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十篇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十篇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3:29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1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该文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概括地说,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内部知识的汇总,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的知识的汇总,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种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能力,是指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大凡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都能牢牢掌握主动,使自己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际化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例如,Sony的小型化、Canon的光学与图像、可口可乐的神秘口味等等都是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论用于专业经营,还是用于多元经营都能够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目前国内的企业如海尔的真诚服务,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并被公认为在同行业乃至全国最为优秀的企业。

一、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要素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将面临无国界的市场,面临与世界上最优秀企业竞争的局面,如何“克敌制胜”,确保生存,并谋求发展,已是国内各行业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当中,不断培植核心竞争力,被认为是其中关键。那么,中国企业应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向世界,从而成为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强者呢?

1、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利润定位、资源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企业只有具备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发展战略,并对企业发展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现代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2、企业的R&D能力是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企业也有其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但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却有很大差别,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却经久不衰。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很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表明,研发既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企业的技术只有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

3、企业核心营销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体现在企业的营销能力方面,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必须通过市场配置才能体现。企业在竞争中将会面临客户议价能力、供货商议能力、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以及竞争对手的威胁。因此,企业必须拥有一批忠实的顾客,才能保证企业具备独特的营销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提供竞争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客源保障,化解各种潜在的威胁。

4、企业规模扩张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目前的无序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只有具备这种规模优势,才能在企业跨国经营中具备竞争力。这种规模不是一种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而是一种通过资本经营、品牌经营所能控制的一种生产规模、市场规模、资本规模,是现代意义上的规模。

5、企业文化凝聚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订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优秀的文化能够突出企业的特色,形成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且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的、克敌制胜的战略,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激烈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

但是,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企业中很难找到常青树,其业绩排行榜也是风云变幻。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在不同时点上,其内涵与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托于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并不断更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1、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一个现状是:中国的产业或行业中有太多的竞争者,竞争环境十分严峻。因为任何一项产品,它只要赢利,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进入参与竞争,此时,就会形成一种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结果爆发价格战。入世后随着大批国外竞争对手的涌入,这种竞争将更为激烈。企业要想获取利润甚至超额利润,就必须依靠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而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显然是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捷径。

在新的生产方式革命面前,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同时也都具备新的发展机会,都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处在中心地位的战略是技术创新战略。只有按消费者需求持久地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在这方面英特尔公司是创新战略成功的典范。

企业竞争战略的目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战略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面临现有企业之间、新进入企业、替代品、买方和卖方议价能力五种力量的竞争。作为防御者或进攻者可采取的策略中,成本最小化、产品差别化、建立新的学习曲线、产品和原料替代、开辟新需求等都和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没有技术创新,这些策略是无法实现的。

2、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不断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许多企业年年吸纳大批的人才精英,但经过历年的积淀所形成的雄厚的人才优势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可谓精英荟萃,许多成员的智商多在120以上,但其企业团队行为所表现出的整体智商却是低层次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专家认为,是企业组织的智障阻碍了组织的学习成长,使组织被一种“无知”的力量所吞没,影响团队的整体运行,使团队与个人相比反而显得更加无力。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转变观念,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理清思路,营造一种创新学习的氛围,就能成为团队组织学习前进的强大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学习型组织的产生就成为一个必然。

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中国企业要想与外国公司展开竞争,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学习型组织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企业目前还处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轨阶段,不少企业组织结构“大而全”、“小而全”,管理形式、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要改变这种管理现状,不断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行“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3、诚信始终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诚信,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现今社会发展了,可诚信还是得摆在第一位。

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在当前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都是有利于协调与客户合作关系的品质。要让企业确立诚信品质,一个诚实与信誉都不能令人满意的企业,其发展前景也不会太好,即便暂时有一个好的局面和势头,很快也会落下来。

诚信乃企业立身之本、兴业之道。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这些年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信用失衡的结果。社会失去信用,将严重地影响投资与消费,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失去信用,将导致公众对企业及其产品产生信任危机,最终使企业丧失生存的空间。因此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环境下,诚信始终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改革开放大潮勃兴,市场经济大浪淘沙,当整个社会传统的信用体系受到冲击和破坏的时候,诚信成为了商品经济时代的“稀缺产品”,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不仅仅是一种包装,而且也是一种可以直接带来财富的无价之宝。一个有信誉的人,其感召力是强大的,产生出来的力量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一个获得社会广泛信誉的企业,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其产生出来的凝聚力可以战胜一切。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2

一、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需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以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管理的转变,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财水平,缩短与先进企业管理上的差距,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与发展,都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创造比竞争对手强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处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意。国内企业要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随着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我国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竞争的挑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运用内部牵制、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回避等有效措施,强化制约和监督。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各企业应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网络,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要强化全面预算的硬约束机制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产生的管理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预警和识别,及时评估、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力求化解财务风险或实现损失最小化。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二、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重塑动力机制。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选拔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在竞争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要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核心产品,成为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增强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对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与新制度相适应的监管与评价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资源积累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有能力,是最重要的战略资产。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就是要整合企业内在的发展要素,以创新为动力,以求强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巩固、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让整合后的内在要素成为提高和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注重发挥人的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人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根本要素,也是经营活动的最终对象。同时,人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于企业的技术、资源、知识、组织、管理等企业的各子系统中,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力,使企业恒久保持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激发企业全体人员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工作的热情。总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只有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并举提升才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四、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和知识经济作用越来越重要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如何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这需要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入手

1.坚持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要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的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就现阶段的我国企业而言,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准突破点,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建立技术中心,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形成立足全社会,面向全球的开放式科技成果转换机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吸引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公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2走信息化之路。以方法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以信息化为动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涉及的环节很多,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有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学习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使自己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系统可以成为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的工具。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以减少出错率的辅助方式,带动了传统生产制造业的运行。压缩了企业与市场的空间和时间,实现产品设计开发快、生产快、销售快、反馈快、决策快的能力。也提高企业的商业能力,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清楚企业自身经营状况,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其次,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引进高新前沿产品,而引进中有消化吸收,不断改进,有所突破,增加自身技术含量,掌握社会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方法是提升企业效率。

3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精神支持。只有当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精神文化顺应社会发展,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时,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并与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和经营管理相结合。以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技术创新点,形成前瞻性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

4从制度和资源着手,将企业的资金、人才与知识结合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形成企业利润。核心竞争力最核心的是制度。从现代管理来看,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的完善。现在的企业需要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创新战略、管理战略和市场开拓战略,赶上电子商务的经济浪潮。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迅速吸收和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经营战略;作用

1、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是依照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凑集资金、进行资金投放并监督控制财务活动。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1]。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处于其核心地位,企业财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后劲。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贸易壁垒逐步消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趋于融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的、动态的特点,成为企业生存过程中相对持久的竞争能力,而非一成不变的竞争能力。由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之处不是仅仅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某个单一环节上,而是贯穿于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中。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体现为一种持续创新、持续学习的能力,是不易模仿,而非不能模仿。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丰厚利润及清洁生产意识等综合因素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3]。企业是否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营销、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4,5],企业是否保护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体现着企业的软实力及可持续发展[6]。根据财务管理的目标,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财务管理的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性

企业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知识经济视野下的企业运行及发展,由于知识的特殊性,在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含有知识的三维结构特点。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要积极推进财务管理,特别是融资管理的创新,形成了筹集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并重,并向知识资本倾斜的新模式。知识资本是企业投资方案科学评价的核心,知识资本的内容逐渐超出现行无形资产的基本范畴。除企业的专利权、企业的版权、企业的计算机软件外,企业的商誉、企业管理能力等无形实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表现为低成本、低风险的筹措金融资本。财务管理的创新有利于企业的生产活动更需重视相关的投资、员工、技术、市场等因素有利于企业考虑节约资金成本,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实现投资的增值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适合自己企业环境特点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链结构、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及经营网络,从而达到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财务管理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兼并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由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是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的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的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能够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财务管理创新模式下的企业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之处,不仅只表现在企业产品、服务的某个单一环节上,而且表现在贯穿于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企业产品的价值是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参与创造的结果。企业从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投入到产出的每个环节创造的价值增值,才构成了企业的利润。市场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产品竞争优势的差异,因此要准确的进行经营战略定位,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增强。

3、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想在新环境中做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效率,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层次,就要向金融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以及技术、人才、信息等管理拓展财务管理的创新。企业要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市场化形式,寻求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管理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研究知识资本的证券化形式,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有利于企业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从容地迎接挑战,获得无限的发展机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不仅原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难以保持,还会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衰退,甚至丧失。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有利于企业明确自己的产业战略定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本前提;有利于企业恰当的市场战略定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有利于企业准确的经营战略定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有利于企业适宜的联盟战略定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在传统的企业关系中,当一方获益时,往往意味着另一方的吃亏。而当企业结成联盟关系时,能够实现双赢和多赢,加速企业由自我型的发展战略向广泛借助外力型的发展战略转变。

4、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要提高财务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还应当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培育更多的更忠诚的稳定顾客群,需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依靠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国珍,易艳红.基于财务视角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管理纵横,2012,(12):52-55.

[2]王瑾.生态经济视野下的清洁生产技术[J].商场现代化,2006,(18):209-210.

[3]解念锁.环境材料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15):178-177.

[4],韦英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措施探讨[J].中国锰业,2007,(11):57-58

[5]王瑾.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制造及应用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1):59-60.

[6]解念锁.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发展现状与资源保护[J].中国钨业,2006,21(3):4-6.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职工的创新力,而职工创新力要由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对国外企业研究的了解和对国内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一个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创新关系等;(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三)加强企业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指明了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根本意义,决定了企业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形成的诊断

企业文化诊断是企业文化建设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企业文化诊断工作是否深入细致、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后续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企业往往对诊断过程不够重视,而期望早日看到项目的成果,但实际上,企业文化的诊断对于探查和摸准企业文化的脉络,打造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至关重要,是企业文化项目不可忽略的起点。对于企业文化的诊断与分析,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优秀的企业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自觉是前提,自律是保证,自学是创新的源泉,自新则是创新的集中表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位员工品格将直接关系企业文化这棵“大树”的成长,培育良好道德品格,树立企业全局观念是企业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经营之道、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它是无形的,又是能动的,随时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之一就是能使企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而凝聚力是使企业产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功能的体现

企业文化使企业形成了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每一位成员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奋斗,同时在奋斗过程中企业以经营理念去激励员工,使员工释放出超乎寻常的能力。有了目标才能召唤和驱使人向前的自我超越,极大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人不断学习新知识,从而达到员工对于生命崇高意义的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不仅树立企业员工的理想和信念,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取得发展和壮大。建立企业自己的文化,才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使企业全体员工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奋斗,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三、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企业能力经过整合提升、确认等过程才得以形成的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要素之一。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会强烈影响企业领导与职工的行为方式和偏好,并通过行为价值习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

(一)多方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有时,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从几方面考虑:

第一,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继续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推动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方法,首先推动企业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培育核心技术,其次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再次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资源的整合能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企业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

第三,建立创新型文化,创立学习型文化,培育生态型文化,提供一种彼此信任和信息共享的企业文化,鼓励知识创新和交流,逐步改革监控、指令、命令等刻板的管理形式,鼓励员工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使知识得以增值,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

第四,企业专业化经营,准确定位市场,不断创新,做行业的专家,站在行业的最前沿,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的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同时重视战略性外包的战略手段。建立战略联盟,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第五,运用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对知识的积累、创新和应用能力,所以必须有效完成“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处理——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应用,知识管理通过引导和约束这四个环节,促进知识生产和流动,使其实现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营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终极目标。

根据制度环境变化的情况,合理处理外部管理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初期,更多重视外部管理能力来获取重要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必要的,但随制度环境的日益完善,应将更多精力放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等内部管理能力上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把握经济体制动态变化的脉搏,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充分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提炼出来,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提炼“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特有的理念,体现企业的个性。例如海尔集团的理念是“真诚到永远”;诺基亚公司的理念是“科技以人为本”;飞利浦公司的理念是“让我们做得更好”。这种理念,是根据形势和本单位特色提出来的,简明生动,成为本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第二,创新“制度文化”。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它也是一种文化。例如上海宝钢等企业,针对各种岗位的员工,制订了必要的简明的“员工行为规范”,让大家遵守执行,保证企业有序运作。现在,形势发展较快,一些新的人本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组织,都需要新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创新。

第三,倡导“行为文化”。企业精神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应当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落实到企业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行为上去。要树立企业的模范榜样,使员工行为更加优秀。另外,还可以通过晨会、升旗、唱企业歌曲等等仪式和活动,让企业员工经常感受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四,完善“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形态也能反映企业特点和企业形象。因此,要营造绿化的环境、整洁的厂容厂貌,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办公条件等等。不要追求豪华,而要讲究先进。例如敞开式的大空间办公格局,更有利于营造员工努力工作,遵守纪律、互相竞争、互相沟通的氛围,比封闭的办公条件更加先进,所以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日益明显,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更加残酷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必须建设适合本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用特色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特色企业文化首先要通过对企业的历史状况、内部状况以及外部面临的宏观环境、竞争环境等的分析,提炼出特色企业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培育企业精神,通过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品质化、物质化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以及理想追求转变成企业习俗化的要素,形成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模式最终完成特色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在企业内部树立创新精神,使企业的特色文化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总之,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会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切不可等闲视之。我国企业管理已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竞争开始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创新竞争转变,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企业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故而,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品牌价值,完善组织结构提升企业形象、建立独特的企业使命与价值观、提升沟通能力与关系氛围,培养企业家精神、建立正式制度与团队等。

参考文献:

[1]汪凤桂.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23.

[2]王海丽.试析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14.

[3]邢春丽.培养企业文化促进创新发展[J].建筑设计管理,2010(2):25.

[4]郝国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对比视角对企业文化构建的[J].发展研究,2010(7):36-38.

[5]王中义.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8.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电力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各组织长期有效合作的结果,并融于知识和技能中。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员工为载体,并且依附于员工的综合实力。

要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学界目前关于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叙述,主要包括有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资源组织能力、文化凝聚力、战略创新以及管理创新能力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有效地优化整合各种资源,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独特能力;是企业所独有的,以创造超额价值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关键能力和资源。从这个理解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中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离开了人力资本,超额价值创造和企业长期发展将难以实现。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确保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一、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是增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识和技能都是无形的资产,需要以电力企业中的个人作为载体,而电力企业每位员工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都对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支撑作用,也是电力企业获取资源,再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转换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影响电力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经研究表明,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发展基础,再充分调动和协调其他有用的资源已经成为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并释放所有员工的潜能,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绩效,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因此,电力企业想要长期持续有效的发展,必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1.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人本理念

电力企业的发展受电力企业自身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人力资源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重视引入人本理念,但是却没有形成系统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意识。不仅如此,由于电力企业的内部领导层普遍有深厚的权力意识,导致在电力企业的内部员工中仍然存在着等级观念,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员工间的协作意识与工作氛围都不够浓厚。此外,由于电力企业受产业结构单一的影响,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重在提升劳动生产率,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然而电力企业还是存在着管理不合理的情况。首先,电力企业的岗位设置不合理,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好人才,致使人才资源的价值无法得到发挥,导致人才闲置的现象出现。其次,许多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员工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方面无法实现公平科学,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也不合理,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不合理

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规划与人事资源配置,再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与经营状况,将电力企业人才资源的规划与配置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缺乏长期的计划,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电力企业只重生产和经营,忽略了管理的作用,导致企业内部实用型和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都严重欠缺,进而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甚至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4.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人才资源作为电力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有许多电力企业都存在着引进人才后却无暇管理,不能较好地给他们创造适合他们工作的良好环境和发展空间,导致这些高素质人才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与优势。再加上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培训机制不健全,对员工潜在能力的开发也不科学,导致企业无法培养出有能力的人力资源队伍。

5.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不合理

许多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不合理,形式单一且效果不明显,也没有完善的薪酬制度,奖惩机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导致员工对薪酬不满意,从而造成电力企业的人才流失。此外,电力企业内部工资结构的设置也不合理,无法体现人才资源的价值。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1.强化电力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不仅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而且还对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与行为起着规范的作用。强化电力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更新观念。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以人为本与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每一企业员工都能成为人力资源的主体,并充分挖掘高素质人才的潜能,通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电力企业的领导与人事部门应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程,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并能感受到实现价值的希望。

第三,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渗透。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通过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电力企业与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从而增强电力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奉献精神。

2.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

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让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并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提升电力企业竞争力提供人才储备。

第二,推行岗位轮换和轮岗交流制度。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轮岗的周期与比例,再通过各岗位间的交流,加强电力企业员工对不同岗位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企业的岗位知识得到充分传播,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第三,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与互帮互带。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新员工可以很好地从老员工那里获取职业技能与相关知识,从而更快地适应自己的角色。而老员工也可以从新员工那里了解到新知识与新技能,使自己得到充实。

第四,肯定电力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完善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形式,尊重员工的各项权益与合理性建议,通过对企业员工不同方面的帮助,确保员工能在工作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第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沟通与反馈机制。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民主的反馈平台,实时了解员工的困难与需要,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

3.制定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

我国的电力企业普遍缺乏高级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储备不足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制定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首先,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包括职业技术类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电力企业,提高对学历层次的要求,适量引入研究生、博士等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其次,对人才资源的专业范围适当放宽(有些电力企业硬性规定只吸纳跟电力行业专业相关的人才),在除了电力专业的人才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会计、中文、英语、商贸及管理等多专业人士,加快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

4.健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

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因此,电力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吸引不同类型的人才,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及培训,增强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需要有健全的培训机制,采取针对性的梯队式培训方式,按不同员工的业务和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5.优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

根据电力企业的生产情况和经营状况优化薪资分配制度,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优化激励机制不仅应该了解激励的对象、方法和因素,还需要把握激励的程度与频率,确保激励机制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即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许会逐渐失去其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力争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取得主动的地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能促进电力企业员工发挥其创新能力,为电力企业创造新的利润价值,从而达到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堃.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J].人力资源,2013(10):203

[2]邓焕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J].大众科技,2012(14):194-197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6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

一、引言

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成立,标志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开始。2001年,中国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随着外来企业以及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小型企业的逐渐增多,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而此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结构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工作理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企业不能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应该制定一定战略目标和公司长远计划,给自己准确的定位。无论是企业的产品、利润、品牌还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人力资源和规章制度等软硬条件都是企业更进一步提升的先决基础。所以,企业拥有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着企业的团结与奋进。

2、营销模式

企业能否生存看的是这个企业能否创造利润,而利润则是要靠一定的营销手段把企业的产品进行销售才能得来,这样一来,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就需要不同种类的营销手段,即使同样的产品所创造的利润也是不同的,所以这就要求必须有合适的营销手段才能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3、技术支持

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可见技术是一个企业生产、发展的核心。但是,现在国内多数行业、企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所以,企业拥有了技术,就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拥有技术,就拥有了创新的可能性,而创新则是一个企业向上发展的垫脚石。

4、品牌塑造

在所有的消费者心目中,品牌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因为这个品牌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更代表着大众消费者对企业生产产品的一种认可。品牌反映的不仅只有产品的质量保证,它是最终作为可信赖的印象沉淀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所以,品牌所产生的效应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文化相吻合。

三、如何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获得继续发展和向上提升的来源和基础。我们应该以科技攻关为核心,以网络技术为辅助,以人文理念为铺垫,以塑造品牌为手段来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以科技攻关为核心

现代企业同行之间竞争最主要体现在科技方面,只有不断的科技创新,公司企业的产品才能得到不断地更新进步,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品质。另外在技术的不断更新时,产品的所带的附加值在不断提升,所创造的利润也在不断增加。科技永远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利器,生产技术的提高,就降低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在短时间对市场进行占领和覆盖,所以说技术攻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2、以网络技术为辅助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为了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行情,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系统,以便于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和行情的变化。另外,在技术攻关这个层次上,一定程度也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铺垫的。同时,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部分是以电子商务为主,利用网络信息的平台把自己企业的产品向大众公布,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营销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自己的销售成本。所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企业核心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以人文理念为铺垫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产品的好坏,更重要的是企业员工的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人文环境,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可以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员工所附带的服务、知识、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在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在一个企业中,你用金钱可以买到员工的时间,可以买到员工的劳动,但是你买不到员工对企业的激情,对企业的主动,买不到员工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些,一个企业的人文理念则恰恰可以做到。所以,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企业核心竞争中的灵魂。

4、以塑造优质品牌质量为手段

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产品的质量,注重产品的质量也是一个企业品牌价值的基石,如果没有了质量那就一定没有名牌。长时间以来,国内企业发展大部分都把投入放在了广告的投资上,想以此来打响自己品牌,但是这些只是一时的。例如:“三鹿”奶粉,品牌是很响亮,但是真正的质量却不过关,最终导致破产。所以,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坚决担负起一个大型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决不能忽视品牌的质量信用,要为企业日后的长远发展做打算。所以,企业的品牌质量一定要放在重中之重。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管理

首先,优化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企业中,各部门员工达成统一共识,将需要培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统一调度安排,在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资金投入方面都需要做出统一的规划。其次,保证负责培育新核心竞争力的工作班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这样在领导和指挥企业发展时对企业的前导作用就比较明显,同时可以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再次,抓住任何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有效契机,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示出来,捕捉最有效的商机,使企业能够步入更高层次的领域。最后,时时刻刻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提升企业员工自身修养,以适合逐渐不断增长的企业规模。

五、结语

企业的核心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科技引领企业走向时代的前沿,人才指导企业步入正确道路,在这个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谁拥有竞争力的核心,谁就能在面临无数挑战的市场中获得双赢。所以,企业要想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时刻保持企业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徐敏生.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2]黄浩,梁宁.浅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商界,2009(3).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7

关键词: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提升

我国的连锁超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掀起到现在,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已走过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并逐渐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主流业态。然而,在为中国连锁超市快速发展兴奋之余,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成为wto成员以后,我国的超级市场在应对国内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来自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连锁超市要与外资洋超市相抗衡,仅有规模是不够的,还需努力培养和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是指连锁超市所拥有的超越其它零售业态或其它企业能使自己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发展的能力。在零售领域,企业规模固然能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但不是最根本的来源。

超级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方面:

生鲜食品经营能力

超级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其主力商品的经营能力上,而在连锁超市经营的商品中,一项最主要的品种即是生鲜食品。生鲜食品的经营鲜明地区分了超级市场与其它零售业态的特点,真正支撑着中国超市未来的发展,将为连锁超市赢得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广泛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购物环境的要求日益苛刻,潮湿拥挤的菜市场将日渐失宠,被明亮干净的超市取代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因而未来中国超市的发展无疑大有作为。然而,生鲜食品不同于其它商品,其经营难度较大,诸如难以寻找稳定可靠的货源,运输配送和销售过程中对保鲜要求高,损耗较大,清理加工工序繁杂,需要大量人手等,这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势必造成经营成本过高,无法与传统菜市场竞争,使生鲜食品经营不仅不能成为连锁超市的利润点,反而容易成为连锁超市的亏损点。

畅销商品开发能力

任何一家商场,其经营面积都是有限的,面对市场上几十甚至上千万种商品,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经营,寸土寸金决定着零售企业只能选择盈利水平高、周转快的畅销商品进行经营。因此,畅销商品的开发是每一个零售企业要面临的问题,而企业开发畅销商品的能力强,即意味着以有限的资金和卖场面积实现更多的销售和盈利。连锁超市开发畅销商品是在其定位的商品经营范围内选择和推广畅销商品的整个过程。因此,畅销商品的开发能力无疑是构成超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整体营销能力

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还体现在其强大的商品分销能力上,这种分销能力不仅仅是“圈地能力”——不断开设新的店铺,拓展新的市场;而且还取决于每一店铺的营销能力,即每一店铺提升在自己商圈内的市场占有率。由于多数顾客在超市中属于冲动性购买,受超市促销活动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连锁超市必须具有强大的营销能力,包括会娴熟运用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等各种营销手段的能力,尤其是各种促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营销能力。国外洋超市的竞争实力之一就在于其综合运用各种促销手段的整体营销能力强于我们。

成本控制能力

连锁超市经营的商品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这些都是消费者天天需要,用量大、购买频繁的商品,对价格十分敏感。这就决定了连锁超市必须采取“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经营方针,因而在经营商品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成本控制能力便成为连锁超市吸引消费者赢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成本控制是指连锁超市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包括超市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物流配送过程的成本控制和销售过程中的费用控制等。信息时代的企业成本控制不仅意味着尽可能地节省企业内部经营的各项费用,还意味着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注重利用外部资源,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建立顾客快速反应系统,实现零库存管理。这些需要连锁超市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

建立较稳固的农产品货源基地,提升生鲜食品经营能力

与超市经营的一般商品相比较,生鲜商品存在着经营上的特殊性。从超市外部来看,生鲜商品的经营条件和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生鲜商品从生产、加工到运销的规范性较低,因此复杂性和风险性较大,保鲜问题也使生鲜商品经营存在着很大的地域限制;从超市内部管理来看,又要求对商品进行高度精细化管理,许多生鲜食品的分类、加工和包装需要在进入超市卖场前完成,这就需要生鲜食品供应商的配合。因此,加强对生鲜食品供应商的管理,建立稳定的肉类、鱼类、家禽、蛋类、各类蔬菜的供货基地,形成完整的生鲜食品供应链,是提升超市生鲜食品经营能力的基础。而要提升生鲜食品的经营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鲜食品的供应链管理。

从连锁超市生鲜食品的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看,要提升其经营能力,必须建立比较稳固的生鲜食品货源渠道。在深入了解顾客需求的情况下,确定超市所经营的生鲜商品结构、商品分类宽度和深度、生鲜商品组合方式后,与超市(特别是大型综合超市)所在的城市附近的各种蔬菜、水产养殖和肉联厂等生产基地协作,建立起长期的产销合作供应链,作为连锁超市生鲜食品货源的主渠道,既能保持生鲜食品在品种、质量、新鲜度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又能使超市在生鲜食品的经营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集散市场作为超市生鲜商品货源的次渠道或补充渠道(农产品批发集散市场是当地农产品价格与品种变动的晴雨表),从当地农产品批发集散市场采购部分生鲜商品,一是可随时了解农产品品种价格变动的行情信息,二是调剂超市生鲜经营中的花色品种,以不断充实生鲜区商品丰富感,保持对顾客的吸引力,为生鲜食品的经营树立起物美价廉的超市形象。

整合优化供应链,提升畅销品开发能力

连锁超市的畅销品,一般是指质量好、式样新、价格实在的日常生活用品。由于超市的优势在于商品的经营和对目标顾客需求信息的了解与掌握,而不在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因此,连锁超市畅销品开发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取得供应商的支持,与有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的生产厂家合作,由超市根据日常经营中对顾客购买商品信息的分析了解及顾客需求期望的预测,为生产厂家提供畅销品开发所需的产品信息,让供货商负责产品的开发、质量的保证及生产成本的控制。在畅销品的开发上连锁超市与有潜力的供应商一起成长,使畅销商品既为供货商提供合理的生产利润,也为超市带来较大的经营利润,并逐步改变现有的连锁超市主要依赖于通道费用的赢利模式。连锁超市在畅销品的开发上,重点在于培育自己研究市场,把握消费者需求的能力,通过对商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形成适合目标市场需要的、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化商品组合,始终保持能充分显现企业经营竞争力的核心商品。我国的连锁超市目前普遍欠缺与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商品的长远目光,主要靠收取通道费用赚取利润的做法只能赢得一时利润,却很难获得长久的效益。因此,连锁超市要扮演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角色,与供应商结成策略联盟,整合优化供应链,实现对供应链的掌控。连锁超市的供应链包括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两方面。外部供应链主要解决核心企业与其可依赖的固定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交易流程和业务信息管理。内部供应链,解决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下属门店、分公司、商之间的业务管理问题。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打造“采购竞争力”和“内部管理能力”,获取采购成本优势和降低运营成本的过程。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整体营销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知识的载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提升连锁超市整体营销能力的根本。对于连锁超市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依靠自己的员工和顾客,在管理与开发自己员工的同时,把顾客也作为自己的人力资源来管理。没有顾客,超市的成本将无法弥补,更谈不上利润;有了顾客,而没有能把商品推销给顾客的员工,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动作用,对超市整体营销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连锁超市应通过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来提升整体营销能力。

首先,建立有效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其次,建立务实的员工培训制度。我国的连锁超市中,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匮乏。因此,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对我国连锁超市而言,或许比其他投入显得更为重要。再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系统和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管理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能实现内外均衡。内部均衡是指内部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应与他们的工作业绩成比例,即内部公平;外部均衡是指员工的薪酬应与同地或同行业的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加快超市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在连锁规模扩大,市场范围广泛,采购的商品品种和数量众多,消费者会员日益增加,配送服务不断加强的前提下,管理技术的提升开始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内容。而管理技术的重点在于信息管理方面。我国的连锁超市通过引入大型计算机管理系统,来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调研、采购、订单、收货、库存、销售到回款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计算机控制,以实现少库存、快周转、高资金使用率的现代化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连锁超市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是pos(pointofsales)销售时点管理系统和各种数据库分析软件。pos系统的构成要件是商品条形码和电子收款机、扫描器、后台电脑和总部信息中心。通过建立pos系统使各店铺前台收款机与后台的pc机进行联网,并与总部信息中心的微机或小型机联网,总部对各店铺汇总上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根据不同内容分转到各专业子系统,最终为决策系统提供服务。

第二是eos(electronicorderingsystem)电子订货系统。eos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配合pos系统加以使用,可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利用eos系统,分店订货人员手持掌上型终端机,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绕卖场一周,边巡货边输入商品条码订货数量、品种等信息,巡视完毕信息也收集好了,然后将终端机接上数据机即可将资料传输至总部或厂商,订货业务就完成了,既简单又准确快捷。

连锁超市越过百货商店成为中国第一主流零售业态,标志中国超市时代的来临,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连锁超市都将成为赢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连锁超市本身只有积极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超越自己,超越竞争者,才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居长志,操阳.构筑连锁超市经营的“五链”基石.华东经济管理,2005

2.李勇,李业昆.人力资源管理与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商场现代化,2002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就业;高校毕业生

自从我国开始实行扩招政策起始,高校开始不断进行学生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以每年20%的速率不断递增,随着就业大军的涌入,中国的就业的增长率却持续走低,高校毕业生这一重要就业群体由此不断受到关注和重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能否在就业浪潮中展露锋芒,顺利实现就业,关键取就在于毕业生能否在就业市场上体现出应有的竞争力。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核心竞争力,也可以称为求职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来自于管理学。最早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管理学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他们认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在企业运营的内部,企业通过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特别是不断对各个资源和知识、技能进行协调。通过这一学说,各个领域开始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应用,包括教育领域也将核心竞争力这一个概念进行整合。在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核心竞争力则具体指的是高校学生通过在读期间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便成为自己的内在能力,由此不断地让自己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相应地价值和独特的唯一性,以至于自身不可替代和仿效从而成为用人单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在某个程度上讲,只有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提升,才能不断发挥出他们对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也能够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提供借鉴经验、奉献力量。

(一)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在当前社会中,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大学毕业生如何保障自身顺利实现就业,最重要同时也是也是最根本一点即为不断进行自身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能够让大学生不断增强竞争力和自身实力,在就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不断促进高校的就业工作

在高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中,搞笑的就业状况被列入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我们不仅仅要把工作局限在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更为关键的就是不断对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当前我国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举措。

(三)从长远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校中的毕业生具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较高饿学历水平,他们是就业群体中十分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往往具有高知识水平、强活动能力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政治层面,他们的就业现状也直接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当前社会中与人们关系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而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素质教育,突出特色教学

高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不能够忽略市场这一客观因素,根据市场进行调整,逐渐培养车适合市场所需的较强竞争力和高素质的毕业生。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选择时,必须根据社会对职位的需要为设置的依据,同时要有创新意识,能够看出市场的需求潜力。发现新的岗位对口专业,根据这些来进行高效专业的设置。同时,高校在教学方面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不能忽略了学科的实践性,力图培养出既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又有突出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二)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敬业精神以及相关业务素养的培养,教授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配以应有的心态和内在精神,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个人理想和职业理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为这些学生能够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以踏实能干、热爱职业的精神动力来支撑,并且能够将职业视为自己的终生的事业来追求。

(三)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水平

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想要能够加强核心竞争力,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够将就业指导这方面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说实在其实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具有复杂性的工作,其实牵涉到的范围也是相对比较广。如果是要具体一点上来讲述的话,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指导。

1.思想指导

就业所会涉及到的就是应届毕业生的思想观念,这是就业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的。首先来讲,就业是一种思想活动,这就需要要求学校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进行思想层面上的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们能够树立起来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在选择行业的时候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来实际选择,不要好高骛远,能够主动去适应国家以及社会的需要,工作无贵贱,不能够有嫌弃的思想。在工作的时候,要能够以事业为中心,并且能够勇于到生产、建设、服务这方面上的第一线去建功立业,帮助企业创造价值。

2.政策指导

毕业生毕业在即的时候,学校要能够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这方面的指导,将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所出台的、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原则以及新的政策等等告诉给毕业生们。同时,还要能够为应届毕业生们普及下,有关就业方面上的一些劳动法则、人事制度、医保等等这些方面的指导以及教育,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能够克服。

参考文献:

[1]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2]朱克勇,卢克祥.刍议可持续发展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效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0(6).

[3]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有国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赢得一席之地已经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其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自身的特点,即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核心竞争力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是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型企业可能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特点只是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性特点,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系统性。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是多个子系统综合而成的,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便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子系统。企业员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对象,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员工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包括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管理和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员工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因为任何知识都是通过学习而得,如果缺乏学习能力,员工的其他能力将得不到提升。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众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说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有原因的,具体如下:

第一,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来看。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聘用优秀人才、为员工开展各种培训以提升其综合素质、根据人的能力和性格将其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法,来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挖掘员工的潜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企业运营效率;

第二,从人力资源管理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影响来看。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的正确性、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生产工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人尽其才,并激励其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所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分析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

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而且这种资产是当代企业最看重的,现在招聘中经常会出现管理培训生岗位,这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种岗位,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可见,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力,但是劳动力是不同于其他三种要素的,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企业中占据着第一位。因为,任何生产资料、资金都是由人分配和使用的,任何技术都是人所具有的,离开了人力资源,其他三种要素将不能发挥任何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力资源,企业也将无法继续运营,所以,人力资源和企业是能动和被动的关系,人力资源的情况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过程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具体如下:第一,获得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技术,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去社会上招聘符合企业要求的优秀人才,包括学历、专业背景、经验等。或者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考察,从内部员工中提拔符合要求的人才。如果招聘困难或者内部缺乏,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使员工掌握相应的技术能力;第二,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这一阶段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协调各构成要素,使每个要素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需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实现人尽其用;第三,开发核心产品市场,核心产品是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拓宽核心产品市场、挖掘更多的核心产品用户,才能提高企业的实力。而开发核心产品市场,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合理安排人员。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企业不得不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否则将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将被无情的淘汰出局。所以,企业应该认真思考、分析如何有效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全面系统的开发人力资源,具体实施措施如下:首先,通过各种培训,使员工掌握扎实的技术知识、增强创新精神、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工作熟练度和精益化;其次,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这需要员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与工作相关的各种技能,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第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态度不端正、业绩不佳的员工给予批评和教育。另外,还应给员工提供尽量多的晋升机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小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2班)

参考文献: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企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3-0060—05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既有来自国内的竞争,也有来自国际上的竞争;既有同行之间的竞争,也有上下游企业的挤压;既有企业内部员工的离散心理造成的管理上的困难,也有顾客越来越挑剔造成的应对上的困难。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求得生存,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当前,很多企业和研究人员都认识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并且意识到要想获得全胜、持续发展就要抢占该行业或该领域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如何建设?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有什么关系?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竞争力?这一系列问题既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构成及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本属性,是企业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内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具体说,就是在一个企业在企业家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引领下,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由企业的物质文化层、企业的制度文化层、企业的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具体行为中。企业借助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和环境,这种氛围和环境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激发员工的士气、斗志和创造力,以共同信仰的力量推动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

传统文献认为,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1.推动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属于自己文化领域的战略规划的制定、完善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内涵,而这种文化内涵反过来又可以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维持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克服危机,度过难关,获得新生;2.协调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帮助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促使企业和社会和谐一致。企业可以通过文化建设,尽可能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公众的情绪,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需要,跟上社会整体的变化步伐,弥补企业和社会之间出现的裂痕;3.凝聚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具有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这三种作用共同结果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4.教育作用。企业将企业文化的各种精神内涵、价值观念传递给成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现一种教育作用。好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成员的精神修养和道德素质,改善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核心能力,也称核心竞争力,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汉默尔(HamelGar—y)最先提出。他们把“核心能力”理解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是使公司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强调企业的内部因素比企业的外部条件更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有价值的、稀缺的、模仿成本高的资源,组织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知识的积累与创新,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基础(许树辉,2006)。

这种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挖掘、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即企业挖掘和培育有价值、稀缺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独特性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不断创新和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将企业所拥有的独特性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系列产品链,实现企业顾客价值的增值和企业利润的递增,从整体上获得一种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或现成的认识。但是本文认为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它是一种精神,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柱;其二,它是一种物质,具有吸引顾客和打败的能力;其三,它是一种技术,一般不会被别人模仿;其四,它应该是一种手段,不仅能把企业内部员工笼络在一起,而且能够将他们变为活力,激发出积极向前的冲动;其五,它应该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因为有时候它是凭借精神战胜对手,比如依靠毅力、积极的态度,甚至是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时候它又是通过物质的力量,比如资金、技术、规模、加工能力等等来战胜对手。因此,它的构成十分复杂。

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体现在:1.引领作用。一旦企业培育出核心竞争能力,它可以引领企业克服困难、战胜对手,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2.激励和激发作用。一旦企业有了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就会产生一种机制,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激发潜在力量处于良性循环状态。3.保障和支撑作用。如果企业有了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就会自动地寻找发展机会,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市场需要保持一致,保证企业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依靠。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企业管理和技术,而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杨辉,2008)。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从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中,不难会发现企业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外延均十分丰富,其作用更是涉及其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的定义。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同点

其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同属企业内部属性。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同属于企业内部特性,它依附企业的存在而存在,都属于企业自身的本质的组成部分。

其二,二者有很多作用是相同的,或相互包容的。比如二者都对企业具有推动促进作用、协调作用、凝聚作用、教育作用、引领作用、激励和激发作用、保障和支撑作用。只不过是这些作用发挥的程度有量上或者质上的区别。

(二)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点

企业文化是单纯精神性的东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双面性。企业文化可以是中性文化,也就是说只要是企业就会有一定的文化,不论其价值观是否符合主流文化,总之它都会有自己的一种理解和见解。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一般企业都没有。它是企业理念和技术、管理等等的升华,只有那些生产、技术、管理等等都达到一定水平才会出现,或者是经过企业专门的培养和建设才会出现,它具有物化能力。

(三)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核心竞争力是目的,文化是手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任何企业都在寻求、培育和建设核心竞争力,因此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建设的目标。而建设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组织学习和模仿,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必须通过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些又都必须以企业文化进行建设,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一种手段。

2核心竞争力和文化相互包容、相互促进

如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一样,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非常难以定义的概念。因为核心竞争力,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既不是纯粹的理念,也不是纯粹的技巧。这才导致了对其定义的模糊性。真正要把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分开也不容易,二者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所谓企业能战胜对手的能力,既不完全是物质,也不完全是精神,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毅力的外在物化表现。也就是企业能够将自己的经营理论、意识转化为生产能力的能力。这个定义有三层意思:

一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内在毅力。它就是一种文化。一个企业只有有强烈的求生意愿和强烈的发展意识,才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这里边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先进的理念、职工凝聚力。

二是外在物化的基础。也就说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设备。这排除很多空想家的梦想。

三是能够转化的能力。包括设备的掌握应用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这三者缺一不可。这种定义排除了几种可能:一是空有一腔先进的理念,但不能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一类企业;二是空有先进技术,但是没有先进理念掌控的一类企业;三是转化能力很强,但既没有先进的设备,也没有先进的理念的企业。当然战胜对手的不一定有核心竞争力,但有核心竞争力一定能够战胜对手。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一种企业文化演进或者升华,它源自于企业文化,而又高于企业。它深藏于企业文化之中,是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策略等等的综合体,是企业文化的凝练、提高或转化。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基础,是一个逻辑的递进关系,中间不存在跨越捷径。

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阶段和两次升华

鉴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认识,本文认为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经过以下三个步骤(或三个阶段)和两次升华。

(一)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阶段

1价值观认同阶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当今,中国企业价值观往往等同于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能否转变成企业统一的价值观,这需要重视以下两点:首先是领导人能否将自己的价值观推广出去,变成企业的价值观;其次是企业的文化宣传和教育能否将现有的企业价值观变成每个成员的价值观,能否在企业内部引起共鸣。这实际上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个阶段。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没有完成这一个阶段。

2心理归属阶段

心理学认为要使一个个体成为整体的一员,首先要从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指使某一个体对某一整体产生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恋,一旦产生了归属感就会使个体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融入到整体中去,并将该整体利益作为自己行事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一个集体中只有有了群体归属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集体。群体归属感是个体自觉地认同所属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的准则为准则,约束、规范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好恶,一致的行为的准则。群体的归属感,由于群体内聚力的高低不同,表现的程度也有所不同。群体内聚力越高,其成员的归属感也就越强烈,并以自己是这个群体的成员而感到深深的自豪。所以,先进群体成员的归属感比落后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要强烈的多(刘啸,2008)。

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那种被企业集体所需要、尊重的感觉会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当企业有困难时,有归属感的员工就会不离不弃、帮助企业共渡难关。相反,如果员工归属感欠缺,他们就不可能以团队工作为己任,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出来,甚至正常的工作也会出工不出力,同时为了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自身发展,员工就会出现流动,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归属感,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只有员工有了归属感,才会对企业产生高度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才会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表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这种信任和奉献不仅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且也会让所有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黯然失色(刘啸,2008)。

3谋求创新阶段

当一个员工完全认同了企业的价值观,并找到了归属感以后,他就会自觉地为集体寻求更好的出路,就会谋求新的发展。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原理,就是“木桶原理”。它给出了木桶盛水量由最短的那根木条决定。其实这与生物学中的限制性因素原理是相通的,只不过是表述上的不同而已。但这个原理揭示的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它既不是工作目标,也不是一种工作方法,它只是描述了一种现象而已。可事实上,学者研究经济学、研究企业目的不仅是要发现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找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学术界提出的“反木桶原理”。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反木桶原理的应用问题,它是要找出该企业的“最长端”,以此作为标准,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的创新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就是要对现有的潜力进行挖掘。应该说后者更为重要,也就是一般的创新,主要是对现有潜力的挖掘,取长补短。

(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两次升华

1第一次升华:从大众文化到企业文化

企业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习惯等等因素构成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在它的生存环境中有多种多样的文化,然而哪一种文化能上升成企业的文化又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生存理念的一种凝练和提高,也就是第一升华。

2第二次升华:从大众文化到企业文化

当企业文化形成后,并不能直接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是要经过融合形成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再升华,才能变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精神必须经过物化,也就是当这种精神变成不屈不挠的意志,才开始要寻找突破,才变成了核心竞争力。这是很艰难的一步,因为很多企业多形成了企业精神,但是没有升华,也就是缺了最关键的一步,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见图1)。

四、从企业文化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两个要点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都存在阶段性。任何一种超越或滞后都会给企业造成损失。目前比较流行的双因子理论对于这种阶段性的认识就是一种进步。认识到这种阶段对于构建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从企业文化培养核心竞争力要掌握两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