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0:53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1

[关键词]生命教育,系统,耦合,层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52-01

“生命教育”是随着自杀、吸毒、暴力和艾滋病致死等“极端行为”蔓延而由各国政府推动的,是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教育活动。关于“生命教育”的含义或称内涵的讨论,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相应的专题文章。

我们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趋乐避苦的精神(意识)耦合过程。首先,生命教育是一种“过程”,它意味着生命教育具有动态的持续性特点,是一个包括从出生直至死亡的人生连续过程。其次,生命教育是教与学之间的“耦合”,即频率间的共振,其中牵扯到教育者的能力与素质、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调谐与调节机制,即突出教育内容的匹配性。再次,这种耦合以精神层面为结合部,耦合的效果取决于二者之间的信息匹配程度,因而也就涵盖了包括宗教教徒和非宗教教徒在内的所有人,从而弥补目前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性缺陷。最后,这种精神耦合的目标以“趋乐避苦”为内容,因而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并对接受对象所采取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特性表现为:

一、动态性(周期性)

作为一种“过程”,生命教育具有动态性。包括时域与空域两个方面。从时间序列来看,动态性是指教育过程在时序上的连续不断(持续性),而且包括教育内容上的层次递进(连续性),并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进行调整。对受教育者而言,生命教育是一个贯穿人生全过程的活动,是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实际上是从胎育期间就已经开始,直至生命结束的一个完整过程(如佛教信徒就是在众僧的诵经声中离开人世的)。由于人类器官功能的发育、成熟、退行和丧失,以及人的社会生活内容、特点都具有年龄区段上的差别,客观上要求生命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形式都要围绕这两类差别来进行。其中的道理十分简单,比如说,对青少年和对中壮年人群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形式、难度和方式等,是不可能相同的。从空域来看,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生命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的极度匮乏,客观上要求生命教育实施必须适时进行空间上的动态调整,以实现全空域覆盖(可以学习一下不同宗教传教士跨国越洲的顽强与执着精神)。

二、耦合性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等输入与输出之间通过紧密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目前,它已经作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概念范畴进入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大多数工程领域。简言之,这个概念及其原理同样适合和适用于生命教育领域。除“目标、方法和内容”之间及“结构与环境”之间的两种耦合外,这里侧重强调的是教与学之间的耦合,即二者的“匹配”与“调谐”,以实现“频率响应”而发生“共振”,提高教育的质量及效果。比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品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和空洞化,不能立足和满足于应付上级检查,而应积极主动研究与探索易为受教育者接受的理论和方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具有全频域的教育资源(教材与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有所选择(受教育者像听众一样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和调谐接收某一频率波段的“节目”内容,他既可以信仰共产主义,也可以信仰佛道或耶稣基督等等),提高二者的耦合度。离开了耦合原理,生命教育就不会收到预期的实效,反而可能产生相反的社会后果。

三、整体性

“生命教育”作为“生命”和“教育”两个概念范畴的“交集”,无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即具有系统性,近似于通常所说的整体性,包括结构要素的整体性与教育对象的整体性两种含义。结构要素整体性是说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教育要素结构,是“生存技能教育”与“生命意义认知”两种结构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二者互为前提与因果,并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其中的焦点与交点,就是以肉体为依托的神秘待解的意识现象,它是生存技能教育与生命意义认知教育的纽带与桥梁。

“生存技能教育”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校正规教育,包括工作后的专项业务能力培训等。这已为社会大众所熟知,故不赘言。

“生命意义认知”即通常所说的信仰教育,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道德纪律和理想信念等课程教育,在西方表现为宗教氛围下的神学与宗教经律等类的训诫。对于中国而言,深入研究和探索适合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特点和自由政策相结合的生命终极关怀教育的新路子,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所谓的(热爱)生命教育,说到底就是一个生命终极关怀问题。在这一点上,宗教要比科学具有更加强大的优势,因为宗教是以信仰为本质特征的,而信仰是不需要“检验”和“实证”的。这种现象所体现的事实,就像人们所归结的那样:“一个人信仰就因为他信仰,上帝存不存在并没有关系。”诸如之类的泛滥及其恶劣影响,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策略应对还存在许多空白领域(你不去占领,之类的就会去占领),其中一个最大的空白点,就是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对比性研究与结合性研究,比如说,现代物理学飞速发展所发现的“量子纠缠”现象,事实上已对人类的认知方式、认知观念和认知理论提出了深刻而全面的挑战,许多科学新发现(尤其是物理学新发现)基本上可以在佛教经典经文中找到相关论述。那么,科学与佛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是必须给予受教育者加以阐明和说明的现实问题,因为在校期间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并不足以抵制诸如“”之类的持续诱惑与反复灌输,所以,彻底搞清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对各类宗教的本质和特点给予科学角度上的说明,是摆在中国生命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具有无限深远历史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的光荣使命,当然,由于难度与挑战极大,这是一项应该纳入到国家层面进行战略研究的课题,是需要组织高精尖人才合力攻关的国家战略举措(抢占战略制高点),而不是随便谁自认为有热情和动力就能胜任的事情,因此,编撰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的包括各种宗教内容的成人生命教育教材,并在全社会开展成人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而现实的任务。

“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简明易懂,它由接受在校教育(学历教育等)、社会教育(专业工作技能再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和自我教育(自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2

关键词:民族教育;生命;价值

当前,生命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教育,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要继续保有本民族的特色,同时也要适应多民族国家的大文化背景和需要,民族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就转到探讨与人有关的问题上来。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生命存在。站在生命的角度理解和关注民族教育的对象,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够促进人良好个性的培养及潜能的发挥,在时展今天,也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民族教育要以尊重个体生命价值为理念

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即多民族聚居,也更具有特色。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要牢固树立各民族水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1]。

近几年,民族教育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探讨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教育,切实尊重民族差异,同时也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承。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教育,既要考虑到民族团结,建立共同的国家价值观,也要考虑到差异性,从尊重生命的属性出发,真正关爱个体的生命价值。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人的自然属性一般包括遗传属性和人本能的一些特征,是与生俱来的特性,而社会属性则是人在社会中产生社会意识,人开展创造性的价值活动,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的独有属性。很多人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也是很多哲学家反复思考的命题。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具有特殊的价值。人生命的意义更多地来自于个体的社会性,在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于为之努力奋斗的过程。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追求幸福;人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完善自己,不断学习,通过学校教育,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身心都得以健康成长和发展。一方面,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活动有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民族教育首先要建立在关爱和尊重个体生命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其他的教育目的。以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出发点,使人建立对生命存在的认知、情感并付诸实践,体验爱,体验生命的价值,也有利于树立国家观念和民族团结的观念。

民族教育建立在对生命理解的基础上,需要我们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不断地创造条件来促进生命的发展、增加生命的价值,使个体的生命价值达到自我最高境界。因此,民族教育只有树立为个体生命服务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发展,也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关怀。关注生命,其实更多的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信念和追求。同时,关爱生命价值本身,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二、民族教育的实践要体现对生命的关爱

民族教育的生命定位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实践过程中,无论是确立教育目的、内容,还是选择教育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都要关注人的生命本身,尊重生命的价值。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民族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措施,对不同个性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民族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得教育者特别关心学生成绩,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双语教育的背景使得他们为了适应主流社会要付出更多努力。到了大学之后,很多民族教育课程并没有渗透对主体生命的关怀和热爱,学习和教育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痛苦,使他们的身心备受折磨。

在走访高等院校民族预科生的过程中,他们也说,虽然已经分了专业,到了新的集体大家都很和睦,明知道自己和汉族同学没有差别,但是还是会不明原因感觉不适应,心里不舒服,也反映出当前不同地区的民族教育做得并不到位,虽然会有一些民族教育课程和校园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并没有真正从尊重学生主体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出发,一切都以主观臆断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意愿作为对他们的评判,他们的感受也被忽视,违背了教育原则。原本,学生自己具有适应社会的强烈愿望,可是实际中却是内心平衡被打破,他们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无法尽快适应环境,和新集体能融合在一起,也无法明确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民族教育实践中,我们除了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真正地从对学生特点和差异入手,建立对主体的生命关怀,激发出学生主体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学会用尊重和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完成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民族教育中构建生命价值教育是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教育必须立足于生命的视角,尊重各民族特色和生命个体的成长成熟规律,从受教育者主体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出发,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和民族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从大学生生命危机的现状出发,是在反思现代教育,借鉴、吸收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之上,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消除外界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内部因素的积极运动,从而使其生命价值观朝正确方向发展,最后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生命的升华和完善[2]。

在具体步骤中,民族教育中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唤醒生命发展的自觉意识为重点,以提升主体的生命价值和质量为奋斗方向,最终有利于主体顺利构建自己的生命观,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国家认同感,解除主体防范意识,以本民族特点为契机,开创属于自己特色的未来。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虽然也面对着不少困惑和成长的适应性等问题,但是只要深入了解了生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引导他们用开放的视野看待社会,敞开心灵,尊重彼此的独特性,尊重彼此的每一次选择,会更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和三观,建立生命的成就感、树立良好的生活目标、最终有利于生活幸福观的建立。

参考文献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3

关键词:成长教育;建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a-0018-04

多年来,本人一直在践行以追求生命成长为核心价值的“成长教育”,应该说,我的教育生命是在探寻“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成长的。回顾自己建构与实践“成长教育”的过程,可以让同仁们对“成长教育”有所了解,也会为大家进行研究带来一些启发,更会为“成长教育”的生长注入新的活力。

一、“成长教育”的提出

我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在探寻教育目的――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老实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花费很长时间,从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探究,才找到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即成长”,也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成长教育”。

1.未来社会的企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不断提升,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只是需要知识的占有者,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越来越需要专业性强的创造性人才。应该说,就人的发展而言,未来社会不只是要求每个人仅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更企盼他们的生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便需要我们的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努力建构让每个人生命都能健康发展的新教育――成长教育。

2.当代教育的反思

多年来,我国一直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让受教育者获得高分,考取优质学校,将来能有一个好的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教育漠视了人生命的需要,淡漠了人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忽略了人情感和人格的陶冶。教育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灵魂;“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落点。教育的本质应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成长。这便需要我们建构起适合人生命成长的教育――成长教育。

3.生命成长的呼唤

人生命的意义在于成长,“成长”是生命的本质需要。从人的生命发展的特性可以看出,生命既在自然地生长,同时也呼唤、期盼、渴求外在力量引领。无论是生命体内在自生的“生长力”,还是生命体外在生发的“生长力”,都需要教育滋养和激发,需要教育唤醒其力量,开发生命内部的生长潜能,促进身心自主的、全面的生长。就教育本身而言,生命成长对其也有本质要求,引领生命成长的教育不应是“知识教育”,而应是“成长教育”。

二、“成长教育”的架构

当我们明晰了自己的教育追求以后,便围绕“成长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整体架构,探究其理论依据、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力求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框架。

1.建构“成长教育”的理论

为了整体架构成长教育,本人初步构建起“成长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一是建构生命成长理论。“成长”的意蕴非常“深刻”,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看,成长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成长即生长;其二,成长即发展;其三,成长即创造。“生命成长”的内涵非常“丰富”,从生命的整体性看,“生命成长”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身体的发育;其二,情感的丰富;其三,智慧的生长;其四,道德的提升。二是建构成长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成长需要”,“成长需要”是基于人生命成长的立场,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需要。从需要角度看成长,成长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成长是每一个生命体本质的追求;其二,成长是每一个生命体本能的反映;其三,成长是每一个生命体本体的动力。人的成长需要就是个体内在的、根本的一种需要。三是建构成长教育理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自我实现是人性的基本需要。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一种智慧的方式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成长方式,最终让他们能够实现自我。

2.设计“成长教育”的路径

人的成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应针对其成长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我们在设计“成长教育”时,根据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和“成长教育”的价值追求对其进行全方位设计:一是在社会开发促进成长的教育;二是在学校建构引领成长的教育;三是在家庭开设滋养成长的教育。人的生命成长方式很多,我们在设计“成长教育”时,根据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和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设计多种教育方式:一是自主教育――凡是能够自主学习的都让学生自主教育;二是伙伴教育――凡是需要合作学习的都让同学之间互相教育;三是师长教育――凡是个体和同伴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请教师和家长引导探究。总之,在设计“成长教育”的路径时尽可能根据学习者需要建构适合他们成长的方式。

3.架构“成长教育”的机制

“成长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对现代教育的本质探寻,也是对生命成长的价值企盼。要想达到应有的目标,需要建构其实施策略和评价制度。为了全面推进“成长教育”的健康运用,我们建构了以下两项制度:一是建构教师实施“成长教育”的基本方式及评价机制。一方面,从引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建构引领教师全面实施“成长教育”的基本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建构,按照他们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引导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实施“成长教育”。另一方面,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建构评价教师是否实施“成长教育”的制度――不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看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以此督促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实施“成长教育”。二是建构引导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方式及评价机制。一方面,从引领学生关注生命成长出发,建构引领学生关注“生命成长”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建构课程,实践学习,以此引导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好关注“生命成长”。另一方面,从促进学生学习改革出发,建构评价学生是否关注“生命成长”的学习制度――不是看自己成绩提高多少,而是看个体发展如何,以此督促每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好关注“生命成长”。

三、“成长教育”的实践

建立“成长教育”框架后,我们通过实践,不断丰富、验证、修正和完善自己建构的教育,最终走向“成长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1.建构“成长教育”的环境

生命的成长需要适合的环境。近年来,我们极力打造以下几方面环境:一是建构促进生命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利用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例如洪泽湖大堤、洪泽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场所,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我们在工厂、渔场、植物园、农庄、敬老院、车站等场所,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由此,让整个社会都能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沃土。二是建构滋养生命成长的家庭环境。一方面,引导家庭建构适合孩子学习的“教育环境”――每个家庭都为孩子建立学习空间、动手实践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应以健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内容为重点,真正让生活和教育融于一体――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三是建构引领生命成长的学校环境。一方面,学校尽可能从成长需要出发,建立适合孩子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为主,让学生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

2.建构“成长教育”的课程

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程时紧紧围绕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这一价值追求:一是在内容上进行整体架构。一方面,根据人的身心、智慧、情感和道德成长需要,从生命发展层面对所需课程进行整体架构,设计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和体育学科,满足学生成长的基本营养需求。另一方面,根据人的认知方式需要,从操作层面对学科内容进行整体架构,例如,对人文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将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校本经典、课外阅读融于一体,通过这样的综合课程满足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需求。[1]二是在方式上引导自主建构。一方面,让儿童参与课程建设,让他们自主确定科目、自己选择内容,实现课程的自主建构。另一方面,让儿童参与课程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的自主建构。这样的教学是儿童按自己的方式在探究知识,也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建构课程。[2]

3.建构“成长教育”的课堂

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紧扣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建构以生命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成长课堂”。一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努力将课程建构和课堂教学融于一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构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享受学习。二是以“共享学习”为宗旨。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努力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自学和合作解决问题,实现在合作学习中建构课程,在课程建构中共享学习。三是以“实践学习”为目的。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努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自己的个性学习,实现个体课程的升华――在实践学习中建构课程,在课程建构中内化学习。

4.建构“成长教育”的活动

无论是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还是学校教育的实施都是通过活动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在实施“成长教育”过程中,我们在“课程”之外,开辟了一条新的教育途径――教育活动。内容上,我们特别重视整体建构:一是根据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全面设计语言、动作、思维、艺术等诸类型活动;二是根据教育目标实现需要,系统设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诸方面活动。方式上,我们继承传统建构:一是建构“节日文化活动”。根据历史“纪念活动”和学校特色活动的要求,创建“读书节”、“艺体节”、“创新节”和“英语节”,把学校应开设的相关活动都融入到“校节”活动中。二是建构“礼仪文化活动”。礼仪是生命的重要素养,也是成长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我们结合“八礼四仪”的教育要求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开展“小绅士”和“小淑女”教育评比活动,促进学生不断提升文明素养。三是建构“游戏文化活动”。游戏是学生的生活内容,也是他们创造的土壤。学校每年开展一些户外游戏创作竞赛和推广活动,让无序的课间活动变成有益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

四、“成长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积极深化“成长教育”的研究,围绕“统整教育合力”这一基本思路,探究推进“成长教育”健康发展的策略。

1.统整教育网络: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整个教育网络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网络”。打破传统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离的现象,按照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点统整教育目标、任务、要求和内容,让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于一体,构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2.统整教育主体:将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自主教育和伙伴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教育主体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主体”。打破传统的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的现象,按照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特点统整教育内容、要求和方式,让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融于一体,构成多元的教育主体,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3.统整教育目标: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关注知识教育,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教育目标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目标”。打破传统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按照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点统整教育目标、要求和途径,让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融于一体,构成完整的教育目标,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4.统整教育方式:将课程建构、学科教学和个体学习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以学科教学为重点,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课程建构和学科教学以及个体学习的基本特点,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的将课程建构、学科教学和个体学习分离的现象,根据课程建构特点、学科教学需要和个体学习情况统整校本教育活动,让课程建构、学科教学和个体学习融于一体,构成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教育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5.统整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个性课程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强调国家课程,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个性课程的基本特点,对学校已开设的课程、准备开设的课程和引导家庭参与开发的课程进行整合,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体系”。打通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以家庭和社会为主体开发的个性课程之间的壁垒,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打通学段知识、学科门类及以课堂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之间的要求,形成生本课程模式。学科之间既要突出学科知识的特点,更要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年级段知识的保底要求,更要注重对特长学生进行“拓宽教育”;教学方式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关注课外活动和个体自主学习。从而构成融通的课程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6.统整教学体系:将知识体系、生活需要和问题解决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按照知识体系编排课程内容,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知识体系和生活需要以及所需解决问题,对学校各门课程的编排体系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编排方式”。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体系为“单元结构”的编排体系,按照学科知识特点、儿童生活需要和学习生活中所需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整合,建构多维度的课程编排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7.统整教学策略:将课前预习、课中共研、课后实践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课前预习和课中共研以及课后实践的基本特点,对学校每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教学策略”。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认知方式,将课前预习、课中共研、课后实践三方面进行整合,建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成长教育”正在探寻人生命成长的密码,也在试图通过破译生命成长的密码,让生命更好地成长。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但是她还在路上,还在不断地生长。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教学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72-01

目前,生命教育作为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充分认识生物学科这一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学科,发挥生物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来,为学生呈现生命的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领悟生命内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已经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必然选择。

1生命教育含义及特点

生命教育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即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包括对一切自然生命的关注;广义的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关注生命,还包括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总的来说,生命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科学教育,还要体现人文教育,只有当师生在具体的生命活动中体会生命的意义,逐渐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命意识,获得人生快乐的时候,生命教育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生命教育包括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生命教育是智慧的教育,包含了德的智慧、理的智慧和情感智慧。德是生命教育的基本,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于生命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感悟;理是生命教育的延伸,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生命中存在的各种冲突、矛盾和阻碍,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教育;情感是生命教育的终极体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命教育,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命教育的感知的一个过程。第二,生命教育是生命成长的教育。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个情境,一个过程,当学生在学习生命成长规律的时候,会对生命进行顿悟和理解,这才是生命教育。第三,生命教育是有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学生在原来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教育,会对生命经验有一个新的认知和理解的教育。

2如何在高中生物中渗透生命教育

2.1在教学内容中挖掘生命教育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都是以生命教育为主线进行的,因为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重心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熟悉生物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资源,并将其整合起来。例如,生物进化论的生物教学内容可以挖掘为认识生命的神奇这一生命教育内容,细胞的分子和作用可以挖掘为掌握生命的本质,学习衰老与凋亡细胞的特点可以挖掘为感知生命的珍贵,掌握人体稳态的和谐可以挖掘为体验生命的和谐,而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生物教育可以挖掘为感悟生命的价值等等。具体说来,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高中生命教育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例如,在学习艾滋病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不洁传播艾滋病这一知识点,从而形成健康的性道德观念,而在学习性遗传和遗传病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理解《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从而形成珍惜生命的良好态度等等。

2.2在教学目标中设计好模块主题

因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生命教育并不是系统连贯的,因此需要教师结合生命教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规划,通过设计好的模块主题实施好生命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说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命教育主题模块化,并结合模块化主题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协调之后,生命教育才水到渠成。例如,在学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出五个大的模块内容,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达到教学目的:第一个模块是让学生感知运动前后的脉搏的变化,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第二个模块是让学生用“糖卡”模拟吃饭和运动之后的身体反应,学习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具体方法是。第三个模块是让学生学习和思考脊蛙搔扒反射实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第四个模块是让学生学习兴奋剂等激素类药物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形成发展生命的观点。第五个模块是让学生搜集和思考人类在发展生命方面的重大贡献,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2.3在生命教育中注重体验学习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它指向个体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价值,更有着较强的主观情感色彩,因而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体悟生命,实现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体验学习,将生命教育渗透入课堂教学中来。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生物教育中注重实践体验,并不断创新教学活动,如实验探究、社会调查、辩论活动、论文撰写、课题交流等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变异影响”课题,通过探索蚕豆、洋葱等在废电池液体中的的染色体结构变化等,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环境物质与生命健康的关系,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2.4联系生活实例以渗透生命教育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将生命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入生命教育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细胞分子组成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日常食品,认识营养物质的类型和结构,并让学生讨论“糖尿病人为什么要少出甜食,要多吃米饭”这一课题,当学生利用细胞分子组成知识来分析之后,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健康与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起关爱生命,健康饮食的良好生活态度。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可以在联系生活实例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网上搜索等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出发,并注重体验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以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白晓棠.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0.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5

一、办学特色选择,以理念为引领

什么是学校特色?古人云:“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面就是学校特色。它是一所学校发展进程的一个个性表现。在初创阶段,从显性层面上看,学校特色是指工作某一方面优于其它方面,也优于其他学校办学业绩。在成熟阶段,从隐性层面上看,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一种学校精神、办学风格和文化传承,特色学校就是生命化的学校。那么,学校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办学特色。

第一,梳理学校办学历史,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升华并形成学校特色。第二,聚焦学校现有优势,提炼拓展为学校特色。第三,明确学校存在问题,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以文化为核心完善学校特色。第四,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内化建设发展特色。第五,在学校已有“特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和深化学校特色,以此保证学校特色从有到优。

吉林市江机第二小学是一所老兵工企业的厂办校,很久以来企业效益晴雨表就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教学设备落后引发的资源馈乏,因学校年久失修引发的破烂不堪,因工资拖欠引发的收入菲薄如三座大山压在学校头上。在学校面临倒闭还是绝境逢生的决择中,学校于2001年引入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于2003年提出“构建学习型学校,为学生40岁奠基厚重”的办学理念。其理念带领学校走过2003~2004年的一无所有的生存阶段,2005~2007年的励精图治发展阶段,2008年划归龙潭区后可持续发展阶段。其理念引领学校在艰难困境中提升精神力,探讨思维新模式;在系统思考中提升管理力,构筑发展新蓝图;在建立愿景中提升竞争力,打造生命共同体;在改善心智中提升教育力,重塑学校价值观;在自我超越中提升学习力,活出生命的意义;在团队学习中提升创新力,激活群体的智慧;在学习经营中提升和谐力,追求卓越的发展。

在理念深化运行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如果说引领学校发展踏上快车道的办学理念是根,它支撑着学校精神大厦、文化方向,那么让师生幸福快乐成长、活力四射的办学特色就是叶,它彰显着学校培养目标、动机、行为。2006年学校从理念深化角度,从关注师生生命价值、生命成长的角度,提出了以“激发生命活力,成就幸福人生”为主旋律的办学特色——生命教育,确立了在实施生命教育中以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四个文化建设为着眼点,力求将学校各项管理中蕴含生命成长,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升生命质量,学生能力培养中促进生命全面发展,和谐家庭建设中点化家长的精神生命,进而实现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这一目的。理念引领下的办学特色完善了学校文化传承,凸显了学校办学目标,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办学特色构架,以文化为核心

对特色的理解,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把学校个别突出的“强项”表现出来就是特色;有的认为效果显著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就是特色;也有的认为办学效果好,学校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才能谈得上形成特色……在认识层面上的混沌,也导致了实践层面上的错乱。有的把硬件当特色,认为学校有超前的硬件设施和高质量的教师便是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学校;有的把“点”当成特色,将个别学生的突出成绩看成是学校特色的标志;有的把历史当成特色,对于学校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绩只知传承虚名,没有创新;有的把时髦当特色,盲目跟风,经常转舵;也有的把外在形式当特色,注重学校的外包装,但缺乏内涵,只是停留在表面等等。

我们认为上述内容只能成为学校特色项目或学校特点,特色学校建设与发展学校某一方面的特色是有区别的,应该是以价值为核心的文化追求。一个特色学校应该具有文化属性,能让人清楚地感受到其存在的价值,它在我们身边,弥漫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间。如沈正元先生所说,“特色学校实质上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学校文化模式,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一种外在表现,因而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学校,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特色学校建设应该是在学校教育哲学指导下整体构架的,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建设中,最终目标是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幸福生活。

吉林市江机第二小学在以“激发生命活力,成就幸福人生”为主旋律的生命教育办学特色运行中,形成了以价值领导、人文和谐、文化自觉、无为而治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文化,落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管理精髓。学校一是开展了《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办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优质名校》、《如何做现代型教师》等学习、讲座活动。二是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和谐班组评优”活动。“感动江机二小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打造家文化,“优秀家属”评选活动,学校设计了传承文明、奠基厚重的生命教育系列文化流程,出台了系列以激发教师自主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规章制度。全体教师在润物无声的学校文化熏陶下,核心精神、师德修养、综合能力、生命价值得到长足提升。

在生命教育的实施中,结合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学校拓展了以“师德高尚,智慧教学,特色彰显,反思成长”为主旋律的教师文化,升华“宝剑锋从磨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教师精神。关注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阳光教师团队;重点解决教师职业幸福的问题。导航教师理想,播下职业幸福的种子;强化教师培训,打好职业幸福的基础;塑造教师精神,浇灌职业幸福的花果;提升教师的品位,收获职业幸福的果实;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重视发掘名师资源,发挥其文化引领效应。一是以教师为本,提供针对性的教师个体研修服务;二是同伴互助,提供针对团队的协作式学习服务;三是专业引领,提供与梯队专家交流的服务平台;四是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研修互动,引导教师走出校本研修的局限。

学校在生命教育中完善了以“阳光自信,品行俱佳,思维灵活,素质综合“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文化,升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竞争精神。在启动生命教育中,让课堂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让德育从政治说教到生活育德,让教学从知识课堂到情知互动。开展打好生命底色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发展,从而激发生命潜能,捍卫生命的尊严,唤起生命的热情,实现生命的价值。学校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应该给予学生“六基”的课程理念,给予学生养成良好的四个习惯,以文明班级申报、文明个人评选为激励手段,以秩序示范班、环保示范班为评价标准,促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外化到内化,进而提升生命品质。

在全面实施生命教育的进程中,学校拓宽了以“提升素质,心系教育,以身示范,培塑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家长文化,升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泥精神。学校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开展感恩生命,让生命灿烂活动。家长学校一是采取分段集中讲座方式,及时下发各种辅导资料。从生命教育、心理疏导、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等方面对家长进行辅导。二是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班主任、家长及时填写家校联系册、家教日记,在互动中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氛围,进而实现家庭教育引领学生实现生命个体的主体性回归,形成生命发展的自觉。

以四个文化建设为核心的生命教育办学特色,确保学校实现文化自觉是学校崛起的奠基石,文化自信是学校发展的风向标,文化自强是学校成功的加油站。

三、办学特色生成,以课堂为阵地

特色品牌建设的过程一方面折射出公众社会对学校的印象与评价,其实质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学校文化丰富了学校特色品牌的内涵,学校特色品牌展现了学校文化的魅力,这是有形而上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特色品牌建设过程就是学校常规工作的实施过程,学校特色建设只有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不会流于形式。这样一个“上天入地”的工作就是特色学校的生成。为此,学校将生命课堂作为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激发“教”、“学”活力,构建生命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做了如下四方面工作:

1.深化专题活动,以研修文化为引领点亮生命课堂的灵动。学校在激发“教”、“学”活力,构建生命课堂的校本研修进程中,关注教师生命质量,优化教师职业生命的载体,呼唤教师专业生命的回归,形成了以“主题培训—专业引领、年段教研—同伴互助、教学竞赛—自我反思、小课题研究—智慧成长”为内容的生命课堂教师研修模式。主要通过“我的问题我面对”校本培训、“我的教研我做主”校本教研、“我的课题我体验”校本科研主题活动来呈现。

2.实施质量提高工程,以质量文化为核心凝聚生命课堂的厚重。学校在激发“教”、“学”活力,构建生命课堂的进程中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建构了书香班级—奠基厚重、单项检测—质量品牌、学科特色—彰显个性、有效评价—培养能力的生命课堂质量模式,完善了以检测——指导——反思——提高为内容的质量跟踪模式。

3.开展校园文化节,以校本文化为特色丰富生命课堂的色彩。学校在激发“教”、“学”活力,构建生命课堂的进程中开展了书香文化节、英语文化节、“轻轻松松我能行,快快乐乐大家测”学生单项检测活动,丰富、拓展了生命课堂的内涵。

4.打造核心精神,以评价文化为杠杆再现生命课堂的魅力。学校在激发“教”、“学”活力,构建生命课堂的进程中全面落实《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教学质量目标要求》,建立《首席教师评价标准》,创设了“教学质量奖”,教学质量“同比提高奖”。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开展有效教学的学生评价。生命课堂中的学生评价,我们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评价:书本摆放有序,上课倾听有效,坐姿端正挺拔,本簿整洁规范,书写干净美观,这些习惯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伴随孩子形成生命教育中倡导的优雅品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倾听表达,思维发展,读书积累等方面。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团队合作中的小组表现评价,质疑解惑能力的评价,挑战自我的发展评价等不同形式。注重学生打好生命底色的评价: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的感悟评价、学与做的体验评价、社会实践活动收获评价等。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6

[关键词]生命;德育;课程;构建

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以新教育“每月一事”为依托,构建适合农村学生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生命化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实现文化育人。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了学生个性,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一、依托新教育讲演活动,构建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生命化德育课程

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和农村学生特点,将新教育“每月一事”与学校德育课程融合在一起。根据月主题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并围绕“每月一事”分解为周主题,将“每月一事”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借鉴每周班会周主题讲演活动的成功做法,全员撰写讲演稿,全员演讲,既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拓展学校德育课程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思想品德学科与地方课程《安全教育》(人生规划)相整合:两者内容相通,侧重点不同,思想品德侧重于道德说教,安全教育侧重于实例警示实际操作层面,相互补充效果很好。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相整合:将地理知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整合: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语文教师的拓展补充教材使用,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

三、自编教育读本,完善学校德育课程

德育需要关爱生命、关注精神,需要为孩子们的生命奠基。生命化德育是以学生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在生活世界中,使学生体验真实的情感、从而实现提升人格、提升生命质量的目标。德育应该要抛弃过去那些“假、大、空”的口号,从关爱生命、关注精神的角度,帮助孩子去构建一个精神的家园。为此,我们自编新教育德育读本《构建生命化德育,还原幸福完整的生活》和安全教育读本《让生命与安全同行》,培养每个孩子的生命意识。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尊重生命的个性并懂得创造生命的价值。

四、强化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提升学校德育课程

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学校在校园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全校师生精心地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和加工。

1.美化教室。为了浓厚学校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内涵,“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教室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了布置。如室外走廊,悬挂着古今中外名人肖像和名言,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教室内,每个班级都建立起图书角,通过“课间小憩读点书”,阅读课开展读书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汇报会,逐步形成人人争当读书标兵的良好氛围。在各个班级的墙壁上都张贴班级名片、理想树、名人名言、学书作品等内容。通过教室的布置,将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有机结合,使教育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7

一、明确一个观点―教育让生命更坚强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是教育之本。教育之于生命,仿佛黑夜里亮起一盏明灯,照亮了生命的方向,宛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护佑着生命的成长。

当今社会,学生自残、轻生事件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学业压力、考试排名、感情受挫、家长期望、沉迷网络……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在何方?

活着就好,是对生命的尊重;莫负生命,是对生命的升华。我们只有抓住教育中的每一个契机,把美好、珍惜、敬畏、奋斗等汇聚为坚强之源,才能对生命进行最好的润泽。我们坚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行动中,我们一定会看到,教育让生命更坚强,坚强让生命更怒放。

二、确立一个重点―德育的原点是心育

自2007年以来,学校一直发展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开辟了青春港湾,成立了心晴社团。多年来,以青爱小屋为平台开展的活动日趋丰富多彩,学校以团体辅导、讲座、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平台、QQ群线上线下等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014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二批青爱工程项目实验学校。

三、寻找一个突破―校园救护护航青春

学校配备了6套插入式担架和6套楼梯移动担架,一套aeD心肺复苏仪,分布于各相关楼道。现在已形成了集逃生、担架搬移、消防灭火、校园急救于一体的培训和演练体系。通过万事兴公司和急救中心的多次培训,以体育教师和综治队为核心的周庄中学救护队基本掌握了多项急救知识基本掌握,急救本领日趋熟练。根据周庄中学生命教育方案,学校将在国际减灾日和国际消防日等重大教育日开展急救培训和演练,让全校师生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并向社会倡议和辐射。

四、形成一套体系―生命教育方案

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制订了周庄中学生命教育方案,将十大生命教育内容列入学生教育的必修课。每学年制定的生命教育行动计划,知识培训不少于8课时,体验活动不少于4课时。

十大生命教育内容包括:①初一新生军训。②青春期教育。③禁毒教育。④青爱工程、防艾教育。⑤防灾逃生演练。⑥防溺水教育。⑦交通安全教育。⑧应急救援教育。⑨网络安全教育。⑩亲子社会实践。今后,学校将把十大生命教育有关内容融入正在开发的班会课程体系,让班会课程更加丰满、更具生命力。

五、上好一门课程―生命与环境

根据学校生命教育方案,学校今年开发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生命与环境”。此课程被纳入到学校班会课程体系中,做到有本可依。同时,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防艾教育、环境教育等,让学生更好地规划生命,进一步尊重生命和升华生命。另外,学校在国家课程中也渗透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如生物学科中的生理知识教育,语文课中的生命价值教育,政治课中的自信、自强、自省等信心教育,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自救及急救教育等。学校在课堂改革中提出了打造“阳光生态课堂”的计划。用源于生活的真情,呼唤“原生态”的课,让学生学生活的知识;用学会生存的追求,创新“生成态”的课,让学生学生存的技能;用感悟生命的境界,演绎“生命态”的课,让学生学生命的意义。课堂已成为我校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六、共圆一个梦想―坚强让生命更怒放

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立(立长志,志在千里)、勤(勤学业,勤能补拙)、诚(诚为人,不诚无物)、济(济大事,各济所长)、达(达目标,成人达己)。初中三年要让学生达到如下境界: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8

要:徐特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深深地刻上时代的烙印。早期抱着教育救国的宗旨,虽然教育救国的目的没有达到,但他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很有价值的。后期受革命的打击和农民运动的影响,否定“教育救国”,走上了“红色教育”的道路。本文就徐特立“教育救国”和“红色教育”两个时期所进行地教育活动、思想动摇的过程以及二者的区别进行探讨。

关键词:徐特立;教育救国;红色教育

所谓教育家并不是特殊的个人,只是一定时代的社会代表。他的学说,只是时代思潮表现在教育的一个侧面。所以,教育学说不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学说,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学说。徐特立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1877-1927)与后期(1927-1968),这个划分恰好也是从“教育救国”论投身到“红色教育”论转变的界限。

一、“教育救国”论

“教育救国”论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非常重视教育、提高民族文化和素质,并为此而奋斗拯救国家。但这种思想的弊端是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没有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正确途径,企图通过发展教育来解决中国的落后。

徐特立家境贫困,8~14岁在蒙馆学习,15岁辍学,亲身感受到读书的困难,所以他十分关心当地农民群众的学习问题。他边教边学,把几亩遗产田逐年变卖用以买书,抓住一切闲余时间读书。通过阅读,徐特立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徐特立所期待的民主共和国化为泡影。这时,他更矢志笃行“教育救国”,在这一阶段兴办的教育事业和参与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更为可观。1919年,有20年教龄的徐特立已43岁,在湖南政界、教育界名闻遐迩,在别人眼里是扶拐棍的“洋学生”,他赴法国参加勤工俭学,法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926年11月,长沙掀起了声势颇大的,长郡中学校长在省都督的倚仗下开除学生骨干分子,接着又勾结军警拘留学生,旧势力对民主进行了践踏,徐特立不畏,公开为学生辩护,但以失败告终,此时在徐特立“教育救国”的信念上添加了一个大问号。

二、“教育救国”思想的动摇

1925年徐特立从欧洲留学归来,原本想把学得新知识活学活用到实践上,但命运却把他卷入农民战争的漩涡中。大革命时期,他在湖南省教育界已经获得了崇高威望,但仍不免受到旧势力的排挤,在长沙县教育会的选举中没有被选资格,他感受到政治背景下的教育不公平,此刻他对教育的影响力量就产生微微动摇。

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如火如荼,他回到五美乡,发现自己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眼看见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新的世界。使他觉得“自己真正渺小,无知的农民一旦解放了,成了全知全能”。于是,逢人便说农民协会的“伟大”。经过农民运动的洗礼,多年来的思想苦闷一扫而光,他曾信奉的“教育救国”论,而现在要对它否定了。

徐特立曾认为帝国主义非常强大,迫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要赶走外侵,只能指望后一辈。他为这个理想奋斗了二十多年,创办学校和帮助清贫学生。而他亲眼看见自己费尽心血培养出来的贫苦青年,有的一经有了能力就会回过头压迫穷人。同时也感到自己所能教的学生是有限的,靠有限的少数学生去挽救国家是微不足道的。于是,他彻底否定了“教育救国”,清理自己的办学思想。

三、“红色教育”论

1.“身教主义”的新篇章

1927年5月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徐老已经五十一岁,为中国共产党输送了“新鲜”的血液,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光荣成为共产党一员是发展“红色教育”思想的前提。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苏区从历史上就承受一个沉重负担,即文化教育落后,文盲众多,这不利于动员群众支援革命战争与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他提出了《识字运动的办法》,以及一套群众路线的教学方法:

“老公教老婆,儿子教老子,秘书教主席,识字的教不识字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因为识字的方法简便,群众乐于接受,扫盲运动不仅迅速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

1932年,徐特立为培训苏区急需的小学师资,创建了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兼任校长。这所红色师范学校办学条件的建设难度是远甚于当年的,不仅当校长,还做教员,还管摇铃扫地等一些学校事务,在短时间内为革命根据地培养了六百多名教师,他们被分配到各个区乡的列宁小学,成为发展教育的骨干力量。徐特立以革命的精神想办法克服摆在面前的困难,为党对人才的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

2.“红色教育”的严峻考验

关于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性质与方针,即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应实行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还是“共产主义教育”方针。以徐特立为首的教育人民委员部以启发工农群众的民主意识为宗旨,以反封建、迷信为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真正符合土地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特点。

关于革命根据地教育的重点问题,主张以成人教育为重点,而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则主张以儿童教育为重点,徐特立支持的观点。成人教育包括识字班或识字组、图书馆以及业余文艺体育活动。不限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和场所,以能者为师、分散的随机学习的形式学习,统一规模化的学习时间是不能得到保障的。

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建设“正规化”与“游击性”教育的分歧。1931~1932年间,根据地教育在徐特立的主持下,采取灵活多样的非正规的办学形式,推动了根据地工农教育的发展。因为处于被“围剿”的特殊时期,教育亦应灵活机动,跟着战争跑,他提出了“上课军事化,下课儿童化”的口号。

3.“红色教育”的重新点燃

历经长征,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陕甘宁边区不仅是全国人民战争的指导中心,还是国内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徐特立作为教育行政负责人,领导根据地干部和群众为陕甘宁边区人民教育事业奠定基础。他首先关注的是当地环境和原有教育工作基础,从调查出发,逐渐开展教育工作。其教育工作又以扫盲为重点,并通过推广拉丁语新文化扫除文盲,从培养师资人手推广新文字。

1937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日阶段,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迫切转变,一面适应客观情势的迅速变化,更大规模地开展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一面着手制定教育制度、规章和发展计划。徐特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基本上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根据地需要与实际出发,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展教育的道路。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9

一、“三生教育”发展态势及其活动特征

“三生教育”在云南高校开展以来,很多高校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把“三生教育”理念与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结合起来,“三生教育”呈现这么一种发展态势,即地方政府和学校,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维度,以多学科的不同视野和不同研究路径开展“三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把“三生教育”列入各级各类科研和教研课题,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探索“三生教育”的实施问题。红河民族师范学校的“三维渗透模式”,即课堂教学渗透增进思想、主题活动渗透修炼行为、歌曲解读渗透提升素质;思茅师专的“三位一体”模式,即基于专题教学、基于体验的实践教育、基于熏陶的学校文化建设;临沧师专的“三在”和谐生态模式,即在课堂、在宿舍、在社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区文化为载体,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书画、手工、辩论、演讲、小品相声、摄影展、海报设计、校园歌曲主持人、校园服装等比赛,以及以“生存训练”为目的的定向越野比赛;有的还开展励志电影观看活动,排演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话剧;组织学生去戒毒所参观,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志愿者活动。有的甚至以班会活动、团日活动等团队活动主体,开展“三生教育”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综合上述情况,“三生教育”活动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为主体,把“三生教育”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创新工程加以实施开展。二是把“三生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三是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进入校园文化活动;四是作为一种工作育人管理方式,形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以实施;五是作为一种心智拓展训练项目,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形成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六是将“三生教育”列为时间性活动项目定期开展;六是依托校外活动基地等社会力量,建立实践基地开展“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虽然在理论上有了概念性、理论性的认识,但深层次的认识和有效的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仍局限于校园文化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对“三生教育”的教学研究开展较少,在于实践活动体验缺乏有效深入的、深层次的教学研究,大多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贴上“三生教育”的标签,没有实质性的更新和进展,缺乏以“三生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缺乏教学设计上的系统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本科、专科学校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体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特色。“三生教育”怎么搞,是作为一项教育活动还是作为一项课程教学活动?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校园活动为主、抑或以实践教学为主?这是高职院校实施“三生教育”活动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探索切合“三生教育”的价值教育目的,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系统的、成熟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三生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实施好“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

职业性实践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它是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所决定的,这是高职教育的宗旨与关键。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高职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要求上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

(三)知识结构的技能性。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根据特定职业的岗位规范和技能要求,根据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来确定,突出实用性、工艺性、实践性,以能力为主,围绕职业技术岗位,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四)教育强调实用性和生产性。一方面,教育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道德训练,更好地为生产劳动服务。

(五)课程建设以实践训练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职业教育适应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

三、定位的哲学视点

基于上述特点,可以看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一是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三是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一)“三生教育”作为一项价值教育活动,决定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着力点是学生的价值评价问题。

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选择正确的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解决好“三生教育”的首要问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看,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价值观的形成始于他人的某种满足和自己的生理需求,并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需要的发展规律,而内在动力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与价值的实现,实现的程度和质量决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质量。作为价值教育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感悟、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以职业定向性教育为着力点的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性的价值教育本质特征,决定高职院校的“三生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学生以职业岗位为基点的技能培养和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正如黄炎培所说的,“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道德的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相同的行为规范,这应该是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价值所在。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具有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学生跨入社会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得不到有效保障。学生作为劳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和操作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决定着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没有职业精神武装的高职学生对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是比较模糊的,构建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目标的“三生教育”实践模式,其着力点应重在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三生教育”是一项教学活动。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识能力与精神意识是学生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的。学生与所学生命生存生活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三生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立足点就是道德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引导,只这样,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想信念才会转化为学生成才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学生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下图表明:学生认识、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将“三生”的基本认识、能力转化为行为习惯是通过三个阶段、二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即理论认知-感悟-评价三个阶段和实习实训-实践体验二个环节来实现。认知解决的是学生生命生存生活观的构建问题;实践体验解决的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感悟外化问题;评价解决的是学生生命观、生存观与生活观的价值判断问题。这三个阶段的“三生教育”是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体验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实习实训实践体验教学过程的循环,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中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内容作出肯定性反应,体现在态度上和行为中逐步养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使学生由参与学校的德育体验扩大到参与社会的职业道德生活,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成熟的职业人、道德人、社会人,更好地胜任岗位的需要。

(三)实践体验性是“三生教育”的内在要求。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改造人的思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表现为它是以人为本的教真育爱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以人为主体的、真理性的、富有大爱之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三生教育”,作为一种德育实践活动,其本质应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三生教育”不是完整的“三生教育”。引导学生认知、感悟和体验“三生教育”的循环往复,逐渐、逐层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建构性、生产性和创造性,“三生教育”的教育效果才能得到真实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将“三生教育”与生产实践、与实训实习融合,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体验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认知、感悟、体验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理念、行为、效果的统一的“三生教育”,就是要着力把理念转变成行为,使行为转化为效果,使学生具有与求生的专业技能来提高生命生存生活质量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是“三生教育”要解决好的关键。

生命教育的特点篇10

一、“三生教育”发展态势及其活动特征

“三生教育”在云南高校开展以来,很多高校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把“三生教育”理念与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结合起来,“三生教育”呈现这么一种发展态势,即地方政府和学校,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维度,以多学科的不同视野和不同研究路径开展“三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把“三生教育”列入各级各类科研和教研课题,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探索“三生教育”的实施问题。红河民族师范学校的“三维渗透模式”,即课堂教学渗透增进思想、主题活动渗透修炼行为、歌曲解读渗透提升素质;思茅师专的“三位一体”模式,即基于专题教学、基于体验的实践教育、基于熏陶的学校文化建设;临沧师专的“三在”和谐生态模式,即在课堂、在宿舍、在社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区文化为载体,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书画、手工、辩论、演讲、小品相声、摄影展、海报设计、校园歌曲主持人、校园服装等比赛,以及以“生存训练”为目的的定向越野比赛;有的还开展励志电影观看活动,排演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话剧;组织学生去戒毒所参观,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志愿者活动。有的甚至以班会活动、团日活动等团队活动主体,开展“三生教育”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综合上述情况,“三生教育”活动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为主体,把“三生教育”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创新工程加以实施开展。二是把“三生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三是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进入校园文化活动;四是作为一种工作育人管理方式,形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以实施;五是作为一种心智拓展训练项目,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形成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六是将“三生教育”列为时间性活动项目定期开展;六是依托校外活动基地等社会力量,建立实践基地开展“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虽然在理论上有了概念性、理论性的认识,但深层次的认识和有效的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仍局限于校园文化活动。

究其原因在于对“三生教育”的教学研究开展较少,在于实践活动体验缺乏有效深入的、深层次的教学研究,大多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贴上“三生教育”的标签,没有实质性的更新和进展,缺乏以“三生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缺乏教学设计上的系统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本科、专科学校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体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特色。“三生教育”怎么搞,是作为一项教育活动还是作为一项课程教学活动?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校园活动为主、抑或以实践教学为主?这是高职院校实施“三生教育”活动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探索切合“三生教育”的价值教育目的,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系统的、成熟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三生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实施好“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

职业性实践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它是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所决定的,这是高职教育的宗旨与关键。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高职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要求上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

(三)知识结构的技能性。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根据特定职业的岗位规范和技能要求,根据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来确定,突出实用性、工艺性、实践性,以能力为主,围绕职业技术岗位,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四)教育强调实用性和生产性。一方面,教育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道德训练,更好地为生产劳动服务。

(五)课程建设以实践训练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职业教育适应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

三、定位的哲学视点

基于上述特点,可以看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一是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三是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一)“三生教育”作为一项价值教育活动,决定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着力点是学生的价值评价问题。

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选择正确的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解决好“三生教育”的首要问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看,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价值观的形成始于他人的某种满足和自己的生理需求,并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需要的发展规律,而内在动力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与价值的实现,实现的程度和质量决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质量。作为价值教育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感悟、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以职业定向性教育为着力点的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性的价值教育本质特征,决定高职院校的“三生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学生以职业岗位为基点的技能培养和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正如黄炎培所说的,“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

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道德的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相同的行为规范,这应该是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价值所在。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具有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学生跨入社会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得不到有效保障。学生作为劳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和操作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决定着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没有职业精神武装的高职学生对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是比较模糊的,构建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目标的“三生教育”实践模式,其着力点应重在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三生教育”是一项教学活动。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识能力与精神意识是学生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的。学生与所学生命生存生活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三生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立足点就是道德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引导,只这样,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想信念才会转化为学生成才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学生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下图表明:学生认识、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将“三生”的基本认识、能力转化为行为习惯是通过三个阶段、二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即理论认知-感悟-评价三个阶段和实习实训-实践体验二个环节来实现。

认知解决的是学生生命生存生活观的构建问题;实践体验解决的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感悟外化问题;评价解决的是学生生命观、生存观与生活观的价值判断问题。这三个阶段的“三生教育”是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体验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实习实训实践体验教学过程的循环,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中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内容作出肯定性反应,体现在态度上和行为中逐步养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使学生由参与学校的德育体验扩大到参与社会的职业道德生活,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成熟的职业人、道德人、社会人,更好地胜任岗位的需要。

(三)实践体验性是“三生教育”的内在要求。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改造人的思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表现为它是以人为本的教真育爱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以人为主体的、真理性的、富有大爱之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三生教育”,作为一种德育实践活动,其本质应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三生教育”不是完整的“三生教育”。引导学生认知、感悟和体验“三生教育”的循环往复,逐渐、逐层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建构性、生产性和创造性,“三生教育”的教育效果才能得到真实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将“三生教育”与生产实践、与实训实习融合,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体验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认知、感悟、体验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理念、行为、效果的统一的“三生教育”,就是要着力把理念转变成行为,使行为转化为效果,使学生具有与求生的专业技能来提高生命生存生活质量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是“三生教育”要解决好的关键。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平台和切入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管理的效能在被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弱化中消减,因此,成熟的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以职业精神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企业选择劳动者的现实标准。高职教育作为面向就业和职业的教育,企业的需求就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开展,本身就客观而内在地要求“三生教育”必须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这一内在要求的切入点和实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