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污染的危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58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1

关键词:汽车尾气;人体健康;危害;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在促进经济繁荣,给人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和环保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随着机动车总量的飞速增长而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

汽车尾气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最近对汽车尾气作了详尽分析,发现汽车尾气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其中含量较大的是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化合物及颗粒物等。1、一氧化碳(Co)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车速越慢排放量越多,大城市空气中90%的Co来自汽车尾气。Co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当人吸入含有Co的气体时,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便立即同Co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使这部分Hb不能与氧气(o2)结合生成o2Hb而失去输送o2的功能,导致人体各部分组织缺氧,特别是人脑组织和心脏缺氧,进入昏迷状态,严重者死亡。Co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o2的250倍,对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危害严重。2、氮氧化物(noX)它主要是在高温燃烧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氮(no2)。汽车尾气中主要是no,但no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成no2,而no2与Hb有极高的亲和力。no2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腐蚀剂,当空气中的no2被吸入到肺内,就会在肺泡内形成亚硝酸(Hno2)和硝酸(Hno3),由于这2种酸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就会增加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胸闷、咳喘、气喘甚至肺水肿等症状的疾病。3、碳氢化合物(HC)属挥发性有机物,与no2在大气环境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浅蓝色光化学烟雾,损伤人的眼睛和呼吸器官,诱发各种疾病。4、颗粒物1)碳烟和苯并(a)芘(Bap)。汽车排放的Bap和柴油机排放的碳烟都有一定的致癌作用。目前已从汽车尾气中分离出300多种环芳烃化合物,其中,苯并(a)芘(Bap)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在交通繁忙路口及其附近Bap污染特别严重。Bap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不像Co那样快,而是被人吸入后,有一个非常复杂而缓慢的转化过程,再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综合作用,最终可能导致癌症发生。2)铅。美国的马斯特斯认为,汽车排放的铅占大气中铅的90%,大部分颗粒物直径为0.5μm或者更小,因此可以长时间地漂浮在空气中。长期吸入含铅空气,可引起慢性铅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昏、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综合症。尤其是对少年及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影响更大。此外,还有甲醛、二氧化硫等多种有毒物质。

汽车尾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汽车尾气的排放由于靠近人体呼吸带,人体呼吸系统成为其对健康危害的主要靶器官。国内外的研究认为,长期接触汽车尾气可直接刺激人体呼吸道,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下降,导致暴露人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困难的发病率升高,人群肺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实验动物长期吸人柴油机颗粒物可引起肺部清除能力下降,长期大量的炎症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的浸润,细胞膜受到损害。肉眼可见肺部形成明显的炭素沉着、斑点等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肺泡内大量沉着的颗粒物、肺泡Ⅱ型细胞、间质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吞噬了颗粒物的巨噬细胞并在肺部形成片状斑点;肺部清除颗粒物的半衰期延长,巨噬细胞功能和免疫力下降,感染细菌能力明显增强,最终损害肺的通气功能,造成慢性损伤和病变。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汽车尾气颗粒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方面是诱发机体出现超常的免疫反应如变态反应,另一方面是引起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损害。国外的一些流行病调查发现近年来工业化国家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升高,他们发现悬浮颗粒物可以使大鼠ige抗体的产生增加,人体鼻腔灌洗液中总i异e和特异性ige的水平升高。polosaR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由汽车尾气带来的交通污染是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汽车排出的颗粒物_、污染可以介导过敏性炎症,增强ige应答和提高气道超敏反应。大气颗粒物污染还可使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导致机体对感染其他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汽车尾气,可以影响内分泌功能而改变性激素平衡和生殖细胞的形态和功能。watanabe等把大鼠分别暴露在柴油发动机尾气组(颗粒物浓度5.63mg/ms,no28.42mg/ms,no10.85mg/m3)、尾气过滤组(除去颗粒物)和清洁空气组,结果发现血浆中睾酮、雌二醇在柴油发动机尾气组和尾气过滤组显著增加,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减少,大鼠数量、在形成和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学均有改变,并且发现氮氧化物比颗粒物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更大。Yoshida等给iCR小鼠用柴油机尾气染毒6个月(颗粒物的浓度分别为0.3、1.0、3.0mg/m3),结果发现小鼠的leydig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leydig细胞LH受体mRna表达减少,每克的产量分别下降了29%、36%和53%,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tsukue等利用相同的剂量给F344大鼠染毒8个月后结果显示,在此颗粒物浓度下大鼠性激素(FSH、LH)的水平和性腺附属器官重量发生改变,但数量在各实验组差异无显著性,因此认为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对生殖系统的损害有种属依赖性,对不同种属动物造成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小鼠可能比大鼠更敏感。

4、刺激性效应

伴随大量的黑烟,汽车尾气具有典型的刺激性异味。目前尚无法确定这种异味为气相或颗粒相中何种物质所引起,有人认为这种异味的产生决定于排出物中分子量大于80的那部分混合物;但与以下碳氢化合物无关,它们是:脂烯族类(c1~c6包括乙炔),含6个以上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及脂烯醛类。急性眼刺激是汽车尾气排放物引起急性反应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尾气中的no,可转变为Hno,从而对眼睛产生刺激作用,汽车尾气中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醛类物质,也可引起急性眼刺激症状,同时高浓度的汽车尾气还能引起头痛、喉痛、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和诱发哮喘发作等。

结束语: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必将日益严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开十字路口和上坡路段等尾气污染较严重区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已是环保部门、汽车生产厂家及社会各界的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2

关键词:汽车尾气;治理技术;污染

汽车行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捷,逐渐成为普遍的大众交通工具,但是汽车尾气排放治理一直是环境保护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汽车尾气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破坏大气环境,所以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以及高效的净化尾气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共同维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一、汽车尾气的污染分析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非常大,如果汽车尾气不经治理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到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汽车尾气中的污染主要包括:(1)氮氧化物,此类污染物本身存在毒性,再加上紫外线的分解,直接形成二次污染,氮氧化物排放严重的地区,会出现光化学烟雾,不仅破坏了大气环境,更重要的是危害人体健康;(2)Co、HC,同属于危害极高的气体,此类气体长期混合在空气中,能够引起人体中毒,而且此类污染物在游离状态下的排除难度非常高;(3)二氧化碳,其属于汽车尾气的主要产物,引发严重的温室效应,直接破坏了大气的保护层。

二、汽车尾气的治理技术

汽车尾气的治理关键主要集中在汽车的发动机部分,治理技术可分为燃烧净化技术和尾气净化技术两部分。

(一)燃烧净化技术。燃烧净化技术的治理对象是汽车发动机的内部,主要降低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燃烧净化技术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1电控点火系统的应用。电控点火系统在汽车发动机内部控制中,提供充足的点火能量,保障准确点火,避免汽车因点火问题发生污染。电控点火系统着实提高了混合气的质量,促使其在不同的点火条件下,均能实现精确点火,防止汽车因点火不足而发生污染性燃烧。部分汽车的电控点火系统已经做了改进,通过控制点火,完善电控点火系统在发动机中的应用,提供最佳点火状态,着实降低了Co、HC等的排放量。

1.2可变进气管道。改进进气管道的供气效率能够促进完全燃烧,可变进气管道适度控制进气管,利用可变进气过程中的波动条件,优化进气管道的工作状态。进气管道的长度是可变的,其可根据发动机的状态变化进气管道,发动机的转速变低时,可以选择长距离供气,转速加快时,转变为短距离供气,由此发动机不论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得到最佳的供气量,实现充分燃烧。

1.3电控燃油喷射。电控燃油喷射控制能够保障空燃比处于最佳状态,促使燃油具备充分燃烧的条件,避免发动机内部产生有害物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比较多,有利于燃烧净化,汽车发动机在电控燃油喷射的作用下,能够提高喷油的质量,可以根据汽车发动的需求,不断调整供油系统,提供精准的供油量。因此电控燃油喷射通过控制燃烧条件,有利于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最主要的是保障充分燃烧,避免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及烟尘微粒。

(二)尾气净化技术。尾气净化技术作用在汽车发动机的外排部分,利用净化技术治理汽车尾气,实现安全排放,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性。

2.1过滤与再生。过滤与再生是尾气净化技术的基础部分,由过滤和再生装置构成,主要净化汽车尾气中的颗粒。尾气净化中的过滤装置,可排除尾气中的特定颗粒,吸附含有毒害物质的烟气,以免其排放到大气中,过滤装置的吸附效率高达80%。同时过滤与再生装置还具有重新利用的功能,将可利用的气体重新送入汽车发动机系统内,体现节能环保的技术优势。

2.2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在尾气净化中负责控制转化与传感部分,构成尾气净化装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三元催化转化器,利用催化还原的方式,将有毒的氮氧化合物转化成没有危害的氮气和氧气,再次利用导管将氧气重新输送到发动机耗氧环节。根据试验分析,三元催化转化器在闭环控制中,当空燃比控制在14.6:1的范围内时,催化转化的效率可以提高到90%,大大提高了尾气净化的水平。

2.3aiR系统。aiR系统有利于尾气净化技术的应用,其可提高尾气净化的效率,发挥高质量的辅助作用。aiR辅助尾气净化技术闭环控制的环节,能够深层次的净化汽车尾气。aiR系统与三元催化转化器配合,采取燃烧的方式消耗掉尾气中的HC、Co等有害气体,此类有害物质会以水和二氧化碳的方式排放到空气中,强化汽车的尾气治理。

三、汽车尾气的治理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尾气治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高端的治理方法已经投入汽车尾气治理应用中,比较典型的治理方法包括:磁化净化方法、等离子处理方法等。

(一)磁化净化方法。磁化净化的治理方法能够改变汽车燃油中的构成,促使燃油具备充分燃烧的条件,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大量污染气体,经磁化净化方法治理后,尾气的质量可得到很明显的提升,而且还在不同程度上调节了气体的有效燃烧,符合汽车尾气的治理要求。

(二)等离子处理方法。等离子处理方法在汽车尾气治理中较高的效率,具有全面净化的优势。等离子的活性非常高,其可治理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还可利用二次治理的方法,避免出现尾气污染。等离子处理方法可以在空气进入汽车发动机之前实行治理,保障空气内含有足量的可燃性氧气,利用不同状态的氧气,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以此来氧化尾气中的Co、HC,提升尾气治理的水平。等离子处理方法在尾气治理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不仅可以降低尾气中的污染物,还可起到还原作用,重点还原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四、结束语

大气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此保障空气洁净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由于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危害较大,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可靠的治理方法,充分发挥治理技术的过滤和净化作用,严谨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物质,从技术层面探讨更先进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尽快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污染排放,保障汽车行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大国,袁宗宣,谢春梅,赵君科,贺克斌.等离子体汽车尾气治理技术[J].重庆环境科学,2003,02:28-32+60.

[2]张圣宇,张兴安.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治理技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07:81-84.

[3]刘明海,邬钦崇,俞国扬,梁荣庆,任兆杏,胡希伟.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汽车尾气治理的发展动向[J].环境科学动态,1999,03:18-20.

[4]邵宇,李国祥,艾萍.汽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新进展[J].云南化工,2005,06:68-70+59.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3

   

   关键词:城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方法和时间效益要求日趋突出,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施工等所不能分离的工具,但与此同时,又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物质——在用机动车尾气随之而来。为了让人们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了解,共同行动起来,预防和减少机动车尾气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本文从机动车尾气的危害、产生、以及治理等方面略作分析。

   1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1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机动车上路行驶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人们看到的各种机动车排气管里喷出的白色、黑色、浅兰色的烟气,这就是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中含有12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在1988~1998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人口翻了1.1倍,从1988年的1.7亿增加到1997年的3.6亿。机动车保有量由1988年的540万辆,猛增到1997年的1730万辆,翻了2.2倍。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8亿,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5900万辆。这些车辆大多集中在城市,而且正以年均增长率10%以上的速度增长。此外,随着各地经济交流的日趋活跃,城市过境车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无形之中加剧了过境城市的空气污染。汽车总量的迅速增加,增加量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大城市过境车增多,由于这样一些特点,导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汽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2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的危害

   由于机动车是低面污染源,基本是在离地面1m左右的层面排放。正处在人的呼吸带附近,最易被人体吸入,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1985~1990年,广州市卫生防疫部门对广州市城区抽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宽染区的疾病感染率为41.9%,窄街高污染区的疾病感染率为58.3%。广州市交警在职人员平均寿命为38.4岁,死亡人员中患肺癌、肝癌的占55%。

   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碳氮化物(nox)、铅(pb)等。

   一氧化碳(Co)是汽油燃烧不充分时的产物。尾气中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它的亲和力比氧强几十倍,亲和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削弱血液向组织输送氧的功能,造成人体内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氮氧化物(HC)主要指no、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no2浓度为9.4mg/m3(5ppm)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碳氢化合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但是HC和nox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因此环境学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指这二者的总称。no排放到大气中,也会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日光照射下与氧起光化学反应而形成一种有毒的烟雾,它刺激人的眼、鼻粘膜,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引起头痛。当人们长期处于氮氧化合物含量过高的环境中就可能导致死亡。no2也是形成硝酸性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而酸雨对动植物、建筑及工业设备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极强,每年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另外,汽车用油大多数掺有有机铅(四乙基铅或甲基铅)。铅及其化合物均为有毒物质。四乙基铅是铅的最重要的烷基化合物,挥发性特别强,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中,有剧毒,可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的催化作用。另外,汽车废气中还含有不少的致癌物质。

   2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根据国家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生产厂家

   新生产的机动车尾气是否能够达标排放,关系到整个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能否正常进行。为此,各级经贸、质监部门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尾气排放是否达标做为汽车能否出厂的硬性指标,适当提高新生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大力淘汰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辆生产线,鼓励生产厂家采用多种能够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技术,从源头上控制车辆尾气污染。

   2.2鼓励生产厂家发展环保型汽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海南环保汽车论坛上指出,随着环保意识与日俱增,环保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环保是汽车工业必须跨越的关口。从汽车诞生那天起,汽车工业就面临环保、能源消耗和安全问题,中国要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就必须跨越这三道关口,为消费者提供环保型汽车。再者,现代柴油机在车用动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动力性高、经济性好、节能、环保的优点日益显现。我国柴油汽车大幅度增长,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推进我国汽车清洁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3在使用中严格监督,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应该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纳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内,严格控制机动车数量,新车上路前,要全项监测尾气污染物指标,达标后,登记造册,经审批,到公安交通机关办理上路手续。严防机动车非法落户和尾气排放超标的国外车辆入境。各地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公安交警要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定期检测、巡检、抽检制度,禁止排气不合格的车辆运行,并及时淘汰油耗大,污染重的超期服役车辆,堵绝报废汽车非法交易。

   2.4提高燃料质量,强制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高与机动车燃料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原国家环保局从1988年开始,制定有关机动车污染物管理的系列国家排放标准并组织实施。1997年开始推进中国汽油无铅化,全面提高了汽油质量,同时也把油品质量的提高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组织制定并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汽油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在我国首次得到控制。汽油生产及销售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车用燃料监督管理的规定,停止出售含铅汽油,坚决淘汰90号以下的低标汽油,自觉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对于违反规定的要取消其生产、销售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2.5完善环境立法和标准体系

   国内环境立法起步较早,也较完善。如果要适应商品经济,那些模糊性、伸缩性、原则性较大的规定条文,实施起来就困难了,某些条款缺乏量化的刑事处罚和经济约束手段要及时补充和修改。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向先进国家看齐,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同时,全国应建立统一的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保证各项政策和规章的落实,包括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排放技术监督、对生产不合格车辆的企业进行处罚、对已报废的车辆要坚决销毁,以此来规范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使汽车尾气排放量降到最低水平,把对人体的危害减到最低水平,还城市居民以洁净的空气环境。

   参考文献

   [1]姚宝艳.锦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科技信息.2007,(7):227.

   [2]孙强,赵丽,孙德岭.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策略.环境保护.1999,(2):43.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4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存在着许多危害地球的人为灾害,例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尾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主要有害成分为:未燃烧或燃烧不完全的CH、nox、Co、Co2、So2、H2S以及微量的醛、酚、过氧化物、有机酸和含铅、磷汽油所形成的铅、磷污染等。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及颗粒物。有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的颗粒物中含有强致癌物苯并(a)芘,在一般情况下,1克颗粒物含有约70微克苯并(a)芘,每燃烧1千克汽油可产生30毫克苯并(a)芘。当空气中的苯并(a)芘浓度达到0.012微克/立方米时,居民中得肺癌的人数就会明显增加。

汽车尾气不仅对人产生危害,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尾气中的二次污染物臭氧、过氧乙酯基硝酸脂,可使植物叶片出现坏死病斑和枯斑。乙烯可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汽车尾气对甜菜、菠菜、西红柿、烟草的毒害更为严重。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减产与汽车尾气的污染明显相关。所以,我提出了几条建议:

1.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现状宣传,唤起市民的忧患意识,提倡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5

【关键词】尾气污染;治理措施

在现代文明中,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但是,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在中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资料表明,上海市的汽车总量只相当于日本东京的1/12,但空气中主要由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总量却基本相同。中国在用汽车量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将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物的紧迫性。

汽车是一种流动的污染源,其排放的尾气中,除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为无害成分外,其余均为有害成分,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微颗粒物、铅化物、硫化物等。据资料介绍,城市街道上的车流量在每小时1000-2000辆时,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这三种有害气体占全部有害气体的80%-90%以上。为此,政府应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还广大市民一个洁净的大气生活空间。

一、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有碳、氢、氧组成的液体石油燃料,在发动机气缸里,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蒸汽、氮气、氧气,在正常情况下是无害的,但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是形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性气体。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车速越慢、交通堵塞、排放量越多,是汽车有害排放物浓度最高的一种成份。城市大气中的一氧化碳大部分来自汽车尾气,它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中比较稳定的成份,能停留2C3年。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碳氢化合物

各种碳氢化合物总成为烃类,汽车尾气中能含的烃类成份有百余种之多,碳氢化合物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从汽车尾气中检测得知,在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中含有烯烃在大气上空中,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会与氧化氮起光化反应生成臭氧和过氧化酰硝酸盐等光化学过氧化物以及各种游离基、醛、酮等成份,形成一种毒性较大的浅蓝色烟雾。它会刺激人们的喉、眼、鼻等黏膜,它不仅有难闻的气味,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因此,碳氢化合物排放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

氮氧化物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物总称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比一氧化碳还强,通过呼吸进入血液,使其失去输氧能力,产生与一氧化碳相似的严重后果。一氧化氮氧化成剧毒的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进入肺脏深处的肺毛细血管,引起肺水肿,同时还刺激眼黏膜,麻痹嗅觉。二氧化氮单独存在时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二氧化氮浓度为9.4毫克/立方米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此外,即使是氮氧化物浓度很低,也会对某些植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微颗粒物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微颗粒物,主要是作为抗爆剂加入到汽油中的四乙基铅燃烧后生成的铅化物微颗粒,以及燃烧不完全的多孔性炭粒等构成。铅化物扩散到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当人们吸入这种有害物质,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铅将阻碍血液中的红血球的生长与成熟,使心、肺等组织发生病变,侵入大脑时则引起头痛,出现一种精神病状态,当血液中的铅含量超过80微克每100毫升时,随着血液中红血球状态的变化,会出现四肢肌肉麻痹,严重腹痛脸色苍白,以致死亡等典型铅中毒症状,此外,微颗粒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二、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汽车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故对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汽车尾气治理措施的根本在于开发发动机机内净化技术,经对国外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几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证明,在汽油车上安装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配装氧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发动机工作,同时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大幅度降低尾气污染物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是与大家探讨的是机外净化治理技术与行政管理手段的结合,达到治理目的的措施。

1、改善油品品质

以无铅汽油代替四乙基铅汽油,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目前,国内已按国家规定严格执行生产销售无铅汽油,但也有一些地方仍有私调、乱加四乙基铅现象,有关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以减少污染。

掺加添加剂、改变燃料成份。在车用汽油加入添加剂,使汽油中的碳、氢链缩短、溶解胶质,改变成份,使汽油在燃烧过程中有充足的氧参加燃烧。该方法可使尾气污染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40%-60%。

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的石墨、二硫化钼等制作的添加剂,加入到机油箱中,可节约发动机燃油5%左右。此外,采用上述具有添加剂的机油可使发动机气缸密封性能改善,增加缸压,使燃烧更充分。从而达到尾气排放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含量的降低减轻污染。

2、大力推广使用新型汽油,节约能源、利于环境,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开发乙醇代替汽油,即可节约能源,调节能源结构,又可使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减少,是一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新课题。如果按照1:9的乙醇汽油比例,用20万吨乙醇可配出200万吨乙醇汽油,缓解我国原油供应的紧张。它与纯汽油相比,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可降低1/3左右,碳氢化合物降低13.4%。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6

 

当前,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交通运输业也受到良好经济形势的提振发展迅速。应用于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机动车数量呈直线式上升。机动车所排放的尾气(其中含有一氧化碳、含氮化合物等有害化学物质)成为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因素。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以往主要以传统煤烟型污染形式存在行为城市空气污染已经转变为煤烟与汽车尾气双重作用的空气污染。在最近一段时期,全球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汽车尾气对于城市空气环境科学的恶劣影响,同时开始采取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来加以缓解。在汽车尾气治理方面,我国也做出了诸多努力,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汽车尾气的治理力度,但是在科学性、现代化、全面性以及有效性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加强研究与执行工作。

 

1汽车尾气的污染物与危害

 

(1)氮氧化合物及其危害

 

氮氧化合物(主要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汽车尾气含有的主要污染物。

 

氮氧化物主要是由汽车内燃机气缸中的大分子气体生成。其能够与空气中的水结合,生成硝酸与亚硝酸,最终形成酸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危害城市空气,还会严重危害到自然生态系统。此外,硝酸与亚硝酸融入到水系统中,会导致水质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危害水环境。

 

(2)一氧化碳及其危害

 

通常情况下,如果汽车的阻风门开启的程度不达标、空气滤清器滤芯发生堵塞,或者是胶管发生老化凹瘪现象,使外界的氧气不能进入汽车相关设备内来促进碳氢化合物燃烧,进而使后者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的产生以及排放量的增大。一氧化碳的特点为无色、无味、易燃以及有毒。其会严重危害到人身的健康,如果达到一定浓度与量甚至会危及人类生命。当人体吸入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时,人体血液的输氧能力会受到损害,从而抑制养血红蛋白的产生,最终导致人体的组织在缺氧状态下发生坏死,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对城市空气环境的危害性非常明显。在到太阳紫外线的作用,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一种浅蓝色的烟雾。烟雾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为为:臭氧、硝酸酯类等。这些物质具有较为强烈的刺激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体的眼睛器官,对人体的肺功能也会产生不利作用,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免疫力低或者患有肺器官疾病的人,例如儿童、老年人、支气管肺炎以及哮喘病人等。此外,一定浓度的烟雾会降低城市空气的能见度,影响城市人们的正常出行,甚至会导致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

 

(4)颗粒物

 

在城市运行的机动车中,尤其对于柴油车与重型车而言,这些汽车会排放大量的颗粒物。颗粒物与空气中大量有机物以及致癌物质粘附在一起。一旦人体吸入一定量的这些物质,会极大地损伤自身的肺器官。

 

(5)铅的污染

 

根据相关机构的调研数据数据显示,城市空气中97%的铅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铅这种颗粒物具有较小的体积,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当城市控制中的铅被人体吸收后,人体的一些生理机能会受到损害。例如,人体会出现头痛、失眠以及记忆力下降等不良的生理反应。同时,如果人体内铅的含量达到一定标准,会发生较为严重的铅中毒症状,甚至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极大的增大人类患癌的几率。

 

2汽车改善城市空气环境,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1加大交通管制力度

 

为了做好交通管制工作,首先。管理城市交通的相关机构与部门应合理、科学、全面的规划城市交通体系,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网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输能力与扩大交通网络的覆盖面积,使得城市交通能够满足当前日益增多的城市出行需求。其次,投入一定的精力与财力来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降低私家车的应用量,进而降低城市车流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这就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再者,较为具体的工作还有着重加强对重点交通路口与流量集中地段的交通管理,科学规划十字路口运行汽车的行驶状况,从而有效避免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出现,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环境。

 

2.2加大对相关政策的改革力度

 

为了有效地对汽车尾气进行加以治理,政府需要对当前的相关政策加以改进。例如促进汽车尾气污染控制相关条款的细节化,同时通过评估以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协助下,制定相对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对旧车的排放性能的监控管理。如果企业达到了报废的标准以及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应当借助于相关政策给与一定的处理与管制,进而确保空气中汽车尾气的含量。

 

2.3加速对燃料的创新与改进

 

与汽油燃料相比,应用天然气的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含量显著减少,同时产生的噪声也会降低40%。其中,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减少了72%;一氧化碳减少了97%;氮氧化合物减少了39%。此外,天然气的生产与使用的环境为密闭状态,对水资源以及大地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再者,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对于城市空气环境的破坏,需要对燃料加以创新与改进,即应当坚持研发新能源,以新型环保原料来取代传统的汽车等污染原料。例如,采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来降低燃油中的苯与硫等含量,研发环保燃油。对于汽车尾气的治理、城市空气环境的改善来讲,改进燃料是主要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轻型与重型直喷发动机的氮氧化合的排放量,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特别对于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对于重型汽车的需量较大)中的我国而言,这项燃料改进措施较为有效。

 

2.4完善机内治理与机外净化技术

 

机内治理技术指的是:对发动机燃烧环节加以优化,避免与降低有害尾气污染物在燃烧环节产生量,将排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尽量降至最低。通过机内治理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当前,完善机内治理技术的主要措施有:废气再循环技术应用、电喷装置应用、低污染燃料以及稀薄燃烧的推广等。机外净化技术指的是:借助设置于发动机外部的控制设备来处理掉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含有害物质的尾气。即通过外设的净化装置来降低发动机尾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当前,完善汽车尾气机外净化技术的主要措施有:热反应器的应用、二次空气喷射技术的开发、颗粒过滤器以及催化净化器的应用等。其中效果较为明显的措施为: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安设催化净化器,借助三元催化净化器来转化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

 

3结束语

 

概而述之,当前受到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各个国家的汽车应用量都在上升,进而加大了城市空气环境压力,由此而产生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成为相关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改善当前的城市空气环境,加快治理汽车尾气成为各个国家与地区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汽车尾气污染物及其危害进行了浅要的分析,然后重点对相关的汽车尾气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有助于城市空气环境的改善。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7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前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将会直接导致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分析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加强治理,也就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危害

1.1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就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排放物,释放到空气中,并且其排放量已经超出自然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会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根据不同来源我们将大气污染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污染源,一类是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指的是自然界的某种活动向空气中释放出某种有害物质,例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情况下产生的硫化氢、灰尘等[1],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主要指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释放的污染物。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生产的废气排放等。天然污染源我们不可控制,而人为的污染源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措施来加以控制,将污染源的释放量降至最低。

1.2大气污染的危害

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一些颗粒性粉尘。表1显示了2014年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同的污染物能对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过度排放会造成酸雨。酸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极大,它可以对建筑物和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使植物大面积的死亡。酸雨还会造成土壤和水域的酸化。大气污染造成的另一个主要的危害就是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间接导致多种自然灾害。大气污染严重还将对臭氧层造成一定的破坏,臭氧层本身能够吸收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而大气污染就会使臭氧层的这种保护用作减弱,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

2大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2.1工业生产的废气排放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是基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化工原料的大量使用,这样难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所以,这也就成为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有些企业为了谋求高效益,没有使用节能的技术,使原料消耗高,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2.2燃料的大量燃烧

在我国煤炭仍然为最主要的燃料。这使得锅炉废气成为了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锅炉清洁能源的改造,但是在大多数地区,改造进程缓慢,锅炉废气仍然严重影响着天气质量。尤其在冬季,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深受雾霾的影响,这与锅炉的燃烧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一些供暖单位,为了谋求高的利益,选择一些高硫的媒,其燃烧向大气中排放更多的污染性气体。

2.3汽车尾气的排放

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其中包括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一些大型的柴油型车辆的尾气排放物中还含有一些颗粒状的有毒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2.4扬尘

扬尘可分为道路扬尘和建筑工地扬尘两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程的施工只注重工程的效益以及建筑自身的质量,容易忽略节能减排的理念,再加上监管不到位,在施工中很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引起扬尘天气。另外,在市政建设工作中,很多道路建设时都存在斜坡的问题,城市道路在设计时一般都略低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这样人行路上的灰尘以及行车产生的灰尘就会在路面上堆积,当积累过多时,就容易形成扬尘。

3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3.1加强大气污染源控制

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是大气污染防止的根本性方法,首先,应该提高企业的相关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民众的监督途径,积极利用大众媒体的监管途径,鼓励企业加大对此方面的投资,而且应该发展相关技术,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检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监管,同时完善监督机制,通过检测与监督机制的配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排放物严重超标的企业应严格处理,用法律手段进行必要的约束。为了缓解烘暖排放的大量污染性气体,我们可以对供暖方式进行调整,多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建设统一的供热站点,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应该保证燃煤的质量,尽量采用清洁的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2调节产业结构,积极使用新能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各大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方面的投资,鼓励各地都能够根据实际的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地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方案,调整产业结构,从而降低能源消耗[2]。工业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按需生产,避免生产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多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并且积极研制新技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多方面入手,减少大气污染。

3.3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也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节能减排理念深入人心,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机动车环保的检验。另外,对于汽车尾气的控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立法,以法律的强制性来加以控制。首先,法律应该明确规定汽车的排污标准,检验不合格的汽将停止生产。另一方面,在限制汽车出行上,可以采用限号制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率。政府应积极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多方面入手,减少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

3.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不仅可以起到缓解大气污染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绿色植物能够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所以绿色植物在环境方面有一定净化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绿色植物在美化和环保两方面的作用而对其进行设计,另外通过加强宣传,鼓励市民爱护绿植,重视其在环保方面的重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越来越多,为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并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积极开发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技术,缓解大气污染的现状,还人类一个绿色的家园。

参考文献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8

关键词机动车;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X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8-007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汽车消费的第一大国,机动车增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机动车尾气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数量不断增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变得严重起来,所以政府各级人员以及人民群众对控制机动车有害气体的排放问题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1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危害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当中含有很多种物质。其中最主要的对大气和人体有伤害的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铅、等,同时也会有一些有害的颗粒物质等。上面所说的这些物质对大气、生存环境、人体等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下面就列举几个典型的对大气和人气有危害的化学物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的气体,稍微会有一点点的酸味同时带有少量的刺激性,没有毒性,主要的危害是会有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变暖;

2)一氧化碳相对空气的密度会稍微低一些,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过量吸入一氧化碳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的甚至窒息死亡。经常吸入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可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3)氮氧化物有很多的种类,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都会使大气受到污染。一氧化氮如果被排放到大气当中去,可能会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氯化氮又会在日光的照射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气体,这种气体会使人的鼻粘膜、眼睛受到刺激,发生病变,同时会伴有头疼,如果严重人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二氧化氮同时也是产生酸雨的物质之一,而酸雨无论是建筑物、动植物还有工业设备等都具有破坏性以及腐蚀性;

4)大多数机动车用油都含有有机铅,大家都知道,铅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其中四乙基铅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它很容易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中,同时是有剧毒的,通过人的皮肤渗入到人体当中,最后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2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

1)现在在路上的一些机动车的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这样就造成单个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比较大;

2)有的机动车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限可是依然还在上路,由于时间长所以车况相对比较差,废气的排放量也相对比较大,而且一些车辆还会有超负荷上路运行的情况;

3)燃油质量不能完全达到标准。

3机动车尾气的防治及建议

现代城市机动车流量大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情,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汽车尾气的特点,可以从汽车本身、环保、城市基本建设等方面开始,从机动车的燃料、车辆的基础维护,城市交通道路规划、环境体系管理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问题更好的解决。

1)首先要从最根本的抓起,建议大家使用小排量机动车,而且要严格控制车辆生产厂家对尾气排放标准必须达标才能出厂。对于这个要求这么严格是由于这个环节决定了整个机动车尾气防治工作是不是可以顺利进行。机动车的尾气净化方法的根本是将汽车的尾气变成为没有毒气体之后在将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去这样就不会污染环境了。其实机动车车尾气净化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种最常见的方式,用催化剂的方式对汽车尾气进行净化这种方法是利用钯、铂、铑这三种化学元素,将尾气中的有害污染物过滤掉,使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可以达到要求。在机动车的排气装置上安装含有钯、铂、铑三种元素的净化器,在机动车废气通过净化器的通道的同时,净化器中的净化剂将有害气体的活性增强,让它们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比如说将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其它有毒的气体也转换成氮气、氧气等无毒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这个净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的气体。所以各个部门要从根本抓起,将尾气排放是不是可以达到标准做为机动车是否可以出厂的一个标准;

2)鼓励大家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出行,希望政府积极发展高效环保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系统,推行几乎没有任何排放的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汽车,多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未来还可以发展新兴燃料比如太阳能。现在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扩大公共交通的建设,有的城市建立了地铁、有轨电车、悬浮列车等等,建议大家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设施,多坐地铁、公交,少开私家车,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

3)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环境的监测和监督的日常管理力度,逐步建立起一个标准的系统,用以监测日常汽车尾气排放状况和空气质量指数。这样可以提高整个汽车尾气污染的空气质量监测水平,时常与环境监控中心互动。掌握空气质量的信息,经常分析汽车尾气污染的情况,以便更好的控制机动车尾气尾气污染事件的出现。同时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和空气质量保护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让人们可以自觉的保护人类共同居住的环境。同时可以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标准做明确的规定,有法可依,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执行有关法律,依法行政。机动车使用人员更要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对使用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物进行年检、抽检等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职能,可以大力推广为机动车加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来有效地控制机动车尾气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环境的污染。

4结论

随着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世界上的相关组织已经将机动车尾气控制和防治做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在发达国家中由于汽车整体技术比较先进,所以尾气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正在努力地向超低污染及零排量的目标努力,在我国虽然在汽车尾气排放防治研究方面稍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些技术还不太成熟,正努力研究希望可以有更加有效、完善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使全球的大气环境可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王子华,陈原生,王青.汽车尾气治理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J].机械管理开发,2010(5).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icconstruction,people'srisinglivingstandards,peoplearenolongersatisfiedwiththefoodandclothing,beganthepursuitofbetterlivingconditions,particularlyinthefirst-tiercities,luxurybecomealotofpeoplepursuitofthegoal.However,inordertoattractcustomers,meettheirneedssomeluxury,manynaturalresourcesandanimalresourcesaremercilessdestruction.theultimatevictimsorushumanbeings.naturemakesthesurvivalofourlocal,onlyinahealthylifequalityoftheenvironment,wecantrulyfeelhappy.Letusstartfromoneself,startfromthelittlethingsaround,worktogethertoprotectourenvironment,loveourhome.

Keywords:cityplanning;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oblem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大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甚至于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但是这些高速发展的代价就是让空气中多了很多污染物。大气的污染物包括了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这些物质一旦被排入大气中,就会让空气的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

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生活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物质)、油漆、过期药物。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污染了土地,农民种的蔬菜、粮食中也就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会危及人体健康。

(4)噪声污染

高强度的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高强度的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5)汽车尾气是有毒的有害气体,对人类有很大的危害,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危害也越趋严重,对其治理,比较困难。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汽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份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氮氧化合物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有200多种,其中C2H4在大气中的浓度达0.5ppm(十万分之一)时,能使一些植物发育异常。汽车尾气中还发现有32种多环芳烃,包括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会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损害肺功能。二氧化硫在大气中含量过高时,会随降水形成“酸雨”。

汽车尾气中的铅化合物可随呼吸进入血液,并迅速地蓄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素的合成、侵袭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伤。

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城市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

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

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城市环

境保护规划应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

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是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4)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规模对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进人新世纪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中注意“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是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在城市规划中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人类自身聚落环境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路线。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历史与地理的、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三、结束语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而且还在给予人类物质关怀的同时潜移默化了人类的思想。城市规划是人类调控城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城市污染正以与其相同或更快的速度扩展。过度的扩张已经引起了城市很多居住环境的不良反应,威胁到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因此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初期就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点。

参考文献

尾气污染的危害篇10

 

关键词:汽车污染;防治对策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醛、含铅颗拉等有害物质却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和汽车普及率的日益提高,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控制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对策。

1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由于汽车产量、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燃油消耗增长很快。据权威统计显示,机动车消耗了全国石油总量的85%,柴油总量的42%。我国已成为石油消耗大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中车用燃油消耗快速增加是首要因素。这不仅加剧了我国石油能源危机,增加了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同时还增加了尾气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缓解石油能源危机、降低尾气排放成为不容忽视的历史课题。在汽车结构方面,采用设计优良的发动机、改善燃烧室结构、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法,提高汽车的整车性能,均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

2提高车用汽油质量

   汽油质量对汽车排放有关键性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排放标淮是从欧洲一号到欧洲二号再到欧洲三号的发展过程中,但由于我国的汽油品质良荞不齐,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燃油,不仅会损害车辆的供油系统,还将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并加剧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燃油品质是当前发展汽车产业、减轻汽车污染的重要任务。

2.1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

   欧美发达国家车用汽油烯烃含量一般低于18%,而我国部分车用汽油烯烃含量高达40%。烯烃虽然能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却是汽油中不稳定成分,极易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限制燃油流量和进气量,破坏空染比,导致发动机性能变坏,使其动力性下降,油耗增加,排放恶化。

2.2保持汽油中适当的含氧量

   汽油中加入含氧化合物可提高辛烷值,提高空燃比,起到助燃、减少Co和HC的目的。但汽油中含氧量不能过高,否则影响汽车的动力性。

2.3在汽油中加入有效清洁剂

   清洁剂是一种多功能化合物,能防止并除去进气门、喷嘴、燃烧室沉积物,而且还能提高燃烧效率,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起到降低排放和油耗的作用。

2.4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

   硫使尾气转化器中毒失效,极大地降低转化效果,使HC、Co、noX等有害物质排放增加。我国汽油硫含量普遍较高,有的甚至高达0.05%—0.06%,与国际标准还有差距。

2.5保持适当的芳烃含量

   芳烃是汽油中高辛烷值和高热值组分,但芳烃含量高会增加燃烧室积炭,使发动机对汽油辛烷值的要求提高,增加预燃和爆震的危险性并增加尾气排放。因此应保持汽油中适当的芳烃含量。

3开发先进的尾气净化技术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适用于大量在用车和新车的净化技术。它是指在汽车的排气系统中安装各种净化装置、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对汽车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以减少污染的一项技术。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国内各汽车生产厂家都使用美国或德国的净化装置来满足目前国内实施的欧洲一号汽车尾气标准,形成了国内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市场被国外产品和技术垄断的局面。应加快开发自己的先进尾气净化技术,使我们的技术跟上甚至领先于排放标淮的步伐。

4开发代用燃料和电动汽车

   开发代用燃料和电动汽车是治理汽车尾气的最根本和最终的途径,此途径使汽车根本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污染气体。目前汽车的代用新型燃料主要有三种。一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气体代用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可使发动机构造相对简单,各缸分配均匀、工作平稳,井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但存在发动机功率下降、加速性能差的缺陷。二是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与常规石油相比,生物柴油排放污染大大下降,汽车尾气排放可达严格的欧洲三号标准。三是轻烃。轻径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轻烃原料来源十分广泛,中国目前每年生产液态轻烃近1000万吨,以前由于没有找到有效的利用方法,这些宝贵的资源白白的浪费掉了。与其他燃油相比,轻烃具有高热值、无毒害的特点,对环境几乎达到零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克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料车存在的动力性下降,加速性能差的两大缺陷。

   普及使用电动汽车也是避免汽车污染的重要措施。电动汽车被称为理想的无污染汽车。目前电动车尚不具备广泛使用的条件,主要问题是技术不够成熟,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价格也比较高,且电池中含有的金属铅在生产、使用、回收过程中造成污染也不容忽视。虽然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受到技术的制约,但它仍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5正确使用、保养,加强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

   正确使用和合理保养是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的重要措施。虽然汽车在出厂时能够达到国家需求的排放标准,但这一水平的保持有帆于车主的良好驾驶习惯和正常的保养维护。合理的交通状况和车速会使燃烧更充分,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汽车在高速行使时燃烧状况最好,污染物的排放也较少,而在怠速时污染物排放水平最高。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堵车是司空见惯的事。加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合理的城市规划、加快车辆的行使速度、减少堵车时间,是减少排放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强道路绿化建设,也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6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汽车污染

   世界上很多国家为控制汽车污染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美国出台了强制性汽车燃油效率政策,对于每一辆机动车,如果生产商没有达到平均燃油消耗的标准,将会被处以罚款,购买者也将会受到处罚。日本政府针对不同重量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目标,为轻型汽油、柴油货运汽车制定了一系列燃油经济性标准。这些措施为我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控制汽车排放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