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02

生态环境措施篇1

1.1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分析

矿区规划实施后,由于矿区项目占地、采煤沉陷、露天矿开采挖损、排土场占压、矿区开发后形成积水区的影响,矿区内土地利用格局会发生一定变化。通过遥感解译与影响预测分析,近期开发后矿区内天然牧草地面积明显减少。矿区开发后交通运输用地的面积也明显增加,另外矿区内由于沉陷破坏以及村庄搬迁,旱地和住宅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1.2土壤沙化与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矿区建设近期,露天矿开采后表层土剥离,没有植被覆盖,成为土地沙化的极敏感因子,矿区沙漠化程度会由轻度敏感向高度敏感转化。根据预测,矿区开发近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增加,中度侵蚀和强烈侵蚀面积将分别增加8.14km2(4.36%)和49.78km2(11.04%)。因此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地表的及时恢复,不然就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发生土壤沙化。矿区建设远期,采用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后,矿区内生态环境将有所改善,矿区沙漠化程度会由高度敏感向中度敏感转变,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有所降低,矿区内中度侵蚀和强烈侵蚀的面积将有所减少。

2生态治理措施

根据矿区地面总布局及其生态影响特点,伊敏矿区生态综合整治划分为5个分区:工业场地恢复重建区、连接道路恢复重建区、地表沉陷治理区、露天矿排土场恢复重建区、露天矿最终采坑治理区。

2.1工业场地恢复重建区治理措施

矿区工业场地恢复重建区包括井工矿和露天矿的工业场地和相关辅助附属企业等以及工业场地外扩100m的影响范围。工业场地恢复重建区生态整治措施如下:在工业场地内布设截水沟、急流槽、挡土墙等工程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生产安全;工业场地内采用乔灌草立体植被配置模式,并因地制宜选用当地适生植物种进行园区绿化,保证园区绿化系数达到20%以上;工业场地建设期间施工区域采用编织袋挡墙、临时排水沟、防尘网等临时防护措施,周边开挖的边坡上布设草方格边坡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产生;对与工业场地周围区域内破坏的植被进行人工补植、撒播草籽等措施进行自然恢复,维持草地生产力。

2.2连接道路恢复重建区治理措施

矿区的连接道路恢复重建区主要包括矿区公路和铁路及其外扩50m的影响区域。连接道路恢复重建区具体生态整治措施包括:道路建设期间在施工区域布设临时排水沟、编织袋挡土墙和防尘网进行临时防护;严格控制道路建设影响范围,减少建设期间对周围草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对受破坏植被进行人工补植、撒播草籽等措施进行自然恢复;③在道路两侧分别营造防护林,防护林带可采用乔灌混交林,乔木布设3行,灌木在林下分散种植,禁止引入外来树种。

2.3地表沉陷治理区治理措施

2.3.1沉陷破坏的治理

沉陷区可能出现塌陷、裂缝等现象,造成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沉陷区生态整治措施具体如下。(1)沉陷区草地治理。首先对裂缝进行充填,并对局部土地进行平整处理。土地整理后,采用人工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草地改良,对矿区内破坏的植被进行自然恢复。另外对沉陷区草场进行封育,尤其在复垦恢复过渡阶段,尽快恢复植被覆盖度,防止草地退化和沙化。(2)沉陷区耕地治理。首先对裂缝进行充填,并对局部土地进行平整处理。土地整理后先利用豆科绿肥改良土壤,采用人工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草地改良,经过2~3年的自然恢复果后,再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在进行土壤改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封育,尽快恢复植被覆盖度,保证土壤改良的效果。

2.3.2积水区的治理

根据预测,地表沉陷区内可能形成积水区,积水区治理措施如下。(1)永久积水区的治理。永久积水区的形成,减少了植被面积,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对于永久积水区的整治仅考虑积水维护和管理,增加一定的排灌设施即可。(2)季节性积水区的治理。永久积水周边100m范围内形成季节性积水区,该区域内的植被类型将发生演替,原来的针茅、羊草草原植被演替为比较耐盐碱或喜湿的植被,如碱蓬、碱蒿、芦苇、拂子茅等。遵循自然修复的生态学原理,对退化和盐碱化土地进行围栏封育,禁止牧民进入封育区放牧。对于盐碱化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浅(深)翻土和施加土壤改良剂等方法实现土地的恢复。

2.4露天矿排土场恢复重建区治理措施

2.4.1表层土保护措施

保护好露天矿表层土是生态复垦和区域生态重建的关键。表层土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如下:在露天矿工业场地、排土场和采掘场等项工程剥离表土前,首先对区域内第四系表土层进行单独剥离、单独堆存;表层土堆放处周围边界布置排水沟或防护堤,采用密目网覆盖堆体,并在堆体周边用填土草袋围挡作临时挡护;待表层土完成堆存任务后,随煤矿开发排土场平台达到设计标高并稳定时,即可用堆放的表土进行生态恢复,因此表土层剥离随煤矿开发一直在进行,而用于生态恢复的表层土也一直在进行,当表层土恢复回填为原地貌后,首先进行水平犁沟整地,将土层翻松,然后进行草地的恢复工作;建设单位根据施工计划编制表层土保护方案,提出详细表层土的剥离方法、堆积布置、堆积方法、回填方法和步骤、实施计划的具体安排等内容,在施工时,应派专人进行监督指挥。

2.4.2排土场的复垦原则

合理安排岩土排弃顺序,禁止将钙积层等障碍层次排弃于表层;表土剥离0~0.3m,原剥离表层黑钙土直接铺覆于前面结束整地的排土场;粉煤灰禁止排在排土场顶部和底部,需排在排土场中部。复垦利用类型应与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重塑的地形适宜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和旅游业的规划,平台应尽量平坦宽阔,禁止形成局部凸起或凹陷,以免地块破碎。

2.4.3排土场适生植物种的选择

选择适生植物是露天矿排土场植被重建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伊敏露天煤矿已复垦排土场、霍林河露天矿及内蒙古环科院在阿尔善油田的研究成果,露天矿进行以草本为主的土地复垦方式,植被重建的适生种包括:沙棘、柠条、胡枝子、羊草、披肩草、紫花苜蓿。

2.4.5排土场边坡植被重建方案

排土场排土结束形成永久稳定边坡后,经削坡、修整、覆土后,实施植物防护措施,覆土厚30cm,覆土来源于采掘场表层剥离土。为防治排土场边坡风蚀、水蚀和固土保水,种草前采取榆树网格进行防护,形式为2m×4m矩形网格,沿等高线平行布设,设计每个网格间距为0.5m,榆树插条间距<10cm,每一网格120条。排土场边坡植物网格设置后在其网格内种草,排土场平台经平整、覆土后种草,采用羊草、披碱草(按1∶1比例)混播方式。

2.4.6排土场道路设计

内排土场最终平台面积较大,为便于后期管护必须修建田间道路。田间道路由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共同构成网状结构。东西方向道路为主道,宽度4m,每km2布置2~3km;南北方向为支路,宽度2m,每km2布置5km。路基为25cm厚的碎石,路面为20cm厚的沙砾石路面。3.4.7植被后期养护(1)植被在重建的初期相对脆弱,需要人工对其进行管护,以保证植被的健康成长。对于复垦前几年的植被要采用围栏,严禁牲畜的践踏、啃食。灌木复垦在3~5年后要采取平茬或间伐。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植被管护要达到6年。(2)通过分析项目区的气象灾害因子等影响生态重建的因素,排土场重建植被的抚育重点是苗木防冻,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在适合季节种植,争取在入冬之前培育为壮苗。针对部分抗冻能力较弱的苗木通过采取以下方式,使其安全越冬:针对小灌木类,对苗木进行轻度修剪;清除杂草,浅翻土地,给苗木根基部培土或培土墩,浇透防冻水。(3)水是决定林草生长状况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土地复垦过程中的灌溉需要,可增加流动洒水车,以便在灌溉更全面,从而提高牧草的成活率。灌溉在早上进行,中午灌水容易引起草坪以及林木的灼伤,而晚上进行易造成林草染病。(4)排土场由于土层较薄,且复垦初期养分贫瘠,必须进行土壤改良与培肥。对于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段,为满足前期植物生长,必须以化学肥料为启动;土壤条件好的内排土场,采用生物复垦工艺,种植豆科牧草压青,施入粉煤灰、有机肥料、化肥、微生物活性剂等迅速提高土壤肥力,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满足矿区人民生活需求。另外,放牧家畜的粪便也可起到鳞甲循环作用。对于矿区内污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污泥,采取堆肥发酵的方式,作为土壤改良与培肥的有机肥料。(5)病虫害防治是林草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林草生长季节尤为重要。主要采取药物防治,根据不同的草种在不同的生长期,根据病虫害种类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的药物,使用不同的浓度和不同的使用方法。

2.5露天矿最终采坑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措施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640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04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342.21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166.7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206万元。对2153.3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814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166.7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115.55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200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500hm2,灌木700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333.3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200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200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333.3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500元/hm2,种植3333.3hm2菊芋,年可获利7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生态环境措施篇3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高等级公路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的重要性

(一)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主要地形以丘林、山地为主,公路建设在选线和施工过程中,对沿线的植被生态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在公路施工之后会出现很多的裸地,公路周边的地貌、水文、小气候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旦没有进行及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能将会产生水土流失,最后对路面和沿线的植被造成污染。

对公路沿线进行植被恢复,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固土护坡、稳定公路路基、防止公路边坡水毁,而且还有利于改善沿线的自然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沿线景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驾车人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在山区公路边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有助于保护、恢复山区公路边坡的植被,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二)我国高等级公路发展对环境污染的种类分析

我国高等级公路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时给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中主要种类有:

1.噪音污染。公路在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间各种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所产生的噪音,对沿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公路运营单位收到了大量沿线居民对交通噪声的投诉。

2.空气污染。首先,公路在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作业,在一些气候干燥、多风的地区造成的扬尘污染是比较突出;其次,在运营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会加剧沿线周边环境的空气污染,其中所含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极细颗粒等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3.对地表的破坏。公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挖填方,一方面会引起岩土体破坏、变形、引动,从而增加地质脆弱带边坡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因为植被和表土损失,导致自燃植被很难恢复,在土质疏松的山区地带严重的会导致泥石流频繁发生。

4.水污染。一方面,在公路建设期间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废水、生活污水,使用的油料、沥青对周边的水质、水体都会产生污染;另一方面,运营期间路面的径流和服务区污水处理不善都会对周围的水质有所污染。例如宝汉高速坪坎至石门段桥隧比高达80%以上,路线基本上是沿太白河和褒河展开,如何控制路面径流对地表水的影响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环境保护技术对策

(一)加强高速公路环保节能的措施

1.减小噪音方面: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米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停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2.预防大气污染方面: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米范围内,不设置在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并采取了粉尘二次收集等有效措施,避免了混合料拌合造成的二次污染;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混合料采取集中拌和。

3.路基施工方面:施工前明确开挖范围,不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弃渣在指定范围内进行堆置;预防表层土流失;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用于本地恢复的,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对施工临时用地和集中取土场,先将原表层植被土(30-50厘米厚度)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表层植被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4.预防水污染方面: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不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施工过程中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养护水等含有害物质的废水不排入地表水i―iii类水源地保护区。

(二)选择环境最优的路线方案

随着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现代景观生态设计是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对整体景观(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的各要素进行主动安排和协调的进程,这就意味着现代高等级公路设计不能只把公路当作唯一的设计对象,而应把构成沿线景观整体要素作为设计变量和目标,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大众公园和艺术品,实现高速公路快、达、畅、美的目标,即在初步设计阶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为目标,开展公路景观设计,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以路域植被恢复、噪声污染和污水净化处理设计为主,开展路域生态环境治理设计,最终使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

(三)将公路环境治理工程设计纳入公路工程设计范畴

目前,我国公路设计单位尚缺乏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公路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大多是在公路开挖后,由中标者自行设计和施工完成。在这些设计中,常出现忽视植物的“工程”功能性和公路路域特殊性,过分地强调不切实际的园林美化效果,不仅增加工程经费,也增加了公路养护难度。

从技术上讲,在GiS软件环境下,可根据沿线气候、土质、地形和交通安全所要求的功能,进行公路环境恢复和治理工程规划和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与环保措施的实施和效益监测。首先,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提出生物工程防护方法,立交区、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的施工方案,并完成大气、污水净化处理和线位减噪设计。随后在项目业主负责制、招标制和监理工程师制的配合下,确保环境治理工程的质量,从而使高等级公路环境工程规范化,真正做到设计、施工和验收同步,使我国公路环境恢复和治理达更高水平。

鉴于公路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地质工程学、公路工程学、水土保持学、植物生态学、现代空间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因此,鼓励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加快培养公路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开展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与恢复新技术应用研究,无疑将推动我国公路环境工程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作贡献。

(四)加强公路周边的生态管理

想要减少我国高等级公路给环境带来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做好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还必须要做好对公路周边的生态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修建公路时隧道口开挖的岩石面、深挖路段遗留的岩石的高边坡,需要采用厚层集采喷射植被护坡技术来进行生态修复;对公路旁的植被要进行定期的检查护理,以防出现大量植被枯死的现象;在农作物、土壤污染方面,需要通过当地政府向沿线的乡、村、居民,仔细说明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状况和宣传公路生态环境的知识。

(五)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

多年来,我国公路绿化一直是主要考虑公路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树木移栽和养护管理等,而忽略了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公路边坡和路基稳定性的边坡生物防护,结果使公路边坡自然植被恢复缓慢,未起到保护公路和防灾效果。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进程的推进,如何保证山岭重丘区高挖高填边坡的稳定性和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已成为突出问题。传统的“先通后畅”和“光滑边坡”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对安全、快速、通达、优美的要求。目前在国内,不论湿式喷播技术还是人工播种技术,在植物选择上大都采用寿命较短、固土能力有限的外来草坪草种为主,这样,公路生物防护表现出了短期行为。即这些草本在几年后将出现退化、荒芜,防护效果明显降低,这将给道路养护工作带来困难。同时,岩石边坡的生物防护和较短期的适宜施工季节仍然是阻碍公路生物工程应用和公路环境恢复的重要技术问题。针对新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采取生态绿化策略,在坡面上建立应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禾豆草本植物群落和灌木群落,突破草本护坡的单一模式。为此,在短时间内,需要加快消化、吸收和改良日本客土喷播技术,研制出适合于不同地理、地质条件,经济而有效的喷播技术,实现客土喷播机、土壤团粒剂和改良剂系列产品的国产化。结合湿式喷播技术,才可能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实现大幅度降低公路工程成本,减少路域植被的养护费用、改善路域景观、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之目的。

结束语

公路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感受到公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要看到公路的发展给大自然生态环境有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盲目的进行公路修建,要根据我国经济和生态的实际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环境友好型公路,在公路运行的阶段结合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锡梅.基于3S技术的贵州省高等级公路沿线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

[2]张源.高等级公路路域植被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3.

[3]杜林佳.基于环境保护的河北省公路设计问题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

生态环境措施篇4

受滑坡堆积体溃决影响,易贡湖湖区水面大量萎缩,湖区土地沙化、湿地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法,依据易贡湖溃决前后的卫片解译成果,对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湖区生态环境逐年变差,逆向演替加速。为遏制易贡湖溃生态环境逆向演替趋势,初步提出了在湖口筑坝的工程措施,以抬高湖水位,恢复易贡湖生态,推动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指数;生态恢复措施;易贡湖;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发生后,生态环境遭到极为严重破坏。灾难后的生态环境演变也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进一步恶化,一种是正向演替,但历时漫长。研究泥石流灾难后灾区的生态环境演变,提出并实施相应的辅助措施,推动生态环境正向演替,对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营造绿色家园,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试就易贡湖生态环境演替问题进行探讨。

1湖区概况

易贡湖位于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易贡藏布干流下游段,下距G318交通咽喉通麦大桥约25km。湖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易贡茶叶和易贡辣椒的唯一产区。大约1900年藏历7月间,易贡藏布左岸扎木弄沟发生大型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形成易贡堰塞湖。经过100a的演变,易贡湖已形成约22km2的水面,湖中云雾游荡、雪山倒影,湖滩平原水鸟飞翔,湖周果林茂密、茶园垅垅,成为“人间仙境”。2000年4月,易贡湖左岸的扎木弄沟再次发生特大型泥石流堵塞易贡湖口,导致湖水位急剧暴涨,6月11日易贡湖滑坡堆积体溃决,湖水下泄造成湖口河道下切,湖内水位急剧下降,水面大量萎缩,导致枯季湖底,仅存狭窄河道。目前,湖区土地沙化、湿地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易贡茶叶也失去了以前的口感,旅游发展受困,经济发展受限。

2易贡湖溃决前后环境状况分析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包括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其结构和功能将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无法平衡,必将造成生态失调,甚至造成生态灾难。目前,区域环境状况分析一般是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法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综合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状态。易贡湖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依据的是1999年7月(易贡湖溃决前)和2013年7月(易贡湖溃决后)的湖区卫片解译成果,主要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等方面对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变差的缘由。

2.1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易贡湖溃决后,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溃决前后各类土地拼块数量以及面积的变化情况见表1和图1。通过对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对比分析发现,2000年易贡湖溃决后,湖区林地、水域等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林地面积减少了141.55hm2,水域面积减少较多,达1414.95hm2,比溃决前减少了约43.5%。

2.2湖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2.2.1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计算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稿)》(HJ192-2015)提供的方法,依据易贡湖1999年和2013年湖区卫片的解译成果,对湖区(面积170.49km2)的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5个;各归一化系数均采用全国归一化系数标准(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协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1)式中,生物丰度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生境质量指数)/2。生物多样性指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23-2011)评定。生境质量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abio参考值取511.2642131067;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3;土地胁迫指数=aero×(0.4×重度侵蚀面积+0.2×中度侵蚀面积+0.2×建设用地面积+0.2×其他土地胁迫)/区域面积;污染负荷指数=0.2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降雨总量+0.2×anH3×氨氮排放量/区域年降雨总量+0.2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10×aYFC×烟(粉)尘排放量/区域面积+0.20×anoX×氨氮化物排放量/区域面积+0.10×asol×固废物丢弃量/区域面积。经计算,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指数分别为65.79和58.23。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2.2.2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判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稿)》(HJ/t192-2015)按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生态环境状况评判标准见表3。000年溃决前,易贡湖湖区的生态环境指数为65.79,生态环境状况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存。2000年溃决后,湖区的生态环境指数为58.23,生态环境状况仍然为良,但是生态环境质量相比溃决前已明显变差。

2.2.3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析《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稿)》(HJ/t192-2015)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4。2000年溃决前后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指数由65.79减小到58.23,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Δei为-7.56。由此可知,易贡湖溃决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差。

3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分析

依据易贡湖溃决前的1987,1992年和溃决后的2004,2013年湖区遥感卫片的解译成果,通过计算,1987,1992年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67.04和66.45,生态环境为“良”,生态环境指数变化Δei为-0.59,属于“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湖溃决前湖区生态环境无明显变化;2004,2013年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60.64和58.23,生态环境为“良”,但生态环境指数变化Δei为-2.4,属于“略有变化”,说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逐年变差,逆向演替加速。

4工程措施

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分析说明,溃决前,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溃决后则为逆向演替,并有加速趋势,湖区生态自然修复难以实现。为防止湖区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受破坏,需采用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环境修复措施,以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稳定性,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持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为保障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正向演替,初步研究拟在易贡湖口修建拦河坝抬高易贡湖水位至2212m,形成湖长15km,湖宽1.8km,最大水深22m,湖面20km2,库容约1.1亿m3的水体,恢复易贡湖2000年溃决前良好的生态环境。挡水建筑物采用混合坝,主河床布置混凝土滚水坝,右岸布置土石坝,之间布置连接段。大坝坝顶高程2218.00m,滚水坝堰顶高程2211.20m,最大坝高21.5m。大坝上游设置长15m、厚1m的混凝土铺盖,下游设置下挖式消力池,长16m,厚1m。河床右岸布置砂砾石坝,坝顶高程2218.00m,坝顶宽5m,坝体上游面设置土工膜防渗,底部接防渗墙。工程实施后,易贡湖水面将增加至20km2,接近于2000年易贡湖溃决前湖面面积,可改变湖区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湖泊水环境容量,扩大水生生物生存空间,改善湖区小气候,遏制湖区生态系统逆向演替,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

5结论

通过在当贡湖口修建拦河坝抬高易贡湖水位,扩大湖区水面,可基本遏制湖底土地和区域土地沙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易贡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障湖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维持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参考文献:

[1]HJ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S].

[2]HJ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S].

[3]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4]木轨,杨勇.易贡湖的消亡与重生[J].人文地理,2005,(3).

[5]张文敬,杨生成.百年沧桑易贡湖[J].大自然探索,2001,(3).

[6]杨兴坤,李海东.泥石流灾害的工程预防措施[J].中国水利,2014,(10).

[7]沈万斌,尚颖.长白山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11,(2).

生态环境措施篇5

 

关键词: 森林;生态环境;保障措施

 

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植树造林是加快森林培育的重要途径。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殊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风云突变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同时形成了生态结构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得到恢复,恢复后的森林的防护功能也因其树种结构的单一性,远远不及天然林的平衡性和多功能性。因此,要加紧保护现有天然林植被,大力营造多树种、多结构、多层次的复合性水土保持林,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真正做到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林业发展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造林活动,努力实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康发展。 

 

1森林与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很大。每年我国发生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受灾人口数亿人,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费用,经济支出的数额就更惊人了。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1)森林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森林的复杂主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拦截,可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据调查,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可吸收降水150mm/h,一棵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可吸收降水300mm/h,而裸露地仅吸收降水5mm/h。林地的降水约有65%为树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森林在雨季能削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的到来时间;旱季则可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达到“消洪补枯”的作用。

(2)森林具有巨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据资料显示,林地上层只要有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泥沙流失量为50kg/hm2,无林地为2220kg/hm2,相差44倍。20cm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有林地需要5.7万年,裸地仅为18年。可以看出,植被得到保护,就可以祖祖辈辈享受自然生态与人类的协调发展,而一旦破坏了植被,子子孙孙将会受害无穷。从我国的情况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1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1%,每年长江进入三峡库区淤积泥沙近万吨,减少库容3.5亿立方米。

(3)森林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都兰县来说,大力营造和培育森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肩负着改善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因此,必须把森林资源保护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3保障措施 

 

(1)要科学编制林业规划,把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防洪保水能力作为规划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树种结构。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乔、灌、草”结合,“片、带、网”齐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进一步强化全民绿化意识,把发展林业作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抓,真正把“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推行党政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从而做到提前规划、地块落实、种苗健壮、技术到位、造林成片的保障措施。 

(3)制定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威力,鼓励全社会造林绿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栽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党和国家发展林业的基本政策,加快荒山绿化,必须把党的林业政策交给群众,放手把宜林荒山荒地交给群众经营,允许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开发性造林;在四旁植树方面,大力推进“树跟地走,谁栽谁有”的政策。 

生态环境措施篇6

1我国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关系现状

我国的水利资源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整体水资源总量偏少,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两大河系之中。改革开放之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重视,在一系列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后,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形成了以下格局:(1)防洪减灾体系主要出现在大江大河之上,有效的保障了沿河沿江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通过南水北调、大型水库修建等工程的实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日渐平均。(3)随着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困扰农业生产的灌溉问题也慢慢得到解决。从建国到现在,农田的灌溉面积增张了近3倍,为土地的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及能力都有所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良性发展[2]。

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拦蓄洪水,降低洪水对下游的破坏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首要目的,也是最大的作用。在水库、大坝的作用下,枯水期河流流量可以得到保证;同时,也降低了洪水期洪涝灾害造成的破坏。降低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此外,还给人们提供了饮用水来源,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保障工农业的正常生产。(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水力发电。在化石燃料过度使用的今天,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提倡和青睐。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开发使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相比于化石能源,水电能源所产生的污染更小,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降低酸雨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有上文所述的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1)对气候的影响。通常来说,大气环流控制着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后,这个情况就会被改变。例如,水库或者灌溉工程会改变原有的地貌特征,将陆地变为水面,增加了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因此会影响这个地区的降水、气温等气候条件。水库在太阳光的作用下,蒸发量增加,将会导致库区的降雨量增加。降雨的分布发生改变。在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下,库区的降水量也会增加。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也会发生改变。夏季库区温度较低,气流活动稳定,降水量会有所减少;冬季库区温度略暖,气流活动较强,造成降雨量增加。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2)对水体的影响。水体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后影响最大的方面。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都被工程设施改变掉了。首先影响最大的就是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向。地下水普遍有着自己的稳定流向和流速。但是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此外,水库也改变了地下水及河流的来源及补给方式。这将会影响到防洪防涝工作的正常展开,加剧了洪涝灾害带来的破坏程度,给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3)对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破坏当地已有的稳定的地质条件,这就给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水库的水压很大,会增加水对岩石层的渗透,使得底层板块之间的不稳定性增加,引发板块的相对运动,从而诱发地震。随着水库的水位升高,岸坡地层的抗剪切强度降低,很容易诱发塌方以及山体滑坡事故。水库会存在一定的渗漏。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4)对当地土壤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致使当地的土壤产生盐碱化、沼泽化的变化趋势。(5)对当地物种的影响。水库大坝增加了鱼类洄游产卵的难度,降低了鱼类的成活率及数量,影响渔业的健康发展。对于陆生的植物,在库区将会被淹没。对于水生的藻类,库区大量水源的聚集,增加了水中营养元素的堆积,极容易使藻类发生富营养化。(6)对人健康的影响。水环境与多种传染病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例如疟疾、血吸虫病等等。随着库区及水坝的修建,水体面积增加,给这些传染病提供了天然的孕育摇篮。(7)对移民的影响。以三峡库区为例,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km2,移民总数超过110万人。由移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都需要妥善的解决办法,例如移民安置,心理创伤治疗,新移民区的修建等等。

4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生态环境措施篇7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措施

1提高全民意识,参与农业环保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公众树立相应的意识。农业、环保、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会议、报刊、电视、宣传单等形式,结合当地的典型实际,深入广泛宣传、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智力投资和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2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

严查未取得登记证、无登记证或假冒登记证生产、销售的肥料、农药,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肥料、农药。每年都开展以农资打假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行动”,突破对农资质量案件查处的瓶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对规模较大的批发商进行重点监控。

3依法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污染事故发生率和举报率逐年增加。来安县多次开展污水灌溉导致死苗、僵苗和减产等污染事故的鉴定、调查和处理;焦亚硫酸钠浸泡茭白举报事件的调查与处理;豆制品初加工添加吊白块举报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化工厂废气、废水污染农作物事故的调查与鉴定。通过加大对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较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了良好的农业生产秩序。

4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监测工作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粪便及污水排放成倍增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明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情况,查清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来安县在2007年完成了全国性第1次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工作,2008年完成了数据汇总与总结工作。近几年,每隔2年开展一次农业面源污染典型调查和数据更新工作。2013年在罗庄村设立了农业面源污染—地膜残留监测点,长期监测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监测时间截至2023年。

5探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的途径

5.1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

一是通过农村清洁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二是加大了乡村物业管理力度;三是通过沼气、乡村清洁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快农村“家园、水源、田园”三清工程建设;四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是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步提升。来安县共建设了4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项目建设示范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等废弃物回收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使示范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2开展生态农业工程示范

农村面源污染加剧、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及农业自身投入品滥用造成的污染,迫切需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来安县在三城乡和汊河镇分别建设了2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即三城乡天涧村“茭白田养虾”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及汊河镇小李庄村的“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2008年全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决心,该项目正是响应党中央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号召,完全符合来安县产业政策以及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5.3开展节能减排工程示范

在汊河镇小李庄村完成了农业节能减排示范点建设,通过该示范项目的建设,项目村60多户农民积极参与,农药减量使用并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8%和15%以上,有效利用率分别提高5%和10%以上。通过示范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农业用水效率提高10%,逐步建立起循环农业示范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5.4积极发展农业“三品一标”生产基地

自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来安县陆续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已创建“三品一标”基地62个,认证产品数达到了220个。绿色食品基地1个,面积达6666.67hm2。同时创建了25个水稻、油菜、蔬菜、水产和畜牧种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

5.5加快推广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全县共建户用型沼气池4000个,每个池都在8m3以上。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促进了多种类型种养模式的发展。全县共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模式1000户,沼渣、沼液用作菜园、果园的有机肥,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来安县康丰肥业有限公司,年生产配方肥1万t以上,为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做出了很大贡献。

5.6大力推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近5.3万hm2,增效节支525元/hm2;二是推广秸杆堆沤或粉碎还田技术,以及冬季栽种绿肥技术,提高了地力,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三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威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虫技术,全县在水稻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3000多台,覆盖面积将近6666.67hm2,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生态环境措施篇8

关键词:《决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43-02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有六大方面,其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基本目标任务之一。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废除,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2.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

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切实巩固了新时期工农联盟。

4.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5.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农村改革发展同时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如乡镇企业对农村空气及水质的影响,种植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化学制剂的投放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村镇的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建设工程不完善等问题。农村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广大农民群众正面临着因生态环境问题而带来的生理、心理双重威胁,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二、现阶段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农村饮用水污染严重。由于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诸如乡村集中人口地区将生活垃圾倒入水里等一类陋习十分普遍,造成农村河道水质严重恶化;农村个体经营户如个体豆腐作坊、畜禽加工作坊等在加工经营过程中污水随意流淌,对周边水体环境影响很大;另外,农村饮用水大部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监测,很多群众不能喝到达标的干净水。

2.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不科学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与破坏。化肥、农药、农膜、生长调节剂等农用物资的使用,促进了农业增产、推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但同时,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品质已经带来了明显的危害,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渗出有毒物质,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也很大;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所含化学元素比例失调,打破了原有平衡。

3.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无组织倾倒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数量大大增加,尤其是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垃圾以及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磷的危害更是极其大的。塑料垃圾是很难降解的,且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露天堆放,这不仅占去了大片的可耕地,导致了垃圾填埋场封场速度加快,同时也给封场后的绿化和开发利用带来困难。而且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污水排放入河流后,在枯水期,污染物难以稀释,水质经常出现超标现象,导致水体恶臭发黑,丧失正常水功能。

4.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较重。近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很多的机遇,但同时,乡镇企业也是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主力军”。这些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很大,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有些企业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口,偷排现象严重。

5.由于城市环保力度加大而使大量工业企业转移到农村,这种污染转移造成了污染加剧。目前中国城市环保力度在不断加大,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则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将企业转移到了农村,这样,其污染也就一起转移到了农村,这就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给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6.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使生态功能退化。一些地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开山炸石、乱挖乱采仍屡禁不止,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既破坏了自然环境,也使其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失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7.城镇化带来一系列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环境意识的薄弱,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城镇环保硬件设施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没有跟上,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进而对其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

三、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此外,农村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三废”的消纳场所,也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因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像重视城市环保一样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好地解决《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三)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推广成本低且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术

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运用科技力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节水农业技术、污染防治配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等,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技术,同时,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为生产实际服务,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贡献,造福子孙。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其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农业发展,关键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针对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具体措施有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的沼气燃料新能源,发展生态种植与生态养殖;通过对农村污染物较简单的污水进行利用,大力开展污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利用;在对当地农村土地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后,因地制宜地实行科学生态的施肥等技术,尽量减少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业资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建设生态示范区,给广大人民群众以生动形象的生态教育,坚定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信息,从而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更好地解决《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

[3]鲁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n].大连日报,2008-03-11.

[4]李建东.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6,(5).

生态环境措施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生态工程包括人类应用生态学与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进行系统的设计、调控以及技术组装,修复、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生产模式进行研究并改善,从整体上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对工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可谓得不偿失。因而,应用生态工程原理改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以达到获得更好的生态经济收益的目的。

1.水利生态工程的应用原则

1.1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工程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确保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的良性循环,以达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必须遵循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并从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这项经济活动高度负责,将过去传统的单纯的施工管理向现代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转变,实现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效结合。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结合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事宜,寻求生态环境产生的效益。

1.2共生互补原则

共生互补,指的是一种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现象。在水利工程中处理好施工与运行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实现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的共存。并对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协调,创设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平等的关系,以达到效益最优的组合目的。例如:工程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由于工程基础建设的需要,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渣,相应堆放时需要占地。而工程运行中的生产生活场所也需要占用土地资源进行建设,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在此过程中,结合考虑,建立共生土地利用系统,不仅能够节约土地资源,而且也能够在劳动力和资金方面得到节省。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循环利用,将施工产生的垃圾资源利用循环可再生的原则进行处理变废为宝,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1.3主体空间利用

主题空间利用的本质是利用生态工程的生物种群分布原则,并与水利工程施工理论相结合。旨在解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区域进行布置所产生的空间组织问题,并实现与施工区域相关的土地的有效利用、以及水流的有效控制,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1.4机能节律与时间节律互相配合

机能节律与时间节律配合原则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环境因子的量值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生物种群生长发育过程所产生的变化的每一个阶段中要求不同量值的环境因子。针对这一原理,将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对环境因子量值的不同需求应用到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以达到提高水利工程生产能力的目的。例如:实现临时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的统筹兼顾,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临时投资,同时也能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恢复等费用,此外还能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2.水利工程施工中造成的环境问题

2.1土地利用

水利工程施工时必然会占用大片的土地,而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乱堆弃碴以及胡乱修建临时建筑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长此以往下去还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甚至会造成水土流失、阻塞河道等不良现象。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问题应当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对环境的破坏实质上就是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家园进行破坏,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次,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环境的保护。

2.2水流控制

施工过程中进行截留取水必然会对下游的用水量造成直接影响,而且水利建设也会对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由于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将对动物繁衍后代、洄游越冬等活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水利施工过程中,要将环境因素与生物因素同时考虑在内,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对生物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此外,施工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处理,切勿随处排放,避免对下游的正常用水带来危害。

2.3爆破与杂音

水利工程施工的前提是安全生产,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中避免不了大型器械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有时甚至需要进行爆破作业,产生的噪声污染将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征程生活,因此采用合理的施工方式以及选择正确的施工时间尤为重要,尽量在不影响当地居民休息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2.4大气污染

施工过程产生的水泥颗粒、粉煤灰等是粉尘污染中极其严重的成分,人一旦吸进含有词类物质的空气,将会对肺部的正常功能带来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将危害到人的生命,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减少粉尘的产生,降低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危害。

3.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

开展生态水利工程,是将长远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将科学的工程规划建设与河流综合管理技术、传统除污技术相结合,使人们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实施有效的保护。

3.1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建立与当地区域生态环境间的友好发展关系,将水利工程所带来效益发挥至最大。

3.2避免资源浪费现象

在施工时使用的材料和物品进行循环综合的利用,使所有资源最大的价值得到发挥,这样既能降低建设成本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3强化生态系统自我恢复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加强对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的保护与控制,提升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生态系统自组织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物种自我选择,能够对自身系统环境、系统组成进行合理调节,达到自我恢复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设计人员要依照生态系统自我恢复指标,依照生态系统发展方向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减少生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资源配比的影响。要依照生态系统本身结构因地制宜,在环境中寻求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对于已完工的水利工程或仍在进行施工的水利工程,都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当地环境实行有效监测管理,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配备专业化的环境监测设备,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高相关监测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4.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大量污染将超过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最终将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为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和谐统一,在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设计,将环保落实到施工的每个细节,才能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朋松.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科学与财富.2013,(8):54-55.

生态环境措施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147-02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搞好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是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往往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在流域的开发,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衡量一个水利工程的成败不仅要看它的工程技术解决的如何合理,还要看它在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否有具体的、完善的解决措施。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在生态保护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并重,才能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措施,狠抓管理,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1正面效益

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有效减轻和防止了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水利工程能有效的控制河流洪水的主要要来源,减少因防洪、分洪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某些水利工程能改善局部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改变当地环境和景观。通过库区综合的开发计划,能够改善水生环境和促进渔业、栽培业,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成功例子可在葛洲坝、丹江口、东江库区发现。

1.2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而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修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就会增多等等,容易发生水污染。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造成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降低,进而使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的,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则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减免。流域和区域原来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制订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计划是水利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2水利工程环境监测中应重视的问题

为了掌握水库建库后流域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对水利工程兴建前后库区及

大坝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实行全过程系统的跟踪监测,预测不良趋势并及时警报,发现问题并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及时为水库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等,建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因子、多层次监测功能的统一管理系统,应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分期实施,以保障监测系统高效率正常开展监测工作。水利工程涉及因素众多,相关关系复杂。监测规划应以库区为重点,兼顾下游及河口地区,实现以较少的监测站点获取较完整的有代表性的生态与环境监测资料。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工程,根据监测需要,应将现有机构优化组合,以获得最大效益。此外,设置的监测系统、监测站点应具有代表性,监测系统运作形式灵活,系统分级合理,具有较现实的可操作性等。环境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对水质、水文、局部气候、山地灾害、水生物、陆生动植物、人群健康、大坝区域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等内容。监测的具体项目、位置、频率,应根据影响预测结果实际确定,按影响范围、程度、性质确定重点监测项目和一般监测项目。

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对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水质、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噪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文物保护等方面,同时,它们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对象。

3.1空气污染

开挖产生的粉尘采用湿法作业减少降尘,爆破粉尘一般采用湿法作业、爆破前后洒水减少降尘。洒水设备可以购买也可以租用,但要进行经济比较。施工区设置锅炉的,烟气排放应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施工现场及溶洞群内以改进施工方法为主,采用湿钻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粉尘污染,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粉体物料要尽量采用管道输送,并对输送管道采取防泄漏措施。

3.2水质污染

砂石料加工废水需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并将废水回用至生产加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基坑废水在沉降处理过程中,应加强水质监测,延长静置时间。混凝土拌合废水可在废水排放量相对集中的施工点,设置沉淀净化池,将pH值值调至中性,出水通过水质监测,达标后才能排放。含油废水应集中修配保养场,经沉淀、除油处理,含量小于5mg/L时,排入附近荒地。营地必须设置生活污水收集池,污水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由地下管网输送到无危害水域,有条件的可输送到当地污水处理厂。

3.3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由于其来源和种类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它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各自的特性和组成进行优化选择。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尽量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转化为无害后再处。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处置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废物顶部必须覆盖植被、保持长期稳定,能防止风化侵蚀、洪水和扬尘。

3.4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预防,应从设计、施工过程甚至工程竣工后都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时应尽量使挖填方平衡,提高土、砂、石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渣量等。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地貌及植被的破坏,工程竣工后应搞好护坡造林和种草。根据工程情况采取必要的开挖面防护措施,取土场、弃渣场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工程防护措施等。

3.5生态保护

水利工程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而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是保护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重点之一。同时,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除此之外,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要采用有利植物生长的透水材料,水利工程设计应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开展生态监测和管理,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复土、还林。加强库区生物群落调查,处理好生物多样性与安全防疫的关系。

3.6噪声防护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同一集中地点集中使用大量机动设备,施工单位应首选符合噪声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对敏感目标,可采取可采取限制施工时段、设置隔声屏障等工程措施。对高噪声作业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可配发耳塞、耳罩或头盔等防噪工具。

3.7文物保护

建立文物保护评价制度,健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按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原则,力争民生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达到“双赢”。构建前期工作协调机制,搜索建立“基本建设文物保护经费基金”,使“文物保护先行”制度化、具体化。建立实施与验收协调机制,优化、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投资计划的关系。还要注重后期管理,强化文物适度利用和展示。以三峡工程为例,国家建立了三峡博物馆,延伸了水电文化内涵,丰富了物质载体,挖掘了文化资源的经济潜力。

3.8环境监测

根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建立一个以人类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库区为重点,延及库区下游与河口相关地区所组成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监测网络。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完整的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的正常运行。对所有大规模项目都需要在运行阶段进行定期监测,监测对象包括大气、水、噪声、土壤及自然生态的其他要素,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和运用,对周围环境必然产生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与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把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研究提出生态保护要求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配置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新芳.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