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6:59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1

【摘要】城中村改造带给城中村村民的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的变化,更有着收支平衡、教育以及心理归属感等问题,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他们的未来充满着无穷的未知数。如何让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之后福利得到更好地提升,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福利变化

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们整体的居环境,消除不和谐隐患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品味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社会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在这个改造过程中村民们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护,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能否得到真正的提升,是衡量“城中村”改造成败的关键。

一、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福利的变化

(一)家庭收支

实施整体的搬迁改造安置之后,村民统一搬进了按照城市标准建设的小区,这些小区水、电、气、暖、电梯等设施齐全,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在城中村改造之前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务农和房屋出租,然而在改造之后由于缺乏原有的种植和养殖条件,同时也没有足够多的闲置房间出租,村民的农业收入以及房租收入也随之消失。在家庭开支上,村民原本可以部分自给自足的生活必需品(如蔬菜、家禽)在改造之后要全部从市场上购买;住进小区楼房之后的水费、煤气费、暖气费、物业费等费用对村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教育

城中村改造之前,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存在着重重的阻碍因素:学校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设施、设备资源紧张;政府对城中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等等。城中村改造之后,村民的子女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教育资源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城中村村民子女成绩普遍不理想,城中村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城中村角色转变引起的,包括城中村子女由贫到富的转变,忽略了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城中村家长由忙到闲的转变,忽略了家庭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性;城中村由破到新的转变,忽略了文化、精神的提高。

(三)娱乐方式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闲暇时刻的娱乐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而言,城中村村民的闲暇时刻较多。改造前由于大部分村民或多或少都有土地,所以种花种草成了村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同时,打麻将打牌看电视是村民最经常的娱乐活动。而改造之后村民们都住进了社区,社区里自身配套的基础健身器材使得参加体育活动也成了村民的一项娱乐方式。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看书看包的人数也慢慢地增加。除此之外,上网、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也逐渐地丰富着村民的闲暇生活。

(四)心理归属感

经过城中村改造之后,城中村村民的居住环境整体得到提升,但很多固有的生活习惯却难以得到延续,如村民多喜欢走街串巷、与隔壁邻里聊天、打麻将或进行其他多种娱乐活动,但搬入新的社区,与老街坊联系不便,又对新社区服务难以接受和认同,造成心理空虚影响身心健康;其次,刚搬入新社区的城中村村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在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生活习俗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很难融合成为一个温馨的大集体。因此,在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中参与度也不高,难以洋溢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有的村民会出现孤独、恐慌等负面的心理因素。

二、提高城中村改造村民福利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水平

为失去土地保障的“城中村”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应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引导村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部分生活确实困难的居民,由民政部门给予其必要的最低生活保障;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相关的就业的指导,多渠道地增加村民来源。

(二)制定对村民福利最具保障的拆迁补偿方案

首先,要结合拆迁改造政策执行的实际和群众需要,对当前的政策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对于拆迁合法建筑物,可以采用等面积复建补偿的原则,对于违章建筑房屋也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的经济利益;弥补因拆迁带来的租金损失,从而减少改造给村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修改完善政策要充分听取群各种意见,要使政策符合市场定价原则并能为大多数群众所接受。最后,要科学编制城中村一对一策的改造规划,实现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合理调整城市用地布局,推动产业发展、片区繁荣,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三)关注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

首先,发挥政府在新屋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子女教育的指导作用,政府需要加大研究和调研工作,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使教育政策法规具有时效性和前瞻性。其次,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强化师资,保证教学;更新教学设施、设备,构建和谐校园,形成良好的w风、校风。最后,发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深化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角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引导,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关注村民的思想变化

城中村改造迫使村民放弃种地,又砍断了其出租屋经济,使其搬进了城市住宅小区,但是并没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所以要关注城中村常年民的心理变化。要更多地举办社区活动并鼓励村民们参加,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必经之路、幸福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一定要做好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保障城中村村民的利益,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的福利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2

关键词:城镇化城中村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96-01

1城中村改造中的普遍问题

1.1较少经济增长点

城中村作为一个农业为主的村子,很难找到经济上的亮点。据了解,一般现在的城中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出租房子给外地人,获得租金。除此之外,还有政府征用土地时,发放的一次性补贴,或者是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政府给予的津贴。城中村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区的迅猛发展,但是在这种落后的情况下,城中村的经济发展却依旧很少有较好的突破点,所以经济的增长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由于对城中村的改造中,对经济带来的动力还远远不够,当地的村民从以前的农业中退出却没有更好的发展,导致城中村的经济很局限,没有脱离单一的以地换钱的改造模式,也很少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城中村和在其改造中具有经济起步晚,原有经济薄弱,缺少新型经济的特点。

1.2缺少规划,土地利用率低

根据统计显示,在城中村中,违章建筑数量较多,管道线路较为复杂,市政管理最为松懈,而且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和基本功能都未能到位。在城中村中,各种违章违规的情况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法律法规的知识,利用所趋,盲目的建设简易房出租;还有就是对现存土地的利用率低也很不合理,大部分都是弃而不用,等待政府征地,没有体现土地应有的价值,而且这种弃而不用的做法,对土地造成了损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缺少合理的统筹规划或者没有严厉的执行规划是城中村改造中的大问题,由于不合理的规划,会大大增加拆迁改造中的成本,从而拆迁改造的质量也就下降了。还有对建筑的不合理规划,导致城中村的建筑风格很不统一,结构很凌乱复杂,不能拉近城村的距离,不能达到城中村改造的目的。

2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现状

2.1政府主导作用

城中村的改造就目前形势来看,政府是唯一的主导作用者;而现有的改造形势和改造方向也是政府所主导的。对于城中村目前的改造现状而言,政府为拉近城乡经济差距,积极募资进去对城中村的改造和完善。其中,改造的主要工作是改造新建城中村的破旧民房,整体改迁或是聚集到较集中的居住地段;同时,对一般的商业用楼也会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整体的整改。同样的改造是具有一定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的,政府在当前主导的城乡改造过程中,是希望改造和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带来足够的经济带动力。政府优先考虑具有一般性经济增长的模式进行对城中村的改革和改造,在要求整体设施完善的前提下,为当地的居民创造更多的经济带动力和经济增长点。

2.2市场带动作用

政府对改造的影响是直接而短时见效的,而市场作用的是目前城中村改造中作用最具有深远影响的,市场对城中村的直接的影响作用是促使城中村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的力量之一。和政府的直间作用相比较市场的影响是不易察觉的,而却是时刻影响的,市场是利益的代表,有利益就会促使一部分人为了利益而进行一些运作和对现有状态的一些改变,从而就会对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一些利益关系的合理调配,使之想利益的最大化方向发展。市场是一只看不见手,他对利益的巨大驱动会给城中村这种比较滞后的地域带来契机,廉价的土地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市场,为资本实现其更大化的利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城中村就会在这种资本的带动下朝着实现利益的和带动发展的方向发展起来。当然资本的自由运作是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和盲目性,所以目前市场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

3对中国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建立和健全关于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和整体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是我国目前城中村拆迁改造的重要保障。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普遍使用的改造措施规范,而地方的相关部门也应当建立适合当地的保障措施,和强制法律法规。并且要有具体的监督职能部门,就是这种监督会使相关的措施得到良好的执行。同样的,有了法律规范就不会出现像以往类似的的混乱局面,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中村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这也更容易出现一些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损害集体和国家和城中村村民的利益的情况。

3.2合理调整利益关系

在城中村的拆迁和改造过程中,应该认清各方的利益关系,并且考虑到各方面都利益的需要。在城中村的开发中,土地的征用和出让是最大利益的所在。土地市场化,商品房的房价的飙升,是一种不安分的爆炸发展和增值。土地的利益将会有更多方面的问题出现,开发商和政府的角度是相对立的,政府一般考虑村民利益的最大化,而资本却需要廉价的土地,需要从村民那边榨取更多的利益。政府部门应该实事求是的为人民干实事,切实考虑到贫穷城中村村民的利益。合理的利用和征收土地,从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妥善安排土地的规划用途,不能只顾眼前短期的利益回报和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盲目开发和自杀性发展。

3.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和加强城中村的社会保障和加强村民的就业工作在城中村在改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城中村在改造中的内在要求。政府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促进城中村村民的再就业或重新创业,保证他们得到应有的权益,支持鼓励村民的创业,可以从发展现代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方向开展,让村民自己当家作主,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价值。同样的,政府应该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完善基础教育并加强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重点培养。设立必要的培训中心,保证村民能够快速的进入价值的创作中。丰富和改善村民的文化环境,在提高村民素质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保证村民心理的健康;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医疗保险惠及每一位村民。

小结:城中村的改造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城中村迅速而良好的改造,严格执行法律规范,控制操作层序,强化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并且做好良性发展的宣传工作,加强基本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保险额度,循序渐进的完善和加强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向碧华.城中村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2]李君.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0.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城中村”,城中村的村民与城市的文化存在着滞后的现象。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现象,它融入城市是自然规律,而传统的“城中村”物质形态改造并不能解决“城中村”的问题,“城中村”的城市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多元转变的综合过程,必须提出基于文化融合的“城中村”改造路径,以推进“城中村”的健康城市化。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文化融合;环境改造

中图分类号:C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92-01

城中村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城市高速扩张与发展的过程中,滞后于时展的步伐,游离于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模式之外,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乱搭乱建,拥挤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管理脱节,基础设施不健全或完全没有这类城中村的普遍现象。从狭义上讲,城中村是指农村的村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大部分或全部耕地被征用。农村的集体成员由农民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这些居民大部分虽然从形式上已经“洗脚离田”,但从思想上却未“换脑进城”。

城中村的村民多靠房屋出租和分红收入过生活,成为“租金食利”的阶层。

在城中村改造中,一方面是文化形态上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从物质形态上的改变,规划、景观、建筑以及室内等硬件设施的改造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环境心理学中的诸多观点来说明这些硬件改造的重要性。

1安全性是使人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在对环境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会本能的对自己所谓的领域进行保护。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心理上就会产生反感。我们在改造城中村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推倒重来,一味的追求与城市的接轨。而是要顺应周边环境和这个“小社会”的需要,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使其变得更好更完美。

中国的村落是以地缘,血缘,亲缘,宗缘等关系构成的社会体系。城中村村民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也因此表现出相对封闭的特征。他们保留着祖先承载下来的文化,保留着以姓氏聚居的习惯,保留有宗族的祠堂。虽然有的村办起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但实际上还是实行的还是传统村落式的社区管理,公司与村民主要依靠村规民约和宗族关系地位来维持。

2多样的选择性几乎是一切人,包括生物界的本性

人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对周边环境的选择有着不同的需求。

城中村作为一个多样化的“小社会”体系。其主人是原住村民。长期以来外界对村中的原住民产生了一种认识,认为他们思想落后,文化落后,素质低下,好吃懒做,重视物质享受,不追求精神文化的提高。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城市建设的大环境的变化影响,城中村的原住民也渐渐的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打工的流动人口,他们在一天的忙碌辛苦的工作后,需要居住、休息、生活。有的还在这里培养教育后代。因此城中村的改造既要去掉原有的恶习滋生的场所,保留原始的文化韵味,又要融入新的、完善的附属设施。如公厕,超市,幼儿园,文化广场,小型医院,中老年人活动中心,以至于小型的有特色的商业街、图书馆、博物馆等。多样性融入其中,才能使城中村居民有更多的丰富的健康的业余生活。而不至于每天只有打牌打麻将来打发时间,不至于除了穿梭在一线天就是在狭窄的出租屋内活动。

3人对环境有多种心理需求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二者对人们的行为发生着重要影响。

城中村是城市中一个生活成本和商业成本相对很低的地方。也正是由于它的这种因素为各类移民和产业提供了进入城市的低门槛。在到处都争先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更应该以实际的经济水平和国情出发,正确的认识到差异性的存在才是特色所在。我们无法强制的拆除所有的“握手楼”“接吻楼”,拆掉所有的一线天。无法把所有的外来人口迁动,安置甚至打回原籍。无法把所有的乡镇企业强制改制。那么我们或者能换个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改造建设中去除污垢,留其精华,加强配套设施,让它逐渐融入城市化的进程中去,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进步。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太快而留下的“尾巴”。我们必须客观正确的去正视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造他的环境、改造他的文化,使它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它不应该是城市的“疮疤”。相反,它的存在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我们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抛开那些虚无的繁华,对默默支持着城市建设但又最影响城市形象的城中村更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168-179.

[2]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7):9.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4

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对比研究

硕士研究生:宋海涛

导师:赵鹤龄教授

业:教育管理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目录

[此篇范文为文秘站作者呕心呖血之作转载时请加文秘站站外部链接]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绪论…………………………………………………………1

第一章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3

第二章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8

第三章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11

第四章改进初中教育工作的策略…………………………13

结论………………………………………………………15

注释………………………………………………………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后记…………………………………………………………20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阿城市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城区经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存在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反映并影响教育活动的诸多方面。本文从调查研究入手,将师生的教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一方面,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全方位考虑师生之间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从学校获得了有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分析、综合,发现了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了对本研究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如何改善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所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差异对比研究

aBStRaCt

Becauseofreformandopening,ruraleconomyinaChengcityhasdevelopedgreatlyinthepast20year.Butcomparedwithurbaneconomy,there’sstilldistinctdifference.thedifferencewhichliesinmanyaspectssuchaseconomy,culturereflectsandinfluencesallaspectsofeducationalactivities.Byresearching,theauthorthinksitimportanttoconsiderthespecialrelationshipthoroughlybetweenteacherandstudentsincetheirprofessionallyrelationshipisonesideofthisrelationshipsystem.

adoptingvariouswayssuchasinvestigation,experimentandanalysisofcases,theauthorgainedthedirectmaterialsaboutsomeissuesconcerned.theauthoranalyzedandsummarizedscientificallythemanddiscoveredtheproblemsof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injuniormiddleschoolincityandcountry.

thewriterthinksitisnecessaryandfeasibletomakeafurtherresearch.moreover,theauthoranalyzedanddiscussedstrategiesabouthowtoimprovethe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injuniormiddleschoolincityandcountry.

Keywords:cityandcountry,different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comparativeresearch.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阿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所属的县级市,经济是黑龙江省县级市中最发达的,也是黑龙江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县级市,同时,阿城市又是一个农业县,农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一方面,城区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经济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城区经济仍有较大差距。20__年,阿城市实现财政收入45,063万元;全口径工农业总产值1,499,563万元,其中工业1,273,737万元,农业225,826万元;城市人均收入5,800元,农村人均收入2,658元。经济发展的显著差异,决定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教育活动中的许多方面。那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否会因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而不同呢?

阿城市共有初中生42,877名,其中城区14,238名,农村28,639名;共有初中

教师2,505名,其中城区1,168名,农村1,347名(包括代课教师262名)。本研究调查阶段抽取样本六个,其中城区初中三所,农村初中三所,共下放问卷2,000份,调查学生1,700名,实际有效回收问卷1,228份,其中城区初中生729名,农村初中生499名;调查老师300名,实际有效回收问卷217份,其中城区老师113名,农村老师104名。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有显著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对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作此对比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研究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阿城市教育工作全貌,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基础;能够客观上反映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别,提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能够对师生关系理论研究做一补充。

(三)以往研究的情况

师生关系问题从总体上看居于教育理论研究的边缘,虽然有些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论,但许多领域未受关注。从研究涉及的方面看,分别探究二者之间的特点的较多,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较少,研究教学方面的较多,而研究其道德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政治或经济关系的较少。从方法上看,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较多,实证性研究较少。

(四)研究的方法

抽样调查、个案分析和走访座谈等。

(五)基础概念的界定

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教育活动基础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形成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初中师生关系对初中教育活动,尤其是对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师生关系的讨论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师生关系的定义也很多,诸如:“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relation),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

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

“师生关系就微观而言,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2)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3)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4)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中以教育与被教育、促进与发展为最高核心层次,由它制约着师生间的管理关系、人际关系、伦理关系等。”(5)

本文从这些定义出发,并且不局限于这些定义,将师生关系放在大教育观中来考虑。从大教育观来考虑,师生关系不应局限于教学工作之中,师生关系应是一个以教育活动为核心的特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体系,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从教学角度考虑)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还应包括师生的道德关系、师生的文化关系、师生的心理关系、师生的法律关系、师生的政治或经济关系等。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以往对师生关系的讨论从教学工作角度考虑较多,因此,本调查研究将师生的教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一方面,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全方位考虑师生之间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章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无论是城区初中还是农村初中师生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都有较深认识,如在回答你认为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是否重要这一问题时,认为很重要的学生比例分别是:农村:92.8%,城区:94.5%;认为很重要的老师比例分别是:农村:95.2%,城区:98.2%;认为不重要的老师没有,学生个别也有,农村:2.8%,城区:2.1%;但也有个别学生和老师认为有作用但不大,农村:学生占:4.2%,老师占:4.8%;城区:学生占:3.3%,老师占:1.7%。但在调查中师生关系的每个方面都各有差异,下面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此次调查进行总结。

一、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教学关系方面的差异。

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以及在双边活动共同体中的分工合作。简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即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师生的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6)。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和对走访座谈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初中师生关系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教学关系存在以下差异:

1.对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影响的程度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师生关系在教学工作很重要的普遍人数比例比城区师生低。例如,在回答“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教和学的效果吗?”这一问题时,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36.1%,农村占:40.1%,老师:城区占:

8.8%,农村占:30.8%;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40.9%,农村占:38.5%,老师:城区占:80.5%,农村占:50%。

2.对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认识不同。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待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将其称之为教室里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待是教师通过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方法.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成长的人数比例普遍比城区师生低。例如,在回答“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成长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时,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28.4%,农村占:33.3%,老师:城区占:3.5%,农村占:31.7%;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48.7%,农村占:43.5%,老师:城区占:74.3%,农村占:54.8%。

3.对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在教师的业务素质中所占的地位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在教师的业务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数比例普遍比城区师生低。一方面,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师生都期望改善师生关系,例如,在回答“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正确观点学生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师生都期望委婉的指出错误。而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城区师生比农村师生更注重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这一因素,例如,在回答“你认为对一个老师来说,知识渊博且有特长和专业知识丰富但其他知识了解较少两者相比,哪一个更重要?”这一问题时,认为知识渊博重要的学生:城区占:27%,农村占:42.6%,老师:城区占:38.9%,农村占:27.9%;认为

两者都重要的老师:城区占:71.2%,农村占:54%。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知识丰富渊博的老师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便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知识

渊博教师的期望,其潜意识里也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

二、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道德关系方面的差异。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生活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可分为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7)。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因师生关系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区别于其他的道德关系。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和对走访座谈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道德关系存在以下差异:

1.对社会公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社会公德会影响师生关系的人数比例大大低于城区师生的人数比例。例如,在回答“教师办公室环境的好坏能否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这一问题时,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32.2%,农村占:23.8%,老师:城区占:57.5%,农村占:41.3%;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8%,农村占:23.1%。

2.对尊重学生隐私的认识不同。在这一问题上学生的分歧较大,老师的认识比较一致。例如,在回答“你对教师检查学生日记和信件怎么看?”这一问题时,认为在学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看的学生,城区占:60.6%,农村占:28.1%,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看的学生,城区占:19.3%,农村占:57.5%。这一结果表面上反映出农村学生对自己的隐私权很看重,而实质上则反映出农村学生思想较城区学生保守的事实,这给师生沟通带来了障隘。

3.对教师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认识不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影响较大。在这一问题的调查和总结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

看法基本一致;而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有较大差异,反映为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弱于城区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师生的交往,职业道德观念的弱化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许多难题。例如,在回答“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比如说,工作积极认真和消极不认真相比)?”这一问题时,认为会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53.6%,农村占:45.9%,老师:城区占:84.1%,农村占:57.8%;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1.7%,农村占:25%。而在回答“你怎样看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一问题时,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而教师的分歧较大。认为“应该,因为学生犯了错的”学生,城区占:15.6%,农村占:15.4%,老师:城区占:6.1%,农村占:15.4%;认为“应视错误情节而定”的学生,城区占:32.4%,农村占:27.9%,老师:城区占:38.9%,农村占:25%。以上结果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主要在教师身上。

三、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文化关系方面的差异。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涵义有三:1、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和纯自然界有区别;2、文化是人类的思想观念体,包括语言、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思想信仰、价值等。3、文化是人类不同的心理类型。文化是观念的,是特定社会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文化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内容”,(8)文化对师生关系也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对此次调查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文化关系存在以下差异:[此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文秘站-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

1.传统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同。传统的道德文化塑造了中国等

级森严的封建家长制和民族性格中深厚的等级观念,在价值取向上,重道

德轻功利,也即重义轻利是最显著的特点(9)。从而形成了带有浓重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而这种观念对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遗留的影响要大大超过城区,加之阿城市是金代古都,传统文化色彩较重,这种影响尤为显著。例如,在回答“从道德角度出发你认为师生关系应是哪种类型的?”这一问题时,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学生,城区占:24.3%,农村占:28.1%,老师:城区占:5.3%,农村占:13.5%。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比例农村均大于城区。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官本位,读书做官”、“中庸”思想在农村和城区师生关系中都有不同反映,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既在农村遗留的传统影响要大于城区。

2.大众传播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同。“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书籍、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的人提供信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10)。大众传播也是文化。以现代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客观上减少了学生对老师的知识依赖,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这一点因经济发展和教育设施的差别城区要比农村更加显著,阿城市也是这样。

四、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心理关系方面的差异。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现象包括:①.心理过程: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也泛指人的意识、思想、感情的表现。师生的心理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的过程(个人看法仅供商榷)。通过此次调查,发现阿城市城区

与农村初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差异如下:

1.对师生关系对认识过程产生的影响认识不同。城区师生认为师生关系对认识过程会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师生。例如,在回答“你认为师生的思维和认识问题的方式相互影响吗?”这一问题时,认为“会相互影响”的学生,城区占:39.2%,农村占:36.1%,老师:城区占:77.9%,农村占:51.9%;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3.5%,农村占:15.4%。

2.对师生的情感关系的认识不同。前苏联学者K.H沃尔科夫认为,对感情接触的需要是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基础,这种感情接触在人的生活中及社会关系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对情感的看法会影响师生关系.农村师生认为师生的情感关系应该象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的人数比例高于城区师生的人数比例,而城区师生认为师生的感情关系应是一种包涵多种情感的特殊感情的人数比例高于农村师生,表明了城区师生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渴望。例如,在回答“师生之间的感情应是:”这一问题时,认为师生感情应“象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的学生,城区占:17.3%,农村占:22.2%,老师:城区占:15%,农村占:22.1%;认为师生感情应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包涵很多感情。

”的老师,城区占:50.4%,农村占:38.5%。

3.对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同。在回答“师生的性格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时,认为“影响很大”的老师,城区占:58.4%,农村占:36.5%;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9.7%,农村占:23.1%。从这一结果上可以看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在是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农村师生的认识与城区师生的认识还有较大差距。

五、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法律关系方面的差异。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和认可,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的工具。自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学

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基本结束了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正在发展中的个体的正确指导和严格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的关系。但因城区与农村发展的不均衡,对师生的正确的法律关系认识仍有不同之处。例如,此次调查中,在回答“从法律角度讲,师生之间应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时,认为师生应是“平等的,有事应协商解决”的学生,城区占:83.1%,农村占:76%,老师:城区占:92.9%,农村占:76.9%;认为“学生就应听老师的”的老师,城区占:2.7%,农村占:22.1%.有人曾在某地专门进行过中小学校体罚或变相体罚情况的调查,得出了体罚面广、形式多、随意性大的结论。(11)而在农村体罚现象较城区要严重的多(前文已有表述),这表明,对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的认识农村和城区仍有较大差距。六、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政治或经济关系方面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与过去那些谎言不同,我们不能不公开提出问题,公开承认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教

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经济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政治生活的匮乏必然会影响教育,也必然会影响师生关系。例如,在回答“一个爱国对社会负责又能将这种思想经常渗透给学生的教师和一个对国家社会都不关心的教师相比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应怎样?”这一问题时,认为“两者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10.6%,农村占:20.1%;认为“前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的学生,城区占:66.8%,农村占:58.9%;老师,城区占:85%,农村占:65.4%;认为“前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的学生,城区占:18.2%,农村占:24.2%;老师,城区占:4.4%,农村占:14.4%。这一结果反映出农村师生对政治的漠然。又如,在回答“你对老师补课收费怎么看?”这一问题时,认为“应该收,老师付出劳动了”的学生,城区占:27.6%,农村占:17.2%;认为“不该收,老师已有工资了”的老师,城区占:6.1%,农村占:15.4%;认为“可以收,但不应太高”的老师,城区占:77%,农村占:67.3%。这一结果表明,城区师生之间的功利性关系倾向明显大于农村。

第二章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

阿城市城区师生关系与农村师生关系所产生的差异,归根结底主要是由阿城市城区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决定的,也正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政治生活、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差距,从而造成了教育活动中这一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的差异。下面分别对产生师生关系以上六个方面差异产生的的原因进行分析。

原因之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差异的主要原因。虽然,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比而言城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地区的城区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阿城市正是这种情况。教育承担着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人的培养,(13)因此,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同时也必然造成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关系——师生关系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师生之间交往的实用性、功利性和庸俗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例如,等价交换原则为某些教师乱补课、乱收费、利用家长谋取不当得利找到了籍口。这种情况在城区表现为补课收费屡禁不止,家长请客送礼,老师坦然受之等现象,师生关系过多地掺杂了物质因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物质化,使个别教师收入有了不正当提高,在社会上和教育内部造成了极坏影响。这种情况在农村也有表现,但表现形式不同。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子弟,这就决定了诸如补课收费(或者说补课收不上费)、请客送礼现

象很少。但是,多年来农村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经济地位始终不满,而城区与农村教师当前的经济收入依然有较大差距,这就使很大一部分农村老师不安于本职工作,千方百计想调到城区,所以就造成了农村教师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作用认识的漠然,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动性;在学生方面,则表现为一方面升学有望的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交往(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则千方百计进城读书),升学无望的学生则疏远教师甚至辍学(农村初中的实际辍学率要远远高于统计数字)。

原因之二:教育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城区教育设施与农村教育设施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阿城市城区初中的微机普及率已是百分之百,而农村只有百分之八十七,其他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较多,例如,一堂设施完备的实验课,师生之间的交往机会更多一些。而这种实践活动中师生的交往往往更利于形成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这一角度考虑城区先进的教育设施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条件,而农村则有很大差距。

原因之三:教育体制改革深度的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目前对师生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的聘用制。阿城市城区初中已基本实施了校内教师聘用,为实施教师的全员招聘提供了基本条件,积累了宝贵经验。教师招聘制的实施增加了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使教师普遍提高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更加注重师生的交往沟通。尤其有些学校开始搞学生选老师的试点,将学生意见加入对教师的考核中,更促使教师认真对待师生关系问题。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师生关系向良性发展,但在阿城市农村初中只有个别学校进行了尝试,没有大面

积推开,这也是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对师生关系普遍认识不到位的一个原因。

原因之四:文化传统,尤其是地域性的习俗、习惯等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极其不平衡,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师者,所以正礼也”(《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在当代师生思想观念里仍然有着深深的烙印,而这种传统在农村师生中间(包括在学生家长的思想里)的影响遗留更大。另外,阿城市特有历史文化底蕴也对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阿城市是金代第一个建都地,是金代文化的发源地,是满族人的聚集地,满族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尤其是在农村仍有较大的影响。但因城区是建国后发展起来小型工业区,这种影响在城区却很小。这些因素也是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不同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五:教师的知识占有量,尤其是教育理论知识的占有量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据统计,阿城市城区初中共有教师1,168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的有724名,占

城区初中教师的62%,大专学历的有405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35%,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39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2%,师范专业毕业生有1,127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96%,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41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4%。阿城市农村初中共有教师1,347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的有363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7%,大专学历的有692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51%,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292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2%,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有1,041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77%,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306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3%。从以上得

数据可以看出,城区初中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初中教师。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教师的知识水平,尤其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占有量,在师生交往中有积极的作用,专家型的教师始终受到学生的尊敬。而在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中,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大。一个教育理论功底深厚,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更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所以,城区初中教师与农村初中教师知识水平的差距也造成了两者师生关系的差异。

原因之六:学生获取信息、知识途径的方式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前文已述,大众传播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知识上的依赖性,从而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当然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的原因不止如此)。但大众传播因为许多方面的原因在城区和农村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农村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internet等传播媒介的软硬件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区,阿城市也如此。所以农村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还很单一,在知识上对教师的依赖远大于城区学生,这一点是农村良性师生关系形成众多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因素。

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师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师生交往的内容不同、当代城区师生与农村师生的特点不同等等。

第三章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

教育生产对象是正在发育的不成熟的人,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人的生产,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反过来师生关系的差异也必然会影响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下面就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育工作的影响谈谈我的看法。

影响之一: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是客观上造成受教育者享受教育的权利不公平原因之一。我国已签署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是免费的,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14)1999年阿城市在迎接国家义务教育检查时,初中辍学率是1.98%。但是,农村初中的实际辍学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毕业班甚至高达30以上),当然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师生关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在对辍学生的调查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老师瞧不起或不喜欢某一老师等原因而辍学的。那么,在如此多的辍学生中,真就没有人具有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条件吗?综观初中升学情况,农村毕业生总量远远高于城区,而升学人数远远低于城区,教育的不公平显而易见。

影响之二: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客观上给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增加了难度。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15)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落实,素质教育以发挥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已任,不单纯的传授知识,这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师生之间要有

良好的配合,要形成以平等的、相互尊重为前提的良性师生关系。阿城市农村与城区初中师生关系的这种差距,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师生关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那么,怎样缩小差距共同发展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之三: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根据管理学理论,沟通联络作用有三:使组织中的人认清当前形势,使决策能更加合理和有效,稳定组织内人员情绪便于统一组织行动.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沟通联络关系,所以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一方面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给学校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农村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轻视心理更对班级管理不利.另一方面,城市师生关系表现出来的较强的实用性与功利性造成了乱补课、教师利用特权谋求私利、家长请吃请喝等现象屡禁不止。而农村师生关系表现出的较强的专制性则造成了体罚、变相体罚、随意辱骂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影响之四: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不利于教师的业务成熟,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如等价交换观念)在有些教师中产生了影响,至使城区教师漠视师生的交往,只教书,不育人,只研究利益,不研究业务,尤其是教育理论业务;而农村有些教师因为城乡经济的差别,长期经济地位的压力使他们不安于本职工作,挖空心思想进城,更别说研究业务,主动与学生交往了。另一方面,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使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往,至使其在心理上、生理上、学业上不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初中学生是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期,这一现象更显著。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与教育发展不协调之

处,必然会对教育工作产生影响。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城区与农村教育也必然会相互影响,师生关系也不例外。研究这种影响,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发展。

第四章改进初中教育工作的策略

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虽然只是教育工作中差别的一部分,但是,因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性,它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区教育工作与农村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通过以上研究,从缩小城区与农村教育工作中师生关系的差异、促进城区与农村良性师生关系的形成角度,对初中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

建议一:加强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缩小城乡教育经济环境差距,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经济条件。经济差别是农村与城区教育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经济上的差别也有政策的原因,或者说是政策原因将城区教育与农村教育置于不公平之处。1995年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877.95亿元,高等教育:304.57亿元,16.22%,中等职业教育:227.70亿元,12.12%,普通高中:175.96亿元,9.37%,义务教育:1061.25亿元,56.51%。(16)从数据上看国家在义务教育上的投资比例较大,但真正投到义务教育上有多少呢?据国务院发展中心统计调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中,乡镇负担约78%,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财政负担约11%,中央财政负担约2%。(17)乡财政负担的78%,一方面是在税收体制实行一级一级按任务指标下压的前提下负担

的,另一方面这些负担都来自农民自己(或者说是农民自己承担了义务教育的78%费用)。而城区则完全靠在财政上,无忧无虑。所以说,城区与农村教育是处在政策和经济不公平的位置上,要想改变这种境况必须由政府来改变(当然不是地方政府),由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来缩小城区与农村教育的经济差距。只有城区与农村经济差距的缩小才能使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缩小,才能使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共同步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建议二: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提高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农村教师在学历整体水平上低于城区(前文已有统计),只是教师业务素质差距的一个侧面,此次调查,在和教师的座谈中发现,农村教师和城区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差距更大,远远大于学历水平的差距。另一个方面,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在教研工作中注重更多的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研究,对教育理论方面(如师生关系)的探讨很少甚至没有。教育理论决定了教师在理论上对师生关

系认识的深度。因此,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是改善师生关系,促进良性师生关系形成的有效手段。建议三: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中开设实用技术学习课程,为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减轻升学造成的师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因经济的制约,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只实行到初中,能够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学生还是很少一部分,这就使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甚至辍学,这一现象在城区和农村都很严重,尤其是在农村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也给师生的交往增加了难度。针对以上情况,为继续加大素质教育实施力度,应在城区和农村初中分别[您所阅读的这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文秘站-是]

开展适合于城区和农村特点的实用技术课程,为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在这些课程的开展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兴趣,增加师生交往的机会,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

建议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深层次改善师生关系,使初中生心理、生理共同健康成长。师生之间认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个性等心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城区与农村师生对师生心理关系看法的不同,并不是说师生之间的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很小,相反,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长远的、重要的,只是师生都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初中时期是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尤其是当代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普遍提前,独立性较强,所以,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然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或者专家来主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良性师生关系的形成,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无论是城区和农村,师生关系应该向哪一方面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教育民主精神、崇善本性和发展至上宗旨的有机结合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师生情感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联系型的师生关系。(18)这种说法颇有道理。

结论

综上所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在业务、道德、心理、文化、法律、政治或经济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差别产生的,这种差别的产生反过来又对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并不局限于初中阶段,在其他教育阶段也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其存在具有普遍性。虽然我们从教学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政治或经济关系等方面分别探讨了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又从几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对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应孤立地从某一方面去看问题考虑问题,应始终坚持从全局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师生关系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教师队伍中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造成师生关系恶化,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家长、学生对教师尊敬、尊重的风尚甚至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敬业精神下降,追求新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兴趣锐减,固步自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身心发育"早熟",各年龄阶段对教师的评价和与教师交流的需求差异明显,均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教师自身素质的下降,"与世无争,于功无争,

于利无争"的传统美德日渐消褪,"为人师表"的观念日渐淡化。这些不良倾向极大地败坏了师德形象,是恶化师生关系的根源所在。

学校、家庭、社会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而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通过社会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潜力,丰富课余生活。然而农村教育却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一有机组成部分,只看到的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低,文盲偏多)根本不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把学校视为"托儿所",情愿多交钱把未到入学年龄的子女送到学校,为了给自己减轻所谓的"负担"。总之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不能很好地结合,家庭、社会不能给学校以大力支持,彼此间不能很好地沟通。

农村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居主导地位,素质教育难以推广,涵盖面过于狭窄。农村教育部门的领导在素质与能力之间很轻松地划上等号,认为能力就是素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喊口号,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克服弊端,构建一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调整现存的农村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农村现状,减轻升学压力;第三,调整和改革课程的体系、教材的编排,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第五,在农村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计划的实施力度,解决农村中小学失学率逐年加大的恶性循环;第六,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使农村教育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这一轨道上来。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0页。

[2]南京师大教育系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版,第140页。

[3]许高厚主编:《现代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

[4]李谨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5]姜智:《师生关系模式及其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申请学位论文,未公开发表。

[6]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7]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15页。

[8]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8页。

[9]王旭东编著:《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师生关系》,《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20__年1月版。

[10]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1]刘杭玲苏正旺:《中小学校体罚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第59页~60页。

[12]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宁论国民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01页。

[1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9页。

[14]童大焕:《中国青年报》20__年4月1日第8版。

[1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66~373页。

[16]转录于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68页。

[17]《南方日报》20__年3月14日。

[18]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王本陆:《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__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

[4]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

[5]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6]吴琅高主编:《城市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7]皮连军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8]谢德民主编:《论学习》,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9]扬文士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0]王鼎宏著:《师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月版。

[1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版。

[12]申亚权张守臣著:《教育测量学》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7月版。

[13]付道春主编:《情境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4]付道春主编:《情境教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5]程正方主编:《现代管理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

3月版。

[16]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20__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年1月版。

[17]齐亮祖著:《学校管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8]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2月版。

[19]宋晶如注译:《古文观止》,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年1月版。

[20]李江颜波主编:《中国经济问题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21]《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3月版。

[22]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23]H.o.林格论著,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

[24]a.m弗里德曼K.H沃尔科夫著,李国臣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5]F.e卡斯特J.e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6]R.Rosenthal&L.Jacobson,pygmalionintheclassroom:teacherexpectationandpupils’intellectualdevelopment.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1968.

附录

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表一:阿城市城区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表

表二:阿城市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表

表三: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对比表

阿城市初中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1)、很重要;(2)、不重要;(3)有作用但不大。

2。你期望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1)、传统家长式的;(2)、朋友式的;(3)家长式和朋友式相结合的。

3、你对你们班现在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1)、满意;(2)、不满意;(3)、不太满意。

4、你认为师生的思维和认识问题的方式相互影响吗?(1)、会相互影响;(2)、不会相互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5、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成长是否有影响?(1)、没有影响;(2)、有影响但不大;(3)、影响很大。

6、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教和学的效果吗?(1)、没有影响;(2)、有影响但不大;(3)、影响很大。

7、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比如说,工作积极认真和消极不认真相比)?(1)、会有影响;(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8、你对老师补课收费怎么看?(1)、应该收,老师付出劳动了;(2)、不该收,老师已有工资了;(3)、可以收,但不应太高。

9、你对送老师礼物怎么看?(1)、应该送,是当今社会和老师沟通的一种手段;(2)、不该送,玷污了师生关系的纯洁;(3)、送一些小礼物,可以更好地沟通师生友谊。

10、从法律角度讲,师生之间应是:(1)、平等的,有事应协商解决;(2)、学生就应听老师的;(3)、除了学习学生都可不听老师的。

11、你能将你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吗?(1)、能;(2)、不能;(3)、有时能说一些。

12、你认为你和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怎么样?(1)、很好;(2)、不太好;(3)、无法沟通。

13、你认为对一个老师来说,知识渊博有特长和专业知识丰富但其他知识了解较少相比,哪一个更重要?(1)、前者;(2)、后者;(3)、两者都很重要。

14、师生的性格对师生关系的影响:(1)、很大;(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15、你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1)、影响很大;(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16、一个注重仪表的老师上课和一个不注重仪表的老师上课对学生有无影响?(1)、有很大影响;(2)、没有影响;(3)有一些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

17、师生之间的感情应是:(1)、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2)、像好朋友一样的感情;(3)、一种特殊的感情,包涵很多感情。

18、从道德角度出发你认为师生关系应是哪种类型的?(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尊师爱生,教学相长;(3)、老师工作是义务,学生学习是权

利。19、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例如,歌咏比赛、郊游)应是:(1)、组织者和参加者;(2)、只是组织者,不参加;(3)、应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师只做旁观者。

20、师生关系的范围:(1)、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要师生存在就会存在;(2)、只有在学校内存在师生关系;(3)、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师生关系在校内和校外都存在。

21、一个爱国对社会负责又能将这种思想经常渗透给学生的教师和一个对国家社会都不关心的教师相比:(1)、两者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2)、前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3)、前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22、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正确观点学生应:(1)、立刻指出,不用考虑环境;(2)、委婉地指出,不要伤教师的自尊心;(3)、知道也不说,老师自己会纠正的。

23、你心目中的老师应是:(1)、一个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平易近人的老师;(2)、一个要求学生宽松又平易近人的老师;(3)、一个要求学生严格又严肃难以接近的老师。

24、你对教师检查学生日记和信件怎么看?(1)、在学生允许情况下可以看,这样可以更好地沟通师生的感情;(2)、不用学生允许也可以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心理;(3)、为保护学生隐私任何情况都不可以看。

25、你认为师生之间感情应怎样沟通?(1)、在现今的经济社会里应主要以物质沟通为主;(2)、师生感情是纯洁的,不应有物质关系,应只通过精神沟通。(3)、物质和感情同等重要,所以师生之间沟通应既有物质又有精神。

26、教师办公室环境的好坏能否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1)、有较大影响;(2)、没有影响;(3)、影响不大。

27、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和一个严肃刻板的老师你喜欢哪一个?(1)、前者;(2)、后者;(3)、两者对我都没影响,知识最重要。

28、你怎样看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1)、应该,因为学生犯了错;(2)、不应该,应尊重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3)、应视错误情节而定。

29、当你在课余时间上网吧时,老师批评你,你认为:(1)、课余时间是我自己的,老师不应管;(2)、老师批评的对,他是为我好;(3)、老师不应太主观,我上网吧可能也有好处。

30、你对家长和老师沟通怎么看?(1)、应常沟通,有利于学生成长;(2)、不应沟通,对学生成长没好处;(3)、沟通与否应视情况而定。

后记

在本文的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到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赵鹤龄教授的悉心指导,整篇论文都凝聚了赵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辛勤汗水。在与赵老师相处的日子里,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兼容并蓄的博怀,让我在做论文的同时学到了更多。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赵鹤龄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5

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社团与城中村小学第二课堂的教育融合研究〉〉(课题编号:SQ122013)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教育将是残缺不全的。在我国政府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和教育局对小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鼓励下,全国各地小学纷纷在原有的主干课程基础上增加关于第二课堂的开课的科目和数量,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然而,去年9月,河北化药学院团委对位于“城中村”的周边小学部分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了城中村小学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展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城中村小学学生课余生活单调。第二课堂开展比较单一,枯燥。通过调查显示,支持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家长则高达79%,充分体现了学生以及家长渴望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场地设施、师资等制约,第二课堂的开展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第二课堂的开展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城市小学有较大差距,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周边不利环境影响课余生活。城中村外来人口密集、从业项目杂乱、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差等不利因素很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

城中村小学生的父母素质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对孩子业余生活的关注,对孩子,对孩子的课余生活缺少规划,不利孩子的全面发展。

造成城中村小学第二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点:

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自2002年开始,省会石家庄正式启动城中村改造,列入城中村改造的村共有73个(二环路以内、以外),其中包括我校周边的城中村。但是由于同一城市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虽然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部门已经加大力度支持了小学的配套建设,但学校专业教师不足,配套设施未能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学校资金相对紧缺的问题,使得城中村小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力不从心,距城市学校有较大差距。所以在设施和师资方面的建设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相关部分高度重视,协调解决。

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需加强管理,对城中村学校周边存在的网吧、游戏厅、卡拉oK进行清理。调查显示,小学生在游戏厅来去自由,无人真正验取孩子证件,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造成很多孩子在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情况下,迷恋网络,耽误学业,影响健康成长。同时,周边存在大量的小商小贩经营,环境嘈杂,素质良莠不齐,对学校周边从业的嘈杂不良环境要不断优化,换孩子们一个优雅的环境。有人说,城中村改选,“富了一代人,又毁了一代人”,显示出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城中村孩子生活现状和未来前途发展的担忧。

家校合力配合重视不够。调查显示:城中村学生家庭主要生活来源于父母上班,占到85%,15%来自于村里分红和房租收入。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基础,然而城中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家长,本身知识层面较低,整体文化素质欠缺,而且由于忙于生计,整日劳碌奔波,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子女管教欠规范,课外辅导能力弱,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够,一些家长的不良习惯还直接或间接地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相当差。同时,家长普遍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应该承担责任,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在校表现缺乏与家长有效沟通联系,造成家长不了解学生的表现。然而,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共同完成。家长、学校协调配合较为困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城中村客观条件的制约。城中村在地理位置上并不优越,交通不便利,经济上也不如城市其它一些发达的地区那么繁荣。在这种情况下,“城中村”很容易与外界造成一种相对隔绝的状况,很多第二课堂延伸不到城中村,所以周边第二课堂较少,致使有的家长需要把孩子送到很远的地方上第二课堂,这样就造成了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等问题,非常不方便。所以,一部分家长就选择放弃让孩子上课外班。在调查数据中显示,83%的学生认为上课外班的学生并不多。只有17%的学生对课外班有所了解。

5、师资力量缺乏

大多数教师倾向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能留在的城中村小学的教师在专业能力、素质能力方面相对缺乏。很多教师的素质提高不够,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也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造成了师资队伍令人担忧的一面。所以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学校也应该主动聘请优秀老师担任第二课堂的教师,或者与周边小学合作,或者主动与周边高校的学生社团融合,实现教育融合,达到教育共赢的局面。同时,由于课堂授的知识是相对稳定的,难以及时地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知识,所以学校也应该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根据教育政策,主动制定素质拓展培养计划,探索第二课堂教育的方法,实现路径,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城中村中大多数居民的土地全部被征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很多家庭迫于生存压力,要出外打工,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很多家庭教育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同时,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也是目前城中村第二课堂的主要问题,这部分学生也是需要更加重视的弱势群体。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6

历史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存在形成的。上个世纪,中央政府根据当时的国情需要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里和“城中村”改制相关的是就业安置、户口迁徙、保障利分配、粮食供给等,国家通过这些制度性约束严格划分了农业及非农业人口,确立起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这样以土地为生存之基的农村居民,他们的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特征等都与城市居民迥然不同。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区面积需要不断扩大,扩大城区面积必然囊括进一些村落,由于这些村落土地的独特属性(城市内部土地具有二元性,城市所有土地产权属国有,而城中村土地产权属集体所有,国家城市化建设可以征用村民的农用地,但难以征用村民的宅基地),城市选择了绕开村落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方式,其结果是城中村逐渐成型。这种土地制度二元性的矛盾是城中村形成的最核心因素。

现实的原因可分为两方面: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的利益性矛盾、村庄人口不断增多与土地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

首先,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的矛盾。政府出于对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重新调整城市规划,不断扩大城市区域空间,甚至把城郊农村也纳入城区范围。城市功能的扩张,会导致农村土地的大幅度升值,这样会给农村带来巨大的收益。另外,由于村民不愿迁移祖居的传统观念。同时,政府的安抚政策不到位,造成部分地区村民集体抵抗政府的改制行为。

其次,村庄所属人口不断增多与农用土地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城中村”问题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城中村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农用土地却在不断减少。众所周知,土地、耕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它代替了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功能,涉及到生存权的问题,对农民意义重大。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意味着失去土地,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在政府还不能够保证村民能够获得生存保障的前提下,叫村民改制,村民也不会改制。另外,村民文化素质低,生活技能差,他会联想到失去土地后生活的保障,很自然会产生一种朴素的、天然的对抗,不想改变现在的方式,也不想成为城市人。这里就涉及到生存和既得利益的需要,客观上对城中村产生了依恋。

“城中村”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原著居民的生活状态及性格。“城中村”里的原始居民,大多数没有工作,靠村里股份分红和出租房屋收益维持生活。没有工作的原因有多种:除了种田别无所长的村民与大量涌入的外来工相比没有优势;一些企业为了避免交养老金等,宁可一批批地换外来工,也不愿意雇佣本地村民;因村民本身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质不高,只能找到每月几百元的工作,村民不愿去做等。

不稳定的房源。城中村房源的不稳定主要体现在出租房数量和租房者生活成本上,这些因素的不稳定给占城中村人口绝大多数的租房者造成不便,继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共设施缺乏,环境质量低下,安全隐患堪忧。由于城中村的历史由来,使其成为市政管理盲区,绝大多数的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都不具备,大部分道路曲折不通;采光、通风不足;给排水容量不足;建筑质量不高。但是,由于这些城市孤岛所具备的独特的相对低廉的房价等生活成本因素,导致大多数的城中村成为城市居住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环境与人口的极度反差给城中村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改造“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城中村”改造是实现城市发展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发展现代化必须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齐头并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城市化的发展却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城中村”的改造即是这些因素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城中村”是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贴近于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推进城市化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实现向城市转移,如果农民仅仅实现地域转移,而没有实现户籍、组织和管理体制、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的更新,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同时“城中村”存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种种弊端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必须对现有“城中村”进行积极的改造。如果“城中村”不进行彻底的改造,城乡建设和管理就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么城市的现代化更无从谈起。

(二)“城中村”改造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我国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更是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不仅是城市居民的现代化,还是农村所有居民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改造仅仅是表象,然而不管外在如何光彩照人,内部隐含的精神世界却是这场改造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城市逐渐向农村居民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城中村”居民的改造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城中村”的农民虽然变成了城市居民,其小农经济的观念、生活方式不容易一下子转变过来。再加上在失去耕作土地后,他们往往把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房屋之上,企图从房屋出租中谋求生活保障甚至更多的好处。在这个过程中就造成了一些极端的发展,这些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是进步,而甚至可以说是退化。因此,“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改造“城中村”的物质环境,加强社区建设,更新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提高其文化素质,已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加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7

关键词:户籍制度;就业机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作者简介:陈维涛(1987―),男,山东青州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研究;彭小敏(1986―),女,湖南双峰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2―0100―05

收稿日期:2011―12―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就业体系的改革,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逐步松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规模达到14687万人(蔡防,2010);而根据2005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在20%以上,在广东、浙江等吸收农民工较多的省份,农民工数量在整个市场的份额超过了一半(邢春冰,2008)。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会通过要素报酬的均等化、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蔡唠,2005)。然而,我国仍然存在较严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李实等,2005)。根据中国统计局有关数据统计,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2009年两者数据分别为17174.7元和5153.2元。32年间,城乡收入比由2.57倍增长至3.33倍。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其他福利和补贴折合成收入,那么城乡收入比还会进一步增大。

为什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笔者认为原因在于,通过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整个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完全统一的竞争性市场,劳动者根据资源配置最优原则,拥有自由流动、平等就业、公平获得报酬的权利。然而,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劳动市场分割状况由来已久,农村流动人口受到了与城市劳动者不平等的待遇。也就是说,通过劳动力的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在某些基本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成立,但是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这些条件的实现,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蔡防,2005)。虽然近年来部分省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但是这些改革,只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却没有赋予他们与城市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工资、职位晋升、劳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在城市内部形成一种二元结构,把城市本地居民和进城农民工分离在城市的不同领域(乔明睿等,2009)。大部分进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工资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孙宁华等,2009);拥有本地城市户口的劳动者比农村劳动者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陈钊等,2009)。因此,导致农民工高职业流动率的原因,除了个体特征差异外,86.63%的部分可归结于户籍歧视(李长安,2010)。

综上所述,在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使得进城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市场上受到多重歧视,农村迁移者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职业流动性大的工作。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并定量分析户籍制度下机会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不仅可以为劳动力市场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市场的形成,而且可以为扩大内需,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一、户籍制度下城乡居民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具体的各行业工作时间如表2所示,对于农民工主要从事的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周工作时间都在48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人员达到45%以上,其工作时间远远大

综上所述,在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机会的不平等,这种机会不平等突出地表现出行业选择的差异和不平等,农民工所从事的绝大部分都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低等行业,造成其收入和福利待遇水平相对较低,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存在,不仅加大了进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也降低了其就业机会。行业选择是反映劳动者就业机会平等与否的重要依据。从城乡劳动者进入的行业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的是2009年进城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从中可以看出,建筑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是进城农民工进入人数最多的行业,这5个行业的农民工从业人员占到了农民工总数的91.7%。同时,这些行业的工作环境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

于其他行业,且这些行业都是工资相对较低的行业。可见,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和工资水平低等特点。

二、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来源

户籍制度下的就业机会不平等已经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笔者将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阐述户籍制度下的机会不平等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机会不平等十分明显,机会不平等突出表现为进入行业的不平等。拥有城镇户籍的劳动者可能更多地进入高收入的行业,享受较高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而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可能更多地进入低收入的行业,享受较低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同时,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相比农业劳动下的收入更高,而且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笔者将主要考察户籍对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中行业选择的影响,进而以此分析户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行业进入”(hangye)是个标准的二元变量,笔者将参考陈钊等(2009)的划分法,将行业划分为高、低收人行业两大类。如果一个行业的工资待遇与福利水平显著地比社会平均水平高,则定义1;反之,则定义为0。为此,笔者采用probit模型二元响应模型估计,设定如下累积概率的形式。

其中,hukou代表是否为城镇户口的虚拟变量,z为控制变量,8为误差项。我们最关心的是回归系数B,如果JB显著为正,则表示拥有城镇户口将有利于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户籍制度下的就业机

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考虑到遗漏重要解释变量会造成估计结果的有偏,为稳健起见,笔者还加入了控制变量z,具体包括教育程度(edu)、找工作的方式(ways)、工龄(gongling)及工龄的平方(sgongling)、性别(gen―der)、民族(minzu)、年龄(age)、婚姻(marriage)、健康状况(heahh)、劳动者是否换过工作(jobchange)、是否为党员(dangyuan)、省份变量(province)。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笔者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于200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选取CHip(2002)中的农村流动人口样本和城镇居民样本,考察户籍制度对劳动者行业选择的影响,进而分析户籍制度下机会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虽然中国进入新世纪以后,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在户籍制度下劳动力市场上的二元分割格局依然存在,机会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依然存在,通过对CHip(2002)的分析与考察,能够分析户籍制度下机会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在数据的处理上,笔者将对样本进行一定的处理,去掉一些变量缺失的样本,并参考陈钊等(2009)的划分法,将行业划分为高、低收入行业两大类。城镇样本中低收入与福利行业如下: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社会服务业。城镇样本中高收入与福利行业如下:建筑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党政机会和社会团体。农民工样本中低收入与福利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塑料加工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服装加工业;日用消费品加工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农民工样本中高收入与福利行业有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党政机会和社会团体。各个变量的基本统计信息如表3所示。

三、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以不同组合的方式报告了计量模型下的估计结果,笔者使用的方法为probit估计法,汇报的是边际效应结果。我们最为关心的户籍制度影响(hukou)在不同列下其系数都显著为正,这说明拥有城镇户口有助于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后,结果依然显著。具体来讲,拥有城镇户籍的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的概率比农村劳动者显著高出43.6%~50.7%。但是,城镇户口对行业选择的影响在男女劳动者之间是不同的,从性别与户口的交叉项(genhukou)可以看出,男性劳动者受到城镇户籍制度的影响显著要小,其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比女性劳动者低约5.97%。这验证了我们的结论,即拥有城镇户口将显著地有利于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造成城镇居民在收入和福利待遇方面比农村居民显著要高,户籍制度下就业机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同时,在教育水平(edu)的影响方面,其系数显著为正,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可使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的概率提高3.39%~3.45%。这反映出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提高其收入和福利待遇水平,但在户籍制度影响下,城乡劳动者所得到的教育投入是不平等的,进一步反映了户籍制度下机会不平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在找工作方式(ways)方面,依赖社会关系找工作将使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的概率提高4.22%~4.29%,这反映出社会关系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性别的影响方面(gender),(1)和(4)列显示,男性劳动者更有利于进入高收入行业,但是(2)和(3)列结果并不显著,我们的解释是性别因素在大部分行业是有利于男性劳动者的,但是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女性劳动者可能更占优势,例如一些服务行业领域。在年龄因素方面(age),其系数显著为正,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的概率平均每年增加0.187%~0.197%,反映出社会实际工作经验、能力与人脉的积累对劳动者就业的重要影响。在婚姻的影响方面(marriage),其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已婚的劳动者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的概率比未婚劳动者平均高出4.41%~4.71%。在劳动者是否换过工作方面(jobchange),其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换过工作的劳动者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的概率平均提高了3.61%~4.4%,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其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促进劳动者收入与福利待遇的不断提高。在党员的影响方面(dangyuan),其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党员劳动者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的概率平均提高了7.77%~14.2%。党员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其拥有更加积极的工作能力与态度,社会关系与资源、工作能力、人脉等相对比较强,党员劳动者更有利于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户籍制度下的机会不平等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CHip(2002)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户籍制度下的机会不平等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笔者最关注的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是拥有城镇户口是否能够显著地促进劳动者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通过实证研究可以看出,拥有城镇户口将显著地有利于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造成城镇居民在收入和福利待遇方面比农村居民显著要高,户籍制度下机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控制了影响劳动者就业选择的控制变量下,本文的主要结论依然稳健。这启示我们应该大力改革户籍制度,努力消除户籍制度对劳动者就业选择的不利影响,进而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和谐与均衡发展。

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教育、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劳动者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有显著的影响。这启示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断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促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与机会。我们应该继续促进公平就业,减少人为因素对劳动者选择的影响,使农村劳动者更加公平地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同时,健康、是否换过工作对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也有显著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健康和卫生保健的投入力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健康水平;我们还应加大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行业准入门槛,鼓励其依据自身素质与条件平等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拥有党员身份的劳动者更有利于进入高收入与福利行业,应该发挥其党员的先进性,带动农村劳动者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总之,实证研究表明,户籍制度下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大力改革户籍制度,努力消除户籍制度对劳动者就业选择的不利影响,消除城乡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格局,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与卫生保健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与能力,进而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和谐与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蔡防,2005.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理论前沿(20):18―20.

蔡时,2010.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0.11: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挑战[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钊,陆铭,佐藤宏,2009.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J].经济研究(10):121一132.

李长安,2010.农民工职业流动歧视及对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6):27―32.

李实,岳希明,2005.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J].理论参考(4):50一52.

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2009.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J].中国人口科学(1):32-41.

孙宁华,堵溢,洪永森,2009.劳动力市场扭曲、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9):44―52.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8

【关键词】湘潭;城中村改造;政府角色

一、城中村形成原因及基本情况概述

(一)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及其现状分析

城中村是指存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内,但在管理上仍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制村庄建设用地的地域。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周围乡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产物。

1.城中村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周边的农村不断被城市吞并,农民失去了耕种的土地,只留下居住的宅基地,村庄逐渐被城市建筑包围。(2)根本原因:城中村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无法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导致使得城中村虽处于市区,但依然保留农村管理体制,无法纳入城市化发展范围。

2.我国城中村的现状。城中村的出现在我国城市化初期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栖身之所。可是由于城市化进入后期,城中村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从总体来看,我国城中村居民成分构成复杂,居住环境差,违章建筑量大面广,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果发生地震,火灾等天灾人祸,将严重影响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

(二)湘潭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情况

湘潭城中村问题十分严峻,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湘潭市主城规划区范围共有城中村95个,总人口约16万,城中村居住用地面积14.5km2,占主城建成区129km2的8.7%。湘潭城中村改造工程,量大而面广,一直以来都是湘潭市城市发展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009年,湘潭市政府决心对湘潭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湘潭市政府立足建设现代新湘潭的宏伟目标,为加快湘潭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整合利用资源,提高旧城土地利用效益,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统筹布局、优化空间;营造景观、完善功能;全面推进、改善民生”的原则,让广大城中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使城市土地科学合理利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健全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改造和提升湘潭城市形象,实现现代新湘潭的发展目标。

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分析

(一)关于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角色的相关研究

1.公共服务的安排者。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政府为了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解决城中村建设问题中政府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而不进行市场活动,城中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政府财力远远无法承受的。因此政府需要转移生产者的角色,而作为安排者,将城中村改造服务安排给开发商,并且与村委会寻求合作,共同解决城中村的改造问题。

2.城中村改造规划和政策的提供者。为城中村改造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提供政策的支持,是政府解决城中村改造问题的必要措施。由于城中村改造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政府要对所辖区域的城中村情况以及影响城中村改造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了解,才能规划好所辖区域内城中村改造的计划,湘潭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关系着湘潭未来发展,城中村居民生活等长远利益,是村委会、开发商都无法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规划者角色对政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责任。

3.改造的监督者。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还应该做好监督者的角色,对城中村的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解决各方利益的冲突,政府只有做好监督者的角色,才能保障城中村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在城中城改造过程中因为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会出现损害村民利益的现象,政府寻租现象,这些行为使城中村改造成本增加,导致城中村改造无法顺利实施,最终影响的是政府的形象和村民的根本利益。

4.利益关系的协调者。作为利益关系的协调者是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在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充当各种利益活动的协助者和调停者,成为政府基础性的职能之一。在城中村改造过程要使政府成为公民主持公平,维护利益的保障。

(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角色定位的意义

1.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利于政府行为的规范,保证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过去,城中村的改造主要由政府主导,采取强硬的手段对城中村进行单方改造,强制拆迁。村民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没有利益表达的渠道,产生过激行为,出现很多与政府冲突的事件,这是由于政府不合理的角色定位造成的。政府不是暴力机关,虽然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但不能损害公民的利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2.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利于树立好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公信力是公众对组织信任的程度,是组织生存的必要条件。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有利于政府政策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城中村改造规划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政府工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需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规范自身行为,通过积极的宣传,科学的规划,民主的决策树立好政府的公信力,为城中村建设奠定群众基础。

3.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利于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定位符合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时,需要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安排者,政策法规的提供者,监督者,利益关系的协调者。政府定位好自身角色,有利于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有利于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政府的核心竞争力。

三、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一)湘潭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角色的体现

1.作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安排者。政府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安排者,湘潭市政府努力促进开发商与村委会的合作,引入竞争,尊重村民意见,选择合适的开发商为城中村改造提供公共服务。在对湘潭五星村的改造中政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改造方式主要采取开发商和村委会的合作,以开发商出资,村委会让地,通过参股经营的方式进行改造,其中政府对开发商选择和土地的交易起到了重要作用,担负着安排者的角色。

2.作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政策提供者。湘潭城中村改造给昆湘潭市政府带来机遇与挑战,为了使湘潭市民共享改革成果,促进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湘潭市政府从湘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出发,结合各个城中村的实际问题制定城中村改造策略。在城中村改造中采取“一村一策”的方法,保障城中村改造符合实际。

3.作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利益协调者。湘潭市政府在岳塘区晓塘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实行“先安置、先搬迁、后拆迁”的改造模式,充分保障了村民的利益。在改造过程中由政府计划主导,企业积极的配合和参与,在坚持村民自愿的原则下,协调好各方利益,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4.作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监督者。湘潭市政府在作为监督者时全面发挥好行政监督的作用。例如,岳塘区计划按照“改造项目、以村为主、属地负责”的管理原则,对全区37个城中村改造工作实施“村长”责任制,即一名区级领导联系2至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上,担任责任“村长”,“村长”负责指导协调督促该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有效推进,直到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才解除“村长”一职。政府领导参与到城中村改造工程的监督工作中,使城中村改造项目便于问责,不会出现无人负责,相互扯皮的现象。

(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利益关系的分析

1.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政府在城中城改造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政府对城中村改造以及城市的建设都需要开发商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可是,开发商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开发商的行为以利益为驱使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要避免政府本身及其工作人员的“寻租”行为,防止腐败。城中村的村委会在行政上是隶属于区一级的机构,可是它又作为村民利益的代言人,是村民自治的组织,保护着村民的利益。

2.村民与其他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城中村改造关系着村民的根本利益,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活,要让村民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地方,远离自己习惯已久的生活方式,这对村民来说是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而对于政府来说,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城市的繁荣发展,这对于村民来说涉及到的是十分长远的利益。政府与村民的矛盾焦点在于政府如何处理好村民城中村改造后的生活问题,对于如何解决生活问题,很难有一个标准,村民有各自的看法,政府需要和村民的代表——村委会进行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好村民未来的生活问题是解决好城中村改造问题的关键。

3.村委会与其他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村委会在城中城改造过程中村委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在保护村民利益的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工作,是政府与村民对话的桥梁,对解决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问题起到关键作用。开发商获得政府许可对城中城进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村委会需要对开发商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村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积极解决好村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保证城中村改造的顺利开展,并且要发挥好自身职能,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律己奉公维护村民利益。

4.开发商与其他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开发商严格配合政府和村委会做好村民的拆迁安置补偿工作,不得有损村民利益的行为,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湘潭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问题。作为城中村建设公共服务的安排者,湘潭市政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虽然能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投资改造,但开发商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他们看到的是城中村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利润。而对于不具有区位优势的城中村还需要政府自己出资改造。政府为了扮演好安排者得角色,还需要增加招商引资力度,为城中村的改造做好安排。

2.改造后村民生活保障问题。湘潭市城中村改造虽然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但湘潭市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要使村民能够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将村民变为市民,增加村民就业岗位和渠道,并将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村民的后顾之忧。

(四)对湘潭市城中村改造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建议

1.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认真履行政府职责。湘潭市政府要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湘潭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结合其他城市城中村建设的经验成果,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在城中村改造之前湘潭市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为湘潭城中村建设选择开发商,筹集资金,做好安排着的角色。在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湘潭市政府要同开发商,村民,村委会积极协调和沟通,宣传好改造政策,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履行好协调者的职责。在改造过后,湘潭市政府还要对村民满意度,社区环境,就业情况进行监督,发挥监督者的职能维护好村民利益。

2.扮演好协调者角色,解决村民根本需求。村民不是要宽敞舒适的住宅而是需要一个安定有保障的生活。因此解决村民经济来源问题是政府扮演好利益关系协调者的重要角色职能。在城中村改造之前,政府应该对城中村进行充分的调查,访谈和走访,听取民意和建议,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集思广益作出决定之后,要对村民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补贴多少,而是自己和家庭未来的生活是否有着落,政府应该努力告知城中村改造将给村民未来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让村民尽量避免后顾之忧。

3.扮演好政策提供者,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原有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政府作为政策的提供者,必须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我国城市与农村差距明显,实行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对城乡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原有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阻碍了城中村的城市化,影响了城市发展,使城中村的管理制度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要将城中村区别于农村和城市独立看待,制定适应城中村发展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通过规范逐步进行农村体制向城市体制的转变,给城中村向城市发展创造一个过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碧霄等.城中村与构建和谐城市研究[J].新西部,2009(10).

[2]刘展.湘潭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9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对我国收入差距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此之前经济理论界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增长和市场经济改革问题,收入分配不合理尚不突出。随着我国GDp平均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收入差距显得越来越严重。研究收入差距问题主要集中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而在总收入差距中城乡收入差距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也是理论界最为关注的。本文主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组成

国内理论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最初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的,定量的数据分析由于方法和数据资料的欠缺并没有被广泛采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方法才开始多样化。李实、赵人伟(1998)首次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测算了1988-199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总差距中的变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子,学者们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金融发展、政府的城市偏向政策、人力资本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黄祖辉(2005)利用Ge指数从收入来源角度考察了浙江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但其利用沿海发达省份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未必适用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翟彬(2011)采用相同的视角以西部省份甘肃为研究对象,利用泰尔指数和要素分解方法,研究了2003-2008年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按照他的实证研究,工资性收入差距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能否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工资性收入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地区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这一部分收入并不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家庭经营收入显著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转移性收入在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财产性收入在甘肃城乡居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一部分收入对于城乡差距的影响也不大。翟彬等人的研究对于改善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落后状况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教育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林毅夫等人(2003)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于地方政府盲目采取赶超策略,背离了本地比较优势的结果。姚先国和赖普清(2004)运用实证数据分析认为就业企业的差异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解释了城乡收入差距的60%-70%,户籍歧视解释了城乡居民在收入差距的剩余部分。很多学者意识到城乡居民由于教育差异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巨大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学者实证分析测算,城镇劳动力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支出,将提高其收入水平的8%,而农村地区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支出,收入只提高了4%。同时教育程度的回报率差异也非常明显,初等教育的回报率为7.5%,中等教育的回报率为19.4%,而高等教育的回报率达到了37.5%,城乡基础教育的质量差异影响到其终身的教育回报率,而农村地区在教育水平方面与城市地区的差距显然会拉大它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城乡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我国,城市劳动者的生产率大约是农村地区居民的3.3倍,因所受到的教育程度的差异而造成的人力资本禀赋差异是产生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学者研究认为,为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状况,只有单独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水平才能减少农村地区居民长期收入偏低的问题,而全国性的同步提高城乡基础教育水平,促使城市和农村更加均等化的教育并不能减少收入差距。并且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趋势,只有在人力资本回报较高的阶段,通过增加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另外加上政府财富的转移效应,才能有效缓解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合理状况。

(三)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也有一些学者探讨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来自叶志强等(2011)的研究。该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负相关,这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也是不相关的。研究结论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也是相吻合的,金融系统的高度垄断使金融机构丧失了项目甄别的动力,由此产生的低效率以及对城市居民收入的消极作用明显,那就是高度垄断和高度国有的金融机构虽然集中在城市,但是金融发展并没有促进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另外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仍然属于稀缺品,并且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与城市地区相比也是低效率的,因此金融发展的现状阻碍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要素禀赋与城乡收入差距

侯风云(2009)认为,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市场规律、城乡初始资源禀赋差异和城乡发展政策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之间在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初始的城乡收入差距,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趋利的动机必然造成要素流向市场规模大收益率高的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政府政策的城市偏向和示范性投资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政府的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强化了城乡差距。侯风云等人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远远低于城镇,大量的农村资源(人力、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造成更大的发展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篇10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金融服务

一、城中村的定义与分类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范围以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从广义上讲,城中村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a类城中村

a类城中村虽然仍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已征用村中农民原先生存的基础—土地,因此村中农民已没有土地从事第一产业。这类城中村散布于大中城市的主城区,与城市建设用地相互交错,其中居住的农民也已被城市生活逐渐同化,贴近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青一代,大多数已接受良好的教育,易于接受城市文明。

a类城中村的建筑景观,大多已通过商业化运作手法改造,以多层与低层为主,与城市相融度较高,但就周边环境而言,土地利用价值利用并不充分,因此面临着二次改造的问题。

(二)B类城中村

B类城中村仍有少量的农用地,多处于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近期建设将要影响的地区。由于具有一定数量的农用地,因此少数居民仍从事农业,而多数人尤其是青壮年都外出务工。

这类城中村的建筑景观较差,新旧建筑都有,且多以低矮为主,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建筑布局混乱,市政基础设施严重短缺。

(三)C类城中村

C类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城市绕城公路之外,其建筑、人口和景观仍保留着浓重的乡村形态。

城中村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的现象:城市包围了农村但没有及时消化吸收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城市建起了高楼大厦,但其周边却存在着破旧的居民区。这使得城中村逐渐成为城市中的一座座“孤岛”,在建筑景观、人口构成、经济特征、行政管理、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社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二、城中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特征分析

(一)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就业、创业需要金融支持

首先,城中村聚集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般属于人口的高密度区,例如深圳城中村人口高达560万,占深圳总人口的一半。这大量的外来人口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存取款以及汇款等金融服务需求。

其次,a类和B类城中村的村民相对富庶,村民的征地补偿款、房屋租金加上进城务工收入十分可观,因而其理财需求较为迫切。

最后,城中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依托低地租等特殊优势成长起来的集体企业,这些企业在创业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都存在着资金需求。例如典型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深圳石碑电脑城等,在创业期都是从当地农村信用联社取得融资支持,并与农信系统建立了较密切的关系,当然随着这些集体企业的发展成熟,其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