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2:27

出口贸易概念篇1

[关键词]外贸管制权;法律概念;文本

[中图分类号]D922.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3)03―0149―06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加强,政府对贸易进行管理和监督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自顾倾向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美欧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强化对绿色、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保护。因此,国家所拥有的外贸管制权已跃入了法制视野,成为国际法与国内法中共同关注的法律问题,并以此为焦点形成了大量的学术理论与规范创设。

然而,外贸管制权这一概念,来源于外贸管制实践,现实生活中各国实施外贸管制的方式千差万别,相关理论也无法明确外贸管制的内涵,已有的法律规范中更是未对外贸管制权进行明确定义,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制度构建中也有许多必须予以面对的理论障碍。这种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困境显然与外贸管制权在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不相称,同时也阻碍了外贸管制权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而在法律文化的研究方法中,特定词语的渊源文本,尤其是权威性的法律文本,不仅仅是法律概念的引证来源,其本身也是反映法律概念的重要研究资料[1]。从法理层面对外贸管制权进行解读,必须将外贸管制权置于特定的文本语境下,依现实主义的历史观通过法律规范予以界定。相关文本的表述,不仅表明外贸管制权具备了形式正当性,同时也是证明外贸管制权实质正当性的现实根据。以文本视角对外贸管制权进行深入探讨,显然对促进外贸管制法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不同学科理论中的外贸管制权文本解释

(一)经济管理学理论中的“外贸管制”与“管理贸易”

由于经济学文献中使用的“管制”和“规制”以及“规管”,均源出于英语“regulation”,其一般含义界定为:“管制者基于公共利益或者其他的依据或既有的规则对被管制者的活动进行的限制”[2]。因此,外贸管制的含义,目前也多从经济管制的角度进行解释。通常认为:“外贸管制,是对外贸易管制的简称,也叫进出口贸易管制,是各国政府或为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增加出口、限制进口而采取的鼓励与限制措施;或为政治目的,对进出口采取禁止或限制的措施。它是一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体现”[3]。体现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政策或地区政策等方面,涉及到国家对外贸易活动的经营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行政干预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狭义的贸易政策则是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政策体系。目前主要的贸易政策类型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中性贸易政策和偏向性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managedtrade)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盛行于80年代以后。迄今为止,关于管理贸易内涵的界定国内外学术界还存在分歧其中国外学者的观点如下:第一,管理贸易是指非竞争环境条件下的贸易行为(L.R.Krause,1992);第二,管理贸易是指受政府政策控制的贸易(trzon,);第三,管理贸易是受非关税壁垒控制的贸易(J.e.斯贝茹);第四,管理贸易是管理本国与世界经济而对贸易与投资的直接干预(R.J.waldman,1986)。国内学者的观点如下:第一,管理贸易是有组织的贸易(薛荣久,1993);第二,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的贸易(薛进年,1992);第三,管理贸易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李述仁,1993)第四,管理贸易是有组织的贸易,是保护贸易的一种形式(陈寿琦)。转引自薛荣久.国际贸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在经济学理论中,通常认为管理贸易是以协调为中心,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手段,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国际贸易制度[4]。而由此产生的管理贸易政策是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而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双重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国际贸易体制。这种“管理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各国政府既要保护本国市场,又不伤害国际贸易秩序的政治意图。目前,实行管理贸易最为典型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其中美国以管理贸易为特征,而日本主要是有选择的管理贸易[5]。

外贸贸易政策应属于一国的公共政策范畴,具有宏观性和实务性,它本身的表述并不是一个以权利与义务为基本视角的法律概念,显然与外贸管制权不同。“管理外贸”既然属于贸易政策的范畴,同样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但是,由于这种政策最主要的特点是将管理贸易的政策法律化、制度化,因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对外贸管制权的研究与发展。

出口贸易概念篇2

近期,在股市中,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板块无疑成为了市场上的又一热点,并且成功取代了创业板成为市场中的领涨板块,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集体暴涨,出现了上港集团和外高桥等一些明星股票,据了解,从8月底行情启动至9月中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领头羊”上港集团涨幅超过了160%。那么对于上海自贸区是短期的机会炒作还是真的会有一波行情的到来,有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甚至有些机构投资者已经把上海自贸区跟深圳前海经济特区、wto相提并论,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上海自贸区的行情走势就不单单是概念性的炒作,而对a股的影响也将是比较大的,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现在市场上的有些个股也不排除概念性的炒作,真正有实实在在影响的个股还是占少数,这就要求对市场上众多跟自贸区相关联的个股进行去伪存真。物流、金融服务、交通运输、自贸区周边地产等板块,直接受益程度可能大一些,非自贸区内上海本地股,直接受益程度可能小一些,投资者在选股时要注意区分。此外,上市公司基本面亦是选股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对于下一步的走势,有分析师称,从目前的情况看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目前的走势有望继续延续。

多因素利好自贸区概念股

其实,在a股市场中,每年均会出现一些政策性主题投资机会,无一例外,今年8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上海自贸区也带动了一大批牛股的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政策细节十分有限,但今年4月份总理在视察上海保税区时强调了进一步开放贸易的重要性。政府高层对此的积极介入表明并非国务院一个部门在推进此事。这也在一再表明了上海自贸区的题材驱动力不同以往。

首先,本次“自贸区”的设立,不同于以往的政策停留在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操作层面,而是自上而下的顶层的制度性建设和改革,涉及到了多个关键领域和行业,“改革真正进入深水区”。这标志着新一届政府将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来应对中国的各种挑战,成为新一轮全国范围内改革的开山。自贸区的全名叫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语是中国而不是上海,预示着试验不会只停留在上海,未来改革的动作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其次,“与深圳前海经济特区等之前成立的其他特区不同,我们认为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特色在于:金融创新空间更大;“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同时,相似点在于:减少行政流程;扩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目前上海自贸区的方案并不具体,预计更多详情将于四季度公布,届时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比较。”有分析师告诉记者。

最后,借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的政策利好,自贸区规划范围内的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港口、物流、贸易、地产、金融等行业构成利好。港口建设直接利好相关业务量将大增。

获实质利益的个股仍可关注

随着沪自贸区概念股的热炒,其个股也水涨船高,市盈率越来越高,随之风险亦越来越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沪自贸区概念股整体调整的同时,其龙头股仍然坚定不移地上涨,且热钱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撤退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自贸区政策已在逐步地完善,且自贸区概念是一个大题材,后市仍有看点,受诸多政策支持的沪自贸区概念股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是由于近期沪自贸区概念涨势凶猛,估值偏高,建议投资者区分看待。有些公司能够从自贸区得到直接和实际的利益,有些公司得到间接和辅的利益,有些可能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完全是炒作概念。

华泰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刘英表示,像外高桥、张江高科等土地资源在自贸区的,短期因直接受益将受到追捧。但上海自贸区是一个长期影响,短期实际上对大盘股(像浦发银行或者上港集团)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未来还有一个布局、规划、落实、执行,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经济的复苏程度,如果经济复苏了,这些周期股都会带动,如果经济还是疲弱,进程会打折扣。此外,自贸区概念股行情与大市密切相关,当前a股市场处于震荡筑底阶段,自贸区概念或难现持续性上涨行情。

对于后期投资策略,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能获实质利益的个股。

插排:对于后期投资策略,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能获实质利益的个股。

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一览:

上港集团:自贸区涉及三港三区与上港集团密切相关

公司董事长陈戌源日前在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自贸区涉及三港三区28平方公里,与上港集团密切相关,若自贸区获批,将有效带动长三角地区出口加工、贸易、服务产业的发展,将对上港集团的港口主业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

浦东建设:自贸区获批将为公司带来较大业务量

自贸区获批以后,将促使自贸区周边道路改建升级,将给浦东建设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因此对公司形成一定的利好。

浦发银行期待在“自贸区”中觅得商机

公司成立至今已满二十载,是一家伴随着上海的蓬勃发展而茁壮成长起来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近两年来,公司确立了“因势而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战略指导思想,其具体战略目标就是发展成为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旗舰企业。

龙头股份:自贸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公司方面表示,自由贸易区推出肯定是好事,毕竟对企业发展而言多了一项可利用资源。但现阶段对公司影响不大,即便将来自贸区正式形成,影响也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互惠互利。长远来看,待具体政策出台后,如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公司会往这方面努力。

出口贸易概念篇3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政策工具;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F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6005107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逐渐呈现出“小部门化”的趋势。并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加速使得农业面临着生态恶化、耕地退化、农耕文明失落等诸多问题。针对农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被弱化、边缘化的现象,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悄然诞生。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各不相同,而由于该类支持常常不计入生产者成本,造成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价格的扭曲。wto对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规范与划分,使得发达国家不断改善其农业保护措施,农产品世界贸易保护争端日渐凸显,从而使得农业多功能性问题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农业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agriculture),是指农业生产活动除了具备粮食和原材料供给功能外,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保持农村文化遗产等多重功能。从农业性质和功能来看,农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市场价值上,还直接表现在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经济性,且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远远超过了它的经济效应。由于农业多功能性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的外部性或非商品产出价值,在不适度的国内政策干预情况下,农业多功能性的存在导致了贸易双方福利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各国尤其是农产品大国对其的重点关注。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世界农业的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的范畴,内涵更为丰富,并被赋予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首先概述分析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演进,其次基于贸易政策视角梳理了各国在农业多功能性背景下的法律法规、价格支持、补贴等农产品贸易政策工具,最后对新时期农业多功能发展方向作一展望,以期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农业多功能性的历史演进

自农业多功能性概念被提出以来,各国及国际组织对此的理解和研究各有侧重。Renting和Rossing等(2008)在探索欧洲各国(芬兰、荷兰、英国、德国等)对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后发现:欧盟各国认为农业具有和土地相关的一切功能,如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农业景观保留、文化遗传、乡村发展、粮食安全等[1]。Boody和Vondracek等(2005)在以明尼苏达州为例的研究中认为,美国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知强调农业与环境特性相关的功能,比如改善水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收益[2]。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研究也是国内农业理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肖爱清(2008)认为,欧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以下简称“Fao”)对农业的多功能性的定义侧重于挖掘人们忽视或没有重视的农业功能;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则侧重于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包括研究农业生产中产品的联合生产、农产品的外部性或公共物品等特征[3]。周基、邬东峰(2010)归纳了国内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研究的最新文献后认为,我国学者主要是围绕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与意义、价值表现、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论述[4]。综上所述,农业的多功能性涵盖了农业生产所具备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其特色突出体现在各功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上。

然而,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阶段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并没有达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梳理,按照其理论演进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起源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孙新章(2010)、陶陶、罗其友(2004)等学者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政府提出的“稻米文化”中,其提出的目的在于突出保护日本国内稻米市场。日本国内许多节日和庆典都是根据水稻播种、移植、收获活动确定的,水稻的种植不仅是粮食生产,还具有水土保持、环境净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保持日本的水稻生产就保持了日本的稻米文化[5][6]。而欧盟在1985年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后,明确提出不仅要确保农业的战略性、经济性、社会性等功能,还要促进农业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功能。

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让这一概念由抽象走向具体,内涵也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基础是农业生产所具备的经济功能(粮食、原材料供给等);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文化传承等非经济功能即是这一概念内涵丰富的体现,也是其鲜明特色。Rossing、Zander等(2006),Rossing、Groot(2009)在探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理解后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并达到顶峰后,欧盟各国开始重视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理解,更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文化、乡村发展等非经济功能的开发,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更侧重于与农业生产经济功能相关的农业功能的开发[7]。陈秋珍,Sumelius(2007)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文献中认为,欧洲农业多功能性包含有环境保护、景观保留、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发展、粮食安全、食品质量卫生、农村农业历史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8]。目前,其内涵的不断丰富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功能的定位与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二)发展阶段: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积极拓展

在日本、欧盟提出农业多功能性之后,这一概念迅速在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中引起共鸣。此后,韩国、法国、意大利、挪威等国也根据国内农业生产情况,赋予农业生产类似的特点。姬亚岚(2009)认为,在国际组织间,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此后,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地方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等国际文件对农业多功能性给予承认和利用[10]。oeCD、wto、Fao等国际组织也在不同场所使用了这一概念,以农业多功能性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交流也逐渐频繁,农业多功能性也因此迅速传播。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积极探索,促进了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其功能特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也标志着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开拓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际组织和各国对这一概念外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非贸易关注、可持续农业、公共品和外部性等已经成为其外延研究的热点方向,而非贸易关注(non-tradeConcern)更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狭义的非贸易关注是指纯粹的农产品自由贸易无法体现和实现农业的全部价值,从而导致贸易某一方利益受损。广义的非贸易关注还包括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内容。prestegard(2003)认为,非贸易关注与农业的非商品生产关系密切,并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两个概念常被用来分析非贸易关注[11]。姬亚岚(2007)认为,非贸易关注注重的是农业政策对市场或国际贸易的影响,如果政策不影响贸易或不产生市场扭曲作用,那么它在非贸易关注上的意义就是可以接受的[12]。罗芳(2007)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存在的联合生产特征、公共产品特征和外部性三个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认为,通常观察到的自由贸易中进口国利益受损的原因是农业的外部性没有内在化,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是自由贸易所致[13]。Blandford和Boisvert(2002)认为,当涉及到正的非商品性产出时,必须考虑土地和自然资源对此的积极贡献,对负的外部性也必须给予政策性的惩罚[14]。oeCD(2003)在《多功能农业:政策含义》中也依据联合生产、市场失灵及非经济品的公共产品特性和空间分布,提出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最优政策设计方针[15]。

(三)应用阶段:各国积极推进本国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

农业多功能性这一理论尚在探索阶段,而各发达国家已着手推进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张小慧(2004)认为,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对日本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该法案中有专门的阐述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条款,并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提出了食品稳定供应、农业多功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振兴的理念和农产品自给率目标[16]。杜鹰(2000)认为,以1999年制定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为标志,日本的农业政策正处在战后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调整期,日本农业和农村的地位与作用被重新评估。据此,日本政府提出了若干新的理念,明确了农业政策改革的基本方向,并积极推进实施一系列新的农业政策[17]。同年,法国通过立法制定了国家的农业战略,主导思想就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委员会也在1999年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该议程在继续强调保证欧盟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采取市场和收入政策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欧盟农村的未来发展。199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荷兰政府召开了国际农业和土地多功能特性会议,会议指出:所有人类活动均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也是如此。除了其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原料,农业还具有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多重功能和目标。尹成杰(2007)总结了欧盟各国及日韩等国在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实践中的做法,主要是:在乡村甚至全社会范围内激发对土地保护的热情,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给予农业政策支持,并提供公平的国际贸易政策;保证农业经费的供给;将环境成本和健康纳入农业收益的总体评估;将农业科学技术和本土知识应用于农业发展中;支持小农场机械化的发展以及制定适应拓展农业功能的国家政策。我国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这表明,中国已经在政策层面上开始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2008年、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届、17届政府间会议中,农业多功能性也是“77国集团+中国”、欧盟、美国等利益集团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国纷纷重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先后以政策形式出台关于本国农业多功能性的文件,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到了积极应用阶段。

二、世界各国对农业多功能在贸易

政策层面上的应用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虽然只是农业产业功能变换的产物,但就其理论政策而言,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本国的农产品贸易保护趋于合理化。Swinbank(2001)、potter(2002)等基于贸易视角的研究认为,农业多功能理论是寻求农业保护合理化的理论支撑,在所有的研究中,联合生产是理解农业多功能性的核心。如果农产品的商品性产出和非商品性产出因技术上的联系而成为联合产品,那么,农产品自由贸易及其扩大则会影响农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农产品进出口国家的福利水平[18]。一般情况下,对农产品进口国而言,由于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大量农产品进口会促使进口国农业产业萎缩,不仅影响本国农业发展,还对农业产业产生的社会效应、生态效应、文化保护效应等一系列非商品产出功能产生影响,最终减少了农产品进口国的国内净福利;对农产品出口国而言,农产品出口的扩大会促进国内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等非商品供给的增加,农产品出口国的整体福利趋于改进。

基于上述福利经济学原理,在对农业多功能性这个概念的理解应用方面形成了三大集团:一是以美国和凯恩斯集团为代表的反对方;二是以欧盟、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赞同方;三是以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上,由于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直接扭曲农产品国际贸易,所以市场准入和出口竞争成为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的重点。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的贸易保护更偏向于通过国内支持进行,从而使得削减国内支持成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焦点之一。在农产品世界贸易谈判中,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等一直是谈判关注的焦点。本部分通过介绍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竞争三个层面上的政策,来分析三大集团中的代表国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基础上对以上三种贸易政策的应用。

(一)美国和部分凯恩斯集团成员

美国和凯恩斯集团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实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凯恩斯集团(CairnsGroup)于1986年成立于澳大利亚凯恩斯,包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19个农产品出口国,是农产品出口国为提升其谈判地位而组成的一个利益集团。作为世界第一的农产品生产体,美国的农业政策不仅对自身有重大影响,也对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走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出现后,其贸易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市场准入方面,由于美国是自由贸易的倡导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在强调关税保护的同时,通过突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功能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进入的门槛。在国内支持上,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出现后,1996年美国对国内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以“生产灵活合同补贴”取代之前的价格支持补贴。王三兴(2007)指出,2002年的《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中提出的直接支付、反周期支付、销售协助信贷和差额支付花生、糖、牛奶等计划目标就是用严密的安全网来保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直接支付事实上替代了1996生效的生产灵活合同。尽管反周期计划遭到wto和他国的批判,但反周期支付目标价和有效目标价、销售协助信贷价格事实上构成了国内支持的层层保护网[19]。在出口竞争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出口农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补贴。此外,政府的农业科技投入和环境保护项目支付,商业性农业保险机制的完善也间接增加了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

尽管凯恩斯集团由于国家众多,在农产品贸易中没有统一协调的农业政策,但该集团均提倡农产品出口的自由贸易,因而该组织中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推动农产品自由贸易上与美国立场相近,呼吁通过取消一切形式的出口补贴,来改变农产品贸易、根本性的改善市场准入、减少国内对农业的补贴,以期最终促成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取消农业补贴政策,改变由此造成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扭曲。

综上所述,美国和凯恩斯集团国家在对待农业多功能性这一问题上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人类活动都具有多重功能,“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新概念没有任何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只能被用来作为反对贸易自由化的工具,因此坚决反对粮农组织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二)日韩欧盟等发达国家

以日、韩及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站在美国与凯恩斯集团的对立面,他们强调农业多功能性在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要重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此外,这些国家还认为,“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下一世纪农业发展战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出口贸易概念篇4

关键词:绿色经济低碳化出口贸易

引言: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在享受丰硕经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资源危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化”趋势及其影响意义重大。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影响下而随之兴起的全新概念,虽然目前对低碳经济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核心内容已取得广泛共识:低碳经济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为必要组成部分,以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本人把“低碳经济”界定为:将环境要素纳入经济发展框架,促进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全面“低碳化”为重点内容和途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统一效益的最大化为发展目标的一种平衡型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06亿美元扩大到2009年的22073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6倍。在此期间,除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曾有下降外,进出口总额一直以较快速度增长。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增长,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4%上升到2008年的8%以上,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3位,外贸年均增速比世界贸易年均增速高11.1%。可见,对于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的我国而言,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的经济腾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不健康贸易方式持续恶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己涉及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增加出口创汇,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图1可知,中国加工贸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规模已经占据了外贸进出口一半左右,为我国创造了巨额的外汇。目前,据统计,09年我国外贸顺差的来源基本上都是由加工贸易来实现的。

(二)粗放式发展至碳排放持续走高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表明,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二氧化碳逆差约为12亿吨,占我国当年工业排放量的约23%。2006年我国通过进出口贸易为进口国承担了11.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我国能源相关碳排量的25%。本文以现有的综合性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简要的计算,来分析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状况,如图2所示:

四、我国出口贸易“低碳化”的对策思考

在低碳经济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我国的低碳经济竞争力,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实现出口贸易环节的全面低碳化,探寻一条低碳贸易发展之路。

(一)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体系

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环境管理经验和低碳政策措施,尽快完善我国外经贸领域低碳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与贸易有关的低碳法规体系和与低碳经济有关的外经贸法规体系。

(二)改变粗放型出口贸易方式

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是我国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为扭转这种局面,既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也需要转变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

(三)开展碳足迹研究战略

需要关注碳足迹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合理的碳足迹计算方案,开展相关碳足迹核算与认证业务,抢占国际碳标签市场,试点开展碳标签加注工作,规避国外低碳贸易壁垒。

(四)积极探索碳税路线

进一步理顺出口贸易产品的价格,将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压缩出口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剩产能,充分利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推动环境与贸易发展战略转型。

(五)构建稳健的碳交易市场平台

鉴于目前我国节能减排交易市场基础设施不成熟、规模小、结构分散的现状,应考虑建立一个由国家政策规定、法律保障和金融系统支持的统一、开放、健全、有效的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六)推进“低碳银行”信贷服务体系

首先要主动探索“低碳银行”,允许商业银行试水“碳金融”,衍生工具优化新能源信贷资源配置。其次银行机构要积极了解能源经济新政策和宏观调控新基调,树立“低碳信贷”的战略性思维,及时配合国家能源经济金融调控基调与实施步伐,科学地进行信贷投放。

结论:

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进出口背后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容忽视,较好地印证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尴尬地位。及时了解低碳经济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认清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助于政府、企业尽早开展应对,取得长远的绿色发展利益。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一定会在绿色经济的浪潮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低碳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Copeland,B.(1996)pollutionContenttariffs,environmentalRentShifring,

andtheControlofCross一Borderpollu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eonomies2004,459-476.

[2]Copeland,B.R.andm.5.taylor:tradeandtheenvironment:theoryandevidenee,

prineeton:prineetonUniversitypress,2003.

[3]谷祖莎.贸易、环境与中国的选择三[J].山东大学学报.2005(06).

出口贸易概念篇5

关键词:社会倾销;企业社会责任;Sa8000

社会倾销主要由发达国家提出,对其有多种认定。一般认为社会倾销可以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因劳工标准低而致使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由此造成的出口竞争优势;另外也有把跨国企业的低福利国家生产返销国内的行为也称为社会倾销。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念。无论哪种定义,其核心内容都是劳工标准问题。社会倾销的提出并不是只针对发展中国家,但事实上,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前者常常成为社会倾销问题的核心。

与传统的商品倾销相类似,社会倾销一样具备传统倾销的特点,但由于其提出的特殊环境与时代,它又具备自己的一些特点,概括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性。就根源来说,最早的倾销概念的提出并不具有今天的褒贬色彩,但随着对于国际贸易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倾销的概念也被戴上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社会倾销也不能例外。社会倾销的提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于人权与劳工问题的关注,实质上由于国际之间劳工标准的差异,存在一些国家的劳工标准低于一些高福利水平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产生了差异,而最终导致了商品价格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高标准国家认为是低标准的国家享受了不公正的竞争优势而产生的。

(2)隐蔽性。与传统的倾销形式不同,社会倾销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被认定为社会倾销的产品往往需要探究其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所被对待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等问题。而这种问题需要长期而且繁冗的调查过程,并且调查过程中也存在较多主观因素,缺乏量化标准。

(3)国别性。社会倾销的产生除了有作为生产者的企业不重视劳工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原因外,还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发展水平有很大相关。一些发展中国由于经济发展较晚,经济和立法制度不完善。然而这种不完善并不是刻意的。只不过是这些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1社会倾销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1.1宏观方面

(1)随着wto的影响逐渐扩大,Gatt所宣传的促进贸易的理念得以延续,加之wto对于发展中成员利益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到规范国际贸易的行为之中,而关税这种传统的贸易保护政策的作用也随之淡化。因此保护本国贸易已经越来越需要依仗非关税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直至社会壁垒也应需产生。非关税壁垒较之关税壁垒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结果上也更易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以社会倾销为例,由于国际社会上对于社会倾销行为并没有统一的认定与限制,所以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认定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为社会倾销时就存在极大的主观性,也无需经过其国内繁冗的立法手段就可以实施各种反倾销行为。对于许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所需要面临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由显现向隐蔽转换,使得国际贸易遇到的压力更大,防御和应对的难度也加大。

(2)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已由“物”的层次扩大到了“人”的范畴。国际竞争的焦点也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加之许多国家都作为iLo成员国,该组织所制定的核心国际劳工标准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劳工标准。“任何一国不采用合乎人道的劳动条件,会成为其他国家愿意改善本国状况的障碍。”也为社会倾销概念的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因此在发达国家国内劳工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下,社会倾销的概念较之其他倾销概念更易获得发达国家国内普通民众的支持。而这种社会倾销的矛头往往直指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政策或法律的不足以及对于执法的松懈,所以社会倾销一般不针对单独一国的某几个企业,产生的负面印象会波及此国相关行业,而形成对于该国产品普遍不利影响。

1.2微观方面

(1)国内企业参与的对外经济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阶段生产位于国内,通过商品出口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其二阶段生产位于国外,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在其一阶段中,由于母国产品被指控为存在社会倾销的问题或者嫌疑,该国同类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东道国的难度加大,尤其是进入外国的供应链与销售网络的难度加大。许多大型的跨国零售企业会相应要求供应商拿出不存在社会倾销的证据,即企业已经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证据。比如在全球零售业占据重要地位的沃尔玛对社会责任十分重视,它有专门的工厂认证制度来保证其供应商生产的产品是符合社会责任的。在其二阶段,企业进入他国生产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社会倾销这个敏感问题。尤其在东道国中,存在社会倾销外延可能被扩大的可能性。德国最大的折扣连锁店利德,就是在进入他国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够重视员工的个人隐私以及休息权利,因此被指责为存在社会倾销,而受到东道国的批评和抗议。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作为经济个体的企业,受到社会倾销的影响是直接的。

(2)由于外国的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的转变,从“理智消费”时代经过“感觉消费”时代,转向“感情消费”时代。外国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是对企业满意不满意,与此同时,他们比原来更加重视产品的外延部分,而不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他们通过购买企业声誉好、附加价值高的产品,来满足其“尊重”以上的需求。他们更加注重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能够保护环境,乃至支持人权状态的改进。由于社会倾销观念在国际上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存在社会倾销嫌疑国家的企业往往在树立企业形象上难度更大,容易给外国消费者造成产品生产过程中员工缺乏人权对待的印象,由于文化环境注重社会福利和消费者个人注重产品附加价值,企业产品很易遭受到冷遇甚至抵制。 2应对社会倾销的方法

2.1国家对策

出口贸易概念篇6

【关键词】义乌试点转口贸易发展战略

2011年3月4日,国务院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进口、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义乌是浙江中部的一个内陆县级城市,不沿江不靠海,不具备先天优势;但其后发优势明显,创造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认清义乌发展转口贸易的条件,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选择适当的发展战略,对实现《方案》中的目标,促进义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转口贸易概念的界定

转口贸易,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买卖,不是由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在生产国为间接出口、消费国为间接进口,在转手国为转口贸易。①

随着贸易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转口贸易的理解有了延伸。最具代表性的是俞仲根(1993)提出:转口贸易从狭义和广义上分为国际转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狭义的国际转口贸易,从国际贸易角度出发,将介于供应国和消费国之间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视为转口贸易。广义的转口贸易,从对外贸易角度出发将由一国某地作为本国商品对外贸易中转地的贸易活动也列为转口贸易范畴。②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汇集了34个行业约170万种商品,这些商品中来自浙江省内的占55.6%(其中有33.3%来自义乌及其周边地区),来自省外的占39.9%,来自国外的占4.5%。③各地的中小企业借助义乌这一平台将产品销往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有55个国家和地区在义乌设立进口商品馆,义乌市场正在实现从“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转型。

因此,笔者认为《方案》中提出的转口贸易的概念,适用延伸后的广义概念,更能准确评价义乌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转口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对转口贸易概念及种类的研究。如:张凤清(1999)根据我国保税区的运作情况,提出转口贸易主要包括:国际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和离区贸易;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2007)在对陕西省转口贸易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其交易方式包括提单货和仓单货;周莹(2010)将国际转口贸易分为实物型和非实物型国际转口贸易,实物型国际转口贸易又分为流通型、物流增值服务型和延迟型转口贸易。

对各地区发展转口贸易问题的研究。如:金燕、王寅(2009)对北京市转口贸易动态特征进行研究;顾雅男(2008)从法律制度层面分析如何促进上海转口贸易的发展;林锋(2009)对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汤世强(2010)对上海发展离岸贸易问题进行研究;钮伟、李新宇(2008)研究了浙江省转口贸易特点及监管策略。

由于各地区的现实情况及发展目标不同,对促进转口贸易发展的建议也不尽相同。

义乌转口贸易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义乌没有国际转口贸易的统计数据,但业务确有发生。海关统计国际转口贸易额,主要是统计进口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库,未经加工或经过包装、分级分类、分拆、拼装等简单加工后,再出口的贸易额。义乌公共保税仓库于2009年8月正式通过海关验收,同年12月投入运营。据义乌海关消息,到目前为止,保税仓库主要用于进口商品的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的业务尚未发生。但有消息称韩国、台湾、巴基斯坦、印度等境外商品再出口已占到义乌市场出口总额的5%。

义乌国内转口贸易量大,但无法被真实反映。据2006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义乌小商品销往浙江省内的只有20%,销往省外的占42.3%,销往国外的占37.7%。④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馆于2008年10月开馆营业,现有商位370余个。目前,已引进境外商品经营主体150多家,来自亚、欧、非、北美、南美、大洋洲等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余个大类的4.5万余种特色商品。进口商品辐射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年交易额达数十亿元,转口贸易达30%以上。

据笔者对义乌部分外贸公司及进口商品馆业主的走访调查,证实确实有部分境外商品通过义乌市场再出口,但因没在义乌报关,而没有反映在义乌的统计数据中。再者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据悉,有2千家以上的外地外贸公司受货代公司委托,以经营单位名义向义乌海关申报小商品出口。为了贸易便利化,从2007年9月1日开始,海关总署批准义乌小商品可以采用“旅游购物模式”出口。据义乌海关统计,2011年1月至5月,义乌口岸以旅游购物模式出口的商品达到29.1亿美元。这种遍地开花的局面,也造成义乌外贸秩序的混乱。因此,通过义乌市场转口的商品很难通过官方统计数据全面反映出来。

义乌发展转口贸易的条件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发展转口贸易的地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最好处于各国之间的交通要塞或国际主航线上;税收政策优惠,建有保税仓库等可以降低中转费用;靠近主要的转口市场和转口货物产地。

义乌是浙江中部的一个内陆城市,不沿江不靠海,不具备地理位置优势;义乌还是一个县级城市,银监、外事、仲裁、港务等诸多机构的分支机构还没有开设到义乌,金融服务、担保服务、信息中介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按照经典的经济理论所要求的发展转口贸易的条件,义乌似乎都不具备。然而,义乌最大的优势是小商品市场,义乌转口贸易的发生也是市场推动和“倒逼”的。

义乌市场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它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低成本的交易平台,而让中小企业在无力构建自己的国际化销售网络之下,也能参与国际贸易。而且,随着集装箱和卡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陆地运输的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义乌日均有1500余个标箱运往世界各地,物流的集约化,使得运输的低成本优势更加凸显,义乌也得以成为远离港口的小商品交易中心。

义乌发展转口贸易的战略选择

以市场为依托发展离岸贸易。离岸贸易是指贸易服务商在国外组织货源,直接销往国外客户的一种贸易方式。⑤义乌应该避开与上海的竞争,依托市场来发展离岸贸易。大力发展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馆,将其打造为国外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理想平台。加快建立进口商品免税区,通过优惠的政策和优越的环境吸引更多境内外主体来经营。允许境外自然人取得个体工商户资格及对外贸易经营权,给予境外经营主体国民待遇。

以内地为经济腹地发展国内转口贸易。义乌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贸易发展史,应该利用其已经建立起来的“义乌商圈”效应,继续加强同内陆省市的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以我国内地为经济腹地的国内转口贸易。在转出口上,通过打造物流高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关便利性吸引在义乌成交的外地商品通过义乌报关出口;在转进口上,将义乌打造成“进口商品集散地”,通过对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的建设以及进口商品保税区的建设,吸引进口商品在义乌报关后,再辐射分拨到其他省市。

以保税仓库为助力发展国际转口贸易。由于义乌地理位置的限制,企业在进行大宗商品的转口贸易时一般会选择以离岸形式或在上海、宁波等地转口而节约运输成本,但小规模的转口贸易还是会选择义乌。义乌国际商贸城是超市型的小商品市场,来此采购的国内外客商往往会即兴采购,单品的采购量小,一次性的采购品种多,多类商品拼柜出运、多个采购主体组柜出运反而能节约运费。因此,要加强综合型保税仓库的建设,为义乌开展转口贸易提供保税及增值服务。

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规范健全贸易统计。目前,国家已取消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经营单位资格核准,“旅游购物”监管方式已经没有上位法支持,国家正考虑增设“市场采购”监管方式。探索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通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收等方面的新型管理体系,形成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支撑体系和实施方案是此次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以试点为契机,建立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货物的源头可追溯机制,就需要规范健全贸易统计。

(作者分别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本文系浙江省2009年精品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金华社科联课题《依托市场发展离岸贸易探索――以义乌市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YB217)

注释

①《世界经济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第883页。

②俞仲根:《转口贸易的理论与实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1、14页。

出口贸易概念篇7

摘要

本次核对研究涵盖了2000年、2004年和2006年的双边货物贸易统计数据。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一、无论是东向贸易(中国出口至美国)还是西向贸易(美国出口至中国),虽然双边贸易规模及统计差异在不断扩大,但差异率(统计差异绝对值占相应进口额的比率)却在不断下降。这说明如果剔除贸易规模扩大的影响,双边的贸易统计差异实际上在逐步缩减。

二、双边贸易统计的最大差异来自东向贸易,约占整体统计差异的80%~90%。近年来,东向统计差异随双边贸易规模的增长而不断扩大。2000年~2006年,美国自华进口从1001亿美元增至2878亿美元,增长187%;中国对美出口从521亿美元增至2035亿美元,增长291%。同期,东向统计差异从480亿美元扩至843亿美元,西向统计差异从61亿美元减至40亿美元。由于东向统计差异占比较大,工作小组重点对其进行了研究。

三、造成东向统计差异的原因,可能源于数据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的概念性和方法论差异。主要包括:统计上的地域概念差异、记录时间差异、出口统计中是否包含“再出口”数据。但这些差异对双边统计差异的净影响不大。为深入研究双边统计差异问题,工作小组分别对东向贸易中的间接贸易和直接贸易进行了研究。

──东向间接贸易是指从中国起运的货物,在中转国(地区)进行商业交易后再转运至美国。近年来,间接贸易在双边东向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2006年,其造成的统计差异仍然高达东向整体统计差异的52%。尽管中美贸易统计均遵循联合国的伙伴国属地原则,但由于进口按原产地统计、出口按可知目的地统计,双边的贸易统计难免会产生差异。主要包括两种情形:当货物经第三方转口时被深加工、再包装或转卖加价而产生增加值;或者中国企业在出口报关时不知美国为其货物的最终目的地,报作对中转地的出口,但美方按原产地规则记作自中国的进口。大部分间接贸易主要经由香港转口,但其所占比重正逐年下降;经由其他地区的间接贸易规模及其导致的统计差异在持续增长。

经测算,在东向间接贸易中,2000年、2004年及2006年,由以上原因导致的统计差异分别为289亿美元、327亿美元和441亿美元。

──东向直接贸易是指从中国起运的货物,未经停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商业交易而直接出口至美国。2006年,直接贸易统计差异约占东向整体统计差异的48%。研究发现:双方报关价格不同是导致东向直接贸易统计差异的重要原因;美方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方出口报关价格,是直接贸易统计差异中一个可量化因素。从中国出口的货物在运抵美国途中,所属权有可能发生变更。相对于一般贸易商品,这种情况在加工贸易商品中更经常发生。较高的美国进口报价体现了商品的加价行为,并没反映出所属权的变更。

为找出量化此部分差异的方法,工作小组对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经测算,在东向直接贸易中,2000年、2004年及2006年,因报价不同导致的统计差异分别为132亿美元、194亿美元和210亿美元。

──综上所述,工作小组对东向统计差异的原因进行识别,并量化估算了其对整体统计差异的影响。对统计数据进行估算调整后,研究年度内的双边统计差异显著缩小:2000年,两国官方公布的东向统计差异为480亿美元,对能够解释的差异进行调整后,统计差异缩减为75亿美元;2004年和2006年,统计差异分别由原来的718亿美元、843亿美元调减为235亿美元和242亿美元。三年中每年的留存差异率(即工作小组未作解释的东向剩余统计差异在美国自华进口额中的比率)均在8%~12%区间。

四、鉴于西向贸易统计差异占整体统计差异的比重较小,小组未对西向贸易数据进行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的区分处理,仅对概念性和方法论导致的统计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国计价方式不同(中国进口采用CiF“到岸价格”计价,美国出口采用FaS“舷边交货价”计价)是导致西向贸易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

正文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

1994年,第8届中美商贸联委会曾设立统计小组,对双边货物贸易统计差异问题进行核对研究,以解释和量化两国官方统计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该项研究的初衷,源于两国公布的统计数据之间存在超乎寻常的巨大差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双边贸易显著增长,贸易统计差异也随之扩大。据中方统计,1993年~2006年间,两国贸易额从277亿美元增至2627亿美元,对美顺差从63亿美元增至1443亿美元;据美方统计,同期两国贸易额从403亿美元增至3430亿美元,对华逆差从228亿美元增至2326亿美元。

为深入了解近期形势变化下双边贸易统计差异的成因,在2004年4月举行的第15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双方商定再次成立贸易统计工作小组,作为联委会下一个合作磋商机制,对贸易统计差异问题共同进行核对研究并互换意见。中方成员单位包括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美方成员单位包括美国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

(二)研究范围

该项研究的目的,旨在找出两国官方数据产生统计差异的原因,促进数据使用者对双边贸易统计差异成因形成共识。这些差异可能来自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概念性和方法论差异。工作小组研究的重点是识别并量化双边统计差异的主要成因。数据核对工作中所进行的调整,既不意味着任何一方的贸易统计制度有误,也不表示要对任何一方公布的官方数据进行修订或更正。

研究核对内容为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中美官方公布的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具体包括:商品协调制度编码、起运地/运抵地、运输方式和其他信息。

(三)研究方法

尽管中美两国都遵循联合国货物贸易统计制度,但并不意味着相互的进口和出口数据能够吻合,计价方式、伙伴国属性等因素均会导致双边统计差异。比如:国际运费和保险费计入中国的进口统计,但不计入美国的出口统计。

转口贸易,特别是途径香港的转运,对双边数据的比对影响可以量化。中美两国均将原产地作为进口统计依据,把出口所知目的地作为出口统计依据。在中美之间途经香港的贸易中,出口时所知目的地通常被报作是香港,然而当货物最终进口至中国或美国时,进口国会根据原产地规则进行统计,这时统计的“出口方”有可能不是香港。

即使剔除已知的和可量化的概念性与方法论差异,统计差异依然存在。与西向贸易相比,东向贸易的统计差异尤为显著,故工作小组将其作为研究重点。工作小组将东向贸易分为两部分以研究相关统计差异:(1)直接贸易,是指从中国起运的货物,未经停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商业交易而直接出口至美国;(2)间接贸易,是指从中国起运的货物,在中转国(地区)进行商业交易后再转运至美国。详见下文。

二、东向贸易

中美官方贸易统计的最大差异来自东向贸易。研究年度内,中国出口数据与美国进口数据间的差额在持续扩大,但差异率(双方统计差异与美国自华进口额的比率)已有所下降。2000年、2004年及2006年,东向贸易统计差异分别为480亿美元、718亿美元及843亿美元,分别占相应年份整体统计差异的88.7%、87.8%和95.5%(见表1)。

如表1所示,尽管差异率从2000年的47.9%下降至2006年的29.3%,显示统计差异可能在缩减,但由于双边贸易量的增长,2006年843亿美元的统计差异仍较往年高出许多。

(一)统计方法及概念定义性差异(已知及可量化部分)

1.统计辖区差异

美国将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视为美国海关关境区域,中国将其视为单独行政区域。因此,中国在出口统计中将其单独列出,未包含在与美国的贸易统计之中。根据美方统计,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以上两地自华进口额分别为2亿美元、4亿美元和7亿美元。

2.运输时滞差异

运输时滞差异是指因商品跨年度运输而对双方统计造成的差异,往往由长途海运造成。以美国进口统计中的出口和进口日期为依据,工作小组测算:2000年、2004年和2006年,运输时滞导致的统计差异分别为9亿美元、20亿美元和27亿美元。

3.中国再出口差异

中国出口统计中包括非原产于中国但经中国再出口至美国的货物。美国将这些货物统计为自原产地而非中国的进口。据中方统计,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再出口货值分别为10亿美元、24亿美元和30亿美元。

4.其他差异

除以上差异外,东向贸易中还存在其他可能的统计差异,比如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再出口(见附录2)。由于此部分差异的信息不全,工作小组没有尝试对其进行估算调整,但这并不排除其造成东向贸易统计差异的可能性。

(二)直接贸易差异

自20世纪90年代双方进行首次核对研究以来,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显著增长。据中方统计,研究年度内,直接贸易方式在中国对美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71%上升至2004年的84.5%、2006年的88.7%;美方统计的比重,则由2000年的56%上升至2004年的73.5%、2006年的76.7%。

研究年度内,大约50%的东向统计差异由直接贸易造成。加工贸易商品在直接贸易中占比较高(据中方统计,2006年占60%),这些商品通常因中间商加价行为导致美方的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方的出口报关价格。通常的做法是:中国企业从境外(也包括美国)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再将产品出口至美国。中国加工企业通常通过中间商接收订单并将加工后的商品转卖给美国买家。因此,中国加工企业的出口报关价格往往是中间商的较低买进价格,而美国买家的进口报关价格则是经中间商加价后的较高卖出价格。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其他原因导致直接贸易统计差异,但工作小组此次没有进行探究。

中美双方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识别被中间商购买和转卖的直接贸易交易商品。工作小组曾将中方直接贸易出口信息与对应的美方进口信息进行抽样比对,但主要由于两组信息不能一一对应,无法从中得出关于直接贸易统计差异成因的结论。然而,两国的非官方信息均支持以下推论:在涉及加工贸易商品的交易中,直接贸易的运输有可能通过中间商来安排并进行。

经工作小组估算(具体方法见附录3),加工贸易商品在直接贸易过程中经中间商转卖造成的统计差异分别为:2000年132亿美元,2004年194亿美元,2006年210亿美元。

(三)间接贸易差异

从中国出口的货物,可直接运抵美国,亦可经中间国(地区)进行商业交易后转运至美国。尽管中美两国均遵循联合国的伙伴国属地原则,转口贸易还是导致了统计差异,并成为双边贸易统计差异成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货物经第三方转口期间,被重新加工或包装,形成新的增加值;

2.部分货物在出口报关时不知其最终目的地,因此被记作对中转地的出口。

以上情形均会导致美国的进口统计大于中国的出口统计。

虽然转口贸易是造成中美统计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其贸易规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2000年~2006年间,据中方统计,间接贸易在东向贸易中的比重从28.9%下降到11.3%,美方统计的比重则从44%下降到23.3%。然而,间接贸易导致的统计差异仍占东向整体统计差异的一半左右。因此,间接贸易仍被认为是造成东向贸易统计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作小组同时发现,在东向贸易统计差异中,香港转口因素导致的差异比重正不断缩小,经由其他地区的转口贸易规模及其统计差异在逐年扩大。据统计,经香港转口导致的差异占东向整体差异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49.7%降至2006年的25.8%;经其他地区转口导致的差异比重则从2000年的10.6%升至2004年的17.6%、2006年的26.5%。

1.经香港的转口差异

如前所述,中国商品在经香港转口到美国时,除非商品性质在香港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否则美国将此批货物连同增加值一同记作“自中国的进口”。此外,还有部分货物在中国出口报关时报作“对香港的出口”,实际上最后出口到了美国。以上两种情形均需做出调整。

经测算(具体方法见附录4),2000年、2004年和2006年,经香港转口导致的统计差异分别为239亿美元、201亿美元和217亿美元。

2.经其他国家(地区)的转口差异

此部分差异也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中国商品在出口美国时,经其他国家(地区)转口过程中产生了增加值;二是部分商品从中国出口时将中转地报作最终目的地,但最终进入了美国。

2000年、2004年和2006年,按美方统计,经香港以外地区进口的中国商品分别为55亿美元、130亿美元和228亿美元;按中方统计,以上相应年份,经香港以外地区转口到美国的商品分别为5亿美元、4亿美元和5亿美元。据此测算,经其他地区转口导致的统计差异大致为50亿美元、126亿美元和223亿美元。

(四)东向贸易统计差异调整结果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工作小组将双边东向贸易统计差异调整如下(见表2):

三、西向贸易

就规模而言,西向贸易较东向贸易小很多,差异情况也大致如此。研究年度内,西向平均差异低于70亿美元,东向平均差异则较其大10倍,几近700亿美元。尽管西向统计差异数值较小,但占西向贸易的比重一直很大,近年来才有所降低。2000年和2004年,西向差异率(双方统计差异占中国自美进口额的比率)约为25%左右,2006年下降至7%(见表3)。

(一)统计方法及概念定义性差异(已知和可量化部分)

1.统计辖区差异

美国将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视为美国海关关境区域,中国将其视为单独行政区域,调整时应从美国出口额中剔除。研究年度内的3年数值都很小。据美方统计,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以上两地对华出口额分别为0.15亿美元、0.74亿美元和1.03亿美元。

2.航运费用差异

中国进口统计采用到岸价格(CiF)计价,其中包括保险费和运输费;美国出口统计采用舷边交货价(FaS)计价,不包括以上两项费用。为解决两国因对国际航运费用进行不同处理而产生的统计差异,工作小组对中国进口数据进行了调整。

鉴于美国、中国的西向贸易统计均未对航运费用进行直接计算,工作小组采用了估算方法。美国在东向贸易进口统计中有关于“货物航运费”的单独记录,因此可用“航运费与FaS进口额之比”来估算西向贸易的运输费用。该比值比较稳定,研究年度内均在7%左右。

由此推算,2000年、2004年和2006年,双方由于计价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统计差异分别为12亿美元、24亿美元和39亿美元。

3.美国再出口差异

美国出口统计中包含非原产于美国、但经美国再出口到中国的货物;中国的进口统计将其记作自原产地而非美国的进口。既然此部分货物不是“美国商品”,应将其从美国出口数据中剔除。

据美方统计,研究年度内,西向再出口货值占美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左右。2000年、2004年和2006年,美国再出口货值分别为9亿美元、21亿美元和36亿美元。

4.修理费用差异

美国把修理货物的费用计入其出口额,但中国没把此类贸易统计在其进口项下,因此应将修理费用从美国出口数据中剔除。

据美方统计,2000年、2004年和2006年,对华出口的“货物修理费用”分别为0.76亿美元、1.03亿美元和1.46亿美元。

5.其他差异

鉴于西向贸易统计差异占整体统计差异的比重较小,且缺乏运输时滞以及区分间接贸易和直接贸易的数据,工作小组未对这些因素做尝试量化调整。然而,这并不排除其造成西向贸易统计差异的可能性。

(二)西向贸易统计差异调整结果

西向贸易研究结果只解释了西向统计差异的一小部分(见表4),其原因是在研究年度内,对美国出口数据中的“再出口”调整几乎与中国进口数据中的“航运费”调整相抵消。另外,由于西向统计差异相对较小且逐渐下降,加之量化调整所需数据难以获取,一些概念和定义性差异以及转口贸易差异只是被特别点明,而未做量化调整。调整后的留存差异率在7%~27%之间。

四、结论

通过对中美贸易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的比对研究,工作小组找到了双边贸易统计差异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并尽可能对可量化的统计差异进行了调整。有关结论如下:

(一)虽然中美贸易规模在逐年扩大,但东向及西向贸易的差异率均在不断下降。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东向贸易的差异率由47.9%下降至36.5%、29.3%,西向贸易的差异率由27.3%下降至22.2%、6.7%。这说明若不考虑贸易规模增长的影响,双边的统计差异实际上在逐步缩减。

(二)中美贸易统计的最大差异来自东向贸易。研究年度内,东向统计差异约占整体统计差异的80%~90%。也就是说,美方统计的自华进口额远大于中方统计的对美出口额,而对应的美国对华出口额与中国自美进口额则比较接近。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东向贸易统计差异亦不断增多。因此,工作小组重点对东向贸易统计差异进行了核对研究。

(三)工作小组分析了东向贸易统计差异的成因,主要发现包括:

1.东向直接贸易(从中国起运的货物,未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商业交易而直接运抵美国)导致的统计差异占东向整体统计差异的近一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加工贸易商品在其中占很高的比重(按中方统计,2006年为60%),并因中间商加价行为导致美方的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方的出口报关价格。2000年至2006年,随着东向直接贸易比重的不断增大,其导致的统计差异也随之增多。

2.转口贸易及其增加值也是造成双边统计差异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虽然转口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但其导致的统计差异仍然占整体统计差异的近一半。其中,经香港转口的差异影响最大,但近年来已逐渐减弱。

3.双方统计差异还来自于数据加工处理过程中的统计方法和概念定义的不同,主要包括统计辖区差异、运输时滞差异、中国再出口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因素相互抵消,它们对双边统计差异的净影响不大。

(四)鉴于西向贸易统计差异占整体统计差异的比重较小,而且缺乏转口运输及运输时滞等数据,工作小组仅从统计方法及概念定义性差异方面,对西向贸易中已确定和可量化的统计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国计价方式不同(中国进口采用CiF计价,美国出口采用FaS计价)产生的差异是西向贸易中的最大差异,但与“美国再出口”导致的差异相抵后,对整体差异的影响很小。

附录1:

附录2:

关于美国对华商品再出口的说明

美国可能会作为中转国,将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再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加拿大或墨西哥。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双方均遵循联合国的伙伴国属地原则,但仍会产生统计差异。由于美国按原产地(中国)统计进口,中国按最终目的国(比如加拿大或墨西哥)统计出口,因此美国的进口数字可能高于中国的出口数字。

美国不统计再出口到墨西哥或其他国家(地区)的货物原产地信息。但根据美国和加拿大签订的数据交换协议,可获知美国再出口到加拿大且原产于中国的商品信息:2000年、2004年和2006年,分别为10亿美元、24亿美元和30亿美元。

鉴于美国对华商品再出口的信息不完整,工作小组没有尝试进行估算调整。

附录3:

直接贸易中加工贸易商品增加值测算方法

对于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加工贸易商品,美国统计的进口价值可能会高于中国统计的出口价值。这是由于这些货物在出口后可能被中间商购买,随后以更高的价格转卖给美国买家,以上加价没有被计入中方出口统计,但被计入了美方进口统计。这是导致中美贸易统计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商品的增值率,是指美国进口值与经价格调整后的中国出口值之间的比率。计算直接贸易中加工贸易商品增加值的方法,参照的是香港转口增加值的测算方法(见附录4)。公式如下:

出口调整值=中国加工贸易商品出口单价×美国进口数量

加工贸易出口调整值=出口调整值×加工贸易比重

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调整值/∑美国进口值

=(这些商品单价×商品数量)之和/美国进口值

根据计算得出的增值率,可推导出直接贸易中加工贸易商品的增加值:

增加值=(增值率-1)×货物进口值

以上增值率的计算依据及数据来源,主要包括:

(1)使用中方统计的对美直接贸易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50%以上的HS6位码商品数据,以及对应的美方统计的6位码进口数据。由于美国统计中不能区分出加工贸易方式,因此工作小组使用了50%这一阀值来估选对应的美国进口统计中的加工贸易商品。

(2)对直接贸易中加工贸易商品调整值的计算,基于中方货物的单价及美方的进口值。

(3)测算范围包括报关单价可获且调整值低于美方进口值的HS6位码商品。工作小组认为HS6位码商品报关价格造成的差异调整值不应大于相应的美国进口值,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商品编码。

附录4:

香港转口增加值测算方法

经香港转运至美国的中国货物,其价值通常高于香港自中国内地进口时的价值。这是因为货物在香港被进一步加工后产生了增加值,或转运商为逐利而抬价。这部分增加值或抬价没被计入中国的出口统计,但被计入了美国的进口统计。这是导致中美贸易统计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处所指的转口增值率,是指“经香港转运的中国货物的价值”与“香港从中国内地进口时的价值”相较后的增长率。即:香港转口值中所包含的香港增加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计算得出的转口增值率,可按如下公式计算经由香港转口的增加值:

增加值=(增值率-1)×转口货物的进口值

关于转口增值率的计算依据及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使用香港统计的商品进口及转口数据;(2)比较香港自中国内地的进口单价与转口中国内地货物到美国的单价变化情况;(3)计算可获得单价信息的HS6位码商品。

(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链接:

出口贸易概念篇8

关键词: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国际比较

在全球服务贸易产业经济调整的大环境下,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的复杂度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代表着该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出口结构复杂度的变迁反应了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以及获取利益的能力,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角度来思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总体竞争力再合适不过了。

一、服务贸易概念

服务贸易又被称为劳务贸易,主要是指一种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换活动,服务贸易本身也有着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之分,狭义上的服务贸易指的是一个国家以提供直接的服务性活动的方式来满足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来取得一定的资金报酬,而广义的服务贸易概念同时包括贸易服务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即使在没有直接接触时也可被称为服务贸易活动。

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趋势

近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在经历过一小段缓慢的降幅以后,又经历了一段比较快速的上升过程,这就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当中,并且在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出口技术的复杂性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正在不断地优化当中,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迁趋势并不能够完全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不能单单由我国国民人均收入提高就得出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的结论,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也在相应地提高,然而每个国家服务贸易水平都是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以后得出来的,要想真正了解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的复杂度的变迁形势,还要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同国家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以后才能够完全得出结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服务性产业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其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新型服务贸易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比较高,而传统型的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相对较低,中国服务贸易方向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且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也已经从低端的密集型传统服务出口开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出口方式发生转变。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市场规模也就越大,增加服务性创新企业活动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所以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技术复杂度含量上升。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是与国际产业结构变迁趋势相联系的,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经济的效应不断得到体现,生产性的费用成本也在相对降低,服务贸易类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生产任务放到出口技术的含量上面,通过外商发展来扩大投资,利用中国自身的贸易出口优势,带动整个服务贸易型行业的产业结构链发展,提高技术应用,通过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投资带来不同的服务贸易产品的技术改革活动等。通过变迁趋势的发展形势来看,现代服务贸易常常是根据生产贸易的发生而发展开来,在制造类型企业中通过专业分工来将服务贸易从原来企业服务中分割开来,从而形成一种专业化形势的服务企业,导致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的复杂化变迁。为了抑制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技术进入到我国市场,就会相应地采取保护性机制来对竞争起到抑制性效应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因而中国采取了提高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政策,在对外服务贸易开放的过程中,学习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性科学技术,促进了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变迁,提升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通过加强对服务贸易型人才资本的培养,实现合理的服务贸易分工,提升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的发展速度和生产效率。

三、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中的国际对比

1.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国际排名变化。在上个世纪末期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中,中国的排名位置比较靠后,在中等偏下水平,而到了今天,中国的排名上升了很多,并且名列前茅,但是和前几名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还是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趋势,但总体来说,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的确得到了增长,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增加。2相对复杂度比较。在一定期间内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数据除上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平均值,就是相对复杂度的数据。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其他国家的平均复杂度水平来说的,而且中国在小幅度的变化后出现整体上升的变化趋势,2005年以前,中国一直都处在中等偏下的发展水平,而从2005年以后开始,中国已经逐渐超过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平均值水平,同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排名相联系起来,得出结论全球性的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国与国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出口技术水平比较高的服务贸易出口主要掌握在国际上地位比较高的国家比如说美国手中,也就是说即使从表面上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排名正在上升,但是实际上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涵依旧停留在中等偏下的技术层次水平上面。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经济水平还在长期发展当中,服务性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偏低,高端的服务业发展并没有得到服务业的支持,而且在服务贸易领域中的科学先进技术和高端素质性人才非常匮乏,中国服务贸易性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企业的竞争性结构以及经营理念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水平,根据相对复杂度的比较,通过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就是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依旧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提升。3.从绝对角度看待出口技术复杂度。全球化的服务性发展趋势对国际上每个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绝对角度上来看,全球化的服务发展趋势产生的是积极性的影响,不过这种积极影响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在全球国际领域上产生了分化性的趋势发展,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不断上升对于发展中的经济国家来说有着积极性的作用。但是从实际上看,这种积极性的影响作用对于国际上那些发达国家来说体现得更为明显,结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扩展的程度,在全球性领域中的价值分工体系下,需要的可能是一种低端嵌入型的扩展,从而使得中国在全球服务价值体系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体现为相对弱化的趋势,随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的不断增长,在探索路径过程中,还可能会面临着扩张型陷阱的风险。

四、结语

在当今全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今天,服务贸易形势的发展状态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际上每个国家竞争能力的一种体现,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的复杂度变迁中,能够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的复杂度也得到了优化,但是相对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我国在服务贸易出口技术领域中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正处在服务贸易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

作者:方雁青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洪世勤,刘厚俊.中国服务业分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14,06:77-81.

[2]于诚,黄繁华,孟凡峰.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本发现”模型的考察[J].经济问题探索,2015,02:54-62.

出口贸易概念篇9

本文作者:刘晓岩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拥有广阔的地域,物产丰富,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与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是一个贸易强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中国商品出口受阻的新闻,这就意味着中国与贸易强国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其中,贸易绿色壁垒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大的阻碍,为了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健康迅速发展,正确应对绿色壁垒就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跟踪国外环境壁垒动态,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我国的产品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是以进口国的绿色壁垒为标准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如果想要顺利的完成产品的出口,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了解该进口国绿色壁垒的相关内容,就是要随时跟踪国外环境壁垒的动态发展,从而对出口产品提前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测,为顺利通过绿色壁垒做好准备。跟踪国外的环境壁垒动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我国要设置专门的部门来担任这方面信息的搜集、跟踪和分析工作,毕竟绿色壁垒是依据环保知识提出的一个概念,自然就是和环保状况息息相关的,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因此只有做好搜集和分析的工作,才能对该国家绿色壁垒的相关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还要对绿色壁垒的经典案例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总结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运用非歧视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以及谈判机制,在遭到绿色壁垒的阻碍时,主动申请调解,尽量把相关的贸易纠纷压制在磋商阶段解决,以此来维护我国产品的声誉,从而将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重视环保法规完善,提高出口产品环保检验技术。绿色壁垒具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应用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虽然绿色壁垒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法律概念的环节,并没有配备完善的应用方式,可它具有的法律效力却是被各个国家所认同的,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必须严格依照进口国的绿色壁垒进行商品的出口,这也是毋庸置疑的。针对绿色壁垒的概念是根据环保状况提出的,从这一特性来说,我国应该加快相关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的研究定制工作,并与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接轨,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绿色保障体系,力求复合多数国家的环保要求,促进我国对贸易的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我国要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降低能源的消耗,对废弃物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推进清洁生产。其次,我国还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人才,以此来强化商品生产过程的清洁性,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真正降低能耗,整治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对于国内原有的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绿色产业,政府要给予足够的扶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加入国际竞争行列,为我国扩大国际市场,为冲破对外贸易中绿色壁垒的阻碍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随着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对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产业的要求也逐渐强烈。为此,我国企业与政府应该形成共识,在不断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的开发出新的绿色产品,满足广大消费人群的需求。针对这种国际消费需求,我国的企业在将新技术融入生产的过程中,应该把生态技术作为新技术引进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中心改造传统产品的设计、包装,不仅要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环保,同时还要加强商品外观的环保意识,以此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产品在整体上的环保性。出台相关政策,对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的行业进行整治。就我国目前工业的整体布局来看,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型的企业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环保意识高涨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为了改善这种工业现状,满足世界人民环保的要求,政府应该发挥出积极的调控力度,出台相关的政策,对这些工业进行整治,改变工业的产品结构和布局情况,同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为我国的对外贸易贡献一份力量。

日益高涨的公众环保热情和环保要求,强化了国际贸易间绿色壁垒的具体要求,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此适应进口国绿色壁垒的要求,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引导,促使企业生态化的发展;企业也应该利用技术等条件,主动进行创新,两者的结合才是我国应对国际贸易间绿色壁垒的最佳方法。

出口贸易概念篇10

关键词海关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正全面融入全球化经济中,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完成,报关是国际物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而在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中开设海关与报关实务课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海关报关实务有着其它很多课程没有的特点,首先它是一门独立且规范的学科,它系统论述了国家对外贸易的各种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及相关知识,是在国务院领导下,通过海关总署贯彻执行的。其次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中贯穿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货运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再次,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如进出口商品的编码、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等都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来加以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熟悉报关员和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掌握各种报关单证、准确填制报关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和工程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实践

2.1制订适用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由于该门课概念多,专业性强。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接触少,对海关及报关的知识不甚了解。所以,如何在有限的36个学时中把课程的内容组织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合理组织课本内容,理清内容脉络,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如把本门课分成三大专题:第一专题是报关与海关概述,包括报关和海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报关的概念和分类,海关的范围和基本内容、海关的基本性质和任务、权利以及海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第二专题是海关与报关的专业知识。包括报关管理制度,进出口贸易管理制度两方面的内容。第三专题是海关报关的专业技能。包括货物报关程序和管理规范、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及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等内容。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有的放矢。

2.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海关报关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从报关单位和报关员的角度出发,模拟各种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如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等都有不同的保管要求和程序。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报关程序以及报关所需各种单证的规范格式,能灵活运用报关单的填制规范。实践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报关专业名词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繁杂的报关单填制规范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报关实际操作和运用的能力。

3教学方法实践

3.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海关报关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政策和概念,如,讲解走私,单纯讲解概念,学生觉得枯燥,兴趣不大。从案例切入,如“深圳海关侦破’偷梁换柱’走私钢材案”、“夹藏瞒报走私案例”等,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3.2互动学习

从已掌握的知识着手,学生分成3~4人一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电脑查阅资料及案例并制作ppt展示小组工作成果。在课堂上,由小组负责人通过ppt介绍,其他组员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质询。师生自由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讨论对外救济措施所采用的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等。互动学习不仅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3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具有仿真、互动和参与的特点,通过情景创立、角色扮演缩短了课本与现实的距离。教学中把不同的进出口货物报关情景引进,重点放在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和保税货物报关。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情景案例模拟,小组里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收货人、发货人、报关员、货运、检验检疫、海关等。通过角色模拟,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较好。

3.4实验教学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是海关报关实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国际物流实际工作岗位,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由于报关单的填制规范既多且繁琐,不易掌握。故在实验环节加以掌握,通过实验室教学系统软件,学生在熟悉我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内容及填制规范的基础上,填制进出口货物电子报关单,填完通过学生讨论及老师讲解,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海关报关实务教学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通过声、图、文的逼真演示,如插入介绍海关及工作流程、海关缉私案例的视频播放,以及报关单证样本展示等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6实地参观

通过参观海关报关业务现场与报关公司,港口、码头、保税港区、保税物流中心等,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了解不同工作场所的运行程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书本知识,指导学生将来针对性的学习。

3.7重视实践的考核方式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及重视报关实务技能的实训练习,在该课程的教学时实践中应进行相应的考核改革,把传统的闭卷考试改为由基础理论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如理论知识总成绩的60%,技能考核占40%。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同时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更能与未来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4结束语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也显著提高。国际物流需要的兼具管理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时代的发展对海关报关实务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物流工程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面向北部湾的物流研究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研究,广西区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JGY2012010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高教研究,2009(4).

[2]张华,张素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9).

[3]张君斐.外贸类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科教文汇,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