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7:04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学思维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长期以来,地理学已逐步从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科学,它已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为一系列勘测、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①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12年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调整,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地理学下属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这一专业的拆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的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理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理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1地学思维

传统地理学提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类比方法等,是地理学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学方法。②现代以来,地理学有了更强的整体性观念,更多地从地域系统的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能够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了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讲,现代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两大方法为区域法和因素法,④即以区域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和以要素基础的集成研究。但无论是区域法还是因素法,都要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以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的求解途径,这类研究方法和地学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依托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侧重于应用领域,着重培养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⑤城市规划一般依托建筑学平台建设,侧重于技术领域,重视物质规划和形态设计,如建筑设计、住区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其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城市的设计院、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且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专业设置学科背景看,全国大部分高校资环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在地理学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京大学黄贤金⑥等人于2011年对98所开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8所高校中67所是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占68%;11所高校以地质学为科学背景,占11%;以农学和测量学为学科背景的各为4所,分别占5%;其他以建筑、环境、林学、经济学等为学科背景的高校11所,共占11%。然而,在一些开设该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科定位不明确、⑦⑧尤其是轻视对学生地学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向建筑类倾斜,无法凸显地学特点、展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乐观。

3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地学思维的重要性

3.1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具活力,该专业面向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⑨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方法等地学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理解并接受相关理论,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仅通过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的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得到有效训练的,因此,需要重视地理学经典的理论教育。

3.3有助于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的设定

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其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学思维的特色之一在于训练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在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时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综合地思考问题,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客观全面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并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转贴于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能力培养;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性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不仅对揭示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军事等内容,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通过研究性教学可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能真正体现人文地理的教育意义。

2.课程时代性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文化、宗教冲突问题,局部地区政治、军事动荡不安等问题,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使严肃、枯燥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学中,可开展我国人口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的研讨;农业地理教学中,可紧密结合我国的三农问题、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等热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课程实践性的客观要求

实践应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所有对人文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观察分析,都建立在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上,理论知识框架体系构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种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现象、人文景观都能在实际中得到证实;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能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各种真实、具体的环境与人文地理事物关系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

1.“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目标

一是应关注学生及其发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把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作为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二是应关注“人文地理学”问题及其解决。研究性教学以对“人文地理学”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把“人文地理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渗透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质疑、思考、设计的开始。

2.“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

“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体现“人文地理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研究内容的“人文地理学”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实施研究的条件等。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等。

3.“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教学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关系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好以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主导,是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是主体,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理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理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得益彰。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集体组织研究与自主性研究,研究结论形成与研究质量评价。

三、“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育效应分析

1.教育教学效应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具有多层面、多维度的多元化目标,覆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①基于学生。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监控的“建构者、探究者”群体,使学生从被动的人文地理知识的接受和吸纳转变为主动建构人文地理知识和探索客观世界。②基于教师。培养研究性的教学者,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充分显现“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的地位与作用[1]。③基于教学过程。充分渗透人文地理学的动态性、空间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思想,配合学生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规律,形成以人文地理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多渠道、大数据信息来源、开放情感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确立问题性质―寻找解决信息―反馈认知思路的教学程序。④基于教学环境。创设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氛围中充分体现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学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积极反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

2.教师引导教学行为的主导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的角色、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人文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起指导性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即教师对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起组织作用。②教学行为的引领者,即教师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各个阶段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而不是全程包办、灌输,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自力。③教学实施的参与者,即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全过程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并进行反思和评价。④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即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学的研究性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受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⑤教学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师在参与整个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反思、研究。

3.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人文地理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人的价值、尊严,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通过学生对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层投入与参与,使学习与研究并进,让学生成为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主体。

4.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重视学习、研究的过程价值。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全面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人文地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文献检索、文献研究以及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体验,通过心理体验明白人文地理知识创造的过程,在体验、内化、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造行为的观念体系。学生的人文地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只有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方可形成。

5.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学习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宽松的学习、发展环境。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对教学形式的要求是开放的,即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空间上教学的地点可以是多样的,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知识资源的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是开放的,有弹性的。教学的视野绝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能把师生引向外在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关注之中,这会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师生得以在更广的视野中寻找、发现、把握和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攀升.关于大学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0):83-86.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4

1、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

地理教育史中经过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选择所形成的传统地理知识体系,其中的大部分知识仍然是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更加有效地引进地理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探索地理科学新领域、新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高中地理教材首先应从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出发,重视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的比较稳定、比较成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随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改革进步,新的地理知识不断涌现,在上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当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前景,力求反映世界的最新面貌和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新问题以及有代表性的广为运用的地理科学新的方法论、新的研究手段、技术等。可以分正文和阅读材料,将新知识予以分层次有弹性的介绍,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地理科学飞速发展的重大成就和远大前景,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地理学习动机。在高中地理课时偏少的情况下,要注意精选教材内容,无论是传统知识还是新知识都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切忌学习总量超限,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事实与原理的关系

地理原理是反映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地理学科基本结构的有关地理概念、规律、成因等理论知识。涉猎的有关自然、人文地理原理、概念是理性知识的基础。由于指导性强,应用很广,概念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可起到纲目的作用,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可贯穿于高中地理教材的始终。地理事实表现为地理分布、演变、景观、特征的事实材料或地理现象,是说明概念、论证原理、分析成因、表现规律的基本内容。新教材要注意事实与原理并重,不能有“理”无“地”,缺乏分析研究基础,也不能有“地”无“理”,单纯描述,理性不强。对于某些概念、原理等理性知识,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阐述,要有足够的事实材料作为分析依据,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典型范例,以增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某些事实材料及实际应用内容,则要说明其指导作用和指明其中的原理、规律,并让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和加强地理知识,发展地理能力。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与初中区域地理不同,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容易分解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孤立的系统。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虽然贯彻“人地关系”的主线,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的独立性仍然偏强,不利于体现现代地理的人文化、社会化倾向。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自然地理为基础,这种新指导思想必须贯穿教材的始终。一方面,在以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为主的章节,必须大量删节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的自然地理内容,不再偏重各自然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将一些自然地理分支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人类活动的基础,加强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与人类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在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的章节,也必须删除与“人地关系”关系不大的人类活动的内容,不强调各人文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将人类活动按照不同的需求层次重新调整和组合,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加明晰。因此,新的高中地理教材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改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整合,将这些现代地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以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为主的章节之中。

4、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两类要素之间应当做到相辅相成。高中地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较高,是建立在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性知识基础上的。随着地理方法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地理能力的发展才有基础和机会,无知绝对谈不上有能力。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能力培养及智力开发的要求,又是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必要条件。在知识仍是高中地理教学重点的同时,应强调和重视知识掌握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要求应当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贯彻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学能力上打基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好奇心强、善于联想、富于想象、敢于怀疑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前提。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无论正文、阅读或选学材料都要自始自终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例如,可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思维独特、别具一格的地理观点、有待解决或有争议的地理问题,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求的精神;还可专门开辟“小栏目”、“小天地”等,让学生以知情者、参与者身份对现实地理问题作出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为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新天地,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志趣及研究社会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

5、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编写高中地理教材和进行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高中地理课程一向注意这一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高中阶段应有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深化他们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思路,培养地理应用意识,提高应用知识于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编写教材中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一是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天气预报、旅游、商品流通等。二是可以联系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的实际,突出地理科学促进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功用。例如,资源评价、对外交易、经济发展规划等。三是可以联系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深化学生对联系实际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例如,调查市场经济状况、研究乡土发展规划、开展乡土建设咨询等。四是可以联系地理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民族昌盛的重要作用和古今中外地理学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取得重大发现及贡献的事例,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热爱地理科学、树立远大志向。五是可以联系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地理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六是可以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文化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地理学的重要作用,扩展联系实际的内涵。

6、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在客观上又要求课程和教材要体现多样化,以往哪种对课程、教材内容统得过死的现象必须得到改正。新教材应在高中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考虑到国情的地区差异和市场经济需求,允许教材有一定灵活性。一要注意教材内容应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使多数学校的师生经过努力能教得了、学得好。二要在大纲统一要求下,可以编写各具特色、各种风格的教材,表现在教材内容上可以多样化处理,甚至涉及内容选材、体系结构等;教学要求上可以多层次,有的教材内容高于大纲,有的符合大纲要求,有的略低于大纲;练习系统可以多类型、多档次、多要求命题,内容表述可以形式多种、推陈出新,以适合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不同情况的需要。三要加强教学大纲的弹性,教学要求及内容和课时安排上要留有余地,便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发挥教师教有所长。

7、系统性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学科课程一直是我国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形式,其特点强调知识结构和系统,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相对一致性,优点是具有系统性和简约性。而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具有注重学生学习心理和个性发展的优点。这些课程模式(或类型)在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中也有所体现。新编高中教材应认真研究和吸取这些课程模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教材设计类型、教材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此,教材编写要注意渗透综合观念,联系观念,整体观念,避免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简单化和僵化。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和教学主体情况,最大限度地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力图寻求、选择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及方式,谋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例如,直观与抽象,叙述与实例,讲解与练习,提问与思考,演示与实验等组织内容;直线式、螺旋式、问题式、归纳式等穿插编排。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积极思维、讨论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励学生求知欲望,为学生乐学、会学,教师愿教、好教提供条件。

8、课文、图象与练习的关系

课文、图象和练习三系统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系统主要以文字形式传递知识内容,新教材除应保留以往教材科学性强,语言简洁等优点外,应提高可读性、生动性,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抽象化,力求突出重点、要点,设置难点、疑点,探求关键、特征,从多方面强化这一系统的功能作用。例如,课文系统可以设正文、提示注释、阅读材料、选学内容等部分,其中提示部分可有预习提示、自学预习和课后提示等,注重启发,培养学习能力。图象系统侧重以图示形成传递知识信息,新教材要注意借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和国外优秀地理教材的可取之处,在图象比重、图象内容选择、图象类型、图象组合、图文配合、图象安排等方面有所突破,以充分发挥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析文,以图代文的作用。例如,增设组合图,增强其表现力,插图内容的难度也应逐步加大。练习系统是供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部分,设计上一要容量适当,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二要题型多样化,增加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题目,给实验以应有的地位;三要主次分明,具有层次差异;四要注意学生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五要编排位置灵活,各种练习可穿插于教材结构的各个环节中。

9、教科书与配套教材的关系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籍。配套教材则包括教师用书、教师地图集、学生地图册、练习图册以及电化教材等,从不同侧面为师生更好地教与学提供服务。其中教师用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是针对教科书教什么、怎样教而编写的。其一应突出实用性、便于教师教学。例如,可增强教材内容内在联系分析、教学设计构思以及提供多种教法选择;亦可考虑增设一定的背景材料或补充资料以及教学范例。其二应注重权威性,便于教师更好地领会和驾驭教材。例如,有争议、未定论,不成熟的观点不宜随意写进用书里;解答练习题目要慎重,严谨。电化教材是新教材体系的突出特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它主要涉及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象带、视盘、计算机辅助教学软盘等。目前,电化教材仍处于辅助教材的地位,如何完善配套,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普及性,促进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大力提高,在教材改革中须要加快研究和研制的步伐。

10、课程纵向设置与学科横向联系的关系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5

1、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

地理教育史中经过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选择所形成的传统地理知识体系,其中的大部分知识仍然是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更加有效地引进地理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探索地理科学新领域、新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高中地理教材首先应从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出发,重视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的比较稳定、比较成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随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改革进步,新的地理知识不断涌现,在上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当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前景,力求反映世界的最新面貌和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新问题以及有代表性的广为运用的地理科学新的方法论、新的研究手段、技术等。可以分正文和阅读材料,将新知识予以分层次有弹性的介绍,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地理科学飞速发展的重大成就和远大前景,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地理学习动机。在高中地理课时偏少的情况下,要注意精选教材内容,无论是传统知识还是新知识都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切忌学习总量超限,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事实与原理的关系

地理原理是反映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地理学科基本结构的有关地理概念、规律、成因等理论知识。涉猎的有关自然、人文地理原理、概念是理性知识的基础。由于指导性强,应用很广,概念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可起到纲目的作用,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可贯穿于高中地理教材的始终。地理事实表现为地理分布、演变、景观、特征的事实材料或地理现象,是说明概念、论证原理、分析成因、表现规律的基本内容。新教材要注意事实与原理并重,不能有“理”无“地”,缺乏分析研究基础,也不能有“地”无“理”,单纯描述,理性不强。对于某些概念、原理等理性知识,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阐述,要有足够的事实材料作为分析依据,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典型范例,以增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某些事实材料及实际应用内容,则要说明其指导作用和指明其中的原理、规律,并让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和加强地理知识,发展地理能力。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与初中区域地理不同,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容易分解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孤立的系统。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虽然贯彻“人地关系”的主线,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的独立性仍然偏强,不利于体现现代地理的人文化、社会化倾向。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自然地理为基础,这种新指导思想必须贯穿教材的始终。一方面,在以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为主的章节,必须大量删节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的自然地理内容,不再偏重各自然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将一些自然地理分支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人类活动的基础,加强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与人类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在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的章节,也必须删除与“人地关系”关系不大的人类活动的内容,不强调各人文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将人类活动按照不同的需求层次重新调整和组合,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加明晰。因此,新的高中地理教材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改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整合,将这些现代地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以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为主的章节之中。

4、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两类要素之间应当做到相辅相成。高中地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较高,是建立在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性知识基础上的。随着地理方法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地理能力的发展才有基础和机会,无知绝对谈不上有能力。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能力培养及智力开发的要求,又是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必要条件。在知识仍是高中地理教学重点的同时,应强调和重视知识掌握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要求应当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贯彻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学能力上打基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好奇心强、善于联想、富于想象、敢于怀疑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前提。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无论正文、阅读或选学材料都要自始自终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例如,可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思维独特、别具一格的地理观点、有待解决或有争议的地理问题,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求的精神;还可专门开辟“小栏目”、“小天地”等,让学生以知情者、参与者身份对现实地理问题作出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为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新天地,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志趣及研究社会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

5、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编写高中地理教材和进行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高中地理课程一向注意这一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高中阶段应有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深化他们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思路,培养地理应用意识,提高应用知识于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编写教材中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一是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天气预报、旅游、商品流通等。二是可以联系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的实际,突出地理科学促进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功用。例如,资源评价、对外交易、经济发展规划等。三是可以联系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深化学生对联系实际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例如,调查市场经济状况、研究乡土发展规划、开展乡土建设咨询等。四是可以联系地理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民族昌盛的重要作用和古今中外地理学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取得重大发现及贡献的事例,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热爱地理科学、树立远大志向。五是可以联系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地理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六是可以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文化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地理学的重要作用,扩展联系实际的内涵。

6、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在客观上又要求课程和教材要体现多样化,以往哪种对课程、教材内容统得过死的现象必须得到改正。新教材应在高中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考虑到国情的地区差异和市场经济需求,允许教材有一定灵活性。一要注意教材内容应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使多数学校的师生经过努力能教得了、学得好。二要在大纲统一要求下,可以编写各具特色、各种风格的教材,表现在教材内容上可以多样化处理,甚至涉及内容选材、体系结构等;教学要求上

可以多层次

,有的教材内容高于大纲,有的符合大纲要求,有的略低于大纲;练习系统可以多类型、多档次、多要求命题,内容表述可以形式多种、推陈出新,以适合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不同情况的需要。三要加强教学大纲的弹性,教学要求及内容和课时安排上要留有余地,便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发挥教师教有所长。

7、系统性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学科课程一直是我国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形式,其特点强调知识结构和系统,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相对一致性,优点是具有系统性和简约性。而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具有注重学生学习心理和个性发展的优点。这些课程模式(或类型)在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中也有所体现。新编高中教材应认真研究和吸取这些课程模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教材设计类型、教材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此,教材编写要注意渗透综合观念,联系观念,整体观念,避免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简单化和僵化。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和教学主体情况,最大限度地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力图寻求、选择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及方式,谋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例如,直观与抽象,叙述与实例,讲解与练习,提问与思考,演示与实验等组织内容;直线式、螺旋式、问题式、归纳式等穿插编排。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积极思维、讨论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励学生求知欲望,为学生乐学、会学,教师愿教、好教提供条件。

8、课文、图象与练习的关系

课文、图象和练习三系统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系统主要以文字形式传递知识内容,新教材除应保留以往教材科学性强,语言简洁等优点外,应提高可读性、生动性,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抽象化,力求突出重点、要点,设置难点、疑点,探求关键、特征,从多方面强化这一系统的功能作用。例如,课文系统可以设正文、提示注释、阅读材料、选学内容等部分,其中提示部分可有预习提示、自学预习和课后提示等,注重启发,培养学习能力。图象系统侧重以图示形成传递知识信息,新教材要注意借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和国外优秀地理教材的可取之处,在图象比重、图象内容选择、图象类型、图象组合、图文配合、图象安排等方面有所突破,以充分发挥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析文,以图代文的作用。例如,增设组合图,增强其表现力,插图内容的难度也应逐步加大。练习系统是供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部分,设计上一要容量适当,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二要题型多样化,增加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题目,给实验以应有的地位;三要主次分明,具有层次差异;四要注意学生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五要编排位置灵活,各种练习可穿插于教材结构的各个环节中。

9、教科书与配套教材的关系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籍。配套教材则包括教师用书、教师地图集、学生地图册、练习图册以及电化教材等,从不同侧面为师生更好地教与学提供服务。其中教师用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是针对教科书教什么、怎样教而编写的。其一应突出实用性、便于教师教学。例如,可增强教材内容内在联系分析、教学设计构思以及提供多种教法选择;亦可考虑增设一定的背景材料或补充资料以及教学范例。其二应注重权威性,便于教师更好地领会和驾驭教材。例如,有争议、未定论,不成熟的观点不宜随意写进用书里;解答练习题目要慎重,严谨。电化教材是新教材体系的突出特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它主要涉及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象带、视盘、计算机辅助教学软盘等。目前,电化教材仍处于辅助教材的地位,如何完善配套,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普及性,促进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大力提高,在教材改革中须要加快研究和研制的步伐。

10、课程纵向设置与学科横向联系的关系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原则;人文关怀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125-0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但长期以来,我们将大学生视为被教化、被管理的对象,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事与愿违。由于功利化、政治化的教育大行其道,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很多问题,还出现许多极端的情况,马加爵残杀同学、林森浩毒杀室友等,人们追问:我们大学生怎么了!原因复杂多样,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当,应是重要原因。而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视角。人文关怀立足于时代要求,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当前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了宝贵思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已经引起了学校、社会和国家的重视,2005年8月在湖北宜昌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高校学生处长论坛上,来自全国41所著名高校的学生处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共同发表了《长江宣言》,文中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大力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是大学精神的永恒追求。要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爱、学会生存”。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而众多高校也将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文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开展一些人文实践活动,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等。但总体来看,因为人文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重“硬件”而轻“软件”。一些学校热衷于建造漂亮的教学楼,阔气的图书馆,营造美丽的花草树木,精致的人文景点等;但对于软性的环节,却不愿多做,如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人性化的课程社会设置、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却没有多少改观。即使制定了人性化的条例,但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落实在口头上,并没有贯彻在行动上。

2重形式而轻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上,存在注重形式而忽视效果的倾向。有些学校评价举办一项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果与否,首先是领导重视了没有,其次是宣传了没有,而对于这项活动是否取得成效,有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却无关系。

3管理中重领导而轻教师。一些学校的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决策到执行再到评价,只有领导的长官意志,而没有教师的发言的余地。即使是一些带有明显错误的决策,也会得到执行,而教师即使是正确的建议,也无法采纳。这反映了高校还存在官僚化的现象。

4教学中重教师而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应该是人文关怀的主战场,但是许多教师仍然未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人文关怀理解为教学内容上加几个温情脉脉的故事。以人文关怀的视角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没有真正落实。

5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人文关怀需要对学生的进行关怀,但学生又存在着个体差异,而现在许多高校的人文关怀并没有看到这个差异,许多情况下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并没有做到人文关怀。学生从大的层面来看,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个年级的特点不一样;就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不一样;从单个的学生来看,每个个体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道德素质都不一样。如果我们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哪种人文活动,其效果都不会令人满意。

6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虽然许多学校组织了人文实践活动,但是都是学校所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甚至是配合教师或指导员完成学校的任务,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发挥出来。从决策到实施再到评价,都由学校管理层主导,自然无从发挥主体性,被动地参与,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原则

为了确保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原则来指导,使得人文关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

(一)激发人性追求真善美的原则

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顺应学生性情,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这样也才是最好的管理和教学。人性中潜藏着追求真善美的因素,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性善端不断表现、充实和外化的过程。然而,人性是复杂多样的,不仅有“仁义礼智”这样的“善端”,也有好利、好争等消极的一面,这就是荀子所谓的“人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与争夺,合与犯分乱理而归与暴”,人类文明史,也是对人性中恶的部分归化与限制。从人文关怀的视角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如何点亮、激发出人性的“善端”,抑制恶的膨胀。激发、点亮人性的“善端”,就是要激发学生自觉地对真善美的追求。追求真,就是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坦诚相对的人,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所谓追求善,就是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不仅自尊自爱,也尊重关心别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追求美,就是要教育学生能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真善美的统一,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追求层次,也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人文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回归生命价值的原则

在人文关怀的视域内,人生的真正价值,可以归纳为:第一,回归生命的尊严。尊严被看作人的最高的特征之一,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理应受到尊重。当一个人被尊重、被肯定时,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成就和满足感,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根据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人最高的心理需求,一旦人产生这种情感,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任务。第二,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个关系网,每个人都是社会之网上的一个纽结,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谁过得有意义,就是对这些角色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尽职尽责地演好那个角色。对于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学生也是人而不是工具,是应当受到尊重的人,同时,要创设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各得其长。第三,实现自身的价值。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只能靠自己来实现,而大学的学习和修身养性又是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其实,搞好学习,就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如果学生有了这种追求,就会视学习为生命,视学习为乐趣的。第四,积极回报社会。要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应仅仅追求个人的需求和利益,追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且更应该积极地回报社会,为社会、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奉献,生命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奉献。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让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生命真正的价值,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

(三)共创繁荣和幸福的原则

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幸福成长,快乐成长;在学生幸福、快乐成长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每个人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等虽然有着身份、职责、目的、任务的不同,但都是学校的主人,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要把对方视为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同舟同济、互相协作,这个学校就是一个成功的学校。这种成功不仅表现与外在性的标志中,更体现于每一个学校成员的心中。把个人生命价值与学校价值融为一体的团队,首先,取决于学校领导者本身的品格、才能和形象。勤奋、正直、真诚待人、受人尊重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能够号召大家达成共识,凝聚力量,促使广大师生员工各司其责,努力奋进;其次,应通过民主管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让每个人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再次,让所有成员与学校共生共长,荣辱与共,让每一个成员能够分享学校发展的成果,在共同努力中获得共同发展,在共同发展中获得共同幸福。

激发学生的人性光辉,回归生命自身的价值,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管理和教学的宗旨。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

要实现人文关怀的管理和教学的宗旨,必须要有合理有效的实施策略和路径,才能将原则落到现实,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校管理和教学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每位师生员工都是真正的主人,这就意味着把学生和教师都放在管理和教学的中心,作为管理和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中,有些学者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重视学生而忽视教师,这也是不正确的观点。在人文关怀的管理和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恢复人的尊严做到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尊重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格,把教师和学生都当作人来看,坚持反对贬低人格,禁止人身侮辱。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来,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的地位。

作为大学生,他们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他们具备了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判断能力;他们渴望被教师、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希望得到管理者和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渴望在学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参与学校发展和管理的权利。尊重、正视和认同学生的独立个性、平等地位和参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产生正向的激励疏导作用。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要尊重学生’——这就是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和整个教师集体所要确立的首要信条”,“没有对受教育者的爱与尊重,就没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在人文关怀的视域下,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不仅是指对他人的尊重,而且包括对自己的尊重。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尊重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一方面是当事人必须自己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必须获得他人的认可,以支持他自己的这种感受。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自尊自爱,知羞耻、辨荣辱、明善恶、别是非、分美丑、勇担当,才能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做到自尊、自爱,人格才有尊严。不知自尊、自爱、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人格”是没有尊严的人格,而一个丧失人格的人,是无法进行人本教育的人,也是无法全面发展的人。

(二)构建自我教育的核心机制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育中也一样,学生最后发展成什么样,最终由学生自己决定,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人文关怀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的尊重上,而是要开发学生潜在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学校来说,就是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便于学生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下,能够自己学习,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人文关怀的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更重要的是自尊、自爱、自强,表现在教育中就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诚如康德所言:“唯有立法自身才具有尊严,具有无条件性、不可比拟的价值。只有它才配得上有理性东西在称颂它时所用的尊严这个词。所以,自律性就是人和任何理性本性的尊严的根据。”通过自我教育,学生可以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并在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中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进而促使自己全面发展。要想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标,必须要相信学生,并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此就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是必由之路。要正确地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突出学生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运用民主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思考与实践,也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形成良性的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管理者和教师应有足够和真实的宽容,承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学生对任何规范的质疑,允许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交换意见,甚至是激烈的争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18-03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宿舍,一个小小的空间,却装满了生活,留下了故事。这里承载了梦想,记忆了快乐,交流了思想,懂得了互助。宿舍文化恰恰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构成,潜移默化中形成,寻寻觅觅中蔓延。它以一种隐形的形式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宿舍的每一个人。健康、和谐、上进的的宿舍文化,对每一位大学生的性格、情感、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以宿舍为活动空间,以宿舍设施为环境,以宿舍成员为活动主体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在精神层面上,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建构文化,主要指宿舍集体性活动所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比如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道德氛围、浓厚的文学气息等,它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在物化层面上,宿舍文化更多地强调宿舍的硬件环境,它是宿舍文化的基础,包括宿舍的规章制度、宿舍的公共财产、宿舍的个性布置、宿舍之间的评比等。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只注重硬件环境建设而忽视软件环境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应当是比例均衡、和谐发展的,但高校对宿舍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发生偏移,即硬件环境建设的比重远远大于软件环境建设的比重。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见,使得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外在形式的建设,而忽略了宿舍内涵的提升,导致宿舍文化徒有其表而腹中空。这种偏见通常表现为高校的宿舍管理观念比较传统,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宿舍评价制度不完善,权重分配不合理。高校经常把宿舍文化与宿舍环境、宿舍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宿舍硬件直接划为等号,认为宿舍文化无非是整洁美观的宿舍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评价时,宿舍的整洁度占据最大权重,而忽略了宿舍成员的心理情感等软件环境的建设情况。

(二)只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通过书籍、影视作品、网络等各种途径渗透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不同程度地侵蚀着我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从而塑造了宿舍成员多元化而又难以融合的个性特点宿舍文化建设体制死板僵化,灵活度不够。当今许多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各个宿舍都进行统一管理,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进行科学有效管理,虽然这种统一的管理方式方便了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但这种只注重共性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各宿舍成员个性发展的特点,并不能彻底地发挥管理的效用。

(三)只注重管理而忽视教育

宿舍文化建设应该遵循宿舍管理和宿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采取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不道德行为的萌芽处进行遏制,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取向。然而,许多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只注重管理而忽视教育,不利于宿舍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一方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一直遵循管理为主的理念,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宿舍成员的行为,使学生能够按照规定做事。虽然这些制度在维护宿舍秩序,构建安静和谐的宿舍文化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这种制度规范下进行的监督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没有把监督管理程序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这种形式上的管理不能真正对宿舍文化起到建设性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是对学生内心的管理,具有启发性和长期性。当今的大学生宿舍,各种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乱倒垃圾,熄灯后影响其他宿舍休息,浪费水资源等。这些问题只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还需加强对宿舍成员的教育,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只注重以学校为主体而忽视以学生为主体

许多高校在思想上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理应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领导权、决策权和执行权,宿舍文化建设理应遵从“你管我从,你说我听”的管理模式,这样就使得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管理,而积极地参与管理并提出创新想法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宿舍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并不只是为了迎合学校的要求,而是为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今后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当成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依据各个宿舍成员自身的特点,为建设多样的、个性的、和谐的宿舍文化而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及对策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品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一个特定的区域文化,是高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它承载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精神,传递着以道德为基础的宿舍文明。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秉承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创造性地、有效地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

(一)坚持软、硬共建的原则,不断优化宿舍文化建设的手段

软、硬共建原则,是指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同时优化软环境和硬环境,不可偏废其一,硬环境是基础,包括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服务设施、精锐的管理人才、先进的管理设备、可用的休闲活动场所和有效的宿舍评价体系等等。软环境是关键,它注重人本建设,即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修养、人文情怀、价值观念、宿舍文化气息等相当丰富的内容。

首先,努力完善宿舍人本建设,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服务建设、道德建设等,为学生提供最基本、最贴心的人文关怀。其次,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性,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再次,努力选拔一批高素质、具有较好的宿舍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包括心理辅导员、宿舍检查监督员、宿舍管理策划专员等。

(二)坚持多元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化个性

多元性原则,是指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在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做到统一管理和因地制宜双管齐下。“90后”的大学生是迈向新时代的一代,是个性张扬的一代。①他们有着多元的个性,多元的价值观,有着追随潮流的时尚性,又有着抵制传统的批判性。所以,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多元的个性,做到多元化管理。

首先,改变传统的宿舍住宿模式。传统的大学宿舍住宿模式是严格按照专业来划分,采用电脑系统随机抽取宿舍编号,将固定数量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宿舍。这种模式虽然易于分配,易于统一管理,然而其弊端也日益凸显。由于在宿舍分配中没有考虑学生的性格、情感和心理的需要,强迫式的硬性安排,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还屡屡出现宿舍内部矛盾,影响了宿舍文化的建设。所以,我们应该采用类似于“住宿学院制”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将宿舍管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接触到其他宿舍的成员,又能感受到自己宿舍的温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宿舍的强制性安排,学生可以向学院提出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使得宿舍成员之间能够志趣相投,和谐相处。其次,在宿舍管理上应引进人本化的管理方式,制定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管理政策,实现学生从被迫服从到主动接受的转变。再次,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他们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

(三)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始终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在不松懈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使得大学生从心底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认真悔改。

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管理是基础,它是保证宿舍良好秩序的关键,也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②如果说管理是由外而内的改变的话,那么教育才是由内而外的启发,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所以,在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教育,尤其是针对那些有不良思想倾向的同学,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保持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育要有针对性,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当然,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建议为主,批评为辅”,因为建议能为他们指明方向,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进。第二,教育应该具有创新性。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批评教育外,还可以采用谈话法、心理辅导法、榜样法等创新的方法。第三,教育要人性化。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应更多地采取奖励方式,避免学生出现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感受到宿舍给予的关爱。

(四)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把学生看成是学校内部关系的权利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宿舍管理部门要权责明确、分工到位,给大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宿舍文化建设,使他们的主力军地位得到体现。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充分发挥各类宿舍学生组织的作用。宿舍管理部门应根据宿舍的特点,建立一些学生组织,比如“学生自助社”“楼管座谈会”“宿舍文工团”等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他们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维护学生权利是宿舍管理内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这些学生组织可以保障学生权益不受损害,消除学生在参与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后顾之忧,充分维护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其次,要提高学生的“三自”能力。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觉反省、自我克制能力的要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自我管理居于中心地位,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要求;自我服务即学生组织的、向他人无偿提供的服务;自我教育是在对自己行为反省的基础上,自己做出自我检讨,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昭奋.创作与形式[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侯秀安.构筑和推进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初探[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01).

[4]虞静雄.浅析新时期的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

[5]高校寝室文化的调查及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5,(02):102-103.

[6]王维.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7]朱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8

引言

随着酒店行业逐渐占据市场,进一步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酒店管理者也开始不断更新管理模式和理念。现代酒店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酒店管理者也开始认识到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开始以员工为中心进行全面地管理,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中,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现对员工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够促进员工心甘情愿的为酒店工作,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人性化管理介绍

(一)人性化管理内涵

人性化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和利用人性要素,以开发人的内在潜力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模式,具体包括对人的精神和物质激励、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人的培养等内容,实施员工与企业双赢战略,为员工制定一系列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人性化管理从本质上来看,是针对人的不断变化的思想进行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使员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积极地完成工作,实现自我超越,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人性化管理主要以开发员工潜力为基础,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管理者通过具备的合理理念,对员工的工作安排和激励管理都公平合理地进行,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使员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潜力,同时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不断地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内在潜力,才能够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为企业建设高素质水平的人才队伍。

(二)人性化管理方法

人性化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民主化管理、情感化管理、文化管理以及自我管理四个方面。民主化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允许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在对部门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意见,参与到工作计划安排中,这样能够体现出对员工的充分尊重和重视,同时如果能够集思广益,对工作安排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只有全体员工共同经营和管理,才能够提高整体的水平,并且将每个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有利于公司快速发展和进步;情感化管理主要是指重视员工的情感变化,充分了解员工的内心世界,满足内在需求,只有深入员工的内心,才能够真正发现和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这样员工才能够心甘情愿的为企业尽职尽责的工作;文化管理主要是指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引导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共同遵守公司的行为规范,通过文化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充分表达出来,为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高;自我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员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建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自我管理模式,将个人意志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使企业在员工共同努力下逐渐发展。

(三)人性化管理特点

人性化管理重点突出人的地位,主要具备尊重人、爱护人、信任人以及激励人等特征。首先,尊重人是人性化管理的实质性特征,员工得到充分的尊重,才能够拥有满足的心态进行工作,才愿意尽可能开发个人的潜力和发挥作用,如果缺少对员工的尊重,甚至是践踏员工的利益和限制员工自由工作,如强制性加班,都会由于员工的不情愿的心态降低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这并不能有利于工作量的完成,所以,对员工的尊重是十分必要的;爱护人主要是对员工应该加强爱护和关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助,每个企业的员工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亲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而努力,相互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作为领导者更应该时刻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和生活需求,为员工营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信任人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每个员工都需要企业的信任,所谓用人不疑,这样也会使员工增加对自己的约束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如果员工能够自觉遵守企业规定和自觉完成工作,那么将会为管理者减少一定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激励人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目标,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主要就是为了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且通过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使员工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企业快速发展。

二、人性化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一)加强员工培训

对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为了能够促进酒店服务质量和综合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和留住内部的高素质人才。每个员工都希望在岗位上有所提升和进步,能够创造突出的业绩和成果,这都需要酒店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这虽然是一项长期持续地投资,但是效果也显而易见,酒店的服务水平随着人才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升,所以,酒店的培训使酒店员工和酒店互利共赢,员工更加努力地为酒店做出贡献,并且能够接受酒店的职业安排和价值理念,只有使员工真正融入到酒店中,才能够无限开发员工的潜力。酒店的培训对员工来说是自我提升的重要机会,每个有志向的t工都十分期望酒店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所以,从员工发展的角度来看,长期不断培训是必要的,有利于酒店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凝聚力的提高,在人才竞争中酒店能够处于领先地位,也会使酒店的整体发展领先于其他酒店,使酒店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

(二)形成人性化管理理念

酒店作为服务业,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整体的服务水平不仅仅取决于酒店的居住等环境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为客人服务的一线员工的服务质量,所以,酒店首先应该形成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作为服务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轻松愉快地工作,为消费者提供贴心的服务。在酒店管理工作中,应该转变传统的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渐开始以员工为中心进行控制、决策、指挥以及协调管理,以人为本,从人的情感和发展角度出发,虚心接受有利于公司和员工发展的基层员工意见,积极鼓励员工主动发现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员工能够提出可行性建议的行为进行嘉奖。管理者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主要不断深入基层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尊重员工的要求和想法,及时与员工沟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只有为员工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员工才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管理成是为员工服务的组织,只有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够凝聚员工的力量为酒店做出贡献,因此,形成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是每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思想,这对员工和酒店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三)完善酒店管理制度

酒店管理需要按照相关的制度才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程序化和制度化,对于人性化管理也是如此,都需要依据规范化的制度进行管理,如果没有制度作为管理基础,那么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会掺杂更多的情感因素和裙带关系,这样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挫败员工的积极性,导致工作的无序化和管理的混乱。人性化管理需要依据一定的制度进行,并且制度的内容需要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和精神,兼顾奖惩两方面内容,并且多以积极鼓励的方式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制度是理性化的产物,但人性化管理更加注重人的情感和心理,将二者融为一体,更加全面地提高员工的个人发展水平以及酒店的管理水平,通过制度化的人性化管理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规范服务,为酒店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增强酒店文化建设

酒店文化一直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通过酒店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酒店文化是酒店长期运营所积累下来的成果,通过文化加强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提高员工的人性化管理。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酒店标识、店容以及文化传播网等等,在实行人性化管理时,应该为员工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需要为员工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制度文化主要是指酒店内部管理制度和一些相关的体制,在任何组织个团队中都必须拥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这样工作才不会混乱,只有将工作按照一定的章程进行,才能够使整体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所以,制度文化建设是人性化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精神文化一般是指进行人性化管理主要尊重员工,以人本理念为基础,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不仅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促进酒店的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一个水平。良好的精神文化是酒店的无形资产,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鼓舞士气,能够为管理者与员工建立沟通的桥梁,促进相互协作,为酒店的发展共同努力,形成独立个性的企业文化。

三、结语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25―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永恒主题。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在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来以后,国内学术界也加大了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人文关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原因、解决对策这几方面。

一、相关内涵的厘定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内容体系建构

对于人文关怀的内涵,虽然理论界仍存在较大分歧,但是在较大范围内已有一定共识。多数学者如杨怀中、张弘政、张敏、王欢、刘天宇等认为人文关怀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注重人的价值和主体意识,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尊严等。

学者张敏认为“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其核心是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尊严,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从而推动思想启蒙和人类的共同解放,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学者王欢、刘天宇认为人文关怀的核心应是重视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学者史佩宇提出思政教育意义上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表现为对人的人格尊严及价值需求的一种关心和尊重,不断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动性,从而使人都能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另外,学者伍揆祁在与上述学者有相似见解的同时对人文关怀还有其独特的看法,他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中指出,人文关怀更侧重于实践,是实现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王东莉和伍揆祁,他们二位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前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从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几个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后者认为要“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德性伦理、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导引终极关怀”。总之,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应注重个体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突显人的价值,满足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人达到自由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多数学者的见解基本一致,认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其现实活动功能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如有学者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学者林琳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相应的教育方式、手段,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果相契合的程度”。学者沈壮海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坚持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思政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高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决定外因,“人的本性需要得到人的承认与尊重,需要得到人的挖掘与激励。正是由于人的本性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要注入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人成为“四有新人”的教育,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本质上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泛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只有坚持人文关怀理念,高校思政教育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抓住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实效性,突显自身的价值,才能符合我国发展的要求。学者韩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尽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缺乏人文关怀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加强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基点。”

三是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得知,思政教育理论空洞,忽视学生的自身需求,导致学生的反感,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将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有利于使思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人文关怀是思政教育摆脱低效的内在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的必要支撑。”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做出了相应的论述,加强人文关怀不仅是时展的要求,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应该把人文关怀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

三、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理念在绝大多数高校受到重视,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思政教育得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可,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者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等。对于存在的不足,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严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在部分高校仍未得到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理念重形式轻实践的情况严重等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强。例如学者李自维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认为在教育思想上,仍然欠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个性发展”的具体要求还严重不够;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完全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育环境上,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

对思政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绝大多数学者如林琳、李向军、史佩宇等认为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是由于思政教育的价值定位、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人文关怀造成的。李向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四、人文关怀理念下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在增强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方面,目前学术界做出了较多研究论述。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

(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是大学生的领航员,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全面关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丰富教学内容及方法

完善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超越灌输式教育方法,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例如学者李向军提出“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回归,关照人的生存状况,考虑人的生存境遇突出人格完善。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人的现状出发选择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学者杨林指出“在方法上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把人文关怀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在内容上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培育学术文化”。

(四)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

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学者王利军提出“大学的人文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得不到的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个性丰满、和谐发展的人”。

(五)拓展管理方式和方法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除了刚性管理之外,必须有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刚柔并济,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制度,坚持“柔性管理和感染熏陶相结合,丰富思政教育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

五、结束语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上,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还不尽完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人文关怀理念为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视界,人文关怀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以人的尊严、需要、价值以及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政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支撑,学术界应当结合实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契合,使理论更好地为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02).

[5]张敏.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6]陈士宏,王雅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7]宋劲松,王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5).

[8]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2008(06).

[9]王利军.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8).

[10]李自维.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01).

[11]王薇.略论人文关怀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4).

[12]李向军.人文关怀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13]杨林.人文关怀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J].社会科学论坛,2010(13).

[14]王欢,刘天宇.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选择[J].新西部,2011(24).

[15]林琳.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北方文学,2011(11).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篇10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关键词:成人通识教育;人文地理学;体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074-02

一、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廣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学校教育背景下的个人存量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的应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再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知识培训外,通识教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且出于非就业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识教育则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困难,此类成人通识教育便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以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1]。

(二)人们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接受教育已经不再完全是出于谋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恰恰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契合。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成人的学习已由原来为了学历和文凭的提高而逐渐转变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门化的职业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识性知识的传授,而这与人们时下的学习需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恰当的成人通识教育知识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后至今,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目标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识教育无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向成人传授通识类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存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起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

(一)生活相关性原则

成人社会有成人社会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成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当然成人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赘述,但从基本功用探讨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就应当具有生活相关性,因为与生活无关则意味着某种专业深度,而这与通识教育基本内涵并不相符。生活相关性知识在成人通识教育中有所体现,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甄别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这也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心理规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就是摒弃学科分化的偏见,从综合视角去学习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成人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学科专家,即便是学科专家其专业性教育也可以从非通识教育内容中获取。可以说,综合性原则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在属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点,当然是成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广泛适宜原则

广泛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对其教育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应因学习基础差异而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呈现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成人通识教育内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且教学方式等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比如说成人通识教育内容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专业术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浅出,以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探讨

(一)人文地理学知识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

人文地理学也称人生地理学,它是探讨人文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故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一点我们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名称中就能够窥知一二,人文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同时,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合适。

(二)人文地理学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区域的视角探寻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事物、现象内容复杂,并且彼此间或与其环境间亦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就遗传了这种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学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交叉,从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学科,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一个区域的内核将诸多人文、自然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又通过人文地理规律体现出来。

(三)人文地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具有广泛适宜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结构明晰,人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中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学深入学习的先前学习基础,人文地理学课程呈现也大多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对于成人通识教育学员具有广泛适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五、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一)广播电视中播放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及科教纪录片

广播电视具有受众广泛,播放灵活的特点,是传播通识类知识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就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专门课程的方式加以体现。目前此类专门课程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已有所体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学习观的逐渐进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越来越高,电视台在获取良好口碑的基础上也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

科教纪录片是人文地理学知识在广播电视中体现的另一种方式,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个国家通过有线网络等各种渠道播出,成为覆盖全球的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国很多电视台也采购和播出《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中涉及中国的题材很少。可以说,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科教记录片的制作,对于传播人文地理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也日益增多,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适应了时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学知识推广的有效途径。网络课程形式各异,有各高等学校、初等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各大网站推出的各类免费课程,还有个人自主开办的相关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学习内容是通过社交通讯工具、博客等传播和推广的,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有效载体。当然,目前网络上一些课程资源的传播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比如很多网络免费数据库采取上传者自主上传的方式获取课程相关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内容的可靠性很难甄别,这样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可持续供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总之,清洁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更符合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利益。

(三)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

诚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学适宜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且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成人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特征,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与一般学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课程内容除了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人文地理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课程,从而更好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人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都比较大,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4]。

参考文献 

[1]宋广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科技咨询,2007(11):128. 

[2]潘静.西方成人通识教育的启示及我们的选择[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4):12-14. 

[3]田建文,赵旭阳.高师“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几个关联问题[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6):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