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17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中学教育;政治教学;教学方法

中学政治课程明确提出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若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们能够通过对中学政治的学习以后,运用政治课上学到的思想方法,对其他学科也有知识体系上的把握,还可以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把社会实践能力与思想方法相结合,实现更好的解决问题。

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学习过程中,思想观念都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存在偏差,政治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如何实现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教师需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自身素质,是中学政治教师的根本任务。中学生是我们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也是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未来生力军,能否在政治上教育好、在思想上净化好我们的下一代,关键在于我们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怎样的言传身教、在于我们作为政治教师在这诸方面学习内容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在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学政治课程通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已经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学政治课本在内容编排性,更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也就是整本书的知识内容联系较为密切,所以政治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学政治课程时,就要试着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在讲授新的知识时,把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最终形成完整的政治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脱节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所以,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现代化,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这就是,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行为。

二、教师需扩大教学容量

作为教育载体的教师,如果对信息时代熟视无睹,不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进行改革,仍然抱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根教鞭、走上讲台说半天”粗放型的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必将岌岌可危,也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正如比尔.盖茨所比喻的那样: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浪潮。它将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教师也不例外。

采用多媒体辅助政治课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方式之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声音等展示教学内容,化解教学中的疑点难点。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随着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各种政治信息资源源源不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使课堂节奏加快,内容丰富,密度增加,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阔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彩的认识倾向,它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兴趣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从事活动,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并作为正在形成某种思维能力的契机来培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利用电脑制作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动画,以直观的、生动的形象通过多媒体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思想政治课教材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大多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显得很枯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对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

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2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育人,所以探索教育方法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涉及学生道德观的建立、心理状况的调整等,其高层次目标就是为高校培育人才,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完善学生的人格。所以思想政治教学在高校所有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容易忽视相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致使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内容都是源于社会,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掌握理论知识,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优秀品质。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

1、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中当然涉及很多国家的政治信息,老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自身要表明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化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在实际教学中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利用一定的政治敏锐感去分析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贯穿追求真理、言行一致的教育理念。2、思想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的体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思想,贴近教学主题于学生的大学生活,结合不同学生的状况,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3、道德素质毋庸置疑,老师必须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素质,对于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好对学生的模范作用,无论是在社会道德品质还是家庭美德方面都应该给学生做好楷模,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就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4、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的有理论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方法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要结合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需求,实质上来看要满足不同学生之间的发展,也就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所以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方法的时候,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及完善规律进行分析,通过把大方向的目标细分到每一课堂上,逐渐达到教学目的。

(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单一的课程,涉及很多方面信息的整合,所以在实际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学校还有社会不同方面的配合,把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形成强大的合作系统。具体来说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局限于专业的思想政治老师,还可以增加一些班主任或者学生辅导员等工作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随时随地的开展,从多角度加深学生的理解状况。另外学生会、党团组织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另一个角度。

(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展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网络在社会中已经广泛利用,网络所体现出的功能多种多样,当然在教育教学方面网络也成为了新型的工具。有资料显示,大学生是当前互联网利用的主要群体,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等内容。而建立校园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就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促进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七)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3

0.引言

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方法是否使用得当。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如果教师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就算其专业素质再强、工作态度再认真,教学活动也不会取得很满意的效果。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才能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太过呆板,已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1.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因

1.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获取知识,教师以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薄弱[1]。面对这样的现状,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所以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2符合思想政治学科性质的要求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是德育课,它不仅要符合教学活动的规律,也要符合德育工作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不管是在教学目标,还是学生的品德培养方面,思想政治的学科性质都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3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改变教学现状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中,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缺乏创新,教学程序一般都是按照复习新课、讲解新课、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的模式进行,固守陈规往往就会使教学不断僵化,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如: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式陈旧、教学目标脱离实际等,因此,要想改变教学现状,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并进行不断的改革。

1.4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并且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运用到实际中,学生逐渐形成知识无用的错误意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2.1更新教学思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教学思想是对教学过程中基本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它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改革与创新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把教学看做是学生接受知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那么,教师会选择较容易忽视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就会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思想对改革教学方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

2.2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学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综合化。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要将学生的读、问、练、说结合起来,在使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同时,将其他的方法也渗透进去,形成新的教学方法。

2.3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老师的讲,是单向交流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不清楚,往往就会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主动跟学生进行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变互动,这样有利于教师信息的传送和学生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2.4活用教材,激发学生情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充分认识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思想政治课是关于法律道德方面的知识,这方面掺杂着个人的情感因素较多,因此,可以多列举一些与知识相关的真实事例,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手段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学习,在动情之中达到明理的目的。

2.5教法创新与学法创新相结合

在进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学生的学习应是全方面的、开放式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如何进行学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强调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突出学法的创新,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分析

在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了中学的思想政治课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联系,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生活中各种现象。用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方法来看待世界,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时事进行客观的对待,在探究和实践中学习。新课改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仍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这一目标的提出给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4]。为了符合这一要求,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探究,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创新,目前,效果较为显著的主要有生活化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3.1生活化教学

知识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每个人与生活也都是紧密联系的。生活化教学实际上就是指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显得丰富而具体,现实中的事物作为理论教学的载体将知识具体化。在新的环境下,教育者越来越重视教学生活化,政治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在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打破狭隘的观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故事、事例等下手,以现实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凌驾于生活之上[5]。实质上将政治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提高教学层次和效果,还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若想要大力推广并实施生活化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融于生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上都是以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长期的使用将会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生活化教学法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优化教学内容,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教学不仅要根据具体的教材来进行,也要学会活用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来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并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6]。最后,构建生活化课堂环境,完善教学评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原型作为学习活动的支撑,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课堂教学环境。

3.2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以现有的教学材料为基本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以生活为参照物主动地进行探究,进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法的否定,而是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它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学习与相互学习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上升。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选择问题要从学生周围的生活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例如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理论时,老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找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案例,制作成一些简短的视频或ppt,让学生对课题能够有初步的了解,然后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及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利用网络查询、文献调查等多种形式来收集生活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案例,并寻找答案[7]。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并派小组代表来进行发言阐述小组的主要观点,教师听完之后及时给出科学的点评,将课本知识贯穿其中,达到教学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演讲老师点评重点知识讲解教学反馈进行。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3.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被公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为密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案例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案例中典型问题与矛盾的教学方法,它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简而言之,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就是用思想政治方面的案例来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来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融入情境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想在课堂中更有效地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就是案列的选择及呈现技巧。思想政治教师经常会苦恼没有好的案例用于教学中,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多收集案例,采用教材中的案例是最常见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没有吸引力的。选择好的案例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所以,教师应通过网络、实践、电视、广播、资料查阅等多种渠道来收集案例,选择的案例不仅要真实可信,贴近教学目标,还要包含矛盾冲突具有正面教育的意义[8]。选择好案例后,教师还应考虑的是如何将案例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呈现案例的技巧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案例呈现的时间,二是案例呈现的方式。选择好案例呈现的时机与方式对于案例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案例呈现的时间或是选择的方式不恰当往往会降低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没有帮助的。所以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掌握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4-0138-04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塑造人、教育人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作指导。方法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途径、技术和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正是通过方法才得以把思想、政治、道德理念富有成效地施于教育对象。为适应时展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良性期待,改变效果不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必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对传统的方法体系进行改进和思考,开拓新的视角,美学方法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依据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和实效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关学方法创新

新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还比较尖锐;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经济竞争激烈,阶层分化加剧,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等思想政治意识出现急剧变化和多元化趋势,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以上的双重诉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近年来十分重视对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的重要思想,并重视规划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分强调了工具价值的作用,过分运用了以“灌输”为主导的过程和形式,有时还会导致部分教育对象的心理逆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思潮,怎样让大众接受这些成果和思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正是适应了这种诉求和期待。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契机

一个学科门类、学科系组乃至一门学科,能否在一个国家站稳脚跟并取得较快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育的支持程度。每一项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学科门类和教育的支持。2005年,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几年的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硕士数量逐渐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入和更加科学,研究范畴不断精细和更加开阔,相关成果不断出现,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众多需要研究问题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和发展迎来了更加灿烂的学术春天,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搭建了一个可供研究的平台。

(三)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美学是通过感觉体验世界的方式,与理论的认知方式相对,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美学的目的是为着扩大美学的应用领域,使之无愧于一门全面完整的关于美的科学,并且加强这门科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广泛、密切的联系,从而更多更好地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的目的。美的发展历程证明,教育理念自古以来就与人类对美的追求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人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古老的审美命题,更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念。然而,过去的各个时代,教育过程对美的追求是极其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活动美的关注越来越多。随着美学与艺术理论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我国学界也非常关注,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对于这个命题的探讨,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才有意义,其中包括美学思想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当然也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现代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要求很高,以美学理论作为指导,寓教于乐,用艺术的形式去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运用美学和艺术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双方授与受的美学规律的。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从其最初意义上说,源自我国古代的德教方法。“诗言志”、“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乐以教化”等古代的“教化”方法,西方的席勒、近代的王国维、蔡元培等提倡的“美育”思想,都是主张运用美学手段对人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通过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塑造人们的心灵美,即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培养人们感知美、鉴赏美、再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本身就是一门关于人格的学问,它的宗旨就是要引导人们在对美的认识探索和追求中指导、提升人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创造人格美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蕴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具有审美性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手段和范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含有审美因素的艺术方法,也可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范畴。但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应用的认识不足,概念、涵义及建构体系至今尚未提出。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美学理论,运用审美及艺术手段,创造富有艺术性、审美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提高受教者的精神境界,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功能不是仅仅以求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改善为唯一目的,同时,它还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精神境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个体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教育效果。美学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具有工具和技艺的价值,又有人格陶冶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美学视角、引入美学观点,运用独特的审美及艺术方法,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纯理性和功利性弊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和可信度。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意在采用美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载体以及环境的美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式的审美艺术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评价等都采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关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维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意识。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原有的人类社会实践及认识基础上,遵循自身具有的知识、观念、情感、语言与思想倾向,结合现实去思考、理解、提炼和归纳思维对象或客体信息,使之形成固定的深层心理意识的活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客体即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双向互动,传统主流的思维方式就是借助语言的理论“灌输”,达到施教的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导言》中就曾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列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发扬光大,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建国以来,对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采用的是这种灌输的教育思维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适应现实的教育环境。教育家杜威认为,向美的艺术靠拢,正是教育应当努力的目标,那么也可以说,向美的艺术靠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中国古代已有“礼乐教化”、“美感文化”等美学思想应用于道德教育的思维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开阔视角、拓展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教育境界。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基本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次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尝试性、创新性、开拓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必须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本着提出概念、构建理论、实践应用的基本思路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进行科学、系统及具体的研究,尝试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体系。首先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美学及艺术理论等为指导,借鉴美学和艺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从人、审美、创造、实践的内在逻辑性加以研究。必须借鉴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实践经验,如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杜威等相关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借鉴中国传统“礼乐教化”、“寓教于乐”等美学教育思想及近代蔡元培、王国维等的美育主张,以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通透性梳理,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系统地研究。其次,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创新实践策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的,这是方法创新的重点和落脚点。那么,创新应体现为教育者作为活动主体的美学方法设计和创造;体现为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的审美需要和期待,注重培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欣赏能力;避免内容枯燥乏味和缺乏新鲜感,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接受能力,通过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美,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持久魅力。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内容及实践手段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型方法。

把审美意识进行物化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它通过把枯燥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美的语言和形式,转换成形象的审美意识,并通过教育艺术加工过程,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和简单说教难以起到的作用。席勒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席勒的这段话说明了审美型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作用。审美型方法主要表现为语言、图画、情境、氛围等方式,通过教育者带给受教者以美感,使受教者在专注、兴奋、释然中获得教育中的审美愉悦。

2.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型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型方法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方式、途径、手段等的综合、巧妙运用,精彩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使受教者得到感染、启迪、熏陶和激励,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一种方法。如语言艺术、批评艺术、案例艺术方法等。不仅如此,艺术还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用特意的能动方式进行美的表现和创造,引发美的意境和情感。所以,艺术型方法也创造审美,与审美型方法互相兼容。

3.思想政治教育“移情”型方法。

情感性是美的特征之一。从美学的角度讲,任何关系人的活动,要想产生出美的效应,必须伴有情感。美最容易唤起人的情感,给人带来欢乐和鼓舞。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目的,必须通过情感这个中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审美交流艺术,传递思想、政治和道德信息的同时,伴随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这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交流过程中借助情感的美学范式达到施教目的。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艺术之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如果没有情感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进入审美化境界,就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之花就不能结出丰硕之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理性思维过程,又是情感思维过程,必须是情与理的交融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移情”型方法的核心是教育者的情感性,教育者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激起受教者的情感体验,以煽情的方法提升受教者的关注度和接受效果。

4.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是利用某种自然条件或人工创设的模拟情景展开教育过程,使受教者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教育的快乐或愉悦,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体会和启发,达到陶冶人格、升华境界、改进思想的一种美学教育方式。体验式教育虽然不是知识的传授,但在体验中能够吸取知识,悟出人生道理,使人的态度、品格、素质和心理感受等非智力因素异常活跃,特别适合于健全人格及爱的教育方式。前人讲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实践,强调知行统一和亲身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就是创造美的情境,使人身临其中,感同身受,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之美。

.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实践手段

1.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美

曾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教育内容是受教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认识对象。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角度看,教育内容是受教者的审美和认识对象,它能够使受教者引起注意并产生深刻的美学感受,易于吸收及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必须得到充分考虑和挖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为枯燥的理论,或者为官方文件,很难引起受教者的兴趣,更谈不上认同和接受效果。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美,应该力求在符合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前提下,重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美学转换,有意识地考虑到内容和理论的审美维度。使内容体现出真理性和价值性、科学性和崇高性的真善美的统一以及幽默、诙谐、深情和流畅的艺术效果,使内容美的因素得到充分展示,使各种形象的富有感性色彩的美学形式,被人们掌握,化为永久的信仰和行动的指南。

2.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的观点。从马克思关于美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对象既包括施教者,又包括受教者,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的观点是一致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也是从这两方面来说的。培养施教者的审美素质,目的是更好地运用美学方法进行审美创造,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审美化。此外,施教者通过自身的审美素质影响受教者,培养受教者对美的不懈追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需要和追求。对受教者进行审美培养,就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美”。“教育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美。第一个层次是教育手段美……第二个层次是教育活动美……第三个层次是教育产品美。”也就是说,对受教者的审美需求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有很多需求,美的需求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设计目的就是满足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需求,达到教育目的。没有审美素养的人,即使是美的事物也是徒劳的,具有感知美和审美素养的人才能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意蕴: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主要依靠美育和艺术教育。美育和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美育本身包含的培养高尚人格的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一致之处,美育必将对塑造完美的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227-01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坚持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最基本原则是针对性原则。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时,如果没有针对性,就会比较盲目。在方法创新上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对那些和新世纪的发展要求不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二是根据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大学生思维和观念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探索出适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到以上两点就可以提高教育方法创新的有效性,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认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实效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坚持实效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成功是从它的实效性中判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受到实效性的制约。这就是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坚持失效性原则的原因所在。一种方法有没有作用,不能靠主观认识上的新和旧来衡量,而是要看这种方法带来的实效性。因此,要将实效性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方法创新的一种准则,不仅可以判断这种方法有没有价值和意义,还可以通过实效性的高低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程度和效果,实现评估思想教育方法创新的效果的目的。

(3)能动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一个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双方的状态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点,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时,必须着眼于调动和发挥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还要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强烈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目的。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方法

(1)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以及素质教育。这样的教学任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能只依赖思想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要将政治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学生学到思想教育课的知识,又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良好道德品质、理想高远、文化知识水平高及纪律性强的优秀人才。

(2)鼓励学生多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对学生政治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实践。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和社会,不仅可以增长他们的才干,锻炼他们的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奉献社会的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以服务社会为目的,面向社会大众,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功不可没。

(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传媒技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及影响范围广。选择使用现代传媒手段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方法的形成。教师在应用现代传媒手段即是一项挑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网络政工”,积极创建教育互联网平台,营造红色网络文化氛围,以“灌输、引导、监控”为主要方式,占领网络思想意识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网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创新,从而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4)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多种因素,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育主体、客体、环境及载体的不同调整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综合地运用,能够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诚实、坚强的优良传统。丰富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可以将现代社会发展的精华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因此,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条具有继承性、借鉴性和创新性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85-02

中美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两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有所不同,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对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科学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和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综合方式进行。我国的综合教育方式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为基础、运用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观点、围绕一个中心把各种方法综合结合从而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主从综合法、并列综合法、协调综合法和交替综合法。主从综合法包括教育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表扬要与批评相结合、精神鼓励要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并列综合法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协调综合法即学校各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交替综合法即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思想教育,围绕重点内容和同一目标从多个角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世界观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学校经常教育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校也经常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在寒暑假学校会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在假期过后把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给学校,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去体察国情、民情,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也会组织学生社会服务活动或社会劳动,教育学生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正确的劳动观,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

3.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灌输法进行。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理论灌输。理论灌输的方法有口头和书面的、普遍与个别的、形象与启发的、讲事实和摆道理的等。但这些教育方法都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且这些理论都要以一定的社会客观事实为基础。

4.进行直接教育。直接教育就是大学里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分不过关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中央统一制定,地方负责具体去实施的。这些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教育都是为了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进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三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四是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教育方法,每个学校都有采用不同的理论和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自由,学校校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确定本校采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灵活机动的教育方法。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师根据课本理论或个人观点把一些罗列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分析、思考、比较、辨析和批评,最终经过系列的筛选后自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一些社会道德现象,教师也不是直接教授学生应该怎么去评判,而是采用两难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去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层次。除此之外,美国的历史课程也千姿百态各种各样,他们追求历史通俗化、社会化和政治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和地方创办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历史的报刊、书籍及影视资料,地方也普及地方的各种历史,这些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宗教灌输进行。在美国宗教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宗教中,基督教的作用最大。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许多宗教势力总是想方设法以上帝的名义去向美国公民灌输代表资本主义利益的宗教信条,在这些信条中有许多美国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国家也允许宗教势力设置自己的广播电台,这些电台可以播放各种宗教信条和节目。美国的各式各样的学校都普遍开设圣经课程,他们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信念联系起来,借宗教的名义去传授一些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向渗透进行。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向渗透性。大学里每个科别都要学习心理学和人文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总会渗透有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美国大学还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美国学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大都具有公益性,但这些公益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获得国家的一些专门资金进行资助,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更能体会到一些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此外,美国还通过媒体和社会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他们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包括网络手段对学生进行资本主义文明和资本主义道德观人生观教育,学生在所有的环境中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子。

4.设置课程进行间接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大学普遍开设普通教育,这些普通教育又叫通识课程,跟我国的公共课差不多,这些课程虽然没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名字,但是他们却能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从中接受关于思想、政治、道德、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些课程大都是关于历史、人文和公民的,美国国家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公民。

在美国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开始学习历史课,这种做法是在国家法律规定之下进行的。此外,美国还开设有各种各样的人文、语言、艺术、社会等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后就能树立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感受到许多道德的熏陶,通过这些熏陶后学生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自觉选择性。所有的这些课程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理论性。

三、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比较分析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1.在两国实施方法共性方面,我国的学者认为:两国之间都普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都坚持不懈地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虽然采取的实施方法不同但效果却差不多;两国高校都注重通过实施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两国都重视家庭、社会团体和传媒所起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纵横交错的网络。

2.在两国实施方法的差异性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主导方法的差异,我国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而美国主要采取尊重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想,他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提倡尊重民主、人格尊严和自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澄清。二是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的课程设置每个时期都采取相应的课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而美国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换句话来说就是中国主要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而美国则侧重于潜在影响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给我们一些启发:一是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即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政治性、道德性、伦理性,要让学生理性地去内化自己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使命感。二是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设置情景一角色引导—体验感知一辨析选择”的模式,我们在授课时要把学生想方设法放置到一定的情景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立场,建立正确的观点,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思想政治教学

新媒体是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随着当前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进一步得以发展,该概念定义较为广泛,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电脑以及数字电视等对信息进行传播的一种形态,从新媒体视域下对教育教学展开探究,即主要是从教学方法上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应用。思想政治是教学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科目,该科目不仅需要进行考试,还对学生建立起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较大,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科目进行足够的重视,但这一科目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过程中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本文结合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探究的过程如下文所示。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高校师生对于新媒体技术无法灵活运用

由于高校教师年龄参差不齐,因此有些中老年教师不会运用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新媒体技术。而对新媒体技术的不熟练便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视域下无法开展,并会回归原先传统课堂僵化死板的方式。并且有些高校学生对新媒体技术不够了解,无法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也无法与老师互相配合。技术素养的低下造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开展。技术素养的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突破的一大难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落后

虽然高校已经开始引进并且运用新媒体技术,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依旧落后于新媒体技术本身。在许多高校中,不论是教案设计还是教学实施,依旧是传统课堂的那些旧的东西,而旧方式是无法适应新媒体技术这一全新领域的。再加之有些高校教师过于顽固,依旧坚持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不懂得创新,使得在新媒体技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越发困难。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

技术僵化呆板新媒体技术由于是新的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不够完善,导致运用的技术也极其僵化死板。许多高校教师只会运用粘贴复制来运用新媒体技术。但是这并不是新媒体技术的全部,只是皮毛而已。简单的复制粘贴,与以前的传统课堂模式没有任何区别,反倒没有起到新媒体技术应有的作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是大大的损伤。

三、加强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途径

(一)提升高校师生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

技术要先运用才能进行创新,因此熟练运用技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性加强十分重要。为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宣传与培训。从易到难,令全体师生能充分了解新媒体技术。并且各高校应该多多组织有关新媒体技术的活动,例如新媒体职业技能大赛,新媒体技术知识竞赛等活动,令高校师生了解新媒体技术,掌握新媒体技术,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养教师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课程,让教师们参与其中,对自身的技术能力进行提升,并且学校为了让教师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可以要求课堂中新媒体使用率的占比,从而更好地将新媒体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地结合。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式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式要适应新媒体技术才可以使得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发挥出来。如果只是坚守原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式,那么新媒体技术的独特魅力将永远无法发挥出来。因此一定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式进行改革。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讲解。传统的课程方式便是引领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背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款,因此无法很好地适应新媒体技术。如果高校教师对这一课程方式改革便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高校教师可以令学生制作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网页,公众号,微博等,从而使得新媒体技术可以得到更好地运用的同时学生也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的更加深刻。并且可以对一些音频、视频进行播放,增强学生课堂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降低知识点的枯燥性。

(三)及时调整理念,与社会热点相结合

新媒体技术的一大特点便是时效性强,更新速度快。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及时调整教育理念,注意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例如讲授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时,教师便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来传授这一概念。因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方针政策也随机发生变化,而这不正是物质决定意识这一理念的体现吗?结合社会热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加完整的展现出来,而这原本比空讲理论更加有意思也更加与社会相结合。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可以将这些热点展现出来,既运用新媒体技术,又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将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结合过后找到相应的新闻、视频以及图片等内容,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中进行应用,该做法不仅让知识点结合了实际,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联想能力,还能够更好地加强思想政治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综合效果。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一个学校都处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学,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其减弱和放松。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中,中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其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形成阶段,他们充满活力、善于思考、精力充沛、对知识求知欲望强烈,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他们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但是,目前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适合中学教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办法。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新观念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我国正逐步迈进知识经济新时代,而教育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为了适应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教育观念也在逐步的发生大的变革。导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观念更新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注入式教育模式向启发式教育模式转变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分注入式和启发式两种。作为一种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否认注入式教学在给学生传授知识中所起的作用,但注入式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比较片面,而且出现教师经常满堂灌教学的现象,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思考的余地,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率很低,效果也相对比较差。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一次性教育模式向终身教育模式转变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而这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时间更为有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步伐节奏很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非常多甚至在今天无法预见的知识是学生将来迫切需要的,而这些不是学生在中学时期短短的三年时间学到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给学生传授知识只是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可以为其学生终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发展理论,不断丰富教学实践,树立起终身教育的观念,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3.模本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服从教育”“听话教育”。因此,“循规蹈矩”“老实听话”就成为传统教育的典范。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以充分表现,学生的创造性被磨灭,不可能完全发掘出来。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由“模本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

4.教育机制创新

在育人实践上要想思想政治创新观念取得实效,最关键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机制。要从中学生思想的实际和时展需要出发,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渠道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教育内容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加。而中学时期正是学生长身体和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充满活力,也渴求对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

(2)教育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方法。若是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若是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作用。创新教育必须是全面教育,面向所有的学生,也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创新的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强调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渠道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不同的互动模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创新在于把免疫型与感染型结合,单向型与交互型结合,把集体型与个体型结合。

5.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但是高新技术依赖于人力智力资源为基础,创新使其本质。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的利用程度。基础教育的职责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创新的人才,历史责任需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去担负。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老师要具有崇高的对学生关切、认真对待精神,将终极性的关切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超越。“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先行。”老师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和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J].甘肃教育,2005(1).

[2]周进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人性化原则的思考与探索[J].消费导刊,2007(11).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价值观;教学观念;实践能力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保守落后。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通常采用教师讲课、学生聆听的教学方法。由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只为了考试而进行应考性的学习,很难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单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使其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就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的状况来看,虽然与中国国情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比较接近,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高校课程与中学课程大多雷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兴趣理论性太强,教师授课困难,学生理解也比较吃力。

3.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创新的举措。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机械地讲课,忽视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以及与学生间问题的交流,导致教学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加上教材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更难以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二、新形势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措施

1.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观念是对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束缚,因此新形势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首要措施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观念,逐渐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学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教师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教师思想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状况。因此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用理论知识与科学思想观念武装自己,在生活中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将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还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新的社会背景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程应当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概念性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高课堂的艺术性,以多样化、个性化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不同的形式和情境模式感染学生,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经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3.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多以文字为主,加上概念性的内容比较多,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不高。在传统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多以课本为授课的主要材料,教学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内容,机械式的授课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学习的要求,课堂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同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丰富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视野。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讲解授课,学生很难充分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授课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从而为学生提供直观性的资料,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中实现理论与感性认识的统一。同时,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展示,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节约教学时间有很大的帮助。

任何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的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教育骨干力量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思想政治内容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董喜才.思想品德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几点尝试[J].甘肃科技,2010,(07).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辉煌的成就背后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问题,比如现象,拜金主义等,这些社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一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从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他们身上又具有一些鲜明的个性,例如大学生的理想在逐渐变得平庸化和世俗化;个体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化;过于追求时尚等等。这些特征都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新问题采取新策略,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融入新思想、新技巧。

一、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力度。

(一)在强化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从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令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和校园实践活动,锤炼学生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具有实践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科学性。

(三)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使专业系统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育相结合,认真探索专题讲授、名师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

二、推动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工作创新

基层党团组织是与青年学生接触、交流的第一线,而学生干部来自于普通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在一起,他们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和基层党团组织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因此,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工作的创新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党团组织学生干部建设,培养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扎实、严格自律、工作认真、勇于创新的党团组织学生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渗透先进思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三、将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的经验证明,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校园文化中拓展第二课堂,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学生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与兴趣爱好。

组织广大学生积极投身优良学风、校风建设,积极参与校园美化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对大学校园形成心灵归属感;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树立优秀典型,严格考勤、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国梦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充分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活动、大学生宿舍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思想、信息意识和精英意识;通过网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好融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学生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回答和了解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四、重点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开展新生大学生涯规划活动。在大一下半学期开展新生大学生涯规划活动,帮助学生认真总结已过去的半年大学生活,对未来的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展望,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生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不懈追求的坚韧品格。

(二)创建新生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使他们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尽快适应大学,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去,并通过优秀学长的引领作用带动新生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和校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选拔学生辅导员。从本科生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中挑选在品德、学习、生活习惯、学生干部工作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学生辅导员。学生辅导员在新生入校后便深入接触他们,引导大学新生的适应和成长。加强学生辅导员的管理,促进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院风、新生班集体班风。

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疏导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高校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作用,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普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学院辅导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重点关注有问题的学生;通过团体辅导、心理剧、团体素质拓展等多种心理辅导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保健,及时解决早期发现的心理问题;借助“5・25”心理健康活动宣传月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应急机制,把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现实困难通过宿舍、班级心理委员及时上报学院,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和解决。

总之,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创新工作,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必须不断开拓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与时俱进,从思政课、社团活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