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十篇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十篇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0:13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1

“他性”与“想象界”

“他性”是一种哲学语言,即事件的外在性。①文学所描述的世界存在于读者之外,实际上表现着这种“他性”。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阅读所理解出来的世界和自身生活的现实世界没有直接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读者要深入其中,需对其进行解读,从而架起真实世界与文学塑造的想象世界之间的桥梁。

相比较电影和报纸,杰姆逊认为它们同样属于“他性”,一切仍发生在外界,和人们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相同的信息出现在电视上时,“便失去了他性,因为电视是你家庭的一部分”。②视听结合的电视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出现在受众面前时,受众直接生活在其营造的想象空间中。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电视不仅成了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电视安放在你自己的起居室里,他加入了你的生活,它上面出现的形象也可以说是属于你的。”③受众不经意地利用电视在接受信息时,实际上参与了电视所建构的想象世界,成为这个想象世界的一部分。

“想象界”是萨特的一个重要概念,他“将其作为一种感知形式,并是与现实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形式。”他认为想象是真实的,“没有任何东西是虚构的”。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模糊“想象界”和“实在界”界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杰姆逊借助“形象”一词,对文学到电视“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的消失加以解释,认为形象“是以复制与现实的关系为中心,以这种距离感为中心的”。⑤“形象通过否定存在而与存在相联系”,意味着形象“使存在非真实化”。⑥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电视正是用影像,使受众感知的“想象界”与生活的“实在界”之间距离趋于消失。

文学和电视的受者在接受信息时,角色实际上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依赖于作者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他所呈现的世界和读者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读者要了解其意义,更多体现在读者对其解读过程中所扮演的主动角色。电视出现后,传播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如戴维・阿什德所说:“某人的能力往往根据他的交流表现来衡量,而这种表现越来越与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的直接和间接的操纵有关。”⑦电视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对受众的一种控制,受众更多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处于其塑造的“想象界”之中并参与其建构。

消失动因: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解读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⑧目前,很难精准地表述其概念,其自身反对解释和反对权威的观点,更使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反对界定其主义。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就曾说过:“如果说‘后现代主义’一词确有所指的话,则最好还是把它看做是建立在现代性特征基础上与文学、绘画、造型艺术和建筑相关联的形式或活动。它指涉的是对现代性特征的审美观方面。”⑨

后现代主义和文化总是紧密联系且互相融合。世界多极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征。后现代社会中,“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产生了新的变化,历史的深度消失了。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等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对这些特点的概括。”⑩杰姆逊在深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轨迹后很好地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为我们探讨文学到电视“想象界”与“实在界”距离感消失提供了理论解释的依据。

“我们的世界,起码从文化上来说是没有任何现实感的,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现实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⑾作为早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文学在后现代社会逐步淡出普通人的视野,相反电视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它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满足了当代人对信息的快速需求,其在银幕上塑造的“想象界”看似远离观众的生活,其实已深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电视观众在被动接受信息时,想象的过程实际上被省略,这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反解释、无深度、无中心特征所力求表现的。

文化迷途:距离感消失的冲突

电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虽然促进了人们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但其塑造的“想象界”和大众生活的“实在界”距离感消失后所带来的冲突也日渐明显,受众在被动接受信息时,实质上已经陷入文化的迷途之中。

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的扩展已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及商品已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⑿市场经济加速了经济发展,文化也改变了自身品位,与商业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观众利用电视接收信息的简单过程,实质充满了被商品化的信息和电视生存的密码――广告。与文学所代表的高雅文化相比,“想象界”和“实在界”的距离意味着读者可以追求高的生活标准,其主动解读文学意义的过程可以谓之自身“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但后现代主义下的电视媒介,这种“逃避现实”已经不复存在,“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背后是电视“把关”后的文化控制,更是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控制。

电视“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受众其实处在相当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要利用电视接受信息,另一方面却被这种信息商品化控制,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下,观众实质上趋于“异化”。萨特认为“想象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企图达到的目的,就是使事物非真实化。”⒀电视为这种非真实化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受众陷入“想象界”和“实在界”边界模糊的冲突中,越来越困惑。

结语

文学到电视,受众角色从主动地解读意义到被动地接受信息,发生了深刻变化。杰姆逊曾说过:“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他媒介中所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精髓。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⒁但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下,“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更是一个文化冲突的过程。电视在市场经济下的生存之道,隐藏了更多的商品文化信息,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成了被消费文化控制的过程,这就导致“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后,受众陷入了文化的迷途。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⑩⑾⑿⒀⒁杰姆逊讲演,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⑦戴维・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7页

⑧baike.省略/view/847.htm?fr=ala0_1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标志;动态化趋势;信息传达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

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

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对标志设计提出了动态化的要求。自1981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与数码技术的成熟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念与行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各种数码编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摄取、存储和编辑的方式。互联网、互动电视、数字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更是集合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点。它们利用多信息通道的优势,将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信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缩短了视觉传达的周期,增强了视觉传达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单击某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或图像,打开另一个文本,激活一段声音、一组图形或是播放一段视频动画。不同的信息阅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和网络媒体或者是相关的信息编码者进行交流,甚至交流的本身也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晨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3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对标志设计提出了动态化的要求。自1981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与数码技术的成熟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念与行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各种数码编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摄取、存储和编辑的方式。互联网、互动电视、数字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更是集合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点。它们利用多信息通道的优势,将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信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缩短了视觉传达的周期,增强了视觉传达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单击某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或图像,打开另一个文本,激活一段声音、一组图形或是播放一段视频动画。不同的信息阅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和网络媒体或者是相关的信息编码者进行交流,甚至交流的本身也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新媒介的标志设计将多种媒介的传播效果如声音、文本、图形、色彩、视频、动画等融为一体,形成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嗅觉相结合,传达与接受相互作用的设计图像。由之形成的动态化特征是符合数字媒体传播发展需要的。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标志的设计中,wolffolim公司将表示举办年份的“2012”通过变体形式成了标志的主体,“London”和奥运会五环标志被嵌在第一个“2”和“0”的图形之中。标志的色彩并不固定,而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采用粉色、橙色、蓝色和绿色等不同的色彩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会徽的仪式上,该标志长时间地被展现在一个手机屏幕上,之后主办方又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丰富了标志的含义。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媒介对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影响。动态化是整个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我们知道,视觉符号的产生存在于符号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发讯人通过编码将传播内容变成有意义的符号或是符号系统,而解码则是使用者将符号的感官刺激内化为意义的过程,视觉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在相互作用中完成的。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现代平面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二维平面空间,而要向更为广阔的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延伸,并以动态化的视觉语言缩短信息编码与解码的间距,从而使视觉信息以更加快捷、有效的方式进行传递。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优化微课设计;知识表达;“四化”设计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43-04

要想设计出优质微课,我们首先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知识传递手段,微课与面授在知识表达的特点上有何不同?

在此,我们借鉴tpCK理论模型来说明。tpCK理论将教师的能力分为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三大类。其中,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石,熟练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然而,在录制微课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微课典型应用场景是师生分离的状况。此时,一方面教师在面授教学中常用的调动注意力、营造情境、制造互动的方法完全失效,只剩下单一的知识讲授过程,效果通常不如人意;另一方面,学习者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其学习心理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因此,在录制微课时,教师的“技术知识”就不可或缺了,即在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加高效地传递知识。

那么,对于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否存在着某种表达方法比另一种更加有效的情况呢?我们先来体验下面的两个微课。

很显然,绝大多数学习者会喜欢后者。为什么几乎同样的知识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差别如此巨大?认知心理学的“认知负荷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点。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外在认知负荷是由信息的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带来的,不恰当的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会增加学习者大脑的负荷。其中,“组织方式”就是教师们经常研究的某个知识的教学流程、先后顺序等;而“呈现方式”是指信息本身以何种方式、何种媒介呈现,也就是“知识如何进行表达”。

上述两个微课,知识的组织方式大体相同,而呈现方式则有巨大差异,知识传递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想要做出受学习者欢迎的优质微课,教师需要在原有的教w设计(组织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媒体环境下的知识表达方法(呈现方式)。为此,笔者将微课设计原则总结提炼为“四化”模型(如图1),并逐一给出相应的心理学依据。

知识可视化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向学生传递信息,甚至强调重点,通常会采用口头的方法。在微课中,如果仍然主要以“声音”方式来表达,就失去了现场情境感,不利于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心理学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在人脑感知到的所有信息中,视觉通道获取的信息量最大,达到83%左右,是最具优势的感觉通道。相比之下,排第二位的听觉通道所获得的信息量仅占11%左右。正是由于视觉信息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传递的信息量也更大、更容易记忆,因此如果我们将其应用于知识表达,就能提高信息传递效果。

以单词记忆为例,将一个英文单词和一个中文意思建立联系,对于大脑来说是一件极不擅长、很痛苦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单词记忆效率呢?一款叫“百词斩”的app使用了“视觉化”的方法实现了这一目标(如图2)。

在这款app中,并不要求学习者记住英文单词(如“bounce”)的中文意思,而是将每个英文单词都用一幅形象化的场景图片来表示,并寄希望于学习者能记住单词所对应的图片。这样,大脑的任务就由记住两个“词义”之间的关联,变成记住一个抽象的单词和一个形象的视觉化场景的关联。由于视觉对图片的敏感度和记忆效率比文字高很多倍,因而能大幅提升单词记忆效率。

视觉不仅能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大脑“思考”。比如,对于下面这道小学六年级的数学题,如果不用方程的话,可能很多成年人都会感到束手无策。

其实,只要能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如图3),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线段图为何能帮助大脑思考呢?认知负荷理论告诉我们:一般人的工作记忆容量为7±2。当要求大脑处理信息时,工作记忆一次就只能处理2~3条信息,因为大脑需要处理这些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关系,占用了工作记忆空间,减少了能同时处理的信息数量。

而当我们画出线段图后,“关系”就被显示在图像之中,在视觉的帮助下,就容易找到这几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了。此时,“处理信息之间关系”这个操作对大脑工作记忆的占用大幅减少,负荷大幅减轻,思维效率大幅提高。

除了减少对大脑工作记忆的占用外,线段图还能够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也是认知负荷的一种类型,指能够促进学习者大脑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过程的负荷,它是一种有益的负荷。由于它可以揭示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促进学习者将零散的信息“打包”为组块,因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大脑的思维活动。

事实上,无论是线段图、各种关系图表,甚至是简单的线段和箭头的运用(如右侧二维码所示微课),都能有效减少对工作记忆容量的占用,并同时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是知识高效表达的利器。

由此可见,好的微课除了要做好教学设计,还需要运用“知识可视化”的方法,高效地表达知识。

语义情境化

知识可视化对于记忆性和逻辑推演类的知识非常有效。对于抽象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我们则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语义体系。语义(semantic),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语言表现(比如“人”),它是一种概括性的认知,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各种符号的解释。对于学科知识来说,“语义”指的就是学科概念或术语了。由于学科知识是成体系的,因而它必然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语义共同组成的一个大的语义体系(语义网络)。因此,学习者必须理解每一个具体的语义信息(以及它们之间关联),才能掌握学科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理解抽象性、概括性很强的语义信息呢?

认知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双重编码理论”指出:人脑中存在两种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加工系统:一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加工系统,二是以意象为基础的加工系统(视觉)。大脑要形成长时记忆,必须在这两个系统中同时进行编码(如图4)。

“语义信息”毫无疑问是以教学性语言和文字为表征的,其最典型的特点是抽象、严谨和体系化;而“表象信息”,简单说就是能够引发大脑直觉的信息,以视觉化材料为代表,其最典型的特点是直观性和富情境性。

根据这一理论,就知识本身来讲,是“单通道编码”,不能够帮助大脑理解语义信息;而如果能向大脑同时出示语义信息和相关联的表象信息,促进学习者的感知和想象,就能够帮助大脑“理解”这个语义信息。例如,下面这段简短的文字: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其主要病因之一是高脂血症。这是由于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从而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阅读完上述文字,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能看“懂”。不过,当您看完微视频后,相信大多数人会感到:只看文字时,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

简言之,只有当具体情境与语义信息相对照时,我们才可能获得对语义信息的深入理解。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概念学习,就是在语义与情境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这和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对于学习的作用不谋而合。事实上,优质的微课必然是情境感很强的微课。

对于概念或原理来说,我们需要让“语义信息”能看得到,即视觉化、直观化。《人的性别决定》微课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从该微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并没有使用什么酷炫的技术手段,只是简单地配合口头语言,放上所对应形象的纸片,就让我们产生较强的情境感受,促进了大脑的“双重编码”过程。类似地,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抽象概念和原理,我们经常使用动画、视频、仿真等形式将其直观化,也是同样的原理。

“情境化”对于语文、德育等带有情感目标的教学来说,除了要做到直观化,更加强调通过营造“艺术感受”来激感。《卖火柴的小女孩》微课则通过精心的设计、精美的画面、恰当的音乐、专业的配音,为学习者营造了强烈的情境感。这种情境感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大脑的丰富感知,对于理解和掌握情感化知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由此推之,对于所有知识讲解类的微课来说,学科知R的核心必然是语义信息,因而微课的情境化水平往往是决定知识传递效果(双重编码)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在媒体呈现技术上精耕细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课的质量。

思维结构化

为什么我们看了那么多朋友圈的文章,在阅读时颇受启发,却难以真正起到提高作用呢?认知负荷理论的“长时记忆”形成机制可以解释这一点。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大脑在短时内可以感知到很多碎片化信息,并暂时存放到工作记忆中;但要想真正“理解”这些信息,就必须将这些信息放到长时记忆中。此时,大脑就需要在工作记忆中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本身以及新信息与大脑中的原有信息共同“打包”,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称为“图式”)。不能形成结构的碎片化信息,是不能进入长时记忆的。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语义信息,除了需要“情境化”,以促进大脑的“双重编码”过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结构化”,将语义信息形成一个结构,并与大脑中的原有语义信息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更大的语义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微课和讲授时,重视知识的“结构化呈现”,一切知识细节都要放在整体知识结构之下开展,并不断强化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联。

认知情感化

通过前面的理论与案例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好的微课,必然是可视化的、情境化的和结构化的。这些方法有其内在的心理学理论支撑,能够高效地促进认知。然而,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除了大脑要投入认知资源外,情感和动机对这一过程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理论上情感动机和内容认知是同等重要的。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内容认知”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而对“情感动机”的关注则少之又少。这一现状反映到微课中,则体现在大多数微课只重知识讲解,而忽略了学习者观看讲解时的心理状态。结果必然是枯燥、呆板的微课,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那么,如何做才能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动机呢?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学习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线索。对于大脑来说,知识是否有意义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知识能否被理解。因此,让知识变得对学习者有意义,就成为动机激发的有效方法。

学习科学为我们揭示了“大脑在何时会感到有意义”:(1)背景和模式。当大脑感到信息对个人生活会产生影响和冲击时,会觉得有意义;(2)相关性。当新信息能够和原有信息聚合成一个更大的信息处理模式时,大脑会觉得有意义;(3)情绪。当大脑感觉到情绪变化时,会觉得有意义,并去主动搜寻导致情绪变化的来源。

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是与生活建立联系、与原有知识结构建立联系,还是与情感建立联系,核心关键词都是“联系”。一言以蔽之:知识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产生意义的是知识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

因此,真正能够吸引学习者的微课,不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做好教学设计和知识表达,还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建立知识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充分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将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就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够把艰涩的知识,与鲜活的生活实践建立起联系。比如:对于艰深的染色体组的知识,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扑克牌”作为类比,给人一种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的学习感受(请扫《巧用扑克牌理解染色体组》二维码);英语课文中的单词,看着就让人头大,通过一则生活化的小故事将这些单词串联起来,就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请扫《Unit2word》二维码)。

真正的好老师,也非常会调动学习者的情绪。情绪对于学习的作用,很早就被心理学家和教育研究者所关注。李吉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情境教学法”就阐明:“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相比面授教w,在微课中调动情绪的手法更加多样化,比如:幽默的语言风格是学生的最爱,是最容易调动学习者情绪的方法(请扫《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二维码);如果能够呈现一些让人感到震撼的情景,不仅会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当情感受到冲击时,大脑也就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请扫《大林寺看桃花》二维码)。

再比如,将知识和一些搞笑的场景联系在一起,马上就可以牢牢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者就会充满好奇和乐趣地听老师阐释背后的原理(请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维码);有时,如果能把知识点编成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来唱,即使再枯燥的知识,也能牢牢记住(请扫《青花瓷――化学版》二维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青花瓷――化学版》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英语公益广告;多模态互动意义;广告设计

一、前言

广告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吸引公正的目光,因此Gold将广告视为一种劝说性或支配性的交际活动。但如何构建广告劝说性的要素,不仅需要煽动性的文字表述,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还需要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等辅助信息,从多模态互动角度设计富有号召力的广告。而公益广告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全球问题的公益广告上,在语言使用上大多使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并且在广告的设计上要更注重多模态互动意义的实现,让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人都能感受广告下的力量。

二、多模态互动意义概述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

广告由不同的媒体信息组成,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指在分析某一符号编码时不再局限于文本分析,而是将图像、颜色、声音、动画等信息囊括其中。因此这些媒体信息虽然不是由文本构成的,但却能通过超文本的方式传达出文本无法传达的信息,让接收者内心受到震撼,从而受其影响。所以综上所述多媒体话语分析可以涉及多种模态,例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既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此外也有只涉及一种模态却包含了不同符号系统的,例如:广播虽然只涉及听觉,但其中不仅包含了文字信息还包含了音乐等背景信息,让声音更富感染力。

(二)多模态下的互动意义

图片、音乐、颜色、动画等模态虽然不像文本信息似的能一针见血地道出广告下所要传达的信息,但是这些模态却能让整体的信息表达更加完整,让图片、颜色发出声音,让音乐传达给听者不同的影像信息。并在不同的模态间形成互动交流,在整体上提升信息的互动表达性,让接收者通过不同模态间的解读,理解多模态下的互动信息。

三、英语公益广告中多模态互动意义解读

(一)多模态互动意义中的情态意义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世界性的公益广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多模态下的互动意义不仅局限于以英语为母语国家下的人,还涉及不同民族、文化、语言间的人。在多模态互动意义的解读上不仅要用文字表述主要的内容,还需要广告的颜色、图像信息等与语言文字信息相吻合,表现出广告下的情态意义。例如:一则以关爱流浪动物为主题的英文广告,画面上一只狗以乞讨者的情态站在一个高出地面的木板上,并在图片的下端配上文本信animalsneedmoneytoo。这则英语公益广告就通过图片上小狗的情态传达了流浪动物也需要关爱的情感,将图片、文字、情态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接收者在观看图片时心生对流浪动物的怜悯之情,达到情态下的互动意义。

(二)多模态互动意义中的视角意义

英文公益广告在结合了多种模态的情况下要如何有效地组织不同的模态,使其效果最大化,还需要抓住视角特点,表达出多模态下的整体意义。一般情况下,如果采用水平视角,能缩小广告中景物与接收者间的距离;如果采用垂直视角,则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等级关系;如果从下往上,容易使广告中的形象变得高大,但过分的高大则会有距离感,代表其隐藏的权威性;而从上往下,则容易让接收者以平等的关系来看待广告中的事物,缩小距离。因此不同的视角代表的亲疏远近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将不同的模态组合,运用恰到好处的视角表达出广告的主题是关键,让接收者能较为容易地接收广告中的信息。例如:一则号召人们保护森林的广告,图片上用较远的视角将森林组成一个类似人类心肺的图形,如果用较近的视角就不能形象地将森林比喻成地球的肺这一形象表现出来,并且观察其细节能发现其中一部分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殆尽,地球的肺部已经出现了残缺,最后结合文字Beforeit’stoolate!,让人们从这个视角上看森林消失殆尽的情况,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森林应马上行动。

四、结语

英文公益广告中多模态互动意义的解读首先应理解广告中多模态的含义,在讨论广告模态时将其拓展到图片、声音、颜色等听觉、视觉模态上。同时理解互动的意义,通过英语公益广告,让接收者能在广告的影响上理解广告中反映的问题,并在广告的号召下行动起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而如何更好地将英语公益广告中的互动意义表现出来,需要在应用上结合情态、视角,将这些模式整合,提高英语公益广告整体的表达效果,将互动意义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小馨.中美公益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6

摘要:如今我们处在一个视觉信息泛滥的年代,人们希望作为视觉信息主体来源的网络能够做到简洁、明快,这样信息传递的效能才越来越高。本文先从简约主义的概念入手,继而结合网页设计发展现状指出其对简约主义理念应用的潮流来阐明网页界面简约主义设计的概念及其特征。文章总结了简约主义设计理念下的网页界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网页设计实践,指出了简约主义计理念下网页界面设计的误区,为网页设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网页界面设计

一、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的由来及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家老子提出“少则多,多则惑”。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用简单及少来论述立方体。这说明简约主义的应用在远古就已经有存在的形式。世界建筑史上的现代主义运动催生了简约主义理念。理论上,现代主义是功能主义与简约原则的结合。20世纪初,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让简约设计理念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通过使用新兴机器,批量生产使得生产规模扩大,但不合格的材料和不过关的技术,使得整个工业系统混乱不堪,建筑行业的设计破败粗糙、庸俗至极。而后以莫里斯为主要代表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迅速在发展,他否定机械化和装饰过度的设计风格,倡导诚挚的、真实的兼顾功能的设计。此次运动奠定了现代主义风格的基础。现代主义提出设计以功能为中心和目标,倡导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的正式提出则追溯到建筑大师米斯・凡德罗提出的著名的“Lessismore”的设计原则和理论,所以简约设计的理念最早源于世界建筑设计随后波及了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首饰设计和家具设计等领域各行各业纷纷开始追求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也对简约主义的审美存在一定出入,简约设计理念上也就会存在差异。极少主义、白色派等,其从本质上说,追求的都是简约的设计风格,是简约理论的具体体现。

“简约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最基本的元素呈现,倡导摒弃所有多余色彩,结构,图形和其他装饰素材的设计方法。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目的是为了是设计内容更加突出于其余一切辅助物让核心内容成为聚焦点,其中心思想是设计内容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

二、网页界面设计简约主义理念潮流

(一)简约主义网页设计的概念

网页界面采用简约主义理念来指导其界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如果只注重外观的简约还不注重网页信息传递的快速有效,那也还是不能提升用户体验。简约在网页界面设计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简约主义设计不是泛滥和随意。网页界面的简约是对网页信息架构进行合理的安排,而其精髓隐藏在架构背后,简单明了高效地向用户传达他们的目标信息。如果用户使用网站不能快速搜寻到他们想要的信息,会使得顾客不想停留在网页界面,那么这将导致客户流失。其次,通过简化设计元素也能在视觉上精简设计使得信息主次分明。Google产品设计的副总裁玛瑞莎梅尔(marissamayer)对此做过一个形象的比方,她认为简约的网页界面设计首先就像一把“合上的瑞士军刀”,Google网站的简约外观是出于用户体验,用户通常只能记住一个网站的7至9个功能,对16个以下的关键词留有印象,因此要在这个范围内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特点。而许多其它的网站,其栏目和功能繁杂,更像是一些“打开的瑞士军刀”。[1]

(二)简约主义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体现

首先,简约主义理念指导网页界面的设计能简化我们想要向用户表达的核心思想,合理隐藏或删减不必要信息,或者说合理地对网页信息进行重要层级排序,让用户快速获取网页信息。用户在进入网站后,他们大都是会以浏览而不是阅读的方式搜寻他们需要的信息。所以在网页界面上,我们应该尽量将我们希望用户首要获取的信息至于网页焦点上。

其次,简约主义理念指导网页界面的设计能减小对用户的视觉干扰。简约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合理隐藏和删减不必要的信息,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留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网页中的空白也是一种设计元素,留白的位置就像一种虚空间。这种虚空间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有了这种空间,才能够使观者疲劳的视觉得到缓解,能够使作品展现出唯美的意境,利用空白给用户留下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能够使作品更具有视觉张力[2]。通过对网页信息的合理规范与删减,我们在网页设计中应用简约主义进行指导能提高网页信息的传导效果

(三)简约主义是网页界面设计的潮流

自密斯定律“少即是多”的提出,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广为受众喜爱。它摒弃了一切无关的要素和多余的浪费,以轻快、简明的设计风格一击即中用户诉求。现今我们处在一个视觉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重视所谓的“软设计”,如界面、交互、服务系统等。人们希望作为视觉信息主体来源的网络能够做到简洁、明快,这样信息传递的效能才越来越高。

简约主义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表现形式,其艺术性也很高。在网页界面设计过程中运用简约主义来进行指导们,可以达到网页界面同时具备可用性和艺术性。用户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得到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且还有绝佳的审美体验。在如今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渴望回归本真,摒弃多余和繁杂,而简约快主义的设计理念正好符合人们所需。

三、简约主义设计理念对网页界面设计的原则

(一)合理取舍

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核心目标是去除多余元素、色彩等,追求简明清晰的网页效果,高效地向用户传达有用信息,将用户的视觉中心点引导到关键信息上,聚焦网页的关键信息点。这里所说的合理取舍含义是为了强调,简约主义理念不代表去除一切,尽量简化,而是我们在网页界面设计中要学会合理取舍,将重要信息优先曝光在用户的视觉世界里,相对不重要的信息我们可以隐藏或者去除,做到在保证网页可用,好用的前提下,为用户减负,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在使用网页浏览信息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成为一种享受,而愿意长时间停留在网页界面。在合理取舍中,我们要关注的具体信息包括有:网页的色彩、设计元素、文字的精简、还有版面的留白处理手段等。例如,人们在浏览一个网页出现大量可以视作无效信息的文字时,他们大都一扫而过,不会在网页上阅读,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样的大段文字他们宁愿在纸质上阅读来的轻松。又例如,对于浏览一个没有丝毫留白,排版布局密密麻麻的网页,用户会觉得根本无从下手,一个页面如果什么信息都想强调必定什么信息都强调不了,对于我们希望用户真正首页了解的信息,我们可以在网页留白的情况下,将要突出的信息曝光于空白背景下,着重提出来,然后一步一步引导用户获取后面的重要信息。

(二)简单清晰地组织视觉要素

在进行网页界面设计时,在简约主义的指导下我们也应该简单清晰地组织好视觉要素。我们应该对网页界面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组合、删减。将网页信息进行分类是为了用户在浏览网页时能快速把握网页结构,迅速找到关键信息。减少类别,合理组合和删减不意味网页信息含量减少,只是把关键的有效信息布置在一个相对简单的布局中。在组织视觉要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简明清晰的首页开始,其次配色不宜过多、除了品牌要求应尽量做到简洁明快。

(三)网页各界面风格统一

网页界面层级众多,我们应该做到保持网页各界面风格保持统一。用户通过首页或者网页链接进入网页界面的任意层级,如果各界面风格不统一必定影响对网页信息的认知和解读。统一的界面风格能够加强用户的记忆和认知,提高用户搜寻他们想要地信息的效率。对于界面风格的统一,我们应该做到同样元素位置和大小尽量保持一致,配色方案整体保持一致,同类别的设计元素风格保持一致等等。

四、简约主义设计理念下网页界面设计的误区

在对网页进行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只在乎形式不在乎功能的过度或者错误表现,在此简要阐述下简约主义设计理念下网页界面设计的误区。

首先,简约主义容易被理解极端化而造成为了简化而简化,忽视网页功能性,光有亮丽的外表,反倒使得用户体验变差。不考虑用户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的认知过程,而是简单追求网页简约主义设计的“简化”版式原则,必定踏入误区,那么网页界面设计必定低效致使无效。

其次,简约主义在现今收到各界认同和追捧,设计师们容易误入“非简约不设计“的境地,仅仅在字面意思上理解“简约主义”,盲从简约主义理论,妄想颠覆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而致使网页界面设计概念化。

五、结语

网页界面设计中应用简约主义来指导不是简单简化元素,而是合理规划与取舍界面元素,对于网页界面设计来说,设计师应该理解为用简约主义来指导网页设计是一种提升用户视觉体验和提升网站可用性的有效途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我们应该多多学习国内外简约主义风格网页设计的成功案例,认真对简约主义理论概念进行学习,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设计观,不断发展总结简约主义的网页界面设计实践方法与原则,提升网页界面的用户体验。(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化;运用方式;措施

中国的广播电视因为受到了国情以及媒体行业因素所具有的影响,往往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均具有非常大的特殊性。他们不仅具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具备了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就如同一般企业那样,广播电视媒体信息化过程中也具有了大量变革以及问题,而以上问题往往又具备了极大的行业特点,所以,应当依据广播电视行业信息化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深入研究。

一、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分析

鉴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极大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也从局部化引用数字技术往全系统数字化加以发展。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动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类节目的制作系统与播出控制系统、技术管理等方式变得愈来愈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我国各地的广播台和电视台等相应地设置起了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前提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体系、节目制作体系、办公自动化体系以及网络广电节目传输体系以及安全监控体系等相关的应用体系。因为地面数字电视以及直播卫星等大量新技术的持续展现,因为有线电视网的改造以及整合,广电信息化建设持续加以推进。然而,广播电视信息化也具有大量的难点。比如,应当继续健全各地数字电视网之改造和农村广电村村通工程之建设,依然还需投入非常多的资金,也能够让广电网络保持距离上的统一以及双向网络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广播电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于当前持续推进的新形势,广电行业一定要不断强化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为了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可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决策的效率以及水平。在我国广电信息化建设之中,立足于创建信息化系统,从而让信息变得更加全面与准确,让信息化的流动更加流畅,这样一来即可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决策之效率以及水平。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即可提升该行业干部职工的总体素质,而广播电视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电脑技术的全面和深入运用,所以一定要制定出更为严格的操作办法以及措施,这就需要对干部职工实施经常性培训与教育,让其持续进行学习,切实掌握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样一来就能够全部提升干部职工的总体素质。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鉴于各种监控与自动化技术的全民研究和运用,把提升广播电视的播出环节和传播途径的安全、实时监控力。通过强化广电信息化建设,就能强化对内和对外交流,从而创设出更加多的机会。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数据交换以及电商技术的大幅度运用,一旦不强化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也就难以更好地实现对内交流和对外交流,因而也就难以深入地进入到国内外市场之中。

三、广播电视信息化的运用方式

一是对广电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使用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即可有效地应用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电视节目进行循环化的播放,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经济的不断增长。观众们在广播电视信息化后,立足于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把观众们的信息均能准确地传送至工作人员们的手中,这要比一般的调查问卷显得更为便捷,如此即可创造出观众们更加喜欢的节目,从而为广播电视媒体创设了更加多的权益,并且能够更好地为受众们提供服务。二是及时反馈观众们的信息。立足于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地接收到听众与观众们的反馈建议,在全面收集与整理以后,全面总结与归纳好的内容,更多地播出观众们所喜爱的节目,并且在黄金时段播出更受广大受众欢迎的节目。三是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的选择性。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往往均是直播或分时段加以播出的,以至于许多观众错过了大量精彩的节目,以至于遗留了大量的遗憾,诸多观众都有这种想法,期望能够自主地选择自身最愿意观看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在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成之后,即可弥补上各位观众的巨大遗憾。立足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将已经播出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进行录制,并且储存于公共化信息体系,只需要注册账号就能够登陆,这样一来即可让观众们随时观看自身喜爱的节目,不仅十分便捷,而且还有诸多选择。如今,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播放传统意义上的广电直播节目,而且还能随时播放以往所录制的节目,让广播电视能够面向更加大多数的观看人群,从而受到了更加多受众群体的喜爱。四是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搜集。通过实施广电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搜集市场调查的数据。数据最能真实地体现出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受到受众的喜爱状况,运用广电信息化体系来搜集市场调查的数据,即可极快地整理相关数据。依据数据所提供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提升广播或者电视节目的实际质量,切实降低广电节目的制作成本,并且提升广电节目所具有的经济上的效益。

四、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是运用信息化战略让广播电视媒体技术朝数字化与高清化趋势加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业务之中的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现代信息化战略已难以避免地成为广播电视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广播电视媒体决策层必须意识到现代信息化发展战略不但只是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且更是关系到广播电视媒体开发大局的重要战略。应依据信息化战略所具有的总体战略,从全局与现实的背景抓起,全面顾及信息化建设对于业务流程以及管理观念的重大影响,从而制定出重要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同时,还应当依据广播电视业务之中内容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全面调整,从而让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战略就能够围绕广播电视媒体营销之所需,如此才可全面发挥出广播电视信息化对于广电媒体经营管理所具有的主动作用。二是打造高素质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于运用业务流程之转变,不断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让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及活力。所以,在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中,一定要对技术设计以及业务流程予以同样地重视。一定要充分发挥媒体技术专家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应当注重于发挥业务专家所具有的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让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具备一样的发言能力,就应当明确以业务建设为主、以技术为辅助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原则。唯有如此,才能把业务管理之中的实际问题加以体现,才能让广播电视信息化流程更为科学化,才能切实处理掉现实工作之中的不足,让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焕发出新的活力。三是要强化广播电视行业文化建设。行业文化具备了极大的导向力与凝聚力,而且还具备了等级观念比较强、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以及行为较为保守等特征。以上特征对于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建设具备了不一样的影响。唯有全面克服行业文化之不足,结合广播电视行业人士的鲜明特征,以求符合广电信息化体系建设之需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也从只重宣传却忽视经营切实转换为以确保宣传功能为基础往拓展媒体经济含义的趋势加以发展。在如今的实际状况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逐步实现了往市场经济加以转型的局面,广播电视之管理变革十分需要有新的推进器,而强化信息化建设恰好是实施该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信息化体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表达出各类信息,从而推动各个部门之间的全面协同化工作,并以此为前提来推动广播电视管理的全面化、精细化。广播电视信息化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唯有和先进的管理观念、机构设置以及运转流程进行全面结合,如此一来,广播电视信息化才能够体现出最佳能效。所以说,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能够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宣传、管理等业务带来非常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田伟莉.基于三网融合的广电信息化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

[2]李吉孟.对新时期广播电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考[J].电子信息,2014(18).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8

1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优异的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表现。人本主义理论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主体——人”来看待,真正尊重学习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相信学生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成长能力,只要给予适当的、自由的环境,学生就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进行自我实现。而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推动学生进行自我实现的过程[1]。因此,人本主义倡导,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2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要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手段,至于如何学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承担以下任务。(1)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推动学生实现学习目标;(3)组织广泛而易于利用的学习条件;(4)要使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真诚、自由、平等的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5)要推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1.3情感、态度对学习成败至关重要人本主义非常重视情感因素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强调营造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心理氛围,保证个体能够在自由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中,开发自身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情感和态度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理解和尊重,对于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维护学生的尊严。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学习材料,作为“教学的促进者”,教师必须致力于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尊重学生的情感、意愿和个性,使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自我实现”,从而达成教学目标[2]。通过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人本主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念支撑。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化是方法是手段,信息化教学的精神实质正是人本主义所追求的学生“天赋潜能”的开发,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自我实现。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化学习方法,创造广泛而易于利用的学习条件,并且使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采用自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同时,在信息化教学中,必须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点至关重要。我们要警惕“泛信息化”,防止信息化带来的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缺失。人本主义理论所倡导的真实、尊重和理解,对于师生之间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性的肯定,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警示和借鉴。

2建构主义——信息化教学的模式选择

建构主义的贡献在于对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模式和方法的选择。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理解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意义起着关键作用。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个基本阶段或4个基本要素,教师要利用这四个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教学目标[3]。

2.1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新知识技能与先前已有的知识技能建立联系,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优势能创设丰富的、有意义的社会、文化和问题情境,唤醒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意义建构[4]。

2.2协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互动、协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知识和思维可以互相交流,使学习者在互动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2.3会话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同时,通过“会话”使学习者之间达到思维成果的共享。

2.4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即特定的“情境”中,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达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这就是“意义建构”。教学即是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这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建构主义还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认知学徒式教学”、“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完成“创设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一学习过程。

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共分为7个步骤,具体教学设计内容见表1。结合这一教学设计模式,需要将3方面的内容融会贯通、渗透进教学设计环节,分别是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总结与评价。

3.1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对学生的认知程度、智力水平、学习风格、情感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主导。研究表明:“不同认知风格对学生学习有不同的影响,适合认知风格的教学更易发挥学生的潜力,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情感的维度对学习者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教与学的相互适应,实现信息化与学习者的有效整合。

3.2教学任务设计教学任务设计是指教师对学习者要完成的具体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结果等方面的描述。教学任务可以是问题、案例、项目或分歧。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2)教学任务切实可行;(3)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规律;(4)任务设计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见,将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整合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3.3教学总结与评价教学总结是师生在课后将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评价的过程结合教学目标,并辅以教学资料给出客观评价,旨在纠正或改进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上的深层理解。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智力因素,因此,教学总结与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教学设计模式整体评价建构主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模式和方法选择。“创设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典型模式。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信息化教学过程首先就要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一个个“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协作与会话。当然,多种信息交流媒体的开发和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信息化的教学情境、信息化的协作与会话,必然推动学生的“意义建构”,达成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4结语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政府行为 信息资源共享 政治人理性 政治利益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分类号]G203D035.1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间整体关联和社会对信息资源均衡配置的需要,也是体现政府执政理念的重要方式。信息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该领域表现出很大的研究兴趣,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如有学者从产权经济视角。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视角、共享要素分析视角等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政府的特殊社会政治定位使得政府信息资源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政治学的研究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加以考察,从逻辑上而言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均衡问题,基于政治学领域当下流行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涉及的政治利益开展分析,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不言自明。1政府信息资源及其政治属性

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是由政府掌控并决定其分配的信息资源。如果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可以简单理解为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那么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可以理解为追求政治的终极目标,即促进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的最大化。作为政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政府信息资共享过程必然涉及多种政治利益的竞争与协调。

1.1政府信息资源概念界定

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界定实际上涉及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政府”如何认识,这直接决定着政府信息资源的范围;另一方面是“信息资源”的外延,即哪些内容可以算作政府信息资源的范畴。本文把政府界定为广义上的“大政府”,即国家机构的总体,或者说等同于人们通俗意义上的“当局”,把行政机关和与行政机关密切联系的政党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等看作整体来对待。反映在方法论上,就是强调政府与其他政治现象乃至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研究社会其他部门(如公民意见表达团体、新闻舆论等压力团体与公共事业单位等)与政府的关系。这种界定对我国当前政府过程研究、行政管理研究都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相应地,本文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界定是指与政府的运行和管理活动有关的、有序的信息集。

1.2政府信息资源与政治利益的关联

作为政府掌控的重要资源,政府信息资源与权力等政治利益密切相关,从而使得政府信息资源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利益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所产生的政治需要及其满足,包括政治权力、政治权威、政治声誉、政治支持等。

政府信息资源从采集、处理、开发到分配利用全生命周期都离不开政府部门政治利益的运行。以政府对社会公众和诸如企业等其他社会主体无偿征集信息资源过程为例,政府往往需要借助于政治权力,以法制化手段将行为合法化并强制执行,要求社会公众和企业等信息提供主体无条件配合并为各自提供的信息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起点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目前有个别政府部门在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开发、经营等权利的归属、配置及相关管理等方面所坚持的原则尚不明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少政府部门将政府信息的产权归属部门化,从而导致了政府信息资源“部门所有”的格局。不少政府部门将所掌握的政府信息资源当作寻求政治利益的筹码,从而有意或无意地设置信息共享的壁垒,阻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

尽管政治利益往往表现出政府部门之间的关联,但是政治利益分析中的利益主体最终指向具体个人,也即只有具体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最终的政治利益主体。国内政治学学者研究指出,任何由具体个人所构成的集体,不管这些集体是按照什么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抽象出来的,也不管这些集体是按照利益要素的哪些方面抽象出来的,这些集体都需要最终归于具体个人。就分析的意义而言,这些集体最终须在现实性上返回具体个人之间的特定的、具体的和特殊的关系。20世纪美国著名政治学家LasswellHD和Ka―plana提出“政治人理性”的基本假设,并将其表述为“追求权力最大化的人”,认为理性政治人“要求关乎他们所有价值的权力的最大化,希望以权力决定权力,还把其他人也当作提高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利益实质上是“理性政治人”之间的关联。

因此,从政府中的理性的个体一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来研究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具有理论层面的可行性,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秉承理性选择理论的“理性人”基本假设并将其置于既有制度约束,可以作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视角之一。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作为新制度主义三大主要流派之一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最初用于美国国会政治现象研究。正是因为传统理性选择理论在解释政治现象时的现实局限性日益暴露,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思想是既正视政治过程中个人利益的存在,又不迷信于个人的“完全理性”,而是强调现实制度对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这一思想对分析政府行为具有较强的方法论意义。

2.1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基本理论

作为一种制度分析范式,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界居于主导地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政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流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但直接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西方政治学界对行为主义政治学批判和反思、对传统制度主义扬弃和对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成果吸收的产物。理性选择理论主要坚持经济学中的“经济理性人”假设,认为个体在政治活动中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政治科学研究的核心,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相比同样是一个理性人为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交易过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理性选择理论把个体视为完全不受制约的理性人,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中个体的现实政治活动必然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因此,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坚持“理性人”假设的同时,认为政治分析的核心应该是既定制度约束下的个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制度在个人选择过程中起着重大约束和激励作用。“政治理性人”尽管带有“经济理性人”的理性色彩,但会更加看重自身的政治利益和政治发展。

盖伊・彼得斯认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虽然可以分为若干分支,但作为一个整体却有共同的基础。政治过程的核心行动者是政治人个体,效用最大化是个体开展理性行动的目标;②制度是一种规则,这种规

则界定并约束政治人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时采取的策略;③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根本是如何通过制度来引导、约束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政治人的策略选择;④当面临同样的制度激励与约束时,政治人应该会以相同的方式做出策略选择。

在个人与制度关系问题上,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制度不决定人的行为但对其有一定约束,个人在制度约束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决定行为,制度为人与人的战略互动提供了重要的限制环境。

2.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方法论适用性

从方法论渊源来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实际是理性选择范式向制度方向调整的结果,它继承了理性选择理论关于“经济人”行为动机的基本假设,同时又较为充分地兼顾到制度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从而使这种研究视角带有一定的整体主义色彩。

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政府行为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可以从过程上分为决策行为、计划行为、指挥行为、监督行为等。政府行为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去分析政府行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当代政府过程中任何政府行为都同时伴随着利益追求和制度约束。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政府会对社会的利益格局产生作用,同时也会受到现行利益格局的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都是通过利益关系调整来体现的。权力及相关的政治利益是政府行为涉及的利益主要方面。“这些利益是伴随着政府自身的产生而产生的。它超越了历史阶段和意识形态,是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为政府利益影响其行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其次,政府作为权力执行机关,拥有在全社会推行自己意愿的强制力量,这为其利益对其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当代政府过程强调法制建设对政府行为和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巨大作用。有很大一批政治学者在从事政府制度建设的研究;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了赢得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的社会认可,也在不断强化相关制度建设,以期通过制度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逼近政治的终极目标。因此,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方法论对政府行为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3政治利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

所谓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这个定义较好地表述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或者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行为,既包括信息资源在政府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共享,也包括政府面向外部其他社会主体提供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实质上是政治利益博弈与协调的过程。

3.1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的政治利益要素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对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与政治终极目标是相符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有来自政府内部的动力,也有来自于政府内部的阻力和障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权力、权威、声誉等一系列政治利益要素。

3.1.1 政治权力 作为理解政治内涵的核心要素之一,政治权力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政治权力的基础是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政治技能、知识等。作为权威性资源的核心基础,权力与利益密切相连,利益往往通过权力得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若由某个政府部门垄断,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权力的基础或者索要权力的要件;如果将自己部门掌控的信息资源无偿提供给其他部门或社会主体共享,就意味着这种政治权力的流失,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遭遇政府部门的阻力也是可以预见的了。但是,反过来,如果通过共享其他部门的信息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以前所未获得的权力优势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他部门对自身的权力威胁,则能对政府部门及其具体政治人参与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一定的激励。

3.1.2政治权威所谓政治权威,就是政府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令其他社会主体自愿地服从和支持的影响力。人们对权威的安排的服从是出于认同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权威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正当的权力的影响力。掌控一定的信息资源,往往是政府部门或具体政治人在该领域政治绩效的证明,政府部门或者具体政治人在该领域就拥有一定的行为权并且有理由使得其他部门或社会主体对其行为产生信服,有利于获得进一步的政治支持。

3.1.3政治声誉政治声誉即政治人所拥有的政治名望和受到的评价情况。虽然政治声誉相当于权力而言显得要虚很多,但在政府过程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希望拥有一个好的政治声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自身政治利益的不断跟进。政府信息资源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果涉及对某些个体政治声誉不利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很可能会被屏蔽掉;也可能会有人利用这部分信息,将其故意放大或散播以达到对政府中具体官员政治声誉造成影响的效果。

3.1.4政治支持所谓政治支持,指的就是政府过程中具体个体获得社会公众正面肯定的环节。在民主制政府中,政治支持决定着政府官员的政治生涯发展。为了保证自身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官员总是希望向社会传递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政治支持,同时利用社会效应去影响其他社会公众,增加其对自己的支持力度。

不难发现,以上提到的几种政治因素,其实都是跟政府过程中具体个体密切相关的,即使某个政府或具体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带有上述政治利益属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该政府或部门中具体个体所拥有的政治利益的反映。

3.2政治利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的影响

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角度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表面是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重新配置,其背后隐藏的却是政治利益的调整。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必然会对现有的政治权力结构和既定的政治利益格局产生触动。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关系到政府部门的社会形象和具体政治人的政绩,信息共享的范围、深度等都是政治人要反复权衡的问题。所以,尽管政府信息资源垄断可能会对具体部门的个人带来潜在的经济利益,但对于理性政治人而言,政治利益追求才是首位的。有学者通过与“经济人理性”比较,指出“政治人理性”是“以满足精神需要为主要特征的自利行为”,是一种“社会公共”,同时具备“政治行为主体的工具理性”特征。

有学者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的类型根据主体不同分为政府内部纵向、政府内部横向和政府面向社会三种类型。这种分法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中涉及的政治利益展开分析。

3.2.1 纵向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纵向政

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分为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两种方式。由于纵向政府部门设置具有结构一功能的统一性,往往其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政治利益也体现出较强的同一性关系,即不同层级的具体政府部门间由于职能的相似和隶属等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对外往往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利益诉求。

上级政府部门往往更看重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来更好地实现向下级政府部门的政令畅通,从而保证上级政府部门的政治权威。下级政府部门往往更加看重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向上级政府部门展示自身的政策执行效果,以期获得上级政府部门的认可和信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争取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授权的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由下至上的共享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隐瞒甚至篡改信息的情况。政治利益特别是权力和权威的追求是十分明显的,但通过保守信息资源以期获得信息经济利益的诉求绝不是理性政治人的选择。

3.2.2横向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相较于纵向政府部门,横向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过程难度要更大一些。由于不存在部门隶属关系,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主要目标是实现政府工作的协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会由于主体之间的信息需求和提供能力异同形成政治利益的互补或对抗关系。互补利益关系是指不同具体政府部门之间由于职能定位、管辖范围、目标互惠等的因素而彼此结合起来的利益关系,对抗性利益关系是指不同的具体政府部门由于职能交叉、定位模糊或其他的差异性而同时获取同一利益的关系从而导致的利益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共同的上级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尽管出于信息资源共享成本的考虑,往往对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部门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赢得良好的政治声誉对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来说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因素。

3.2.3 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信息资源公开,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以期获得良好的政治声誉和政治支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信息资源主体并不仅仅限于政府某个部门,部分社会信息资源可以由多主体提供,不同政府部门或政府与社会其他主体之间形成替代关系。即在具体的政府部门与其他部门或其他社会主体不存在明显利益冲突的情况下,由于目标的一致性等因素,特定具体主体可以取代既有利益关系中的其他具体主体而形成利益关系。

尽管目前仍然存在部分由政府掌控的信息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向公众提供服务并从中牟利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面对公众对其合理性的质疑,理性的政治人绝不应该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自己政治发展更为有利的政治声誉和政治支持。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政治利益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二元角色:一方面,出于政治利益的争取和维护,政治人希望通过信息共享不断巩固自身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另一方面,考虑到既得政治利益流失的风险,政治人又不希望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被其他部门特别是存在竞争关系的部门所共享,因此可能会采取短视的“个体理性”做法,而忽视了政府“整体理性”。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对这一行为进行引导和规约。新理性制度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关注制度的运用,将制度定义为规则,用规则指导行为;制度约束行动者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和利益平衡。目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薄弱环节正在于制度的不足,仅从产权激励等经济角度设计制度并不能有效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对于不同层面和类型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关键是在尊重其具体政治人(特别是政府行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关键性政治人,比如政府部门领导)的政治利益的前提下,在制度层面设计一套合理的规则来实现不同政治人之间权力、权威、声誉和政治支持等政治利益的平衡。4结语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关系着政府的良性运行及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政府的最基本组成要素――理性政治人研究人手,结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视角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动力根本在于政府信息资源的所有主体与共享主体的政治利益协调与均衡,特别是如何处理好政治权力这一典型的政治利益。政府从制度层面设计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政治利益协调机制,把握政府部门关键政治人的行为特征并采取有效激励,将是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如何从制度层面设计一套合理性规则,从而激励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主体在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推进政府良性运行及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是笔者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视觉信息传达图像文字

在一切都倾向于视觉化的今天,人们对视觉信息进行传达设计时,似乎总是偏爱图像而冷落文字。其实,图像和文字是视觉信息传达的两种基本手段,我们对视觉作品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二者所形成的信息传播的整体效果。

一、图像在视觉信息传达中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是摄影照片、绘画作品、数码影像,还是抽象的造型、记号等,均被看作视觉信息传达中的图像部分,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如下:

1.图像是最简洁、最迅速的视觉信息传达语言

对于视觉信息的传达,图像的信息容量往往是文字信息的数百倍。例如:一条长篇大论的文字信息,往往只需要借助一张图片就能够完成。另外在阅读速度上,图像的理解是一目了然,而文字的理解则需要逐字逐行进行。

2.图像是最容易识别和记忆的视觉语言

视觉信息如果没有形成对受众的记忆,其传达就等于失效,而记忆的基础首先是识别。图像是由形状、色彩、风格、形式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其独立的视觉特征使它成为最易识别和记忆的视觉语言。

3.图像是超越国度障碍的世界语言

有时图像的识别可以不受国籍、民族和语言差别的影响,其传播范围要比文字更加广泛。例如:一些公共指示标志和广告图形,能够让不同语言和国家的人迅速识别。

4.图像是最具情绪感染力的视觉语言

图像的形象性、生动性以及特有的心理刺激作用,综合起来可以传达许多能意会但不可言传的信息内容,如诱人的食欲、喜庆的气氛等,它们能产生强大的诱导作用,有效地调动受众的视觉经验。

5.图像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视觉语言

图像丰富的表现性、层出不穷的创造性和美的视觉感受使其成为最具艺术表现力的设计语言。好的设计作品大都善于运用图像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视觉信息传达中文字的意义和价值

文字的基本功能是传达信息,文字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合图像,增强设计作品的整体诉求力

设计主题的多样化和表现对象的不同需求,决定了设计中文字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坚挺粗壮的黑体字、清雅俊秀的宋体字、天真童趣的卡通字,传达出的是不同的意趣。它们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图像所能负载的内容,强化了设计作品整体的视觉诉求力。另外,设计作品中的文字还有利于受众对信息主次的区分,使观看活动主次分明有序地进行。

2.作为设计画面的主体,从“表述”走向“表现”

在今天的视觉信息传达设计中,文字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图像的意味,文字从单一的“表述”走向“表现”。设计者通过优秀的文字设计,丰富了文字单纯的阅读传达功能,使其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突出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了视觉信息传达与个性风格、识别印象、审美意味等多方面的完美结合。例如,有些广告作品甚至不用图形,仅以文字设计作为广告画面视觉信息传达的载体。

3.引导观众解读图像,并起到一种“优先解读”的作用

图像的内涵和文字比起来,是相对模糊、多义和不准确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对图像常常具有命名和统摄作用,它指称了图像是什么,使受众在第一时间内就能明白图像所代表的意义。文字引导受众去解读图像,并起到了一种“优先解读”的作用,即使受众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去解读,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受众对图像的误读及解码的不准确。

三、图像与文字对视觉信息传达的优劣比较

笔者想借用麦克卢汉关于冷热媒介的划分,对图像与文字对视觉信息传达的优劣作一比较。麦氏认为,冷媒介的特征是:低清晰度、参与程度高、包容性强、与真实相似。热媒介的特征是:高清晰度、低参与度、有排斥性。

据此,笔者将图像归入热媒介,文字归入冷媒介。图像在使视觉信息形象化、直观化的同时,其高清晰度和大量信息如潮水般涌向受众眼前,从而排斥了受众的思考,抑制其想象力。与图像相比,文字给人的直接刺激要小得多。文字符号的非直接性为受众的联想和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正因为如此,以前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现在,一旦通过图像将其形象固定化,“一千个读者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总的来说,文字对视觉信息的传达是间接性的。文字特有的意境美和韵味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即使在一切都倾向于图像化的今天,文字在视觉信息设计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文字不同,图像将一切对象视觉化、直观化。它长于再现,拙于表现;长于展示,拙于叙事。因此,视觉信息传达中的图像追求的是一种感官刺激(感官审美),文字体现的是一种距离鉴赏。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图像消除了观者与对象之间的距离,使受众不再受自身文字水平及文化知识的限制。的确,有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不需要任何文字的说明,单凭图像就能够达到其信息传达的目的。但在更多时候,图像的指向性并不是唯一的,需要用文字引导受众对设计作品进行解读。事实上,这种图像与文字同时并存,来共同说明和传达主题的情况非常普遍,不仅体现在图像与文字所构成的设计作品外在的结构顺序方面,也表现在作品内在意义的关联方面。

因此,图像和文字都是视觉信息传达的有效工具,它们既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设计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充分认识图像与文字在视觉信息传达中各自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二者如何形成信息传播的整体效果,取长补短,作到“1+1>2”,以达到对视觉信息更完美地传达。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琏年等编著.广告艺术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