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走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7:23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1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乎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平台。随后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已经回落至60美元以下。2006年前8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一年均价上涨21.1%和21.0%;然而9月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期,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他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但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原油价格走势和近期仍然处于高位价格状态。

5、全球通货膨胀适度变动不明显

200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为控制通货膨胀,主要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紧缩货币的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加息、欧洲央行则一年内五次提高利率。目前,全球利率水平比2004年明显上升,有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扬。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2006年年底以来,受暖冬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综合影响,石油价格显著回落。在世界总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升幅有望减弱,从而为抑制物价上涨做出贡献。由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物价上涨将不太显著,而发展中国家价格涨幅则有加大之势。

6、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利率水平趋同

2006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在美联储不断频繁提高利率的带动下,欧洲央行也有规律地升息以保持物价稳定、避免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但是,进入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经济走势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走软势头明显,如果继续收紧货币,则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威胁金融稳定。而且,目前美国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仍需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下半年,如果经济走势明显恶化,美联储极有可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采取分步连续降息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欧元区经济景气仍保持上升势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热情正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德国提高增值税,将拉动该地区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欧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将继续适时收紧货币。同时,日本央行也表示将根据经济情况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之间的利率差将显著减小。

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1、关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伴随房地产市场退潮,美国经济2006年增势明显放缓。2007年,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目前房地产的降温幅度还处温和尚可调控,对经济未形成严重冲击。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如果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继续维持相对低水平,那么房地产市场动荡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将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打击消费和投资,延缓经济增长步伐。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连续增长是此次世界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欧洲和日本乃至东亚及拉美等地区的增长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近两次的经济周期运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后,私人需求增加,企业投资活跃,会逐渐拉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回升,并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欧洲仍处于结构转型期,需求增长受限;而日本刚刚呈现复苏迹象,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所以都无法承担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将相应牵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世界的经济回升进程,从而给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隐患。

2、美元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近几年,虽然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未消除,反而有所加剧。主要表现就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200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的贸易赤字持续扩大。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653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485亿美元。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基本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联储从2004年起连续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的高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差不断加大。加之美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的流人,从而以资本项目的盈余适当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减速,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很有可能是不断降低利率以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而滑入衰退边缘。一旦美联储停止升息,甚至转而降低利率水平,美元贬值速度就会大大加快。由于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加快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步伐,从而引发资本的外移和美元进一步贬值。美元缓慢长期贬值有利于逐步减轻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促进国际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如果美元出现快速大幅贬值,则将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冲击。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态势

从2006年年末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显著回落。进入2007年,受暖冬影响,需求增长有限;加之库存充足,因此油价继续滑落,曾至50美元的低点。总体上看,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石油需求上升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抑制油价的上涨。但是,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也很难长期维持低水平。由于前几年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方一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短期内,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提高,这种供应的刚性对价格的波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如果油价一段时期内偏低,将影响生产国的利益,可能引发生产国联合限产。此外,除气候和自然灾害外,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伊拉克战后局势一直欠佳,短期内难以恢复稳定局面;而围绕伊朗核设施的争端仍在持续;其他石油生产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也时常出现动荡。总之,石油价格的每一次大幅波动,都会干扰经济的平稳运行。

4、国际游资规模扩大,流动方向变幻莫测

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国际范围内资本赢余和财富也相应不断扩大。尤其是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的高企,使得石油输出国以石油美元形式积累的财富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累积了大量的外贸顺差,这些都使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资本显著增加。这些资本除消费以外,如石油输出国通过进口大量的产品平衡了其石油出口方面的盈余,很大一部分则投入国际商品、外汇、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由于这些资本规模庞大,逐利性和流动性强,其针对某一市场的集中和频繁进出,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逐渐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从而引发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动荡,并波及其他商品和资本市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进程。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挑战

面临主要问题是:一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二外汇储备过快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趋势;三巨大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受阻;四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等。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建议

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和调整。具体为:

1、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尚好,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我国应利用此有利时机,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严格限制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适时进口我国经济发展急缺的石油、矿产等资源,适当控制贸易顺差,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随着美国经济的走软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美元兑欧元及其他货币总体上将进一步贬值。我国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动态,在美元每次阶段性回升时,调整外汇资产比例,适当增加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持有量,以避免美元资产过多而引发的被动局面和资产损失。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一是力促美欧放弃对我出口的歧视性政策。美国、欧盟是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对其高级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先进装备、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原子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美欧的外交关系,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关系,另一方面要多作美欧高技术企业的工作,通过

这些企业向其政府施加压力,放宽对我高技术出口限制。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三是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旅游、留学等消费。

4、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控制出口增长节奏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五是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在占领市场方面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出口数量激增,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引发强烈反弹。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采取必要的出口限制措施。

5、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要借鉴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加工贸易投资重点是:一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二是最后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欧被动配额出口产品。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2

美、英经济是大“L”型

作出这样判断的根据主要是两条。首先,经济振兴计划的主旨是刺激需求,就是希望增加美国居民、企业与政府的支出,但美国经济早就是负债经济,目前美国的对外净负债已近4万亿美元,而美国所消费的物质产品已经有40%需要依靠进口,所以,与其说是美国政府要刺激本国国内的需求,还不如说是美国政府必须首先刺激国际投资人购买美国金融商品的需求,否则美国政府就得不到钱来购买海外商品。由于美国是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有毒”金融资产高度集中在美元,国际资本正在酝势要离开美元。根据近日美国财政部刚公布数据,去年10月份美国长期资本流出已有4亿美元,11月份则激增到217亿美元,虽然11月的总资本流入还高于当月贸易逆差。但是二者的差值正在迅速缩小,一旦资本流入开始小于贸易逆差,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就会流产。从今年看,美国政府将增加的两万亿美元国债很可能在国际资本市场找不到买主,至少是多数卖不出去,最后就会被逼走到增发货币的道路上来,最终会毁掉美元的信誉。现在很多人都在比较1929~1933年大危机与目前美国经济危机的区别,我看最大的区别就是当年危机的背景是美国有严重生产过剩。而今天则是严重的生产不足。所以罗斯福新政能够通过刺激需求而成功,而奥巴马新政则是注定要失败:

其次,美国原先以为只要足够吸取了日本金融泡沫破灭的教训,在金融市场面临危机时银根足够松动就可以化险为夷,现在看远不是那么简单。从资产泡沫规模与救市资金规模看,日本是用3千亿美元救16万亿美元的资产。而美国是用两万亿美元救500万亿美元的资产,如果换算成相对比例,美国仅是日本的1/20,日本没有救得了美国就能成功吗?日本的经济复苏之所以拉长到15年时间,是因为银行系统是在用15年时间里积累的利润来补资产泡沫破灭所遗留的坏帐,然后才恢复了对经济体系的贷款能力,美国的坏帐损失比日本要大出多少倍,重建金融体系的时间肯定也会用得不少。所以,美国经济是大“L”型,在未来3年内是肯定走不出去的。

英国经济在很多方面都与美国类似,也是高度依靠出售金融商品和服务来支撑贸易逆差的扩大。次债危机爆发以来,英镑已成为G7国家货币中贬值最深的货币。其金融市场与房地产业泡沫破灭的程度也仅随美国之后,虽然英国已经提出想加入欧元,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所以其经济复苏也会呈大“L”型。

欧元区经济是“w”型

欧洲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相比,没有“虚拟”化得那么严重,就是还没有走到要全部靠向国外借钱满足消费的道路上。因此,欧元区的资产泡沫问题也远没有美国那么严重,在金融危机冲击后的重建负担不会有美国那么大。

问题在于,欧洲经济的相比于美国经济良好态势,会成为引导国际资本向欧洲流动的重要指标,而欧洲是除美国之外的唯一一个体量足够的资产池,所以国际资本从美国向欧洲的流动。就会有利于欧洲经济繁荣与欧元的强势,对美国的经济复苏而言则是釜底抽薪。这是美国所不能忍受的,美国虽然已经没有了经济手段来阻止国际资本向欧洲的流出,但是还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还可以利用军事手段来改变国际资本的流向。我们已经看到,去年6月当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升至1.6的时候,就爆发了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冲突,以及北约舰队与俄罗斯舰队在黑海的对峙,而欧元汇率也从那时候就从当时的高点回落到1.3以下。去年12月当美联储减息至0.25的时候。欧元当天从1.28升至1.47,当天对美元暴涨了5.1%,接着就爆发了巴以冲突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冲突。欧元汇率又下降到1.32。因此,尽管欧洲经济有着比美国经济更好的复苏基础,但是在美国的军事压力下。其复苏一定是一波三折,所以会呈“w”型。

主要发展中国家和日本是“U”型

新世纪以来,新全球化所塑造的世界经济新格局逐渐清晰,这个格局就是,发达国家逐渐向负债经济发展。由此加大了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则依靠发达国家的需求增长消化国内的过剩储蓄,由净出口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世界资源消费向中国集聚,中国则在吸纳了世界资源与亚洲地区的零部件生产后,稳步扩大了对欧美的制造业产品输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中介。

目前世界经济的需求态势是,美欧的需求都会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而萎缩,相应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虽然正在启动内需,但内需水平提升幅度,将以充分利用国内产能和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为标准,所以美欧需求的萎缩虽然不会打断中国的经济增长。却会由于中国减少了以前时期为外需而增加的生产与进口,导致经济增长需求动力的显著下降。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拉动内需来对冲外需萎缩的影响,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完善的产业结构,或是高度依靠资源出口或是高度依靠工业制成品进口,例如所谓“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和巴西都是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而印度则是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在提升内需水平的过程中,就会提升进口水平,而在发达国家进口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出不去,进口就进不来。经济复苏前景自然坎坷。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结构调整,才能通过内需增长来实现经济复苏,所以是“U”型。

日本是“U”型,是因为日本是贸易顺差国家,本来有能力通过振兴内需实现经济复苏,但矛盾在于。直到2005年日本才从资产泡沫危机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而能够从阴影中走出又是靠世界经济的繁荣提升了日本的出口需求,以及资产价格的回升使日本银行体系的坏帐损失迅速减少,从而恢复了对经济的贷款能力。但是目前金融危机再度来袭,导致资产价格也再次下跌。这会使日本银行体系扩大贷款、创造需求的能力大幅度降低。而从日本政府财政看,目前赤字对GDp的比率已高达160%,是发达国家中最高,财政政策的发挥空间已经很有限。而从日本居民看,直到目前15年泡沫破灭的阴影挥之不去,所以去年经济增长稍显停滞,消费收缩得就很厉害。由于这些原因,日本经济在短期内复苏是不可能的,也要等待一段结构调整期才会复苏,因此也是“U”型。

中国经济是“V”型

中国经济产业门类齐全,并且产出能力显著大于国内需求增长。在本轮经济增长中,资源短缺一度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全球经济放缓和资源类产品的国际价格下跌会显著缓解这个矛盾,因此所缺的就是如何在国际需求萎缩后及时提升国内需求水平。自去年9月以来,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计划。虽然从目前看,4万亿元的总规模还略显不足,但是由于中国的赤字水平很低,具有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极大空间,所以有能力在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中率先实现反弹。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3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3.9%,均低于2011年的5.1%。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发达经济体复苏步骤不同,政策取向不一,新兴经济体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相对较大。在同时受到经济减速和通货膨胀夹击,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复杂的情况下,要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就要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中去。

回顾过去,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然经济全球化也存在着弊端,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尽管如此,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建立大市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是我们制定走出去战略的前提。相信凭借中国经济和企业的优越性,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够在今后发挥出自身的长处和优势,走出一条惠及世界的道路。

中国入世十年的发展经验也证明,中国企业只有积极走出去努力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要求,才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才会拥有更强大的发展驱动力,才能更好地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企业在海外走得更顺,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呢?参照国际经验和我们以往的实践,应该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使我们的外交资源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推动企业走出去,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全面建设小康服务。中国外交工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走出去战略,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当今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密,彼此间的经济利益纽带紧密交织,经济外交以其独特的角度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沟通合作与互利共赢,成为当下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4

在诸多不利因素打击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慢于预期,并且正在遭遇一系列新挑战。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严峻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尚不稳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日益加深,这都给世界经济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经济不断增加的下行风险。

 

一、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既经历了因复苏步伐加速所带来的欣喜,也因为复苏势头放缓有可能再次陷入衰退而忧心忡忡。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5月以前,世界经济延续上年底的较强走势,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6月和7月后,世界经济的坏消息接连不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明显走弱,市场避险情绪不断高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可能重新陷入衰退的警告声不绝于耳。目前世界经济前景比2011年年中时明显黯淡了许多。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世界经济复苏延续“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

2011年再次让发达国家备感失望,发达国家经济整体增长疲弱,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大幅萎缩。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多数发达国家步伐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受到诸多重大不利因素打击,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到政府预算,从银行信贷到主权债务危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经济增长维持低速。

 

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非常大的政策难题。3月日本遭遇了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灾难,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逆转。随着震后消费的复苏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恢复,日本的内需和外需均有所增长,但在欧债危机加深、日元保持强势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灾后的日本在面对种种经济困境时显得无能为力。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速度和恶化程度远超预期,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而且影响了欧洲经济增长。许多欧元区国家被迫启动严格的紧缩计划,以规范国家财政。由于财政开支急剧减少,部分欧元区国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主导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在经济复苏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领先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2011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在高位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增长率依然快于发达国家。在2011年,新兴经济体面临着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许多国家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致使经济增长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将来自新兴经济体。

 

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最为强劲,该地区正在更多地注重内需驱动型增长。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的反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40%。2011年,北非、中东的许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增长明显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2011年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经济也在减速。俄罗斯经济在2011年保持了较好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恢复到危机前最好水平,同时俄罗斯在年底正式获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新成员,迎来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起点。2011年非洲经济在逆境中保持高速增长,但该地区仍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

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放缓,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回落。世界贸易组织在2011年9月预测,将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率的预估值由4月的6.5%下调至5.8%。若这一预测成为现实,表明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1990-2008年6%的长期年均增长水平。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北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日本大地震使全球供应链突然中断等,这些突发事件以及一些短期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抑制了各国的经济活动,影响了世界贸易走势。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再次减速严重影响了各国的进出口活动,使世界贸易失去持续增长的势头,重新出现下滑。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国内消费难以有较强劲的反弹,并抑制了收入增长,减弱了进口需求。久拖不决的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活动日趋疲弱,影响了欧洲及全球贸易增长。

 

延续2010年的持续涨势,2011年前几个月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2011年4月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而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投资者的情绪转向消极,对国际商品价格形成压制,导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截至2011年11月,imF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1%,比2011年4月的高点下降11.3%。未来欧债危机形势的演变、全球流动性释放的状况、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将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影响不同,将牵引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行情及波动趋势。

 

(三)外国直接投资缓慢复苏

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不稳以及新的投资热点尚未形成等因素的制约,全球跨国投资复苏步伐总体上滞后于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不过,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恢复、企业资金紧张有所缓解,跨国投资也在逐步复苏。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UnCtaD)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人量小幅回升5%,达到1.24万亿美元,仍然比危机前的均值低15%,比2007年时的最高值减少了近37%。2010年,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和对外投资来源地的重要性都进一步增强,而且这些经济体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首次达到全球总流量的半数以上,同时这些经济体的对外直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5

【关键词】G20杭州峰会“两个走向”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16【文献识别码】a

2016年的G20峰会在中国杭州精彩落幕,世界舆论好评如潮。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主席所揭示的中国进程,以及他为提振世界经济信心、推进国际间互利合作、优化全球治理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二是他代表中国人民所表达的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坚持开放发展态势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提示中国发展进程时所阐述的“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新思想。这“两个走向”的新提法和新论断,为中国更准确地厘定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更全面地参与国际事务、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南。

改革开放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前景

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中国,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中华民族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回归国际社会,以建设性姿态融入人类发展进程。这一过程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之际。在此之前,自新中国成立时起,长达30余年,我们最初在国际事务中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后来又在外交领域受到极左思潮严重干扰,同时受到东西方冷战的长期制约,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被隔离于世界之外。尽管人们当时高唱《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实际上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上只有四十几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世界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美两国也打开了闭锁的双边关系之门,但总体看,中国那时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相当有限,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非常肤浅,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和成见根深蒂固。对此,邓小平在阐述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长期孤立于世界之外,一方面是西方封锁我们,同时我们自己也把手脚捆了起来,“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

中国改革开放最初十年,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直接领导中国的外交事务。他基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全面开放、锐意进取的建设性姿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对话与合作,很快开辟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崭新局面。其突出表现是:中国迫使美国在上采取“断交”、“撤军”、“废约”行动,中美两国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同东欧各国结束长达30余年的紧张状态,与当时世界第二大国也是中国最大邻国苏联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式建交并开展友好往来,广泛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不断加大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投入;各种级别和形式的代表团密集出访,认真观察和了解外部世界,开拓思路和视野。大量官员、专家学者和青年走出国门,努力学习并大胆汲取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类文明创造的所有新知识新成果。

正是在全方位走向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中国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社会制度差异,全力引进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管理手段和社会治理模式,使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历史性变化。中国走向世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红利和经济实惠,中国在摆脱国际孤立处境、重新融入世界的进程中取得历史性进展,引起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赏。中国不再呼喊“解放全人类”、“实现世界一片红”等空洞口号,也不再把“打倒帝修反”、“支援世界革命”作为对外工作的总任务,而是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谋发展,与美国苏联等世界大国和所有发达国家平等合作。中国开始成为国际社会中积极而稳健的、高度负责并富有建设性的重要成员。

当然,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充满变数的。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风雨飘摇,世界社会主义进程转入低谷。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北京也发生了一场。西方国家打起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如意算盘,重新玩起了孤立中国的外交把戏,中国面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外交困局。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带领继续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实行不扛旗、不挑头、不结盟、谁也不得罪、跟谁都搞好关系的政策和策略,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另一方面坚持走向世界不回头。

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正确方针指导下,1989~1999年间,中国充分利用与外部世界形成的联动关系,特别是与西方国家形成的利益纽带,逐步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最终战胜了针对中国的“新冷战”。中国不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全面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而且与剧变后该地区所有国家建立了新型关系,发起成立了总部设在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地与英国和葡萄牙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和澳门问题。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急剧上升,走向世界的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坚实。世界各国对中国开始刮目相看,进入中国、认识中国、寻找机会与中国开展合作,成了国际事务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长期垄断国际组织并操纵国际事务的西方国家,不得不以越来越开放的态势,在更大范围内与中国开展交流对话与合作。跨国集团和西方各公司纷纷来中国寻找商机,联合国系统在华开设的办事处越来越多。

“两个走向”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和地缘战略格局,呈现出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奋发图强、兴国富民的新态势,但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仍严重存在,发达国家开始实行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反全球化运动泛滥成灾,国际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在此形势下,中国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将争取并维护良好的国际大环境、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小环境、充分利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新安全架构,作为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最高理想和目标。

为此,中国外交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形成总体外交、复合型外交、立体化外交等一系列新概念,确立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新布局。在持续推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高层政治对话和政府部门间务实交往的同时,中国大力开展政党外交、议会外交、群团外交、军事外交、经济外交、金融外交、资源外交、文化外交、体育外交,并且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外交、公共外交、城市外交、企业外交、展会外交等各种对外交流合作方式对国家总体外交的配合与辅助作用。

这种空前活跃的全方位多领域的新型外交,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强大的正能量。中国在连续数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之后,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已跃至世界前列,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之首,对外人文交流与合作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或是从国际影响力上看,中国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展中的世界大国。

随着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重大变化。中国不但全面加强了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推动或参与建立了各种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多边机制,诸如apeC、G20、亚欧首脑会议、东盟10+1、东盟10+3、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中阿论坛等,同时还通过主办国际会议、多边论坛、大型展会等多种形式,在参与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共同性挑战,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中国不断走向世界、不断以自身发展变化影响外部世界的同时,外部世界同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对中国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既是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形成的历史性共识。

2012年中共十召开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互联关系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进入同步提升和快速增长的新轨道。纵观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洞析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对人类发展大势和当代国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他反复深入地向全党全国以及国际社会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同一个空间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同为当今世界潮流。基于这些深刻分析和判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文明的新看法和新见解,确认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平等性与包容性,并就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利益观和安全观。

目前,中国已成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最积极、贡献最大的国家。在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构筑全球伙伴关系网、创新地区与全球合作模式、争取国际秩序重建和国际关系调整方面,中国也成了贡献思想和智慧最多的国家。2013年秋,主席访问中亚东南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短短3年时间,这个以“一带一路”而蜚声于世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支持。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开展合作,有30多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府机构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文件。中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很快增加到50多个。随着加拿大不久前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极有可能成长为除了美国、日本之外,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与大部分发达国家共同组成的第二大世界金融机构。“一带一路”战略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制定和主导的、波及全球因而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的经济振兴与合作共赢计划。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两个走向”不断加速有助于整个世界的联动发展

G20峰会是在世界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国际间务实合作效力不彰、制约全球经济复苏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下召开的。由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阴影长存,贸易保护主义与投资保护主义在许多国家双双抬头,反全球化运动因恐怖主义和难民问题而变得声势浩大,就连美国的内顾倾向也在加大。国际社会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相互合作意愿下降问题愈益突出。有鉴于此,2015年G20安塔利亚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与各方沟通协商,为今年的杭州峰会确定了“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国际社会对中国主办这次峰会能够取得哪些成果,特别是中国能够提出哪些建设性的思想和建议,翘首以待,期望值甚高。

中国作为本次峰会的东道主,认真把脉世界经济问题,对症下药开出了济世良方,的确不负众望,世界为之一震。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倡议各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全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潜能,完善全球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社会经济,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落实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转向复苏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是我国领导人以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和各国共同发展诉求为基本依据,借助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指点迷津的又一典型范例。

在东道主中国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杭州峰会取得丰富成果。与会各方一致确认,在世界经济版图持续变化和全球增长动力大转型的重要时刻,“这一转变带来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也蕴含机遇”。与会领导人一致坚信,G20“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携手行动,将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信心,提供动力,增进合作,促进普遍繁荣,造福各国人民”。与会各方领导人一致承诺,要结合联合国制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和《巴黎协定》,共同“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峰会以这些重要共识为基础制定或核准的杭州行动计划、创新增长蓝图、2016年创新行动计划、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议程、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以及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2017-2018年反腐败行动计划等诸多文件,不仅是中国与各方共同努力的外交成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共同发展观和互利合作观。

除此之外,杭州峰会公报明确表示,欢迎中国关于在华设立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的倡议,欢迎中国常态性参加巴黎俱乐部会议并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意愿,欢迎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一系列“欢迎”不仅是“两个走向”继续向纵深发展的最新例证,同时也是中国影响世界与世界接纳中国互联互动关系的最新成果。

G20是当今世界最有代表性、包容性和权威性的经济合作机制,是主要发达国家与主要新兴经济体面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谋划世界经济发展大计、共同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交流与对话平台。中国始终高度重视G20的作用,杭州峰会期间,引导会议讨论了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重大问题,诸如英国脱欧、气候变化、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威胁以及抗生素耐药性,等等。对于G20自身存在的譬如峰会流于形式、决议无法落实、行为效能低下等问题,主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看法和主张,即G20不仅属于20国,它属于全世界。因此,G20应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化伙伴关系,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各方应共同努力,把G20打造成高效运转的行动队,而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清谈馆。这一主张,不仅指明了G20自身也要改革、也要与时俱进的深刻道理,同时也表明在中国无意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不会另起炉灶、另建机制。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还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建设性、维护者和优化改革的推动者。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和平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世界的发展也决不能长期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国际形势的剧变和动荡促使世界人民进一步觉醒。具有共同历史遭遇的发展中国家维护独立、团结合作的趋势正在加强。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殖民主义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21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将为各国提供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二、经济发展多极化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

三、我国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

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现在,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无国界经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64-273.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7

影响未来市场的四大因素

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信心逐步建立

2012年世界经济呈U型走势,虽然全年经济增长放慢,但年底已显现触底回升迹象。中国经济4季度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投资、消费、出口均有所改善,工业生产逐步加速,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美国房地产和就业市场在年底回暖迹象也较为明显,11月失业率降至7.7%,创4年来新低,新屋开工和二手房销售数据持续好转;欧元区目前已渡过最困难时期,随着欧央行推出无限量omt债券购买计划以及希腊再次获得援助,欧债危机的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国债收益率普遍回落,部分银行开始还贷,经济数据也逐步转好。

2013年1月欧元区综合pmi指数从2012年12月的47.2升至48.6,创10个月以来新高,美国2013年1月的制造业pmi也明显高于去年12月,创下10个月来最高水平。所有这些都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提升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对2013年国际商品价格将形成正面的支撑力量。

宽松货币政策仍对商品价格起助推作用

进入2013年,尽管世界经济呈现逐步改善迹象,但世界主要经济体仍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

1月份召开的美联储议息决定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不变,并继续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直至就业市场明显改善;欧央行也继续延续宽松货币政策,行长德拉吉称虽然欧洲金融市场有了很大改善,但经济恢复尚不稳定,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日本则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决定实行无限量债券购买计划以应对通缩。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财政政策空间日益受限的形势下,只有通过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是在实体经济缺乏投资热点的今天,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很大部分将流入金融、房地产与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炒作牟利,这种过剩的流动性以及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也将助长商品价格上涨。

中东乱局继续扰动市场

2012年中东持续动荡且呈现复杂化趋势,叙利亚烽烟日炽,巴以冲突再起,伊拉克爆炸不断,伊朗战云密布,恐怖活动在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和伊拉克等国均有所抬头。由于2011年爆发的西亚北非动荡深刻影响和改变了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格局,旧的体系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建立,新旧交替之际,内部种族、教派和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利益博弈加剧,使这一地区由乱及治之路充满坎坷。2013年中东矛盾依然存在,巴以冲突难寻解决办法,伊拉克、也门和利比亚的内部冲突很难平息,而美国则继续推行大中东战略,力图拔掉伊朗、叙利亚这两颗眼中钉,一方面加大对伊朗制裁的力度,另一方面加紧叙利亚的政权更迭,这便使该地区随时存在引爆危机的潜在可能。而无论舆论战、经济战还是军事战争,都将加重人们的恐慌心理,扰动石油市场,推高国际石油价格。

美元高位震荡对商品价格有所抑制

2012年欧债危机加深、美元呈现强势表现。进入2013年,尽管欧央行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改善了欧元区的融资环境,但欧洲经济前景依然脆弱、诸多结构性改革见效尚需时日,欧元对美元仍会长期承压。美元对日元汇率也会继续走强,日本新上任首相安倍晋三一直反对通货紧缩和日元强势,再三向日本央行施压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压低日元汇率,以增强日本出口的竞争力。在此形势下,美元很可能成为2013年表现最好的主要货币。据imF预计,2013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而欧元区、英国、日本经济则继续可能维持疲弱状态或以微弱势头增长。此外,全球大型银行正在经历去杠杆化阶段,需要用美元偿还债务,对美元的需求依然强劲,这也构成了2013年美元继续坚挺的基础,而美元的这种走势对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将会有抑制作用。

主要商品发展趋势

石油价格高位震荡

2013年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基本面总体比较宽松。一方面,世界经济弱势复苏,石油需求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2013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9080万桶/日,比前一年增长93万桶/日,增幅仅为1.1%;另一方面,世界石油供应增长潜力较大,伊拉克、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将继续维持高产,非欧佩克产量增长也将大大高于2012年的增幅(预计2013年非欧佩克将增产约100万桶/日),供需层面并不支持价格上涨。但是,未来一年伊朗、叙利亚、巴以问题引发的局部动荡仍会扰乱市场,成为推动油价走高的重要因素,各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也将为油价提供支撑,所以这一年国际石油价格可能会形成高位震荡的走势,价格总水平与2012年大体相当。

贵金属受到压制

进入2013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改善,欧债危机的风险程度降低,美国、中国经济回暖,市场风险偏好情绪上升,部分避险资金可能会流出黄金市场。2013年全球实物黄金的供求基本面也可能会发生转变,中国黄金购买需求将有所减弱,人们不会再像一两年前那样激进购买,印度因两次提高进口关税,黄金需求也将受到抑制。因此,2013年世界黄金价格走势可能会弱于2012年,价格维持震荡盘整、重心略偏向下的概率较大。白银价格则可能略好于2012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阴霾,工业需求逐步恢复,白银市场的低迷状态将会有所改善。

有色金属震荡偏强运行

2013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市场信心逐步转变,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将面临相对良性的发展环境。中国加快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都将刺激金属需求,进一步加大进口,美国房地产的稳步复苏和制造业投资的改善,也将催生金属市场需求增长,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更会为炒作需求前景提供另一份推动力量,这些都将有利于今年有色金属价格上涨。

但在另一方面,世界有色金属行业也背负着产能过剩和库存过高的压力。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计,2013年全球铜矿产能的增速将达到5%,这些新增产能在下半年的集中释放,将使铜市场逐步转为过剩的状态。根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的(iLZSG)预测,全球铅、锌产量的增长速度也会略高于需求增速。因此,2013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将受到来自供应方面的压制,在多空交织的市场环境下,很可能走出高位震荡的形态,但价格总体水平会好于2012年。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8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世界的发展也决不能长期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国际形势的剧变和动荡促使世界人民进一步觉醒。具有共同历史遭遇的发展中国家维护独立主权、团结合作的趋势正在加强。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殖民主义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21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将为各国提供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二、经济发展多极化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

三、我国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策如果用过了头就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目前,美、日的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减缓通货紧缩压力为主。在当前全球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情况下,随着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逐渐趋于宽松,较低的利率水平和不断扩大的货币供应量,不仅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也有助于缓解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从中长期看,只要全球货币供应量能够保持适度增长,就不大可能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

世界经济的走势篇10

关键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abstract:theindustrializationisagreatsocialeconomywhichthehumansocietyexperiencestransforms,isthemodernizedpremiseandthefoundation.thisarticletaketheparty16big,17bigreportsproposes“thenewindustrializationpath”thestrategictheoryasastartingpoint,throughanalyzesthetheoryrootandthestrategicsensewhichthistheoryproposed,proposedourcountrywalksthenewindustrializationpathmeasureandthesuggestion.

Keywords:industrializationnew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对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新型工业化道路概念、特征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两个含义: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是新型的;二是相对于我国原有的工业化道路是新型的。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征:

1.1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顺应新形势,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1.2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1.3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较低,我们就是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有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要性

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2.1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来看,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客观需要。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按照H.钱纳里对工业化进程6个时期和3个阶段的划分来看,人均收入水平280~560美元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收入水平560~112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收入水平1120~210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从我国学者根据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资料计算结果看,人均收入水平600美元时,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大致依次为21.8%、29%和49.2%,世界各国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大致为34.8%、27.6%和37.6%;人均收入水平1000美元时,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大致依次为186%、31.4%和50%,世界各国在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大致为28.6%、30.7%和407%。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特征是: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6美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253.4元。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6.2%。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5.9%、50.9%和33.2%;全部就业人员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0%、22.5%和27.5%。对比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我国既具有各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客观需要。

2.2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济二元结构和人均资源禀赋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着巨大差距,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二是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的贫国。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由此可见,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的条件下推进的。

2.3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正确决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发展信息化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在探索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制约,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仍同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不通。我国今后实现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坚决走一条有时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4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特别是信息化以世界为舞台,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做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充分说明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显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是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促进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我国的产业结构才能优化和升级。同时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能够使我国出口商品的持续增长建立在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也使我国国内的企业能够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具备与进口商品竞争的能力。

3.2保证我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走节约资源型的发展道路,可以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对于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较低的国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3.3能够降低持续增长的环境代价。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在发展中就注意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国人口密集、生态环境对污染容忍度低、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状况容易出问题,保护环境尤其重要。

3.4满足扩大就业的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工业,能够较多地吸纳就业,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在人力资源密集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

4.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措施和建议

4.1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工业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支撑。工业化程度越高,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会越先进,信息化的需求空间就越广泛,必将促进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

4.2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从三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农民和城镇贫困居民等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需求结构,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二是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从而改善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培育、产生新的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4.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全面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即节约利用水、土、能源、生物资源和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的投入效率;二是保护环境,即加强水、土、大气污染的治理以及生态保护与建设。

4.4加快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人才战略。一是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发展特色教育;二是积极引进人才,实施“人才工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等激励制度。建立人才引进基金,对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研究等予以资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