同,虽然在纸面上的写法不同,但却是同种结构。第二个层次,是学会写同分异构体,这是以后写其它类别物质同分异构体的基础,能写出主链、支链,怎样确定支链及支链的位置,怎样找对称;同分异构体书写后能从对称的角度: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理解C-C可以旋转,C原子周围的四个单键不论在纸面上何种写法,但结构只有一种,理解C原子的种类和H原子种类,为卤代烃的同化异构体的书写提供固着点。向学生渗透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别:碳干异构和位置异构。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核心是抓住C-C可以旋转,C原子周围连接的四个单键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位置相同;理解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在变式训练中,学会抓住辨别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种物质、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之间关键要素。同系物是同类物质,C数不同;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同位素是同种原子;同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或结构不同。

总之在有机化学入门学习时,抓住烷烃以上方面的学习,能迅速找到有机学习的敲门砖,为顺利有效地进行后续有机化学的学习,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思路方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军.浅谈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科学方法的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2期.

[2]刘蕾.中学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的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刘为基.有关烃的基本概念辨析[J].青苹果,2007年10期.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3

如果我们承认制度具有确定性,即制度的内构元素处于一种变化中的稳定,这就为我们认识制度的变异有限性,从而设计制度变迁提供了常识。

在制度的生态园区内,不同的制度物种,以不同的形态生存;同一基因的制度物种,在不同生存环境,也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况。我们发现,一些制度物种永远消失了;一些制度物种正在消失;一些制度物种正处于良好状态。

制度生物学家进行工作,与研究自然物种的生物学家一样,使用观察、比对等工作方法。在制度生物学家的眼中,科系和种属,即物种谱系确认,是个重要问题。在科学精神要求下,对特定物种的偏好,被对物种特性的鉴别取代;绝对优势的物种观,被比较优势的物种观取代。物种比对,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制度祛魅观察,成为识别制度物种的必然要求。这样的观察态度,在现实制度下难免受到观察制约,但是对制度生物学学科而言,不得不摆脱此种制约,从而完成良性品系的选育。

制度物种的遗传和变异,尤其是变异问题,是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变异性的程度在多大程度摆脱遗传基因的影响?此种变异的边界在哪里?其它制度物种促进的制度环境适应 性变异,是否能引发变异物种的根本性改变?从制度生物学的角度看,这样的变异研究,对优良品种的最优选育具备意义;但是对于劣势物种变异研究,仅仅会为获取制度生物学知识的旨趣,对于改变制度生态,本身没有意义。

制度物种遗传变异,存在一个相关问题,即制度结合问题。制度结合不是特定物种的内部变异,而是不同物种特征的组合。成功的嫁接,需要最低程度的品系排异,物种之间应具有共生可能。嫁接试验表明,优劣物种之间存在排异,优质品系适应与优质同类嫁接,劣质物种适应劣质物种进行嫁接组合。进化理论,充分地对此种选择趋势作出了解释。绝对君主制与酷刑法制的结合、法西斯主义政制与“法治国”结合,民主政制与法治结合,平等选举制度和现代政党制度的结合,都在充分地表现物种的同类结合趋势。

违背这种选择的自然律,进行制度物种搭配,一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也无法对嫁接效果作出成活预期。

在制度生物学学科看来,劣质制度物种的嫁接,表现为与劣质品系的结合;即使出于改善劣质品系的急迫需要,进行人为的对优种的嫁接努力,也并不能无限延长劣质物种存活期。这是因为此种行为,既不能吸纳其它物种的主要优势,又导致本物种基因完整性的破坏,因此出现谱系混乱,必然引起基因传导的误读。

制度物种的选择性,优劣品系表现出的自然适应趋势,不仅在制度生物学方面的解释效力,优劣因素的同类组合特性,同样表现在经济资源组合、人际关系组合等等方面,是复杂元素世界体现出的趋势特征。 这虽然不是物种之间的绝对趋势,但是物种之间的明显趋势,是进化需求的现实化表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也正是对物种结合趋势的洞察。

根据进化理论,优育制度物种,必然舍弃劣质物种,否定它们在制度物种选育中的标本意义。这也反映出制度生态有别于自然生态的特征,即对制度物种存在高淘汰和淘汰彻底性。比如奴隶制度、同态复仇、肉刑等等,基本上几经灭绝。制度生物学总是发现,对于濒危的制度物种,制度生态不仅不应保护,反而应通过淘汰措施,灭失此类物种的存活条件。这是为什么?因为,制度生物学发现,制度物种更替存在一种有别与自然物种进化的主动性特征,制度内构元素中,存在着人的自由意志基因。此种基因对于制度物种自身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可能导致制度修复功能加强,也可能导致物种的衰灭。因此在作出自由的合理选择具有极大可能性的状况下,存优劣汰,是人有限的但亦是必要理性的体现。

自由意志基因在制度生物学视角看,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应当说,此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答案。依据在于自由意志的状态。在制度生态学看来,劣质物种内构中最为强大的自由意志,也不能促进劣质物种的实质优化,对改善制度生态没有意义。失去理性比对的意志,在制度生态中,体现出消极意义。反而观之,理性的比对,会对选择合理化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制度生态。

对于制度生物学而言,物种存在的环境是一个考虑因素。此种因素,比对于种的选择,仍然是次要的。因为,制度物种移植,通常仅仅表现为对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基因变异,这种变异是有限的,不是绝对性的基因改变。因此强调制度土壤即文化对于物种的排异,往往夸大了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实质上表现出对制度物种存在的社会和制度内构中的人以及人的意志能力,作出了彻底否定。

制度生物学认为,物种与环境影响是相互性的。长期生长的制度物种,尤其是单一物种的长期生长,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在未清除此种影响下的仓促移置,制度物种的确面临生存挑战。

制度生物学发现,制度物种土壤中存在文化板结化的现象。这种环境对于物种的适应性板结,与物种之间是有关联性的,但对制度生态而言又不是绝对性的。为何文化板结现象对于物种移置没有绝对性的影响?这是因为,文化载体自由意志具有可塑性。社会成员具备对新式制度物种的适应性。自由意志,尤其是与比较优势制度物种关联的自由意志强化,文化的板结化,将会逐渐消融。

制度适应性并不难证明。妻妾成群的婚姻制度陡变为一夫一妻一子制度,人民并未终日为此以泪洗面,家庭细胞亦未集体破裂;公社制度下的人民,变为单干人民,农村社区发生适应性整合;计划经济制度衰变,经济活动主体发生适应性生灭;村民民主选举,基层组织体发生对自治要求的适应。平权法治要移植,社会文化对此制度的适应性,难道顷刻就不存在了?社会生态把存在严重基因缺陷的制度物种都可栽培得栩栩如生,演绎得风车斗转,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制度物种不可精心培育?

法治移植,与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律移植,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法律移植,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对存附在特定法律体系内的部分规范,在另外的法律体系中进行嫁接。因此,移植的往往不是独立的制度物种,而是制度物种的分枝。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此种活动虽冠以“移植”名称,实为制度物种嫁接。根据制度生物学基本原理,制度嫁接是品系特征的结合;成功的嫁接,需要最低程度的品系排异,物种应具有共生可能;优劣物种之间存在嫁接排异,优质品系适应优质同类嫁接,劣质物种适应与劣质物种进行嫁接组合,因此法律移植成活率与是否符合基本原理要求紧密相关。在没有解决物种品系统一问题的情形下,不赞成广泛的法律移植,具有制度生物学原理支持;但如果在制度物种品系趋同情形下,反对法律移植,就失去了制度生物学原理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尚未研究制度生物学的人,总是将品系排斥的法律移植不能,扩大为法律移植的同系移植不能;甚至推论出本身与法律移植差异巨大的法治移植不能。

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法治是一个独立的制度物种。此制度物种,具有明确的基因组合,基因特征具有可描述性。对该物种基因特征的描述,许多法理学家甚至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都以不同方式涉及,并且展示了该制度物种,存在一定的物种比较优势。在信息社会了解该物种十分便捷,故在此不再赘述。

法治的移植,比较法律移植,不是制度分枝的嫁接,是物种优化更替,因此不要求与原有物种具备品系适应性。

法治虽然是一个成熟性的制度物种,但在旧物种本土往往仍相对新颖。 虽然旧物种本土新的制度生态设计,对法治物种的作出了选定,解决了制度生物学关注的最大问题,即种的谱系选择呈现明朗化,但移植法治能否成功,确需研究文化适应问题。

此问题很重要,是坚持旧物种形成的板结文化正当性,要求物种选择的反思,还是坚持物种选择的确定性,对板结文化进行改造,是一个问题。在制度生态学看来,固执于板结文化下的物种反思,忽略了物种的比对优势,难以形成制度生态改善,因此缺乏合理性。此种物种怀疑主义思潮,代表了制度生物学分析中常见的低级失误,反映出研究者对于物种比对的基础性工作的不屑。此种物种怀疑论者,并不着力与制度物种生长中的指标把握和比对,因此必然深深地陷入制度物种虚无化的主观臆想,走向选择机会主义的歧途。

这也不难理解,制度物种比对工作,虽然是中立性的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制度生态环境制约,研究的投入成本更大,这是因为制度物种比较需要深入社会实际,实证研究物种的具体表现,对于法律学而言,需要法学家在社会中观察权利的实况,并要求法学家象生物学家一样,用学术显微镜等工具,去探究权利失衡的制度基因导向因素,以及文化板结对权利形成的影响。这种社会资料的客观采集活动,是法律制度比较工作的前提,也是合理研究结论出现的基础。此种通过比较方法积累知识的方式,是通往局部真理的必经之途;任何一个对过往社会和实在法特性有所了解的人,都会体会到此种研究的难度。

社会的开放和构建法治国家理念确立,制度创新研究成为需求的情形之下,制度物种怀疑论逐渐失去合理性。橘生国外皆为橘,移植本土必为枳?尤其在尚未移置之前,就暗示制度物种的必然结局,这样缺乏试验支持的断言,与巫师先验认知态度并无二致。实际上,在制度生物学看来,即使橘生国外皆为橘,移植本土果为枳,也不能断言必然是制度物种问题,亦可能表明的是特定时态下制度土壤的巨大排异特色。

在制度生物学看来,物种存活环境的状况,本身具有时态性,存活环境存在可造性:因为制度物种的生存载体,即人的意志状况具有可改变特性和制度适应性。

制度物种移植,应建立“培育性的文化适应”。虽然由于制度的载体的可造性提供了制度普适性,使其突破了自然物种的移置环境局限,但严谨的制度生物学家,并不否认“培育性的文化适应”对于制度物种成活状态的巨大影响。因为在具体的社会环境里,板结文化现象是普遍的。

在制度物种移植流程看,法治移植是“培育性的文化适应” 下的移植。

我们用f代表法治,a代表现有制度物种,ab代表在a制度影响下的文化板结。板结文化ab与现有制度a 共生于社会文化中。

制度生物学认为,板结文化ab对于现有制度a的固化,具备意义。由于a存在与f的物种比对劣势,直接将f植入现有社会文化,a、ab都会对f产生排斥。因为根据进化理论,a与f不具有共生性。板结文化ab与现有制度a具有互适性,与法治f之间没有互适性。如果将板结文化ab问题对法治f的不适应,解读为法治f的移植困境, 强调板结文化的正当意义,这就发生了对法治移植环境的认知失误。因为法治移植,将经历文化的时态变化,移植环境将是一个还原性社会文化环境。在此环境中,a被f替代;ab经过“培育性的文化适应”等诸多技术措施,不再具有实体意义和正当性和必要性,f将在 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生环境适应性问题。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方法;培养

引言:《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教学: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新课标为教学确立了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第一维度的目标较好贯彻,第二维度的目标中起决定性因素的即为科学方法的教学,第三维度的目标的达成需要以科学方法的掌握为基础。可见,科学方法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科学方法教育及其在化学中使用的优势

当前,学界尚无对科学方法教育的特定概念,但经过文献资料大致总结可以看到,所谓科学方法教育是指通过适当的教学途径来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方法在平时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并能熟练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学习或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使科学方法深入到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具体需要培养的科学方法有:观察法(凭借主体感官或仪器有计划性地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实验法(有目的地借助一些仪器或设施对研究对象性质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法(把复杂的研究对象解离成简单的要素,使之细化、简化、从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与综合法(将研究对象的各因素按照其本质关系进行统一,即从整体上来看待现象的本质)、归纳法(从个别现象到一般规律)与演绎法(从一般规律到个别现象)、比较法(寻求事物间的差异及研究对象的变化与发展)与分类法(在比较的前提下,根据事物的共同属性和差异点进行分门别类)以及类比法(将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寻找两者间的相同或相似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两者的联系,将确定的那类对象的属性迁移、推广到与之类似的那类对象上去)等。

从化学课程的内容上看,其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各项理化性质,如物质的组成、性质、物质的变化等,要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需要在使用实验、观察、检索等方法收集信息。这就给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天然优势。在思维广度、多视角、方法论上,化学教学都有所涉及。学生需要能够从宏观上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进行研究,还要能够在微观层面上对粒子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进行模拟推测。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中,实验方法设计、数据收集整理、结果观测、在实验数据上进行推理、假设、类比等。这一系列能力都能够在化学教学、化学实验中得到锻炼。由此不能看出初中化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教学培养科学方法的策略

(一)渗透微粒观

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也是化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其关键不在于学生是否记住了相关概念,而在于是否能将概念中蕴含的观念变成自己的理念,将其熟练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微粒”时,可增加实验:将装有酒精的瓶子放入90℃的水中,再将瓶子拿出来,其中的酒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酒精加热后就看不见了,冷却后又看得见了?若是气化所致,那么为什么同样都是无色的,而乙醇气体就看不见,而乙醇液体就能够被看见?物质气化了为什么就不能反射光线?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因为分散而变小了,还是分散前本来就很小?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挥其想象力,结合微粒的相关概念在头脑中勾勒出微粒组成物质的认知图示,从而建立起微粒观的科学方法。

(二)在实验中熏陶科学方法

化学教学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在实验中,学生一方面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定理;另一方面会在实验中逐渐培养其来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接触实验设计、准备、操作和分析的过程,启发学生多多思考,促进其养成重视观察、认真操作、细心探索、忠实记录的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及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三)通过问题解决强化科学方法

培养良好的科学方法最终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将其运用在利用思维和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设置问题解决的情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

化学习题是一种省时有效的让学生面临问题解决的方法。在解决化学习题时,学生需要经历问题表征、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监控四个阶段。而对于信息容量大,题面错综复杂的题目,更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所给信息进行加工。这就需要学生使用科学方法,例如?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已学知识与问题、建构模型、分类归纳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就得以切实的提高。

结论:科学方法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客观存在的化学知识形成头脑中的认知地图;有效掌握了科学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快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将科学方法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燕清.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J].理科教学与教研,2013(28)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立体化

一、看名人名家立体化

语文教材中收集了许多名人名家的作品,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不妨指导学生评一评名人名家的人格;在学习名人名家写作技巧的同时,也不妨学习他们高尚的情操。当然,这些名人并不是神,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所以他们不可能是“完人”。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用“立体化”的观点来看待他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评判他们。如,陶渊明,后人在评价时,大多从他的田园诗里挖掘他人格的高尚,但我们更应该指导学生从两面去看人,剖析一下其人性的负面。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的抱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能静”(《杂诗》之二),可见他曾经有过功业未尽的焦虑。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做隐士。这一点可以看出陶渊明也有封建知识分子追名逐利的思想。他的“避世”态度,他的田园隐居,正说明了他所遵循的儒家:“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消极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对于名人名家,我们既要赞赏和学习他们的闪光点,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指出他们的不足,引以为戒。

二、论历史人物立体化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要坚持历史的、阶级的、辩证的原则。首先应该联系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考察历史人物,其次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评价古人,再次用辩证的方法去评价他们的作用。我们看待历史人物时,不能用“好人”或“坏人”来定论,必须从立体化的角度去剖析他们的功与过、得与失、成与败,还他们一个真面目。如,诸葛亮被誉“千古良臣”的典范,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但在教授《出师表》的时候,学生却提出异议,他们认为诸葛亮是“蠢臣”,不应该死守蜀国,不应该效忠于无能的刘禅,应该自封为蜀国的君主,重组朝纲,增强兵力,联合吴国,抗衡魏国,或许中国的历史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这些看法,我们做教师的决不能“一刀切”,全盘否定,而应加以引导,指导学生多阅读历史,多联系史实,从更全面、更立体的角度去批判历史人物。

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让他们站在历史人物的那个时代,从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背景角度分析其思想意义。同时,指导学生跳出那个时代,站在今天时代的制高点上来分析,这样,学生就不会主观片面,而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思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读文学作品形象立体化

文学作品中认为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征,在指导学生鉴赏文学形象时,不能简单化和绝对化,而应指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态等,认识人物内在的性格特征,并集中、综合对人物性格表面零散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准确地理解人物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

如,在分析《将相和》中的廉颇这一形象时,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会用“知错就改”一词。但我的一个学生却阐述了他的看法:廉颇诚然有勇于改错的一面,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人性中的弱点――嫉妒心存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虽然他的言语过于尖刻,但这是他人性本质的流露。在课堂上,我对学生的看法持保留意见;课后,我认真思考后,觉得他的看法很有道理,尤其是结合《史记》中其他历史人物看,哪一个人物没有缺点?廉颇知错就改固然是值得赞扬的,但我们不能抹去他人性中的弱点。我们反对模式化、单一化和绝对化的人物鉴赏,也不赞同对文学形象作任意曲解。文学作品的品读,人物鉴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人物形象提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并指导他们以一种辩证、客观、理性的态度,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原为有血、有肉、立体化的人。

四、写真人、凡人立体化

阅读教学中,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时,常常概念化地给人物贴上一些标签:正面人物常常是“正直善良”“大公无私”等,反面人物常常是“险恶”“毒辣”“卑鄙”等。好,好到极点,灵魂高尚,精神完美,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坏,坏到极点,五毒俱全,恶贯满盈。而这样的分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人物的评价。反映到作文中,学生所写人物都是没有缺点的“好人”和一无是处的“坏人”。这些人物性格单一,没有变化,没有发展,缺少真情实感,缺少真实性和可信性,更缺少生动性和典型性。如何克服这种写作弊病呢?

我们在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首先应启发、引导学生遵循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常常是善中见恶、恶中带善。其次要告诫学生,性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性格会因某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后形成不同于起始的性格。再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分析作品内容,既谈正面作用,又揭示消极因素。最后,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只有给学生展示“真”的同时也展示“假”,展示“善”的同时也展示“恶”,展示“美”的同时也展示“丑”,学生的思维才会从偏狭走向开阔,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简单走向复杂,作文选材时才会正视现实,反映真实,作文题材才会丰富多彩,反映出人世的深奥复杂和宇宙的博大精深。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学习化学是以观察物质及其变化为特征的,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好化学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下面是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见解。

一、明确观察目的

“会看的人看门道,不会看的人看热闹”。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不明确观察的目的,则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实验图个稀罕、看个热闹而已,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刺激的化学变化现象,而对实验要求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完全失去做实验的意义。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必须从做第一次实验起,就要十分强调明确实验的目的,把学生的热情引导到定向观察的轨道上。如做镁条燃烧实验反应剧烈,会发出耀眼强光,往往被忽略的是随着燃烧而上升的一缕白烟,因为它被强光掩盖住。因此在观察这个实验时,事先告诉学生不要只注意观察那些最突出、最明显的现象,而要全面观察,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变化现象更要注意。另外,要明确这个实验现象的重点是燃烧前后物质的质的改变,镁带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有弹性的金属等,而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则是白色无光泽的松脆固体(可用手捻成粉末),这对学生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至关重要。

经过训练,每到做实验的时候,学生都能有意识地围绕实验目的观察。例如为了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在进行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要求学生考虑磷和氧气反应的条件,观察反应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与状态;而在讲述质量守恒定律时,虽然有此实验,然而要求学生的观察注意力却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上。即使在比较复杂的实验中,如演示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学生也能较快地认识到此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不被制氢气的过程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每个实验的目的愈清楚,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引到主要问题,就愈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观察兴趣

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固然很重要,但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能力更重要。如果学生时时事事都依赖教师,则观察能力是培养不起来的,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兴趣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培养:一是为学生多创造观察机会,加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我精心组织,让学生清楚地、准确地观察到成功的实验现象,尤其是那些极不显著而非常重要的特性。同时把演示实验尽量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实验,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多动手操作、多观察,这样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并提高观察兴趣。二是启发学生对周围的化学问题问个清楚。如面发酵后加入纯碱后蒸出的馒头为什么鲜而多孔?电焊时为什么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再焊接?为什么种小麦时肥料要深施?铁生锈是怎么回事?怎样防止铁锈?等等,这样可以指导学生积极观察并探究化学知识。三是介绍科学家的观察佚事,如牛顿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德漠克利特在海边散步联想出物质由微粒构成等,也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三、注重观察顺序

有了观察兴趣,必须明确观察的含义,化学上的“观察”含义,要理解为不仅用眼看,还要应用各种感官感知观察对象,才能全面地、正确地、深刻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例如: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从外观上看,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用手摸,则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滑腻感,稀硫酸无滑腻感,若再动手用石蕊试液去检验,则又看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稀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如此多方面地观察,就能区别两种溶液。事实上,知道观察的含义仍不够,还要了解观察的顺序,每一个实验都是由若干阶段组成的,抓住实验的目的,只解决定向观察,要看清实验的全过程,还必须使学生学会具体的观察方法及顺序。于是我们向学生介绍“四步观察法”,即一看反应物的色态,二看反应的条件,三看反应的现象,四看生成物的色态。通过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四步观察”法以后,就能看清每个实验的各个特征,也就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并养成正确的观察习惯。

四、分清主次观察

在不同的实验中,现象各不相同,因此做各实验时,我十分注重训练学生既要全面观察,又要分清主次。“全面观察”,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及实现物质变化所使用的仪器都进行观察,从而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分清主次是指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内容,以确定实验的主要现象。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学生全面制取氢气是液体和固体反应不需加热的制气简易装置,同时要让学生注意气泡产生这一明显现象,以及锌粒逐渐变小的这一细微的变化。

五、进行对比观察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例如讲氧气的性质时,只有通过碳、硫、磷等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对照观察、认识比较,才能使现象更明显。在进行化学物质的检验和鉴定实验时,常常借助空白实验或对照实验的对比才能使观察更清楚。对比观察,一目了然,使学生易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一举多得,效果很好。

六、明确观察途径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传统的教学图表、模型、实物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客观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先进的手段――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媒体,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声、光、色、态等的变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动手完成的分组实验,可以实际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自然比从录像、多媒体课件中观察获得更多的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很多都是通过实验这一手段获得的。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实验能够让观察更深入。通过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观察,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等。

七、观察思维结合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直观性;趣味化;教学效率;观察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教学课堂。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等的科学。生物学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因而,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对生物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多媒体课件进入生物课堂,能够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生总认为生物学科只是“记”的过程,所以在生物课堂上对教师的讲述觉得乏味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来,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讲对于“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教材上也有详细的资料,如果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就觉得没意思,但使用了多媒体动画,就非常形象地展示了整个实验过程,给小鼠注射液体、小鼠跑掉或是死亡,学生觉得很有趣,能够很直观的接受并理解实验过程,很轻松的得出实验结论。

二:使微观的世界宏观化。

在课堂上如果用语言来讲解一个微观的生理活动,效果必然不好,如果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就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生动地显示生物的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如讲到“细胞分裂”一节,细胞是一个很小的结构,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不能看到分裂的动态的过程,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数目。采用多媒体就能够清晰地看见细胞里的任何结构,可以播放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这样学生就能清晰地看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使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轻松地解决。

三: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抽象、复杂。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渗透吸水失水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是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应用多媒体动画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态过程,使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

多媒体课件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节,过去用两节课时间特别紧张甚至还需延长时间,通过运用多媒体,大大缩短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过程,用两节课就能轻松完成了,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掌握得很好。

但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把多媒体当成一切,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电教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制作、有机物的鉴定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要求。如果只用观看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削弱学生的观察力。

多媒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各方面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却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如果单看录像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会降低。如植物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只有亲自动手做了才体会到质壁分离的真实情况,毕竟多媒体课件有时候所体现的是比较夸张、比较艺术的知识。

三: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复习。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8

一、转换法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转换法。它是帮助我们认识抽象物理现象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我们在认识和研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理论时,由于分子是微观的,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能直接观察或感觉到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和理解它;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在存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小磁针指向或偏转以及与其它一些磁场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同理,在研究物体是否带电,我们也不能直接看到物体是否带电,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验电器上锡箔片的开合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在研究空气的存在和大气压强时,我们可以通过感觉空气的流动及现实生活中对大气压强的各种应用来证明空气和大气压强的存在。随便说一下,很多仪器的制造也利用了转换法。如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温度转换成液柱的升降制成了温度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液体压强转换成两液面的高度差制成了压强计等。

二、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认识和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灵活、合理的类比,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如在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研究电源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时,与水流水压模拟实验、抽水机的作用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产生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理想化法

理想化法是指根据所研究问题(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诸多因素)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理想化法是一种科学抽象,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实验法和理想模型法。

1.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实验,是逻辑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际中并不能进行。理想实验在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伽里略论证惯性定律所设想的实验――在无磨擦情况下,从斜槽滚下的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就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理想实验。再如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当罩内空气被抽走时,钟声变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维中进行的理想过程,与实际实验相比,理想实验能更大程度地突出实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更本质的结论。

2.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三类。

①对象模型:用来代替研究对象实体的理想化模型叫做对象模型。如视为点光源较小发光体,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的光线,描述磁场的磁感线,描述力的图示、示意图等都属于对象模型。另外,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时选取的“液柱”、分析连通器原理和托里拆利实验原理使取的“液片”也属于对象模型。

②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建立的模型叫做条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都属于条件模型。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变成内阻是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电流表变成内阻等于0的理想电流表等也属于条件模型。

③过程模型:实际的物理过程都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忽略次要因素的作用,只考虑主要因素引起的变化过程叫做过程模型。例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空气阻力的作用与重力相比较忽略不计时,可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另外匀速直线运动也属于过程模型。

四、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某物体或物理现象的作用效果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给问题的阐释或解答带来极大方便,我们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等效替代法.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串联、并联的部分电阻,用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方向的压力等。

五、控制变量法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很多物理实验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导体的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六、归纳推理,又称归纳法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9

一、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兴趣是一种基本的内在学习动机,对小学科学学习而言,也较为明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抽象的概念通过电教媒体变为具体化,如实反映客观实际的内容,让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看见实验过程,从中认识变化特点、规律、了解构造,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水是否纯净》一课时,可利用投影的方法,取出一滴水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把玻璃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顿时在屏幕上就会出现奇景,看见无数的小动物在游动,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就会明白:在水中用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是很多的,不仅有矿物质,还有许多活生生的细菌和微生物。此时,教师提示,学生就会明白平时为什么不能乱喝生水的道理。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自然界中的水是不纯净的。

二、让静止的原理动态化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直观性除了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外,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形象思维产生的源泉。形象思维作为人的思维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抽象思维,由于形象思维是以知觉、表象为思维的重要材料,且在认知中还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因此,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把学生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不易看到的现象变成具体的画面,让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如,在教学《金鱼》一课时,除了让学生观察分析鱼鳍的作用外,还可以利用课件观察鳔的作用。通过媒体,学生能清楚地看到鱼鳔的前室扩张,鱼就逐渐上浮;后室扩张,鱼就逐渐下沉。通过观察分析,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它的内在联系,懂得了鱼是靠增加或减少鱼鳔里的空气来保持它在水中的一定深度的,这样加深了理解,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让繁杂的规律简单化

电教媒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化静为动,形象具体地展示画面。因此,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恰当运用一些录像短片,演示学生无法亲自看到的和身临其境的一些事物的变化规律,就能化难为易,让抽象的规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了,便于学生接受,难点易于突破。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一课时,由于教材涉及的内容历史年代久,空间大,学生受知识的局限,要理解和掌握生物的进化规律,确实非常困难,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看一段生物进化的录像短片,这时学生就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时期中,确实存在各种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地球上先后出现各种不同的生物,同时看到了促进生物生存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由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这种效果比挂图和投影还要好,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生物化学的看法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高中学生在做化学习题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部分高中生把化学概念记混了,有些高中生感觉自己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思考化学问题,有些高中生在做题的时候把公式用错了。高中生在做化学习题的时候会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宏观地看待化学问题的思路,以致于做题的时候只会死记硬背化学课本中的知识,却不会自己找到解题的策略。高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从引导学生找到做化学解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切入点开始,让学生宏观地理解化学问题,然后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解题水平。

一、用抽象归纳的方法把握化学概念

部分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思路依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思维层面上,他们认为只要把化学课本中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就能解决化学问题。可是在实践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化学知识涉及的层面非常广,习题的内容千遍万化,学生觉得这些化学习题超过了课本中说的范围,就不知道该如何解题了。

化学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生学习化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背熟概念,也不是为了背熟公式,而是要能够自己去看到、分析、验证化学的规律。以教师引导学生做习题1为例:

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化学例子的是哪一个?

a.使用甘油加水的方法保护肌肤。

B.将明矾放在水里净化水质。

C.烧鱼的时候,加入料酒去腥。

D.一把菜刀生锈了。

有些学生认为,以上的例子,有些化学课本涉及过,有些化学课本没有涉及过,我怎么知道哪个例子一定不是化学例子?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区别,学生经过观察就会发现化学变化是指两件物质在一起会产生新的物质;而物理现象则是讨论物质会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学生理解到这个规律后,就能看出只有a是物理变化。这是因为甘油加水是利用甘油吸收了水份产生膨胀的现象,然而它本身依然是甘油,没有变成别的物质。高中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抽象看到化学问题,用寻找化学规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解题的能力。

二、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寻找正确答案

有些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会因为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所以认为自己一定不能正确地做出习题,于是就随便乱做。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到,即使知识结构不够完整,只要自己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时也能正确地解出习题。比如说应用数形结合法、逻辑判断法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要学好化学知识,单靠死记硬背化学课本中的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学生有可能不能牢牢地记住化学课本中的每一条知识,而且化学知识应用的范围千变万化。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只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用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适合解题的思维方式,才能提高做化学习题的水平。

三、用提炼公式的方法计算数学问题

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有时会抱怨,他们认为化学的置换公式那么多,自己似乎不能牢记每一条化学知识。如果自己连化学置换式都记不牢,又怎么能够做好化学习题?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到,如果化学置换公式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规律,那么化学置换本身也存在规律,学生如果能够发掘出化学置换公式的规律,他们就会觉得记忆化学公式并不困难,从而他们就会提高做化学习题的效率。以习题3为例:

现有一个容积为1L的干燥烧瓶,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充入mH3,目前已知烧瓶中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9.7,以该气体为对象,对它进行喷泉实验,如果喷泉停止以后进入烧瓶的体积为L,那么求溶解的物质量的浓度。

所谓的十字交叉法,即将未知的参数设为x,以解方程的思路来作化学置换。即:。如果将十字交叉法描述为图1,那么可将该题的已知条件描述为图2,该题的解析过程为:m=2×9.7=19.4,十字交叉结果为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