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6:41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1

一、首要教学原理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适应性分析

首要教学原理是梅里尔教授于2002年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在“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教学应该由不断重复的四阶段循环圈——“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等构成。

1.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使用首要教学原理的可行性。西方经济学是来源于现实的科学,它的很多经济理论和模型都和现实紧密相联。如当前国家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欧美对我国贸易政策的调整、日本财政赤字导致经济的动荡等。这些都为我们利用首要教学原理进行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时刻关注现实的经济事件,在讲到相应知识点时引入这些问题,在此指引下通过激活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并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首要教学原理是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多数学生对经济基础理论学习热情不高,这一方面跟课程本身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关。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相比,学生更偏爱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模式,首要教学原理正顺应了学生的这些需要。它具有学生参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显著特征,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从过去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首要教学原理通过发现问题,让学生参与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设计:以失业分类为例

1.聚焦解决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学生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上课之前提出讨论话题“你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哪些”?此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仅是初步和直观的,达不到系统、深刻的层面,抛出这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入本节内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激活原有知识。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并不一定相交于充分就业点,即使偶尔相交于充分就业点,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也会破坏这种均衡,即宏观经济经常会受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在讲授失业之前,可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激活原有知识。引入现实中失业的相关数据,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解释经济学中对失业的定义以及失业率的衡量,使学生从理论上有初步的把握。

3.展示论证新知。按失业的形成原因,经济学上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详细讲述这三者的含义、形成原因。此时可以采用举例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加深学生印象。涉及到相关知识点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如结构性失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技能与需求不匹配或居住地点的不恰当。可以举例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曾经造成大量的纺织工人失业,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生物科学、高级技工的缺口;居住地点不恰当主要是由于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造成。可以介绍中国户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现在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是否应该取消户籍制度、如何着手,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4.尝试应用练习。通过理论学习,再看上课之初提出的那个问题,使学生认识更加深刻。周期性失业是由整个的宏观经济大环境造成的,只能依靠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而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作为学生个人或者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引导学生再思考讨论可以有更系统和深入的答案。首先可将学生前面讨论提到的失业造成原因按照经济学上的分类进行整理归纳,随后可以分别针对学校和学生自己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学生感觉获益匪浅。

5.融会贯通。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有了这些理论知识,学生会自觉将其应用到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减少将来发生失业的可能性。如会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多搜集一些就业信息,以减少摩擦性失业的发生。在学习中,会注意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多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或执业资格考试;同时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锻炼自己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减少结构性失业的发生。这样就实现了我们的学习目的。

采用首要教学原理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是针对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方法体系。按照首要教学原理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润英.首要教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刘凡齐.高校经济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4).

[4]任少军.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2).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22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2

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生搬硬套”。中国古语讲,“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是有条件的,如果不顾客观实际将其普遍化和绝对化,难免会导致理论指导和实践成效上的偏差。以个人主义为基本理论倾向的西方经济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休戚相关。它以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适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体制和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等等,都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比如,长期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重视对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在研究中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推导,但这些模型大多是建立在假定前提基础上的,与我国的现实相差甚远。如果不顾我国的具体国情而拿来指导我国实践,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现实中有些人明知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并不适用,却硬要生搬硬套,这只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总之,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经过认真分析,科学地予以辨析、选择、改造和利用。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根本社会制度与具体运行机制的关系,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不可“本末倒置”。由于根本社会制度的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是对等的关系,社会主义是基础、是主体,市场经济是手段、是工具。市场经济在西方国家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在我国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只能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和需要,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将那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介绍进来,而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

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其自身的明显缺陷,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饥不择食”。富裕之邦,并非就是真理之地。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这并不等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应灵药。须知,西方经济学是以维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为根本着眼点的,其研究视角无不是面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实际的。毫无疑问,仅仅是这种特定时空背景的限制,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更不用说其中为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始终存在的理论盲点甚至误区了。比较典型的是,新古典主义学派在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时,忽视了实践中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市场失灵”,常常使经济运行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西方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往往视农业为不发达经济部门,忽视了农业中非农业部门的存在,忽视了农业通过自身的改造发展起来的现实可能;在西方经济学中还形成了诸多流派,不同流派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相互之间壁垒森严,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忽视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等等。西方经济学理论自身存在的这些缺陷和不足,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不能“饥不择食”,不分优劣正谬照单全收;更不能盲目崇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缺陷和不足也看成金科玉律。事实上,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经典作家没有论及,前人没有实践过,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更不可能找到答案。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善于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筛选。

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邯郸学步”。经济活动不能离开特定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而孤立存在。事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经济自身的因素,同时也取决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哲学传统。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应当立足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的丰厚基础,努力做到“洋”为“中”用,综合创新。反观现实,发人深思的是,一些人对西方经济理论盲目崇拜,醉心于引进西方经济学而又“食洋不化”,结果将一些本来易懂的概念说得花里胡哨,将一些原本比较明了的问题阐述得艰深玄奥,到头来,不仅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而迷失了自己。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马克思

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讨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位置、功能的文章很多,其中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分析这些不同看法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基础在变,而且变得相当快。另一方面,虽然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在变,但变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就出现了差距和矛盾,自然就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怎样看待西方经济学

(一)现在大家讲的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虽然有继承关系,但内容却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只是为资产阶级私有制辩护的庸俗经济学。然而,在西方经济学里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是毋须讨论的既定前提,尽管这种观点存在着问题,但在他们现在的书中所研究的重点早已不是这个问题了。西方经济学现在也讲“制度”,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制度,而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机制体系,即西方经济学认为的最有效的经济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这里讲的制度已具有了另外一种涵义。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其侧重用交易费用的观点分析问题,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研究的一个补充。

(二)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田国强在2005年《经济研究》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作用(事实上,二战后西方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利用过西方经济思想,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思想等)。由于我们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已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也可有分析地利用西方经济学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方法。事实上,我国在很多方面(主要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方面)已经有分析地加以利用了。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划分方法,把经济问题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宏观方面,我们也在利用西方惯用的调控手段,尽管在调控的具体措施方面有所差别,但基本方法大体类似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另外,中国不少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都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说明西方经济学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有人就说西方经济学比较具体实用,不是脱离现实讲空道理。为此,我们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敢于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三)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而应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目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传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但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中青年似乎更热衷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体系。现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中国真正懂得政治经济学又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太少,评论起来往往不是偏于这一方,就是偏于那一方,很少能做出全面中肯的科学评价,有时甚至还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如,有人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对对立起来加以批判,这显然有些过于偏执。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中确有某些对立的成分,但由于它们研究资本主义是从不同侧面(前者是从资本主义资源配置,后者是从经济利益关系)研究的,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认真抓好对这两门科学的研究,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它们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或部分是真理,就没有必要害怕它,而且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一)首先要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前,在实践中究竟应怎样理解及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精神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运用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曾提出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往往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但现在仍然可指导我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但需要用新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它。否则,只是干巴巴地把原有几条结论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很难真正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过去阶级矛盾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很强调阶级斗争。然而,今天在对立阶级已基本消灭的情况下,如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恐怕就脱离实际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在体制和政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但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时指出,在马克思时代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既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当然也不可能撰写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建立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由原苏联一批院士编写开始的。然而,由于它没有、事实也不可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因此,此书出版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我国是从学习原苏联开始学习社会主义的,受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非常深,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编写包括以中国经验为主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完全摆脱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逐步对原苏联教科书影响的内容和框架有所突破,但很难说现在编写的教科书已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现在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应把上述这两部分区分开看待。不能一说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认定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

2.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有马克思的原创著作存在,人们一般不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产生歧义,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马克思在英国生活时的那些情况和特点,阶级矛盾也并不像《资本论》中描写的那样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出现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描写的那样奄奄一息状态。马克思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终将引发社会革命的论述是科学的,同时他也察觉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调节和缓解矛盾的内在机制。然而,他来不及就这些新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原来有些结论就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求实的研究精神,我们不应戴上先入为主的眼镜,而要认真地、也实事求是地揭示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找出它在将来必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趋势。要避免不顾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得出的某个或某几个结论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头上。

3.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著作很难说哪一本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有很多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某些马克思主义因素或马克思主义科学成份,但作为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也不可能是完全符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神的。理由是直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出现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至于西北欧一些被认为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种种原因看法分歧很大,这里暂搁置不论)。理论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当现实生活本身还没发展到成熟或定型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出现一本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呢?可见,硬要拿出一本科学地反映成熟社会主义本质的著作来,这种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超前。即使马克思生活在现在,恐怕也难于满足这种要求。客观存在决定人们思想意识,人们是无法改变这条规律的。现在有些人企图把西方经济学引进来,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合并起来,先讲商品、货币、资本,再分别讲两种制度本身,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出新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试图把二者合成一体,自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现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如西方经济学受学生欢迎有多种原因,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较为现实的办法是仍要遵循过去传统的理解,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已基本消灭了敌对阶级,似乎已不再需要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了,但社会上的体脑差别、城乡及工农的差别却依然存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也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这种差别不仅反映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上。对此如果认识清楚、处理得当就会给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反之,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着眼点放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4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50(2012)01009805

一、引言

老一辈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2005年曾撰文指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日益上升,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削弱,边缘化的状况令人担忧[1]。在这之后,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迅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现实中,刘老担心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在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均是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改革开放前政治经济学“一枝独秀”,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平分秋色”,到本世纪初,政治经济学已“黯然失色”。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刘老所说的教育方针、教师和领导权问题外,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冲突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课程设置上,财经类高校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开设政治经济学,而在接下来的两个学期则先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从以前被批判的对象变为正面讲授的必修课,这种“华丽转身”埋下了两门课程教学冲突的种子,让政治经济学“元气大伤”,也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2]。

两门课程中会分析相同的经济现象,也会出现相同的概念,但是概念的内涵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或矛盾。第一学期政治经济学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往往在第二学期学习微观经济学后发现,自己原有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不断地被微观经济学“侵蚀”,知识体系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对于政治经济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未必能想到对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比较,没有内心的疑惑,但是在他们的知识模块中,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一块,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另外一块,两套自成体系的理论“互不干涉”,远远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学生之中,甚至也存在于讲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师之中。因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两门课程中“矛盾”的教学内容,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改变学生“一团糨糊”或“两块铁板”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两门课程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对两门课程中“冲突”教学内容的系统梳理

(一)研究对象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4]比较而言,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源都是由一定社会集团或阶级所占有的,这种占有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关系(即生产关系),才能更好地配置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而西方经济学并不深入地研究生产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它同样拥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系统的经济理论。

(二)价值价格理论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西方经济学则认为,价值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效用,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是由消费的最后一个商品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决定的,但是,同样的消费者消费不同的商品数量,边际效用会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马歇尔创立了供求价格理论,根据供给、需求及各自的弹性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认为供求双方相互作用达到均衡则形成均衡价格。瓦尔拉斯又在马歇尔局部均衡的基础上开创了一般均衡价格理论,通过阿罗和德布鲁严格的数学逻辑,完成了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构造。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阐释所有要素和商品的价格是怎么达到一般均衡的,而政治经济学除了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动以外,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价格变化的基准。

(三)分配理论和对核心概念理解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建筑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分配的价值是工人的活劳动创造出来的新价值,这部分新价值在劳动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有着极强的利益冲突。西方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就是其要素价格理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个要素,按照它们提供给市场的数量和各自价格的乘积分别获得报酬,在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下,每种要素获得的报酬都刚好等于该种要素对于产出的贡献。

另外,两门课程中涉及的分配的核心概念,内涵也大相径庭。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报酬,而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西方经济学认为工资是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报酬,政治经济学则认为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而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总之,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以边际生产力和均衡分析为主线,充满了利益的和谐;政治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以价值和剩余价值分析为主线,充满了利益冲突。

(四)失业和危机理论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中的失业是与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密切相关的,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随的,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是制度性的,它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必然是对抗的,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危机的爆发就是这种对抗性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和经济周期理论,极少从制度层面去发掘原因,而是寻找了很多非制度的原因。理论本身丰富多样。一般认为,失业有总需求不足型失业、经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自然失业,对于其中最为重要的需求不足型失业,西方经济学主要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入手分析,但是未触及收入分配等更为本质性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周期理论也是如此,仅仅从货币冲击、投资冲击、消费不足以及技术冲击的外生视角来观察,从未考虑经济危机的制度内生性原因。

三、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教学内容冲突的根本原因,深刻把握问题的本质

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冲突的根源在于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冲突,而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冲突又植根于它们截然不同的历史观、产生背景和研究目的。厘清两门学科不同的历史观、产生背景和研究目的,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教学内容冲突的原因,对掌握教学内容也会更为有利。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门学科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将社会发展看作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永恒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终究会被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所代替。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将制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命运。而西方经济学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做永恒的,因而它不关注制度的研究,而是在既定的制度条件下研究资源配置及其运行规律。两种不同的哲学历史观是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冲突”的深层次根源。正是哲学历史观的分野决定了两门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价值与分配理论以及对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看法。

(二)引导学生从两门学科产生的背景与研究目的来看待教学内容的“冲突”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在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为革命的经济学是有道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阶级矛盾,阐明它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必然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关注阶级矛盾,而工资和利润的矛盾是阶级矛盾的经济根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在不遗余力地揭示利益冲突,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工资和利润都是雇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工资和利润之间此消彼长。他还从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形态来看待各种资本获得的利润以及利息、股息和地租,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本质。他的资本积累、失业和经济危机理论也都是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来印证其必然走向灭亡趋势的判断。总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价值理论、分配理论以及失业和危机理论无一例外地都是服务于它的研究目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西方经济学则完全不一样。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为了适应西方国家富国裕民的目标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让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权,这样的制度无疑对于他们是再合理不过的了,因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经济学提倡经济发展和经济和谐,反对揭示利益矛盾和阶级冲突,为现行制度的合理性辩护,为完善它出谋划策。这样的研究目标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可能是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再去揭示利益冲突和矛盾,而是要在制度合理的前提下研究资源配置,发展生产力,以进一步维持资本主义秩序,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着重关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另外,为了说明现行制度的合理性,西方经济学更加关注各个阶级的和谐,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就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和产品分配净尽定理强调,各种要素按照自己的边际生产力参与分配,各得其所,没有剥削,没有冲突,资本主义制度是和谐的。至于说失业和危机,西方经济学也大都认为是由外生冲击造成的,与制度没关系,制度是合理的。

四、正确引导学生理顺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对于同样的经济现象,两门课程提出不同的经济解释,给学生带了一些困扰。从学生的提问来看,他们希望得到一个个标准答案:研究对象到底是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价值理论到底是劳动价值论还是均衡价格论,等等。学生提问的背后其实是把两门课程对立起来的,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非此即彼。虽然笔者在上文中系统梳理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相冲突的教学内容,但实际上两门课程只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经济问题,它们不是一种竞争替代和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理顺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以期达到两门课程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纠正偏见,端正学习态度

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不佳有多方面原因,除了与西方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冲突外,还由于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存在误解,认为它是政治课,因而提不起精神,缺乏热情。政治经济学的商品货币理论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只是那时学习得不够深入和系统,因为当时它是以政治课的面目出现的,所以使很多学生以为大学里的政治经济学是思想政治课,加之研究生考试的政治理论课中就包括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样就更使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属性产生错误认识。教师要通过教学和宣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科性质,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政治经济学学科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法国重商主义代表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及政治经济学,目的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涉及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之后,政治经济学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因而,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学,也不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而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教师要纠正学生只有西方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经济学的观念,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这棵大树”分出的“两个枝干”;要纠正学生“政治经济学政治性强、没什么用”而西方经济学很实用的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学学科的阶级性,提高辨识能力

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需要向学生澄清,以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阶级性和科学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多数学生喜欢西方经济学甚于政治经济学。学生有学习兴趣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教学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该学科的阶级性和辩护性,否则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制造混乱。

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鲜有例外[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就公开表示:“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6]马克思曾经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7]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会因为其阶级性而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不要全盘接受,而要批判性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谨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捍卫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反映底层百姓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渴望,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而西方经济学则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所有者的既得利益服务。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门学科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既应学好、学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学懂并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对两门课程应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凡是西方经济学家看到的人与物的关系,政治经济学都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经济活动一方面是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交往活动。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让我们要兼收并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长处,不可偏废。

另外,西方经济学强调通过数理逻辑演绎、计量实证方法对各种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偏重于定量分析,这样能让学生在定量分析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学生很容易理解,因而在心理上会偏向西方经济学。但是教师同时也要有效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政治经济学强调的定性分析方法同样重要。定性分析方法中的科学抽象法指出,在进行理论发现时,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一步步上升到本质;在进行理论叙述时,又强调从抽象到具体,从最抽象的理论逐步还原到现实中。这种训练对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定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我们在具体研究经济问题时,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五、提高两门课程教学效果,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活动中要同时提高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避免此消彼长,做到相得益彰,这便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要同时熟悉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两门课程间的学术交流

政治经济学教师要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同样西方经济学教师要对政治经济学内容有所研究,后者特别重要。高校中的某些海归教师,没有研究甚至都没有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就走上了讲台,他们讲授西方经济学时,极少有批判性的评论,对两门课程的冲突内容,往往刻意回避或者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这对两门课程特别是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因而,加强西方经济学一线教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素养特别重要。

同时,两门课程的教师要破除观念鸿沟,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互相听课、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一切可能的方式加强联系,以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内容的学术质量。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或者对对方课程不了解,或者是为了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经常贬低对方课程。有的政治经济学教师批评西方经济学肤浅、庸俗,也有的西方经济学教师说政治经济学过时、说教,这些言论都不利于同时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两个学科的学者和教师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若涉及对方学科的内容,任课教师应能以客观、科学、谨慎的态度作出点评。

(二)提倡比较教学法,在比较教学中让两门课程相得益彰

为了解决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此消彼长的问题,笔者提倡教师运用比较教学法,就是在讲授其中一门课程时穿插另一门课程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进行比较,说明所讲理论或方法的优势和缺陷,这样有助于化解矛盾、澄清问题、深化认识,达到在比较中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尤其要避免教学中“述而不评”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特别是原版教材总是把西方经济学原理当作科学真理来传授,初学的学生很容易被它所迷惑,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进行比较述评。述评需要一定的时间,动员学生讨论所需的课时更多,如果课时允许的话,财经类院校完全可以单独开设一门比较经济学课程,系统讲授两门课程的异同,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真正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5

[关键词]双语教学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该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批归国学者自西方引入,因此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很强的必要性。以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让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教育的接轨。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未能加以区别,实行统一教学,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时盲目追求英语的使用比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中没有根据本课程特征和双语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未根据双语教学难度大,课时紧的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与同仁共飨。

一、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仍然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外语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要处处根据这个目标调整各项教学安排,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状况,盲目强调英文使用比例,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舍本逐末。

二、合理设置课程

由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先从选修课开始。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了鼓励学生们参加双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给予学分上的倾斜等。使学生们的双语课学习自觉自愿,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三、精选教材

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选择面极宽。考虑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含有经济学模型和微积分计算,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也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加强理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萨缪尔森著的西方经济学,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我们同时推荐国内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可以与萨缪尔森教材很好地对照学习。

四、合理分配中英文ppt的比例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以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ppt以英文为主,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授课学生,便于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本科阶段经济学知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前沿理论。根据教学要求,三部分内容在课时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上应有明显差异。

基本原理是经济学课程的基石,也是本科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学模型、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占据全部教学的70%~80%,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们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由于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图形,因此适宜制作成中英文对照ppt,便于学生们对照理解,授课时英文的比例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少及多逐渐增加,开始时约为30%~50%,如果学生们反馈接受良好,则继续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并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并对其单独辅导,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基本理论的扩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难度,尽量使用英文讲授,难点部分则配合中文ppt,用中文再讲授一遍。

六、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积极开展讨论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如:机票的不同折扣,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七、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再设计结构,组织语言,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2]周华:经济学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学术探讨,2003,(3)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6

一、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假设

“理性人”和“资源稀缺”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两个假设,其中“理性人”这项假设始终贯穿于整个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这项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此以后的诸多的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这项假设之上的。所谓的“理性人”所指的理性主要指的是利于自己的动机,期望能够通过小的代价去换取高额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家们眼中,对理性人的假设就成为了“最大化原则的前提”。这是在“经济人”假设和“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一代代经济学家逐步搭建起了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公理化的经济学体系,从而让经济学理论成为了一门严密的分析科学,能够在这门科学中进行总结和归纳。从经济学发展到新的古典经济学派,过程中建立起了其结构上的接近“完美”的经济模型,进而逐渐成为主流方法论,毫无疑问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也就自然成为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借鉴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发展中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但吸收了其他相似学科甚至还吸收了许多对立学科的有益的部分,从而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是长期以来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人类学术的重要成果,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一道构成了世界经济学的重要流派,是在人类长期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发展起来的理论结晶。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历史联系与相关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产生背景和研究对象上与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是建立在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以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比利时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的经济发展现象为现实依据,探索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则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和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稀缺资源配置为中心研究对象,主要对“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等问题就行研究。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以西方国家在现代资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各种现象为主要依据,吸收了其它各种经济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优秀成果,具有较为繁多和复杂的发展背景和丰富的研究内容。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相互借鉴的演化趋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不断吸收其它经济学理论的新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结构和体系的完善,同时也为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经济现象做出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解释。西方经济学更多的把关注焦点放在了全球经济发展、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现象上,并不断对其经济体系和理论视野进行扩大,吸取更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完善和丰富自身结构,使其能够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各种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借鉴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各项优秀成果,不断完善自身结构的科学性。

三、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新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形态,是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政治经济学的演进既有理论创新上的建树,也有学科建设上的成就。这里的“学科”指的是由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学科建设”的内涵,就在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完整把握和科学运用,体现于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演进;“理论创新”的意蕴,则在于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支撑,密切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实际,提升理论的新视界、丰富理论的新内容、提出理论的新概括、实现理论的新突破,进而为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境界。新政治经济学之“新”,最显著的就在于理论创新中国话语的形成及其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从中国话语的视角,科学把握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理解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方面。

(一)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和新政治经济学发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当代诠释,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形成的起点,也是新政治经济学的新标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的基础。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终所要完成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要的实现需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上面。”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回望时,邓小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规定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也提出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是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接续,拓展了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构成新政治经济学发凡的这些基本理论,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中国话语为理论基础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国话语,也是新的政治经济学科建设的新起点,也是新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7

我们认为,说“发展经济学死亡了”未免是言过其实,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仍然是经济学中没有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但是说“发展经济学失败了”则是有根有据的,因为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发展经济学家指出的道路和模式发展经济,结果大多失败了,而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却又不是按照发展经济学家开出的处方根治贫困病的。虽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也提出过一些原创性的理论和有用的政策建议,但是从整体上看,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现实之间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关系,发展经济学甚至阻碍或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家V.n.巴拉舒伯拉曼雅姆(V.n.Balasubramanyam)和桑加亚·拉尔(Sanjaya  Lall)在90年代初承认:“发展经济学这个分支并没有成功地消灭落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学科它失败了,而且,由于它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伤害大于好处,所以它的灭亡是受到欢迎的。”[1](p2)桑加亚·拉尔甚至断言:“发展经济学的死亡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和经济都正常发展。”[1](p12)

现在的问题是,发展经济学本身发展了五十多年,为什么它会失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在对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反思。我们认为,发展经济学的失败,其原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寻找。

  一、发展经济学兴起的背景和动机

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被马克思称作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的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就讨论了经济(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问题,生活在18世纪的斯密把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快慢的原因归结为分工的发展程度和资本积累的多寡。古典经济学家都力图寻找经济增长的根源,分析经济变革的长期过程。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兴趣一直持续到约翰·穆勒。此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把边际分析引入了经济学,经济学家们的兴趣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和交换理论,静态经济学支配着西方主流经济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长期慢性萧条和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凯恩斯对资本主义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停滞可能性的分析。从1848年约翰·穆勒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问题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差不多被冷落了10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才重新成为西方经济学讨论的主题。

当然,古典经济学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对象、动机和目的的关注是不同的。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问题。因为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年轻的正在成长的经济,是一种“发展中的”经济,古典经济学家力图找到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一条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通过加快经济增长来确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上彻底战胜封建主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的是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简单地说,古典经济学家当时关注的是其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的是他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学家热中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他们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发展和富裕之路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来考察发展经济学兴起的背景和动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本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但是,与帝国主义列强的愿望相反,这场战争却敲响了殖民主义的丧钟,殖民制度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土崩瓦解,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获得民族独立。在国家独立以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和政治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落后,如何进行改革和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那么,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呢?这就需要从经济理论上做出回答,需要经济学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选择。但是,当时在这些国家盛行的是殖民经济学。这种经济学是一种为殖民制度辩护和服务的理论,它力图开脱殖民体系对不发达经济所承担的责任,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和贫困归咎于热带气候条件、人口压力、资源匮乏或劳动者懒惰。显然,这种殖民经济学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从当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大大缩小了帝国主义的地盘和势力范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场所、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大大萎缩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新独立的国家追随苏联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反资本主义的阵营正在扩大。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需要把这些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纳入自己的“规划”。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计划和投资项目,而发展经济学则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经济理论“援助”。

从表面上看,发展经济学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发达国家的需要的一种混合产物。但问题是,这种发展经济学最初是由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的,因此,这就使人们有理由怀疑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带有发达国家的某种目的,寄托着发达国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某种愿望。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杰拉尔德·m·迈耶(Gerald  m.meier)在回顾发展经济学兴起的原因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之所以受到激励去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有的是因为他们先前的学术兴趣,有的是因为有过在过去相关决策活动中的经历,有的是发自理想主义,有的是因为有基本的好奇心”。[2](序言,p24)我们认为,如果说这种说法还可以用来描述单个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动机的话,那么这种说法则不能用来说明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动机和目的。事实上,迈耶的另一个说法倒是透露了发展经济学产生的真实动机和目的。他认为: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看来,昔日的殖民地如果没有一点社会进步,就可能陷入共产主义统治的危险,从而投资机会和进入市场与原料来源地的机会将消失。还有,战后的宣传强化了平均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趋势。由于这些,50年代初期出现了从富国得到大规模财政和技术援助的政治基础。欧洲和北美的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改变分析‘不发展’问题的工具。所以,发展经济学的家谱读起来就是‘出自政治权术的殖民经济学’”。[2](p6)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先驱人物之一,他从1957年开始对亚洲一些国家(主要是南亚国家)的贫困和不发达问题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是他于1968年出版的3卷本的《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1971年出版了1卷本的缩写本)。根据缪尔达尔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对欠发达国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是来自西方富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他们是用静态的语言来描述尔发达国家的人民赖以生活、工作和生存的制度结构和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对欠发达国家进行研究的主角让位给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研究欠发达、发展和制定发展计划的各种动态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方学者研究工作的转向呢?缪尔达尔认为,这不是社会科学自动和自发发展的结果,而是巨大的政治变化的结果。具体说来,缪尔达尔把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随着殖民制度结构的迅速瓦解而来的是欠发达国家本身渴望发展……那些出于自身利益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人们渴望发展……在冷战中达到白热化程度的国际对抗关系已经使得欠发达国家的命运成为发达国家对外政策所关注的问题。”[3](p3-4)缪尔达尔进一步认为,其中第三个原因是发展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就有关西方国家、它们的学者和学术机构来说,显然上面所说的第三个原因是引起他们对欠发达国家问题感兴趣的最重要的原因。”[3](p4)

缪尔达尔认为,西方学者之所以把研究重点转向欠发达国家的贫困和发展问题,是由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殖民制度的崩溃,独立的国家取代了殖民地;这些新独立的国家要求通过发展来摆脱贫困和停滞;苏联政权日益强大;共产党政权控制下的领土和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以及接踵而来的冷战。因此,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另一方的国际对抗关系中,争取到欠发达国家或至少让这些国家保持中立,对西方国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些欠发达国家“改革的效果、速度甚至改革的方向对彼此对立的霸权集团来说都具有政治上的重要性”。[3](p5)正是在这种重大利害关系的驱使下,西方各国政府、组织和资助研究的机构以及社会舆论都迫切要求研究欠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对西方国家来说,这些问题具有越来越大的政治重要性,所以,吵吵闹闹地要求研究这些问题是完全有道理的。”[3](p6)这就使得对欠发达国家的研究含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现在对欠发达国家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经常是出于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的一时的和狭隘的政治利益或战略利益,而不是为了普遍和永恒的价值……各种各样的研究现在都按照这些研究对美国或西方国家的‘安全’做出的贡献来进行评判。”[3](p6)由于这个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就需要戴上有色眼镜或过滤镜来看待和研究欠发达国家的贫困问题,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就难免带有某种偏向。缪尔达尔客观地指出:“在对穷国进行经济研究方面存在偏向的主要根源是多数研究力图按照西方的政治和军事利益的观点——把穷国从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来看待穷国的内部问题。”[3](p6)

  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在发展中国家没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成熟的经济学。客观的情况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可能产生出发达的经济学。另一方面,那些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分析的人大多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通过引进概念、推导原理和提出发展模式创建了发展经济学。而他们所使用的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不是来自凯恩斯经济学,就是来自新古典经济学。

虽然在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也发表了一些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观点,加中心—论、依附理论、强调刚性结构的非均衡论等,但从整体上看,主宰发展经济学的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认为,发展经济学家不过是运用贸易工具分析发展中国家问题的主流经济学家而已。”[1](p2)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70年代和80年代为第二阶段,90年代以来为第三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主导发展经济学的有三种理论:唯资本理论、唯工业化理论和唯计划化理论。唯资本理论强调启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增加资本积累,唯工业化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走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唯计划化理论倡导通过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发展计划来战胜贫困。这三种理论的典型代表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和刘易斯的经济计划化原理等。除了唯计划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苏联计划化经验的影响以外,这三种理论都来源于当时已经成为正统西方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经济学是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长期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而提出来的。虽然战后新独立的欠发达国家也存在大量的失业,但这种失业主要是这些国家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严重不发达的结果,这与英美等国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尽管如此,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还是用凯恩斯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正如迈耶在20世纪80年代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进行反思时所指出的:“虽然凯恩斯式的失业被否定了,但是50年代经济发展研究的其他主题,如强调资本职累、工业化和计划工作,都可以追溯出凯恩斯主义的背景。”[2](p15)

由于照搬凯恩斯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些经济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必然是纷纷碰壁。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经济学又回归到新古典主义的传统上:批评计划化,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消除价格扭曲,实行经济自由化;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重视国际贸易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如迈耶指出的:“发展经济学内容最大的变革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生的——这20年的特点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复活。”在这个阶段,发展经济学家们的主流观点是,“一个穷国之所以穷,现在被认为是起因于政策不适当,好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是好的”。[4]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科斯、诺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布坎南、塔洛克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了越来越大的声势,成为新的、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潮。发展经济学家们似乎从这些经济学思潮中找到了新的分析工具。于是,9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文献中有了制度分析、交易费用分析、产权理论、寻租理论、国家理论等内容。

我们看到,发展经济学从它一开始产生就是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和研究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用西方经济学的工具来研究贫困和发展问题可以说是发展经济学的一种研究传统。发展经济学家们之所以长期坚持这种研究传统,实际上是认为西方经济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分析工具和一般命题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正如缪尔达尔在他的名著《亚洲的戏剧》一书中所指出的:“(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更倾向于得出一般性的命题,然后假定这些命题对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文明都有效。”[3](p8)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经济学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带有发达国家的利益偏向,从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并且是用根据发达国家的国情和经验得出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由于这些原因,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在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建议时,很难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很难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很难看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因而很难看到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症结所在。研究者的立场错位,再加上把在发达国家产生、而在发达国家也不见得完全有效的经济学应用到经济条件、制度背景、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失败自然就不可避免了。有些有远见的发展经济学家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的早期就预见到了这个结局。缪尔达尔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经指出:“只要这些理论(西方经济理论——引者)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这种假定为普遍适用的理论可能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用这些理论来研究南亚欠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这些国家,后果就严重了。”[3](p8-9)缪尔达尔甚至还进一步认为,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基本概念也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基本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与发达的西方国家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不顾这种差别,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名词概念是有害的。他写到:“市场与价格、就业与失业、消费与储蓄、投资与产出这些‘经济学’术语是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用于分析西方世界可能有意义,并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欠发达国家这样做显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欠发达国家,人们不能进行这种抽象;实际的分析必须讨论态度和制度关系方面的问题,必须考虑非常低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发展后果。”[3](p9)

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和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毫无共同之处,说西方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完全无用,这种看法显然有些极端。我们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可能从一套完全不同的、全新的分析工具开始,不可能(也不能)抛开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有用的知识成果。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首先必须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必须从发展中国家的特有国情出发,找出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不同的假设,建立不同的制度关系和变量关系;最后对症下药,提出适合一个国家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我们认为,这种发展经济学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来创立,这些经济学家必须既精通西方经济学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又熟悉本国的国情和现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济学家研究发展问题的动机要和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相一致。

[收稿日期]  2002-04-10

【参考文献】

[1]  V.n.巴拉舒伯拉曼雅姆,桑加亚·拉尔主编.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C].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  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编.发展经济学的先驱[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8

1问题的提出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发展至今日,理论体系庞大,数学化程度高,理论较为抽象,学习难度较高。西方经济学因其工具优势,对于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也产生广泛的影响,以致于在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等其他非经济类专业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不过,对于非经济类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为了全面掌握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掌握经济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培养经济学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及其政治、社会背景(林素钢,2009)。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基本以经济学专业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并未体现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目标。因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我们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结合学生特点做出调整,本文结合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基于经济学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讲授、数学推导,称为“黑板上的经济学”,学生参与度有限,国内学者较早地开始反思和提出应从教学方法改革角度提升教学效果。周五七(2017)指出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比较实验式教学、慕课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研讨式等教学方法不同特点,分析了不同教学方法如何匹配经济学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周小寒(2018)从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提出应以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经济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经济学直觉思维。李力力(2018)指出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应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张武康、张美丽、李翼玮(2018)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同时围绕不同教学环节,设定过程评价体系,提升教学效果。经济类专业与非经济类专业在教学方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方鸿(2012)指出较多高校非经济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学生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适应非经济类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仍然非常缺乏,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还不相适应,需要加以改进。博昭、马蔚姝(2013)指出非经济类专业经济学课时设置不足,无法满足课程本身的目标要求,应降低课程难度,结合案例教学增强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力,提升教学效果。唐清萍(2019)认为宏观经济学作为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对于非西方经济学专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本土案例、时事,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课程强调三种表达方式:经济学表达方式、图形展示和数学推导,非经济类专业教学更应强调经济学思维训练和培养。现有对于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讲授方法的反思,如何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专业背景、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经济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理论演绎和推理,为后续经济类课程开设打下坚实基础。不过,作为非经济类专业,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政府各项经济政策内在机制及培养经济学思维逻辑。相应在非经济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更应注重理论分析和运用,同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3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经济学理论教学方法有三种:传统讲授式、案例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传统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灌输,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缺乏主动性,因西方经济学理论系统性强,较为抽象,讲授式教学应用较广。案例式教学不同于举例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结合经济现象,理清案例涉及主题,如何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分析。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事前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形成观点,通过教师引导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提高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研讨式教学比较适用特定专题,例如:面对经济减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学派分别如何看待,应采用什么样的政策工具。鼓励学生通过收集数据,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形成观点,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和现实问题分析能力。

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也应存在差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搭配,提升教学效果。价格理论部分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概念抽象、公式较多,学生学习难度较高,通常以讲授为主。不过,通过引入中国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案例,分析价格改革的难点和影响,结合中国经济转轨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行为差异。尤其是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等非经济学专业同学,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思考双轨制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政治条件,价格机制发挥效应的政治制约因素。在案例研讨的基础上,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价格理论的感性认识,提升教学效果。市场结构理论部分的讲授通常关注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在课堂讲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实案例进行研讨式教学,分析市场结构的动态演进及其市场行为。例如,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中国家电市场发展史,分析家电企业在初始的群雄混战阶段企业行为,进而分析如何形成了当前家电市场寡头市场结构;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进而推测未来汽车市场的企业结构演变趋势。一般均衡及市场失灵部分,在分析一般均衡实现的假定条件基础上,引入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分析。讲授通过引入政府有形之手的理论依据。可以结合现实案例教学,分析外部性的治理措施,尤其对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等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可结合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思考政府的经济行为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结合案例分析中国土地市场改革发展史,土地产权明晰、土地交易、转让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同时,收集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发展之间关系,探讨现有土地制度的利弊得失和进一步改革方向。

经济增长理论部分,在通常的理论模型讲授基础上,可以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例如,可以收集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料,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引进外资、人力资本积累、人口红利、技术进步、官员行为、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现阶段,如何促进创新、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增长和转型,尤其是结合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背景,探讨如何改善营商环境,提升经济竞争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工具iS-Lm模型部分,通过理论讲授iS-Lm模型的推导过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可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在不同的经济情景下,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实现短期宏观均衡。同时,在讲授开放经济下短期均衡模型之后,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如何协调配合,实现政策的优先目标。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在讲授菲利普斯曲线及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可结合案例,分析短期和长期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例如:收集中国近代史上通货膨胀数据、当前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国家通货膨胀数据,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通货膨胀内涵、特征、根源及治理。在讲授经济周期几种主要理论(奥地利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理论基础上,理解经济波动的来源,分析几个学派的共同目标:降低经济波动、低通胀、高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同时指出对于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几个理论存在显着差异。结合中国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时,出台的4万亿刺激政策,收集相关数据,专题研讨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及其政策应对,深刻理解相关理论机制。

4完善考核机制

因为非经济类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多运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现有的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将不适用,应更加注重学生过程考核,大幅提升平时成绩比重,调动学生投身案例教学和专题研讨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在期末考试内容上,在考核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加大考核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考核,提高相应主观题目的分值,同时结合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特征,安排与相关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性分析题,提升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非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也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任课教师已转变为课堂组织者,案例教学有其特定程序,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这方面教学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林素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64-66.

[2]博昭、马蔚姝.论高校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难度的把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9

关键词:西方财政学;财政学理论;理论基础

abstract:Since1892Bastable(Bastable,CF)publishedinthe"publicfinance",morethan100years,westernFinancehasdeveloped,buttheirtheoryonthebasisoftheproblemistherearealwaysdifferences.thisarticle,fromthefinancepointofviewbelongstothefundamentaleconomics,butcontainsacertaindegreeofpoliticalscience,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ofcross-disciplinary;thefinancialactivitiesofmajorandfundamentalisthemicro-economicactivities,butalsoincludesderivativemacro-economiccontent.

Keywords:westernfinance;financialtheory;theoreticalbasis

财政学仅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

最初的专著性西方财政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的,巴斯塔布尔指出,“从最初意义上看,财政科学是经济研究的产物。”(注:Bastable,C.F.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1892,p7.)汉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财政学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标题就是“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尽管作者接着于下一节“公共财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也指出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历史学的密切关系,(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关于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观点。

与这种经济学观相反,西方财政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观。道尔顿(Dalton,H.)1922年的《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第一句就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3.)不过,由于英美早期财政思想传统的影响,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认为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张随着社会抉择理论从60年代开始逐步被纳入西方财政学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抉择论从威克塞尔开始,就是主张政治程序进入财政分析视野的。为此,作为社会抉择学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前言”中就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注:Buchanan,J.m.thepublicFinances:anintroductorytextbook.Homewood:RichardD.irwin,inc.,1960,pvii.)此后尽管许多财政学著作不再指出财政属于何种学科,但由于它们所包含的有关社会抉择论的内容,总或多或少涉及到政治学的分析。所以,现代西方财政学尽管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具有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将其视为纯经济学科的看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财政学仅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兼有?

宏观经济学是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前西方财政学是谈不上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财政政策的成功运用,它逐步进入西方财政学中而成为其重要内容,就很自然了。这样,西方财政学除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之外,同时出现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威廉斯(williams,a.)1963年的《公共财政与预算政策》一书,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点。该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a编:微观经济学”和“B编:宏观经济学”,前者分析的内容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预算范围等问题,后者则分析了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与增长、预算与经济政策等问题。(注:williams,a.publicFinanceandBudgetpolicy.newYork:predericka.praeger,publisher,1963.)纽曼(newman,H.e.)1968年的《公共财政学引论》指出,公共财政学所分析的政府三大任务,即穆斯格雷夫所指出的效率、公平和稳定,前二者属于微观经济学,而后者即稳定任务则属于宏观经济学。(注:newman,H.e.anintroductiontopublicFinance.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68,p223.)温弗雷(winfrey,J.C.)1973年的《公共财政学:公共抉择与公共经济》,也将财政的微观与宏观问题分开论述,即该书第三篇为“微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税收与公共支出;第四篇为“宏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的财政政策。(注:winfrey,J.C.publicFinance:publicChoicesandthepubliceconomy.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3.)此外,其后还有许多西方财政学也包括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表明传统地只局限于微观经济分析的西方财政学,已开始接纳宏观经济内容了。

但与此同时,许多西方财政论著仍坚持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传统。这点,只要看一看许多西方财政学仍然不包括财政政策的内容就可明了。布朗(Brown,C.V.)和杰克逊(Jackson,p.m.)1978年的《公共部门经济学》就明确指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注:Brown,C.V.&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oxford:martinRober-taon,1978,p7.)瓦格纳(wagner,R.e.)1983年的《公共财政学:民主社会中的收支》一书,也将财政学研究对象归入微观经济学中。他指出:“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公共抉择和运用微观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学,检验的是公民个人对公共抉择的反映。”(注:wagner,R.e.publicFinance:RevenuesandexpendituresinaDemocraticSociety.LittleBrown&Co.,1983,p4.)罗森(Rosen,H.S.)的《公共财政学》在1995年的第四版中,仍未将财政政策内容包括在内,并且也如同其他许多主张财政学仅属微观经济学的财政学论著一样,设有专门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的篇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注:Rosen,H.S.publicFinance.4thed,Homewood:irwin,1995.)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财政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主张。

进一步看,就是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内容的许多学者,也仍将财政学的分析基点和重点放在微观经济分析上。在西方财政学界有着很大影响的阿特金森(atkinson,a.B.)和斯蒂格里兹(Stiglitz,J.e.),在其1980年的《公共经济学教程》引言中指出,“最认真地说,(本书)不打算包括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内容。……在穆斯格雷夫时代,他可以在其《公共财政学理论》(1959)中包括210页的有关稳定政策的内容。然而,自那时以来,经济学出版状况变了,人们在文献中对该问题作了大量的精彩描述。所以,我们的重点仅放在(政府)目标而不是稳定政策上。”(注:atkinson,a.B.&J.e.Stig-litz.Lecturesonpubliceconomics.newYork:mcGraw—Hill,1980,pxv&p4.)尽管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含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至少表明了作者仍是将财政学重点和基点放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对此,米尔利斯(mirrlees,J.a.)在奎格里(Quigley,J.m.)和斯莫琳斯基(Smolensky,e.)1994年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总结性地指出:“在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中,他以三个政策目标:配置、分配和稳定等术语,概括了他的主题,……。该书以超过200页的篇幅研究了稳定问题,即我们现在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在较后的教科书即阿金森与斯蒂格里兹的《公共经济学教程》(1980)中,宏观经济政策问题被排除了。……公共经济学,甚至公共财政学,被认为仅涉及配置和分配问题。而稳定问题则被留给宏观经济学及其教科书。”(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然而,西方经济学关于微观和宏观的划分,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而争论不休,这造成了西方财政学的争论和困惑。也是在奎格里与斯莫琳斯基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由戴门德(Diamond,p.)撰写的第八章名为“配置与稳定混一的预算”,资源的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问题,而经济的稳定属于宏观经济学问题,因而该标题清楚表明了作者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两大内容统一于财政的意图。(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附带应指出的是,即使在主张财政也应包括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西方财政学著作中,其体系内容的大部分以及基础部分仍然是微观经济分析。因此,西方财政学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不在于有没有包括微观经济学基础,而在于有没有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总之,尽管现代西方财政学已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从根本上看,它沿袭的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传统。此外,西方财政学在其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还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变化而变化。早期西方财政学专著已包含了福利经济学思想,这在道尔顿《公共财政学原理》第二章“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中就有反映。作者在该章中批判了萨伊的“金律”,即“最好的政府是支出最少的政府,最佳的税收是数额最低的税收”的观点,反对了传统的“税收邪恶论”,提出了财政和税收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p7—15.)此后,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支的福利经济成为西方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问题的分析,最终落实到社会福利函数所确定的最大效用点上。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与私人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一样,都统一到福利经济学基础上来了。这是西方财政学完全建立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理论表现。

西方财政学的价值理论基础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篇10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思维;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37-04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一門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研究在约束条件下进行权衡取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西方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为标志,是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主流经济学”,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本科学生的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开设。“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也就是引导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去发现实际生活中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秘密”。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强调“学以致用”的学科,“问题导向”是其固有品质,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是基于不断新涌现的经济问题引导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由于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需要对经济环境和运行条件进行科学界定,并合理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工具来进行高度抽象与科学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线“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存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典型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是知识的供给方,学生是知识的需求方。只有教师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供系统、全面的“西方经济学”学科知识,且学生有较高的求知欲望,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理论和现实之间要实现有效衔接往往存在着需要跨越的鸿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现实的教学条件,无论是在学生的需求层面,还是在教师的供给层面,尚存在一些典型问题需要去有效解决。

(一)学生层面

“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冠”,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而言,“西方经济学”运用了大量数理工具,利用数学符号描述纷纭复杂的经济问题,在形式表达上更接近自然科学[1]。正是“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形成“有效需求”,直接影响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掌握“西方经济学”工具,需要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西方经济学”研究在约束条件下研究最优化问题,涉及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弹性分析和动态分析等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与矩阵、导数、微积分、博弈论等数理知识紧密相关。中高级“西方经济学”甚至运用到了拓扑学、系统工程等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尽管大多数财经管理类专业是文理兼招,但高等数学相对于中学数学更加强调抽象思维。如果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奠定较好的数理基础,那么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过程中就容易对公式推导、数学证明和图表分析等教学内容形成畏难情绪,很难主动去掌握和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虽然具备较好的数理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学好“西方经济学”,但一定是学好“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前提条件。

2.形成经济学思维,需要具备相应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经济学始于18世纪70年代,迄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经济学理论体系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供求分析、消费者分析、生产者分析、要素市场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和市场失灵等微观层面的问题,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就业、通货膨胀、开放经济、经济增长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分析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拥有相对专业的术语,庞杂的内容体系,研究的问题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机票打折中涉及的价格歧视问题、“双十一”促销活动中的弹性问题、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面对繁多、晦涩和枯燥的教学内容,学生如果不擅长逻辑思维准确把握学科主线,只能直观地理解经济现象,缺乏对内容体系的总体把握,难以在实际运用中“举一反三”,往往只是通过复习所谓重点内容以应付考试,限制了经济学思维的形成。

3.灵活应用经济学理论,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

验。“西方经济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从理论性看,经济学模型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高度抽象,以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思维方法为方法论特征,是严谨的假设、演绎推理、理论假说、经验验证的过程。而且,“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派等诸多观点相异的流派。从实践性看,经济学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以此来对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解释实际经济的运行和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难以将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机衔接。“西方经济学”通常在大学低年级开设,而低年级的大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或者对社会现象关注不够,很难将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和身边的经济现象相结合,更不用说运用经济学理论、工具来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师层面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改进,以适应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1.教学过于强化数理推导而导致授课内容相对单

调。由于经济学教学涉及大量数理知识,而且这些数理知识既是报考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的考试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中级和高级经济学的基础,同时考虑到大学低年级学生相对薄弱的数理基础,教师会把大量教学时间分配在数理推导和图表分析中,强化通过数学的形式来理解“西方经济学”原理。这样势必在缓解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数理推导在“西方经济学”授课时间中比重太大,“西方经济学”教学就会有逐渐沦为“黑板经济学”的趋势。“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被人为地割裂成若干的独立单元,知识被碎片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经济学思维难以得到系统培养,学生无法通过课程学习准确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脉络。理论讲授和数理推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平衡,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达到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导致授课方式较为

单一。受限于“西方经济学”相对庞杂的教学内容,“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导了“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授课内容按部就班地完成,扮演着“ppt讲解员”的角色,尽管教学过程中也会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但研讨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普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互动和沟通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学生在教学关系中仍然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甚至在授课内容过半的时候就呈现出“放弃”的学习状态,指望着死记硬背授课重点以应付考试,往往达不到课程教学要求,更无法通过课堂学习形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理解。

3.教学导向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较分

析存在较大改进空间。“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科学性,但是作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属性,需要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比较学习。通常,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而“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程设置上基本保证了连贯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及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等经典“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均有本章评析或结束语,引导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式学习,以提升经济学理论素养,而在这部分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授课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存在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述而不评”的问题,使得学生无法科学辩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时“教条主义”地运用,忽视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特殊性。

三、问题导向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运用原则

问题导向教学强调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构建知识体系和获得新思想,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运用需要遵循“一个导向和两个结合”的原则,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本的教学导向,将“西方经济学”思维培养和知识传授相结合,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相结合。

(一)进一步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导向

既要重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与运用,更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不断引入我国,并成为大学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的传播和应用,有助于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参与全球化,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学的学术成果和世界学术前沿对接。但从历史和状看我国国情都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经济学”时,必须做到鉴别取舍,避免片面理解和盲目照搬[2]。2018年,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3]。在讲授“西方经济学”时,一方面要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现实运用中的局限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引发的“伊丽莎白二世之问”凸显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要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是资本主义阶段意识的反映,在批判的基础上学习其科学因素,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4]。

(二)将“西方经济学”思维培养和知识传授相结合

卓越的教师不只是教学生概念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放的思考方式,从而对其成长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并通过这种方式去丰富和提出新的理论,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导论部分,应该本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教学态度,给学生介绍基本的逻辑学和经济学方法论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是经济现象的高度抽象。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数学是经济学教学中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工具的运用必须是基于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果对经济现象解释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不深入探究经济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容易导致数学工具的“滥用”和“乱用”,偏离“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三)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财产私人所有制为前提的,推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为了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西方经济学”运用大量数理工具对经济问题进行了高度抽象。因此,要达到“西方经济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我国经济运行实际,即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现实,对经济理论和模型进行科学验证和比较分析,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从而构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现代经济体系,这样才能让经济学的理论之花在中国的實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四、推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问题导向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设置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教学相长为主要目的,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5]。“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经济学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中国实际问题结合,充分利用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拓展发现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但存在学生参与度低,师生教学互动不够等问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要逐渐从教师向学生为主体转变,推动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在课程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案例教学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说明,还要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特别是安排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发现经济现象反映的经济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将案例教学和和研讨式教学结合,通过自主选题、独立探索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就问题进行任务布置,指导学生进一步到实践中就相关经济问题完成研究报告。比如,让学生讨论雾霾形成的经济学原因,考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让企业收益大于企业成本,进而分析由于外部性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探寻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这样,除了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进行思考,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深刻的经济问题,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得“西方经济学”教学不再抽象和枯燥,并因为学生的参与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注重方法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封闭的课堂教学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本着开放的教学态度主导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正确方向。在信息化时代,多种媒体提供的信息既给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信息垃圾”,甚至是错误导向的经济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慕课等多种媒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和学生交流的途径[6]。遇到有争论的经济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来深入探讨问题,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互相独立、完全穷尽”的meCe方法等逻辑思维工具,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培养相结合,让学生主动探寻经济现象后面隐含的经济学理论,形成科学的经济学思维,具备在新时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素养。例如,对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的问题,就需要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个人行动的动机和集体行动的逻辑,探讨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解决“搭便车”问题,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保护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强调用经济学理论和工具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也应该是从“经济问题”出发,从问题分析开始,向理论学习过渡,进而提升到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不断完善所学经济学理论,灵活地解决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要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必须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本土化”改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市场化改革在我国就是渐进式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而不是将所有问题交由市场去解决,因为市场也会有市场失灵。萨缪尔森也认为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将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7]。也就是说,经济学真正教给学生是如何面对经济现实,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特别是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进而指导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陈岱孙教授就曾经提出“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弘扬马列,锐意求新,借鉴西学,体察国情”。“问题导向”是推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既要致力于结合实际经济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实际问题,开展“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也要切实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围绕问题的解决,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性的师生互动,使得学生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理论和工具,形成适合中国经济实际的、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经济学思维,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美]蒋中一,[加]凯尔文·温赖特.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m].刘学,顾佳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8. 

[2]谭崇台.立足中国实践一分为二地研究西方经济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1). 

[3].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4]林岗.摆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5]潘攀.旨在教学相长的问题导向式课堂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6). 

[6]柒江艺.新媒体环境下西方经济学开放式教学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