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5:16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1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建于2000年,建系之初,为了给青年老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绿色通道,为了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我系对实验室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进行了调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开放式实验室,以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开放运营和信息化管理为目的,将全系实验室设立为公用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向全系乃至全校老师学生全天候开放,这样,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受到了全系师生的好评。这种实验室不同于传统实验室,大部分传统实验室小而全,多而散,功能单一,无法形成综合优势[1],传统实验室存在重复建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实验室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我系这种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形成了综合性、开放型的实验大平台,加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仪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利用率,减少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2]。

1开放式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随着开放式实验室的运行,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1缺乏与之配套规章制度。传统实验室是各学科单独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实验室管理较为封闭,开放式实验室是科学高效的一体化和开放式的管理体系,传统实验室的有些规章制度并不适用于开放式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如值日生登记制度,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等。1.2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难度。我系实验室由系主任统一领导,实验室仪器购买、规章制度制定等由全系老师商讨进行,实验室具体管理是由二名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实验室规模较小,人数较少,教师(研究生导师)是实验室的管理者,责任明确,容易管理。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管理,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身份相对减弱,这种管理模式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他们将不再局限于为一个教研室服务,而是为整个系的实验平台服务[3]。我系有近20多间、约2000m2的实验室,100多位研究生,1000多台仪器,两名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管理这么多仪器设备和人员,难度大大提高。另外,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如何让研究生听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也是一个难题。实验室是全天候开放,但实验室管理人员是8h上班,8h之外实验室怎么管理,近几年,高校实验室出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发生在8h之外,也说明怎么确保8h之外开放式实验室的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之,开放式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1.3仪器设备损坏率高。由于是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所有仪器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形成了吃大锅饭的现象,有些使用者认为仪器是系里的,坏了维修也是系里出钱,就不爱护仪器,少数操作人员甚至没有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不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甚至造成仪器的人为损坏,造成仪器损坏率很高[4];另外,仪器损坏没有人上报,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少,不能做到每天对每台仪器进行检查,用坏这台还有另外一台,直到同类型的仪器设备全部都坏了,才会有人来告诉实验室管理人员,造成仪器不能及时加以检修,也不能及时做到保养和维护,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4]。

2深化改革,建立一套安全、高效、有序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

2.1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各项制度的建设,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使实验室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5]。建立健全实验室规则、仪器室规则、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仪器维修保养制度、仪器报损制度、危险化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三废处理制度等规章,从而保证实验室工作各个环节有规可循。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切实有效地保证开放式实验室的正常运作。2.2多管齐下,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第一,明确安全责任。实验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管共用、管用结合”的管理原则。实验室有一名主任负责该项工作,二名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如,实验室值日安排和检查,仪器维护,安全和仪器使用培训,实验室安全检查等,保证实验室的日常运转。将实验室按照功能进行分区,老师根据自己科研分配到一个实验室,这位老师就是该实验室的负责人,负责该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等,该老师与系里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实验室就由系主任统一领导,实验管理人员具体管理,老师是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的分级管理模式。老师负责的实验室仍然是公用实验室,系里其他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做到专管共用,管用结合。系主任、实验室管理人员、老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究责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6]。第二,鼓励研究生参与实验室日常管理。研究生是实验室的主力军,也是呆在实验室时间最长的人[7-8],研究生参与管理可以很好弥补实验室管理人员下班后的空缺。根据研究生值日制度,每个实验室由研究生轮流值日,研究生负责关水电门窗、各种实验仪器,负责打扫卫生,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天对研究生值日情况进行抽查,对值日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不好的同学进行通报批评,表扬和批评送达到全系老师和研究生,表扬和批评的结果与研究生评优评奖及入党联系起来,从而使研究生听从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构建情报系统。利用飞信可以发短信功能,每天定时通知学生进行值日,详细告诉学生值日内容,以免学生忘记,并用飞信将学生值日情况及时通知到每个学生和老师,也可以利用它把与实验室有关信息及时通报给大家,做到互通无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工具,及时搜集、捕捉信息,综合使用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经验,提升为广大师生服务水平。第四,组织各种安全教育和培训。实现开放式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目标,仅仅靠参与实验室管理赋予研究生以责任显然不够,还必须组织各种教育和培训[6]。每年针对大四结业学生和研一学生,统一组织学生学习掌握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对培训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2.3切实加强管理,减少仪器损坏率。首先,设仪器管理员。在每个实验室里,根据研究生的科研方向和使用习惯,将高年级研究生设为仪器管理员,使每台仪器至少有1名研究生参与管理和监督,研究生负责监督其他人使用,还负责对新进人员的培训以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报修等服务工作。大型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大型仪器使用实施预约制和签名制,并且做好定期检修工作,确保整套实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其次,建立仪器使用登记制度,使用仪器前,需要先登记再使用,要登记具体使用时间、内容、机时、仪器设备是否正常、使用人等,登记制度既是查缺补漏、追根溯源的依据,又是一种无形的监督。最后,对仪器设备使用者进行培训。针对大四结业学生和研一学生,统一组织学生学习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面和注意事项。要求每位学生亲自操作,之后,并对培训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同时,对学生宣传仪器设备的来之不易,仪器的损坏会耽误大部分人的实验进度,让大家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减少仪器的损坏率。2.4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掊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验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在实验室协调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9],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实验管理队伍是开放性实验室的重要条件[10]。我系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相关会议13人次,仪器厂家培训100多人次,不断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狠抓思想素质,定期对实验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实验管理人员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4]。

3结语

发现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发展趋势,生物工程系建立了开放式实验室,对开放式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仪器管理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形成一套完善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经过实践验证是一种可行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

作者:程海娜苗博张雁生周洪波刘新星单位: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晓悦,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8.

[2]刘新星,蒋昊,申丽,等.资源加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90-92.

[3]蔡锦顺,关立增,朴明淑.地方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管理探讨[J].现代交际,2014(5):50.

[4]邓型深,姜吉琼.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2009(27):14.

[5]张煜炯.论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80-81.

[6]樊广华,谷淑波,高居荣,等.加强研究生管理保障科研实验室安全[J].实验室科学,2009(5):137-139.

[7]马勇杰.以研究生为主体实行实验室人性化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l6,35(10):253-256.

[8]柯志松,张爱平,苏经迁,等.浅析研究生在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中的主体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234-236.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2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传统实验室管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80-02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环节[1]。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指实验资源包括仪器与实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2]。为此,如何使更广大的学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是开放实验室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对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

1.实验室资源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是依托于理论课的,主要是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验证,因此传统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实验室上固定内容的实验课程,造成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上课,就会出现实验仪器紧张,经常出现学生排队等候的情况,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要,同时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实践动手,大部分学生只能从旁观察,导致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而实验课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实验室空置,实验资源浪费,这样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动手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实验的参与者局限于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而言,则缺少实践机会,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2.实验室功能设置单一。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合理,应用面较窄,在实际使用中效率较低,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2,3]。目前我院的大部分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均归属于某一课题组或科研团队,其他课题组或者学生要想使用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需要和该课题组协调沟通,实验室基本只服务于该课题组或科研团队,造成实验室功能过于单一[4],实验室使用不充分。比如我院的冷冻干燥实验室仅在技能训练时使用,而在大部分时候则是空置的,造成了实验资源的严重浪费。

3.实验室经费不能合理使用。由于各实验室附属于某一课题组,大多数课题组只从自己的使用方便出发,不断地重复申请购买仪器设备,没有从学院的角度整体考虑经费问题,导致部分设备重复购买,造成实验设备的浪费。而另一些仪器又由于经费不足,无法购买。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一方面实验设备的重复购买且设备的利用率低,有的设备还没充分利用就已老化报废;另一方面又占用了学院的经费,使一些需要更新的设备不能及时购买,造成实验室经费紧张,不能合理使用。

二、开放实验室的改革措施

实行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5]。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自主、更方便的实验环境,就要给学生提供免费的实验仪器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目前我院有以下几种开放实验室模式。

1.针对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的开放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后,学生可以自主选定实验内容,制订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并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保障,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5]。特别是当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学生可以反复实验,这就要求实验时间和仪器设备保障充足,因此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加大综合实验的比例,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中的综合大型实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针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

(1)针对科研型学生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尤其是对食品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实验中心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部分对科研实验有积极性的学生尽快进入实验室,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参与开放课题的研究。在此模式中,实验中心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审核通过后,需要对实验室的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授权该学生进入实验室。这样的管理模式为那些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培养。

(2)面向各类实践活动的开放管理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或者各类竞赛,例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食品文化节”,学生们将平时在课程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食品制作和加工的创意进行实践,此活动为期约一个月,学生查阅文献后自行拟定食品创意制作活动的主题,结合实验室的方向和条件,联系相应的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在此期间,实验室完全开放,免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等资源。这样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针对毕业设计―自选实验课题型的开放管理模式。实验室首先公布教学计划以外的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和资源,学生选择一个和毕业设计相关的综合型或设计型的实验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实验室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安装与调试以及完成实验后由指导教师辅导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开放模式特别为一些正在考研或者已经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实验,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一致称赞。

3.面向社会服务的开放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资源本身就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有义务为社会服务。为此,我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媒体开放实验室,只需要在学院登记后就可以接受采访,这样更方便为社会、为媒体服务。此外学院也鼓励教师和企业开展双赢合作,一方面企业得到了学校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经费收入。在为媒体和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进行实践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1.开放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目前我院已经实行了门禁管理制度,首先学生根据制订的实验方案选择需要的实验室,在填写实验室门禁授权申请单后,经指导教师及实验室主管教师的签名同意后,到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递交申请,经中心授权同意后,方可获得该实验室的门禁卡授权,此授权会确定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获得门禁卡授权后只需刷学生卡即可进入该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门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

2.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制度。网上预约管理制度适合于假期做实验的师生,无论是在小长假还是寒暑假,均需要提前登录开放实验室管理网站,在网上填写预约申请单。开放实验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提出的仪器配置要求进行归类和整理,并将相应的设备放置在实验室中,该申请人只需带学生卡到管理中心办理授权后即可进入配置好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管理模式要求实验教师按照申请单对实验设备进行提前配置,为广大师生在假期的实验提供了便利。

3.开放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制度。实验室集中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所以“安全”对于实验室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只有在实验室的管理中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6]。因此,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我院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对易制爆、易制毒试剂实行专人专柜统一管理制度,所有易制爆、易制毒试剂集中于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实验需要时,只需到管理中心填写申请表,注明需要量和用途等,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同意签字后,方可领到试剂。

四、实施效果与结论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院的开放实验室正在逐渐正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实验室以来,不仅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对食品科学的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此外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开放实验室不仅充分利用了实验室资源,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2-15.

[2]孟莉新,孙培禄,弓锵,续海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11,(05):107-109.

[3]周永生,陈群,席海涛,林富荣.色谱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8):216-219.

[4]迪丽努尔・克依木.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1.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3

关键词: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教育系统在2013年对“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重新整理了思路,进行了重新编排,把内容方针进一步阐明,那就是全力展开创新研究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最终目的是获得原始创新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因此,高校重点实验室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推动创新体系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对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培养是每个大学身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实验室是在校学生进行实习、工作以及进行实践的场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学的管理和良好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标准学府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所大学具有高品质、高标准的教学文化以及质量过硬的科研团队的重要标准之一。最近几年,国家对高校科研实验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各大高校的科学研究、实验水平也日益提升,但教学实验室仍以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为主,实验室规模较小且功能单一。改革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改善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加快高校实验室建设,培养高水平、多层次人才刻不容缓。

一、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对实验室利用效率的影响

(一)专业间相互渗透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树立了一道壁垒,每个学科各不相连,这一点在科学实验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物理实验只针对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化学实验也只针对化学方面的知识。这在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对于事物的关联性的感知大大降低,对学生思维发散的形成极为不利。要想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应先将各学科关联起来,使之相互渗透。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及进行科学实验时,可以把一些实验现象和结果结合起来。比如,在物理专业课中讲到“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时,可结合光电专业课关于“衍射光强实验”以及“偏振光实验”原理来多角度解释“光”这种难度较大的科学现象,打破学生认知上的局限性,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扩展,提升教学质量。

(二)分散式管理模式下的实验室利用

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分散式管理存在着很多缺点。例如,每个专业各设一个实验室,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实验器材的利用率低;每个专业对于实验室的资金管理独立、资源共享率低等。各学科根据自己专业的教学内容,建立不同的实验室,购买该专业的实验器材,各实验室归自己专业的人员管理。如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室和光信息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室,同为计算机房,但是却分开管理和设立。这就造成了各科实验室空间规模缩小,在课程需要进行实验时,实验室人员爆棚,很多同学可能没有参与实验的各个步骤。而平时不需要实验时,大多数实验室被闲置下来,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为弥补分散式管理的缺陷,可以对一些相关学科的实验室进行整合。比如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需使用机房的)可以设立一个共同管理、使用的实验室,因为它们的基本配置大同小异,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计算机。物理专业和光信息研究专业的实验室也可以部分设置为共同使用,这两个专业在实验上有很多相似处。这不仅可以使实验室的规模得到提升,节省实验室器材等资源,还可以共同承担采购费用,减少每个专业的实验经费支出。

(三)集中式管理模式下的实验室利用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虽然也包含着集中式管理,但这类集中式管理也存在一些缺点。针对分散式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对学校的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南京邮电大学把信息学院的计算机实验室、人文与传媒学院的多媒体实验室、外语系语音室、法学实验室、网络中心等统一合并到教育技术中心,对各个专业实验室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实践结果发现,这样的集中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一方面就教育技术中心而言,这样的统一管理使得管理的范围扩大,各个专业性质的不同,管理也相对更为复杂,非本专业人士对其他专业的管理难度提升,对教育技术中心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从各院系的角度来看,实验室可自由支配度降低,器材使用方面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增加,对于实验材料的消耗,各专业间的资金分配不均,给各院系的和谐相处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即使是集中式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如何改革才能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实验室超负荷运转的现象,以及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同时促进各院系间的和睦相处,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二、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资源浪费

如上所述,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分为分散式以及集中式两种,是课堂内容的衍生品。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了实验课的时间,实验室不够用;而课余时间实验室则处于闲置的状态,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同时也对提升实验室规模有一定的影响。

(二)实验效果较低

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下,实验室的功能没有实现多元化,主要是对专门的学科进行相应的研究,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对老师的指导过分依赖,实验效果就很难尽如人意。以光电专业课中关于“光电探测原理实验”为例,学生熟悉掌握光生伏特效应,掌握光照度对光生电流、电压的影响曲线,并利用它分析光电池的工作原理。现在的仪器设备不需要学生自行安装,只要用手按一下控制键,就可以轻松调节。由于对于仪器本身的构造不清楚,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匆匆做完实验便要撰写实验报告,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程的分析和理解没有深入,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实验本身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高校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各地高校都在扩大招生力度,大学生的数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个高校长时间地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等工作,对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实验室建设规划、资源配置、实验教学改革仍然是问题,但是在讲课时往往侧重理论而轻视实践,老师只是单纯地对知识进行传授,学生学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实践却很难进行。学校实验室陈旧的管理模式让学校的试验水平一直不能得以显著提高,专业实验室常常被一些主科教师占用,实验室中的工作人员也只有购置设备以及登记的权限,几乎没有管理的权力。

(四)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及其使用的无规划性

学校在建设资金筹措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把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导致实验室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对于资源有限的情况,学校每个部分都要上报需要重建的项目,其中也包括实验室的重建和整修。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分配的资金或分配给每个学院的配套的设备以及资金,学校为了顾全大局,平均分配。因此,最终的结果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致力于自己的上报整修资料,实验室整修一再搁浅,科研水平没有被发挥出来,并且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五)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的原因,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一直以来都被视作是一项具有辅的工作,实验人员普遍都没有太高的学历。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发展重点都放在培养创新人才上,或者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上来。一些高校的实验室设施、实验水平等因素一直提高不上来,师资力量不雄厚。实验室基础建设太过落后,一些教学科研的基本需求不能被满足,再加上管理不善等因素,一些高校想吸引高素质人才难上加难。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学科发展受到制约,教师没有资格获得高水平的研究项目,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高校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改善的建议

(一)建立开放式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的实验室管理多以封闭式、专业性、多元化的管理为主,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很少运用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中,这主要是出于对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和实验成果的保护方面考虑。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扩展性也应得到加强。建立开放式管理模式,允许学生利用网络在学校官网上进行专业实验的预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又可以切实深入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将闲置的实验室资源合理利用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

(二)提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要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积极工作和记录、协调。因此,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要相对提高――课前准备材料,课后打扫实验室,清理实验器材,并对这些器材的数量和使用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工作认真负责,这是实验室管理员必不可少的责任和义务。选择合适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安全和器材维护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三)改善实验室硬件环境,打造人才培养的平台

科学规划,着力打造实验室基地,为人才和科学研究创造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主,根据合理规划和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确保实验室设备投资主体的稳定性,增加实验室设备和维护成本,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稳定性。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打破原有的小型实验室、封闭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着力建设开放实验室。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内部和院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资源管理系统,每个专业必须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学校根据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需要和财力的可能,确定年度经费投入总额,且确保资金用于更新教学设施。科研实验室建设经费可以从学科建设经费中分期投入。实验室承担相关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手段改革研究。

(四)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吸引优秀人才

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实验室的功能和水平正逐步成为一所大学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验室建设的内涵已涵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因为他们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是实验室功能发挥的平台,面对这样一个群体,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强化科学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完善学校和大学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实验室管理。根据相关的规定,积极推进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明确职责以及权力和利益之间的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定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优秀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转变观念,建立激励机制,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国外研究机构中,很多顶级的科学家们都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

(五)促进学科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是它的学科。学科建设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发展得好,就会带动其他非重点学科的发展。实验室的发展规划是学科建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且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根据“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的总要求,坚持“厚基础,重实践,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依托实验室建设平台,结合需要增加演示文稿的前沿,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学科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学校可具体设岗鼓励教授、医生进入实验室,发挥他们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作用。目前,国家鼓励建立大学研究和创新体系,很多高校也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实验实,自主研发和购置了一批先进设备,改善了科研条件。更可喜的是,很多有出国培训经历的博士研究生走进实验室,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并发表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事实证明,实验室需要大量的“双师”型人才。怎样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加入到试验室队伍,以及如何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这是地方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单独为各专业设立实验室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实验室利用率降低,但过分集中也会带来管理上的缺陷,增加管理难度。要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应对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解决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避免资源和财力上的浪费。总之,高校的实验室工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资金以及技术的不断支持,更重要的是完善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同时推动一些高校实验室的创新改革,让更多有素质、优秀的人才能加入其中,培养一支现代化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峰,武秀丽.高校实验室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2):32-34.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4

关键词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模式;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对于众多高校教学水平的评估标准也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在高校教育中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中提升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给学生们构建一种开放式的自由口腔医学实验模式,让学生们能够比较轻松地接近实践项目,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综合素质。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们更需要把口腔医学实验的理论与临床治疗实践相互结合,在未来从事口腔医学专业工作的时候也能更为从容。接下来,笔者将从3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现有的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加入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健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如今的高校实验教学计划中,由于实验室设备的成本高昂以及耗材的采购难度等问题而淡化学生们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们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但是很多专业就是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来进行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例如口腔医学学科。由于口腔医学专业需要大量的临床实验来帮助学生们消化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来。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口腔医学手术环境,在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和人体有高度的相似之处,对于实验中的器材和设备的要求极高,必须要严格按照临床标准来进行实验模拟。这就要求口腔医学实验室对资金的投入有严格的管理,对于设备的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提升开放式实验模式的推进速度。

因此,教师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符合条件的管理制度,力求掌控实验室仪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要加强对于设备更换维修、实验用具、耗材采购以及设备的外借等规章的严格执行,保证在口腔医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实验,这对于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普及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高校对于符合实验管理的人员可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辅助口腔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基于实验室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库,给实验室中的每一台仪器和设备都进行编号和登记,做到设备的全面管理,学生有进行口腔医学实验需求的时候要跟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负责人进行申请,在经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授权和登记以后才能将相关的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这样也能激发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室设备的重视,严格按照实验规章制度进行实验,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创设实验室开放性气氛,健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我国,高校的实验课程中往往是通过以班为单位来进行教学,学生们往往在意识上仍然将改革以后的开放式实验室模式当作是平时所参与的实验课的形式,在实验室中往往抱着保证完成课堂实验目标的想法投入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师们要在开展开放式实验室教学的同时,给学生们灌输相关的开放实验室模式的概念,让学生们认识到开放式实验模式与实验课的不同之处,进而在平时的实验中也能有更浓厚的兴趣,逐渐适应开放式口腔医学实验模式,提升口腔医学实验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对于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口腔医学知识点进行探索与消化,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上所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

实验室管理中心可以让学生们组建成创新实验小组来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以创新教学理念作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口腔医学实验,适应合作实验模式。教师们需要不断完善在小组合作口腔医学实验中出现纰漏的地方,大胆实践,寻找出最适合我同高校相关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们的合作实验特点的开放式实验方式,提升临床口腔医学实验效果,同时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互相合作在口腔医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吸取其他同学思想中的优点,提升自我合作意识,在实验室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开放合作实践气氛。需要注意的是,中心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们组成实验小组,让学生们的合作更具开放性特色。

提升实验管理人员素养,健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是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的重要因素,只有相关的实验技术人员有过硬的口腔医学知识,才能保证实验室团队有更宽阔的发展前景。在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可以让全体实验室技术人员跟踪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验,针对学生们在口腔醫学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们提升口腔医学实验的效果。同时也要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保证他们在实验室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这也有利于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管理效果。

由于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室管理中心可以让实验室技术人员组织学生们在实验前进行注意事项培训,将学生们在实验中可能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仔细讲解,并让学生们重视实验中的规范性,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能够注意实验耗材和仪器的保护,避免浪费,并且对于学生们对相关注意事项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只有安全意识和操作规章都正确的学生才可以得到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实验的权限,而且此后要进行定期考核,避免出现设备操作规章制度淡忘的情况。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5

传统教材时,实验室管理比较杂乱,有时连续几天忙成一团,有时几天无事可干,工作没有条理。新课程中科学探究的教育理念要求实验室为师生提供比传统课程更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实验室工作量和繁琐程度,传统的管理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校实验室摸索出了“流程表”——“学期工作流程表”和“周工作流程表”的管理新模式,这两张表是工作的“指南针”,围绕着这两张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期初、期中、期末、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无论是外行的,还是专业的,一看到我们的两表,对我们实验老师如何开展工作便了如指掌。

二、新课程理念下实验室常规管理推陈出新

1、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化

传统的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虽然资料健全,所有的资料都是统一编制、统一表式,但只是书面形式存放于实验室,这样的管理比较封闭,不利于全校师生了解实验室的管理情况和仪器储存情况,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新课程的管理中,我们突破传统的管理方法,将资料放于学校网络,方便师生了解实验室实验开展情况、管理情况、仪器储存情况,更好地开展实施实验教学。这些资料有:

(1)实验室建设资料实验室工作会议记录、工作计划和总结。

(2)实验室管理资料实验教学仪器帐册(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实验室仪器损耗及添置计划、各种制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安全防护制度、仪器借还制度、损耗赔偿维修制度、实验室人员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杂志、仪器说明书、各项记录(入库验收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仪器借还记录、损耗赔偿记录、事故记录、教研活动记录、自制教具记录)

(3)实验教学资料实验教学计划、实验通知单、周实验安排表、学生实验反馈表、情况总结(教学总结、实验教学论文)、学生座位表与记分册、实验效果记录、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开放实验室记录。我校实验室实施网络管理之后,通过网上预约,免掉了繁琐的工作,促进了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的信息沟通、交流协作,师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实验室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仅如此,有的教师还针对实验室管理方法提出了很好的方法建议,促进了实验室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教学仪器管理规范化

(1)“二定”

定橱:我们存放教学仪器有固定的橱柜,橱柜的安放科学合理,分为演示实验仪器橱、学生实验仪器橱、自制教具柜、工具柜、挂图柜、投影资料柜,演示实验器材与学生实验器材又分别按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的知识分类,对每个橱柜进行统一的编号。定位:每个橱内的仪器按仪器的轻重、体积的大小、知识认识的先后、仪器的使用率及取用和存放的方便,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地摆放。每件仪器上都粘贴统一标签,标有仪器编号、名称、序号和位置。每个橱的每个层都有统一的“存放器材明细表”,上有内容;橱号、层号、仪器编号、仪器名称和数量。

(2)“七防”

我们严格做到“七防”工作(防火、防潮、防蛀、防尘、防盗、放毒、防爆),每一个仪器室与实验室都备有灭火器、沙桶及漏电保护装置;凡进入橱的每件仪器必须经过擦拭干净后才入橱;潮湿天气注意关门关窗、晴好天气注意开窗通风换气;橱内存放干燥剂,特别是电子仪器,定期通电以防潮;对于机械设备,注意转动部位定期上油以防锈;对于光学元件,经常注意除尘、干燥以防霉,影响光学效果;有毒水银与碘一起放置生成无毒碘化银;平时上下班注意门、窗、水源,特别是电源关闭,彻底把握好安全关。

(3)“完好率”

所有进入橱的仪器都保证完好的、可使用的或出于临界使用的状态。

3、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1)协调好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的协作关系

新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能够顺利地展开,必须积极主动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如共同制订仪器的购置计划;每学期初,共同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协助任课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共同做好期末实验教学总结等。

(2)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传统的教材,实验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很少,新课程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实验室管理教师要为学生认真准备实验器材之外,还要认真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探究,做好学生实验的教学反馈。我校实验室通过“学生实验明细表”和“学生实验登记表”较好地加强了实验室管理与教师以及学生的联系。

三、新课程理念下大力开发自制教具,增强自主开发性

而现实情况是有的实验仪器厂家还未生产,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为学校节约资金。所以新课程要求“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一块木板、一张铁皮、一个易拉罐、一个盒子等等,在平时看来废弃的物品在实验室都能成为宝贝。我们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电现象中的“怒发冲冠静电实验”,“用一段漆包线和一个永磁体自制小电动机”等,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积极发动师生展开自制教具制作和评比活动,许多教具用于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物理如:“奥斯特实验”,我们的自制教具有28套,便于学生实验探究;“微小形变”,形象直观,起到很好的演示效果;“电表的构造”,清晰地展示电表、闸刀开关、熔断器的安装位置和布线等等;我校的教师王伟和杨晓东老师自制的焦耳定律实验教具参加了苏州市的物理创新比赛,得到了较好的名次。

四、新课程理念下实验室应更具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实验都是在课堂内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外实验,把实验由课内完成拓展到课内外结合进行,有利于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开拓视野和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此时实验室开放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仪器设备、实验指导帮助,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培养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施展才智、锻炼自我,合作交流的实践时间和空间。学生所做的实验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的某个课题在实验室的帮助下展开实验探究。在上分组实验课时,秩序井然,实验结论正确,而在实验考查时,发现不少同学动手能力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分组实验的时候,老师只注意各小组是否动手、各组完成实验的情况,而没有注意到组内每个人的活动,因此,老师在分组实验时应强调:实验时,每次以一人为主,其他为辅,轮流做主,使大家的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74-0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地高校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设备投入也越来越高,其实验室仪器设备普遍具有“高、精、尖”的特点,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目前高校实验室设备的管理需求,有些甚至阻碍和限制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效率。因此,必须要加强和优化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式。

一、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现状

1、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偏低,整体优势不足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对实验室的大力投入,我国各地高校均设有相应的实验室,但由于各实验室受到经费、项目、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设备分配上存在不均衡问题,有些同类设备在不同实验室存在“常年闲置”和“不敷应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利用情况,导致实验室设备整体利用效率偏低,无法在科研和教学上形成相对良好的整体优势,也造成了部分实验设备的浪费。

2、学科渗透、交叉不足导致实验设备利用不佳

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已经进行交叉科学的研究教学,但由于起步晚、经验少,导致在进行实验室设备应用时仍然是“各自为政”,无法将各类试验设备进行关联性综合研究利用,这不仅限制了实验设备在功能应用上的创新,也限制了学生在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科学实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3、实验室对外交流开放效果不佳

我国许多高校实验室设备在分配上由于受专业课程的影响,导致其只能为单一课程或项目服务,无法有效同高水平学者进行合作研发以及学术交流。同时,许多实验室由于设备昂贵、先进,使其仅对教师及研究人员开放,在校学生无法进入实验室进行自选研究,从而限制了学生在科研上的探索、创新。

二、探讨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各行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更是普遍。而高校实验室目前的设备设施大多属于“高、精、尖”的高科技设备,在使用操作上也多应用到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对高校实验室设备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各地高校应该在SQLServer2012数据库以及JaVa技术等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验室设备仪器实际,进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一般情况下,信息管理平台可以采用B/S(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Server)模式为框架,对其进行结构改进和优化,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本校实验室设备管理需求的信息网络系统。B/S模式下的平台架设往往只需要将一个浏览器安装在客户机上,并选择一种数据库(SQLServer),之后通过webServer进行相关数据信息交换。这种三层体系结构的网络管理平台不仅开发相比简单,也有利于后期的系统维护和更新。

2、完善应用系统集成

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其集成的应用系统通常分为三大部分,即: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预约系统以及自主学习系统。这三类系统的具体内容为:

(1)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即是对实验室设备设施进行高效管理的专业软件系统。它以实验室设备的应用功能为管理核心建立更为便捷、高效、系统的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从而更好的利用系统平台对实验室的相关设备仪器进行分配管理和优化组合,使各院系之间的科研项目能够实现合理交叉和渗透,从而有效避免试验设备资源分配不均,仪器重复投资等问题,使实验设备物尽其用、不浪费、不闲置,有效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2)开发预约系统。也叫对外服务系统,即是保障高效实验室的教学与创新工作。这一系统基于SQLServer2005和技术,以web界面为渠道,使实验设备同用户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交互,根据用户需求检索、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信息,从而时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更加方便、有效的利用实验设备,也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安排实验时间。

(3)自主学习系统。即指帮助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系统通过SQLServer2012及等信息技术,设置实验课程学习、学习日志、综合性设计性试验、交流学习以及在线答疑等能够满足学生自主试验、学习和探索需求的模块,从而更好的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详实、可靠的试验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地高校实验室在设备管理工作上必须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从而更好的保障高校教育教学以及科技研发的顺利开展,促进和推动高校建设向着更高、更广的方向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汪峰,陈辉,强云霄.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05):507-509.

[2]高凤新,卢士香.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信息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5):272-274+282.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7

关键词:实验室;创新;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18-02

实验室的建设成为各高校的重要投资方向,在时间较短,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和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基础课部的物理实验室,就应采用“多层次、多用途”的教学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和开拓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室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做出的积极变化,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全面的实验能力,都有要重要的意义。综合有效的管理、利用实验室资源是实验室长期发展的根本条件。我校现有物理实验室9间,拟建开放性、设计性、演示性实验室3间。实验室占地总面积将超过1000平方米。创新思路、完善管理体制是我校基础实验室发展和建设的目标。

一、基础物理实验的新思路

现在我校实验室规定本科生必做实验12+6个,专科生12个,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几乎是完全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课程,根本不会对实验内容和原理进行过多思考,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对实验室及课程的安排也是统一制定,无法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要求去分别对待。

(一)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意义

开放性实验室有别于普通的基本实验室,要求更为严格,管理更为严谨,对于实验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更高。开放性实验不会影响常规的实验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制定相关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开放性实验主要承担提高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对现有基础实验的重要补充和提高。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开放,在实验项目及课程安排上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实验学习氛围。这样就能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以及动手能力,为学生的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二)开放性实验室模式

教师以往是以固定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按照书本上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地点和利用仪器设备完成实验。往往实验步骤都极其详尽,学生机械地去完成,很少甚至根本不去思考实验的原理和目的。此类多为验证性实验项目,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很少,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验改革也成为很多高校的重点课题。

1.课程开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程知识点,提出一个小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查阅相关资料,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这是仿照了模拟工程设计的基本过程的特点,使学生可以经历整个研究和设计过程,虽然难度小,但过程全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有效。这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帮助,使学生不再是被迫学习。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实验中进行辅导,往往更能发现新的思想和亮点,对学生自身也是一种鼓励,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科研设计开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科研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科学研究。那些有兴趣且较为优秀的学生也可以以助手的形式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点和辅导,在实际的科研项目中讲授知识,这样不仅学生可以更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教师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而且对实验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就会有更直观的了解。学生在这个期间所汲取的经验更是课堂上远远不及的,对将来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十分有益。可以对有创新项目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鼓励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3.对外开放。部分实验室可以采取对外开放的模式,实行有偿服务,可以缓解高校实验室与效益完全脱离的现状,可以有效地增加教学经费,也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换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论是向社会提供科学检测服务,还是吸引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课题,不仅能获得高水平的成果,学习新的思想理念,还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这也完全符合实验室的发展需要,为实验室的运行和不断扩大提供了一条新的,也是必要的基础途径。

二、实验室系统建设

实验室的前期投入决定着实验室的规模,完善的后期维护和更新更决定着实验室管理的成熟度。高素质的实验队伍更是实验室的灵魂,如何将人与硬件设备完美地结合才是实验室系统建设的关键所在。降低实验室实验设备的投入成本,也是各个高校最关注的问题,那么提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就成为解决问题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了。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设备,将其组合成多种不同的实验项目,让仪器设备能够一物多用,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也不会减少实验的项目种类。对实验仪器的维护更是实验室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高素质的实验人员就显得更为重要。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建设系统,才是实验室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硬件系统。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直接决定了实验室的功能和效率。实验室的设备会随着实验科学的不断进步、实验室规模的扩大、课程和专业的增多、仪器设备的老化而不断地进行维护和更新。我们实验室的现按照各类实验12台套数进行配置,实验种类已达20多项,足以满足现阶段基础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但由于学生数量多、课时量大,对设备的使用率也就很高,后期维护和更新往往难以达到要求,使得学生数据误差难以控制,维修和更换周期过长也导致教学困难。因此大部分学校实验室运行的难点都是后期的维护和更新,维护仪器设备的后续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2.高素质的实验队伍。实验室的管理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实验队伍,从教学到管理再到维护,都对实验队伍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首先,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实验教学的高度和深度。另外,敬业的工作态度同样会使实验教学增添一份动力。无论多么先进的设备,一旦缺失了后期人员的维护和管理,也难以保持好的状态。因此要建设一套好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一支强有力的保障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3.科学利用实验设备。在一定的实验室成本下,实验室的使用率、实验设备的功能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了。①选择具有多功能的实验设备,让一套设备同时具备开展3个以上乃至更多的实验项目的能力,避免实验设备的单一性。②大型贵重设备以演示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出现,由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领实验。③各实验项目的设备可以交换使用,这对实验队伍的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因此,实验队伍建设决定了实验室的效率,更决定了实验室投资的效益。

三、结论

实验室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我们要不断地尝试和创新,将现有的条件充分发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更需要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得到提高和创新。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打开实验室,让教师、学生和外面的人走进来,让思想和思维发生交集,才能产生新的意识和成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同样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建设新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卢学英,周树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6,23(5):123-124.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8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仪;实验室;管理模式;科学仪器

超导核磁波谱仪属于高端的大型科学仪器,它在有机化学、生物代谢组学、高分子材料、医药产品、农药和表面活性剂等多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08,山西省投资近500万元从德国布鲁克公司引进了600m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并在山西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核磁共振波谱仪实验室启用。这台仪器弥补了我省缺少高端科研核磁仪的空白,标志着我省科技基础平台迈上了新台阶。但是,由于超导核磁设备购置昂贵,维护、保养成本高,至今山西省只有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山西大学等少数科研机构和高校拥有它。因为这些核磁实验室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系统,它们的功能定位不同,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所以,没有可供参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我院核磁实验室成立5年来,不断实践和探索实验室管理模式,而且在此期间设备没有报修过,也没有出现大故障。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模式也日渐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下面简要介绍了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管理4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实验室设备管理

超导核磁共振实验设备主要包括主机、磁体和上位机。另外,还包括备用电池、空压机和液氮罐等辅助设备。

1.1主机维护管理

主机是整个设备的控制中心,所以,必须要经常检查和维护它,最好每隔3个月除尘1次,保证主机能够正常运行。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主机不可经常开关,除非假期,平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关机,以降低主机故障发生的概率。

1.2磁体维护管理

磁体是整个设备的核心部件,其维护主要关注的是液氮和液氦。因为超导磁体运行时需使用超低温液氦和液氮,如果液氦不足,会直接导致超导线圈发热,进而失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液氮也是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液氮不足,会加大液氦的消耗,增加维护成本,所以,要及时添加液氦和液氮。

1.3上位机管理

在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样品测试操作规程,要求测试人员要严格操作,不允许乱点光标,防止死机,以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

1.4辅助设备养护管理

辅助设备USp需要经常放充电来延长寿命。当空压机气压达到要求后,要及时关闭,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液氮罐经常要泄压,所以,应当将其放置在安全地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5设备维护记录制度

设备维护完后要按照时间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维护人员要认真登记。这样,当实验员再次维护设备时,看登记本便一目了然。

2实验室人员管理

600m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属于高端的大型科学分析仪器,它需要精心的维护、养护,所以,特采取以下管理模式:①建立仪器负责人制度。严格管理设备的使用,未经仪器管理者授权,其他人一律不准操作仪器。②建立实验人员操作仪器培训制度。在使用设备前,操作实验员要经过全面的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准操作仪器。③建立仪器使用授权制度。仪器负责人可以授权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仪器,但是,授权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违规操作。

3实验室安全管理

3.1设备安全管理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悬挂于醒目的位置。测试样品时,必须有压缩气体的支持才能将磁体放入样品管中。

3.2安全学习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月安全学习制度。因为600m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具有14.09t的超强磁场,一旦铁磁性物质被吸入磁体,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实验人员严禁携带铁磁性物品,并且要在周围设立醒目的标识。

3.3养护安全管理

磁体包含大量的液氦和液氮,在处理深冷液体时,必须要穿戴手套、长袖衬衫或者实验室的工作服和防护眼镜,因为人直接接触这些液体会被冻伤。同时,要建立设备养护安全操作规章,要求实验人员要严格按照养护规章养护仪器。

4技术服务管理

山西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600m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是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化工企业的科研项目做公益性测试服务。在技术服务管理方面,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测试样品分类管理

科研测试样品包括生物组织样品、化工合成样品和固体样品等。由于样品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样品要合理分类。另外,要分别保存每类样品的测试参数,以便客户在测试时能迅速调出相关参数,及时测试,节约客户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4.2测试样品预约管理

近年来,山西科研在快速发展,运用核磁共振技术的科研项目也日益增多,所以,相关部门要求客户至少要提前1d预约,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客户的预约情况合理分配第二天的测试样品,从而提高测试效率,节约成本。

4.3测试样品登记制度

大部分客户都是长期测试,因此,工作人员为每位客户都设立了账户。这种管理方式对客户和实验室来说都比较方便。客户结账时,只需找出自己的账户,按照时间清点测试样品的数量即可。

4.4测试样品数据管理

为了保证设备软件的安全,决不允许在上位机电脑中插入客户自己携带的U盘。客户要想及时拿到数据,测试完成后,可利用专用U盘拷贝数据,并将相关内容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客户。

5结束语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9

【关键词】扁平化管理模式实验室管理应用研究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部门需要不断的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就可以使其管理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其长期性发展。

一、相关概念性介绍

(一)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扁平化”管理,是一种与“等级式”管理相对应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具体指的就是在减少管理层次、并压缩职能部门与机构、进行裁员后,相对的减少了企业的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管理层级,方便企业将决策权快速的传至企业的实际生产实践中,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一中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1]。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炼了管理层次,使决策者能够有效的把握时效,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优化企业的应用资源,以快速的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二)QC实验室简介

所谓的QC,指的就是相关的质量控制,它属于质量管理中的一部分,以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为其最终目的。因此,QC实验室,就是一个质量检测部门,用以在实验室在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其管理的效率。

二、扁平化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优势

在实验室管理中,有效的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实验室在相关组织结构、信息以及业务流程三方面实现扁平化。其中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就是实验室在管理中,将中间的管理层次大大的缩减了,这样,实验室就形成了一条最短的指挥链,可以将其重要的决策及时、准确的下传至各部门,这样,既可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又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而信息扁平化的实现,可以使最高层的决策、命令等原封不动的下达至最底层。因此,在实验室的管理中运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就可以高效的保持信息的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业务流程的扁平化在实验室管理中的有效的实现,就可以使实验室中的各级部门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职责在哪里,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的为实验室的发展做贡献。

(二)实际应用情况

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积极应用,大力的改善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使实验室朝着更加模式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第一,大大的减少了质量管理组织的管理层次。该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使实验室的管理层的岗位设置下沉了,并且是技术人员负责该实验室的技术部门的管理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明显的减少实验室技术工作的审批环节,使其相关的工作流程得到明显的缩短,而且技术人员也能够将其的技术专长有效的发挥出来,还能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它还可以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转层级,明显的降低了质量管理信息的失真率。而这就有利于实验室提高其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监测数据。

第二,使实验室的管理岗位幅度发生了变化,更有利于实验室的长期发展。如最高管理层者可以与各专业的技术负责人直接的进行对话,并且每个部分的管理要求不同。最高管理者负责实验室的行政管理职能,而技术人员则负责相关的技术管理,减轻了其行政角色的扮演,这样,每个部门的管理者都能极大的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实现优质管理。

第三,优化了资源配置,并建立了实验室管理主线。在目前的实验室管理中,由于组织结构的重叠、实验室工作人员分散等情况,导致实验室的各部门的管理运行效果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整个实验室的管理质量。而将扁平化管理模式有效的运用于实际的实验室管理中,就可以将一些重叠的管理部门进行合并,而另外形成了管理主线,这样实验室的人力、财力、物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使实验室的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2]。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因此,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运用,加快了实验室在管理中网络化办公的发展,是其建立了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并有效实现信息互通的网络管理系统,以帮助实验室实现网络化的自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明确了实验室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使其管理流程高校的实现运转。通过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促使实验室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得到了重新的明确,完善了工作计划,并使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得到了规范,从而实现了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如在实际的管理中,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得到了合理的调整,这样该部门就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就能很好的将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完成。此外,还将质量管理科学地技术审批职能,调整为了备案管理以及相应的监测抽查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效率,并使其在质量管理上不断的向现代化管理要求看齐。

三、结束语

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将有利于彻底解决现今实验室在质量管理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使其质量管理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并且增强其应对突况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在基于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指导下,实验室也要加强其外部监督手段,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估制度,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更好的提高其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模式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保护卡Ftp服务器维护

前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高等信息教育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以信息知识为重要资源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到各高校。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的扩大。主要承担着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省二级考试和学生的自由上机任务。由于上机人员使用频繁而且在一个实验室的环境中,经常要满足上机人员各种不同的上机需求,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以降低软硬件损坏等故障,可以为管理人员减少很多繁琐的工作,提高机房的利用率,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一、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重视机房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而事实上机房管理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计算机机房管理牵涉面广,技术难度大,事务杂,许多机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大,包括机房的日常软、硬设备维护,网络故障排除,机房的防火、防盗,学生日常上机安排等等。而且各个实验室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不统一,安装软件的版本不统一,这就要求机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维修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排除故障。因此,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必须努力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素养,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掌握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2、计算机设备损坏的问题

计算机设备损坏分二部分,第一是自然损坏。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一般是每天从早到晚,使用较为频繁,加上上机人员较多,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一般要使用空调,空气、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容易导致计算机软硬件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第二是人为损坏。实验室计算机安全管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但也难免出现人为损坏。具体情况主要是:有些学生上机时暴力操作,导致键盘鼠标损坏;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导致机房病毒泛滥;私自将个人硬盘、U盘、mp3、光盘等带入机房,在硬盘或服务器上放置大量的个人文件,导致系统运行速度降低,修改CmoS参数或注册表,极其容易发生文件被破坏而导致系统崩溃;改动windows的设置,如修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导致实验室的局域网发生故障;在实验室内吃早餐喝饮料污染机房环境或导致计算机短路;私自移动机器,插拔鼠标键盘或网线导致计算机硬件损坏。

二、制定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系统的机房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做好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中之重。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员、设备、财务、安全等,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实验操作守则》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实现对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使他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规章制度应上墙且置于明显之处,并认真进行学习。随着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下常规工作必须坚持:一、上机前,应预先了解上机时相关的操作和理论知识,明确本次上机的操作目的和要求。二、上机时,须老师作相关登记后,方可带学生进入计算机实验室。三、学生要严格按照计算机操作规程使用计算机,发生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设备损坏,使用者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四、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不得移动、更改、删除计算机系统的文件以及他人的文件;不得随意对计算机软件、硬件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机器发生故障要及时通知实验室值班管理人员,不得擅自处理。五、不得使用未经实验室值班管理人员许可的软盘、光盘等可移动信息载体,严防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破坏。六、学生不得在实验室内吃零食和丢弃杂物纸屑,保持实验室卫生整洁。七、实验室内不得大声喧哗,不要随意串换机位,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学习环境。八、不能乱动与自己无关的设备,不得将实验室内的公物携带出去。九、机房内必须注意防火防电,课后必须断电,关好门窗。

三、提高计算机软硬件管理与维护

1、硬件方面

制定周密的硬件检查与维修计划,每天都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打开机箱检查接线、插口等有无松动。内存条、显示卡等可用橡皮擦擦净,可以解决接触不良等一些常见故障;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关闭显示器,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产生的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拆装硬盘时要尽量避免振动,以防损坏硬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禁止带电拆卸设备,维修时要先释放人体静电,可以用手触摸大的金属外壳,也可先用水洗手待擦干手后再行操作,以免产生静电烧坏主板和设备接口,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清故障原因,马上解决,并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转,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计算机防盗应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硬件设备丢失情况时有发生,应提高警惕,加强防盗安全管理,最好在实验室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对于计算机主机设备进行加锁管理,将鼠标线、键盘线显示器线等连接线路一并锁住。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不允许擅自动用设备,并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同时做好上课记录登记,完善工作日志,为将来.信息查询提供参考依据。

2、软件方面

(1)系统维护

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超快,配置越来越高,硬盘保护卡必须配备,硬盘保护卡又称硬盘还原卡、硬盘防护卡,是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保护的一种pCi扩展卡。每一次开机时,硬盘保护卡总是让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换句话说,任何对硬盘保护分区的修改都无效,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硬盘数据的作用。硬盘保护卡支持多盘保护;具有网络对拷功能,开机自动连线来完成网络对拷及ip自动修改和计算机名自动修改功能。我们只需做好一台电脑的系统,做为母机,然后通过网络对拷的方式就可以轻松的将机房内所有的机器系统都完成。硬盘保护卡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基本上达到了“一卡无忧”的目标,极大的减少了机房的维护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杜绝了学生在机房使用自带的U盘或者登陆有病毒的网页等情况造成维修维护机器中毒,或误操作等出现的问题。

(2)作业的管理

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经常需要大量的文件传输,由于windowsXp提供的共享目录不好控制权限,因此在实验室必须架设一台文件服务器,一般采用Ftp的方式对文件进行传输。

Serv-U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Ftp服务器端软件,安装方便,设置简单,硬件设备无需特殊配置,从实验室中任意指定一台机器,在原有的windowsXp系统上安装即可。并直接把对Ftp的访问设置成快捷方式放到桌面,即快捷,又提供了人性化功能。用户在网络上的任何一台pC,利用快捷方式通过Ftp协议与服务器连接,进行文件或目录的复制、移动、创建和删除等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并且可以在一台机器上设定多个Ftp域、限定登录用户的权限、登录主目录及空间大小等,功能非常完备。比如设置一个Ftp服务器,将教师和学生的文件分类存储,并设置适当的权限。满足师生的上传和下载。限制学生用户的权限,学生用户对于教师的目录,只可下载,不能修改、上传;对于学生目录只可上传,不可下载,这样可实现下载教师资料、提交作业又防止作业抄袭。对教师用户设置有相对多权限,利用Ftp服务器可分发教学资料,收集作业。

(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能提供如屏幕广播、远程遥控、屏幕日志、分发文件、声音广播、双向对讲、多人会话、网上聊天、屏幕回放、黑屏肃静、锁定电脑、点名签到、消息、文件等功能,使教学更直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屏幕广播功能,实时传送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电脑画面到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屏幕上,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还可以让某个学生进行示范。

(4)网络控制与病毒防护

现在大部分实验室都具备访问internet的功能,试验室管理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通过路由器的设置来实现对外网访问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教师机上网,由上课教师按照课程需要允许学生上网或指定学生上哪些网站。

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工作,对计算机危害最大的是计算机病毒。为了对计算病毒做有效防范,应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建立多个防护层如:访问控制层、病毒检测层、病毒层等,有效遏制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四、结论

总之,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做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应以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的特点,借鉴与学习其他高校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使高校网络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为广大师生、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实战多操作系统与虚拟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2.

2.王少东.计算机专业机房管理的技术手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