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9:50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1

关键词:网络伦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网络伦理理论和实践规范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网络伦理建设的科学化,可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实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保证信息与网络的安全,为企业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伦理学基础。

1、网络伦理对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影响

网络伦理对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作为一种规范,网络伦理可以引导和制约人们的信息行为;作为一种措施,网络伦理对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1)网络伦理可以规范人们的信息行为

网络伦理在人们的信息行为实施之前,为将要实施的信息行为指明了方向,从而引导信息行为向合法的、道德的方向发展。这种规范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鼓励合乎道德的信息行为的实施;另一方面限制不道德的信息行为。网络伦理激励有利于信息安全的行为,将不利于信息安全的行为控制在实施之前,这对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网络伦理道德可以制约人们的信息行为

网络伦理作为网络世界的道德规范,既能够对人们的信息行为提供判断的标准,又可以对人们的信息行为加以限制和约束。它对不利于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形成一种外在和内在的压力,以阻止这种行为的实施,并有可能迫使行为主体放弃或改变这种行为。

(3)网络伦理建设有利于加快信息安全立法的进程

网络伦理可以规范和制约人们的信息行为,但仅仅依靠网络伦理不能解决信息网络安全面临的所有问题,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最终离不开法律的支持。通过宣传和教育,有利于形成一种人人了解信息网络安全,自觉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减少信息网络安全立法的阻力。

(4)网络伦理建设有利于发挥信息安全技术的作用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技术都是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目前法律不健全、伦理道德不成熟、管理不得力的情况下,技术手段更成为维护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但单纯的技术手段是脆弱的,因为信息安全的破坏者手中同样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武器。而技术方面的诸多问题是不能通过技术本身来解决的,必须通过技术以外的因素来解决。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对于更好地发挥信息安全技术的力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策略和途径

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信息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要想在21世纪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必须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随着网络社会不断发展,法制和伦理规范的健全,网络社会教育的日益合理,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1)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策略

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既需要网络本身的技术因素的防范,也需要经济杠杆的调节,还有政策、法律法规等社会因素的引导。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应当从网络伦理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技术完善和网络道德建设四方面入手。

①网络伦理环境建设

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就必须加强与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相适应的伦理文化环境建设。首先,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计算机网络伦理委员会,加强对计算机网络行为的引导与监督。其次,强化舆论监督,加强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和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伦理教育,将网络伦理教育引进课堂。特别要重视对网络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弘扬社会正气,鞭挞不良行为。

②网络制度建设

网络行为控制既需要自律,也离不开他律,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约束网络行为者的行为,规范网络世界的秩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必须依靠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和他律。加快网络立法步伐,减少网络世界存在的法律真空,积极使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倡导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使各种网络犯罪行为受到应有的惩处,尽可能地抑制网络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

③网络技术的完善

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就要完善和改进当前的网络技术,研究新的技术手段,积极跟踪、研究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标准,建立多路由的物理承载保护网络,加快开发防止病毒、黑客攻击的信息安全技术,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研发、网络升级改造力度,提高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水平,对那些新技术的网上违法行为提供有效的预防。

(2)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途径

我国的网络伦理建设已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只有加快网络法制建设,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加强网络社会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伦理意识,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才能够建立起来。

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在世界范围内,有关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历史还不是很长,许多具体的伦理规范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但其取得的成果和进展还是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网络伦理问题研究可借鉴的资料。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2

1网络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防范意识欠缺

目前,很多学校的网络管理者都不是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而且学校也未构建正确、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来规范网络管理者的工作行为,如系统未定期更新修复漏洞、服务系统密码没有定期修改,导致校园网络常常留有大量漏洞,使其更容易被木马病毒侵入、破坏,甚至还可能被网络相关人员利用从事一些非法工作。另一方面,有不少学校师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日常用的电脑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一旦感染木马病毒可以迅速移植、传播,造成资料丢失、损坏,甚至导致整个校园网络瘫痪。

2校园网络安全防范基本思路

本文上面论述了校园网络安全经常遇见的一些威胁因素,它们主要都是通过利用校园网络自身的漏洞,或者网络安全管理不规范来达到攻击、破坏校园网络的目的。因此,为了给学校师生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应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而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涵盖的内容非常繁杂。笔者认为构建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采用相关技术手段来改进、提升校园网络自身的防御功能,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隔离技术、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都对防止非法侵入系统具有良好的作用,其中,防火墙这一技术手段已被广泛运用在校园网络安全建设中;另一方面,改进网络安全管理机制,需制定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并聘用具有网络安全管理专业技能的人员来对校园网络建设进行指导、管理。总之,加强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不仅需要依靠相关安全设备和技术手段,特别是还需要制定一套正确、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来指导校园网络建设,以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只有在加强技术管理的基础上,才能综合提升校园网络的安全性。

3结语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扩展和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安全的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不但要求防治病毒,还要提高系统抵抗外来非法黑客入侵的能力,还要提高对远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避免在传输途中遭受非法窃取。

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应该包括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前者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后者是指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授权和访问控制等。安全策略应该包括物理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策略。

1.1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验证访问者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操作;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等。

1.2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1)入网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访问把第一道关。网络控制权限规范哪些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它资源。(2)目录级安全控制。网络管理员应该规范用户对目录、文件、设备的访问。用户在目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和子目录有效。

1.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主要包括有四大类:网络级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防火墙不能够防病毒的攻击,虽然有不少的防火墙产品声称具有这个功能。其次要考虑防火墙技术中数据与防火墙之间的更新问题,如果延时太长,将无法支持实时服务要求。并且防火墙采用的滤波技术会降低网络的性能,如果购置高速路由器来改变网络的性能,那样会大大增加网络成本。再次是防火墙不能防止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也无法保护绕过防火墙的病毒攻击。

1.4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是对信息系统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它设计的三个基本概念为:主体、客体和授权访问。访问控制技术的访问策略通常有三种: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的技术与策略主要有: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属性控制以及服务器安全控制等多种手段。

1.5数据加密技术

网络数据加密的三种技术为: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链路加密是将所有信息在传输前进行加密,在每一个节点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密,然后先使用下一个链路的密钥对消息进行加密,再进行传输。节点加密与链路加密不同,节点加密不允许消息在网络节点以明文形式存在,它先把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然后采用另一个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这一过程是在节点上的一个安全模块中进行。端到端加密允许数据在从源点到终点的传输过程中始终以密文形式存在。采用端到端加密,消息在被传输时到达终点之前不进行解密,因为消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均受到保护,所以即使有节点被损坏也不会使消息泄露。

二、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主要涉及常用的局域网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和广域网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2.1局域网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2.1.1网络分段

网络分段是控制网络广播风暴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就是将非法用户与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防止可能的非法窥听。

2.1.2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

在对局域网的中心交换机进行网络分段的处理以后,以太网遭遇窥听的危险依然存在。应该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控制单播数据包只能在两个节点之间传送,从而防止非法窥听。

2.1.3VLan的划分

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应该以机构或部门的设置来划分VLan。部门内部的所有用户节点和服务器都必须在各自的VLan内,互相不受侵扰。VLan内部的连接采用交换实现,而VLan之间的连接则采用路由实现。

2.2广域网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由于广域网多数采用公网传输数据,信息在广域网上被截取的可能性要比局域网大得多。网络黑客只要利用一些简单的包检测工具软件,就可以很轻松地实施对通信数据包的截取和破译。广域网安全应该采用以下防范技术措施:(1)加密技术。加密型网络安全技术是指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加密来保证网络安全的可靠性,而不依赖于网络中数据通道的安全性。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分为对称型加密、不对称型加密和不可逆加密三种。计算机系统中的口令一般是利用不可逆加密算法加密的。(2)Vpn技术。该技术是指所谓的虚拟加密隧道技术,是指将企业私网的数据加密封装后,通过虚拟的公网隧道进行传输。企业在Vpn建网选型时,应该注意优选技术先进的Vpn服务提供商和Vpn设备。(3)身份认证技术。要特别注意处置从外部拨号网络访问总部内部网的用户。因为使用公共电话网通讯风险很大,必须严格身份认证。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有Cisco公司的taCaCS+,行业标准RaDiUS等。

2.3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网络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共同努力,运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尽一切可能去控制、减小一切非法的行为,尽可能地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同时,要不断地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大力加强安全技术建设,强化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内使用的ip地址作为一种资源以前一直为某些管理人员所忽略,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对本网内的ip地址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对于盗用ip资源的用户必须依据管理制度严肃处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得到保障,从而使广大网络用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涉及到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也涉及到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防范监管机制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还涉及到网络安全当事者的职业道德和高技术与高感情的平衡问题。相对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够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策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制定和实施经济有效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并且能够经常评估和不断改进,相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局面将会永远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参考文献

[1]严明.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朱理森,张守连.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2001.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4

1、通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使4G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4G通信技术的功能,就应该对原有的基础通信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摒弃落后的通信设施。当前3G通信的基础设备覆盖面较广,与4G通信技术不完全匹配,因此要改造通信基础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这种物质上的支撑相对薄弱,给网络安全问题造成一定隐患。

2、技术不规范

现有的4G通信技术不规范,突出体现在技术上存在不足,而且容量受到限制。从理论上说,4G通信比3G通信速度快10倍,因此可以促进通信质量的改善,然而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很多阻碍,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此外,4G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非常复杂,解决技术性问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我国目前的4G通信技术还很不规范,因此不能实现理论上要求的状态,会影响网络安全系数。

3、网络攻击

因为网络攻击手段变化多端,因此会产生许多新兴的网络安全隐患及现象。当4G通信系统日渐兴起和运用,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安全威胁。与传统的网络系统相比,4G通信系统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更加强大,因此与之配套的通信系统被移动终端感染的几率增加。正是因为如此,4G网络的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必须加以重视,解除安全威胁。例如,来自手机病毒的威胁,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手机的功能更多,相应的手机病毒的种类也在变多,现阶段手机病毒可以分为短信类病毒、炸弹类病毒、蠕虫累病毒以及木马类病毒等,病毒种类层出不穷,使得病毒防不胜防。

4、4G通信技术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

我国的4G通信技术的有关配套措施不健全,影响了相关的网络安全性能。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现象一:缺乏规范的服务区域。我国4G通信技术的当前服务区域尚未规范,通信用户对终端的无线网络抱有很大期望值,却受阻于多方原因不能顺畅的使用上网功能,因为终端的天线尺寸存在问题或者自身功率不足。现象二:4G通信的收费较高。我国4G通信的收费如果沿用3G收费标准,主要根据用户实际使用的流量和时间长短作为计费标准,则上网费用将非常高昂,这种收费显然超出了用户的可承受范围,因此将会阻碍4G通信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关于4G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我国现阶段的4G通信技术还不是十分完善,针对我国的4G通信技术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解决一些现存的网络安全问题。

1、构建4G通信安全模型

打造健全的4G通信系统的安全结构模型,在该安全结构模型中,可以体现出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状况,并且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能够形象的放映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当出现相关问题,能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更新密码体制

能及时更新和改进现存的密码体制,使其对网络通信更合理地适应。在4G通信系统里,服务类别和特征各存差异,尽量将现行密码体制进行转换,将私钥性质的密码体制转变为混合性质,再对认证安全体系进行更新,从而更好的对网络安全实行保护。

3、全体系透明化

要促进4G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清晰与透明,才能使通信系统更安全。网络通信运用的发展趋势表明,4G通信系统的安全核心设备最好能够相对独立,能较对终端和网络端进行独立识别和加密处理,让通信系统工作者能对全过程进行监控,对网络通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掌控,从而实现通信网络的安全保护。

4、使用先进的密码技术

在网络安全系统中运用新兴的密码技术,能提高网络安全系统质量。科技的更新给终端处理数据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在4G通信网络安全系统中使用了先进的密码技术,能提高对恶意攻击行为的抵抗能力。

5、网络安全设施让用户参与

4G通信系统的使用者在上网使用过程中,应该能够对安全密码的级别进行自主设定,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安全,使安全参数能够兼具系统默认和用户自主设置,将用户纳入安全措施体系中,提升用户对安全系统的认知程度,促进网络安全系数。

6、加强4G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统一

要让4G通信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统一,提高网络安全系统的安全度。影响4G网络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移动和固网的安全问题。固网和计算机网络关于安全的定义基本类似,因此关于计算机网络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固网上也会出现,我们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解决方式进行处理,对固网安全系统进行建设。

三、结语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5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文化正以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悄然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发达国家凭借信息传播技术、资源的巨大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导致网络信息霸权、文化侵略和数字鸿沟等现象的出现。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指出:“当今我们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文化领域的长期的地震,文化全球化正在进行之中,……文化全球化可以导致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而文化多元化就意味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呈多样化状态,生活方式也会各异。[1]”

由此,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应运而生。我们要以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清醒地认识到,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不仅是文化领域的事情,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不容丝毫懈怠。

笔者认为,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存在两个向度:一是重在防范,网络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网络技术防范、完善立法和规范管理的制度防范、网络主体的意识防范等;二是重在建设,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心必须基于网络文化建设,只有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才能具有免疫力。

二、网络文化安全问题防范

(一)技术防范

网络文化安全水平的提高,首先依赖于技术手段。网络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技术在防范网络文化的偏向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通过web信息获取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网关型安全产品等可实现对邮件监控、网页监控、即时消息监控(mSn、iCQ)、手机短信监控等;通过防病毒产品、反垃圾邮件产品、员工上网过滤产品等可实现对网络文化内容的检测和过滤,以有效阻断黄色、暴力等不良网络文化内容传播;通过ip地址阻断、涉密内容过滤等,可阻止或中断用户的访问。目前,虽然已有防止病毒入侵的技术,但新的病毒随时都在产生,如何及时阻止病毒侵蚀是技术开发的关键;随着多媒体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及网络用户的大幅增加,音频、图像过滤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但要研制和开发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努力提高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国产化率,而且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尤其是进口技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一句话,要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构筑坚固的技术防线。

(二)制度防范

1.完善网络立法

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作用,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的种种威胁呼唤着我国完善的网络立法。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多部电信网络法规,它们对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网络文化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网络立法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现在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法律,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办法、通知、规定等,法律效力层次低;缺少统一明确的实施法律的责任主体;只规定了义务,缺少相应的责任条款,法律规范技术含量低,操作性差;法律真空地带较多,如对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网上行为缺少法律规定等等。这种立法现状及网络文化安全隐患急切期待着完整健全、可操作性强的网络法律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规范网络管理

目前,在网络管理方面,我国虽然已经规范了一系列审批制度、审核制度及处罚制度等,这些制度在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方面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当前,由于网络管理主体分散,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因此,管理主体根本不可能根据各种制度进行有效管理,管理效果不容乐观,导致网络管理制度权威的降低,也造成网络管理体系的混乱。可见,设立一个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网络安全的专门机构势在必行。这种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长远规划,制定系统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合理配置网络资源,有步骤、有计划地促进网络文化管理方法的改革,克服当前存在的应急式管理弊端,逐步消除网络管理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不断赋予网络文化管理新的内涵。

(三)意识防范

维护网络文化安全,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网络信息技术,而是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人。人的安全意识对网络文化安全具有决定作用。许多网络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措施不够或缺失;多数网民常常只顾各种网络应用,而对网络安全威胁往往缺乏警觉,麻痹大意。所以进行网民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网络文化安全意识非常重要。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赋予人们完善的知识结构,提供人们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培养人们不被媒介信息所牵制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信念和行为的能力,使人们成为积极的信息使用者。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能够提高其对各种网络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

批判能力是网络运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批判是真理的生命,人类精神与文化如果要有未来的话,就不能没有真正的批判,人类不仅需要娱乐,也需要真理和思想。[2]”现代网络社会,媒介素养是一个人整体文化修养的重要体现,具备批判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往往就能够正确判断网络文化的主流社会价值,识别网络文化安全威胁,规避各种网络文化安全风险。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多方面的教育手段普及网络伦理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安全意识等内容,提高网民对网络不良文化的免疫力,使之成为真正健康的网民。

据统计,18~30岁的网民是我国网民的主体,网络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之一。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一是培养其正确使用网络传播信息、发展自我的能力;二是培养其对网络信息的批判质疑、分析评价的能力,使青少年学会判断网络信息的多重意义,认识网络文化对网民的影响和操控。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使青少年能够避免对形形色色网络文化的绝对信任和被动接受,而是能够对网上信息进行主动选择,以理性、成熟的态度支配自己的网络行为。

三、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建设

要使我国网络文化达到一种积极性安全状态,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主流社会价值观,我们进行网络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慎重把握其价值取向和社会效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努力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我国的网络文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决定了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建设方向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必须提倡多样化,反对多元化,提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下,多种文化形式、思想观念同时并存。正如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所说: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和平演变的最早提出者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跳我们的舞蹈,那么我们迟早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问题。[4]”这个预言在1989年不幸应验了。这就是多元化的危害,如果在多样文化中缺少主旋律,最终必将导致文化建设的变质、转向。而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指导思想,才能在世界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的相互冲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的侵蚀,永葆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色。对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突发性事件等,用有说服力的事实真相如录音、录像及相关数据等来引导网民,使他们理性地讨论问题、表达意见,而不是狂热盲躁。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指导,创造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提高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绚丽多姿的一束艺术奇葩。我们要为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世界文化整合中,显示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要从那令西方国家神往不已的东方文化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注入到网络文化建设中,使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之树根深叶茂,永葆青春。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我们要以网民为本位,制作一些令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制作文化精品,让广大网民在赖以生存的网络空间中沐浴着和谐文化的阳光雨露,回归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要借鉴和吸收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以开阔的视野、恢宏的气度包容一切,以批判的眼光、辩证的思想反观一切,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加以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在多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发展我国的网络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有理由相信,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网络文化之树,一定能够枝繁叶茂,成功抵御各种思想病虫害的侵蚀,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容纳异质文化,在世界文化整合中彰显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来源:今传媒文/李献惠编选:)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周祥林.当代大众文化成因及其双重效应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2003(4).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6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转型

中图分类号:tp39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05-01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现在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它拥有全世界最丰富、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和数据统计,以迅雷掩耳之势普及在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借鉴开放的网络平台,成为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走进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键途径。但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完善网络安全,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速度。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扩展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商业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军事部门等各领域。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在各方面的运用,为了满足社会的各方面和各层次的需求,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网络硬件、网络软件以及其中包括的数据等,网络安全主要分为信息是否能够进行安全传输、数据处理等各方面不被他人恶意篡改等,与此同时,信息要保证其完整性、证实性与保密性。网络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是指局域网的账号和密码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只有在保证密码和账号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实现最终的资源共享问题。在现在计算机设备上,网络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不仅仅是因为网络安全的问题,还包括网络设备中木马的侵入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较多,例如黑客侵入和木马侵入风,都会对我们使用的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带来较大的摧毁。因此,我们必须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提上日程,加快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建设过程。

2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问题

目前,由于我们对于网络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小则是对人们的财产及安全受到威胁,大则会侵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给人们带来各种损失。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计算机操作不够规范。计算机使用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最容易给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埋下安全隐患,使用者的操作是否规范志杰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安全。(2)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入侵。由于计算机网络含有开放性,如果通过局域网进行传递信息会给黑客或者木木病毒制造成功入侵的机会,如果因为计算机使用者打开含有病毒的链接或者网络会使电脑的安全性能遭到严重侵害,从而导致计算机的安全性能降低。(3)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与程序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在使用相关的社交软件时,例如QQ社交软件中的远程控制功能,若是黑客已经种植病毒,那么就会造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与程序的严重破坏。

3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的主要策略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的主要策略包括:(1)规范计算机操作流程。在这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想而知,计算机的操作使用也是现阶段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网络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求他们自身遵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正式性和规范性,在源头上杜绝影响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事情产生。如果网络技术人员不能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创新,那样会很可能使整个计算机网络遭受打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遵从正式性原则,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的正常秩序。(2)加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防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信息技术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虚拟网络来阻拦黑客与病毒的侵入,虚拟网络技术越来越普及,发挥的作用也不言而喻,它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跟随着计算机的在各方面的运用,网络虚拟技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同时对待加强杀毒软件的升级设计,保障网络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计算机。例如,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过程中,完全可以构建属于自己单位内部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换的平台,如果在有工作任务的时候,这样的网络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它自身的优越性,不但可以节省通知的时间,除此之外,还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使用,减小了数据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成本,提高了应用效率。(3)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针对网络安全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仍然不到位,如果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政策,并且严格执行这些政策及法规,对触犯网络安全的人按照轻重给予递进式的惩罚,触犯网络安全越高的人,受到的惩罚越高,只有我们在源头上解决问题,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才能帮助社会建立一个完善的计算机使用环境。

综上所述,伴随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群体工作和学习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人与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交流更加方便,节省时间与资源,各方面的效率都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对计算机网络我们进行开发和研制,利用它给我们社会带来更大的推动力量,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参考文献

[1]韩建.企业安全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4):8.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7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传输;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3-0098-01

由于校园网一般为独立的内部局域网,其网络传输安全问题相较于普通的互联网安全问题也有着一定的特点,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将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例如通过校园网入侵学生用户的计算机系统、盗用个人信息、损坏校园网关键数据等等。校园网虽然相对于校园外部是相对封闭的,但是在校园内部却是开放式的,一些高校由于校园网管理不规范,导致学生滥用端口,往往会产生由内部造成的网络传输安全问题。

1校园网环境下网络传输安全问题分析

1.1网络防火墙技术落后

在校园网络安全方面,网络防火墙技术落后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校园网多为局域网,需要应用相应的局域网防火墙技术,而很多校园网并没有应用较好的网络防火墙技术,甚至部分校园网完全没有购置相关设备和系统。从校园网络传输安全问题来看,局域网病毒和局域网攻击是较为常见的手段,局域网病毒通常通过内部端口进入,通过局域网快速感染其他网内用户,而局域网攻击最为主要的途径也是由内部计算机用户发起的。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局域网防火墙技术,而一些高校的校园网防火墙并没有针对局域网攻击的这一特点选择适宜的防火墙技术,仅注重来自于外部的网络病毒和攻击,从而对网络传输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1.2缺乏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

缺乏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在校园网络传输中,没有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规范的管理,疏于网络安全管理,从而导致出现网络传输安全问题的出现。例如在数据管理方面,依照网络安全管理的规定,对于重要数据应当做好加密工作,并且及时进行备份更新。而一些高校在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中,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出现数据盗用或者数据丢失,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缺乏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还表现在管理权限设置上,部分网络安全管理人员随意为他人提供管理系统进入权限,或者在权限限制方面没有采取较好的加密措施,从而导致管理权限被他人盗用,严重威胁着校园网络传输的安全。管理不规范问题也体现出了一些高校对于校园网传输安全问题的不重视,缺乏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等问题。

1.3用户安全意识不高

校园网的重要使用用户为学生,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和频率都是较高的,但是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较好的安全意识。例如一些学生不注重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随意打开各种网站,这种行为易于感染网络病毒。而且由于学生用户本身是通过校园局域网端口接入外网的,一旦用户计算机被网络病毒感染,极可能在局域网中造成网络病毒的蔓延。同时,一些学生在使用校园网中,也缺乏对校园网特征的较好了解,养成了不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例如一些用户随意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或者随意安装不了解的软件等等,这些都是网络病毒和木马的重要传播途径。还有一些用户,随意将校园网账号密码告知他人,造成校园网权限被盗用,由此造成的网络传输安全问题也数见不鲜。

2针对校园网络传输安全问题的对策

2.1应用先进的网络防火墙技术

首先,在校园网络传输安全中,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的网络防火墙技术,加大在网络防火墙方面的投入,购置先进的防火墙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在防火墙技术选择方面,应当针对校园网络的特点,重点加强对局域网病毒和攻击的方防范,如局域网过滤系统等。对于内部访问人数和访问量应当进行限制,并且实时监控访问数据,如果在某一时间段内,出现了大量的访问请求,应当对访问用户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处于异常访问状态并且加以处理。对校园网内所有的ip进行定时扫描,观测是否有非法ip进入校园网,如果发现非法ip应当及时在控制标表中禁止其访问。传统的防火墙技术会产生ip地址,给黑客提供了攻击机会,应当采用透明通道式的防火墙,使得黑客难以发现防火墙的存在。

2.2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高校在校园网安全管理中,应当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管理维护人员的职责,防止由于管理维护人员的疏忽造成重大网络传输安全问题。例如在权限管理方面,作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管理系统进入权限进行加密设置,并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能泄露权密码。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管理功能,应当设置所曾权限加密手段,如只有通过两名以上管理人员的授权才能进入核心管理系统。在校园网重要数据管理方面,应当严格遵守数据管理制度,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更新,并且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核心数据被盗用。定期对管理权限身份验证数据进行更换,设置较为复杂的权限验证方式。

2.3提高用户网络安全意识

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应当定期开展校园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使得用户能够较好的认识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危害以及防范办法。促进用户养成良好的校园网使用习惯,不随意打开不熟悉的网站、陌生人的邮件,不安装不熟悉的软件等等,不能随意将校园网账户密码泄露他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也应当制定完善的用户网络使用规范,对于用户在使用校园网中的一些行为责任进行明确,特别对于一些用户私自利用一些网络病毒攻击局域网和盗取管理权限修改用户上网限制的行为,应当加强惩治,维护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3结论

校园网在为学生提供良好上网环境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些网络传输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甚至是财产安全。当前在校园网络传输安全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先进的网络防火墙技术、校园网安全管理不规范、用户安全意识不高等问题。为了保障校园网络传输安全,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应用先进的网络防火墙技术,制定完善的校园网安全管理机制,并且加强对于用户的安全知识宣传。

参考文献

[1]齐菊红,李春霞.校园网网络安全分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9-74.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安全;重要性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因素

(一)软件漏洞

计算机的使用中,涉及到各种软件工具,这些软件自身的应用系统可能就存在漏洞,导致将软件安装在电脑中使用时,就会因为软件自身的漏洞造成计算机系统的面临威胁,借助这些软件漏洞,一些网络技术高手就能带入病毒,威胁计算机安全使用。

(二)配置不当

计算机硬件配置对于计算机的网络应用安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在计算机中安全的防火墙软件配置存在问题,与计算机不匹配,就会形同虚设,完全不能发挥安全防御功能,还会引发计算机中其他软件使用的安全缺口,导致系统安全受到威胁。

(三)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是计算机安全威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传播力,一般能够隐藏在相关的程序以及软件中,是一种嵌入式的网络病毒,这类病毒对于相关的计算机功能以及信息数据等都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可能会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操作,还会导致相关数据丢失甚至被篡改,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比较大。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

(一)强化相关人员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当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很有必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措施开展,能够对于计算机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提高警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度,提升计算机操作人员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证网络安全。还能够对于相关人员进行道德操守的约束和限制,避免出现利益诱惑导致的网络安全隐患。

(二)规范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需要用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相对来说,信息安全管理的范畴比较大,其中包含了很多病毒防御技术、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等,还包含系统监测技术、扫描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单一的分析问题,而应该是综合开展问题分析,通过层次化和细致的问题分析,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安全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开展相关的网络访问和控制。所以在系统开发的时候需要创建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做好风险控制,在出现意外时能够有效使用预备方案来应对,将安全威胁降到最低。所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促进相关安全管理技术的规范操作和使用,还能不断推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作用发挥的对策

(一)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管理成效

针对当前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要做好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网络安全管理规范、信息系统使用规范等文件,制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涉密事件报告和查处等各项保密制度》等制度,严格执行网上信息收集、编辑、审核、加载、更新、反馈等责任制度规定;建立分工协作、责任明确、严肃考核问责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引导相关人员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只有切实做到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警钟常鸣、常抓不懈,才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日常安全管理效益,保证涉密机构的信息安全,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成效。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9

所谓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计算机犯罪在网络环境下演变而成的新的犯罪类型。计算机网络犯罪就是指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特征,使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等手段,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供应商(iSp)、互联网信息供应商(iCp)、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等特殊地位或其他方法,在互联网上实施以计算机网络或联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系统作为犯罪场所或作为犯罪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其系统及信息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因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所构建的信息社会区别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信息的生产和使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社会各领域更依赖于信息,破坏社会信息安全将导致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的被破坏。表现为:

(一)对自然人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个人的威胁是形形的,突出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威胁,侵犯个人自由,侵犯医疗资料等个人信息,侵犯、破坏个人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对财产权进行侵犯,对e-mail系统进行破坏等等,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对企业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企业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受保护的财产、专有技术。对于金融界来讲,由于对伴随金融电子化发展而出现的计算机犯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银行、证券等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起相应的业务安全防范机制和措施,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对国家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一是恐怖组织上网,大肆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动;二是组织上网,极力宣扬种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理念,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以至暴力活动;三是西方势力上网,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侵略。

(四)计算机网络犯罪对我国现行立法的冲击。

1、罪名欠缺,制度体系不完备。对此类犯罪只规定两种罪名,即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罪,而日前在计算机互联网领域严重危害社会、足以构成犯罪的行为远超出其调整范围,原有的法律规定已不能很好的应对迅速出现的形形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现象,法律的滞后性明显的表现出来。

2、现有相关法律规范存在漏洞。刑法第285条规定,禁止“黑客”非法侵入的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却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金融、电子、水利、交通等领域的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排除在非法侵入及涉及信息系统罪的保护之外。刑法第286条只规定了用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且破坏的对象仅限于计算机软件,这就不能包括用物理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硬件或附件的行为。

3、犯罪构成设计不合理。目前对计算机犯罪的主体仅限定为自然人,但从实践来看,有些单位为了获取不法利益或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市场利益,不惜使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手段造成严重的危害。刑法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只限于故意犯罪,这是不够的,至少对于那些因严重过失导致某些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遭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否则达不到惩治犯罪的目的。

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教育,增强人们依法上网、抵制有害信息侵袭的自觉性和能力。加强对“网民”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其上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做“计算机网络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偏差,使之能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袭。

(二)加快发展我国安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功能齐备、全局协调的安全技术平台,强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安全关键产品的研发方面,提供全局性的具有超前意识的发展目标和相关产业政策,保障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安全产品市场有序发展。

(三)加强网吧安全管理,依法规范经营。要把网吧纳入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的公共场所管理的范围之内,取缔非法,保护合法,确保网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谁上网、谁负责”原则,督促经营者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网吧经营者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知识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对使用公共信息计算机网络的消费者上网情况进行登记。

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篇10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现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更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仅拓宽了人们的生活视野,更是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刻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应用前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整体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网络技术更加趋于系统化与规范化,更使得人们的日常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促使计算机更进一步的发展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1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规范

1.1计算机网络的划分

计算机网络包括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有计算机、终端、节点以及连接节点的线路组成。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域域网、广域网。局域网一般是在几千米的范围内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通常会通过网络传输的外部装置和介质,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功能;域域网通常会覆盖几十到上百千米的范围,其规模通常大于局域网;广域网所涉及的地理范围更广,通常会包含一个国家,其网络交换方式也涉及电路、报文和分组三种。

1.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规范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规范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前提就是具备规范的应用环境,只有处在规范的应用环境下,其科学性与系统性才能得以实现,以此提高整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提供给人们便捷的服务使得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网络必须进行一定的规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发挥设备的自身功能,在对网络环境优化的同时,更好地完成计划内的任务。但在实际应用中,任何小的故障都会使得整个网络系统崩溃,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规范性,不断将复杂的内容进行检验、更新和提高,以时刻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可能遇到的隐患。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可靠性得以保证,不仅能够保护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而且能够使得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此的高度重视,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检阅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便捷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人们的需求来决定的。人们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需借助互联网,因此,在选择相应的软件配备系统时,一定要尽可能的方便简洁,全面考虑到计算机以及其网络系统本身的特殊性,以保证人们的实际需要能够得以满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坚持便捷性能够帮助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产品轻易的完成换代、维修、维护设备以及故障排除等一系列行为,只有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才能够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实际的应用效率。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2.1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虚拟网络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的网络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现已逐渐应用到私人网络以及共用网络的构建中来。虚拟网络技术主要就是进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确保信息整合的同时也保证其严密性。与之前租用网路线路来进行信息传输相比,这种技术成本较低且安全性能较好,方便打造内部工作和学习平台。例如可以为企业或团体工作者设置内部工作平台,内部人员可以自由传递和分享站内资源;或是创建网站,但对工作人员和访客设置不同的浏览权限。对用户来说,其和以往的网络相比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只是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私人专用的网络,在保证其本身的独立性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网络本身的安全性,确保网络内部的重要信息不扰以及侵略。在进行身份认证时,根据提供信息的完整和合法性,确定用户身份,或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信息加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网络技术主要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通过网络协议传输数据,且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之后再形成计算机续集网络,从而使传递的信息更加安全。

2.2虚拟专用拨号技术的实际应用

发行中心实质上就是采用了虚拟专用拨号技术,在虚拟专用拨号技术还未采用之前,通常是采用准热线法的销售方式,其主要运作方式就是利用了数据数字专线,利用拨号的方式来进行市级服务器连接的模拟。但一般站的拨号时间会选择早晨和晚上,首先将市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以便能够将本机上的全部数据与市中心服务器连接传递,以此类推,市中心服务器再到省中心。一旦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网络连接,在中继线模拟的数量极少的同时又投入了更多的费用成本。由于的数量极多,传统的数据传输不仅会导致系统奔溃更是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困难程度不言而喻。2.3其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业务的需求决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向,例如视频、录音等这些常见的应用都可通过网络技术得以实现。但实质上,更高一级的网络需要辅之以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对接功能,加上一些通用的技术手段,才能使得网络信息的以安全传递。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加强管理以及数据上传验证和反馈等方式来确保信息的安全。

3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传统的局限,朝向更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期待其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只有将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得以发挥出来,才能给与人们更好的服务,才能完全利用计算机网络。现下,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庞大的需求量,使得之前所提到虚拟专用拨号技术以及虚拟网络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正因为如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更偏向于快速和稳定,即更好的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提升信息处理系统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降低网络办公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涉及人们财产和隐私的安全问题即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升级,尽力减少办公需要投入的成本,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4结语

为了进一步给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环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需要我们充分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必须时刻研究和总结前人经验,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技含量,努力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许葵元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