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8:06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1

绿化树种的种子在育苗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出苗率和整齐度,即出苗障碍。出苗障碍大致可分为不出苗、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死苗等几种类型。造成绿化树种的种子出苗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子本身的原因。种子原因是种子出苗障碍的内因,当种子某些性状未达到要求时,必然影响到出苗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因素:

1、使用未成熟的种子。种胚发育不完全,如银杏,种子脱落后有生理后熟现象,种胚发育不完全,使种子在萌发时营养不足。

2、使用陈种子。不同种子的寿命不同,当种子超过使用年限时,其发芽率会降低;有时即使未超过使用寿命,种子保存时间过长,其出土能力也会降低,出现戴帽出土的现象。

3、种子遭受病虫害。如果种子在贮藏期间或播种过程中被病菌感染或遭受虫害,即种子霉变或损伤,就会降低甚至丧失发芽能力。

4、有些种子种皮坚硬且致密,如榆叶梅、刺槐、核桃楸、夹竹桃、梅、桃等,在播种时未进行任何处理,种子吸胀困难,种胚不能突破种皮,从而导致出苗率低或出苗不整齐。

5、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如红松种皮含有单宁约5.5%以及山揸等,因此影响种子的发芽。

(二)土壤因素。土壤中如果有病菌、害虫,土壤板结,瘠薄或含水量不适,除草剂使用不当,都会影响种子发芽的情况。

(三)温度因素。温度对于种子的萌发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可促使种子很快萌发,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种子的发芽,甚至会使种子丧失发芽力而死亡。变温条件可以刺激酶的活动,有利于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转变,有利于气体交换,从而利于种子的萌发。

(四)播种因素

1、播种季节和时间不适宜。

2、播种前,对种子未进行催芽处理和消毒就进行播种;在播种过程中,若播种技术的各个环节不达标,如播种不均匀、覆土太浅或过深、土壤是否细致、种子是否与土壤紧密接触等,都是导致出苗障碍的外因。

二、出苗障碍的防治

针对上述导致种子出苗障碍的因素,在播种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选种。选取饱满、新鲜、无病虫害、成熟的优质种子。若使用陈种子必须注意使用年限,同时进行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试验,准确掌握种子的发芽能力。

2、种子的贮藏。大多数园林树木的种子采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贮藏,一般要求保持干燥的环境,最好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3、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时间。大多数绿化树种都适用于春播。秋播也是一个重要播种季节,一般除种粒很小和含水量大而易受冻害的种子外,多数园林树木的种子都可以在秋季播种,尤其是红松、白蜡等休眠期较长的种子或种皮坚硬,发芽慢的种子,都可进行秋播。

4、种子消毒。播种前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多采用药剂拌种或浸种。?药剂消毒是使用药物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及病原菌。按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消毒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以下几种。

①杀毒矾毒土法。每平方米用10克64%杀毒矾拌细土10公斤撒在苗床土壤中,半个月后再整地。

②多菌灵毒土法。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10克与干细土拌匀,在播种前将1/3药土撒在苗床上作垫土,将种子播在上面后,再将剩下的2/3药土作覆土。撒后在土壤表面适量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免过干产生药害。

③敌百虫毒土法。为防止种子出苗后遭受蝼蛄、蚯蚓等危害,在填营养土之前,每平方米苗床可用2.5%敌百虫粉4克~5克,加细土0.5公斤~1公斤拌匀后,撒入苗床消灭地下害虫。

④高锰酸钾消毒法。苗床在翻土做床整地后,使用0.1%~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浇透,用薄膜盖闷床土2天~3天,揭膜后让苗床稍微晾干些再进行播种或扦插。此法能有效地杀死床土中的病菌,防止立枯病、腐烂病等。

⑤福尔马林消毒法。在扦插或播种前15天,将苗床耕松,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毫升兑水5公斤混匀后喷在苗床上,然后用旧麻袋或薄膜盖4天~6天。也可将福尔马林加水配成100倍液,每公斤福尔马林液可混合4吨~5吨营养土,将营养土拌好,用膜严实封住,可杀死土壤内的病菌。2天~3天后揭去膜,晾晒8天~10天,使土壤中的药散发后再填入苗床。

5、催芽。对于种皮坚硬的可采用层积催芽、机械损伤处理或化学药剂处理,改变种皮的通透性。对于大多数种子用清水浸种后都可以促使种皮变软,吸水膨胀,提早发芽。

6、播前整地。要求土地细碎,种子越小其土粒也应越细小,这样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另外播种地要平坦,这样灌溉均匀。

7、播种。播种要均匀,密度适宜,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粒的大小、覆土材料等确定覆土厚度,一般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1-3倍。过深幼苗不易出土,过浅土层易干燥。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2

关键词:土壤生物污染大肠菌群病原菌寄生蠕虫生物防治

一、 土壤生物污染的现状

土壤在自然界中处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土壤作为重要的发生器、储存器、转换器、缓冲器和调控器,其环境质量好坏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嘚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等对土壤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土壤生物污染是指一个或几个有害的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并大量繁殖,引起土壤质量下降,不仅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还会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土壤生物污染分布最广的是由肠道致病性原虫和蠕虫类所造成的污染,全世界有一半以上人口受到一种或几种寄生蠕虫的感染,尤其是热带地区最严重,欧洲和北美较温暖地区的寄生虫发病率也很高。据调查,上海市郊蔬菜的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3.7%,最高可达12800个/克,寄生虫卵检出率为11.9%,近三成蔬菜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污染。用作肥料的人畜粪便更是惊人,细菌含量竟高达108~109个/克,八十年代末,江都县土壤的蠕虫卵总阳性率高达72%,在有些土样中还检测出了致病菌,虽含量不高,但其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相对于土壤污染的生物指标来说,土壤生物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大大小小的医院如雨后春笋,有效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事物总有两面性,医院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不可否认正规大型医院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来处理高含致病菌的废水废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还有许多边远山区,至少在阳春这样的小城市根本就没有能力处理医院废水废物,很多农村诊所就干脆把废弃物倒在河边或者在田野找个隐秘的地方埋起来,这对日后就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我相信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是不妥善处理医院废弃物,以后病人只会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生物污染。

二、 土壤生物污染的来源

正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肥料需求量巨大,人们的传统观念就认为生活污水含有不可多得的养分,而人畜粪便更是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再说大家都觉得农作物还可以净化污水。因此,污水灌溉和粪便施肥一直是我国农业的一大特点。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细菌,工业和医院废水更是富含各种病原体。另外有资料显示,污泥、垃圾和粪肥都可能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许多农民都习惯把病死的禽畜埋起来,这些病毒尸体也是土壤中致病菌的一大来源,容易引起土壤生物污染并扩大疾病的传播。还有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大气圈和水圈中的微生物也可以进入土壤引起生物污染。

三、 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机理

也许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丰富而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时,没有人会想到它们的生长环境。然而不幸的是,世界上有不少人就是因为吃了不清洁的水果和蔬菜而生病,正是土壤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危害了人体健康。

病人一般带有病原体,要是他们的粪便、咳痰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进入水体和土壤的话,就很容易引发传染病,尤其是医院废水含有大量致病菌,就更需要妥善处理。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

痢疾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就像1942年武尔坎地区伤寒的流行就是由于居民点附近的土壤被含有致病菌的粪便污染所造成的,只有去除了这些粪便,伤寒的流行才停止下来。这种经人体排出然后通过土壤传播给人体的病原菌对我们的健康无疑是一大威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土壤环境。

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通过土壤传播给人。比如说,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猪、牛和羊等动物就可以通过粪尿中的病原体污染土壤。钩端螺旋体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几个星期,还可以通过粘膜、伤口和被浸软的皮肤侵入人体,使人致病。炭疽杆菌能形成芽孢以抵抗恶劣环境,可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几十年。而破伤风杆菌和气性坏疽杆菌等致病菌则多来自动物粪便,尤其是马粪。当人们受伤时,受污染土壤的破伤风杆菌通过接触而使人患破伤风,伤口越深越有利于破伤风杆菌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土壤生物污染不仅可以由动物经土壤再传播给人体,而且还可以直接从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可以说土壤是培养微生物的温床,不管是霉菌还是真菌,都可以从土壤直接侵入人体,而放线菌则可以引起人体皮肤的足分枝菌病,这里不再多说,下面详细探讨寄生蠕虫的致病机理。

蠕虫主要包括吸虫纲、绦虫纲、线虫纲和棘头虫纲的寄生蠕虫,其中一部分线虫如蛔虫和圆形线虫等是直接发育的,一生只需一个宿主。而吸虫、绦虫和棘头虫以及一部分线虫如丝虫等则是间接发育的,在其生活史中至少要经过两个宿主,其中供蠕虫有性生殖阶段的两个中间宿主就按顺序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但线虫中的旋毛线虫则例外,它从感染期幼虫进入宿主肠内后发育为成虫,其产出的后代幼虫则移行到肌肉中寄生,直到生长成感染期幼虫为止都是在同一个宿主体内,而且不再继续发育,必须更换新的宿主才能继续发育完成下一世代生活史。

大多数寄生蠕虫卵或幼虫需要经过在自然环境或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才能使终末宿主感染并在其体内发育成为成虫。例如猪蛔虫卵经终末宿主排出到外界后要等待发育到卵壳内含有第二期幼虫时才能成为感染期虫卵。圆形线虫卵则需要先从卵壳内孵出幼虫,然后再经过两次蜕皮变为第三期幼虫时才成为感染期幼虫。日本血吸虫卵在外界发育成生蚴之后,还需要在钉螺等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为尾蚴,最后才有感染力。这些寄生蠕虫卵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后代,从而致病。比如说猪蛔虫每天就能产卵10~20万个,而猪肉绦虫每月可产卵600~1000万个,某些吸虫如肝片吸虫的一个毛蚴在中间宿主螺体内通过无性生殖可以产出150个尾蚴。

寄生蠕虫可分为生物源蠕虫和土源性蠕虫,顾名思义,生物源蠕虫卵随动物或人体粪便进入土壤,要是条件不好就容易死亡,但是它们往往会被各种动物连同垃圾一块吃掉,然后把动物作为中间宿主而发育到成熟状态,最终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而土源性蠕虫则是在土壤中发育成熟,大多通过水果和蔬菜进入人体,进而引起各种疾病。无论生物源蠕虫还是土源性蠕虫,大多都经口感染,然后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寄生。有些蠕虫可直接经接触而穿透皮肤侵入人体,如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等虫卵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经过几天孵育出感染性幼虫,然后再通过皮肤接触穿入人体,特别是伤口,甚至就是由寄生虫所造成的损伤往往可成为致病菌的进口,从而导致继发性疾病。寄生蠕虫会夺取宿主体内的营养以供自身发育和繁殖的需要,从而导致宿主营养不良、消瘦和衰弱。蛔虫幼虫移行时可造成某些器官的毛细血管出血,成虫大量寄生时会引起肠管等器官阻塞,这些机械性损伤往往是致命的,我们不容忽视。寄生蠕虫还会产生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和虫体自身分解产物,进而对宿主造成毒性损害。如肝片吸虫的毒素可使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日本血吸虫在其寄生部位虫卵周围组织发生的肉芽肿则是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但是宿主也不会无动于衷,任虫宰割,我们平常所说的发炎有些就是机体组织对寄生蠕虫的包围,把它们溶解、机化和钙化掉,以遏制和消灭它们,从而收到免疫效果。

土壤生物污染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引起植物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一些植物致病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茄子、马铃薯和烟草等百余种植物的青枯病,能造成果树细菌性溃疡和根癌。某些真菌会引起大白菜、油菜和萝卜等一百多种蔬菜烂根,还可导致玉米、小麦和谷子等粮食作物的黑穗病。还有一些线虫可经土壤侵入植物根部并引起线虫病,甚至在土壤中传播植物病毒。另外,由于人类滥用化肥和农药,使一些通常无侵袭能力的镰刀菌和青霉菌等变成有侵袭能力,从而导致植物根坏死。

表5生物污染的危害

致病菌

来源

传播途径

危害

曲霉、青霉、毛霉、酵母

土壤、腐败植物及飘浮在空中的孢子

直接或者通过容器、工具和动物携带的尘土而污染粮谷、豆类食品

引起霉烂,曲霉和青霉能产生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会引起动物肝脏病变和致癌

镰刀菌

植物、土壤及飘浮在空中的孢子

直接污染粮谷类,有些病原菌存在于病变粮食中

赤霉病脉中毒、霉玉米中毒、食物中毒性白血球缺乏

交链孢霉、葡萄孢霉、欧文氏杆菌

植物、土壤

直接或通过容器、工具和动物携带的尘土而污染果蔬

使蔬菜和水果腐软

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土壤、水、动物和人的粪便以及鼻烟和皮肤的排泄物

直接或通过洗涤用水、苍蝇、容器、工具以及带菌动物和人而污染动物食品

使动物食品腐软,有些病菌能产生毒素,入侵人会引起食物中毒

传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痢疾变形虫、鞭虫卵

病人粪便

直接或通过水和苍蝇而污染鱼、肉、乳以及生的新鲜蔬菜

使人感染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口蹄疫病毒、炭疽杆菌、绦虫的囊尾虫、肺吸虫囊蚴

病畜和鱼体

原始存在于病畜肉、内脏、乳以及鱼肉内

使人和牲畜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引自路光仲.食品生物污染,1990

 

四、 土壤生物污染的防治方法

在了解了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机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特点来寻找适当的方法进行防治。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是有限的,都与土壤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土壤理化性质、酸碱度、光照时间、暴露条件、温度和湿度、微生物群系和抗生物质以及噬菌体等因子有关。据张薇等研究,真菌在酸性土壤中较多,放线菌在碱性土壤中较多,土壤经15天干旱后,细菌种类下降近90%,非芽孢细菌和球菌近乎消失,产芽孢细菌只剩三分之一。以下是一些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只要我们研究出致病菌的敏感因子,有针对性地把这些因子控制在不适宜病原微生物生长条件的范围之内,有效地降低他们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就可以达到灭菌杀毒的目的了。

表7致病菌在土壤中生存的时间(天)

粪链球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结核杆菌

霍乱弧菌

钩端螺旋体

炭疽杆菌

溶组织内阿米巴

肠道病毒

26-77

15-280

30-90

>180

8-60

15-43

15-60

6-8

8-170

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病原体进入土壤后,一般会被土壤吸附截留,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酸碱性、阳离子交换量和孔隙饱和度等。一般土壤表面积越大、ph越低、阳离子交换量越高,吸附病原体的数量就越多。另外渗滤液流速、土壤水分含量、病原体大小和土壤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物数量等因子都会影响病原体在土壤中的保留及转移速度。如果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子来降低土壤病原体的吸附量,降低其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就能减轻土壤生物污染。

另外一些土壤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竞争和拮抗作用来消灭病原菌,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往污染土壤中加入一些无害的微生物,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温度、湿度、ph、有机质含量和植被等因子,以利于其生长,通过竞争碳源和氮源或者分泌一些对病原微生物有害的产物,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即饿死或毒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收到以生物治生物的效果,以消除土壤生物污染。如链霉菌能产生较多几丁质酶,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1.生物防治

其实土壤中本来就有很多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拮抗抑制,而且还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江木兰等从油菜植株体内分离出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y-2可以使油菜核盘菌菌丝细胞浓缩变短,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外溢,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发育和菌核萌发,其抑制率高达60%~70%。boer等研究表明,假单胞菌菌株pseudomonaswcs358可以强烈分泌嗜铁素,与病原菌竞争fe3+,从而抑制萝卜枯萎病。赵国其等用绿色木霉处理西瓜幼苗,能有效增强瓜苗长势,使其根系发达,以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生长。另外毛壳菌可以有效降解纤维素和有机物,对土壤病原菌有拮抗作用。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争夺、氧气的竞争和生态位点的抢占。铁元素是生物细胞酶系统的必需成分,生命体需要从外界获取fe3+作为酶的辅基和电子传递受体,以维持其新陈代谢。只要我们切断了病原微生物获取铁的途径,就可以有效防治土壤生物污染。而事实上有很多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cs121能分泌强力结合fe3+的嗜铁素螯合物,其强大吸收铁的竞争力促使土壤病原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铁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还有二硫化碳能够减弱土壤对木霉的抑制作用,木霉菌大量繁殖并竞争营养物和产生毒性物质,进而饿死和杀死有害细菌病毒,收到生物防治的效果。还有一些拮抗细菌会寄生在病原菌身上,吸取其营养,抑制其生长,例如木霉还可以缠绕在立枯丝核菌身上,抑制其菌丝生长,使病原菌细胞解体。

然而,生物防治大多具有单一性,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几种微生物的联合协同作用,同时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大大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据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某些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根系分泌物包括大分子有机物,如糖、蛋白质、酶和凝胶,还有小分子酸、酚、铜以及一些生长激素和黄酮等,其中有一部分或其进一步的分解产物具有化感作用。如小麦根系分泌物能直接抑制小麦全蚀病原菌的菌丝发育。化感物质还可以抑制土壤的硝化作用,对一些通过硝化作用获取物质和能量的病菌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启发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某些特殊植物,它们的根系分泌物能有效抑制土壤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植物防治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不会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产生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论很大,其中fransson认为高浓度co2对土壤真菌有较大影响。从理论上来讲,co2浓度升高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凋谢物和根系分泌物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等生长物质。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抑病性越强。如果土壤中的co2浓度升高了,又会不会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者改变土壤环境的ph,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徐国强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可降解底物,促进其活性,增强土壤呼吸作用,而又有研究说土壤呼吸率与土壤抑病性有关,呼吸率越高,作物发病率越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如熏烟等,增大土壤中的co2浓度,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另外研究发现,土壤ph与土壤抑病性呈负相关,酸性越强的土壤抑病性越强。ph改变又会影响到土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改变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的价态或者浓度,减弱病原菌对这些元素的亲和力,抑制其生长,但同时会不会也威胁到植物的生长,有待进一步研究。

2.传统防治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加强管理污染源和对污染土壤进行末端治理,有必要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首先要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监测和控制灌溉水质量,采用辐射杀菌法或高温堆肥法灭菌,好气法进行微生物发酵,以消灭垃圾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用密封发酵法、药物灭卵法和沼气发酵法等无害化灭菌法处理粪肥,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感染动物。

防止医院废水直接流入土壤,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并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另外我们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分条件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加强地表覆盖以抑制扬尘,切断致病菌的空中传播途径,还可以直接对土壤施药灭菌和杀毒。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和蔬菜之前要彻底洗干净,蔬菜多洗几次,水果尽量去皮,不直接接触污染土壤,勤洗手,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降低染病几率。

五、 土壤生物污染的展望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广谱、高效、微量和低毒的灭菌杀毒药物不断出现和更新,能有效治理土壤生物污染,生物防治方法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以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肥料及其产业化不仅收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还产生了重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以菌治菌和以肥抗病的原理,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具有肥药多效性的新一代微生物肥料,即联抗生物菌肥。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去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等生长物质,以改善农作物的养分供应,还可产生拮抗物质,从而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病害、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联抗生物菌肥作为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含有多种从土壤中筛选出来能促进作物生长并抑制病原菌繁殖的菌种,不仅为作物提供养分以促进作物生长,还能产生拮抗物质以抑制土壤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收到很好的土壤生物污染防治效果。联抗生物菌肥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有效降低了农作物的发病率。在辣椒、黄瓜、水稻、小麦、烟草、棉花、梨和桃等作物上的试验证明,土传病发病率降低70%~93%,作物产量增加10%~33%,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总之,我们要保护土壤环境,防治生物污染,让大家都能吃上健康放心的绿色食品。

参考文献:

        1.马成涛,胡青,杨德奎.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山东科学第20卷第6期,2007

        2.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通报第38卷第6           期,2007

        3.贾夏,赵永华,韩士杰.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生态学杂志第26卷第3期,           2007

        4.龚明福,贺江舟,孙晓棠,张利莉.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抑病性形成关系研究进展.新疆农业科学           第4卷第6期,2007

        5.江木兰,赵瑞.油菜内生生防菌by-2在油菜体内的定殖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植物病理学           报第37卷第2期,2007

        6.张薇,魏海雷,高洪文,胡跃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第           24卷第1期,2005

        7.章家恩.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云南地理科学研究第16卷第4期,2004

        8.deboerm,etal.controloffusariumwiltofradishbycombining pseudomonasputida            strainsthathavedifferentdiseasesuppressivemachanisms.phytopathologyvol.93            no.5,2003

        9.赵国其,林福呈,陈卫良.绿色木霉对西瓜枯萎病菌期的控制作用.浙江农业学报第10卷第4期,           1998

        10.孙锡娟,周根娣,卢善玲,何七勇.蔬菜卫生学生物污染.上海农科院环科所,1996

        11.杨国华,贾洪忠.我国土壤蠕虫卵和幼虫污染的近况.环境污染与防治第17卷第2期,1995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3

一、发病时期

大白菜定植后至心叶这个过程是长外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软腐病不会发生。植株外叶即将罩严地面的时候,大白菜则渐渐进入壮心期,这个时候软腐病开始发生,从壮心开始至收获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发病的可能。我们要留心观察,发现叶面上出现黄褐色斑点,就警示软腐病可能要发生。

二、发病原因及条件

1.发病原因

(1)栽培地块病菌残留。重茬地块软腐病菌残留,长期种菜的地块多种杂菌残留。如果将大白菜栽培于这类地块,就容易发病。

(2)种子本身带菌。种子本身带菌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市场上售出的种子或者是未经消毒,或者是消毒不彻底,因而种子带菌。这样的种子即使播在没有种植过任何蔬菜的地块,也难免于发病。

2.发病条件

(1)气候。气候因素是诱发大白菜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外因。大白菜播种期在伏天,而伏天高热多雨致使天气潮湿闷热。这种气候条件下软腐病菌极易繁生扩散。如果天气干燥即使有病菌也不会扩散,形不成病害。

(2)浇水。大白菜虽说是水菜,但也不是浇水越多越好。浇水过多土壤过于潮湿,就会有导致发病的可能。

(3)追肥。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氮量较大,但如果施用不当则会造成铵中毒“烧心”,这就使病菌乘虚而入,使植株染病烂疙瘩。

三、防治措施

1.选好栽培地块

栽培地块应做到不重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没有种过任何蔬菜的地块。相对地说在这样的地块上栽培大白菜染病较轻。如果条件不允许,播种前可以进行土壤消毒,可撒些草木灰、生石灰粉,或者撒些杀菌药物再翻地。

2.选择良种

不同品种抗病力也不相同。一般说,叶色浓绿的圆型品种抗病力较强;叶色淡绿的窝心型品种抗病力次之。应根据自己的实践了解不同品种的特征之后再选种。不应轻信种子包装上所说“高抗三大病害”之类的言辞。

3.播前浸种

不说选用哪个品种,播前都应浸种消毒。每50g种子可用4~6支注射用氯霉素加少量的高锰酸钾浸种4~5h,捞出种子凉干即可播种。

4.加强中耕

定苗后适时中耕,即使菜苗打蔫,也要进行。通过中耕晒土杀菌。实践表明中耕使菜苗打蔫与相反情况比较。发病较轻。菜苗打蔫五六天后再浇水,叶色浓绿,增强了抗病力。移栽的大白菜抗软腐病能力较强就是这个道理。

5.合理浇水

大白菜虽说是水菜,但也并不是浇水越多越好。大白菜地块土壤应该有干有湿。浇水太多常保持地表湿润给病菌繁生创造条件。如果墒情差确实需浇水,而有的植株又已发病,应于浇前一两天拔除病株,同时将病株根部的土挖走再撒些生石灰、草木灰,将土翻松然后再于地表撒些生石灰粉,或者喷洒杀菌药物。这时候再浇水。浇水的时间宜在早晨或下午五六点钟后。

6.施肥追肥

大白菜播种前一次性施足经过高温发酵的优质有机肥料(生长过程中不再追施化肥),将肥料开沟深施,然后做垄播种,垄播可以调控土壤的干湿度,自然就会减轻软腐病的危害;如果需要追施氮肥,切不可靠近植株追施,应该在两行中间开深沟施入,再将沟填平踏实,以防铵气挥发伤害植株诱发病害。

7.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4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无公害;防治措施

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防治番茄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栽培丰产性的关键因素。

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

1.1土传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如枯萎病、菌核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在许多温室、大棚内均成为主要病害,并有蔓延之势。

1.2低温高湿病害发生重

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可调节范围有限,良好的肥水管理加重棚内湿度,客观上会促进许多喜低温、高湿病害如灰霉病、晚疫病等猖獗发生,成为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1]。自1994年以来,每年使日光温室番茄减产30%~50%,有的年份高达80%~90%。

1.3细菌性病害及病毒病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真菌类病害的防治,而使细菌病害、病毒病乘虚而入,逐步加重。如细菌性疮痂病、溃疡病、青枯病和软腐病等均呈加重趋势;病毒病也由主要危害叶片,转向危害果实。

1.4新病害不断出现

特殊的栽培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促成一些新病害相继出现,并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新的制约因素,如红粉病、圆纹病等均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1.5生理性病害复杂且危害严重

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等可调节范围有限,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条件,会造成棚内湿度大、地温偏低、通风不良等,从而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失调而表现出多种生理性病害,并加重生物性病害发生。例如低温障碍、生理性早衰、肥害、气害等。

2无公害防治措施

保护地番茄病害发生具有复发性和不确定性,任何一种病害一旦发生,则难于控制,应很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2]。

2.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抗病毒病的双抗2号、中蔬4号、强丰、早魁等;从荷兰引进的抗根结线虫病的GC779、w733等新品种。

(2)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3)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4)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萎蔫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培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5)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侵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6)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后,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去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的大田土。

(7)温室蔬菜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病虫害与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和发育而不利病虫害繁衍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危害的目的[2]。

2.2生物与生态防治

(1)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kg掺细土50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用药22.5kg/hm2,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3]。

(2)生态防治。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基础上,夜间13~15℃,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

2.3物理防治

(1)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铺4~6cm麦草1kg/m3,加石灰氮0.1kg,深翻20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4]。

(2)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d,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按1m3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g、锯末4.5g、敌敌畏烟剂1g的均匀混合物,暗火点燃,密闭烟熏,效果更好。但熏后注意放风2~3d,再整地定植。

2.4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病虫害常潜伏或混杂在蔬菜的种子或种子苗上,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杜绝部分病虫害的传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处理种。温汤浸种,蔬菜种子一般用50~60℃温水浸种5~15min,浸种时应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药剂处理,可采用0.1%硫酸铜、0.1%高锰酸钾或3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土壤消毒。播种或定植前,对温室土壤进行药剂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或虫卵,可预防或减轻蔬菜生长期病虫危害。土壤消毒时,可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下列任一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kg/hm2,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2.5kg/hm2,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5kg/hm2,5%辛硫磷颗粒剂22.5kg/hm2,3%米乐尔颗粒剂45~60kg/hm2,5%涕灭威或铁灭克颗粒剂45~60kg/hm2。将所选药剂加适量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耕翻入土中。

(3)苗床消毒。可采用50%多灵菌可湿性粉剂、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10g/m2与适量细干土混合均匀,取1/3撒于床面或播种沟内,剩余2/3撒于播后的种子上(即下铺上盖),对蔬菜苗期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湿润,以免发生药害。

3参考文献

[1]王大伟,李毅,张明法,等.东海县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60,163.

[2]王铁生.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1998(5):16.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5

关键词:林业苗圃;土壤肥力;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14.048

土壤是保障林业苗圃高质量苗木生产的基础,是苗木获得养分和水分补给的来源,而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是高质量苗木生产的前提条件。当前林业苗圃普遍缺少科学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为追求短期效益而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林业苗圃土壤环境理化性质破坏,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土壤肥力逐年衰退,苗木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下降,为后续的造林和绿化埋下隐患。为保证林业苗圃的规范化管理,本文在林业苗圃的生产方式和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如何提高苗圃土壤肥力提出自己的观点[1]。

1科学的耕作方式

林业苗圃是林业同农业生产中最为相似的领域,因此合理的耕作方式是保证土壤肥力的必要条件。目前提倡的方法主要是深耕改土,深耕改土是国内外均提倡的耕作技术,可增加土壤中活土层的厚度,采用深耕改土技术可以提高土壤颗粒的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从而保证苗木在生长周期中的养分吸收。此外科学的耕作模式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丰富土壤微生物种类和生物量,从而加速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和循环。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一年生苗木最忌低洼积水的土壤环境,会导致苗木立枯病的大面积发生,因此保持土壤高效的透水和保水能力可以减少病虫害和杂草为害几率,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在秋季进行苗圃整地,培育一年生苗木,土壤翻耕深度保持在20厘米左右。如果培育较大苗圃,宜加大土壤翻耕深度。翻耕过程中清除土壤中的杂质,包括草根、土块等较大的杂质,便于播种和后续管理,在翻耕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

2合理的轮作模式

解决连作障碍问题是保证林业苗圃生产的重要前提。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地块多年保持单一植物种类的培育后,土壤中病原菌的大量繁殖,病原植物残体的累积,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植物健康生长存在障碍,因此林业苗圃同农业生产相同,必须采取合理的轮作模式,来减轻连作障碍的问题。可以采取两种模式来缓解连作障碍的问题。第一种是在一年生苗木起出后,第二年将苗圃放荒,并将杂草深耕翻入土中,任其腐烂分解,在第三年开始新一轮的一年生苗木培育;第二种方法是在一年生苗木起出后,第二年进行栽培大田农作物,例如大豆、玉米等,不同植物的栽培会改善土壤中微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结构,不同植物种类的根系残留物和分泌物不同,因此根际微生物种类也存在差异,轮作模式可有效降低苗木病原菌的数量,第三年开始苗木生产。同时注意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交替培育,合理规划苗圃布局,做到小苗和大苗培育的合理地块轮换。

3有效的施肥技术

科学的耕作方式和合理的轮作模式只是提高土壤肥力的前提,有效的施肥技术才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关键。施肥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类,林业苗圃生产应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土壤中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低温和保持土壤的透水性等。同时腐熟的有机肥可以调节土壤中微生态环境,保持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有机肥主要以底肥为主,需要堆肥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在东北地区为提高土温,施用基肥后,上面用木屑铺垫。有机肥施用时应在整地前将肥料撤均匀,然后结合整地翻耙到土壤中,育苗前应施足基肥,根据苗圃土壤情况和培育苗木的类别不同,确定施肥量,一般为66.6~150.00公斤/公顷。追施有机肥主要以腐熟的粪肥为主,追肥应分散施用,可采用条状挖沟施肥,也可与中耕结合进行;育大苗可采用在苗根周围挖穴或圆形、辐射状挖沟施用,追施有机肥后应及时浇水。种植绿肥可与苗圃地休闲或轮作结合进行,以苜蓿、大豆、紫穗槐等豆科植物为最好,播种密度要大,在雨季植株鲜嫩、种子未成熟时,将其翻人土中,任其腐烂以作肥料[2]。

4病虫害防治

一年生苗木的培育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主要包括立枯病和地下害虫。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针叶树甚至部分阔叶树也能受害,引起苗木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刀菌等,引起立枯病的原因主要包括苗圃低洼积水、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种子质量差等原因。而地下害虫主要以蛴螬为主,对于蛴螬的防治,应在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用0.5%高锰酸钾浸泡可起到较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同时土壤处理可用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杀菌剂以及辛硫磷、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等杀虫剂拌土,以降低土壤中病虫害发生几率。在播种时要根据天气情况科学播种,出苗一个月之内尽量避开雨季,以免引起苗木病害发生。在生长季立枯病发病时,可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杀菌剂防治。

5土壤改良

可在土壤中添加土壤改良剂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结构,如微生物肥料、土壤重茬改良剂等,主要成分包括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以及其它根际益生菌等。微生物肥料和生物菌剂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土壤板结、退化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玲荣.浅论如何提高林业苗圃的土壤肥力[J].现代农业科技,2007(09):45-48.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6

关键词:仙客来种植方法

一、仙客来的栽培技术。

1、选种。仙客来块茎不能自然分生子球,分割球茎繁殖容易感染病害和引起球茎腐烂,一般多采用播种繁殖。精选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选择饱满有光泽的褐色种子,为提早发芽期,促使发芽整齐,播前可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30℃左右的水中浸泡3~4个小时,待种子稍萌动后可进行播种。

2、土壤准备和消毒。仙客来为肉质根、肉质茎,所以要求它的土壤疏松透气,富含丰富的有机质腐叶土为好。其对钙、钾、镁的吸收量需要相对大一些。

播种用土一般用壤土、腐叶土及河沙等量混合调配。在种植之前最好对土壤要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有福尔马林薰蒸、蒸气消毒、干热消毒、高锰酸钾液喷洒、日光暴晒。

3、播种。多数用1.5~2.0cm的距离点播于浅盆或浅箱中,覆土厚度0.5~1.ocm;用盆浸法浸透水,上盖玻璃,置于18~20℃的地方约30~40天发芽,发芽后及时除去玻璃,放于向阳及通风的地方。在发芽期间不要施肥,在所有种子长出叶子后,可除去覆盖物使幼苗逐步见光,一定要防止阳光直射。苗长出1片真叶时开始分苗,以株距5cm左右移入浅盆中;盆土用腐叶土5、壤土3、河沙2的比例混合。其栽植深度应使小球茎顶部与土面相平。栽后浸透水,并遮去强烈日光;当幼苗恢复生长时,逐渐给予光照,加强通风,勿使盆土干燥,保持15~18℃。

4、合理浇水。仙客来属喜湿怕涝植物,水分过多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烂根、死亡现象。因此,每天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且水量不宜过大。

5、施肥。生长期每周或10天施稀薄肥水1次,花前可集中施1~2次液肥,花期则停止施肥,以免徒长影响开花,形成落蕾。当追施氮肥,注意不要将肥水沾到叶面,避免引起叶片腐烂。施肥后洒一次清水,以保持叶面清洁。当小苗长至3~5片叶时,移入10cm盆中,此时盆土比例可改为腐叶土3、壤土2、河沙1,并施入腐熟饼肥和骨粉作基肥。3~4月后气温逐渐升高,植株发叶增多,生长渐旺,对肥、水需要量也增加,应加强肥水管理;保持盆土湿润并加强通风;遮去午间强烈阳光,尽量保持较低的温度,防淋雨水及盆土过湿,以免球根腐烂,常置于户外加有防雨设备的阴棚中栽培。9月时,定植于20cm盆中,球根露出土面1/3左右栽植。盆土同前,但需增施基肥。追肥应多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蕾发生。11月花蕾出现后,停止追肥,给予充足光照。

6、苗期的管理

仙客来为夏季休眠花卉,世界各地多在温室盆栽,但又不喜温度过高,生长期以18℃为宜,超过30℃时就易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开始休眠。因此,夏季高温时,应置于凉爽阴蔽处,同时注意不得雨淋遭水。为保持空气湿度,可用喷雾器每天在叶面适当喷水,并在地面多洒水来调节。实生苗上盆后逐步进入生长旺盛时期,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7、采种仙客来花后结实,5~6月果实成熟,采种应在果实开始由绿变黄时即采,不能待到蒴果开裂后,因一开裂,种子极易弹落。收得的种子应在冷凉处贮藏,一般在2℃低温下保存,可放4年半之久仍能发芽良好。为使种子品种纯正,开花期间应将不同品种分隔开。

二、病虫害防治

1、仙客来枯萎病

该病发生时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始出现,叶变黄枯萎,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剖开块茎,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该病以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该病病菌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可灵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此外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1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100毫升,隔7~10天1次,连续灌3~4次。

2、仙客来灰霉病

仙客来灰霉病是温室、大棚栽培中中常见的病害。该病由气流雨水、灌溉水、棚室滴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主要通过植物伤口侵入,不易侵染健壮植物。叶片叶柄和花梗、花瓣均可发病。

防治方法:

(1)控制大棚和温室的温湿度,加强温室通风,适当减低湿度。浇水不宜过多或直接浇于叶面。在养护管理时避免造成伤口,以防病菌侵入;

(2)种植时做好杀菌处理。可用福美双、敌克松、等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或换用新土,以免土壤带菌传播病害。

(3)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病菌来源;发现病果、病叶及时摘除,不可随意乱丢,集中起来进行高温堆沤或深埋。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7

一、土壤调理

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要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土壤的健康。

1.清理棚室

如果上茬蔬菜病害不是特别严重,可以直接拔除带到棚室外;如果根腐、茎基腐、番茄髓部坏死等病害很严重,就不要直接用手拔除,以防根部被拔断而将病菌大量留在土壤中,要用特制的工具(三股叉、三齿钩等)将根部完全清除,达到消灭部分病原菌的目的。

2.深翻土壤

耕翻深度要在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以便蔬菜根系下扎,提高抗性。

3.多使用有机肥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之一。施入的有机肥会被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最终分解成各种各样的物质,有的可以被根系直接吸收,有的会刺激根系或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其活动能力增强,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此外,还能很好地调节土壤的pH值,为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多使用有机肥,还能避免缺素症的发生,为蔬菜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

4.补充生物菌肥

施用生物菌肥,可以加速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提高肥料利用率,缓解因为大量施肥和重茬种植带给土壤的压力。同时,可以增加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压制有害生物的生存,减少根部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如果在施用生物菌肥时配合使用10%糖液,还能为微生物繁殖提供足够的营养。

5.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秸秆快速地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和有机、无机养料。每亩日光温室或大棚利用秸秆超过4000千克的情况下,可使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在冬季最寒冷时可使20厘米深的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时,病害减少,同时化肥用量也减少)。

二、高温闷棚

夏季高温时段(6~7月),利用棚室闲置期进行高温闷棚,使棚温升高至60℃以上,促使耕作层土壤形成55℃以上的持续高温,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若配合使用石灰氮(氰胺化钙)消毒,效果会更加理想。需要注意的是,闷棚前土壤要进行耕翻,同时浇水湿闷,利用水的导热性促使表层以下耕作层的温度尽量升高,可以达到杀灭病菌和s草种子的目的。

三、增强植株抗性

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蔬菜也是如此,从苗期开始就要设法增加其营养供给和加强锻炼,培养健壮的秧苗,以增强抵抗低温、寡照、病虫害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1.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定植缓苗后要尽量降低棚室温度(能维持正常生长即可),加大通风量,增加光照,严格控制浇水,使土壤保持适当干燥,以促进根系下扎。

2.合理控旺

首先是肥控,苗期增加钙、硼和磷酸二氢钾的施用量,不仅可以增加根的数量,还可增加根的粗度和长度。如果这种方法控制不住,就要采取药控,常用的药物是叶绿素,施于瓜类蔬菜效果非常好,根据植株长势合理控制使用量。

四、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利用水泵、水塔等形成压力,通过安装滴灌管带,以滴水或缓慢细流的方式湿润蔬菜根区土壤,同时注入肥料,并通过铺盖地膜提高地温、降低蒸发量,是定向并定量灌溉、水肥结合和环境优化技术两位一体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优点:一是节约水肥和劳力,二是控湿和防病,三是提高棚室温度,四是增产增收。

五、叶面补肥

叶面补肥是蔬菜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用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尤其是在蔬菜生长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季节,效果非常明显。比如番茄脐腐病发生时补充螯合钙肥;阴雨雾霾天气来临前进行叶面喷糖,补充因光合作用不足而造成的营养缺乏;深冬季节(12月20日至翌年1月20日)叶面补充甲壳素、氨基酸、腐植酸等,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减少因低温对蔬菜根系造成的伤害,促进蔬菜健康生长。

六、补充中微量元素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造成土壤中钙、镁、铜、铁、硫、锌、硼、钼和锰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应及时补充。

七、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

1.应用防虫网

蔬菜防虫网是以防虫网构建的人工隔离屏障,能将害虫拒之于网外,应用这项技术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和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能够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病毒病的发生。

2.使用杀虫灯

其原理是利用昆虫对光、波的趋性,选择对害虫有强烈吸引力的光源、波长和波段,吸引害虫扑灯,灯外用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袋,降低田间虫量和落卵量,从而达到消灭害虫和压低虫源基数的目的。

3.悬挂色板

粘虫色板是利用害虫对色彩的正趋性诱捕害虫的一种简易装置,用于灭虫和害虫测报。菜园粘虫板以黄色和蓝色为主,上附粘虫胶。黄色粘虫板能诱捕对黄色敏感的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多种害虫成虫,蓝色粘虫板能诱捕对蓝色敏感的蓟马等多种害虫成虫。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8

地球上大概有150万种真菌,包括食用的大型真菌、酵母菌和霉菌。所有这些真菌都共享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它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和人类一样,很容易受到许多相同细菌的感染;它们获取能量的方式也是通过消耗其他的生命形式,而不是光合作用。

史塔曼兹不属于任何一个正规的学术机构,他的研究经费主要由其私人公司的利润提供。公司以邮购和对健康食品商店销售美食和药用蘑菇为主。由于对蘑菇有着深入骨髓的热爱,史塔曼兹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神秘的嬉皮士,而非冷静的科学家。他在《菌丝体运行》中写道,真菌是“架设于两者之间的桥梁”。他把菌丝体描述为“大自然的神经网络”,它也是“有感知能力的细胞膜”,拥有“宿主健康的内心环境”。蘑菇就产自这种纤维组织的网络中。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样的语言似乎有些形而上学。然而,史塔曼兹的想法已在主流科学家、环境工程师、联邦官员和硅谷投资者中获得更多认可。

不过,真菌的身体与动物截然不同。酵母菌是单细胞,而霉菌和大型真菌具有菌丝体的形式,即丝状膜的网络,可侵扰一个腐烂的橙子,渗透到数英亩的林地,或融合在一起产生蘑菇。菌丝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并能迅速改变其生长模式,以求适应环境。

当真菌早在数亿年前开始占领地球表面时,它们便逐渐确立了作为地球伟大分解者的地位。他们的菌丝体散发出酶和酸,把岩石变成能被生物吸收的矿物质,把有机物的长链分子化解成易消化的形式。真菌菌丝体将土壤连在一起,帮助它保持水分,生产植被需要的营养成分。

为抵御病原体,真菌已开发出一种抗菌和抗病毒的化合物库――一种传统民族以蘑菇茶和食品的形式加以利用的资源。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通过更加时尚的方式使用真菌,1929年他从青霉属霉菌里分离出青霉素,用以杀灭细菌,治疗人类疾病。真菌也可以寄生并杀死昆虫,包括那些困扰人类的害虫。

几千年来,人类已充分利用微小真菌(霉菌和酵母菌)来生产诸如奶酪、面包、啤酒和葡萄酒等美食。但在西方文化中,大型真菌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蘑菇被贬低为坎贝尔的罐头或被贱卖、撇弃――直到保罗・史塔曼兹发现自己的菌丝之路。

用蘑菇处理污水和油污

史塔曼兹第一次见到蘑菇菌丝体的微观结构后,就猜测它可以作为天然除污器。在大学里,他曾通过测试菌丝的吸水性来证实自己的理论,结果所有菌丝都击败了棉花。他还知道,菌丝体会散发出抗菌化合物。于是,他决定进行一次现场测试。

史塔曼兹在一处洼地的顶部倾倒了几卡车木屑,木屑中布满菌丝生长介质。几周之内,菌丝体已完全着床。当年夏天,史塔曼兹第一次收获了大球盖菇,这是一种美味的食用菇。种植大球盖菇一年后,当水质督察再次来检查径流质量时,发现史塔曼兹的化粪池系统不再是一个污染源,粪便细菌的水平降到了原来的百分之一。

从县里和国家获得资金后,史塔曼兹开始为一些农民安装菌丝废水过滤系统。他不断改进自己的初步设计,把球盖菇的菌种和木屑装到麻袋里,并放置到沟渠中以控制水流量。

西雅图一家生物修复公司闻听史塔曼兹的成功之举后,前来咨询,问他是否可用真菌来净化被油污染的土壤。人们早就知道,霉菌和被称为“白腐真菌”的蘑菇可吃掉木材中的木质素,利用酶把复杂的碳氢化合物转换成营养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霉菌有时也大量繁殖于油箱中,在那里它们使用相同的酶来消耗石油产品。

在实验室中,有一种白腐霉菌对消化石油特别彻底,但往往在户外条件下失败。史塔曼兹建议他们尝试平菇,它好像一个侵略性极强的白色“无赖”,几乎能够在任何地方生长。他送给他们一些平菇菌种。技术人员用它们覆盖在石油上,发现它们在三个星期内便把大部分石油清除掉了。

1996年,史塔曼兹来到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以能源和环境问题技术解决方案而知名。史塔曼兹在这家实验室的资助下,组织团队开始了实验室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蘑菇清除石油的效果。他知道即使单的一蘑菇品种,不同的品系也能有迥然不同的化学活性水平。因此,团队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种植了几十株平菇,以测试每株的油消化能力。

1998年,团队用消耗石油最佳者进行一项由华盛顿州运输部赞助的实验。现场土壤中的柴油浓度高达百万分之20000,污染程度接近埃克森公司在阿拉斯加海滩的漏油事件。史塔曼兹团队向油污的土堆加上菌丝化的木屑层,并用遮阳布覆盖。四周后,蘑菇们破土而出,有些菌伞直径甚至超过12英寸。昆虫过来吃真菌,它们的幼虫又吸引了鸟类。九周后,土堆被蓬勃生长的植物所覆盖,芳香碳氢化合物下降至不到200ppm。净化后的土壤很适合用于高速公路的美化。而没有用菌丝处理的土堆,依旧死气沉沉,并散发出臭气。

蘑菇如何拯救世界

史塔曼兹积累了数百个蘑菇菌种基因库,都是他徒步穿越美国西北以及欧洲、亚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的古老森林采集而来的。

美国环保局请求史塔曼兹帮助海岸警卫队清理水运漏油。为此,他发明了一种充满平菇的麻布试管,让它们漂浮在海滩上,用来分解石油。

史塔曼兹与华盛顿州自然资源部联合进行了另一个成功野外试验,在一条古老的伐木路上种植蘑菇,以防止淤泥和污染物堵塞溪流。

史塔曼兹在土壤中加入菌根真菌,从而提高了农场作物产量,加快了林地造林速度。他发明了生命盒,一种充满树的种子和共生真菌的纸板箱。生命盒在使用后,可被撕裂成碎片,然后种植,以取代生产它的树木。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9

   所谓环境指的是人类和各种生物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包括有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对立的,还应该是互相制约着的。它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非常必要的条件,但是人类在生存与环境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不断的调整自己,来适应变化着的外界环境。除此之外,人类还需要不断的对环境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类对于自身依赖的环境的改造能力越强,那么环境对于人类影响的作用就会更强。众所周知的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在从事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在获取了很大的经济利益大过程中,也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有很多的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生物化学工程作为一门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它对于当前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生物化学工程对当前生态环境具体改造

   作为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生物化学工程对当前生态环境具体改造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包括净化污水、修复被生物药剂污染的土壤、清除化学污染以及清除白色污染上,具体讲来。

   1.1有效的净化污水

   污水中所包含的有毒物质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酚类、重金属、醛、醇、蛋白质及各种有机毒害物质等等。但是微生物却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力消除污水的毒害,还可以通过降解,使污水之中的有毒物质变成无毒,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在当下,人们普遍使用的固定化酶技术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就是一种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化学吸附的作用将水溶性的酶物质与不容载体互相的结合,结合之后,酶虽然不能完全溶于水中,但是它保留了催化性,这样就可以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包括污染物、重金属进行无毒的清除,保证水质安全、健康[1]。

   1.2修复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主要是有种金属污染所造成的,而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过程,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酶促反应来改善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不仅是重金属固定下来,而且还能消解一部分毒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最后,通过生物吸收的过程削减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对于存在污染的土壤的修复完全可以增加土壤内部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很好的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甚至可以稳定土壤,防止土壤受到风水侵蚀,从而防止水土流失[2]。

   1.3消除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一个方面,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废弃的塑料和农用的地膜很难被空气化解,这种白色污染在我国大概有百万吨左右存在。残留在土壤之中的塑料会降低土壤的营养,引发农作物减少,甚至会致使耕地荒芜,我们也可以认识得到塑料垃圾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恶劣。我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首先可以对塑料物质产生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合成具有极好效果的降解菌,其次还可以将讲解基因分离并将它导入土壤微生物之中,从而使两者各自发挥作用。在日后,需要加大力度研发和推广可以降解的塑料以及地膜,保持环境不受白色塑料用品的污染。

   1.4清除农药污染

   利用化学农药制剂杀灭植物上的害虫已经沿用多年,但是绝大多数的杀虫剂都会残留在土壤之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和白色污染一样,它是很难被分解消除的,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消除农药的污染在当下是非常可行的。在降解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农药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矿化作用来实现,最终产生的物质是Co2和H2o这两种不具有任何毒性的物质,这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微生物农药降解措施,得益于它的降解非常的彻底,不会留下任何的残留物质;还有另外的降解方法,譬如说听过新陈代谢的作用,将农药转换成可以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消除残留的农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实现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负面效果,这就需要用微生物手段改变它的反映路线,从而获得最好的降解效果。当然,从某种角度来看,想要彻底的消除化学农药制剂的污染,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面的推广生物农药,这种农药不会将有毒物质残留在土壤之内,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3]。

如何给土壤消毒杀菌篇10

细菌为什么“赖着不走”

前些天,有网友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说:"我不否认经络对身体的调节功效,但我就想不明白了,如果是细菌引起的疾病,按摩穴位怎么能杀死细菌呢?"这个网友的想法表达了很多人的困惑,而且无意中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细菌致病的大问题。

当我们的身体产生了炎症,如咽炎、肺炎、肠炎、阴道炎、盆腔炎,还有各种外部感染时,我们首先会考虑到是细菌在侵害,于是找来各种消炎药去消灭细菌。但消炎药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有时那种消炎药明明是专门针对那个细菌的,但病症仍然是时轻时重,反反复复。

细菌的生命力怎么那么强呢?于是我们加大药量,或找来杀伤力更强的消炎药,反复试用,却仍然不能彻底杀死细菌,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废弃的园子通常会长满杂草,我们可以用除草剂,也可以亲手把它们拔掉或剪除。但如果我们不及时种上自己喜欢的瓜果蔬菜,那过不了多久,园子里还会杂草丛生。也就是说,不给细菌以生长的环境,细菌就无法生存。那时您不用去消灭它,它也会主动离您而去,寻找新的家园。

细菌是无辜的,就像个流浪汉,看到您的宅院衣食俱全,又无人居住,自然就把这里当成天堂而不愿离开了。您看到有人占了您的房子,于是就找来几个打手,去教训这些流浪汉,流浪汉被暂时赶走了。但这里丰衣足食,流浪汉不愿离开,打手一走,他们还会再来,而且还叫来了更多的流浪汉,您那几个打手哪还赶得走人家了呢?

让“主人”重回家园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亲人回家去居住。主人回家了,流浪汉自然就离开了。您在园子里种上蔬菜,野草也就无处生长了。

那么这园子的主人到底是谁呢?就是我们的新鲜血液。

请记住,新鲜血液所到之处,有害细菌就无法生存。因为新鲜血液里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极为充足。这些细胞都是人体的卫士,可以迅速地将有害细菌驱逐出境。

其实,我们即使不驱逐它,它也不愿在这种清洁的环境居住。泥鳅爱钻泥坑,苍蝇爱叮臭蛋,不给有害细菌以生存空间,这些细菌便无法伤害我们。而一旦我们的血流淤滞,经脉阻塞,就会产生淤血,也就给细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就像是泥沼必然会滋生蚊蝇。

细菌、病毒本与我们无冤无仇,它们只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常常希冀有更有力的消毒药、更强劲的抗菌素来杀死这些讨厌的细菌、病毒,但那些细菌、病毒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在斗争中百炼成钢,令许多昔日威力无穷的抗生素变成了今天博物馆里的巨炮,没有多少杀伤力了。

许多慢性病总是不好,有些甚至成了终身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前列腺炎、支气管炎、宫颈糜烂以及久不愈合的伤口感染。其难以痊愈的原因,就是我们把治疗的重点放在了杀菌或抑制病毒上,而不是引新鲜血液直达病所,使细菌失去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