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8:57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1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聂风华副主任做了关于在线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提到15年6月全通教育同清华大学签订了“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协议,捐助1亿元推动在线教育项目的研究与奖励。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分享了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现场还进行了全通教育和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云)战略合作的签字仪式,双方将共同打造智慧云,为教育用户提供教育公有云和校园私有云服务。

全通教育聚焦并专注于中国K12基础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运营,借助十余年o2o模式的持续耕耘,锻炼并形成了“平台应用+服务拓展+内容增值”的市场运营能力。公司自14年1月成功上市以后,逐渐向在线教育转型,并立志成为中国最值信赖的互联网教育平台。14年8月28日全通教育的智慧教育产品“全课网”,在短短一年时间已覆盖5,794所学校,服务约9万名教师、456万名学生和470万名家长。与2014年末相比,“全课网”覆盖学校数增长约750%,服务学生数增长约350%。本次会推出的“全课云”1.0则是全通教育倾力打造的“互联网+教育”产品的又一力作。

“全课云”1.0产品的核心理念是Cio,意为首席信息官,即“全课云”是智慧校园的首席信息官。同时,Cio也是Confidence、inspire和oper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意味着“全课云”让教师有信心通过10分钟的面对面交流快速学会;产品自身有驱动力,能够节省教师工作时间;并有人员持续对“全课云”提供运营服务。

“全课云”1.0智慧教育平台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学习、智慧社群、智慧校务、智慧安全、智慧云、智慧大数据和智慧家庭等八个模块,每个模块都针对智慧教育领域的相关痛点精心设计,最大程度节省教师工作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

“全课云”1.0后,全通教育将通过四层路径,即与多个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业务交流、与基础运营商深度合作、通过o2o渠道锁定实名校园流量入口和为教师提供互联网应用工具及服务等措施强化教师、学生和家长入口能力,迅速提高“全课云”产品的市场份额。此外,全通还拥有1000多名智慧教育的信息化助手,直接深入校园,解决智慧教育产品“最后一公里”落地运营时的具体问题。

附:“全课云”1.0产品具体特色简介

(1)智慧教室打造教室生态系统。全通智慧教室强调整合教学法、技术和空间三大要素,形成真正服务于教学场景的教室生态系统。比如一个互动教学的教室,既会有教师在讲台前进行班级授课的场景,也会有学生分组讨论的场景,还会有类似于主题班会的分享场景。全通智慧教室的项目顾问会首先深入了解教室空间的教学场景需求,然后再规划匹配相应的软硬件。

(2)智慧学习更加便捷。在智慧学习板块推出tronclass系统,这是翻转课堂学习的引擎,驱动翻转课堂在学校的落地实践。翻转课堂第一个任务是录制教师课前预习微课视频,“全课云”平台不需安装任何软硬件,直接登录就可以录制微课,且支持断点续录,录完直接储存到云端。

(3)智慧教务节省教师工作每一秒。智慧教务的众多功能将大大减轻教师工作量,如智能排课支持教师之间的调课,课表自动生成;智慧迎新注重个性化迎新导航服务,在线办理注册、缴费、校车、住宿、校园卡等各类业务手续。新生可以一次性完成所有报道流程,实现“拎包入住”。

(4)智慧安全不只关注校内安全。除校车、门禁、视频监控等,“全课云”1.0还提供了一款特别的产品――校付通,可满足所有教育垂直场景的支付需求,支持银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方便开学缴费以及学校内部现金流的管理。学校可在后台看到缴费的详细情况,点击按钮一键催缴。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数字化改革;校车数字化;校园安全

目前建德市拥有专用校车55辆,有3500余名学生乘坐校车上下学,传统校车上下学期间进行学生点名可能会出现错点、漏点的现象;校车是否会经过安全隐患路段、不按原定路线行驶、校车司机是否存在危险驾驶行为等,存在学校管理的“真空期”。如何有效加强学生乘车期间管理,家长精准接送,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根据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浙公通字〔2020〕3号)[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第一批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浙教办函〔2021〕145号等文件精神。建德市教育局与建德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德华数)探索“上下学服务”数字化场景,由建德华数实施学生上下学服务校车数字化管理(以下简称校车数字化管理)项目。

1项目主要内容

校车数字化管理实现建德市教育局、学校对校园物联设备设施的数据汇集分析、对校车进行数字化管控,推动校园安全、学生上下学服务的数字化管理,重塑管理制度。校车数字化管理项目主要包括物联网接入管控、巡查隐患管理、学生考勤管理、校园访客管理、校园测温预警、智慧校车管理等。1)智安校园总门户智安校园总门户展示学生上下学服务相关静态、动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感知分析。2)智校车对校车进行数字化管理,校车联网管控,通过对校车的高清视频监控、一键报警、学生刷卡信息推送、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等功能实现校车的数字化。3)智护学协同交警、家长、教师、保安等各方对学生上下校车进行管控,通过刷卡签到、隐患上报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多跨协同;接入视频监控、访客模块、周界报警模块、人员进出管理模块、宿舍管理、电子巡更等应用进行综合管控,实现校园安全的一体化管理。4)智通知精准推送学生上下学信息至家长,避免家长焦虑,缓解学校校门通拥堵。5)智防疫建立验码测温一体化系统,师生进校入园时进行人脸识别,系统自动完成测温亮码,并在后台保存数据,同时对红黄码和体温超过37.2℃时自动报警。当同一时间段同一学校体温超过37.2℃的人数超过一定阈值时,系统将自动推送告警到市教育局,经教育局核验后的数据自动流转至卫生健康局,学校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学生不出校。完善校园请销假数据,对学生请销假数据进行数据归集,同一类型请销假数据超过阈值后一并由教育局审核后报送卫生健康局。防止校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尤其是做好季节性的疫情预警预知。

2校车数字化管理设计

校车数字化管理系统由高清视频监控、健康管理、一键报警、学生刷卡、司机驾驶行为分析、司机清车等子系统组成。数据通过教育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学生刷卡以便后续统计学生人数,避免学生被遗忘在校车内等情况的发生;司机超速(车速超过平台设定的速度阈值所产生的告警)及危险驾驶行为预警,将校车安全隐患实时上报预警,防患于未然;校车司机驾驶校车熄火前、倒车后检查确认没有学生滞留车内后,才能触发清车按钮,熄火关闭车门,规范司机行为、提高责任意识,杜绝学生被遗忘在校车内事件的发生[2]。

2.1应用架构

校车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校车管理、校车司机管理、乘车学生管理等影响校车安全的因素进行系统设计,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统一集成与管理,建立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的管理机制,满足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共享、功能联动和业务优化等系统需求。校车业务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校车车载设备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实现校车数字化管控

通过前端的车载设备监控车辆的运行实况、车辆的位置、车辆的轨迹,可以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平台,可以随时调取、查验,保证平台管理端能实时查看到校车的运行数据,同时做到事后随时调取、查验数据。具体包括:①车载视频;②地图定位按车牌号码模糊检索车辆节点,可筛选过滤在线离线车辆,支持资源树显示在线\离线车辆数);③车辆定位;④轨迹回放;⑤电子围栏;⑥驾驶主动安全管理;⑦司机人脸考勤;⑧司机动作分析(疲劳驾驶预警、未目视前方预警、抽烟预警、接打电话预警、未系安全带预警、离岗预警、挡摄像头预警);⑨驾驶行为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前向碰撞预警、行人碰撞预警、车距过近预警);⑩超速告警;1司机紧急求助;12语音对讲;13司机行为画像;14行驶里程统计。

2.3学生安全防护

①学生上下车刷卡(考勤)。iC卡刷卡通过RFiD技术实现,RFiD读卡器通过RS485接口连接到车载主机中。当学生上下车刷卡时,刷卡模块借助车载主机内置的5G/4G通讯功能,将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同时在车载显示屏上司机和乘务员也可以实时查看到学生的上车考勤情况;②校车司机清车防滞留;③学生遗留告警;④学生上车刷卡推送。学生上车刷卡后,卡号和刷卡时间会自动上传到后台,后台再将数据整理成学生姓名+刷卡时间后通过消息的形式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家长手机上会弹出提醒。

2.4管理成效评估

可通过条件检索查看校车司机安全教育管理前后培训效果,观察报警数量变化趋势,支持校车司机安全教育管理成效数据导出。

3项目亮点

校车数字化管理系统运用“智慧广电+教育”的理念引领广电网络公司向智慧广电多方面转型升级[3],该项目是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的第一批创新试点项目,产生的数据同时接入“浙里办”app面向群众办事门户,同时对接到交通部门(交通、交警)“新安护航”平台,与大货车、营运车和游船等一并列入交通重点监管对象。4结语在当前教育系统全面“减负”的大背景下,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监管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点。校车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及管理制度重塑,服务好教育部门、家庭和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广电网络公司需要借助网络数字化实现智慧广电建设,推动广电行业业务融合,拓宽广电媒体的发展渠道,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4]。

参考文献

[1]闻利剑.浅谈富阳华数智慧校园信息化项目的建设[J].中国有线电视,2019(4):373—376.

[2]戴全.有线电视运营商参与智慧校园建设:论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智慧防控体系[J].中国有线电视,2019(10):1100—1102.

[3]刘力宇.浙江华数校园电视台:“智慧广电+未来教育”新模式[J].中国有线电视,2020(3):288—292.

[4]李秀芝.论述融媒体时代智慧广电建设思路[J].中国有线电视,2022(3):37—39.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3

随着试点建设工作的开展,七一小学实现了从单一硬件设备采购到教育信息化整体综合应用建设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积累、沉淀了一些经验教训,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重视规划突出特色引领

七一小学2009年就成立了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亲自任组长,电教主任任副组长,各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模式,数字校园建设前期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项目正式启动后,在充分了解前期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领导小组又多次开会讨论研究。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原始需求,统一到学校电教部门进行汇总整理。领导小组组织主管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讨论商议,制定全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在经过教代会商议通过后,正式确定了《七一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并逐步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项目建设和实施工作。

七一小学的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日常工作和专业发展的很多资源无法共享;

二各项德育、教学、科研、宣传活动内容丰富,但形式单一,无法形成辐射效应;

三校园文化有大量的资源,但没有好的形式和窗口进行展示和宣传;

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已经深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但在学校层面对新技术、新趋势的应用较少,教学和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待提高。

基于这些困难和问题,七一小学在有关建设厂商的帮助下,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思考,对数字校园建设进行了通盘考虑和统筹设计,最终基于学校实际需求确立了“桌面校园、掌上校园、联通校园、智慧校园”的总体建设目标和核心需求,确立了“云端同步、灵活简便、丰富多彩、覆盖家校”的应用目标,采用先进成熟的云计算平台和技术架构,融合移动互联网模式,以资源共建共享和活动互动展示为中心,在云校园平台上开发了教师云资源和新媒体互动系统,既满足了管理办公、文化宣传等日常需求,也满足了教育教学的核心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目前,七一小学数字云校园平台已经实现了满足pC电脑访问日常管理、教务办公、资源共享等应用的“桌面校园”;实现了相关业务流程的移动端预订、审批、查询,以及满足教师教学过程中资源和活动移动互联应用的“掌上校园”;正在实现以无线网络覆盖、服务虚拟化管理、pC端+移动端为主要场景的“联通校园”;正在逐步实现基础设施高速公路、软硬件服务高效便捷、校园文化丰富展现、移动互联高度智能、信息人才高能创新的“智慧校园”。

在智慧校园建设伊始,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就提出了“打基础、建应用、促决策――信息化工作三步走”的工作思路,集中一切资源和力量,吸引市区校三级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地在场地、网络、存储、监控、管理等方面引进和建设各类基础设施,使之成为能够满足七一小学智慧校园建设需求、满足当前技术支撑架构、满足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体化、综合性、快速便捷的基础智能环境。

云端同步资源共建共享

七一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已在基础云平台、日常管理类应用、教育教学类应用、文化展示类应用、管理决策类应用等方面形式了一些特色应用,比如:预算管理、支票审批、场馆预订、电教服务、客餐管理、维修服务、校园文化课间小伙伴等都是使用频繁、效果突出的模块和子系统。但最能反映七一小学特点的应用面大、使用率高、常态性的需求,仍是以解决资源和活动共建共享需求的教师工作室和新媒体活动系统。

七一小学每天都举行众多的活动并产生大量的资源,这些活动大多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专长,这些资源都是基于日常工作、教学产生的原创性资源和再生性资源,这些活动和资源形成学校独一无二、深具价值的内容,是学校建设发展十分宝贵的资产。但传统方式下的学校资源采集和管理处于集中和分散的两个极端,资源在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流动需要借助外部的工具,无法保留完整的资源流动痕迹,管理者也很难了解教师和组织所有资源及流动状态的全貌。

七一小学教师云资源和新媒体互动系统从原创性需求出发,以教师资源共享和新媒体活动支撑在日常业务中的应用为突破口,开创性地实现了“以资源和活动”为轴心,并集技术性、创新性、观赏性、互动性、参与度高、师生满意为一体的具有七一特色的新式应用成果。

这一应用成果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源从哪里来、资源到哪里去、资源干什么用、资源如何灵活采集、活动如何方便管理和丰富展现”,实现多终端支持、多屏幕分享、全数据同步、全过程展示。该成果基于学校各类日常工作场景进行业务抽象,建立了简单清晰的系统功能和符合业务场景的权限体系,可以实现对学校内绝大部分涉及资源的业务活动的支撑。

教师云资源子系统提供了个人、小组、部门、学校四级空间结构,可以完成教师个人资源管理、小组和部门资源管理以及学校层面的资源管理,实现对资源生命周期中的创造产生、共享流动、重复利用、再生创新等关键环节的支撑,使得业务资源沉淀并转化为组织知识的过程成为可能。系统还可以无限制地创建多个教师群组,解决多个人员圈子内的资源共享流动、资源定向查找、在线交流互动、通知公告等需求,使资源应用的形式和范围更丰富多彩、更具有价值。

新媒体互动子系统是建立在教师资源云系统之上的一个深度业务应用,提供了简洁的活动管理体系,通过对移动终端的有效利用,使得教师采集资源成为自然、简单的行为,采集到的资源可以智能地关联到教师个人和相关活动,并可在教师云资源空间和新媒体互动系统的pC端weB页面上进行简单快速的呈现和管理。

教师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使用新媒体互动应用app的拍照、录像、评论等功能,把活动现场的实况记录下来,实时上传到服务器。活动中的其他教师用户可以展开对该项活动的评论和讨论。其他用户可以通过pC机访问活动,将活动现场实况展示到大屏幕,提供活动实时直播和活动事后展播功能,供大家集体学习、观摩、研讨、评论。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4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衔接。制定并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制定省云计算大数据开放合作指导意见,培育壮大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实施大数据工程,加快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推动建立省政府数据服务网,促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推动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等示范工程加快建设。

二、贯彻落实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

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相关要求以及总体框架(试行),研究建立我省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指导相关部门建立各领域具体指标体系。

三、加强全省信息安全能力建设。

做好属地网络安全监管以及要害设施和资源、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和保护工作,推动同步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创新互联网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动态防控处置机制和违法行为监测预警机制,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推进移动信息安全服务云平台、信息安全系统软件测试中心、信息安全产业基地等建设,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支撑体系。

四、深入实施“宽带中原”战略。

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公共场所高速无线接入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大幅提升网络访问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标准。积极开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和“宽带中原”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综合带动作用,建设国际信息专用通道。推动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持续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省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中原城市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为契机,重点在智慧交通、在线医疗、数据挖掘等智慧应用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六、加快数字高清平安城市建设。

完善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设施,强化视频监控专网建设,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和公安视频监控平台为基础,推进全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共享。加强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地铁公交站点、学校门口、医院、大型商圈、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视频主动应用和深度应用机制建设,提高建设应用水平。

七、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

实施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加快等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与应用,2016年年底前完成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带动其他市将空间信息资源服务升级到时空一体的信息资源服务。

八、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

加快12个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推进智慧城市绩效成果创建工作,带动其他城镇智慧化应用。整合住房城乡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城市信息公共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从家庭、社区、园区、新区、城镇单元功能智慧化入手,探索房地产、建筑业、市政公用事业等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智慧规划、智慧建造、智慧住房和智慧城乡基础设施等智慧应用。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水务、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绿色建筑等涉及民生、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应用与智慧城市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制定《智慧社区建设导则》,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的社区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

九、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应用。

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行动,推进省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试点工程,在全省有公交企业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探索智能公交建设模式,提供便捷公交信息服务。推进“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工程,加快等地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推广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推进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科学缓堵与智慧化管理综合保障工程,建设城市交通综合信息研判平台,完善城市交通管理信息体系,提高公安交管便民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出租车服务。

十、推进智慧医院及网络医院建设。

加快健康卫生服务云平台建设,整合各类医疗服务信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全面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推进与保险、银行征信、教育、科研机构等跨区域跨机构居民健康信息资源共享,面向公众提供健康管理、医疗咨询、公共卫生、预约诊疗等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推动省人民医院等加快远程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实现病人身份、药物、病案及相关数据和护理流程网络化管理。积极推动等药品电子商务试点建设。

十一、加快发展智慧旅游。

推进旅游服务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资讯查询、产品推荐、行程规划、电子票务、酒店预订、景区客流统计、导游导览等全程一体化旅游信息服务。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城市、景区试点创建,推动省内4a级景区基本实现智慧化。加快推进洛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等建设,制定智慧旅游相关标准。

十二、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在石化、建材等流程制造领域和机械、轻工、电子等离散制造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推进设施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资源高效利用。加快软件园、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等软件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产品。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

十三、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积极提供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社保便民服务,建立覆盖城乡、实现多险种和跨地区接续的全民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建设全省社会保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社保、就业、人事人才、劳动监察等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探索开展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失业监测预警、病种结算分析等大数据分析和应用。

十四、推进智慧养老应用。

建设省智慧养老云平台,建立健全全省老年人信息数据库、老年人健康档案动态库,为全省老年人提供呼叫救助、远程健康检测、健康管理等服务。完善“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积极推进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等建设。

十五、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加快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统一的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以及生产经营监管、溯源管理、稽查执法、标准检测、应急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监管需求实时可知、行为规范实时可视、日常管理实时可控。强化食品药品电子追溯,方便信息公开查询,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

十六、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开展智慧校园试点,完善校园信息网络,推动学习情景识别与环境感知、校园移动互联、学习分析等技术在校园应用,建设一批智慧校园。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培训,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服务。

十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建设,争取设立部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支持重点电商园区建设,发展壮大一批骨干电商企业。引导传统零售企业建设网上商城、线上线下体验中心等,发展集电子商务、电话订购、城市配送为一体的同城购物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在物业、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应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5

 

 

一、花乡智慧旅游建设的路径分析

 

旅游业虽是花乡重点扶持的产业,但花乡并没有充分调动资源发展智慧旅游业,本文根据花乡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六条智慧旅游建设的路径。

 

(一)周边服务智慧化

 

周边是指景区的周围,周边服务的智慧化也会带动游客的热情,吸引更多的游客。周边服务的智慧化包括周边酒店的智慧化、交通的智慧化、旅行社的智慧化、购物的智慧化等。不管是新型城镇化还是智慧旅游,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周边服务的智慧化就是基于游客体验的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世界公园的周边有公交站点,但智慧酒店、智慧旅社、和智慧购物等都相对欠缺。其他旅游景点也都是这种情况。

 

(二)智慧景区的建设

 

花乡的旅游景点普遍缺乏智慧系统的建设,据调查很大原因是花乡大部分的旅游产业都隶属于北京花木集团,也就是说这些产业的建设、管理都是由花木集团承接的。智慧景区的建设也要依靠花木集团的改革。

 

智慧景区包括智慧风景名胜类、智慧博物馆类和智慧文物保护类。这三类智慧景区花乡都可以建设,插花博物馆是即将建成的博物馆,还有北京汽车博物馆应该考虑建成智慧博物馆;世界公园等应该建设为智慧风景名胜;大葆台西汉墓应建设成为智慧文物保护区。

 

(三)开发app智能终端、建立微信公众号

 

调查发现花乡在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上尤为欠缺。花乡虽不像河南省洛阳市是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但花乡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花乡花卉市场被命名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花乡的花卉登上了北京奥运会、深圳大运会的颁奖台。花乡花卉的质量不比洛阳牡丹差,且品种多样,而洛阳牡丹节惊动全国,花乡花卉只留名北京。花乡应以洛阳或其他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建设为模板,结合自己的优势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手机app和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1、app智能终端

 

如今的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移动终端应用市场也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喜欢轻装出行,所以智能终端的开发无疑是获得广大市场的明智之举。

 

系统的界面主要显示各种功能的按钮,包含景点、线路、美食、酒店、门票、购物、娱乐和个人中心等。比如其中的电子门票功能的使用就可以为用户和景区工作人员提供很大的方便性。游客想要购票时首先进入手机或平板app智能终端,点击购票按钮,接着界面就会显示可以选购的门票,可以选择套票或者单个旅游目的地的门票,接着填写订单信息,完成网上支付,手机就会接收到二维码或门票序号的信息,按时出示信息就可以直接进入景区了。

 

2、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

 

用户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就像安装了一个app一样,他要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就像找一个app一样。我认为微信公众号比app终端更加方便,因为社交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更多的用户微信、QQ等社交平台每天都是运行着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在微信公众号上查路线、找旅店、订餐、购票、扫二维码了解花卉信息等那么大部分人就不再需要app终端。花乡可参考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洛阳市的微信公众号“洛阳旅游”,现已建设的十分成熟,可以说去洛阳旅游,只关注“洛阳旅游”这个公众号即可。而花乡有关旅游互联网平台只有微信公众号“北京花乡花卉”,菜单栏有花卉养殖、图片欣赏和行业动态,只有“图片欣赏”有一个子菜单“多肉植物”。可见其应用性不强。

 

(四)一村一景,联动开放

 

坚持“一村一景”避免“千村一面”。多元化发展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花卉是花乡的重点产业,世界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都是国家4a级景区,都是要重点扶持发展的旅游业,但是各自要有各自的主题和品牌。花香还有不少的郊野公园,榆树庄村的榆树庄郊野公园、六圈村的御康郊野公园、看丹村的看丹公园、新发地村的海子公园等几乎每个村都有某个产业或公园,那么要想发展起来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一村一景”的局面。联动开放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整合各村的资源,对花乡各村开放数据有利于对各村资源的调配,也有助于各村进行沟通,共同谋划花乡的发展之路。

 

(五)开发工业、农业智慧旅游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消费者或用户的体验,那么在这个新的形势下,花乡应该抓住机遇,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农业、工业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响应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政策。

 

中国的工业旅游起步较晚,目前首钢、燕京啤酒、海尔集团的工业旅游项目都已开展的如火如荼,这种模式使得工业企业在盈利的前提下打响了自己的品牌,还节省了做广告的费用。其实工业、农业的智慧旅游模式在技术上和景区旅游业使用的技术是一样的,关键是怎么设计旅游模式,在推销了自己的工业、农业产品、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同时让游客体验的满意度最大化,这也需要“智慧”的技术支撑。

 

(六)依靠顶层设计和万众创新,打造花乡特色

 

1、顶层设计

 

在对羊坊村的访谈中,政府人员也表示花乡建设的重点是打响自己的品牌,让花乡走出北京,享誉全国,面向国际。这就需要顶层设计。花乡要发展智慧旅游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是花乡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好对智慧旅游建设的资金支持,申请更多的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引进相关人才或与高校合作,重技术的同时做好管理;二是国家应给花乡建设更多的支持,让“中国花木之乡”走向国际。

 

2、万众创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人都是建设的参与者。如腾讯的泛娱乐战略,发展粉丝经济,创作了手游、电影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核心理念也就是“开放”。腾讯Ceo说马化腾说我们把半条命都交给合作伙伴了,这样才会形成一种生态。腾讯希望把开放平台打造成最大、最成功的全要素重创孵化平台,成为最好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社会价值创新平台、社会责任平台[2]。花乡也是需要这样做,产业转型升级现在处于国家的“风口”,每个人都看得到风口,但政府不必挤上去,政府要做的是给这个风口搭个梯子或者提供其他的便于人们去往风口或在风口停留、观测、创造等的工具,简而言之花乡需要一个支持“万众创新”的开放的平台。

 

二、花乡智慧旅游建设的Swot分析

 

三、花乡智慧旅游建设对政策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建设

 

花乡智慧旅游建设的不足根本原因还是政府的不够重视,智慧旅游的建设是融合了新型城镇化、非首都功能疏解、互联网+等国家一系列政策方针的举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强化花乡智慧旅游运营管理创新与政策制度保障

 

第一,成立专业化的智慧旅游运营管理部门,推动乡村旅游运营管理创新。第二,制定有关投资、财政、金融、税费、土地等激励性的优惠政策,通过出台这些政策以降低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的成本与风险,鼓励和吸引农民和有关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第三,约束性法规与制度包括有关标准以及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条例,通过这些标准和制度的研制与颁布,以规范乡村旅游中游览、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有关服务,保护乡村旅游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3]。第四,建设支持“万众创新”的开放性平台,保障人人可以参与创新。

 

(三)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就是保证各个工作的协调发展,坚持十三五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时刻明确智慧旅游建设的目的是花乡的整体性发展。

 

(四)开发独具特色的花乡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987年5月,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本乡花卉的知名度,经市区批准,由黄土岗乡改名为花乡。可见花乡早就想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花乡未来的发展应该以花卉为主,不是花卉的种植而是观赏,是发展旅游观光业。加之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背景,旅游业要和战略新兴产业相结合才会有较好的前景,也就是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结合。所以发展智慧旅游业是必然趋势。

 

四、结论

 

根据花乡智慧旅游建设的Swot分析,可见目前花乡智慧旅游发展劣势较多,但是机遇和挑战也很多,花乡目前就是要抓住新型城镇化这个大背景所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逐步完成智慧旅游的建设,创建花乡特色和品牌。花乡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发出移动app终端或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把花乡的品牌推广出去。还有很多具体的技术层面还需要相关技术研发人才的支持。未来花乡的智慧旅游建设还可以考虑结合中国老龄化问题,公园周边建设老人社区或别墅区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6

云计算技术具有低成本、个性化、透明化等优势,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可以较好地解决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时高复杂度、投人大等问题。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形成了云会计;实证调查证实企业对云会计的大量需求与云会计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在云会计环境中,服务提供商通过管理、整合各种资源向用户提供服务,而用户则按需使用各种形式的服务;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成为核心和关键问题。   

云会计可以定义为构建于互联网上,向组织或个人提供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云会计提出后,已有研究探讨了云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与收益、基于云会计的集成和实时会计、将云会计服务提供学生或其他用户学习会计知识、云会计对自身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影响、与审计的关系、在高校等事业单位的应用、在线财务管理新视角、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中的应用、云会计安全、云产品可靠性、在线会计、云会计资源管理、云会计服务建模等问题。为了使研究具体化,考虑到当前智慧教育的背景,本文尝试探讨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云会计实施方法问题。   

二、智慧教育的产生、发展与内涵   

1.智慧教育的产生源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智慧城市开始崭露头角的今天,智慧教育也逐渐进人我们的视野。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集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于一体的教育信息系统,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和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高校的人才素质、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等为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使得高校成为智慧教育的先行者、倡导者、不范者和引领者。要推行智慧教育就要实现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服务等核心要素中信息技术与教育业务的深度融合,进而提高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满意度。智慧教育和云会计有着共同的技术基础(如云计算等)和相同的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智慧教育服务实施方法可以为高校云会计实施提供借鉴。高校云会计作为智慧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从已有智慧教育中调用服务以实施高校云会计。   

2.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智慧校园包括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等九大特征。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等设备眠人到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各种实物、场地、设备中,并且将其连接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整合。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教育,并对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就形成了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各类应用、数据及、业务流程的有效整合。物联网等技术为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3.智慧教育的内涵。最早提出智慧教育概念的i13m公司指出智慧教育的内涵是:①以学生为中心;②多样化的互动式体验;③实时统计与分析:对教学、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集中管理、实时监测;支持利益相关者等多视角多层次的统计分析;④集成管理: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的集成化操作和处理,对教学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对个人和群体教育信息的完整性记录和管理;⑤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可得的优质资源。   

三、智慧教育服务的实施思路   

智慧教育的实施是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智慧教育是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和远程督导,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   

1.智慧教育服务的基础智慧教育服务的基础是智慧教育百平台系统;智慧教育百平台系统是基于教育资源基础数据库(数据从智慧校园中采集或其他渠道获取)的应用系统平台,它可以成为教育数据存储、数据运算、网络管理服务、应用服务等服务的中心和枢纽。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就提出了“形成百基础平台、百资源平台和百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在智慧教育百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实现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数据智能服务。例如,查看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查看学校的实时运行状况(教学、管理、安全等),查看所有设备及资产的运行状况,科学评估教育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加直观地查看学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状况。从技术视角来看,要实现智慧教育服务还要实现功能智能服务。功能智能服务体现在:①智能控制。②智能诊断。③智能调节。④智能分析:智能分析关注微观层面数据处理方法,例如通过数据统i}一、横向对比、趋势分析等技术方法将数据转化为知识,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数据智能服务关注宏观层面数据结果报告,例如教育资源管理的可视化。⑤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经费等。   

2.智慧教育服务的技术支撑和环境支持如图1智慧教育服务不意图所不,物联网、百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智慧教育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服务提供商利用它们构建、提供相关的服务。其中,物联网通过二维码、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实物、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百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提升管理效率。另外,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处理,可以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实现管理智能化。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技术辅助教育管理工作。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利用预警系统跟踪学生餐饮消费数据,发现低于警戒值就发出短信慰问,询问学生是否需要经济上的帮助。再如,浙江大学通过对资产归纳、整理,最终}}i成权威、全面的资产数据,少十基于资产数据提供分析服务。   

如图1所不,除支撑技术之外,智慧校园还提供了其他服务支持,其中,智慧校园是教育的实时统11一与分析、集成管理、高度集成资源共享的基础。数据智能服务既可以作为提供给用户的独立服务,也可以作为功能智能服务的基础。而功能智能服务既可以是建立在智慧教育百基础上的服务,也可以是建立在数据智能服基础上的智能服务。软件即服务(智能服务)可用于实现教育的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见和远程督导。要想实现图1所不的智慧教育服务,参考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需要进行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四、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云会计的实施思路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7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治安防控;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28-02

一、智慧校园

目前,学术界对智慧校园的理解观点众多。如蒋东兴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管理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应用只是智慧校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冀翠萍认为,“智慧校园”的建设要在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为依托,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黄荣怀等认为,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南京邮电大学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笔者认为:所谓智慧校园应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以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服务内容,具备个性定制、互联协作、互动感知等功能特点,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务平台。

而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针对高校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为治理重点,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综治原则,建立以技防为基础,以人防为核心,以物防为辅助,实现“三防一体・打防管控”为目的,能够很好的控制校园可防性案(事)件发生率,提高师生安全感满意度的治安防控体系。

二、高校治安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nJ高校为例

(一)校园盗窃案件时有发生,自行车盗窃尤为突出。

据统计,nJ高校2007-2014年所发案中,公共区域遗失和盗窃占总发案25%;教学楼盗窃占总发案24%;自行车盗窃案件占总发案22%;宿舍楼盗窃占总发案19%;诈骗案件占总发案10%。盗窃案件占所有发案的90%。nJ高校为方便师生,自2009年开始允许师生员工在校内使用自行车,使得校内存放了大量的自行车,最多时达到16000辆,招致大量的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盗窃自行车,随之而来的是从2010开始白行车盗窃案件数呈爆发式增长,占到2010-2014年发案总数的26%,自行车盗窃案件成为校园发案占比最高的案件类型。

(二)楼宇管理有待加强,须全面推行物业化管理

据统计,nJ高校学生宿舍楼宇内发生的案件数自2010年开始逐步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至2014年仅占全校案件总数的5%;而教学楼遗失和盗窃逐年呈上升趋势,到2014年占全校案件总数的25%。分析原因:学校自2010年开始在学生宿舍推行物业化规范管理,并在学生宿舍安装视频监控、门禁等技防设施,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发案数;相反的是,教学楼使用的是学校自聘临时工,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较低,因此,推行物业化管理十分必要。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积极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变化

据统计,2013年开始nJ高校诈骗类案件爆发式增长,到2014年诈骗类案件发案数占当年发案总数的28%。随着互联网发展,2013年开始各高校均发生了大量以网络、电信为平台的诈骗案件,诈骗的手段主要有淘宝兼职刷信誉、互联网购物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和冒充客服工作人员诈骗,网络诈骗手法“高明、隐蔽”,使得“高智商”的大学生如被洗脑般听从骗子们摆布,连连中招,损失惨痛。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不断加强,还应紧跟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开放式校园管理有待加强,校外人员随意进出校园作案

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后多选择伺机作案,多在学生教学楼食堂盗窃手机,在校园内偷盗自行车,由此可见,开放式的大学校园为社会提供共享的教育资源,亦成为社会闲杂人员的治安特点经常进出大学校园,且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使得校外人员在大学校园盗窃屡屡得手。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基于视频监控中心,建立校园应急指挥系统

笔者认为高校可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以视频监控报警中心的校园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具备红外入侵报警、消防烟感报警、RFiD防盗报警、触发式报警立柱、门禁报警和机动车超速报警等功能,待警情发生时,视频监控中心屏幕自动显示报警信息,并伴有声光提示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警情进行核对后进行处置和记录。视频监控范围应覆盖校园主要干道、重要出入口、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楼和物资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红外入侵报警和消防烟感报警可用于存放贵重物品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仓库等重点部位;RFiD防盗报警系统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监控技术、实时定位技术而开发出来的安防系统,可同时对多个物品(如自行车、笔记本电脑)进行定位,并能够完成监控物品进出校园情况的监管,更可以用于防止贵重物资被偷被盗;触发式报警立柱安装于校园内学生活动密集场所,学生可触发报警立柱按钮后与视频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视频对话;门禁报警系统可安装于学校大门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并区分为校内人员和来访人员通道(均为有障碍双向通道),校内人员可持校园一卡通刷卡进出,校外人员在门卫处凭有效证件登记后,持门卫人员发放的临时卡进出校园,实现对进出校园的所有人员进行监管,有效的杜绝校外闲杂人员混入校园,降低可防性案件(以盗窃为主)发案率;机动车超速报警设备安装在校园内主要干道,具备超速报警记录功能,可以记录机动车行驶时速、超速时间和实时图像,用于校园交通管理。

(二)基于etC功能和车牌识别功能,建立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高校可引进基于etC系统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校内机动车通行时该系统通过读取随车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又叫oBU),经系统后台进行系统比对后即可自动放行,可实现智能管理,无需人工操作;校外车辆进入校园时,经门卫登记后,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记录车辆进入时间和实时图像,同样实行智能登记管理,减少门卫人员工作量。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校门通行的效率,减少门卫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成为校园交通管理的重要技防设施。

(三)基于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搭建自行车资源共享系统

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系一套有别于目前市面上运行的有桩式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它具有布点方便(通过wifi热点布点)且施工成本低、借还车方便(可使用校园一卡通)、车身轻盈(采用特殊材质制作)、不易被盗(随车装有GpS电子锁车系统)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地域面积广阔的大学校园。高校可以推进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在校园公共区域增加足够数量的wifi热点,既可以确保师生在校园内任何一处实现借还车,不受有无车桩限制。同时,还可以基于此系统实现校园自行车的资源共享。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8

余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大杭州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余杭区进行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研究,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市场之路,既是对实现智慧旅游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对“大杭州”旅游研究课题的积极补充。自2013年上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乃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抑制消费需求,使得余杭区旅游市场陷入低迷,原先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逐渐与市场脱节,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新《旅游法》的实施,也使得旅游行业的发展将面对更高的要求和更复杂的环境。我们试图在对余杭区现有营销模式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若干创新,将智慧旅游的理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融入本地区的旅游市场营销中,打造一套动态、多维、立体的全新旅游营销体系,这势必有助于本地区旅游企业提振信心,客观上助推余杭区旅游产业走出现有的困境。

2.智慧旅游背景下余杭区旅游市场的营销模式创新

余杭区山水如画,钟灵毓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如大径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良渚博物院、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洪园、塘栖古镇等众多景点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葛树法,2009)如何利用智慧旅游信息技术服务于本地区的旅游产业升级,在当前形势下解决余杭区现阶段旅游市场开发中遇到的瓶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以网络技术为切入点的新型旅游营销模式不但具有成本低廉,营销形式多样的特点,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监测,有效地控制投入与回报之间的比例。(李云鹏,2013)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普及,企业对网络营销的掌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将网络营销作为其重要的营销方式,旅游网络营销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根据余杭区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我们以“智慧旅游”为视角,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开展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提出对策:

2.1推进智慧旅游信息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智慧旅游时代,科学和技术的支持对网络营销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旅游业已进入“e时代”。据统计,目前国内有六成游客用手机查询旅游信息、1.5亿人用手机地图找路。据携程旅行网的数据,2014年春节期间,景区门票预订量增长近8倍,来自手机app的无线订单占比首次超过五成。在营销创新的实践中,可由余杭区旅游局牵头与在杭旅游高校开展合作,在对余杭区旅游市场做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需求,由技术部门制定相关可行的智慧旅游信息项目。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双方可以商讨研发以“余杭旅游任我行--旅游app”为主题的手机和个人电脑客户端下载服务,并通过技术手段在相关的旅游景点实现wiFi(无线网络)的覆盖,向游客提供GpS地图及智能导航的下载和服务,比如“良渚博物院自助游览助手”、“塘栖古镇游览语音助手”、“大径山游览线路推荐”等等;制作余杭旅游官方及相关旅游企业的二维码,覆盖本地纸质媒体以及旅游宣传册,并利用电脑和手机两个网络平台进行专题网站建设与宣传,方便游客多渠道、多方位进行浏览和下载。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将各种旅游资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游客,给游客提供切实的便利。此外,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和移动通讯公司开展紧密的合作,推出旅游信息手机短信推送服务,在外省游客入余杭境内时由通讯公司向其发送短信提示,在表示欢迎的同时也根据顾客所处的位置以及具体的时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推介,让游客在感到温馨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从容的选择。

2.2打造专业性强、口碑好的“微”营销品牌“微”营销是现阶段市场营销中极具威力的一种营销手段,“微”营销通过“微博”、“微信”等时尚前沿的通讯工具进行,与传统营销手段相比具有更好的传播性和扩散性,以及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绿色环保效应。(杨主泉,2013)“微”营销作为旅游公共服务的一块新领域,在近年来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余杭区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各旅游行业的企业都顺势而为,纷纷注册开通官方微博。目前,余杭区风景旅游局的新浪官方微博“余杭旅游”已拥有粉丝数量超过14万人;在2013年浙江网络盛典中,“余杭旅游”被评为新浪微博浙江2013年度人气目的地;官方公众微信平台“余杭旅游”也于2014年2月正式开通。但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分析,就本地旅游官方微博目前运营和管理情况来看,效果不甚理想,还存在着如管理不善、互动不足、信息质量粗糙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由余杭旅游局主导,聘请在杭高校的业内专家对余杭各行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并制定专人负责制来进行政府乃至企业官方微博的日常管理。同时,应打造一支专业管理团队,对余杭区的旅游产品进行详细调研、精心策划,以“节庆策划营销”、“四季旅游产品”为重点,以“旅游促销”为突破口,力求打造精致、具备口碑与竞争力的“微”营销品牌。此外,还需制定并落实企业“微”营销的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

2.3整合传统媒体资源,服务旅游新形势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营销应同样重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发挥传统媒体全新的生命力。针对余杭区的旅游市场特点和客源市场的分布情况,建议在传统媒体上开展以“长三角为主,以南北辐射为递进层次”的余杭旅游主题宣传。在媒体的选择上,试图选择在省内乃至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作为平台,比如世界传媒500强《钱江晚报》、备受杭州市民青睐的地方报纸《都市快报》、本地报纸《城乡导报》等开展多方合作,依托传统媒体的平台来开展旅游产品的营销。据悉,该营销策略已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区旅游局与“青岛—广州”高铁沿线的10家具有影响力的省级晚报以及百家门户网站进行互动式战略合作,开展“看晚报,游浙江”之“全国旅行商及媒体走进余杭”主题活动,打出刺激国内旅游消费的“组合拳”,叫响浙江旅游的金字招牌,该活动至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结语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9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教育,美丽教育落脚于美丽校园。我憧憬的美丽校园,应该有童趣盎然的美丽环境,应该有儿童本真的美丽课程,应该有携手儿童的美丽教师,等等。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共同塑造心灵自由、情感飞扬、个性舒展的美丽儿童,因为儿童才是校园里真正的主角,儿童发展才是校园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他们是拔节于校园里的新苗,是绽放于校园里的花朵。从这种意义上讲,为儿童的美丽人生奠基,是我们神圣的使命,也是学习贯彻好十精神,建设美丽校园的内在要求。

为儿童的美丽人生奠基,首先需要为他们——

营造生命栖居的可爱家园

校园是儿童生命成长、精神发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唯有让儿童备感可爱的校园方能塑造出更加可爱的儿童。

让校园充盈大爱的气息。正如冰心老人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当爱融入教育,教育才有了自己的魂魄。正因为如此,我校始终践行“爱的教育”,播撒爱的种子,让“爱”在校园里流淌、传递,让儿童在爱意融融的家园里享受教育,享受成长。

让校园孕育诗意的情境。海德格尔说过:“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我想,儿童的诗意栖居,应该是儿童本真的,应该是身心愉悦的。构建“童真校园”便应是我们的一种追求,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为儿童打造,随时随地诉说着儿童能听懂、喜欢听的语言,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更有歌声、笑声、琅琅的书声和操场上的呼喊声……

让校园焕发智慧的光芒。这是校园的生命力之所在。儿童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弘扬的希望之光,我们必须让校园智慧的光芒照亮儿童成长的道路,催开生命的花朵。我们要切实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以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学为儿童点亮智慧的灯塔。

校园,因爱而温馨,因诗而灵动,因智而高远。此情此景下的儿童,必然勃发着激情,向往着美好。

为儿童的美丽人生奠基,还需要为他们——

播撒滋养心灵的明媚阳光

我以为,校园的阳光不仅要照亮儿童的今天,更要照亮儿童的明天。我们致力于儿童今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更应期待儿童一生风雨兼程,花开不败,前程似锦。因此,我们必须把阳光播撒到校园里每个儿童的心田,让他们建立起丰富的情感、鲜明的性格,为将来美好的人生态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校园里的花朵四季芬芳,为了儿童永远的美丽,我们启动了“四力行动”。我们努力增强儿童的感受力、自信力、耐挫力、自控力。我们让儿童徜徉于“四力行动”,在“寻找爱的细节”“捕捉爱的瞬间”等主题活动中明亮爱的慧眼,在“阳光小屋”中感受家的温暖,在“美妙批评”中汲取向善的营养,在“美丽期盼”中积聚向上的力量……

为儿童的美丽人生奠基,我们还需要为他们——

拓建个性舒展的自由空间

儿童发展,这个命题不仅太神圣了,而且可以探讨和挖掘的东西也太多太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打造一个美丽的模具,用简单化的方式来打造“美丽”。我们应该拓建儿童个性舒展的空间,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在真正属于儿童的空间里展翅飞翔,让他们自我追寻美丽,自我锻造美丽。

我们围绕着“四色文化”这样一个核心,以基于其衍生的校本教材、活动基地、少儿社团、校园节日等为路径,架构起富有文化内涵的“四色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为儿童的个性舒展拓建丰富而灵动的自由空间。我们努力践行着“让每一个孩子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的育人理想,让儿童畅游于“四色文化”丛书,流连于“四色文化馆”,体验于“五节两周”,拔节于“十大少儿社团”,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彰显着成长的魅力。

智慧校园的市场前景篇10

本文阐述了物联网产业链的结构,概况了南京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南京市物联网产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物联网产业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南京;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引言

物联网是一个大产业链,横跨或覆盖众多的产业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领域。我国将物联网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型科技领域之一,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了抢占这一产业的高地。

江苏省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排头兵,江苏省以无锡作为核心区,南京和苏州作为支撑区。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城市,有责任也有能力走在国内前列。南京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处于初期,并处在全国前列,在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上,应当将物联网产业放在优先地位。目前南京已经实现了物联网的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空气质量和水质污染的数字化监控、智能交通网、生活小区智能化管理等。南京作为一座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反应、人性化的“智慧城市”正在逐步成形。

二、物联网产业链概述

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研究,首先从产业链开始分析。产业链的第一层是感知层,这些厂商生产的设备有各式各样的感知能力,例如传感器、RFiD感应标签、iot终端设备,传感网等。其次为网络层,其作用是将从前一层获得的相关信息,通过传感网传输到互联网中,由此实现信息的传递,在网络层中电信运营商是其主导企业。最后是应用层,这一层是整个产业中核心的部分,可以处理前面两层传递来的各种信息,由此做出判断,再进行相关控制,最终达到智能管理的目的。

三、南京市物联网产业研究

(一)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在南京,多年前,与物联网相关的传感技术还只更多应用于一些电网、桥梁、隧道的建设工程中,而如今,“智慧南京”建设已全面启动两年多,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公安等领域的应用都已相继成熟,应用已渐渐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12年9月由南京100多家物联网重点企业联合建成了“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并了《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与此同时,南京物联网产业研究所和专家委员会也相继成立,使南京物联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是由南京物联网产业和技术领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旨在规范行业规则,促进会员单位有效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共享市场资源,提高南京物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物联网产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文明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为南京地方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目前,南京拥有规模以上物联网企业200多家,省级以上物联网研发机构30多家,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省物联网产业联盟的牵头企业都在南京,还拥有一家科技部认定的部级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南京把“物联网”列入6大类11个方向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也是南京近年来支持软件企业拓展的新兴服务模式之一。200多家相关企业的加盟,使南京市物联网产业连续多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与其相关的各项智能应用,已经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此同时,南京企业还在致力于研发基于“中国芯”的物联网新技术。

南京市的鼓楼区已形成以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护、智能公共安全、智慧家居、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系统建设等六大物联网产业板块,集聚了一批从事物联网领域研究的两院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批骨干企业。发展物联网应用产业,鼓楼独具优势。鼓楼区成立了科技园区管委会,以模范马路创新街、广州路科技商务街和江东软件城为重点,建成了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南京财经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形成了紫金(鼓楼)、紫金(模范路)两个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以及苏宁慧谷、联创科技大厦、南大苏富特科技创新园、中国(南京)电力自动化产业园等一批物联网产业发展载体。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人才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电南自、联创科技、南大苏富特、瑞中数据、长江科技、朗坤软件、安元科技、康尼电子、泰通科技、万全科技、中图数码等物联网领域龙头企业开展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优势,为鼓楼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雄厚技术支撑。未来几年,鼓楼区将大力推动这六大物联网板块向更深领域进一步发展,抢占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

(二)南京市物联网产业面临主要的问题

1.商业模式

物联网技术之所以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迅速,关键是还没有找到一种可行的商业运行模式,使得物联网应用单位几方共赢。作为新兴产业的物联网,需加快其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步伐,更需加快其产业社会化进程,以尽快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应用。

2.安全及隐私

物联网世界里,信息的采集与传输非常频繁,采集终端遍布全球,人们面临着比在互联网世界里更为复杂的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物联网存在着同互联网相同的安全威胁,但是又存在着独特的安全风险

3.标准体系

目前多个机构及组织推出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方面的一些标准,但是远未达到完整且统一的程度,物联网体系架构标准、具体技术及应用标准仍待完善。标准之争是知识产权之争,更是利益之争。

4.政策与法规

物联网覆盖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必然会对传统的法律法规提出挑战,建立健全适应物联网发展需要,要引导其为人类正确服务的方向发展、避免其损害公众利益。

四、前景展望

南京正在努力打造国家物联网示范城市,到2015年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南京还将着力构建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平台,推进物联网产业联盟、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建设,形成优势互补、特色明显、分共协作、共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虽然当前物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但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在能研究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南京市物联网的前景将非常广阔,一定能为经济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洪涛等.物联网经济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郑欣.物联网未来十类商业模式探析[J].移动通信,2011(7)

[3]李其中.物联网技术及其商业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1(18)

[4]罗珉.商业模式理论框架评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

[5]范鹏飞,焦裕乘.物联网业务形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