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4:10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1

1、金融学和经济学在将来就业上几乎是没有啥区别的。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相对更细化的领域专业分支。

2、本科的学习中,经济学相对更宏观,偏重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而金融学则更多偏重于实际金融产品,金融行业的分析和学习。

3、如:经济学专业本科会对宏微观经济学分等级学习,不断深入,介绍经济领域的背景和理论。而金融学专业更多分析金融机构,金融企业,中央银行等经济运行主题以及金融市场的规律分析。

4、但从根本上,二者都是对经济问题的分析,都归属于经济学学习,内容本质差别不大,只是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生之后会更加细化。且两个对数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要求都基本相同。

(来源:文章屋网)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2

一、根植性是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特征

金融地理学(GeographyofFinance)发轫于19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金融地理学进入较为活跃的阶段。polanyi(1944),Granovetter(1985),Schoenberger(1998),thrift(1998,1999),o’neill&Gibson(1999)等对根植性的理解和研究使之逐渐成为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特征。

经济行为的地域根植性(embeddedness)或嵌入性的实质是区域个性、复合性、大生境观,金融地理学强调经济“根植”于广阔的社会、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任何经济主体的活动都不可能是机械的和完全理性的,其行为动机受到社会、文化、历史、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具体行为人的性别、民族、文化的约束,追求利润最大化并非唯一标准。研究成果主要有Harvey(1973)对货币、空间和地点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Dodd(1994)主张以货币网络概念分析产生交易的社会关系网络;thrift(1994,1996)在关于金融网络的研究中指出货币是具体化的、蕴含了大量的社会和文化变形,在货币分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和具体化过程;porta(1997,1998)指出国家边界对金融系统分割的程度受到根植性的影响;Clark(2000)从投资管理业的作用和空间结构出发,论证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

总之,金融地理学家眼中的“地理”是一个广义而丰富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区位、位置、距离、空间关系,也包含社会和背景等软性要素,以及人的行为、价值观念及经验。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地域因素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对金融地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条件的分析,尤其是地理因素、地理环境的分析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

系统论认为,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系统的结构不同,系统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同,系统就有质的区别。区域金融系统是以金融产业为核心物质内容的复合系统,其空间结构表现了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三个要素的空间排列与组合,并具有“核心――边缘”式特征。三要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形成于各种金融流的地域运动,而金融流的产生及地域运动结果,自始至终地受到根植性的约束和影响。

1、金融流源于金融资源秉赋差异

金融流在空间地域的存在和分布表现出非均质或不连续的特点,这种空间“扭曲”的概念来源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地理上都不平衡的事实。

(1)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以及各区域的经济体系运行状态,制约各个区域的货币资金原始积累能力,影响货币资金在不同地域空间内的供给力度;货币资金的再投入水平反过来又会影响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状态的改善,决定当地的货币资金形成能力、投入产出效益,乃至货币资金的有效需求水平。

(2)金融工具是比较活跃的金融要素,不同区域在金融工具的普及和创新能力、投融资主体的习惯和偏好、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导致各地金融工具供求目录的明显差异,这与最开始时所具有的优势有关,也与对环境、竞争和利润的即时变化做出的反映有关。

(3)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投融资观念及储蓄偏好的地域差异,促使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地域背景或区情(如目标人群的地理分布、可支配收入水平等)设置机构网点、确定业务种类、界定地域营业范围。由于金融机构类型多样、业务性质复杂、市场化进行不同,以及各个区域在金融技术、金融设备、金融工具方面的创新能力有所区别,导致金融机构发育不均衡,并容易滋生地方保护意识。

(4)空间距离具有不可灭性,金融市场所吸引的业务量随着距离而递减,即使在电子通讯时代,也只代表着金融交易技术、手段、方法的虚拟化,“如较长距离带来较高的电话账单、经常性的文化障碍,以及各种初期学习成本等”。因此,各中心城市的金融功能、竞争地位不同,所存在的金融市场类型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类型的金融市场,其分布密度、业务种类、规模及地域影响范围也千差万别。

(5)无论是属于“正式约束”金融制度、金融法规、标准、惯例,还是属于“非正式约束”的金融意识、金融文化和职业道德等,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反映了人文地理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在调控、约束、激励和反馈等金融整体功能的发挥存在地域差异的背景下,金融制度的创新、学习和传播,以及金融法规的创新、示范、模仿和调整同样存在着地理界限。

2、金融产业成长的空间异质性产生了区域金融空间梯度

随着金融活动的日益频繁,金融资源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节点上实现了规模集聚,凝聚形成金融产业,金融产业的形成根植于相当厚度的社会基础,并经历相当时间的积累过程,各具特色的地域条件为金融产业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成长空间。

(1)无论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市场性金融产业成长,还是引入政府宏观金融管理变量生成的政策性金融产业成长,都离不开与不同层次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由此决定了金融产业成长总是在连续的时间区段里进行。一方面,金融办公场所的设立与调整、设备设施的添置与更新、金融人才的招纳与培育,无一不需要资金作为保障,资金的沉淀和累积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有其继承性、连续性、包容性,地域空间的客观条件和传统产业制约了金融产业成长,而客观条件的改善以及传统产业转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产业协调的过程;另外,金融产业运行基本准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带有深刻的人文、历史的烙印,其创新和改变必须符合历史延续性和地域间进行的要求。

(2)金融产业成长具有强烈的空间依附性,体现出在区域范围内点、线、面逐次推进的过程。其一,金融产业具有地域选择性,因此总是在某一地理条件优越的区域形成并进行量性成长。在量性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势累积,扩张生产能力,形成金融产业成长中的“节点”。其二,金融产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金融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高级化,金融市场边界扩展,需要突破区域界限,打破金融资源的属地配置,形成金融产业梯度位差,使金融产业沿一定的方向进行有序运动,随着运动形式和方向不断丰富,纵横交错,增加分支节点数量,形成网络扩张。金融产业区域扩张的网络就是所谓的“线”。其三,金融空间结构逐渐完善,形成空间地域系统,即包括了中心与腹地以及网络在内、覆盖了一定空间范围的“域面”。

(3)在具体区情的制约下,各个区域的金融产业成长状态千差万别,整体上呈现出非均衡、不同步的特征,形成金融产业的空间梯度。

3、多元化主体下的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

(1)金融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受到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会最终导致非地方化(delocalization),一般先会出现并集中于地域核心位置上的中心城市,受到金融成长过程的时空维度限定,中心城市逐渐依次演变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三种金融级别类型。

(2)金融产业的空间梯度造成区位邻近的城市群体表现出“核心――边缘”特征,以金融中心为核心,相互关联的金融支点和金融增长极为金融腹地,交通运输线路、通讯信息线路、电子信息网络等为金融网络体系,三位一体地形成区域金融系统的空间结构。

(3)尽管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构成具有一致性,即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三个要件缺一不可。但是各个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具体类型却千差万别,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金融地域系统,这是具体地域条件的“非均质性”、“惟一性”所决定的。金融核心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及金融产业成长状态(包含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法规与政策等因素整合状况),金融腹地中金融增长极与金融支点的数量、结构及金融产业成长状态,金融网络体系的组合状况与分布形式等因素的组合结果是变化万千的。

(4)在现实金融世界中,区域金融系统表现为以单极的金融中心和多维的金融腹地为依托组成的空间网络体系,并以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规模、等级和功能,在世界整个金融空间内占据一席之地。

三、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金融系统是一种充满生机的系统,因为它处于非平衡定态。平衡是一种缺乏效率、没有生机的死结构,只有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才能依靠生产要素的流入达到一定的阈值,从而完成从不稳定的无序状态向稳定的有序状态转变。区域金融系统就是这样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保持与外部环境的循环与交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广义交流也是对系统的一种约束,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区域金融系统构成三要素的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区域金融系统失去稳定性的可能性,进行结构性演进:其空间范围和规模或扩展或紧缩,其功能和等级或提升或降低。

1、追求金融帕雷托效率的内在驱动力促使金融核心产生离心扩散效应

由于金融核心的金融产业已经攀升到成长空间的顶端,其所能支配和引导的金融资源接近了规模临界点,为了维系金融产业正常运转,虽然也保持对金融资源的一定需求,但过剩的金融资源集聚必然导致金融产业成本上升,即形成所谓的集聚不经济,致使金融效益的降低。而金融效率是以金融效益为前提和基础的,为了避免金融效率的下降,金融核心需要向外转移过剩的金融资源,金融核心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从而形成离心传导扩散效应。金融腹地凭借其金融产业成长的强烈愿望,以及金融效率显著的提升空间,能够保证金融核心辐射功能的地域落实。

2、金融产业空间梯度为金融扩散效应提供了地域方向和边界

构成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实体要素包括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除此之外,金融产业空间梯度也是重要的构成要件,只不过它并不能直接在地理空间上显现出来。

金融产业空间梯度是由于金融核心和金融腹地的金融产业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而形成的客观差异,它不排斥金融腹地内金融增长极、金融支点之间的类似性。金融核心的金融产业已达到高级成长阶段,而在同样时空条件下,组成金融腹地的金融增长极和金融支点的金融产业却分别处于中级成长阶段和低级成长阶段。金融产业成长阶段各异意味着金融核心和金融腹地配置、组合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具有很大的差别,金融核心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规模和业务量日益庞大,金融市场发育逐渐成熟,金融操作趋于规范透明,因而金融核心的金融效率远远高于金融腹地。

3、金融扩散效应依托于金融流

金融产业空间扩散在扩散指向和扩散边际两个方面遵循势能衰减和距离衰减两个基本规律。扩散效应是抽象的空间作用,它必须通过具体的金融流才能得以实现。金融流的实质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必然要受到路径和距离的影响,即金融流存在路径选择问题,而路径又对城市相互作用及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扩展产生指向性,进而成为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发因素之一。正是城市间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组合,使得城市相互作用得以进行,也使得城市相互作用关系演变的地理空间完成了地理填充过程,并且有了特定的物质内涵,同时具有了生命力和实践意义。

4、金融流有助于金融腹地金融产业成长阶段的提升

金融产业扩散效应引发的金融流,以过剩货币资金的流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又不仅限于此,只有其他层次的金融资源都参与地域运动,如金融工具的普及、创新及地域供求目录趋同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发育及地域整合;金融市场的设置、选址、布局;金融制度、法规的学习、模仿及地域融合等,才能真正带动金融腹地的金融产业成长,从而保障区域金融系统整体效率的不断改进。否则,即使货币资金选择和改变地域投向后的使用效益获得提高,也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低效率和高风险的。对于金融腹地而言,由金融核心传输的外来金融资源激活了金融市场竞争、合作,出现了金融产业重组空间,城市金融产业的整合发展关系被启动。

四、结论

空间结构一般指研究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集聚程度及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它因城市规模、城市组成要素复杂化、城市区位转移、城市相互关系变化而变化。通过被承载着的各种循环往复运动着的金融流“输入――转化――输出”过程,区域金融系统内金融中心、金融增长极与金融支点的地位特征与相互关系随之改变,从而促使区域金融系统的空间结构不断变化。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3

关键词:金融商务中心区Swot分析地理区位优势

济南市市中区是济南的政治、金融、商贸中心,是省会形象的代表性区域。发挥区位优势,完善规划布局,突出发展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是济南市重点推进的金融聚集区,在全省、全市金融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机构及营业网点206家。区委和区政府提出了建设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的建设设想,并希望申请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本文主要分析济南市市中区在建设金融商务中心区存在的优势、问题和不足、历史机遇以及挑战与威胁,即进行Swot分析。

1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优势分析

将从地理区位优势、规划超前优势,发展基础优势,发展环境优势和政府政策优势,金融机构的数量优势等各方面分析。

1.1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济南市市中区是济南市中心城区。面积2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36万人,是省会济南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其交通、通讯、科技、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都十分的完善,资金充足,人才济济。辖区驻有省委、等党政军重要机关及中央驻鲁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单位2130多个,总部经济发达。市中区是央行济南分行、省银监局、证监局等金融监管机构所在地。交通设施完备,向西通过10路便可到达高铁济南西客站,高架路与绕城高速是相连的,能够直接去济南国际机场。通讯网络十分发达,设有移动、联通等国家重点信息通讯企业,有不少的信息化设备,而且是比较先进的,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省政府和市政均在济南市中区,该区是全市政治、文化、经济金融的中心。该优越的资源环境和地理区位决定了金融商务中心区的必选之地。

1.2超前的规划框架已经成型

按照全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市中区实际,全面启动了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建设。聘请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专家对全区产业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依托金融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协调配合济南市规划部门,英国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顶尖的专业机构,对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整体以及具体项目,按照“国际同步、国内领先”的要求,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策划,确定了“两纵三横”的规划布局。绿地普利中心、万象城、百年商埠等具体项目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策划,这使得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在开始规划建设之时,就已经具备了国际水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3发展基础优越,金融机构众多、中介服务机构聚集

作为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位于省会济南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金融机构集聚,文化底蕴深厚,金融传统悠久,交通、通讯、科技、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完备。截止到2011年年底,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进驻的各类金融机构及营业网点有217家,其中,银行机构区域总部17家,占全市总量的60.7%;保险机构区域总部26家,占全市总量的44%,在全市甚至是全省金融机构中,可以算的上是种类最全、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近年来成功引进了全市首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济南分行、全球最大保险企业投资的中德安联保险山东分公司以及北京银行、天津银行等40余家金融机构。2012年4月26日,济南第二家外资银行渣打银行济南分行在市中区落户。山东信源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大华国信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等专门专业服务业企业也在此集聚,提升了金融商务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程度。

1.4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服务环境

作为立足省会经济圈、辐射周边区域的金融产业园区,既得益于全省、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各类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通讯网络先进,区内有移动通信、网通、电信等国家重点信息通讯企业,信息化设施安全、快捷、畅通;电力供水、供热等公共设施完善,可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较好的配套服务。在市中区周围环境优美,生态优越,其东临包含大明湖、趵突泉和五龙潭生态园里的泉城特色风貌带。在区域内则形成大观园商场、马鞍山路和经十一路济南风味美食城、大纬二路等特色商业街。有较好的住宿、餐饮、休闲和商贸优势。该区域临近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生活服务功能完善,周围高档的住宅和商业住房。

1.5发展环境优势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金融商务市中”的目标,得到省委的支持与肯定。成立了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工作协调组。设立了金融办公室,形成了多部门组成的金融服务体系。制定出台了促进金融业、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并设立专项资金,对重大金融机构引进,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为金融机构量身打造政策扶持措施。初步形成了金融业发展的“洼地效应”,实现了以环境促引进、以引进促聚集、以聚集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实施鼓励金融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2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济南市中区在建立金融商务中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资源整合和利用不足;政策支持和“软环境”需进一步完善;缺乏高素质的专业金融人才等等,列举如下:

2.1载体资源仍显不足

在存量资源上,辖区内位置比较好、配套完善的写字楼,几乎上已经全部出租出去,如明珠国际商务港,汇宝大厦,银都国际大厦多已签约;其他中高档商务楼虽然有闲置的办公载体,但在车位配置、电梯容量、配套等均不够完善,难以满足金融企业入驻需要。市中区金融商务核心区域的主干道路两侧的载体资源基本全是竞价租赁使用方式。金融企业在竞价中不具备优势。政府在该方面的政策帮助等较少。此外,在建载体来看,商业住宅和办公设施的建设周期较长,市中区目前在建或拟建的商务楼宇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供给。

2.2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市中区所辖区得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和保险业分别为97家和48家,占金融机构数量总量的80%,金融体系结构类型过于偏重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且多为分支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与金融创新关系密切的其他金融机构发展的还不是很快,还需要再继续提高整体服务功能。金融中心要不断的致力于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创造更多的优势。以同业拆借和票据承兑为主的货币市场开始不断的壮大,这对于货币市场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好的,对于金融业的其他领域都没有什么优势。特别是资本市场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交易平台,一些具有优势的中介服务业比较落后,金融业间的发展出现了失衡的现象,金融业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2.3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济南将形成以金融商务中心区为基础,以东部金融商贸区、西客站金融后台服务区为核心的功能互补的金融功能区。三个功能区不仅是合作的关系还存在着竞争。

2.4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除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区,还必须有一种共生的产业和相关产业聚集,需要一个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其他支持。金融商务中心区没有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管理公司,信用评级公司,中介服务机构和也不具备一流的专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其他后台服务机构,金融中心。消费群体的区域匹配相对缺乏。

2.5专门金融人才缺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济南市中区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金融、财务等专业人才,虽然驻济高校较多,但是多不在市中区,并且缺乏一批对市场具有敏锐眼光、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专业的金融人才。

3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

以规划策划为先导,金融商务中心区定位进一步明确,在区域定位上,尽力打造成立足于济南,山东,服务于环渤海南翼,创建金融商业集群核心功能定位,形象定位,重点建设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渤海金融生态示范区。功能定位以金融监督、管理功能为核心,兼有商务公寓和公共服务等相关配套功能的金融商务集聚核。加快建设生态型创新和复合型的金融商务中心的商业价值。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金融商务区的规划和建设,已被列为全市重点上市支持10个主要服务行业集中区建设的第一位。这是一个难得的政策支持的发展机遇。

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促进金融商务中心的建设,紧紧抓住全市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机遇,先后启动了馆驿街以南、魏家庄、天桥南三角地、普利门、中光明街等老城改造项目,不断的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加优质的设施,为其发展提供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发展平台。目前正加快推进基础土建工作;位于大观园东片区的万象城项目,打造全省城市综合体样板,正加紧调整完善规划设计方案。

以优化环境为基础,金融机构引进取得显著成效。围绕打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专门成立了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金融办公室,坚持“以服务促发展”的原则,积极为全区金融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致力于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区内金融体系;在办公用房、人才引进、子女入学、居住生活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

4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济南市的金融发展相对落后于全国金融发展水平,而且与济南市经济增长不相适应,面临着不进步就落后的局面。基本形成了一个金融中心的资本供大于求的形成要素,这意味着所有地方的收入,储蓄存款增加,支持内源性的资本投资周期,并要求该地区拥有雄厚的资本聚集,所以资金超越当地的实际需要,可以提供资本,以支持经济辐射区。

据悉济南的综合交易成本与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相比较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就济南市所辖各区来看,金融业的竞争主要在市中区和历下区之间展开。2009年,市中区、历下区金融业分别实现区级税收5.15亿元、5.2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2%、25%;全市40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金融机构,市中区、历下区分别为20家、19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市中区金融业发展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在竞争中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趋势,来自于历下区的挑战和威胁不得不考虑。

参考文献:

[1]徐波.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与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

[3]马小惠等.加快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提升城市金融服务功能[J].魅力中国,2011.

[4]王新军.试析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

[5]郭涛.试论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问题[J].金融发展研究2010.

[6]刘芳.CBD金融集聚研究——以北京CBD金融集聚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2(02)―0035―08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之同时,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步履维艰,和谐社会目标建设面临挑战,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东西部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已处于建国以来最大、最严重的时期,以至于有的学者将这种巨大差距表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相适应,各种金融资源的配置日益向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转移。对此,金融界谓之“一江春水向东流”;银行信贷资金上“农转非”和“乡养城”。由此,研究我国区域金融资金配置效率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的导出

“二战”以后,伴随发展经济学的勃兴,西方出现了系统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著。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w.Goldsmith.提出了“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这一著名观点,并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就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而促进金融发展”。戈德史密斯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确立了研究框架,提供了研究分析工具。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Ronaldi.mckinonon和edwardS.Shaw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两个不同的侧面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问题,并提出了与传统货币理论迥异的政策主张。根据Ronaldi.mckinonon和edwardS.Shaw.的分析,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发展的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金融深化是指政府如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以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实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西方经济学家将两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为“麦金农一肖模型”。该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信息市场的角度出发,根据有关东亚经济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用于分析政府在金融部门发挥作用的新政策框架――金融约束论。金融约束论认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的假设前提是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但在现实中这种均衡条件难以成立。由于经济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行为和道德风险等,即使在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下,资金资源也难以被有效配置,所以政府的适度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选择性的政府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发展。

中国学者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日益加剧之际。王广谦认为:“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对经济的贡献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1)促进了要素投入的量的提高。金融发展使可能储蓄转化为实际储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储蓄率;同时金融还促使储蓄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投资。而且,金融还使就业比重提高。金融对资本和劳动的增长使其在经济总增长率中的贡献达到9.1%。(2)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金融发展促进了资金的合理流动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这方面的贡献大约占到总增长率的1.9%。(3)金融业产值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产值在Gn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在发达国家,该项比重已占到Gnp的15%一20%。金融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使其在经济总增长中的贡献达到8.6%。金融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其在总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达到五分之一。[7],’此外,汪兴隆(2000)、周立和胡鞍钢(2002)、杨永恒、胡鞍钢和张宁(2006)都对区域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罗纳德・i・麦金农、爱德华・S・肖、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其个别研究结论未必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比如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就无法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因为金融抑制在我国是普遍现象。就利率而言,全国是统一的,并不是某一特定区域的特有现象。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区域金融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但大多选取相对宏观的视角。本文在继承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资金配置效率差异,探讨产生差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金融资源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三、方法论与数据

戈德史密斯所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interrelationsRatio,FiR)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通常,人们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额与GDp之比,用来衡量一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麦金农在衡量一国金融增长时,主要使用货币存量(m2)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衡量标准。通常,人们一般将其简化为m2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显而易见,戈德史密斯和麦金农都使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在我国,由于缺乏地区金融资产和地区货币供给量的完整统计数据,无法直接使用金融相关比率和货币化率指标,而只能使用比较狭窄的存贷款指标替代金融资产总额。此外,金融相关比率特别是货币化率指标的倒数(GDp/m2)实质上是金融效率指标,其含义是单位货币供给量所能推动的GDp产出水平。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相关比率和货币化率指标越高,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受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主要使用以下指标具体分析我国各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1.金融相关比率(D+L)/GDp,这是比戈德史密斯所定义的金融相关比率更狭窄的一个指标。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机构主导型的,银行间接融资仍占据主体地位,故(D+L)/GDp基本上可以反映各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或经济的金融化程度。

2.贷款产出率(GDp/L),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其含义是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水平。由于贷款(L)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因而它距离实体经济更近,更能体现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3.存贷差(D―L),存贷差具体反映一个地区贷款的自给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同时反映一个地区金融资金的流失程度。在我国,由于外汇储备存量巨大,央行不得不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因而各地区基本上都体现为存差。在相同存款准备金率下,存差越大,体现该地区金融资金流失越多;存贷差越小,表明该地区金融资源利用越充分。

4.存贷比率(imD)。存贷比率与存贷差具有基本相同的意义,不过它只是相对数而已。一个地区存贷比率越高,表明该地区金融资源利用越充分;存贷比率越低,表明该地区金融资源流失越多。

通过对以上四个指标的比较分析,基本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我国各地区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并发现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某些有价值的特点。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2009年《中国金融年鉴》地区金融篇的官方统计资料。

四、分析结果

表1―3分别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8年金融资源及其配置效率情况;表4是2008年我国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排名;表5是我国各地区2004~2008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变化趋势情况。

由表1―5,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金融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并得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分析结果。

(一)“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依然如故

早于2001年,胡鞍钢教授曾将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描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党中央也早于1999年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但10多年过去了,胡鞍钢教授所描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依然如故。具体表现是:

1.2008年,东部地区的GDp(191041.56亿元)仍然是中部地区(77922.11亿元)、西部地区(58256.55亿元)的2.45倍和3.28倍。

2.就具体省区而言,地处东部地区、中国最富有的广东省2008年GDp为35696.46亿元、存款为55086.59亿元、贷款为32507.47亿元,而地处西部、最贫穷的自治区同年GDp只有395.91亿元、存款为829.02亿元、贷款为219.32亿元,前者分别是后者的99.18倍、66.45倍和148.22倍。3.如果我们依据表5将最本质的金融资源使用效率――贷款产出率(GDp/L)按0-o.5、0.5-1.0、1.0-1.5、1.5-2分为四组,那么,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仍然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具体见表6

(二)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区域差距明显:“东高西低”

我国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决定其在金融资源占有和支配方面占据优势地位。2008年,我国东部地区存款(293731.36亿元)、贷款(193939.90亿元)分别是中部存款(85862.61亿元)、贷款(53457.70亿元)和西部地区存款(78291.88亿元)、贷款(52040.43亿元)的3.4l倍、3.63倍和3.75倍、3.73倍。

(三)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与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并不匹配

就整体金融资源使用效率而言,我国中部地区最高,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为1.46元;西部地区次之,为1.12元;东部地区最低,为0.99元。就分省、市、区而言,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前5名分别为:黑龙江、自治区、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后5名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宁夏自治区和重庆市。显而易见,这里存在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错位和悖论。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之同时,在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方面存在一些比较费解的现象。

1.地处东部地区,GDp、存款和贷款都雄居全国第一位的广东省却存差最大,居全国第一位,存贷比率也位居全国第22位,此说明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广东省尚存在金融资源流失现象。当然,存差最大的一个可能解释在于“基数效应”在发挥作用。

2.地处西部地区,GDp、存款和贷款都处于全国倒数第一位的自治区却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最高,和地处中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并列全国第一位,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高达1.81元。黑龙江省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最大目前还不好解释;自治区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最大的一个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资金在发挥作用。

3.资料显示,我国北京市、上海市的金融相关比率最高,分别达6.39和3.89。说明北京市和上海市金融发展程度或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最高,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但是,北京市、上海市的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却最低,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分别仅只有0.46元和0.67元,居全国倒数第一、二位。此说明北京市、上海市存在比较严重的金融泡沫,或许是由于总部经济的原因使然。

五、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区域

差异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仍然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为什么我国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区域差距?为什么我国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与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并不匹配?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基于金融学的分析视角,我国一体化的货币政策、金融体制、金融法规则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兹择其要者,条陈如下:

(一)全国范围内整齐划一的货币政策

众所周知,我国货币政策是一体化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统一由央行(实质上是由中央政府)高度控制,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种一体化货币政策并没有真正体现我国复杂的国情。当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出现过热而中西部经济尚冷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控制物价上涨,央行会实施“一刀切”的紧缩政策,这样,势必形成“东部害病,中西部吃药”的不合理格局;当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时,为了刺激国内需求,促进就业,央行也只能配合财政政策加大对东部地区的金融支持。凡此等等,东部地区总能够得到更多的货币政策优惠,也能最大限度地更多的占有金融资源。

(二)商业银行体系的功能紊乱

首先是机构布局东部化。在2008年度70家最大商业银行中,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其余54家商业银行中仅有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富滇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重庆三峡银行、成都银行、宁夏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9家在西部地区,具体到西北就只有宁夏银行和西安市商业银行2家;如果按照2007年50家最大商业银行排名,整个西北地区仅有西安市商业银行一家银行入围。全国仅有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无一例外地集中于东部地区。

其次是管理体制僵硬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分支行制,从总行到省一级分行到地市二级分行,再到县区支行,管理层次至少四层,这样的

管理层次特点影响了信息传递和决策的效果。在业务权限设置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强化了风险防范意识,中国四大行于1998年以来将贷款管理权限上收到省分行一级,地市级分行只有50万元收回再贷款审批权限,县市级支行有的只有10万元收回再贷款权限,有的支行则完全没有审批权限。没有贷款审批权的商业银行实际上已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而沦为“储蓄所”了。

应该承认,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金融”态势。大型国有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都集中在中心城市,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金融机构区域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商业银行管理上的分支行制,直接导致改革开放30年来,金融资源持续不合理地向中心城市集中,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此种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农村包围城市”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三)《商业银行法》存在严重缺陷。《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支行制。此从法律角度为中西部金融资源通过商业银行体系内部流向东部地区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商业银行系统内金融资金东流数量恐怕没有人能够准确说清楚。

六、政策建议

显而易见,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是由现行不合理的宏观金融政策、法规和体制造成的。为此,完全有必要利用“看得见的手”实施反向调节,实现金融资金向西部地区的回流。当务之急则是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具体设想是:

(一)实施有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

具体地说,就是实行地区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减少通过上缴准备金带来的区域金融资金流失。我们建议,将西部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应下调3―5个百分点。这样,既可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又可为西部地区商业银行多留超额储备,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二)大力强化银行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1.发展中小银行,专门服务社区经济

西部地区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有中央投资兴办的现代化大中型企业(比如军工、机电等),有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有相当原始的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水平较低、市场化水平更低,这是东西部经济结构方面最重要的差异所在。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典型的表现是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向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收缩。由此,西部县域经济将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地带。这极不利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有进一步固定、强化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之趋势。不积极开拓广大的西部农村市场,就很难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面临需求约束的情况下,则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无论从西部大开发还是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讲,都有必要积极发展县级中小金融机构,以支持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夯实西部大开发的基础。

2.建议修改《商业银行法》,推动商业银行组织体制改革,弱化分支行制

具体考虑是:除4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其它银行机构一律实行单元银行制,限制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即使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域分支机构,也可实行“准法人制”或“单元银行制”。可依据法律规定,将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比如75%以上用于所在地经济发展项目。“准法人制”或“单元银行制”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西部资金东流,进而削弱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穷帮富”的经济现象。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其中的效益性原则已为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预留了空间,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实。

(三)借鉴美国经济立法经验,用法律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CommunityReinvestmentact,CRa),其基本精神就是鼓励并要求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向其所在地区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小企业、小农场提供贷款,并制定相应衡量标准,由有关监督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的CRa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CRa的出台和实施,对促进美国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建议借鉴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相应颁布《西部开发法》。通过经济立法,稳定、强化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大开发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5

关键词 天津 跨国银行地区总部 金融中心 金融地域系统 战略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区域金融地域系统。该系统是以金融产业为核心内容的复合系统,其空间结构表现为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三个要素的空间排列与组合,并具有“核心-边缘”式特征,三要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形成于各种金融流的地域运动,金融流源于金融资源禀赋差异。促使该差异产生的外界推动力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跨国银行地区总部(以下简称为brhq),brhq可以通过溢出效应促进差异的产生,进而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天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央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大力发展金融业,也有可能向金融中心方向发展,而brhq的溢出效应对于天津的金融中心建设极为有益。然而从区域金融地域系统的角度来看,天津需要从战略方针与原则、战略目标与依据以及战略步骤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一些战略性思考。

一、战略方针与原则

政府主导模式与自然形成模式是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从金融地域系统的角度来看,政府主导模式下的金融中心形成特征是:政府根据各地域金融资源禀赋的差异,依靠其力量,在较短时期内,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适当的区域功能规划。形成金融地域运动,促使金融资源在中心城市集聚成金融产业,金融产业成长水平的地域差异最终导致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其中处于金融级别最高的城市类型即为金融中心城市,它在整个金融地域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自然形成模式与之刚好相反,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外界力量干预。

在我国,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来推动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而吸引brfiq就是政府实施的推动力量之一,那么在整个推动过程中,政府首先要确定战略指导方针和战略原则。

(一)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亦可称为战略指导思想,是确定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战略的基本准则和纲领性指导。就目前来看,应该将天津的金融中心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之下,那么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方针应该是指在国家发展战略框架之下,定位天津金融发展功能及其与周边城市相互协调,与港沪等各级核心城市联动发展,从而使得天津成为国家整体优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明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金融中心建设是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也应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因此天津应该明晰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直接指导、协调与管理,在以国家利益为最终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规划,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等做出详细规划,真正建立起通过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机制。

2.确定天津金融发展的功能定位

在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恰当的功能定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功能定位过程中,天津应该在了解自身金融资源禀赋状况的前提下,确定天津在区域、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资源禀赋差异,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规划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有意识的将brhq吸引到相应的功能区域之中,促使其不断聚集,最终通过brhq的聚集而形成的外溢效应促进天津金融中心的建设。

3.实现各级核心城市间的联动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各个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金融资源禀赋及其流动性也存在不同层次,导致在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采取“多核”联动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互补互动,避免竞争到底线的惨状,而实现彼此获益的良性循环。

(二)战略原则

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时需要坚持以下战略原则,即“服务区域,融入全国,面向亚太,走向世界”。具体如下:

1.服务区域

天津可以通过吸引brhq来凝聚区域范围内的金融资源。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天津具有凝聚区域范围内金融资源的先决条件,因为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环渤海湾的中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内陆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其次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天津具有凝聚区域范围内金融资源的后天条件,因为作为天津发展龙头的滨海新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已经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2.融入全国

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必须要走的重要一步就是融入全国。目前,我国是世界经溶增长的引擎之一,而天津是我国这个统一经济体之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中央自2006年开始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这就为天津通过吸引brhq凝聚金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同时也决定了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必须要融入到我国的整体发展之中。

3.面向亚太

天津通过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会遇到来自于国内外主要城市的竞争,天津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除去服务区域、融入全国之外,还应该以开阔的眼界面向亚太地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天津对外面向东北亚,与亚太地区保持密切联系,才会具有通过brhq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天津流动的可能性。

其次从盈利机会角度来看,天津作为我国国内新的经济增长极,巨大的盈利机会为通过brhq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奠定了基础。天津在金融市场成熟度与金融产品丰裕度与国内外主要城市还存在差距的前提下,国际资金来天津投资,是因为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盈利机会,而国际资金来津势必会吸引brhq聚集而来。

4.走向世界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因此天津必须在立足服务区域、融入全国的前提下,以亚太地区为桥梁,走向世界,以更高的姿态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接纳世界,吸引世界更多的跨国银行来津设立brhq,以进一步促进金融中心的发展。

二、战略目标与依据

依据前文的战略方针与原则,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时应该坚持相应的战略目标;其制定依据是天津自身的条件、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

(一)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战略主体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关于发展全局的奋斗目标,是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以发展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为基础,大力吸引brhq,依靠brhq的外溢效应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金融中心”。

1.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世界金融中心在成为金融中心之前,首先是通讯和管理中心,比如纽约在成为金融城市前是一个批发业城市;新加坡作为先前的货物集散地,被有意识地建成为国际海运航线的焦点;东京最初是一个军事前哨基地,它的兴起是由于位于日本最大的种植平原的中心;圣彼得堡的金融事务地位则源于其政治地位。借鉴上述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依靠天津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将天津建成北方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应该是首选目标,这个目标将为天津发展成北方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可能性。

2.吸引brhq,依靠brhq外溢效应建成北方国际金融中心

新兴金融中心的三个基石是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其中银行业中心是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中心的基本和必要的阶段。brhq是跨国银行的次级管理中心,它往往追随其客户至各个专业化中心,之后它又通过本身的凝聚作用可以吸引分支机构形成银行业中心,与此同时brhq的外溢效应又对金融中心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天津在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之后,可以通过吸引brhq并依靠其外溢效应向北方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迈进。

(二)战略依据

战略依据是指战略主体制定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战略的基本根据。

1.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2006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其中特别指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该意见的出台为天津大力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而brhq本身就是金融创新的动力源之一,所以说该意见也为吸引brhq创造了一种隐性保障。

2.天津自身具备的条件

除中央政府给予天津相关政策支持之外,天津本身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天津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二是部分金融改革重点工程已相继投入运营,如作为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的天津股权交易所分别于2008年12月26日和2009年3月19日为两批企业举行了股权挂牌仪式等。

3.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几乎波及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相对来讲,我国相对稳定与安全,而天津又是我国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区位,因此寻求避难的国际资金自然会流向我国,流向天津,国际资金的增加自然会吸引brhq的入驻。

三、战略步骤与措施

(一)战略步骤

战略步骤是指战略主体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需要进行的若干程序。

1.确定城市群体

确定城市群体是推动金融中心建设的第一步骤,目的是确定相关关联最为密切的城市网络,进而明确各个城市的具体功能、结构、定位与分工,以从中确定辐射程度最大的城市做为中心城市。所谓城市群体是区域空间上具有网络性特征的城市地域组织,包括一定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集合,其间的城市个体担负不同层次的职能,在空间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强劲的内外集聚和扩散功能。一般情况下,城市群体的形成需要具有三个条件: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类型的城市、至少拥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城市群体所在区域的中心以及城市与城市必须发生内在联系。

2.确定城市群体金融等别结构

确定城市群体之后,根据中心城市以及城市网络中各个城市辐射程度的大小鉴别它们能否成为金融中心,能成为哪个层级的金融中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brhq的溢出效应来促进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这个过程即为确定城市群体的金融等别结构。城市群体金融等别结构又称为金融等别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指的是金融产业的集聚或扩散效应所形成的各金融级别城市的空间组合、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联系。

3.确定具体规划

根据各个城市的不同金融等别,按照最高等别金融城市——次等别金融城市——再次之等别金融城市的顺序,从宏观整体角度确定吸引brhq的具体规划。一般情况下,根据金融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金融职能特征从各个城市中选取一座城市作为最高等别金融城市,该城市为金融中心城市或者是最有可能成为金融中心的城市,它是brhq的首选地,也是具体规划的核心区位;选取2-3座次等别金融城市;选取若干再次之的等别金融城市,这就可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多个极点”的模式,并以一个中心向外扩散,两个基本点进行承接聚集,多个极点积极吸取壮大。

4.确定相关政策

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制定相关政策,比如吸引brhq的优惠政策、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之间协调政策以及土地占用政策等等。

(二)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指战略主体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处理办法。综合前文天津在各个影响因素方面的竞争力情况,本文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1.改善市场条件

brhq进行区位选择时,市场因素是其首先要考虑的四大因素之一,市场因素的重要性居于人的因素与基础设施因素之后,但是天津在此方面的国内外竞争力均较低,所以天津应该首先在市场条件方面进行改善,其中重点改善进入资本市场的便利及其建设。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bri-iq选址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性居于第二位的因素,就天津来讲,它在该方面的竞争力基本与国内主要城市处于同一水平,与国外部分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其竞争力居于中等水平。不过天津应该着手从法律环境、监管水平以及信用管理体系等这些“软性”设施方面加强建设。

3.完善金融环境

在金融因素中,天津的竞争力居于中等偏下水平。天津特别需要从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等方面进行改善,与此同时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建造人才工程

人的因素是brhq选址时最为关注的一个因素,不过天津在这方面的竞争力相对国内外城市来讲都非常差,而brhq需求的是高层次人才,因此这是天津重点改进的因素。

5.降低国别风险

与国外金融中心相比,天津在国家风险方面处于中等风险水平,其竞争力居于中等水平。其中天津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以从制度上约束违约与毁约行为的产生,进而降低国别风险。

四、小结

从金融地域系统的角度来看,天津吸引brhq促进金融中心建设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战略性思考:战略方针是在国家发展战略框架之下,定位天津金融发展功能及其与周边城市相互协调,与港沪等各级核心城市联动发展;与此同时要坚持“服务区域,融入全国,面向亚太,走向世界”的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是“以发展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为基础,大力吸引brhq,依靠brhq的外溢效应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段培君: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主要依据、现实内涵和实施途径,《战略与决策研究》,第22卷第3期。

瑞斯托·劳拉詹南著,孟晓晨等译:《金融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人文地理》,第1期。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金融业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金融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正常经济环境下,金融业服务所在地区的经济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融通资金;二是在国家实施重大宏观调控时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对地区经济发挥的政策效应。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并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在实施“三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现代、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地流转、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现有金融体制怎么满足这些需求,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中原金融区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金融改革以来,中原经济区内的金融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金融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截止到2011年5月,河南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5618.2亿元和16467.6亿元;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6.73万亿元和550.77万亿元;2011年前三个月,河南存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34%和3.24%。2011年前三月,河南省与全国的GDp分别为5615亿元和96311亿元,河南GDp占全国GDp约5.83%的比例。而河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7%的比重,所以河南的人均信贷水平与GDp水平,都与全国有着较大差距。

2.资本市场运作乏力。在中原经济区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限,主要是ipo、配股、增发以及可转债等形式,国际市场鲜有涉及。到2010年8月份,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总计为2119家,而河南仅有49家,占比2.3%;在2009年底,上海、深圳a股市场总市值达到24.27万亿元,其中河南的上市企业总市值仅为3222.6亿元,占1.3%;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也比较单一,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替代性也不强,不能满足货币市场的需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金聚集能力。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中原经济区是国家“三化”协调发展的试验区,其主体河南省是粮食大省、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对资金有着巨大的需求。然而,区内国有金融机构投入农村地区的资金越来越少,发展农村经济的资金主要由农信社来满足,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单一。农村金融内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同时存在,而正规金融远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只好寻求与非正规金融。

4.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业务也还主要集中在传统业务方面;在放贷模式上,各金融部门还沿袭的是上级行下发的信贷政策标准,不敢突破传统,根据地区情况制定放贷政策,为客户解决资金困难。金融机构服务意识不够,尤其是在很多农村地方,金融网点很少;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薄弱,不能很好的利用电子化与网络化工具,各银行结算系统独立运行,增加了各银行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5.金融信用环境欠佳。金融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信用环境的基础上的,而在中原经济区内,截止到2010年12月,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24.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7%,银行不良资产过高,信用环境不佳,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增大,进而银行产生惜贷行为。不良的信用环境影响了区内信贷的扩张速度,降低了区内资金的积聚能力,产生了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还造成银行与企业间关系紧张,对贷款的持续平稳投放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6.金融人才总体素质不高。从整体上来看,中原经济区内,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在学历结构中,低学历的占了多数,高学历的比例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掌握先进的专业金融知识的“高、精、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匮乏,一般性人才资源过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区内从业。目前,中原经济区内在金融人才的后续教育与培训方面严重不足,人才现状与素质高低也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对策

(一)大力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在更高层次上发挥金融在总体经济中作用的重要保证,也是金融的作用力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无论是金融工具的创新,还是金融业务与金融制度的创新,都能为金融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渗透性和作用力。

1.加快机制创新。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市场开拓意识,更新营销观念,主动开展信贷营销,积极寻找、选择和培育客户,满足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防止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过度集中。金融机构应创新建立差别化贷款管理投放机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细分市场,实行差别化管理,灵活进行授权授信管理,提高信贷资金投放配置的效率。

2.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当前除了要抓紧开发常规信贷业务品种外,要加快电话银行、信用借记卡、对外担保等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发期权、互换、组合保险、零息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新型金融产品。

3.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当前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是突破传统银行的柜面服务,朝金融服务技术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和全方位化发展。大力开拓为企业改造、居民投资提供结算、清算、代收、代付、托管和咨询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加大延伸服务、延时服务推广力度。

4.加快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引进技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模仿创新可以使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反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技术改进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一要着力于优化金融运行环境,培育社会投资环境,需要努力拓宽渠道以形成新型金融产品、集聚新兴金融资本,并且从政策及实务两个层面,积极引导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本经济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及附属网点。通过加强基础建设,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做好准备。二要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的金融支持工具,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以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发展。三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金融合作组织,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互储金,使其更好地为发展中原经济区经济服务。积极尝试农村小额信贷如无抵押贷款、联保贷款的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化解农村资金缺乏的问题。四要积极改善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模范社区试点,以点带面,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五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积极疏导民间融资,发展资源开发、科技开发、旅游发展等区域性投资发展基金。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资金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改善社会信用环境。首先要加大信用观念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金融实施信用状况与信贷额度相挂钩的政策,根据信用和金融安全的等级实行区别对待,级别高的地方,可以加大信贷力度,反之,则降低信贷额度。

2.建立信用约束机制。积极利用法律手段制裁各种不守信用的违约行为,以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加大对违约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戒力度,对恶意逃债的企业及其高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金融部门要对其进行联合制裁,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要通过依法处理失信行为,加大失信者违约成本,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要实现金融长远、良好、有序的发展,还必须从以下方面予以保障。

1.思想保障。金融、经济具有互补性、互动性,地方政府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地方金融机构的工作,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还要通过会议、论坛、新闻媒体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和宣传经济和金融的互动关系,深化金融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的认识。

2.组织保障。中原经济区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协调。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机构,以服务金融企业为宗旨,以协调政、企、银之间的关系,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为原则,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围绕构建信用农村、信用企业、信用社区开展工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对各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业务进行考核,为金融系统搞好服务,促进地方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3.制度保障。制定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奖惩制度,建立分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支持系统;二是制定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种配套制度,规范抵押、质押收费标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制定财政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贴息支持制度;四是制定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金融业发展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人才保障。人才是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开发是金融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严格规范的用工制度,吸引优秀金融人才来区内发展。立足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完善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2009年河南省金

融稳定报告[R].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

[2]张军,何建伟.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思考[J].西部金融.2009(11)

[3]王海全,毕家新,谢进.构建完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支持体系[J].广西经济.2009(10)

[4]赵敏.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0(7)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7

关键词:金融风险;预警;模糊聚类;神经网络

一、引言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构建金融体系风险预警机制是必要且可行的。相对于整体金融风险而言,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更强的外部传导性和可控性,且一般早于整体金融风险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整体金融风险的预警信号,因此,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研究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并进行预警分析将对金融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早期风险预警体系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成熟,且已有一些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早期预警模型,如美联储的SeeR评级模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SCoR模型、法国银行业委员会的预期损失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宏观审慎评估模型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早期金融风险预警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预警指标选择、风险状态划分及临界值选择等均不尽相同,因此建立的预警模型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既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建模等计量分析方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以期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提供客观性依据。

二、总体分析框架及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的区域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结合安徽区域特点,构建包括经济因素、财政因素、金融因素、房地产发展、企业经营状况等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确定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分割点,为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的划分提供一种新思路;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未来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既要考虑金融风险因素的普遍性,更要体现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点。指标选取原则:一是全面性,所选指标尽可能全面反映区域金融风险;二是可得性,所选数据要容易获得,且期间口径未作调整;三是匹配性,数据收集成本与模型预测的经济实用性相匹配。

(二)风险评估的模糊聚类分析

在分析一个时间序列的区域金融风险时,我们可以把指标相似程度高的样本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以达到简化的效果。传统的聚类分析是一种“硬划分”,即把每个待识别的对象严格划分到某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这种分类的类别界限也是分明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类别可能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其类属性方面存在中介性,适合进行“软划分”。模糊集理论为这种划分提供了强有力且有效的分析工具,采用相应的模糊聚类模型,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模糊聚类”概念最早由Ruspini提出,之后人们利用这一概念提出了多种模糊聚类算法。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来进行模糊聚类,其优势在于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结构。

(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早期预警体系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在生物神经网络启示下建立的数据处理模型,其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和数据拟合能力,最为可贵的是神经网络还有自学习和自适应性。自适应性是指一个系统能够改变自身的性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相当于给神经网络输入新的训练样本,网络能够自动调整结构参数,改变映射关系,从而对特定的输入产生相应的期望输出。人工神经网络包括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适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就是Bp神经网络,它是一种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其权值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而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则使用了与前向神经网络完全不同的思路,采取竞争学习的思想,网络的输出神经元之间相互竞争,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输出神经元获胜,因此自组织神经网络主要用于解决分类、聚类问题。鉴于此,本文在进行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时,运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出各样本的风险类别;而在构建区域风险早期预警体系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的选取与标准化

金融风险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单纯选用个别指标不足以反映其真实水平。因此,根据客观性、完备性、科学性、实用性、重要性原则,同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经济、财政、金融、房地产、企业经营等方面的17个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样本区间为2009年至2014年一季度的安徽省季度数据,并根据指标与金融风险的正负相关性对其进行标准化。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8

论文摘要: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正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从而促使金融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9

金融排斥是指在金融体系中人们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包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法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的现象。[1]Kempsonandwhyley(1998)研究英国的金融排斥时发现约6%~9%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而对于交易账户而言这一数据上升到20%。[2-4]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不发达,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率较低。[5-6]

包容性金融理论是联合国在2005年正式提出来的一个新金融理念,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金融体系所提供的产品应该能够为社会所有阶层进行全面且有效的服务[7],尤其是能够服务于处于劣势的边疆地区居民和农村阶层。这种包容性金融体系提供的服务应该是机会均等的,不能为某些阶层所垄断,要让弱势群体获取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

实现一种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包容性发展理论的核心,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消除个体背景差异,让穷人和富人都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并拥有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包容性金融体系包括普惠制金融体系。普惠制金融体系指的是能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8]包容性金融理论内含金融排斥研究,金融排斥是包容性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9]

一、金融包容发展指数测度模型构建

(一)金融包容发展指标体系

金融包容性已被各国政策制定者所重视,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地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包容性金融体系,成为许多国家优先发展的政策。[10]包容性金融体系也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王修华等(2009)[11]运用2008年截面数据测度的各指标值加总,可以综合评价地区金融排斥的程度,利用金融排斥的维度分析方法描述了我国中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排斥现状,指出金融排斥的产生是金融机构“理性人”自然选择以及中部地区农村地理环境恶劣的结果。李春霄、贾金荣(2012)从金融服务的深度、金融服务的使用、金融服务的可得度、金融服务的可负担度等四个维度,评价了我国金融排斥的程度。

本文认为,金融包容程度就是金融排斥的倒数。所以,为了简捷起见,对金融包容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仍可沿着李春霄和贾金荣(2012)的研究思路进行。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本文采用人均存款金额、人均贷款金额、人均保费、股票市场人均募集资金、人均拥有的金融机构服务人员、人均拥有的金融机构网点、每平方公里拥有的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存贷款占GDp的比重、银行向实体和个人贷款占GDp的比重、非金融机构融资规模占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贷款的平均利率等12个指标来表示衡量金融排斥或包容发展指标的四个维度。本文所收集的是1980―2012年的数据,这样更能反映出金融政策连续性所产生的影响。具体的评价指标见表1。

(二)金融包容程度的测度模型

1.金融包容程度测度方法

设en表示金融排斥的n个评价维度测度值,en={e1,e2,…,en};?籽n表示第n个维度的权重,设定0≤?籽n≤1;Xn表示第n个维度评价指标的实际值;mn表示设定的第n个维度评价指标的最大值;mn表示设定的第n个维度评价指标的最小值。en的测度公式为:

en=?籽n×■(1)

用iei表示金融包容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iei=1/■(2)

2.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引用变异系数法测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变异系数的大小与指标权重的大小成正相关的关系。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3)

其中,?姿i为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Si表示各指标的标准差,■代表各指标的平均值。

各指标权重由如下公式确定:

?籽i=■(4)

二、影响边疆地区金融包容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模型和变量

研究金融包容发展问题可以从金融排斥的研究入手。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金融服务需求方、金融服务供应方和社会方面充分挖掘影响新疆地区金融排斥的主要因素。从居民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来看,金融排斥状况会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结构、宗教信仰、种族、政治面貌等因素的影响。[12]

影响居民金融排斥的因素较多,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整体上而不是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排斥作为独立因变量并且有一系列可能的解释变量。用于分析的基本模型如下:

金融排斥=f(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规模,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房屋的使用权,民族,宗教信仰,区域差异,社会阶层,社会互动)。

该模型使用标准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有效地检验二元响应的因变量与一组解释变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所有的解释变量都为分类变量,性别的测量是按照二分法变量进行的。其他变量的分类见表2。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选取新疆地区的3900户家庭作为访谈和调查的对象,按照样本收集面均衡的原则,样本中的性别、各年龄阶段、不同的社会阶层、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均按一定比例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在当地相关部门协助下由研究人员和学生寒暑期间发放和收集。为保证样本质量,剔除了536名调查人员认为回答不合理的受访者。最终有效样本包括3364名居民,其中样本中男性与女性之比1∶1.2,社会阶层中的上层、中上层、中下层、中层、下层比例1∶3∶5.2∶5.8∶5.0,年龄分布中16―22、23―30、31―40、41―50、51―60、60以上的比例为1∶0.45∶0.69∶0.79∶1.18∶0.65,汉族和民族之比为1∶1.2。选择的地区在区域性、社会阶层、人均收入和其他人口统计变量上基本上代表了整个地区。

问卷和访谈的内容涉及储蓄账户、债券、个人贷款、抵押贷款、股票、基金、保险、黄金、理财产品、信用卡等十类与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方面有关的金融服务的计量。虽然这十类金融服务产品并不能涵盖我国目前所提供的所有金融服务,但基本上涉及大部分的金融服务类型,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全部的金融产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归纳出受访者持有金融产品的总体数据,并作为衡量是否存在金融排斥的依据。测量值为0的受访者被视为金融排斥,而那些评分为1或者更多分值的受访者被视为至少获得一个主流的金融服务。

在有效样本中共有348人没有使用10个项目的金融服务产品,被完全排除在金融服务之外,即在所抽取的3364个样本中,10.3%的抽样人群受到完全金融排斥。样本中有28.5%的人群只使用一种金融产品,使用4种以下的金融产品的人超过80%,使用全部金融产品服务的人仅占0.1%。产品使用情况的平均值为2.71,标准差为7.58。

(三)计量分析

模型中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都远小于10,尽管它们的平均ViF为1.09,略大于1。所以,各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也不存在过度拟合的情况。然后,使用标准的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模型,所有的解释变量都是分类变量,均使用SpSS17.0软件中标准的虚拟变量程序进行模拟,并将数据进行比较,在每一种情况下使用上述的分类。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Chi-square为5.86,显著性为0.58,因此否认了这种模型不能充分适应数据的零假设。thenagelkerkeR2对此模型的检验值为0.42,这一结果代表一个横断面研究的解释被高度接受。

高收入家庭的exp(B)检测结果为11.465,表示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多的家庭资产意味着居民拥有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资源和能力,而低收入人群可能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之外。就业的exp(B)检测结果为11.056**,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来源依赖于就业,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处在劳动力市场的最底层,失业的人、家庭主妇、学生、甚至退休的人与就业人员相比更有可能遭受金融排斥。高等教育的exp(B)检测结果为9.089***,教育水平决定着知识的拥有状况,缺乏知识和认识助长了金融排斥。新疆地处祖国的最西端,因区域性因素等差异与我国中、东、西、东北地区比较更容易受到排斥。

年龄因素对金融服务的影响程度不一样,16―20和60以上年龄段比其他年龄段更有可能受到金融排斥的影响,处在16―22年龄段的人正在求学阶段,还没有收入来源,60以上的人因退休导致收入减少,也是受金融排斥的对象;23―30岁阶段的人群可能因为建立家庭和子女受教育支出较大受到金融排斥的影响。房屋使用权类别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变量,拥有私人房屋出租和二套以上住房的人群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金融服务机构的首选客服。3人以下家庭的exp(B)检测值明显高于4人以上家庭,家庭成员的增加会导致支出的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社会互动对影响金融排斥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互动通过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感受共享等推动居民更加积极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

性别用wald统计出的结果为2.326,显著性0.124,表明性别被证明在解释金融排斥是不重要的,这与有的学者研究不一致。一般而言,男性更喜欢冒风险,

但男性和女性对待风险的态度往往与年龄、家庭资产、收入、受教育程度有关联,因此,性别不会影响居民的金融排斥状况。分析结果还表明,婚姻、健康、民族、社会阶层、宗教信仰对金融排斥的影响也不十分明显。

三、推进我国边疆地区金融包容发展的建议

分析显示,在新疆地区的抽样调查中,有10.3%的成年人被排除在主流金融服务之外,验证了金融排斥在新疆是一个严重问题的假设,因而需要政府、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高度关注。研究的结果还显示,我国新疆地区大多数受访者(近80%)使用1~4种金融服务产品,仅少数的受访者(2.4%)使用7种以上的产品,在新疆地区并未出现金融包容和金融排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解决金融排斥,推进边疆地区金融包容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社会和个人等共同努力。[14]

(一)加强金融包容的顶层设计

目前在我国,很多人还不熟悉、不接受金融包容这一概念,金融包容是一个仅停留在理论方面的“新鲜词汇”。在金融包容承诺、战略制定、指标监测等方面,我国尚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因此,我国要在国家层面适时制定出台符合国情的金融包容战略,为金融包容实践提供清晰、合理、有效的行动路线图,统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行为,从而使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合力。在条件不成熟时,可分步骤单独推出金融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金融包容子战略,逐渐融入全球金融包容主流。[15]

(二)实行有差别的财政和货币信贷政策

通过对边疆地区实行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资金向边疆尤其是边疆贫困地区流动,通过财政为相关金融机构注资、提供担保、减免税收、利息补贴等政策扶持,降低边疆地区的投资风险;对边疆地区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金融政策措施,构造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撑边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边疆地区资金需求激增,而商业银行资金大量上存,可采取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在限制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利率的同时,适当下放贷款利率调控权限。

(三)金融资源配置要向弱势群体倾斜

非正规金融的风险管理较差,受到经济冲击时较为脆弱。在我国边疆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不完善,甚至连基础金融服务都难以保障,还存在着众多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在配置金融资源时,要向弱势群体倾斜,实现普惠金融及“包容性增长”。为提升金融包容性的机会,要仔细地分析贫困者的交易风险,假如不进行分析,增强的风险意识或许不加区别地对创新形成限制。使金融机构的融资基础多样化,缓冲全球信贷收缩对国内金融中介的影响;增强家庭管理危机造成的脆弱性的能力;通过推动金融系统多样化、刺激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提高经济弹性。[16]

(四)对贫困阶层和农民普及金融安全与权益教育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正规金融;民间金融

[作者简介]谭正航,吉首大学法学院讲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经济法博士研究生;尹珊珊,吉首大学法学院兼职教师,讲师,法学硕士,湖南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F830.39;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071-04

农业产业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头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进行农产品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农业产业是继农业承包经营制之后的又一次农村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生产市场化和现代化,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也是化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实基础。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农业产业更是其实现农业经营飞跃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研究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新思路。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正规金融支持日趋弱化

正规金融是政府主导建立的,按照严格规则运行并由专门机构严格监管的金融形式,是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金融组织和这些组织的金融行为总称。当前,本应作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中坚力量的正规金融却呈现加速弱化的趋势,无法担当支持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任。

(一)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组织与机构日渐减少。金融组织是农民和农村企业接触正规金融的基本渠道,也是其支持农业的基本载体。随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逐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大量缩减县级以下的经营机构,把金融资源向大中城市转移。如1998年到2006年期间,湘西州金融机构总量减少138个,减幅达到43%;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和从业人员比1998年减少74个和742人,减幅分别达到49.01%和31.72%,这一状况还在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的加速缩减,昭示着正规金融正在实现经营战略的转移。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越来越少,正规金融的弱化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强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化。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的正规金融贷款比重逐年下降。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和相对脆弱性,正规金融机构从风险控制和效益出发,一般不愿意将资金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民,如农业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98%的贷款是投向农村的,而90年代后,其业务逐渐转向城市和工业,目前,农业贷款只占到农业银行贷款总额的10%。欠发达地区农业贷款所占比重更低,2005年末,涉农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19%,而作为西部落后地区的湘西州,农业贷款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17%降至2005年的10.9%。在农业产业建设过程中,湘西州只有20%左右的农业企业和40%左右的农户能够得到正规金融的支持。大部分的农业企业和农户只能通过自我积累资金和民间融资渠道来满足资金的需求。

(三)欠发达地区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倒流数额越来越多。由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好,社会信用度不高,加上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上收和贷款管理体制等原因,农业资金出现倒流的怪现象。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农村倒流出的资金达到6000亿元以上。2006年,湘西州工行、建行上存资金达15亿元,邮政储蓄19.76亿元资金全部上存,通过资金上存,欠发达地区的这些金融资源大部分流向了发达地区。资金倒流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有如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速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差距与不公平。

此外,绝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如湘西地区的8家较大的龙头企业都没有能够实现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农业政策性银行定位于支持“三农”特别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以及粮棉油产业化经营得到更稳定的资金支持,且信贷资金有限,其对于力求发展具有特色和市场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来说,作用不大。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保险市场覆盖面窄、逐年明显萎缩,其对于支持农业产业化也无能为力。

二、民间金融对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持作用

民间金融,又称之为非正规金融,是流离于现行金融体制外的所有金融组织和金融行为的总称。民间金融包括民间借贷、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小额信贷、合作基金等形式。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补充作用;2009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与正规金融逐渐弱化趋势相反,欠发达地区农村民间金融非常活跃。湘西州近两年的财政支农资金2亿元左右,不到财政总收入的10%,而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到2000万元,只占财政支农资金的10%。可见,湘西地区的正规金融和财政资金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笔者带领的课题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湘西地区72%的家庭有过民间借贷行为,农村企业,特别是农村中小企业55%以上的资金来源于民间金融。在正规金融和财政支持乏力的状况下,民间金融对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民间金融是农户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农业产业化建立在农户生产的基础上。由于没有可供担保的抵押物等原因,农户用于扩大生产与调整产业结构所需资金很难从正规金融的渠道获取,而民间金融与农户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农产获取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与正规金融相比,农产更愿意选择民间金融形式进行融资。首先在于民间金融业务办理灵活方便,往往不需要抵押,办理的时间短,能适应生产的急需。其次,民间金融使用时间可由双方协商确定,而正规金融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而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其不利于农产的生产需要。最后,虽然民间金融的利率要高于正规金融,但是其不需要其他成本,而正规金融在利息之外,还需要其他的隐形成本,导致两者的贷款成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二)民间金融是农业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龙头企业比较容易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所需贷款。而作为龙头企业成长的基础,农业

市场重要主体一一农业中小企业却无法从正规金融得到其发展所需资金。当前许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正规金融制度与中小企业具有不相匹配性,国外学者Stiglitz&weiss(1981)认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被迫采取信贷配给,银行更愿意把资本贷给大中企业;Berger&Udell(1998)指出越是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企业,外源融资的约束就越紧,融资渠道也越窄;国内学者张晶(2002)、陈时兴(2007)等也认为在当前的金融体制和我国的特殊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可能全面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支持,不能寄希望于商业银行全面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据统计,湘西州近两年的农业贷款不到10亿元,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贷款仅9000万元,而同期的工业贷款达23亿元以上,而这本来很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贷款80%为龙头企业获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得到正规金融的支持。我国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具有天然的不相适应性。在政府的干预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的贷款上有一定的改善,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需要从破解高度集中、高度垄断、低效率的金融体制着手。欠发达地区农业企业大多数规模不大,处于成长之中,大部分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取发展需要的资金。而民间金融内生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壮大都少不了民间金融支持。相对于正规金融来说,民间金融具有信息资源优势、交易成本优势和担保优势等。民间金融组织的贷款人与农业中小企业存在地缘、血缘、业缘等关系,对于这些企业相对熟悉,信息的甄别和监督方便,且成本低。农业中小企业也愿意到民间金融组织融资,因为贷款的信息公开要求低、手续简单、效率高。因此,民间金融成为农业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三)民间金融也是欠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辅融资方式。龙头企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当然也就成为正规金融重点支持的对象。但是,正规金融与龙头企业发展金融需求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县级和县级以下的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影响到龙头企业的贷款满足,而农业信用社对于大额贷款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严格要求和繁琐的手续,影响到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效率,同时贷款期限过短,也不利于龙头企业的长期投资。而民间金融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简便性,也往往成为龙头企业资金的补充性来源。据笔者带领的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湘西地区的8个较大的龙头企业都有过企业内部集资、民间借贷行为。

三、引导民间金融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路径与对策

民间金融利弊并存,是一把双刃剑,规范民间金融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引导其充分发挥支持经济发展的功效,而尽可能减少和降低其负面影响。目前,民间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还处于一种自为自发状态。政府对其采取漠视与打击并重的策略,大部分民间金融还没有获取法律的“名份”。民间金融处于地下和“非法”运行状态,从而使其积累了较高的风险,因其引发了众多违法犯罪案件。为实现引导民间金融促进欠发达地区业产业化的目标,应该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一)确立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实现民间金融的法治化。当前,民间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对于民营经济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到看到民间金融的危害性。福建福安标会崩溃造成的经济社会动荡和近来湘西民间融资而引发的,足以证明民间融资内含巨大的风险。民间金融这一社会现象已严重关涉到社会的公共利益,亟待法律调整。当前,除民间借贷外,法律不承认民间金融的合理地位,对其采取严厉管制和打压的策略。实现民间金融的法治化,有利于保护民间产权,激活民间资本和增加广大民众资本性收入;也有利于强化民间金融的监督,减少民间金融的风险。引导民间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就必须承认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实现民间金融关系的法律调整。

(二)引导民间金融组建中小型民间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组织是民间金融行为的基本载体。组建与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政府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基本思路。正在农村试点的小额贷款机构、村镇银行等,就是政府主导下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这些金融组织门槛高、行政干预强。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不大。为充分激活和有效利用丰厚的民间金融资源,应引导民间金融组建民间资本为本的中小金融机构。并根据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状况,规定较低的进入门槛。民间金融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是实现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的有效途径。

(三)引导民间金融入股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我国农户贷款的95%以上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其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比重达91%(截止2006年3月)。但是,农村信用社存在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内部人控制十分严重的问题。截止到2008年,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达到5435亿元之多,不良贷款率高达20.5%,而山西、河南、海南、湖南4省的不良贷款比率都在30%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功能。为了增加信用社的贷款实力和减少不良资产比重,地方政府纷纷采取增资扩股,要求职工入股,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扩大信用社股东的数量和来源,特别是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人股农村信用社。为吸引民间金融的加入,可以在股东表决权、红利分配等方面给予其优待。引导民间金融入股农村信用社,不仅可以充分激活民间资本。而且有利于改善信用社的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