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4:40

阅读教学总结篇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课的目的。每位老师都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2019年5月和2019年9月的送教主题都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示范课老师和三位重点跟踪对象在实施阅读课教学中都千方百计的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来完成阅读课的教学。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从中得到了不小的收获和提升。以<<鲁宾逊漂流记>>阅读教学为例:

首先,老师们播放了<<鲁宾逊漂流记>>的电影视频融图画、声音、文字于一体,以声、光、色的直觉效应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使学生的阅读从抽象向形象转化,既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利于是对重点生词进行猜读学习,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阅读的过程先有了欣赏的过程,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本课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整体感知:寻读(Scanning)课文内容整体,设计文章主题mainidea的问题或做正误判断,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做题。在这一过程中,设计的问题简单明了,切合文章的主体,学生对文章有大体的了解和感知。让学生获取有关when,where,who,what,why等基本事实以及文章的总体过程脉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从而养成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四位老师都有所筛选,把握难度、深度,突出主题细读。在认真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人物鲁滨逊的人格魅力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课文达到悟读并升华理解的目的。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都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在做torF,细节题,besttitle的题目时,我们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也不去更多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首先,把阅读课教学变成完全的阅读课。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最主要重地,缺乏这四种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就不是成功的课堂。“阅读最终是为写作服务的”(Readingisforwriting),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我的阅读课多数时候只有学生阅读,没有学生写的训练,有时甚至没有说的训练。今后在设计阅读课时,必须从greeting,lead-in,newwordsintroduction,pre-reading,while-reading到post-reading的各个环节中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课堂导入为词汇教学做准备,词汇教学为阅读做准备,阅读教学为写作做准备。环环相扣才能让阅读课达到最终目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阅读课中词汇教学形式单一。词汇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和做笔记的模式。结果就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抄得辛苦,课后花很多时间去记忆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三,阅读课教学往往更注重学生对课文structure的理解和构建。这种教学设计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快速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上有相对优势,却在细节理解和判断推理上常犯错误。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应增加学生对细节的理解和训练。力求让学生既能完整地理解课文,也能就细节知识进行挖掘和推理。只有达到总体和细节的完全统一,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效果。

阅读教学总结篇2

杭州口碑比较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

杭州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上城区】解放路校区

 

【其他机构也不错哦,可以多咨询几家】

杭州精锐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339

【上城区】庆春路学习中心、解放路学习中心、

杭州智康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258

【上城区】解放路校区

杭州纳思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5048

【上城区】解放伟星校区

杭州京翰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77678

【上城区】庆春校区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高三学员

【热门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奥数作文阅读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一是过分讲究方法和技巧。“英语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太讲究方法和技巧会占用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并且要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才真正管用。

二是过分讲究速度和效率,不愿花时间经常重复自己学过的内容。英语运用要靠“熟能生巧”,要不断重复才会熟练,只有熟练了才会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思维惯性,从而掌握外语。

第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不能长期坚持学习。英语的学习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学习,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第四,不重视听力训练。英语是有声的,同学们对外语的感受首先是语言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如果不练习听力,只是默默地阅读和背单词,其结果不仅听不懂别人讲英语,而且阅读水平也难以提高。

第五,只学而不用。英语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只学而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同学们学外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阅读教学总结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信息处理的思维过程,它强调学生的理解、领悟、吸收以及鉴赏、判断等思维能力。为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我尝试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这三大时间点入手,就如何帮助学生们理清阅读思路,启发学生把握阅读重点,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技巧总结,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如下。

1.阅读前,理清阅读思路

阅读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盲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与阅读行为的指导,强调学生们在阅读过后的反思与总结,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前这段时间的关注与指导。我认为,阅读前是学生调整阅读状态、明确阅读目标、理清阅读思路、开展前置性学习的最佳良机。在教学中,我就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前的启发与活动安排,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给定的教学任务(问题),收集以语篇相关的背景材料;同时,在课前,以问题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清阅读思路,明确阅读方向。

教学初中英语7a《Unit5Let’scelebrate!》这单元时,我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本单元的教学话题主要围绕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庆祝展开,如Halloween/easter/Christmas/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等。随着信息的传播与文化的交融,初中学生对这些“洋节日”早就不陌生,有的学生更是“过得”像模像样,如Christmas、thanksgivingDay等。但是对于Halloween、easter这种传统节日,大部分学生只是听过,对于具体的节日文化、庆祝方式语焉不详。因此,我在本次语篇阅读教学之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Comicstrip&welcometotheunit中提及的节日――Halloween,展开探究活动,探究主要围绕节日的庆祝方式、活动含义、着装、饮食等展开。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做好阅读准备,理清阅读思路,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前提,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有准备的阅读状态,提高我们阅读教学的实际效能。

2.阅读中,把握阅读重点

阅读中的教学,毋庸置疑,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最至关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们如何把握阅读重点,怎样抓住语篇的核心,并培养他们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启发式”的启智教学方式,以问题间接地指明阅读的重点,以疑问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在关键词句的指引下,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将语篇的各个关卡一一攻破。

教学初中英语7B《Unit2neighbors》这单元语篇教学时,我考虑到本次语篇主要围绕“Hoboandeddie’sdialogue和amyandSimon’sdialogue”这两个对话展开,对话的中心紧扣“neighbors”这个生活话题。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们明确阅读反向,更好地把握阅读重点,我创设了“听录音,找线索”的教学情境。在第一次听音活动中,提出问题:“amyisaskingSimonsomequestions.pleaselistentothetapeandtellmewhatthesequestionsareabout.”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们得出“thequestionsareaboutSimon’sneighborhood.”这个对话中心。随后,提出细节问题,启发学生的基础上,解决存在的细节问题。

3.阅读后,总结阅读技巧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内化表象、抽象概括、逆向思考的思维能力,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总结学习内容,反思学习行为、掌握学习技能等教学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在阅读之后,更要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以“反思与总结”为目的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如阅读经验交流会、阅读扮演、学习延伸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技能,强化学生们反思与应用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们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初中英语7a《Unit3welcometoourschool》这单元时,在教学完Reading(1)这部分时,为了强化学生们对本单元阅读知识的掌握,我尝试将对阅读过程的反思与阅读技巧的总结渗透在“Role-play”活动中。本次语篇主要围绕“millieandhermother’sconversation”展开,因此,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millie和她的妈妈,将对话从书本搬到课堂。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对话内容进行讨论、加工、创造性改编等,使得对话内容更加丰富,对话形式更加有趣。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渗透阅读反思与阅读交流,并有意识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以此为契机,寻求“质”的飞跃,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获得愉快又富有成就感的学习体验。

阅读教学总结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师学生阅读

当然,数学教材的阅读,不能等同于等文科教材的阅读。否则就会忽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就会出现“从头至尾读一遍,枯燥无味无收获”的现象。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课前阅读教材,也就是预习阅读。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指导,示范引领。设计导学案式的阅读提纲,按提纲要求阅读数学教材,使之通过阅读了解全文,理解概念、定理法则的含义,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通过例题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用学过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讨论、辨析,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本节的概念、定理、结论,正确书写数学符号并明确其含义。对于抽象不好理解、难理解的一定要明确标注出来。通过阅读教材分清楚,哪些知识我已经学会,哪些知识我不会?同学之间组内交流阅读成果,达成共识。各小组长把本组信息反馈学科代表,学科代表最后信息汇总把不能理解掌握的问题信息传递给老师。教师明确了学情,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课上阅读教材。好多数学教师生怕学生学不懂,总认为只有自己讲了才放心,忽视数学教材的阅读。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云山雾水,收效甚微。课堂上教师要适时让学生翻看数学教材,一定要紧扣教材,对重点的概念、定理、定律等逐字逐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一定要挖掘出概念、定理、定律中包含的深层含义,养成学生逻辑严密,推理规范的习惯。正确理解概念、定理、定律的含义,来龙去脉,不留疑问。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水平高,把教材例题扔在一边不讲,自行课堂随即编制例题,忽视教材的作用,必然会造成学生不阅读教材的导向,进而导致学生对概念、定理很难达到深层次的垃圾把握。教师口若悬河,学生理解漏洞百出,教学成绩当然难以提高。其实,课本至所以为教材,那都是多少专家反复研究,讨论确定的结果。章前图、例题、想一想、议一议、课后阅读等无不包含编者的心思,那怕是一个小练习,都包含着一个大道理,学生都应该去阅读学习。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讲清讲透。通过阅读例题,规范学生解题过程,明确一类典型例题的一般解法,真正弄懂它的解题思路、解题依据。学会知识的分析运用,融会贯通,达到熟练掌握。特别象函数的概念等抽象难理解的定义,教师讲解后,一定要让学生反复逐字逐句阅读,仔细揣摩,真正理解要义。适时设计易错、易混知识点的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就出现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教教材是怎样规定的?怎样解释说明的?更进一步的理解本节内容。因此,,讲授新课时,一定要适时翻开课本,按课本逐字逐句阅读教材,使学生在阅读中对定义、定律、定理中的关键字、词、句仔细揣摩品读,读出重难点,读出可疑点,举一反三,悟出要义,领会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能力。

阅读教学总结篇5

【关键词】阅读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那么这种兴趣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一、与生同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学生阅读方面,要做到把每位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阅读如果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结果肯定会收效甚微。

二、保证学生阅读的自由以及足够的阅读时间

所谓的“学生不爱读书,读不懂书”,这一切都是客观理由,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学习方面的书,偏偏喜欢看那些与学习毫无关系的书籍呢?”事实上这样的学生,他们也有着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相信学生。首先,要给他们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其次,要合理的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时间的保障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课业负担,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读书计划,安排固定时段阅读,利用早自习、上课前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诵读,或开设课外阅读课,保证学生有时间阅读书籍、消化知识。

三、让阅读与学生同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需要,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同步阅读课外书籍,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化理解。让学生阅读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步。其次,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自身气质,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类型的书籍。学生的年龄、个性不同,兴趣爱好也都不同。最后,教师要对学生阅读品味了如指掌,学生的阅读层次一般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品位到高品位的发展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让学生从功利性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从低品位的阅读中走出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四、正确引导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了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开始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下面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对于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

1.精略结合。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精读,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的时候,要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两种方法互相结合,合理运用,有效提高阅读能力,保证阅读数量,提高阅读效果。

2.读记结合。著名学者胡适提出了读书须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讲的就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善于学习的人,总是读书离不开笔的。读书要注意摘录文章的重要处、精彩处等,以备日后需要时选用。历来人们只着眼于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讲读对写的作用,胡适认为,写对读同样不可缺少。因此,在阅读的同时,结合笔记,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3.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体会、写阅读日记,对书籍的内容和主题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由此一来,学生不但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五、总结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就必须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要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体现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与书为友,从内心喜欢阅读,有阅读的欲望,从而主动去读。

参考文献:

[1]吴丽娜,马娟.阅读兴趣之我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阅读教学总结篇6

一、共同合作,确定目标,初步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学生将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小组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小组成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来达成目标,从而促进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共同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学习有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自定的“教学目标”,而是小组成员在教师引导下共同制定的“学习目标”。

以《童年的朋友》为例,学生制定的小组学习目标为: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2.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3.体会文中外祖母的形象,根据文章中的词句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因该组学生基础一般,在教师的指导下,目标修改为: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家、作品的写作背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外祖母的形象和对高尔基的影响;5.掌握文章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在“了解作家、作品的写作背景”的目标达成过程中,小组成员先根据教材中的注释、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资料单独进行了解,然后汇总,再进行识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导学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检测,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并进行识记,二是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予以指导。

二、教师主导,教给方法,再次阅读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方法上给予小组引导,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章,阅读后体会和感悟。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这个过程是从“小组初步阅读”进入“交流讨论”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注重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然后再次对文本进行阅读。以《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教学为例,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初步接触议论文,虽然学生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而对议论文如何论证不太了解,为此,在课堂中教师先提出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2.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小组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阅读后交流总结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指出作者是通过列举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基本结论后,教师归纳总结: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找到中心论点,然后寻找论证方法,再结合具体的论证方法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小组在这一方法的引导下再次阅读,深入剖析。如文中列举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这样,小组在方法的引导下再次阅读时,目标更加明确,理解会更加深入。

三、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巩固练习

合作交流是小组学习的核心环节,其中又包括三个基本步骤,首先是小组内学生自主阅读后的交流,其次是小组间的交流,最后是教师引导下的师生互动。小组内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共同认知,而组间交流的目的则是让学生从多个层面来理解文本,师生互动则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系统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阅读教学总结篇7

一、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预习。对于预习,绝大多数化学老师都非常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往往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难以落实。为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前阅读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进行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时,可结合课文,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提几个有吸引力的问题或做几个现象十分明显的实验,从而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要阅读的课文产生兴趣,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2.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阅读要求。阅读要求要十分明确具体,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而且要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开始阶段,可将这些要求编成具体的问题并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一段时间后,可将讲义缩简成阅读提纲,写在小黑板上布置给学生。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就不必再发讲义和布置阅读提纲了,可逐步要求学生通过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提炼出阅读提纲。

3.要加强检查,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在课前能认真阅读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开始时,教师必须亲自一个一个地检查,不让任何一位没有完成阅读要求的学生蒙混过关。一段时间后,教师可通过同学相互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后,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我检查、教师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课本及阅读笔记,也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二、课堂阅读,重在教会阅读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已广泛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又怎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要重视文字叙述,但更要重视表格、插图。不少学生在阅读化学课本时,往往对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十分重视,能仔细阅读,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就不太重视,眼光一扫而过。而实际上,化学课本中的表格却十分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而这些数据、材料往往是说明化学概念、原理的重要依据。化学课本中的插图则由于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比起实物来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更容易使人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各种表格、插图。此外,我们还应给学生介绍各种化学工具书,并教会他们在阅读中正确查阅化学工具书中的各种表格、插图。

2.要重视普遍性,但更要重视特殊性。在课堂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十分重视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事物的规律。例如:①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时,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同一类有机物的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大这一规律;②在学习卤族元素时,可指导学生找出可用金属卤化物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来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找出事物的普遍性规律十分重要。然而,对事物的一些特殊性,由于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不十分注意。所以,教师在阅读指导中更应要求学生引起重视。

3.要重视结果,但更要重视过程。许多学生在阅读化学教材时,十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能熟记,但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引出过程、推导过程不清楚;对化学实验的结果,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操作原理记不清楚,等等。

三、课后阅读,重在提高阅读能力

课后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同样也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并着重把握好下面三个关。

1.归纳总结关。学生课后阅读的第一关是对已学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上完一节新课后都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课文,并对本节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非常牢固地掌握好本节课文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学生做这样的阅读作业时,一般不要再布置其他书面练习,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归纳。教师对学生归纳总结的作业要认真批阅并写出评语,对总结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发散思维关。学生课后阅读指导的第二关是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指导。一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疑点、发现问题。例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为什么在同周期中不是最小?为什么碳碳双键的键能不是碳碳单键的两倍?对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等方式解决。二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要多联想、多角度思考。

阅读教学总结篇8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生在六年中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基于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调查,提出有效指导小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总量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积极的课外阅读态度和对课外阅读的正确认识是搞好课外阅读的动力,这一动力是由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正确认识而产生的。通过调查发现,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态度基本上是积极的,但在对课外阅读主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弱点与欠缺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课外阅读是“自我成长需要”的认识上,因而影响了课外阅读的方向和范围。因此,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科教师及家长,在取得对学生必须加强“自我成长需要”教育的一致性认识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实施课外阅读是“自我成长需要”和补充,是丰富自身知识结构需要的教育,使其提高认识,获得动力,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小学生课外阅读朝着“自我成长需要”的目标进行。

二、分学年段确定课外阅读范围

从调查中得知,由于学生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存在弱点与欠缺,课外阅读的范围不完整,带有明显的无目的性和无计划性,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建议的范围。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引导学生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和建议的阅读范围,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课外阅读意义;第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和建议的阅读范围,结合课堂知识学习内容,分年级整体规划学生课外阅读范围与量;第三,遵循由浅入深、由窄到宽、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出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按年级、按班级、按读物开展课外阅读竞赛;一天一读活动;亲子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体会专刊等),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技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第四,要坚持按学生课外阅读范围和计划阅读,经常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并分阶段对照计划进行考核。

三、全面课外阅读与个体特长的重点课外阅读相结合

从总体上讲,学生课外阅读一定要根据《语文n程标准》中有关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和建议的阅读范围全面的阅读。在全面的基础上,又要发挥各自特长重点阅读。对技能学科课外阅读这一部分,同样如此,既要求学生全面阅读各技能知识读物,又要坚持提倡学生重点阅读各自专长技能知识读物。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特长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讲全面发展,绝不是指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成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包含着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育。

四、构建“二位一体”的学生课外阅读引领与指导模式

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小学生较好的完成课外阅读的总量,并非只是学校的任务,应该是学校、家庭共同的使命。学校要构建“二位一体”的学生课外阅读引领与指导模式,只有当学校和家庭指导形成了合力,通过家校合作,全面整合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开展父母引读、亲子共读、亲子互读、师生激励、生生合作、个性化家校联系卡等多方立体互动,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就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和课外阅读的积累技术,顺利完成课外阅读的任务。

阅读教学总结篇9

论文摘要: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策略是:增强时间意识,制仃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天津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1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三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差异并不明显。每周阅读1至2个小时的学生,河北有40%,宁夏有34%,上海有44% o《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2007年《广州日报》对广州市的6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阅读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4.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夭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一、“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

    “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

    二、“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教师指导初由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如某位八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计划如下: 

 

    三、“一个行动胜过一千打纲领”—将计划付诸行动

    将计划付诸行动是管理好时间的关键环节。制订了计划,如果不执行,就是一纸空话,正如列宁所说:“一个行动胜过一干打纲领。”许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阅读,相反他们可能有美好的计划,甚至有具体的打算。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看法、人际关系问题等等,预先的计划渐渐“缩水”了,后来就干脆没了行动。由此看来,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执行。我的做法是:

    一是指导学生将计划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如上面这位学生的阅读计划比较宏观、笼统,操作性不强,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我指导学生进一步制订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二是让学生记录下时间。即每次阅读开始和结束时要求学生在课本适当地方分别写下具体时间,如12点30分、12点48分。让学生通过前后对照,清楚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指导学生适当做笔记。“不动笔墨不看书”,事先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让他在阅读时在书本上划画符号,做做批注,写写看法。这不仅有助于积累知识、促进思考、提升能力,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我监督教育能力的方法。四是让学生请他人(老师、同学或家长)帮忙监督提醒。

阅读教学总结篇10

一、注重新课前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上新课的时候,许多教师都急于讲授,总担心时间不够用。对学生来说教师要讲授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因为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加上生物是小学科,更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在讲授之前应分配一些时间给学生阅读,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课前阅读的习惯。教师预先设计好问题以便在阅读结束后进行检测,并对阅读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做出标记,标记关键词,加注难理解的语句,显现隐含的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使其在以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找到重点。

二、精心设疑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紧围绕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重点、难点的需要,抓住关键点,编写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可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①什么是有氧呼吸?其主要场所在哪里?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②有氧呼吸包括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发生在什么场所?③有氧呼吸的每一个阶段发生了什么变化?各阶段的酶是否相同?为什么?④有氧呼吸几个阶段有何异同之处?⑤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⑥有氧呼吸中释放的总能量是如何分配的?消耗的o2量和产生的Co2量有何关系?⑦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既动眼,又动脑,主动获取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并得到老师的高度评价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三、易混内容对比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技巧

对易混知识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平凡的问题中求得深刻认识。例如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容易混淆。所以教师让学生对比阅读,可以利用表格列出对比的项目,比如进行的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意义等。又如,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吸收的主要器官、主要部位等,但不能认为它们是同一过程。通过列表比较吸收的形式、方式、动力等,就会发现这两个过程是相对独立的。

四、图文对照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能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图解,与教材文字内容对应阅读。例如: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插图与正文内容对应阅读,由结构特点谈Dna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讲授细胞膜结构、线粒体结构等都可运用这样的方法。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插图与正文内容对应阅读,辨认分裂期。通过对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加其记忆的深刻性。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文字题,马上在脑子里呈现插图或图解,帮助回忆、表达,遇到填图题更容易填注。教师要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阅读课本,养成有图必用的习惯。

五、相关章节综合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本中相关的知识点往往零碎地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这不利于贮存和迁移知识以及系统地掌握知识。一般教学中教师都是把这些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总结,把总结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录在笔记上,作为下课后的复习线索。这样只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但不利于学生阅读、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复习相关知识时也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可以给学生阅读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让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构建知识网络,然后选代表说说该知识构建的方法并呈现构建的形式。如,染色体的知识分散在各个章节里,包括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类型、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染色体变异、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等。不同学生可能会构建不同的网络,一般情况下以染色体为轴心会提及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等,更重要的是染色体知识在育种上的应用。构建知识网络的形式有表格、纲要、图解等,通过阅读对知识进行提炼,逐渐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