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存在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1:15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1

关键词:经济普查两员选调与培训

一、经济普查“两员”选调与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

1、“两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很多地区都存在着“两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在我国近些年来历次经济普查过程中,对“两员”在学历、经验等方面的要求都较低,对于学历要求只将门槛定在初中以上。这样一来,对于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经济普查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而一些普查员对于收入、利润、成本等一些会计知识都不甚了解,直接导致了“两员”对工作理解上的误解与偏差,导致其所得到的数据不准确,变相地阻碍了经济普查工作的进行。

2、“两员”缺乏工作责任心不强

按照普查条例要求,在经济普查“两员”选调与培训中要求普查人员必须具备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而在工作的实际进行过程中,一部分普查人员对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虚填所统计的数据。这样一来使经济普查工作失去了意义,普查员即使完成了工作,但所披露的数据报表也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不能保证其准确性,致使普查工作还得“回锅”,阻碍了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两员”人数不足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由于当地发展情况的不同致使经济普查工作的执行情况也不同,一部分地区时常出现“两员”人数不足的现象。对于一些经济情况较好的村镇,村干部日常工作较为繁忙,没有精力重点抓经济普查工作,常常以外聘一些临时人员的方式来从事经济普查工作。而这些外聘人员在做完工作之后很少进行数据质量的检查,致使经济普查所得到的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对于一些经济情况较落后的村镇,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以致于出现劳动力欠缺的情况,剩下这部分人员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胜任经济普查工作,因此普查工作出现错误的频率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普查数据的质量,阻碍了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4、“两员”缺乏相关知识的培训

很多地区对于经济普查工作不予重视,有些领导只是单纯的指派一些经济普查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进行,而没有对其进行一些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这样直接导致了普查人员对于经济普查工作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盲目地登记、统计,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下降,使经济普查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对经济普查“两员”选调与培训的一些建议及意见

1、提高对“两员”综合素质的要求

在经济普查员选调过程中,政府应提高对“两员”综合素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普查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对“两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普查队伍迫在眉睫。

第一,要求“两员”具备从事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工作热情、吃苦耐劳、自愿为社会事业工作作出贡献。

第二,要求“两员”具有一定的保密意识,诚实守信。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能认真学习相关知识,能够充分掌握工作要求。

第三,要求“两员”工作努力认真,责任心强,能够积极了解所普查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群众能够建立良好关系,能够对一些政策做宣传解释工作。

2、采取多元化形式进行“两员”的选聘

政府在对“两员”的选聘过程中,可以采取多元化形式进行选聘。首先可以考虑在村干部中进行选聘,由于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常常能接触到农业、粮食检测等统计工作,因此对于经济普查工作更易上手。同时,村干部经常与群众接触,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利于推动普查工作的进行。其次,可以考虑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中选聘,由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普查工作的内容,对于经济普查工作质量的提高有一定推进作用。再次,可以考虑在大学生村官中进行选聘,由于大学生村官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完成工作的速度、质量都相对较高,有利于推动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增加“两员”的人数

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两员”的人数。针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在本地区内如果难以选调合适的经济普查人员,政府可以以公开选聘的形式招聘“两员”,来扩大普查人员的队伍。针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一些相关登记工作也可以由普查人员进行统计完成。根据普查工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必要时应及时增加替补人员,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完善普查激励机制

按照普查条例规定,市县两级政府应负担普查经费。所以为了激励普查人员能够及时认真的完成普查工作,可以完善普查激励机制,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有助于提高普查员工作积极性,间接地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

5、加强对普查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

目前,很多村镇地区普查统计工作没有专职人员来进行,而是落实在村报账员身上。这样无形之中加重了村报账员的工作负担,由于其平时不仅要完成政府部门交办各项收费工作,还需要配合其他工作收集统计一些资料数据。一些村镇地区报账员综合素质以及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对于普查方面的相关知识仅仅停留在几年前的状态,知识没有与时俱进。同时,报账人员也随之换届有所变化,对于新选聘的人员在短时间内精通报账知识也以一定难度。所以政府应加强对普查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建设现代化网络信息学习方式,使普查人员能够随时学习普查知识。与此同时,政府应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兼任普查指导工作,对于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纠正,促进普查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林爱风.浅谈人口普查中基层普查机构的组建及“两员”的选调[J].价值工程.2012(11)

[2]董瑞龙,张宏宇.谈提高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几个主要措施[J].统计与咨询.2012(05)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2

一、普查表设计的问题

这次经济普查表指标复杂,门类众多,有些指标的收集过程真实性不高且无太多的实际应用价值,如规模以下工业普查表中的产品生产、销售及库存表中的指标针对的代码不太明确,较难准确的定类别;又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不必每个有产品的企业都填,如猪饲料等产品不应算为高科技项目,产品代码也难以对号入座;又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表中的"补充资料"略显多余。建议在今后的普查中,更好更科学的完善普查表的设计,以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二、数据处理工作及出现的问题

一是设备购置到位。本月通过政府采购,我县购置了几十万元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服务器2台,所有设备配置均高于国家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要求。二是聘请了录入人员。为加强普查表审核录入力量,去年12月我办聘请了2名临时人员负责审核录入,切实保证了数据录入进度。

在数据处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济普查程序版本以及审核公式前后不断修正数十次,给我们的录入、审核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程序的设计也有待改进,如单机版程序在公共信息与正式表格间的中英文状态转换比较麻烦,降低了录入进度。

三、业务培训工作

我办分别组织各街道、乡、社区、村以及部分驻区单位等各级普查人员进行经济普查业务培训。我们采取了县、乡两批培训,先由县里对乡经济普查办的骨干人员集中培训,分为讲课形式和国家试点先进城市实地学习两种方式,再由县经济普查办的骨干人员对街、镇、社区(村)委会普查人员进行培训,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四、入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方法

在普查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各街、乡、社区、村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全面展开,全县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顶着严寒,冒着大雪,走街串巷,深入写字楼、市场、机关大院,逐个单位做工作,发普查表,没有休息,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普查。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入户调查的整体状况比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部分单位拒绝调查。虽然大部分单位能配合如实填写普查表,但也不乏有拒报的单位,一是拒绝接受调查,二是不肯填写财务指标,只愿填单位基本情况。

2、发表容易、收表难。全区已对绝大部分单位发放了普查表,但普遍反映收表比较困难。如有一些个体户的老板已回家过年,店里的帮手不肯填表;一些法人单位经常性的人不在,普查员上几次门都收不到表等。

3、填表质量不高。一是一些企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有些经济指标填写不全,突出反映在一些企业实行"包税制",没有会计,不出财务报表,财务状况指标无法填出。二是有些个体户存在乱填、乱报的现象。这样,导致一些交到社区、村的表,经初审后不合格,又要返到单位重填、补填。

4、部分单位配合程度不够。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级别较高的单位上,如省直单位、金融保险机构等。部分单位担心填报其经济数据会泄漏其财务机密,因此也存在一些抵触情绪,此外还有部分单位对此次普查认识不够,认为普查没有实际意义而拒绝填表,如湖南海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等。

5、个体经营户普查难度大。个体经营户种类多,流动性强,且部分指标体现了个体经营户的经济情况,很多户主都拒绝填报或瞒报,普查难度非常大,建议在今后的个体户普查中,可采取全面登记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

另外,一些单位由于负责人出差或正在搞装修而无法填表,这种现象较多,由于时间紧,此类单位不可能一次清查成功,还有待再次调查落实。还有部分单位注册地已离开本县,不在本县普查范围内,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上门登记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方法,如将不属普查对象和拒报的单位分别填写附表,便于对普查情况进行整体及分类的归纳,以便作出下一步对策。

5、普查表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方法

在我区第一次经济普查试点工作期间,报表审核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将计量单位弄错:如以往房地产月报、年报表及建筑业季报、年报表中的计量单位均为"万元",而此次普查中均为"千元",某些单位填报时没有注意计量单位,导致习惯性错误;

2、指标漏填:销售部分指标漏填,如有销售面积却未填销售额;法人单位情况表中从业人员数总计不等于按学历分的各项之和等;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3

关健词:周期性普查统计表普查数据数据采集

一、周期性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统计报表数据与周期性普查不能有效衔接和共享

现有统计表作为持续性的年度统计调查工作,和周期性普查调查项目有许多通用数据,如果能让这两个数据共享和衔接,周期性普查中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能减少由于调查员调查所形成的系统误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配合不够默契,对能够从统计表中获取的数据在使用时重新进行采集.耗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也造成了统计报表数据与周期性普查数据难以有效衔接与共享。

2、普查数据采集难,普查数据难保障

数据采集是普查数据来源的重要一环,也是与客观经济社会实际联系最紧密的普查步骤,数据采集组织实施的好坏决定着整个普查的成败。由于对普查目的不了解,调查对象顾虑大,怕漏财曝富;数据采集时机不当,引起埋怨抵触情绪;普查表项目繁多,造成调查对象厌烦;对普查意义理解不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想法和设备操作生疏,耗时过长等方面原因,导致普查对象不愿配合、提供不真实数据等现象时常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

3、周期性普查时间跨度长,工作强度大

每次普查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数据开发利用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这意味着普查机构年年搞普查,每次普查前期都重复做着《边界图》、《调查小区分布图》、《调查小区图》的绘制;摸底表的填写工作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也加大了统计部门的工作强度。因此,从基层统计工作实际承受能力及健康发展的必要性上来看,普查项目虽经不断精简合并,但现行普查项目设置仍有改革和调整的空间。

4、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应用难度大

从第三次经济普查开始,周期性普查开始利用手持数据采集设备(pDa)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大大减轻了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的工作量。但是在普查过程中,由于数据采集软件、普查制度包更新频繁、更新事项多、操作较复杂。更新后新旧程序和制度包存在不兼容性问题,或是基层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年纪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普查员,对数据采集设备(pDa)这种新的现代化技术设备不能快速上手,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程序。在使用中一旦遇到问题,经常无从下手;普查员在更新操作中的失误,容易导致更新前采集的数据丢失;同时北方普查受气候寒冷、网络覆盖面及信号强度等条件的限制,采集设备经常出现突然死机、黑屏、自动关机甚至还有的采集完成后数据无法备份上传、数据丢失等问题,造成不得不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录入,既浪费人力财力,又耽搁普查时间,影响普查进展。

5、基层“两员”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普查抽调的“两员”主要局限在以村民小组长、村干部和居民委主任为主,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统计和财会知识,难以较快熟悉和理解普查表指标涵义、调查口径等,同时部分年纪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普查人员对数据采集设备(pDa)操作熟悉程度较慢,对其功能了解不全,在数据采集录入时效率较低,影响了数据采集、录入工作。

二、做好周期性普查的几点建议

1、完善统计制度,做好现有统计数据与普查数据衔接

国家统计局在完善统计普查制度同时,做好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工作,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如果能让数据有效共享,将能使统计数据具备更强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统计数据与普查数据衔接与共享,才能推动普查工作健康发展。

2、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普查氛围

为了破解数据采集难、数据质量差,应从宣传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上下联动造氛围。宣传是打消顾虑、争取支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从国家到地方,以发传单、挂条幅和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向调查对象宣传普查意义、目的和内容,同时让其充分认识到普查是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提供重要数据依据,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调查对象认识到普查的重要性,数据采集难、数据质量差问题也就解决了。

3、优化普查项目和调整调查周期,促进普查提质提效

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农业普查相关调查项目,在人口和经济普查中分解。一是在经济普查中加入一产内容,普查对象纳入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单位,将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农户纳入到个体经营户调查对象中,保证三次产业经济指标在同口径、同时点下的完整性。二是在人口普查中,针对农村住户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情况表。这样既能优化普查项目和调整调查周期,又能提高普查数据的质量和普查的效率,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4、简化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降低操作难度

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应根据大众化水平,强化程序测试,保证程序稳定,不断完善和简易操作程序,减少数据采集软件、普查制度包更新频繁问题;解决更新后新旧程序和制度包存在不兼容性问题,确保在操作使用过程的顺利、高效,提升普查质量推进普查进度。

5、“两员”选聘面向社会,提升“两员”整体素质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4

培训组织两到位

经济普查培训不同于统计年定报培训,从数量上看,它需要面对的企业是平时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以大兴区黄村镇为例,平时进行统计年定报培训的单位有200余家,而经济普查期间对企业的培训则达近4000家。企业数量上的骤增,使得通知企业参会和企业到会签到这两项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通知到位——“n方式”通知法。它是一种以多渠道并用的方式通知企业的方法,即根据行业单位数,每行业3~4人为一组,以分组、分行业实现责任到人、分工合作。会议通知时,可采用黄村镇短信平台、区统计局、调查队短信平台、黄村统计信息网、QQ群和电话等相结合的形式,例如首先采用短信平台把此次培训会议的详细信息告知相关人员,然后再通过电话回访进行确认,确保会议通知到相关人员,以有效保证参会率。同时还可将会议培训安排时间、地点和内容公布在黄村统计信息网上,方便参会人员查询。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核查工作期间,可以为联系到的相关人员建立QQ群,通过群信息,既方便又快捷。

签到到位——“索引签到法”和“会议签到码法”。“索引签到法”即根据参会人数进行分类,强化分类效果。参会人数在70人以下的培训,可采用“索引签到法”。先将全部单位按行业分组,再对每行业按组织机构代码索引排序,实行划片分码段签到,企业签到时找到自己的法人代码即可,避免因单位名称相同导致的漏签、重签现象。“会议签到码法”主要针对参会人数在70人以上的培训。首先把所有单位划分为不同的行业,然后赋予每个单位惟一的会议签到码,会议通知时把每个单位惟一对应的签到码告知企业,企业参会签到时根据自己的签到码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自己的企业进行签到,避免人员集中拥挤,签到排队的现象,确保会议签到的有序进行。

培训方式重实效

“有奖问答”,使培训效果落到实处。“请问工业总产值以何种价格计算,是否包含增值税?”“请问工业总产值与工业销售产值的区别是什么?”“统计法中对迟报、拒报有何规定?”……为了加深和巩固培训效果,笔者认为培训考试方式也可以进行探索式改变,可将试卷式变为互动式,在培训会最后环节进行“有奖问答”。结合日常统计报表填报时易错和易混的问题、经济普查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与统计法相关内容,设计成问答题,以举手抢答方式或随机抽选方式进行,答对问题者可得到一份精美礼品。这样参会人员听会的主动性提高了,对注意事项也加深了印象,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质量。

“普查表试填”,使与会人员印象深刻。为保证学习效果,巩固培训成果,培训结束时现场组织参会人员进行“普查表试填”,对试填过程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强调,个别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坚决把问题消灭在培训阶段,确保普查登记工作的质量。同时,将答卷有序收回,便于后期工作的指导与督察。在就座时引导参会单位分行业落座,答卷时在前排分行业摆放桌牌,答卷结束时按照桌牌,分行业收取试卷,按签到码有序排列。

培训技巧“三个两”

培训技巧“三个两”说的是“两试”、“两顾”和“两区别”。两试指的是试讲和试看。在正式培训之前,要组织人员进行试讲与试看。通过“试讲”可以掌握时间,发现讲课中的不足,不断补充完善。通过“试看”将ppt全文放映,重点检查文字描述是否准确,有无错字、漏字,字体大小是否合理,画面是否清晰等。

两顾即新老兼顾。了解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设计讲课思路。讲课要兼顾新老同志,讲课前要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培训对象中新老普查员的比例,以便合理安排讲课时间。保证重点内容突出,取得最佳效果。针对新同志,可宣传经济普查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使新普查员了解、掌握调查表的指标概念和填报方法。针对老同志,则可介绍以往年报工作中、执法检查中易出错的地方和具体指标,提示大家对某些问题的重点关注。

两区别则侧重于普查机构与企业人员。对各级普查机构人员可重点讲解普查目的、普查对象、普查原则、普查方法、如何入户、如何使用pDa(手持电子终端);讲解各行业每张调查表的结构、填报范围;普查表与年报表的区别,哪些指标发生了变化;各表之间的关系等。对企业人员则需要重点讲解每张报表的填报范围、上报时间及方式,对重点指标要详细讲解,对审核关系要逐条讲解(包括指标间关系和表间关系)。

培训会后不松懈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5

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这是我们建国以来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市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上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序地开展了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为推动整个工作的顺利进展,前一阶段,市普查办、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经济普查暨统计工作督查,深入各县区了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存在问题。特别是在督查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城镇在经济普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我市前一段经济普查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清查摸底的结果来看,各县区城关镇、城区办事处的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占该县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一般在45%左右,占整个经济普查工作量的60%左右,属于普查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对普查工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经济普查已进入最关键的工作阶段,经市政府同意,这次在城固县召开全市城镇经济普查工作现场会,就是要针对城镇在经济普查中的特殊地位,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区域,打好攻坚战。上午,大家聆听了县镇等的经验介绍,听取了其他县区城关镇、街道办事处前一段经济普查工作情况交流,了解到大家在经济普查工作中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使我们深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一段全市经济普查工作的简要回顾

为了搞好这次普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已作了周密安排,各级领导也高度重视。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总理签发国务院令,正式颁布《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这是我国普查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务院颁布条例。这部《条例》为经济普查工作从法律上、制度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市的经济普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从建立工作机构、制定普查方案、工作人员培训、进行普查试点、落实普查经费、进行宣传动员和实施清查摸底等方面都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市经济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发展势头良好。

(一)抓“四落实”,奠定了顺利推进经济普查的工作基础。一是抓机构落实。按照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统一要求,在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三级层层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的经济普查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强有力的经济普查组织领导体系和办事机构,为全市经济普查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抓人员配备。根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人员选调和培训工作细则》的要求,精心选调了3万余人的普查队伍,为全市组织实施各项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三是抓经费落实。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全省统计巡查和全市经济普查督查的双重推动下,截止目前,全市共拨付到位普查经费118万元,其中11县区和开发区拨付到位资金45万元,为我们顺利完成今年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提供了保证。四是抓了办公条件落实。目前,各级普查机构的办公用房、交通车辆、计算机设备等办公条件已经落实,基本满足了开展经济普查工作的需要。

(二)营造氛围,开展了经济普查宣传动员工作。认真做好经济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不仅是确保经济普查各阶段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而且是事关经济普查成败的关键。为此,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经济普查社会宣传动员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经济普查宣传动员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对各级普查机构、各部门、各新闻媒体的宣传任务和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提出了标准和要求,并按照《通知》要求有序开展了普查宣传动员工作。通过会议报道、文件简报、制作展板、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公告》和市普查办《致被调查单位的公开信》等形式,积极进行普查宣传动员。12月3日,经过精心策划,市普查办与区普查办在市中心广场联合举办了隆重的市经济普查宣传日活动,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市委宣传部领导出席了活动仪式,由摩托车队、自行车队、老年秧歌队、宣传车队进行的巨大游行宣传和现场表演,以及盛况空前的场面布置,形成了“经济普查闹”的热烈气氛。在此后的一周里,经济普查宣传咨询活动在中心广场和市政广场持续进行,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市普查办还分别于日报社、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研究落实了12月份经济普查宣传活动的各项工作。目前,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已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型的经济普查宣传,普查倒计时、公益广告、市长讲话、知识专栏、广播电视采访、新闻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正在进行之中,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网页上图文并茂,各县区经济普查宣传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从而形成了市县区联动的全市经济普查宣传高潮。

(三)周密安排,完成了经济普查登记的业务准备工作。一是集思广益,拟定了全市经济普查实施方案,使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有了统一的行动纲领。二是精心组织,在城关镇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了全市经济普查综合试点,顺利地完成了经济普查各阶段工作的实战演习,为全市各级普查机构提供了完整的开展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方法和实战经验。三是周密安排,组织开展了行政区划清理及地址码确认、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保证了普查员和普查登记区域的有效结合,为卷地毯式的清查登记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分阶段、分层次、分对象开展了不同的业务培训,保证了不同层次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五是开展了单位清查摸底和个体经营户调查登记工作,以及清查摸底数据处理培训和资料汇审、清查摸底查遗补漏等各项业务工作,奠定了12月31日开始的经济普查调查登记的工作基础。

(四)开展督查,推动了全市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经济普查工作涉及面广、时间性强、环节繁多,为保证各地工作的平衡进展,也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各地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根据全国、全省的统一要求和全市普查工作的实际需要,适时组织开展经济普查工作督查。7月初,配合省政府经济普查督导组在的督查,我们由市普查办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对8个县区进行了经济普查“四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11月22至28日,市经济普查办及市统计局又联合开展了全市经济普查暨统计工作督查,由四名局级领导带队,兵分四路,对11县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四落实”情况、人员培训、宣传动员、清查摸底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通过适时组织督查,发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解决了一批棘手问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提高普查工作质量的方法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突出重点,狠抓了城镇的经济普查工作。经济普查是一项十分重要、工程浩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之所以十分重要、之所以工程浩大,就在于它是对占国民经济总量80%以上的二、三产业进行的普查,其工作的重点是众多的城市和城镇。各县的城关镇、开发区、区城区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占县区的45%左右,该区域的普查工作能否搞好,对整个县区的经济普查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在前期工作中,市、县区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都突出重点,狠抓了城镇的经济普查工作,将城镇列为普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工作部署,宣传动员,还是质量控制,都力求突出城镇这个重点。各县区城关镇、城区办事处更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特殊位置,努力把握经济普查的工作特点,科学估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普查机构的精心组织下,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了经济普查工作按进度、按标准、安要求有序进行,为全市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必须认真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

经济普查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现在距普查的标准时点12月31日只有十多天时间,正式普查登记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全市马上就要进入实战冲刺阶段了。根据前一阶段到各县区进行经济普查工作督查了解的情况,当前经济普查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是调查对象有思想顾虑。从各地情况看,绝大多数调查对象是能积极配合的。但确有少数单位特别是有些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对经济普查的意义认识不足,而且心存疑虑,不肯有效地配合,甚至有的将普查员拒之门外;有的门难进、脸难看、不讲真话;有的敷衍了事、随便说一个数哄人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在正式登记时填报的数字就会大打折扣,汇总数就会严重失真,普查数据质量将无法保证,普查工作将失去意义。其次是统计部门本身产生了思想顾虑。有的统计部门通过前一阶段的初步摸底特别是单位清查之后,发现经济普查的结果可能与年报数、定期报表数有较大差距,有的可能高、有的可能低,甚至低很多。这如何处理?有些地方已经提出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甚至要求统计局搞好经济普查数与年报数、定报数的衔接,要差不多、过得去,提出要人为地修改、矫正普查数据。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强调与年报数一致,我们何必要这样兴师动众地搞普查呢?这不多此一举吗?

以上这些问题处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普查工作成败的关键,决不可掉以轻心。为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调查对象的宣传解释工作。要在12月掀起一个经济普查宣传的新高潮,12月份是经济普查宣传月,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把经济普查的气氛造得更浓一些,要有针对性的做好调查对象的工作,重点是要消除调查对象的顾虑。如果调查对象心有疑虑,正式填报数字时打折扣,普查的数据质量就失去了保证。因此,各级普查机构都要深入宣传经济普查的重大意义。没有国家的富强,企业和个人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如果你向国家提供假的数字,就会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最后还是害了你自己,这些道理要讲清楚。各级统计部门、普查机构要发动群众,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还可以让调查对象现身说法,用典型来教育引导大家。

第二,必须对广大普查对象做出承诺,彻底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普查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这也是国务院对调查对象做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一条。一方面是普查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调查对象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调查。另一方面是普查机构必须保护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如果没有这一条承诺,统计工作包括普查是很难做好的,这是国际上多少年的经验总结,也是统计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这个承诺,还要有一些措施作保证。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各级普查办不得将经济普查中获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提交或透露给其他有关执法单位。谁透露出去谁就是违法。这是一条铁的纪律,是政府统计信誉的根基。我们一定要让调查对象放心,消除思想顾虑。

第三,正确认识普查资料与年报数据衔接的问题。经济普查的根本原则和第一位的任务是摸清家底、搞准数字。决不能现在去考虑与年报、定报的衔接而篡改编造普查数据。如果一个县区数字错了,就会影响整体,全市的数据质量就会打折扣。如果许多地方都这样干,我们的普查结果就会毫无意义。有些地方担心普查数字与年报数字差得太大。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去统计数据水分较少,由于经济发展太快、统计工作跟不上,而漏统较多的县区,这下要冒出一大块。另一种情况是过去的统计数据水分较多的,普查后可能水落石出、原形毕露,无法交代。对待这个问题,总的原则是应该面对和正视这个现实。普查结果与年报数据、历史数据出现差距是完全正常的,如果没有差距我们还搞什么普查。普查就是为了找出差距、追求真实,反映它的实际面貌。对普查结果可能低于年报数的地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企业如实填报,让个体经营户如实填报。只要调查对象如实填报就可以反映真实,这是一次机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地方统计数字的水分是多年积累的,是几届政府走过来的。通过普查搞清楚了,对现任领导是一个解脱历史包袱的机会,可以有一个新的起点。在普查的过程中,要把普查结果和年报、定报数以及历史数的差距放到一边,先搁置起来,以后按国家统一的办法来处理。现在这个时候不能提出普查数据与年报、定报以及历史数据如何衔接的问题,更不能因此而干扰普查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普查登记结束后的汇总资料可以不与年定报数据比较,不比较就不知道高低。通过比较与评估,找出高与低的原因,才能找到真实。我们要反复强调的是实事求是,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如实填报,普查员按照自己负责的普查区域不重、不漏,并保证登记质量,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出现工作失误和技术差错,使各项工作达到质量控制标准,才是我们的目的。

三、全面做好经济普查的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全面做好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控制工作,既是当前和今后普查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经过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普查的清查摸底阶段工作已告一段落,上周市普查办组织各县区进行了资料汇审。从汇审的情况看,清查摸底的单位数、个体经营户数与职能部门的行政登记资料,以及我们平时掌握的资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普查机构都要高度重视,全面做好经济普查的质量控制工作,要确保实现“单位不漏、数字真实”的普查目标。

第一,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普查。接受、配合、支持政府调查,特别是这样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法人神圣的义务和责任。这一条无论如何要讲清楚。如果抵制、拒绝调查或填报假数字,那就是违法的行为。有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认为这是统计部门在找麻烦,把经济普查当作额外的负担。殊不知这是《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明确规定的,是每个公民和法人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展经济普查也是为大家好。没有国家的发展,哪有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法制观念,大力宣传法律是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一定要以法律为武器,高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旗帜,来做好普查工作。广大普查工作者必须自觉模范地遵守《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必须明白这两件法律、法规不只是用来约束调查对象的,更要用来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

第二,抓住工作重点,认真查遗补漏。清查摸底工作从9月份开始安排,到12月8至10日的全市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汇审评估,经过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各级普查机构都采取了许多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单位清查的不重不漏,保证个体经营户登记的准确真实。但是,通过汇审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我们目前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就是立即进行研究,拿出得力措施,采用有效方法,认真组织开展清查摸底的查遗补漏工作。各县区对此要高度重视,要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查找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区域,条块结合,进行排查,要通过扎扎实实的查遗补漏工作搞准搞实清查摸底资料,保证正式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查遗补漏工作中,各县区要把城关镇、城区办事处作为重点抓紧抓好,抓住城关镇就是抓住了普查工作的牛鼻子。只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按时拿出高质量的符合当地实际的清查摸底结果,才能为我们进一步搞好后期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6

一、“经济户口”普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所的“经济户口”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登记普查阶段;各组按镇村、街道逐户进行普查登记,对有照的、无照的,不论是企业或是个体工商户,做到户口见底,一个不漏。二是限期办照阶段;对清查出的无照经营户,发出书面通知,限定时间,帮助疏导办理营业执照。三是专项整治阶段;由全所组织力量,统一调配,对清查出的无照经营钉子户等遗留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经过近二个月的努力工作,现已摸清了实际辖管企业、个体户的数据。截止月日止,我所辖区共有个体工商户户,其中有照个体工商户户,无照个体户户。企业户,其中内资公司户;内资分公司户;内资企业法人户;内资营业户;私营企业户;私营企业分支机构户。截至年度未年检企业户,连续三年未参加年检企业户。

二、“经济户口”普查工作的具体做法:

围绕“经济户口”这个重点工作,我所领导非常重视,做到周密计划,稳妥实施,积极推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理清工作思路。

“经济户口”普查既是一个动态工作,又是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为此,我所成立了“经济户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所长××任组长,××、××、××、××四位副所长任副组长,对辖区经济户口普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部署和安排,全辖区共划分为个工作服务组,每个工作组都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召开全所干职工会议,强调纪律、明确职责、认清责任。同时要求每位干部在普查过程中亲自下乡上门、逐一查证验证,确保数据及时、准确。

(二)、挖掘典型,确保工作成效。

“经济户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更快更好的搜集整理信息和服务地方经济,我所各驻乡干部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各偏远乡镇摸底普查。特别是负责农贸市场的××等几位同志,勇挑重担,细致地了解各经济户所想、所需,耐心地为他们宣传工商新政策、新法规,真正把普查整治与监管维权工作落到实处。他们自觉利用双休日加班加点,这种务实的作风赢得了老百姓的啧啧称赞。负责的××同志,接到任务后,马不停蹄的赶往所辖管区。尽管××地形复杂,但她每日朝出夕返,无怨无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项工作增光添彩。在本次普查工作中,全所干部热情高涨,各组相互协调,对实际辖管经营企业及个体户进行认真清理,逐一核对,对个别重管、漏管企业和个体户进行重点审查,对吊、注销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核查归类。及时掌握了企业和个体户第一手资料,确保了企业和个体户户数的准确性。在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所经济户口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经济户口”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7

摘要: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县级第经济普查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县级普查工作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且任务艰巨,笔者担任新昌县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副主任,在指导乡镇、街道开展“三经普”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做好全县经济普查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做好前期相关准备是确保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一)精心选聘优秀“三员”。第三次经济普查与前两次普查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全面应用“pDa”采集数据,实现普查对象定位、数据采集、审核、报送等手段的网络化、电子化。因此三经普对“普查员”作了新的定义,即在二经普“两员”的基础上,增加了“pDa”操作员,变成了“三员”。对于如何选聘优秀“三员”,一是从社区、村基层干部中选配对本普查区(小区)普查对象较为熟悉的同志担任普查员;二是从乡镇(街道)的联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选配担任普查指导员或pDa操作员;三是在社会上聘请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具备现代电子网络操作技能的专业人士担任三员。

(二)搞好划区绘图工作。合理完整的普查区(小区)电子地图对于普查员pDa现场定位、拍摄、采集数据至关重要,也是普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县普查办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做好全县普查区划分绘图工作,明确以道路、河流、建筑物等标志来划分普查区(小区),并借此绘制地图,检查地理标志是否明显,是否存在边界穿过普查对象等现象,以落实普查责任,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

二、打造“高水准”普查员队伍是确保普查登记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注重学习,提高县普查办整体业务水平。精心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综合素质较好的普查员队伍。一是通过学习《浙江省规范单位基础信息工作方案》、《普查员手册》和2011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等,整理出124个本区域内常用的行业代码及对应业务活动的规范书写样式,供普查员学习备用。二是召开周一例会,交流上周工作学习情况及部署本周工作。有的放矢的梳理、探讨并解决一周来在普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二)精心组织,突出培训重点。采取实例授课,开展基层普查业务培训。县办根据各乡镇(街道)经济特色,分别制作不同的ppt课件,在培训过程中向普查员现场演示如何正确填写工作记录表、台账及附表,真正实现因地制宜举实例。把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作为培训重点;把经济普查目的、范围、对象、内容和各类普查表指标设置、指标含义、指标逻辑关系作为培训难点;

(三)“地毯式”原则搞好普查试点。合理选择试点区域至关重要。本次普查试点区域选择经济活动单位较为活跃的城乡结合部(城南社区居委会和南泥湾村)。试点区域一确定,就要求该区域“两员”提前做到:一是对相邻的普查区(普查小区)沿交界处实地勘查,明确各自地域范围,确保地理边界上不交叉重复;二是熟悉环境,掌握试点区域内建筑物分布情况,及建筑物内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三是现场核实地理边界过程中,在负责的工作区域内发放《致经济普查对象的一封信》,并提前预约上门的时间。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不高。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仍有一部分调查对象,特别是“三下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存在诸多顾虑,有的企业单位在国地税纳税申报表上营业收入上百万,而入户登记台账上只报了几万元,有的请普查员随意代填报,更有的拒不配合,拒绝填写相关数据,最后经过普查员上门做工作和现场实测、比较分析才把工作台账中相关指标填好,调查难度非常大。

(二)垂直管理单位的“在地”普查原则。根据“三经普”的方案要求,本次普查以“在地”原则进行(建筑业除外)。规定了金融、证券、保险等垂直管理单位以市级分支机构作为法人单位,其下属的县级分支机构均作为产业活动单位。这一规定导致了普查员在上门调查过程中,部分单位并不认可、配合程度差,有的拒绝调查。另外将县级分支机构如新昌支行与其下属的储蓄所都当作了同一层次的产业活动单位,而实际上,两者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县级分支机构的经济数据中已包含下属机构,因此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的现象。

(三)部门登记资料缺乏更新,滞后现象严重。一些已关闭或变更的企业,不按照规定到有关部门进行变更登记或注销,造成统计、工商、质检、税务等部门资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比如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正常营业的单位或个体经营户,实际核查过程中已停业或关闭或易主。“个转企”单位是第三次经济普查的难点,根据工商资料登记显示为个人独资企业,但实际调查时仍以个体户登记(相关个人独资企业的有关证照不在经营户处),或者是实际调查过程中根本不存在这家单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普查对象与工商部门之间没有衔接好,也可能是当地乡镇(街道)与普查对象之间没有取得较好沟通。

四、建议与对策

(一)在登记过程中讲究工作策略和方法。在整个普查过程中难点是三下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这部分调查对象量大、面广,变化性大,支持配合程度低,敏感性。特别是经营地点不固定、季节性营业个体户容易被遗漏。为此,普查员在入户登记时,要使用一定的技巧,向普查对象说明本次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向他们说明在正式普查登记阶段,还要拍摄“三证”和采集经济指标,希望他们能够理解与支持。“地毯式”核查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部门资料进行核对,以起到验证和校对核查表册的作用。

(二)完善基层统计网络,建立健全普查员长效队伍。经济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为做好全县普查工作,应建立健全基层普查机构统计网络和普查员长效队伍。一方面,要规范企业统计人员的配备,倡导企业聘用专业统计人员(持统计从业资格),统一开展普查业务培训,利用已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的力量,快速传递普查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8

关键词:经济法;实施;问题分析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法成立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济法体系,经济法的成立满足了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但是经过调查,我国的经济法并没有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类似于食品安全等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的关注焦点,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更好地解决,还存在某些经济法实施问题具有很大的提升余地。本文初步对经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高我国经济法的实施水平。

二、经济法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经济法就是指国家从国家经济角度出发干预、管理、调控我国的经济活动的法律总称,经济法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在本质上经济法是属于法的范畴,是我国国内法的体系,但是和国内法律体系的其他法律有所不同,经济法的实施能够保证国家的社会调节作用,调节国家在经济建设活动中的多种社会关系,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的发展速度。

三、经济法实施具有复杂性特点

经济法时公权干预市场私权的一种法律形式,经济法实施涉及到市场和公权这两个大的层面和其他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致使经济法的实施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难度,这种工作难度直接会导致经济法的实施问题和成绩共同存在。经济法的实施较为复杂,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处在缺乏或者不足的状态,首先在设定经济法合法标准时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争议,这就会导致法律执法认定具有较大的障碍。经济法行为是否构成较为垄断,需要考虑到市场界定问题,在理论上我国的经济法还存在科学的界定标准,但是在实践中存在操作障碍和技术障碍,第二经济法的实施成本较高,在进行反垄断调查、产品质量检测等多项问题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这也在侧面上证明了在很多情况下,法律的实施成本都是影响经济法实施的主要障碍。第三,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中,违反经济法的行为和发现、判断经济法的违法行为不是同步进行的,这几个过程往往会干扰经济法的有效实施。

四、我国的经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违法率较高、查处率较低二者并存在经济法的领域当中普遍存在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法实施不足导致的,之所以是这个原因,由于违法行为较为普遍加大了执法压力,我国的执法资源有限、经济法实施严重不足,这种使法律实施不全面的行为导致了对违法行为的查处率较低导致了经济法的威慑力不够,继而又导致了我国经济市场内的违法行为较为普遍,这就造成了经济法违法率较高和查处率较低并存的现象。(二)过于倚重执法机构、轻视社会和市场的法律实施路径经济法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执法机构的事,经济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公权干预私权的法律,经济法的实施需要依赖于公权监管、市场自律和私力救济等多种行为,但是我国的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过于依赖执法机构的力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将法律的实施和执法机构的执法行为相统一。面对我国经济法违法率较高的情况下执法机构的执法压力越来越大,常规的执法方法并不能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运动式执法和选择性执法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较为成熟的体系,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立法和实施两个角度对经济法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经济法活动应该能够反映执法机构的实际状况,采取措施提高经济法的威慑力,运用我国的信用体系促进市场主体自律行为,积极采取措施依靠非政府的力量来促进法律的实施,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应飞虎.中国经济法实施若干问题[J].现代法学,2013,05:61-67.

[2]孟庆瑜.中国经济法实施问题的理论检视与思考[J].法学杂志,2010,10:29-33.

[3]李中圣.经济法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03:29-35.

[4]左剑君.我国经济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01:64-65.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9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既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全人教育的视野,通过以嘉兴学院为样本调研,总结目前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瓶颈,分析高校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众多问题。

关键词:全人教育;高校资助;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63-02

一、前言

家庭困难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独特的群体,受着社会更迫切的关注和期望,也更迫切地需要实现个体的价值和人生自由。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着对贫困生认定标准、资助形式、资助后续监管等困难,而对贫困生本身而言,资助工作侧重物质而轻精神,在学习、心理等综合素质方面有所缺失。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同时对于高校内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抽样调查,对于贫困生在学习、心理、资助认可度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本次调研共抽取调研样本534份,回收网上有效问卷334份,纸质问卷200份。

二、嘉兴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概况

截至2015年底,我校已入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4627人(其中含独立学院南湖学院1013人)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18.9%,其困生1053人,占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22.8%。全年受资助学生共4105人,资助率达88.7%。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本校经济困难学生致困原因主要是贫困地区生活水平所限32.34%,家中有人重病(22.16%)和子女太多(10.48%)。可见,对贫困生致困原因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但事实而言,以上因素对同一个贫困生个体来说往往是错综交叉的,比如有的学生家庭既处在偏远落后地区又是单亲或多子女家庭。而贫困生很多时候是由于贫困地区生活水平限制,具有区域性。

三、嘉兴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调查

1.济资助等常规工作。目前,嘉兴学院资助工作运行多年,已经较为成熟,建立了与其他高校较为一致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资助体系。每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我校开展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活动。同时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基础上,我校还组织评选了社会类资助奖学金,如福慧张国伟奖学金、福慧达利奖助学金、嘉信医药奖助学金、乐天奖学金、丰跃奖学金、“大艺树地板”慈善助学金、吴明福奖学金、中房助学金等。共发放金额76万元,受助学生共计415人。我校同时设置了1440个勤工助学校内固定岗,截止到2015年,共发放校内勤工助学补助9756人次,补助金额约540.92万元。此外,我校还发放了冬衣补助14.05万元。

2.发展性资助相关工作。嘉兴学院资助工作一直秉持着培养自强、诚信、感恩意识,构建“解困・励志・强能”资助模式。前期调查的结果,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上,仍然有需要多加尝试的工作。据调查,20%的学生有自卑和失落感,53%的学生在面试兼职时缺乏信心,还有38%的学生课业负担压力较重,2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上有所缺乏。除了经济资助之外,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周围同学的友情和关心的同时,希望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技能等方面的激励计划。

四、高校资助工作认可度及相关分析

1.传统资助工作认可情况。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调研结果显示,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周围的同学存在一定程度夸大或谎报家庭状况的情况但比较偶尔,其他学生则多数选择“不清楚”。此外,70%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奖助学金评定基本公平。这一数据表明奖助学金的发放评定过程有待完善。我校一直重视资助工作,传统的资助体系也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帮助在校大学生基本能够负担在校生活。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如困难生界定不清、资助形式较为单一、资助对象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情况。

2.困难生消费观念。经济问题一直是家庭经济困难生最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贫困生在消费观念上现在已经与普通学生逐渐接近。7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消费上从不与其他同学攀比,有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羡慕他人的高消费,在日常消费中,如食堂吃饭之时,多数学生注重经济与营养的平衡,但仍有10%左右比例的学生选择“越便宜越好,一般一个菜”,可见,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过于节俭”的情况。针对是否存在高消费的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周围困难学生存在高消费行为,有12%的学生认为贫困生有权利高消费,对于消费观念和助学金的使用方面,学校对于学生应该有所教育引导。

3.人际交往与心理问题。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人际交往状况令人关注。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要承受着很多非贫困生不能理解的来自经济、社会、家庭甚至自身的各种压力,其人际交往状况更加令人担忧。调查中,67%的学生认为与宿舍关系很好,但有33%的学生认为与宿舍同学关系不好甚至受到歧视;知心朋友的个数上,多数学生集中在3―4个,相当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生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人群中经常感到不自在,与人交往时有着较强的自卑、怀疑、羞愧甚至嫉妒心理,对于人际交往存在种种困惑,从而产生沉默寡言、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应当说,经济上的窘迫也是最怕同学怜悯和看不起的隐痛。

4.学习与课余生活。课题组也就贫困生的学习情况,调查是否与普通学生存在差距。从调查结果来看,学习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业努力程度上旗鼓相当,二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78.14%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状况较为满意,约为17%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本调查无普通学生作为参照样本,故并不能真实反映贫困生的成绩优秀度。在对于周围贫困生的成绩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56.59%的学生认为周围贫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普通同学差不多,41.92%的学生认为比普通同学好,只有约2%的学生认为贫困学生在学习方面比普通学生弱。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来自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程度不够,在大学阶段适应较为吃力,但实际调查结果却不同。同时,课题小组通过对学生的抽样访谈中了解到,贫困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相对于普通学生更懂事。正因为家庭贫困,才希望以努力学习来提升在同学中的地位,改变自己,脱离贫困之路。

5.就业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环境走入下行,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经济条件方面的限制。岗位数量缩减,就业成本的大幅攀升,限制了贫困生的许多就业机会。二是社会人脉限制。他们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只能靠拼搏。三是就业压力与心理问题。与普通同学一样,贫困生接收就业相关的辅导途径只有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而短短几节课并不能使学生对就业拥有全面认知。在对今后就业的设想中,多数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和考研,比例占到80.5%,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十分在意自己的前途。在其他的调查中,78.7%的贫困生认为他们的家庭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接近60%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认为害怕面试,53%的贫困生就业方向不明确。贫困生的家庭经济较为窘迫,一般处于农村、小城镇和城市底层,缺乏有效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就业准备不足也和贫困生的个性特征有关。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情况而言经济困难生面临的困难选择时,除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选择了经济问题外,还有学习、就业、心理、人际问题都是多数家庭困难生困扰的问题。由此可见,资助工作从“保障性”到“发展性”已是高校资助的大趋势,目前部分院校在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方面已进行实践,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学校在资助政策的制定中和资助过程中应当反思不足,既要帮助家庭困难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用奖励性的资助体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奋斗情怀,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能完成学业,顺利就业,成为国家和社会栋梁之才;培养学生的反哺之情,全面培养其自强、诚信、感恩意识,走向社会,让资助和感恩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2]谭敏,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03).

经济普查存在问题篇10

一、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1、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在各级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各级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是各级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总责任人,各级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是各级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实际责任人,各级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组负责人是各组分工范围内数据质量的具体责任人。

2、县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从主任到专业人员全员参与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从上到下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各专业人员是数据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各组负责人是为第二责任人,分管副主任为第三责任人,主任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质量控制的总责任人。县经济普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和对普查数据质量的评估工作,并对辖区内下级经济普查机构的数据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指导与督促。

3、乡镇(街道)、开发区、村(居)委会(普查区)、普查小区等各级经济普查机构都要制定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明确各普查工作组和所有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数据质量控制的职责,明确各工作环节质量控制的要求,将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实处。

二、经济普查数据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经济普查数据的质量受到从普查准备到数据各环节工作的影响,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必须贯穿于普查方案设计、普查人员培训、单位清查、普查表填报、代码编写、普查数据处理和验收上报的全过程。

三、普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科学制定县、乡级经济普查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全国与*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方案的各项技术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

2、保质保量选调和培训普查人员。县、乡级经济普查机构应当选调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并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必须经培训并考试合格领取普查指导员证和普查员证后才能上岗。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培训必须做到培训教员、受训人员、培训时间三到位,确保培训质量。根据普查各阶段要求组织相应的业务培训,使“两员”能满足普查各阶段工作要求。

3、做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单位清查是经济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必须确保调查单位不重不漏,准确界定单位的行业类别,根据行业类别发放普查表的种类。按照《*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划分普查小区的基础上,采取地毯式扫描的清查办法,对普查小区内的各类单位与个体经营户逐一进行清查,核实登记《*省单位清查普查员工作表》,组织填报《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一览表》、*省个体经营户清查表》和《*县第二次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外出户)一览表》。写字楼、宾馆等复杂场所要确定专人配合普查员进行单位清查。市场要划分小区,由熟悉的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对多产业法人单位,要做好单位界定的指导工作。一户多照单位要认真鉴别,是否确属于一户多照还是多级法人,以免发生遗漏。

四、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控制

1、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都要由熟悉业务的人员负责具体普查表的填报工作,并应确定一名联系人,负责普查表的接收、内部协调和报送工作。普查表填写的业务培训工作按县经普办统一安排,实行分级负责制。县和乡镇(街道)普查机构要分别做好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填表人员的业务培训。对内部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的多产业法人单位,各乡镇(街道)普查机构要派专人进行指导,保证填写内容(数据)有根有据,防止出现逻辑性和技术性差错。以及保证产业活动单位划分准确。

2、基层单位填表人员应按照普查方案规定的填报要求、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及平衡关系等认真填写普查表。填写普查表时要字迹工整、清晰,并严格按照普查规定要求,准确、全面、完整填报各类普查表中的项目和指标。在填写正式普查表之前应先填草表,要避免漏填或错填普查表和指标。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单位),应当在普查登记前做好有关部门财务会计、统计和业务资料的整理工作,建立健全台帐。

3、普查机构要组织基层单位进行“三查”、“四核对”。“三查”是对已填好的普查表进行“自查”、“互查”、“议查”。①自查:由填报单位的负责人召集有关职能科室和具体填表人员,对照本单位须填报普查表的填报说明、填报注意事项、各类标准目录和普查表审核要点的规定,对所有填报指标进行详细的审查。自查后,企业负责人和统计填报人要在所填报报表上签字、盖章。②互查: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按普查专业分为若干组,根据审核要点进行专项检查。复查中发现问题,由普查指导员与普查员核实,或统一组织再次核对,并据实更正。③议查: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普查员、重点企业统计人员参加座谈会,议查普查表填报的质量、填报对象的遗漏等问题。议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一步核对,并据以更正。“四核对”即县级普查机构对已填表好的普查表要做到“四核对”:一是将已填报的调查单位与清查底册进行核对。二是将法人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数与收到的产业活动单位普查表张数进行核对。三是表与表之间相关联指标的核对。四是年报单位主要数据与上年数据的核对。

4、基层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对普查资料进行总体把关审核后,要逐一签名盖章,以示负责。

五、收审报表阶段的质量控制

1、乡镇(街道)、部门、县普查机构或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在收取普查表时,首先要清点上报的普查表是否齐全符合“一套表”要求;同时要将上报普查表的单位名单与发放普查表的名单进行核对,核实有无下发了普查表但未上报普查表的单位,做到普查表不重不漏。

2、收回的普查表应按法人单位分类装订,并在每份表上编写顺序号,以备录入后审核和改错。

3、按照普查表的审核要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负责对基层普查表的初审,县普查办负责终审,对有疑问的要进行查询。经审核不合格的表,普查机构应指导基层填报人员更正重报,审核合格的表应由审表人签字。

4、各级普查办对基层上报普查表不能任意修改,修改必须有根有据。修改时,应同时保留原填报笔迹,不得使用修改纸或修改液。

六、数据录入和处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1、计算机数据录入之前,必须对基层表数据先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合格方可交付录入人员。人工审核、录入人员与资料保管员之间应建立交接验收制度。录入数据必须与普查表进行核对。

2、数据录入后,一定要按要求进行计算机审核操作。对于出错的信息,必须查明原因进行校正,如为录入错误,直接进行改正;如为填表错误,则需进一步核实,在修改普查表的同时修改数据记录。对全部数据必须进行计算机审核并校正错误,校正情况要有记录和签字。

3、数据汇总后,要重点采用大数法则对综合汇总数据的逻辑性和客观性进行人工检查。县经济普查办公室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分析综合汇总表的信息,及时发现基层数据中的问题,并在数据上报前,对主要综合数据和主要的统计分组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和质量评估。对汇总结果有问题的数据,必须查明原因并核查校正,校正情况要有记录。

4、数据存储控制。数据处理结束后,县级普查机构要做好数据备份和数据入库工作,建立经济普查数据库及基本单位名录库。

七、数据上报阶段的质量控制

县、乡经济普查办公室对上报的数据要严格把关,保证上报的基层表数据和综合表数据的一致性,未经审核通过和质量评估的数据不得上报。发现异常情况和错误信息要及时反馈给下级单位检查核实,对不合格数据退回报送单位重新加工修改,限时重报。

八、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及验收办法

在普查工作期间,县经普办应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开展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及验收。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包括单位清查情况抽查和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基层数据填报及录入质量抽查,普查数据质量验收包括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数据质量验收、个体经营户数据质量验收和综合数据验收。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及验收采用“统一组织、按进度进行、分专业操作”的办法进行。

1、单位清查情况抽查。县普查办在所属每个乡镇(街道)中抽查一至二个普查小区。在乡镇(街道)上报单位清查资料时进行,抽查的重点和办法:

(1)抽查的重点是检查单位清查工作是否按《*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单位界定是否正确,清查表填报是否符合要求。

(2)抽查采用以《单位清查普查员工作表》为底册进行复查的方法进行,对错查和遗漏的单位做好记录,错漏率不得超过1%,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通报乡镇(街道)普查办。

错漏率=错漏单位数÷实际单位数×100%

2、基层数据填报及录入质量抽查。分专业、分表种进行,县普查办按乡镇(街道)抽选5%—10%的基层普查表,检查数据填报和录入的差错率。基层数据填报及录入质量抽查必须填写报告单,内容包括抽查单位数、差错笔数、指标总笔数、差错原因以及差错率。抽查时间根据普查表的上报时间具体安排。

九、普查数据质量评估

县、乡普查办都要对经济普查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并写出数据质量评估报告。数据质量评估分析主要方法包括:

(1)动态趋势分析。利用近几年的相关资料,观察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检查是否有因数字差错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