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5:38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1

摘要:如今经过了新课标的改革,人们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开始重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模板之一,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并组织开展适合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以更有效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关键词:高中体育;实施;调查

在我国,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尤其是高中生,学习生活节奏非常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身体健康就非常容易被忽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就显得更加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要针对日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调查进行分析。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

1.高中体育课程开设选项课情况

自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至今,被调查的学校中有84%已经开设了体育选项课程,没有开设体育选项课程的学校占16%,这能够说明在新课程实施后较短的时间里,开展体育选项课程的学校数量的比例较高。但是,从我们进行调查的地区来看,开展体育选项教学的学校分布并不均匀。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一般都拥有比较充足的体育场地、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使不同地区高中的体育课程水平参差不齐。

2.学生、家长、教师对体育健康认识的情况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但它依然无法代替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将高考视为高中学习生活的全部目标。据调查了解,高中生中除体育生以外,每天运动的学生仅占3%,而从不运动的学生占92%;家长中支持孩子每天运动的占12%,反对孩子每天运动的占31%;教师中支持学生每天运动的占8%,反对学生每天运动的占9%。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高考中没有体育这一科,那体育就不是重要的,不值得为此“浪费”精力。因此,很少有人主动锻炼身体,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更是对体育缺乏兴趣。这样错误的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和推广是一大阻力。

3.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

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依旧传统,“讲述―演示―训练”的教学过程带有较重的竞技体育气息,无法让学生了解到体育健康教育知识,更无法让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产生兴趣,不符合当代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量,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意义

(1)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实施,是我国改善知识分子身体素质的一条途径。1982年我国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68岁,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却为58.52岁,至1996年,期望寿命达到73岁的时候,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已是53.34岁。知识分子的平均年龄较低,@与知识分子脑力活动过度、体力活动不足有关。所以,国家向学校提出要求,学校教育作为知识分子体育技能培养的必经环节,应该做好组织学生进行良好体育锻炼的工作。

(2)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是为了适应国际健康教育大环境的需要。早在20世纪5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提出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检测身体素质的两类新理论:一类是与运动能力相关的速度、反应、灵敏度以及爆发力等等;另一类是与健康素质相关的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心血管耐力等。将身体素质的理论进一步深化,能够让体育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在锻炼过程中也会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3)现今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较快,精神压力较大,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改变生活质量和保持身体健康的观念也就越来越强,而参加体育运动无疑是让身体保持健康的一种良方。学校重视体育健康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健康的、科学的锻炼方法,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实施是我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重要手段。

三、有效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1.健康课程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充分体现健身性、健美性、娱乐性和民族性,改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的局面,使高中的体育教学具有多重性,其中可包括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竞技教育、心理教育、娱乐教育等,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又让学生在娱乐中收获了知识。

2.健康课程的形式

体育课程的形式,既要有统一性,也要有多样性,一般来说,体育教学形式可以采用三种:(1)项群模块:根据学生的爱好、专长、身体需求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2)学群模块:按照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等特征因素科学分配;(3)教师模块:将教师各自的特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形成不同的教学特色。

3.健康评价形式

作为一门课程,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也应该关注体育的、锻炼的评价,让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量、身体素质都发生好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只有改变传统的观念,增进健康的主线,才能增强体质,从而培养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具有健康意识,从而锻炼好身体,成为身体素质良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2

作者简介:郭琼珠(1959-),女,福建漳州,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92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呈时代性、教育性、健身性、民族性、娱乐性、多样性等多元化发展趋势。武术类内容仍然是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设置的主干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巨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创新和研发为高校教学所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拓展,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选编与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相一致的,构建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健康性与娱乐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体系为我高校教学所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41―03

随着我国体育与世界体育频繁、广泛的交流,近几年来国外竞技与非竞技性的现代体育项目纷纷引进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譬如具有时代特征的街舞、体育舞蹈、健美操;富有挑战性的攀岩、野外生存等;还有国外武技的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击、击剑等对抗性项目快速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笔者从2002―2003年对我国92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已呈现出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史悠久,蕴涵着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品种流派繁多,形式方法多样,集健身、美体、育心、娱乐为一体.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整合、开发和引入教学,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着在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当代体育文化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定位,如何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如何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92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探讨高校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构具有现代体育文化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相融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教材体系,使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更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更具有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为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收集了近十几年来有关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状况的文献资料。

1.2调查法

1.2.1问卷调查法对20多个省市高校体育部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表”,回收92份,有效问卷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访谈法利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部属综合大学体协会议及各类全国性高校会议之机,对各高校体育部主任和有关人员进行面访。

1.3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和常规数理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2.1.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总体现状分析长期以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以当代外来体育、武术、球类为主,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内容呈多样化。各教材内容所占的比率为:当代体育类占22%,武术类占20%,球类占19%,民俗类占14%,体操类占10%,水上冰上类占9%,田径类占6%,田径教学内容的技术性、竞技性强,实用性、娱乐性较差,而逐渐失去丁原有的重要地位,所占的教材比重在逐渐减少(图2)。

2.1.2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现状分析调查显示,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中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从原有4、5个项目内容拓展到14个项目内容,教学内容向单项系列化发展,如:长拳系列;太极拳系列;器械系列;传统拳术系列;对抗系列;木兰拳系列;健身保健系列等。此外,我国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近两三年来也不断引进课堂,如:舞龙、舞狮、毽球、抢花炮等(表1)。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拓展为大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2.1.3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的比率从总体上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武术类、民俗类、养生类)占有相当大的比率(25项,35.710/o),名列当代体育类、球类、体操类前茅。从项目内容设置的学校数量来看,武术项目内容设置的学校多于民间民俗项目内容的学校数量达89.71%,民间民俗类达8.04%,养生类达6.25%(表2),武术项目内容开设的学校大部分在10所以上,太极拳、剑开设的学校甚至达到72所,占被调查高校的78.26%;开设民俗类项目内容的大部分在4所以下,最多的一项毽球也只有8所,养生类项目内容只有两项。目前学校开设内容最多的前六位依次是:太极拳剑、散打、长拳、体育保健、武术器械、健身功法与木兰拳等,由此可见,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中,武术乃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其次是民俗体育的毽球、飞镖。

2.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2.2.1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的开发滞后于外来现代体育课内容如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攀岩等极限性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街舞、轮滑等娱乐性项目;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击、击剑等对抗性项目颇受学生欢迎,开设的学校数和班级数也较多,发展趋势呈现良好的状态。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以健身内容为主,其对抗性、激烈性、挑战性就不如当代外来体育项目明显,能进入课堂的民族体育项目,也大都是武术太极拳类内容,民间民俗的体育项目引进极为重要有限。

2.2.2普通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内容并不具有普及性和实用性从92所高校选择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现状来看,所选择的项目内容基本上能符合普及性,但有些项目内容就缺乏普及性和实用性。如舞龙、舞狮这两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承传下来的,假日庆典活动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就没有实用性。此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内容开设后,由于内容太陈旧又未进行改编,选课的学生少而不能成班授课。

2.2.3对原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的整合与开发我国有56个民族,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上百种民族传统体育,有不少项目聚强身健体、对抗娱乐为一体,如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藤球等适合青少年开展的项目,但在学校体育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中所占的比率为总课程内容之首,但开设的学校少。2)武术类内容在民族传统体育课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武术类内容设置也逐渐趋向单项内容系列化,某些传统武术项目也列为单独一门选项课,打破了原武术课包罗长拳、长短器械或太极拳等内容的状况,使学生对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和多种功法有较为系统的深入了解与掌握。

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的开发滞后于外来现代体育项目,有的项目不具有普遍性,课程内容形如虚设,选修人数少不能成班,有的课程内容只开1、2学期就因种种原因被取消。

3.2建议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应重视对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开发和设置。

2)应确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教材内容筛选的理论依据。(1)选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应注重其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2)选编民族传统教材应注重其健康性与娱乐性原则。(3)选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应注重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选编应有科学的依据,应考虑到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方法、组织形式是否符合运动规律,其健身价值是否符合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其娱乐性是否能使参与者得到情感的体验。而实用性,必须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性、简易性、可行性、安全性、。对于在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有群众基础的娱乐性、游戏性较强的项目可进行改编后在高校里试开。内容应便于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的动作技术和运动技QB的形成,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便于参加的项目。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课程内容开设的条件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以及区域经济、环境条件等等,使教材的选编更有实效性。

3)从所调查的数据上看,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92所高校体育总体课程中所占的比率为34%,但有些传统体育项目课是形同虚设,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数。相对外来竞技运动项目而言,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场地、器械设备、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既经济又便于开展。因此,应充分利用民间民俗传统的体育项目资源,加大力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大课程内容的比率。其教学内容所占总课程的比率,应该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场地设施、经费等情况而定。

4)师资力量、场地设施、教学经费等等不足也是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研发和引入课堂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教体艺,2003.13.

[2]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9]林建华.黄景东.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3,(2):28-31。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1998.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人力资源;体育设施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概念与开发现状分析

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要想更好地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从整体上看,课程内容资源是指可以为教学提供帮助,有利于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则特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具体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可分为两大类:(1)素材性资源,指那些能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组成部分的素材或来源,例如,教学目标、方法及学生的活动方式等。(2)条件性资源,指那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起作用,但是区别于课程本身的外部条件,例如,教学时间、场地、设施和环境等。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还一直以运动技术为主,学生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得不到重视;在教学方法上,过多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采用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教育和师资的优势。

二、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主体,首先,要重视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兴趣爱好与发展需要构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出发点,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传统体育教学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大打折扣,学生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效教学。

此外,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具有双层身份,即教师不仅是开发利用的重要主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自身的经验、态度和能力等将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此外,教师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体育学科专家的开发成果最终需要教师来实施,学生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要增强教师对于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大对体育设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

合适的体育场地、优质的体育器材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必要保证。在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在发挥现有体育设施作用的基础上,努力发掘它的潜在功能,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的各种场地、设施等开展体育活动,如墙面、学校食堂、较宽阔的走廊、空地等。此外,要充分发挥多功能体育器材的功能与作用,真正做到一物多用,实现其利用率的最大化。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足球的球门等。与此同时,体育设施与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也尤为重要,我们要妥善管理场地、设施和器材,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四、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开发校内课程内容资源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资源,不断巩固体育学习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对于校外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充分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旅游等各种户外体育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而是在学校内外、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的,它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学习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各地区、学校条件的差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增强学校特色,彰显教师风采。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4

【关键词】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课程改革

1研究对象

以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八所高校的部分体育老师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进行研究。

2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认知程度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他们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开发的质量和效果。为了了解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认知情况,向教师提供了20项课程资源供选择,包括:1.教师的综合知识2.体育教材3.学生锻炼经验4.竞技运动项目5.民族民间体育6.新兴运动项目7.单个运动技术8.社会资源9.体育类书籍10.专家科研成果11.价值观念12.音像资料13.运动场馆设备14.校外环境15.自然资源16.体育器材17.家长的体育经验18.网络资源19.图书馆和阅览室20.其他。要求教师按重要程度选择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联系最密切的前六位的体育课程资源。

由上图可知,通过抽样调查天津市高校的90名体育教师,与体育课程内容联系最密切排在前六位的选项依次是竞技运动项目76.5%、民族民间体育70.2%、运动场馆设备54.9%、体育教材50.4%、体育类书籍45.9%、体育器材45.9%、网络资源43.2%。部分体育教师在前六位的选项中选择了体育教材50.4%、体育类书籍45.9%、体育器材45.9%、网络资源43.2%,显然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竞技体育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是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部分体育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体育教材排在第四位,为50.4%,可见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材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

而选项中教师的综合知识是7%、学生锻炼经验是12%,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体被忽视,这说明部分体育教师偏重条件性、物质性的资源而忽视素材性、非物质性的资源,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理解狭义化、片面化。

3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对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态度

由上图可知,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对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持支持的态度,其中67.7%的体育教师大力支持,32.3%的体育教师比较支持。可见,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持支持的态度。体育教师只有端正态度,才能参与到课程开发中去,才能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引进教学中来。

4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基础条件

4.1教学思想认识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把握比较正确,86.7%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培养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显示,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正在逐步转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增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这反映出教师对新《纲要》认识的提高。

对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90%的体育教师认为是被教育者,只有10%的体育教师把学生当做教学参与者对待。由此可见,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主体之一,学生的思想、情感、经验、知识、身体状况、体能情况等都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最基本的资源,也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依据,任何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都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最终的落脚点。

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主体的认识上,81.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科专家更具主体地位。由此可见,许多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认识不足,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只是利用而不是开发提供,认为开发提供课程资源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的事,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事。

4.2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关于体育基本理论方面书籍掌握情况统计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体育科研与方法(占被调查人数的46.7%),社会体育学(占被调查人数的43.3%),奥林匹克运动(占被调查人数的36.7%),学校体育学(占被调查人数的33.3%),体育概论(占被调查人数的30%)。

由此可见,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仅限于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几个方面,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要求体育教师作为开发主体,必须具备全面而宽泛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广泛涉猎。

4.3体育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由图可知,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关于体育健康知识方面的书籍掌握情况统计排在前三位的是运动保健学60%,第二位的是运动损伤与防止50%,第三位的是体育康复46.7%,第四位的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36.7%。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排在第四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熟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运动生理特征尤为重要。在科学技术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科间的交叉、综合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体育教师必须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了解、熟悉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心理学以及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努力构建多层面、深层次自身知识结构体系。

4.4任教的运动项目知识掌握情况

由图5可知,体育教师在任教的运动项目中,最擅长的是该项目的运动技术的原理与运用(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6.7%),其次是该项目的比赛规则(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56.7%);而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概况介绍和基本概念排在最后(分别是10%和6.7%)。

5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参与情况

5.1在体育教学中开发体育教科书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0%的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使用体育教科书中的内容,没有对教材进行细致、仔细的钻研,挖掘体育教材的实用价值;而只有36.7%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了部分、深入的研究;50%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加工,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显然多数教师没有重视对这一核心课程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

5.2体育教学中开发体育教科书以外内容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53.3%的教师经常使用教科书以外的内容进行体育教学,有40%的教师偶尔使用教科书以外的内容进行体育教学。这说明现有的体育教科书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从另一个层面说明高校体育教师也在逐步领会《纲要》的指导精神,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知识,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不断创新,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5.3改造竞技运动项目的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38.7%的体育教师会做到降低难度要求,37.9%的体育教师会做到简化规则,36.7%的体育教师会考虑简化技战术,14.3%的体育教师做到过改造器材。改造竞技运动项目的情况在我们的体育课上经常发生(比如,小场地踢足球、三人篮球赛等),统计结果说明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在对竞技运动项目教学时用到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5.4引进新兴运动项目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23.3%的体育教师创编过新的活动方法或练习手段,16.7%的体育教师创编过新的游戏,3.3%的体育教师引进过新的运动项目。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体育游戏、新的活动方法或练习手段的创编情况较多,而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情况则很少。体育教师多是在课堂教学的某一个点进行开发,缺乏系统化的开发

5.5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况

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1〕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7%的体育教师有过将一些民间、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引入到体育课堂的情况,可见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对这一任务完成得不好,以至天津市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没有形成自己的地区特色。

6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思路及措施

6.1更新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开发的前提

新的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是要经过教师的理解、内化后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2〕要想保证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高校体育教师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重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更新思想观念。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作出贡献,进而促进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6.2提高体育教师的开发意识和能力是开发的关键

由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体育教师原有的知识、技能将受到挑战,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创新的意识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积极参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的要求。必须通过进修、教学、培训、科研等方式来更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体育教师的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是关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在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培训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使体育教师掌握先进的课程知识,提高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能力,这是推动和确保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广强.新课程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培

养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4〕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5〕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意

义〔J〕.浙江体育科学,2008,(7):81-84.

〔6〕陈毕栋.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J〕.高教研究,2008,(5):56-57.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5

在研究田径课程内容的历史嬗变时,我们必须对几个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而不致于使研究的重点有所偏离。在我国教育学中,一般认为课程就是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的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所规定和表述的那些教学内容[2],可见,教学大纲在我国实际上执行的是课程纲要的功能。其含义是对教学实施中所要表述的内容及时数、要求给予确定,具有法定性、稳定性的特点;而课程内容一般指特定形态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策略、技能、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学科中的课程内容往往以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下来,具有法定地位,一般不能轻易改变。学生要学到生动的内容,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物化,用素材将课程内容体现出来,可见教材实质上是课程内容的物化形式,使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3]。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教材进行分析,是掌握田径课程内容发展趋势的必要条件。

2建国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纲要的历史嬗变

2.1学习苏联阶段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田径课程的建设,处于“学苏”阶段,体育教师培养课程模式从此抛弃了旧中国采用的美国的通才教育课程模式,完全照搬了苏联以培养“专才”为核心的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因此当时的田径教学计划和教材,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由前苏联移植到我国。田径课程有着浓厚的竞技色彩,就是专门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技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等级。而忽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开设的田径具体教学内容,按照田径运动的竞技项目设置,包括:径赛、田赛两大类,几乎涉及到每个具体的单项。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学习苏联阶段一直延续到60年代初,1963年8月,教育部颁发《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草案)》,这次重新修订与编写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部分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内容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具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4]。具有我国特色的田径教学大纲也诞生了,但不久就进入了时期,田径课程建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2.2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彰显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特色

2.2.11986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

改革开放以来,分别在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共7次修订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纲要),从历次修改的程度上来看,1986年的田径课程内容基本上代表了以前田径课程内容改革的精髓。1986年的田径教学计划,基本上延续了80年代以前的内容,内容基本涉及到田径每个单项,理论部分主要以田径训练理论为主,较少涉及到田径教学,基本以培养“体育专才”的思想为指导来设计田径课程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虽然1986年田径课程内容将不同单项按照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要求,划分了不同类别,体现了田径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田径技能和训练知识,却没有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某种角度上讲,86年田径教学大纲已经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田径课程上应掌握的重点的知识和技能,但还是以“技能本位”为主,从内容的设置上和开设的项目上,只能说改革的步子较小,课程的主导思想没有改变。

2.2.21997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

1997年,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原国家教委组织了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论证,结合中等学校体育改革的实际,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根据此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了1997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大纲中包括课程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3个专题,分别是:“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裁判法、中学田径教学训练与技术原理”;实践部分内容有“推铅球、掷标枪、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跨栏跑”“掷铁饼、三级跳远、撑杆跳高”。

2.2.32002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普修教学大纲

2002的大纲与1997年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上基本没有多的变化,只是取消了1997年大纲中考查项目中的一项即“三级跳远”,证明在课程内容选择的思想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对于2002年田径教学大纲中涉及到的内容还处于“原地踏步”上,这显然已不适应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改革。然而,2001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一文件颁布表明基础体育课程,不仅只是传授体育项目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建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同时以体育内容为载体,进行素质教育。面对这一改革,我们高等体育院校应把培养合格体育师资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建立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体育师资的课程体系以及各学科课程的内容体系。于是在2003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新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次年,我国由对2003年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方案》进行了修改,其中,对于田径课程内容的改革尤为突出。

2.2.42003年和2004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纲要

我国教育部组织课题组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分别在2003年、2004年颁布了新的《我国高等普通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对田径课程内容改革的力度较大,首先田径课程名称改为田径类课程,课程的性质为:“田径类课程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5]。其次,在具体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单项的内容归为一类,例如竞走改为走类,跑的项目归为跑类等等,将一些实用性强、休闲性的与田径运动联系紧密地新兴运动项目纳入到田径类课程中,如: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再次,强调不同项目的锻炼作用和健康性。上述的变化,都充分体现在田径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对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注重田径课程与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将一些与田径运动相关的新兴运动项目纳入内容体系中,使田径课程内容不再只局限于田径运动,而是将田径运动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的素材来源之一(具体见表2)。总之,2003年田径类课程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了田径类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广泛性、时代性;而2004年田径类课程纲要是对2003年的细化和补充,表明:田径类课程内容不等于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排列,是一个多元化的课程,它的内容组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田径运动本身;与田径运动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传统体育项目;与田径运动相关的休闲、娱乐时尚运动项目。

3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体系的变革与分析

课程内容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着紧密地联系,纵观历史和国内外的课程改革,教材的建设往往是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所在。[6]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我国建国后出版和使用的各个学科教材从机构体系和内容的选择方面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教材与我国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之间的不和谐表现得愈来愈明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材也存在这种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体育教育专业与田径课程相关改革进行田径教材的更新,使改革的成果在新的教材体系中得到体现,保证教材的更新成为课程改革的延续与反映[7]。从而进一步对田径课程内容加以规范,提高课程质量,使田径课程内容与教材建设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注:为了表现田径教材变化的系统性,本文参考的田径教材均为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版本)

3.1各个版本田径教材的分析

田径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其教材的建设现状与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关联,从1960年至今,历经了49年的变迁,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全国或地方性教材,还包括一些院校自编的教材,为了体现本研究的有效性,这里的田径教材是指普修所采用的教材,不是专修的教材。从1961年到2001年,全国体育院校所采用的田径教材有:1961年、1978年、1983年、1990年、1994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5年9个版本[8]。1961年,综合北京、上海、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六所体育院校原有的教材和北京、上海体院函授讲义,编写出了体育院校和高师体育院系四年制本科田径教材,这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田径教材,1978年出版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通用教材,这是以1961年版的使用教材为蓝本编写的,1983年出版新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通用教材,两次改版最大的变动就是缩减了部分技术、训练内容,同时增加了教学方法的内容和比重,教学方法内容的比重在1961年、1978年、1990年版分别是22.3%、33.5%、39.2%,呈上升趋势,表明田径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并且紧紧围绕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进行田径教材的建设。虽然在2005年版田径教材教学方面的内容有所下降(占19.41%),但却增加了田径健身和娱乐方面的知识,丰富了田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联系更为紧密(见表3)。

3.2对最新田径教材的评析

2005版的田径教材,删减了一部分内容,增加了田径健身理论方面的知识(9.31%、9.04%),更加详细叙述了田径历史人文类内容,与中学的田径教学更加联系紧密。说明田径教材内容由知识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同时,新版本的田径教材注意学生个人的学习历程,每章之首都提出了“学习要求”,和不同技术发展对人们的精神和思维启示;吸取了当代体育理论和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现了教材的时代性。但是对于目前而言,在新《课程方案》的指导下,出现了不同版本的田径教材,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有1999年、2001年、1998年和2005年等不同版本,由于不同时期的教材代表某一时期的课程改革的精华,因此对教材的规范化应具有指导性意见,这也是新《课程方案》的不足之处[9]。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6

【关键词】阳光体育课程;开发;现状;建议

【abstract】toeffectivelyrealizethegoaloftheschool,throughtheliteraturemateriallaw,investigationmethod,interviewmethod,mathematicalstatisticsresearchmethodssuchastheselectionofguiyangcitysunshine7universitiessportscurriculumcontentresourcesdevelopmentresearch.Resultsshowthatthelackofsunshinesportscurriculumresourcedevelopment,curriculumisnotscience,lackofguidingstudentsextracurricularsportsactivities,sportsculturepropagandainadequate,extracurricularsportsactivitiestherearescatteredandoptionalfeatures,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sunshinesportscurriculum;Development;thestatusquo.advice

1前言:

阳光体育课程不但拓宽学校常规体育课程内容,而且又促进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是两者的优势互补。阳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是对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回应,它对解决学校体育的现存问题,增强学生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2相关概念解析

阳光体育课程是指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体育需求为基础,以学生主动的参与的课内外体育活动项目为形式,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活动。阳光体育课程吸纳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参与项目和时空选择的灵活性,同时又摒弃体育课程选择的单一和局限性等特点。阳光体育课程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包括以技能为主导的学生肢体参与的运动项目,还包括以传播体育文化知识为主的体育课、体育讲座和活动等。

3阳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建设现状分析

3.1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层度不足,课程安排不完善。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是实行“三自主模式”,其中指出了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选择为根本和依据。而目前贵阳市高校平均每所学校设置的体育教学项目数量为13项,而在一些新建院校中开设的体育教学项仅7项。在学生兴趣广泛和多元化的时代这样的体育课程项目数量显得就比较单一,而在省外的一些学校体育开设较好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数量基本到达30多项,甚至更多。这些体育课程内容项目主要是以“三大球”、“三小球”和武术及田径类(体适能)为主,而对于新开发的民族传统类和新兴体育项目类较少,仅个别学校开设了跳绳、哒哒球、瑜伽等课程。

尽管各高校基本上都是以实行了网上选课的形式,表面上看是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性,而课程内容和时间是固定的,不管你是否喜欢,都必须进行选课否则就没有体育成绩,就会影响评优、评先,甚至会因为不上体育课程而拿不到学位和毕业证,所以就出现了某些课程大家都争着选,而有些课程是学生为了拿到学分而被迫才选择的。

3.2体育教学内容的异化及体育文化知识传播的缺失。

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和身体机能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的乐趣,感受到体育的娱乐魅力。而通过调查发现67%的学生都不愿上体育课、反感和厌学,觉得体育课很胀、很累特别没意思。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各高校为了配合教育部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的诸多生理指标数据,而把学生原本喜欢的体育课程变成了大负荷、大运动量枯燥无味的达标课和测试课。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和教师在上课中很少对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很少会降低排球的网高、简化篮球的竞赛规则、增加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等。

传播体育文化知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体育课程不仅包括课内的正式课程,还包括课外的非正式课程。贵阳市高校在正式课程内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体育文化知识传授的较少,尽管部分学校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也提出了每学期都有1―3节的体育理论课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少老师是按照教学大纲执行的,即使有些老师上了体育理论课程,也是让学生看看体育比赛视频或者干脆看一些与体育无关的影视片。而在课外通过专门的网站、墙报、书籍、讲座等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知识方面讲解和宣传更是就寥寥无几。

3.3课外阳光体育课程活动的零散性和随意性。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课内体育活动的补充,对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及学生自发性的体育活动等形式。经研究贵阳市高校40%的学校每年组织2次校级体育活动,40%的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校级体育活动,20%的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校级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主要以田径类项目为主。只有不到1/3院系或者班级每学期都举办2―3的体育活动,项目内容主要以球类项目为主。尽管贵阳市各高校都设有十多个体育社团,但绝大多数体育社团并没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组织好课外的训练和比赛。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规范和完善的比赛、训练规章制度,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尽管每个体育社团都是由挂名的教师指导,指导教师并未对体育社团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课余自发参与的体育活动的人群较少,且以男性为主,存在着季节性和随意性特征,活动内容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以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集体性球类项目为主。

3.4阳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分析。

跳绳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它动作技术简单易学,器材简便,且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深的广大学生的喜爱。贵州师范学院正是运用跳绳这一特性于2012年9月申请成立了花样跳绳协会。花样跳绳是以跳绳为基础,融入音乐、街舞、体操、武术等众多元素为一体的具有健身、娱乐、观赏价值的体育健身项目。协会指导教师长期坚持对会员进行课余训练,目前花样跳绳不但成为学校体育课中学生最喜爱、参与选学人数最多的体育课程之一,而且还把贵州师范学院花样跳绳课程推出校园,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贵州师范学院花样跳绳队先后在学校、贵州省的内文体活动中进行了表演,并在第三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跳绳比赛和2013年中国跳绳公开赛中分别取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花样跳绳已成为贵州师范学院最具有影响力的阳光体育课程项目,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可以看到跳绳者的影子,花样跳绳协会也有最初的十余人组成的协会发展成现在拥有四百余人协会会员的体育协会。参加花样跳绳课程的学生普遍认为,花样跳绳动作可简可繁、场地器材简便,可以在操场、走廊、庭院等再任何想跳的地方就跳,人数可多可少,非常灵活,而且动作优美,还可以配有音乐,非常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丰富的阳光体育课程对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贵阳市高校阳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程度不足,课程设置单一,满足不了学生多元的体育需求。体育课程安排没有完全考虑学生的自身特征和兴趣,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具有强制性和被动性特征。为了完成好学生体质的数据指标体育教学内容呈现出异化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缺少科学系统的指导,存在着零散性和随意性的现象。部分学校在阳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方面做的较好,像贵州师范学院的花样跳绳、贵州民族大学的哒哒球等。

4.2建议。

4.2.1提高教师开发阳光体育课程内容的能力,拓宽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是影响阳光体育课程内容开发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当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拓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职前培训、学术讲座、继续教育以及激发教师的在体育课程等方面的研究等途径来提高体育教师的对体育课程的创新及开发能力,并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拓宽高校阳光体育课程内容。

4.2.2合理安排阳光体育课程项目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各高校教务处和体育学院(部)或公共体育教学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需求特征,根据不同的高校特点、院系学生特征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例如在民族类院校要多安排一些民族类体育课程内容;在理工类院校由于男生较大,应该安排一些男生喜爱的篮球、足球等体育课程;在一些外国语、文学等院校由于女生较多,应该安排一些诸如健美操、瑜伽等塑造形态方面的体育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多元需求。

4.2.3强化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各高校应该加强各体育社团的监督和引导,在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带领下使训练常态下、不同级别和性质的比赛常规化。其次各高校、院系、班级应该定期举办不同级别、类型的体育竞赛,以赛促训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4.2.4多途径宣传体育知识,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是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意识,学生时代正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各高校应该通过体育课堂、墙报、体育书画展、体育知识讲座、校园网络、横幅等途径来宣传和讲解体育的作用、价值、锻炼的方法手段以及奥林匹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来增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昊,傅钢强.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J].山东体育科技,2009,6.

[2]刘洪.基于新课标下阳光体育课程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01.

[3]田菁等.体育教师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7.

[4]于晓东.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体育学刊,2010,04.

[5]王爱萍.高校阳光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08.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7

一、课程界定

本文中的中职德育课仅指《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这三门课程,不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而高职的德育课程仅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暂不包括其他课程。至于这五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展开。

二、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决定》还强调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此之前,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做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的决策,这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紧密衔接指明了方向,从此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现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设置时,实践课时已超过50%,相应的理论教学显著减少。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就开始在公司或车间顶岗实习,其实践课时已经超过理论教学的课时。在理论教学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各门课程的教学课时,才能在整体上满足强化实践教学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高职两个学段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循序渐进,既不能有重要内容的缺失,也不应该有不必要的重复。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德育课程衔接也要服从职业教育改革和强化实践教学的需要。而作为中职和高职教学内容衔接的特例,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的一体化构建正是为满足职业教育改革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二)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现实要求

2005年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给出了指导意见,特别是教育部在2011年《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意见》还指出“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划分还不够准确,内容安排还不尽合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交叉和脱节的问题。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作用,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尤其需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大学和中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特例,中高职贯通教育德育课程的衔接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学德育有不同的侧重点,主题可以重复,但不能简单重复,中高职贯通同样也是如此。中高职贯通的五年时间是一个学段,是一个整体,除了少数贯通班学生是在中职高职一体化的学校内完成学业外,多数中高职贯通班学生前期在中职学校学习,后期在高职院校学习,这看似两个学习阶段,其实是首尾相连、中间不脱节的整体。说白了,就是把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段并为一个学段,既不是中职又不是高职,同时既是中职又是高职。这需要辩证地理解和看待这些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因此,如果五年的学习内容不能有效衔接或者简单重复,既不符合教育学规律,也没有遵循心理学规律。为适应这种发展要求,教育部提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课题,而中高职贯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是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成了当务之急。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接收“三校生”(中专、职高和技校毕业学生)入学,这种情况必然要求高职阶段的一些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在中职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忽视前期的中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如果教学内容重复,难度降低不说,更主要的是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反过来如果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基础缺乏,学习有压力,学习负担过重,同样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放弃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也不好,没有完成教育目标。针对当前中职和高职德育教学内容之间的问题从教材内容来解决可能性不大,但是中高职贯通本身就要求课程设计一体化,德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在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其中课程内容的衔接处在核心地位。中高职课程结构能否科学合理地衔接,直接关系到中职与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能否有机统一,能否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正是中高职教学内容衔接的根本目的所在。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要充分认识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内容,深刻了解并牢牢把握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有效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达到完善职教体系,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中高职德育贯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雷同

课程雷同是指两门课程之间大部分内容重复或相关度很高。如中职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和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属于雷同课程,仅看名称就非常明显,虽然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修养就研究范围而言差异很大。这种内容重复多且名称类似的课程显然不符合中高职贯通的教学要求,不仅德育课是这样,其他专业课也这样。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现在还要重新学习一遍,不仅老师做了重复工作,也耗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并且适得其反,因为缺乏课程内容的新鲜感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学习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也是中职和高职德育课教学内容衔接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二)内容脱节

内容脱节是指德育教育的一些内容在中职和高职都没有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但又是德育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常明显的例子是在中高职阶段德育教育中缺乏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由于中职和高中的学段相当,高中阶段都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还要会考;而中职就没有历史课程,高职也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高职没有相关内容的课程,这样就出现了在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段都没有历史课程这种局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因为中职没有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在高职就增加这方面内容,因为在高职课程体系中也没有给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留出位置,即这个问题在现有中职和高职分开的情况下没有解决的办法。

(三)内容交叉

比较当前的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不难发现,还存在很多内容交叉的地方。像第一种情况课程雷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交叉。因为课程重复不可能是两门课完全重复,现在高职的两门思政课教材与普通本科使用的教材就完全一样。这里的内容交叉是指同样的内容或知识点中职和高职都出现,只是说法和侧重点不一样而已。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职和高职内容中都讲到了,原来的高职教材对此交代比较详细,2013版的教材已经删去了很多重复的内容,这也是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工作的推动下取得的进步。另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职和高职同样都有相关论述,这就是内容交叉。

(四)课时不足

根据现有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中职的三门课都是一学期完成,一般每门课是36课时,三门课为108课时。而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般是3学分48课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般4学分64课时,这样没有贯通前的总课时是220个课时。中高职贯通实施之后一般来说要缩减部分课时,不仅因为学习时间已经缩短了一年,而且一体化设计中高职贯通的德育课程体系也必然要求删掉一部分重复内容,这样必然会出现德育课时的减少。如果德育课还保持原有课时总量,在学习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必然会减少专业课理论的学习或实习实训的课时,这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特点有冲突,也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精神相违背。至于中高职贯通德育课具体要减少多少课时,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

四、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途径

针对上述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面临的四个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调整课程

对于课程雷同的问题可调整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的设置。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拔高,而不能是简单重复。对于贯通教育来说,重复的内容去掉,剩下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低年级(比如中高职贯通班的一、二年级)学习,也可以在高年级(比如在中高职贯通班的三、四年级)学习。例如关于思想道德一般知识部分适合在中高职贯通班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学习。低年级之所以学习一般道德基本知识,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这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可以对学生产生更大的作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职业道德的教学要放在他们学习的后期实施。因为这些学生进来时还没有面临就业的问题,而学习后期很快就要毕业走向职场,所以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紧迫的。

(二)补充内容

针对中职和高职分开教学时没有讲授而又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无疑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这种补充并非单独增开这门课。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将这些内容嵌入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增加德育教学内容的容量。就目前中高职贯通教学的实施来看,这是比较可行的,而且使得德育课程衔接非常紧密。例如中职高职都没有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础就要求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这门课就会容易很多;但是没有近现代史的教育学习,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就会很吃力。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因此,在没有开设近现代史课程的情况下,《概论》课的老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准备较为充足的近现代史知识,不仅丰富了上课内容,也会使比较抽象和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中高职贯通的模式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平台和便利。中高职贯通德育教学内容的衔接就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内容吸收进来,形成完整的中高职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以前中职和高职都没有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不足和缺憾。如上海某高职院校在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时采用模块式教学,把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整合成一个模块,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之中,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方案是开设选修课,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修,这也是弥补前面没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也要看到这里存在一个覆盖面的问题,因为一门选修课没有强制约束力,可能只有小部分学生选了,大部分没有选。这个方法虽然比较全面深入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但是覆盖面毕竟有限。

(三)重组内容

对于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中都有的知识点,如何做到有机融合,既不重复又不脱节,这是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要认识清楚内容交叉到何种程度,没有对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的认真梳理是很难做到的。不像课程重复那样,一看名称就知道两门课程是否重复。内容有交叉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既然中职已经讲了这些内容,那么高职阶段如何讲,这是绝大多数高职教师所没有想到。因为他们对中职的内容不熟悉,开的什么课也不了解,少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学校有这方面的优势,这些学校的部分老师就同时兼任中职和高职两边的课程,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但是有很多老师不愿意两头上课,这样备课量大增,工作太累。另一方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院校现在又太少,其他老师即使有尝试的愿望,也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基于这种现状把中职和高职的德育课程有机融合,设计出一体化的中高职贯通的德育课程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有的学校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创新的尝试[2]。

(四)调整课时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8

关键词: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开发与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目的在于探索具有高职体育教育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体育课程的优化整合。为此,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开发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体现出体育教学的职业面向功能,创造性地搭建富有基础课性质、专业课性质、娱乐体育为一体的专门性职业体育课程。同时,挖掘存在于我们身边、同学中间的部分易于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族特色、民间体育活动,并将这些活动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形成一整套具有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就目前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内容改革进行专题分析,以便为进一步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式,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技术能力训练、课外体育活动比赛及运动队训练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从而为专业建设服务。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问卷以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农牧一线在岗职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3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4.6%。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创新

1.建立“课堂教学、运动训练及课余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据我院近三年统计,有47%的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目标;82%的女生甚至根本不喜欢、没有兴趣;86.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一下,对所安排的内容兴趣不大,感兴趣的项目参与,不感兴趣的仅仅是被动参加,有近84.6%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较多,教学、生产实习实训任务较大,对体育课无暇顾及,更谈不上系统学习。总体来看,91%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单调、枯燥,体育课堂内容均是被动接受。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创建出适应我院学生特点,适合学院示范校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非常迫切。调查发现有76%的学生在学习中最认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快乐、趣味性体育情感模式,因此,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了“课堂教学、运动训练及课余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2.把“体育教学融入生产实训,课堂搬到顶岗实习单位”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有60%的学生认为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有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要求,36%的学生反映在顶岗实习中有相关体育的比赛和活动,79%的学生认为需要在生产实习中进行体育锻炼,有52%的学生认为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需要有体育老师指导下的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与标准,掌握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制定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目标、计划、内容,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把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使“工”与“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职业技能”共同递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初步构建了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

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体育课建设的新载体,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示范校课程建设中,将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运动锻炼的手段、实践教学相融合成为了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新的着力点。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开发

1.针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设置学年课程内容

有60%的学生认为素质项目对所学专业身体素质要求最有帮助。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体育心理、生理教育课等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身体素质为主。课堂设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重点掌握1-2项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掌握疲劳的恢复调整、劳动损伤与预防等相关理论。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主要以“工学相交替”、“技能递进五段式”、“季节轮岗”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要求开设专项体育选修课和职业体能训练课,突出专项体育素质,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2.课程类型的设置与分类

(1)必修课。新生必须在第一学年完成健康体适能学习任务,获得“通过”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规定学习内容有基本身体素质训练、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

(2)选修课。主要以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形体课、体育舞蹈等项目为主,各项目均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喜爱自主选择。

(3)职业体能训练课。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练习内容。

3.教学内容的整合

(1)整合与专业技能动作方式相近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职业工作身体行动方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内容。比如:兽医专业和动检专业,由于专业特点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躬身操作,就应该结合职业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下肢支撑能力、左右换站立耐久能力等,以提高他们对今后所做工作的职业适应能力。经济管理和计算机专业,根据其运动特点,重点发展手腕、上肢和躯干的力量和耐力,以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2)整合与专业技能反映特点相近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根据职业技能反应的特点需要,体育教学中选择与职业技能反应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职业反应能力。比如:畜牧机械专业,在加强上下肢配合的同时,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听信号或看信号迅速反应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特点的需要。

(3)技能技巧项目与游戏的整合。由于技能、技巧项目在教学时单调、枯燥,如果和游戏组合在一起就显得丰富而活跃。如篮球运球单元教学,教师可根据篮球运球技术的特点创编游戏运球接力,把运球技术的要领和游戏整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既提高了奔跑能力又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基本技能,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4)整合预防一般职业病生成的教学内容。这种内容是在认真研究职业病生成的特点和人体生理解剖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职业病生成的原理,强化有关骨骼、肌肉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比如:文秘、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由于经常伏案,低头工作,容易造成弓肩、含胸、驼背等职业疾病,那么,体育课就应该多采用一些俯卧体后屈等动作练习,此外,教学生多做扩胸、体转、体侧等练习,以防止职业疾病的生成。预防职业病,还要教会学生自编徒手操等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创造性地编排各种徒手体操、防止职业病的生成。

(5)整合缓解职业性疲劳的教学内容。从长远观点看,就是要掌握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且能够经常坚持,要采取身体放松和精神放松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掌握1-2种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4.单元计划构建框架

各单元计划包括课时学习目标、理论知识、动作技术要领、技术动作的整合、竞赛、游戏等运动形式、运动安全知识、评价指标几个部分。

(三)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创新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根据体育课程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根据学院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职业岗位需求,创建新型的教学方法体系,引导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1.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分层次教学法。按照专业建设和岗位能力要求,体育课程分为体育综合素质课、选修课+体能训练课、俱乐部体育活动课、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四大模块内容。对不同体质、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在选修课程中进一步把该课程分成2-3个水平层次,因材施教制订相应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授课计划等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和俱乐部(各单项运动健身协会),教师依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水平层次进行重点辅导,考试也采用分层考试的形式,促进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运动健身技能的提高。同时针对有需求和特长的学生群体,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等运动队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运动技术和成绩。

(2)专门性教学法。根据职业活动对身体素质、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特殊要求,针对专业特点,选择与职业活动相似的辅或针对性练习,提高职业活动时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发展颈、肩部、上肢力量、指碗灵活性和静力性耐力素质。如采用肩部的拉伸、柔韧性练习和指关节操等方法。

(3)网络自主学习法。该方法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手段,面向所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生。通过校园网建立教学健身辅导站,将电子教案,部分健身技能视屏教材和讲课录像置入网站,学生根据大纲内容和个体需要,自主学习与自主健身实践。该方法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达到了课内外一体化互动的教学效果。

(4)学生互导法。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健身技能,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自然环境锻炼法。主要采用与自然条件相似或相近的环境,如爬山、野外训练等方法提高机体的适应力水平和抵抗职业活动特殊条件的不良影响。

2.课程组织形式

(1)“三自主”选课模式。学生自第二学期起,按照体育教研室规定的授课内容和时间范围让学生不分专业、不分班级、不分年级,可凭个人的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层次,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以专项体育为内容、在具有专项特长的教师指导下的专项班课程组织形式。形成了以专项教学组教师为主导、专项教学班为主体、学生专项协会为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专项教学模式。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必然延伸,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自主锻炼的能力,建立课内外紧密结合,以课堂带课外,两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陶冶,将给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真正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得课外成为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课堂。据调查有68%的学生希望课外活动时间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因此,有教师指导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了体育课的时空延伸。课程教学中,课堂注重方法与技能教学,课外注重实践与运用体验,并通过指导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和实施课内与课外统一。加强早操、课间操的管理,制定两操管理考核办法和学生的体育成绩挂钩,对促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尤其是第三学年学生没有体育课,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一个学分的规定,推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围绕高职院校职业的特点,突出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在评价范围上,不仅停留在体育课上还要向学生课外活动、课间操活动拓展,以学生在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以及身体机能发展为依据,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形成。据调查我院学生有56%的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最合理,有30%的学生选择集体评价,只有14%的学生选择自主评价。因此,需要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1.体育成绩的考核内容

学生的体育成绩从理论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包括创新能力)、出勤情况(包括体育课、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出勤情况)、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并重。

2.综合评价的方法

综合评价体系反映了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和技能状态,将体育学习的结果评价与体育过程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看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和上课的认真程度,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学习行为、表现、体育参与能力、锻炼后的技能变化、合作和交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向过程化、弹性化、综合化转换。

(五)高原民族民间和休闲娱乐性体育内容的融入

1.高原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

高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取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由于多民族聚居,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些共同喜爱的体育项目。因此,探索和挖掘传统体育和现代流行休闲体育项目并将其融入体育教学过程已实在必行。它满足了学生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内涵,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灵活化、特色化。

2.休闲娱乐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发

现代休闲娱乐体育是一项深受高职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进行运动的积极性,满足对健与美的追求。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和“健康第一”“以职业岗位素质”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围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建设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专业特点、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特点的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以社会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为三个基点,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置及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加强体育课程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改革,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对深化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提升体育教学内涵质量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歌声.“课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2).

[2]李力.高职院校自助式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9,(12).

[3]陈勇.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纲要的理论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3,(7).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9

关键词:教育技术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中学教育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试行版)的颁布和实施,全国性的课程改革浪潮正在进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制约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因素。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属于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构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素的来源。昆明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很多体育工作者对课程资源缺少认识和利用的能力,从而造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单一、枯燥,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对重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内容资源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昆明市四所重点中学的初二、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详细查阅有关课程资源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两份,分别对4所重点中学的体育教研组组长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发放4份,回收4份,回收率100%;学生问卷的发放采用整群抽样法发放752份,回收735份,回收率97.7%。

(3)访谈法。与重点中学的体育教研组组长及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掌握该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相关资料。

(4)定量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13.0和excel2003等应用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5)对比分析法。对昆明市重点中学的初二和高二的男生和女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年龄、性别因素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影响。

2研究结果与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属于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构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素的来源,如体育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态度,各种身体练习以及学生的经验等要素的来源。

通过调查,76%的学生认为,现行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经过卡方检验,初二、高二人数的p=0.019<0.05,在0.05水平上,从年级角度上看可以满足需要和不能满足需要的学生人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二多于高二,说明高中生对于现行体育教学要求的更多;男生、女生人数的p=0.003<0.01,在0.01水平上,从性别上看可以满足需要和不能满足需要的学生人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多于男生,说明男生对现行体育教学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体育内容。

表1现行体育教学内容能否满足学生需要统计结果(n1=358,n2=377,n3=366,n4=369)

注:*代表差异显著,**代表差异非常显著

2.1重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由表2可以看出,通过调查得知四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以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戏、定向运动为主,羽毛球、排球、舞蹈、健美操、武术、体操、围棋、网球、壁球等项目也在开展。a中学开设了围棋,D中学开设了网球、壁球。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仍然占主要位置,新兴的体育教学内容已经受到关注,如定向运动、舞蹈、健美操、围棋、网球、壁球等,并逐渐走进中学体育与健康的课堂。可见,昆明市重点中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置上越来越丰富多彩。相对来说D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置多样,新兴运动项目较多;而C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比较单一,新兴运动项目较少。

表2四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统计结果

注:1代表已经设置的内容,0代表没有设置的内容

2.2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形式、内容现状

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体育与健康活动课和理论课,其中体育与健康活动课又包括游戏练习形式、组织比赛形式、新技术学习形式、身体素质训练形式等。

表3不同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形式统计结果(n1=358,n2=377)

注:*代表差异显著,**代表差异非常显著

从性别角度看,男生、女生最感兴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形式差异不显著。因此,从年级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形式分别是游戏练习形式、组织比赛形式。经过卡方检验,组织比赛形式p=0.007<0.01,在0.01水平上,初二、高二人数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初中生年龄小,对抗性心理强,偏向于组织比赛形式;理论形式p=0.035<0.05,在0.05水平上,初二、高二人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初二学生渴望理论知识的学习,想掌握更多体育知识,而高二学生因为已经掌握各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因此,对于理论学习感兴趣程度低。对于游戏练习形式、新技术学习形式、身体素质训练形式p>0.05,不在0.05水平上,初二、高二人数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3种形式不受年龄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程度,合理的安排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做到学与玩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娱乐中学到知识与技术。

由表4数据可以看出,球类运动比较受学生欢迎,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网球、健美操、体操、游泳等内容受欢迎程度偏低。经过卡方检验,田径、网球、游泳p>0.05,不在0.05水平上,男生、女生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篮球、羽毛球、游戏、乒乓球、足球、排球、舞蹈、武术、健美操、体操p值在0.05水平上,男生、女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男生偏向于力量性较大、对抗性较强的内容,如篮球、乒乓球、足球等;而女同学偏向于娱乐性强、韵律性较强的内容,如游戏、健美操等。

表4不同性别的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统计结果(n1=366,n2=369)

注:*代表差异显著,**代表差异非常显著

2.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造现状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各学校都有针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将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改造。见表5的数据,三所学校对现有的项目进行简化规则、降低难度,如简化排球比赛的规则、降低排球网的高度、缩小排球场地的大小等;还有两所学校对教学内容有所改变,如游戏练习形式、分组比赛形式完成100米跑的练习。a和D中学在运动项目改造方面做得很好,而B和C中学项目改造就比较单一,并没有将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充分利用。

表5四所中学现有运动项目改造现状统计结果

注:1代表改造,0代表没有改造

学校也根据需要增加体育内容(见表6)。被调查的学校都有引进新兴运动项目,如定向运动;还有部分学校是传统体育学校,开展学校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如C中学开展围棋,D中学开展排球。通过调查发现四所中学中,15.9%为少数民族学生,学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很少,而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C中学也仅仅有武术项目。

表6四所中学增加体育与健康内容资源现状统计结果

注:1代表有,0代表没有

3内容资源拓展与利用

3.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昆明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授课中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这样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造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发挥创造性思维,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拓展出学生需要的运动项目,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简化规则

运动项目中存在很多竞赛化规则,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繁琐的、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不容易掌握的规则删除,使规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降低难度

目前,运动项目成人化,对于水平四、水平五的青少年来说很难完成。可以采用降低运动器械的高度、质量,改变场地距离等方法降低运动难度。

(3)改变内容

单一的运动方法既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去掉陈旧的、不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游戏或者分组比赛等形式进行练习,在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提高了集体协作的能力。

3.2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将新兴运动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可事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哪些体育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情况,然后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条件资源等,拓展与利用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运动项目。这方面四所中学开展的较好,如定向运动、网球、壁球、健美操等。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可提高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式,促进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等。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对运动项目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内容调整,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求。

3.3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形式多样,例如,苗族的跳竹竿、佤族的打陀螺、彝族的摔跤、白族的跳山羊、藏族的双人拔河、傣族的打滕球等,这些项目具有良好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值得借鉴到体育教学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环境因素、条件因素、学生情况等拓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为新课程提供更有趣的课程内容资源,同时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新课程改革与建设。

4结论与建议

四所中学76%的学生认为,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学校已经将新兴运动项目拓展到课堂中,如定向运动、舞蹈、健美操、围棋、网球、壁球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15.9%,但学校尚未根据这一有利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对此,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将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2)将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新兴运动项目引入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可提高知识与技能,掌握学习方式,促进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等。(3)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拓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促进新课程改革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22.

[2]刘坚,王德义,明庆忠.云南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与产业化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18-20.

[3]兰雷.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24-25.

[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R].2006.

[5]王妍.昆明重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拓展与利用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

[6]GaryDessler.HumanResourcemanagement(7th).prenticeHall,inc.newjersey,1997.

[7]williamsonpJ.Corporatisminperspective.LondonSage,1989.

[8]wiley,C.incentiveplanpushsproduction.personnelJournal.august,1993.

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的事件频繁出现,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高职院校突出导向和技能学习的教育模式中,对学生生命关注的缺失更是严重。学生的生命状态更是让人担忧。高职类大学生是大学生族群里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对高职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是生命教育得以实现的核心环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高职院校学校教育的改革应从生命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的构建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将围绕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为核心,从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几个方面来开展。

1、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必须在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导引下来实施。目前,针对高职院校整体的教育培养模式,其本身的课程目标体现出注重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和学科结构的完整性,不注重学生个体生命完整性的特征。生命教育在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中所占比例欠均衡,具体表现为过于偏重学生的自然生命,轻视学生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例如,在目标的设置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份量过少。虽然,高职院校从总体的教育目标表述中一直强调“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等等,“以学生为主体”及“全人”等与生命教育相符合的教育理念,但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很少将学生个性生命的差异性融入课程目标之内。

高职院校在课程目标中设计生命教育内涵的表述上,体现出抽象和宏观的特征。目标的表述关系着课程实施的全局,制约课程实施过程,决定课程评价的展开。抽象而宏观的表述往往导致课程实施流于形式。尤其是生命教育课程本身内容的抽象性质,需要具体分层次的目标指引。因此,高职院校在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应从生命教育的三个层面,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及个体生命出发,分层次表述。

2.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还不稳定,通常是针对突发事件选取内容。在课程的选择与组织上的缺乏规范性和计划性,体现出高职院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

2.1课程内容的选择

结合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原则,高职院校在对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生命教育的宗旨为核心围绕自然、社会及个体生命三个维度来决定课程内容。

自然生命维度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涉及到保存和发展生命多个方面的知识。主要涵盖意识生命自身以及保存生命安全和发展的知识。意识生命包括懂得生命的起源和本质等,保存生命安全是使学生对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的维护和关怀意识的养成,以及生命保护常识与技能的习得等方面的知识。生命发展指懂得在现有的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生活,懂得反思生命。通过对社会生命关系的理解与体认的学习中,学会欣赏、尊重、宽容、学会共同生存。具体内容涉及学会与自己和他人交往以及学会在环境中生存的相关主题。这个层面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着力点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暴力,有自杀、伤害他人的生命等;在个体生命维度,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对个体生命的情感态度,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对个体生命的个体生命的发展动力是情感态度,生命发展离不开对生命的热爱,只有热爱生命的个体才会珍惜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对生命的热爱是最为重要的生命情感与态度。人对生命的敬畏感是热爱生命的一个重要体现。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尊严和神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生命教育应让学生经由爱学会让学生热爱普遍的生命,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寻,鼓舞学生走向光明人生的信念。

2.2课程内容的组织

在课程内容组织上,考虑如何将生命教育的宗旨融入到课程当中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一般而言,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有渗透课程和单一课程。渗透课程是将生命教育基本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式地实施生命教育。单一课程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独立的系统课程体制。单一课程组织形式可以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完整地呈现。它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将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按年级、学期等形式划分层次和单元的形式组织。单独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比较理想的选择,也是在生命教育不受重视的背景下最好的强化突出的方式。但是,单一课程的生命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容易导致生命教育形式呆板。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以技能培养为根本目的的课程体系中,单独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可能落入形式化的教学。

渗透式课程组织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维度和方式思考生命问题。生命教育需要各个方位的配合,学校教育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身上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有益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问题。但是,这种课程组织缺乏连贯性,需要全校教师的相互协调。教育的效率低于单一课程的组织。此外,这种课程组织形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懂得如何将生命教育与学科结合,渗透式就变成了拼接式。这样反而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负担,愈加远离了生命教育的宗旨。

在具体组织课程内容时,第一应该考虑的是内容的衔接性。课程内容在不同学龄阶段要具有连贯性,且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展开。第二,应考虑课程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各种课程设计形式都各有利弊,应在高职院校内结合起来实施。最后,高职院校组织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时,结合学校和家庭的资源、学生的现实情况、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及具体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课程。学校经过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本校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选择并组织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完成了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根据高职院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渗透性和单一课程各有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实践生命教育。

3.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目标的实施的程度,是通过系统收集学生的相关学习行为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行为进行分析处理后,根据课程目标预设标准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可以为新的课程提供建议,以增进教与学的水平等。生命教育课程注重生命情感的体验及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追寻。然而,由于我国教育体系中认知本位教育的影响,课程评价基本上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外显的行为方式来判断课程的优劣。这种固定模式极其容易引导生命教育的课程评价偏向远离生命教育宗旨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课程评价应尤其注意知识本位的课程评价的影响。知识本位的课程评价适合于一定时间内掌握部分系统知识量的评价,不利于人的终身发展。生命教育课程关注生命的价值、意义、关注学生的终身幸福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大多是内心的体会和超越。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课程评价以生命教育的宗旨为核心,强调体现真实性的评价,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在评价的形式上,应该尽量避免将教育结果进行简单化处理,可以采取如录像录音、观察记录、活动心得以及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来判定教育结果。

在生命教育课程评价原则上,第一是要坚持多元性原则。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了不能用同一的方式评价,因为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尊重生命。作为一门内容主题广泛且灵活的课程,应针对不同主题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第二是要遵循个体经验的原则。生命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在其变动的过程中,生命在不断的进行着有意义的体验,在这一体验过程中使其生命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激发其生命的情感,从而促使其生命的意义得到延伸。那么生命教育课程就应考虑到生命的体验性特征,以便为学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成长提供最真实性的场景,使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成为学生展现真实生命的过程。第三,要注意整体性的原则。生命中的知、情、意、行是不可分割的几个部分,因此在评价的时候要以学生的生命知识、生命情意、生命意志和生命实践等几个方面的整合为基础,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评价时必须兼顾到学生生命的每一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实施是课程计划的落实。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存在着缺乏持续性,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这些现象浅化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首先,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政策保证是关键因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应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制定定期的评估,并利用行政资源整合民间团体与个人的力量配合推动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等政策来保障生命教育的实施。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如果缺少政策保障,仅靠教师和学术机构、一部分地区和高校来推动是不够的。政府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承担起责任,认识到生命教育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加强对高校生命教育的政府干预,确立起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制度合法性。此外,学校层面也需就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学校在生命教育的实施计划、课程构建和教材编撰、主题活动开展方面,应有制度化的保证。例如,在台湾地区,学校的生命教育政策中有定期举办各类生命教育主题的研讨会,聘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做专题报告,鼓励教师从事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研讨会论文、研究成果均编撰成册等方面的措施。正式学校、政府等各方面政策的合力推动,才使得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课程的蓬勃发展。

其次,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聚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合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在其中要发挥生命教育的引导作用,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及社会的教育资源。从在社会上营造珍惜生命、积极组建爱护生命的社会氛围,鼓励与推动各种有关生命教育团体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要注意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高职院校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因为受到社会上消极思想的影响,营造珍爱生命的健康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三、生命教育师资的建设

生命教育师资建设是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对生命的意识和关怀的看法决定着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影响者,高职院校实施生命教育,需要注意在教师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只有注重提高教师本身的生命素养,培养教师的生命意识和关爱情怀,生命教育的实施才能得到保证。然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是对本专业理论和技能较强,这种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生命教育的实施。

作为生命教育的实施者,教师首先自身就要有一种对生命的关怀意识。只有具备生命意识的教师才会欣赏学生和关怀学生,才能主动为学生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只有具备生命意识的教师才会善于感染学生,才会善于与学生交流感情,只有具备生命意识的教师,才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从而去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美好。因此,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教师应有不断完善自己生命教育的能力,他们只有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幸福体验与生命价值实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分享生命的体验。其次,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专职教师要对生命教育要有一定的研究,只有对生命教育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便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最后,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情况,经常提供教师相关知识更新培训的机会,使教师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建构是高职院校展开生命教育实践的核心高职院校学校教育的改革应从生命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的构建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然而,同时生命教育的实施又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全方面的关注,其中学校教育应作为核心环节统整各方教育资源实施生命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的分析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在实践层面反复思考生命教育更加有效的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萍著.生命教育的本体及其三个维度[m].北京:中华书局,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