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1:08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1

关键词:有机农业;农药;化肥;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162-02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在世界有机食品领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它的创始人在创立该联盟之前,专程考察了中国农民的耕作方式,他的第一感觉是中国的农业太落后了,西方国家的农业已经进入了半自动化甚至全自动化,而中国农民仍在以牛和锄头为工具进行农事操作。不过旁人提醒他说,中国农民在同一片土地上以这样“落后”的方式已经运作了五千年了,土地仍很肥沃,而西方国家的所谓现代化的农业用地只不过几十年就已经变得瘦弱不堪了。创始人略有所悟,心里萌发了一个伟大的思想,于是不久,一个以推动世界有机农业生产的重要国际性组织诞生了。

我们不管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但“有机农业”――这个好听的说辞,其实和中国农民五千年来使用的耕作思路是完全相同的:让农作物在自然界中自然的生长,农作物使用的肥料用人或畜牲的粪便或自然界中其他的有肥效的东西,农作物病虫害也是用自然界中的病虫害的天敌或其他自然界的东西来防治,农作物长成产品之后就来供养人和畜牲,然后人和畜牲的排泄物又来肥沃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这就是有机农业,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循环农业的标准模式。

外国人在20世纪后几十年搞有机运动的时候,中国人也在搞运动,并且迅速的取得了“成果”:人工合成肥料和农药的施用毁了五千年来“有机农业”的成就,也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土地不再肥沃了,病虫害也开始满天飞了。终于在上世纪末,我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政府和民间组织开始着手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的技术了。2006年11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真不知是喜还是悲,该喜的是,从此国家在农产品安全的处理上终于有法可依,这将促使农作物的种植者努力去生产无公害蔬菜,甚至是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该悲的是它的出台是以太大的代价换来的。

蔬菜是我们人类每日必不可少的膳食,它提供我们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但近十几二十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人类在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的不断成功中同时又在污染着自己生存的环境,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大量盲目施用,致使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蔬菜产品,于是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担心,在我们享用营养可口的蔬菜产品的同时,又在大量食入有毒有害物质,这一得一失两笔账我们又该怎么算!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正是依靠每日三餐的营养来保证身体的健康成长的。我们每日必不可少的蔬菜也是一种生命体,如同人要吃蔬菜一样,蔬菜也要从它的衣食父母――土壤中吸取营养。蔬菜正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才逐渐长大的。如果土地不肥沃或是土壤中本身就含有有害物质,那么长出的蔬菜就会像人缺乏营养一样不健康,这时害虫和病菌就会侵袭它们的身体。生了病的蔬菜也需要治疗,可是这些年来人们大都是使用大量的被称为农药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来对蔬菜的各种病虫害进行治疗和控制,虽然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农药里面含有对人体极危险的有害物质,但是为了追求蔬菜产品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许多人对施用农药依然是乐此不疲,即使农药是剧毒的。如果蔬菜中农药的含量超过一个度(我们称之为“安全阀值”),人吃了以后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同武侠小说中常描写的毒药中毒症状一样,人农药中毒也分两种:急性的和慢性的。急性可致人昏迷、死亡,慢性可造成头晕、无力。慢性的更可怕些,因为在不知不觉的岁月流逝中,人可能已经被癌症或各种怪病光临了。

农药的危害是极为广泛的,不仅仅只对我们的人体本身的健康。农药对土壤、空气、水源和自然界的食物链都有不可逆转的破坏。大量的喷洒农药制剂,会连带的把进行授粉的蜂类和可吃害虫的益虫(如青蛙、瓢虫等)全都杀死。不仅如此,农药落在地面溶于土壤,向下可以污染地下水,随后通过饮水进入了我们的肚子;向上被蔬菜吸收,然后就上了我们的餐桌。有的人说他可以用最好的洗洁精尽力把蔬菜表面的农药洗净,但表面上的洗干净了,被吸收进入了蔬菜组织内的农药你怎么清洗呢?

还有人觉得现在的蔬菜没有从前好吃了,的确如此!看一看现在蔬菜的衣食父母――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土壤的理化结构就会发现蔬菜的品质下降的原因。近十几年来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偏施氮肥造成土壤性质发生改变,土壤变得板结,透气性差。施用化肥蔬菜的产量确有提高,但就像常常只吃肉的人,虽然胖了,但由于缺乏其他营养,身体其实是不健康的。蔬菜仅施用氮、磷、钾肥,甚至只施用氮肥,而缺少其他必要的营养,它的健康状况就像一个光吃肉的胖子一样好不到哪里去,这种不健康的蔬菜它的口味又能好到哪儿去。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土壤会逐渐积聚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盐类物质和砷、汞、铅等重金属物质,这些物质被蔬菜吸收后,最后还是进入人的体内,由于这些物质有的无法被人体代谢出体外,会在体内慢慢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我们身体发生病变。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土壤施肥是用堆肥、粪肥等纯天然有机肥,这些肥料充满了多种腐殖质,并含有多种植物必需的营养素,在这种优良的土壤中生长的蔬菜自然十分健康,蔬菜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会那么容易受病虫害的侵扰,病虫害少了,农药自然就会少施甚至不施了。像这样营养丰富,又没有什么农药污染的蔬菜没有谁不爱吃,它不仅味道好,而且感觉很新鲜,即使储藏很久,其鲜味仍然保持。让我们羞愧的是,如今在欧美发达国家流行的有机农业运动,其精髓竟全来自我国传统农业的启发,而现在我们却又反过来向欧美学习,也要搞有机农业,真是莫大的讽刺!前几年,中科院的土壤研究机构对我国菜园地土质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土壤中的盐类尤其是硝酸盐含量超标,而磷、硫、铜、锌、锰等矿物质都不及标准的肥沃土壤的1/4,有的甚至不到1/10。如此糟糕的土壤营养状况,我们又怎能期待在其上所生长的蔬菜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呢?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2

新课标在培养语文兴趣方面有些什么要求呢?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又在总目标第三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建议中要求教材编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了新课标中这几个关键词:培育、爱护、激发、培植。它们的直接对象是情感与兴趣。

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生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要在分析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方法。对于没有语文兴趣的学生,我们要在他们身上培植语文兴趣。

我们来研究一下“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这句话,这儿的“培植”一词特别突出和醒目,是我们近些年大纲中未曾用过的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查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培植”共有两个义项,第一种“栽种并细心管理(植物)”;第二种“培养(人才);扶植(势力)使壮大。”在第一个义项中,“栽种并细心管理”的“栽种”一词显然有“栽下种子”的意思。新课标使用这个词语,显然是把“情感”当成了种子,考虑到了部分学生对“国语”毫无兴趣的情况。确实,二十七年的语文教育告诉我,在对根本没有语文兴趣的学生身上要培植起语文兴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教者首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的耐心,还要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见任何效果时的开心。要预见到可能带来巨大效果的喜悦,更要预见到可能失败带来的打击、嘲笑、责难。

要在根本没有语文兴趣的学生身上培植语文兴趣,就要分析学生实际,“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这样的学生,教者的策略是千方百计培植语文兴趣。培植语文兴趣与培植庄稼一样,需要饱满的种子和适合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第一,教者要提供语文兴趣的种子。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与他过去受的语文教育有关系。扮演语文老师角色的最初的人是孩子的父母及其亲人,然后是学校教师及生活游玩的伙伴,这些人中要真正有一个能力特强、语文素质特高、语文习惯较好的人,那么他无形中就成了榜样,成了大家敬佩的、学习的榜样。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无比热爱祖国语言的人,是一个能娴熟的运用祖国语言的人。语文教师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赞颂、运用会深深感染学生;语文教师能娴熟使用祖国语言所流露出的成功感、自豪感、成就感、自信力,尤其会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与语言能力会使学生无比心向往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能力不能简单传递,情感却能在师生亲合与信赖中不知不觉传递且播种,只要你是个热爱祖国语言,且语言能力极强的人,你就当然拥有无穷无尽语文兴趣的饱满种子。我们会发现语文能力强的老师的班上总有较多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我以为这恰好印证了上面的道理。

第二,教师要选择适合的气候。高明的播种者总要选择适合的气候下种,愚蠢的播种者总会错过播种的最佳气候。农业播种要注意时间、温度、湿度等,而语文兴趣的播种要注意全班的气氛或学生的神情、态度。只有学生心情愉快、师生情感融洽时语文兴趣的播种才有更高的收成。怎样营造合适的气候是一门艺术,凡是能有所建树的人都一定深懂这门艺术。根据我的实践,语文教师在刚接受学生时的闪亮登场,就创造了合适的气候;在学段、年段考试后学生的强烈期待中,就创造了合适的气候;此外,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最新表现、根据所学内容、根据校内班内新现象,寻找到合适的气候。对于真正热爱祖国语言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语文老师来说,他能寻找到播种语文兴趣种子的机会就会更多。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随时可能让学生产生震撼感,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热情。

第三,教师要培植肥沃的土壤。语文兴趣的种子不能播种在语文学习的沙漠上,而板结了的土地也不宜种子的生长。我们要寻找到肥沃的土地,适合语文兴趣生长的土地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敏感的心灵,他们的心灵中也许原来是沙化或板结的,但为语文老师或其他同伴惊人语文能力的不断震撼而变疏松、肥沃,或者为其他各科的学习不断进步而让语文学习这一块也同化起来变得疏松、肥沃了。肥沃的土壤需要我们不断经营,动员全部力量共同经营,借助语文科的外来力量来协助耕耘。我们要想尽办法,用尽力量培植肥沃的土壤。

如果我们能想尽办法来培植语文兴趣,那么你还忍心让学生心中那点语文兴趣的嫩芽自生自灭吗?你还不想到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可贵吗?

所以我们既能千方百计地培植语文兴趣,就能千方百计地激发兴趣,更能千方百计地保护和发展学生语文兴趣。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3

我国当前农业用肥普遍存在肥料的表施或浅施、过量施用氮肥和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造成肥料易挥发、流失,难以达到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肥料利用率低;容易造成种子的烧伤或铵中毒,还可能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对于施肥来说,首先要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或发放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正确施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供氮磷钾和微肥的施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其特征是“产前定肥”。

1.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

一是元素的营养学说。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n、p、K、C、H、o、Ca、mg、S、Fe、B、mn、mo、Zn、Cu、Cl等16种营养元素,其中n、p、K是大量元素,C、H、o、Ca、mg、S是中量元素,Fe、B、mn、mo、Zn、Cu、Cl是微量元素。二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均有各自的生物功能,它们的营养作用是同等重要的,而每种营养元素具有的特殊的生理功能是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三是养分归还学说。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不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植物的长期吸收利用会使土壤的某些养分变的越来越少,养分失去平衡,地力逐渐下降,若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营养元素。四是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决定其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有效含量最低的那个养分,在一定的范围内产量随这个养分含量的增减而增减,忽视这个最低养分,即使再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五是报酬递减律。在其他栽培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随之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反而减少。六是综合因子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除养分因子外,还有水分、温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和良种、植保、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措施,单靠一个因子或一项措施是不可能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存在着诸多因子的交互效应。

2.测土配方施肥遵循的原则

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相配合的原则。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用养结合,才能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3.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

一是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这个技术综合了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养分的调控,主要包括氮素的实时监控、磷与钾养分的恒量监控及中、微量元素养分的矫正施肥技术。二是肥料效应函数法。该方法是根据“3414”的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直接获得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肥料配方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三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特别地区、不同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用“3414”试验的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示,对某一地区的土壤通过养分测定,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四是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的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测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充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养分平衡法涉及到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等参数。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4

摘要:分析了文冠果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及其生物学特征,指出了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从采种、育苗、整地、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文冠果种子育苗造林技术。

关键词:文冠果;木本油料植物;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

收稿日期:20120330

作者简介:张帆翔(1983—),男,技术员,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及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F3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2602

1引言

文冠果(木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喜光,耐严寒、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主根发达,萌蘖性强,生长快,寿命可达百年。文冠果在甘肃的庆阳、平凉、天水、临夏、定西等地区都有分布,尤以子午岭林区为多,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碱性土壤最利于其生长发育。早在1200年前,我国就有利用文冠果资源的记载,文冠果作为经济林营造,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展较快。现有文冠果资源以半野生状态为多,人工栽植大多为零星栽植和小片地造林。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量为45%~50%,含有人体需要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占52.8%~53.3%,亚油酸占37.8%~39.4%,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榨制国家一级食用油;是制造生物柴油的传为8大树种之一,有“北方油茶”之称。据研究由文冠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相关烃脂成分含量高,内含18碳的烃类占93.4%,而且无硫、无氮等污染环境因子,符合现行的优质生物柴油指标。1t文冠果就能提炼400kg的生物柴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树枝树叶入药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此外,文冠果花色品种多样,开花时间相对较长,花期20d,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蜜源植物。因此,开发文冠果在食用、药用、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等方面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2文冠果生物学特征

文冠果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m,天然分布多呈丛生状。树皮灰褐色,扭曲状纵裂。小枝呈绿色或紫红色,叶互生。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9枚,窄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尖据齿。顶生总状花序,花白色。蒴果,果皮木质,直径5~7粒。种子近球形,黑褐色,直径1cm,花期4月下旬到5月中旬。

文冠果为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多散生于沟边崖畔。抗寒性强,可耐-33℃的绝对低温。耐干旱瘠薄,在年降水量150mm的地方,也有散生树木:在400mm的地区可作为造林树种。对土壤的适应性大,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通气良好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它不耐水湿,低湿地不能生长。文冠果是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但遇到损伤,愈合较差,极易造成烂根。它萌蘖力很强,经多次砍伐仍能萌蘖更新。文冠果结实早,产量高,寿命长,栽植后3~5年开始结实,7~8年产量迅速增长,30~40年进入盛果期,结实年龄可延续到200年。

3材料与方法

3.1采种

应从树势健壮,连年丰产的母树上采集充分成熟,种仁饱满的种子。采种季节一般在8月上中旬当果皮由绿褐色变为黄褐色,由光滑变为粗糙,各子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全株约有1/3以上的果实果皮开裂时即可进行采种,采时要避免损伤花芽及枝条,影响来年结果。

3.2采集后处理及贮藏

采下的果实放在阴凉通风处,厚度5cm左右,去掉杂物,除掉果皮让其通风晾干,然后装入防潮的容器,放置于通风凉爽的室内或贮藏坑内,进行低温干藏,翌年春播.种子千粒重600~1250g。

3.3育苗

3.3.1催芽

翌年4月上旬采用快速育苗法进行催芽。其方法是:先把种子砂藏40~50d,过筛后将种砂分离,用50~60℃的温水浸种两昼夜,使其自然冷却。2d后捞出堆放地面,上面覆湿草帘或湿麻袋,每天用温水浇洒翻动2次。室温保持在20~25℃待20%左右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3.3.2整地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和壤土。秋季深翻25~30cm,达到平、松、匀、碎、捡净草根,块石.翌春浅翻一遍,施入基肥2500~3000kg/667m2,结合春耕翻入土内。

3.3.3播种

一般在4月中、上旬播种,需种子15~20kg/667m2,播种前5~7d,灌足底水,等地面上土壤松散时顺畦开沟,在整好的畦内开沟深3~4cm,株行距15~20cm,点播,种脐平放,覆营养土(1份土杂肥2份土混合)2~3cm,压实,轻轻荡平。

3.3.4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防止鸟兽为害,要有专人看管,出苗后要注意灌水或排水。防止过湿,造成烂根,避免过干,影响出苗。6~7月各施一次氮肥,每隔月喷一次液态复合肥,可促进较早封顶和苗木形成二次生长。及时松土除草。一般当年苗木便可出圃,也可再培育1~2年成大苗,也可插根进行育苗。

3.3.5嫁接

为了改换良种,提早结果,需进行嫁接。砧木用1cm以上的苗木,3月采集接穗,用湿沙埋藏,4月下旬当苗木层皮离骨时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嫁接,离地面高10~20cm。半月后接芽萌发,在芽上方约0.5cm处剪除砧梢(剪口向接芽背面微斜)。当接芽长至15cm左右时,在大风区要立柱绑苗以防风折,还要及时除去砧木上萌条。

3.4病虫害防治

文冠果的主要病虫害有根结线虫引起的黄化病,木虱引起的煤污病及黑绒金龟子等,因此在苗期加强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并且在早春喷50%乐果乳油005%药液,7d喷1次,连续喷3次即可,以防止煤污病的发生。

3.5造林技术

文冠果适应性强,栽植方式有多种,造林时要选择土层深厚,坡度不大,背风向阳的沙壤土造林。油料林株行距以2m×2m~2m×4m为宜,植苗83~111株/667m2;水土保持林以1.0m×1.5m为宜,植苗222~333株/667m2。山区可密些,平原肥沃土地可稀些。2~10°以内的平缓山坡秋季全面翻耕;10°以上的坡地要加设水土保持措施,以块状地为主,规格80cm×80cm×35cm,亦可采用反坡梯田与等高撩壕整地.春季化冰后带泥浆栽植,根系要舒展,浅栽要踏实,并浇足水,水渗下后在基部培土保墒固树。正常情况下发芽前施一次氮肥,6月份追施一次磷钾肥,秋后再施一次基肥。浇水要结合施肥进行,一般不必多浇水,以防烂根。

参考文献:

[1]刘江,刘秀,李秀华,等.文冠果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10(1):117~118.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5

关键词: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气候;土壤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且成微酸型,水分充足,所以非常适合魔芋的种植。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提高魔芋的产量与质量,需要更好的种植技术来进行辅助,本文就对其做出研究,以供参考。

1山区魔芋种植注意事项

魔芋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经济作物,所以在种植技术的研究方面应该加以重视。首先来说,魔芋最适合在雨量充沛、气候适中、云多雾大的环境中生长;其次,它在1800m左右高度的山区最适合生长发育,这样的高度对其快速繁育有着重要的帮助;魔芋需要的土质肥沃、不易渍水、透气性好的地块来培育。有了以上几种条件,可以种植出较好质量的魔芋,为山区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山区基本符合这些条件,但是山区内部的状况参差不齐,需要慎重选择种植地块,加强种植技术,才能换来更好的经济成效。

2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分析

2.1种植地块的选取

魔芋喜冷凉气候,耐阴湿。土质以深厚的轻沙质土壤为宜,重粘土、冷沙土不宜种魔芋。忌重茬地和前茬是辣椒和烟叶的土地。土壤pH值6.5~7.5为宜。其中以低山南坡,坡度为5~10°的山坡疏林地带最佳。如选择云多雾大的地块,就需要对山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研究,让阳光与云雾能够“配合”好,保证选取的地块能够“尽其所能”。宁化县山区的土壤属于微酸性,非常适宜魔芋的生长,但是在种植之前对选定的地块还是需要进行监测,选择更好的地块来种植,以便使魔芋的产量更高。

2.2土壤消毒

选择好地块之后,将此地块上的土壤深翻30cm,每667m2施农家肥5000kg,50kg的复合肥、1kg的生物钾肥。施肥的目的就在于将魔芋的生长基础打好,给予充分的养料,再配合阳光、雨水的作用,还可以使土壤的性质提高,不断供给养分。另外,更重要的是给土壤消毒,防治病害,使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能够更好地流通开来,及时将地块中土、肥能够更好地融合,产生作用,使土壤更加肥沃。每667m2撒新鲜的石灰粉50kg,将地块中的土壤整碎铺平,混和土肥的时候,保证其均匀、融合,可以使土壤更加有“活力”。

2.3种芋大小分级种植

在山区种植魔芋,就需要对种芋的选择进行大力关注,不能让质量差、有病斑的种芋被种植。选择无损伤、无病斑、芽子壮的魔芋为种芋,然后根据种芋的大小,来分级种植。在3月的中下旬进行抢墒早播,可以保证其及时的收获,生长出来的魔芋质量高。另外,可与玉米进行套种种植,玉米起到遮荫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好的种植成效。种芋播种前要日晒1~2d,并用(500~1000)×10-6农用链霉素来浸种消毒30min,保证其不易出现病害现象,打好基础,使种芋能够健康、快速的生长,然后再种植。

种芋分大小,应该根据其不同型号的种子进行分级播种,确立不同的种植数量,使种植面积能够与种子配合好。较大的种子应该每667m2种植2000~3000株,150~250g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100g以下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以上。将种植种芋的技术与土壤、地块的性质相结合,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才是科学的。

2.4播后盖草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温度不高,即使在夏季也会出现温差加大的现象,宁化县恰好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中,温度变化明显,所以在播种之后加盖稻草等材质,可以起到保温、降温的作用。所以在山区的魔芋播种之后,及时加盖3~4cm的稻草、松毛或秸杆等,可以起到防晒降温、防止土壤板结、冬季保温的作用,加盖稻草等物,使种芋的生长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温度与湿度保持在平衡状态,克服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诸多“不便”。选取较好的稻草、秸秆等草质,还可以起到保肥、保墒、抑制杂草的作用,使种芋的生长不会受到较多阻碍。

2.5病害预防

给土壤、种芋消毒,是保证其不出现病虫害的重要防御手段,但是宁化县的山区地貌复杂,病害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出现,所以不能对病害的防御技术采取单一化的方法来进行,必须按照正确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其对病害的防御能力增强。在遇到阴雨天气的时候,要做田间的渍害,保证水分不会将病害“引入”到种芋中去;遇到高温干旱的时候要进行喷水降温,保证其温度适中,不宜出现大面积的病害现象。如果发现魔芋发病,在早期的时候用敌克松或移栽灵溶液进行灌注,保证其病害不再往里发展;中后期的时候喷绿乳铜来进行杀毒,确保其病害不再蔓延,使魔芋的生长更好。

3总结

本文主要将宁化县的山区魔芋种植技术进行了讲解,从当地的土壤、气候状况上入手,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将地块选取、种芋选取、消毒、盖草等内容做出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山区魔芋种植农户带来更多的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周燚,严顺,鲁红学,等.魔芋软腐病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8(07).

[2]钟刚琼,盛德贤,滕建勋.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8(01).

[3]郭菊馨,张精华,卢俊,等.富源特色农业魔芋栽培的气候环境分析[C].2008年滇黔桂三省区七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2008.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6

与空气、阳光和水一样,土壤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赞美空气、阳光和水,可对同为生命之本的土壤却鲜有溢美之辞,因为土壤在很多人眼中是灰土灰脑、缺乏灵气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沿着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视角,我们便能从司空见惯的土壤上,找到一个同样奇妙的世界,走进一个充满传奇和生机的空间。

每一把泥土都是个旷世的传奇。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更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的恩赐,母质、气候、地形、生物、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为耕种等影响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看似平凡的土壤,无不经受过百炼成钢的锤炼,才形成了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那种脱胎换骨有着人类无法揣测的惊心动魄。

生生不息的大地总给人朝气蓬勃的年轻感,可每一把泥土都是岁月的见证者。除了铁、锰、镁、钙等矿物质,时间是土壤中看不见的重要成分,每一握土壤都饱含着时间雕刻的痕迹。在酷热、严寒、干旱和洪涝等极端环境中,以及坚硬岩石上形成的残积母质上,可能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土壤发生层。北半球现存的土壤大多形成和发育于第四纪冰川退却后,从数万年到数十万乃至百万年,土壤绝对年龄里隐藏的历史章节远比人类历史要悠久丰富。

从森林、牧场,抑或是一个小小的盆栽上,都能感受到充满着生命张力的土壤。土壤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还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要素,有如胎盘源源不断为植物输送着营养和水份,那些缤纷的花朵、蓬勃的枝叶和累累的硕果,又何尝不是土壤生命力的渲泄?

土壤还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基底,并非想像的幽暗沉寂里,多种多样的生物构建了一个婆娑世界。据统计,在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25克森林腐殖土中所含的霉菌若逐个排列,其长度可达11千米。栖居在土壤中的有机体,既有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等类群的土壤微生物,也有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性动物和原生动物的无脊椎动物,还有少数如鼹鼠之类的高等动物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对动物来说,湿度、温度等变化不大的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乐园和庇护所。

聚沙成塔,每一粒尘埃都有如土地的孩子。土壤是景观的一面镜子。一方土壤孕育着一方胜景,因在土壤的地理分布中,从土壤个体到土类都与一定的自然景观相联系,不同的土壤呈现不同的地理景观,不同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大自然便有了苔原、荒漠、草原、森林、湿地等迥异的自然风光。

1998年的春天,我头一次遭遇了沙尘暴。天昏地暗,飞砂走石,无孔不入的尘土有如令人窒息的阴霾,把刚洗过的汽车弄成了花脸,让都市变得宛若沙漠。沙尘如割,人类在喊烦,大地却在喊痛。在内蒙古,在河西走廊,地被硬生生地揭去了一层皮,草场或庄稼失去了家园。

有数据表明,全世界的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牧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由于滥砍滥伐、过度开垦、耕作或放牧等原因,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有的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人类活动造成的盐渍化、沼泽化、荒漠化问题在加剧。据测,在我国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的土层就有1厘米厚,而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到400年的时间。

除了看得到的破坏与创口,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被称作“看不见的土地污染”。2004年,新闻报道北京地铁宋家庄站3名工人在一处三十多年前曾是农药厂的施工点挖掘作业时被“毒倒”,“毒地”及污染土壤的修复由此进入公众视线。

当我们以为“眼不见为净”时,土壤其实正在被各种肉眼所看不见的方式污染着。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害垃圾和危险废料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化肥和农药的不当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污染,不但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其栽种出来的不安全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危及人类的“米袋子”、“菜蓝子”。据估算,我国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如果等到有一天,每当面对食物时,我们首先关心的不是它们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而是担忧里面的铅、汞、铬、砷、镉是否超标时,我们也许才会感受到土壤的痛。

不像其他污染有着污水横流、黑烟滚滚、臭气熏天等明显可见的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较难发现且易被忽视,对人类生存的安全影响却非常大。近年来,随着频频曝光砷、镉、铅等重金属的污染事件,都足以证明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堪比杀人于无形的隐形“杀手”。如,石油开采造成的土壤污染,会导致石油烃的某些成分在粮食中积累,危及人类健康,一些石油烃类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再比如,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有害的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铅会直接伤害脑细胞,容易致癌、致突变;汞进入人体后会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造成巨大损害;而铬中毒会致肾和肝受损,引发胃肠溃疡、痉挛甚至死亡;急性的砷中毒会导致人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死亡,慢性中毒则易诱发肺癌、皮肤癌、膀胱癌等;镉在人体内形成镉硫蛋白,富积肾和肝易引发肾病,且易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症状。

美国有部科幻电影叫《未来水世界》,讲的是地球两极冰层融化后,世界变得一片,人们只有依靠水上浮岛生活,泥土成了流通领域的硬通货,苦苦寻找一片能安身立命的土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对遭受污染的土壤,人类也可作出同样的设想与反思。

人类文明在逐水而居的同时,也择土而栖。沃野千里,也历来是强权觊觎的猎物,历史上围绕土地爆发的战争数不胜数。历史上的伟大文明,大多像孟母择邻一样选择了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因为人类生存依靠土壤,土壤的质量及其所营造的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肥沃的土壤是文明昌盛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土壤利用和管理不善以及土壤遭到破坏之时,会给生命带来灾难,会使文明陷入衰落。

对于脚下的厚土,我们实在关注得不够,以为大地会永远广袤,会永远厚实肥沃。可等它发起脾气来,才知道污染一次,遗害万年。只有失去或面临着失去时,我们才想到了要去挽留。

在我国的上古神话传说中,有个著名的鲧禹父子治水的神话,其中有传说认为禹是以息壤治理好了洪水。息壤,据说是一种神物,就是自己可以自动生长的土壤,湖北荆州至今仍保留着一处被传说是息壤遗迹的地方。禹用息壤修筑的堤坝,碰到洪水长一米,堤坝也会自动长一米。因此,息壤在世人眼中是一块能呼风唤雨的神壤,若不慎触怒了息壤,就有可能大雨滂沱,引发洪涝,遭至灭顶之灾。

我国历史上并不缺乏对土壤的敬畏,除了息壤的传说外,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也能证明。社稷坛上覆盖着与中国土壤分布实际情况有些相似的五种颜色的土,东方为青土、南方为红土、西方为白土、北方为黑土、中央为黄土,这里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土地之神和农业之神的重要场所。

对土壤的重视,现代人早已远超古人。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土壤早已成为粮食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气候变化和工程建设等科技领域的关键内容。只是人们对土地的朴素的敬意,却已随科技的昌明而衰减,土壤的角色更多地从生命之母转换到了财富之母上。人们肆意利用土壤,竭泽而渔地从土里创金。如果哪天醒来,突然发现:已没有了安全干净的立足之地,人类又该如何?

多么希望,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那传说中的息壤,面对伤害有着强大的对抗能力,为当代,更为子孙后代越来越多的需求提供永无止境的承载力,可神话毕竟是神话。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7

关键词:大泡核桃;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065-02

1引言

大泡核桃作为干果系列品种,具有果大、皮薄、仁白、味香、产量高等特点,受到大多数人的亲睐。大泡核桃树有庞大的根系和树冠,具有绿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优化环境的作用。核桃营养丰富,含脂肪59.66%~72.84%,含蛋白质15.17%,含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脂肪酸高达83%,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因此,古往今来核桃都深受人们喜爱。

2大泡核桃的特性

大泡核桃属于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小枝粗壮,髓心片状分隔,鳞芽,叶迹3组,各为C形,奇数羽状复叶。大泡核桃原产于漾濞县,现广泛分布于大理、丽江、怒江、保山、临沧、楚雄、红河、昆明等地,属无性系品种,树势强,树高可达30m以上,冠幅可达734m2,树冠呈半圆球形,单株最高达3.7万个,折合420kg,中果枝率为94.1%,果枝为中短枝型。果枝平均坐果2.3个以上,每平方米冠影产仁量高达340g以上。坚果扁圆球形,顶端突尖,三径为3.2cm×3.8cm×3.9cm;壳面麻点多,且较深大,缝合线较隆起、紧密;单果重8.0~17.1g,仁重6.0~9.4g,壳厚0.4~0.9mm;内隔壁退化与内褶壁退化,取仁易,可取整仁,出仁率50.0%~76.56%,仁饱满,味香,黄白色,脂肪含量56.39%~76.26%,蛋白质含量13.43%~17.32%,大泡核桃最适宜生长的海拔为1800~2200m,一般3月上中旬,芽萌动,3月下中旬,4月上旬,雄花开放;4月上中旬雌花开放,同一株树,一般雄花败落10d左右雌花才开放;白露节令,果实成熟;9月下旬、10月上旬,开始落叶。大泡核桃丰产性好,适应性强,较耐低温冷冻。枝条嫩时呈绿色或绿褐色,1至3年生为褐色,韧性较好,果枝顶芽萌发后所长出的复叶多为5片。复叶具小叶8~13片,叶片幼嫩时呈淡红色。树皮银灰色,幼树平滑,老树呈不规则纵裂,翘起。雄花花序长8~12cm,最长的达24cm,雌花2~4朵。寿命长,百年以上大树仍处于盛果期,硕果累累,目前该品种仍属于云南省的主栽品种。

3大泡核桃的栽培

大泡核桃是一种喜光的阳性树种,适宜生长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一般生长在山坡中部和下部的好于上部的,生长在阳坡、半阳坡的好于阴坡的,生长在缓坡的好于陡坡上的,生长在箐边和沟洼地区的好于山梁上的。大泡核桃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在肥沃和瘠薄的土壤上都能生长,生长在肥沃土壤上时,因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多,树势健壮,结果多,产量高。生长在瘠薄土壤上时则长势差,结果少,果实小,产量低。在云南,除了过于离散的砂土、过于粘重的粘土和石块过多的地方外,其他质地的土壤均可种大泡核桃。一般大泡核桃分布的土壤类型有红壤、棕壤、紫色土等,尤其土层深厚,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沃,理化性质好,保水、排水均良好的砂质壤土最理想。大泡核桃一般栽植时间为秋末冬初,也可在立春前10d栽植,根据本县历年的栽植方法,做到“七个一”,即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合格塘,长80cm,宽80cm,深80cm,选一棵合格苗,即无病虫害,基径在1.0cm以上,高度不低于50cm,一筐有机肥,一担水,一块薄膜,一个防护笼。一般12月中旬前必须打好定植塘,塘的密度为株行距10m×10m,土壤肥沃的土质较疏松的地块可以达到12m×12m,挖好定植塘后,让阳光充足地照射,进行土壤紫外线杀毒,等过了10~15d后进行回塘,回塘时必须把表土先回,心土后回,大泡核桃主要是无性繁殖,通过实生苗嫁接。由于实生栽培的核桃变异大,坚果品质良莠不齐,商品性能差,效益低下。因此,随着核桃科研和生产的发展,大力推广应用嫁接繁殖技术。通过嫁接,实现核桃良种化栽培,能使物候期,长势一致,便于经营,能够早实丰产,坚果品质优良一致,商品性能好,从而能更好地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大泡核桃嫁接繁殖,最关键的是选择好采穗母树。采穗母树是优良品种中的优株,具备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品质好的成年母树,选择好采穗母树后,头年育核桃实生苗,第二年进行苗木嫁接,一般常用嫁接方法是劈接,它成活率高,但为了缩短育苗时间,也可采用子芽嫁接,就是当年育苗,当年嫁接,主要是当核桃刚发芽不超过5cm时嫁接,嫁接后,水肥管理跟上,成活率也会提高,大泡核桃的栽植方法,也与一般苗木的栽植方法一样,一句话概括就是“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把苗放入刚回填好的塘中,苗木要放在塘的中间,然后回填熟土,把苗木的根埋完,然后轻轻提一下苗,放苗木时,嫁接口一定要直,为了不改变苗木的生活习性,皮色较褐色的一面要朝向阳的方向,然后用脚踩实。踩实的目的是土壤与根系紧密接合,提苗的目的是使苗木根系得到舒展,不圈根。栽植大泡核桃时,嫁接口一定要高于地平面,否则易造成积水后,淹死苗木,常规就是把苗木的根系栽完即可。栽完后第三次埋土时,要把塘做成托盘型,四周高,中间低,容易浇水,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灌足水,一般为50kg左右,浇水后盖一块薄膜,目的就是防水份蒸发和防杂草,有条件的地方,可把栽植大泡核桃的地块用围栏圈住,浇水一般20d左右浇一次,特别是苗木刚要发芽时,一定要灌足水,等苗木成活后,进入雨季时,方可不灌水,这时要注意排水。

4大泡核桃的管理

大泡核桃的管理,主要是土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大泡核桃土壤管理,主要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也可以在核桃园地种植矮状作物,特别是一些豆类植物,可以增加氮肥。大泡核桃的水肥管理在春季需水量较大,要急时灌水。水源条件好的地方,能给于滴灌或喷灌最好;水源较差的地方,通过建水窖,把雨季积存下的雨水用于灌溉。但要节约用水,至少要灌溉两次。冬季灌水也很重要,它能够使植株储存能量,为来年生长提供条件,也可以防止树木积温冻害。大泡核桃施肥,主要是根施,方法有撒施,条施,穴施等。施肥时间以秋季为主,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即人畜粪,草渣,土杂肥,秸秆等。雨季可以施一些化学肥料,主要以复合肥,它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补充植物所需营养。

大泡核桃整形,主要针对幼树。一般大泡核桃树高达到1.5~2m期间。开始定干,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定干高度为1.5~2m,较差的地方,可定干到1.2~1.5m。定干的时间主要以秋末冬初为好。大泡核桃的修剪时间以落叶为标准,只要等整棵树的叶子落光了,就可以修剪。用的工具主要有短枝剪,锯子,高枝剪。小树修剪主要用短枝剪,易操作。大树修剪主要用锯子和高枝剪。大泡核桃修剪因树而异,有些需短缩,有些需打头。一般主枝只需留3~4杈培养,侧枝根据树的特征及空间情况而定。大泡核桃树的修剪,主要从定干开始,每年都需进行修剪,连续修剪至5年后,树体基本成形,以后几年只需疏除密枝及病虫枝。因为核桃树与其它树种不同,它自然整枝能力较强。弱的,病的自然枯死脱落。大泡核桃常见虫害是钻心虫,科学上叫豹蠹蛾。该虫主要通过树的伤口进入,蛀食树体内的营养物质,对大泡核桃伤害较大,且难以防治。主要通过虫口注射药物,毒死害虫。常用药物有百树得乳剂,速灭杀丁,乐果乳剂等。用药时要注意浓度及时间,一般以晴天为好,正午温度高时会让人中毒,避开这段时间。大泡核桃常见病害是干腐病,初期在主干上产生褐色近圆形微突起的溃疡斑,以后多个病斑扩大联合成大的梭形或不规则形斑,空气潮湿季节,病斑表现浮肿,有时流出汁液。病害主要发生在幼树主干,枝梢和果实上。防治措施,刮除病原物,然后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药800倍液,或用石硫合剂300倍液。石硫合剂可以防虫除菌,一般到冬季,核桃园地都需进行树干涂白,目的是防虫除菌,防冻,防日灼。涂白剂配制,水、石硫合剂、生石灰三种,石硫合剂按300倍液稀释,而后加入生石灰搅拌,能涂白树干即行,浓度不能太高。

大泡核桃树如果管理得好,3~5年初挂果,10~15年进入盛果期。20年后进入稳产阶段。它寿命长,一代人栽植,几代人受益。而且它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都较强。通过科学栽培,科学管理,它的树体表现,果实品质,口感味道一定得到大多数人的厚爱。它的经济价值,在众多核桃品种中脱颖而出。大泡核桃作为当地主栽品种,它的经济价值已经作为本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希望这个产业能给大多数山区农民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杨源.云南核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0).

[2]王德全.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9).

[3]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5).

[4]肖良俊,董润泉,张雨,等.14个核桃品种的开花习性及花期物候观察[J].西部林业科学,2015(1).

[5]马文婷,幸志芳.坡度与坡向对薄壳核桃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4(6).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8

1什么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先测土了解土壤供肥性能,然后综合作物需肥规律,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配成肥料直接应用于农作物的施肥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特点,结合肥料效应,有针对性、科学合理地确定氮磷钾化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并加工成各种作物的专用配方肥,供应给农户,并指导农民使用。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解决作物施肥与土壤供肥、作物需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短缺营养元素,做到科学合理用肥,土壤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作物需要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使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化肥使用效益的目的。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作物一般增产8~15,肥料利用率提高5~10,还可节约投肥10左右,每667㎡节本增收达60~100元。同时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在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环保建设,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2为什么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2.1按照“一大学说、三大规律”的科学施肥原理,需要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2.2国内复杂的土壤类型,多变的土壤养分,需要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2.3化肥使用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需要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的施肥格局和错误施肥观念。

2.4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和优质农产品生产中,大面积推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对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肥的功能和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要保证人、畜、环境的安全;要改善农产品的品质;要增加农产品的数量;要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要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5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保护耕地、培肥地力、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由于偏施氮磷肥忽视了钾肥、微肥的施用,加之农家肥用量减少,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壤肥力降低,耕地板结。农作物产量大约50来自地力,地力降低,对农业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如果不采取措施,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阻止地力下降,培肥地力,提高土地产出率,那么人多地少矛盾也将难以缓解。

2.6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低耗、低污染的需要。目前广大农村氮磷钾施肥比例大约为1:0.3:0.1,由于施肥比例严重失调,化肥综合利用率仅为30。通过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目前的施肥模式降低了化肥利用率,增加了种田成本,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影响了人、畜健康。农民为了不断提高产量,因而增加氮肥用量,氮肥利用率越来越低,流失严重,导致地下水、池塘、蔬菜等硝酸盐含量超标。在动物体内硝酸盐易转化为亚硝铵这种致癌物质,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能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污染。

2.7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产效果好,农产品品质高,有较高推广价值。现在许多农产品品质下降,瓜不甜、饭不香、菜不鲜、果难吃,这正是传统施肥方式偏施氮、磷肥导致的结果。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则能有效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倒、抗病能力。

3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主要技术措施

3.1土样采集、调查与测试。应在秋播前采集土样(耕层0~20cm),送当地农业局土肥站分析测试土壤速效氮、磷、钾,并提供田间基本情况、农田耕种情况等信息。要求平原6.67~13.33hm2,丘陵、岗地6.67hm2,山区3.33~6.67hm2取一个土样;而且同一地块一般每隔2~3年取土测试一次。

3.2确定肥料施用量,下发施肥通知单。主要是根据化验结果等有关情况,确定不同作物的最佳氮、磷、钾、微配比和最佳肥料施用量,填写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发至农户,让农民照单购肥、施肥。氮、磷、钾、微肥的施用主要根据地块取土化验的结果,按照“因缺补缺,缺多多施,缺少少施,丰者不施”的原则确定施用量。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要充分发挥各级土肥部门的化验室和配肥站的作用,尽力做到“测土配方生产销售(供施)施用”一体化服务。

3.3肥料的科学施用。科学施肥的原则是必须因(下转p107)(上接p105)土壤、作物、肥料品种不同,而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配合施用:一是有机肥无机肥要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使肥效缓相济、互补长短、提高肥效。二是氮磷钾微要合理。建议积极施用BB肥和专用配方肥。三是施肥时期要适宜。应根据作物需肥的阶段特性,确定最佳施肥时期,重点施用。

4进一步加大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4.1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网络,形成整体合力,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宣传及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应用水平。在采土、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等六个关键技术环节中,要强化合作,注重指导,切实加强服务。

4.2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要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并引导农民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优质的专用肥料。既然是专用肥料,就一定要强化肥料的专用性。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引导农民正确选用专用肥料。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9

关键词:关键词:优质水稻;施肥原则;施肥技术

1施肥原则

1.1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

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5%~30%土壤有机质是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其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的重要量度。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不但能提供水稻所需的部分养分,而且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使水稻高产稳产。长期单施化肥,土壤变得板结,土壤养分水平不稳定,不利作物稳定高产。

1.2氮、磷、钾、硅平衡施用养分平衡是保持水稻超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各地应因此确定超高产的氮、磷、钾、硅施用配比。目前生产优质高产水稻田块的肥料是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氮、磷、钾搭配使用,氮:磷:钾为1:0.5:1,一般控制在每亩氮(n)14~16kg,磷(p205)8~9.5kg,钾(K20)10.5~16kg,并增施适量的硅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其中有机肥占总用量的0%~30%。

1.3精确定量施用氮肥水稻对化肥,特别是氮肥反应非常敏感,因此按超高产优质水稻形成的需肥规律进行精确化施氮尤为重要,而且精确合理施用氮肥,不仅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前提,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的基本,并能保护环境,实现水稻的可持续生产。

1.4适时合理施肥因土壤类型、茬口、品种及栽培方式的不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也不相同,其产量结果也不相同,产量越高,单位产量地需肥量越高,一般每100kg稻谷中含有氮素(n)1.4~2.1kg,磷素(p205)0.6~0.9kg,钾素(K20)0.3~1.8kg;每100kg稻草中含有氮素0.6kg,磷素(p205)0.1kg,钾素(K20)0.9~2.0kg。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是不同的。因此施肥水平和肥料运筹策略也相应变化。

2施肥技术

2.1基肥基肥是水稻插秧之前施用的基础肥料,也包括面肥。其主要作用是:供应水稻前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有效分蘖早生快发、还可以改良土壤,造成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吸收的耕作层。水稻除了吸收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以外.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铁、镁、硼等微量元索,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过去施农家肥料如猪厩肥、草塘泥等有机肥料,肥分完全.,不注意氯、磷、钾肥的搭配施用,更考虑不到微量元素的使用,现在化学肥使用量增多.有机肥量减少,因而必须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和微量元素的利用。

有机肥要腐熟后才能施入田里,要耕翻入土,土肥相融。基蘖肥与穗肥配比一般为13:9。基肥用量因地力、茬口和秧苗移栽叶龄不同而异,地瘦、小麦茬或移栽秧苗叶龄小的基肥量要多些,占总施肥量的50%~60%;地肥、绿肥茬或移栽秧苗叶龄大的基肥量要少些。占总施肥量的40%~45%。按以上原则运筹肥料,既可促进早活棵、早分蘖,又能确保拔节期前后对养分的需要。

基肥的施用方法有全层施或浅层施。土壤蓄肥力强、基肥用量多的,基肥以有机肥、土杂肥为主的,则用全层施肥方法,使肥料在整个耕作层中均匀分布,形成松软肥沃的耕作层。土壤蓄肥力差、基肥用量又少,则采用浅层施肥法,将肥料施在根系最密集的部位,以利根系吸收。在无有机肥情况下,采用化肥基施,由于上水旋耕后施用养分逸失较大,应改为耕入土为宜。

2.2分蘖肥分蘖肥是水稻移栽后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和争取分蘖成穗而施用的肥料。栽培上要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施用分蘖肥的起始时期为移栽后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2叶位,使肥效发挥在有效分蘖期内,促进有效分蘖发生。有效分蘖期短的一般在基肥的基础上,于返青后一次施用尿素10~15kg/亩;有效分蘖期长的在第1次施用分蘖肥的基础上,还要看苗再补施接力肥尿素5~10kg/亩。分蘖肥最迟不能迟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滞后会导致无效蘖的大量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预期的穗数要求,通过控制肥料施用量来合理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蘖生长发育。

2.3穗肥穗肥是供给稻穗分化及生长发育所需的肥料。水稻倒4叶抽出至倒2叶抽出期是高效追肥期,因此,这一时期施用穗肥能促进壮秆大穗,是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增加粒数的关键措施。穗肥按施用时间和作用分为:促花肥,促进颖花分化,增加二次枝梗,一般在倒4叶,幼穗分化初期施用;保花肥、保护颖花发育,避免或减少颖花退化.从而提高结实率,一般在倒2叶,穗形成初期施用。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10

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火。

火善用之则为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在成功带来的喜悦过后,土壤肥力下降的难题开始困扰人类的头脑。土地虽然毫无怨言地哺育着农作物,却并非是可以无限索取的聚宝盆,几度春种秋收之后,土地的肥力用尽,收成开始下降。人类只好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砍伐树木,除去杂草,开辟出又一方肥沃的良田。在向自然要地的行动中,人类借助了火的力量。火可以焚烧掉原野上的杂草,火舌过后,人类可以很容易地耕种,而且焚烧过后,余下的草木灰掺入土壤中,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被人类废弃的土地,逐渐又长出了树木和杂草,一年年的落叶和枯草使贫瘠的土地再度肥沃起来。

火的另一个用途是使食物变得香甜可口。通过烘烤、煎炸、蒸煮等方法,难以下咽的食物在远古大厨们的手中脱胎换骨,仅仅是喷香的气息就令人类垂涎三尺。吃东西已经不仅是果腹,更是愉快的享受。许多原来避之惟恐不及的动物与植物,经过火的烧烤后成为美味的食品,使古代人类的食物种类扩大,我们祖先的餐桌上有了丰富的美食。

(火)不善用之则为祸一次次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我吗警惕起来吗?

xx年1月30日(除夕)20时至31日凌晨1时,全国共发生火灾1047起,死亡10人。公安消防部门接警出动5452次,出动消防车辆11003辆,警力61107人,这些数字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它们再次敲响了我们心中的警钟,而这些火灾,大部分是由于人们疏于防范。而葬身与火海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自救!

如果我们遇到了火灾,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如果你在公共场所,一定要镇定,不要盲目乱跑,要抓紧时间,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顺着安全通道逃走。但是现在的公共场所往往都进行了装修,同时存放着大量的物资,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所以,在撤离的时候,应该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把口鼻捂好。还有,千万不能乘坐电梯,在撤离时不要乱跑,并防止被他人撞倒,踩伤。我们大家平时出入公共场所时,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留心安全通道的位置,要尽可能的做到防范与未然。

如果我们自己在家时,不小心着了火,应及时地逃出去,并求助邻居,路人,打电话119。但如果火势太大,来不及从消防通道逃走,或是被困在楼上时,千万不要绝望,更不要盲目往楼下乱跳,正确的做法是找一根能承受住人体重量的绳子,栓在牢固的地方,借助绳子慢慢往下爬,或者在阳台上呼救,等待消防员的救援。如果你在等待中,衣服或者头发着火了,不要害怕,更不要跑,停下来,,然后迅速躺到地上,不停地翻滚,直到火灭。然后找一床被子用水浸湿,用被子包裹住自己的全身。如果你要打开某扇门时,先要摸一下把手是否是烫的。如果是烫得,千万不要开,因为很可能门后是一片火海,火将会蔓延到你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