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态环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8:42

网络生态环境篇1

针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从政治、人文、技术和经济四个角度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希望可以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网络信息中的发展,主要包括网络信息的环境、信息主体和信息用户。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可以为更多的网络用户提供信息资源。近几年,由于网络信息污染、冗余问题比较严重,对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影响,导致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出现了生态失衡的问题,所以需要对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以此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

1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受到的主要影响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国政策的约束,对现实社会的人们有潜在的政治影响,例如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传播某种危害网络安全的信息,现实社会的传播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中还会体现出不同地区的特征,主要包括文化传统、信仰、地方习俗等等,这是由于人文环境的影响。因为网络信息用户都处于不同的地区,每个人会把现实环境中的人文习惯带到网络信息环境中;技术环境对网络信息的影响是指网络信息在应用不同的技术时,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各类新技术在网络信息中的应用,使网络信息服务的范围扩大了,服务模式也产生了改变;各国经济状况发展不一样,如果该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将会导致网络经济下降,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的需求量降低,造成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的滞后。

2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评价

2.1建立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保证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评价有失公平。评价体系主要对网络信息的流畅性、稳定性和信息价值进行评价,对流畅性进行评价时主要是评价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组成是否合理,各类信息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对稳定性进行评价是指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是否会轻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保证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拓展能力;对网络信息价值进行评价是评价该网络信息对网络用户是否有用,会为网络用户带来多大的帮助,对网络信息价值的评价可以体现出网络信息的经济性。

2.2确定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具体指标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的具体指标分为政治指标、人文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四大类。政治指标包括了相关政策法规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监督、对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以及对网络信息企业的扶持等;人文指标是指网络用户的价值观、网络用户的综合素质以及不同地区的民俗习惯等;技术指标是指相关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经济指标是指网络信息的消费趋势、网络用户的数量等。

3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优化

3.1政治环境的优化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要求网络用户进行实名制认证,提高网络信息使用的对称性,避免网络用户信息不真实,出现虚假信息的传播。政府部门加强对不法信息制造者的处理力度,使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得到净化。

3.2人文环境的优化

在网络环境中充分的渲染传统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渲染来完善网络信息生态文化环境。适当提高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人文环境中的主体意识,支持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方法,创造民主的网络信息人文环境。网络信息的人文环境体现出了网络用户对我国政治、经济、公共服务的一些具体看法,这些看法可以成为政府改进的参考,所以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应该加强网络用户的主体意识,重视网络用户的看法。

3.3技术环境的优化

对技术环境进行优化需要加强网络信息新技术的应用,消除网络信息冗余,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并运用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网络信息生态环境遭到黑客的恶意破坏,影响网络信息的正常使用。相关部门也要对传统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革新,保证网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4经济环境的优化

网络信息企业要对网络信息的服务模式进行拓展,让更多的网络用户可以享受到网络信息带来的便捷,促进网络信息在人群中的消费。目前我国网络信息的消费群体主要以中青年客户为主,为了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发展,网络企业要扩大网络信息的服务范围,增加网络信息的客户数量,让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覆盖面可以更广。

4结语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环境中的映射,会受到现实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通过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评价,从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四个方面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加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小刚单位: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冷晓彦,马捷.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5:10-14.

网络生态环境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网络体系;建议

引言

生态环境监测是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的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技术支撑。对生态环境监测体制进行改革,也是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天地一体、陆海统筹、信息共享、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使监测信息的利用效率等于增强,最终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水平。

1新形势下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发展

1.1“互联网+”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和互联网正在融合发展中,国务院在相关的文件中指出“互联网+”的绿色生态发展,要积极的开展主要生态要素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网络构建,实现你生态环境数据的开放共享[1]。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规模要足够大,能尽量的覆盖各要素、各地区和各时段;而且还要保证监测数据具备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比性,质量足够高;保证监测信息能共享、能联网和能应用。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指出,用大数据改进生态环境的监管势在必行。

1.2重大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

必须建立生态文明的相关制度体系,比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制定这些重大制度和执行这些重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网络体系,只有充分的利用高质量的检测数据,才能够构建过程严管、源头严防、后果严惩的约束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的风险呈高发趋势,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综合提高生态环境的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1.3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发展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应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环境共同体的概念,不能对生态系统进行人为的割裂。这也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的理念,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检测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了对生态环境比如森林、大气、海洋、土壤、草原等要素进行统筹监测,需要对位于上游和下游、陆地和海洋等各个监测网络体系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整体的布局。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正在开展相关的示范工作。

2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

2.1监测网络分割

目前,我国主要是由不同的部门来对同一生态环境要素进行监测,造成了监测部门的重叠交叉。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职能一般分散在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监测网络也是由这些部门与不同的法律问题进行管理,具体见图1。比如气象、环保、交通三个部门对大气监测网络的监测就存在着部分的交叉,类似水监测就设计了八个部门。同一生态环境要素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监测,其布网密度、覆盖范围、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等方面比较不同,以至于最后的监测结果并没有可比性,也常出现监测结果差异较大甚至是矛盾的情况,这对于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来说非常不利。另外,各部门会单独的不相同的结果,影响政府公信力。

2.2中央和地区的监测网络分离

目前我国的监测网络是多张国控网同时运行,运行的费用是由地方来承担。根据行政层级将不同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分为地方网和国控网。再往下细分就是县级网、地级网、省级网,每个网络都是由政府来建立并负责运行的[2]。另外,中央的财政配套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国控网的高效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中央将大部分的国控监测任务委托给地方监测机构,但是财政保障不足,地方监测机构承担了和能力不相符的任务,难以保证监测质量。除此之外,国控网的独立运行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其中环保部门的国控网受到影响最大,中央对地方的政府环境绩效进行考核时,需要相应的监测数据,而这些监测数据由地方机构提供,而地方机构的编制又是有地方的政府负责,在这种体制下,监测数据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在所难免。

2.3政府的监管能力落后

政府的监管能力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监测服务市场的监管能力落后。由于环境监测机构的计量认证主要是由质检部门来进行监管,在进行专业化监测服务时,又受到水利、环保等部门的监管。这里存在三个问题:①部门直接行使管理权时,出现不协调的状况;②相应的监管权力法律依据缺乏;③相应的管理体系并不健全。

2.4监测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仪器不够先进,进口仪器的操作应用水平不高、监测过程受到遥感数据源(见图2)的制约、大数据分析受到体制制约等方面。

3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措施

3.1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的统筹布局

由上文所述的相关问题可知,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体系进行统筹布局。比如,要对生态环境的质量监测网进行有机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生态环境要素监测网络纳入到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中,而且相应的地方网络也一并纳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统一信息,进一步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又比如,由中央主导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国控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运行等方面的事权属中央,国家提供人力、资金等保障;再比如,建立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由独立的机构来管理,这个部门要独立于各部门之外,不受地方政府约束,由国务院直接负责,改变传统的体制弊端,将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公正权威。

3.2多张生态环境检测网并存发展

将生态环境的质量监测职能进行分离,按对应的部门、地方政府的职能进行划分,和相应的特定管理需求对应,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专门监测职能网络体系[3]。①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比如按照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行调整;②对地方和中央在专门监测职能网络体系方面的事权进行划分,比如在现有监测体制的基础上,根据专门监测领域的专业要求,进行相应的事权划分,对地方和中央的权责进行明确,建立执行性很强的问责机制。

3.3政府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的监管

首先要对政府的监管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将政府对环境监测服务的购买力度,加强,积极的鼓励社会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监测。另外,增强质检总局对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比如从国家的层面要求专业监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管理和进行资质设定。除此之外,可对环境监测市场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培育,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东部地区的政府监管能力,借国家的一些事业单位来进行改革,促进环境监测机构的转型发展。

3.4加大大数据体系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支撑

①必须要尽快的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体系进行构建。比如制定相应的“互联网+”专项规划;②进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云平台的搭建,对生态环境监测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相应的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除此之外,还要提高相关设备和监测技术的应用水平。③促进云计算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加大监测设备的研发力度,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实现仪器和设备的互联互通。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发展新形势作出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海芹,程会强,高世楫.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5(10).

[2]阴琨,王业耀,许人骥,金小伟,刘允,滕恩江,吕怡兵.中国流域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构成和发展[J].中国环境监测,2014(10).

网络生态环境篇3

网络舆论的“盛宴时代”,与其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联系。在一般意义上,大众媒介生态环境区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层面,网络媒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下,渐渐占据传媒竞争的优势地位,而网络舆论的不断彰显,除了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数量不断激增等内在因素有关外,更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环境、整体媒介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依存关系。

“民本位”的执政理念

在世界各国政治平民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政府推动民主进程,触动了整个社会“民本位”思潮的萌动。政府开通网络,及时向外界传达政府的意向,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体现出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思想的指导下,政府“民本位”的执政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中国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改革的新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近年来更加正视民意的影响,并在政府决策与民意之间寻求互动。网络舆论的闪亮登场并且影响到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表明在传统的国家权力之外,一些相对独立的集体力量,正在我国社会逐渐出现。

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重组,公民有了进行利益表达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这使得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自主性方面有所加强。社会的剧烈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动摇和心理层面的焦虑和浮躁。通过言论的表达自由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正是网络时代的公众日益增长的情感和意志的需要,而网络舆论传播的交互性更好地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弱势

网络媒体由于它的传播特性,自然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便利信道。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形成,则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另一个更为全面更为集中的民意反映信道,同时也造成了网络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比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来的更猛烈,更尖锐的局面。

但这并不等于说,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处于对立状态。在面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时,传统媒体从集体失语到集体发作的过渡正是通过网络舆论的影响,且网络舆论要从虚拟走向现实,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支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才能发挥网络舆论的最大价值。

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使和保障需要合理的“话语权”以表达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对媒介内容而言,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公平、平等的原则,建立不同利益群体的表达机制。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已明显分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有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而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各种利益诉求的表达将会成为一种常规性的社会现象。由此提出的对社会的挑战是,社会的制度和结构能不能容纳这种利益表达,以及如何为这种利益表达设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经济学家卢周来说:“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强者的声音,但是弱者的声音总是稀缺。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不平等、不公正之不完全性,却不能构成我们拒绝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理由。假如我们舍弃了对平等和公正的追求,那么,人类社会将向不平等与不公正的方向越走越远。”网络媒体正是在主流媒体的失语和媒介分层愈演愈烈的媒介环境下,为公民和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表达利益需求的平台和空间,网络世界并非精英阶层所独享,而是以放射性渗透至更为广泛的民间。网络独有的交互性特点,使得网络舆论不仅有精英阶层的言论,更多的是表达来自底层的声音,为打破话语权的垄断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市民文化兴起

文化转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决不是简单的附属现象,而是其本质内涵之一。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发展往往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政治发展也不是纯粹的政治问题,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受到深层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影响和制约,媒介的发展也同样深受文化环境的制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自律和自觉的市民阶层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市民阶层力量的大小决定着公共领域舆论批判与监督的力度,这种力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态度与方式。相对独立和自觉的市民阶层不再满足于作为某种外在的精英文化的被动听众和受众,而是开始形成自己本身的自觉的文化精神,即市民文化。网络媒体因其在参与性、互动性、自主性以及公共性上的独特优势,成为构建市民社会和市民文化的主要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舆论的发展。

社会转型期中国现实的文化景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全方位的文化冲突。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空场”并不表明我们没有任何文化精神,恰恰相反,现实情况是,我们拥有太多的文化精神,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包围和挤压着我们,它们相互冲突、碰撞、拒斥,却没有哪一种能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精神。网络舆论多样性背后的文化冲突更是人文精神“空场”的重要表现。

和谐文化的构建

舆论是文化的温床,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社会总体利益上和谐,但在局部问题上仍有不和谐,反映到舆论上,目前的舆论和谐既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也不是大起大落的抛物线,而是总体平稳的波浪式的曲线。随着我国社会步入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传统社会群体结构逐步重新组合,利益的分流趋于细化,昔日上下一致的舆论表达,渐渐被多样化的舆论所代替。

网络生态环境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生态系统企业协同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生存于网络环境中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无论是产品设计、制造装配,还是物料供应,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适应全球化潮流的产品,通过各种网络组织协调与运作,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和销售网点联结成一个整体,并能时刻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顾客或供应商进行交流。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这个杠杆来重新调节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源,平衡变化多端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已成为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面临的是如何保持领先地位,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则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开放的市场既提供了新的准入机遇,也是对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管理效率以及市场反应速度的新考验。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企业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因。作为企业发展源动力的技术创新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商业化过程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生态系统与网络环境

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适应观、选择观、整体观、层次观、动态观、进化观和协同观。在生态学发展的百余年历史中,生态学研究已超出生物学的范畴。企业生态系统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解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组织之间、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进行优势互补,以共同实现价值创新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群体都属于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及网络环境的变迁,组织的传统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为生存于网络环境中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环境是由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构成。技术层面是由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互联网网络环境,通过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将企业生态系统内各成员企业或相互联系的不同企业生态系统联结起来,实现信息在企业组之间的流动;社会层面是企业生态系统获取信息、资源及社会支持的社会网络,各种资源是联结成员企业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纽带,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资金、人才、信息、技术、服务、知识和物资等,所以,企业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由多种关系联接交织而成的多重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这两个层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技术层面是社会层面的依托和基础,社会层面是技术层面的升华。技术层面的变革,使企业组织间信息高效流动,进而促使企业组织向更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自学习性的方向演进,最终带动社会层面的变革。其中,网络信息流是重要的作用力,网络环境将对企业生态系统的价值链、资源配置方式、组织结构、竞争战略和运作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环境的变化将为企业组织实现动态的创新与演化过程提供可能的机遇。

网络环境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硬件技术平台,使企业的竞争方式和手段的转变成为可能;同时,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环境又使得企业必然转变竞争方式,以求得在激烈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企业顺应信息的网络化已成必然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普遍性和分布性,有用的信息到处可见,知识的流淌与外溢效应愈加显著,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判断和应用;技术进步日益加速,新技术产生越来越快,大大增加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技术更具有的可获取性,技术的交流渠道多样化,只有不断地创新、合作,才能保持优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企业也可以利用全球市场;受环境和资源限制,增强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可利用资源的来源,从资源依赖型向知识依赖型转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日益增加的服务期望,个性化的产品与个性化的服务不断增长的要求,扩大了企业与客户关系的内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可靠性和可缩放性;网络服务系统具有以不同服务质量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集成服务能力,在其上传输的信息和数据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一致性语义;各种应用系统能够跨平台进行数据访问。这些因素促使环境发生巨变,对企业的环境依赖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变革

(一)促进企业竞争战略的变革

传统企业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在网络经济时代则变成了双赢合作,从公司竞争变成联盟竞争,在网络经济时代出现的很多新的商机都需要将多种复杂的系统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围绕一件独立的产品搞技术革新,不仅一个企业无法完全具备应该具备的能力,甚至一个国家也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企业生态系统的价值链变形为价值网,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与其供应商、分销商及顾客组成了一个更大的价值增值系统,即价值网,企业在价值网中体现其价值的增值。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竞争战略从红海到蓝海的转变扫除了技术障碍,还将推动企业全球营销战略变革的进程。

(二)对传统制造理念产生革命性变革

虚拟企业和动态联盟正逐渐成为现代企业适应竞争的理想模式,也是网络化环境中企业组织模式的重要特征。网络技术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将分散在不同区域、企业、组织和个体中的各类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制造网络。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得各种制造服务,并在网络的支持下方便地形成面向特定企业制造需求的专业化应用系统,实现企业间的商务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和供应链协同。

(三)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变革

企业组织利用网络环境,跨越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空间障碍,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业务过程集成、资源共享,对企业开展异地协同的设计制造、网上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和手段。为实现敏捷制造和虚拟企业的运作提供支持,形成具有数字化、柔性化、敏捷化等基本特征的优势互补的协同企业。通过网络环境下企业间信息、过程、资源的集成,实现协同制造过程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的优化运行,使整个网络系统中的制造企业群体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开发周期,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企业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从封闭式经营到开放式经营,从自主经营到动态联盟等经营模式变革。

(四)带动企业组织变革

网络经济正在改变着每一个企业与外部联系和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对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态提出了挑战。知识和信息改变着企业管理的理念,拓宽了企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网络技术必将改变企业管理的环境,创造一种新的共同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所有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未来的企业组织。企业组织结构将趋于扁平,企业组织规模将趋向两个极端,企业组织的边界将趋于模糊和虚拟,企业组织的职务设计将趋于团队任务。

(五)赋予企业更强的核心竞争优势

网络技术的进步,将在解决海量计算、加快设计速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方面发挥巨大优势。网络环境的变化,将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提高制造企业的管理能力;降低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提高企业资源共享能力;提高企业的协同工作能力;增强制造装备的信息互联能力。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特点

(一)创新机遇的变化

在网络环境中,技术创新机遇仍然是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的重要外部因素,并以各种类型在企业技术创新时空系统中普遍存在和持续分布。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及管理创新等都可能组合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因而创新组合具有集成性,并导致技术创新的组合机遇也具有时空上的集成性。在网络环境中这种集成性更加凸显。

考察企业技术创新实践过程,企业创新过程发生跨越式、转折性变化的高层次战略性机遇与发生渐进性、连续性变化的战术性机遇往往是并存的。通常,战略性机遇次数不多,但至关重要。能否抓住这种战略性机遇,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以至于决定企业发展的命运。网络环境的变化,导致战略性机遇发生的频率增加,但对知识积累和知识吸收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加。

(二)创新网络成为重要资源

传统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投入、创新实施、创新(组织)管理、技术创新市场(产出)等几个方面。在网络环境下,知识经济的特征越加明显,创新活动过程以及推广和扩散过程中形成的网络及其联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尤其是知识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企业合作伙伴之间的网络特征和联系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产生很大影响。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很多活动,往往超出单个企业内化式创新能力的支持范围,企业必须依托多主体、多过程和重复进行的技术创新网络,寻求外部技术与资金资源的支持,通过内外技术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技术创新。

(三)创新模式不断变化和演进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这种复杂性,企业不可能完全孤立地进行技术创新。为追求创新,企业不得不与其他组织产生联系,来获得各种信息、知识和其他资源,这就导致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多样化。

从技术创新的发生机制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信息、人员及物资等创新要素在创新目标下的流动实现过程。技术创新模式从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线性模式,经历技术创新的平行交叉模式,进入了系统一体化与扩展模式。系统一体化模式又称为网络模式,强调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外部连接性,即企业与外部环境间广泛的网络构建,合作与竞争并存。

从技术创新的来源角度看,已从社会层面理解和认识技术创新,经历创新的主要来源归结为专业管理人员,而不是技术开发人员,到如今创新政策的主要着重点是基础建设与市场信息,充分说明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从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组织方式角度看,已从本国集中研究开发模式、多国集中研究开发模式逐步进入多国分散研究开发模式、多国网络化研究开发模式和多国网络集成研究开发模式不断的演进过程中。网络集成的研究开发模式适应了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研究开发的要求,这种研发模式不单单从技术的角度考虑研发的目标和创新过程,而是从战略的高度审视研发的实现过程,在充分发挥内部研发优势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

从研发单位与生产单位的关系密切程度角度看,已从技术协作模式、契约型合作模式向一体化模式演进。一体化模式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合作中最高级、最紧密、最有成效的形式。对于生产单位来说,通过研发单位与生产单位的合作,可以弥补仅仅依靠本企业力量的困难,缩短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尽快抢占市场。对于科研单位来说,则有利于了解社会需要,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产品,取得经济效益。

(四)提高知识吸收能力实现技术创新能力转化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和人力资源等无形要素。公平和开放的网络环境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分享资源、信息、知识和利益的有效机制。这些不仅可以带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使生产系统的效率、产品、工艺和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也可以使企业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大幅提升。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存储、学习和转化新知识的能力。

知识运用是知识创新过程的最终落脚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知识的价值越来越直接体现在经济生活中。知识的创造和积累已不再是人类所主要追求的惟一目标,只有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去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进步才能真正带来价值。网络技术促进了生产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大幅提升,并带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担负着提高技术能力的重任,只有拥有技术创新能力,经过不断创新,企业在技术能力上才能最终战胜技术领先者。由于知识能够在网络环境中的边际成本迅速降低的情况下被迅速复制和分配,这时企业的唯一竞争优势取决于其能否从现有知识中产生新知识的能力,即学习创新能力。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学习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核,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学习创新能力,这种学习创新能力不仅是为了避免结点企业脱离既定的目标,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实施各自的战略行为,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获得行业竞争的关键制胜因素。知识创新活动是沿着“知识链”进行的,即:企业知识的产生和形成、企业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企业知识的存储和积累,以及企业知识的运用和保护。企业的这一知识创新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它受到企业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管理这些影响因素来实现对知识创新过程的间接管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竞争优势,其最终来源都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些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核心,正是企业的知识及其创新。因而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在企业内部可能表现为新的产品设计、材料、生产工艺、包装、广告、销售渠道、支付手段、价格策略等,并要求企业更新整体的经营观念、经营方式、资金运作等。更艰巨的是,创新常常意味着面对未知的外部,需要从头开始,往往要抛弃过去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并承担巨大的风险。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企业竞争格局将重新洗牌,竞争起跑线会重新划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这也使创新具备了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并付诸行动,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实施新的创新,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能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注入活力,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企业技术创新实践过程中,提高把握创新机遇的能力,努力实现持续创新目标与资源要素在时空的最佳耦合。准确把握核心层技术创新,打造强势企业结构,提高主动驾驭市场的能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的网络化和资源的分散化使得企业组织必然走向网络化,技术创新赖以产生的知识共享、信息交流等机制的畅通必须有技术手段的支持。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知识平台等基础设施;优化信息资源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加快生产和传递对产品以及服务的改进信息;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过程、策略和组织机构进行再设计,为决策层提供可以洞察和预见企业潜在发展机遇的有用信息;为企业知识的产生和形成、企业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企业知识的存储和积累,以及企业知识的运用和保护构建信息化平台。企业必须从如何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角度来确定信息化发展目标,提出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实现框架和关键技术。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载体,人力资源成为知识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因素,知识创新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技能、知识构成、学习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应当据此对人力资源加以培训和激励。

组织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面临的环境、技术、人员、任务等多项变量的函数,当某项或某几项变量发生变化影响到企业整个组织结构与行为方式时,就必须从战略高度来重新规划企业的组织结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都必须与这些因素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技术创新要求企业内部有良好畅通的知识共享渠道,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广泛而迅速的联系,企业要充分重视构建柔性化的、灵活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知识创新的这一要求。适应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文化应当是一种有助于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的学习型文化。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因为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产生到开发、生产、营销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与企业外的研发机构、大学、其他企业及客户等交互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金融、文化和法律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将面对一种以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为主导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合作来赢得竞争已成为各国企业的共识。企业应当通过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或施加影响,来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创造有利于自身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网络生态环境篇5

关键词课程理论教育生态学网络环境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经历着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和转型。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和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了课程的生态系统(陈坚林,2010)。另一方面,探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呼声和讨论也已浮出水面,是坚持基础英语教学,还是走eSp或者是eap的道路,甚至是尝试全英语教学等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蔡基刚,2012等)。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近期专家和教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后现代课程设置理论为依据,从生态学视角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动态整合,提出构建一个满足个性化需求、多元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进一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和个性化教学发展。

一、课程理论依据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现象,教育部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设置”部分建议:各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五大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按照《课程要求》设计和实施了自己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也由传统单纯的“综合英语课程”向多元的“综合、技能、应用、文化、专业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转变(孙倚娜,2009)。这种转变促使我们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尊重地区差异和学校的学科特色,建立大学英语生态化的课程体系。20世纪后期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中,以教育家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观最有代表性。多尔以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在其著作中,多尔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即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ve)和严密性(rigorous)。多尔强调课程的流动性、随机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注重学习者的个体体验和自主发展能力,倡导多元化课程,尊重不同地域和群体的地位和权力。

二、教育生态学与大学英语课程理论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教育学分支学科,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随着教育生态学对教育环境、课堂环境等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将教育生态学研究内容转向课程研究,尤其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动态整合的研究上来,逐步形成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趋势。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大学英语课程,也就是根据教育生态学原理考察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陈坚林,2010)。仔细剖析《课程要求》的全文,从字里行间体味到教育生态学的教育理念。其中讲到: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这说明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课程管理三级化和教学环境生态化(陈坚林,2008)为特征,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谭玮(2008)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从适应性、主体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三方面探析《课程要求》中所蕴含的教育生态学理念。韩戈玲等(2011)认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个性化、层次化、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基础,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是有效实现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模式。李芳媛(2011)从现实角度,基于陈坚林教授提出的理论原则和“兼容、动态、和谐”发展六字标准,提出一种建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框架,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校本课程生态化探索。这些研究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构建21世纪是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世纪,尤其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外语教学形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要有突破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外语教学的理论、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给外语教学赋予更深刻的全新内涵。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广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整体跃升。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从辅助教学走向引领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生态失衡问题(刘长江,2013)。为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必须科学合理地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其他因素加以整合,使其协调发展,才能创造自然和谐的外语教学环境(陈坚林,2010)。为此,在课程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课程各要素间要彼此兼容;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时间、教师及学生信念、态度、技能等限制性因素,并要确保课程执行的一致性。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指把课程体系看作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整体,讲究“兼容、动态、良性”(陈坚林,2010)。各种课程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形成灵活协调、动态平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各类院校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需求、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构建涵盖不同课程设置,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多元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三类英语课程:普通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和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Generaleducation)(王守仁,2011)。其中,普通英语是基础,没有基础英语的学习,特殊用途英语将难以进行。有了普通英语的基础后,应该考虑开设特殊用途英语。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旨在实现“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要求。根据CeFR,“深刻理解他国的生活形式、思维方式、文化遗产等”是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Verhelst,2001)。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五大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训练和提高。

四、结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正在改变着教育的方方面面。mooCs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手段之一,更是信息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mooCs已经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产生重大影响,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带来新的启示: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以及国际mooCs课程校本化(马武林,2014)。总之,建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既是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的保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Verhelst,n.etal.CommoneuropeanFrameworkofReferenceforLanguages[m].CUp,2001.

[2]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J].外语电化教学,2008,(01):3-8.

[5]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02):21-25.

[6]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8]李芳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04):39-44.

[9]马武林,张晓鹏.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1):52-57.

[10]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11]孙倚娜,顾卫星.转型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个案分析[J].外语研究,2009,(02):60-62.

网络生态环境篇6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网络多媒体

【基金项目】该研究为:2012高教社――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网络多媒体环境中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大学英语多元教与学的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14-02

“生态学”这一概念最早是德国物理学家e.Haeckel首次提出来的,指出这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r,w.)在《课堂生态学》一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概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L.a.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建议运用生态原理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王雪梅,2011:28)。本世纪初,tudor于2001年出版了《语言课堂之动态性》,Leather在2003年出版了《语言习得生态学》,这标志着生态外语课堂的正式形成(魏晶,2010:70)。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拓宽深化。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的”。

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比较集中在生态教育研究的宏观层面,即把教育生态简单地理解为教学环境的营造;对生态教育的微观层面、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不多。更重要的是,对于把生态教学理论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或者完全忽略。本文将依据生态教学理论,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征,探讨基于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生态学教学观念,促使我们加强教育过程中的生态意识,整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教育生态因素,从而提高教育效率,以期构建和实施生态化网络外语教学。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

1.1教学内容单一

1.2教材内容滞后

1.3学生地位被动

2.大学英语课堂生态

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课堂生态研究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关注、研究课堂问题。多伊尔(Doyle,w.)和庞德(ponder,G.)把课堂生态界定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根据这一观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就是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种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生态因子之间所构成的“网络”,即微观生态系统。所以,对课堂生态因子的研究总是关注这三个因子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同时,其中一因子又会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因子互相关联。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是一种动态和谐的、自然与人工互补的生态系统,以一种整体、和谐、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呈现。其中教师与学生是系统中的能动因素和主导因素,双方的良性互动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系统中的生物因素;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即课堂环境是课堂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包括物理环境、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教学氛围等,这些非生物因素不仅仅为外语教学提供基础,还是促进教与学的重要外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由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教学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元素,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因子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了生态因子中重要的构成要素。

3.利用网络多媒体开展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优势

对传统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弊端进行分析后发现,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显得尤为迫切。而且,这种引介不是盲目的追风,其是源于教学的客观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其优势体现如下:

3.1教学内容的拓宽

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有机整合促使外语教学由传统的封闭式和单向性的知识与技能传播转向开放式和多向性,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使师生有广阔的选择空间,打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将师生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中,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教师有机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实现学习主体与环境的有机整合,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温室效应,从而达到生态平衡。教师不再受累于单一教材的束缚,可以自由的搜索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材料,从教材层面丰富教学,强化了教材的时效性,贴近了社会生活,对教材的改革也具有启发意义。同时,多媒体的引入,让教师省去了板书时间,从而腾出一定时间和学生交流互动,给教学的生态构建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又有创新意义。

3.2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即信息搜集与加工型、人际交流型和问题解决型。学习者在此环境中学习时,享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自,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语言学习材料,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体现出其主导作用: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交际活动的一员,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生态因子的可持续发展。

3.3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教育生态学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互动”。网络多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超越时空的立体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关系由霸权、控制转变为多元、共生,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参与者和探索者的身份与教师平等交往;同时,生生之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实施双人、小组、班级活动,有利于生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这些直接、频繁的交往和紧密合作促进了课堂的和谐性;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减轻焦虑,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与其他生态因子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社会、自身及自然的和平共处。

3.4灵活多元的评价体系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因而,用统一和标准化的传统方式来评价学生有其局限性。网络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具有快速、及时的特点,网络环境使得有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不但可能而且可行。

3.5实现教师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将网络环境引入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全新的课题,它要求教师不仅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及其网络或一些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还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一些趋于成熟的教学模式,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新的角色定位。

4.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是平等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把教学视为生态系统的话,则作为系统中的构成因子――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生态化课堂教学强调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学生在开发教学资源中的主体作用,重视资源开发及生成过程的潜在教学功能,努力实现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的和谐与统一。

5.结语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原因,亦有学生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应该本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打破自由想象,激发阅读热情,提高阅读质量”。同时,教师应注重提高个人的理论和实践素养,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并学会运用科技和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途径。通过树立生态型教学观念,构建具有生态特征的英语阅读课堂,从而改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Leather,J.&J.VanDam.ecologyofLanguageacquisition[m].Dor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3.

[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堂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4).

[4]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

[5]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

[6]黄芳.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的改革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1(1).

[7]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3).

[8]马武林.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3).

网络生态环境篇7

关键词:S-p表;多媒体网络教室;excelVBa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授信息技术或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展教学效率并不是很高。他们仅仅使用了屏幕广播教学演示功能,并未充分发挥计算机局域网的信息交互优势,不能通过局域网络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回收和分析,来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或者对学生进行及时辅导和答疑。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和分析,使之成为教师随后的课堂教学的依据,便成为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室课堂教学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S-p表统计分析法简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构造应用了一种“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S-p表统计分析法,用来统计分析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谓S-p表,即“学生――问题表(Student-problemChart)”,是指学生的测试、练习得分数据的与试题的答题情形的一览表。由此表可看出全班及个别学生对整份测验及个别试题的成就水平及其趋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关性,每个学生的成就样式、学习型态及稳定度。但由于传统的S-p表绘制是手工方式,费时费力,不能实时给出统计结果;再加上S-p表对于“二元记分式”(“0:1”型结果)的数据处理比较方便,而对于“绝对记分式”(成绩统计数据较复杂)的数据处理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S-p表的数字化处理问题也迎刃而解(将在下文介绍),这使得将S-p表统计分析法应用于多媒体网络教室课堂成为可能。

二、学生教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站点的创建

笔者利用VideoStudio2005和office2003软件制作了一个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学生教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站点,该站点包含“学生教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页面”和“教师操作窗口”两个页面。“学生教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页面”包含“教师登录窗口”Login控件、“教学知识点”Gridview控件和“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表”Detailsview控件。以上三个控件所引用的数据表皆保存在站点目录下access2003数据库中,分别对应为“密码”表(保存教师的登录姓名和密码)、“知识点”表(内容由教师通过网页生成)和“学生”表(内容由学生通过网页生成)。“学生”表中除了“座位号”字段为数值型外,其他字段皆为逻辑型。由于“教学知识点”数据表和“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表”数据表是用两个控件显示的,而教学知识点的个数并不固定,因此笔者在编程时根据“教学知识点”字段的个数来设置“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表”所在控件的字段的个数,以实现两个控件所显示字段数目的统一。对于“教师操作窗口”的“输出统计结果”按钮代码,可以使用双重循环来检索GridView控件的行和列,然后根据每个被检索值的是否被选中状态(Checked属性),转换成“1”或“0”,再赋值到excel数据表相应的单元格中。对于excel文件,笔者是通过调用预先制作的excel模板文件生成新的工作簿然后再保存而生成的。因此要将编写的excel的VBa代码保存在excel的模板文件中,用户只要打开所生成的excel文件便可通过点击按钮利用S-p表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在excel的VBa代码中,首先创建一个浮动的菜单栏“绘制Sp曲线”和该菜单栏下的一个按钮“点击此处开始绘制Sp曲线&Begin”。该按钮的单击事件便是对数据进行统计总分、求百分比、求注意系数以及绘制S-p曲线。在做这些工作之前,要先查找当前单元格的数据范围,可通过“a1”单元格的CurrentRegion属性来获取。然后通过application.worksheetFunction.Sum来调用excel的求和函数。其他运算过程的编程在此不在赘述。对于绘制S-p曲线,笔者是通过改变对应单元格的相应位置的边框颜色来实现的,即调用了单元格的Borders属性。完成上述工作后,为了界面的美观,可使用Columns的autoFit方法对各列进行自动调整列宽。

三、“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S-p表统计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以上是关于制作及编写的简要介绍,限于篇幅,就不再细述。下面介绍一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笔者曾给本科生教授VisualBasic课程(选用教材为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基础教程,张洪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当讲授完“2.5.1顺序结构”后,笔者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内容填写到了“教学知识点”表格中。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纷纷登录站点,填写表格。笔者登录教师操作窗口,单击按钮将结果输出到excel中。单击excel中的浮动菜单按钮,得到最终的结果。该班共34人,其中1人请假,实到33人,有效记录33个。问题注意系数中p5的值为0.85,值得注意。分析发现,该值偏高是由于S31、S32、S28几个学生的反常表现所导致,而这几个学生的注意系数也偏高,可通过对这几个学生的调查分析来解决。问题得分百分比中p3、p4的百分比偏低。调查发现学生对函数和过程的区别以及用法没能掌握,这两个知识点需要进一步讲解和强化。再通过学生注意系数看出,S31等6个学生的系数偏高,需要对这6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及时地对p3、p4知识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并对个别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然后再一次让学生登录站点填写统计表格,生成

的S-p曲线效果令人满意(图片略)。

四、总结与建议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S-p表的效能,将S-p表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工具,并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质、量并重”的分析与诊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分析改进自我的教学技能,也可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便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完善教学。此外,对一段时间内S-p表数据的汇总分析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分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的参考或依据。

网络生态环境篇8

网络教研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作为生物成分的网络教研生态主体和作为非生物成分的网络教研生态环境。

1.网络教研生态主体

网络教研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包括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支持人员、专家、中小学生、其他人员等群体。中小学教师包括网络教研观摩教师、网络教研实施教师。教研员包括学科教研员、教育技术教研员。支持人员包括教研现场摄录人员、网络平台支持人员、网络教研点评与引导教师、教研现场教学辅助人员。专家则主要包括专家学者等。中小学生包括教研现场中小学生和网络观摩中小学生。其他人员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和其他对网络教研活动感兴趣的相关人员。

2.网络教研生态环境

网络教研生态环境包括网络教研现场环境、网络教研技术环境、网络教研政策环境、网络教研舆论环境。网络教研现场环境和网络教研技术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网络教研政策环境属于规范环境;网络教研舆论环境属于社会环境。网络教研现场环境指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的场地,比如网络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网络教研技术环境指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所使用到的设施设备等,如智慧教学平台、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网络教研平台、高速互联宽带网络、摄录设施设备等。网络教研政策环境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所依据的教育方针政策或规范性文本,是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所必须遵循的约束性条件,也是网络教研内容开发的直接依据,包括网络行为规范、经费使用规范、课程教学改革政策、学科教学规范、网络教研动员政策等。网络教研舆论环境指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所依赖的,由中小学学校、教研机构、社会公众等共同营造、形成的教育舆论氛围和教研活动氛围。四种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二、网络教研生态系统模型建构

1.网络教研生态系统结构

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1)物种结构。网络教研生态系统中,中小学教师群体和中小学生群体处于核心地位,是网络教研的目标和宗旨所在;教研员群体和专家群体是关键因子,对网络教研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支持人员群体是重要构成部分,是网络教研的重要基础。其他人员群体是网络教研有机组成部分,对网络教研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也从网络教研中获得一定的收获。(2)空间结构。网络教研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表现为线上教研和线下教研。线上和线下两个空间教研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共同构成网络教研生态有机整体。(3)时间结构。网络教研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表现为教研准备、动员、实施、总结、研后研修五个阶段。教研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场地协调、网络调试、会务协调、研课、磨课等内容。动员阶段主要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如公函、微信群、网络QQ群、门户网站等方式宣传网络教研活动,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网上观摩。实施阶段主要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议题,按次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总结阶段主要是对网络教研活动的成效进行系统总结,提炼、归档活动成果、活动数据和活动经验,并对后续网络教研活动提出优化建议。研后研修主要是有兴趣的教师、教研员和教育研究人员等通过网络教研空间,使用整理归档后的教研活动成果、活动数据和活动经验进一步开展学习、培训和专题研究,并对网络教研活动工作提出优化与改进意见。基于反馈主体、反馈渠道与处理时间和力度的考量,研后研修阶段提出的改进意见对于整个网络研修而言属于弱反馈。(4)营养结构。网络教研生态系统生产者包括直接生产者和间接生产者。其中直接生产者主要包括教研员、专家、教研实施教师。间接生产者主要包括各种支持人员等。消费者也包括直接消费者和间接消费者。其中直接消费者主要包括教研实施教师、观摩教师、中小学生。间接消费者包括学生家长、感兴趣的相关人员,也包括所有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人员,如教研员、专家等。因此,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分解者主要包括环境噪音,如教研现场环境噪音、传输设备电流干扰和衰减、观摩环境噪音等。营养主要指教研员、专家和教研实施教师及其共同打造的数字教育资源中所承载的教育教学知识。此处的教育教学知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哲学、课程理论、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等。

网络生态环境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生态系统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6.005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031―05

随着人们进入移动互联的大数据时代,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信息呈现出一种爆炸式增长态势,这给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信息生态学是一门从生态学视角研究人类与信息社会关系的学问。其中,信息生态链理论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为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关于信息生态链的内涵、要素、形成、机理等学理层面研究如娄策群等(2007)探讨了信息生态链的本质并按信息人的组织形式、信息人信息角色的专兼职程度、信息人种类及其职能多少、所流转的信息内容性质四个标准对信息生态链进行分类。霍明奎等(2014)分析了网络信息生态链节点和节点关系的特性,从节点的形成、节点关系的形成两个角度阐释了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过程。李昊青等(2015)在分析信息生态理论与网络舆情管理的关系基础上,指出网络舆情管理的系统性使其同信息生态理论的目标性具有仍诘囊恢滦裕都是趋向系统的平衡与价值的和谐,并认为信息生态理论是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二是关于信息生态链应用及其评价等问题。郑金帆(2011)分析了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以信息生态链以及其流动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揭示了我国信息生态环境中各个要素所处的位置和面临的问题。张向先等(2013)从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组成、信息流转、运行成本、功能价值和保障机制五大要素入手,构建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看出,国内关于信息生态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对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理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尝试从信息生态学角度探讨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内涵、作用机理和优化策略,以期为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1信息生态链与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

1.1信息生态链的内涵

2007年,国内学者韩刚等首次构建了信息生态链理论框架,提出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包含了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等基本要素。随后,部分学者从各自角度、立场对信息生态链的本质进行深刻的解读。其主要观点有:信息生态链是指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信息生态链是在信息生态系统环境下通过固定路径,流转不同节点的一种保证能量、信息顺利输入、输出,维持信息生态稳定平衡的链式依存关系;网络信息生态链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信息主体之间通过信息流动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链式依存关系。

在学理上,信息生态链主要研究信息生态链对信息人的作用以及信息人对信息生态链的反作用,以及信息生态链中能量的流动规律、“捕食”规律等内容。其中,信息环境为信息生态链的流转提供物质基础,如网络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等。没有信息环境的存在,信息生态链也就无从而沦。信息人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也是信息生态链的主体。上级信息人以下级信息为“食”而生存,同时又是信息的生产者,不同级别的信息人生产不同等级的信息以供上级信息人“食用”。从本质上米说,这样的行为是信息能量的传递与循环,其不同于自然界的能量传递。信息生态链中的能量传递是可逆的,即不同级别信息人间的能量可以相互传递。在自然界中,能量从下级传递至上一级能量遵守一定的递减规律。信息能量的传递也遵循着一定的消耗规律,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异化等问题。

1.2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内涵及其特征

1.2.1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内涵

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是指网络舆情生态系统中舆情主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的链式依仔关系,其实质是具有多元复合欠系的主体间网络舆情信息流转与能量交互。网络舆情生态环境主要指有关的法律法规、硬件设备等所营造的生态链生存环境:网络舆情主体主要包含各类信息人,如网民、网络运营商、媒体、政府等。因在信息生态活动的作用不同,信息人可分为网络舆情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组织者、信息消费者、信息管理者等不同角色。不同信息人间的网络舆情信息共享与流转形成信息流,与此同时,网络舆情生态环境与信息人、网络舆情信息之间不断发生能量交换和相互影响,并形成主体间关联依存的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如图1所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人之间的链式依存关系包括平等关系、共生关系、互动关系、竞合关系等。

1.2.2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特征

1)稳定性。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指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在空间结构上往往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言之,①在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内网络舆情信息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各总和基本一致,保持一定的平衡;②在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内各网络舆情信息群落的组成基本稳定,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不变;③网络舆情信息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完整的“捕食”生态链,并形成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内部循环与内外交互的稳定结构。二是指它在遭受侵入或破坏后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通过网络舆情主体的“捕食”行为和网络舆情生态环境可以完成自我的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其中,正反馈调节相对负反馈调节来说更加温和,也起到平衡生态的作用;负反馈调节是一种抑制性调节,主要通过“捕食”行为完成。此外,当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稳定性达到某种强度时,网络舆情生态系统也趋向一定的平衡。

4优化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策略

优化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目的是解决网络舆情发展中出现的舆情信息失衡问题,以保证网络舆情信息健康流转,实现网络舆情生态和谐发展。基于对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事件预警、信息人、舆情信息、制度建设以及基础环境等方面提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优化策略。

4.1完善网络舆情信息预警制度,提前给网络舆情事件“降温”

网络舆情信息预警是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举措。网络舆情信息预警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收集信息结构化、收集挖掘和分析、发现网络舆情信息、筛选网络舆情信息、判定预警等级、实施预案等流程。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治理态势,政府、媒体等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建立预警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热点网络舆情信息或事件进行关注和跟踪,确保第一时间获知有效信息,加强舆情信息的监测力度,分析不同主题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和演化特征,及时反馈在舆情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关键变化,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网络舆情事件发酵恶化。

4.2提高网络舆情主体素质,培树正确的网络生态价值观

网络舆情主体是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核心要素。网络舆情主体角色多元化和素质能力差异化使其在网络舆情生态系统运行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和价值影响。无论是政府、公共媒体等,还是社会个体,其网络言行不仪表达着自身的态度和观点,更反映出了主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网民素质建设方面,要重视公众信息素质教育与培训,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明确公众信息权利与义务责任,通过价值规范以引导个体信息意识和行为选择,进而提升网民对网络谣言等异化信息的辨识力。在政府和媒体素养建设方面,加强政府的网络舆情监控与预警能力,媒体等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切实把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时、度、效”原则,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从主体能力及主体间关联上提升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运行质量,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文化。

4.3保证网络舆情信息透明,确保舆情主体间的有效沟通

健康的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需要透明的、优质的信息作为流转基础。实践表明,当一件热点舆情爆发时,往往存在部分“信息人”对社会和公众隐瞒真相,拒绝发声、逃避质疑甚至编造不实信息,于是进一步引发民众猜测,甚至激起更多矛盾。因此,政府应当积极跟进舆情事态发展状况,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及时向公众和媒体等通报情况,做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信息透明的方式消弭各种猜疑,畅通舆情信息反馈渠道,稳定好公众的各种舆论情绪,不断增强与维护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和引导水平。

4.4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网络信息法制体系建设

网络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网络空间法治环境的建设。以法律的形式对网络舆情主体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对其权利与义务进行规定,有助于为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提供法律的解决途径,以保障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信息法律与政策建设,既要从网络信息生态整体角度,加强其顶层设计和内容体系建设,使网络舆情信息活动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同r,要畅通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反馈渠道,不断优化网络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的结构,提升各项网络法规政策实施质量,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的良好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维护网络舆情生态秩序。正如,2016年11月我国出台的《网络安全法》,通过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公民个人信息等方面纳入风险管控内容,扩展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同时,明确相关网络主体在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进一步为网络舆情生态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4.5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在网络舆情生态系统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信息平台为网络舆情主体间提供必要的信息交互环境。通过加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平台的推广,可拓展网络舆情主体的信息交往空间,以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流转效率,同时,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将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舆情流程管理进行技术融合,形成以基础网络平台为支撑,海量舆情信息、数据为采集对象,用先进的技术来管理网络舆情,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获取网络舆情的热点信息和发展态势,实时上报最新的舆情动态,将舆情预警、数据挖掘、智能分析集成到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中,以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运行的智能化监管。

网络生态环境篇10

关键词网络学习;教学交互;生态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005-03

abstractthisarticlewillusetheuniqueperspectiveofecologytosolvetheproblemsofnetworkinteraction.meanwhile,thisarticle

willputforwardecologicalstrategiesofnetworklearninginteractioninordertopromotetheprocessofnetworklearning.

Keywordsnetworkcourses;teachinginteraction;ecologicalproblems

1引言

信息技术日益变革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教育也经历着网络技术的洗礼,网络课程便是信息技术风暴的一大产物。而今网络课程日渐风靡,质量却参差不齐,问题层出不穷。究其根本,是由于网络课程交互不够完善。因此,发现网络课程交互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显得尤为必要。网络课程的交互是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为目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网络课程交互分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资源间的交互[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所处环境间关系的科学。这项科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不难看出,生态学与网络课程交互都是对主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挖掘网络课程交互的问题,提出保持网络课程交互活力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网络学习交互的生态化问题

生态学将世界看作一个有内在联系、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强调有机整体的内在关联性[2]。生态学尊重自然界的自然演化,认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应有高度分工的协同体系,不同的个体在物质与能量交换中能够保持其动态平衡,从而使整个系统得以螺旋进化。生态学认为主体所处的环境十分重要,每个主体间都具有相互的联系性,主体间的交互构建的生态环境远远要比单个主体更有力量[3]。

因此,当生态学与网络课程交互进行融合后,不难发现网络课程中的生态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网络课程交互中,生态主体之间的交互缺乏,难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

其次,在网络课程交互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单一,生产与消费失衡,网络交互体系单薄;

最后,在网络课程的交互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造成交互体系混乱,种群聚合力过低。

生态主体交互缺乏,f同进化不佳在网络课程的交互中,主要的交互为学习者、助学者以及学习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通过对网络课程交互的调查发现,网络课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其助学者的身份,安排学习者的学习任务,督促学习者根据预设的学习活动进行学习。教师依旧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很少主动参与课程的建设。在网络学习论坛上,教师学习任务,学习者进行浅层交互,几乎不主动发帖,很难提出自己的观点,往往只能作为知识的搬运工而存在。而且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习分析技术与大数据等智能手段都逐渐崛起,但是网络课程的交互仍是存在于发帖以及提问方面。由此来看,教师、学习者以及资源间的交互十分匮乏,形式比较单一。生态主体间的弱交互,造成生态主体间的低耦合性,不能进行协同进化,网络教学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动态平衡,天长日久,生存空间危矣。

生产与消费混乱,生态系统失衡在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必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相互作用,发挥不同的作用,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目前的网络课程中,往往存在两种身份角

色――教师与学习者。教师与学习者兼任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为一体,但分工十分混乱,混乱的身份经常会造成网络课程环境中生产与消费的失衡。

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通常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网络课程论坛上的帖子极少回应,封闭式的知识消费方式造成学习者个体仅仅生产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极少融入其他人观点和看法的分享中。即使说学习者关注了其他人的分享,也只是填充自己的知识构建,缺乏渠道分享自己的观点。因此,可以看出在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中,学习者的知识能量流动路径过少,开放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闭塞,甚至到后期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因此,对目前提倡的个性化学习、智能化学习而言,仅仅这两种角色是远远不够的。

种群聚合力过低,交互体系单薄在稳定的生态环境中,群体活动的能源来自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个体改变的同时,种群内部也将进行改变。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其个体学习风格与学习特征各异,对知识的前情认知也各不相同。但在目前的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并未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学习主体间的交互单一。另外,学习主体的交互缺乏一定的标准与规则,网络谩骂与网络欺凌层出不穷,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彷徨与无助。同时,学习主体组建的学习群体缺乏凝聚力,学习群体中的个体不能明确个体的权利与义务。也就是说,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交互体系单薄,学习群体容易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对网络学习望而却步,无法促进网络学习的进步。

3网络课程交互中生态化问题的解决策略

引入竞争合作机制竞争可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竞争相互促进,通过合作共享知识和经验,二者的结合使学习者对学习更加深刻。竞争与合作也是学习者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归属感的有效途径[4]。在网络课程中增加必要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也能刺激教师、学习者以及学习资源的交互,激发学习者的动机,调动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欲望与激情,促进生态系统中个体与种群的协同进化。在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也将反作用于主体。当网络课程的学习主体得以成长,整体的网络课程也将进步。其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竞争与合作的具体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学习者的交互进行量化,使学习者有相互竞争的思想。如在网络课程中可以针对学习者回答问题、回帖的数量与质量,引入积分制。当学习者回答对一个问题,或进行发帖、回帖行为,经鉴定是有效的、与课程相关的行为后,可以适当进行积分,当达到一定积分时,可以兑换徽章,这些都将计入最终的成绩评定等。

在学习评价方面,学生的课程作业采取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可以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平时表现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同伴内部互评,可以帮助u价者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进行多边交互,使用开放性话题促进学习者的讨论,避免将学习者的网络学习变为封闭性的概念性学习。在网络课程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竞争与合作,可以促进学习者在网络课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保持学习论坛的活力,使网络课程学习群落充满生机。相关研究表明,在网络课程中,只有学习者、助学者以及学习环境等学习主体之间形成的关系越多边,互动关系才更为健全。在复杂的关系中,助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可以互换,二者将在系统中相互沟通、共享资源,最终达到共同启发。

创建多维的角色

首先,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还没有改变其原有观念,仍旧像是在课堂教学中,将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强加给学习者。教师不能作为学习同伴与学习者进行平等交流,这样的做法使学习者更加不愿意加入到学习讨论中。研究表明,民主的师生关系更能强化教师在学习者心中的地位。因此,教师在网络课程生态系统中不仅仅承担着生产者的角色,还应是消费者的一部分。在民主的网络课程中,学习者也不单单是消费者,同时承担着生产者的角色。

其次,基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在网络课程生态环境中,技术在网络课程交互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今,教师与学生都逐渐开始接触网络时代的新型环境,一些操作仍不熟悉,这必将影响网络课程的交互效果。因此,在网络课程的交互中应创建多维的角色,增加助学者、技术支持以及服务者等角色。

最后,在生态系统中,“他感作用”指物种释放化学物质,影响环境,导致其他生物的代谢与生长发生变化[5]。也就是说,在网络交互中,需要学对他人的学习进行正影响。在网络学习开始之初,助学者可以指导学习者进行学习与交互,但网络学习逐渐深入,生态系统逐渐扩大,在此过程中应该培养一些核心参与者。这些核心参与者在网络学习中对学习者交互的方向与深度进行影响,也就是说充分利用“他感作用”影响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的交互。核心参与者的发帖应当是将网络课程中的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出的帖子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开放性与实践性。

网络课程中的学应当由学习共同体内部进行推选,推荐的这些学要具备学习积极性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责任感等条件。在网络课程中,可以给这些学更多权限,带动其他学习者参与学习。

建设网络课程交互的规范体系网络课程中的学习主体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拥有不一样的知识背景、情感体验以及文化氛围,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风格各异。但是由于相聚在一起的学习者需要参与同样的学习活动,因此需要在网络学习主体中间构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通过民主协商制定相应的规范,为网络课程的学习主体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习者进行学习。良好的学习交互环境如图2所示。

在网络课程交互的体系中,首先要明确网络课程学习的目标,保证学习主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能够不偏离学习目标,围绕特定的学习任务展开学习,保证学习主体交互的有效性。

其次,在学习主体进行交互时,要建立公平、公正、友好、文明的文化氛围,并且使学习主体明白在网络课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当学习者在网络课程中受挫或发生冲突时,能够有章可循,能够依据有效的规范解决问题。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交互将单一的个体凝聚为学习群体,通过个体知识建构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形成知识的转移与传递,在群体中激发个体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种群的进化。通过种群的建立,学习者可以在网络课程的交互中找到归属感,能够切实体会到交互的必要性与意义。

4小结

生态学的主要思想是联系性、整体性、循环性,这不仅适用于环境的生态系统,同样可以普及到教育等其他行业。而教学交互是网络课程品质的核心,将生态主义引入教育交互中,为网络课程交互提供另一个新的方向,不仅是一个好的开始,也将开创一片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2]于文秀.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06-11-27.

[3]王诺.“生态整体主义”辩[J].读书,2004(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