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教育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0:54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1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政治创新

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进步,教育创新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政治教学在传统观念里属于“背诵”类学习,这些道理大而空,没有什么实际生活价值,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精神引导而已。但是,随着新教材的推行,初中政治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内容越来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成为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重要理论,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客观看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学习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创新,因此,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教学理念要转变

教学理念更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切改革行动都会起到原点。任何一项课堂教学改革都可能导致教学走弯路,比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模式的实施,不可能短时间内达到最优状态和效果,于是一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新的学习形式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还不如教师‘一言堂’效率高”,于是课堂教学改革就此停止,再次回到“一言堂”“填鸭式”“死记硬背”的老路上去。因此,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接受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完全摒弃传统的“满堂灌”“输入式”等不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引入“学导式”“启发式”“设疑式”“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全新的教学策略和模式,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活动的主阵地。

二、教学策略要多样

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是现代课堂的重要体现,也是课堂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和谐一致,以最大程度优化课堂教学。比如,每节课开头一般都是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快速从散漫状态进入学习环节,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应该引导学生慢慢平静下来,沉下心去阅读课本、获取相关信息,这是“自主学习”的环节,也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策略之一。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学成果,实现学习效果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以优化学习效果。之后,将学习中有分歧或有质疑的问题呈现出来,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既可以采取生生探究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师生探究的方式,也可以两种探究方式结合运用。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的高低,也是保证课堂教学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的有力推动。

三、多媒体工具多应用

课堂教学的创新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创新。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辅助课堂教学、增加学习趣味性、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视野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技术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比如,在学习《直面挫折》这一课时,我摒弃了传统的张海迪、史铁生等名人的事例,而是将电视节目中的“孝心少年”的感人片段引入到课堂中。当学生看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甚至比自己还小的孩子是那么坚强的面对生活时,对他们思想产生的震动甚至震撼是无以言表。即使教师不再讲解,学生也能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挫折。

四、教学内容要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从教学语言和形式上大胆创新,而且还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教材的内容虽然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但却缺乏了“新鲜”感。初中阶段的学生毕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加之社会阅历较少,如果教师仍然坚守教材从一而终,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无疑是僵化的,呆板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尽可能地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或当前社会热点评价的一些新闻事件或话题引人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表达观点和看法的机会。我们不培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我们要培养思维敏捷,有主观,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接班人。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社会话题进行大讨论。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女童碾压事件,就可以适时地引人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创新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就多样化了。

五、教学语言要创新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运用生动幽默的课堂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以下教学语言尝试教学。1讲故事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都喜欢听,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深奥的道理寓于故事中学生乐于接受。例如,在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承诺的分量》一课时,笔者就给学生讲述了一个郑宜栋老人的故事。“郑宜栋男,86岁,中共党员,上饶县旭日街道退休干部。他67年节衣缩食,替父还债,实现了一个公民对公序良俗和法律秩序的自觉支持和一生坚守!……”由于故事本身具有真实性,而且情节感人,所以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诗词引用法。不少诗歌都是时为事而作,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巧妙灵活地引用诗词,可以使学生形象地记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九年级第五单元《放飞理想立志成才》一课时,笔者就以李白的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进行总结,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斗志,培养了他们勇于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

总之,将创新的手段和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中,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会产生连锁效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成才将产生小可低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施叶萍.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创新[J].中学课程资源,2013,09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2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1、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即对一个问题,要能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设法解决。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设法来解决,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思维,所以它是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活动,因此要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认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后,要循循善诱,注意点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是创造思维本身的要求,同时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积极开展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开展小实验、小竞赛、小论文等活动。

开展解题能力的训练。习题教学中有意识的开展解题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开展一题多解多变,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要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训练一题多解多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注意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即反向思考。例如:烧断的灯丝若能搭上,将比原来较亮,若指导学生直接用p=U2/R来回答,学生不易接受。若这样来启发引导:

1、较亮说明了什么?

2、功率为什么变大?

3、电阻为什么变小等。

这样学生自然就容易接受。通过反向思考去找原因,本身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也容易理解。

布置特殊作业。一般的作业都是在完成一定内容后布置给学生作巩固练习,一般不需要学生费多大的力便可完成。也正因为如此,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平时作业就显得不足。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作为师生交流信息的窗口,可布置一种特殊作业,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它不拘形式,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作业,本身即是发散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不但没有增加学习的负担,反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创新

复习设疑“温故而知新”,关键是如何做到让学生“知新”,复习旧知识的重点要放在提出相关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重力时,先复习旧知识,然后接着问:上抛的石子落回地面,熟了的苹果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会主动的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

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例如上《浮力的利用》时,我设计了几个实验:(实验一)把生萝卜放入水中,使之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在上面插入薄铁片剪成的小人,直到下沉。启发提问:怎样使它继续漂浮起来?(实验二)把萝卜挖空,重做实验。(实验三)把废牙膏皮卷成一团放入水中,怎样使它浮在上面?通过这样设疑,学生们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了,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急于去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研究和学习之中去。

有了发散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多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思路或总结更合理的思路,这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训练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会综合、小结和比较。

学完一节课,在进行小结时要有所突破的提高,使学生探索之兴未尽,不断诱发新的求知欲,带着问题继续去思考,不能把小结只看成是简单的归纳和知识堆积。综合小结的目的要达到让学生去比较、反思和不断改进,提高创造思维的准确度和敏捷度。

3、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目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使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从而具备终身创新能力。从表面看,学生全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的目益缩短,使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学习的场所由学校位移到了社会。有人说:“学习就是工作的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因此,“活到老,学到老”更具有时代意义,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创新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利用现代的电教媒体,可以有机的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能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把素质教育轻松地融于课堂教学中。

1、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是潜在的,是掌握知识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愿望时,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明显增强,思维敏捷,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所以在学习中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很重要的。

(1)把一些自然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加工回放,这样即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加深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

例如:对于惯性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虽然经常遇到,但是注意的并不多,因此,对于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止,单是举几个实例,难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如果利用动画录像,再现生活中的汽车刹车、开动、投掷等现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自然地把惯性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好物理兴趣,认识世界,探求物理奥秘的强烈愿望。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物理过程使它们形象化,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同时也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讲解物体的浮沉时,对于物体的上浮和下沉这两个运动过程,很难通过实验观察到它们的运动过程,同时对上浮与漂浮的关系出较难理解,如果利电脑动画手段,设计出物体的上浮与下沉的慢放过程,就可以非常细致的观察到。同时可以观察到上浮物体在露出液面时的慢放过程,学生会清楚的看到随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不断变大,它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变小,当F浮=G时,物体静止在液面上──漂浮。这样就会把本来很难描述的过程形象地利用大屏幕生动地显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有:如声音的传播方式──声波。在日常生活中是难以观察到的,但利用电教媒体就可以把声波在空间的传播方式形象的表示出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技术,使静止的物体画面动起来,让学生观察到生动的自然现象,并在动画之中提出问题,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角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机械运动的教学中,对于课本提出的“?”,用计算机设计成动画的形式,让飞行员和子弹都运动起来。然后让飞行员伸手抓住子弹,这时学生的思维会被画面中的现象所吸引,并且自然的会提问这可能吗?由此引入课题,这时学生的大脑已高度兴奋,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积极的接受知识。

还有:对于物体的运动跟所选参照物的关系,可以让课本中汽车与小朋友运动起来,并把它们分成不同的运动画面,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所选参照物的关系形象的描述出来。

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许多知识的传播必须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传统的物理演示仅限于实验演示和模型,并且有时间、空间限制,利用电教手段,可使物理课堂演示得到补充、深化、扩展、提高演示效果,优化课堂教学。

许多物理实验:例如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利用温度计演示蒸发吸热等实验改在幻灯投影台上做,投影到大屏幕上,效果明显,实验现象一目了然,学生印象十分深刻。

物理实验中有的实验时间过长,受课堂45分钟限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如固体分子的扩散,若利用电视录像特技处理,能使这些“马拉松式”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清楚直观,不但节省了大量时间,而且提高了实验演示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浓缩了课堂节奏。

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心理学表明,感知愈具体,表象形成就愈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优化组合,再配合以教师的讲解,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使传播信息量增大、传播速度加快,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抓住本质。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正确地理解概念,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磁场的磁感应线的方向与形状这部分教学时,尽管教师可以用挂图、铁屑和小磁针等教具演示,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于理解,若是利用计算计多媒体设计三维空间画面,并模似出磁场周围的磁感应线的位置、形状和方向,栩栩如生,既准确又科学。再配合传统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由直观上升到理论就轻而易举了。

4、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体现学生的生理特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般来说,听觉的疲劳比视觉的疲劳来得快,但视觉也不宜长时间的受强刺激。因此视、听手段一般要交替使用,单纯的听觉,中学生一般不易超过10分钟。因此,利用电教媒体在讲解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大屏幕出现的信息,使学生利用视觉器官进行短时间的自学,然后进行讲评。这样对学生视、听觉交替进行,防止学生疲劳,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对于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能持续35~40分钟,以后就会出现低谷。为了让学生的情绪由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可以在学生情绪处于平静时运用电教媒体,来进行刺激。如播放合适的音乐、出现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动画等。

多媒体技术虽然在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突破难点、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是适当地运用电教媒体,遵循教学规律,从实际情况和效果出发,对各种教学媒体进行恰当的优化组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3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关键词:数学课堂思维能力创新教育

引言

创新思维指的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观点、新的理念、新的思维。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的学科,是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合适科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在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

一、巧妙利用教材

众所周知,中学数学教材十分重视知识叙述的严谨性,强调逻辑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但如果稍加留意,会不难发现书本中的一些“非严谨之处”,如“容易得出”、“同理可证明”、“不难发现”等,用这些“模糊语言”表述的地方有的内容本身比较简单,无须多言,有的是教材为了避开一些知识点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这种地方往往是数学问题的“栖身之地”。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是不难从这些“非严谨”的语言中发现问题的。

例如,高中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用类似的方法,可以作函数Y=colx的图像”,学生在阅读中就不难发现问题:类似的方法如何作呢?其实书中本意就是用余切线来做余切函数的图像的,但在《用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一书中没有介绍余切线,学生接着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不利用余切线能否做出余切函数的图像呢?用什么方法做?针对学生问题的提出,教师采用图像变换的方法,根据正切函数的图像来做余切函数的图像,这样处理,一方面使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使图像变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二、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往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效果,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三、调动学生参与

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恩,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开展探究教学

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人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就是说,我们所教的数学必须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结构才能被理解、掌握。这意味着作为数学探究性教学必须在课堂中充分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两种过程的认同与体验中建构知识。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学习形式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它能使数学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由于探究性课堂主要是讨论,探索和交流,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完成探索过程,鼓励创新,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重视提出问题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小会有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总之,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因此,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扶持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索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银涛.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三个关键[J].数学教学研究,2009.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4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培养创新教育的意识和热情

今天,在科技和生产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教师不仅仅是人类知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做现代化的开拓者。现代教师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不是阶段的,而是连续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过多强调的是主导作用,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都围绕以教师为中心展开,使得课堂更多地成为教师呈现个人知识和风采的舞台,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能动作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缺乏互动和思想上的碰撞,很难使双方出现灵感与火花,这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极不协调,对教师自身教学的效果和水平的提高也极为不利。因此,创新教育在继承以往教学中先进的方式的基础上,必须寻求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新颖的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一种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协调一致

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不能片面地强调一方具有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另一方也具有的能动作用,否则就不可能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受教的统一,教与学为实现同一个目标,存在于同一个过程中。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指导作用,才能真正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认知规律;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和调节,也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奏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如,在讲商品的概念时,第一次我是将商品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种物品是不是商品的两个条件直接告知学生,然后再列举出几种物品让学生根据定义去判断。虽然学生当堂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答案,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很容易忘记,在做单元练习时仍然有很多同学将曾经讲过的问题做错了。于是,第二次,我首先让学生列举教室中的物品有哪些是商品。由于学生认为自己对商品再熟悉不过了,因此未加思索就列举出了很多东西。当我告诉他们,他们所说的都不是商品的时候,他们十分惊讶和好奇。于是,我让他们带着这种好奇自学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和分析为什么他们的答案是错的,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对商品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对很多特殊的商品提出了疑问,从而在自主探究和讨论中得出对商品的正确认识,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发现问题的兴趣。虽然这只是很简单的改变,但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单元练习中,涉及商品概念的题目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在课堂提问中涉及商品的问题时,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低头不语,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主动举手回答,这在高中生当中是很难得的现象。这不仅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知识,学会了如何研究知识,而且也调动和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应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讲课的方式和教学的方法,取决于教师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传统教育热衷于"教师滔滔讲、学生静静听"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连续集中的时间只有15分钟,如果教师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组织好教学,就会造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忘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在对这种现象感到痛心的同时,更应该努力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活动量要适当控制。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的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的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必然导致创造性教学的失败,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教师是教育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中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全都决定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不能符合创造性教学的要求,或因循守旧,或放任自流,不去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那么,创造性教学也不会成功。事实上,创造性教学要求师生之间要和谐统一,在坚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课堂上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活动量要适当控制,从而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可能。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的实质在于把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转化为内在的心智结构。教育的显性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教育的隐性过程是在向受教育者传授前人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途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够"复制"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如果通过教育,学生不能够自己获得知识,不能够运用、更新、改造知识,只能够记忆、复制知识,这样的教育再好也没有意义,也不能够推动个体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实施创造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和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被激发出来。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70-01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而本应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只能围绕着教师、课堂和教材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极度缺乏,压抑沉闷、缺少生气的课堂,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顺应当前的教育潮流、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一、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弊端

教学理念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进行教学结果评估的参考标准,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始终把教师放在教育的主置上,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拥有绝对的主导优势,他们在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的情况下,自行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另外,教育系统安排的初中数学课程存在“难、偏、繁、旧”的问题,这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形成恐惧的心理,而且学习的内容全都是乏味的公式、定理,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必须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和定理,采取做大量的练习的方式巩固这些知识,这就使原本丰富有趣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1、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数学问题如果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趣味十足,不但能引起学生在认知规律上的共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数学问题,这无疑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老师在准备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坚持让知识变成能力的教育观念,按照以下原则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第一,设计的问题情境需要和数学问题的内涵有关联;第二,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第三,设计的问题情境要有乐趣、有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设计问题情境的初始愿望。这样就有效的联系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对称图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的原始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比于其他科目,数学显得更加繁杂枯燥、索然无味。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应该得到初中数学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中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的授课方式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综合使用各种视听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让学生感觉身在其中。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采用始终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也不能有效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教育者应该考虑教学的客观条件,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需要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不断创新的、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之间交流学术和沟通情感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抱有终身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应该注意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必须让教师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讨论问题,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新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生活中的朋友。

4、初中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施方法

(1)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在初中数学学习评价中更适用于对学生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难以进行评估。而定性评价则能按等级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倾向和行动表现进行评价。

(2)终结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结束时一般会进行像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类的终结评价,以此考察学生该阶段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终结评价更看重教学效果,会根据学习的结果进行成绩评定。而过程评价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更好地保证学生学习和进步。

(3)诊断、形成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诊断评价应在每学期的开始进行,以便掌握学生现在的学习水平。形成评价是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的,它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教育方法及态度和学习方法及态度出现的问题,并及早纠正。在学期的最后对学生进行终结评价。

总而言之,新的教育体制下的数学教学对整个教育模式和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是素质教育不变的主题,进行数学教学的创新是每个教学工作者不容忽视的环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不辱使命,积极努力创新,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朱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发展性学生评价探索[J].科技信息,2011.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6

明确了自己的政治方向。在本学期的开学初,在多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向自己向往已久的党组织递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明确了自己的政治方向,越来越充满信心,接受党组织的检查和考验,决心不辜负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殷切期望。

二、业务上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

1、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学习。通过常读三种报纸(南方日报、中国教育报、德育报),常看三种杂志(《中小学管理》、《中国共青团》、《素质教育论丛》),常浏览各种其他书籍和杂志,并且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感觉对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如:理论上树立了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时代精神、现代观念、高尚的师德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等多种素质”、“我不仅是一名教学的老师,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名教学生学会和会学习的老师”、“良好的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成功保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创新的根本点”、“素质教育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规律出发,重在开发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挖掘学生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等等)、终身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导思潮,是对教育本质更深刻的揭示,是对教育活动更科学的理解与实践。)、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社会化教育、未来教育(在家上课是美国教育的新潮流)等等教育教学思想,并努力灵活运用多种活动形式,使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等落到实处。

2、虚心向上级领导和同事同行学习。政教处工作繁杂多样,许多都是我初次尝试,无论是形式、方法、手段都要讲究。好在有校长、主任和老师们,他们都有了十分丰富的工作经念并能毫无保留地指导我,帮助我,使我受益非浅,不断提高。例如,在迎新晚会、一中、新龙手拉手、慰问敬老院、慰问武警中队等文娱活动的组织中,从如何选取节目和游戏,如何分工负责主持音响舞台布置节目服装,如何安排节目的检查、如何组织打印节目单、到如何组织彩排提高质量、如何请有经念的老师来指导提高等等,都得到了具体的指导和积累了经念教训。又如:在长达近3个月的少先队鼓号仪仗队的训练中,从如何发动报名填表、如何安排训练时间、如何发动积极性、如何安排看教学录象、请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来协助教唱拍子和训练步伐、如何提高小老师和少委及少委部长的积极性(点名、出勤、质量的提高),如何最后提高队形的质量和精神面貌等等得到了他们三人以及其他老师的多方面的指导和点拨。使得我的工作能比较顺利的较好地完成。另外,在多次参加政教处有关的各种会议中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念。如新生校情校规讲座、卫生工作、舍务工作、团员培训、党校学习等等。

3、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工具软件,除了主要文件电脑化打印管理之外,经常上网收集工作经念资料,并初步设想将来能制作政教工作网页,达到资源共享。

三、工作中尝试创新,积极优化工作方法

在仪仗队的训练时,及时把转弯行进的方法由原来的凭感觉式改为科学的“向前变菱形,向左等齐走”形式,解决了难点。在寒假来临时受谢大海校长的启发,创新式地想出了一份“寒假德育作业”。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7

通过引入《创业学》等系列课程、培育创业意识和传授创业知识,高校管理类专业在推进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融合;创业教育过程中忽视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的重要支撑作用;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和实践体系有待改善;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不能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不利于管理类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推进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和成功率

虽然近年来高校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但是从高校就业形式分布情况来看,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仍然很低。以湖南省为例,2013年6月湖南《2012年普通高校专业就业率排行榜》,数据显示,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不同学科本科生就业率为85.93%,其中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为85.4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5%。但从本科毕生就业形式分布情况来看,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不同学科本科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只有0.29%,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约为20%。我国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较低的原因很多,有就业观念的原因、有创业环境的原因,但学生的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的普遍匮乏,缺乏创业的自信心和完善的创业技能,是主要原因。推进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和深化创业理念,进一步提升创业过程的专业认知,全面提升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和创业的成功率。

(二)推进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有助于深化创业教育、创新专业教育,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对管理类专业而言,专业教育涉及到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如何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灌输创业理念、深化创业意识、锻炼创业技能、把握创业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不能仅仅是课程教育,如何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改革专业教育的体系和方法,建立与快速变革时代现代企业内部创业日益兴盛相适应的专业教育新模式,这对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事实上,创业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更加密切,对传统专业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更加关注实战、如何更加注重模拟演练、实际操作和市场检验都提出了新的思考。推进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有助于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专业化培训还较缺乏的问题,通过深化创业教育、创新专业教育,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实现更加专业的创业教育和明确创业导向的专业教育,为管理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途径探讨

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新形势下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点来看,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应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入手。

(一)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提出高校应建立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事实上,将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体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管理类专业而言,创业教育应是专业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实施创业教育是管理类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单纯是单一环节的管理者,而是能够胜任快速变革、具有开拓意识、具备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的新型管理者。这种能力不仅能够适应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要求,而且能够适应当今企业更多崇尚和推动内部创业的要求。从这个层面上说,高校创业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单纯的一两门创业课程的学习上,而应积极推进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体系,通过建立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有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造,一是新设一些必要的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等课程;二是根据不同管理类专业调整和改造一些课程,如创业经济学、创业市场调查、创业财务等。新的课程体系既要能满足管理类专业的系统理论学习和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又要能通过必修课程、限修课程、选修课程等多种方式合理组织、科学推动。

(二)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

对管理类专业来说,专业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管理理论知识,具备开展实际管理工作的素质和技能。在此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效果尤为重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专业课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创新创业意识,推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索和思考。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能够从事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分析、产品推销、促销及营销策划工作。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还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不仅善于捕捉市场机遇,拥有进行营销创新、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创业素质,能够管理新创企业或胜任现代企业内部创业要求。这就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技能。而创业教育具有的特点,恰恰能够契合新时期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设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技能。事实上,创业教育着重于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不管学生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勇气、素质和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应以此为切入点和归宿。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融入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与创业意识、创业过程教育相联系,在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新创企业管理的难点和关键环节的知识灌输,增强管理类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创新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方法,更多地将创业教育的方法和理念移植到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课堂上,如小班教学、游戏式培训、实战性实践、模拟创业、过程认知、体验式学习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如能在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必将能够提高管理类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助推管理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三)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专业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教学的必然延伸。要想在实践环节设置、实践活动拓展方面有意识地培育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需要构建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目前,大多数管理类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管理认识实习、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多模块)、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并行推进。事实上,二者可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相互渗透和融合。这就要求在管理类专业实践环节内容和方式设计的过程中突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题,在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设法在专业实践环节找到依托和载体。为此,可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在将企业家进课堂活动落实到实习实践环节,鼓励在实习环节外请企业家为学生开展讲座或座谈,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二是慎重筛选实习实践企业,优先选择成长性强的企业或新创企业,鼓励学生探究和思考内部创业、新创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三是在管理类专业全员推进SiYB或KaB等创业培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在实践学分认定、综合测评加分等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四是鼓励学生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如网上开店、销售等,对取得良好业绩的学生进行广泛宣传;五是鼓励学生从创业实践、创业经历、创业管理等方面撰写实习报告、社会实践调查和毕业论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探索。

三、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策略探讨

上述三种途径为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但是要想使这种融入行之有效,需要我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形成创业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具体说来,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找准融入的渠道

在管理类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要想使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精髓灌输、贯彻到专业教育之中,使两者有机衔接、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必须找准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有效渠道。就是要求我们对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有准确的理解,对专业教育各个环节的知识模块、辅助教学模式有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借助各种渠道将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应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重新界定培养目标,明确管理类专业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导向,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明确目标,使之具体化、明晰化;二是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的专业基础培养平台、专业素质培养平台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把握各个环节的核心和关键,形成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在专业知识模块分解、实践环节构成、培养标准提炼方面,突出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的要求,并建立相应的辅助教学方案、实践教学基地、拓展训练平台等配套措施和支持体系,使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理念能够落得了地、扎得下根。

(二)把握融入的时机

在专业教育的不同阶段,如何使创业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专业教育,必须把握好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有利时机。这就要求对管理类专业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核心和关键有全面的掌握,适时以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将创业教育切入其中。在专业教育的引入、深化和拓展等不同阶段,创业教育融入的方式都应该有所不同。在管理类专业新生入学的专业介绍、管理学专业基础课开讲等专业教育的引入阶段,可通过企业家创业传奇故事导入、创业经典案例分享、校友创业事例介绍、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创业的好奇和兴趣,初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渴望和创业梦想。随着专业课程学习的增加,专业教育进入深化阶段,如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创业管理专业素质,就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学习的重要性、管理新创企业必备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有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在初步掌握了专业知识后,随着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等环节引入,专业教育进入拓展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教育与创业计划设计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企业经营管理大赛等活动密切互动,为取得好成绩,众多学生从专业知识中寻求支撑,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拓展训练,创业知识更加丰富,创业素质和专业素质得到了综合提升。对管理类专业教育而言,何时切入何种程度的创业教育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但这一过程肯定是逐渐深化和依次提升的。

(三)探索融入的机制

对管理类专业教育而言,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推进创业教育自然融入专业教育的问题值得探索。事实上,专业型人才培养和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两个层面,是不相悖的,促进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新形势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应有之义。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机制创新,可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创业学分认定机制。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比如将创业教育文化素质课纳入学分认定范围,但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对创业学分的认定还远远不够。基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创业学分的认定可扩大范围,将创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获奖、SiYB或KaB培训证书等纳入其中,建立覆盖面广、核定准确的创业学分认定机制。二是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机制。目前,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开卷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素质和技能的考核。为此可探索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机制,更多地从课程设计、大型作业、专题论文等方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这实质上与创业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和所涵盖的内容相契合。三是完善专业学位授予机制。专业学位的授予有严格的标准,包含学分绩点、Cet成绩、实践学分、文化素质课学分等。对经管类专业而言,如果学生在创业实践、创业实体运作、创业计划大赛上有突出的表现,可根据创业实体的规模及经营状况、创业计划大赛获奖的档次适当降低分绩点、Cet成绩等方面的要求(如部级金奖的学分绩点可由2.0降为1.0,省级金奖可由2.0降为1.5),真正体现创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

四、结语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8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因此在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中,笔者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计算机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多年来,旧有的教育教学思想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时代的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转变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计算机教师要具有自学能力,创新精神

现代的知识,特别是电脑知识的更新,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即使今天向学生教授的是今天最流行的东西,可能明天就已经成了过眼云烟。所以,如何教,教什么,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教师素质。对电脑教学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学生。

(三)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给予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学习每一节课或每门课之前给学生演示本课要完成的任务,用完成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word应用教程时,我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一份用word编辑的美观、精致的晚报,晚报中既有各式各样的文字、图片,又有各种不同的表格,学生们看后立刻发出惊叹的声音,各自展开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思考着如何来完成这个设计。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气氛中,我给学生概括讲解word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学生马上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利用技能竞赛来强化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学生对于文字输入练习这一节感到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效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五)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多方面地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windows98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原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敛思维是指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例如在教学生如何灵活进行文字编辑时,首先要求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软件进行文字编辑,是word2000中,还是记事本中,或是窗口画图中等问题,这时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究尽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我抓紧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编辑。这种教学方法,经过课后的检验,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优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9,(1-2).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9

 

二、介绍答辩人情况

 

三、答辩人陈述

 

1、论文选题背景

  

  20世纪是教育改革和学校不断重构的世纪。诸如有效学校研究、校本管理、学校发展计划、学校教育质量保证、新课程计划实施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教育改革运动,在欧美国家及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60、70年代,教育管理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学习辅助方面。由于效果的不明显,使得人们开始质疑学校在学生学习绩效改进方面的能力。80年代,受工商管理科学的影响,改革的着眼点由课堂层面转向了组织层面。90年代,学校管理改革趋于多样化。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学校几乎连续不断的被要求改革,或在一定环境要求下试图推行改革,然而成效却不明显。素质教育的思想轰轰烈烈的搞了这么多年,仍处于了解和认可阶段。能够真正接受和贯彻落实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宏观政策、教育改革以及科学理论到学校微观实践之间有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校长的创造性活动。创新的推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富有创造性的人—创新型校长。校长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接着宏观与微观,处在学校外部到内部的重要节点,在学校的各项创新中起着统帅的作用,影响制约着其他各项创新。就目前来说,校长创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多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描述,动态的把校长创新作为一个过程,研究其如何创新以及各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文章较少。

 

2、论文的结构框架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旨在对校长创新进行概念、过程、条件的梳理,第四部分以德育创新为例,简要阐述校长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仅仅是校长创新的一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内涵、层次、要素、特性及意义,旨在增强对校长创新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个人要素,通过事例的引入,理论的分析,旨在提出争取创新条件的可操作性建议。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过程,及其每个阶段应着力把握的问题,旨在推动校长创新在学校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第四部分以德育为例阐述了具体创新的操作,一方面是对前三部分的微弱佐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出其它方面如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研究。

 

3、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应用性教育科研范畴,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又是综合性的,涉及校长创新的各个方面,试图在总结经验、反思过去、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思考并尽可能给出可操作的建议。根据课题研究的上述特点,在研究方法上,笔者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为探寻从个别到一般的规律,笔者查寻了大量的文献和网络资料,分析研究了许多特色校、名优校的办学历程和经验。为了找到校长创新的亮点,笔者借鉴了许多企业领导创新的做法,在充分考虑教育和学校特点的前提下,基本构建了校长创新的体系。为了获得感性方面的强烈认识,笔者多次到闸北八中访谈,刘京海校长给与了热情的接待,他那博大的思想和行事的魄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论文的创新之处

 

i.理论上的创新之处

 

(1)基本上构建了一套从概念到条件到过程的校长创新体系。

 

(2)第一次提出了校长创新的要素

 

(3)第一次归纳了校长创新的若干特点

 

4)比较早的从动态的角度研究校长创新问题

 

ii.风格上的创新之处

 

(1)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主要面向广大中小学校长

 

(2)结构上力求整洁美观,每章都附有小结和案例

 

(3)内容上力求实用,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和力量

 

(4)理论上力求严谨,能够在分析中给与操作上的帮助

 

5、论文的不足之处

 

(1)没有能够对文化、管理、制度、教学等具体创新进行分类研究

 

(2)排版上的疏忽以及个别选字错误

 

四、答辩委员提问

 

***校长创新为什么只谈了德育方面?请举例说说其它方面,比如管理、决策等。

 

**1、德育案例的选择如何反映校长创新的过程?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你的校长创新过程论与其他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3、校长创新与教师创新有何区别?

 

***1、校长创新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校长在学校规划决策中如何创新?

 

2、创新型校长与非创新型校长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3、体制创新与校长创新有什么关系?监利教改如何折射校长的创新?

 

五、答辩人就答辩委员的提问进行答辩

 

1、校长创新为什么只谈德育与校长创新的核心工作、学校规划决策中的创新合并作答。先说了为什么没有谈创新的其他方面,创新包含面广,限于篇幅和精力不能一一到位,仅以德育为例

 

——校长最基本的工作,“管”和“理”

 

——校长最核心的工作,规划决策,即学校发展规划问题

 

——规划决策对校长的基本要求——如何规划,如何反映创新性:

 

(1)构建愿景,宣传愿景;

 

(2)选择决策方式,参与决策,反复论证,形成规划;

 

(3)争取外部配合(政策、上级、家长等);

 

(4)贯彻实施、果断、令行禁止;

 

(5)反馈,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修改决策;

 

(6)及时总结,做好鼓舞工作,增强实现规划的信心。2、德育如何反映校长创新?与监利教改,体制创新与校长创新的关系合并作答。先从案例的选择说起

 

——为什么选择成功教育,为什么选择平定德育转变,成功教育佐证校长创新的过程,平定德育反映德育工作的扎实和创新

 

——为什么选监利教改,监利教改反映了校长创新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个人因素

 

——校长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校长创新对体制创新有冲击作用,以监利教改为例

 

——体制创新对校长创新有抑制性和保护性,仍以监利教改为例

 

——监利教改反映了校长创新的许多方面,得出如下启示:

 

首先注重外部大环境,重视政策导向作用。校长可以去影响或冲击政策,才开始多以失败告终,但不可不为!

 

其次,校长创新需要良好的内部机制和文化环境的保证,否则难以推行。3、你的校长创新过程论与其他人的观点有何不同?首先,答辩人的过程论是建立在研究别人阶段论基础之上的;

 

其次,答辩人对以往阶段论进行了整合,希望变成自己的东西。

 

再次,分析异同之处。与三阶段论相比,弱化了文学色彩,更易于理解把握;与四阶段论最为接近,划分有所不同;与七阶段论相比,更易于校长理解和把握。4、校长创新与教师创新的区别工作内容不同,决定了创新有很大的差异

 

——校长,发展规划,因此更加复杂,对个人要求更高,须处理好各种关系,争取各种资源。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篇10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尤其是与一流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又有何独特之处?黄兆信教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了自己的解答,首先对创业教育内涵、要素和核心问题做出清晰的界定,并基于利益相关者、创业型大学、生态系统、内创业四个理论视角全面剖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岗位创业:创业教育新模式,即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理念的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全校性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最后还提出双向融合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丰富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促进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多元化转型路径的探索具有积极作用。

[

关键词]黄兆信;《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创业教育转型;岗位创业;创业教育“双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1-0001-04

[收稿日期]2015-01-05;[修回日期]2015-01-26

[作者简介]徐小洲(1964-),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创业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工作,并将创业作为国家战略。过去十余年中,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最初的九所试点院校发展到几乎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过程。可以说,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变革。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和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支撑。随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深化,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讨论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与具有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有何独特之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及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有何不同?从理念、政策、制度、路径等四个方面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模式及其实施路径又有何独到之处?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在政策层面又应该进行哪些相应的调整?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诸如此类的难题。黄兆信教授《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1]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一、创业可以教吗?

“创业可以教吗?”这是一个备受争论的命题。有的观点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有人人认为,创业知识与技能只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传授,以高校为主体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创业者的作用。可以看出,上述两种观点之间争论的根源在于人们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界定以及创业教育有效性的评判不一。一些调研表明,虽然有的高校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学生毕业后真正创业的人数很少,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创业成功的例子更是少数,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也有调研表明,“大部分的经验研究证实创业是可以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方式进行传递的”[2]。

在《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一书中,作者对创业教育内涵、要素和核心问题做出清晰的界定,使读者一目了然。该书指出:创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创业的基本认知,这种认知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结构,可以作为大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创业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作为思维、推理和行动的独特模式,创业需要想象力、洞察力及创造性整合资源的能力。作者提出,创业教育必须考虑到三个要素:基本要素人、基于传统教育又超越传统的教学方式、外部环境与政策的变化。基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判断,作者提出了创业教育面临着五个核心的问题:创业教育的内涵界定及其理念核心是什么?创业教育如何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应该如何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遵循何种路径?如何营造支持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这些问题是高校创业教育转型过程中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路或切入点。

地方高校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并通过系统性的活动提高学生创业知识与技能,最终提升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黄兆信教授提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必须转型。他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应该以“创业唤醒教育”和“创办企业的教育”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知识。为了保障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该考虑通过怎样的组织变革与创新过程,推动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他认为需要思考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框架,包括其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投入与产出分析、环境分析等不同部分。这个观点对只重投入不计产出的创业教育,尤其是资源本来就有限的地方高校来说,是极富远见和指导价值的。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创业教育

黄兆信教授从利益相关者、创业型大学、生态系统、内创业四个理论视角,全面剖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一)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创业教育成功的基础在于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利益群体的协调沟通、不同组织机构的互动学习。如:Brennan认为,创业教育的过程和活动既是嵌在大学系统内部的,与大学外部也有密切的联系[3]。

当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如此低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封闭运行的环境中,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开放性,全社会共同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的氛围尚不明显。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绝非高校自身所能完成。创业教育应该是大学、政府部门、地方教育机构、企业家、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大部分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高校自身的维度出发探讨创业教育的模式与推进策略,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创业教育,着力构建创业教育机制——高校、政府和企业等各方力量之间分工合理、良性互动,最终形成全社会参与的高度开放性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需要包括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创业教育亟需校外资源的整合。

(二)创业型大学视角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比创业教育更广,包含了创业教育。如:Kirby认为,创业型大学的概念比学术创业、技术转移、创业教育的概念都要广,因为创业型大学还包括组织结构、领导、控制系统、人力资源和组织文化等一系列特征[4]。因此,只有全校范围的实行创业教育的大学才能称为创业型大学,而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水平高低也可一定程度上通过创业教育的层次或范围来衡量和比较[5]。

作者认为,在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浪潮中,创业教育必然也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大学创业教育如果仅仅是将大学作为研究的自然边界,而很少涉及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与地区创业生态系统的关系,那么,这种创业教育难以成为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

(三)生态系统的视角

黄兆信教授提出,在生态系统观之下,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如何整合系统内部的资源、如何充分发挥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保持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开放性,对于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当从观念、组织和制度的不同层面真正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将创业作为一所高校的核心理念,培育以鼓励创业为主体的大学文化,将高校的内部变革与创业教育、创业活动的实践结合在一起。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观点,无论对创业型大学建设,还是创业教育都极富启发性。

(四)内创业理论的视角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曾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把企业内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称之为企业家型的管理者,即内创业者[6]。黄兆信教授认为,内创业者的培养对高校师资架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它需要高校建设一支既具有专业背景,能从事学术研究,又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将创业元素融入专业实践和专业研究的“双师型”师资队伍[7]。这种教师队伍在创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名校已较为普遍,但对我国地方高校挑战颇大。因此,学校课程的设置不应过多地站在成功企业家、创业者的角度,以免让学生产生疏远感,而要更多地站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立场,以中层人员如何在企业中从事创新活动为切入点,辅以务实的操作经验介绍,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共鸣,也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四个理论视角,黄兆信教授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转型的四个维度的理论框架:理念转型、实施路径、课程体系构建、保障机制。这是该书的重要理论贡献。

三、岗位创业:创业教育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工作并将创业作为国家战略,社会各界对创业的呼声和关注度亦越来越高。作为激发人的创业精神、培育人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其发展动力应该是内生性的,即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文化历史的特性相融合。

黄兆信教授对美国和欧洲创业教育转型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演进历史和特征做出深入的分析,并根据温州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作者试图归纳创业教育的“温州新模式”: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理念的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全校性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他对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转型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一)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理念

黄教授认为,创业教育首先要在理念上进行三个转型:从提高就业率向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转型,从创业实践教育向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转型,从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转型[8]。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以岗位创业为导向,包括以下特征:以融入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为出发点,以全体在校大学生为培养对象,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9]。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这种理念能以最少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收益。该书还详细分析了以岗位创业为导向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具体的实施环节。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黄教授认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对二者来讲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创业教育来讲,缺乏一定学科领域的支撑和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创业教育的开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也不能吸引大学生的重视和参与。专业教育反映了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信息、相关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前沿成果,这些都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创业教育自身所具有的鼓励创新、敢于冒险、把握机遇、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资源的获取与配置、创业团队的选择、创业中的技巧、创业法律法规等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何更好地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如何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创新成果[10]。

这一思路有利于破解原先创业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离散的发展格局。

(三)全校性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该书提出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模型,具有创新意义。作者认为,创业教育必须做好面向全体学生的顶层设计:满足不同类别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设计,将传统的以培养少部分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主。作者认为,要促使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持续性设计、推动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成长的长效性设计、形成专业教师内源性支持的引导性设计。

四、“双向融合”: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描绘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蓝图:“双向融合:高校创业教育要与社会相融合,培养能在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和身份等方面充分与社会融合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从制度完善、课程建设、师资配套等方面着手,更要从深层次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当下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诉求”。它包括: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帮助创业者实现经济融合;岗位创业者与创业者培养融合,助推社会资本融合;校内创业教育与校外创业教育融合,形成创业文化融合;个性教育与再社会化教育的融合,强化创业者的身份融合[11]。

在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势必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立足中国的国情,需要不断推动创业教育的改革。黄兆信教授提倡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重视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和创业类专业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升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内源性支持,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制,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本土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一书的出版,对丰富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促进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多元化转型路径的探索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兆信,王志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GaryGorman,DennisHanlon,wayneKing.Someresearchperspectiveso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enterpriseeducationandeducationforsmallbusinessmanagement:atenyearliteratureview.internationalSmallBusinessJournal,april-June1997(15):56.

[3]Brennan,m.C.&mcGowan,p.academicentrepreneurship:anexploratorycasestudy[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ialBehaviourandResearch,2006,12(3):144–164.

[4]Kirby,D.a.CreatingentrepreneurialuniversitiesintheUK:applyingentrepreneurshiptheorytopractice[J].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2006,31(5):599–603.

[5]Yusof,m.Categoriesofuniversity-levelentrepreneurship:aliteraturesurvey[J].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andmanagement,2010(6):81-96.

[6]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0.

[7]黄兆信.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9):85-90.

[8]黄兆信.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3(6):144-149.

[9]黄兆信,曾尔雷.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46-52.

[10]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