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资源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1:11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1

关键词:西部地区;资源优势;重新审视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1-0010-0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外延来看主要包括:陕甘宁青新,川藏云贵渝,内蒙和广西。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过十年的努力,西部地区有了迅猛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9年西部地区GDp的年均增长速度11.6%,人均GDp由4624元增加到18000多元,增长幅度是相当大的[1]。但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必须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步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一、重新审视资源优势

土地、能源、矿物原料是西部自然资源的三大优势。然而,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未给西部地区带来明显的增长成效。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除新疆和内蒙古外,其余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东西部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所以,西部地区的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从开发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资源优势。

(一)拥有资源并不等于拥有资源优势

比如煤矿许多地方都有,而有的地方的煤矿却没有开采价值,因此对于这些地方来说拥有资源,但并没有资源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把资源当成资源优势,如果把资源混同于资源优势,就会造成资源开发的盲目性,结果必然是浪费资源,劳民伤财。因此在确定开发前,必须对本区域的资源状况进行深入详细、科学的综合分析,并根据优势的大少,对开发的得失做出正确的综合评价,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选择好开发时机,切忌盲目乐观,一哄而上。

(二)因地制宜的发挥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因此,西部地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放在是否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有效益上,应选准开发方向和利用方式,把握好开发时机,确定合理规模,明确市场流向,真正使资源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商品变成新的开发资金、开发效益,这样,才能打破资源开发长期存在的资本密集、资金回收率低、周期长、投资多、效益低的怪圈,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三)保护生态环境

由于过去的资源开发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更不可能把环境的代价计入到开发成本之中,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化。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也愈发严重。一些地方的资源开发不仅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功能衰退,而且导致了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沉降等地质灾害频发。同时,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价格体系,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凭借对环境、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获得超额利润,却没有建立有效的环境、资源补偿机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党和政府已把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作为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国实施。西部地区是资源富集区,也是我国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对下游各相关地区造成严重损失破坏,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事实。所以,西部地区在资源开发中,必须加强和提高环保意识,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二、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战略

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为了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西部地区应确立以下资源开发战略:

(一)资源开发应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对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由国家选一些大的项目,给予支持和扶植,并相应建立一批优势产业发展基地。一些小的项目,在国家规定的政策前提下可以放开,让省、市一级或民营企业去搞。各地在发展优势产业时,要注重对重点优势资源的开发,不能面面俱到。国家应加大公益性调查评价的资金投入,加强西部地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加快西部主要含油气(煤)盆地和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的潜力调查,推进西部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重点加强矿产资源集中区的矿产勘查,地勘基金应向西部倾斜。

(二)资源开发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开发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资源开发的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成为商品,才能获得经济效益。所以,西部地区必须要坚持市场导向决定资源开发,也就是说,要由市场定位决定产品的定位,决定资源开发的方向、种类、规模、利用方式等等。资源开发要找到市场再开发,或是一边开发、一边拓展市场。如在投资领域上,比较集中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可由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分散的能源资源和其他资源应该完全放开,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进行竞争性开发,从而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竞争环境,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首先,必须对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如:原则上凡是能够从国际市场上低价进口的资源品,尽可能不要在国内开采;石油应该作为战略性储备,尽可能减轻开采强度等等。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应加以珍惜和合理利用。西部地区应重点有序地培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其次,要将“生态环境整治,再造山川秀美”作为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不懈地强化治理措施,严格执法,并且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淘汰不具备资质的市场主体,建立有序竞争、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再次,采取兼并、联合等方式,整合现有企业,组建若干集探采、选冶、加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还要完善进出口政策,提高资源性初级产品出口的关税税率,继续实行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退税政策。

(四)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并举

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好等的综合竞争力低。所以,要发展相关产业必须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将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与城镇建设相配套,并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使资源开发与市场沟通,减少资源开发后的积压、损失,尽量缩短产品变商品的周期。如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年至2009年,累计新开工建设120个重点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改变了西部现对闭塞的状况[3]。当然,要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西部地区的资源能与全国乃至全球联网,参与更广泛的市场竞争,这是需要大笔资金的,在争取中央政府支持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曹玉书.未来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m].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2

关键词:汶川地震民营企业企业再造

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地区的县域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民营企业遭受极为严重的打击。如何避免和战胜危机,已成为灾区民营企业为获得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巨大挑战。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企业再造成为灾区民营企业发生彻底性变革,并得以再生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汶川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受灾现状及机遇

实地调研发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当地民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遭受了严重损失。企业员工伤亡人数众多,员工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绝大多数企业的厂房、生产设备和生产所需基础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震后市场环境恶劣,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外地对灾区信息的缺失和灾情的夸大,灾区民营企业的商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民营企业根深蒂固的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不仅使企业缺乏对经营管理者的制度约束,而且造成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资本流动性差,以致企业融资困难重重。

“5.12”特大地震给受灾地区民营企业带来惨重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全国对灾区的持续帮助和跨省市对口支援将给灾区带来人力、技术、项目、渠道等方面的大力援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灾区的关怀和关注,国内外新闻媒介的舆论传播,无形中帮助深处灾区的民营企业形成特殊而强大的品牌效应;全国各行各业都积极地利用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援助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重建,使得当地民营企业可利用的资源相比震前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幅度提高。

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再造的现实意义

企业再造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mHammer)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提出,指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而灾区民营企业的再造需要对企业整个系统的各要素进行全面的重新整合,而非仅仅局限于流程的再造。因此,本文定义的企业再造指的是企业为了获得再生机会,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产品结构、工作流程、人力资源、营销活动等各个方面的重构和再生成过程,它不同于对企业进行局部性的改造,它是企业要素的全方位的重新整合。

对于灾区民营企业来说,大危机与大机遇并存。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企业再造能帮助灾区民营企业根本上摆脱困境,充分利用机遇,似“凤凰涅”一样,得以新生和可持续发展。

严重的受灾现状要求民营企业通过企业再造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借此去除固有的弊端,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整合并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激发员工重建的信心,恢复商业信誉,从而获得新生。地震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也要求民营企业通过企业再造提高企业对机遇的利用能力和对内外部优势资源的整合能力,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型的重建。

灾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受灾地区的经济支柱,在灾民就业安置和灾区地方经济体系重建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身处灾区的民营企业更应在这一特殊时期和环境下承担并履行企业社会公民责任。因此,民营企业应通过企业再造,走可持续发展型的重建之路,重振地区支柱产业,恢复并发展地区经济。

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再造的主要内容

与其他企业相比,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加特殊和棘手。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再造不单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企业不能采取激进的方式,一蹴而就地实现企业再造,而应该根据现有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性,逐步深入,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再造。在无法实现最优的情形下,努力实现次优,从局部着手,循序渐进地改进管理、用人、文化等一系列现状,最终实现企业全面再造。

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再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战略层面的再造和策略层面的再造。

(一)战略层面的企业再造

思想观念重建。企业再造首先是思想观念重建,它对企业其他方面的再造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动员全体员工改变旧有思维模式,调动每一位员工恢复生产的工作热情,强化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救自己的观念,树立在巨大逆境中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重建理念。

企业战略重新定位。企业必须根据地震后自身问题、现有能力、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重新确定企业经营方向,重新制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整合现有资源和能力,充分发掘当地潜在优势资源,将治愈灾难作为谋求发展的新契机。

产权结构再造。企业产权结构再造大体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即企业恢复生产阶段,企业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同时,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同时扩展融资渠道,以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结合方式,大量吸收各种社会资本;第二阶段,即企业再造深入阶段,企业应在治理结构上打破家族垄断,采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科学管理模式,扩散股权结构,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

管理模式再造。企业应改变原有独裁决策方式,将决策权分散,实行群体决策,民主决策,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管理。同时淡化家族色彩,将更多的权利授权给管理者,建立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机制,完善企业制度,使企业运作制度化。

重塑企业文化。重塑企业文化是思想观念重建的延续和深化。企业灾后的重建发展需要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形成促进企业灾后重建发展的企业文化,不断为企业重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再造要求企业在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的基础上,加入抗震救灾的精神,即在企业文化的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中加入自力更生、团结一致战胜灾难和积极服务灾区的企业文化新要素。

(二)策略层面的企业再造

产品结构再造。企业需要优化和再造产品结构,集中力量开发能利用震后外部机遇和现有资源的优势产品,停止生产无市场空间的产品。同时企业需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行企业的产品升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流程及组织再造。企业流程再造是指企业在重新定位的战略指导下,对原有流程进行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和设计,集中精力于那些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流程,去除与重点业务无关的、多余的流程。企业组织再造是与流程再造一致,对企业组织结构重新整合,将传统面向功能的组织结构转化为面向流程的组织结构,以谋求组织整体效益最佳。

市场营销再造。企业需根据震后新的发展战略,重新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充分利用地震所带来的机遇和特殊人气,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在广告宣传中,恰当融入抗震救灾的相关题材,唤起消费者的共鸣;充分利用对口援助省市的市场,扩展产品的营销渠道;利用地震形成的特殊品牌效应,以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和感人事迹为背景,以自强不息积极重建的企业形象为基础,在品牌中注入团结、奋进、感恩等精神要素,给予消费者振奋和感动的体验。

人力资源管理再造。企业应制定适合人才成长的政策,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的企业环境,以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但对于资金紧缺严重的大多数受灾企业而言,还应同时加大从内部培养和提拔优秀人才的力度;在招聘时,优先考虑企业所需专业和技能的灾区人员;企业应积极开展以心理辅导和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员工培训;在薪酬福利上充分考虑灾区员工的特殊困难,针对员工的受灾情况采取不同的倾向性补助政策。

地震灾区资源型民营企业的再造策略

资源型企业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占有或独占,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现企业的增长,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类型。

地震灾区民营企业中资源型企业占较大比例,并且多数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这次特大地震给资源型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有色金属行业受损严重,锌矿、铅矿和铝矿及其冶炼厂受到了直接影响。而作为我国五大磷矿基地中的绵竹、什邡,在这次地震中,其矿源、矿带几乎造成毁灭,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恢复。

灾区资源型民营企业由于具有对资源依赖的特殊性,因而其再造策略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再造: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利用现有资源。资源型民营企业应立足于企业内部现状和外部环境,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突出核心业务,剥离不良资产。企业应构建资源循环利用成长模式,实现对产品的前端、中端和末端的资源消费的控制和优化,依靠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实现对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发掘可替代的新资源,改变业务方向。特大地震造成企业原有资源严重短缺,企业可通过发掘可替代资源的方式,选择新的发展业务,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产业链向精细加工环节延伸。资源型企业可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逐渐摆脱企业对主导产品的严重依赖。资源型企业的产品包含若干层次,对产业链的延伸既可选择在同一产品层次上的横向拓展,又可选择在不同产品层次上的纵向延伸。

对于受灾较严重,无力独自发展的企业,应积极联合当地或对口支援地区同行业、同类企业中的优势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兼并等形式来进行战略性重组。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受灾企业可借助优势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得以生存和发展,原有资源同时得到充分利用,企业结构也得以不断优化,从而最终实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

对于原有矿源遭到毁灭的企业,应转向相关产业发展。由于原有产业价值链的源头的缺失,企业不可能在原有产业上继续发展,企业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渠道等优势,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间的合作向相关产业转型。企业可利用对该行业的熟悉程度较快地把企业纳入正轨,而且可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资等形式,消除进入新行业的种种障碍。企业还可以借助与上下游相关企业原有的良好关系建立稳定的资源渠道,使得企业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转型后的经营,迅速恢复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

灾区民营企业的重建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恢复重建,而应是站在新高度,利用新机遇,可持续发展型的卓越重建。灾区民营企业借助企业再造的方法,将彻底地摆脱地震带来的阴霾,脱离困境,获得再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michaelHammer,JamesChampy,王珊珊(译).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许跃辉,陆为群.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家族化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2007(6)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3

[关键词]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外生论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0-0048-03

[作者简介]陈支武,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经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湖南株洲412000)

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中外理论界的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1971年安德鲁斯构造的Swot矩阵,可以看成是较早的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企业“能够做的(cando)”(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mightdo)”(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匹配。虽然这个模型有许多缺陷,但该模型事实上确立了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为竞争优势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此后经济学与管理学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因方面,形成了比较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外生论和比较关注内部条件的内生论两大流派。

一、竞争优势的外生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外部环境和市场结构决定的。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分析理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的典型代表。迈克尔・波特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基础,把目光对准竞争对手,构建了包括(1)新进入者威胁;(2)顾客讨价还价能力;(3)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4)替代产品或者替代服务的威胁;(5)本产业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等5种力量在内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他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5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不同而各异。波特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位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因此,企业竞争优势表现在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把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对所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反应能力,强调企业的价格、成本、规模化生产效率的竞争,其核心是效率的竞争。

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先河,他认为合理的产业政策应致力于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环境。其勾勒的5种竞争力量对于企业制定自身战略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但波特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式仍是将企业作为一个“黑箱”处理。认为产业内的企业是同质的,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常常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较高但缺乏运作经验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上的盲目多元化。其次,波特将产业定位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可是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因为实证分析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主要不是外在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斌差异(Rumelt,1984)。再者,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主次难分,忽视了核心能力问题。

二、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内生论认为行业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全部影响的一部分。即使在缺乏吸引力的行业中,只要企业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或能力,同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内生论的主要理论是资源基础理论。wernerfelt(1984)首先提出了“资源基础观点”一词。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也就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wernerfelt把资源定义为企业所半永久性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而巴尼(Barney)则把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在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进而对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被定义为战略性资源。

内生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的能力差异。而企业能力上的差异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能力理论中,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认为工业开展着无限多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由具备能力的组织来开展。其实能力理论与资源理论一样都是从企业内部出发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并且都是以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也正是这一原因,有的学者不区分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将两个理论通称为资源(能力)理论。但由于普拉哈拉德(C.K.pahalad)与哈默(G.Hamel)的开拓性贡献,能力理论逐渐独立于资源理论,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企业所特有的知识(学识),这些知识(学识)是以企业内部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正因为企业拥有独特的知识(学识),才使得企业具有了实现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资源能力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理论,它告诉我们应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而不是从企业外部条件来寻找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它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管理者把目光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并建议他们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进行决策。但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产品市场的同质性和稳定性为前提,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取决于需求的变化;(2)基于“历史有效性”的假设,认为因果关系会自动达到稳定均衡,没有考虑演化的历史过程;(3)机械的企业观,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4)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在竞争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所知甚少,等等。

三、竞争优势分析的理论新框架

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产业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则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石。上述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和内生论对此分别进行了阐述。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成功地单独给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部解释:没有战略资源、核心能力构筑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企业的定位和环境分析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同样,没有对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清晰的洞察,从面形成明确的企业发展主题,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就会无所适从,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也会偏离方向。为此有必要运用系统的、互动的思想将环境与定位、资源以及能力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角度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框架。(见下图)

整合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整合分析框架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i外部环境模块;ii资源模块;iii能力模块;iV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1.外部环境模块

由于企业特有的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其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刚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因此需要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但今天环境问题的动态性、全球性、不确定性等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与威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显然不能仅仅关注内部因素。尤其对于缺乏人力资源、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而言,就不能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建设问题,还要特别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结构缺陷对提升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部环境不仅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成功实施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优势问题分析时,外部环境分析与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协同互动是最基本的思想。

2.资源模块

企业资源包括两类,一是可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二是从事经营的一般资源。所谓战略资源是那些符合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和不可模仿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资源。该模块的功能是企业资源集中识别和战略资源的培育。

应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主题,对比企业的资源存量,判断是否存在资源缺口。如果资源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应以兼并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从外部获取资源;如果能满足要求,则转下一环节,进行战略资源识别。如果企业资源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资源不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不存在,则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战略资源,再返回到存量资源与战略主题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3.能力模块

企业的能力包括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企业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一般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那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性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能力。该模块的功能在于企业能力的集中识别和培育核心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能力缺口。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则通过兼并、战略联盟等方式向外部获取能力;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转到下一流程,进行核心能力的识别。如果企业能力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能力不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不存在,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再返回到存量能力与战略主题的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4.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所谓战略资产是一个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企业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沃顿商学院的保罗・J.H.舒梅克在《动态竞争战略》一书中采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分析法综合确定战略资产,包括战略性行业要素。本文定义的战略资产只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即战略性资源与核心能力。企业根据整合后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即战略性资产,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制定并实施战略,从而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由于环境与资源、能力的动态性,这种竞争优势也只能是动态的竞争优势。为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目标,企业在执行战略实现竞争优势的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环境与内部资源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企业持续成长的资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资源与能力,从而为下一个资源、能力、战略、竞争优势的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晓春.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内涵、成果和趋势[J].经济管理,2004,(20).

[2]porter,m.e.(1985),Competitiveadvantage:CreatingandSustainingSuperiorperformance,newYork:theFreepress.

[3]王核成,孟艳芬.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研管理,2004,(6).

[4]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孟雷.三种企业竞争优势观的整合研究[J].工业企业管理,2004,(10).

[6]罗元青.企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环境分析[J].经济管理,2004,(22).

[7]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2,(9).

[8]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4

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然而,不同国家之间“再工业化”战略亦有本国情景之差。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是其“再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学界、政界和业界对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的关注仍然停留于对美国政府最初提出的个别计划和政策的引介,对最新的政策进展、政策背后深层次的战略动机和决策逻辑的系统揭示仍是空白。缘于尚不完备的信息和认识,有学者对美国是否具备成功实现再工业化战略的基础和条件存在质疑。实际上,为保证“制造业复兴”战略的有效推进,美国政府不仅制定了完备的政策框架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而且构建了多层次的管理和组织保障体系,战略部署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其步步为营、有效展开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必将对全球工业竞争格局、进而对我国的切实经济利益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一)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是构筑新的制造业竞争优势

美国政府提出并实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并不是简单的“再次”工业化,即不是通过促进海外工厂的回归来恢复传统制造业、做大制造业规模。如果仅仅将“制造业复兴”战略理解为“再次”工业化,那么确实较易于倾向性地认为美国不具备实现“制造业复兴”战略的基础,毕竟美国在劳动力成本、产业链配套、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规模等方面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确实不太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逆向回归。但是,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依托其在iCt、新材料等通用技术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数字制造、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全球工业生产体系向有利于美国技术和资源禀赋优势的个性化制造、自动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方向转变。

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特点:首先,“复兴制造业”是美国改变过度依赖金融业和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新的制造业投资活力、减小贸易逆差压力、从而寻求经济再平衡的努力。其次,“复兴制造业”是美国技术优势与产业优势重新配对的过程,是要巩固和加强美国的创新能力。再次,“复兴制造业”的方向是发展新兴产业,争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数字制造、大数据等先进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航天航空、宽带网络、干细胞等新的产品领域成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重点。最后,“复兴制造业”并非要重构完整制造业体系,其重点是率先突破和使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

(二)美国再工业化的系统部署

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体系和措施,具有十分明显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其焦点是那些由美国发明创造但缺乏本土制造能力的高技术产品。2011年6月出台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旨在举全国之力,通过官产学合作加大对新兴技术和技能的投资,支撑能够创造高质量就业、鼓励企业投资于国内制造业部门。2012年7月,“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最为重要的政策文件之一,共包括“三大类十六项”政策建议。围绕着这些政策建议,美国政府各部门及各地区已经部分实施了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建立与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和管理体系。为了保障政策的落实,美国新设立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政策落实的专门的或者由主要政府部门(如白宫、商务部、国防部、教育部、能源部、naSa等)牵头的机构和工作小组。这些机构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为有效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第二,通过管制、税收和贸易政策的配合,提高本国发展制造业的吸引力。政策目标是引导和鼓励资本进入先进制造业,包括为先进制造业实行更为“智能”的行业管理,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管制和审批,降低制造企业投资的间接成本。政策包括: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减税,同时要求企业为海外利润纳税,加大、简化和常态化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R&D(researchanddevelopment)信贷等政策手段;设立新的贸易强化小组,加强对国际贸易利益的争夺。例如,相比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案已经翻番;针对我国稀土贸易的诉讼案背后是美国政府为了加强控制风力发电机和锂电池等先进制造业产品所需的关键原材料。

第三,完善发展先进制造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设施。政策目标是构建先进制造业部门创新体系,主要的政策提案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先进制造业战略,建立识别和优先发展关键领先技术的系统化过程;增加对关键领先技术的R&D投资;修改企业使用高校研发设施的限制,强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嵌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并为企业提供从创立到成长的全方位融资,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商业化创造更为稳定的环境;建设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门户网站,建立可供检索的制造业资源数据库,作为广大企业能够便捷接入的基础设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斥资10亿美元搭建15个全国性“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网络。如奥巴马总统动用了4500万美元的联邦投资用于建设“添材制造”(以3D打印为代表)示范研究所。

第四,大幅提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R&D支持。美国总统的2013财年预算中包括Z22亿美元的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材料)R&D支出,较上年增长19%。相关项目包括“基因材料计划”、“智能”制造、发展生物制造业以及“国家机器人计划”。为了确保和协调R&D投资,政府还设立由商务部牵头的部际“国家先进制造业计划办公室”。

第五,稳固人才管道,形成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人才结构。政策目标是大量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技能工人和专业人才。政策提案包括:澄清民众对制造业的误解,增强制造业就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通过多部门协作,完善先进制造业技能认证和鉴定体系,扩大先进制造业的劳动力供给;大学开发新的教育项目和课程,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关注;设立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奖学金和实习制度,为制造业就业创造资源和提升认知度。已经实施的政策包括两项: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负责“社区职业大学基金”,用于培训200万技能工人以满足产业所需;国防部设立“军方认证与许可特别工作组”,为军人创造胜任高技能先进制造工作的机会。

由此可见,美国围绕“制造业复兴”展开的一系列经济战略部署可以概括为:巩固既有优势,构筑新的优势,消除不利因素,创造有利环境,核心是树立美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

二、美国再工业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是通过制造业的调整振兴重塑美国产业竞争优势。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失业率上升、信贷增长乏力和财政状况恶化的困境。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恢复国内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美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抛出“再工业化”计划。在再工业化浪潮中,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实体经济比例,鼓励制造企业“回归”国内,从这个角度看,“再工业化”是对“去工业化”的反思与纠正;同时,“再工业化”浪潮中,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技术、品牌、专利、标准等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淘汰低技术含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传统产业,从这个角度看,“再工业化”是“去工业化”的延续与升级。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引领的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全面革新,高端消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知识型员工和技术创新等发达国家占有的要素成为最重要的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希望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扩散,冲击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要素上的成本优势,构建新的全球产业竞争秩序和产业利益分配方式。因此,无论是“再工业化”,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其目的都是为了突破发达国家由于虚拟经济不振造成的经济发展困境,通过强大制造业重拾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在产业政策上都反映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重视。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5

关键词:再生资源产业;汨罗模式;优势比较;启示和设想

再生资源产业是汨罗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该市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小废品”做成大产业,这一经济现象被称为“汨罗模式”,深入研究“汨罗模式”对怀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加快构筑商贸物流中心进程意义重大。

一、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汨罗模式”

1、以市场为依托,健全集散网络。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前身是废品收购业,发轫于清代。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废品回收业迅速发展壮大,收购网点遍布全国各地,自发形成了以新市镇团山村为中心的废品交易市场。针对“户户经营、家家收购”的无序状态,汨罗市在2000年提出“建立专业市场、健全回收网络、加快资源集散、壮大再生产业”的思路,从源头扶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一是建设交易市场,规范经营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的原则,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占地500亩的“中南再生资源大市场”,对团山村附近的回收站点、马路市场等实行划行归市,分类设区,结束了废品收购行业“有市无场”的局面。2006年又筹资1.2亿元启动市场二期工程建设,新增市场面积800亩,带动市场经营户发展到2000多家,就业3万多人,收购品种300多种,是中南地区最大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成为全国三大再生资源市场之一。二是建设回收网点,扩大回收规模。支持回收企业联结大城市、大工厂、大市场,到外地设点、合股、联营,在全国30多个省市建立回收网点1800多个,基本上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在资金、政策、信息上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回收大户组建专业回收公司,目前该市年交易量达5000吨的公司达100家。三是建设链接网络,提高集散能力。加强现有加工企业与全国城市专业回收公司的对接,强化专业分工,提高回收质量。该市已与全国105家专业回收公司实行成功对接。目前正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5000多个一、二、三级回收网络中心。引进3家大型物流公司,组建再生资源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再生资源回收、运输、包储、交易、信息一条龙的市场服务体系。规划投资3亿元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和电子信息平台。2008年上半年该市再生资源交易量突破80万吨,同比增长74%;交易额70多亿元,同比增长82%。

2、以园区为载体,打造产业平台。园区化、集群式发展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方向。汨罗市按照“基础设施共有、相关企业共联、有效资源共享、环境污染共治”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先后投资近4亿元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聘请国内一流的研究设计机构编制汨罗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估。现在核心区5平方公里初步完成了水、电、路、通信及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投资近2亿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启动以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对入园的项目,注重从投资强度、平面布局、立体分布、环保设施、绿化率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划和审批。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企业入园生产,使再生资源市场的废品成为园区企业的原材料,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有效配置。目前园区已形成了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区、电子产品制造区、塑料加工区、农机制造区、有色金属加工区等五大功能区,产品和废物代谢链条基本形成。

3、以加工为龙头,促进产业升级。注重提高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化能力,实现由“收废品、卖废品”向“收废品、卖原料”,再到“收废品、卖产品”的转变。一是突出分拣提高回收效益。再生资源市场开辟了废铜、废铝、废不锈钢、废塑、废纸、废橡胶等专业交易区,引进国内外废旧物品分类分拣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改变原始粗放的人工分类、分拣、分捆、分装,推行较为精细的分类拆解、熔铸、提炼、再造,将废料变为工业原材料,成为“长三角”、“珠三角”及园区企业的原材料基地。二是突出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先后引进再生资源加工和制造的企业91家,逐步形成再生铜、铝、不锈钢、塑料加工四大板块,年加工废铜8万吨、废铝10万吨、废不锈钢6万吨、废塑料15万吨。在废金属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中突出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多重处理,大力发展以铜材为主材的漆包线生产、水暖器材加工,开发以塑料、铝等多种材料为主的综合型精加工,逐步实现由单一的原料产品向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发展。三是突出创新提升科技含量。与湖南大学合作,建立再生资源研发中心,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促进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利用。中天科技生产的龙舟牌收割机进入了东南亚市场,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奥力克公司生产的水暖器材全部出口欧洲市场。平桂制塑利用废塑料加工生产的pvc板材和型材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填补了湖南空白。湘北铜业生产的无氧铜棒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以环保为前提,实行可实施发展。始终坚持环保先行,完善废弃物资无害化处置系统。建立完善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工业污染综合防治模式,达到“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效果,较好地解决了结构性、区域性污染问题。一是严格环保准入。坚决落实新上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执行“五不准入”原则,即重污染项目、高能耗项目、产能相对过剩项目、投资强度达不到要求的项目、技术含量未达标的项目一律不能入园。先后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20多个。二是推行清洁生产。投资近2亿元加强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园区内实行统一排水,废水由污水管网收集,通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厂房设计专用排烟通道,产生的废气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回收企业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炉集中处理,产生的废气经活性炭吸附通过布袋除尘达标排放。财政前后共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再生资源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三是狠抓环保执法。加强环保日常监管,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先后取缔土法炼铅、反射炉炼铅、钒冶炼、粗铟加工、废油提炼企业共32家。对产能、环保不达标的46家造纸企业全部实行关停整改。“五小”企业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5、以政策为导向,监理扶持体系。汨罗市抓住试点契机,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打造信用平台。2001年,成立了以财政局牵头,国税、地税、公安等职能部门参与的“再生资源行业财政服务所”,将原属各乡镇征收的税费交由服务所统一征管,纳入市本级管理。并派出会计帮助大户建账做账,创造条件培育一般纳税人企业,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随着产业发展壮大,又重点组建了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计咨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信用平台,突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近几年来,共组织再生资源类中小企业融资10多亿元,引进资金2.9亿元。二是加强政策激励。2002年国家取消再生资源行业“征三返七”的增值税奖励政策后,为了扶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该市制定了以奖的政策。近5年,财政奖励支出达8688万元,占该行业增值税新增部分地方所得的110%。实行这一倒贴政策尽管在初期加重了本级财政负担,但确保了产业快速发展,随着企业成长和返奖比例逐年降低,产业对财政的贡献日益明显。2007年再生资源产业为市本级纯增可用财力2000多万元,2010年预计可达2亿元。三是强化政府服务。汨罗市组建了再生资源工业园管委会,对园区进行统一管理。公安、国土、环保、建设等部门在园区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对入园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建立园区“绿色通道”,为外地客商发放“绿色通行证”,确保企业建设经营畅通无阻。

二、汨罗与怀化发展再生资源业的优势比较分析

(一)政策支持构成了“汨罗模式”的重要优势条件

为了加速汨罗工业园的发展,切实办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汨罗市委、市政府对市内特别是市外投资者到汨罗工业园兴办工业企业项目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再生资源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用地用水用电政策。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规定,按同类地区最低标准执行。用水用电政策方面,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保证每天24小时供电供水;用电按湖南省工业用电目录价执行;现时工业用水1.2元/吨。优惠的用地用水用电政策,给再生资源业的提供了有力支持。

2、财政支持政策。行政规费除岳阳市、省及省级以上的外,实行零规费管理。属汨罗范围内的服务性收费,按汨罗政务公开中心收费标准的50%收取。一是再生资源产业项目税收按实征收。2007年按缴纳增值税额的33%,由市财政奖励给企业投人再生产。奖励比例以后每年递减2个百分点,到2010年及以后,奖励比例固定为25%。二是非再生资源产业顶目税收按实征收。自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之日起四年内,所缴纳增值税地方留存的25%,由市财政金额返还给企业以偿还土地借款,其增值税地方留存超过借款的部分,按不同比例由市财政奖励给企业,即:第一年奖励100%,第二年奖励70%,第三年奖励50%,第四年不再奖励。土地借款四年内尚未还清的部分,市财政不再偿还,转为用地企业的用地成本。企业竣工投产后,头三年所缴企业所得税由市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投入再生产,第四至第六年奖励50%。

3、配套服务政策。一是属汨罗范围内的相关手续,自企业落户合同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由工业园指挥部代为办结。需上级政府或部门解决的问题及办理的手续,派专人全程帮办,协调办理。对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帮办;1000万元以上的,由市级领导帮办;500万元以上的,由部门一把手帮办。二是对工业园区实行封闭管理。相关部门必须经市长批准方可到工业园开展执法俭查,对企业的一般违规违法行为只纠错、不罚款。对在园区吃、拿、卡、要的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一经查实,先下岗、停职,再依法依纪处理。

(二)怀化加快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综合优势明显

1、区位、交通优势。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交通要冲,为“大西南桥头堡”,发挥着“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交通方面,怀化为全国铁路重要枢纽站之一,湘黔、焦柳、渝怀三条铁路在市区成“大”字形交汇,沪昆高速已经通车,杭瑞、包茂高速正在建设,芷江机场距市区35公里,基本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2、资源优势。近年来,怀化依托区位、交通条件,再生资源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全市再生资源企业已达143家,从业人员2200多人,年回收废钢铁24万吨,废铜、废铝6万吨,去年年销售收入46.2亿元,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五省(市、区)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中转、集散中心,为我市加快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商贸流通优势。再生资源产业是大物流产业,怀化近年来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步步高、家润多、佳惠、飞达、苏宁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商业零售企业势头强劲,一大批大型综合、专业和批发市场不断壮大,一大批商贸物流市场正在兴建,大市场、大流通、大物流格局正在形成。2007年,怀化城区已建成各类综合、专业市场58个,营业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有固定店面2875个,摊位13700余个。拥有各类商业服务网点11000多个,从业人员84000多人,年市场成交额在101亿元以上。商贸物流业年gdp已达73.5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18%,批发销售中有50%以上销往周边地区,商品辐射范围涉及周边44个县市15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怀化是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物流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在环城南路、南站、仙人桥一带,集中了商业、物资、供销、粮食、材料厂等七条铁路专线,年货物吞吐量在300万吨左右的专储中转能力在全省居第二位,居怀化市周边地区首位,属于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怀化铁路年货物运输量为1450万吨,其中80%通过怀化辐射输送到周边地区。

三、“汨罗模式”带给怀化的主要启示

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汨罗市委、市政府更是提出了“率先发展、领跑岳阳”的战略构想,全力建设再生资源这座“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从他们的探索和实践中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既要市场主导,又要政府引导。汨罗再生资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的亮点,是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结果。汨罗再生资源产业首先是在废品收购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地方自发形成市场,依靠市场牵引带动本地和外地更多的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向这一区域聚集。政府因势利导,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成立“一所一会三公司”等手段加强引导,优化服务,规范市场,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在发展方向上实现产业化,在发展机制上实现市场化,在服务形式上实现社会化,在运作模式上实现企业化,在生产方式上实现集约化,使原始自发的收购行业转变为一个优势产业。汨罗经验证明: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要克服市场缺陷,必须加强政府引导。用政府“有形之手”把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优的程度。

启示之二:既重产业发展,又重环境保护。再生资源产业如果只重产业发展而不重环境保护,就可能导致四面八方大量废弃物集中涌入,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与发展初衷相背离。汨罗市将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模式,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和“全程控制”转变,探索出了一条“把矿山建立在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谋求发展与环保的双赢。要变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要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要变各自为战为系统化建设,实现各功能区紧密配合,能源梯级利用,物质闭路循环;要变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为新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

启示之三:既需招商引进,又需自主创业。汨罗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中,始终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和支持全民自主创业,引导千军万马投身到产业发展中来,培养一支遍布全国的队伍,构建一个联系各地的网络。汨罗的经验表明,加快发展既需要借助外力,又需要激发内力。只有扩大开发借助外力,才能使自己增添活力;只有深化改革激发内力,才能使自己的力量强大;只有充分发挥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之四:既促财政增长,又促企业成长。汨罗市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中大胆采取让利措施,促进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发展的起始阶段采取财政倒贴的方式来扶持企业成长,大力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提升科技含量和加强环保设施配套建设。汨罗市运用财税这根杠杆,撬起再生资源这一大支柱产业,培植了地方财税的核心增长极。汨罗经验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很有借鉴意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产业的支撑,也是财税的源泉,抓财源建设促财政增长,既要顾及目前,更要放眼未来,正确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跳出财政抓财源,发展产业抓财源,大力扶持企业成长,多放水养鱼,少杀鸡取卵。只有企业成长起来了,才有稳定的财源,欠发达地区才能走出“越收越穷、越穷越收”的恶性循环,驶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

四、怀化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对策建议

怀化在西南五省(市、区)商贸物流中心地位日益加强。目前,全国形成了最具影响的湖南汨罗、北京朝阳、河北中加、广东清远等五大市场和园区,但西南地区尚未有大型再生资源物流园区,而怀化的区位、交通等发展优势是发展再生资源物流园区的最佳选择。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尽早建成面向大西南的再生资源物流园区,成为辐射西南地区的再生资源大市场。

1、总体思路。结合实际,怀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总体思路要立足怀化,着眼大西南,依托自身优势,建设集散市场;发挥协会作用,健全集散网络;以黑色金属为品牌,建立物流基地;以加工为龙头,促进产业升级;以政策为导向,加强服务扶持。通过3—5年努力,把怀化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

2、加强市场建设。一是要选好址,综合环保、地价、交通等各种因素,规划选址应首选中方县中方镇龙井村,这里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交通条件。同时,这里地价较低,适合投资商开发。二是要选好投资商,由于再生资源行业属于特种行业,各种矛盾和纠纷较多,为便于管理拟定向选择在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的龙头企业为投资商,实行由市废旧金属回收市场为龙头、全市再生资源企业和经营户共同参与的股份制联合开发。三是创立好品牌。广泛借鉴和吸收各地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选择好目标市场,确定战略规划,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逐步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影响力的再生资源产业结构体系,成为推进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力量。

3、着力政策引导。再生资源市场为大物流市场,市场建设成本较高。因此,应借鉴汨罗做法,在财税、用地等方面予以倾斜,并在政策上引导城区再生资源企业和经营户入市,并统筹好市直相关部门以及中方县、鹤城区人民政府的有关协调工作,使上下形成一盘棋,共同推动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汨罗再生资源发展纪实》(《岳阳经济》2008第三期);

2、《怀化统计年鉴》(2007年卷);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6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础上,1997年京都缔约方大会形成了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有关工业化国家均要限制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总排放量要在1990年水平基础上降低5.2%,同时也确定了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保护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为了达到减排目的,在京都议定书中引入了由国际排污权交易、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三部分组成“灵活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基本含义是:在京都议定书中做出定量减(控)排承诺的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又产生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以此换取投资项目产生的部分或全部减排额度,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从发达国家获取必要的减排资金与技术,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实现社会经济的清洁发展。

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容量是一种资源,同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一样,是完成经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经济活动主体拥有排放一定数量污染物的权利,等于对相应的环境容量资源拥有了产权。这种环境容量资产产权与其他类型的产权类似,可以通过交易实现转移。环境容量资源可作为一种投资,在买卖排污许可证时,要对交易价格和污染削减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当许可证价格高于削减边际成本时,它将把资金投入到自行削减污染的措施上去;反之,当许可证价格低于削减边际成本时,它将转向购买排污许可证。

清洁发展机制就是利用环境容量资产产权交易来完成的。由于发展中国家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正在开发之中,能源技术普遍比较落后,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落后装备等形式,实现低成本削减。而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均已完成,更新改造周期长,置换费用高,因此削减成本也高。在这种形势下,发达国家为了避开高削减成本而到另一些削减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削减额度。

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对已造成的全球温室气体效应不负历史责任,因此在公约中暂不承担减排义务。但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每年消费的能源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预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所占比例将继续增加,到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既不承担减排义务,又是世界主要污染源的特殊地位,使我国的能源发展态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上面临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压力。

京都协议的实施,对我国利弊共存。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容量的划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我国是排放大国,因此在我国没有对减排作出承诺的条件下,清洁发展机制国际交易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会对我国有许多限制和制约,处理不当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环境质量恶化已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清洁发展机制的要求对我们实现上述目标有促进作用。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机制对吸纳发达国家对华环境投资和技术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最大环境空间的存在,我国不可能长期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因此,对减排作出承诺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减少排放就必须调整我国能源结构,限制煤炭的使用,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大力开发水电、风电、核电等替代能源的道路。由于清洁发展机制使发达国家履约所需的减排费用大幅度下降,从而形成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动力。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发达国家总减排量的20%~60%需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来实现,2008~2012年5年发展中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渠道获取的投资将达250亿~850亿美元,其中60%流入中国能源及相关部门。这些数量可观的资金主要用于: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二是加速水电、核电项目发展;三是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研制与大规模开发利用等。因此,我国在履行清洁发展机制义务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带来的机遇,将过去没有市场价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额通过国际市场交易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为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大力发展农村水电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农村水电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优质能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作为替代能源之一的我国农村水电开发具有五大优势:

1.农村水电资源总量的比较优势

我国拥有世界上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年电能为5.92万亿kw·h。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为3.78亿kw占世界总量的13.22%。其中可开发小水电总装机容量为8700万kw,占我国水电资源可开发总量的23%,位居世界首位。相当于世界水能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巴西全部可开发量的0.9倍、印度的1.5倍、美国的1.6倍,与加拿大基本持平。2001年我国农村水电装机容量为2626万kw,开发率仅为30.18%,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2.农村水电资源的区位比较优势

我国水电资源分布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区。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问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问题。我国西部可开发水电资源为2.74亿kw,占全国总量的72%。目前仅开发了2693万kw,占可开发水电资源的9.8%。其中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5828万kw,占全国的67%。目前仅开发了892万kw,占可开发水电资源的15.3%。开发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极具开发潜力。

3.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比较优势

我国农村水电的突出贡献是:在中央财政非常有限和国家电网顾及不到的情况下,不消极等待,依靠地方集资、群众投工投劳,提前几十年为占国土面积1/2的边远山区的人民提供了基本电力的公共服务,解决了大量无电人口和无电区域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缩小了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差距,促进了区域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农村水电开发利用的历史证明,发展农村水电不仅能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农村水电经过几十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中西部山区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以电气化带动城镇化和工业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了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拉动内需的作用,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在发展区域社会经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大多是退耕还林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在这些地区开发农村水电,用来代柴、代煤、代气,减少农民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不可再生矿物燃料资源的消耗,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4.农村水电开发模式的比较优势

农村水电的开发模式不同于其他大型发电设施。它主要是在远离大电网的地区进行分散开发,就地供电。基本属于地方项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由地方自行审批和投资建设。由于单站装机规模较小,资金量不大,工期短、见效快,有利于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适合地方、社会、企业、外商、集体、个人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开发。不需要像开发大型发电设施那样,由国家财政注入巨额资金。只要国家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村水电进行科学的政策引导和适当的资金扶持,充分调动起地方自身的积极性和发展潜力,就能够达到推动农村水电快速发展的目的。

5.农村水电开发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势

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及核电相比,农村水电具有发电技术成熟,商业化运作水平较高,建设、运行成本较低,电价便宜的优点。目前我国农村水电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各种关键专业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建设施工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单位千瓦造价在6000~8000元左右,较之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的单位千瓦造价低得多。目前农村水电发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97%以上,无论是发电量,还是电能质量都要比其他可再生能源优越。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水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上已经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优先开发清洁的农村水电资源,替代有限化石燃料应是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首选。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7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单位能耗启示

一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

中国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发展,现正在制定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标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15%: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2.25亿千瓦,小水电7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风力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核电投产1244万千瓦,到2020年投产4000万千瓦。这两个规划目前已经明显不符合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其中将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发展规模都进行了大幅度调高。

(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份额目标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定了市场份额目标:2010年和2020年,控股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投资者,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控股装机容量占其总控股装机容量的3%和8%以上。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给发电企业规定这一强制性指标,但这一趋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我国所实施政策激励

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法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在已经进入意见征求阶段的《能源法》中更进一步确立了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的基本战略方向之一。

二 单位能耗描述性统计研究

(一)单位能耗概念

单位GDp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该指标说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

每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掉的能源:

(1)增加值综合能耗=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

(2)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产值(万元)。

(二)一篮子目标规范

2004年,国家开展了有关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和探讨,随后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明确了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三 国外单位GDp能耗演变历史及启示

单位GDp能耗已经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降低单位GDp能耗已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的上升阶段,之后出现显著的下降。

(一)发展规律

工业化初期转向机械化大生产和家园建设必然带来单位GDp原材料需求的显著增加。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化进程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原材料消耗强度仍维持在与GDp增速基本相同的水平。进入工业后期,人们对基本原材料的需求已接近饱和,经济发展从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更多转向文化娱乐、知识教育等更非物质层次,因此单位经济总量的物质需求才明显减少。

经济只有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第三产业才能成为单位GDp能耗下降的长期途径。调整一、二、三产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但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均收入有着因果关系,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第一、第二产业而孤军奋战。那种认为在人均收入尚低之时就可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想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一定困难。

(二)对我国的启示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8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可再生能源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生物能源作为其中一个正在兴起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产业对各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Swot和peSt两种战略分析工具,探讨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生物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能源Swot-peSt模型发展模式

生物能源指蕴含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生物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和资源储量丰富等方面的优势。目前,生物能源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发展生物能源产业不仅利于解决能源危机、保护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Swot-peSt模型及其在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Swot-peSt模型的基本结构

Swot分析:是将企业内外部条件等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该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S(Strength)是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weakness)是指组织内部的劣势;o(opportunity)是指外部环境的机会;t(threat)是指外部环境的威胁。在完成内外部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构造后,可以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此来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胁。

peSt分析:是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用来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进而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评价这些因素对组织乃至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

Swot侧重于内部微观环境的分析,而peSt侧重于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Swot-peSt模型是从一种综合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组织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对的机会和威胁,从而形成Swot-peSt分析矩阵(见表1),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以此来获取决策方案。

根据Swot-peSt模型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画出Swot分析图(见图1),据此来制定组织应采取的战略。

基于peSt的So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寻求快速发展,属于增长型战略;基于peSt的wo战略是面对外部机会,组织内部缺乏优势条件,应充分利用外部机遇改变自身弱点,属于扭转型战略;基于peSt的St战略是利用组织的优势,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属于多种经营战略;基于peSt的wt战略是克服组织的劣势来避免外部威胁,属于防御型战略。Swot-peSt模型分析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单个组织的战略管理分析,作为一种整合创新的方法更被广泛应用于行业、产业的规划发展分析。

(二)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Swot-peSt分析

基于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通过构建Swot-peSt模型,对影响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归纳(见表2)。

通过上述Swot-peSt模型的分析,不难看出从内部因素来看,国家政策支持、料源丰富、生产技术进步较快等优势非常明显,而劣势如成本、技术等问题均可以在今后生物能源开发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善。从外部因素来看,则是机会与威胁并存,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或将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应采取So战略(增长型战略)或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加大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当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时,不断完善市场环境,使能源产品生产、销售环节更加规范化,让更多的人认同生物能源,接受生物能源。

若将横向的环境分析与纵向的产业链分析相结合,从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布局角度,可作如下分析:

横向分析。从Swot-peSt模型进行横向分析可以看出,政治上,国家政策既有优势又存在劣势,某些大型国企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而一些民企则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最终经营不善,消失于市场。但随着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规范,政府也将逐渐减少扶持,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经济上,经济环境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快速前进,该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会吸引大量的国企、民企及外资企业参与其中。社会层面上,我国生物能源的原料丰富但也很分散,无疑加大了运输成本,因此鼓励了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自行建设能源林基地,开发多品种能源植物。技术上,我国生物能源虽然取得了部分自主创新的成果,但整体技术水平还较落后,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纵向分析。我国生物能源产业链主要表现为纵向的产业关联,具体结构是: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包括种植能源作物的农民,油脂厂、地沟油回收企业,油品经销商等;中游则是生产制造商,包括大型国有能源公司,国家批准设立的生物燃料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小厂等;下游是能源产品最终的消费者和用户,包括加油站、使用燃油动力的企业和一些化工企业。

基于Swot-peSt模型的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一)“政策扶持型”模式

“政策扶持型”模式的核心主体是大型的国营企业,主要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该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国营企业强大的资金优势建设能源原料基地,完成生物能源产业链的上游布局;通过参股或控股生物能源生产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改进,在政府优惠补贴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增强企业实力,争做生物能源的龙头生产企业,建立稳固的中游生产布局;而产业链的下游则主要通过行业垄断等手段把能源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形成完善的销售渠道;通过上、中、下游产业结构实现生物能源产业链完整资源的整合。

强大的资金实力使大型国有企业能够投资建设能源作物林,解决了收购原料及运输成本的问题,且自种树木价格低廉,同时又可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二)“自主发展型”模式

“自主发展型”模式的核心主体是民营企业,主要依托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生产规模和技术条件,然而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在资金、规模、技术等方面差距较大,各个生物能源民营企业发展差距较大。仅有少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能走出一条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最终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道路;而大多数企业由于国家扶持政策的缺失和原料危机的制约而最终停产倒闭;此外还有一小部分自主发展的“非正式”企业,包括一些个体“作坊式”的小厂,他们与当地地沟油的收购人员合作或者自行收购,具有强大的原料和价格优势,因此很容易绕过国家的严格控制而找到市场,若政府不强制关门有可能长期存在。

原料危机使得民营的生物柴油企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小部分技术实力比较强的企业通过应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还有一些产能较大的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还有一些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斥资培育建设生物能源原料基地。然而其他大部分技术和资金实力均有限的民营企业只能因原料问题而陷入亏损甚至停产倒闭的境地。

(三)两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对比

将上述两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概括加以对照,得到表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国企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庇护”下短期内稳定性较强,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资金与政策的制约自身难以形成规模化,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在未来发展中,生物能源产业若想真正发展壮大,成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依靠的是全球资本市场,而不是单靠国家的政策支持。我国目前还处在生物能源的推广阶段,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这种支持只是暂时的,业界应提前做好政府逐渐减少扶持的准备,不断规范自身体系,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调控,最终实现“纯市场化”的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模式。

加快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健全生物能源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2005年2月28日我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国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生物能源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通过与生物能源产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该产业相关主体客体的权利和义务,审核批准和监督管理模式,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式、途径和措施,违法行为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等。

加大生物能源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也是阻碍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划拨生物质技术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研究与自主创新,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的关键技术转化问题,接下来国家推动已实现的研究成果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进而加速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能源市场化发展模式。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本身具有政策性强、难度较大的特点。该产业与市场发展关系紧密,涉及多个环节,组成了一个农业、林业、工业、消费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链。我国政府要协调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制定好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消除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的市场垄断行为,让越来越多的有发展前景和强大优势的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进入生物能源领域。基于健全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加强对生物质产品研究,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原料基地,最终使生物能源产品聚焦于市场开发,让最终的消费者认可生物能源。

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只具备初步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基础,仍需要依靠国家的强大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努力争取将政府强制性的行为在政策扶持下转变为市场机制下的企业行为,使生物能源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按经济规律运作,以此来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望.基于Swot-peSt分析范式的中国“走出去”战略环境研究.经济论坛,2006(22)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9

关键词: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对策研究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传承人文文化与生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因子,能够激发人们旅游探究兴趣,并具有良好开发价值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能够刺激旅游者产生文化旅游动机,也能够被文化旅游企业所利用,能够产生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1]

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方面,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多样化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比如四川,它是中国西部大省,地理位置重要而特殊,是汉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历史交会之地。悠久的历史,遗留下了丰富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以文物、史记、古代建筑、特色古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现代文学艺术、科技成果为基础的现代都市景观文化旅游资源。生活习俗、礼仪礼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祭祀、民族体育、民族服装服饰,都能勾起旅游者无尽的想象。但是,这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产业化,必须遵从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和发展规律,经过人工雕琢与天然契合,构建有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又要遵循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在资本投入与产业融资、文化旅游产品规范管理和人才队伍培育及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2]

一、文化旅游产品构建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前提

文化旅游产品是供旅游者消费的物质文化产品,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物质结晶。但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并不必然构成文化旅游产品,更不必然会产业化。要将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生化,必须首先将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提升相关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3]

1.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人工雕琢与天然契合是必经之道

上世纪80年代,四川利用国内和国外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创了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开发了崇州“中华神话宫”、成都“月亮湾”、“世界乐园”。这些文化旅游产品,曾经火爆一时。但是,没过多久,人们的热情和新鲜劲过后,产品项目逐渐凋零,有的项目已经不见了踪影。从这些铁的事实中,四川获得的基本经验是:要使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人工雕琢与天然契合相统一,将人工雕琢的文化旅游产品与自然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结合在一起,才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利用自然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的持续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人工雕琢的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得以延伸,长期发挥吸引旅游者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工雕琢的文化旅游产品,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存在,为旅游者提供互动参与机会,延长旅游者在景区自愿而快乐的留滞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应当依据资源特色为旅游者需求服务

首先,针对不同的旅游者科学合理地设计旅游线路产品,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基本思路。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旅游者出行的目的是不相同的,同一旅游者每次出行的目的也是不相同的。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慰藉心灵;有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有的是为了实现理想抱负,亦或兼而有之。旅游者当次旅游的目的性,决定其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选择。比如寻求心灵慰藉,对于宗教徒来讲,道教信徒可能选择青城山、鹤鸣山,佛教信徒可能选择峨眉山、德恩寺;对于革命者则可能选择遍布各地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同样是放松心情,对于农村人来讲,到大城市,看看灯红酒绿的世界是一种选择,游历名山大川也是一种选择;对于城市人来讲,乡村野趣是一种选择,名山大川还是一种选择。由于人们的身份不同,旅游的目的不同,最终选择的旅游服务产品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必须依据资源特色,设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服务旅游者需求,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其次,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地域性特色纪念品,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必备条件。现时中,旅游者除了通过眼睛观看,留下一张相片或一段视频,写下一些文字外,非常客观的需求就是希望获得独具地域特色的纪念品,留下旅游的经历和念象。在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针对不同人群,做好、做实旅游纪念品市场,做到制作精良,保证质量,合理定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后代人留下我们时代的精神物质财富。

再次,依据特色优势,增加旅游观赏性和参与性,才能深化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比如四川,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景名胜众多,但对一个旅游者来讲,在短时间旅游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却是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付出努力,才能扩展旅游者的视线,使其真切地感受历史、领悟文化。四川众多的地方戏曲、民族歌舞,只有连续不断的再现、演出,旅游者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因此,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地,政府应当在文化休闲广场或者开放式文艺演出场所,提供各种表演舞台。通过购买文化服务,重大文化活动资格积分等方式,让当地人自娱自乐,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当地文化的真切感受,使旅游者能够前来,也能够留滞观赏,甚至成为文艺节目的表演者、参与者,从而增强文化旅游的观赏性,增加旅游者参与异地文化体验的机会,增强优势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美誉度。[5]

二、运用市场规律和政府政策扶持,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规律和政府政策扶持,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

1.加大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的资金投入,为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提供动力

首先,积极营造平等参与经营开发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环境。贯彻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精神,在立项审批、投资核准、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评比表彰、专项资金申请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文化旅游业务公司,使他们处在平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经营,平等地开展合作与竞争。

其次,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融资渠道。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初期是耗资、耗时、耗力的工程运作,仅仅依靠文化旅游公司和企业的资金积累,无法加速其产业化进程。要加速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必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努力争取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信贷支持。

再次,通过公司+个体工商户的形式,提高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资金运行效率。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形式和需求千差万别,因此在各类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都存在大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住宿餐饮和纪念品企业,将他们纳入大型文化旅游公司或文化旅游集团的业务指导范围,通过联保联贷融资等形式,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货币资金的投入量。

2.按照专业市场组建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公司,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健康发展

首先,从整体开发利用区域性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出发,组建专业开发公司。以四川为例,应当依据川南、川西北、川东北、攀西地区和川江、嘉陵江的资源实际,组建若干区域化的跨地市州的大型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公司,负责相关区域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业务。

其次,积极探索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运行规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进程中,唯有通过专业化公司的积极探索,才能建立起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具体行为规范,杜绝各种形式的强卖消费与“温柔一刀”,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

再次、合理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塑造合作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专业公司,应当处理好自身利益与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项目所在地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与中小文化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与旅游消费者的利益关系,为文化旅游消费创造舒适、平和,快乐、幸福的运营环境。

3.强化人才队伍培训,为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提供智力保证

首先,人才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第一资源。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进程中,什么资源最宝贵呢?最宝贵的不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这种资源只是一种基础性资源,没有无法进行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为稀缺的资源是创意性开发与制作的人才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在适合的社会环境和相关资金技术条件下,可以巧夺天工,化腐朽为神奇,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创造出一个个叹为观止的人工雕琢精品。但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如果落在一个庸才手中,则可能变得庸俗不堪,没有任何文化旅游价值,失去文化旅游的意义。

其次,全面培养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所需的各类人才。通过岗前、岗位培训,逐步将初级形态的人才资源队伍,打造成能够适应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需求的人才队伍。

4.规范宣传路径,提升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竞争力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和文化旅游经营者不断地有效开展各类宣传,进行公关,使潜在的旅游者变成本地域实实在在的旅游消费者,另一方面也需要旅游者根据个人实际经历口口相传。

首先,应当积极创建各级各类政府旅游网与专业公司旅游网,便于旅游者获得各类旅游信息,指导旅游者消费。各级各类政府旅游网和专业公司旅游网的版面设计,应当大致统一格式,以便于消费者查找信息,切忌为了版面好看和个性化,各种旅游网花花绿绿,潜在旅游者因无法查找到准确信息,最后临时放弃前来旅游,转投别处旅游。

其次,调动各方力量为旅游者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和旅行服务,为口口相传提供现实素材。旅游者在旅游途中,最为关切的是交通的便捷安全。如果交通不便,安全得不到保证,旅游者一般是不会前去旅游的。旅游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回去后口口相传,将对身边的各类人群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调动各方力量为旅游者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和旅行服务,也是一种宣传,有利于提升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海霞,侯昊鹏.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路径与重点[J].经济体制改革,2011,(01)

[2]刘贵华,张瑶.转化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刘奇葆.以先进文化引领巴蜀文化繁荣发展[n].光明日报,2011-12-15

[4]何常全,蒲鹏阳,曹启富.川北丘陵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5]李贵卿,黄萍.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人才匹配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7,(06)

作者简介:

傅铭,本名傅茂根,男,曾用名傅民、傅茂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1984)和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经济管理)专业(1998)双本科毕业,学士,1963年5月生。现为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专业主攻方向为哲学与法、哲学与经济管。同时还兼任四川合泰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中国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表《“三个代表”论述是新时期的指路明灯》、《成渝经济区生产力布局研究》等论文20余篇,合著《哲学视野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专著一部。

可再生资源的优势篇10

高校毕业生创业资源的比较优势

通过对创业成功企业的研究,我们发现每一名创业者对创业资源的获取程度不尽相同。例如部分创业者选择创业门槛较低的服务业、餐饮业,其自身创业资金较为薄弱,所在行业要求的技术水平较低,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或经营方式,在细分市场中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作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而言,这种方式具有很高的风险,因为创业门槛较低必然引发创业者的争相进入,从而造成竞争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高校毕业生并不具备相应的优势,极易造成创业失败。所以高校毕业生应发挥其个体优势,努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校毕业生创业资源的优势在于技术和创业团队的构建,创业者应注意发挥这两方面的优势。首先,作为高校毕业生其先天优势就在于,创业者个人接收了系统的高等教育,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于一些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专长,这些都为创业者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将自己的专长于市场有机结合,必将产生很高的社会价值和企业利益,知识型创业必将成为未来创业的主要手段。创业团队的构建也是高校毕业的另一个明显的优势,企业中除了要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外,还需要根据行业特点设立诸如财务、研发、管理、销售、公共关系等相关技能。而对于创业者个体而言,如果要精通上述所有技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专业领域交由专门的人来完成是每家企业所必须的,这就凸显了创业团队的重要。由于毕业生所处校园环境中,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较为广泛,这就从客观上培养了大批具有不同门类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其中不乏具有创新能力,怀揣创业理想的同学,这也使创业团队所必须的人才组合较容易实现。

大学生创业资源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