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十篇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十篇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7:39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1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促进儿童的发展,应当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比较突出地存在着重知识、轻发展的倾向。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又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对儿童的区别对待。北京师范大学林嘉绥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组,1991年抽样调查了1093名大班和学前班儿童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对知识型问题,儿童一般都回答得较好,而对智力型问题,即涉及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发展的问题,则回答得不好。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和考虑的是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这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智力开发价值。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数学事实”的获得上,而应该重视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1992年4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幼儿园数学教育研讨会,其中心议题就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反映了我国幼教工作者对数学教育目的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二是重视儿童的一般发展,即重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不能局限在认知方面,更不能局限在数概念方面,还必须指向包括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等方面在内的一般发展目标。冯晓霞在《活动区的创设、利用及活动指导》(《幼儿教育》1994年7、8期合刊)一文中,所举的小班数学区活动的具体教育目标就是分别从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动作技能三方面提出的。这表明在数学教育中,幼教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较为明确和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在以往的数学教育中,比较重视10以内数的认知、组成和加减运算的掌握。人们还未能从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基础,即儿童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一角度来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因而数学教育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当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儿童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即儿童必须建立相应的逻辑观念。这些逻辑观念是:

1.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逻辑观念。当人们将两组物体一对一摆放时,就可以确定它们是一样多,还是多一些、少一些。这是确定物体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是否相等,不需要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理解数的基础。

2.数目守恒的逻辑观念。守恒观念是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必要条件。缺乏数目守恒观念的儿童,对数的认识,往往会受物体外形特征(如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等)的影响,而不能准确地把握物体的数量。儿童只有建立数目守恒的逻辑观念后,才能理解数目是一种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持续不变的等量,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3.在一个系列中,排列顺序所依靠的逻辑观念。要排列物体的顺序,必须理解物体之间差量比较的传递性,如a比B长,B比C长,那么a也比C长,同时还应理解某一个物体在系列中的位置及其具有的双重性,这就是说,在系列中,任何一个物体的量都比前面物体大(小),比后面物体小(大)。儿童有了具体物体的排序观念后,就能够开始考虑抽象的数的顺序了。

4.类包含的逻辑观念。类是进行一切逻辑思维的基础,也是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集合概念就是建立在类概念上的。数是用来表示特定事物的量的,而要确定某一特定的事物,就需要先进行分类。一个数是一类物体或一个集合的基数标记,分类活动不仅有同层次的,而且有不同层次的,这就需要以分类层级的逻辑观念为基础,这就是类包含的观念。这种类包含的观念也是数概念形成和进行加减运算的基础。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各地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增删,强调了对儿童进行前数概念的教育的必要性,重视了集合、排序、对应(匹配)和分类等方面的内容,注意了上述内容与数、量、形等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师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以往习惯于仅以儿童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常运用教具进行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事实上,儿童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儿童要接受和转换教师讲解、演示中的信息,首先需要对这些信息有所体验,否则,就只能机械地记住一些数学用语。

近年来,幼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和研究儿童是怎样思维、怎样学习数学的。人们认识到,儿童学习知识首先是通过行为把握,即用自己的手、脚来把握对象;接着是图形把握,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最后才是符号把握,即以语言或数量形式去把握对象。对儿童来说,学习数学按照这一顺序是最优的方式。儿童获得数学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得到的,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

人们还认识到,数学概念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关系不存在于实际的物体之中,它是抽象的。例如,表示6只苹果数量的“6”,不是代表苹果的具体属性,而是表示这一堆苹果计数后的抽象符号。数学的抽象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它要求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协调。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这说明数学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同时在心理上建立相应的协调联系。例如,计数物体总数的活动就包含了三种性质的动作协调:一是加法性协调,即把动作合在一起,总数的获得就是把一点数物体的单个动作相加在一起;二是次序性协调,就是使动作连续产生,数物体的动作是连续产生的,而且按一定的次序进行,否则就会出现漏数和重数;三是对应性协调,即使两个不同的动作一一对应,如口念数词的动作和手点物体的动作一一对应。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组物体的数目,是同时协调数种动作(不是单一动作)的结果。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操作的方法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它应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例如在南京,教师十分重视并强调,凡是要教给儿童的有关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地转化为可以直接操作的活动,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体验到某一概念的内涵或运算的规律。在儿童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再要求儿童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这种做法重视对儿童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整理和概括,使儿童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符号化,以形成一定的体系。在整理和概括感性经验的过程中,儿童的智力将会有质的飞跃。

(四)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和组织形式

在改革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系统的、有目的的、专门的数学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它需要教师系统地、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以引导儿童发展。在教师精心思考和组织的数学环境和数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儿童才能够学习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有关经验,儿童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发展,儿童的动作、技能、情感和社会性才可能获得相应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还认识到,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数量、形状、名称(语言)。例如,我们经常会问孩子: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它有多大等等。这些问题就涉及到形状、数量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情景,利用各种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数学因素,帮助儿童积累数学的感性经验。

在以往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育的组织形式大多为全班性的集体教育。这种形式,教育目标整齐划一,全班儿童按照一个目标进行学习,却没有考虑各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认知需要,这往往造成一部分儿童“吃不饱”,一部分儿童“吃不了”,从而抑制和挫伤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妨碍和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在班级儿童人数较多的情况下,集体教育的形式仍是不可缺少的。采用这种形式,教师容易组织与领导活动,可以较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另外,全班儿童共同活动,可以使儿童感受到集体活动的愉快。当前正在探索在采用集体教育的形式时,如何区别对待、充分调动每个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使每个儿童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人们开始较多地采用小组和个别活动的形式。这些形式可以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提供相应的活动内容和材料。由于学习内容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因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好地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学习,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但小组、个别活动形式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首先要很好地观察儿童的活动,并通过观察及时地对儿童的发展水平作出判断,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其次要根据各个儿童的发展水平设计活动、提供材料,并能同时指导和照顾不同小组的活动。因此,在儿童人数较多或教师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不易奏效。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如何将集体、小组、个别这三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优点和长处,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社会性三个方面,这已是大家的共识。笔者认为,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研究、实践,人们对数学知识方面的内容、要求已比较清楚,教师一般容易把握。而儿童思维能力、动作技能、情感和社会性这些方面的目标还比较笼统,至于阶段的、具体活动的目标该如何提,在多数情况下尚不够清楚,因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和操作。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如何指导儿童学习数学。教师必须指导儿童的数学学习,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同一内容的不同学习阶段,教师的指导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幼儿园数学教育中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内容,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儿童学习;教师的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应该如何结合等等,这些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肖湘宁著:《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张慧和、肖湘宁:《对幼儿园早期数学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

周欣:《新皮亚杰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

刘力:《皮亚杰的活动教育理论及其启示》,《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4期。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东莞东城小学400名4~6年级小学生。

1.2方法

在健康教育前对学龄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按“学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儿童营养健康知识”手册,在所调查的学校悬挂“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挂图以及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张贴画,如“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后果”和“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等;对学生进行营养基础知识讲座共约4学时,健康教育3个月后再次对该校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膳食指南、营养基础知识、营养饮食行为以及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等方面。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记分:答对1题记1分,满分22分。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各指标变化。

2结果

2.1学龄儿童教育前后营养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教育前全体学生平均分为9.5分,教育后平均分为18.2分,教育后,学龄儿童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回答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学龄儿童教育前后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变化

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存在明显差异,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见表1。

2.3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行为的变化

(1)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73.9%,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91.2%,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40.1%,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65.3%,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营养基础知识

通过本次对东莞东城小学学龄儿童营养健康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在教育前对许多营养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特别是“正确饮食习惯”、“引起肥胖的不良因素”等题目,答对率比较高。但对某些营养基础知识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并且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答对率比较低。通过健康教育,“居民膳食宝塔内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哪些食物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等营养基础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显著(p<0.01),说明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2营养态度

教育前70%以上的学龄儿童愿意纠正自己的饮食习惯,近75%的学龄儿童愿意主动学习营养学知识,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但同时也存在错误的态度和认识,如大部分学生“认为早晨吃不吃影响不大”、“合理膳食很麻烦,难以长期坚持”等。教育后这些问题的正向态度率较教育前有明显提高。

3.3营养相关行为

教育前73.9%的学龄儿童都有吃早餐的行为习惯,这说明家长、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和学校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儿童早餐行为习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早餐选择食物种类单一,质量还有待提高,饮用牛奶少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前,高达90.6%的学龄儿童早餐主要食用1~2类食物,食用3类食物的比例为8.5%,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仅为0.9%。教育后,学生饮食习惯有所改善,早餐食用种类明显增加,教育后学龄儿童每天早餐食用3类食物和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分别为18.3%和2.1%。不过目前儿童饮用牛奶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软饮料的普及及种类的逐渐增多,这显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本次学龄儿童的健康教育,早餐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学龄儿童由教育前的40.1%提高到65.3%,增加明显。

总之,营养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获取营养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营养态度、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在早餐、饮用牛奶等方面的行为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说明此次营养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3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促进儿童的发展,应当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比较突出地存在着重知识、轻发展的倾向。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又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对儿童的区别对待。北京师范大学林嘉绥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组,1991年抽样调查了1093名大班和学前班儿童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对知识型问题,儿童一般都回答得较好,而对智力型问题,即涉及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发展的问题,则回答得不好。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和考虑的是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这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智力开发价值。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数学事实”的获得上,而应该重视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1992年4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幼儿园数学教育研讨会,其中心议题就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反映了我国幼教工作者对数学教育目的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二是重视儿童的一般发展,即重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不能局限在认知方面,更不能局限在数概念方面,还必须指向包括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等方面在内的一般发展目标。冯晓霞在《活动区的创设、利用及活动指导》(《幼儿教育》1994年7、8期合刊)一文中,所举的小班数学区活动的具体教育目标就是分别从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动作技能三方面提出的。这表明在数学教育中,幼教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较为明确和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在以往的数学教育中,比较重视10以内数的认知、组成和加减运算的掌握。人们还未能从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基础,即儿童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一角度来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因而数学教育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当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儿童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即儿童必须建立相应的逻辑观念。这些逻辑观念是:

1.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逻辑观念。当人们将两组物体一对一摆放时,就可以确定它们是一样多,还是多一些、少一些。这是确定物体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是否相等,不需要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理解数的基础。

2.数目守恒的逻辑观念。守恒观念是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必要条件。缺乏数目守恒观念的儿童,对数的认识,往往会受物体外形特征(如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等)的影响,而不能准确地把握物体的数量。儿童只有建立数目守恒的逻辑观念后,才能理解数目是一种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持续不变的等量,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3.在一个系列中,排列顺序所依靠的逻辑观念。要排列物体的顺序,必须理解物体之间差量比较的传递性,如a比B长,B比C长,那么a也比C长,同时还应理解某一个物体在系列中的位置及其具有的双重性,这就是说,在系列中,任何一个物体的量都比前面物体大(小),比后面物体小(大)。儿童有了具体物体的排序观念后,就能够开始考虑抽象的数的顺序了。

4.类包含的逻辑观念。类是进行一切逻辑思维的基础,也是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集合概念就是建立在类概念上的。数是用来表示特定事物的量的,而要确定某一特定的事物,就需要先进行分类。一个数是一类物体或一个集合的基数标记,分类活动不仅有同层次的,而且有不同层次的,这就需要以分类层级的逻辑观念为基础,这就是类包含的观念。这种类包含的观念也是数概念形成和进行加减运算的基础。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各地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增删,强调了对儿童进行前数概念的教育的必要性,重视了集合、排序、对应(匹配)和分类等方面的内容,注意了上述内容与数、量、形等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师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以往习惯于仅以儿童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常运用教具进行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事实上,儿童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儿童要接受和转换教师讲解、演示中的信息,首先需要对这些信息有所体验,否则,就只能机械地记住一些数学用语。

近年来,幼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和研究儿童是怎样思维、怎样学习数学的。人们认识到,儿童学习知识首先是通过行为把握,即用自己的手、脚来把握对象;接着是图形把握,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最后才是符号把握,即以语言或数量形式去把握对象。对儿童来说,学习数学按照这一顺序是最优的方式。儿童获得数学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得到的,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

人们还认识到,数学概念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关系不存在于实际的物体之中,它是抽象的。例如,表示6只苹果数量的“6”,不是代表苹果的具体属性,而是表示这一堆苹果计数后的抽象符号。数学的抽象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它要求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协调。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这说明数学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同时在心理上建立相应的协调联系。例如,计数物体总数的活动就包含了三种性质的动作协调:一是加法性协调,即把动作合在一起,总数的获得就是把一点数物体

的单个动作相加在一起;二是次序性协调,就是使动作连续产生,数物体的动作是连续产生的,而且按一定的次序进行,否则就会出现漏数和重数;三是对应性协调,即使两个不同的动作一一对应,如口念数词的动作和手点物体的动作一一对应。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4

[关键词]园长;教师素质;期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1-0029-04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力量,是幼儿园高品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幼儿园一切先进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者。考察幼儿园园长对教师素质的期望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按比例随机抽取深圳和珠海两个城市九个城区中的483名幼儿园园长,其中86.5%的园长来自民办幼儿园,4%的园长来自公立企业单位附属幼儿园,9.5%的园长来自公立事业单位附属幼儿园。调查分别考察了园长对教师专业技能、特长、相关素质、教育观念、学历以及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的期望。

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每个问题提供若干选项,包括开放式选项“其他”,由样本园长根据自己的认识在选项中进行多项选择或在“其他”选项中填写内容。

二、调查结果

(一)园长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期望

教师的专业技能就是教师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幼儿园教师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创设安全、卫生、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和制订教育计划的技能;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指导和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技能;观察、记录、测查和评价幼儿发展的技能;参与幼儿园管理和与家长沟通的技能,等等。

调查显示。大多数园长都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教育技能分别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技能、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认同率分别为88.5%、87.8%、85.5%;而对于科研能力,舞蹈、戏剧、文学创编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以及教具功能认识制作技能重要性的认同人数都不足30%。少数园长重视组织各种大型活动的能力(12.4%)、文字能力(5.3%)。

设计教学活动的技能、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必需的技能。这些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以及幼儿在园的收获。因此,这些基本的日常教育教学技能深受大多数园长重视。同时,数据显示,多数园长对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是很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幼儿园园长还缺乏持续发展的意识。

对幼儿园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学前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些与日常工作相关的能力。如英语、音乐等方面的能力。就教师的这类能力对样本园长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最希望教师具备英语方面的特长,其次是音乐舞蹈特长(见表1)。

相对英语等特长而言,园长们不太重视科研能力和文字总结能力,其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园长希望教师能够承担英语教学任务,或者是在英语教师教学时,带班教师能够从旁辅导。第二,不少园长表示,在科研方面,除了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难以掌握之外,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还要受到文献、时间、精力、经费等条件的限制。

(二)园长对教师职业相关素质的期望

教师除需具备专业理论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一些其他素质。

由表2可见,多数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敬业精神,其次分别是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园长认为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服务意识、合作意识都很重要;二是教师的这些素质还有待提高。园长之所以特别关注这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素质,是因为实际表现更为直接地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影响到幼儿园的生源。

(三)园长对教师所持教育观念的期望

所谓教育观念,就是对教育总的观点和看法。其中儿童观和教学观是核心内容。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其教育行为,又通过教育行为得以体现。考察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反观其教育观念,而转变教育观念又能改善其教育行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有合理、进步的教育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行为。调查显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并未将其落实到教育行为上,出现了说是说、做是做,会说不会做的现象。园长的评价是影响教师教育观念及其能力发展,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重要因素,所以了解园长对教师所持教育观念的态度非常必要。

1 儿童观

儿童观是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是一个需要照顾关心的个体,是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生存权、发展权。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儿童,尊重其人格、独特需要及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就“当教师不满幼儿园管理致使心情不好怎么办”这一问题调查发现,不足1%的园长认为教师可以向家长发脾气,没有园长希望教师向幼儿发脾气。此外,有63.9%的园长认为“幼儿园有必要将幼儿厕所按性别进行区分”,这反映出多数园长都认识到尊重儿童人格的必要。

调查还发现,很少有园长重视有特殊情况的儿童的需要。对于“如果有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幼儿来幼儿园报名,不会说、听不懂中国话,而且要求幼儿园为其单独开伙食”这一问题,54.2%的园长表示会给他推荐更合适的幼儿园,32.4%的园长表示会接纳,8.2%的园长表示会委婉拒绝。事实上,多数园长采取推荐更合适幼儿园的方式其实是委婉拒绝,真正能够接纳特殊情况儿童的园长只占极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怕麻烦。为了避免麻烦,不少园长认为幼儿园或教师可以选择拒绝有特殊情况的儿童。应该说,向特殊情况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不可避免会耗费不少人力物力,但选择拒绝无疑是置特殊情况儿童的受教育权于不顾,拒绝特殊情况儿童实际上也错过了向普通儿童进行爱心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良好机会。调查发现,有些园长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提供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却在实际的教育行为中不愿履行对特珠情况儿童教育的义务。实际上这正是不少园长忽视特殊教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表现。

众所周知,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水平上有听发展,而不是优差均一。对于“教材中含有认识蔬菜的内容,班级中一半幼儿在家中认识了这些蔬菜,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58.2%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实施该教学内容,以便不懂的幼儿能够学到这些内容;20.3%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只教不会的幼儿;1.5%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让不

会的幼儿问家长;不足1%的园长认为应该删除这部分内容。对于“当班级里幼儿语言发展差异较大时,如果教师使用分组教学,应当按什么标准分组”这一问题。38.4%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以好带差分组:35.4%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能力分组;26.8%的园长认为应根据兴趣分组;20.3%的园长认为可以随机分组。这表明,目前幼儿园园长对因人施教这一理念的认识不太统一。在教育行为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儿童个体差异问题,多数园长认为教师应该照顾差的、发展慢的幼儿,而往往忽视了那些发展快的幼儿。当然,在大容量的班级中完全做到因人施教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这就更要求教师具备高素质,及时发现幼儿的差异,并使用恰当的方法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

2 教学观

教学观是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是教师确立目标,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对于如何安排和落实教学计划,82.4%的园长希望教师自己制订教学计划,因为那样可能更适合孩子;8.8%的园长则赞成教师采用现成的教学计划,因为那样可能既科学又省时省力:77.5%的园长认为教师需要制订一个独特的、结构完善的年度教学计划;13.6%的园长则认为不需要制订长期教学计划。在教师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如果发现“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幼儿对原订计划不感兴趣”时,75.3%的园长希望教师想办法使不感兴趣的幼儿产生兴趣,而26.8%的园长则希望教师改变计划,重新选定一项所有儿童都感兴趣的内容。众所周知,教学要有计划性和准备性,但又不能刻板地照搬教学计划。调查显示。多数园长希望教师能够制订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并希望教师能够坚持实施这一计划。当计划与一部分幼儿的需要产生矛盾时,园长们希望教师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要研究课程,将课程建立在研究幼儿的基础之上,而且要能够灵活地根据当前教育情境来调整课程或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教育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半数以上的园长希望教师能发掘儿童的潜力,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增长知识。在“进行数的教学”时,85.1%的园长希望教师能使用激励幼儿探索的教学方法,14.5%的园长希望教师使用示范的方法,13.7%的园长则希望教师使用讲解的方法;在“进行折飞机教学”时,57.5%的园长希望让幼儿自主探索,44.4%的园长则希望教师示范,只有11.9%的园长希望教师使用讲解的方法;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62.6%的园长希望教师先让幼儿想象再进行讲解,27.2%的园长希望教师不讲解让幼儿自己展开想象,18.7%的园长希望教师先讲解再让幼儿想象,只有2.3%的园长希望教师用讲解的方法。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园长希望教师能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当然,还有不少园长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比如,在回答“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对识字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快速认识很多字,希望幼儿园能教孩子认字,这时教师该怎么办”这一问题时,44%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开展识字教学,只有25.5%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告诉家长幼儿不宜大量识字的道理。

(四)园长对教师学历的期望

20世纪末。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我国师范教育开始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各幼儿师范学校或独立升格为专科,或与高师合并升格为专科或本科。招生由原来的初中毕业上三年幼儿师范学校转变为高中毕业后上四年本科幼儿师范学院。教师学历已经成为评估幼儿园等级以及收费的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目前幼教界对教师的需求仍以专科为主。60%以上的幼儿园都希望引进具有大专学历的幼儿园教师,74.6%的园长希望带班教师最好是大专学历,只有17%的园长希望带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在被调查的483名幼儿园园长中,有87.9%的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最好接受过3-4年的专业教育,这也比较符合园长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当前大专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更受欢迎的原因如下。

首先,从幼教年龄和受教育水平两个因素考虑,大多数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职前最好接受3-4年的教育,这恰恰就是专科和本科的教育年限。其次,可能是出于对工资待遇与工作胜任度的考虑,园长更倾向于选择专科学历的教师,而非本科学历的教师。调查发现,多数园长认为本科学历的教师每月收入至少要比专科层次的教师高出500元,同时,他们认为大专学历目前足以胜任幼儿教育的日常工作,没必要用较高工资聘用更高学历的教师。此外,在不少幼儿园本科学历的教师所占比率还较小,在与其他学历教师合作时还存在一定的不和谐,这使园长感觉难以管理。

三、给园长的意见和建议

综观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当前幼儿园园长具有下列倾向:比较重视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技能,重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但忽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计划,而对于教师要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课程内容的意识不够强;重视课堂教学,但忽视教学的情境性;忽视个体差异,缺乏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所以,我们希望园长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正确认识幼儿学习的性质和特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重视教师理论素养、研究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成长。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可以使教师在多变的教学情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教师具备了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可能进行深入反思,发现具有价值的教育生长点,才能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园长应该注重教师科研理论的学习,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思维方式,从而辩证、系统、动态地来看待幼儿发展。

(二)更新知识,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学习的性质,减少教育要求的强制性,增强教育的随机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同时取决于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㈨因此,强加的学习是无效的。学前儿童的学习是非义务的,幼儿园的课程具有非义务性。所以,当面临儿童和教材之间的冲突时,园长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儿童本身,是儿童的兴趣、需要,然后再考虑教材所载知识对于儿童的价值,不能要求教师照搬教材内容,更不能认为忽略教材就是教师的失职。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5

关键词:移动终端;儿童教育;互动模式

中国分类号:J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2-0105-03

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又称手持移动设备,是指人们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能够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或通过网络系统交互数据信息的计算机产品①。就目前而言,多指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可加载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②。如今,儿童教育类软件已在移动应用平台中占据了很大的数量,从appstore每年20%的教育软件增长率中,可以看出拥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移动终端集数字编辑、图像处理和通信网络传播的综合技术环境,为儿童教育提供了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全新的互动环境。多感官的体验方式,使儿童摆脱了传统枯燥的教育方式,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下,通过参与互动游戏增长知识和强化认知经验。移动终端教育应用软件作为新的儿童教育介质,可以辅助儿童参与认知活动,完成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使之能够更好的实现智力的发展。可见,如何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围绕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和教育情境构建互动认知框架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儿童的心理表征及认知特点

皮亚杰认为智力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是儿童及其周围环境共同积极参与的产物。儿童与周围环境进行持续、主动地相互作用,建构起他们的心理结构,而心理结构正是建构认知和智力大厦的基本材料③。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结构和与环境互动的能力。随着发展的进行,心理结构之间的联系日趋复杂,数量更多、更加系统化,已具备的心理结构也就成为了对知识加以获取和解释的基础。这个发展过程即是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训练中,不断增强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和提升心理结构之间的控制能力的过程。所谓认知就是一系列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表现为诸如注意、模式识别、感觉记忆、认知神经变化等形式。思维则是对这些成分进行复杂的运用、操纵和组织而获得的产物④。儿童在初级认知阶段,思维和意识未能与客观世界完全脱离,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集中于他们对世界的知觉上,思维能力也局限于真实的或想象中的具体事物上。因此,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所关注的是从环境中获取信息以及存储和操纵记忆信息的基础认知技能。

二、移动终端技术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代码程序控制多媒体感应装置、激活内部硬件、执行预设任务,以可操控界面、动态影像、视觉造型等形态与受众建立起连接,实现受众与设计内容的双向交流机制,具有多感知输入、视觉效果丰富、体验方式自然等操作特点。就儿童以感知为主、直觉思维和围绕故事情境建构记忆的认知特点而言,移动终端设备具备了为儿童营造教育任务执行环境的技术条件。如手动触摸、重力感应、声音输入等多感知形态的操作方式可提升儿童执行任务的兴趣,动态影像和卡通造型可使反馈信息呈现更加直观且符合儿童的审美,代码编译的特性也可围绕教育任务构建起互动式的故事情境。通过对移动应用市场(appStore)的调查发现,儿童教育类应用目标人群多定位于3-7岁的学龄前儿童,大致分为启蒙教育、亲子教育、学龄前教育、学科教育等类别。认知任务的组织也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化模式,大都融入了多感知操控、故事情境、动画影像、互动任务等要素。基于移动终端的儿童教育应用互动认知框架的构建也必然围绕这些要素的综合运用而展开。

三、移动终端儿童教育应用的互动认知框架的构建

从应用软件设计思路上看,框架设计大都遵循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点,即鼓励通过创设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来建构自己的知识。鉴于这样的观念,教育游戏脚本的策划、教育游戏任务和目标的设置,以及游戏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和支持下展开⑤,围绕故事构建认知情境,强化儿童的识别、记忆以及操控记忆的基本认知能力。

(一)营造故事情境

记忆是最重要的认知属性之一,由于儿童时期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对记忆任务所使用信息和专业知识的储备还相当匮乏,导致了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表现出出色的记忆力。能够支撑儿童完成记忆任务的方式就是根据事件连续性和故事图式组织情境完成认知和记忆任务。也就是说,儿童借助于故事的“潜在结构”作为他们构建记忆系统的框架,以便于在未来的实践中发展出更为复杂的故事图示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移动终端儿童教育应用的设计也正是基于儿童对故事情境认知的特点,将故事融入认知任务当中,设计一个与应用本身有一定关系的角色来提供帮助,并且直接采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⑥,尽量使儿童以第一人称视角参与和控制情节。在故事中,动画角色可提供特定的学习指导与建议,完成虚拟世界观中精神教师与现实世界中老师的角色转换⑦。儿童也可以在经历事件的过程中经受训练获取成长经验,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也在对情节预设的任务规划方案及问题解决途径的学习中而获得提升。app应用《Leo'spad》是将故事情境融入互动式儿童认知教育的典型案例。主要角色Leo以列奥纳多·达芬奇为原型,设定为以一个热爱科学、富有求知欲、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少年,引导儿童与两个朋友Gally和marry共同完成科学探险的故事。少年的形象具有一定的行为引导性,可获得儿童心理上的认同感,探险故事则为儿童营造出知识的“认知情境”。儿童可以在与角色共同经历冒险和参与任务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并且培养出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辨识能力;如表1中故事脚本所示,情节中巧妙的加入了唤起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线索,以邀请、求助和角色替代的方式将儿童带入到故事中,儿童可以亲身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他们完成故事世界里的一系列如图形识别、形状认知、数字识别等认知任务,并最终将这些经历存储为记忆和经验。

(二)组织认知任务

由于儿童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故事脚本将事件中的情节按发生的先后顺序组织在一起,为儿童提供了行为、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情境”。既然脚本中所包含的信息是依照时间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编码的,那么对于儿童而言,理解、记忆和交流等认知活动需要按照事件的序列展开,认知任务的程序框架也需要在故事结构的基础上组织完成。情节设定也应充分考虑互动情节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依据儿童的认知习惯和学习特点增设相应的操作事件,将情境解读与操作实践融为一体。在《Leo'spad》中,应用程序将动画故事和教育任务融合在一起,由故事情节串联起一系列以认知训练为目的的互动操作,通过将视频片段与互动程序组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系统,使儿童能够以动画故事为记忆线索,在动手操作中达到加强记忆和强化认知的目的。一段完整的动画故事被分为十三个相对独立的情节片段,由七段动画视频和六个互动游戏程序依照事件的发展顺序依次连接而成,动画视频播放完毕便进入任务界面,任务操作完成则进入下一段视频的故事描述,如此延续直至整个动画故事放映完毕。应用程序的互动游戏分别设计了图形色彩识别、形状拼图、基础绘画、数字识别、数量认知、字母识别六项任务,在反复的交互操作中强化儿童的基础知识学习。

(三)设定执行框架

基于故事情境的认知任务为儿童的认知活动提供了一种有序的知识组织方式,互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与操作经验会被记录在一个基于故事结构且高度实用的记忆网络中,并最终成为下一个认知活动的直接经验。然而,知识和经验的最终获取需要经历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才能由认知活动最初微小的事件感知转换成为永久性的经验。因此在行为框架的设定中需要为儿童的任务执行与操控加入复述、判断和纠错的环节,通过儿童的反思行为不断刺激大脑的记忆回路,达到加深记忆、强化认知的目的。如图2所示,情节片段十设定为穿越云层的互动游戏,执行任务的过程加入了提示、纠错、复述、鼓励等互动元素,帮助儿童用户纠正错误,准确的完成认知任务并获得鼓励,充分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操作经验的记忆。

(四)引入感知操控

脚本、任务和执行框架确定后,所应考虑的就是如何将感知操控引入到任务执行的环节中去。从认知心理角度上来讲,感觉系统是连接内部认知世界与外部现实世界之间的中心环节。对处于认知初级阶段的儿童而言,感知是他们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视觉、听觉、触觉等现实的直接感官感受和体验帮助儿童建立起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通过感知,儿童可以有效地注意、知觉和在环境中寻找有关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成功获得不但推进了神经的发展、感觉记录的发展、注意力的聚焦以及信息加工速度,也可提升他们运用了有效策略去寻找和利用环境中各种信息的能力。因此,感知操控方式的设计需将认知任务操控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与外部世界物理属性的变化保持一致,即儿童的操控方式及结果符合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如果儿童所接收的感觉系统的反馈内容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解释结果之间存在差异,便会产生错觉从而获得错误或不愉快的体验,阻碍认知活动的进行。《Leo'spad》中互动任务的操控手势与现实情境中操作经验保持一致,保证了儿童学习体验的真实感。

四、结语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6

1.家庭对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影响

家庭对于儿童的幼儿教育是起基础性的。在学前期,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都和其父母或其监护人息息相关。他们的对幼儿教育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行为。下面通过分析父母或监护人对“你认为孩子读书重要吗?”、“教育孩子只是幼儿园的责任?”、“你觉得孩子的真正教育应当从什么阶段开始?”这三个问题简要分析其对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绝大部分的监护人都认同孩子读书很重要,仅8%左右的监护人认为孩子读书是一般重要的。这说明尽管当地经济落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明确的的,这也正面说明了该地处于客家地区崇文重教的良好教育氛围。

同时,对于“教育孩子只是幼儿园学校的责任”这一问题,监护人的回答也出乎意料。77.9%的监护人同时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也同样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一观点自然对于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有着积极作用。但是也有22.1%的监护人认同“教育孩子只是幼儿园和学校的责任”这一观点。孩子的基础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等方面组成的。这种“教育孩子只是幼儿园的责任”的观念必然会造成其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不良的影响。78.8%的监护人认为孩子的真正教育应当是从幼儿园开始的。18.3%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孩子真正的教育应是从学前班开始的,仅有2.9%监护人认为孩子的真正教育是从一年级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家长赞成其子女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入园率起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36.7%监护人基于保障孩子的安全而让小孩读书,29.4%监护人则处于九年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要求,55.0%监护人则是希望孩子考上大学以找到好工作而读书,同时98.2%监护人认为小孩读书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受监护人主观因素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客观因素影响,监护人基于何种原因而送小孩读书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我们并不把监护人认为影响小孩读书的原因与送小孩上幼儿园的原因等同起来。然而,监护人所考虑的原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或义务教育的时间、质量等,监护人,尤其是父母,应当明确小孩读书的原因。

2.讨论与建议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应重视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四个相互关联对于孩子的教育的作用、并认识在相互协作的环节,这四个环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给予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关心和帮助。

(1)经济方面:和平县应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减少因外出务工而导致严重留守儿童问题。

(2)政府方面:为了促进河源市和平县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政府需要切实增加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再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学前儿童的合法权益。

(3)家庭方面: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起。一是向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宣传父母关爱对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父母与孩子、幼儿园的联系纽带。帮助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建立孩子成长档案,随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三是改变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观念。转变老年人只重视身体健康,不重视心理沟通交流和兴趣培养的观念。

3.结语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7

关键词:儿童理解;前测;数运算;幸福课堂

【观察点】

作为数运算知识的教学,小学阶段数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数运算也是随着数的不断扩充而完善。

(1)把计算教学理解为掌握计算方法的教学,以追求准确和速度为目标,在教学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态度,忽略了计算教学中“人的差异”,忽略了育人资源的开发和育人价值的培养。

(2)教师“经验”替代儿童理解,为了使儿童理解算理,教师往往创设很多看似有效但并不适合儿童理解的情境,忽略了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分析和儿童认知结构的了解。

(3)忽略了对真实儿童运算能力发现和分析,按教材教缺乏从儿童真实现状对数运算知识进行整体的思考和对教材系统的分析。

【思考点】

(1)通过前测及分析,是否能及时了解儿童的知识起点和认知起点,从而在计算教学中对原预设目标进行调整,确定为儿童“量身定做”的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

(2)通过前测及分析,能否更好地找准儿童对知识理解的障碍点,调整教学策略,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3)通过前测及分析,能否从儿童的真实状态出发,对教材进行系统分析和重组,从感悟数运算的知识结构走向学生自主的建构?

【实践点】

学生的答案结果如下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72页《三位数乘一位数》例题:162×4、243×6。

分析:本班学生有一半左右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但部分同学在竖式的格式和解题习惯上存在问题:错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①运算的顺序和对百位上数的处理,不知道把一位数和百位上的数相乘;②计算时缺乏“先估―再算―再比较”的习惯,并对计算的结果缺乏检验,数据的敏感性不够;③在具体的情境中缺乏选择合理的计算方式的意识。

【原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探索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改进后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口算、笔算、估算等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对估算的运用,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并养成“先估再算再比较”的计算习惯。

(2)通过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使学生能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3)通过经历自主探究、类比迁移、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理解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间的联系,并建立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方法结构。

故在本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导入情境:“小芳每分钟走82米,走了6分钟;小明每分钟开车行驶400米,行驶了2分钟;小华每分钟跑152米,跑了4分钟;小刚每分钟骑车231米,骑了7分钟。哪个算式能直接算出得数?比一比谁最远?比一比谁最近?”在联系旧知的同时,融合口算、笔算、估算。在练习环节设计了:判断467×9的计算结果(903、5026、5023、4023),进一步渗透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拓展延伸环节增加了“你能计算2465×3吗”。通过三位数、四位数乘法的对比,引导学生形成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结构。

在本案例中,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和处理单一化打破后的信息多变“活情境”,形成了有主有次、有机渗透的数学课堂。不同的计算课型,落实的教学目标也是有差异、有递进的。在数运算学习中,当学生能顺利进行知识类比迁移时,教学的价值取向就需要从正确和速度转变为培养学生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和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

开展有效的前测是了解儿童、走近儿童的起点,在数运算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前测分析,站在儿童的视角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重组教材呈现知识结构,体现了当下教育中对“人”的关注,也体现了数运算独特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卫东.数学课应有“数学味”[J].江苏教育,2014(05).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8

 

幼儿园的园舍、设备、人员配备等不符合国家标准;幼儿园的教教师数量不足,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教学内容和方式“小学化”倾向严重;专任教师的学历偏低,但年龄合理,流动性不大;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接受培训机会少。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贫困山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快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的办学形式;开展学前双语教育。

 

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把学前教育专章单列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学前教育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政策的出台给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对这些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中蓄积已久的一些问题显得愈发亟待解决。大理州洱源县是部级贫困县,其位于云南的滇西,距省会昆明398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关69公里。洱源县下辖6个坝区乡镇和3个山区乡镇,有县级机关幼儿园1所,乡镇民办幼儿园53所,在园儿童6976人①。

 

本文选取洱源县西山乡这个贫困山区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西山乡个案的调查研究,带着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走访了有学前儿童的家庭,走访了民办幼儿园和小学附属学前班,走访了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研究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调查过程中的访谈和观察,来了解这个乡镇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或策略。

 

一、西山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办学现状

 

(一)贫困山区学前儿童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现状

 

在西山乡这个边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家长文化程度低,由于自身的“补偿心理”,他们希望下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文化。家长们观念上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认同“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观念重视和实际行动重视是是两回事,很多家长都有繁重的农务活要做,大部分孩子更多是处在一种“放养”的生存状态,没有受到有计划和有目的性的教育和培养。父母大都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一些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把孩子托付于父母亲和亲戚照顾。

 

贫困山区家长对如何教育小孩并没有完整体系的认识,是“碎片化”的认识,他们教育小孩更多的是凭经验、凭直觉。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甚至是错误的,如认为小孩就是要严格严厉教育,认为“小时偷针大时会偷金”、“棍棒底下才能出人才”、“棍棒教育出孝子”,他们对小孩的教育以训诫和警告为主。

 

贫困山区的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够。家长认为小孩子只要身体好,玩的开心快乐就可以了,不重视启蒙读物的教育。父母认为读书画画是上学后的事情,读书是学校教师的职责。一些家长简单的把幼儿园理解为“托儿所”,幼儿园老师就是保姆。一些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主要是为了学习认字、算术、绘画唱歌跳舞,希望小孩在步入小学的起点上基础好,家长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心理愿望。

 

贫困山区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上的投资并不算高,主要是物质消费。家长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但农村的消费环境有限,没有形成孩子培训教育市场,家长对孩子的支出更多是食物和玩具的支出,文化的支出较少。大部分家庭没有专门供孩子看的书,也很少给孩子买儿童读物,家长给孩子买的最多的就是玩具。在教育行为方式上,侧重儿童的“玩耍”和感官快乐,而轻视“智力开发”和文化熏陶。

 

山区农村父母在亲子互动方面内容少、频率低、质量低。亲子之间在共同绘画、讲故事、听音乐、阅读、做游戏等方面的时间都非常少。大多数家长没有主动去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意识。而由于亲子关系疏忽,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缺乏理解,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家长对儿童的异常行为和反常心理不知道怎么教育和引导。

 

山区农村在儿童的饮食卫生、口腔保健、饮食结构合理方面都没有很科学的认识。西山乡的农村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都还是落后地区。农村儿童饮食卫生和儿童医疗保健显得落后。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生活在不太干净的卫生环境里。但农村儿童的健康状态不差,农村儿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整天都在嘻哈打闹,身体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城市儿童。

 

对于贫困山区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长忙于生计和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是家庭教育不到位的主要原因。西山乡是以农作物经济为主要收入,种植包谷、大白芸豆、小麦、苦荞等农作物,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作物产量低。山区的种植业以人工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农民得耗费绝大部分的时间在田地里耕作,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他们看来,好好的耕种农作物关系到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而小孩只要安全不生病,其它都可以灵活。农业劳动的辛苦和繁忙挤压了家长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时间。

 

第二,家长知识文化水平低,家长普遍没有系统学习和形成一套完整的育儿知识和育儿理念,教育更多靠直觉和经验,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是碎片化的。对45位家长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占比例较少。家长给孩子买的最多的是物质消费东西,如衣服、玩具、零食等。家长大都不愿意买书教育孩子,因为买书意味着家长要做老师,要耐心学习并教导。在家长看来,知识文化传授主要是学校老师的职责,自己知识水平有限,无能为力。孩子对看儿童读物不感兴趣以及看书看不懂在农村是普遍现象。久而久之,买本儿童读物都很难买到,因为没有销售市场。(二)贫困山区学前儿童教育中幼儿园办学的现状

 

幼儿园数量不足,难以覆盖全乡,上学不便是发展学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西山乡在云南属于高寒特困山区。西山乡的地理地貌属于山高地险坡陡谷深、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村庄零散的分布在相对平坦的盆地或山半中腰,各个村庄的距离相对较远,人口分布不集中。这些天然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格局,致使儿童上幼儿园非常不方便,很多村庄的学前儿童到附近的幼儿园有3-8公里的山路导致西山乡很多地方没有形成幼儿园开办的条件。

 

龚正华在调研大理州学前教育的发展中也说到:“山区不仅人口比较分散,而且交通不便,即使能够办园,其规模也很小,办园的利润回报慢且低,甚至可能出现亏本运行。因此,很难吸引民间办学力量的介入。”交通距离问题影响到了儿童的入园率,加之国家对校车的整顿和规范,已经开办的民办幼儿园的学生生源出现了退减。目前,西山乡有民办幼儿园2所,无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覆盖的范围主要是人口集中的大型村庄,如胜利村。

 

幼儿园的园舍、设备、人员配备等不符合国家标准。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较差,房屋建筑质量有安全隐患,没有消防系统,没有配备校车,也没有配备有专业资质的的保育员,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和相关资格证书,班级课堂超标,师生比例达不到国家要求。幼儿园没有没有疾病预防和报告制度,没有实行食物采购、烹饪、保管和取样留证制度。存在饮食卫生安全隐患。幼儿园的儿童读物较少,教具、学具、玩具严重匮乏。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经济原因,有人愿意开办民办幼儿园本身已经值得鼓励,不能要求幼儿园完全达到国家标准,否则成本太高而无法办下去,贫困地区办学只能是低起点,然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幼儿园的教教师数量不足,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300多元左右,而当地的物价水平并不低。80%的幼儿教师没有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福利待遇偏差,教师对工资待遇不满意,民办教师没有职称晋升的平台。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没有强烈的认同感,都想着跳槽到小学,或想着有朝一日能考上公务员,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就会辞职走人。大部分幼儿教育老师仅仅把幼儿教学工作当作自己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对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没有强烈的追求意识。

 

教学内容和方式“小学化”倾向严重。调查地区的幼儿园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简单,教学内容侧重认字、算术、音乐,而手工制作、游戏教学非常薄弱。幼儿园和附属学前班的教学效果如何?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学校不重视教学的质量,看重的是管理的安全性。小学化”倾向恰恰是家长和学校共同认可的理念,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多数农村小孩在家里没有人教授文化知识(如识字、算术、拼音),而上学最大的担忧就是一开始就落后别的同学,一开始就自信心不够,导致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最关心的是小孩子是否学到实用的显现的知识,至于情商、想象力等的培养,认为那些比较虚渺。

 

专任教师的学历偏低,但年龄合理,流动性不大。教师以专科及以下学历层次为主,本科学历的教师稀少,业务专精尖的幼儿教师更是稀缺。但教师的年龄还是比较合理,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适合幼儿教育的大环境要求。教师的稳定性相对城市幼儿园较高,很多教师都是当地人,都已经把家安在家乡,不打算再出去谋生和打拼。稳定性高的原因主要是重新选择职业和选择发展的机会比较少。对于当地学前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就应该优先和大量招聘本地生源的大学生并加以培养。

 

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接受培训机会少。幼儿教师基本不从事科研工作,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培训档次较低。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培训,非常有必要建立分层次(园长、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分档次(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定期和常规的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应该涵盖民办学校所有幼儿教师。

 

当地属于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但并没有开展学前双语教学。当地的儿童能够大多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但也听懂一些当地汉语方言。教师教学中使用的是普通话。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汉语和普通话,以后不论是学习和工作,能够熟练掌握汉语是一项重要的谋生技能。

 

(三)政府对贫困山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作用和局限

 

政府在积极主导和寻求学前教育的发展,但资金问题是最大的制约瓶颈。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和省级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大多已经到位,但由于州、市县级政府的学前教育配套经费缺乏,致使许多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工程没有得到落实。

 

二、对策与建议

 

西山乡是一个经济贫困、文化落后、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发展学前教育的难度是巨大的。针对西山乡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一)加快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学前教育事业关系国家下一代的成长,也是一个公益事业,可以间接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来看,教育经费主要投入高校和九年义务教育,而学前教育长期没有得到重视(2010年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后得到政策上的重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家庭收入不高、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认识不够、教育经费投入少、没有很多的闲暇时间教育孩子,这些原因都和经济收入密切联系。

 

如果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帮助贫困地区找到发展致富的道路,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幼儿园,从师资和教学上支援贫困地区幼儿园办学,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免学费,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提供免费营养餐,那么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就处在一个真正的教育“福利时代”。一旦国家“砸重金”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就容易形成热爱和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具体措施来如下:中央政府应该设立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支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国家也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农村处境不利地区的学前教育法案来促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庞丽娟(2010)指出:“对教育条件、文化背景处境不利的地区和学生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其与其他学生的教育成就尽量接近,缩小差距”。龚正华(2015)对大理州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如下意见:增加政府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学前教育经费专项财政计划制度,即不仅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而且在教育经费中单列,实行专款专用和专项督查审计;

 

第二,实施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配套制度,即州、县市政府从国家和省政府获得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后,就按照一定的比例(如1:1或1:0.5)拿出配套资金,以支持学前教育项目工程的进行;第三,州、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各级教育的具体规模重新计算其教育经费的比例,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重;第四,每年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政府建立弱势群体资助体系要把学前教育纳入考虑范围,为穷人的学前教育保障“兜底”,如为低收入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的儿童、五保供养儿童、一些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让他们平等的接受学前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非营利民办幼儿园也应该给予公共财政补贴,在土地使用、税收等非方面给予优惠照顾。

 

(二)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是全局限和基础性的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求,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且具有稳定性的幼儿师资队伍。西山乡学前教育教师本专科学历少,大部分是中专学历,且专业对口率低,大都是“半路出家”从事幼儿教育,在职后很多没有系统学习幼儿基础理论知识,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加之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低,教师跨行业流动现象严重。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高,难以扎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作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西山乡学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第一,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对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学前教育教师,甚至包括其他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如给边疆补贴或高原补贴。对幼儿教师在考核、评奖、提升学历、职称评定、培训机会方面都给予倾斜。

 

第二,优先从当地院校选拔学前教育人才,优先考虑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并给予优厚的工作安置待遇。幼儿教师的流动线很大,本土大学生很多不愿意回原籍工作,回原籍工作的大学生跨行流动或跳槽现象严重。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到地方管辖的高校中去选拔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对愿意在本土贫困地区从事幼教事业的毕业生,可以减免助学贷款、提前发放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和培训机会等。第三,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培训体系,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可依托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或专业化培训机构,建立常规性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政府要拿出培训经费,定期对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进行分层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除了“走出去”培训,也可以“引进来”培训。教育部门要推行“送教下乡工程”,如邀请高校教学名师、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深入农村地区,采用参与式培训、案例研讨、现场教研等方式,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

 

(三)开展多元化的办学形式

 

西山乡贫困山区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地广人稀、居民分散居住,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客观上制约学前教育在地理空间布局,幼儿园不能够惠顾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前儿童,出现了没有幼儿园可以上,上幼儿园交通不便的困境。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主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参与办学。

 

王冬兰(2014)认为: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可以通过“游戏辅导点、季节班、周末班、走教、送教下乡、城乡对口支援、专业人员入户指导等多种非正规教育的形式与手段,丰富学前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法,提高普及学前教育的质量。”很多学者提出要利用“大自然”课堂教育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直接去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河流山川的变化。但这个通常不具有可行性,家长希望学生接受的是文化课程的启蒙,而不是大自然的启蒙。

 

农村小孩处在熟人社会,村落就是他们游戏和社交的大本营,他们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们经常也被家长带到田间地头、森林里去玩耍。他们从小接近大自然,对大自然很有灵气。在调查的一户人家里,2岁的一个小男孩,能够模仿狗、大公鸡、猫、水牛的叫声,而且是没有人特意的教他的,是耳濡目染后自发的学会,大自然对农村的小孩是再熟悉不过了。

 

(四)开展学前双语教育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中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和风俗习惯,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征。而语言符号背后承载的就是一套文化体系,不同语言在交流过程中会发生障碍。谢应宽、田兴江、吕晓(2014)三位学者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少数民族幼儿在进行本民族语言与汉语转换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语言习惯影响着少数民族幼儿的认知习惯与思维习惯,导致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语言障碍与文化困扰”。西山乡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镇,白族占70%左右,日常生活用语大部分以白族话为主,他们有自己的白族语言却没有白族文字。西山乡学前儿童在入学前大部分小孩是以说白语为主,夹杂一些汉语词汇,有部分小孩汉语和白语都会说。

 

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使用的教育局统一规定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主要又是在城市儿童生活的经验上编写的。另外,教育局也有要求教师授课要说普通话。很多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去其它地方开拓眼界,家长都希望孩子掌握普通话。而现实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入园阶段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因此,在儿童进行以汉语为主的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双语教学,能够让学龄儿童实现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平缓过渡。使用双语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9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20__年国务院农民工办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列为前瞻性研究课题,全国妇联为此联合有关专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我们将本次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第一,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把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第二,深人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和问题,认识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层特征与需求差异;第三,认真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落实和发展相关政策服务。

2.研究方法与特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全面考虑儿童生存发展需求的多面性与特点,本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⑴主要是通过对20__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监护人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定性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儿童和家长及其他监护照料者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

一一按年龄分层,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幼儿(0--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4周岁)和大龄儿童(15--17周岁)三个部分,了解其各自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一将性别作为贯穿年龄分层与问题分析的一个基本视角和主线,认识并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需求的性别差异。

一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定量研究为基础,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通过定性研究了解不同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讨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政策制度环境,探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需求的对策建议。

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介绍如下。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与基本特征

本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分析,以258万人口抽样数据为依据。抽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户的方法从20__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抽取。本报告引用的所有数据资料均为加权之后的结果。

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筛选,根据人口抽样资料提供的儿童的个人记录及其所在户的其他个人信息逐个进行。

1.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和发展变化

按照前述定义,根据20__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和20__年相比,20__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

2.农村留守儿童的结构和分布

各年龄组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先缓慢上升后下降。从0周岁到15周岁,各年龄组的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基本呈随年龄增长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从16周岁组开始的比例迅速下降。在按年龄划分的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四组中,各组所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情况基本接近。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适龄儿童较多,如:四川、安徽、广东、湖北、江苏、重庆等;但河南、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区的幼儿更多;初中以上适龄儿童比较多的省份是四川、安徽、湖北、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

性别比偏高,特别是在低年龄组,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农村留守女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性别比为__.75。从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上看,各年龄组的男孩数均多于女孩数,而且年龄越小,性别比越高,这种趋势表现得十分稳定。总体看,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比差异,与当地儿童的性别比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农村留守女童,农村留守男童少于农村留守女童的省(市、区)只有北京、上海、内蒙古、宁夏、新疆。

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部的省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除上述六个省外,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排名前十位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和江苏。农村留守儿童分布集中的十个省份中,多数属于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由于省内劳动力流动,从而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

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超过半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按其监护类型,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家庭结构如表2-1。

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儿童占47.14%。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占52.86%,如表2-2。

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家庭结构有一定差异。从不同年龄组的分析可以发现:年龄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留守的比例越高。在更加详细的分类中发现,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增大,“和母亲单独留守”、“和父亲单独留守”的比例都增大,但和父母亲一方以及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却在降低,而在年龄更小的儿童中,双亲外出留守的比例反而更大。表2-3中的数据显

示,双亲外出并与祖父母一起留守的儿童中,0-5周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0.19%。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并非“年迈体弱”,但受教育程度偏低。通常认为,留守儿童被留在家乡由“年迈体弱”的祖父母照顾,但从数据上看,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农村留守儿童祖父的平均年龄为61岁,祖母的平均年龄为59岁。绝大部分祖父母年龄在50一70周岁之间,其中50一59周岁的祖父、母分别占43.19%和47.64%。留守儿童祖父母的受教育状况主要为小学或者未上过学,留守祖父的受教育程度比祖母相对稍高,祖父中只念过小学和未上过学的比例为74.96%,祖母的该比例为84.02%。

4.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机会基本能得到保障,接受初中教育的机会尚未得到完全保障,但其受教育状况仍然好于农村其他儿童。

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念书,男孩在校的比例为92.58%,女孩在校的比例为92.01%。男孩未上过学的比例为1.75%,女孩的这一比例为1.82%。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男女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差异极小,男孩的在校比例仅比女孩高0.48个百分点。比较而言,各个年龄组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都高于全部农村儿童的在校比例,特别是15-17周岁年龄组,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仍然达80%,而农村儿童的在校比例只有70%。

部分中西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应该受到重视。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辍学比例较其他省份高。

5.农村留守幼儿状况

我国0一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比例为30.46%。

农村留守幼儿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农村留守幼儿的数量超过100万的省份有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人口流出大省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占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的65.97%。

监护类型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为主。农村留守幼儿隔代监护最为常见,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留守男童比例为37.38%,女童比例则更高一点为38.73%。在单亲监护中,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比例高于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比例,男童和母亲单独留守或者和母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的比例为42.1%,女童相应的比例为40.03%,和父亲单独留守或者和父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的比例很小。

6.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就业状况

三分之一的15一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初中毕业以后开始外出打工。数据显示,15-17周岁组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虽然较高,但与小学和初中学龄儿童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三分之一的大龄留守儿童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

绝大部分已经就业的农村留守儿童依然从事农业工作。15一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中在业的比例为12.53%。在业农村留守儿童中83.15%为土地承包者,其他还有一些在私营企业工作,有些为个体工商业者等。男性务农者多于女性,而女性进私营企业者多于男性;女性雇员多于男性,而男性自营劳动者多于女性。

三、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易产生的问题

一一亲情缺失问题。相关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5年以上。而且60%一70%以上的父母是在外省打工,30%的父母每年回家一次,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在外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但也有约2%的父母与孩子常年无联系。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儿童在面对自身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时,缺少父母的关怀,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一一生活抚育问题。由于部分农村家长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家庭的饮食习惯还基本是有啥吃啥,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幼儿,科学喂养更是缺乏。据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高于非留守儿童。

一一教育监护问题。从整体情况看,多数留守儿童与祖辈共同生活,由于老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加之还有近一半委托监护人同时监护几个儿童,老人监护往往主要是照料孩子的生活。由于家庭将更多的教育监护责任“转嫁”给学校,但对于学校而言,由于教育资金不足,专业资源匮乏,面对留守儿童特殊需求,学校、老师常常是有心无力。

一一安全保护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有56%的临时监护人经常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但也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留守儿童溺水、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2.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和工作更多地侧重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40%以上的留守幼儿和大龄儿童问题一定程度上被农村留守中小学生问题所掩盖,以致对留守儿童问题认识一定程度上存在普遍化的倾向。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小学学龄儿童、初中学龄儿童和大龄儿童均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分别加以关注,才能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开展更为扎实有效的工作。因此,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1)农村留守幼儿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一科学喂养问题。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一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一一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问题。0一5周岁留守幼儿有55%和祖辈或其他人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都会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一一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托幼机构数量有限,农村幼儿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儿童。留守幼儿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补偿,早期发展受到局限。

(2)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一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父母外出导致对孩子的监管弱化,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

一一寄宿制教育需加强和规范。目前寄宿制学校在一些地方还不能满足农村儿童包括留守儿童的需求。部分已建立的寄宿学校由于管理薄弱,教育资源有限,监护范围、监护现状也达不到要求。

一一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面临困难。国家规定的以公办

中小学和流入地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全面落实。受各地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及升学制度制约,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城市教育。

(3)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一父母流动对学业完成具有一定影响。数据显示15一17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在校比例大幅度下降,辍学比例上升。而目前流入地政府有关促进流动儿童就学的配套政策基本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为主,初中阶段以后流动儿童的就学存在不少政策限制。中考高考制度、城乡教材和科目设立的不同等,也阻碍着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就读。

一一多数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就业层次较低、缺乏社会保障。部分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结束了初中教育之后即进入了劳动力市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学历上处于劣势,多数只能进入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子承父业或延续低层次就业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他们中近9成的人工资收入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

一一大龄留守女童的害问题值得关注。留守女童除了面临和其他留守儿童相同的安全问题之外,还有着特殊的困扰与危机,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害的案件屡有曝光,而家庭、学校及社区往往缺乏对留守女童的有效保护以及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构,完善了相关政策,开展和深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爱活动,逐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监护网络,扩大和强化了宣传范围及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建议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要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2.推进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

要加大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有效实施。要完善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障,强化法定监护人责任,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以社区、学校或其他人员监护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要积极推进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逐步消除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政策障碍,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

3.重视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培训。

建议在政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发展各类家长学校,全面建设农村家庭教育网络,拓展城乡家庭教育渠道,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和能力。

4.加强相关调查研究和政策研究。

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支持力度,使研究成果更好为国家和政府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问题以及“三农”问题服务。当前要特别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研究,及时对各地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加强相关创新性政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探亲休假等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幼儿以及大龄等儿童问题的研究。

5.针对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更加扎实具体的工作。

要克服过于笼统、表面和形式化的倾向,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状况和问题,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工作。要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分层信息,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和相关政策决策服务。

(1)解决农村留守幼儿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一完善留守幼儿的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提高留守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抓住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利契机,确保农村留守幼儿享有应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一一加强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工作,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托幼机构。城市流人地政府应扩大对流动人口子女入托、入园的接收能力,并提倡形式多样的托幼服务方式。

(2)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一加强教育监护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适合农村学生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等,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护,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

一一加强心理健康、法制与青春期教育。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加强安全知识与青春期教育;社会综合治理等部门要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宣传法律知识,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同时做好乡村、学校治安防范。

一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要改革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相关教育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制度。消除义务教育内容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改革高中报考和高考制度,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有教育资源和服务。

(3)解决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认识篇10

一、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聘用的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妇女来担任,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说有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只是会单纯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甚至还会因为幼儿不听话对学生进行体罚。比如说,上课期间,窗外飞过一只蝴蝶,儿童好奇的看上几眼,教师就会以不认真听话的理由让对儿童进行惩罚,从而导致儿童的好奇心被压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儿童的综合教育。

(二)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处于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大多都在3周岁到6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发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都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的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灌输,长期下去,孩子必然会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让学生们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无论在教育方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一)教学方式的不同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每个学科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个学科都是通过教师正常上课、布置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比如说在对《雪地里的小画》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通过课前观察、激发兴趣以及谈话导入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说一说”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学前教育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小学教育通常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课程一般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自然、体育以及美术等。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内容,通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加强幼儿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