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01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1

摘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建设经济强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立足点。我省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缓慢,不仅消费总量低、比重小,而且与城镇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该论文针对制约农村消费市场扩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力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基础设施消费环境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建设经济强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立足点。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根据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农业人口总数约为5568.7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每人每年增加1000元的消费,我省就能增加内需556.87亿元,其市场潜力令人瞩目。然而,根据《河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占有河北人口总数77.4%的农村人口,仅仅消费了23%的商品;从绝对数上来看,2010年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差距为3584.2亿元,到2012年城乡差距扩大至4848.8亿元,由此城可见,城乡消费市场的差距逐步扩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不理想、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等。针对我省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深入农村进行调研,积极探索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激励措施,力求能够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促进农村消费、改善消费结构的关键问题和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河北省农村的现状而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要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高端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种植面积;二是要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三是要健全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四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调整和优化农产品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区域协调、产城互动、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加强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是要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以及落实扶贫开发政策;二是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清理和规范涉农收费,取消不合理费用;三是要搞活农村经营体制,鼓励有一定条件的农民创业,创造条件发展乡镇企业。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支撑。

三、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增强农民消费信心

一是在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二是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其为农民提供贷款的覆盖率,对农民消费信贷给与利率优惠,使其成为农民贷款的主要途径;三是要加强医疗单位收费的监管工作,减轻医疗费用对农民造成的压力,这对于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流通体系建设,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

企业不仅要只重视商品生产,还要重视农村流通体系的构建。农村市场的开发,离不开完善的流通体系:一是要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发展规范化的连锁超市、便利店,优化农民购物环境;二是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三是建立多元化、连锁化的农资流通体系。

五、关注农民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企业要想在农村市场分得一份美羹,企业在了解农民的需求上多下功夫,研发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商品,才能能赢得农村消费者的青睐。

六、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倡导合理消费

合理的消费结构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合理化,还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农民正确、合理地消费,建立起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合理的消费结构:

七、网购拉动农村内需,释放消费潜力

网购改善了商品流通体系,弥补了县域地区实体零售的不足,消费者不必奔波到一二线城市购买商品,仅需在网上挑选、网上支付和物流快递就能买到在当地买不到的商品。网购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更是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同等待遇和机会。但是网购的盛行,需要相关配套措施,如物流、售后服务等,都需要及时跟进,才能持续地刺激农村消费,拉动内需。

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随着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农村消费观念的进步,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在逐渐增加。此外,开展农村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信社和农户,发展速度缓慢,消费信贷未能成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推助器”。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民消费潜力、就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进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河北农村消费市场的壮大,需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流通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加强农民消费观念的引导,只要各方面齐抓共管,河北农村经济一定会蓬勃发展,河北农村消费市场的壮大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2

(一)生产规模

(二)销售形势

(三)成本与价格

二、政府及企业的促销措施与效果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今年各地政府和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茶叶销售。调研显示,近70%的地方加大公共品牌宣传力度,近60%的产地通过具体茶事活动或资助企业参展来扩大本地茶叶销售,47%的产地注重搭建产销对接平台。70%的产地表示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不同措施的效果比较而言,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茶事活动和资助企业参展效果较为明显,而公共品牌宣传短期内效果尚不明显。

图1政府的促销措施

从企业来看,66%的产区企业重点加大营销力度,50%的产区的企业通过网上销售开拓销售渠道,48%的产区的企业通过简化包装降低成本以促进销售。就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看,64%的企业反应上述营销措施效果较好。比较而言,网上销售效果最明显,其次是简化包装和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其他措施效果一般。

图2企业的促销措施

三、前景展望与营销建议

就体系经济研究室对全国消费及生产形势的判断,国内市场整体需求潜力依然较大,预期消费量仍有3-5%的增长空间。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启动大众消费,我们建议要重点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提早谋划布局面向大众的流通渠道

顺应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趋势,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茶叶流通渠道。实体流通渠道构建上适当调整功能定位,无论装修风格还是功能诉求上都要摈弃传统高大上的定位策略,尽可能体现服务普通消费者的特色。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是面向中青年群体的流通渠道,当前电子商务也是传统渠道的有益补充,对未来茶叶流通模式也将有重要影响。鉴于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建议茶叶企业要提早布局,抢抓以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的先机,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茶叶流通模式。

(二)以消费者需求为依据调整产品结构

调研发现,产品结构调整成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建议部分企业扭转以生产为中心的理念,以消费者需求为依据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要尽快建立企业的消费者跟踪与分析系统数据库,积极进行茶叶市场调研,结合自身优势开发适合大众消费特征的茶叶产品,特别是要集中优势资源推出本企业的明星产品和主导产品。

(三)借助新兴媒体采取精准化营销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趋势的推动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随着市场细分度的加深和信息沟通技术的迅猛发展,精准营销是未来的重要趋势。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茶叶的营销必须提高营销瞄准度,开展精细化营销。精准营销就是从更加细化的层面,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定位,提高市场营销效果的系统性营销策略与实践。精准营销要求精准地细分市场、精准地了解消费者需求、精准地定位目标消费者和精准地信息沟通方式。茶产业要抓住信息时代的重要机遇,实现营销理念的跨越,进而实现茶叶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3

在80年代至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1、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国债和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工具在抑制经济衰退、促进社会有效需求增加的导向作用。

(2)在公债政策方面,德国在1967年制定的《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中,严格禁止政府在经济过热时期发行公债,但它不反对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发行公债。

(3)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增加政府采购和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方面均有较大的举措。

2、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有效发挥微观经济机制在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社会供给的基础作用。

(1)减轻企业负担,并积极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德国政府于1997年元月取消了财产税。财产税的取消意味着减轻企业50多亿马克的负担。德国政府下一步的计划是取消营业资本税。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德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如制定并实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计划,其资金来源于欧洲复兴计划,目的是为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为服务行业与市场营销工作提供资助。

(2)降低国有率,实行公共企业私有化。德国政府认为,降低国有率和实行公共企业私有化,可以为个人和企业开拓新的活动领域,并有助于经济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私有化工作,许多航空、铁路部门如德国汉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已成为私人掌管的企业。

3、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带动作用。德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仅靠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已往发展道路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作为契机或突破口,带动德国经济从低迷走向高涨。因此,所作的主要工作是:

(1)制定和实施“今后四年经济政策目标”。从1994年起,德国政府开始实行这项目标计划,其具体内容为,支持通讯、金融、服务、环保、卫生、保健等应增长的部门,以此创造新的大量的就业机会来对付传统工业结构性生产过剩所造成的失业问题;谋求削减银行在工业中的资本份额,以辣少企业在改革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及为此进行风险投资时的约束与限制;削减福利开支,使全部?福利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超过1/3.

(2)加大教育、科研和培训的投资,以推动包括作息技术在仙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德国政府专门提出一项法律草案,给全部或部分时间参与培训者以资助德国政府还致力于创设新职业工种工作,目前已初步拟设30个职业工种,并开始进行试点培训。

二、日本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最大的问题是内需严重不足。针对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三过”,即设备过剩,债务过大和雇佣过多,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日本政府逐步放宽金融市场限制,诱导实行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并制定新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和综合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规则。在具体政策方面,政府给低收入者直接发放现金地域振兴券,降低房地产交易收入所得税。地域振兴券不准流通,但可以作为现金代用券直接购物,是一种能够直接刺激最终消费的暂时性措施,主要解决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下降的问题。政府降低不动产收入所得税,则减轻了购买住宅的负担,直接刺激了住宅产业的复苏。

日本在采取相应经济政策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同时,正在制定并准备实施新的中长期振兴经济综合计划。当前的重点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和发展新产业,创立新企业;制定综合雇佣对策,解决失业人员的救济和再就业问题。目前被确定并准备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有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通讯和与知识经济相关联的产业;环境保护和与环保相关联的产业;与高龄社会相关的老人的衣食住、保健、医疗、生活护理、文体娱乐等的三大新兴产业,促进日本经济的增长,而且可以使日本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比利时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在比利时,政府部门在促进消费方面行使三大重要间接职能:

第二,健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和规则,如退休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金、医疗、教育、财产保险制度等,并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经营性机构的正常运行。这一职能的发挥需要政府进行长期的规划,采取国家福利与社会保险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使社会逐步建立起适合消费不断增长的宏观环境。

第三,通过不断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税收和利率调节为杠杆刺激消费增长。利率的变动对消费最为敏感,降低利率会使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增加再投资领域的资金总量,从而有利于促进生产活动,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者的收入。税收作为另一项有效措施对刺激消费增长同样重要。比利时的具体做法是,对创办新企业或雇佣失业者的企业予以不同程度的经济补贴和适当的税收减免,资金来源主要是从再就业者停止发放的失业金中提取,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政府、社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而且就业岗位的增加使有固定收入的人数增加,消费的总体水平也就相应地得到有效提高。

四、韩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对策

韩国采取的根本对策是振作景气,改善总体经济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和金融结构改造步伐,增强产业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国内外对韩国经济的信心;及时采取刺激内需政策,扩大财政预算投资规模,提前执行预算计划,一季度基础设施和失业对策预算执行"额达9.8亿韩元,将近全年的1/3;集中搞活住宅建设,年内投放住宅资金达9.4万亿韩元,其中提供居民购房、租房贷款4.5万亿韩元。同时,强化对企业的金融、税收扶持,促进生产和设备投资,降低并保持利率稳定。在此基础上,政府提出“健康消费是美德”的口号,鼓励居民扩大消费。

在韩国,数量众多、财力殷实的中产层成为消费的主导力量。然而,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量中产层沦为低收入层,中产层所占比重由61.1%减为45.1%;相反,低收入层人口却由34.6%上升为54.3%.显然,中产层崩溃是消费冷淡的主要因素,韩国政府在消费政策上把扶持中产层放在重要位置。所采取的政策主要是:

1、扩大对中小风险投资企业和工商业者的创业支援。年内拟安排风险企业创业贷款7500亿韩元,扶持3万多家风险企业创业。同时将自营工商业者创业及经营支援资金由1000亿韩元增至3000亿韩元。

2、强化以中产层为重点的职业培训。适应中产层知识水平较高的特点,主要在金融、电脑网络、音像、信息通讯等知识产业和服务产业等部门,以中产层为对象实施专门职业培训,借以减少中产层失业,并借助其发挥活跃经济的作用。

3、实施综合税收优惠援助,包括对中产层存款给以利息免税及低税等优惠,对中小制造业实行特别税收减免,通过扩大非纳税部分减轻继承税负担,并设法减轻住宅及子女教育方面的纳税负担。

4、维持中产层家庭的生活安定。向中产层家庭失业者提供长期低息“家计资金贷款”,帮助其稳定生活和另谋生计。截止今年4月中旬,接受贷款支援者达17.6万名,援助金额为1.1万亿韩元。

五、越南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的措施

目前越南市场供求关系中存在着一些脱节的现象:一是商品尚不丰富,但却出现了剩余的现象,如钢铁、水泥、布匹等库存积压数量很大,消费缓慢。二是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出的产品却大量积压。三是投资资金严重缺乏,但居民和经济组织的大笔资金却又大量闲置。四是商品和生产价格下降,下降的原因并非由于生产成本和流通费有下降,而是因为购买力和偿还能力下降。

越南有关专家认为,以上问题可以用刺激需求的措施加以解决,但不应该鼓励进口商品的消费。因为这种消费不仅不能促进国内生产,还使得目前尚缺乏竞争力的国内产品受到冲击。现在刺激内需最有效的措施是扩大投资。目前越南国内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有关专家指出,加快投资速度应该迅速落实优惠信用资金计划,尽快发放和促进今年的资金到位。

此外,刺激内需应增加企业投资,加大对水利工程、农村交通、居民住宅、电力系统、生活供水等领域的投资。对于企业,应采取降低税收的方式使之增加积累,提高投资能力;同时降低贷款利率,鼓励企业贷款进行投资;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化的速度。

在消费方面,有关专家认为,应注意不同消费层次居民的需求,对中等收入以上的阶层,除了鼓励他们向生产经营直接投资外,还应鼓励他们进行合理消费。对于生活尚不富裕的普通消费者,则应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的方式解决就业和提高收入;应该面向农村组织商品销售网络,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基金,实施分期付款的购货方式;部分商品价格应该下调,特别是积压商品;对货币贬值部分则应实行补贴。

六、马来西亚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

马来西亚于去年9月实行“外汇管制”,在稳定汇率和金融市场的前提下,通过放松银根,大幅增加公共开支等措施设法拉动内需,使经济逐步走上复苏轨道。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稳定金融、鼓励放贷。为扭转经济颓势,马哈蒂尔总理亲任财长,并宣布实行外汇管制的大胆措施,把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3.8林吉特。同时,马政府还成立国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该公司向10家金融机构注入61亿林吉特资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11.9%,给银行增加放贷提供保证。

2、大幅增加财政开支和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消费需求。在1999年预算案中马哈蒂尔开出了约占国民生产总值6%的166亿林吉特巨额预算赤字,通过公共开支和消费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私人投资和消费,重现经济活力,扭转经济滑坡的局面。

3、放松银根,鼓励银行放贷。央行从去年9月实行外汇管制后,多次调低利率,以鼓励银行放贷,央行法定储备金由今年初的8%逐步调至4%,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对负债比率从17%降至15%.

4、实行振兴经济的税务措施。根据马预算案,原本到2000年应缴付的1999年的所有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将豁免。此外,政府还对一些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如国际贸易公司实行70%的免税率等。

6、配合政府优惠政策促商机。在政府发起的“居者有其屋全国购买产业运动”中,大约200多家企业和银行及几乎所有保险公司参加了该促销活动,银行通过优惠贷款,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削减商品价格,保险公司则为产业购买者提供25%的产业保险优惠及10%的购买产业抵押险,同时个人只要象征性地交1林吉特就可获得1万林吉特的个人意外险。

7、企业、银行、商家等联合启动电子商务,用先进科技开发商机,刺激消费,取得良好效果。去年马电子商务交易为8000万林吉特,预计今年将达到3亿林吉特,此后两年将以每年4倍的速度递增。

七、智利刺激国内需求和措施

智利总统弗雷宣布了八项紧急经济措施,旨在刺激国内需求和促进经济恢复增长。其措施主要包括在财政预算范围内,通过有关部委和市政厅增加在道路、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广开就业门路;振兴建筑业,通过减税鼓励住房销售,同时增加对劳动者住房的补贴;国家银行重新安排中小企业债务,特别免除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及个体户所欠债务的利息和罚款;建立出口信贷保险,完善出口商保险基金;通过国家补贴的办法鼓励私人企业雇用大学、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的在校生;敦促议会尽早通过“失业工人保护法”;增加市政建设、社会基金和学校基础设施基金资金;提高铜产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

《1》齐兰《德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4期

《2》赵文斗《财政货币手段并用刺激内需端倪渐显》《经济日报》1999年6月15日

《3》孙健《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经济日报》1999年6月4日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4

发出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受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回落到9%,增速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今年年中国家已将宏观调控任务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当前,“保增长”成为最重要任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两年多时间内约4万亿元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

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于1998年宣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针对投资过热等问题,于2005年转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此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积极”,意味着我国将再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其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经济。

从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看出,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07年下半年,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其实,在今年年中货币政策已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9月份后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防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此前已表示。

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

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扩大内需已成经济工作重点。初步汇总,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建设,从今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我国去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13.7万亿元,而这次仅两年多时间新安排的投资就达到约4万亿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从十项措施可以看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一大亮点。

这次中央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将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既有利于拉动当前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能有效扩大投资,又能积极拉动消费。

百姓将从十项措施中受益

在这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鲜明。

措施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建设内需驱动型经济的发动机。此次政策调整立足民生,旨在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建设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同时将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将具有重要作用。

措施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搞好这些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建设,全国广大农村将会呈现出新面貌。

措施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作用,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又能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条件。

措施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财政投入,然而,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仍然突出,文化教育事业仍需加快发展步伐。这次国家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必将使我国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广大农村医疗卫生、教育落后的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

措施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恢复重建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要抓住这次宏观调控的机会,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措施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非常大,在全球的竞争力排名靠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和服务业发展,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国家将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让更多人就业和再就业,从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措施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需要3年左右时间,灾区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道路仍然漫长。中央这次加快重建进度,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不仅有助于灾区经济加速恢复,更主要的是惠及广大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帮助他们早日安居乐业。

措施八: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要靠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助于释放他们的需求潜力。

措施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这不仅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利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扩大就业,职工也能更多地分享到企业的发展成果。

措施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扩大信贷会刺激经济增长,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会拉动消费和投资,一举多得。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5

内容摘要:结构性减税政策,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本文对此进行分析认为,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一些增税措施,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的目的,从而使整个税制结构达到优化。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减法效应加法效应

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所谓结构性减税,不是全面地对所有税种进行“一刀切”式的削减,而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削减,同时结构性减税并不排斥结构性增税(邢丽,2009),也就是说主要税种要减少税收,个别税种要增加税收,但在总量上是减少税负的。

总而言之,结构性减税政策,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是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通过一系列“减法”和“加法”措施,对税制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使税收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结构性减税的“减法”效应

减税是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的主要主张,这个学派认为税收是激励个人和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最有效手段,减税能够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关于减税效应,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通过减税,能够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并扩大内需;通过减税,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刺激其投资,扩大生产;通过对出口企业实行出口退税,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通过减税,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稳定。虽然在短期内减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但从长远来说,一旦减税效应发挥出来,带动了居民消费的扩大和民间企业的发展,未来的税收总量必然会持续增长,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的循环过程。减税意在涵养税源,休养生息。因此,减税政策历来被各国作为拯救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良药。

(一)阶段性减税措施

自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实行减税政策,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值税改革试点逐步推广、出口退税适时调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又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主要包括:为促进扩大投资和稳定出口,自2009年1月起,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增值税,降低其投资成本,提高其投资固定资产的积极性,另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

为鼓励出口,我国先后7次提高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等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高产品的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为了扩大消费需求,在两次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基础上,暂免征收储蓄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消费者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个人购买住房实行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并适时放宽了个人转让住房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条件。

一系列的减税政策,涉及税种多,受益人群广,减税金额大,据测算,仅2009年就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5500多亿元。减税措施在鼓励投资、扩大消费、稳定出口、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未来减税措施

今后一段时期,应继续实行减税政策,对一些主要税种进行完善与改革,不断增强税收调控职能,具体的减税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个人所得税。从短期来看,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可考虑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到2500元,以降低中低工薪阶层的的税收负担,同时将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收入由目前的税前扣除标准(800元),调到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一样,以增加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报酬和稿酬的独立就业者的可支配收入;二是减少税率档次,降低边际税率,可考虑将目前的工资薪金所得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缩小为五级,将最高边际税率降低到35%,从而进一步提高中高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促进相关的消费。

调整消费税和营业税。作为调节消费的重要税种,我国目前的消费税仍然对属于重要生产资料的消费品如轮胎、酒精等征税,同时对一些低档化妆品以及在农村有着广大消费市场的摩托车征税的税率偏高,另外对有些奢侈品如高档手表征收20%的消费税,这样的征税方式会使得其价格远高于国外,导致有更多机会到境外去的富人选择在境外购物,从而影响到国内的消费需求。因此消费税今后的改革,应考虑对那些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酒精、轮胎等停止征收消费税,而对低档化妆品、摩托车及高档手表,应同时适当降低税率。

营业税调整的内容也应体现对社会消费热点的支持,如旅游业、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作为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它们,建议对这些行业征收的营业税税率适当降低,以降低成本价格,进一步刺激大众的消费。同时为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考虑调高营业税起征点。

结构性减税的“加法”效应

大规模减税作为应该对金融危机的最有力手段之一,通过减税,企业可以减轻负担,同时民众负担也相应减轻,有利于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的。但是,结构性减税不仅仅是一个“减”字,归根结底是税制结构的优化,所谓优化,就是既要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也要发挥其收入筹措功能,既要注重其短期内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要注重长期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白景明,2009)。因此,结构性减税在减掉一些不合理税负的同时,还要考虑“加法”,即结构性增税。关于增税效应,可以归纳为几点:通过增税,可以缓解由于大规模减税带来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通过增税,能够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作用;增税后,政府会把筹集到的资金支出去,这种支出也会形成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事实上,近几年的税制改革中,也实施了部分推动结构优化的的“加法”措施,如实施燃油税费改革,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适时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等增值税优惠政策;较大幅度提高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提高卷烟生产环节的消费税税率,同时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一道消费税。今后的税制改革中,应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可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改革资源税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能源供求矛盾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共识,而我国现行的资源税税制却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主要体现为:现行的资源税仅对矿产资源和盐征收,征收范围过窄,导致那些没有征税的资源浪费严重,不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税率过低将导致资源价格进入市场的成本过低,不利于企业和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量计征”的征收方式,不能凸显资源的稀缺性特征。

因此,资源税应进行如下改革:在征税范围上,应进一步扩大,可考虑将矿泉水、地热等资源类产品纳入其中;在征收方法上,实行“从价计征”,按比例征收,税率在3%~8%之间,也就是根据资源的优劣程度及地区差异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通过上述改革,可以更好地消除资源价格扭曲,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开征环境保护税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使得气候和碳排放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环保资金。然而我国一直以来缺乏独立的的环境保护税种,治理污染的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排污费筹集,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税制的绿色化程度不高。因此,我国应加紧开征环境税。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逐步开征以下环境保护税税种:大气污染税。该税的纳税对象为排放污染气体的企事业单位,其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纳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等。水污染税。这是政府对向地表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废弃物、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垃圾税。垃圾税以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排放的各种固体垃圾为课税对象,以排放固体垃圾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苏昕等,2005)。

(三)完善消费税

我国现行消费税征收范围仍存在“缺位”现象,一些高档消费品例如保龄球、高档时装、保健品、高档家用电器和环境污染大的物品如一次性包装物、含氯汞电池等没有征税,没有很好地起到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以及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此应考虑将上述产品逐步纳入征税范围。

(四)开征社会保障税

目前我国没有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部分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难以保证,影响到他们的即期消费,因此,应考虑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税制的具体设计上,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应为所有参与社会保障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项目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个;税率应分项目制定差别比例税率,具体为养老保险为18%(单位缴纳12%,个人缴纳6%),失业保险为1%(单位缴纳),医疗保险为6%(单位缴纳3%,个人缴纳3%)。

结论

在我国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大规模减税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最有力手段之一,有利于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的。但是,结构性减税不仅仅是减掉一些不合理税负,归根结底是税制结构的优化,也就是结构性减税的“加法”效应。

总之,本文在对结构性减税的“加减法”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减税措施,能够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增税措施,能够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的目的,即通过实施上述结构性减税的“加减法”,最终使得我国的税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丽.开征环境税:结构性减税中的“加法”效应研究[J].税务研究,2009(7)

2.白景明.正确认识减税效应[J].中国税务,2009(3)

3.苏昕,杨林.我国环境保护税费政策及其效应评析[J].税务研究,2005(12)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6

沈丹阳表示,2013年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但利用外资面临的总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外贸面临的国内环境或进一步向好,但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制约外贸增速稳定增长的阻力仍然很大。

消费空间有望扩大

沈丹阳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企稳迹象逐步显现,是消费增长最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未来国家将加大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将为扩大消费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关于促消费的政策问题,沈丹阳表示,促进消费的政策需要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商务部将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即将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将对促消费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并陆续制定配套的具体政策。

对明年消费形势的判断,沈丹阳表示,受国外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国内市场运行下行压力因素的影响,消费方面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如家电和汽车及相关商品的销售增速放缓、大中型流通企业的销售增速回落、上海等大城市消费增长较慢,餐饮消费增长势头放缓等情况和趋势表明,未来扩大消费仍将面临不小的制约和压力。

沈丹阳表示,2012年我国消费形势出现“V”形走势。年初消费形势是“稳中趋缓”,8月份以后是“缓中回升”,预计全年消费增速约为14.3%。据相关分析,2012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这既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也是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的表现。

未来吸收外资规模仍将保持平稳态势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前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0.2亿美元,同比下降3.6%。11月当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9亿美元,同比下降5.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对于2013年利用外资的形势,沈丹阳表示,未来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总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具体表现为:全球投资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投资向其他国家分流比较明显、部分国家近年来渲染中国投资环境恶化影响部分投资者的信心、国内各种要素成本上升等。对此,商务部认为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采取积极而有针对性的措施,既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也要想方设法稳定外资的规模。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理性消费

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背景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逐步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各个国家积极努力出台各种对策,以消除或削弱此次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也从各个层面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密切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等等。中国还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

为了刺激国民的消费,针对市场较为疲软、通货出现紧缩的问题,我国提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方针,党中央、国务院于11月初及时制定了要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提出要实现从外向经济向内需经济体系的转型,以减少外部经济动荡对中国经济的损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2008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国将增加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同时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二、正确认识扩大内需与促进消费的关系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外贸拉动。去年投资增长25.7%,出口增长28.4%,消费实际仅增12%。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尚未形成合力,特别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明显失调。

在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主要的马车,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出口从本质上说仍然主要是进口国的消费,由于全球消费下降,全球经济贸易萎缩,许多国家出口下降。投资主要由企业及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组成,企业及个人投资仍然主要取决于销售,取决于消费。政府投资的适当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依靠财政收入的政府投资毕竟是相对有限的,政府投资和财政收入仍然与消费密切相关。因此,解决目前经济危机的关键仍然是消费。

为此,亟待通过扩大消费,形成“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实际情况也表明,我们在扩大消费方面的潜力很大。针对这种情况,眼下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深入研究消费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扩大内需,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消费券的兴起与利弊

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是各国和一些地区政府在经济不景气、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为促进民间消费而设的、限时的辅助货币机制。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副衰退时,政府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至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景气的复苏。虽然消费券是以促进消费为目的,但也可作为社会救济工具之用。也有两者相混,既以振兴消费为目标,实施方式又如同社会救济。

目前,全国各地发消费券的热情高涨。消费券的发放,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为刺激当地消费增长,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

消费券的最终目的是要刺激消费,那么首先要理清的就是消费券刺激的是哪部分消费,以及刺激的到底是哪一部分人的消费?按照“百分百刺激经济”的成都消费券的成果分析,虽然在转化率上远超人们意料,但是从“消费券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大米、油、调料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来看,对真正意义上的刺激消费的成果并不大,拉动内需恐怕就更无从谈起。

另外,消费券的发放,真正带来市场的消费行为了吗?拿到消费券的是市场需要的消费主体吗,恐怕也不尽然。尤其是,通过摇号产生的消费券得主,真正需要这些消费券吗,而需要从实处解决生活困境,需要这些消费券以解“燃眉之急”的人们,又如何才能拿到这些“救命红包”呢?并且,在个别城市和地区,消费券在发放时遭到市民哄抢,场面一度非常混乱,甚至使得消费券的发放被迫中止。总体上说,国内部分城市发放的“红包”、消费券,都可以归结为对于弱势群体的特别补助,但不同城市,是否可以权衡、反思,是否尽最大努力扶助了民生,而弱势群体能否通过能够“红包”、消费券这些东西,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是不确定的。由消费券的发放而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也需要引起深思,真正要体现理想的人人有份的发放范围,恐怕短时间内也难以见效。

消费券发放之后,商家是否会乘机提高商品价格,或者提供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呢?按照商家逐利的本性,恐怕这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所谓的“消费券”,也不过演变成一种变相的促销手段而已。

消费券即使有效,毕竟是短期的刺激效用,是经济政策中的“兴奋剂”,不可长期反复使用。持续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根本着眼点还是如何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养老统筹等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有钱花、有钱敢花。

四、刺激消费还需保持理性

现在各种形式和名目的消费券作为短期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可行措施之一,但是长远的经济复苏之路,决不是几个企业的消费券就可以力挽狂澜的,我们依然要清醒地看到,心病解了,消费才有底气。扩大内需,先得以人为本,减轻和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意愿上做足文章。

制约消费的不单是收入,由于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预期消费支出增加,即使家庭总收入涨了,人们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不同的社会成员几乎陷入同样的烦恼: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这些后顾之忧,归根结底,是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且覆盖面低。

当务之急,是采取有力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把增加居民即期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让利益分配适当向普通居民和贫困地区倾斜;健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打好扩大消费的政策“组合拳”;着重解决扩大就业、完善社保、深化相关改革等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教改、医改、房改、社保改革现存的顽症积弊要在整治中动真格的,稳定和刺激支出预期。这当中,政府应有更大的作为。同时,应完善消费环境,推促储蓄型消费转向信贷型消费,积极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日常消费的快乐。

刺激消费,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理性消费,选择正确的消费取向,确定合理的消费结构。

选择正确的消费取向,确定合理的消费结构,进行适度消费。十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呈现出奢侈性的特点。奢侈性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适度消费提醒我们,在消费时,必须对自己的收入能力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符合收入状况,能够到期支付,这种消费行为就是一种合理的消费;如果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没有消费能力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并且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选择正确的消费取向,注意改善消费的质量和结构,使“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漂亮、住房讲宽敞、出行讲快畅”的消费时尚,逐步融入大众生活;尽可能增加有利于增进健康、提高素质、开发智力、培养后代的消费支出。要防止陷入消费误区,坚决纠正和摒弃挥霍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的“欲求消费”现象,使人们养成理性、健康、文明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确定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人们的消费可以分为两种: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物质消费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消费,精神消费主要是娱乐身心、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各种消费。要使消费结构趋向更为合理,就必须正确处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消费不仅仅只是吃、喝、玩、乐,它也是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积极的行为。要引导人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统一,努力提升精神消费的水平。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就是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俭以养德。在这样的消费观念指导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必然出现积累型、保守型的特征。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徘徊于较低的状态。现代消费是对传统消费的继承和扬弃。应矫正消费者传统的落后的思维模式,引导个人消费行为走向理性化,使人们逐渐树立“敢于消费、善于消费”现代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吴柏麟,尹伯成.经济学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劲松等.经济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

[3]李明泉.经济学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吴祖明.提倡节俭与鼓励消费.求是,2003.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8

一、深入研究居民消费变动的规律和特点

当前我国GDp收入水平跨度大,使消费市场具有丰富性、多层次性,各地消费取向、热点等也具有较大差异,同样的收入和消费政策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消费传统,研究这个发展阶段居民消费水平变动、消费结构升级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消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的关系,什么样的收入结构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人口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哪些城镇化模式更能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不同特点,扩大消费的不同取向;大宗消费的构成、分布和发展趋势,消费热点的形成和转变;服务性消费的比重、构成和发展方向;老年消费的兴起过程、扩展速度和演化规律。这些研究要根据我国人均收入增长的趋势,区域之间消费市场的联系和演进特点进行。

二、采取多种政策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我国最终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低,根本性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一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比重上升,居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全社会可用于投资的部分过大,用于消费的部分较小。二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高收入群体储蓄率高、消费率低,而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增长受到收入增长的制约,导致整个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因此,要抓紧制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

1、加强对初次分配的调控和监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加大对劳动、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过程的支持和保护,加强对资本、管理等要素主导分配过程的调节和监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制度,促进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同时,完善国有企业高管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建立健全对垄断行业、垄断企业收入监管制度。

2、加大对再分配的调节力度。进一步运用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未来几年调节再分配的重点:一是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在今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继续降低中下收入群体的税负,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力度。二是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和公平分配,真正使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受益;同时推进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扩大和完善房产税制度。三是继续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的补贴,完善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补贴等机制,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四是全面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公共医疗、教育等支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减少城乡低收入居民未来支出负担。

3、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来源。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多方面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在发展经济、活跃市场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重。一是支持居民通过劳动、技术、知识等要素增加收入。努力营造就业、创业、兼业的良好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鼓励支持各类人群通过提供家庭服务、社区服务、市场服务等增加收入。二是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主要依靠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投资收入,过多的“炒房”收入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在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多、物价和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应当实施积极的资本市场政策和综合措施,加快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引导居民资金进入并获得合理投资收益。要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实行较高的分红比例(如达到净利润的40%―50%以上),使全体股民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三是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居民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降低灰色收入比例,形成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和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另外,还需积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加快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生活能力。

三、建立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模式和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是增加供给,投资被当作扩大生产和供给能力的方式,而消费需求则被当做一种自然的存在形式。宏观调控模式中促进投资和出口的手段较多,而调节消费的手段明显较少;财政支出模式也是以支持投资和出口为主,支持消费的方面明显较少。在应对东亚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些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调控机制。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习惯于把主要精力用在招商引资、增加投资项目上,很少从扩大消费角度考虑问题、采取措施。为促进需求结构调整,扭转消费率下滑的趋势,必须尽快改变观念和做法,建立有效的调控模式和机制。一是把促进消费作为调控需求结构的重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需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是逐步降低净出口比重,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大力提高消费率。加强消费调控的主要理由是,现阶段居民增加储蓄、各地扩张投资的趋势很强,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促进消费扩大。最近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指出,如果中国不使固定资产投资向消费转移,将有一天没有项目可投资。扩大消费已成为我国投资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依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对提高消费率的政策导向是明确的,但未提出具体数量目标,还要进一步在详细规划或专项规划中制定必要的发展目标,并综合运用金融、财税等手段来实现。二是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支持消费的比重。政府财政支出要改变长期形成的支持扩大供给能力的模式,逐步降低支持投资和出口的支出比重,提高支持消费的支出比重。这包括在保持公共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增加公共消费的支出;在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时,增加促进居民消费的支出;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在投资领域的积极作用,更多地把财政资金用于消费领域。三是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扩大消费的机制。转变地方政府过度依靠投资发展经济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更多地依靠扩大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促使各地政府把追求GDp增长转变为追求居民收入增长,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低收入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增强本地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四、进一步研究实施鼓励居民消费的中长期政策

今年鼓励消费政策有一些调整变化,但不应该是消费政策的收缩或撤退。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政策不能是一种短期政策,而应当适度中长期化。主要理由是:一方面,当前消费需求变动的影响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波动反复,我国面对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而4万亿投资计划已基本结束,投资不能再继续扩张;同时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需求收缩的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如果消费增速持续性下滑,可能引起经济较大波动。另一方面,调整需求结构要依靠持续性政策的推动。我国内需与外需结构的调整已刻不容缓,投资与消费结构的调整也到了关键阶段,而短期内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难以较大改变,前两年出台消费政策的效应已经递减,需要中长期消费政策的推动。

进一步研究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改善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条件;有利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展现代消费方式;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状况。综合起来,可中长期实施的消费促进政策包括:一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政策。家电下乡政策要扩展到城镇低收入居民和进城农民工家庭,间接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二是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以旧换新政策。既可带动相关产业调整升级,又能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三是支持服务性消费政策。如支持文化消费、健身消费、旅游消费、社区服务、家庭服务、老年服务等消费政策,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四是支持节能产品、新能源产品消费政策。政策范围可扩大到各类节能、运用新能源的家电、汽车、建筑等产品。五是支持消费信贷和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政策。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扩大现代消费方式的规模和比重。这些消费政策,要精心设计,规范运作,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增强可持续性;还要努力降低商品流通、居民出行费用,改善消费服务设施,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

同时,要研究减少高档商品消费限制的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口的高档或名牌消费品实行高关税政策,使其价格大大高于国外,这实质上是限制消费进口高档商品。据商务部调查,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等5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的价格,我国内地比法国高出72%,比美国高出51%,比香港也高出45%左右。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比重上升,国内居民每年花掉2000亿元人民币从境外购买名牌商品。为适应这种消费升级的趋势,有必要适当降低进口高档消费品的关税税率,引导境外购物需求向国内市场回流。这对我国关税收入、国产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有利于提升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带动国内高端消费和相关需求扩大,还有利于促进国内高档消费品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国产品牌的崛起和发展。

五、着力增强城镇化对扩大消费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拉动需求的根本动能,不在于城镇自身建设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增加,而在于城镇发展为农民提供安居乐业之所和农民消费方式的深刻转变。我国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进城农民工没有真正转化为市民,制约消费方式转变和消费需求扩大;二是城市建设脱离实际过度扩张,影响城镇化拉动消费的作用及可持续性;三是产业发展空间制约就业机会增加,弱化了城镇化拉动收入和消费增长的效果及稳定性。加强城镇化对消费需求的带动效应,必须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扭转城市自我发展的倾向,推动城镇建设与人口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城镇化真正转到带动农村人口有序进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转变消费方式的轨道上来。

1、合理选择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城镇化模式。稳定和完善大城市的发展格局,继续发展中等城市和城市群,加快小城镇和小城市发展。加强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小城镇,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全方位扩大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效应。未来一段时期,加快城镇化并增强其对扩大消费作用的重点在中西部,要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9

1.多元化的策略。

随着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的不断变化,或多或少都会对企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为了有效改善这种不良现象,企业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本企业的市场地位,积极进行规划。甚至有些产品已经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必须及时停产或将产品转移到其他地区。例如,随着我国禁烟令的颁布,许多烟、酒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因此,该行业的企业应该及时调整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停止继续生产烟酒,技术许可的企业可以转向生产一些不受限制的产品,剩下的企业可以将烟酒销售给那些限制条件不多的地区或国家。

2.协调性的策略。

协调性策略也称作改变策略,指企业运用自身的潜在力量来化解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中一切不利因素。在协调性策略的指导下,确保了企业的营销活动符合当下的宏观环境。然而,企业只有做到以下几点才能采取协调性策略,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第一,企业不能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必须确保企业有一定的资金基础;第二,企业不能严重丧失原有的市场占有率,确保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贯坚持原有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将以上内容具体落实到位,采取该种策略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

3.抵制性的策略。

抵制性策略只有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和强大的实力的企业才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一些不利的环境变化,将对企业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在采取该项策略时,企业应该时刻注意不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更不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声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有效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二、在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中采取的措施

1.采取同步性的措施。

在适应了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之后,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应该结合微观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的营销方式。在同步性措施的指导下,对于本身就已经跻身领先地位的企业,能够不断保持这种领先的状态。而对于处于竞争企业的发展之下的企业,能够提高本企业的发展地位,实现全面均衡地发展。可见,企业积极采取同步性措施,确保了企业跟上大部队的步伐,保持在同一水平,实现了市场中企业的均衡发展,避免企业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挖掘了企业的潜能,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2.采取改变性的措施。

随着市场营销环境产生的巨大变化,企业不得不将不符合市场的产品进行淘汰,甚至停产该产品。但是在改变性措施的指导下,企业不能轻易放弃对该产品的经营,应该采取积极的改变措施,促使对企业不利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彻底改变产品在消费者观念中固有的形象,促使消费者进一步全面了解该产品。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适当进行促销活动,以数量取胜,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由此可见,改变性措施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量,遏制了企业巨大经济损失的发生。

3.采取适应性的措施。

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应该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自己的产品。然而,由于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同,对于一些价位较高的产品即使喜欢,却望而却步。因此,企业应该设计好产品的不同价位,扩大消费者的年龄层次,尽可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同时,企业也要注意适应性措施并不适用在所有产品的销售中,因为,有些产品本身的价值就很高昂,如果企业一味迎合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将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降低,违背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初目标。

三、完善企业文化,加强其影响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发展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企业员工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工作。随着市场营销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加强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实力,实现企业长远地发展。首先,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要建设出一支完美的营销团队。上到公司高层下到各级商,加强对他们的严格培训,不断提高团队之间的默契度,形成一支高质量的营销队伍。在优秀的营销团队的指导下,企业能够积极应对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都严重忽视了对员工的文化熏陶,导致员工进行营销活动时无法展示出公司的文化底蕴。所以,企业应该针对各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的培训,切实提高营销团队的整体水平。其次,注重服务社会。消费者作为企业的上帝,为了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不仅要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且还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市场营销环境下,是否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已经成为大众对企业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大部分公司都没有意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在售后服务方面严重不到位,导致消费者对该企业失去信任,转向其他企业。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制定明确的服务制度,不断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给消费者提供更好地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最后,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因此,企业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该积极考虑顾客的利益。不仅要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且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逐渐建立一个相互满足、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忠实的顾客资源是推动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另外,员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执行者,也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企业也要重视员工的利益,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利益相挂钩,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实现了员工的自我价值,而且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促进企业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

四、结语

促进消费的措施篇10

从4月16日国家统计局的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看,GDp同比增幅6.1%,其中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最终消费拉动GDp6.1%增幅中的4.3个百分点,投资拉动2.0个百分点,外需负拉动0.2个百分点。相关数据显示出,去年10月以来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使经济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我们知道,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可以总结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一政策在下一步的实施中可能遇到哪些难题和挑战呢?

扩大内需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消费拉动和投资驱动。理论和实践证明,投资对拉动经济的效果非常迅速,而通过增加收入、减税等方式促进消费的时滞效应较强。这是短期和长期的选择,也是目前扩大内需的政策主要倚重于投资的一个原因。

但是,如何平衡以应急为目标的基础设施投资与以促进消费增长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将是政策决策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当前基建投资实施存在的三个问题

宏观刺激政策不能仅依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还应当放在鼓励消费上。到目前为止,可以观察到的政策重点,还是1998年应对危机时就已常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但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内需也只能理解成应急性的措施,而且目前的实施也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经济环境不同。1998年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比较多,然而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目前,很多的基础设施往往有社会效益却没有经济效益。比如说污水处理厂。环保部门的数据表明,有1400个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但是没有运行。城市地铁的建设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地铁,但是全世界可持续健康经营并且盈利的地铁是极少的。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在当前要为刺激内需做出贡献,从长期看也不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在包袱。

其次,经济结构已发生变化。1997年时,政府和国企可以支配的资源占整个经济的比重超过一半;到2008年,随着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中国的经济结构中70%已经是非公有制经济,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带动作用相对降低。

最后,需要防止对投资的继续过度依赖和投资的高速增长可能对消费带来的挤压。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中,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例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曾经就是因为投资增长率过快,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而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当前亟待扩大内需时,我们可以考虑刺激投资,但是要防止对于投资的过度依赖、以及由此可能导致新的产能过剩的发生。

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当时应对经济的迅速回落无疑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10年来的增长情况看,消费对GDp的贡献度却持续从当时的45%左右下降到35%左右,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因此,与1998年相比较,现在需要在扩大内需方面进行更多的改革开放方面的积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医疗等都应该有更多实质性的举措。

扩大内需期待基础制度改革

扩大消费需投入更大努力,应对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基础制度框架进行改革创新。

一段时期以来,研究界一直关注内需的疲弱特别是消费对于GDp贡献度的下降,但是,在外需增长势头较为迅猛时,内需的扩大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同时,较之投资的迅速启动速度来看,消费的扩大往往需要对整个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制度创新,因而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从政策效果看,启动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往往见效较快,而以增加收入、减税等促进消费的方式来拉动内需存在时滞性长的弱点。但是,在当前的结构调整压力下,仅仅依靠投资来带动,可能并不能有效解决此次经济迅速回落中所暴露出来的对于投资的过度依赖、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关键还是消费扩大的政策措施。

扩大内需短期政策应侧重民营经济

扩大内需中的短期政策重点应当放在能够大量吸收就业的民营经济上。

目前,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刺激内需政策角度看,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可能基本集中在大型的垄断性国有企业,一些企业称为调整中可能出现的“民企国企化,国企央企化,央企垄断化”的现象可能并不一定准确,但是如果调整中出现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冲击过大、大量资源投入到垄断的资本密集型企业中,则是需要防范出现的状况。

对于这些能够大量吸收就业的企业来说,最为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新上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更多能够惠及他们的,可能还是减税等政策举措,以及放松管制、降低准入门槛的举措。

如果说中国经济可以在金融危机这一次外部压力推动下完成向内需主导增长的格局的转型,那么要走出当前的调整压力,时下中国最为需要的,将是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次扩大内需、应对危机的机会,打破那些能够吸收巨大就业和创造内需增长点的行业的垄断和管制,重新根据自身的优势重新布局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中国的企业也应当有更大的视野,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调整策略、重新布局自身的资源,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走出调整形成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