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十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十篇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05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1

【关键词】十;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

2012年11月8日,总书记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这一新表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任务转变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发展基础薄弱,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采取了“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压力、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例如: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球排放总量的17%,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500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81个,占56.2%。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目前中国正处于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目标,走出一条以“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为主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现不仅需要自发的生态力量,更需要党和政府从整体的发展战略高度规划、部署。

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这在战略高度上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发展路径。首先,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危机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我党的执政地位必将难以巩固。其次,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党的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展现“负责人大国”的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四、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然而当前不断产生的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实现,制约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经常引发各类社会冲突,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近年来,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破坏,空气污染加剧,酸雨、烟雾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的生命健康,引发哮喘、肺癌等疾病,民生问题加剧,违背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从整体改变局面,尽快改变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

五、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明建设,而且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就不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是全民族生态道德观形成的过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交错存在,仅仅构想生态文明建设远远不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把它列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级政府在现实层面上更好的投入和实践推动,宣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11,8.

[2]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汉江论坛,2011(2).

[3]邹安乐.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J].唯实,2011(1).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2

(一)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事务。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把生态文明这个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事务纳入到法治的轨道,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法律制度来管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事务。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法治化、规范化之路。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成之时,也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完善之时。使这些法律制度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从而以有效的法治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促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依法履行职责的需要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最重要的职责,怎么样能让政府更好的履行好这一为民造福的民生职责,必须要求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要有健全的生态文明的行政法规来规范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责权,以强有力的政府力量来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广大人民的生态权益。为民众创造健康安全的环境是政府的法定义务,也是政府的生态职责之一,要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政府依法用好维护生态文明的权力,法治政府的建成之时,也是政府生态文明法治完善之时。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须能够有效推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履职。

(三)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各级领导干部以法治和思维的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好这些现有的法律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法治思维:一是合法性思维。也就是任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措施的采取和重大决策的作出都要合呼法律制度,要有基本法律制度的支撑。二是程序思维。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和法定的权限下运行。三是权利义务思维。以权利义务作为设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民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的准则,把老百姓应该有的生态权益一定要维护好,保护好。四是公平正义的思维。政府公权力要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把生态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体现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执法当中,让民众体会到政府执法的公平,让社会感觉到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体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的正能量。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生态权益的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以法治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也当然包括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以法治化理念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的作法,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法治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历史潮流,也是自然规律。今后通过完善生态文明的法治体系来提升生态文明的治理能力,通过走法治化道路让法治阳光照亮人们追求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梦想。

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法律制度不完善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虽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缺失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法律制度,从而使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没有很好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于一切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执政理念长期左右着各级领导思维,造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够优化,因而必须按照十的精神,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上,所以规划法治的不健全成为影响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的重要因素。

(二)全面节约利用资源的法治机制不健全

党的十报告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虽然我国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但是如何把法律的精神真正落实,必须要求政府对节约能源的法治理念的深刻理解,要有对法律的严格执行,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三)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执法不严格

党的十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这些要求都不同程度在体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法律制度当中,但在具体执法当中,由于政府过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困难,以及长期偏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理念,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执法明显不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恶化了生态系统,从而也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法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依法防治。

(四)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

受自然规律支配,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这必然要求有综合性的资源保护法对其加以调整。宪法中虽有多个条文规定了自然资源保护,但过于原则、空洞《;环境保护法》在体例上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定为环境保护的两大内容之一,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再加上《环境保护法》并非宪法所规定意义上的“基本法律”,不能适用资源综合性保护的要求;现已颁布的各种资源法则强调了各种具体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资源整体性和综合性开发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

三、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思考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存在着多个部门分别管理,实际上自然资源之间是一个有极联系的生态系统,这种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从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二)建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二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依法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三是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四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各级领导对生态环境切实重视,从而保障生态环境切实纳入到自己从政过程,作为地方的重点工作来的长远谋划,科学推进。既然是红线就是法律的高压线,是不允许触碰的,无论是什么人只要碰了这个红线就要付出残重的代价,生态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生存问题,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事情绝不允许,这是法律的红线,任何人都无权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法治的权威,从而切实保护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

(三)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3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观点”,阐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科学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目标的优化,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它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更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我们要全面理解“五位一体”的内在联系,从全局出发,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树立全局观念的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具体领域的体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我们应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五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才能真正形成“一体”的格局。

二、依据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说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正确性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里的“突出地位”,就是强调抓主要矛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牛鼻子”。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在逻辑层面上所处的位置应当更高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是特殊重要的,它在总布局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贯穿性,具有更高层次的指导性。生态文明建设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出我们党对制约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唯GDp论英雄等现象,已使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而要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突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这一论断,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科学判断,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这些智慧对今天的发展仍有启示。今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必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四、依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知识,阐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先进性

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以批判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当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历次重要会议都是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节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方针。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12年,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也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走出“为了发展而发展”的陷阱,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幸福发展和永续发展。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更是对中华民族子孙和世界未来负责。

五、依据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长期实践基础上的。总体来看,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反思,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提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党的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它必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谋划长远,搞好规划,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立足现实,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具体而言,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重点需要从转型发展、惠及民生、拓展市场、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方面付诸实践。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其基本实践途径是:在立法和制度建设上,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在政治领域,要强化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力;在经济领域,要大力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在社会领域,要建立公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文化领域,要将生态文明等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环境保护领域,要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主题,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为主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环保部门的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5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工业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

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大氛围下,解构工业文明、构建生态文明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于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利用后发优势构建生态文明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贵州这样一个工业文明不是很发达,但具有天然生态优势的省份,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对贵州文明跨越研究中,对其实现跨越的机遇和条件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性

作为现时两种文明形态,由于工业文明本身的局限性和破坏性,虽然其为生态文明的构建在某些方面确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方面,工业文明最大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而要构建生态文明必须依靠科技,就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工业文明为生态文明创造了科技条件。当然,发展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如社会管理技术)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绿色科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应大力强调发展绿色科技,只有用绿色科技体系武装起来的生产力,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是历史必然性,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从全球范围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资源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自然界的各种资源被掠夺性地开采,大量的人造废弃物也被散布到自然环境当中,从而带来资源的迅速耗竭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使得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必然性。

二、贵州从工业文明初期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的机遇与条件

(一)后发优势: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者

后发优势是指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所拥有的由后发国家地位所产生的特殊优势,并且这种优势既不是先进国家所同样能够拥有的,也不是后发国家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生态文明构建过程具有极大的弹性和多样性,后发地区可以在形成乃至设计构建模式上具有可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因此,后发优势在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表现为由于工业文明的落后,其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没发达地区严重,这为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文明创造了有利条件。

贵州作为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者,其工业文明发展程度为其向生态文明跨越创造了有利条件。贵州的工业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工业化极其缓慢,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工业起步低,基础薄弱,内部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消耗大,全省工业以资源开发型的传统产业为主,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正是贵州欠发展的工业化水平,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破坏相对于发达地区较小,保住了青山绿水,这无疑成为贵州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二)贵州工业生态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与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工业生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模式包括工业结构生态化、工业产业生态化、新型工业化、工业资源循环化等。而原有的生态条件或者生态文明的现有程度就已经使得这些路径具备一定的基础,对贵州这样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其现有的工业生态现代化实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工业结构生态化、工业产业生态化、新型工业化、工业资源循环化等创造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工业生态现代化具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为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贵州发展生态经济具有天然优越的条件。

加之贵州坚持贯彻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方针,建设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区,发展绿色产业。国家从全国大局出发,全面整治和建设长江、珠江流域生态环境,已将长江上游的乌江和赤水河流域列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这为贵州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现代化取得了国家的政策支持。

此外,贵州已为建设生态文明作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采取措施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比如毕节扶贫――生态开发试验区、普定生态重建试点县等坚持生态重建与发展区域经济、与社会生产要素重组相结合,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意资源开发的循环化,实现生态重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

贵州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为其工业结构生态化、工业产业生态化、新型工业化、工业资源循环化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为工业生态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

三、贵州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工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文明发展缓慢。对于一个工业以开发资源为主的欠发达地区,肩负着既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经济,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历史任务。在工业化逐步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势必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存在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贵州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向生态化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的艰巨性

贵州的工业化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工业化极其缓慢。而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滞后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不仅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缺乏有力支撑,经济增长乏力,而且导致其他产业转化困难,限制了经济发展和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工业化模式,势必会加快生态的恶化,这与向生态化跨越背道而驰,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而这也正是贵州目前的历史任务,所以贵州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向生态化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具有艰巨性。

(二)贵州工业资源禀赋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矛盾性

由于自然和地理原因,贵州蕴藏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这决定了长期以来贵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即形成以资源产业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资源的有限存量是制约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持续发展的硬性约束。但开发资源与保护生态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必然会对资源开发形成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资源是生态环境重要的构成要素,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保护资源。而要对资源进行保护,就需要对贵州资源的开发实行必要的限制,特别是对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要实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对资源开发和控制形成了矛盾,显示出了贵州工业资源禀赋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矛盾性。

(三)贵州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不协调性

贵州由于自然资源的总丰度、综合优势度和人均拥有量的优势度在全国领先,其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从而形成了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这种工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向生态文明跨越具有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即发展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的不可持续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6

一、以理念创新提升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新境界

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行为创新的先导。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是指自觉破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陈旧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思维方式,形成新的结论或理论体系,用于指导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行为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实质是在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理论深化,是对以往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超越和发展。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提升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新境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的新理念。同志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揭示了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矛盾的尖锐性和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以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酸化、盐渍化、水资源匮乏、河流普遍污染、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电子垃圾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雾霾等极端天气频发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民生议题,成为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障碍。只有清醒地直面和正视当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才能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当作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同时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方面,自然规律作为自然界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具有复杂性和难以直接把握的特点,对于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和驾驭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愿景的历史重任,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当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双赢。为此,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认识的新理念。同志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他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这一重要思想被人们忽视了,只是强调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误解和曲解。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都是在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起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离开了自然环境只能处于抽象状态,都无法成为现实生产力中的要素而发挥作用。“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将自然界作为生产力能够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指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马克思并没有一味地推崇生产力,而是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即建设性的生产力和破坏性的生产力。前者是绿色生产力,后者则是非绿色的生产力。马克思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忽视自然环境和人的发展而片面地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要人们警惕生产力的“片面的发展”,警惕生产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同志指出,一定要做到“三个决不”: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同志的这些深刻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阐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以制度创新谱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生态环境危机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紧张度,既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生存危机,又是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制度危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从制度的层面上加以透析,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以制度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走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出现的边治理边污染、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的恶性循环怪圈。同志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制度创新谱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篇章的深刻见解。

同志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理所当然地包括了依法进行生态治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症结在于法律法规偏软、惩处不力。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加强立法、执法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法治氛围。

科学而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中虽然也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某些指标,但是,往往是点缀性的,分量不重,权重较低,总体上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且不注重分类考核办法,不管各地实际情况,搞“一刀切”。许多官员常说的“没有水平,去种草坪”、“宁可毒死,不要饿死”的话,就反映了对经济指标的高度重视和对绿色发展的轻视。同志关于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深刻论述,有助于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纠正不科学的政绩观和考评观,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实事求是地确定政绩。如果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方面下了功夫,在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即使生产总值下降一些,名次排位靠后一些,也是科学的政绩,也要将其看作真正的英雄。相反,对简单为了生产总值增长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导致民怨沸腾,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但不能算政绩,而且要追究责任,甚至终身追究责任。

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他一生所致力考察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财产权利结构,即运行的制度基础。他的产权理论发端于对制度涵义的界定,通过对产权的定义,对由此产生的成本及收益的论述,从法律和经济的双重角度阐明了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科斯认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完善产权制度,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大的作用。为此,必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只有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才能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避免生态环境自然因产权不明晰而上演哈丁所说的“公有地悲剧”。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还涉及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环境民事责任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等众多方面,只有认真学习和切实贯彻落实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精神,才能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以行为创新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行为创新是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落脚点和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坐而论道,重在建设,取决于在理念创新指引和制度创新规约下的政党、政府、企业、公民等各个阶层的整体性行动。生态问题根本上说并不是生态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人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只有真正改变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注重行为创新,告别人与自然对立的非绿色行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行为,才能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局面。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中贯穿了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丰富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需要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培育生态理性人,提升生态文化软实力。生态文化缺失或落后,是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重要阻力,是助长整个社会重功利、轻伦理、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盛行的重要原因。同志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直接受惠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进工厂、进头脑,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构建政党、政府、企业和公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体系,是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行为创新需要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现代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同志指出,要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口众多和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国情,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作为节约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绿色生产方式是一种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组织生产过程,创造出绿色产品,以满足绿色消费的企业绿色行为,涉及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生产和产品的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众多方面。生态设计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制造、销售、使用、处理等各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节能治污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行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实行清洁生产,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推进循环发展,努力构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生产消费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是节能减排的低碳型生活方式,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生活消费融入一体的新文明、新风尚的现代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提倡绿色出行,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政策,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又以绿色生产推动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格局。要通过大力创建“绿色政府”、“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楼院”等活动,促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生态文明必须知行合一。美好的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起来。以同志关于生态文明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天蓝云白、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7

一、引言。

伴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在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会计、生态和文明的有机构成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成果表现;如果以生态的视野来通观会计的发展,又会在会计生态与文明的紧密结合中,进一步得知:

会计整体及其各构成因子或影响因素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始终会以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文明动态系统存在、发展和生效。同时,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将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进行合理架构,也不难看出:处于不同时空、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各自都在其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下会表现出相应的成果表现。由此可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影响因素,在其与环境保持着紧密的适应性互动关系中而不断演进发展时,必然有着基于会计生态危机、反思会计传统模式的理性选择,必然会从会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而形成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生态建设的各种成果表现;而会计生态建设离不开会计生态主体、审计主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会计生态审计的作用发挥。但是,目前的生态审计,主要是基于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是对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与企业在生态指标与当地推行的环境法规的背向程度、或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其基本目标是避免被审计单位因生态风险的范围和水平估计不足而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以及减少环境损失的措施;在此情况下,作为以会计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审计,就没有从“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的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如何进行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会计审查”。www.133229.com加之当前对会计生态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会计生态的审计也基本上无专门的研究成果,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生态审计的建设了。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成常态的时代,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必然需要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文明化趋同作用,必然需要对这种作用的发挥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审计。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强化,产生会计生态文明化的参与行动和成果转化,从而引起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必将催生会计生态文明理念在会计生态审计中的广泛运用。对公共危机与会计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另文单独研究,本文只对后者进行粗谈。

二、会计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界定,需联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生态史观”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脉络。“文明生态史观”主要强调,文明需要交流传送,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并加以改良;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生态文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2]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3]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申曙光,2007)。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会计生态文明实质就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为了实现从自然、自由、自发到自主、自动、自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财富成果的总称。[4]对会计生态文明如此界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会计生态文明应是一种永恒存在,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宁波,2008),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社会的发展和发达、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不能仅依“生态文明是针对当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定性与思考。不然,我们将无法对古代或近代一些好的会计域秩序或会计工作局面给予合理的“文明”定位。“当而已矣”,乃会计生态文明之永恒求索和境界。

(2)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和会计文明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基本存在,或说基础位置,不能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其认识觉悟、没有对其理论探索就否定其存在性、作用性。

(3)会计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一样,也包含着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等内容;只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难独立区分,其相互间的渗透性、耦合性较多。

(4)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而且具有会计生态、生态文明的人性化、生态化、民主化等特性,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

(5)会计生态文明在本体上是会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关系等表现状态或形式,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以及目的、过程、方法、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

三、会计生态审计是实现会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会计生态是人类会计实践中各种关系的适应性互动状态,是需要通过文明、和谐、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与作为去维持平衡、导向规范的生命体,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管理观的综合体现与运用。推行和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就是突破现行生态审计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审计调查和节能减排资金的专项审计、并多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审计等局限,促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运行和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免疫系统”,更好地推进会计生态的文明化建设和发展和实现会计的可持续性与进步繁荣。

(一)会计生态审计与会计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的出现,要求会计生态体系能对其进行统筹思考、合理解释、正确反映、充分揭示和及时报告,培育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与此相伴,一些会计新问题(如与公共危机治理相关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会计问题)的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因而就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上积极响应,并切实解决,以此丰富和完善会计生态文明。为此,开展会计生态方面的审计,就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不能仅就绿色会计、环境会计的些许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型审计。相反,会计生态审计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各方面,从会计生态主体、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紧紧围绕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与会计法、会计理、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的理论领先、技术优化、法政导向、规则顺应,并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会计生态审计的文明建设理念。

建设会计生态审计,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又要调整传统审计的方式、内容等,在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过程中,形成讲科学、重规律、法自然的生态审计道德观和伦理观等。此外还包括:

1.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会计生态审计突破了传统只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固有局限,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组织、社会、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看,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审计具有必须是一个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目的等方面的审计。不同对象的审计子系统是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所有会计生态主体的审计、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会计生态客体的审计、包括会计法政在内的一切会计生态环境的审计等;不同内容的审计子系统是容纳会计信息审计、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法政环境实施情况审计、会计服务质效生成与提高审计等各方面;不同方法的审计子系统是将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与传统、国内与国际、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巧妙结合的创新性系统;不同目的的审计子系统围绕不同对象和内容而构成,是对会计生态系统内外及其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结果的审计预期和控制。可以说,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充实了审计的内涵、拓展了审计的视野,丰富了会计生态文明和审计文明的成果,当然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2.会计生态审计的经济建设理念对会计生态的审计,还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审计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积极追求审计过程的高效率和审计结果的高效益,实现整个审计的经济价值化、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审计主次、侧重,以主要或重要的审计实效带动次要或侧面审计的有序进行。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生态审计要真正取得关乎审计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广泛、深入、持久、仔细地开展工作;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审计思想,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谋一己之私”的非理性做法。

3.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理念。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杨肖琳,2009);从更高层面理解,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5]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和审计政策、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是一种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的文化。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各方面审计中,孕育审计的创新精神,激发自主创新的审计能力;促进会计审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繁荣会计审计发展的先进文化;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阳光性与理性化,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的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同一般审计一样,会计生态审计的有序有利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了解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会计核算要求、监督制度等,以此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审计;再比如,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明确会计服务价格、产权、质量等方面是如何规定、度量和区分的,以此确定审计的责任和范围。

四、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路径。

(一)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重要基础。

1.理论研究应先行。

关于会计生态,笔者一直在研究,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此外,罗宏、邢广彦(2008)在《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把会计生态定义为“各种会计单元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以及内部各单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相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吴大器(2010)在“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上表示,应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它主要包括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存在的众多经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媒介两部分。这些前期理论成果,将为开展会计生态审计、加快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在生态审计研究方面,从1992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生态审计的重要方面就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国知网上以“生态审计”进行“全文”搜索,有记录463条,以“主题”搜索有记录43条,以“题名”搜索有记录32条,以“关键词”搜索有记录4条。这些都说明生态审计研究的广泛、深入,其系列成果无疑为会计生态审计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虽然如此,目前在会计生态文明、会计生态与生态审计的关系、会计生态文明对生态审计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少成果。这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将各种审计类型、内容、方法、评价等灵活而综合运用与会计生态建设和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中;并紧紧依靠各会计生态主体和审计主体的关系理顺与合力聚成。

2.政策引导贵创新。

会计生态文明重在会计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成果体现,涉及会计域秩序和会计法政的方方面面;而会计生态审计也是全面的,需要相应的创新型政策体系去引导和规范。具体创新要求有:一是政策引导内容上的创新,应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以及审计主体、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地统一政策,必然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二是政策引导方法上的创新,要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对象复杂的实际,通过各种媒体、有利时机、必要场合从政策咨询、宣传、培训、教育等方面有意识、有组织地引导,推动政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避免“理智的冷漠”态度;三是政策引导方式上的创新,需兼顾会计生态发展的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直接、高效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政策制定、、落实、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媒体宣讲、现场讨论、实地学习等活动,使全面引导下的政策深入人心。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可从中国会计学会和审计学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各种征文、评选、会议、培训等方面管窥一二,今后需进一步加强。

(二)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主要支撑。

1.技术保障需加强。

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会计生态文明记录和显现,以及对会计生态的审计,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低碳经济引出的碳资源、碳负债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技术,对会计生态主体之一的会计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诀窍、非专利技术、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记录和报告技术,等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就需要在进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时,必须加强其中的科学技术研制和应用,重视其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要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生技术、关键技术、专门技术等,尽快形成会计审计的技术协同和方法交融,增强审计对会计生态各方面的针对性、渗透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技术体系的建设,形成会计审计相互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体系,确保审计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各方面;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作,形成产、学、研,学、做、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和实用性;四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所需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撑。

2.质量保证待跟进。

对会计生态进行审计,必然涉及到与会计服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以及审计本身等方面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因此,要建设好、发展好会计生态审计,就必然和必须地切实解决好这些质量问题,为会计生态审计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提供优良的质量保证;而要达此目的,就需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标准。但是,从目前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疏漏或缺陷,比如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和“生产管理制度”

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如何界定、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该如何评判、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的审计人员的履职质量由谁监督、会计服务交易质量何以厘定与规范等。即或是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有质量度量的描述文字和衡量指标,但由于做出或划定这些度量物的人员要么没有,要么不是行家或专家,宣布或布置这些度量物的部门要么机构多样、政出多门,要么就不是政府权威的主管机关,因而仍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随着会计环境巨大变化后,审计要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及时反应跟进。

(三)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有生力量。

会计生态审计兼容会计生态与审计两大领域,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支持并努力推动会计生态审计的各种建设。要注重政府职能作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政府在会计审计发展与会计生态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将会计审计和会计生态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让公众和所有主体认识到会计生态建设、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重要性;要给予公众及其他主体有机会参与会计生态建设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相关的活动乃至一些决策,鼓励其大胆监督和创新,不断增强其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开展会计审计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使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当然,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1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一样,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对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j].学术月刊,2007(9):117-123.

[2]雷新华。基于经济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41.

[3]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8(5):46.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14-06

[作者简介]李国锋(1976—),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山东济南2500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研究”(12BKS063)、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生态农业建设的伦理问题研究”(J13wa15)和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济南市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学研究”(13CJB01)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其目标指向与实践追求必须和具体的社会制度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意义。欧美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被证明实际上是“反生态”或不切实际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和现实的历史必然性,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选择。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从20世纪60年代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12年的《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显示,2000-2010年间,全球净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520万公顷的速度持续减少,全球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正在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在加剧恶化。据国家环保局2006年的数据,中国669座城市有2/3出现水资源短缺,40%以上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80%的湖泊富营养化,大约3亿农村居民缺乏安全饮用水……另据统计,仅中国每年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在4000亿元以上。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关于生态危机的成因,固然有林林总总的解说,但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落脚于人类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导致生态危机。因此,有必要对人类文明已有的发展形态进行梳理,探索破解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有效方式,寻求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必然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这样说:“劳动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①作为劳动结果的人类文明,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主要形式。

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受制于未知的自然力的统治,故而人类活动很难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破坏,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从原始文明过渡到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进程有所加快,但对自然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农田生态系统和经济林生态系统,自然界的生态失衡在范围和数量上是有限和局部现象,人和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还是和谐的。18世纪60年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工业文明,此时人类“真正”成了自然的主人。工业文明在极大地稳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不断地去掠夺自然和“内在地对自然的不友好”,由此必然导致“成本外在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时,就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据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②更令人警醒的是,马克思指出这种“断裂”存在于整个奉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之中。对此,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Davidpepper)也进行了有力的论证,他是这样论述的:“‘开采’资源——获得它们的价值而不考虑对未来生产率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而成本外在化部分地是将其转嫁给未来:后代不得不为今天的破坏付出代价。”③不难看出,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之后,也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其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最终都会消亡,被新的文明所取代。因此,人类为了永续发展,必须超越传统文明及其发展模式,探寻一条新的文明模式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面对工业文明的衰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拓展。从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到今年6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均一再证明,绿色、循环、生态发展正成为人类发展的新趋向。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尚待构建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与历史上所发生过的文明形态更替有着重大差别。它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共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在倡导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结果。对于人类来说,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漫长历史后,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可能不是一种必然而然意义上的唯一性选择,也不是一种自然而然意义上的唯一性结果,而是我们在后现代文明时代背景下对人类文明未来可能状态的激情想象,是对人类以往工业化与城市化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批判性超越。这种超越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转向,指明了人类未来可能的发展道路。

二、已有生态文明模式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持续发展

为了顺应人类文明转向的潮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面及实践方面都获得比较丰富的经验成果。在当今“一球两制”的现实背景下,前者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毋庸置疑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可持续性理念、制度、政策甚至个体意识,是首先出现并集中体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即使不能说已经存在着一种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更为成型的“生态文明”要素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可以说,在当代欧美国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生态文明”的现象碎片或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征兆迹象。①但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者看来,恰恰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本的逐利本性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注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竭力使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成本“外部化”,不仅侵害了国内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生态环境权利,而且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输出”或“转嫁”。正是基于上述理论,美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詹姆斯·奥康纳(Jameso’connor)提出并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危机”理论,即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存在着“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双重危机,而生态危机清晰地表明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而詹姆斯·杰克逊(JarnesJackson)在对“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时,也非常清晰地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民主资本主义的经济是与自然的保护不相容的”,而且提出了一种“生态社会主义”的总体性解决思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控制与自然的物质代谢”。印度籍德国学者萨拉·萨卡(SaraSarkar)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增长”所依托的理论假设都不过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体系的失败正变得显而易见”,同样“确信无疑的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世界体系正在走向失败”。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批评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的“生态文明”的血腥性质和非生态本质。

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果从理论角度看,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念蕴涵着更多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建设是有计划的而不是盲目发展——因而可以对资本与市场的扩张本性与经济理性本性进行必要的限制。就此而言,人们可以说,社会主义应当拥有高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形态,甚至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应有内涵。①美国的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巴里·康芒纳(BarryCommoner)也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生态的迫切需要之间的基本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有超越私人企业制度的优越性。但对照一下前苏联、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不难发现,社会主义的理念并不能保证自动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生态友好的价值观念与制度框架。在实践中,苏联执政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关注,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水源和空气的污染物容许浓度标准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目前世界上任何地方所实施的最严格的标准”,②将环境保护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律体系,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多层次环境保护机构,拥有世界一流的环境科学家,有数千万人参加的环境保护组织。可是这一切都没能有效地阻止生态环境破坏:高耗低效的高增长造成资源空心化和严重的资源浪费;盲目的开发、改造与建设导致气候土壤干化和大面积水土流失。苏联解体前,官方为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准备的环境报告认为,占全苏面积16%的区域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果还包括草场退化,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0%,其中有16个区域是生态毁灭。③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同时期中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恶化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上述国家在价值体系和基本制度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向,但这一转向不足以说明他们已找到了更为适合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生态文明发展的模式,同时也清晰地告诫世人在经典社会主义话语下讨论生态文明已没有意义。这就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必须对已出现的国外形形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论反思和升华,在人类未来文明形态与实现路径的意义上进行超越性的想象与设计。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由来已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元素成份不断累加、战略地位日渐提升。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由国家调控管理生态环境资源,号召要消灭荒地荒山,重视林业,保持水土,绿化祖国。国务院于1973年专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延续大规模植树造林伟大事业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的重视下,先后制定、颁布、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法。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整个生态环境及其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具有根本性的意义。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然而,这一时期关于环境保护的核心理念是在优先保证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这是基于当时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不冲突的天真设想。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成员致富的强烈冲动使全国统一规划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政策变得很难制定且更难以实施。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纳入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表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其后,我国政府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绿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和中央领导代表党中央所作的一系列报告讲话之中,多次进一步重申和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并存的关系以及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而且还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以上这些论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要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①生态文明的提出,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与时俱进认识的新成果,也是对人类文明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具体反映。在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报告号召“大力推讲生态文明建设”,更为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深刻地融入和全面贯穿到其他“四个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无疑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的更加凸显和提升,也足见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深刻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新方向。

首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就在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并把它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归旨贯穿到自己的学说之中。马克思在展望未来社会的文明形态时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②也就是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与生态文明而不是与工业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是对历史上中外思想家社会和谐观的正确继承,“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和谐为根本宗旨和发展目标,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又是缺一不可的,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人们实现四大和谐发展的成果,以及此条件下所建立的伦理、规范、原则、方式及途径等成果的总和,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生态文明,也可以称之为绿色文明。”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的和谐统一,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不仅是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议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战略新选择。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走生态文明的道路。生态文明社会就是最理想的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7―0007―0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扩大,工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促使人类过度地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致使自然界失去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严重危机、能源的短缺、个别生物物种的消退、流行病的增多等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了解自然界如何为人类的生存服务。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明确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综合实力素质的飞速发展,我们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七大”、“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马克思把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到其它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于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这说明,自然界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条件,地球对于我们是惟一的,破坏地球就是破坏我们自己。他还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一个属于人的世界,人类的劳动就是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手段。马克思提出:人们要尊重自然界,正确对待自然界,要把自然界当做人的生命一样爱戴。马克思还认为:人类可以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世界、改造世界。人类可以调节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来管理和控制自然界,从而改变自然界和人类本身。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能使自然界该变成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世界。马克思还认为:自然界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制度和生产方式,疯狂的追求利润,必然造成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及其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明确了自然存在的价值。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生态文明发展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坚持人类与自然界的高度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要优先发展,自然界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提出物质变换的对立性,倡导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指明了物质的有机发展和无机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观点,生产劳动是人和自然的物质转换唯一途径,也就是说人类在生产劳动时,超出自然界的实际承载力,必然会影响自然界顺其发展,也就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把生态学思想同唯物主义,同辩证法、同自然科学等联系起来,自然和人类相互制约的唯一条件就是人类的存在。〔2〕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现代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相统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那么要想改变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只有熟知和掌握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内涵,才能推动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影响自然界发展的负面因素,处理好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在良好生态发展背景下人类得以迅速发展。生态文明是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于一身的高度发展,是自然生态和人类和谐统一的高层次的文明。〔3〕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原则,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要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协调发展的理念,要坚持在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时,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树立人类与自然的平等观,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和谐发展。〔4〕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对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种观念的更新,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就是生态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体系,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好地生活,能够促进人类的进步,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生态环境能否良好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我国颁布了首部《环境保护法》,2005年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7年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些文件的颁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下面我们就谈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方式的落后

我国的大多数工业发展,还延续着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换取产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毫无节制地、任意消耗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必将造成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区域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非常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最终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片面追求GDp

GDp的快速增长,代表着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忘却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继续生产耗能工业,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发展,直接涉及到威胁人类的生存。

(三)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个别企业一味追求产值,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业废水到处乱排,工业垃圾随意倾倒,工业废气随意排放,造成了对自然界的严重污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严重危机、能源的短缺、个别生物物种的消退、流行病的增多等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四)规章制度的缺陷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规章制度的建设还存在较多的缺陷。例如,资源性产品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环境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环境污染的付费制度、生态破坏的补偿制度等等还不健全和完善,制约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子孙后展的重要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是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控和生态恢复,而是创新发展工业文明,既强调和谐、循环发展,又是强调效率、发展的力度。要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根本,以加快循环经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态文明良好的和谐发展的道路。

(一)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

生态文明需要从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做起,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使每一名公民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员,都成为生态公民。〔5〕要有效地运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等新闻媒体,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并及时有效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层面,以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使每一名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意识到保护和爱护环境,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等的重要性。

(二)发展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必备条件,建设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农业,建设节约资源的生态工业产业链是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应重点加强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产业的战略布局,努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生态产业的转型,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三)加强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是一项消耗时间长,系统庞大的,具有长远规划的工程,各部门积极的协同配合,齐心协力关停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生产链。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形成良性的循环。优先解决危害公民身体健康、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环境优美城市、最佳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的创建工作,继而推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

(四)建立制度创新机制

我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目标相比较,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束缚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步伐,那么我们就应该应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有效地创新机制,以保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五)完善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体系

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要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只有通过相关政策的要求和法律的约束,人们才能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才能加强人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法律意识。通过不断地完善环境经济体系政策,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政策,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

〔3〕张旭平.“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02):86-90.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篇10

“生态文明建设”一词早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来了,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报告又发出了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有人做过统计,提及“环境”或“生态”的地方,十七大报告有28处,十报告有45处。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党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同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两大重要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创建“生态文明法院”,是法院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司法生态文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下面是笔者就如何创建“生态文明法院”的几点思考: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是创建“生态文明法院”的关键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必须是站在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广义地去看,去综合分析研究,切忌狭义理解。“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其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有了以上的这些认知,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重要工作的内容和任务才会把握好、实施好。创建“生态文明法院”才有方向性、操作性,才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法院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是创建“生态文明法院”的核心

用最简单明白的话说,创建“生态文明法院”就是要立足法院工作实际、特点,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必须搞清楚的是,法院抓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司法生态文明。而体现司法生态文明的最明显标志,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观山湖区人民法院,目前,观山湖区制定了《观山湖区创建生态文明机关实施方案》,要求全区各单位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示范区为总抓手,开展生态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我院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法院实际,相应地制定了《观山湖区人民法院创建生态文明机关工作实施方案》,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增强干警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搞好机关综合治理和廉政建设,加强机关环境治理。把我院创建成一个“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节能高效、廉洁公正、公众满意、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的生态文明法院。

有了以上实实在在的内容依托,创建“生态文明法院”才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才能使创建活动突出工作特点,真正有助于法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也才符合“三严三实”的基本要求,接地气、尚实干。

厘清“生态文明法院”必要元素,将创建活动全面有序地开展下去

创建“生态文明法院”需要具备的元素肯定很多,但其中几个必要元素应该把握且必须巩固和实施好。

一是组织保障。必须时时刻刻抓好组织建设,必须有个坚强、团结、健全的组织领导集体,当好领头羊,发挥好决策、指挥作用。今年,我院党组为了把各项工作开展好,两次进行任务调整和职责分工,遇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均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

二是制度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理念、带头遵纪守法,是人民法院责无旁贷的事,用制度管人管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我院在规章制度建设上,以法律为准绳,不断修改和完善本院各部门岗位职责和有关工作制度,力求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015年,我院制度建设在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将整理汇编成册,印发全体干警员工,切实纳入法院制度文化建设规范管理。

三是环境美化。作为法院机关,提倡低碳运行、无纸化办公,使环境优美、工作节能高效是当下必须切实践行的事情,为此,我院以文件形式作出规定、提出要求,并安排有专门的后勤人员进行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同时,全体员工爱护环境卫生和办公室绿化建设已成为新常态,目前机关环境窗明几净、干警们自己在办公室、走廊培植的花卉、盆景及上墙的字画等异彩纷呈,相得益彰。

四是廉洁公正、公众满意。廉洁公正是法院的灵魂,只有法院自身做到廉洁公正,才会使公众满意。2014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提高公众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院在狠抓司法廉洁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三大平台建设的同时。还正式通过网络、电子显示屏实行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