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8:52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1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育启蒙西学东渐中国化

鸦片战争之后,中外音乐交流的性质,在侵略/被侵略、强势/弱势、主动接受/被动接受等相互关系中发生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动。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慢慢脱离了平等交流的方式。“趣不乖本”、“教儒结合”的“中国化”方针,在鸦片战争之后,揭开了其真实的面目。从此,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变得合法而暴力。

于是中国开始从“自卑”、“自负”中寻找谋生之路,走上了从器物、体制到文化的改革历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早期的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门“特殊”学科而逐渐得到重视和建构。

一、西方宗教音乐教育机构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最远可以追溯到公元635年,阿罗本把景教传入中国的实践活动。从这时起,西方基督教赞美诗颂唱便作为传播教会思想的“携带”关系随之传入中国。

随后,约翰·孟德高维诺在中国组建唱诗班、利玛窦“教儒结合”传教方式的《西琴曲意》、徐日升、德礼格的西方音乐理论《协韵度曲》、威廉博士的方言演唱形式《夏腔神诗》等在这1000年之内也慢慢渗入中国。

从马礼逊在香港创办的“马礼逊纪念学堂”开始,中国便有了在新式学校中来接受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黄埔条约》签订后,西方便纷纷在中国建立教会学校、并出版唱歌教科书,希望通过传教的“唱歌方式”,将中国“基督教”化。

这从客观上推动了西方的教会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并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启蒙,奠定了“向西乞灵”的心理准备。学堂乐歌的兴起正是当时中国人借鉴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第一次实践活动。

1872年,狄就烈在《圣诗谱》原序中说:

“从前用功教导学生同教友们唱诗,因为没有合适的乐书,常觉累赘。因此就出上功夫,开清乐法的大略,并且考究定规要紧的名目。起先是单为自己的学生预备的,后来思想,不如印成一本书,教众人便宜用。如是又加细工,修改补全,编成这本乐书。”①

本书可以说是继《律吕正义》之后,对西方乐理知识的比较好的补充。书中提到了如何学习唱歌的两个方法:“……学唱,有两样顶要紧的:一是要仔细效法乐师。因为书中的话,不论学得怎样明白,乐中的法子,不论看得怎样透彻,不效法乐师,总学不完全。二是要恒心演习。因为学唱原不容易,必得功夫到了才能学成。倘一面效法好乐师,一面用功演习,这样学乐,并不甚难。从小学,更是如此。虽说乐不甚难学,却不可看轻,以为乐是浅薄的。当知乐本是无穷无尽的,其中的妙趣,就是一辈子也学不尽。”②

第一要效仿乐师,第二要恒心练习。我们回看当时的中国音乐教学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音乐“唱歌方法”对其两者教学运用上的缩影。

1911年,吴福临写的《小学唱歌之实验》中有这方面的描述:

“授新生以歌谱,亦甚棘手事也。盖教师之声,为成人的,音带之颤动之速率,必缓于儿童,则声音亦必低,骤闻之似不甚相符。故全未知乐律之儿童,难以模仿。欲导以琴声,则有音无语,亦难妥洽。故莫妙以旧生之选手高唱使和,及稍知轨范,然后以教师之声及琴音一齐使和。”③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模仿”训练是当时中国唱歌教育方式的一种,虽然借鉴了西方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在借用的过程中还是理性地结合了自己对孩子生理、心理的状态,使之在中国实践中得到合理化运用。

传教士们为西乐在中国的传播埋下了种子,这同时也为日后中国音乐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借鉴的模板。另一方面,中国在西方“强势”的压力之下,中国人心理上的“西倾”,使得他们的努力在中国开花结果。

西方音乐萌芽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中国“器物救国”失败的局面,使得自身开始反思,进行了向西方“乞灵”的外出考察活动。

二、早期对国外音乐教育模式的观察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向国外派出的外交使节,记录到了当时各国的教育情况。对西方音乐教育的观察也零星地留在了他们的记录中。

1871年在张德彝的《三述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十二日……西国儿童,不拘男女,凡八岁不送入学者,议罚有例。故男女无论贫富,无不知书识字。而学堂之制也善,有男学堂、女学堂、大学堂、小学堂……”④

从这则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已经看到了西方教育的一部分。“凡八岁不入学者,议罚有例”,中国人已经看到了了西方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不仅如此,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已经被西方纳入到了教育的课程设置里。

在1887年的傅云龙《历游日本余记》中记录到:

“又有高等女学校……立于明治五年。当同治十一年,其生:普通学科百七十八。

……其学不外汉文、国语、英语、伦理、地理、数学、史学、理学、家事、图书、音乐、体操。”⑤

这些是中国人外出考察中所以外得到的信息。这些无意的观察,为日后中国教育包括音乐教育的兴起,做了心理和文化上的铺垫。

而对于音乐教育的“刻意观察”,自始于1898年康有为提出的“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之后的考察运动。

在1902项文瑞《东游日记》中就已经有比较详细的刻意考察记录:

“观音乐教室,凳长七尺,以两凳连接为一列,共五列。左右置大小两琴,师弄大琴,学生皆依琴声而歌。初唱《大炮歌》,次唱《德川公歌》、次唱《海之世界歌》,其所用书为《幼年唱歌》(四编上卷)。每一歌终,师复略略弄琴,作他歌之琴声一句,学生皆举手。师择一生问之,答是某歌,又弄琴,又问而又答之,所以令其辨音也。歌声十分雄壮,十分齐一,其气远吞洲洋,令人生畏。余心大为感动,毛骨悚然,不料海外鼓铸人才乃至若此。⑥

在刻意观察之下,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对西方音乐教育过程的描述比起早期的记录要详细得多。分别对西方音乐教育的教学地点、教学用具、教学课本、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记录。这些与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很是相似,而我们借鉴了西方音乐音乐教学方式之后,对自身的音乐教育的实践也是经历了一段“中国化”历程。

三、中国音乐教育启蒙的理性建构

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教育还在萌芽阶段,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这时分别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对中国音乐教育的乐谱编写、音乐理论构建、乐歌传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对近代音乐教育的启蒙,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适合于中国儿童身心发展的音乐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和完善。

(一)从儿童心理出发的音乐教育方式

1903年曾志忞在《乐理大意》序中说:

“呜呼!乐之为物,可兴感,可怡悦,学校中不可少之科目也。因不揣浅陋,采集最近学校所用唱歌若干,附以说明及教授法,刊以告吾国之教育者,而先之以乐理大意。”⑦

这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音乐教育活动对“教授法”的需要。对于乐歌理论的探索,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特别是要关注孩子们的年龄与接受能力的关系问题。

1906铃木米次郎的《中学唱歌集》序中说:

“小学时代,学生之脑力幼稚,故各种科学精神之教育,必附丽于形质;至中学,则智识渐完,优美之思想,完全之人格,必于此时期养成之。音乐之道,何独不然。是编修辞、选曲,多以精神教育为主,其唤起伦理之观念,政治之思想,振武之精神诸作,皆能令歌者奋然兴起。然则是编之出,不独为音乐界进化之先声,其有补于国民之教育者,岂浅鲜哉。故乐为之序。”⑧

这里对孩子年龄与智力发展的关注,体现了我国早期音乐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心理、生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来实施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出音乐教育启蒙是以“唤起伦理之观念,政治之思想,振武之精神”为目的的。这是在时代的需要下所产生的“功用”音乐教育理念,然而“美育”的提倡给中国音乐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对“美育”逐渐重视的音乐教育方式

王国维是我国较早提出“美育”教育的音乐家,他强调音乐教育是使“人心之动”的“最纯粹之快乐”的根本特点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

1907年王国维的《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教材》中这样谈及音乐的修身作用:

“欲达第一目的,则于声音之美外,自当益以歌词之美。而就歌词之美言之,则今日作者之自制曲,其不如古人之名作审矣……盖一在养其感情,一在强其意志,其关系乃普遍关系,而不关于材质之意义也。循此标准,则唱歌科庶不致为修身科之奴隶,而得保其独立之位置欤。”⑨

在“美育”思想的传播下,中国音乐教育的本土化实践逐渐走向了健康的道路,从结合儿童心理接受能力的“技术模仿”层面走上了探索“音乐审美意义”的教育实践道路。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合理性还体现在中国音乐的“本土化”实践上。虽然我们在时代的需求下借用西方的乐谱和西方的曲调进行创作和学习,但是我们并没有忘记一定要将其“本土化”的历史教训。因为“拿来主义”是要再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下才能使其真正推动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古乐与西乐结合下音乐教育方式

李叔同未留学之前,便提倡以“中国古诗”填词的唱歌教学方式。而之后对中国乐歌的歌词和曲调的选择上,也一直是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开展的。对中国雅乐的复兴,也偶尔会在历史的舞台上凸显。

1918年周庆云的《雅乐新编》序中:

“……自学堂兴,亦列音乐为一科,诚与六艺之旨有合。顾所楷模皆异域曲谱,《白虎通》所谓僸佅兜离是也。而吾国四千年相传之古乐,益放失而不可复循,亦移宫换羽之痛矣!

……

顷出所撰《稚乐新编》见示,则以葩经旧谱十八篇,演成古调旧谱,一字配一律,乃审音之强弱,酌增辅助音,藉资圆足。其绪言谓求合于学堂普通教材,故以西法为对照,西字为识别,洵创例也。……施子教育,将使莘莘学子,乐操土风,勿为钟仪所笑,其保存国粹之用心,不亦过人远哉。”⑩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希望通过对古乐曲调的复兴与西乐乐谱对照的结合方式,达到保存国粹的目的。这样的提倡者,在近代历史上不少其人。比如赵元任、刘天华,提倡“在中西音乐调和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今天我们音乐教育中,也没有离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在当时的历史实践中可谓是非常有远见的提议。

对古乐与西乐“不同之不同”的理性分析,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中国音乐教育的“现代性”之路,要在不抛弃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音乐的。因为我们一旦失去了传统,就会像失忆病人一样,脱离现实。

虽然在当时,对“全盘西化”思想的热烈追逐站在了时代的主轴线上,但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我们的“固守本土”的另一条实践道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可贵的财富。

四、结语

(一)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的生成是在“西学东渐”中展开的

从史料中回看中国近代音乐教学法启蒙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西洋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传播活动——设立音乐科,出版音乐理论书目、对音乐唱歌的教授;中国外交使节外出考察中所观察到的西方音乐教育模式——音乐道具、课时费用、教学内容、教学课本的运用方式。这些都与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启蒙是在“西学东渐”中生成的。

(二)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以西为师”的实践是合理的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从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状态出发的,对“美育”逐渐重视,并运用了中国雅乐与西乐结合的教育方式,给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使中国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八股取士”、“科举选举”的教育方式,适应了解决文化危机、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三)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

我们只要活着,就会有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我们是在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类的存在意义。

中国音乐教育的启蒙是在我们对“新音乐”“现代化”建构的追求下逐步实现的。可以说,它是在中国与西方教育实践的“共创”下形成的。

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西方早期教育的借鉴是有“中国化”思考的。当今,我们已经度过了“向西乞灵”的阶段,开始在“全球化”视野的“动力”下去实践、完善自身。可以说这是一种进步,全世界文明的进步。

19世纪末20世纪在追求“中国音乐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从启蒙的艰难摸索中走上了中国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的道路。当然,“现代化”的道路是否真的需要继续追逐,已经有先人提出了质疑。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吸取近代伟人创建的音乐教育实践的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中国梦”的理想,继续为当代的中国音乐教育做出努力。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93,95,135,15,84,86,142,159,230,174.

参考文献:

[1]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张静蔚.搜索历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2

关键词: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文以16所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维普、万方等电子资源,以信息素养、体育教师为关键词搜索,共检索出116篇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2.访谈法笔者通过电话访谈了部分高校体育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了解其学校体育信息化硬件、软件设施状况,弥补了调查问卷无法了解到的信息。3.问卷调查法对16所高校的160名教师发放问卷,回收158份,回收率为98.7%,其中有效问卷155份,有效回收率为96.8%。4.实地考察法对部分高校进行走访,实地考察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条件、观摩部分体育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5.数理统计法通过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统计结果经过专业人员审核无误后,应用于本研究工作的分析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意识情况

1.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识结果显示,56%的体育教师表示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并且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48%的教师认为具备信息素养比较重要;4%的教师认为信息意识跟职业关系不大,是否具备信息素养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省高校大多数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应用于教学、科研的作用,明确了具备信息素质的重要性,态度都比较积极。但同时也反映出有明确信息意识的人数还不算非常多,信息素养意识待提高的教师人群数量还有很大上升空间。2.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收集掌握信息的目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30.1%的体育教师收集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科研,希望在专业领域能有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以得出较好的科研成绩,并且可以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48.1%的体育教师搜集信息是为了教学;37.1%的体育教师是为了获取体育运动竞赛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提高自身能力;只有8.6%的体育教师收集信息是留作保存以便日后参考。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收集掌握信息的目的主要还是以科研为主,其次是为了获取体育运动及相关竞赛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然后应用到教学,这反映出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收集信息的目的还是比较准确的、科学的。3.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收集信息的情况从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收集信息的频度来看,30.4%的体育教师能较频繁地收集信息用于教学和科研,而69.6%的体育教师偶尔收集信息。收集信息频度高的体育教师主要集中在讲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因为讲师教师受职称晋升的压力,需要和申报课题,所以科研信息收集的频度较高。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大部分是学科带头人,是课题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所以要经常收集信息。而助教职称的教师,大多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科研和教学经验方面的能力稍显不足,能成功申报申请课题的机会相对也少,因此这些教师收集信息频度低,只是偶尔收集。

(二)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

1.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情况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具体可划分为:文字处理、软件安装、常规的系统操作、图形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本研究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对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做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结果显示:96.6%的体育教师能够进行一般的文字处理、61.6%的体育教师会常规的系统操作,7.5%的体育教师能进行一些图形处理,46.8%的体育教师能够独立安装一些常用软件,59.2%的体育教师会使用打印机,68.0%的教师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由此看来,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尚可。2.江西省体育教师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好。其中使用简单计算机操作(借助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方式处理信息的体育教师占72.9%;使用高级计算机操作(如,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的剪贴功能引用他人的数据和资料并纪录这些资料的出处并利用文字处理、图像编辑、电子表格处理、和web网页制作等工具来创建文档、图像、图表、讲演稿等)的体育教师占21.8%,采用计算器处理信息的教师占4.3%;使用人工处理方式处理信息的体育教师占5.3%。由此看出,大部分教师能进行简单计算机操作,并且能使用高级计算机操作的人数也占一定比例,间接反应江西省体育教师加工、处理信息能力良好。

(三)影响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高校体育教师的环境和工作属性,可以把相关的影响因素化分为九个选项内容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选并排序的方式回答。结果发现,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外语水平差,无法直接阅读外文资料,占70.8%;第二位的是平时教学压力太大,没时间,占55.3%;第三位是缺少横向与纵向的专业交流,占23.7%;第四位是领导部门和管理部门对信息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占16.8%;第五是对现代体育信息的重要性与作用认识不足,占3.1%;最后是未掌握计算机网络查询和检索技术,占0.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外语水平差,无法直接阅读外文资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51-01

一、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误解

随着出国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带回来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国的音乐教育出现了中西碰撞的局面。有人说西方的东西好,有人说我国的传统民族东西好,这就造成了我国国民欣赏的差异。现用声乐来看现阶段的一种音乐认识现象:在西洋美声刚进入我国时,大部分人不接受,因为当时的西洋美声很多人没有很好地去解决怎么咬中国字的问题,他们在唱歌时由于咬中国字不清楚,老百姓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因此一直遭到冷落。到了现阶段,美声已经能很好地解决咬中国字的问题,人们已经开始接受了西洋唱法,而且开始欣赏它,学习它,运用它。

中国的民族声乐在改革开放以前以戏曲唱法为主,当时的一部分音乐学院的老师是民间艺人,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了问题,艺人不一定就会教学生,中国的声乐教育培养一批会教的老师。当时和钱学森一同回来的沈湘,还有那之后从国外回来的周晓燕教授、谢绍曾教授给中国的声乐教育开辟了一片天地。由于沈先生和周先生、谢先生他们带回来的是国外的西洋唱法,中国老百姓很多不买账,因此怎样把西洋唱法嫁接在中国的民族声乐上进而来发展我国的声乐成了当时他们面临的问题。随后中国的声乐教育不断发展,有了今天百花齐放的景观。

但是现在很多人对唱法问题存在误解,有些人认为西方的好,西方的方法出来声音厚实圆润好听,但殊不知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声乐也要求声音的好听圆润厚实有力度;有些人认为学了这个唱法会毁了他的另一种唱法,殊不知唱法只是自己选择和大众需要的问题,每个唱法讲求的最根本点还是一样的:唱的好听、普遍被人们接受。

因此,我国的音乐教育视眼要开阔,要因才施教,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认识不能只限于一种。现在我国的通俗音乐在逐渐与世界接轨,但是设立这门学科的音乐院校却特别少,这需要我国教育不断改革。

二、中西的教育理念不同方式不同引起我们深思

现运用中西钢琴教学的不同来说明:在国内学琴注重技巧,学生苦练基本功,乐感却不够好;而在美国,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老师强调的是对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我们常常看到中国学生弹一手漂亮的好琴,却不太会欣赏音乐作品,而且许多学生虽然是音乐专业,却只了解自己学习的乐器,而对于其他乐器或者不同类型的音乐,他们却知之甚少;美国学生最讲究的不是技巧,他们善于表现作品的背景知识。所以,人们常说,国内培养的是pianists(钢琴师),国外培养的是musicians(音乐家)。美国老师对学生要求不高,但很注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所以美国琴童的日子很好过。相反,国内学琴的孩子几乎个个“谈琴色变”,当然也就不容易发挥出潜力了。

在美国爱斯本常有专门为儿童举办的音乐会,演奏每首曲目之前,指挥都会向小观众介绍曲目的作者、年代、风格,有时还穿插一个与这首曲子有关的童话故事。乐手们在演奏时,台下的孩子爱怎么唱就怎么唱,还可以跑到台上去跳舞。别看全场乱糟糟的,孩子们早已在玩闹中爱上了音乐。只是检票员每碰到这种音乐会就特别辛苦,要经常“深入”这些小观众,时刻看紧他们。看紧他们却不是为了禁止他们唱、跳、闹,而是为了负责他们的安全。

三、新旧文化的碰撞

新旧方式的碰撞很大程度上时中西方文化碰撞造成的,现在教育工作者们正在努力地寻找着新旧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用来教学上的实际运用。以声乐来举例:西方所讲的气息和我国所讲的“气沉”是一个意思,但是很多人觉得“气沉”太难理解而用西方的气息来替换它,实际上他们是一样的。我国的戏曲声乐博大精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之所以觉得太难理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去理解它们。我国民族声乐也有很多地方值得世界去学习,例如我国原生态民歌手,他们的高音可以唱到higha,这是被我国很多声乐研究者和国外的声乐研究者所惊奇的,他们讲不出他们运用了什么方法去演唱,但是他们的高音却是最吸引人的。这就给我国的声乐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声乐到底该怎么教?什么是真正的声乐?我国的声乐到底该怎么发展?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4

【关键词】西部;农村学前儿童;发展需要;城市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01-04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次全国性学前教育会议。组织者将参会者分成几个组,笔者所在的组是一个纯“西部组”。笔者从与会代表的发言中能深切地感受到不少人的失望:要是我们能够跟上海代表分在一个组里,我们就能学学他们的先进经验,这该有多好。作为“局外人”的理论研究者常常带着自己所在城市的标准审视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或者以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者的“汇报”、自己短时间内获得的直接经验(比如半天的参观)为依据来研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实践者则将东部、城市的学前教育实践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人们在谈及这种“城市化”、“东部化”背景下的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时也是模式化的。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硬件不行,师资水平差,投入不足,领导不重视……”解决的对策是,“建立机制,政策保障,加大投入,更新观念……”这种模式化的分析与讨论不利于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正如刘铁芳所指出的:“当乡村教育问题被缩减为硬件设施的改造与读书机会的保障时,我们应有的对乡村教育问题的整体思考与深层把握便被遮蔽。”〔1〕

最具“破坏性”的是那些貌似尊重西部农村学前儿童、实则误解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言行。在一个有关学前儿童的项目培训里有这样的内容:在判断儿童是否具有“爬”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城乡的差异”,城市儿童的判断指标是“爬幼儿园的攀爬设备”,农村儿童的判断指标是“爬树”。标准制订者将此作为考虑到城乡差异的“标准”向大家介绍。但是,农村儿童都会爬树吗?爬树中的“爬”与爬设备中的“爬”有何异同?这究竟是对农村儿童的尊重还是不尊重?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固执地坚持城市化、东部化的视角,这种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误解将是不可避免的。

用这种比较的心态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看到的往往是遗憾与失望,比如办园条件差,玩具数量少,活动空间不足,教师学历低,教育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游戏时间严重不足等。然而,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有其产生的背景,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研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视角,从传统的比较转向研究和解决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自己的问题。

笔者认为,研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最根本的、最先要研究的是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

一、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

这里所谓的“发展需要”,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比如,他们哪些方面发展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发展得差一些。二是基于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和他们的生活背景,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特别关注他们哪些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比如,在当前中国文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儿童要想取得成功,哪些品质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丽莲・凯茨将第二种发展需要形象地比喻为“为建筑物未来可能遭受的所有压力预先做准备。其中可能包括飓风、暴风雨、龙卷风、洪水、地震等”。〔2〕

就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揭示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心理发展现状的实证材料相当有限。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过全国性的7岁以下农村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近期也会有类似的调查),但这个由卫生部组织的抽样调查,其焦点集中在“身体发育”上。这样的调查虽然重要,但对整个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来说是很不全面的。2001年,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和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动员并培训了10个来自农村地区的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请他们在暑期回家乡时对本地儿童进行采访录音。他们共采访了38名儿童,其中有20多名农村儿童(以下简称“农村儿童的声音”项目)。这次采访的农村儿童虽然不是很多,但有效地展示了农村儿童的生存世界,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世界。然而,这个研究主要以中小学儿童为对象,我们几乎没有听到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声音。

由于缺乏实证性研究文献,笔者基于自己的经历,结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对城市“支教”教师的访谈,主要从“城乡儿童的发展差异”角度来讨论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从农村支教回来的一位城市优秀幼儿园教师w在谈到城乡儿童的发展差异时是这样描述的:“那些娃娃(农村学前儿童)就是有些放不开,他们知道,但不敢讲,不愿意讲。”在w老师看来,农村儿童的理解能力跟城市儿童没什么区别,区别在于农村学前儿童在自信心、与人打交道(尤其是与陌生人打交道)、语言表达等方面发展得差一些。其他有着“支教”经验的城市教师大多有着类似的看法。在“农村儿童的声音”项目里,采访农村儿童的那些研究生、大学生也有类似的感受。比如,访谈者李存生写道:“从访谈经过来看,在回答问题时靠近城镇的儿童明显要比农村儿童显得落落大方,语言也非常流畅;而农村不管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儿童,在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拘谨。”〔3〕此外,笔者还发现城乡学前儿童在运动能力、兴趣、知识面、规则意识、语言、艺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的具体表现还有待进一步作实证研究。

至于凯茨所讲的“未来可能遭受的各种压力”这个意义上的发展需要,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研究者要深入研究农村学前儿童发展的现状,研究农村学前儿童随后可能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会经受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哪些品质容易把他们引向成功,而哪些品质又容易导致他们失败,等等。然而,我们缺乏这样的研究文献。

在国外,专门研究农村儿童发展需要的文献要多得多。比如,他们研究发现,农村贫困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通常会比较差,更容易发生阅读障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口语互动明显不足,儿童习得的词语少,互动中练习词语的机会也少。这些儿童要能面对未来可能遭受的各种压力,什么东西最重要?有研究指出,“坚韧性”(resiliency)是非常重要的。“坚韧性是指从挫折中站起来并保持乐观的能力。”〔4〕对于身处农村的儿童来说,他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我们有时难以想象的困境。这种坚韧性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教育者可以通过发展儿童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勉态度以及自我认同感,帮助儿童培养坚韧性,〔5〕还可以通过建立、维持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来培养其坚韧性。〔6〕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取向(而非具体的研究结果)对我们研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很有启发。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是西部农村学前教

育的基础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基于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正如前文指出的,我们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许多误解,这些误解当然也包括对农村学前儿童发展、发展需要的误解,至少是对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生活状况不了解。比如,农村学前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怎么开展,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的状况是“借鉴”城市的经验。实际上,我们首先应了解农村学前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哪些不安全因素,而不是简单借用城市的经验。笔者调查发现,农村年幼儿童的家长通常都会很重视“水”和“火”的教育。为什么?因为在农村,“水”和“火”是非常不安全的因素,年幼儿童因玩水、玩火而出危险(如淹死或烧了房子)的不在少数。在农村,一旦遇到“水”、“火”问题,最为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呼叫”,而城市里拨打119、120电话的策略在农村可能并不管用。

笔者想结合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误解,具体地谈谈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实践的影响。

误解1:农村的学前教育都比较“小学化”,儿童缺乏游戏,缺乏自主性活动,儿童是不快乐的。农村学前教育确实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是,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应该是怎么样的,比如,低结构化的活动和高结构化的活动如何求得平衡,农村学前教育课程与城市学前教育课程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有些不一样。从幼儿在园的时间来看,农村幼儿园的高结构化活动确实远远多于城市幼儿园,但如果我们能将视野放得更宽一些,考虑到城乡幼儿在离园后活动的结构化程度高低的差异,我们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一个农村幼儿园组织的下午“外出活动”,有的人认为“很好”,因为这样的外出活动结构化程度较低,幼儿在玩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活动或许对城市幼儿是适宜的,但对农村幼儿不一定适宜,因为农村幼儿参与这类活动的机会是非常多的(这样的“外出活动”跟离园回家没什么区别),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应为幼儿提供一些独特的经验。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追求的价值取向值得关注。

误解2:农村学前教育应充分利用农村儿童的经验,比如玩沙、玩水、玩泥、玩竹、种植、饲养等,并在这些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是的,任何教育都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但是,是不是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非要搞成“农民教育”,才具有农村教育的特点呢?我们往往武断地认为,农村儿童的经验就是萝卜、青菜、猫、狗,让他们玩沙、玩泥、爬树、捡树叶,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事实上,过分新奇的东西未必能引起儿童的思维兴奋,过分熟悉的内容也完全可能令他们丧失兴趣;更何况,西部农村儿童也具有“农民”以外的其他经验,至少他们也是渴望学习的。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儿童经验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意义,而那种简单的“农民化”的教育则可能使儿童的学习变得没有意义。在一次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学现场,一个班级的桌上摆满了树叶,儿童在“玩”着这些树叶,神情疲惫,非常无奈;而在另一个城市教师“支教”的农村班级里,儿童戴着那些城市教师为他们制作的动物头饰,兴奋得又唱又跳。他们不时地取下自己的头饰看看,然后再戴上,又看看同伴的,非常激动。这种强烈的对比,至少说明我们对西部农村学前儿童发展需要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误解3:与别的地方比起来,我们这儿的条件太差了,具体情况不一样。比如,我们一个班里幼儿多,教师少;幼儿家里都很穷,家长的观念落后;没有城市幼儿大方、聪明、能干,活动不好开展;幼儿园的条件也差,没有玩具、教具……在与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交流时,我们常听到类似的“抱怨”。是的,这些确实是农村学前教育所面对的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是直面这些问题,还是抱怨、回避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清楚儿童的发展需要是什么,我们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这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心态。教师是将这些“实际情况”当作抱怨的借口,还是视作教育的资源?“看一个教师如何接近处在危机中的儿童,可以辨别他是正式的教师还是准教师。用这种方法也能准确预测他是否能成功教导贫穷儿童。较易放弃或经常失败的教师无法有效且适当地描述儿童的问题,由此导致他们的教学缺乏效率。这些教师通常希望尽可能地去了解儿童,好向自己证明教这些儿童是不可能的。反之,表现出色的贫穷儿童的教师们,却以完全不同的动机来了解儿童的生活。他们较敏感于儿童的背景,因为他们由衷地关心这些儿童……这两者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是用这些信息来‘证明’儿童是不能教导的,而后者是用这些信息来使他们的教学更有意义、更适当。”〔7〕

误解4:让农村儿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确实,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资源是“优质”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是什么,对城市儿童来说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农村儿童是否一定也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城市幼儿园对口“帮扶”农村幼儿园,是否就意味着农村儿童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事实上,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城里的这些“外来者”、“局外人”未必能有效地解决。相反,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当事人若能以良好的心态直面自己的问题,则可能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在此想表达的是,幼教工作者应该转变研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视角,即研究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研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自身的问题。杜威曾有过这样的精彩论述:“……这种倾向是由于用比较的观点看待儿童期,而不是用内在的观点看待儿童期。我们之所以仅仅把儿童期当作匮乏,是因为我们用成年期作为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儿童期。这样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儿童现在所没有的、成人以前所不会有的东西上。这种比较的观点,要是为了某种目的也是够合法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观点看作不可变更的道理,那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傲慢武断。如果儿童能清晰地和忠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所说的话将与此不同。我们有非常可靠的成人凭据,使我们相信,在某种道德和理智的方面,成人必须变成幼小儿童才对。”〔8〕杜威谈的是如何看待儿童,在讨论如何看待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时,他的这段话同样值得人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19-24.

〔2〕凯茨.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基础〔m〕//赫尔姆,等.项目课程的魅力:应对当代幼儿教室挑战的策略与方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

〔3〕李存生.访谈感受〔eB/oL〕.〔2007-10-14〕.省略.

〔4〕赫尔姆.当代幼儿教育的挑战〔m〕//赫尔姆,等.项目课程的魅力:应对当代幼儿教室挑战的策略与方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5〕GRotBeRGeH.aguidetopromotingresilienceinchildren:Strengtheningthehumanspirit〔m〕.theHague,thenetherlands:BernardVanLeerFoundations,1995.

〔6〕winFieLDiF.Developingresilienceinurbanyouth〔m〕//BCeSSaRone.(eds.)Resilienceguide:acollectionofresourcesonresilienceinchildrenandfamilies.Champaign,iL:eRiCClearinghouseonelementaryandearlyChildhoodeducation,1999.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就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成科(1983-),男,湖南衡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民族体育;宋晓宇(1984-),女,河北昌黎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广西崇左5322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24-03

体育教育专业是目前我国体育学的主干专业,也是体育本科生招收人数最多的专业。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进程的加快,各类学校体育教师需求量日趋减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需求情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于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教育存在发展速度过快、办学主体迅速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远大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专业课程设置不够成熟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地处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来讲同样存在。本研究通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从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国内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文件和著述等资料。(2)问卷调查法。根据一般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广西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随机向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4所地方高校的2011、2012届体育教育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问卷203份,有效问卷189份,使用重测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信度检验。(3)访谈法。

通过调查走访广西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办学单位、企事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了解其就业信息。(4)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microsoftoffice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1)就业率。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2011、2012届部分毕业生(n=189)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含一次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为86.3%,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2.6%,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从分布来看,几所高校的情况大致相当。(2)就业走向。排除当年没有就业的情况,就业走向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考研,继续深造;考取国家公职(含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等);中小学任教;高职高专任教;俱乐部教练;社区、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安,企业、公司业务员;自主创业(见下图)。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就业压力过大,通过考研暂时避免就业压力成了部分毕业生的首选,其比例也从13%上升到17%,幅度较大;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和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差,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考试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国家公职人员这一项统计当中,考取选调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原因可能是选调生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更为看重的是考生的就业意向和社会活动经历,这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是有利的;体育教育的办学宗旨与目标首先是为国家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设立的,而现实的就业情况则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在所学的专业就业,而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从28%下降到23%,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量日趋饱和,而高校体育教育本科在扩招政策背景下招生却还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直接造成供需双方的矛盾;其二,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倾向于到中小学就业,进一步削弱了体育教育本科生的就业空间。就高职高专来看,少部分毕业生利用高职高专合并或升格的机会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而能够跻身于高职高专就业,但这种情况仅仅过了一年就急转直下,比例从6%骤降到2%;从在俱乐部任教练的情况来看,也是呈些许下降趋势,从18%降到15%,从调查中发现,俱乐部对于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网球、羽毛球等适合全民健身的项目需求量较大,对于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则并无多大需求,而恰恰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重心还停留在田径等传统项目上,对于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兴项目,由于师资、场地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学效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情况,造成毕业生就业面窄,只能在广西自治区内俱乐部就业,而去到自治区外则无优势可言。调查发现:在广西自治区外就业的毕业生中,大多只能从事公司业务员或保安等不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社区、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能够给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但是,随之兴办的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就业途径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因此,也形成了体育教育本科生和社会体育本科生兄弟相煎的局面。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自主创业也成了部分体育教育本科生的就业新途径。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在社会、家庭、朋友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创业打开了就业的新局面,随后毕业的师弟、师妹们或多或少受到师兄和师姐的影响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在自主创业所占的比例从13%上升到17%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2.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广西高校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影响因素大致分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身因素。本研究重点对于影响就业的学校因素进行分析。在学校影响因素层面,主要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程度等。(1)对专业培养目标认可程度的调查分析。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规定,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具有纲领性质,在实际的培养目标设置中,各个高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在调查中发现,将近60%的毕业生对于现行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持怀疑态度,这个比例较高,说明毕业生在工作中或者是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调查还发现,教师在培养目标的问题上与学生存在不同的看法,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比较符合”的人数达到56%,说明教师对于课程培养目标还是比较认可的,这可以理解为毕业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有着更为深刻的切身体会。(2)对学校课程体系认可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确定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课程。因此,各个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在不超越限定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学校本身的地域、培养目标等特点做相应的变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广西各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还大致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课程设置模式,造成专业设置的相对狭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课程设置满意和合理的仅占26.7%;认为课程设置一般或不合理的占73.3%;被调查的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反映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学校所学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课程设置的陈旧性,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37.5%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置存在知识面狭窄、必修课设置过多、教育技能类课程偏少、任选课较少、选课的灵活性不大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将近80.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网球、拓展训练、瑜伽等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课程。总体来看,对课程体系的认可程度的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也说明,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认真做好调研,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3)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反馈。在“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51.3%的学生反映“教学中存在对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够重视,所教知识实效性不强等问题”,55.7%的学生认为“教学中重教法而轻学法,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44.5%的学生认为“结合学校、地方特色进行教学的程度不够”,57.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是很符合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要”,有45.1%的学生认为“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形式较为单一”。在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认可度调查中,反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认识存在偏差,为考试而教,为达标而学;教学评价内容与形式单一,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调查表明:大部分毕业生都认为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需实现多样化,要与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相结合,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度,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

在对毕业生教学手段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超过30%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正规的口语、讲演、板书训练;不到30%的学生能够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低于5%的学生能够自主研发Cai课件并用于教学。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教学手段的掌握情况相对欠缺,不利于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在面试的过程中也处于被动局面。

三、由就业现状引发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通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生对学校设置开设课程体系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上存在与市场需求不吻合等问题。为此,办学单位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大力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体育人才。

1.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多元化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通才教育理念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复合型的通用人才逐渐受到社会的青睐。广西地处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其体育事业的发展大环境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相对落后,而民族传统体育则成为亮点,迄今为止许多中小学校已经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因此,广西体育教育本科办学单位在办学思路上要有所突破,要立足地方、学校的特色,充分做好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需要设定多元化培养目标,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在竞争中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2.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调查发现,广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重复、课程设置知识陈旧、缺乏时代特色,课程设置面狭窄、必修课设置太多,学分比重大,教育技能类、市场需求量大的热门课程较少,学生选课的灵活性不大等问题。对于此种情况,早有学者提出:体育教育专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课程体系庞杂零散、教学时数居高难下、教学内容重复严重等问题,唯有走课程综合化之路。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求注意处理好知识面拓宽和发挥专业特色的关系,学科统一性与教学灵活性的关系,专业课与公共课比重的关系,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等。建议办学单位适时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选修课程的设置,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降低课程的竞技性,增强课程的社会化程度。具体来讲,专业术科可以开设户外拓展、跑酷、定向越野、网球、斯诺克、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民俗、民间体育等热门课程和适应广西区域特性的民族类体育课程,理论课可以增设养生保健、体育康复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另外,根据近年来考研和考国家公职等方面的需要,办学单位要有意识地强化相关课程的教学,有组织、有目的地开设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

3.改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属于师范类教育,其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就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重视教育类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在教育技能方面,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口语、讲演、板书、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教学技能欠缺的情况,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当中加大其培训和考核力度,以保证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得以掌握。在教学实践方面,首先要以我国高等教育为前提,从地方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践技能训练为目标,以教学实践内容改革和教学实践环节的合理组合为中心,以教学实践管理团队和教学实践队伍的完善为保障,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整体优化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总的来讲,广西地方普通高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办学单位应明确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前提,是课程设置的方向,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规格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胜,王超英,向武军,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3).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03]7号)[Z].2003-06-19.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6

(1)声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不符合实际需求

我国声乐教育事业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复制西方的教育模式。从指导思想上来看,均需要一个消化过程和吸取过程。不管是西洋化模式与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歌唱艺术之间的相互矛盾,还是两者之间的相互适应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对此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那么必然无法形成科学的宏观教育指导思想,从而也就无法使教育方法应有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持续不断的本土和西洋之争,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这种中西文化对立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声乐教育失去了生气与活力,显得非常单一。

(2)声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的民族性其实是一种和睦相处而不随便附和的共同发展。因此,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面,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对"民族性"深入理解。针对西洋声乐艺术,声乐教育既不能搞"关门主义",也不能搞成殖民文化。而针对本民族的歌唱艺术,声乐教育既不能搞"",也不能搞"沙文主义"。声乐教育发展应该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声乐教育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2基于自然主义构建出科学的声乐教育新境界

(1)始终将民族歌唱艺术作为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基础

所谓"自然的教育"就是教育的落脚点和切入点都在于教育和培养人才。从宏观上来看,在民族声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自然主义教育原则,始终将民族歌唱艺术作为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整理、研究和探索民族歌唱艺术实践中的基本规律,然后,将其作为重要参考,积极主动地将其运用到声乐教育实践当中去,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将来自不同地域、民族和歌唱方式中的已经形成规律性和共性的东西广泛地吸取进来,并加以充分利用,不仅能够使我国民族歌唱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能够使我国民族歌唱艺术迈向更高的台阶。

(2)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充分融入到声乐教育的实践中

从声乐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的实践过程上来看,在民族声乐教育过程中具体应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更加需要严格遵循"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才能够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充分融入到声乐教育的实践中。歌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人为臆造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并且蕴藏在民族歌唱艺术的自然实践过程当中。从本质上来看,我们所说的歌唱艺术方法和技巧其实是在艺术实践过程当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规律和共性。民族声乐教育体系的建立正是通过在声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让受教育者认真领悟、充分掌握和有效应用这些方法规律和自然共性才得以实现的。在实际开展声乐教育的过程当中,民族声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均应该来自于自然,充分保证在自然中逐渐形成歌唱方法和歌唱技巧。

(3)教育活动必须遵循

自然规律和适应被教育者的天性我们所说的"教育的自然"就是指所有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出"自然人"。可以说,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都属于一种"人为的教育"。从知识论角度来看,教育必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充分适应被教育者的天性,也就是说,教育不仅需要与"事物教育"的普遍规律相符合,同时,还应该充分适应被教育者的实际特点和实际条件,充分满足各方面因素的相关要求。如果无法做到这些,那么在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时的主导思想,乃至行为方式上都必然会与声乐教育的共性规律背道而驰。换而言之,在声乐教育实践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活动都不能够脱离自然规律和受教育者的天性这两个方面的自然特点。比如,让陕西的农民放弃本土的"秦腔"而改唱意大利歌剧,让唱"信天游"的阿宝放弃陕北民歌而去学习美声,无疑这两者都是行不通的。

3结语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7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学科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47-01

从世界艺术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现代艺术的发展起步较晚,晚清时期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国人对西方艺术的认识是相当有限的。尽管在康雍乾时期就有西方比如像郎世宁这样的画家来到中国,在中国进行艺术创作,为国人了解世界艺术打开的一扇小窗,但是后来的清政府有把大门紧闭,西方艺术在中国几乎是没有任何传播的。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清朝政府在1906年设立两江师范学堂,聘请外籍教师教授素描、色彩以及油画等西方课程,从而开启了中国的新式美术教育,即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此后的诸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上海美专、上海艺术大学、武昌艺专,南京美专等学校的建立和开设,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步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由于特殊的国情,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和以及徐悲鸿学派的写实主义在中国快速发展,为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艺术观念大量引进和传播到祖国大陆,为当代中国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空前的发展和变化的机遇,中国的美术教育体制和模式在一批批美术改革家的努力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四川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这样的知名名牌美术学院里,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美术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学子的需求。中国的美术教育在新形势下做出了大胆的改革,从课程的设置、学科的设置到美术理论的研究、创作方法的学习,美术教育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是“85美术新潮”以来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空前繁荣,在新时期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令世界震惊的。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转变尤为重要。中国美术教育坚持立足传统,同时积极广泛深入的学习西方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成果是十分正确和切实可行的。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结合学科的特点,课程的特点进行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同样硕果累累,吴冠中,赵无极、陈丹青、王广义、方力均、魏光庆等等优秀的艺术家就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活动在各个美术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重大影响,是各个时期美术教育的成果。如今无论在美术家的培养、美术创作还是在美术教育或者是美术教育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收获。

然而,我们在看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丰硕成果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美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美术学院以及各种师范类大学(学院)、设计类学院和新增的综合类大学的美术专业(系)在教学中,很多课程的设置在时间分配和课程的教学意义上有待商讨。为了满足和协调全校教师的课量,很多美术类学校采取吃大锅饭的形式进行课时分配,另外有些课程的设置严重脱离社会,学生毕业后基本用不着。

2、“纯艺术”类的专业招生比例相对较少,主要是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比如书法专业,民间艺术专业等,尽在少数高等美术学院里才招生,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是十分不利的。而设计类专业学生招生比例相当大,现实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突出。

3、美术教育重视当代艺术教育。在学院里对当代美的研究传播过多过重,对传统美术的学习过少,教师与学生中以从事和研究当代美术为荣。

4、对西方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对中国的影响的重视不够,措施不够。西方的艺术是前卫的,西方的艺术是先进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承认,然而中国毕竟不是西方,我们有我们的思维,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观,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审美理念,不可全盘照搬,更不可全盘西化。

5、美术教育是国民的素质教育,应该贯穿每一个人的终身。但是在很多偏远的学校,在很多普通类学校,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很差。

6、美术教育师资分配不公平。普通类学校很少甚至没有美术老师,专业类院校师资分配不平衡。8大美术学院和一些艺术院校以及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重点院校,优秀师资过分集中,而偏远地带经济条件落后的地方就很少有全国著名的美术老师,很多美术和设计学院缺乏专业学科代头人。

7、美术教育由于过度迎合市场,广开专业或是新增美术专业,缺乏足够的或是有能力的够资格的美术教师,影响了我国当前美术教育的总体状况。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传统差异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如今,家庭教育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不过在比较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中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大多数西方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历史文化也是不同的,中国提倡儒家思想,西方国家提倡文艺复兴。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家庭教育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的权威意识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主要强调斗争,平等,民主及人权。

当然,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中西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一般来说,它可以归纳于五点。

1.重视家庭教育。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第一位老师。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是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2.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颜氏家训》说:“父母施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因为“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佚,固需早教,勿失机也。”杜威也认为家庭教育应及早施行。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是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的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果是孩子对父爱敬畏有余,亲爱不足,使亲子关系偏差,影响孩子的健全发展。

4.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古代的中国父母,一向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西方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家庭阅读,幼儿睡前必听一段故事诵读,这是西方家教的一项优良传统。

5.重视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的灌输有效得多。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我们面对着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中西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差异和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现象。

价值观方面的文化差异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出现差异和冲突。其中时间观念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另外问候语和称呼语使用方面也有不同。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you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直呼爷爷奶奶的名字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englishisquite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

这些不同只是其中一些,但也就可以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目前来看,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千百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不少有识之士辛勤耕耘,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并且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它包括了许多传统的家庭教育成分。贯穿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领域历史的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如:德教为先,尊老爱幼,修身为本,以身作则,立志自强,博学慎思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源远流长。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这大概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倾向差异

中国父母注重社会教化,轻视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地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做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也许许多中国家长会否认这一点,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觉得我太不尊重长辈。但是事实却是如此。众所周知,家长常常在一起议论各自的孩子,并将他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加以比较。而且,比较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我有一个邻居,孩子刚上小学,就天天背着个大书包到处补课。因为,我那个邻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被刺激到了。那个人告诉他,他的孩子没上学就可以认识300个字了,还会念古诗词,并且让孩子当场表演。而我那个邻居的孩子与他的孩子同岁,他急得不得了,孩子实在不争气,他急得拿来一本书,照着里面的方法测量她的智商。谁家孩子考了第一,他晚上就做噩梦,因为他那孩子在小学总是排在班上的20名左右。

等孩子上了大学,家长们的比较就更加激烈了。“你的孩子在哪儿上大学?”清华北大的,重点大学,脸上有光,喜形于色;上没有名气大学的,没考上大学的,黯然失色,无以言对。而我了解的一个美国人,他的孩子只是一个中专毕业生,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商店帮工,要让我看,他差不多处在人生的“安全线”以下,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本钱。可是他对他的儿子却赞赏有加。为什么?因为他的孩子经常到社区演奏钢琴,并多次获得奖励。

中国家庭的“比较”往往重学习,“比较”的方面较为单一,西方国家的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全面的素质,中国家庭的比较,常常爱拿自己孩子的优点与他人孩子的缺点比较,使家长得以;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能自省自己孩子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不习惯于争强好胜,论高低上下,中国的家庭在比较时往往想突出自己的形象,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自身的自尊、自重、自乐。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差异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沿袭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能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他们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的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4.教育的重心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所以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这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多种的社会职能。其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性。而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永生观”紧密相关。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个人本位与西方的家庭变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历经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以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确定下来。卢梭倡导自然和自由的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个人是掌握自身经验建构的主体。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驭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的个人。

6.独立意识培养的差异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的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中国父母完全把自己拴在孩子身上,教育责任心超重。家长角色不适当地延伸,代替孩子完成一切日常生活起居的安排,代替孩子规定学习内容,代替孩子定下发展方向。使孩子成为依赖的个人,独立性极差,使孩子除了知识学习外,什么都不会。

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在西方家庭可以看到,孩子像大人一样,直呼来访亲朋好友的名字,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家庭的讨论。一些自己的事情不由父母包办,自行解决,自行处理。父母对孩子也不随便训斥。他们留给孩子一次次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干、敢冒险、敢表现自己。让孩子从小学会生存,具有强健的体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泰然自若地走向人生。这样独立的个性使孩子走向社会时更注重个人的能力与奋斗。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强调死记硬背,孩子们是接受学习,古谚之“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历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他们寓学习于多种形式。西方家庭有专门的烹饪课、手工课和游戏室。他们不认为玩和学习是对立的,更鼓励孩子出去学习,更注重孩子会思考。家长会主动带孩子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去认识社会,他们奉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们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主要包含4个方面:

(1)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化,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2)确立家长在教育行为中的法制观念,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依法治教的问题;增强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改变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良作风。

(3)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9

高等教育体制是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它由高等学校这个实施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由高等教育行政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由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三个子体制系统所组成。

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中央办高等教育与地方办高等教育、政府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涉及的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的问题。

本文写作框架

本文考察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首先从高等教育体制的两个要素,即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的规范来考察,其次从由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的规范所组成的高等教育体制所包含的三个子体制来考察。

中国高校:政府?企业?社会?西方高校:关注学术品味

本部分从高等教育体制的两个要素的角度来谈,即是什么样的机构,遵从何种规范。

我国有些高校在行政权力的控制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办得倒有些像政府、企业和小社会,不太像学校。

所谓像政府是指,大学官本位现象严重,大学按行政级别分等,教师的学术职称也要和行政级别对应。大学按行政的模式运行,学术权力的地位较低,教授的作用在大学发挥不够。

所谓像企业是指,由于中国教师的收入除了来自政府的基本工资以外,还有学校和各院、系的创收及教师自己所挣的外快。因此,中国大学从学校到各院系,直到教师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弄钱。

所谓像社会是指,一所大学什么都有,大学校长什么都要管。一位大学校长在接见外宾时幽默地说:“中国的大学什么都有,大学校长什么都要管,当然除了火葬场以外。不过,作为大学校长,火葬场也是要经常光顾的。”这种情况即使在大学后勤社会化以后,也没有很大改观。

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同样面临着市场化的冲击、政府行政权力的渗透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他们的大学一般是不分行政级别的,大学教师的学术职称也不和行政级别对应。教师,特别是教授,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大学也有赚钱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仅仅在学校,大学校长的主要精力放在谋求学校的学术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大学的最基本的性质是学术性,如何坚守大学的学术品位,保持大学独立的学术本性,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高校:层次类型尚待明确西方高校:鼓励办出特色

本部分从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谈,即高校的实施机构如何,遵从何种规范。

1.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要形成层次结构

从各级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来看,要处理各级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这三个层次各就其位,各具特色。

就专科教育而言,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和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得很有特色,这些专科学校长期以来恪守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

就本科教育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既有文、理、工科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也有多科性和单科性的专业学院,其中有些大学也可以授予博士学位。这些学校一般不与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攀比。

就研究生教育而言,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这些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方面声誉卓著。

有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是在同层次、同类型的大学平等竞争中产生的。如美国,就鼓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能各就其位,办出特色,争当一流。

认清西方发达国家各级高等教育所表现出的特色,有助于我国的各级高等教育形成层次清楚、格局稳定、特色鲜明的体制。

2.私立高等教育的尴尬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私立高等教育,私立高等教育总的特点是: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西方最著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西方比起来有比较大的差距。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是“淮南之橘”,那么,我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则是“淮北之枳”。我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如果从孔子办私学算起,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私立高等教育的真正复苏还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情。

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共175所,其中普通民办高校173所,成人民办高校仅两所。而且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都比不上公立高校。

要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私立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就要真正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校:应处理好各级行政关系西方高校:顺应规律,寻求大学发展

本部分从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角度来谈,即高校的行政机构如何,遵从何种规范。

1.高校由中央办,还是由地方办?

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一般不直接管理高等学校,美国的公立高等学校一般由各州管理,日本文部省也只管东京大学等几所国立大学,一般公立大学则由都、道、府、县政府管理。法国的国民教育部虽然可以直接管理大学,但主要通过大学区总长代表教育部长在本辖区内行使管理大学的权力。我国前段时间推行的“211”工程,其要义之一是在管理权限上减少中央办的大学,加大地方办大学的份量。这个思路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央办高等教育与地方办高等教育权限的处理办法上比较贴近。

2.政府与高校应是什么关系?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时有集权的趋势,但总的特点是政校分开,学校自治。

美国联邦教育部没有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的机构,一般通过立法、资助等方式对大学实行间接管理。美国各州虽有管理高校的权力,但一般也只有高校设置审批权、董事会成员任命权和经费预算权等。另外,各州还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为高校提供信息服务,对高校内部的事务一般不予干预。法国早在1968年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中》就规定了大学在行政、财政和教育方面所享有的自治权。德国联邦教育科学部也不直接管理高校,它的职责主要是掌握联邦政府的高校拨款,规划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协调各州的教育事宜,以及制定高等教育的一般原则。管理大学的职责虽然在各州,但各州除了在财权和人事权上行使一定的控制和监督权外,对大学内部的事务也不加以干预。

在以前的高校改革中,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给各自管理的高校放了些权,高校总感到松绑不够。看来,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使政府在高校的管理上更多地发挥监督、服务和指导的职能,使我国的高校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3.高校与高校如何共同成长?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之间总的特点是竞争合作的关系。虽然有些著名的大学开始成立时是单科性的学院,但现在大多数都已是综合性大学。这些大学是按照大学的发展规律成长起来的。中国高校之间的合并,在改变大学地区布局、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办学效益、合理利用资源和加强“通识”教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中国高校:理顺管理体制西方高校:内部体制明确有序

本部分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角度来谈,即高校的管理机构如何,遵从何种规范。

1.此委员会非彼委员会

从领导体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校级的领导体制一般是委员会制。委员会名称不一,美国称董事会,英国、德国为校务委员会,法国为校理事会等。校长一般由其他专门的委员会遴选出来后,成为大学各种委员会的当然成员,有的校长还兼任这些委员会的主席。校长是全校行政和业务管理的总负责人,有较高的行政权威和学术权威。在院系这一级则实行院长和系主任负责制。

我国大学在校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在院系,实行的实际上是院长或系主任负责制。因而,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改革,要处理好书记与校长的关系,即处理好学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使校长能像国外大学校长那样有职、有权、有责地管好大学。

2.照搬咨询方案,还是有所选择?

从咨询体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为保证大学决策的科学性,往往在决策委员会下面设立各种分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如德国和日本的大学就有科研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基建财政委员会等咨询机构,这些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方案由决策委员会来讨论定案。我国的大学咨询体制的运行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般把一些专门性咨询机构提出的方案当成了决策方案。像学术、教学、职称、分房等事项分别由这些专门性的委员会说了算,校长没有多大的决策余地。二是不少方案由相关的职能部门提出,由分管的校长在校长办公会上讨论一下就实施,有的甚至不经过校长办公会通过,只需分管校长拍板。

3.以院为基础,还是以校为基础?

从执行体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校、院两级,以院为基础的体制。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院部的机构比较系统,基本上与校部对口,整个学校的运行有序而高效。我国现行的高校的执行体制是以校部为基础的体制,院这一级没有用人权、财政权和业务指挥权,所有这些权力都集中在学校及其职能部门。校部的职能部门变成了领导部门和指挥部门。大多数大学的院这一级的机构,就像过去没有成立院以前的系级的机构一样,就是一个办公室,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院长成了“大秘书”的局面。校院两级的关系应该加以理顺。

4.要不要大学“宪法”?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篇10

【关键词】健美操中职卫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20-02

健美操是根据练习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按照健美锻炼的要求把体操、舞蹈、武术以及其他健美锻炼项目中的一些动作组编成操,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以达到增进健康、培养正确的体态、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的一种群众性健美锻炼的手段。而中职卫校由于专业和职业要求的特点,女生居多,据中华传统的特点,女性性格偏柔美,男性偏刚烈。健美操融合了舞蹈的元素又可以塑造美的形体,是女性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学校女生喜欢的课程之一,中职卫校的女生也不列外,但是据调查研究表明,广西中职卫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大多都是比较剧烈的,如篮球、排球等。相对这两个课程健美操课程并不很受重视,导致中职卫校女生一谈到体育课就觉得体育课是折磨的课程。而本身中职卫校的学生,出去面临的行业本身就是要求学生有健康的特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育课程是可以培养学生这一精神的,但是从本次调查反映的问题来看,卫校的学生不喜欢上学校给他们开展的体育课程,因此,研究广西中职卫校健美操课程的地位现状和对策是很必要的。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分别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贵港、百色、贺州、来宾、崇左十二市的中职卫校作为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两种。问卷设置教师问卷24份,学生问卷1200份。教师问卷发放24份,回收2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学生问卷发放1200份,回收1000份,有效800份。回收率83%,有效率80%。访谈法主要走访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五个城市的中职卫校中担任健美操课程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学校开设喜欢的体育项目的调查

从上表的调查情况来看,广西中职卫校的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他们偏向是健美操的课程。从450份的喜欢健美操的有效问卷中就有433份是女生问卷。卫生学校由于专业的特点,女生占学校学生的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从调查到的结果看,中职卫校体育课偏重健美操课程是很必要的。

(二)健美操课程开设的好坏调查

从表1看出大部分的学生是比较喜欢健美操这一课程的,但是从表2的调查情况来看,广西的中职卫校对于健美操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学校健美操体育课程不感兴趣。

(三)教师专业匹配的情况的调查

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在广西中职卫校任健美操课程的老师大部分不是健美操专业毕业的。经走访了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五大城市的中职卫校,和从事健美操课程的老师面对面的交谈,从中了解他们这几所学校体育教师的招聘情况。招进来的老师很多都是篮球专业或者排球专业,在招聘的时候,面试的老师就问会不会上健美操课程,很多老师说他们都是在面试前临时学了一下。后来来到学校工作就是在工作中边学边教,很多老师因为以前学的专业都是激烈、刚强,让他们从事比较柔美的且另一种风格的体育课程,他们有点力不从心,但是学校也不想在体育师资上花大经费。还了解到,有的学校也想多招健美操专业对口的体育教师教学,但是市教育局并不批准。都是认为只要是体育教师应该什么体育项目都会,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卫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对教师的学历情况的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很多体育教师的学历相对低,据对广西部分城市的中职卫校走访面对面地和体育教师交谈及问卷调查显示,他们不仅学历相对较低,而且能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师整体的年纪比较大,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的陈旧。

(五)学校重视体育课程的调查

从表5、表6老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广西的中职卫校在课程的开设上,很不重视体育课程。据走访部分的学校观察和了解到,大部分中职卫校体育场地的设施非常简陋,器材室能看到最多的是篮球和排球。一进学校能看到就是一个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很多学校没有固定的健美操房,大部分学校的健美操场地和排球场、篮球场是共用的;有时候一边是上篮球课,一边是上健美操课程。甚至学生上课集合完就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健美操教师,虽然从教10年或更久,但也只学会一套健美操,因为他们觉得已经够用了,学校会成立篮球校队和排球校队,且鼓励去外面参加比赛,健美操深受卫校学生的喜爱,但是学校忽略了健美操校队的成立,也从不派学生去外面参加健美操比赛;校领导也不会去检查学生上体育课的情况和听课。

三、提高健美操在中职卫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的对策

据对广西中职卫校健美操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调查,发现健美操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严重的不合理,存在的问题有校方的、有学生的、有教师的,同时调查也发现,因为卫校的男女比例的情况,学生偏向健美操课程,因此,要想解决广西中职卫校健美操课程开设地位就应该从校方、学生、教师三个层面入手。

(一)提高学校教学安排者对本校体育的认识

据调查显示,第一,广西中职卫校学生男女比例失调,女生占全校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大多数女生的性格也比较的温婉,对于运动的爱好偏向舞蹈等温和一点的运动,不喜欢激烈的体育运动,但是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及对于体育教师的招聘条件都偏向激烈体育运动的项目。没有考虑到学校人数存在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广西中职卫校开设体育课程的教学安排者应该事实求是的去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爱好,再去选材体育教师和开设体育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中,达到锻炼和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

据调查显示,广西中职卫校的学生对于健美操这一概念的课程大部分都很喜欢,即使是学生健美操课程老师的技术和教法不是很满意,但是他们也乐意去选这个课,因此,往往就存在健美操老师特长是篮球专业,而不是健美操专业,但是学生不乐意选篮球课程,因此,健美操课程存在扎堆的现象。可想而知,卫校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偏科的现象。因此,要求体育教师无论是上什么体育项目课程,都应该把该课程按新课改的要求,把课上好,并且在课堂上积极的和学生互动,想方设法的丰富课堂的内容,不是按陈旧的“放羊”方式去上课,要达到让学生“笑着去上课,笑着下课”的效果。这样无论是什么体育项目他们都乐意去选。就不会存在偏科的现象。

(三)体育教师应该要与时俱进

无论是什么样的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在接手班级学生时,应该多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和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性格,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在以后的体育课堂中开设教师的教法和如何制定学生的学法。以及应该利用新课改这个标准,多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体育优质课的交流会、培训等,多学习其他体育课程开设比较活跃的学校的教法和学法,或者利用新媒体,多学习网上一些好的教学视频,借鉴人家好的教学视频到自己体育课堂,尽量的把自己体育课堂上“活”。而不是“闭门造车”,体育教师尽量避免今年和未来几十年的教学思路都一样。

(四)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据调查发现中职卫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希望该教师是全能型的教师,但是因为招聘的原因,很多招进来的教师其实并不是全能型。因此,体育教师所接手的课程是否专业对口,都应该认真的去对待,做好每一节课的备课,接手不是自己很善长的项目的时候应该更要下功夫去学习,更要严格认真的提高自己所缺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

(五)教学管理者应该严格管理体育课程

学校教学管理者应该重视体育课程,不单单学生的专业课程重要,对于体育课程的管理应该和专业课一样,做到巡课、听课。从教学的角度给体育教师点评,这样给体育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压力,促使体育教师更重视课堂教学,学生也更加尊重体育课堂。

综上所述,广西中职卫校学生偏向健美操课程,但是健美操课程在学校体育教学开设的地位不高,主要是校方不了解学校学生构成的特殊性;不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展;学生存在偏科;教师队伍业务能力不强,且专业不对口。提高健美操课程在广西中职体育中职卫校的地位,要从校方、学生、教师三个层面入手,才能总体上解决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健美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柯海滨.健美操在中职卫校实际体育教学中地位不足现状、原因及策略分析[J].创新教育,2014

[3]李熙.中职健美操教学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教育论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