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十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十篇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6:06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1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分析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调查发现,整体来看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考虑过是否创业,40%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创业意识的来源为学校,由此可见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作用还是不可小视的。但是从学校方面看,各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的来源略有差异,本科学校学生更加信服于成功人士的经验,而专科学生在父母影响和政府政策方面受到的影响很大,其原因可能是专科学校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对政策的关注和敏感程度比较高。

(二)高校创新创业课程

目前,常州大学等四所高校均长期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修习热情并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表示不参与、不知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高校所开课程与学生所需课程类型不对口,一些课程以公选课的方式呈现,缺乏有效的考评方式,加之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放弃相关学习,甚至丧失创新创业热情。

(三)大学生实践参与情况

我国现在创新创业类比赛已经较为丰富,包括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大挑”)、“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小挑”),在项目内容上逐渐趋向多元化,但是高校学生对比赛的参与度并不高,这可能与高校的宣传不足、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有关。另外,调查发现现在很多高校培养方案忽视了实践基地的孵化与创建,使创新创业停留在理论层次而缺少实践的支撑。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发展较早,且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多侧重于创业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美国学者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能力即创造力,并在《论人类智力的本质》中进行了详细阐述;斯滕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侧面模型,即人的创造力是由智力风格、智力侧面和人格特征组成的;GideonD.markman提出了成功创业者需要的自身素质即10个“D”法则,包括自我感知能力、识别机会的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丰富的人力和社会资本及出众的社会技能等,他认为条件越匹配,那么该创业者越容易成功。

国内关于创新创业体系的研究较晚,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重视,研究成果日趋丰富,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普及论述方面,周志强等主要阐述了现行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影响因素,赵安勇提出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研究;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模式与完善等问题,李如铁提出构建“意识空间、体验空间和实践空间”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综合来看,国外创新创业体系方面的文献非常丰富,这为本课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国内对体系方面的探究,更多的是对客观行为模式的评判与研究,缺乏主体能力考量、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

(二)创新创业意识评价指标

思维意识是创新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辅条件,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优秀创业素质和开创性的人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培养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提升个人创新意识能力。评价一个创新创业人才的思维意识成熟程度,要观察其实践过程中是否具有以下精神意识。

1.冒险精神。冒险精神是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它作为意识指标的首要因素,冒险精神还意味着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和打破常规。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许多心理学家都把这项因素作为创造力的主要特点,如学生的举一反三意识就是一种思维发散表现。

3.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这种意识的本质是主动动手动脑完成任务,表现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4.服务意识。创新创业开始以后需要创业者具有服务意识,即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

(二)创新创业指导知识水平评价指标

知识水平越高其创造力越大,创业成功可能性越大,丰富的知识是进行有效实践的基础。知识水平在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中是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可以通过试卷形式,考核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此外,通过试卷测试,也可以间接量化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1.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水平指对涉猎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之一可以使文化知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2.综合知识。对知识的获取不仅局限于书本,还要通过更广阔的方式获取知识,如信息检索能力。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此为指标的目的是关注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常被用来测试人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包括对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考察,是可以通过试卷测试量化的因素。

(三)创新创业实践评价指标

实践是检验知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越高,实践经验越丰富,创业成功可能性就越高。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时,大多数人都以失败告终,虽然有市场环境变化等客观原因,但学生本身实践能力欠缺是主要原因。因此提出以下指标。

1.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及思辨能力等因素。

2.身体素质。身体是创业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很容易影响创新创业能力的正常发挥。

3.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指面对问题与机遇果断、正确地选择有效方法,包含对创业者信息提炼能力、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等的考察。

4.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个人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是个人对实践最终成果的经验吸取,评价指标包括大学生创业实践成果、比赛活动成果。

三、总结与建议

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创业,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开拓性精神,着眼于大学生长远发展需要的品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利于大学生自我评价,找出不足完善自我。另一方面利于高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弥补高校师资、课程设置、全程指导等方面的不足。为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思想和方法论指导,特依据评价体系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建议

1.高校应该构建资源共享、创意比拼的新媒体平台,打破信息的垄断性;打造整合人才、融合创意的多元化交际平台;形成校企合作、反馈引导的良性“生态圈”。

2.社会和家庭方面应该给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在精神上支持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二)创新创业知识水平提升建议

1.对知识水平的评价可以指导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高校设计创新创业类课程要在行业能力素养要求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研究和制订。同时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2.对知识水平的评价可以帮助高校整合师资力量,一方面高校要鼓励老师到企业锻炼,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更好地传授学生;高校可以吸收企业家当老师,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高校的评价体系转变教学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建议

1.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和硬件设施是高校的硬实力,实践基地可以从三个层面构建:学生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工作室,拓展创新创业项目源头;学院可以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完善创新创业思路;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园区,增加创新创业活动机会。

2.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高校要拓宽实践发展途径,丰富创新创业内容;细分创新创业项目,合理定位项目方向。

参考文献:

[1]柳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5(4).

[2]高明,李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促进因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3]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4]陈慧娟.民办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电子世界,2012.

[5]葛莉,刘则渊.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李艳坡,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2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创新实践;自我评价;优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70-02

一、引言

随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学生的教育评价问题影响着改革的方向。目前,教育评价问题与教育基础理论问题、教育发展理论问题并列为教育科学的三大前沿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教育机构的研究重点。在上世纪60年代,斯特弗尔比姆就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正是以此为标志,国外开始关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并发展成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我国高校的教育评价研究工作自1985年起步,由于“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观念的延袭,致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发展性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更是很少,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鉴定、评比和考核。从而形成了我国高校教育机构重视单一的教育评价而轻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评价。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对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性的综合评价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评价从教育评价的主体功能和最终目的出发,强调有效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直接针对原有评价方式无法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弊端而提出的。发展性评价是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以融合教学与评价为基础和核心,以教师运用评价工具不断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中介或途径,并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建设三方面共同发展的新型评价模式。评价的本质是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表现为以教师的教学技巧为主的评价观和以学生实际收获为主的评价观。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大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就要放弃原有的单一评价指标,按照大学生人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运用发展的思想和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过程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使大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积淀、发展、优化自我素质结构,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三、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发展性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以学生的个性为本,促进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以全面发展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才。促进大学生在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对学生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自身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2.过程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核心。在学生学习与实践训练过程中,着眼于明天,侧重于发展,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素质的改进和提升上来,而不只是在学生学习的终了时,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一次性单一指标的评价,而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注重学习综合素质的进高。

3.多元化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方式。发展性评价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以“单一测验和考试”为形式的评价方式,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入手,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创新思维过程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促进其进步和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而提高。

4.自评和互评是发展性评价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种目标考核的评价方式,是建立在泰勒的目标达成度模式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把预定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把模糊的教育目标变为具体的、可操作且可进行评价的目标。这种评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考核模式,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自评变得无足轻重,从而显现出现存单一评价模式的避端。而发展性评价模式则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使评价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共性,更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评价活动的认可度,提高评价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四、发展性评价在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创新实践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种包括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技法演练和动手能力训练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内容,属于实践教育教学的范围。因此,本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目的,拓宽评价指标,推动发展性评价模式在创新实践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内容可从创新意识、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设计。根据“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过程运行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创新性思维训练。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是要进行创新技法的学习与训练。创新技法的学习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首先从思维上理解创新的含义和目的,从而产生创新意识和主动进行创新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确定目标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技法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大量详实的案例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创新实践活动带来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创新技法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按照某一创新技法的运用过程,针对确定的项目主题,进行技法演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形成项目主题的一系列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和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情况,从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通过对方案的评价,指出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2.创新目标的提出与分析训练。在学习了创新技法之后,让学生针对某一产品作为目标进行市场调研。首先调研目标产品的起源、改进、成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再调研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程度;其次再调研产品的市场分布、细分市场和消费者人群等。经过全面的调研过后,提出产品的创新方案,结合现有技术条件和资源条件等现状,对产品创新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产品设计方案,确定产品创新的目标,形成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收集材料的总结分析能力和创新产品目标的提出能力。

3.创新产品方案设计训练。在确定产品创新目标之后,在小组长的组织领导下进行产品创新方案的设计。根据创新目标和市场调研分析,对方案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设计,设计产品的类型、规格、市场、消费对象等。形成一套详细、可行的设计图纸,确定产品功能和各项技术指标。设计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等。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产品图纸的绘制能力、各项指标的设计与产品开发能力等。

4.实践制作训练。在详细的方案设计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材料,运用制作设备,进行产品模型的制作,展示产品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材料的组织与制作的实践训练,检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针对不合理的成分进行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后,再进行制作,通过反复实践,直至达成预定目标。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训练学生不达目标不放弃的坚定毅力,让学生亲身体会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艰辛,对产品设计开发形成全面的认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文字表达训练。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知识学习、市场调研、方案设计与实践制作过程,对整个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有了一个完整深刻的理解之后,学生之间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时让学生根据学习与制作整个过程,撰写形成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报告,制作形成汇报形式的ppt电子材料,并以答辩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创新目标的形成、产品结构设计、性能解说以及学习体会等方面的汇报。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总结提升与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学生汇报材料的撰写与口语表达能力。

6.自我与互相评价训练。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自我总结,形成自我评价的书面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分析能力。再让学生分别对自己小组的其他人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记录自己思想的成长过程和收获,以学生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的内部动机。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评价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发展性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向,改变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这种思想自然地融入到师生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保障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3

(一)初中阶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同时可塑性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拓展初中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所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对于实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有效实施这一新设立的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四通八达,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信息来源、思维方式、综合学力等都得到了扩展和延伸。课堂教学采用“研究性学习”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与实践。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初步的设计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来完成。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社区服务方面

比如学生个人或集体在本社区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增强为社区建设、发展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可组织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慰问老人和儿童,为他们提供服务;成立爱心助学会,扶贫帮困等。

(2)社会实践方面

比如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旨在使学生获得国防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增强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它是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师指导下的活动,如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参观活动(参观珊瑚礁,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社会考察(菜场、商场的货物门类、市场价格及销售情况),调查街道扶贫帮困等情况,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与道路破坏等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建议。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对学生集体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能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术的培养和择业指导。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提高自理能力为目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展开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当地家业种植和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如指导学生通过对人才交流活动情况的调查,了解现代职业和择(就)业的要求。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好处

1.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和伙伴进行合作交流,需要成就感。同时青少年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特别是与“综合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语文、数学、常识、生活与劳动等学科知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学生基本上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自主学习、研究、创新。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2.培养了各种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丰富有趣的方式、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

如《远离噪声污染》的学生课题来说,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实地观察、实验观察、考察访谈、问卷调查、宣传动员等活动。他们观察、采访、录音,在观察中学会了较为科学的统计方法;他们上网查资料,用《我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来衡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响是否符合要求,用此来警示人们保护我们的声音环境;他们利用声级计测试数据;他们访问居民,访问有关专家;他们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总结。最后他们宣传动员,发“倡议书”,设想出5种有效的对策。这种真实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的内化是任何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社会交际、科学统计等各种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他们在观察实验中学习科学的方法;他们上网学习法律法规,学习统计总结,学习撰写课题报告,学习与人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关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第三,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纺筹规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征

1、评价着力于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他们的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

3、评价关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因素。综合实践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俱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活动效果的影响更大。

比如对于确定的主题,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恰如其份的引导和评价。

4、评价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比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评价活动的结果,而应关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活动中的闪光点。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评价应因人而异。

(六)评价模式

1、档案袋评价

在教育评价中,档案袋已从原来的工具演化为评价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其实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即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所取得的各种行式的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汇总,展示自己的发展轨迹。

以档案袋的方式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将自己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材料不间断地收进自己的档案袋中。如:展示知识成果的材料、展示过程成果的材料,展示应用资料的材料、展示自我反思的材料等。以此来展现活动的全程性。

2、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便捷、有效。教师、同学、家长等注意实践者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给予恰当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深入、创新。这种评价可能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句恰倒好处的指点,一句中肯善意的批评……但它一定是肯定,是点拨,是启发,是鼓励……

3、描述性评价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4

关键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四四三模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08-0073-04

教师企业实践是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中职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实施以来,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了不同程度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不断增加。但是,在中职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目标不够明确、制度不够完善、企业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出现了教师自由度过高、实践内容缺乏针对性、企业疏于管理等现象,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不够明显。因此,构建一个具有指导性的,集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于一体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模式,增强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提升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效果,强化企业实践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实践模式构建依据

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并在职业理解与认识、职业背景知识、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目标内容,为确定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

重庆市已实施多年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对中职教师提出了职业道德、行业联系、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和实施、评价与鉴定、交流与合作、职场健康和安全的保障与教育、学生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等9个模块的能力要求。在上述模块的相关内容中,体现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全方位要求,其目标明确内容细致,为确定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现状是,“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教师的来源主要为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缺少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对行业企业发展情况不清,对新技术新知识知之甚少,专业教学落后于生产实际;下企业实践的机会不多,不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对职业规范、职业意识、职业责任方面的要求模糊不清等,上述问题亟待在中职教师的企业实践中解决。另外,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行业发展和新技术知识的应用,对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基于此,本文认为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目标一般应涵盖岗位实践能力、新技术知识、企业管理与生产流程、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四个方面。

二、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四四三”模式构建

构建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四四三”模式,就是按照教师企业实践的目标、需求、形式、内容以及评价的多样化特征,在总结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解决目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实施问题的优良方案。

(一)内涵解读――基于多样化特征的企业实践模式

教师企业实践“四四三”模式即四大模块、四种方式和三种评价的基本模式。

四大模块指在教师企业实践内容上设计专业知识、岗位能力、企业管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四个模块。在专业知识模块内容设计上主要强调“新”、“实”、“前”,即新技术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企业生产性知识和实用技术、专业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前景三方面。岗位能力模块主要是岗位实践操作能力,兼顾指导实习能力和技术创新基本能力。企业管理模块包含规章制度、生产流程、班组管理能力等,提高教师管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模块则要在职业规范、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职业能力。

四种方式指在教师企业实践实施途径上采用师带徒、在生产岗位顶岗、参与技术创新、专家引领方式,通过四种方式对专业教师达到三个强化,即强化企业实践指导、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内涵提升。

三种评价指在教师企业实践评价考核上采取测试性评价、师傅与企业员工评价、教师相互评价的方法,以过程性考核激励为主体,强化评价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评价、激励、管理的一体化。

(二)实施载体――建立模块化的企业实践课程体系

企业实践实施多年以来,教师下企业的过程多是流于形式,生产岗位不让上、缺少专人管理、没有为教师专门设计实践内容,多数情况下都是走马观花,很难学到真正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构建“四四三”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模式,必须按照教师企业实践目标的要求,考虑教师企业实践的灵活性,构建模块化的教师企业实践课程,形成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实施载体。

1.专业知识模块

从对“双师型”教师要求的角度看,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教师在生产性知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生产实践中补充完善知识结构,并能于今后运用于专业教学实践。从行业发展的情况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的持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企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应在企业实践中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知识及其应用情况,相关内容也要纳入教师企业实践课程中。

2.岗位能力模块

岗位能力模块由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操作技能、岗位指导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四部分组成。岗位基本技能是教师正式顶岗之前应完成的、岗位操作所必备的一般性技术能力,主要是在学校实训基地无法完成训练的技能。岗位操作技能作为生产性技能,在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中,选择主要岗位的技能设置若干个工作项目,以工作任务引领的方式完成。岗位操作技能培养是企业实践的核心部分,项目的选择既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为教师提供可独立顶岗的工作岗位,也要符合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要求和专业教学的需要。岗位指导能力就是教师在岗位操作技能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学会指导学生实习操作的能力,为今后专业教学和指导实习工作奠定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是拓展性能力,主要是指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掌握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师为企业创新服务的本领。

3.企业管理模块

一是企业管理制度。教师企业实践模式的设计本身,就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并在企业实践整个过程中遵守相关制度。二是企业生产流程。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间一般都不长,不能面面俱到地参与到生产岗位的每个环节,但按生产技术人员素质和职责的要求,以及作为专业教师对生产实践的应知应会要求,要了解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三是班组管理知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其职业生涯的最近发展区就是企业的班组负责人,专业教师要具备企业班组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4.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模块

包含职业规范、职业情感、责任与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与团队合作意识等。这一模块的设立旨在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了解企业的职场要求,提高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途径――创设多路径的企业实践实施方式

1.师徒方式

师傅带徒弟方式是教师企业实践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师徒方式可以采用“一带一”、“一带多”、“老带新”三种形式。“一带一”即一个师傅带一个教师的指导模式,适宜教师在参与具体生产过程时采用,能起到实时指导、随问随答、有效提高的作用;“一带多”即一个师傅带一个教师的指导模式,主要在指导基本技能训练和进行团队协作型项目时采用,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指导团队的工作效率;“老带新”是指曾经参加过企业实践的教师,他们具有一定的企业生产技能和经验,选择其中的优秀者作为“师傅”,在基本技能训练、熟悉企业情况等环节,指导新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

2.顶岗方式

顶岗是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最主要的方式,时间最长。按照教师职业能力的程度,根据职业岗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顶岗方式可分为“独立顶岗”、“指导顶岗”、“跟岗”三种方式。对于一般性技术岗位,应让教师以独立顶岗的方式进行实践,达到具备独立完成一般生产任务的能力;对于重要性技术岗位,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岗位生产操作,达到基本胜任岗位的能力;对于关键性技术岗位,教师以“跟岗”方式,通过跟随师傅观察工作过程,达到了解关键性、复杂性岗位操作的目的。

3.参与方式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是教师企业实践的高端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参与了解新技术应用情况、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过程,深化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共事,能够建立起长期的工作关系,将其纳入学校兼职教师和专家资源库,为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奠定基础。参与方式分为“短期参与”和“长期参与”。一般专业教师在下企业实践期间进行短期参与,了解新技术应用和熟悉研发过程;对于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教师,根据企业需要和其专业特长,通过加入企业研发项目团队的方式“长期参与”,可在企业实践后继续参与技术创新,以此把握专业前沿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培养其成为专业带头人创造条件。

4.专家引领方式

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拓展视野,对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在行业前景、企业发展战略、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采取高端讲座、平行研讨的形式,或以导师制的形式进行指导,通过专家引领,扩展教师对专业领域的认识,丰富教师的行业背景。

(四)评价机制――创新多元化的企业实践评价方式

以往教师企业实践的评价方式是由企业出具鉴定材料,作为考核依据,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僵化,难以将丰满灵动鲜活的教师企业实践完整准确地反映出来,不利于调动企业和教师双方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二者的创造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变形,最终使评价流于形式,失去评价本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企业实践的“四四三”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下企业实践后由企业一纸鉴定作为考核依据的评价方式,而是针对各项目的特点,采取测试性评价、师傅与企业员工评价、教师相互评价等多元整合的评价方法。其中,测试性评价是针对可测性的项目,如生产技能等所采用的,是以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为项目进行的评价;师傅评价方式,是对于教师企业实践的日常表现和一般性实践项目进行的评价;教师互评方式,是对于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的评价,如果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数量不多,也可以采用互评与企业员工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这种评价方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同伴互评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激发了企业和教师双方的创造性。

三、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四四三”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模式的实施主体是企业,企业实践方案和计划的制订要由学校、企业和教师共同完成,组织、实施和评价则要靠企业完成。一是形成教师队伍的校企共建机制。学校要积极联系能够长期合作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制定校企合作的章程和制度,定期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问题,共同计划组织实施教师下企业实践。二是加强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行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采取措施密切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敦促有关部门出台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减免部分税收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问题。三是强调行业企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义务。通过行政立法等方式,强化行业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完善企业实践管理制度

制定能够保障企业实践新模式运行的管理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双方的管理权限和职责,避免出现双方在管理上的形式化、表面化。加强过程管理,落实过程管理的指导人和责任人,将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相结合,保证企业实践目标的实现。学校要出台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相关政策,将教师企业实践的结果作为评优选先、晋升职称的依据。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改变过去教师企业实践经费零投入或投入较少的情况,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企业实践工作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调动人力和资源加强此项工作,保障“四四三”企业实践模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2013-09-20.

[2]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Z].2008.

[3]亢利平.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多样化特征及企业实施对策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0):49-51.

Constructionof“FourFourthree”Businesspracticemode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teachers

KanGLi-ping

(VocationalandadulteducationResearchandtrainingCenter,Heilongjiangprovincialinstituteofeducation,HarbinHeilongjiang150080,China)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5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

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的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不同而已.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对教育来说是可取的.我们的学生个个能创新,人人可成才.树立这种观念,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教师去发现、引导、培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能力发展不平衡,知识面和思维不开阔.在学习体验中给学生带来的新意甚少,学生与丰富物理现象和事实相互直接作用的机会少,许多知识,不是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建构,去整合.学生学习物理往往只是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到试题,解题成了学习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民主、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和新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师生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2.改进物理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以知识的掌握为评价标准:评价目标上以知识为核心;评价方法上以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达成为量化标准;评价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准确性;对学生的评价则是以分数第一,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活动的开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物理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陈旧的教学评价,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及评价.

3.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相结合

创造的成就=知识技能+智力+非智力因素.公式中的三个要素在创造中的作用虽然不同,却是缺一不可的.一般来说,人们对掌握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是认同的,且颇有研究和建树,而对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注重不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除了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智力因素的开发外,还必须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要有创造性,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遵循创造性思维的两条原则,一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标新立异,自圆其说.这两条思维原则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和高度协调.这是创新得以产生的根本.只要学生提出问题,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首先应充分肯定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尽可能从中发现合理的因素,并及时引导.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重视实践活动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6

论文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项目建设;评价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创新源于实践,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技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高专学校的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手段,其目标仍然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没有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如何建设创新型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正成为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高职高专学校由于受到资金、师资等方面的制约,实践教学在实践项目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和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创新类的实践项目。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质,实训项目和课程设计也以成熟内容为主,加上统一的教学模式,使得不同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却基本一致。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的仅是机械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

二是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目前的实践体系要将社会生产活动中的新技能、新技术融合进来,形成实践项目,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分析、整理,因此会导致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是缺少开放式实验室。当前高职高专的实验室基本都没有对学生开放,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完成教师规定的实训内容。即使有实验室开放,但开放的时间和开放的项目都不足,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四是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主进行的,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评价。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建设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高职高专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创新实践教学中,开展创新型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创新型实践项目的实施能使学生在学校便能得到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提高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创新打下基础。

2.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条件,也是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创新型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将社会生产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技能及遇到的问题反映到教学中来,做到教学与实际不脱节。创新型实践活动具有跨学科性质,需要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在完成基础教学后,实施创新实践教学,可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人才。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具体建设

1.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理念建设

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总体来看分为三个层次,即通用基础型、专业基础型和创新型实践教学。创新型实践教学是在完成通用基础型、专业基础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型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起指导和引导作用。建设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具备的知识、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自行拟定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创新活力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实践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具备较高的创新技能,对生产实际中的前沿技术和新技能有较好的把握。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和企业、工厂及其他学校合作,建立合作、开放型的教师队伍。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加强学校自身的教师队伍培训和建设,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和教研,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并营造一种开放、宽容的学术氛围,开展各种创新研讨、交流会。在学校层面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和流动机制,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

3.开放式实验室建设

学生的创新思想可能会在某一瞬间获得,需要及时进行实践论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实践的空间。实验室开放包含时间开放和内容开放两个方面的含义。时间的开放是指学生可自主选择使用实验室的时间,而内容的开放是指对学生开放的实践项目应尽可能丰富。开放式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仪器及元件配置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能满足各实践项目的需要。另外,还应将社会生产中使用的最新技术及手段及时融合到实践项目中,对学生开放。

4.创新实践项目建设

(1)教师的科研题目。教师的科研项目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在教师进行科研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科研项目进行分解,挑选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子项目,在教师的指导及监督下交由学生完成。学生参与这样的科研活动将会接触到本专业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手段,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独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进行方案构思、制订实践计划并实施。这样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

(2)社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验。如果能将社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既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能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做到教学与社会不脱节。要从生产实际中提取实训项目,就要求指导教师经常到生产现场去摸索、总结,对现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合教学需求,形成实践项目。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去参观或实践,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拟订解决思路,在教师指导下拟订方案及计划,并加以解决。

(3)学生自拟的题目。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参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同,对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思路也不尽相同。让学生将这些问题作为实践的项目来完成,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意识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学生拟订的题目可能显得比较幼稚,但指导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发现其思维的创新点,并给予鼓励。对于学生自拟的实践项目,应要求学生拟出该题目的意义,解决思路、计划和成本分析等。对于这种类型的项目,时间限制不应过严,但指导教师要加以监督。

(4)课外兴趣活动和创新技能竞赛。适时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和各种创新技能竞赛,通过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课外兴趣活动不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在课外兴趣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学术或技能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技术和技能。

让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技能竞赛,既能展示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也能展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创新技能竞赛可以由学校组织,在校内开展,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区性或全国性的竞赛。在竞赛过程中,通过选手之间的交流、切磋和相互学习,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技能提高更快。

5.创新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建设

进行创新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因此对创新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当围绕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从实践项目、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三个方面对创新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实践项目的评价。实践项目的拟订是创新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拟订实践项目时,应同时拟订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成绩评价标准。拟订的实践项目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而项目的实施方案应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其创新能力。成绩的评价标准应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创新。

(2)创新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创新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应从教学方式运用和实践教学资料两方面进行。对教学方式运用的评价主要是以在创新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为依据。评价实践教学资料则是以在实践创新教学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准确的、齐全的数据资料,是否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分析和总结为依据进行。准确、完整的实践教学资料应能反映或重现整个创新实践的教学过程,并能为今后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作用。

(3)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因此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定期组织学生对创新实践教学进行满意度测评。另一方面应要求学生提供与创新实践活动相关的实证材料,以评价创新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效果。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7

关键词:意识创新;模式创新;思维创新:评价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116-02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能否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创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直接反映了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面对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独特开放、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创新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新”与“异”的特点,表现出新的设计构思、新的教学模式、新的组合方式与创新的情境,实现创造性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完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一、教师的意识与教学思路要创新

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的创新意识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有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学思路才有创新,教师才能产生一系列引导创新的方法与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有创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本身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激情和创造精神的人。教师本身不会创新,指导他人行动的思想就会处于呆板单一的模式。这样就不可能出现新意与超越。只有教师能创造性地“教”,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才能引导学生参加一系列的创新学习活动。其次,要实现教学创新,教师在自身意识与教学思路、策略上要努力做到有创意、有新意,在教学思路的拓展上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新标准的要求为前提,以更新教学内容组合、方法、手段为重点;以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与质量评价为难点;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切入点,要敢于突破传统的常规教学,改变以往“要这样做、应该如何做以及不许怎样”等教学管理模式,大胆创设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氛围与创新实践,给学生一定的自我认知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参与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主组合学习小组、自我掌握学习策略,自我支配与评价等活动,实现自我创新,挖掘潜能。如:投掷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与投掷技巧与能力,练习安排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各种投掷与力量练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同伴间互相探讨“如何会掷得更远”、“怎样才能协调全身用力”、“针对不同的投掷物,哪种投掷方法更合理有效”等等,并安排学习小组展示、交流、比较等环节,能够很好地提供学生展现个体的独立性与创造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达成富有实效的教学。

二、创新模式,优化教学

创新模式、优化教学是教学创新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独特的学习活动环境以及进行充分观察、思维、交流、合作、实践的平台,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长期以来,“教者令学者强身,身顺而心违”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单一刻板,组织形式僵化,墨守成规,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和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与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只有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只有以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以及强烈的求新求变的创造激情为激发点,开发满足求新、求趣、求活的心理需求,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快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群体学习锻炼、同伴相互帮助、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共同磋商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与特点,选择适合教材特点、符合学生个体差异与发展需求,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的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技术教学向学生能力的开发运用过程转变。运用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次教学、小群体式教学、自主学练、三自教学等模式,加强施教,分类指导,留给学生学习探索、自主选择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有利于实现自我创新活动的练习群体,选择有利于展现自己能力的练习方式,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的自主学练来独立思考、结伴交流探索,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练,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独立个性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思维与实践中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系统工程,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有着不同的相适应的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和条件,若长期采用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常常会造成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而客观上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目的等不同,正确选择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等活动。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创设适宜情境,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运用,巧妙转换,使教学有新意,模式有创新,使课堂教学结构多元化。如球类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相互渗透。初学阶段可采用分组教学、小群体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模式,尤其是优差生组合,优生的活跃、积极的感染力与互助往往能有效地带动小组同伴积极的学练情绪;在技战术的复习巩固运用阶段,则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合作探究、三自教学等,让一些技术能力水平相近、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快乐、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各种学习创造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从而构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思维活跃、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双边活动丰富多彩,推动学生的创造性活动。

三、营造氛围,创新思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创新教学应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着手,要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人手,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实践,才能发展个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长期以来,教学不重视开发学生个体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思维活动单一,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常缺乏主动性与参与身体锻炼的欲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注意营造生动、趣味盎然的教学气氛,创设问题情境与民主、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欲望。优化师生间信息反馈传递过程,有意识、有计划、合理地安排情境教学,设置多向的问题情境,利用情境本身有启发性的特点,围绕学生的能力、水平、常识与思路,在教学策略上灵活地导、合理地辅、能动地引,使学生在适宜的学习意境中主动地学,能动地练,在学练中充分展开思维与想象,从而达到思维与实践的统一。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从客观实际到学生实际,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到新知识,做到灵活地引导。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问题和练习要求,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尝试的欲望,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办法、新创见。例如:障碍跑练习,教师提供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及内容设计要求,学生分组设计,自编自创练习方案,设计练习的内容、方式、结构、规则要求以及器材自制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优化组合,由一种创新活动引出另一种创新活动来。如:组织学生设计身体素质循环练习方案,编排徒手操或技巧组合,创编现代街舞。设计活动游戏竞赛,创新多种踢键子、跳皮筋方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第三,创新离不开观察、思维和想象,而体育活动中充满了可创造的因素与机会。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灵活地运用多种构思方式,结合教学目标,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听”、“看”、“想”、“练”等活动中,积极思维、想象、创新。如:教学中合理运用观察法、发现法、问题法、质疑法、提问法、讨论法等,设置问题悬念,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情绪,让学生在学练中发现问题,带问题去学习,在学练中去思维,去想象,去探讨,去实践,去寻求办法与途径,大胆设问质疑,主动思维与实践,大胆尝试,创造新方法、新动作、新形式、新组合、新方案,把自己的认知能力转化为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发展求异思维,开拓多向思维,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评价方法要创新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战场,教学中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动力。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进展及结果进行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活动及教师的创新教学实效。长期以来,单一的评分方式与标准,过分强调体能成绩和运动技能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在测试前后表现出的紧张心理压力与恐惧、以及对测试的反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联系的积极性。尤其身体素质差、有特殊体型及体质较弱的学生在身心上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与抵触情绪。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体育学习评价要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努力所获得的进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建立学练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进行必要的学习过程评价是把握学习进程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合理、有效地评价机制。在评价措施上可着眼于学生不同程度地进步与提高,及时对学生的努力结果给予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与标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为积极思维、创新学习提供心理基础与动力。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8

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质量保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作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将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在21世纪,谁掌握了这个世纪的创新教育,谁就赢得了主动权。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原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学校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首次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近年来,众多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还从多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引发了一些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学生评价制度上的有益实践,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本文分析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地为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体系的质量保障。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1.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阐释,学者们一致认为科研创新能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用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想象力的丰富性、思路的新颖性及发明性。

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密切相关,表现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未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的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因而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现状

1.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创新学习能力

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前提,离开了这个动力基础,人的创新活动就无法开展,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形成,它是评价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指标。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是形成和发挥创新学习能力的动力和底蕴。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者个性品质、能力素质的总和,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应该是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善于捕捉新信息、主动更新知识和标新立异等。

(2)创新知识基础

创新离不开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它,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也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占有的知识量越大,积累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思路就越开阔,就越能激发其创新思维,释放创新潜能。

(3)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成果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的观察、发现、联想、想象需要创新思维的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目标的确立需要经过创新思维的审视;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思维进行全程判断、分析和验证。

(4)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在理工科表现为查阅文献能力,凝练思路、实验仪器操作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5)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没有这些环境就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特尔福德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一直存在着重知识目标轻智能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因果分析法,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这一现状进行分析,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信,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

我国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启蒙教育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长期从事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加以启发和引导,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没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2)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我国大多数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结构雷同,学科之间内容重复,课程设置缺乏有机的联系,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设置不够,学生接触的科学前沿知识较少,如果不主动学习,不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注重学科知识的互通性,就只是在知识中浸泡,而看不到知识的创新及主动去创新。

(3)思维缺乏创新

陈旧的教学理念及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得大学生惰性较大,缺乏主动思考及探索的精神,过于崇尚权威,过于自我封闭。

(4)创新成果贫乏,创新技能不强

由于扩招之后,设施不足,学生缺少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得实践课程的实施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创新,更谈不上创新的成果。据统计,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报专利的约为1.1万件,而美国每年受理的40多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占23%左右。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接收知识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个指标组成。这三个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切其它能力的基础,这既与先天水平有关,又与后天培养有关。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不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什么科学研究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但这类指标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即可,不必追求其值尽量大。所以说,学习能力是科研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科研能力的表层,可测性较高。科研实践能力是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是对知识的升华。大学生做毕业论文实验过程,就是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就是根据老师给定的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科研问题的过程。科研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内层要素,实践能力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高要求,是对知识的再创造或是对于事物的规律的再认识,是科研能力的最高层次的要素,也最难以达到。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越高,越能体现出高层次人才的高水平。

2.培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将大学生科研能力分解为学习能力、主动参与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个一级指标,接着将这3个一级指标在逐层分解为10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

3.各指标权重设计

在二级指标中,撰写科技创新研究报告的能力、科研论文的发表、毕业设计/学位论文能够进行量化评分,其余不能量化的指标,通过设置题目,采用教师打分法进行量化。这里构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在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出的,通过评价,使学生本人清楚了解自身素质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素质水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年级和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指标权重,实施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能。

四、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保障

1.实践教学目标保证

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工程教育特色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用现代工程观和辨证工程思维来审视当代工程教育,科学定位并合理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保证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通过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实现过程。

3.实践教学支撑保障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件体系是指学校对实践教学起保障作用的软硬件建设,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实验设施设备、校内外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环境等组成的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支撑、保障作用。

4.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保障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涵盖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监控方式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运行监督、信息反馈和管理调控等功能。

五、结语

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通过对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的评价,能够发现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能够引导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对于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推优提供参考。构建和优化大学生创新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法。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持续不断地加大创新教育的改革力度,积极深入地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途径,才能为建设和谐的、创新型社会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纯别.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5):18-25.

[2]王平祥,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10):49-51.

[3]胡述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效果检验方法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3):63-67.

[4]胡瑞卿.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7,(6):159-162.

[5]乌力更.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2,11(2):98-101.

[6]李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7):13-15.

[7]刘映池,张平.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4):70-72.

[8]贾海宁.学分制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信息科技,2005,(17):175.

[9]刘宏新,王奕娇,杜春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5):77-80.

[10]杨育.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从科技创新的视角进行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9):105-107.

[11]张仰飞,魏萍.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6,6(4):57-61.

[12]彭健伯,欧美强.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测评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02-104.

[13]卢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探索与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07.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9

1、活动项目内容设计

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课堂教学项目的设置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教师授课需要设置相关教学项目和教学活动,使学生相关能力培养有序可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1)尽量设计相对完整的活动项目,使学生有一个总体的感性认识。(2)尽量涵盖所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同时能尽量展现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3)尽量涉及所学课程需要的各种现代化技术。(4)尽量涉及7大能力。(5)通过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弥补活动项目中存在的不足。

2、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学生是获取知识能力的主体。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做中学”的过程。“做中学”是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首先提出的学习方法。杜威认为,“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是比从听中学更好的学习方法,他把学校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做中学”学习的过程,必须在每个环节都能让学生有事可做,比如在没有学习知识点之前,要向学生展示已有的活动项目成果,让学生有总体的印象和目标,对结果有初步的构思,这样才能随着学习的深入进行扩充和调整。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必须强调项目的可分解性,使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体会到成就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3、活动项目的实施与评价

创造力测试之父保罗托兰斯对学校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问题上做过研究,提出教师应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五条原则:(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给学生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在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勇于暴漏问题,主动增加难度,将验证性实践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这是创新之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社会,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结果的评价工作。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专家汇评、用户体验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使其尽早趋于成熟、尽早转化为科研成果和生产力。这就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评价队伍、评价程序、评价标准及后期推广等的评价体系。

二、结语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篇10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在教学方面具有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而且对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重大影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并且把先进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是积累知识,而且包括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引导学生认知语文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建构多元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一个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语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非常宽广和全面的知识修养,广泛学习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力求实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儿童生活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新课程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也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要具有自主参与意识,善于创新,并将其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小学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探究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4.形成课程文化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与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也深刻影响到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原因如下。

1.重理论,轻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注重规律原则的教学,偏重学术的阐释。这种线性单向的封闭理论体系,远离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不能及时吸纳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同时,由于教育实践知识的缺失,学生很难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缄默教育知识。

2.重传授,轻反思。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取向依然是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理智取向”。今天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已经由“理智取向”转向了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偏重教学技能训练,实习主要是感受性、模仿性的实践,忽视了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反思习惯的养成是其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动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1.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生成。教师必须有前瞻的意识和眼光,具有鉴别选择的能力,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应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用这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来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组织师生定期走访教育实习基地校,深入小学课堂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况;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相关教育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2.评析教学案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

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小学语文教学有关实例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论课堂,通过直观感受学习间接经验.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它能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相关的教学问题,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同时,案例本身具有的生动性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教法的改变彻底改变了学法。

3.完善实践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加强对教育情景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和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以使学生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