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4:03

世界经济背景篇1

关键词:经济人;贸易

一、《国富论》产生背景及其理论内涵

1.重商主义为何已不能适应1776年的英国。随着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的开展推动,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引起了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变化,生产力的大幅增长使旧有的经济体系无法适应现实状况的发展。这点在身为工业革命中心的英国体现的最为明显,重商主义的弊端显而易见,改革势在必行。2.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斯密认为,重商主义把金银财富和真实财富混为一谈了,金银并非财富的唯一形态。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不是该国拥有的金银数量,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而且,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斯密反对政府对于商品经济的强加干预,对重商主义进行了严厉批判。3.亚当•斯密理论概述。斯密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指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国家主要应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略,他反对政府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主张以自由贸易政策来扩大对外贸易。4.亚当斯密的贡献。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成为众多国家经济体系的指导,其所著的《国富论》更是成为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他将个体放在经济的首要位置,一直坚持维护其利益。同时第一次具体阐释政治经济学的内涵,为日后经济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现状概述

1.无政府状态下世界市场中的经济人假设

斯密的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理论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的。斯密从“经济人”的“利己心”出发,把“经济人”的“利己心”看作是一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源。斯密认为,为了利己,每个人还必须考虑利他,损人利己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而且只有激发他人之利己心,才能使之为自己提供某种利益。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资本家在从事投资时,所考虑的只是个人利益,然而结果却是最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人们出于利己心的这种利人的考虑,就会使人类产生一种交换倾向:人们都以利人之物来换取利己之物的。由于人们这种利己主义的交换倾向,斯密认为满足人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行经济自由。斯密作为一个经济学上的自由主义者,却信奉国际关系学中现实主义的人性论,即性恶论。因此其在国际层面上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也就在所难免了。首先正如前文论述的,国际关系处于无政府状态,并不存在一个中央政府以及其带来的政治压力。可以说是一个完全开放竞争的市场。由于并不存在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国家只能向自己寻求救助而很难相信他国。因此每个国家都力图寻求利益最大化。相信他国是十分困难及危险的。因此造成了国家间合作的困难。这种困难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国与国的背叛与欺骗。正如现实主义者指出的,多数国家都陷入一种囚徒困境之中。而在这个博弈中,选择背叛将会使自己方的利益最大化。而显然的,这种利己行为并不是利他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自由放任主义的背后必然需要一个最终仲裁者,在国家层面,它是政府及其代表的司法仲裁体制;而在国际层面上,我们只能寄希望与重复博弈以及国际制度保障,但很显然,这种制度建设本身就是很脆弱的。(2)国家所期许的是相对获益而不是绝对获益。如果说第一点欺骗与背叛还能靠国际制度来解决的话(隐形的政府),而相对获益却是更难解决的。在国际层次,国家不仅关心自己的收益增加,同时也关心他国收益是否超过本国。举一个例子,对于个人,甲出售木材给乙,交给乙加工出售。甲并不担心乙之后赚得钱超过自己所获得的利润。这样使商品流通起来,社会总财富增加。而国家很多情况下并不如此考虑,譬如中国的稀土资源如果出售给日本的确会带来高昂的利润。但是中国相比这利润更担心日本通过这项合作所获得的收益超过本国,因此并不会促进这项合作。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本身的目的就是损人的。每一个合作对象都可能是潜在的竞争者。(3)国家利益的综合考量。国家作为一个综合体,其利益并不是单一的经济利益。在交易中它很可能会综合考虑所有国家利益而做出结论。以上文提到的例子为例,中国之所以不向日本出售稀土,不一定是经济原因,也很有可能是担心日本的军事实力,甚至担心自己的国际形象。这些利益交织在一起,使国家间的交易要比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复杂的多。因此,我们发现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其实必须需要一只看的见的手作为支持。在绝对的无政府状态下,反而会一定程度上失灵。在世界市场这个竞争与合作共存的舞台上。仅仅靠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是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结果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市场机制是完全失灵的。一定程度上,国家的利己行为当然是会带来利他的结果的。比如霸权国家为了稳固自己的霸权必然会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开辟新航路,完善国际制度,维持世界安全与稳定等等。这些公共产品当然也方便了世界各国,提升了公共福利,促进了他国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事,政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所提到的益处其实都存在着类似政府的阴影(国际制度,霸权国家)。所以斯密的经济人及其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在国际层面上所能产生效用的地方十分局限。

2.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在世界贸易中的体现

2.1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其中绝对优势理论在第一章中已经有过详尽的介绍,而且其局限性较为明显,在此不再做过多介绍。而比较优势理论在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在本节将更多的探讨这一点。各国参加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千差万别,当他们从事各自擅长的事情时,就可以取长补短,从这千差万别。第二,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如果国家只生产少数几件商品就能进行大规模生产,达到规模经济,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我们说该国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单凭绝对优势是无法确定贸易模式的。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将由它们的相对单位劳动投入来确定。但一旦进行国际贸易,产品价格就不单纯由国内因素决定。如果某一商品相对价格外国高于本国,则此商品出国将是有利润的。但这种流动不是无限的。最终大量的出口绝对优势商品及进口绝对劣势商品会使两国相对价格相等。而比较优势则代表着机会成本的大小。并不是只有在劳动生产率能与其他国家一争高低时,一个国家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李嘉图模型告诉我们:某个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外国高并不足以确定国家是否应当出口这个部门的产品。只有当这个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都高时我们才能定论。当然,在实际的国际分工并不会这么极端,原因有:生产中多种要素的存在会减弱专业分工的趋势/国家要针对外来竞争保护民族产业/由于产品还有产品与服务的运输费用,国家不得不在某些产业部门实行自给自足,生产非贸易品。但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国际贸易模型,李嘉图模型仍然在一次次的被验证。2.2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分析。李嘉图的国际贸易模型对于研究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对各国福利的影响非常有用。但是,这个模型是否真的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情形呢?正如上文提到的,在许多方面,李嘉图模型会导致错误的预测。比如现实世界并不存在如此极端的专业分工,其次它还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忽视了各国资源不同这一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方面和规模经济这一点。尽管存在不足,但李嘉图的基本预见——国家应当出口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仍然被证实。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第二次大战后初期的数据,来比较英美两国的生产率和贸易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部门英国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美国。因此美国在各方面都占据绝度优势。然而英国当时的总出口量与美国的几乎一样大。因此说明英国在一些部门虽然生产率低下但是拥有比较优势。在这些部门中,英国和美国生产率优势相比来说都是最小的。在这个数据涉及的年代,美国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比英国高的多,平均约为英国的两倍。因此也证明了贸易靠得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1995年中国对德国。从上图来看,中国的生产率只是德国的5%,中国1995年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不及德国同期的30%。但中国在服装行业的生产率与德国接近,约为德国的4/5,因此中国服装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要远高于其他行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当时服装业的规模是德国的8倍。综上,尽管李嘉图模型不能被认为对世界贸易进行了完全适当地描述,但其两个重要含义:生产率差异和比较优势似乎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事实根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间政治》,汉斯•摩根索.

[2]《anarchyandthelimitsofcooperation:arealistcritiqueofthenewestliberalinstitutionalism》,Josephm.Grieco.

[3]《absoluteandrelativegainsininternationalrelationstheory》,Robertpowell.

世界经济背景篇2

关键词:“一带一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52-03

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正式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战略构想,它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新的开端,同时也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对外开放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将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推进国家战略服务。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1]。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肩负着国家振兴发展的重任。如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础工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则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之一,课程设置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科学分析二战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我国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因而它可以成为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开展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究的内容。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大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国际社会就普遍认同将国际以及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情况反映到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并强调指出21世纪应将国际意识渗透到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当中[3]。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构筑新格局,推动大开放,实现中国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解决理论问题,还是推进实施的实践问题,关键都在人才。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考虑新形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结合本校实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担当与责任,加强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性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主要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领域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基本发展趋势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该门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世界军事、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因而它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掌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培养国际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为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有效途径。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时间来到21世纪,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构成一股无比强大的潮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家和民族要发展,就必须用世界的眼光来面对、顺应和投入这股潮流。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这就意味着这个因素要不断强化,中国经济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一带一路”的构想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改革开放的那条我们曾经走过的来时的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任务不仅仅是一味地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应当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肩负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视野,实际上他们也非常乐于了解和关注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有关研究发现,跟刚入学相比,大学生时政关注度在整体上呈提高趋势[4]。然而,如果没有统一的引导,他们大都选择快捷且方便的互联网来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据调查显示,超9成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为互联网[5]。但互联网泛滥且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会使青少年难以分辨和选择正能量的、有用的信息,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会存在获取信息不全面、不系统以及缺乏深度的问题,且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所利用。在大学生自身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了解和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大部分高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面向大一学生开设。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刚脱离高考的压力,时间又还没有被繁重的专业课程挤压,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人文、时政等公共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加容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塑造其国际意识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国际意识教育实施路径

1.以培养学生国际意识为导向,把国际意识教育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中心任务。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人才培养都不应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更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6]。“一带一路”是促进世界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版图重绘的战略布局,它正在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我国国家利益迈向全球的强国梦展现,也是中国教育破茧腾飞迈向国际化的新机遇[7]。如何让青年意识到这一社会重任,让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特殊作用,尤其是在人文沟通、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良好平台。我们应当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国际意识为导向,把国际意识教育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中心任务。

2.建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师生在教学中的有效互动是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课堂中要能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那种“师教生学”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应当被摒弃。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认真准备课堂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体验到主动探索知识带来的收获的愉悦。通过探究式学习,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从掌握已知到探索未知、进一步创造未来的跨越,逐步成长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上,这就要求教师冲破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的束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专题讨论等形式组织课堂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便利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积极主动学习了解相关世界最新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和普及能够为此提供技术支持。

3.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具有它自身的理论体系。同时,现实性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这可从其名称中的“当代”一词体现出来――“当代”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研讨式教学的比重,是适应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除教材中涉及的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以及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所发生变化的内容以外,我们还需要及时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并将其更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在安排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重点放在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以及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上来,并以国际视角解读国家战略,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对推动共同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性,因为开放、合作、和平、发展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题。又譬如,在当今“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抛出“如何利用‘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机遇,让自己成长为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人才”等问题,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讨论和思考。比如笔者所在为广西地区医学院校,地处“一带一路”的结合部、交汇点,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6年初,广西“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出炉,提出合作重点,其中密切人文交流,推进共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重大项目(事项),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是合作重点之一。在向学生讲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时候,则可以指出,广西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势,理解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大势,在大学校园里将自己打造成为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需求的“走出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2]muniqu:2009worldConferenceonHighereducation:thenewDynamicsofHighereducationandResearchforSocietalChangeandDevelopment[m].paris:UneSCo,2010.

[3]UneSCo.worldDeclarationonHighereducationforthetwenty―firstCentury:VisionandactionandFrameworkforpriorityactionforChangeandDevelopmentinHighereducation[m].paris:UneSCo,1998.

[4]蒋承,黄晓蕾.人际交往与大学生时政关注度――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

[5]超九成大学生及白领群体靠互联网获取信息[n].中国青年报,2015-03-24(06).

[6]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4-07-24(3).

[7]毕诚.“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中国教育新机遇[n]中国教育报,2015-10-09(5).

世界经济背景篇3

   历史事件的各种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历史背景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概括比较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历史事件的实质问题。历史背景问题是新课程高中专题史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但是,现在高中有些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忽视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现象。

   例如,有教师讲授公开观摩课“罗斯福新政”时,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2009年1月21日就职演说的视频(部分)为导入,接着让学生讨论罗斯福新政与奥巴马演讲的异同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听懂奥巴马总统英文演说的内容,因此,课堂上的讨论并无实际意义。实际上教师在讲授本课时,首先需要讲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问题,讲授或指导学生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特大经济政治危机。还需要进一步简明深入地分析:美国与德国和日本克服危机的不同方式及其重要影响。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美国,为克服经济政治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开始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和日本由于在近代化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在克服经济政治危机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不断发展,最终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进行对外侵略扩张。

   又如有的历史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上课一开始就用多媒体演示与讲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文字材料和历史照片,接着讲述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际上应该先讲解工业革命的重要作用,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

   在历史背景问题教学中,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历史背景和相互的因果关系。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就具有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背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背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与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根源背景;一战后形成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二战爆发的国际关系历史背景;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是形成美苏冷战争霸与世界两极格局的国际关系历史背景;苏联解体与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历史背景。

   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的一个新特点,是运用相关材料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能力。据笔者统计,2005—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有关“历史背景”问题的各类试题有近30个。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如:

   例1: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第8题: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该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材料分析历史背景问题。选项a甲午战争的爆发并没有使中国存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选项B和D是两个新政权的建立,这是中国在20世纪经历的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并不存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干的历史背景。这需要学生对这一历史背景有较清晰的了解。

   例2:2010年高考宁夏卷文综历史第32题: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答案:B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本题的历史背景是十月革命后初期的苏俄内战时期。本题的难点是选项a。因为战争是国内外反对苏俄的军队发动的,不是苏维埃政府发动的,所以粮荒也不是苏维埃政府的政策造成的,而是由于战争造成的。因此,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在内战时期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战胜国内外敌军的进攻,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心是余粮收集制。所以,B项符合题干要求。由于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所以C项和D项期间已经不存在彼得格勒这个城市名称。C项属于三十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时期,D项属于二次大战时期,均与本题材料无关。

   例3: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综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节选):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这道题要求回答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概括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问题。这需要我们平时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有清晰的了解: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受到西方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使以康有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只有较好地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认识戊戌变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例4:2012年高考广东卷文综第38题(节选):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这道题的历史背景是,16世纪初,西班牙支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把美洲的各类物产带到欧洲。经过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尼德兰革命,荷兰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世界各海洋和各洲进行殖民扩张,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贩把世界各地的物资运到欧洲。

   例5:2012年高考福建卷文综第38题(节选):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949年3月)

   回答:(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

   该题的背景是,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已经被消灭。在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指出今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把中国由农业国建设为工业国。这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学生需要注意历史发展趋势的因果关系。因为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历史阶段,所以,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也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即将胜利。

世界经济背景篇4

摘要:自从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贸易市场对我国的影响就越来越大,随着世界各国在国际市场投资力度的加大,国际贸易投资的新规则也逐步被制定,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加入世界贸易的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要平等的遵守经济市场的游戏规则,作为国际贸易的经济大国,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出台的相关对策分析。希望能对今后的国际贸易交流和金融专业的学习提供参考借鉴,为我国的经济政策指明方向,将来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国际贸易;规则;经济;影响;对策;未来前景;

背景:

牡谝淮喂ひ蹈锩之后,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商品生产产量也越来越大,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逐步发展起来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世界经济打破了隔绝封闭的状态,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较之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了质的飞跃,并开始出现了新的科技与经济大国,产品输出由原材料的输出转变为商品输出,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垄断与垄断组织开始形成,。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产业布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制造业开始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使得科学技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我们可以将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之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称为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起步阶段;20世纪中叶直到当前称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发展时期。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进人经济全球化加速时代。经济加速走向联合发展,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引言

如今,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处于同时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有所发展,进入经济全球化加速时代。回顾历史,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时候,时运不济,未能赶上时代的经济潮流,为了弥补历史的遗憾,我国领导者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时代寻求复兴,力图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占据先机,拥有重要的国际经济地位,充分发挥影响全球的大国作用。当然经济全球化不是凭空实现的,它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的物质基础。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质技术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地缘利益格局和市场势力结构、国际制度安排即全球治理结构等。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时代,国际竞争是靠经济建立起来的,而不是武力和霸权。

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指的是从几次工业革命之后全球的经济开始连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将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商品贸易的都紧密结合在一起,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哪个国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受其影响,最好的办法,只有迎难而上,扬长避短,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的来的危机与挑战。很多国家为了共同联合,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建立了很多经济国际组织,如由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上个世纪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还有我国牵头组织的上海合作组织,都在国际经济市场上颇具领导地位。

近年来,由于我国先天的原料、劳动力优势,在国际市场一度商品价格很低,以绝对实力压倒了其他国家产品,造成他们的产品滞销,引起不满。他们联名向国际贸易组织提出抗议,认为我国进行了违反国际贸易规定的倾销行为,要求予以制裁。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组织提出了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主要为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设下门槛,加大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融入难度,经济全球化过程一度举步维艰。

三、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而言十分有利,它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促进安全内涵扩展。促进国家转移,推进国际体系转型。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诸多弊端。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世界,使得是的世界范围内经济遭到重创,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平等,某些方面而言甚至像是一种新的掠夺手段。

四、前景

虽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的不利影响尤其多,但是总的看来,我国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很有信心的。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端指向利益一端指向弊端,要想它能够不伤人,始终发挥有力的作用,关键不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而在于人们对于国际贸易经济规则的应用,运用得到,合理使用,我们就可以有效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危为安,趋利避害,反之,如果走向相反的方面,错误的应用了规则就会损人不利己,带来自己和全球经济的危机。

总的说来,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唯有积极应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当代经济发展的,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在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全球化道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成从质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其中主要以挑战为主,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刁难,国际贸组织制定出不利于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贸易投资信新规则,限制我国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门槛,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已经和将要进行的国际投资,对国际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学家没有灰心,积极制定出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对国内经济造成一个有效的缓冲,从而平稳度过了经济困难期,虽然经济全球化影响是把双刃剑,但只要我们把握时机,趋利避害,迎难而上,将来经济形势仍然是一片大好。

文献资料:

〔1〕1美]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丨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a].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林尔蔚,陈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13.

〔4〕曹忠祥,高国力.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战略内涵、思路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5,(2):6-17.

世界经济背景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商务英语;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20-03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外语教育事业也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终身化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必然也要求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产业化,从而使包括教育在内的传统部门更加市场化,提高了高等教育的产业地位,使人们更加认清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英语教育更面向大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便拥有了经济发达的物质基础,因而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即产生受英语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信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拥有大量掌握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主动权。然而我国复合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也必将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中国“入世”之后,西方教育的冲击和国外教育机构的激烈竞争,也同样给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面对新形势,客观上要求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既放眼于国际化的辽阔视野,又立足于本国的经济发展,适时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Business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语,在西方国家通常称Businessenglish。商务英语是有特殊社会功能的。在商务环境中,它涉及金融、外贸、保险、财会、市场营销、法律等范畴。因此商务英语就是普通英语加上商务行业英语。以金融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一就是国际贸易的全球化。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从而使商务英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中国现代商务英语也已赋予了自身新的含义,不应特指中国对外贸易的行业英语,它还应涵盖我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做的英语应用。尤其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伴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中国更加全方位地实现了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开放,与此同时,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日趋频繁;中国将在更广阔的视野下,以更深的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从业者来说,伴随着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外资等企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开始从事外企工作。因为工作人员、工作场合、工作性质的差别,商务语言无疑成为从业人员在涉外的经济贸易活动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商务文化也同样是在外资企业生存的必备法宝。商务语言成为世界拉近距离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从而使各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里的距离越来越近。

三、中国商务英语的本土化

(一)英语语言的本土化

经济全球化下,作为主要交流工具的英语在全球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形成各具区域特色的各种变体英语,即英语的变体。但是这些变体的本土化特征也引起一定的争议。Greenbaum(1985)指出,由于受母语干扰以及各自文化与环境的影响,本土化英语很可能难以为外人理解。关于“中国英语”,杜瑞清和姜亚军(2001)曾否定地指出“中国英语”的本土化特征包括由低质量外语教学所导致的陈腐语言形式或发音。并且Kandiah(1999)认为第二语言操用者必须遵循本族语规范,决不能另立标准。然而与上述观点相反。我国汪培榕教授认为,不论英语在该国的功能如何,只要它在该国长期地广泛使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当地特色,都可以视作英语的一种国别变体。1980年葛传椝老先生也曾在《漫谈由汉译英》中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中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中国特点的东西要表达。南京大学学者文秋芳和俞希就英语的本土化曾提出“双层英语”假设,并且检验过这种假设的可能性。其提出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应该由两个层面组成。第一层面为英语共核,即为所有英语使用者共享的语言体系;第二层面为本土化英语,覆盖在第一层面之上,体现所有英语使用者的地域或文化特征。

(二)商务英语的本土化

所谓商务英语本土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外贸易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种类的英语语言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背景下,不能仅仅把商务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而要将其视为中国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基本工具来掌握,使其更加大众化、本土化,使其在全民中得到普及,并与中华民族的本土优秀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使其具有民族特色,从而加速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快地融入世界的步伐,融入到经济的全球化之中,加快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本土化发展

世界经济背景篇6

1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鲜明、最显著的特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也显得有所不同,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人的教育规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特点为出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状况上普遍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1价值观念的革新及价值观的多元化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现实中具体事物认识的直观反映,是一个人人生观的重要组成成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注重公平的分配方式,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发展,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利益及利益分配方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造成了人们在利益选择问题上的种种矛盾,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出了考验。与传统的价值观不同,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各种新兴事物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由于传统价值观的单一性使得其无法帮助人们做出理性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地需要积极探索与创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12思想定位上的巨大反差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与穷人间的矛盾激化,人们间的相互比较心理不断地滋生,出现了大范围的比较现象,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差距,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精神世界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化发展趋势,富人物质上的充裕及精神世界上的优越感与穷人物质的极度匮乏及精神世界上的不公平感形成了巨大的矛盾,造成人们思想定位上的巨大反差。社会贫困阶层思想上的不公正感及被剥夺感,使其认为当下的分配制度有待进一步的改善,这种思想上的不满引发了部分群体对于政府具体政策的反对,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人们思想定位上的巨大反差,影响了人们的坚定的社会公正信念。

13传统价值观破灭造成的选择性躁动

市场经济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造成人们陷入新旧价值观下的选择性躁动,即旧的价值观念被颠覆,同时,新的价值观还未确立,人们在思想上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矛盾阶段,一般来说,这一过渡阶段持续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与选择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徘徊于新旧两种观念的矛盾边缘。由于传统思维模式及思想教育对于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新的理念及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选择,这就要求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正确的方式及思想来引导人们,帮助人们理性选择。

2全球化提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探究

2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

(1)过分强调共性化发展,忽略个性化发展。教育活动的合理开展,必须承认教育主体间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普遍呈现出统一规划、整体灌输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地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及社会政策的普及,体现出一种共性化发展的模式,而忽略了受教育者个体情感及经历的差异,这不利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培养,限制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

(2)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具有绝对权威,但全球化下思想政治教育追求教育过程的开放性,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封闭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全球化下开放的环境,教育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传统模式下的单项灌输方式无法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3)受教育者的正常物质需求及发展价值不被认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社会整体的利益,忽视价值导向的作用,以功利主义为基本立场,对于个人正常的物质利益不予重视,坚持集体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一切,造成个人内在的人性需求与外在的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产生,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激化。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塑造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4)情感教育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于科学知识及专业文化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讲究以情

动人。传统的逻辑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会造成受教育者的排斥情绪,为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教育者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教育,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2为适应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理论化建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系统化、理论化发展。

(2)以全球化的眼光关注世界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思维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全球化的重要策略,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导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其最主要的外部特征。全球化视野下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需要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结合世界主流思想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注重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学习。世界政治及文化格局的形成,是以世界各国政治的兼容性发展及各国文化间的特殊性为基础而形成的,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必须承认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及人的个性。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系、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等诸多方面入手,使市场机制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4)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开展民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对人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其精神品质及政治素养,关注对于人思想、观念及道德的塑造,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发挥,是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全球化背景下,民主化、主体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经济背景篇7

关键词:中美关系战略对话背景原因趋势

随着美国总统布什的卸任,新一届奥巴马政府已经组建,美国的内政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布什政府被认为是美国建国以来最糟糕的一届政府,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战略对话机制去经受住考验,最终被奥巴马政府所接受,这就说明这一机制的建立是符合时展潮流的,是真正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的。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建立的背景和原因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建立的原因

首先,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矛盾不断,从朝鲜战争到如今的,中美两国的关系一直都非常紧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两国再也不可能利用战争来争夺利益,当今时代的主体是和平与发展,中美建立一种能够实现共赢的机制是时代潮流所趋,是时展的必需,也是两国在当今世界背景下想要取得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由此,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建立。

(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建立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两国经贸关系密切,双方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了。据相关资料显示,对于中方来讲,美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2007年中美贸易额2000亿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的17%;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对美国的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额的30%;而对于美方,中国的地位更是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消费总额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很小的数字,乘以13亿也会变得很大,因此,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场,获取中国市场的份额是美国对外贸易的目标之一,如能争取到中国的大部分市场,将给与美国经济大大的刺激,促进其发展。由此,2006年9月,布什在谈到中美两国贸易时就指出,“我们必须确认两国民众能从两国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中同等收益,我们也必须要协同努力才能够应对经济机遇和挑战”。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时代潮流的促进下,中美建立了一个能够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使两国能够同等获益的机制——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特点

(一)级别最高

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建立之前,中美在经济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双边对话和磋商机制,例如中美经济联合委员会、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等组织,但这些机制的大多都是部长级别的,其级别较低,对中美贸易促进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主导者均是各自国家的元首和特别代表。因此,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机制是两国针对经济贸易问题的双边对话中级别最高,国家最重视的双边对话机制,从而也确定了这种机制在两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战略性最强

战略是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在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中,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是不愿意和中国谈“战略性”问题的,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上地位的提高,美方也逐渐认识到了中国是“全球经济领导者”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在美国知华人士的促进下,最高级别,在中美关系中唯一一个被美国冠以“战略性”的机制建立。这也说明,在政治方面两国无法得出共识,中美两国难以建立“战略性”关系,而在经济领域双方终于认识到建立战略性关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从战略性对话的议题可以看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要解决的不是眼前的问题,而是就全局性、战略性的经济问题进行磋商,旨在促进两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和错综复杂问题的解决。

三、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发展趋势

作为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和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一直呈现出一幅矛盾的情景。一方面两国经济相互依赖,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全球和平的问题上具有高度的共识,而另一方面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又使两国的摩擦不断。因此,作为目前级别最高,作用最为显著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缓和两国关系,促进两国发展的有效机制。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就其本身而言,就是对两国关系的一个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这是两国建交以来,级别最高的经济对话,这就表明了两国关系是有所缓和的;另外,这种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为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指明了方面,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建立的第二年,我国高层领导就和日本首相提议,建立“中日之间的高层对话”,意在效仿这种创新型的机制。因此,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种机制是非常有发展的,是符合时展潮流的,这种机制必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个国家间的关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共赢。

四、结束语

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现代国家间的问题再也不能单单靠战争来解决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建立起共赢的双边关系,维护世界的和平。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建立就是一次创新,给中美两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国的和平,增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

参考文献:

[1]潘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国际观察,2007

[2]张幼文.共同利益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基础.国际经济评论,2007

[3]宋华,王玉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性质定位和作用.国际经济评论,2007

世界经济背景篇8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文献:赵晓、刘阳(2005)从宏观国际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地位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正经历20年左右的国际显性摩擦时期,而中国作为新的大国被国际接纳,达到新的国际均衡时期还需要20年,这是现阶段中国遇到发达国家各类经济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好将夫在其论文“全球经济的抵制场”别对全球化中跨国公司的行为做了研究,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越来越不受政府控制,离开国家和民族,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抛弃民族自行其是。他们选择具有稳定政治结构、廉价劳动力、适当基础设施和较低税率、对环境要求较低的国家进行资本输入。

关于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文献:赵瑾(2005)认为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十大特点,分别是保护的焦点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手段主要依靠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环境技术标准、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为主;保护方式由限制进口变为通过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出口、通过多边贸易保护发达国家的技术比较优势、通过劳工标准、技术标准达到全面禁止进口的目的;其动机由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转变为从根本上削弱甚至使对方丧失国际竞争力。梁丹(2005)分析了当今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政策中“新人文主义”倾向及其背景,认为如Sa8000等人文壁垒是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为己所用的产物,是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要,也是跨国公司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要求。BenoitLaplante&JonathanGarbutt(1992)则对发达国家贸易政策中的环境保护主义进行了研究,认为需要国际环境政策的共同协调来防止环境政策变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非关税壁垒。

二、近年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投资方面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的干涉。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受到美国政府相关部分干涉、中海油并购尤科斯失败等等。

2、反倾销

以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为例,从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年到2006年6月,世界范围内共发起2938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以500起的总数量排名第一,占世界总量的17.02%,为第二位韩国的2倍多。

3、技术性贸易壁垒

主要包括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包装和标签、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等。近年来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技术性贸易壁垒占到世界贸易壁垒的10%~30%,而最近几年几乎占到了80%。有关数据显示,入世以后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每年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约为450至500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5%以上。

三、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1、构建生产与消费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国生产函数

为了用于分析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行为的动机以及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本文将构建生产与消费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国生产函数。

根据新增长理论,若假设经济增长是希克斯中性的,则一国的生产函数一般写为:Y=af(L,K)。

其中a代表技术水平,L代表一国劳动力,K代表本国资本。这里将要根据全球化背景对其进行一些改进。首先,在全球化下可以将生产资料分为易流动与不易流动资源两类,其中劳动力目前根据现状仍然属于不易流动资源。其次,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它可以购买本国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资料。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可以借由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全球优化配置,一国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料或者说资源事实上是世界易流动资源能够被本国利用的部分加上本国劳动力能够被利用的部分。第三,假定一国的技术研发投入是总资本存量的一定比例,那么技术的进步也取决于本国总资本的数量。尽管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开发模型得出技术水平的稳态值与研发资本投入比例无关的理论推论,但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证明科技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还是十分明显的。第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技术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小于技术密集型发达国家,因为其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即产出的价值较低。这样,归结以上四点变动,全球化下a国的生产函数可以改写为以下形式:

Y=aρf(Laθ3(Ka+Kf),Swθ4(Ka+Kf))

其中,La代表a国的劳动力数量,θ3代表由本国资本和外商投资资本决定的、能够开发使用本国劳动力的比例,Sw代表世界易流动生产资料总量,θ4代表由本国资本和外商投资资本决定的世界易流动生产资料可以由本国利用的比例。

此外,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产出必须有相等数量的需求才能保持稳定,总产出若超出总需求,则会由价格水平变化减少至实际需求水平,即Y=D。

同时,在消费全球化背景下,假设任何国家对所有产品的需求量取决于该国的人口和人均收入,而其中有一定比例的需求将通过a国产品满足。这个比例应当取决于a国产品的价格和综合垄断程度,它又由该国产品的价格水平和技术不可代替程度等因素决定。因此,a国产品面临的需求包括a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对a国产品的需求量两部分组成。即:

D=θ1Da+θ2∑Dw

θ1=θ1(k(p,a)) әθ1/ әp<0 әθ1/ әp>0

θ2=θ2(k(p,a)) әθ2/ әp<0 әθ2/ әp>0

Da=f(la,ia) әDa/ әla>0 әDa/ әia>0

Dw=f(lw,iw) әDw/ әlw>0 әDw/ әiw>0

其中,k表示a国产品的综合垄断系数,它由该国产品的价格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一般来说θ2<θ1,因为本国需求通过本国产品满足的比例通常要大于外国。lw代表除a国外的任一国家w的人口,iw代表除a国外的任一国家w的人均收入。

由以上几个方程可以基本了解经济全球化下一个国家生产函数的全貌,它将用于本文分析全球化对发达国家采取“反全球化”行为动机。

2、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长期动因

全球化给部分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契机,开始挑战发达国家国际地位。随着世界交通、运输、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迅速发展,其中又以经济全球化最为直接和深刻,包括生产、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全球化。不断壮大的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将大量资金注入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且政治比较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在那里将它们的资金与被投资国的大量劳动力与技术结合起来,以用低成本生产出产品,再销往包括被投资国在内的广大世界市场,从而获得高额企业利润。这种资金及其代表的易流动生产要素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聚合的效应使得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工厂。根据全球化下的生产函数:Y=aρf(Laθ3(Ka+Kf),Swθ4(Ka+Kf)),必然造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并附带使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制度、国内就业、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和优化。可以说,全球化给予部分发展中国家绝好的历史契机,使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在经济方面有可能挑战美国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世界霸主地位。而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新兴国家的崛起必然会遭到现存霸主国家在各方面的阻挠和压制,直至新兴国家完全崛起为止。而在当今社会,经济成为决定国家地位的最核心力量,因此采用以贸易保护为主的经济手段来压制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便是发达国家政府有意愿采取的最好方法。这也是它们在这个全球化时期采取反全球化行为的长期动因。

3、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短期动因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利益与发达国家利益分离的后果迫使发达国家政府在现阶段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使得跨国公司取得了越来越独立的经济实力和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的所在国与其它国家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跨国公司作为单独的企业法人要实现的只是自己的最大利润。这种跨国公司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分离在短期内立即产生了以下两个结果:(1)发达国家部分制造业空心化,跨国公司将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技术密集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转移到部分发展中国家,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成为夕阳产业,从中释放出的大量劳动力一时难以转移至新的就业岗位,近年来造成了失业问题。(2)跨国公司带动的这些产业的转移使得发达国家对于这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地依靠向发展中国家进口,结果导致其与吸收了大量FDi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

四、应对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与意义

针对全球化经济背景与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的最好应对举措就是利用全球化跨国公司转移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契机,发动民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努力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四点。

第一,抛弃低价产品的战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价格,防止发达国家使用反倾销。

第二,通过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破除发达国家的标准壁垒,便利自己的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并提升国家地位。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经济增长,同时可以促进对本国产品的需求程度。根据现有经济增长理论和全球化下生产函数,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假定本国的产出总能拥有相应需求,那么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出增长就可以直接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我国许多学者已经从各种角度和各个国家、地区对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都得出了正面的结论。

第四,加强民族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根据市场原理,产出如果没有相等的需求,供过于求,或者说产品没有销路,就会通过价格的下降逐渐减少,直至与相对的需求量相等,也就是说这种缺乏相应需求的产出是不能持久的。因此,保证本国产品有相应需求量对于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参考文献】

[1]王逢振等:全球化症候[C].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韩可卫: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特点分析[J].时代经贸,2005(11).

[3]李思一: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经验[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0(7).

[4]梁丹:国际贸易政策的“新人文主义”倾向及其形成的背景[J].学习论坛,2005(9).

[5]曲如晓: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三大壁垒及应对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4(5).

[6]赵瑾: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J].世界经济,2005(3).

世界经济背景篇9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从侧重知识的掌握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举的三维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意识。对此,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要求高、难度大。而近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加大了能力考查,以致历史试题的难度大大加强,历史学科得分率明显下降(总分100分的试题,平均分为40来分)。高考文综试卷能力要求高、得分低的现象,反过来又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增添了畏惧感。

   新课程采用专题的教学体系,必修课分三个模块——政治领域、经济与社会领域、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解某一历史内容的规律性和差异性,提高对现实同类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对人类社会未来问题的预测能力。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是该时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学政治模块内容,如不联系经济和思想文化模块的相应内容,就无法作深入的剖析。其他模块的教学也如此。新课标下,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教学需要互相融合,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专题体系、模块教学、整体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困难。

   面对高考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面对专题体系、模块教学的现状,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是应对学习困难的良策。

   二、整体史观的内涵

   整体史观是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利用宽广的视野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兴起,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影响我国史学界。世界上代表性人物是法国的布罗纳尔,主张从地理时间、人文时间、个别时间三个层次来进行历史研究;历史从时间上可区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认为历史学家更重要的是研究长时段的发展;历史研究需分为若干系统,其中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最值得研究的。美籍华裔的着名学者黄仁宇提出了“大历史观”,倡导宏观及放宽视界去研究历史,取得颇丰的成果。

   整体史观对中学生来讲,应主要把握三点。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这一趋势的明显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快速延续、发展着,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其次,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决定因素。再次,历史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总之考察历史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又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民族交往等微观方面去研究。

   三、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一个历史事件大致可分为背景、过程(或概况)、影响(或评价)三部分,对学生来说,对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是较为困难的,需要运用整体史观。

   1.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

   历史背景是指导致这件事发生的相关因素。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最主要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交往这四大社会因素,或其中的几个因素。现行的历史必修课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模块,导致一个重大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多散见于多个模块、章节中,较为分散。因此,要让学生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时,可运用整体史观,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联想相关模块的内容,作出客观的分析。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课Ⅲ“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可归纳为: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上——英、法等中央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思想上——文艺复兴的发展,宗教改革的进行,近代科学的兴起。把整体史观用到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模糊的历史事件背景会变得清晰。

   2.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历史事件的影响指一个历史事件中对其他事件产生作用的因素,可分为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涉及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与背景的分析一样,对学生而言属于难点。如能运用整体史观,从整体的高度去看待考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进行发散性思考,综合相关内容,就能使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成为一件轻松的事。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影响,可作如下分析:(1)积极方面。经济上:推动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工厂制度的实施,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经济地理状况、人口职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商品的贸易,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政治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和改革的蓬勃展开,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兴起了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上: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教育的兴办,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纷呈。民族交往上: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炮舰政策”,加紧对外扩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改变了世界格局,亚非拉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世界从分散向整体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2)消极方面。环境上:矿产等资源的过度开采,废水废气的过多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的破坏;政治上:工业革命在一定时期造成了劳动者的贫困,社会矛盾激化;民族交往上: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进步的积极的是主导方面,而消极方面是人类在进步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大,涉及范围广,教材内容散见于新课标的三个必修模块,分析的难度很大,需要用整体史观,辨明思考的方向和考察的角度,如同庖丁解牛,逐一加以解剖,以从容游刃于众多史料中。另外,与历史事件的分析需要整体史观一样,历史人物的分析同样需要运用整体史观,才能予以宏观把握、微观切入。

   3.运用整体史观,增强解题能力

世界经济背景篇10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文献:赵晓、刘阳(2005)从宏观国际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地位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正经历20年左右的国际显性摩擦时期,而中国作为新的大国被国际接纳,达到新的国际均衡时期还需要20年,这是现阶段中国遇到发达国家各类经济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好将夫在其论文“全球经济的抵制场”中特别对全球化中跨国公司的行为做了研究,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越来越不受政府控制,离开国家和民族,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抛弃民族自行其是。他们选择具有稳定政治结构、廉价劳动力、适当基础设施和较低税率、对环境要求较低的国家进行资本输入。

关于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文献:赵瑾(2005)认为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十大特点,分别是保护的焦点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手段主要依靠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环境技术标准、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为主;保护方式由限制进口变为通过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出口、通过多边贸易保护发达国家的技术比较优势、通过劳工标准、技术标准达到全面禁止进口的目的;其动机由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转变为从根本上削弱甚至使对方丧失国际竞争力。梁丹(2005)分析了当今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政策中“新人文主义”倾向及其背景,认为如Sa8000等人文壁垒是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为己所用的产物,是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要,也是跨国公司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要求。BenoitLaplante&JonathanGarbutt(1992)则对发达国家贸易政策中的环境保护主义进行了研究,认为需要国际环境政策的共同协调来防止环境政策变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非关税壁垒。

二、近年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投资方面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的干涉。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受到美国政府相关部分干涉、中海油并购尤科斯失败等等。

2、反倾销

以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为例,从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年到2006年6月,世界范围内共发起2938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以500起的总数量排名第一,占世界总量的17.02%,为第二位韩国的2倍多。

3、技术性贸易壁垒

主要包括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包装和标签、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等。近年来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技术性贸易壁垒占到世界贸易壁垒的10%~30%,而最近几年几乎占到了80%。有关数据显示,入世以后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每年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约为450至500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5%以上。

三、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1、构建生产与消费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国生产函数

为了用于分析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行为的动机以及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本文将构建生产与消费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国生产函数。

根据新增长理论,若假设经济增长是希克斯中性的,则一国的生产函数一般写为:Y=af(L,K)。

其中a代表技术水平,L代表一国劳动力,K代表本国资本。这里将要根据全球化背景对其进行一些改进。首先,在全球化下可以将生产资料分为易流动与不易流动资源两类,其中劳动力目前根据现状仍然属于不易流动资源。其次,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它可以购买本国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资料。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可以借由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全球优化配置,一国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料或者说资源事实上是世界易流动资源能够被本国利用的部分加上本国劳动力能够被利用的部分。第三,假定一国的技术研发投入是总资本存量的一定比例,那么技术的进步也取决于本国总资本的数量。尽管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开发模型得出技术水平的稳态值与研发资本投入比例无关的理论推论,但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证明科技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还是十分明显的。第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技术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小于技术密集型发达国家,因为其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即产出的价值较低。这样,归结以上四点变动,全球化下a国的生产函数可以改写为以下形式:

Y=aρf(Laθ3(Ka+Kf),Swθ4(Ka+Kf))

其中,La代表a国的劳动力数量,θ3代表由本国资本和外商投资资本决定的、能够开发使用本国劳动力的比例,Sw代表世界易流动生产资料总量,θ4代表由本国资本和外商投资资本决定的世界易流动生产资料可以由本国利用的比例。

此外,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产出必须有相等数量的需求才能保持稳定,总产出若超出总需求,则会由价格水平变化减少至实际需求水平,即Y=D。

同时,在消费全球化背景下,假设任何国家对所有产品的需求量取决于该国的人口和人均收入,而其中有一定比例的需求将通过a国产品满足。这个比例应当取决于a国产品的价格和综合垄断程度,它又由该国产品的价格水平和技术不可代替程度等因素决定。因此,a国产品面临的需求包括a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对a国产品的需求量两部分组成。即:

D=θ1Da+θ2∑Dw

θ1=θ1(k(p,a)) әθ1/ әp<0 әθ1/ әp>0

θ2=θ2(k(p,a)) әθ2/ әp<0 әθ2/ әp>0

Da=f(la,ia) әDa/ әla>0 әDa/ әia>0

Dw=f(lw,iw) әDw/ әlw>0 әDw/ әiw>0

其中,k表示a国产品的综合垄断系数,它由该国产品的价格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一般来说θ2<θ1,因为本国需求通过本国产品满足的比例通常要大于外国。lw代表除a国外的任一国家w的人口,iw代表除a国外的任一国家w的人均收入。

由以上几个方程可以基本了解经济全球化下一个国家生产函数的全貌,它将用于本文分析全球化对发达国家采取“反全球化”行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