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2:58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1

进入21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产量由1999年的10亿吨发展到2014年的38亿吨,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如此大规模的开采必然对水土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提出了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技术,改变传统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确保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钱院士再一次提出了“科学采矿”的概念。完全成本是科学采矿的经济基础,但完全成本影响价格,而价格和国家经济发展还存在最优配置问题。煤炭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使完全成本难以实现,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实现公平竞争,从而实现完全成本,为科学采矿奠定基础。因此,采矿专业必须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使企业实现完全成本,形成一个全新的采矿学科理论与技术体系。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存在很多问题:重采轻治,严重破坏矿山生态环境;过量开采、过量出口导致优势资源过早、过快耗竭,廉价资源大量流失,资源储备严重不足。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采矿专业学生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十分必要。

2.采矿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采矿专业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以扩展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更好地适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然而采矿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在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采矿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薄弱,对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涉及很多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对非经济学专业学生来讲,由于没有相关经济学知识的基础,对有关经济学的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的认为经济学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就行,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采矿学生不注重经济学的学习,对于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当前,在采矿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几乎以讲授为主:教师站在讲台上当演员,学生坐在台下当听众。这种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在记录、整理笔记上,只满足于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很少主动去探究理论背后的原因,更谈不上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些教师偏重于理论的讲解,缺乏案例强化和充实,师生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这种“填鸭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重理论体系、轻实际运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的现象。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一部分教师过度赖多媒体教学,导致某些内容解释不清,知识接受存在盲点,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减少了思考的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教学效果下降。

(3)教学大纲不规范,缺乏配套的教材和参考书

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不规范,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够明确。国内外市场关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有很多。有些教材缺乏可读性,章节之间衔接不当,系统性不强。有些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相似,缺少重点和难点。有些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于经济发展现状,不能把采矿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学和采矿工程之间的关系。

(4)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有些是资源与环境相关专业出身但是对经济学不够了解,有些教师精通经济学但是对资源环境理论又不够了解,不能把资源环境与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多高校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师的配备不够重视,大多数教师是由经济学专业转行而来,对于经济学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矿业工程知识严重缺乏,他们专业实践的机会不多或者自身就不重视专业实践,导致课堂教学中理论不能联系实践。

3.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积极引导采矿专业学生学习经济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培养起学生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首先,教师要平易近人,多与学生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让学生先了解课程的整体安排,在第一节课向学生简要介绍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授课计划、考核方式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教学上可以辅以案例教学,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勾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拓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样化,完善教学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还要结合科研课题,突出矿业特色,给学生讲述资源需求预测,矿产资源评价,绿色开采,矿山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案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结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的特点,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某些逻辑性较强、内容抽象的情况下,辅以必要的板书进行推导、演练。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展开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启发式即以启发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抓住课程重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介绍案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案例分析问题。结合课程内容对目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开展综合案例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选择一本适用于采矿工程专业的经济学教材

教材的选择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材内容方面,不仅要阐述清楚经济学基本理论,还要把经济学运用到采矿工程专业的实践中,例如矿产资源评价,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技术,矿山污染治理等。教材应该与时俱进,能够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能够反应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动态。教材各章节之间既要系统性又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结合采矿工程的具体情况自编教材,这样更有利于本校学生的学习。

(4)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2

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统计学21世纪人类社会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重要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之一,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经济强力冲击。无论是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分析,还是统计的理论、方法、技术,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给统计学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校的统计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济、金融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针对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了解统计思想,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是摆在统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普及和统计软件普及的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结合统计软件,提高其应用定量的统计模型以及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1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从而认识数量规律,为企业经营决策等提供理论支持的学科。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4个环节。由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数据的产生、处理方法等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对传统的统计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删减与扩充。

教学内容要做到“三减三增”:减少详细手工计算步骤与技巧,减少复杂的公式推导,改为公式内涵的剖析;减少部分浅显内容,改为自学或课堂讨论;增加“统计学设计性实验”,增加“统计学软件使用”,增加“案例分析部分”。

首先,应删减传统手工统计的部分内容,减少复杂的公式推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统计思想的传播,减少统计公式的推导。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处理数据信息的方法论科学,涉及许多数学公式。但是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来说,学习统计学的目的是应用统计方法来解决经济管理类问题。如果在统计学课堂上强调数学公式的严密推导,一方面与经管类开设统计学的初衷相违背,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统计的信心。对于一些浅显内容,如静态分析指标中平均数、众数的计算等,可让学生课后进行自学。

其次,应该增加与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网上调查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问卷设计、整理、分析的内容。现有的统计学教材几乎都没有提及统计设计,这可能与我国长期使用的统计报表制度有关。统计报表一般由国家统计局设计,层层下发,数据收集者和使用者一般不需考虑统计设计问题。而在网络环境下,不仅抽样调查成为整个统计调查体系的主体,网络调查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学教材中应该增加统计设计的相关理论,包括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在线调查方案、原始数据的在线分类汇总、数据的储存和检索方法、数据分析的计算机处理等的理论。

再次,增加各种统计软件的内容。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关于统计分析软件使用的专门书籍,如excel、spss、sas、statistica等软件的使用手册等,但现有的统计学教材几乎都是理论知识的介绍、统计公式的计算,并没有结合统计方法给出具体的软件操作以及结果说明,这使得理论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最后,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选取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案例非常重要。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可以通过网络选择适合每个不同小专业的特色案例。如对于金融类学生,可以选择证券市场案例;对于营销类学生,可以选择企业调研类案例;等等。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提高,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存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统计学课时只有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应将课堂教学、课外练习、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统一起来。计算机的普及使各个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发生变化,教学方法上出现多样化的趋势。统计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在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后分组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完成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案设计等,使学生真正体验从数据收集、整理到数据分析及解释的全部统计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案例教学

根据经济管理类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选取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专业特色且生动有趣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阐述统计方法选用的条件、背景及分析研究过程。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把所学的统计理论落到实处,使抽象的方法、公式变得十分具体,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基本知识阐述与统计学前沿进展及热点介绍结合起来,这将会使得课堂生动且有时代气息,有助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掌握一些新方法及新观点。

转贴于

2.2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统计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应用,做过多的统计公式的推导显然意义不大。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理念上,应力求淡化统计方法的推导和计算,而重点突出统计思维的建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统计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分析的。现在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量计算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又如动态数列中用最小平方法进行长期趋势测定,手工计算量比较大,尤其在测定抛物线、指数等趋势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最小平方法的基本原理,具体的趋势方程计算通过统计软件完成。

2.3课堂教学结合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由于统计学课程定量分析内容较多,具体计算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统计软件应用的教学。目前统计软件比较多也比较杂,在选择教学软件时,要注意选择操作比较简单、实用,适用面比较广泛的软件。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使用excel和spss软件。利用spss软件,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数据,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统计分析课程在采用spss软件教学后,可使数据的图表演示、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等整合,理论教学不必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公式的推导和数据的运算上。学生只需要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学会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统计方法的本质。在理论课上,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引出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侧重于分析不同的统计方法其适用条件、适用数据类型,通过案例分析讲清楚相应统计知识的应用,而统计计算则由软件完成。重点说明各种方法使用的条件以及spss输出统计结果的分析,从输出文件中如何得到结论,如何进行合理地解释。

2.4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来说,学习统计学的目的是运用统计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模拟统计实验;请政府统计部门的人员进课堂介绍统计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统计知识分享身边的实际问题和管理问题。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学生组成团队,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讨论”“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分析”“大学生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等,进行具体的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spss软件分析,选择恰当的统计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建议。

2.5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应该把教室变成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交流思想的平台,通过网络课堂、e-mail等,把教师的讲授从课堂拓展到课外;把学生的学习从屏幕或黑板拓展到计算机网络;把教学的方式从课堂的面对面拓展到网络的心对心。这样才能使大家对统计学感兴趣,畅通师生交流渠道,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把统计知识的获得从被动的灌入转到主动地猎取。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传达更多的信息,统计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比如制作精品统计学课件,把比较抽象的理论方法形象化,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建设统计学课程主页,链接相关知识和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统计学知识面,了解统计的最新发展和动态;提供分析的背景资料和统计软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攻关、团队合作的精神等。

3考核模式的创新

在网络环境下,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的教学目标也发生改变,通过统计学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实践能力。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高校统计学课程成绩评定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分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卷面分占总成绩的70%~80%。期末卷面一般也仅限于课本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在考试前忙于公式概念的记忆、课堂笔记的抄写,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正水平。统计学计算量大,短短2个小时的考试,试卷能够涵盖的内容也不全面。因此,在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考试应着重于学生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不转贴于

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闭卷考试模式,而应采取综合考核的形式。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很多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的获得并不是一种直接书本知识的活动,很难通过考试来衡量。平时考核作为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平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上机操作和调研报告。平时作业分为书面作业本作业和电子实验报告两类。书面作业主要有平均指标、变异指标、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等。电子实验报告作业人手一份,各有差异,有利于防止个别学生抄袭作业,提高形成性考核的客观性。对软件操作、调研报告的考核主要是检测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图表、时间序列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等的学习都要结合软件进行。笔者在上课时,主要通过一对一面试提问的方法来确定统计软件操作的成绩。调研报告是考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有效手段,从统计调查设计和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到通过样本进行总体估计、检验等方面均有涉及。这种考核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分工的重要性,还使学生更具有参与感、成就感和现场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调研报告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耗时比较长,建议在讲抽样调查的时候就把选题提供给每个小组,让他们开始进行统计设计。调研结束后,每个小组需要提交调查分析报告、个人评定、小组成员分工等书面材料,根据这些书面材料对小组每个成员进行评分。

期末考试仍然采用笔试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计算分析能力。考试时间一般在2个小时以内,题型设置可以多样化,允许学生携带计算器。最后在学生综合成绩评定的过程中,笔者建议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各占50%,着重对学生基本统计技能的考核,扭转学生“轻平时、重期末”的错误思想,形成主动的学习氛围。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3

[论文摘 要]西方经济学作为大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始终博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人口数量膨胀与资源稀缺之间地矛盾锐化,其所蕴含的传统经济学理念无法跟上时展,更无法对现在盛行的循环经济体系给出合理解释,呈现出一种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的趋势。而环境教育的多学科渗透特性可以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弊端。因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阐述目前大学西方经济学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被西方国家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一直将此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管理类专业也纷纷将其视为专业基础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的角度,此门课程受重视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本门课程。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国内出版过多种图书。在大讲意识形态的年代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批判,因此在介绍时,一般是为树立批判的靶子,甚至断章取义,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我们开始强调有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但由于从主导思想上否定市场经济,所以对可供借鉴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忽视国情、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倾向又有所抬头,一些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很大争论的理论和主张,诸如凯恩斯主义的用高消费和高投资及温和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主张等,被不加具体分析地应用到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之中,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并给实际的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我国大学现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的课本极其多样化,但均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大学广泛使用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为代表的“家计管理学”以及早期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来田、亚当·斯密主张的“政治经济学”逐步演变而成。西方经济学的诞生是以19世纪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的阵营中独立出来为标志,并由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综合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最初形成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此后西方经济学学术成果辈出,并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就会日陷浅滩。为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在: 

(一)弥补课程自身缺陷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缺陷,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经济学理念的缺陷。从经济理论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体系的资源才是真正的经济资源,才具有经济分析意义。那些市场上难以计量的东西,如环境服务、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也就当然被排除在经济理论考察范围之外了。这种观念从斯密、李嘉图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中。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他们无不忽视资源与环境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只是根据报酬递减现象进行表面化的经济分析,只注重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纳入市场核算的经济价值部分分析,从未深究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过度使用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边际报酬递减现象。[1]而自然力服务并非是通过狭隘的经济核算就可以完全计量的。很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狭隘地崇尚市场机制的视野内是无法看到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为此西方学者埃尔斯曾经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2]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能有效促进新时期课程发展。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3]如果人们的过度生产、消费超出环境承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经济”。为此,西方经济学的覆盖范围应从原有的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环经济、稳态经济研究。循环经济是指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成本目的。稳态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质、能量能够得到无浪费的充分再利用。 

在21世纪,这个提倡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应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经济学课堂中,使学生懂得人类如果过度破坏、利用环境,就会造成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在西方经济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宏观两大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中主要讲授关于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成本、生产要素定价等理论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理论问题。那么如何在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弥补对于解释循环经济、自然环境与资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微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独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企业层面,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供给需求、生产、成本等内容。教育者可以以一个企业为例,将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比如丹麦的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循环。通过对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一系列具体数据的换算,学生可以轻易的得出哪种生产模式更节省成本、更环保。从而让他们受到很好的环境教育。 

2.个人消费层面,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所介绍的消费者行为强调“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理念。而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我们则要求学生理解适度消费、层次消费理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应该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消费观。 

(二)从宏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学现象,主要包括gdp、经济政策两方面内容。 

1.关于对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了解应更上一个层次。不能凭借传统的思路,一味的追求gdp的盲目增长。在传授与其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引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概念,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经济理念教育的同时可以认识到它的非决定性。 

2.关于宏观政策方面,可以联系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能了解些关于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循环经济的决心与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2]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6(7),17-18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52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4

关键词:mooC;微课程;经济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编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03-04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尤其是远程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一个真正的颠覆性创新。[1]顾晓清(2013)认为mooC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压力,从国际发展背景和中国本土化进程两个维度论述了中国mooC本土化发展诉求及其对应策略。[2]与此同时,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微时代”,微博、微店、微网、微信等名词日益进入人们生活视野,微课程(micro-lectureormicro-course)也孕育而生。mcGraw(1993)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是微课程的雏形,[3]Davidpenrose(2008)正式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一词,并应用于在线教育。[4]国内首先提出微课程并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5]随后,微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张晓君[6]、刘名卓[7]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具体应用。mooC环境下微课程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探索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

在我国,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的现实困境。

1.庞大的理论体系与课时数不断缩减的冲突

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单个生产者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及政府如何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分析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收入,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经济增长等经济总量如何实现充分利用。整体而言,经济学基础课程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内含众多经济学流派(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等)。然而,由于当前高职教育的主流思想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突出技术、技能的特点,因此很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压缩了经济学基础的课时数,由原来的72学时压缩到52学时,个别院校甚至压缩到34学时。课时数的不断减少与教学内容的庞杂,导致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而不断赶进度,进而忽视了学生的课程消化、吸收过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矛盾

经济学基础课程中,大量的经济学分析都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其中涵盖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推导。比如,微观经济学弹性分析中关于微积分的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数学分析,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等。高等数学是经济学基础课程学习的先修课程,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都比较薄弱,经济学基础和高等数学基本都是在第一学期开设,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高等数学,从而导致教师讲授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高等数学相关知识,进而挤占本来就不多的课时,学生学习该课程时感觉晦涩难懂,易产生厌学情绪。

3.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课堂教学实效不高的落差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典型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师都认识到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讲授教学,同时辅以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运用,试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课堂教学实效不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三、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优势

mooC环境下的经济学基础微课程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教学理念、个性化教育、教学方式、课程实施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详见表1。

从教学理念方面看,mooC背景下微课程教学强调职业能力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和陪练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内在动力,通过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从个性化教育方面看,mooC背景下微课程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求,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进度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

从教学方式方面看,mooC背景下微课程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移动设备,可以联网)、无限次地观看视频教学内容。对于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如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经济模型等),学生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观看加深理解,顺化和重构知识。

从教学实施方面看,mooC背景下的微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课前观看微课程,做笔记、看教材,课前记录没有看懂的知识点、关键词,通过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线上论文与其他同学、老师提问交流;课堂上通过生生、师生讨论释疑难点和重点知识;课后学生通过线下的协作式学习,完成相关作业,进一步巩固和顺化知识。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mooC背景下的微课程教学为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因此,可以借鉴mooC背景下微课程的理念和技术,对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四、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1.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微课程作为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课前线上知识的学习效果、课堂互动研讨的活动设计以及课后线下团队协作完成作业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因此,经济学基础微课程是由多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短小精干的影音视频构成。在设计微课程时,需要分析授课对象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利益诉求――即提高自身经济思维意识,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经贸类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就所处的学习环境而言,大多数的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有些学校规定大一的第一学期不允许学生携带电脑,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微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在总目标下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掌握某个知识点或核心概念。

(2)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的载体是微视频,每个微视频时长大约6-15分钟。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之前,必须权衡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目标性及层次性。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是指虽然经济学基础微课程是由众多微视频构成,每个视频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在对经济学基础微课程进行内容切割的时候,要考虑到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联性,要让学生可以通过多个独立的有关联的微视频学习,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基本原理,进而可以分析实现社会的经济现象与问题。教学内容的目标性是指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是指由于微课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多次重复观看经济学基础的微课程。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迎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学习能力一般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不佳的学生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学习能力较强、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可以达到充分掌握,要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实现个性化教学。

(3)mooC教学环境设计

目前,Coursera、edX、Udacity提供了mooC课程教学环境平台,能够帮助高校运行在线课程。但是,这些平台是为名校、名课、名师提供课程运行的平台,高职院校受制于本身师资水平,加入平台后的运行成本巨大,而潜在学生的数量较少。因此,对于普通的高职院校而言,可以借助本校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教学资源库、优化版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微课程教学。mooC数字化教学环境包括课程管理和微课程的制作,具体内容见图1。

(4)教学实施的设计

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教学实施设计主要包括: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讨论学习和课后线下协作式学习三个环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借助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联网登录mooC环境下的经济学基础教学资源库或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观看相关视频,记下关键词和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通过mooC环境下的数字化平台,在线交流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形成一个初步的知识建构。课堂上通过小组之间生生讨论形成基本认识,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教师点评、精讲难点和学生的疑点,进一步巩固和同化相关的知识点。课后的线下协作式学习主要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布置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经济现象或问题,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或知识完成相关的经济现象或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巩固和顺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具体见图2。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mooC环境下的经济学基础微课程教学,两头在外(即通过mooC数字化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中间在课堂(主要是生生、师生交互讨论学习),强调职业能力本位,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理念。因此,不能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而应凸显过程性评价,同时辅以多元化主体参与学习效果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在线学习微课程的时长、参与论坛讨论交流的次数、微视频学习过程中微练习的测试情况、经济现象或问题的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多元化学习评价是指学习效果的评定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由教师评价、小组成员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其他学习小组的评价四部分构成。

(6)内嵌式学习支持的设计

为了保证微课程教学的顺畅进行,内嵌式学习支持是必不可缺的一环。根据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特点,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微视频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和学习效果评价的支持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微视频支持主要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利用视频录制软件或录制工具,录制时长在6-15分钟的教学视频,并辅以相关的字幕信息,同时可以设计相关的提示性信息以及配备微练习,学生必须在每周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的学生本次作业成绩为零分,进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建构知识。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主要是指在微视频的讲授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善于利用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可以通过线上交流讨论,同化或顺化经济学知识。学习效果评价支持主要是指mooC环境下数字化平台应该设立相关的板块或系统跟踪,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讨论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进行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

2.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实现保障

(1)高效运转的课程教学团队是基础

在国外,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建设,至少需要10人参与其中(包括主讲教师、教学助理、技术支持等)。在国内,以清华大学开设的《电路原理(一)》为例,其教学团队是由6名教师+3名助教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此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19名志愿者参与论坛答疑。[8]由此可以看出,高效运转的课程教学团队是实现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教学的基础。

作为普通的高职院校,教师数量相对于学生数量而言,普遍存在师生比例不合理的状况,教学团队的高效配合、有效实施课程建设团队就更为重要。一般来说,至少需要4名教师和4名助教。在4名教师中,2名负责课程知识点拆分,1名负责视频录制和编辑,1名负责相关习题作业的设计。4名助教(大二学生担任)中,1名负责学习资料的上传,3名负责论坛讨论答疑。

(2)制作精良的微视频是关键

要想实现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有效实施,制作精良的微视频是关键。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由于经济学基础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生动的媒体素材和教学案例,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首先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制作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ppt课件,然后利用CamtasiaStudio8.0屏幕录制软件录制微视频。录制的过程非常简单,只要打开要录制的ppt,然后打开CamtasiaStudio8.0屏幕录制软件,教师按照正常的语速进行讲解,录制完毕点击保存就可以。

(3)优质的mooC数字化运行平台是保障

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顺利运行离不开优质的数字化平台保障。优质的mooC数字化平台要求对所有学习者开放,而不是仅仅针对本校学生,想要学习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注册帐号完成身份的确认,进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平台上的相关数字化资源(包括微视频、微练习、微课件)都可以随时下载或在线播放,支持文件、视频格式的转化,能够支持实时聊天,具有未完成作业的提醒任务功能和自动测试评分功能等。

五、结束语

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新宠。本文在分析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mooC环境下经济学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路径。经济学基础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如何借鉴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优势,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C.theinnovator'sdilemma:whennewtechnologiescausegreatfirmstofail[m].HarvardBusinessReviewpress,2013.

[2]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5):3-11.

[3]mcGrawLRa.a60-secondcourseinorganicchemistry[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3,70(7):543-544.

[4]ShiehD.theselecturesaregonein60seconds[J].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2009(6):1-3.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6]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05-107.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5

1.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小课题指南的设计与。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团队会根据目前的资源与环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根据传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知识体系和培养能力的要求,设计出学生可能感兴趣并能够完成的科研题目,然后在上课第一周说明实践教学部分的课程组织与考核的要求,课题指南。

2.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团队的组织与小课题题目的确定。在课题指南之后,考虑到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及开设该课程时同学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客观现实,任课的教师团队会根据学号随机将同学们组合,组成4~5人一组的课题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民主选取产生小组长。在小组确定后,要求小组长组织同学们在课后利用六个周的时间,根据课题指南,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拟定出课题题目,然后与教师一起共同在理论教学开展到第六周时确定最终的课题题目。

3.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小课题的运行、报告及论文的撰写。在题目确定后,结合资源与环境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培养、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团队会指导各课题团队根据题目,依据以下步骤来开展课题,即:根据小课题题目,确定课题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确定人员分工阅读文献、撰写述评设计问卷或调查表格预调查修改问卷及表格正式调查整理问卷录入数据分析数据补充调查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在查阅文献环节,教师会演示我国内外学术论文查找路径与方法。在撰写文献综述部分,会给出具体的范文。在问卷设计、预调查到正式补充调查的环节,会结合统计调查、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过程中,也会给出相应的范本进行参考,并给出具体的论文撰写格式及规范。撰写出研究报告及课程论文后,教师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情况、内容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程度、论文与方法的掌握运用程度、文献参阅的广泛性、创新性、逻辑性、结论及观点的科学性、撰写的规范性等指标,对撰写的调查报告及论文进行评分。

4.答辩。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因此要求每个组将小组研究报告或论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并以小组形式回答老师及同学们的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均参与到答辩的提问中,并根据答辩情况及所提问题的质量及数量对给出答辩环节的评分。

二、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成效

1.加深了学生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由于实践教学是在快接近理论教学总学时一半左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接下来几周的教学中重点是方法论部分的理论教学,因此能够与其文献查找、调查实践等实践教学密切配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前期所讲解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的理解及对后续传授的方法及时运用。

2.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应试教育的不足,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了培养。该课程开设之处,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授课、课后练习、期末闭卷考试的方法。发现考试成绩总体来说都比较好,但在毕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文献、梳理文献、撰写论文的能力不一定好。也正是基于这一观察,并结合实践教学的思考,后来才在该课程中开始实践教学。几个学期的实践表明,通过这种实践过程而撰写出来的小论文、小报告质量往往都超出了预期。

3.提高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兴趣。如何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教学,是许多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发现同学们对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兴趣有所增加,课堂参与程度明显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课堂中提问的次数增加,二是课后与教师团队讨论问题的次数增加。

4.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开始是在教师所提供的参考指南中寻找课题,但随着理论教学的推进及查阅文献的广泛程度的增加,同学们往往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及题目,根据过去几年的经验看,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小组研究题目、内容不在参考指南范围内。就算在指南中的题目,实际上也往往会作出一些调整。这说明同学们能发现问题,而这恰恰是创新的开始。在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这种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成果就是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由于考核是在小组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同学在课题开展、报告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工作量来打分的,因此同学们之间会为了完成课题、获取好的成绩而进行多次的沟通和交流,这不仅增进了同学的了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其合作精神。

三、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的小课题研究方面撰写的论文。然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一些内容,比如资源价值的评估、环境价值的评估等可以考虑与计量经济、统计学等结合而进行计算机模拟。环境经济政策部分也如此。

2.缺乏实践教学的规范指南。到目前为止,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还远不如理论教学那样形成规范的指南,每次都是教师按环节逐步指导。规范的———如自然科学实验一样的规范性操作手册或指南还没有编制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效率。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平衡点仍待建立。目前该课程课堂教学总学时是32学时。其中26学时用于理论教学,4学时用于实践教学,两个学时用于测验。目前理论教学的学时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实践教学学时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团队得抽出至少16个学时左右以课外指导的方式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还需进一步磨合,以建立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的平衡点。

四、进一步推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1.编写《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手册》,为实践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教学辅助材料的支撑。根据上述内容,专门针对实践教学撰写教学指导手册,从而为提高实践实验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支撑。从内容上看,将逐步从目前的比较单一的小课题研究、研究论文及报告的撰写逐步拓展到环境计量统计、资源与环境经济投资项目可行性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环境损害的经济价值评价、环境经济政策模拟与分析等方面,以适应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

2.转变考核方式,推进过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目前已经综合考虑到课堂理论教学及实践两个方面。根据实践教学的成效看,适当加大过程考核权重有利于更好地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今后将采取以过程参与为主、以期末考试为辅进行考核。

3.结合计算机模拟实训,加大模拟实训的内容。将结合理论教学,设计“Stata在环境微观计量分析中的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投资项目可行性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价”等部分来设计试验内容,在实验室中完成相关实训,从而提高同学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小组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突出。近期,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相继出台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对实现节能环保、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环境质量等重大环保民生工程更加重视,同时对环境保护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中频繁出现的黑心工程、豆腐渣工程,社会公众对工程师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大众化,工科院校承担的扩招任务较重,高校新生差异较大,综合素质出现下降。[1,2]狭窄的传统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毕业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显著下降。[3]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缺乏工程伦理教育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教育界率先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概念。从大工程观念出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对经济环境(本文由收集整理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要求学习工程科技的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加强在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且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化思想。[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于1999年最早开设工程伦理学课程,之后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此课。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将工程伦理学确定为必选课,并将其建设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其他高校则主要以本科生选修课的方式开设。2011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科的发展,同时指出加强对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工科本科院校,但目前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专业均未开设工程伦理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2.文、理、工学科融合不够

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视野狭窄,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合作意识相对较弱,运用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学科融合不够所致。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复杂化,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交织,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法律、经济学、沟通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有时这些能力会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性因素。河南城建学院目前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为24个,基本上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工科针对性,即课程内容应用性和指导性相对较差,缺乏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授课效果受到影响。

3.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较薄弱

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不断改变,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性质、污染物种类不断变化,因此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更新的环境问题,环境工程人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能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目前国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后升格形成,办学上本专科教育并存,人才培养上难以脱离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环境工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实践教学方式、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改革创新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及教学方式无法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进行深入探讨与改革创新。[5]目前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取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的方式,由于时间较短,人数较多,学生无法对现场生产工艺及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透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成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上手难的问题。在学校及系部的努力下,虽然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运行方式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完善,总体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偏低,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对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优化公共基础课构成,完善公共选修课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公共基础课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比例,根据教育部要求增设社会实践环节。扩大公共选修课学科覆盖领域,在规定修满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基础上,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审核、过程控制和质量考评体制,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评选一批公选课精品示范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促进层级深入、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模块中,分学期开设了“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泵与风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由浅入深、层级深入介绍专业理论知识。设置了“环境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必修课。将“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整合为“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概预算”,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将“环境工程专业文献检索”由原来的专业任选课调整为专业基础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3.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完善专业选修课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模块分为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监测两个方向。

环境工程方向在原有“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工程伦理学”选修课,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师职业活动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道德敏感性,建立工程伦理问题意识,使学生建立更开阔的工程视野,开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并树立起审慎、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环境监测方向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增设“城市生态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各种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任选课模块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并调整开设“生态修复技术”,使学生能够熟悉本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与从事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增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对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预防,为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1)增加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数调整为39周。“认识实习”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泵与风机”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增设“水泵与水泵站设计”1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应用。为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满足社会对固废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课时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同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程设计”调整为2周,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制图的能力。

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加强前期、中期、后期和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增加“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完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的开放性实验环节;增加科技创新学分,规范科技创新学分管理。积极开展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

(3)积极研究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教学的长效机制,在合作基础上,深入探索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改革方式,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深入化,使学生能切实将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机制,加大“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工程素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7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缺乏工程伦理教育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教育界率先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概念。从大工程观念出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对经济环境(理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要求学习工程科技的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加强在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且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化思想。[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于1999年最早开设工程伦理学课程,之后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此课。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将工程伦理学确定为必选课,并将其建设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其他高校则主要以本科生选修课的方式开设。2011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科的发展,同时指出加强对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工科本科院校,但目前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专业均未开设工程伦理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2.文、理、工学科融合不够

   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视野狭窄,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合作意识相对较弱,运用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学科融合不够所致。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复杂化,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交织,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法律、经济学、沟通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有时这些能力会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性因素。河南城建学院目前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为24个,基本上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工科针对性,即课程内容应用性和指导性相对较差,缺乏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授课效果受到影响。

   3.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较薄弱

   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不断改变,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性质、污染物种类不断变化,因此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更新的环境问题,环境工程人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能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目前国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后升格形成,办学上本专科教育并存,人才培养上难以脱离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环境工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实践教学方式、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改革创新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及教学方式无法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进行深入探讨与改革创新。[5]目前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取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的方式,由于时间较短,人数较多,学生无法对现场生产工艺及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透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成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上手难的问题。在学校及系部的努力下,虽然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运行方式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完善,总体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偏低,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对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优化公共基础课构成,完善公共选修课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公共基础课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比例,根据教育部要求增设社会实践环节。扩大公共选修课学科覆盖领域,在规定修满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基础上,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审核、过程控制和质量考评体制,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评选一批公选课精品示范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促进层级深入、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模块中,分学期开设了“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泵与风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由浅入深、层级深入介绍专业理论知识。设置了“环境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必修课。将“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整合为“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概预算”,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将“环境工程专业文献检索”由原来的专业任选课调整为专业基础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3.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完善专业选修课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模块分为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监测两个方向。

   环境工程方向在原有“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工程伦理学”选修课,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师职业活动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道德敏感性,建立工程伦理问题意识,使学生建立更开阔的工程视野,开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并树立起审慎、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环境监测方向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增设“城市生态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各种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任选课模块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并调整开设“生态修复技术”,使学生能够熟悉本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与从事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增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对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预防,为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1)增加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数调整为39周。“认识实习”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泵与风机”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增设“水泵与水泵站设计”1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应用。为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满足社会对固废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课时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同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程设计”调整为2周,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制图的能力。

   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加强前期、中期、后期和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8

由于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目前设立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从国内环境政策的变化形势进行原因分析,2002年,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2009年1月1日,《环境经济与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我国循环经济在法制化框架之下将进入快车道,这意味着国内环境政策已有了新变化,而且,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基本走过了以“三废”治理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家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要求已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推动节能环保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刺激国家对于环保的投入,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1]。

但是,目前环境工程的授课重点仍主要集中在污染已经产生后如何研究开发经济合理而有效的处理技术并在工程中实施,以减弱对环境的危害[2],不能适应当前环境政策变化新形势,基于此,本文从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国内环境政策变化的新形势,提出环境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将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期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与就业渠道,适应环境新政策,从而转变环境治理思路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1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的主要去向

环保行业的范围比较广,有环保管理部门,如环保局、环境保护协会等行政、事业单位;有环境工程公司,开展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等;有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如市政给排水处理公司,设有环保治理部门的企业;还有环保设备生产制造单位;有环保技术咨询,如设计院、环保技术咨询公司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环保行业就业,而且作为一个边缘学科,学生跨专业就业如转向给排水、建筑等专业也很容易实现。

但从毕业后从事本行业的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主要就业方向为水处理,垃圾处理,烟气处理,即通常所说的“三废”处理。这主要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定位在“三废”污染的治理上,有关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少,重视程度较弱,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就业。

2国内环境保护政策变化的新形势

我国宪法中明确地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说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职责。在此基础之上,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的“三废”污染物防治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其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绩效,特别是在减轻“三废”污染物的环境影响方面,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然而,多年来,在各种环境污染控制方面往往只是污染的局部的控制,总体上仍未得到根本的解决,环境仍在继续恶化,这令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通过单纯末端的污染控制进行解决,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即不仅要从末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更重要的是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随之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于是,于2002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领域,该部法律着重强调通过技术的改进达到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从单纯的末端污染防治转移到全方位的污染控制方面来[3]。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由原《十一五规划》中“发展循环经济”变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转贴于论文联盟

在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划。可见,国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3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岗位的拓宽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一系列变化,从事环保技术咨询和项目管理工作将成为环境工程就业的主流。事实上,在宏观层面上,我国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应再局限于污染“三废”治理上,将有更宽更好的就业渠道。

近些年来,国家已经设置了环境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相关岗位,增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如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于2011年底招聘若干技术人员,与环境工程专业有关的岗位有:工业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评估、湿法冶金行业净化和有毒有害物质减量与替代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湿法冶金行业浸出工段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等。

循环经济就业方面,亦增加了一些就业机会,如2012年2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招聘博士后与科研助理,科研助理的岗位职责:(1)从事循环经济产业规划,废弃物资源化或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规划与管理、技术研发与评估;(2)从事生态工业园区、政府绿色采购及可持续性消费等相关研究工作;(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与管理,物质流与废物流分析与管理等。不过,由于岗位的性质,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掌握规划方法、工具,能使用cad等软件制作规划图纸。

此外,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或部门加入到体系认证队伍中来,相关的内审员、注册审核员与审核咨询师等职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拓宽了另一条就业渠道。

4专业课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体系优化调整的构想

国内的环境保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环境专业教育上,应从以末端治理技术为重点,转向以污染预防为中心的环境保护理念方面组织教学,突出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

但是,据了解,全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都遵循着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中所规定的环境工程主干课程设置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分析该主干课程的设置不难看出,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水处理工程展开的,从而环境工程专业的授课重点主要集中在污染控制这一末端问题的治理上。[4]

未来的教学中应逐步改变这种重技术、轻管理的课程教学模式,应合理配置末端治理技术课程(气、液、固相三大污染物的去除等传统课程)与污染预防和环境管理等相关课程(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等课程)的比例,从而培养学生先进的环境理念,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拓宽,并且在将来的工作中的着眼点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治理污染[5]。

显然,要达到上述要求,要求今后从事环境保护的科技人员,不仅要精通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手段,而且应具有环境管理方面的知识,且对各行业最新技术,尤其各行业清洁生产的最新工艺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适时提出不同行业清洁生产的建议。因此,新型环境保护人才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应作相应的适当调整,但内容涉及面广,目前也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作者提出一种新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构建框架,如(表1)所示,以供参考。

上述框架将污染预防与环境管理与末端治理技术位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些课程将近年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融入至教学体系中,以适应环境政策变化的新形势。

5结语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9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康海彦(1978-),女,河北涿州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讲师;刘雪平(1973-),女,湖南衡阳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讲师。(河南平顶山467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JKGHaD-02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7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突出。近期,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相继出台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对实现节能环保、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环境质量等重大环保民生工程更加重视,同时对环境保护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中频繁出现的黑心工程、豆腐渣工程,社会公众对工程师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大众化,工科院校承担的扩招任务较重,高校新生差异较大,综合素质出现下降。[1,2]狭窄的传统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毕业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显著下降。[3]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缺乏工程伦理教育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教育界率先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概念。从大工程观念出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对经济环境(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要求学习工程科技的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加强在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且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化思想。[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于1999年最早开设工程伦理学课程,之后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此课。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将工程伦理学确定为必选课,并将其建设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其他高校则主要以本科生选修课的方式开设。2011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科的发展,同时指出加强对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工科本科院校,但目前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专业均未开设工程伦理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2.文、理、工学科融合不够

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视野狭窄,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合作意识相对较弱,运用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学科融合不够所致。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复杂化,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交织,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法律、经济学、沟通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有时这些能力会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性因素。河南城建学院目前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为24个,基本上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工科针对性,即课程内容应用性和指导性相对较差,缺乏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授课效果受到影响。

3.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较薄弱

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不断改变,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性质、污染物种类不断变化,因此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更新的环境问题,环境工程人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能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目前国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后升格形成,办学上本专科教育并存,人才培养上难以脱离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环境工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实践教学方式、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改革创新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及教学方式无法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进行深入探讨与改革创新。[5]目前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取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的方式,由于时间较短,人数较多,学生无法对现场生产工艺及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透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成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上手难的问题。在学校及系部的努力下,虽然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运行方式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完善,总体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偏低,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对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优化公共基础课构成,完善公共选修课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公共基础课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比例,根据教育部要求增设社会实践环节。扩大公共选修课学科覆盖领域,在规定修满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基础上,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审核、过程控制和质量考评体制,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评选一批公选课精品示范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促进层级深入、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模块中,分学期开设了“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泵与风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由浅入深、层级深入介绍专业理论知识。设置了“环境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必修课。将“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整合为“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概预算”,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将“环境工程专业文献检索”由原来的专业任选课调整为专业基础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3.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完善专业选修课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模块分为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监测两个方向。

环境工程方向在原有“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工程伦理学”选修课,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师职业活动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道德敏感性,建立工程伦理问题意识,使学生建立更开阔的工程视野,开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并树立起审慎、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环境监测方向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增设“城市生态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各种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任选课模块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并调整开设“生态修复技术”,使学生能够熟悉本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与从事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增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对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预防,为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1)增加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数调整为39周。“认识实习”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泵与风机”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增设“水泵与水泵站设计”1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应用。为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满足社会对固废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课时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同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程设计”调整为2周,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制图的能力。

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加强前期、中期、后期和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增加“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完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的开放性实验环节;增加科技创新学分,规范科技创新学分管理。积极开展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

(3)积极研究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教学的长效机制,在合作基础上,深入探索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改革方式,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深入化,使学生能切实将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机制,加大“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工程素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科学、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实践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城建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各企事业单位专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与论证,为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瑞霞.高等教育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14-17.

[2]吕玉铬,王虎奇.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工学院“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培养模式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8):18-20.

[3]韩香云.地方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9,(2):310-311.

环境经济学课程篇10

【关键词】大学教育改革;环境会计教育;会计人才培养

一、工业文明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尤其是二战之后,西方国家为尽快复苏经济、实现工业化,一味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大力推崇“烟囱产业”。尽管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污染排放日趋严重,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把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从而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污染,气候异常。

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问题又出在哪里?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不妨从环境教育中寻找答案,也许会有另一种启示。我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大计,环境教育为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环境教育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环境教育系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全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环境教育作为21世纪的一门重要的教育事业,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主要从环境会计学校教育入手进行剖析,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

二、我国环境会计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环境会计教育是以环境会计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高受教育者环保意识和培养环境会计人才为目的,应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教育对象进行知识传授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一)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实施环境会计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未来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与传统会计的许多分支密切相关,其理论依据和精髓所在是可持续发展。开设环境会计教育,讲授环境会计知识,可以使受教育者从一个更加全面角度看待会计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仅使学生知道具备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而且还从一个更广泛和深刻的角度揭示现行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进而正确把握会计与企业经营和其他部分之间关系,提高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和造就未来复合型会计人才。为此,需要“从培养未来会计人才的战略角度,进行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和教育结构的调整”(袁广达,2003)。可以这样说,大学环境会计教育是受教育者会计综合能力提高的捷径,并会对传统会计教育模式带来全新的突破,而环境会计知识的综合性为这种新型模式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2.实施环境会计教育是学校环境道德、环境文化建设的需要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担负着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同时又是环境排污的主要源头。学校为企业培养需要人才的后备军,承担传授环境知识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主阵地。企业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道德责任则是对企业更高层次的要求,它能提高企业的形象。就企业环境道德修养过程而言,要主动地进行环境管理,积极承担社会环境责任,它与企业利润创造、文化道德建设紧密相关,并突出体现环境会计教育成效。同时,环境会计教育是企业环境管理一个重要内容,在会计上表现为环境会计价值核算信息系统建立。而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环境会计教育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说,环境会计教育是环境会计价值核算建立的基础。不仅如此,环境会计教育的实质是环境意识、道德等方面的人格化教育,是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提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其受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还包括在高等院校中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的所有学生。

3.实施环境会计教育是我国环境资源现状提出的迫切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了环境资源的保护。应当知道,在资源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企业不仅仅是谋取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也是谋取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量与质的协调化、追求自身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为此,必须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会计教育,从而将“绿色理念”注入到日常大学教育活动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环境会计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了解、熟悉环境和环境会计的特点,培养和造就会计职业人员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最终促使环境会计专业知识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已经颁布的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环境会计教育的法制保障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等。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的奠定,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已被大众广泛接受,环保意识已经逐步深入人心。这为环境会计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法律保障,也构成了环境会计教育部分内容。

2.比较成熟的我国的相关教育体系为环境会计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并具有一定规模,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参照其教学经验、教育方式,结合它的特点融入传统会计之中。另外,国内各地高校的办学的软、硬条件也日趋完善,环境会计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软、硬件,更加方便地实行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实验启发教育、网络远程教育。

3.环境会计教育有其例外的动因

一方面,会计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讲授环境会计课程使学生更加全面理解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拓展未来会计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内涵;另一方面,开设和学习环境会计,在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日益成为制定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重要因素趋势下,可以使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最后,研究环境会计教育对于环境会计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会计能够被企业接受并发挥作用,取决于具备必要知识和技能的会计人才在实务界的工作效果,大学环境会计教育无疑是培养上述人才的重要手段。

4.国外环境会计教育成熟的模式可以为我国借鉴

环境会计教育在国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外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会计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相对较为成熟,环境会计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我国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提高和完善。

三、国内外环境会计教育现状

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对于研究我国目前条件下开设大学环境会计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反思教育如何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一重要而长远的教育指导思想。

(一)国外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

1.环境会计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具规模

在英美两国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环境会计内容的大学会计系在英国为71%,并呈一种上升的趋势;而在美国学校有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课程,名称如“环境会计”、“政府、商业和自然资源”、“环境会计过程”、“环境会计高级专题研究”等课程(袁皓,2006)。美国的工商管理学院中,至少有60所进行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其中,72%的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环境管理方面的选修课,47%的工商学院开设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包括环境会计、环境管理选修课(厉以宁,2004)。尤其是工商学院为企业培养的管理成员,特别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和会计硕士学位(mpaCC)课程。其讲授环境会计内容已成为大学会计系的必然选择,这些学校均在一些课程中设置了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课程名称和内容仍反映出环境会计的丰富内涵。不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的大学,大部分的环境会计内容是融合在其他会计学课程中讲授,最常见的涉及到环境会计的科目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由此可见,国外大学校讲授环境会计的立脚点是环境会计对传统会计学分支的影响以及如何将环境会计的内容有机融合入现有的教学框架。不过,将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课程做法有望逐步独立出来,在英国更是如此。可见,环境会计教育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

2.内容体系比较完整

美、英两国大学会计系讲授的环境会计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环境会计概述,主要是与环境会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环境问题对企业经营的潜在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及其内容、政府环境法律与政策及其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环境管理会计,也就是如何使用环境会计信息支持企业内部决策;三是环境财务会计,即环境会计信息的对外呈报。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美、英两国大学所教授的环境会计涉及到如下具体内容(袁皓,2006)。

第一,环境会计概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评估方法;(2)企业环境政策概述;(3)企业环境发展和监控系统的构建;(4)企业经营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公司环境审计与评估。

第二,环境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垃圾处理、污染及资产废置的会计问题;(2)环境问题预算与绩效评估;(3)环境投资评估;(4)与环境有关的研发、预测和设计会计;(5)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成本研究;(6)企业并购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环境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2)独立的环境财务报告研究;(3)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及会计差错更正问题;(4)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承诺的会计处理问题;(5)与环境有关的借款、所有者权益及保险问题;(6)审计报告中可能涉及到的环境问题研究;(7)与环境有关的资产(如存货、土地等)价值评估问题。

3.环境管理会计教育具有较强的前景

英、美两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内容、现行环境会计教育重点和环境会计教育的未来趋势具有许多的相似性。具体而言:首先,环境会计概述在两国均不是重点教学内容;其次,与环境管理会计相比,环境财务会计的教学更加受到重视,而且对环境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在未来会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是由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对更多的环境信息披露和呈报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后结果。

4.环境会计教育目标明确

发达国家大学环境会计教育基本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会计在支持公司实现其环境目标中的职能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职能和会计的各个分支与环境会计之间的紧密联系两个方面。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环境会计教学中,讲授的内容将紧紧围绕学生具备理解并参与制定公司的环境事务战略能力方面,且这些环境事务战略应当使公司在环保日益受到各利益相关者重视的社会中具备竞争优势。

(二)国内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

1.起步晚

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相对于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向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纵深发展,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环境会计教育还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系统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和成熟的实践模式。

2.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目前环境会计教育主要还是以老师为主的课堂式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教育方式、手段单一死板,缺乏灵活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环境会计师资力量和教材严重缺乏,相应的软、硬环境会计教育环境较差。

3.普及率非常低

目前,环境会计教育在我国大学还没有形成体系,普及率极低,并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师资力量和教材以及相应的软、硬环境会计教育环境。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的有关内容。而我国只有极少数高校才开设环境会计或与之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局限在传统的会计、审计,较少地涉及环境方面。即便是有所涉及环境会计,也只是将环境会计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其他会计学课程中,难以形成独立系统的的环境会计教育内容。另外,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企事业单位环境会计的培训机构,环境会计的教育还没有在企事业得到很好的落实。

4.教育目标不明确,发展定位不准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教育还没有一个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对于需要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考虑得不够,发展定位不准,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同时,会计教育难以根据社会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确定环境会计教育目标,导致大学环境会计教育几乎成为空白,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因此,现行我国会计教育是不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环境会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满足实务工作中,企业对掌握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其重要动机之一正是源于试图满足市场需求的愿望。

四、国内外环境会计教育差距原因分析

(一)环境会计制度设计滞后

1.环境会计制度不完善

发达国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比较重视环境会计教育,这在他们的财务报表中就可以得到验证。例如绝大多数美国企业都会按照公允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披露有关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其中尤以上市公司做得最好,美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新闻、布告栏、会、年报和单独环境报告说明环境事务。根据调查,2000年全球最大的250家公司中编制环境报告的比例已达50%,北美、欧洲、澳洲有70%以上的公司编制环境报告(王静,2008)。我国目前还没有环境会计财务报告方面的硬性要求,缺少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对企业是否运用环境会计进行约束,致使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也不高。现阶段我国只是对上市公司作出了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但其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也不尽人意,缺乏条理上的明晰性、内容上的全面性和信息上的可比性。相关的会计制度、准则中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企业缺乏信息披露的压力。而对于愿意披露的企业,由于缺乏标准,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公布出来的环境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和相关性,起不到支持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作用。

2.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

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在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是难点和重点之一。可以说,解决环境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是深化环境会计研究与推广应用环境会计的关键。但是,在我国目前尚无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也尚未建立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在实务中,多数企业在环境会计成本的确认、计量方面混乱,对公布环境资料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

(二)会计教育市场缺陷

1.缺少环境会计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如果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应用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仍然按照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会计人员,会计学科里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会计专业,因此大多数会计教师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还没有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市场教材较少,师资队伍不健全。这一方面是因为环境会计理论实务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政府、社会、学校对环境会计教育的关注程度很不够。

2.缺少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市场

从理论上讲,逐利的投资者需要企业披露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据以判断企业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判断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投资的风险大小,进而决定对该企业的投资策略。但现实中,投资者投机心理、短期行为和对投资知识的无知或疏忽,导致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不足,这就使环境会计信息的供给会日渐萎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因为从教育产业的角度来看,“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而用人单位是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学校必须时时明确来自‘市场’的需求,甚至可以这么说市场决定了环境会计教育”(孟焰、李晓梅,2008)。

(三)普遍存在的环保观念淡薄、环保意识差问题

多年来,尽管有环保部门一直在进行环保宣传,但环境污染事件却接连发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仍然认为环境问题很遥远,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环境道德并没有根植于广大会计专业人员之中。而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只顾眼前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缺乏学术精神,不愿意在还并不成熟的环境会计学科里学习、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二是我国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不强,受利润最大化的绩效观影响,企业往往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不愿意承担环境会计教育成本,致使大学环境会计及其相关学科招生计划空缺甚至没有,环境会计学科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点几乎没有。

(四)环境会计教育背景方面

1.政治方面

由于我国政治体系改革缓慢,尤其是干部体制存在的弊端,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干部对环境会计教育极不重视,甚至在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和环境会计的实施。而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及浓厚的本位主义,又造成仅以GDp的大小来衡量政绩唯一标准,忽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认为只要本人在任时只要经济发展上去就行,而将环境污染抛于脑后,这必然会对环境会计教育和环境经济核算在我国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2.经济方面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目前来讲我国经济社会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而言还不发达,经济分布不均,贫富差距大,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经济条件实施环境会计的教育。于是,发展经济就成了一些地区和单位唯一的任务,忽视环境保护。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悖论:环境VS经济。由此可见,环境会计教育就势必要受到经济博弈阻力的影响了。而环境会计效应的潜在性决定环境会计教育效应的潜在性,急功近利使会计教育在我国难以形成环境会计教育市场,更难以让在经济上还处于一般水平的我国对环境会计教育给予较多投入。

3.文化方面

中华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诸子百家争鸣、儒道互补、儒道释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可以说,中华文化是包容万物的交互主义文化。交互主义文化具体到平民百姓就是“百姓、百姓、百条心”。因此,要想协调好国人的关系,在中国推行环境会计教育困难是有的,其任务也很艰巨,必须要有这个心里预期,以便做好思想准备。

五、实施我国环境会计教育的策略

(一)侧重公司环境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确立环境会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会计人才

大学环境会计教育最重要任务在于使学生明确公司行为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当然作为会计学的教师而不是社会伦理学者,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从会计的角度展开,从而使学生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通过环境会计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加深对会计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理解,帮助学生探寻会计的社会本质,加深学生对会计在经济组织中的作用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理论的关键性发展。同时,讲授环境会计课程一定要从培养人才角度上考虑。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环境会计知识,让学生在一个环境信息呈报日益受到重视以及环境收益和成本对企业经营和战略决策至关重要的环境下,更容易在会计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另一方面,环境会计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克服传统会计教学过于偏重会计的技术性和工具性,并割裂各会计分支的倾向。由于环境会计与诸多会计分支密切相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传统会计关注的范围,因此可以使学生具备整合不同会计分支以及会计与企业其它经营活动之间关系的能力,这种会计人才无疑也会受到市场欢迎。

(二)针对各个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将环境会计真正落实到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的培养上,使会计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环境会计教育对象范围广泛,包括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各个专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社会环境中介机构、社会公众。本文就大学环境教育对象进行简单论述。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环境会计教育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该在高校内开设环境会计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在硕士点和博士点设置环境会计二级学科方向,将环境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到现有的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环境领域的各方面内容分门别类,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从会计的角度使学生明确“企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社会、环境责任”,从而使学生具备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同时培养一批专业性环会人才作为这一新兴学科作理论和实务的支柱,并使之日趋成熟。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委托大学实施环境会计知识的后续教育、短期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使大学在环境继续教育、资格培训教育中获得经验,为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会计知识教育打基础、做准备。参考国际上的经验做法和中国环境发展国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厉以宁,2004),笔者提出如下包括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内容在内的环境管理教育,主要内容两大板块。一是基础理论部分:(1)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2)环境管理理念;(3)环境损害衡量;(4)绿色营;(5)绿色战略管理;(6)环境会计;(7)环境报告;(8)环境审计;(9)环境管理案例分析。二是实际应用部分:(1)环境问题、公共环境管理及企业环境管理理论;(2)环境经济学基础;(3)企业环境战略管理;(4)环境伦理与环境营销;(5)企业环境会计;(6)企业环境报告及审计;(7)环境运营管理及供应链环境管理;(8)企业环境风险管理;(9)小组研究项目报告。

(三)将环境会计结合到传统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建立环境会计教育体系

1.将环境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到现有的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

环境会计的内容与传统的分支,特别是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联系紧密,将环境会计课程内容结合到传统会计分支中便于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全面和整合的方式看待会计,这样既可以达到环境会计教学的目标,也与环境会计的内容相适应。而就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实践和研究现状,统一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课程还缺乏基础条件和社会环境。

2.将环境会计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联系,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会计教育

众所周知,环境会计由环境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多门学科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环境学、生物学等。因此要构成环境会计体系,开展环境会计工作,就要对以上学科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如在对环境业绩的计量中,就可能需要大量应用实物量的计量单位,如节省多少能源,节约多少资源,减少了多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等,这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财务会计以外的知识来解决。因此,会计人员必须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环境会计的经验,一方面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科交叉运用的研究发挥相关学科研究的长处,从多角度、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出发探索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微观基础,促使环境会计和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趋于合理与科学。将环境会计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会计教育。

3.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环境会计教育体系

环境会计教育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等多种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成环境会计教育的开放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应拘泥于环境会计科学教育体系的需要,还应多反映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相互应用;其次,应该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的多种课程体系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使理论得以验证和具体化,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考试方法,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头测试、操作考查以及撰写环境小论文,环境问题答辩等各种方式方法,来正确确定学生的环境成绩。同时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环境会计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网络进行环境会计教育,实现环境会计信息网络化。

(四)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逐步实现环境会计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观摩、实验实习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应用得很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想尽快地普及环境会计知识,就必须要摒弃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建立起合理、完整的环境会计教育体系。孟焰、李晓梅(2008)指出:大学本科教育“就是我们在知识传授中,要统筹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统筹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统筹书本知识传授和实验启发形式教育等等”。

为此,大学在环境会计教育时,应做到三统筹:一是统筹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就是要在教育中审时度势,合理地安排教育方式和进度,促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二是统筹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就是要求大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要合理地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积极地拓展教育面,利用两种形式教育的优势促使更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熟悉环境会计理论、实务知识;三是统筹书本知识传授和实验启发形式教育。就是让学生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进行实务实验,同时在实务实验中获得启发,使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阎达五.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财会月刊,1998(1).

[3]孟焰,李晓梅.国外大学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4]袁广达.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J].会计研究,2003(3).

[5]袁皓.社会伦理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下的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教育――对美、英两国环境会计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6(5).

[6]仵宇庆.绿色GDp与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