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2:54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1

内涵建设与学校发展相结合

近年来,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内涵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思想核心,并从制度和组织上落实到位,专门成立了内涵建设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指导内涵建设具体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学校在各院系中建立了以党员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工作小组。要求党员在内涵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尤其在利益问题上充分发扬谦让、友善的作风。对于干部党员,要主动承担起领导责任,并在思想上深刻剖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带头参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积极推动内涵建设工作的进度。实际工作中,各院系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将内涵建设列为重要工作,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发展目标,真正将内涵建设落到了实处。

营造内涵文化氛围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学院充分重视文化教育的作用,运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全覆盖地宣传科学发展观思想,着力营造内涵建设的思想氛围与文化氛围。同时,将宣传力度深入到基层,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能够充分贯彻和落实学院倡导的内涵建设指导精神。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内涵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发动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全面投入内涵建设工作之中。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学校领导认为,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推进内涵建设工作。为此,学校充分注意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同时紧密联系当前思想动态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学校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在发展中逐步统一思想,不断进行经验交流,对于发现的问题,采取深挖的方式,逐步解决各类矛盾,从而确保内涵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内涵建设与师资建设相结合

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将教师队伍建设与内涵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及业务水平,从根本上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水平。

成立教师工作小组。成立了教师工作作风建设小组,先后出台了《教师作风建设实施办法》,分步骤提高教师工作作风。动员广大教师开展工作作风自我剖析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征求工作作风建设意见。针对各种工作作风问题,进行全院监督,以及定期与不定期劳动纪律检查。制定年终考评制度,对于个别情节较为严重的个人给予相应的处分。

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内涵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制度化。先后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规定》《加强教风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等指导性规章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师风师德监督检查制度,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次考评,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将考评与奖惩制度挂钩,对优秀教师公开表彰,并将师德师风考评档案计入人事档案中。

内涵建设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充分结合时代特点,从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出发,从学生干部建设的具体需求出发,从学生干部成长规律出发,充分把握与时俱进、普遍适应、继承与创新以及以人为本等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在传统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大胆调整改进,着力于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培养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的素质全面的学生干部。

制订系统培养计划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学院从学生组织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任务出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干部特点,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规划。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步骤等几方面入手,将学生干部建设与内涵建设深入结合,为学生干部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工作模式,避免培养目标空洞虚无和培养方法不科学、避免培养无前瞻性无延续性、避免干部重使用轻培养、避免不同组织不同年级不同职务学生培养笼统混乱、避免思想政治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顾此失彼。

提升思想教育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学院充分重视内涵建设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内涵教育与学生干部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干部形成科学发展观思想。多次组织学生工作部门召开专门的学生干部思想教育工作会议,落实各级职能部门、教学单位以及分管领导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从思想上、任务上、工作上指导学生干部开展工作,创建出一个良好的学生干部培养氛围,从而深化内涵建设工作,提升校风、学风,促进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以及奉献意识,从而让学生干部能够成为学生中的表率,在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群体向前发展。

加强综合能力培训学院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内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只有将内涵建设的目标内化为一种能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内涵建设活动之中。因此,学院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各种综合能力培训。通过集中、系统培训,帮助学生干部培养基本的工作素质,掌握基本的工作能力,并且将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学生干部的工作理念。在学生干部内涵建设培训过程中,学院坚持从培训内容出发,利用全面丰富的培训内容,满足学生干部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等几方面,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干部。

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在学生干部内涵建设过程中,充分重视考核制度的作用。从学生干部的择优录取到录用后的考核,学院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性的工作模式,从而保障内涵建设落到实处,实现建设目标,形成建设实效。同时,根据学生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选拔有利于学生内涵建设工作需要的人才。在学生干部使用过程中,注意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工作的指导和业绩的考核。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2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内涵;回顾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64.01

1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国外研究回顾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学术界关于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角度不断创新,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在新的环境下城市、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革新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通过对国外关于创新型城市相关文献的搜集、检阅和分析,近年来西方国家和一些先进的国际性组织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较多,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创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实现经济新的发展的过程。创新包括艺术、教育和服务行业等广泛领域。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是指给予资源新的、再造的创造力。

世界银行曾发表一份关于“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城市的经济、文化、科研、研发、体育运动具有创造能力,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交通电信基础设施功能完善、较高的服务理念、较高质量的居住环境等等。这是目前比较全面的创新型城市概念。

James认为创新型城市是有城市的创新重视力度决定的,是由欧盟经济与社会研究组织关于国际间不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项目发起研究的结论。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创新来源与国际开放程度、企业空间聚集和定位能力、城市创造力的进程与形态、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力度的4个方面,这4个创新力量的不同要素,不同的组合构建了城市的创新导向和创新机制。

oeCD认为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不同的参与机构共同联动创新,这些综合因素共同构建出的创新体系就是国家的创新机制。这些创新机制正在革新变为国际化的创新。从创新的本质角度看,他认为创新体系是由于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促进政府、学术界各个方面的相互交流,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城市综合创新能力。

Cooke认为创新型城市主要是指创新主体要素,通常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各类中介组织等在地里位置上一个相互分工而构成飞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驱动力,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国内研究回顾

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强,认识到创新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国内对于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的,尤其是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城市如何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比较热点问题。

金吾伦等认为创新型城市主要是从本质上提高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最主要的是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综合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创新源泉来源于城市的不断地创造力、驱动力和机制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了城市的更大发展。

杨冬梅、赵黎明等认为创新型城市内涵就是指城市是由科技创新演变而成,是知识经济和产业经济演变而成的,主要依靠新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进程。创新型城市通常表现的特征是:城市的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各方面的发展不断自我调节实现均衡发展,城市的群体效应不断形成,城市实现可持续成长和发展。

尹继佐认为创新城市内涵是指创新意识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能够将创新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加以实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通过不断宣传、传播城市的创新进程。这种创新思维意识是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全员的、综合的创新。

杜辉认为创新型城市是指城市创新包含政治体制、组织结构、融资渠道、技术研发、市场开放等多方位的创新是一个体系的创新,是城市实现实质性转变的重要措施。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科技的创新、自主创新、文化的创新为基础来主导城市的整体创新。

3总结

目前,就国外来说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呈现出很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有了更深的一个层次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已经被大大扩展而且国外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部分学者侧重于广义的研究,部分学者侧重于对创新型城市软竞争实力的研究。就国内来说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界定,可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将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作为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应有属性。总之,国内外关于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比较初始的阶段,没有很成熟的理论经验,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张海峰.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2]张治河,丁华.创新型城市与产业创新系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150.155.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内涵特质;实施关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89-03

1本科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存在的问题与构建

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内涵特质与培养标准,归根结底是提升培养质量;在办学模式上,目前有开放式,行业、企业合作式、订单式,委托培养式;“共建模式”、“合并模式”、“联合模式”、“国有民办模式”、“一校两制模式”等等。我国高校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内涵实践探索已经多年,但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模式、教学模式与培养模式混淆[1-3]。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观点一,目标方式论模式。教育部周远清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观点二,结构方式论模式。高教司钟秉林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观点三,综合方式论模式。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的观点: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上述理论基本涵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内涵要求,但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才、教育和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模式、评估方式缺乏更全面的界定。致使我国地方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误区是:①“专业教育模式”口径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培养规格统一,重工、重理、轻文。难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变化需求。②课程体系:基本采用学科型课程体系,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实用性知识仍较少,应用性教材建设的滞后,实践性环节仍存在验证理论知识偏多,产学研结合的较少,前沿新技术少;第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课程的新知识少,课程内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紧密相关。③模式没能很好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走开放办学,走产学研用模式办学,盲目攀高,尤其是在国家的本科内涵评价统一指标的导向下,存在着向研究型、教育研究型大学“趋同”现象,理论知识脱离工作实际,专业知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④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人文素质,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仍然是传统的传授式、填鸭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新的教法应用很少,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应用性、创新性较低。

以上缺陷,导置教育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努力开拓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更新教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内容、方法、增加实践环节,理清人才内涵建设思路,切实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进程。本研究对指导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高素质本科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特质与内涵

2.1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特质[1]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是什么?即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何种基本综合素质,何种程度的专业素质、何种程度的能力素质。我们认为: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是:“打牢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注重能力,宏扬个性”;“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以创新“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按照这一目标、规格、质量,构建培养模式、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建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管理制度、制定评估方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内涵人才内涵:汉代王充《论衡・累害》:“人才高下,不能钧同。”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人才无定珍,器用无常道。晋代葛洪《抱朴子・逸民》:“褒贤贵德,乐育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应坚持“宽基础,宽专业,强应用,强素质”,要突出人才培养的规格具备现代性、地方性、适应性、未来性;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基础性、多科性、综合性、应用性;其中宽基础是指:公共基础比本科理论型人才宽;专业基础(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应达到本科理论型人才的知识面广度,但深度不深,难度不难;宽专业是指:小学分、多课程、多学科;基本要求是:打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技能),强化实践,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三基基础和实践应用上,培养模式应立足课内,着眼课外,立足理论,着眼实践,重点放到加强基础,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上。强应用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即,从事某一领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比本科理论型人才要高。强素质是指:人文素质、科学素养、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尤其是人的毅力)的综合全面发展,这些素质作用贯穿人的一生,对一个人来说却至关重要,从最后意义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人生理想能否实现。

2.3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基本能力人才基本能力是指:自学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知识技能、应用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等。哪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认为,主要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及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即“知”“做”“创”的有效结合,胜任某领域工作的综合素质。这种能力不但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工作水平,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潘懋元先生认为:这类人才强调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或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与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理论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理论不深,够用为度,理论面更广,不要求能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能力,但是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性的研究,或集成创新能力,或技术改造的能力;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这类人才的基础知识面更宽、更扎实,综合素质更全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更强,能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能运用已经获得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提出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科技创新)的能力。但实际操作技能不如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实用型人才。

3高素质本科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内涵建设关健[1-6]

3.1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说就是:人的平等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和最佳发展。在思想素质上,实现向“能力本位”转变;在能力素质上,实现向“思维型”的人才转变;在道德素质上,以实现个人理想并向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转变;在交往素质上,实现由封闭短视的狭隘往向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开放往转变;在心理素质上,实现由注重“人情关系”向恪守制度规范转变;在人的发展上,努力创造以人为本、个性自由发展。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和保护。

要实现以上目标,即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主干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多科性与综合性,即要有较宽的多学科知识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求广大教师在人才培养大纲中按照“教学为本、学生为主、教师主导、应用领先、学生互动、全面发展”来实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型。[1]地方本科教育应着眼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坚持因材施教,贯彻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既要面向大班教学,又要提倡团队互动,实现大范围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公平需要,提高整体的素质;在这一基础上兼顾个性化差异教育,使一部分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使后进生能跟上进度。

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方法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教育原则,要分类、分层次推进,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就是面向好、中、差各类学生。第二是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要考虑人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自由发展、积极探索。第四是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强文理渗透,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无论选择哪种办学模式,如何提高内涵,都不应离开育人这个根本,不能偏离大学精神这个核心,不能脱离现代大学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四大使命。对地方本科高校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传承文化是主体使命,服务社会主要是人才服务,智力支撑,而不是科技创新服务(难以达到)。而育人,主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还应当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因校制宜,着眼于教育各过程、各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成长。

3.2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基础是人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才智、能力、内在涵养情感。鉴于目前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薄弱现状,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必须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一方面,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文教育一是可以直接了解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从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两方面去思考和对待自己的科学技术活动,会使人变得富有想象力、富有思维、富有激情、视野更加开阔,眼光更加远大,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三是社会主义文化既可凝聚国人的人心,又可激励国人的意志,更可改造国民素质。

3.3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实质是实践教学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一切服从于专业,一切为了专业的观念仍然根深缔固,课程结构都是围绕专业设置,主干课程全国所有高校统一,教指委统一,同地方社会经济结合不紧[2-6]。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需改革体制、机制,使课程比较注重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教育,将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倡导在专业学习中品味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文理结合、开阔视野,真正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近年,国家教育部的教学改革要求,全面修订了专业教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除思政课、军训、体育、劳动、外语、计算机基础外,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科技素质教育课、就业课、大学语文、数学基础与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科技概论等也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中,并开设8-10学分的文理渗透选修课程,文科学生至少要选修3-4门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理科学生至少要选修3-4门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课程。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要求每一个专业不仅要重视其主干学科,同时也要重视与该专业人才全面发展有关的相关学科。要大力加强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得各个环节,推行3+1,7+1的实习、实训模式,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工学结合,创新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的机制,制定以知识向能力、素质向创新、实习向岗位转化的实施方案,拓展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这对提升人才建设内涵实质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4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核心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劳动者持久为社会贡献力量,必需注重其理想、信仰,注重其政治纪律,这是任何阶级、政党和国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高校一切工作无不与育人有关,从各方面各个层次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需:①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让它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使学生将自己个人理想抱负与社会基层需要相结合。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深刻了解国情、省情、市情,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复杂与不易,学习革命前辈在艰难困苦条件下为理想而奋斗的大无畏精神,树立扎根边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广泛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和适应青年人特点的讲座,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得到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④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让校园充满学习气氛和人文气息,使学生身在其中,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催人奋进。

3.5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灵魂是人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求变意识,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在思想、方法、实践上能突破已有的格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创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目前我国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当代社会是以智能化革命为核心,以最大限度解放人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重构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科学技术作支撑,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科技素养。加强实践,全方位开放各类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教学实效,是培养一定的科技素质的基础。要赋予学生创造力,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观念,从以继承为中心转向以向未来学习为中心,以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接受。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必需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尊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分类培养[2-6];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科学设计,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平等交流和讨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探索性、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

3.6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按同一规格大纲培养,不仅专业设置统一,而且培养方案统一、教材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这种高度化的全国统一模式,机械化的教育特征,抹杀了不同学校间的层次差异,地方差异,培养特色的差异;抹杀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需创新机制,实现办学自,在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让学生主动发展,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接受特点,从受教育者入手[1,4,5],培养其创新意识;营造“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发展”应重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求,从“教育”转向“接受”,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由。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是接受新事物及发明创造的动力源泉,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应当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倡导探究讨论、合作学习、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地方高校必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地方高校教师的主体是年青教师,知识面不广,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大多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新成果缺少较全面了解,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就必须增强教育者的服务能力,水平,因为教育既是一种指导,也是一种服务,要想提高服务质量、成效,就必须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并提高其理论水平,这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完善和加强对应用型全面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对学生实行“三放”。主动发展既是个性教育,又是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必须“以生为主、以师为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实行“三放”。所谓“三放”,就是对学生一要放心;二要放手;三要放权,在“三放”中,放心是前提,放权是核心,放手是关键。放心是指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和成就感,激励他们主动学习;放手是指教师要充当导师,废除保母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自学、自研、开阔思路,大胆质疑;放权是指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学生应是书本的主人,不应该是书本的奴隶,教师不仅要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地学,主动地学,有创见、有主见地学。要时刻教导学生“业精于勤不贪嘻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懒”。

总之,新建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实践、如何实现?要求高等教育必需面向21世纪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强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现代化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3.

[2]朱清时.注重创新素质培养成功的创新性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3]许晓东,杨坤涛,冯向东.基于学科平台课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4]王晓慧,王一凡.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4

关键词:思政工作人文内涵人文关怀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这既是我们今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也是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新视角。笔者认为,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对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开展有重要意义。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公平和谐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实现这一要求来体现自身价值,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

一、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一贯重视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始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体现。关心人、尊重人、体贴人也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和基本原则,可以说树立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人文关怀的对象同样是人,它的目的是丰富和彰显人的合理个性,它是以人的全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的基本点是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关联点,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条件,从两者之间的关联度看,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二)人文关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形成了多种文化交织、社会思潮繁衍、意识观念丛生、传播媒介多样化的现状,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思想观念、认识能力、价值追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形势、顺应潮流,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观念、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由此可见,重申和加强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人文关怀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当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人们的利益需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交融与碰撞在加深,人们对利益公平的认同存在反差,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情绪,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生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在这种情形下人文关怀就显得更加重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正当利益、满足多元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成了普遍的社会愿望,广大群众对公平、和谐、人文的期待更加迫切,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关怀恰好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和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人文理解

(一)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

对公平和谐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的根本价值尺度和基本规则,也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价值的根本要素。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多是为调整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认同度,协调利益关系、化解思想矛盾、促进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服务的。我们党历来重视人们对公平和谐的现实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实现这一要求的基本手段。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二)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性化的现实表现,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目的性,肯定了人至高无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反映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时刻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与工作对象形成互动,使人们乐于、勤于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把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

(三)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

当今时代,群众史观正在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价值,群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工作,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没有群众观点、讲不讲群众立场、走不走群众路线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重要尺度。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和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当前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真正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彻底抛弃可有可无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从党创立的那时起思想政治工作就一直是我党完成其任务、践行其宗旨的重要手段,是党维系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有效工具。生命线的论断虽然久远,但却是我党最基本的生存观之一。没有生命线意识,就等于没有了生存意识,党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上就会丢失主阵地,党的执政根基就将被动摇,这是党的事业所不能允许的。因此,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就必须重新认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摆正了位置,才会对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二是要理清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义,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不同理解一直存在,最常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等同起来,有时还会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它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妨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思想工作的理解不应有宏观层面的解释,只能从微观层面去解读。即:思想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为实现管理的目标而进行的说服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党的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是为践行党的宗旨,完成党的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以宣传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区别是本质性的,只有把它们区别开,我们才能真正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重塑沟通的理念。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互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沟通这一主体来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是沟通,其核心也是沟通。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干,是维系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了沟通,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形式。

当前,在沟通的问题上,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有目标性,如果目的不明,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无的放矢,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二是要掌握好时间点,要根据工作对象所处的环境,适时灵活地开展工作,掌握好沟通的时机和火候;三是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本质表现出来,让沟通在愉快、顺畅的状态下进行,使沟通贴近人心、关注民意。

总之,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5

第一,积极进行廉洁校园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负面冲击和对学生树立廉洁思想构成的潜在威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学生中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要求。这是将反腐倡廉前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任务,因此应结合社会实际,积极把廉洁教育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促进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学生中的诚信示范现象较为严重,既表现在学术论文的造假、考试作弊,又表现为助学贷款的违约、学历的掺水等,所以有必要把诚信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通过宣传、教育、建章立制等方式使诚信融入到校园文化,进而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言行。

第三,推动爱国主义校园文化建设。就目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来看,可以说是和周边国家摩擦不断,尤其是2012年9月10日日本确定“国有化”方针,11日日本政府签署“购买”合同,企图把国有化,这严重损害了我国的领土。因此,应适时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爱国主义情怀,重温历史,激发出师生的爱国热情,保护自己的领土。可以说,适时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补充一些思想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不会削弱校园文化内涵的主体地位,反而会使校园文化建设向着更为积极的方面前进,更富有时代特色,更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外延是词项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内涵和外延是词项所具有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决定外延,外延反映内涵。所以,当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之后,应进一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采取丰富多样的外延形式,有助于校园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现。

首先,要进行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涵盖校园环境、图书资料、文化设施、教学要件及人文、自然环境等内容,是校园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校园制度文化,即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职能系统,完整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师生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进行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唯有建设好物质和制度文化才有可能建设深层次的校园文化——精神文化,毋庸置疑,若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也必将内化于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

其次,可通过通识教育倡导、宣传校园文化。为打破专业教育对人的狭隘定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通识教育在我国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可以说其与专业教育互相补充,并与专业教育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如山东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国学教育、艺术审美、创新创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通过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可以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融入到通识教育中去,可专门编写教材,也可和其他通识教育的课程相结合,积极加以宣传和倡导,以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6

关键词:学习方法能力;高职学生;范畴教学法;范畴内涵;范畴术语

作者简介:周长春(1964-),男,重庆云阳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与职业教育;童洪志(1978-),男,江西九江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学校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09SKS18),主持人:周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18-03

学习方法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风云变幻的经济社会和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教学法改革。劳耐尔的职业能力理论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要素[2],其中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学习方法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和要素,是一种根本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根本性方法能力的培养忽略、定位不准、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是其突出表现,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中也少有专门的方法类课程和相应教学内容,这是导致高职学生丧失抽象思维基础、方法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3]。徐维凡认为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4]。研究高职范畴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师生方法能力意识,对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维素质,为其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5],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师生教学能力和效果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6]。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分析了范畴教育的原则、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7],张智、周长春等就范畴教学法作了些初步思考[8],汤红明等分析了概念的教学方法[9],彭德林认为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10],这些相关或类似研究为范畴教学法的后续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发现范畴教育理论也未就范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作较为细致的论述,概念获得模式尚未涉及范畴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为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空间。通过该研究,试图构建旨在大幅提高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理论借鉴

在该探讨中,范畴是指高职教育的课程范畴。该探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性原则,范例教学的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另一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古德诺、奥斯汀在思维研究基础上的概念获得模式理论,概念获得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呈现材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定义命名;总结思维策略[11]。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概念

高职范畴教学法是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掌握课程范畴,以高效习得命题、原理、规律、技能和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及高职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学习能力,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12]。从范畴的角色上看,范畴教学法包括获得课程范畴的教学法和运用课程范畴进行教学的方法;范畴学习法包括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范畴的方法和高职学生运用课程范畴进行学习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从课程的根基上进行教学切入。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包括学习掌握课程范畴的程序和运用已掌握范畴发展认知结构的程序,其中,前者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1.引入先行组织者,获得新知生长点。先行组织者是现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材料。引入先行组织者,就能为将学习的新知识准确地找到生长点。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3]如“农业”和“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两者的内涵就是新知“农业结构”内涵的生长点。

2.创设教学情境,导出范畴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既有图式等,创设生动、形象、感性,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为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提供生长点,促进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为锚,同高职学生经验契合。一切教学问题都根于课程结构的基础即各种课程范畴。因此,应在激起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实时引出教学中应解决的范畴性问题。同时,要明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达到的直接学习目标和多元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处于高职学生最近发展区。

3.范畴的形式识别。范畴的基本属性即范畴是人类思维、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即范畴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本源、理论体系的根本。若课程中某一概念没有相应的上位概念,则该概念就是课程范畴。范畴的内涵形式,一般采用“术语+是……”、“术语+是指……”、“……称为+术语”、“……谓之+术语”的常用句式,其中的术语是从形式上明确的范畴。范畴内涵的本质即上述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生、关系或功能”的描述[14]。范畴的内涵、特征和外延,三位一体,统一于范畴,构成范畴这一本源概念的逻辑要素。在学科体系课程中,范畴的文本位置一般存在于章节标题中,范畴的内涵描述一般位于标题下的首段首句,少有置于首段中间或首段末尾,更少置于后续段落中。

4.范畴术语的结构分解。首先,分解范畴术语,得到术语成分。范畴术语大多是复合词,对其进行分解是可能的,也是有效学习范畴的重要方法。如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农业结构”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范畴术语,对其可分解为“农业”与“结构”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重点分析的术语成分不同。若高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既无“农业”、也无“结构”等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成分包括“农业”和“结构”;若已有“农业”而无“结构”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结构”;其余类推。其次,分解范畴内涵,得到内涵因素。将范畴内涵分解为若干因素,顺次、对应、相对独立地分别剖析范畴的内涵因素。

5.确立范畴内涵要素。首先,明确范畴内涵中的全部构成因素。其次,明确有些因素是内涵中的核心或关键因素,对范畴的内涵和范畴内涵所指称事物的本质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则不然。确立范畴要素就是要在范畴内涵的各个因素中找出决定范畴内涵的主要因素,对范畴内涵的构成要素给予高度的针对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确立范畴内涵要素的方法是将范畴内涵各因素的意义与范畴术语各成分的意义进行匹配,其意义和范畴术语成分的意义对应相同的范畴内涵因素一定是范畴内涵的要素。如“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中的“组分”、“联系”、“比例”三个内涵因素是“结构”这一范畴内涵表述中的三个要素。

6.整合范畴内涵要素。范畴内涵是其要素的综合体,其要素在被分析时是相对孤立的,得出的结果不可能是范畴所欲表达的意义和所欲指称的事物。只有对分解、确立的范畴内涵要素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范畴内涵,才能反映一个其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范畴内涵所指称的事物。正如将高职学生已有“农业”与“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综合就可轻易发现、建构、生成新知识“农业结构”的内涵;如果高职学生只有农业内涵图式,则着重加工新知识农业结构中的结构;余可类推。这就是迁移,就是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而具体的方法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加工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

7.兼顾内涵前提条件。由于所有范畴类似于所有规律,它所反映的是有限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是“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范畴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研究某一范畴即其所涉事物的联系时,就无法同时考虑该范畴所涉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就只得设定范畴研究的一定前提条件,否则,范畴的科学性、普适性就会难以保证。如生产可能性曲线范畴的内涵成立至少就有四个前提条件,否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能成立。

8.匹配范畴术语成分与范畴内涵要素。抽取组合范畴内涵中的关键字、词,并将它们同范畴术语中的同义成分匹配,发现它们之间意义上的同一关系。如将范畴“农业结构”内涵中的“自然力、生理机制、劳动调节、生命过程、生产产品、事业”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农业”匹配,将其中的“组分、联系与比例”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结构”匹配。农业是结构化的农业,结构是基于农业的结构。这种匹配整合紧密联结了范畴内涵与范畴语词,使词义一体;紧密联系了范畴内涵同范畴术语各成分,当想到某一范畴术语时,就能自然引起对范畴内涵要素的联想,而不必机械记忆;整合了范畴内部各个因素;促使高职学生思考对内涵的概括命名为什么用此而不用彼术语,真正明白内涵释义与范畴术语意义之间的本质联系。

9.范例助学范畴。范例是在运用范畴教学法过程中,引入的辅助高职学生同化或顺应范畴可以仿效并符合高职学生经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并能使新知识即范畴纳入其既有认知结构的典范性事例或模版。范例引入的理论依据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5],该操作是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其现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知识与既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意义地联系起来。引入的教学范例应结构要素完整,能全面例解课程范畴。异于教学情境,范例的作用在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范畴问题,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此,其内容和结构需要同范畴问题的内容和结构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引入范例助学范畴等这个环节也可紧置于引入先行者之后。

10.明确范畴的特征和外延。范畴特征是指范畴所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所表露出来的心理迹象,它是界定事物的内涵中的事物之本质或特有属性。事物特征包括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事物特征存在于界定事物的内涵之中,一般可借助对比的方法从反映事物的范畴内涵中获得。掌握范畴所指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确认事物,有效避免事物之间的混淆,在学习和工作中准确地把握目标、交流沟通和有效操作。明确范畴的外延就是要明确范畴所适用的范围,范畴外延的常见表达式为“范畴包括……”或“根据……不同,可将范畴划分为……”明确事物外延对于后续学习中的分析、综合、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总结范畴教学法思维策略。在获得了正确范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范畴习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范畴的特征的,如何对范畴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习得范畴的有效思维策略。

三、讨论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果。人类思维的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取得新的认识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供给与高职教育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表现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思维素质、学习方法能力。不证自明,在高职学校现有主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下所提供的高职教育是无法真正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素质、独立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可在一定区域内,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法等所引致的高职教育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另外,学习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范畴教学法效果评价,高职范畴教学法实施的资源条件等,都有必要进行后续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24-26.

[3][5]吴锵.思维素质与概念教学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03):109-111.

[4]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5):122-123.

[6]杨永萍.概念获得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22):52.

[7]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179-1180.

[8]张智,周长春.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146-147.

[9]汤红明,邓维秀,赵杰,等.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03):236-237.

[10]彭德林.在概念教学法的背后[J].理论界,2008(12):109.

[11]BruceJoyce,marshawell,emillyCalhoun:教学模式(第七版)[m].荆建华,宋富刚,花清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6.

[12]周长春,钟洪燕.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3):3-4.

[1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8.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7

[关键词]人性内涵管理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理念发展历程考察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性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性,一个是物性,人性是相对于神性和物性而言的。因此,无论是在国家治理,还是在企业管理中,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重心是不一样的。大致说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从管理的领域看,“人本”思想的发展是相对于“资本”思想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企业谋利的最主要手段,再加上资本的相对稀缺和劳动力的相对剩余,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就必然是从属于资本的。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也是以“资”为“本”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知到人对企业生产率,以及利润目标的贡献,“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更是将企业中的人提升到比物质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逐渐地,“人本主义”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人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具有社会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是和发展观结合在一起论述的。其核心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

二、人性内涵的认知差异在管理实践上的差异

关于人性的论述,主要来自于伦理学层面和哲学层面的论述。

伦理学层面的人性论,包含了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这几种理论之争一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成为学界提出人性论时关注的核心,几乎被不加怀疑地当作了人性论的主要内容,这一层面的理论主要回答了“人性的好坏”问题。早期企业管理者,对人性的认知更多的基于伦理学层面的善恶论。无论是持性善论还是持性恶论的管理者,由于缺乏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或惩恶,或扬善,或德治,或法治,人类的管理实践依托于价值判断,在操作中极易陷入极端,无法获得最优的管理效果。也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管理就无法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更多的只能是迷失在“以物为本”、“以资为本”的迷宫里。

哲学层面对人性的论述,强调对人性的本质内涵的认知,即人之所以成为人,人与万物区别之所在的根本是什么?回答的是“人性是什么”的问题。在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上,各个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流派都基本认同人性的本质有自由、心智、创造性三层内涵,具有相同、天生、变易的特点。

人性本质的“自由”内涵,是指在面临不同的可能性时,不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而是由行动者的意志来抉择的能力。“心智”内涵,是指人具有良心、道德和善恶是非感,以及进行思考、谋划和表达等等理性活动的能力。“创造性”内涵,是指人通过有意识地改变事物状态或重新组合质料或赋予新的形式来造成新的事物的能力。

人性本质的相同性特点,指这三重本质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具备。天生性特点不是要否认人性的形成就个人而言有“后天”或“环境”的影响,而是强调人类只要还实存于这个世界上,就不能不抉择,不能不思考,不能不创造,这就是人类的命运,就是人类从世界本源所获得的共同的赠礼,即其天生性。人性本质的变异性特点指人的这三重性质本身就意味着人及其行为的不可预测性、非齐一性、不固定性、未完成性,以及价值上的不确定性。简要而言,人是未完成的,永远处于变易之中的。对于人,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不可肯定。惟一已经完成的一点,是人并未完成。人永远处于过程之中,处于从过去向未来,从可能性向现实性,从实然向应然,从事物向理想,从实存向存在的过渡中。

哲学层面对于人性本质内涵的认知,相对于伦理学层面对人性的价值判断,应该是第一位的。现代管理之所以从“以资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一个重要的观念上的转变,就在于从人性的本质认识出发,认识到人的价值所在,从而超越了传统的善恶判断。使人从管理的对象,升华成为管理的目的和手段。“以人为本”也成为企业管理理念的共识。

三、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顺应人性的本质内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顺应人性的本质,进行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我们认为,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其理论架构的一个重要基础,应该是从人性本质内涵出发,明确管理的三重使命。

1.针对“自由”内涵,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使命是要帮助人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超越,也就是帮助人达到孔子所言“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在管理的实践中,企业的发展目标的阐述就不应简单停留在初级层次的销售、利润等经济目标上,也不能满足于从协调社会、企业、顾客关系提出的中观层面指标,而应该是以满足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发展为诉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结论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成功运用得到经典的论证。为满足人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和提供实现这一追求条件和环境。而企业使命的归纳、提炼和个性化描述,其实质就是唤起员工人性中的“自由”本质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凝聚而成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样,“双因素”理论强调增加员工满意的途径是增强员工在成就、信任与认可、工作内容、责任、业绩、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激励,其实质就是顺应了人性本质中的“自由”内涵,与人的自我实现的最高追求相契合。

2.针对“心智”内涵,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使命就是要帮助人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人认识规律的能力、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等。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揭示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五项修炼被誉为开拓了“管理的新典范”。第五项修炼及其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实践,成为全球管理的新趋势。这一理论的成功及其实践证明,顺应人性本质的“心智”内涵,通过“五项修炼”的融合,引导出进步的新观念,使组织和个人实现“日新又新”,不断创造未来。

3.针对“创造性”内涵,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使命就是要为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保护人的创新意识、鼓励人的创新精神、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人性本质的“创造性”内涵和“心智”内涵是相辅相成、互动发展的。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论断,就是对人性本质“创造性”内涵和“心智”内涵是相辅相成、互动发展的最好注脚。在呼唤创新、鼓励创新的21世纪,创新能力是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共识。而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能够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根本上又取决于在贯彻“以人为本”的过程中,顺应人性本质的“创造性”内涵。

总之,在顺应人性本质三重内涵的基础上,兼顾其相同、天生和变易的特点,就可以在管理实践的各个层面构建起和谐的氛围,如和谐的员工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地企业内外沟通机制,员工和企业的相互忠诚,员工和企业的互动成长,人性化的薪酬体系,员工参与的企业管理,富有“人情味”的企业文化等,获得最优的管理效果,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美]马克・a.卢兹/肯尼思・勒克斯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漆思:现代性的命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8

abstrac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sanimportantpartofhighereducation,anditsbasictaskistotrainhigh-qualityandskilledtalents.trainingobjectivesshouldbeappliedasthemainline,anditshoulddesignstudents'knowledge,ability,qualitystructureandtrainingprogramstostrengthenpracticeteaching.withtheprincipleof"thepurposeofservice,theemploymentoriented"ideas,itshouldconstantlystrengthentheconnotationofspecialties,teachersteamconstructionandsysteminnovation.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项目教学;内涵建设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developmentdirection;projectteaching;connotat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276-02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学科、新课题等不断涌现,在现实社会发展中,既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规划设计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一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维修、管理、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正是一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高职院校的培养教育却与社会需求有脱节现象,造成一种学用分离状况。如何缩小高职教育和企业用人之间的差距,加强内涵建设,将是高职教育目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1反思高职教育现状,转变认识观念

由于现实中存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且在教育体制上也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行为,同时高职院校几乎处于最后录取批次,再加上目前本科类高校极速扩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整体素质差。因而也使人们自然形成一种偏见,普遍认为“只有高考成绩差的学生才去上高职院校”,久而久之职业教育生源报到率每况愈下,且生源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另外,高职教育现状总体上还是沿袭学科型模式,课程设置上主要分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拓展或选修课等;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仅处于观察或模仿阶段,与真实的动手操作有一定的差距,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岗位操作。

以上这些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都成为高职教育的诟病,使之成为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的思想障碍,极大地制约了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摇篮”的主渠道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高职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力度,实实在在提高适应我国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群体的社会地位,多宣传技能型人才的事迹及贡献,同时也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其次要认识到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对社会是同等重要的,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2探索高职教育改革新模式

首先应根据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整合高职教育资源,协调高职院校之间以及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打造高职教育的品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想,把教师培训的重点由学历补偿转化为更新专业知识、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提高学术水平方面上来。建立适合职业教育院校的能力考评制度,以促进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重之中重,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重视理论知识与经验技术的结合,要做到加大实验、实习与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实践环节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

除了不断完善现有的校内外教学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之外,还需要创办校办产业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并承担主要的实践教学的任务,通过生产这条线把实践和技术研究与开发任务贯穿始终,作为教师和学生思维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场所。同时,校办产业的生产利润能为实践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的支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教育部竭力推荐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最受追捧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特别强调“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着力培养学生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方面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国内职业院校开始尝试探索“项目化教学”。它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为中心。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

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布置任务后,教师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及完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

3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内涵建设的主体。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立足点和根本要求。所谓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持。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内涵发展就是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并体现出教育的功能和人文的精神,通过挖掘现有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内部效率,最终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来推动其持续、健康、科学、和谐发展,这已成为现在和将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高职院校要实现质量立校,就必须凝炼特色。特色是质量的基本内涵,质量是特色的体现;有特色才有质量,有质量必然有特色。

开放办学、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力体现。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不仅仅在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更在于实践技能应用程度的高低。学生要在学习期间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并形成熟练的实践技能,光靠课堂理论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就要让学生真实、直接接触相关的生产设备,到实际岗位上“真刀真枪”地训练或操作。高职院校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广泛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借助企业的设备和场地弥补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借助企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课指导教师队伍中。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把企业的车间连同生产线一起迁入校内,实现生产和教学同步进行、企业和学校互惠双赢。坚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拓展开放式办学空间,实现校内互通、加强校企合作、扩大校际交流,走开走活一条开放式办学之路,有效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4结论

总之,高职教育的内涵是动态的、发展的,积极探讨适应社会需要的适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秋,董连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7.

[2]彭齐林,彭桂香.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1(32).

[3]赵岩铁,赵磊.关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1(5).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9

[关键词]医院管理;内涵建设;医疗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26-01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强五七医疗中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国已启动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工作,其核心是医院的质量与安全。真正认识到医院的内涵建设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保证。沧州市五七医疗中心,是运河区卫生局直接领导下的中西医全科医疗单位,积极响应卫生局的号召,认真落实医院内涵建设。现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1医疗技术质量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核心

医院内涵蕴涵于医院的本质之中,以医院文化为依托,以提高医疗技术质量为目标,挖掘潜力,不断创新,是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医院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涉及层次深、范围广,在保障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促进医院良性发展上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医疗质量表现为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医院的生命力,为医院内涵建设的核心,五七医疗中心规模小,医护人员少,医疗项目多,但始终将医疗质量管理贯穿于各项医疗活动之中,将质量管理作为医院永恒的主题[1],特别是质量监控,狠抓“三严”,即过硬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严谨的作风、严谨的态度、严密的组织,以严格的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三级查房、会诊制度、学术交流、危急重症、死亡患者讨论以及教学检查和岗位技能考核等实施管理,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促进本院内涵发展。

2加强内涵建设应立足于科学创新

构建科学创新机制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保证,唯有创新医院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创新有二:一是科技创新。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充分调动科研积极性,挖掘科研潜力,加强科研课题的研究及医院重点学科的建设,注重医疗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为载体形成有影响力的技术特色优势。二是倡导创新意识,建立新的管理方式,以树立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观念,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形成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中,笔者通过控制性制约医疗质量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科学的管理[2],完善操作流程,制定临床路径,将医疗缺陷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实施

几年来通过对医院注重内涵建设,培育健康的医院精神,营造起团结向上、开拓创新、敬业求实的精神风貌,推动了河北省沧州市五七医疗中心的健康发展。树立团队精神,医院文化是五七医疗中心的支柱,爱岗敬业是医院的主题,在文化建设中以“仁爱博精”为基本思想,注重培养全体职工的价值观,树立文化价值高于经济价值的理念,强化团队观念,提倡团结、奉献、协作精神,发挥群体智慧,发挥团队优势,进行跨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解决单一学科领域难以解决的医疗问题[3]。努力营造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内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医疗市场,增强医院竞争力,推动医院的创新和服务意识的深入。

诚信服务,人性化管理:本院在医疗服务中号召所有职工,一切为了患者是宗旨,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服务,人性化、规范化管理,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推行科学、文明、亲切的人性化语言环境。提供高效、安全的人性化治疗,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患者感到医院自有真情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五七医疗服务中心以科学的技术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诊疗、检查、药品、材料、费用、安全、服务七放心,使患者、家属、社会、医务人员四满意。突出“诚信服务”,这是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4],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信守承诺,尊重患者就医自、知情权、隐私权,以精湛医术,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改善医疗环境,加强信息建设,促进医疗系统全面发展,在医院管理中,本院突出科技管理,以提高各科业务技术水平为主,倡导科技兴院。搞好智力投资和基本建设,并美化就医环境,实现规范化的医疗系统信息管理,即质量、药品、收费、办公等一整套的质量管理[5],丰富医院内涵,逐步实现整体发展走向科学化、电子化,规范化的健康之路。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增加了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塑造了沧州市五七医疗中心的良好形象,对本院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曦华.医院规范管理经验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2):279.

[2]冯国俊.浅谈医疗质量控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9)48-49.

[3]冷明.医院人性管理与事业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3,23(3):55-56.

[4]刘会芳.医学团队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动力[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3,23(3):61-62.

创新意识的内涵篇10

一、舞蹈文化内涵与舞蹈作品的关系

舞蹈文化内涵与舞蹈作品属于艺术的共同体,如果把舞蹈肢体动作比作人的身体,那么舞蹈文化内涵就相当于人的思想,倘若舞蹈作品缺少了文化内涵,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但凡优秀的舞蹈作品,必然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如美国舞蹈家玛莎葛兰姆的作品《悲悼》,便是以悲伤为主题来进行创作的。虽然该作品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人们在欣赏时,依然能够产生心灵上的强烈震撼,并深深体会到创作者内心的巨大悲怆。

可以说,文化内涵是舞蹈的核心与灵魂,也是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支撑。舞蹈作品是一种通过视听效果来引导观众体验的艺术形式,它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美妙丰富的肢体语言,而在于对舞蹈中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递。对于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来说,动作、音乐、服饰、舞美以及文化内涵缺一不可,如果一部作品仅仅是展示肢体技巧而缺少了相应的文化内涵,必然会使人感到空洞乏味。如我国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编导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之精品剧目《云南映象》,以原汁原味的生活化的服装道具、原生态的歌声和舞技,完美融合了传统歌舞和现代舞美,展现了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表达了云南山民对自然万物的感情。《云南映象》不仅荣获了全国舞蹈比赛荷花奖五项金奖,更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可以说,这部舞剧充分体现了舞蹈文化的深刻内涵,已经成为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经典之作。

二、舞蹈文化内涵的重要价值

(一)从舞蹈专业角度看舞蹈文化内涵的价值

舞蹈文化内涵是舞蹈专业训练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它的价值体现在舞蹈专业的方方面面。对于舞蹈从业人员来说,如果不懂得基训里把上的真正目的,仅机械地进行反复的动作训练,很难将基训里的动作完美应用到舞蹈作品中;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涵,就很可能造成作品思想与历史、宗教、地域等文化之间的冲突,抑或是造成舞蹈文化内涵的模糊,进而导致舞蹈编导无法准确传达思想;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如果舞者没有领会该作品的文化内涵,就难以把握编导的创作意图,其肢体动作也必然是僵硬和苍白无力的。如舞蹈专业中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种,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其中民族舞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与地方特色,如傣族的孔雀舞、蒙古族的顶碗舞等均是运用音乐、舞蹈的节奏与肢体语言来体现舞者的表情与舞蹈意蕴;芭蕾舞兴起于意大利,以欧洲古典舞蹈为表现手段,综合了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舞者以脚尖立地为表演方式,又称足尖舞。舞者必须了解每种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才可以更好地编创和演绎。可见,舞蹈文化内涵是舞蹈专业的核心与灵魂,是舞蹈从业人员的必修课。

(二)从舞蹈普及角度看舞蹈文化内涵的价值

舞蹈文化内涵不仅是舞蹈专业的核心,在舞蹈普及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文化内涵是欣赏舞蹈的重要前提,也是舞蹈普及的重要推动力。如果观众对舞蹈文化内涵缺乏基本的了解,那么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就会不得要领、不解其意,甚至会感到不知所云。以街舞为例,它起源于美国,是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和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包括霹雳舞、机械舞、爵士舞等。从20世纪60年展至今,街舞从最初的仅被青少年所接受到今天大量应用于商业广告和文化艺术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我国,街舞作为一种健身运动也进入了各大城市的健身中心。所以说,在舞蹈作品的传播与普及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的普及作为支撑,舞蹈就会沦为一种单纯的肢体运动,难以被大众理解与接受。(三)从舞蹈创作角度看舞蹈文化内涵的价值

舞蹈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与舞蹈创作是分不开的,舞蹈创作有其科学的规律与方法。纵观国内外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部经典的舞蹈作品都经过了时间的历练和打磨,无论是动作设计、创作手段还是内涵的深化,都离不开编导的细细斟酌和反复推敲。因此,舞蹈创作是一个呕心沥血的过程。同时,灵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虽然说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与创作者平日里的大量积累是分不开的,这种灵感实质上就是舞蹈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放大的舞蹈文化,这种文化内涵能够激起编导、舞者以及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可以说是一部作品最为宝贵的价值所在。如我国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动人的舞姿、精美的服饰、深沉的意蕴给观众带来了无限遐想,而栩栩如生的观音造像,更是与观众心中的观音形象实现了统一。导演张继刚不仅编创构思了绝美的舞蹈呈现,更开掘了心灵的可舞性,唯此,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编创者自身的文化修养,这就是舞蹈作品背后强大的文化支撑。

三、舞蹈文化内涵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一)舞蹈文化内涵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崛起,人们逐渐加大了对音乐、影视、美术等艺术作品的保护力度,然而对于舞蹈作品的保护依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承载着舞蹈文化内涵的舞蹈动作的产权认定才刚刚起步,保护效果较差。总体来看,当前对于舞蹈作品剽窃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五种:一是直接照搬舞蹈原作,不做任何内容上的改变,仅仅更改编导的署名;二是对作品中具有较高技巧性的内容进行改编;三是更改作品名称和部分舞段,但作品的整体结构保持不变;四是抄袭作品中的主题动作和经典舞段,同时盗用作品的配乐;五是选取风格接近的舞蹈作品进行重新编排,然后重新配乐并冠以原创之名。这些舞蹈作品剽窃形式都未经创作者的同意,属于严重的侵权行为。但由于舞蹈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国内舞蹈编导普遍对这种剽窃行为持容忍态度,导致作为无形资产的舞蹈文化内涵脱离了创作者的掌控,成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工具。舞蹈作品剽窃的原因无非有两方面:一是为了满足评职、晋级、评奖等个人利益需求。在众多的剽窃案例中,不乏一些业内的知名人士,这些剽窃者或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或出于拿来主义的想法,盗用他人的劳动成果,以给今后评级、晋级、评奖等奠定基础。二是通过剽窃获取商业利益。一些剽窃者篡改他人作品或借用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私自用于各种商业演出,并从中赚取经济利益,严重损害了舞蹈创作者的权益。舞蹈作品剽窃的危害巨大,当一部舞蹈作品大获成功之后,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势必引发大量盗版、侵权作品的蜂拥而至,进而降低观众对原作品的认可度。当剽窃者通过侵权获利之后,无疑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剽窃事件。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盗版节目充斥整个舞蹈文化市场,这不仅挫伤了原作者的舞蹈创作热情,而且阻碍了舞蹈理论的研究进程,最终对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这也是国内原创舞蹈作品鲜少能够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

(二)舞蹈文化内涵的法律保护

针对舞蹈作品文化内涵的法律保护,目前仅在《著作权法》中有所提及。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杜绝舞蹈剽窃事件,还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作为舞蹈创作者,要潜心舞蹈研究,拒绝剽窃他人作品,力求独立自主地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优秀舞蹈作品。其次,作为舞蹈演员,要积极树立舞蹈知识产权意识,拒绝表演未经授权的舞蹈节目,尤其是在商业舞蹈演出中。再次,各舞蹈从业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道德修养和法律认知,对舞蹈侵权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在个人作品遭到剽窃时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针对舞蹈剽窃的司法认定标准比较模糊,在司法鉴定实践中需要交由权威专家来认定,鉴定结果受专家个人的主观影响较多,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对现行《著作权法》进行补充和完善,专门针对舞蹈文化内涵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细则,明确舞蹈剽窃的司法认定标准,为舞蹈作品文化内涵的法律维权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