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4:54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1

千百年来,流体力学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形成了独有的科技魅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一代又一代流体力学研究者的努力下,流体力学的世界也越发精彩。

执著之树必结黄金之果

邵传平,中国计量学院流体检测与仿真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由他负责的课题组主要从事钝体旋涡脱落流动控制研究。

所谓钝体旋涡脱落流动是指:当流体以一定速度流过固定的钝物体,如风掠过桥梁、电视塔、电厂冷却塔、高楼等等固体时,会在物体两侧交替地产生旋涡脱落,旋涡的交替脱落使物体表面的流体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作用于物体的交变力。当流体动力的变化频率与物体结构的固有频率接近时,会发生共振现象,使结构遭到破坏,除此之外,旋涡脱落还会增大流体阻力,产生噪音。

那么,该如何消减旋涡脱落造成的负面影响呢?这既是海洋、土木、水利、电力、航空等领域关注的问题,也是邵传平及其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的对象。

自1998年以来,邵传平课题组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法拉第波与钝体尾流稳定性研究”,“涡激振动控制与减阻减振”、“尾流控制机理与方法研究”,“流向振荡柱体尾流不稳定性的控制”等的研究,取得了一连串的科研成果。

在静止钝体旋涡脱落抑制方面,自1930年代以来,人们针对不同的工程问题,提出了不少控制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应用范围小。在1990年,Strykowski-Sreenivasan提出在二维钝体下游一定位置放置一个很小的圆柱,可以抑制钝体后面的旋涡脱落,有很好的减阻和减振效果。虽然在当时,这个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在业界掀起了波澜,但是很快,就有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只有在很低雷诺数(低于一百)流动情况下有效,在工程中缺少应用价值。

邵传平课题组的研究有望弥补这一不足,他们经过反复研究,选择用小窄条作为控制件,取代小圆柱,对圆柱及方柱、板(各种攻角)等钝体的旋涡脱落进行抑制实验,证明在雷诺数高至十万时对所有这些钝体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并对每种钝体流动情况找出了有效抑制的控制件位置区域,以便于工程应用。

在强迫振荡柱体绕流的旋涡脱落抑制方面,邵传平课题组在国内外尚无研究先例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分别采用窄条方法、尾部喷射方法和隔离板方法对高雷诺数流向振动柱体尾流进行抑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尾部喷射对非锁频和每种锁频旋涡都有抑制效果,找出了每种旋涡的有效喷射速度范围;窄条对非锁频和两种锁频旋涡具有抑制效果,最高可减阻30%,减小脉动升力60%以上,找出了各种旋涡脱落下窄条的有效位置区;而隔离板方法对非锁频和一种锁频旋涡有效果,找出了隔离板的有效位置区。

旋涡抑制机理与旋涡脱落生成理论密切相关。国际上关于静止钝体旋涡脱落的生成,经历了背压吸引论,到剪切层相互作用论,再到绝对不稳定性和尾流整体失稳论,正从猜测到理论逐步深化;而关于振动柱体旋涡脱落的产生机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对此,邵传平认为,振荡柱体绕流存在两种旋涡脱落产生机制,除了上述的绝对不稳定性机制外,还存在信号放大机制。他们研究了高雷诺数湍流尾流中涡粘性对扰动波信号的影响,定义了扰动波的涡粘系数,并用实验数据分别求出了未加控制和施加控制以后的涡粘系数在振动柱体湍流尾流中的分布情况。将涡粘系数代入扰动波发展方程(稳定性方程)并求解,得到的结果是:未加控制时扰动放大的频率区域很宽,产生旋涡脱落的机会很大;而控制以后扰动放大的频率区域很窄,产生旋涡脱落的机会很小,从而明确了振动柱体旋涡脱落的产生和抑制机理。

上述成果发表在aiaaJournal,JournalofFluidsandStructures,JournalofFluidsengineering,JournalofVisualization,actamechanicaSinica,及《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等杂志上,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以往取得的成绩非但没有使邵传平就此功成身退,这些成果反倒使他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甚至为了研究工作不受影响,2008年,他离开了中科院力学所,进入了具有新建低速风洞、低速水洞和较好配套实验仪器的的中国计量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流动控制与植物流体力学研究。最近,邵传平开展了植物空气动力学仿生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树叶气动特性研究”。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风灾是对树木危害最大的非人为因素,远大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因此树木风灾以及树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邵传平把握时代脉搏,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树叶气动特性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可以更加的深入的了解多种常见树叶气动特性(包括形状重构)及影响参数,寻找树叶气动失稳(突然变形、振动)的临界条件及产生原因。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了解人造树叶的气动特性,探讨树叶气动仿生的条件。

拿到这一课题,邵传平靠的不是运气。翻开他的履历,硕士期间,他的研究方向为水动力学,从事具有自由表面的粘性绕流研究;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为风工程,在导师孙天风教授指导下,从事多钝体压力分布,尾流场测量以及流动显示研究;博士后期间他从事海洋工程与流动稳定性实验研究;在中科院力学所任副研究员期间,他从事生物流体力学、微重力流体力学,以及流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法拉第波及钝体尾流不稳定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涡致振动控制方法研究”,“尾流控制机理与减阻减振”;2008年,进入中国计量学院后,他主要从事流动控制与植物流体力学研究,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向振荡柱体尾流不稳定性的控制”。

这些经历,使他对这一项目研究所需要的风洞实验设备非常熟悉,积累了丰富的流体实验研究经验。项目组自2009年以来,已先期开展了树叶气动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取得一些新的发现,为本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为本项目研究目标指定了方向。

在硬件设施方面,邵传平所在的中国计量学院全力支持,除标配的风洞实验设备如热线风速仪、piV、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电子压力扫描阀之外,学院在今年还购买了数字图像相关位移测量仪,定做了一台测量树枝和树叶瞬时升阻力的六分力动态天平,为流动控制实验和树叶气动特性测试提供设备。同时,课题组还与一家公司合作研制了烟线发生器、氢气炮发生器,分别用于风洞和水洞的流动显示实验。

在数值模拟方面,中国计量学院流体研究所已订购最新型的曙光工作站,能够满足流固耦合计算需要。

一切准备就绪,科研活动也得以顺利展开。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2

[摘要]研究型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网与研究型课程的结合,将充分体现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开放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合作性原则,较好地完成研究型课程的学习任务。

通过在校园网中建立“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这一专门为研究型课程学习服务的网站,能够完成从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确定课题、实施研究、成果评价等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基本过程,并且能培养学生运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合作协作的能力,为将来开展真正的科学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

学生应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实现了在研究型课程学习中自主地确定课题,方便地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型课程的矛盾。

[正文]

在中学生中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符合素质教育对中学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其重要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主要表现为:

突出了学生对研究课题的自主设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型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涉及的学科具有综合性;

学生在研究型课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只需适度参与,重点在总体指导、组织、评价等环节上发挥作用;

研究型课程的评价强调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只有统一性而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这些都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难适应开放的课题研究。

因特网的兴起为我们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特网固有的开放性,能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将因特网作为学校开展研究型课程的切入点。

为此,我们在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的高一年级中开展了校园网在研究型课程中应用的研究,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

利用因特网的开放性特征,我们在校园网中建立了“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学校开展研究型课程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建立在windowsntserver4.0+iiS3.0+asp+access数据库的构架上,通过两根isdn的4b通道与因特网联接,具有维护方便,程序设计简单等特点,在当前校园网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满足中学校园网的信息访问需求。“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由以下十个栏目组成:

“研究方向”:是由学校教师提供的课题研究方向;

“课程概述”:是对研究方向的大致介绍;

“学习资源”:是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

“学生研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方向;

“网上交流”:架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l“课程管理”:学生自己申报和管理自己的研究课题;

“提交作业”:学生通过网络上交作业,并与其它同学共享成果;

“成果评价”:教师和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角;

“网上练习”:学生可以自我测试一下自己的有关知识水平;

“在线帮助”:指导学生了解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

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这些栏目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在实施研究型课程过程中,对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主要阶段(即研究课题的确定阶段、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研究课题的评价阶段等)的学习要求。

一、学生研究课题的自主确定

研究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然而对于广大高中学生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从来就没有类似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经历,没有基础,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地运用校园网和internet上的资源,正确使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并贯彻以下四方面的原则。

1、研究方向的开放性

研究方向的开放性是指,学生在众多研究方向中自主地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而研究方向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

如果我们事先准备好若干个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的确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工作,但这种方法没有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课题而仅仅是选择课题。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确定课题的经历。然而,由于高中学的生活、工作经验毕竟不多,让高中学生一开始就自己去发现问题,难度较大,实施困难,可能有少部分尖子学生能够做到,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进行研究型课程的学习中,可能一上来就碰到了困难,他们无法自己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那下面的研究就更无从着手了。“开放的课题研究方向”是学生自主活动与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而“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我们向学生提供开放的课题研究方向成为可能。我们采取两种途径向学生提供课题研究方向。第一种途径是,学校直接提供一些课题研究方向;第二种途径是,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对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从而自己确定研究方向。

我们组织全校教师根据自身的专长、特长和兴趣爱好,提出了三十多个课题研究方向,涉及学校的各个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综合,教师在这些研究方向中并不涉及具体的研究课题,只是给出了各个研究方向的内容综述,介绍一些有关研究方向的基本知识、当前研究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给出一些参考书目和相关的因特网址。我们将有关这些课题研究方向的综述、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制作成动态网页放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提供给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时参考、研究。除了学校老师提供的这些课题研究方向以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自己提出一些研究方向,并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资料,包括内容简介、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上传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学生研究”中,供其他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课题时参考,其他同学也可以在学生自己提出的研究方向中确定课题。

2、信息交流的开放性

信息交流的开放性是指,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对象、通畅的交流渠道、及时的信息反馈。

“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所有学生提供了诸多课题研究方向供学生参考,由学生自主地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开展资料的收集、分析、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必然会产生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疑问需要解答。对同一班级而言,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研究方向的问题。对同一研究方向而言,对其开展研究的学生则来自不同的班级。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提供单一的教师与单一班级学生之间以及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途径,缺乏在不同班级学生之间、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之间以及不同教师之间开展交流的机制。没有一个教师能对这么广泛的问题作全面的解答,也很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召集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中解答,更不可能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和交流讨论,由于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及时的交流。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研究型课程对信息交流的开放性要求。“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师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场所,使得参与信息交流的人员更加广泛,参与交流更加方便,信息反馈更加及时。“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的“网上交流”,可以进行类似聊天的实时讨论交流,更可以在“提问:回答”中运用bbs技术,按照课题研究方向进行分类交流讨论,?梢越约涸谌范ㄑ芯靠翁夤讨杏龅降奈侍馍洗紹bs的相应栏目下请求帮助,学生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解答,该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通过bbs对有兴趣从事该研究方向课题研究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其他教师可以对这些同学进行帮助,并且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bbs开展有关学术方面的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讨论后,指导教师可以将与自己指导的研究方向有关的讨论内容整理以后,加入研究方向的“课程概述”中;也可以把与学生和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得到的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加入研究方向的“学习资源”中。

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师生就能随时随地针对研究方向进行交流讨论,较好地解决了“生——生”、“师——生”和“师——师”之间在开展研究性课题过程中的交流障碍,有利于学生充分地了解课题研究方向的有关知识,从而为他们最终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打好扎实的基础。3、研究资料的开放性研究资料的开放性是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地提供有关的研究资料。

开展课题研究的资料主要来自教师提供的研究方向概述、参考书目以及相关因特网址等。学生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方向后,可以通过“课题概述”阅读这些研究方向的“综述”,大致了解研究方向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学习资源”由校园网访问研究方向提供的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因特网址,从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同时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中查阅有关的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尽快地找到有关的参考书目,“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提供了本校图书馆的书目查询功能,并且设置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地区图书馆的链接,学生可以在这些大型的图书馆的网站中进行书目和全文查询。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查找到相关的网上资源,“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还提供了一些具备全文检索功能的搜索引擎的链接。只有建立在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课题才能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也才能顺利地开展后续研究工作。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可以由教师提供,可以由学生自己寻查,也可以由其他同学提供。教师将找到的可能对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有用的资料上传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或相关的网址以及心得体会等信息上传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提问:回答”bbs,供其他同学共享参考。学生在这个资料收集、共享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接受信息的被动地位,学生成为信息的主人,真正地确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研究课题的开放性

研究课题的开放性是指,学生自主地确定研究课题,并且通过交流、共享其他同学的研究课题逐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通过与指导教师、同学的讨论交流,学生对研究方向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中发现了问题,并初步确定自己能够研究的课题。

学生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课题管理”栏目,随时将自己初定的研究课题按“不同的研究方向”上报。也可以随时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查询、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课题,能够相互启发,有利于在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开展协作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也可以在最终确定课题之前,及时地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师生运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并充分体现研究型课程所要求的学生在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过程当中应该遵循的“研究方向”、“信息交流”、“研究资料”和“研究课题”的开放性原则,学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积累大量的资料,同时为以后完成课题的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学生研究课题的互动研究

一般来说,当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开题”、“研究”、“答辨”。在这三个阶段中,需要分别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答辩报告”。

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将从事相似课题研究的学生组织成课题小组,在课题小组中开展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而学生更多的时间则可以继续利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资源进行交流讨论、查找资料。如果学生对课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可以在bbs上求助,指导教师和同学可以予以帮助,自己也可以上网查询。

指导教师如果认为有必要,也可以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的“网上练习”中建立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库,供有关学生测试自己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每一位同学的研究课题设置了一个专用的“课题档案”,每位学生都要将自己撰写的三份报告上传到自己课题的专用“课题档案”中,研究课题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每位学生的“课题档案”中查阅学生的三份报告并在报告后面附上意见或建议,其它同学可以相互查阅、彼此共享他们的成果,同时也可以发表意见,帮助其他同学完善各自的报告。每位学生通过各自的“课题档案”可以及时了解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所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吸收后,可以对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对于报告内容中指导教师和同学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进行澄清和说明。

三、课题研究成果的科学评价

对高中学生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评价,必须把握评价的过程性和全面性原则。

1、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原则。

研究型课程学习,是一种形似“研究”,而实质上仍是“学习”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更多地是强调研究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我们把课题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预研究阶段”、“开题阶段”、“研究阶段”、“结题阶段”和“答辩阶段”。

预研究阶段是指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学习过程,通过资料的收集、分析,并与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沟通以后,自己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预研究阶段的主要评价依据是学生查阅资料的数量、质疑和答疑的质量以及学习的态度。

开题阶段是指学生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形成一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应该包括课题的由来、研究计划和方案等。开题阶段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课题计划和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研究阶段是指根据课题方案实施具体研究的活动,包括资料整理、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数据处理等。研究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研究过程的检查,重点评价学生是否严格按照课题方案完成了研究工作,如有变化要说明理由。

结题阶段是指将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论文或活动方案设计的活动。结题阶段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新颖性、应用性和清晰性等。

答辩阶段是指在课题研究结题后,在课题小组范围内开展的答辩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交流等活动。答辩阶段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能否在一定的时间内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能正确回答有关专家的质询,并且要评价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时的态度和质量。

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成果评价”栏目中,可以对每位学生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按照上述五个阶段的评价原则分别进行评价,当然最终还有一个综合这五个阶段评价以后得到的总体评价。

2、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全面性评价原则。

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全面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参与评价的人员除了指导教师以外,还包括学生本人、同课题组的同学、其他教师和其他同学。全面性评价还体现在评价的范围涉及校内和社会两部分,除了组织校内教师和同学参与评价外,还可以请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定。

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教师和同学通过“成果评价”对每位学生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评价,课题研究者本人可以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了解教师和同学对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也要对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作出自我评价。

四、有关安全问题

在运用校园网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由于校园网的开放属性,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在校园网上引起混乱,造成损失。

我们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采用分级权限,学生只能查阅“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的资源,只有经过身份识别后,才能上传资料、信息,因为是用于学习目的,一般不存在隐私问题,所以不允许匿名信息。

要在校园网中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防范计算机病毒对服务器上重要数据的破坏,在校园网与因特网之间架设“防火墙”,防止校外的黑客对校园网的恶意攻击。同时,及时备份“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重要数据,以防意外。加强对所有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做到安全、高效、守法地使用校园网和因特网,同时,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网设备,保证研究型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几点体会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形成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学生研究课题,如:

《宋朝社会背景与陆游爱国情结》、

《辜鸿铭与现代教育》、

《学生课余生活调查》、

《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

《中英风俗习惯差异的文化背景》、

《浅析数与形的结合在解题中的作用》、

《立体问题平面化在立体模型制作上的应用》、

《硬件测试—光驱的测评》、

《汽车和酸雨——减少汽车排污,提高降水ph值》等

每位学生都完成了一个课题的研究,学校汇编了一本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学生课题论文集,有关教师的经验论文在上海市教育刊物上发表,并在全市大会上进行了交流。通过这些研究课题的研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通过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3、研究型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支撑、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兴起,为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根据研究型课程和因特网的特点,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对教学的管理,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行课题研究的亲身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4、校园网和研究型课程都是新生事物,运用校园网技术,开展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的研究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还有较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克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来自传统的教育思想的阻力还相当大,在教学中时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教师不适应研究型课程的开放性,总想用自己的想法去统一学生的想法,不能摆正教师在研究型课程中的地位。

其次,教师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教师尚不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和进行网络浏览,影响了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水平,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能力。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3

一、加强学法的指导

学生刚开始对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缺乏经验,其主体性还有待加强,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可以先以课本内容作为研究起点。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都可以作为课题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为例。为使学生尽快进入研究的状态,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分成三个小专题:

1.如何形象地表示磁场的磁感线分布

课前要求学生各自找出方法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课堂交流时,有的学生像课本一样在黑板或本子上画出图示,有的用撒在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来展示,还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powerpoint图片来展示。

2.怎样改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利用课堂所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还可以给学生灵敏电流表,要求他们组成电路观察。由此学生深刻领悟到:磁通量变化与否与有无感应电流直接有关,从而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3.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

学生积极思考,有的用“导体棒和磁铁相对运动”的方法,有的用“改变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方法,有的用“改变线圈面积、匝数”的方法。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就变得自然了。

二、加强教师的调控

研究性学习虽然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但从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开展和理论研究来看,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群体——教师,忽视了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探索研究性学习。为了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就必须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探讨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条件。此外,教师还要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某一物理规律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必须先设计实验去观察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有关各种物理现象,再运用抽象思维和科学归纳的方法获得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共性。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很大,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如在“楞次定律”的研究性实验中,笔者构建了“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这一课题,同时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各种电磁感应现象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有何特点?

(2)怎样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去求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3)既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与磁通量的变化相对应,那么感应电流方向又会与磁通量的变化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组进行实验研究。有了具体操作目标,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有的小组直接参照课本给出的方法,有的设计出了如下实验:

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感应电流时,如何把各种现象中的共性归纳出来并上升到理论?受到启发,学生编制了表格1,但是得出结论:无法找到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方向的关系。

表1

于是教师提示——找两者磁场方向间的关系。受到启发,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又列出如下表2。

表2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4

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当要探究的物理问题(或物理量)与几个因素都有关系时,我们要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研究物理量和它的关系,再控制别的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研究物理量和它的关系――这种分别控制逐一研究的方法称之为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可以把探究的物理问题与多因素的关系转化为单变量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综合,准确地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现行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比较典型的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实验有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等因素的关系;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粗糙程度的关系;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实验。这些探究活动,从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到分析数据概括结论等环节都离不开控制变量法。

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上,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特定的观察条件下去探索客观规律。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哪些特性有关时,可先故意将横截面积、长度都不同的一根镍铬合金丝和一根铜丝分别串入接有小灯泡的直流电路中,让学生分别观察灯泡发光的亮度,并问学生:刚才的实验现象能否说明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某个特性有关?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得到的结论当然是否定的。再用横截面积和长度都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串入上述电路中,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能否说明电阻大小同导体的某种特性有关,结论同样是不能。这时就可不失时机地问学生:“那么,我们应该取怎样的两根金属丝串入上述电路来做这个实验,以研究导电体的电阻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时向学生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几根金属丝让他们选择。学生经过思考并相互讨论后,有的回答:应取两根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实验;有的同学说:应取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实验;还有的说应取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一根铜丝和一根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比较。这时,教师可适时指出上述几种方法都可以,同时指出要研究电阻的大小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种类这三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间的关系,就要人为地控制另外两个因素,让它们保持不变,这样,一个多因素的探究问题就转化为三个单因素的探究问题:

1保持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改变导体的长度,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保持导体材料和长度一定,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3保持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改变导体的材料,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在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数据)、概括结论上,具体做法是确定控制不变的变量,找准发生变化的变量,通过现象或数据信息得出研究对象与发生变化的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比较实验2和3(或6和7)可知:

比较实验2和6(或3和7)可知:

这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现象、概括结论。题中要探究的问题是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表格中列举的变量有开关的断开与闭合(电路的通断)、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等三个变量因素。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外群体偏好;流动儿童;农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36-02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物质生活条件、权力和权利、社会声望、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所界定的青少年中弱势群体是由我国户籍制度所赋予的农村籍户口的流动儿童与农村大学生。他们由于先赋角色的原因,在经济收入水平、社会资源、社会发展机会等方面与城市人口相比处于劣势,却因为父母或者自己的努力进入城市生活,时时与城市群体产生比较和接触,因此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普遍的适应问题和身份辨认问题。流动儿童因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身份地位的尴尬和模糊,处于弱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社会竞争中,没有宽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可观的经济基础,故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生存等实质问题上都是弱势。我国这种制度性的身份不同于西方社会种族、性别的僵化,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就业等多种途径进行自由流动,正是这种具有边界可渗透性的弱势群体外群体偏好特点也将对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起指导性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新的思考。

一、外群体偏好概述

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GrahamSumner把群体分为外群体和内群体。并认为内群体会主宰成员的思想,成员对它保持着特殊的忠诚;而内群体以外的其他群体就是外群体。群体偏好是因其群体成员的身份而发生的思想、情感或行为。通常表现为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人们大都倾向褒奖内群体而贬损外群体。

(一)外群体偏好的内容

1.从内群体偏好到外群体偏好

最早的群体偏好实验范式是tajfel的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要求其中一组中的被试给两组成员分配钱物,被试明显给自己所在的群体更多的报酬,尽管被试之间原先并不认识,也未发生社会互动。被试采取最大化组间差异的策略显示出了对内群体的偏爱,该实验充分体现了仅仅是细小、人为的范畴化足以使人们产生内群体偏爱。国内学者连淑芳针对上海大学生的群体偏好研究结果也表明:上海人和外地人都存在明显的内群体偏爱。

然而,国外研究者在一些针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进行群体偏好的实验研究中却发现,弱势群体对社会优势阶层产生了积极、向往、肯定的态度。例如:1976年,Banks&Curtis让黑人小孩在白人玩偶和黑人玩偶中做选择,结果是:黑人小孩会更多地选择白人玩偶,并评价白人玩偶更好。在领导职位的选举上,女性其实更支持男性担任领导职位;老年人在对老年人与年轻人群体的评价上,老年人对自己的群体持有的评价更加消极。

2.外群体偏好的理论解释

对外群体的积极肯定态度,就是外群体偏好。在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共有三种。

(1)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对外群体偏好解释为弱势群体成员对其群体的低认同感或者根本不认同。越不认同其内群体的成员,发生外群体偏爱的可能性越高。社会认同理论关注的是情境因素的作用,描述了在何种情境下,外群体偏好可能会出现。

(2)社会优势理论

该理论在解释外群体偏好时,对社会优势取向的定义是:对不平等的群体关系的一般期望。按照这种定义,不管其群体成员的地位是高是低,只要其社会优势取向的水平较高,就会更倾向于保持群际地位差异。所以,不论其群体成员地位的高低,其社会优势取向水平越高,所表现出的对高地位群体的偏好就会越强,表现出与自己群体地位不符的外群体偏好。

(3)系统公正理论

系统公正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存在的社会分配或安排是公平的、合理的,并且顺从目前社会的定位与安排。优势群体将外界对内群体的积极印象内化,更加偏爱内群体;而弱势群体倾向于接受目前的社会阶级定位,认可目前的社会不平等性,同时顺从社会安排与社会主流价值,产生了对社会优势阶层的认可和向往,所以更加偏好于外群体。

(二)外群体偏好的研究方法及工具

早期,心理学家们通过创设特定情境,让被试做出选择以测查其态度倾向来测查外群体偏好。研究发展到后来,出现了直接的测量方法用以测量外显群体偏好和间接的测量方法测查内隐群体偏好。

1.外显群体偏好测量方法

外显群体偏好一般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在西方群体偏好研究中,多针对民族和种族问题,编制出的代表性较强的量表有:现代种族歧视量表、现代种族偏见量表,感觉温度量表和语义区分量表等。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基本实情,修订和编制出了一些群体偏好量表。吕庆燕、王有智将感觉温度量表和语义区分量表加以修订用以研究我国藏族和汉族大学生内外群体偏好效应,唐春芳自编问卷,采用情感体温计评定方法进行施测,研究了威胁情境下流动儿童自尊对群际偏好的影响。

访谈法,研究者根据研究主题编订访谈提纲,让被试针对主题自由直接地发表看法、表达态度。石长慧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12-18岁的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及群体偏好问题。

2.内隐群体偏好测量方法

内隐群体偏好测量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at,它是通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评价性联结来对各种内隐的群际态度进行间接测量,测量的指标是反应时。

最近的研究中有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方法(amp)以及刻板解释偏差(SeB)方法。情感错误归因方法是Keithpayne在2005年提出的内隐测量新方法,amp中,情感来自被试对启动刺激的态度(喜欢/讨厌),人们对启动项的情感会投射到随后出现的目标项上,因此对目标项的喜恶反应其实是被试对于启动刺激态度的间接体现。SeB问卷中,设有25个缺少原因的句子需要被试去填充,呈现的半句是一个事件的结果,要求被试根据给定的结果进行归因,将所有能想到的原因填写在每题的空白处。

二、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现状

(一)流动儿童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现况

近年来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都得出流动儿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城市群体的外群体偏好。唐春芳针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偏好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都表现出显著的内群偏好;石长慧在流动少年的群体偏好研究中发现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少年同时表现出了内群偏好和外群偏好。董蔚楠在流动儿童群体偏好特征研究中得出结论:城市和流动儿童均表现出明显的外群偏好;而内隐态度上,城市儿童明显偏好内群,流动儿童的偏好倾向不显著。丁芳、吴伟等人的研究也得出在流动儿童中确实存在内隐外群体偏爱,对自身所属群体表现出内隐的消极认同。

这些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来自不同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不同城市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包容接纳能力和态度表现不同。另外,儿童时期人格发展尚未完善,对城乡差异不敏感,对于社会群体的意识和评价较为模糊,所以表现出内外群体偏好不明显也是正常现象。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不相一致的结论。

(二)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现况

关于农村大学生的外群偏爱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向玲、赵玉芳使用加工分离程序,在研究情境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在提取城市群体积极特质词比消极特质词时的无意识加工更显著;说明其对城市群体有内隐偏爱。路恩斌的研究结果发现: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内群体偏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显示出了外群体偏好。孙潇、张雅明在城乡大学生群体偏爱的特点研究中得出结论:城市籍和农村籍大学生均表现出显著的内群体偏爱,农村籍大学生中的女生比男生更偏爱城市群体。陈健源在2013年的研究中得出:农村大学生同时存在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要高于内群体偏爱。孙潇在城乡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及其与内隐自卑的关系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无论城市籍还是农村籍大学生,在外显测量中都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偏爱;在内隐测量中,城市籍大学生更偏爱内群体,而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态度不明朗。

由此可见青少年弱势群体都表现出了外群体偏好,认为城市更好,城市群体更加优越。比较流动儿童与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特点,不难发现,与流动儿童相比,农村大学生更加喜欢和向往城市群体,这也许是因为农村大学生由于年龄较长于流动儿童,更加能够知觉到自身与城市群体的差距,同时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经济状况问题的比较和择业困难加剧了他们对在这些方面占有优势资源的城市群体的偏好。

三、评价与展望

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对外群体偏好的研究热度不断增加,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的是青少年弱势群体,即以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为对象居多。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自行编制和修订了一定数量的群体偏好测量问卷和相关资料,丰富了我国群体偏好研究的测量工具也促使研究方法的更加多样化,促进了群体偏好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有关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的一系列研究填补了严义娟针对我国的外群体偏爱研究所提出的关注流动人口的心理和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验证性研究的空白。

目前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例如选取了自尊、人际关系等变量。今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情绪、气质等其他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更加拓展研究外群体偏好的视野和范围。另外,也有研究选取了情境因素研究外群体偏好特征,但都着眼于威胁情境这一种消极情境,针对选取积极愉悦情境环境下的外群体偏好研究还是空白。

现有的研究都着眼于不同年龄阶段,例如小学生、初中流动儿童、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这几类群体不免会有重叠,一名流动儿童不断成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为一名农村大学生,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针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进行纵向追踪研究,或许可以得出更多珍贵的资料和结论。

参考文献:

[1]陈吉学.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2]向玲.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连淑芳.内-外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1).

[4]李琼,刘力.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J].心理科学进展,2011(7).

[5]孙潇.城、乡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及其与内隐自卑的关系[D].保定:河北大学,2010.

[6]董蔚楠.流动儿童群体偏好的特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6

摘要:楼世洲,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非洲教育、教育史。近几年,楼副校长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尼日利亚拉格斯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访学。楼副校长承担教育部“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项目,出版了《塞内加尔高等教育研究》《尼日利亚高等教育研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贫困、教育与发展》等专著、译著,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非洲教育等方向学术论文20余篇。为深入了解浙江师范大学在非洲研究特色学科建设的理念和发展战略,本刊专访了该校负责学科建设的楼副校长。楼副校长指出,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研究发展得益于“高起点、国际化”的学科建设思路和战略;浙江师范大学通过“国际协同、国际交流、国际论坛”推动了非洲研究学科的国际化发展;非洲研究对浙江师范大学学科的国际化能力建设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一张“金品牌”;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必须深刻体会和理解国际化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国际化;一流特色学科;非洲研究

一、明确建设大学一流特色学科的思路

《世界教育信息》:加强特色学科的国际化能力建设,对学校发展意义深远。目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领军人才,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地方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共识。浙江师范大学以非洲研究为切入点,凝练学科建设的国际化理念、拓展国际化平台、落实国际化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成效。作为学校分管学科建设的领导,同时作为研究非洲教育的学者,请您谈谈自己的体会。

楼世洲:非洲研究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却是方兴未艾。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大学的支持和参与下,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研究发展显著。短短几年间,在建立专业学术机构、填补研究空白、培养专门人才、出版学术成果、开展国际交流、参与国际合作、发挥智库功能,以及服务政府、企业和公众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一开始就采取了“高起点、国际化”的学科建设思路和战略。我们将其概括为核心理念的“1-2-3”。

“1”是指一个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在世界有知名度、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对非研究高校智库。这一定位顺应国家需求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也符合非洲研究学科发展的实际。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求高校智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结合高校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协同创新,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倡导以“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新型高校智库。

“2”是指双向交流,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既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与做法,也积极向国外展示中国特色的非洲研究。积极推进与国际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克服各种困难走出去,走进非洲,敢于在国际学术的高端平台上走自己的学术发展之路。这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担当的情怀,以及虚心向外学习与自尊自立精神的有机统一。

“3”是三位一体,就是“全球视野、非洲情怀、中国特色”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理念。对非洲大陆怀有赏爱之情并以非洲研究为人生事业;站在中华文化厚重土壤上追求非洲研究的中国特色;以开阔的全球视野认识和把握中非关系与非洲问题。

二、推动大学一流特色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各国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应对科技全球化挑战的共同选择。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学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日益明晰。请您谈谈贵校非洲研究学科的国际化特色。

楼世洲: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的学科国际化能力建设可归纳为3个方面,即通过“国际协同、国际交流、国际论坛”推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第一,强化学科的国际协同。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浙江省第二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其协同主体包括国家部委、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等。在国际协同方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与国内外数十家高校、科研机构、智库单位等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并争取多方经费,为双方研究人员的访学进修、调研采访、学术交流等提供帮助(见表1)。

非洲研究院还与非洲智库、科研机构以外的协同主体探索交流合作,如与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基金等合作推动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与中国法学会合作建立“非洲法研究中心”,开展非洲法律研究;与德国伯尔基金会、英国“更安全世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非人民友好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合作推进中国对非公益事业的开展和中非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与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等合作在非洲建立研究分院,将研究基地前移海外。以外交部“10+10中非智库结对计划”为依托,与尼日利亚国际问题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为依托,与喀麦隆雅温德第一大学的合作等,形成了中非双方互派教师、科研人员及留学生的合作机制。

第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随着研究院对非研究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来访的外国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日益增多。目前,学校有800余位来自贝宁、博茨瓦纳、几内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30多个非洲国家的全日制留学生;非洲及欧美国家的20余位非洲研究专家、学者在我校访学和开展学术交流。学校以教育部、商务部的援外基地为依托开展非洲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十年来先后承办中非大中小学校长研修班、中非智库研究班等教育部、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80余期,培养了非洲各级教育官员、大中小学教师、政治与学术精英1800余名,与非洲28个国家的65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师生往来交流人数不断攀升。

在“请进来”的同时,还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选派学生赴非洲留学、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同时,资助研究生和导师赴非洲开展调研和合作研究,选派中青年学者赴非洲的机构任职,鼓励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开展长期的非洲田野调查和研究,以及参加非洲研究的国际会议与交流计划。学校先后完成了外交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工程”1~3期、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1~2期、国家留学基金委“非洲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与大学录取标准”等专项研究任务,有60余位教师与研究生赴非洲开展实地研究。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出席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非洲经济研究年会期间,应邀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专题演讲。这些充分体现了我校的非洲研究已经在西方国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与认可度。

第三,举办国际会议或论坛。近年,我校陆续与驻外使馆、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等联合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15次。2010年,在南非举办“纪念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时任国家副主席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演讲。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与英国国际发展部主动提出与我校合作,在我校举办了“非洲经济发展高端研讨会”。2011年,我校创办中非智库论坛,迄今已在中国和非洲连续举办四届,成为中非学术交流的部级平台,影响巨大。2015年,我校协助义乌市承办了“中非民间高层论坛”,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演讲。这些高层次会议的举办明显提升了我校非洲研究的国际知名度。

三、特色学科能够带动大学学科国际化

《世界教育信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实力、产出成果、服务国家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请您谈谈非洲研究对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的影响。

楼世洲: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研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这一方面得益于世界学术舞台的开放与包容,另一方面得益于学校对国际化战略,尤其是对非洲研究的顶层设计和规划。非洲研究对我校学科的国际化能力建设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一张“金品牌”。

首先,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我校近5年承担高层次的研究课题达百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1项,国家社科基金14项;教育部规划项目与青年项目20余项,外交部、中联部、文化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开发银行等中央部委项目40余项;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各类专著、译著60余部。同时,带动了学校科学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如以科研成果和学术团队支撑,学校建立了中非国际商学院、非洲翻译馆,与校内多个学院开展协同创新共建了非洲艺术研究中心、非洲交通研究所、非洲地理研究所、非洲经济研究中心等,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合作,全面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的国际化。

其次,“非洲学”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在2013年开展了学科建设大讨论,将“非洲学”一级学科建设作为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和新的增长点,设立了非洲体育、非洲法律与安全、非洲艺术、非洲经济等二级学科方向,填补了我国非洲研究领域的空白。学校在“非洲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基础上,还设立了国内高校首个“非洲学”交叉学科硕士点和mBa非洲经贸方向专业学位点,加大对非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学校中非经贸专业的学生已经超过200余人,非洲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达百余人,学校还每年选派10余名研究生赴非交流学习或联合培养。目前,已有10余名学生被国内外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再次,平台建设扎实有效。非洲研究国际化平台的建立促进了我校各类工作平台的建设。目前,我校成为国家汉办的非洲对外汉语培训基地、已经在非洲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学校成为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商务部对非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区域问题(非洲)研究高级人才培养计划”的项目执行单位。《教育部简报》评价我校非洲研究“在国内高校独树一帜”;外交部称誉我校非洲研究工作“有效带动了国内对非研究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了中非学术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为促进中非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非洲研究国际化有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水平。学校主动担当国家对非智库,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咨询服务。组织师生赴非开展田野调查,撰写提交内参报告20余篇,多项政策建议被国家部委采纳,部分获得中央领导批示。2014年5月,总理访非,国内外数十家媒体采访了我校非洲研究专家,解读分析政策背景,凸显了高校智库的作用。学校新创办的《非洲研究智库专刊》,半年内有2期报告全文被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采用;中非智库论坛影响力逐渐提升,被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成为中非民间交流的固定机制;建成国内首个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网站暨非洲研究特色资源数据库,为政府部门、企业、学者提供信息服务,体现了非洲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国际化一流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世界教育信息》:最后,请您谈谈对“非洲学”学科国际化能力建设的一些思考和打算。

楼世洲:从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看,我校非洲学学科的国际化能力建设在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还很远。要实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我认为应理清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国际化是什么。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曾说,对企业来说,真正的国际化不是把产品卖到国外,而是创出自己的品牌。对高校来说,国际化不仅指互派留学生数量、外籍教师和海外进修人数,而是通过国际化办学形成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自己的“中国好声音”。中国的非洲研究就是要走出一条在开放的国际化过程中建立自己民族品格的道路。我们提出的“建构有特色的中国非洲学”发展道路,就是一条“国际化与中国化”“开放性与自主性”互为支撑、相互转化的道路,这也正是中国非洲学的特色之一。

过去30多年,我们对国际化的理解比较肤浅,以为国际化就是“欧美化”“西方化”。今天的国际化,应有更开阔高远的视野,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去理解。横向上,国际化应该是东西南北全方位的开放与学习,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也要向发展中国家学习;既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既要引进发达国家的东西,也要引进发展中国家的东西,总之,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的东西,无论它来自哪里,我们都应该学习。所以,所谓“走出去”,就是要走向东西南北,走向全世界。从纵向维度上说,国际化是一个动态反复与不断提升的过程,一个反反复复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一个引进他人以发展自我、发展自我以影响世界的过程。既要走出去,还要走回来,在反复往返的动态过程中探寻我们自己的品牌,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为什么走国际化道路。国际化、协同化、自主化,都是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工具与手段,服务于学科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不是为了协同而协同,也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哪些方面需要协同,哪些方面需要国际化,都应该根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的目标来确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国际化、协同化、自主化的出发点与归属。只有努力创造自己原创性的思想,有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别人才会需要我们,才会尊重我们,我们才有走向国际舞台的资格。我们也只有迈上国际舞台,与国际学术对话,才知道哪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才知道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开放、包容、自尊、自立其实是互为支撑、互为前提的。总之,国际化的目的是发展自我,是懂得世界而能自立于世界。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7

水平仰泳运动员技术特征运动学研究现在主要有五个大的方向:1.水中阻力和仰泳技术;2.水中推进力和仰泳技术;3.动作对水方向;4.动作对水攻角;5.动作速度。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仰泳技术

竞技仰泳作为仅次于自由泳的古老项目,从第二届奥运会开始就正式进入竞技游泳的舞台,但是早在18世纪就已有关于仰泳技术的记载。最初的仰泳是在游泳中仰卧漂浮作为水中休息,后来发展到利用两臂同时在体侧向后划水,两腿做蛙泳的蹬夹水的动作,亦称为“蛙式仰泳”或“反蛙泳”。自1902年出现爬泳技术后,就开始有人在游仰泳时,采用类似爬泳的两臂轮流向后划水的技术,然后再发展为将两腿改为上下踢水的技术。在此期间,双臂仰泳、蛙腿蹬夹水,仍在比赛中使用。

直到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美国运动员赫布湟尔采用爬式仰泳获得100米冠军,证实了爬式仰泳技术的优越性。其他姿势的仰泳才逐渐从竞技游泳中消失,成为实用游泳姿势来使用。以后,仰泳技术不断发展,经历了水下直臂划水到曲臂划水,不转肩到转肩。1986年民主德国运动员马特斯,采用大屈臂、深划水、强有力打腿、动作伸展、身体平而高、讲究流线型的技术,获男子100米仰泳冠军,并以58.7成绩破1分钟大关,成为仰泳技术发展的转折。由此,奠定了现代仰泳技术的基础。

二、流体力学原理在游泳中的运用

凡涉及水环境的运动项目,参与者都不可忽视水的一条最为重要的自然属性――水是可以产生力的一种流体。人在水中游泳时所受的垂直方向的力,有向下的重力和水作用于人体的向上的力。这种向上的力,可以看成是两部分组成:静水浮力与动水升力。如人体在静水中不动,只有静水浮力,人在水中游进时,既有静水浮力,又有动水升力。

在学习游泳技术的初期,我们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人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也就是要学会利用水具有浮力的这一特性。根据人体密度平均值0.96~1.05克/厘米,可以得知我们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是非常接近的。当身体的密度低于或等于水密度的时候,人可以很轻松的漂浮在水面上;而当身体的密度高于水密度的时候,人虽不能轻松实现漂浮,但可以通过肺呼吸来控制身体体积的变化,以影响自身的身体密度,实现漂浮;但仍有部分人是因为身体密度高于常人,所以即使充分吸气也无法使身体漂起。可是这也并不表示这一类人群就无法学习游泳技术,这时就需要利用动水升力,通过四肢稍作适当的动作,产生动水升力,再加上肺呼吸的配合,也可以使身体实现漂浮。

三、水中阻力与仰泳技术

在水中移动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水的阻碍作用,这个阻碍物体移动的力称为阻力。影响游泳运动成绩的阻力有三种,分别是形状阻力、波浪阻力和摩擦阻力。

形状阻力是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前进时身体形状引起的阻力。波浪阻力是水面的湍流引起的。人在游进时能够产生弓形波,这些弓形波向后推身体,使前进速度下降。摩擦阻力也称“附着力”。即游泳时粘附表体的水分子与相邻水层摩擦而产生递减身体运动的力。

四、世界游泳技术研究的现状

CFD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是一项流体力学研究的新技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对流动的精细、定量、动态的研究和诊断。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在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大量使用了CFD技术展开了对游泳技术的模拟仿真研究,以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游泳流动过程及其产生的运动效果。

在配合游泳技术发展的同时,一些对游泳技术有较大帮助的游泳新技术设备也被发明和改进。20世纪末美国等国家已经在使用水中步测器(aquapacer,类似于电子节拍器)、matrix速度解析系统(解析比赛和技术动作等)和游泳之星反划水掌等设备来作为辅助运动提高运动成绩的工具。澳大利亚也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视应用新科技手段帮助运动员训练的国家,如“鲨鱼皮泳装”的问世,带动和推进了游泳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下设的生物力学、物理疗法和按摩、生理、运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和选材部门都配备了高水平的专家进行体育科学研究,他们的运动生物力学还利用“计算机驱动分析系统”为澳大利亚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技术帮助。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体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各种科学手段以提高游泳专项成绩的探索开展了更加广泛的研究。现在,游泳运动已经从对营养补剂在体育运动中的关注点又扩大到了对运动技术方面的革新上,同时,紧密设备的开发与研究也进入到能够操控记录运动训练的数据库系统并进行统一规划的水平。

五、我国游泳技术研究的现状

我国在开展游泳技术的理论研究方面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前,几乎没有系统地开展过这方面的实验性研究。80年代初,我国游泳界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游泳政策改革措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进国外最新的游泳技术研究方法和理论,初步形成了新的游泳训练指导思想,并总结了游泳训练的基本原则,从而带动我国游泳运动成绩的飞跃。

90年代以后,我国科研人员开始利用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对游泳运动员进行水下技术拍摄和辅助技术训练工作,近几年还跨行业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从生物动力学、流体动力学以及计算机流体力学和运动训练学等不同领域对游泳相关技术的力学原理展开深入的研究。

2002年以后,我国科研人员和清华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流体力学专家一道,对游泳运动员游进过程中减少阻力、增大推进力等方面逐步开展了实验性研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找与阅读,发现我国关于仰泳技术研究的文献较少,并且大部分都是以少儿为主,有关高水平仰泳运动员技术研究的文献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对于高水平仰泳运动员的技术研究需要加强。在对资料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发现,仰泳划水技术分为深划水和浅划水,推水技术分为宽推水与窄推水,虽然大部分文献都强调深划水与宽推水的技术会较好,可是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因人而议。深划水需要较好的柔韧性,同时还要具有较大的力量,而宽推水需要的则是核心力量,也与个人的动作习惯有关。另外,由于游泳规则对于仰泳出发进行了改动,也使得仰泳的出发技术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后的研究也可以向这个方向进行延伸。随着计算机领域与竞技体育之间的相互合作,现在的体育科学研究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因此如何开发出更加先进,并且适合我国游泳技术研究的软件及仪器设备,也是一项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文化适应;移民;过程研究;代际与群际;情境

分类号B849:C91

移民现象是全球化所导致的重要问题之一,移民个体与主流社会的个体或集体的交互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的互动和适应过程(Berry,phinney,&Sam,2006),当面对一系列的文化冲突,如群体风俗、教育制度和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时,移民个体或群体所采取文化适应模式和伴随而来的心理变化,是其达到真正的社会交融与适应的关键(phinney,Chun,organista,&marin,2003)。长期以来,对于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一般把研究对象集中于成年移民群体,或将研究置于广义社会范畴中,甚少把研究对象等方面的设置进行具体化(arends,Fons,&V真jve,2008)。而随着近年来对移民过程的深入探讨和成果积累,研究本身也出现了一些转变,首先是理论模型的研究焦点从横断性研究中的维度之争。转向进行文化适应的过程机制研究;其次在研究对象方面,从对移民的整体性研究,向代际和群际中的具体研究对象入手;而情境的中介与调节作用也开始得到重视,同时开始关注移民文化适应与人格特征、心耶健康和学术成就的联系。

1 从横断研究到过程机制研究

长期以来,移民文化适应理论模型都是以断面研究为基础,并以移民在主流与传统文化中的态度倾向作为维度划分的依据,最早是由parks和miller(1921)提出的单维模型,是以移民对主流文化的渐进式接受过程为依据;而Berry(1993)认为移民在源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同时进行态度和适应模式的选择,并以此观点而提出了二维模型及4种文化适应模式;arends,Fons和Vuver(2003)则认为移民的文化适应态度应该是基于对源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整合性适应,从而提出融合模型,而各模型的提出的不同维度划分方式,虽然一直存在争议,但Berry等提出的二维模型还是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崇。该理论认为,移民的文化适应模式应分为整合型(重视两种文化)、同化型(重视主流文化,轻视传统文化)、分离型(轻视主流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和边缘型(轻视两种文化)。但Bowskil,Lyons和Coyle(2007)认为这种结构模型存在局限性,比如整合型与同化型的划分有部分交叠,而后者在概念上的隐蔽性,很难从离散分布中解析出同化型。Dominguez和isidro(2008)以聚类分析也发现,除了整合型、同化型和分离型之外,还包括具有传统文化实践的边缘型和无传统文化实践的整合型。而ward,Landis和Bhaga(1996)以体验和行为划分的二维模型,包括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前者指个体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后者是个体在日常互动中的社会能力,并解析了模式选择和适应水平的关系。因此,在对横断研究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论证的过程中,基于过程机制的研究才逐渐开始被重视起来,

1.1 认知闭合需求与决定性机制

认知闭合是对外界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需求的偏向性决定了信息选择的范围和程度。Kosie(2004)考察了认知闭合需求与决定性(needforcognitiveclosure-decisiveness,nCC。D)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发现认知闭合需求与决定性之间的两种中介变量为文化适应模式和应对过程,移民基于认知闭合的需求而产生了与主流文化的互动过程,当移民以民族社会方式联系,对认知闭合的需求程度越高,决定倾向于传统文化的程度就越高,倾向于被主流文化所同化的程度就越低;当移民以主流社会方式联系,对认知闭合的需求程度越高,会决定倾向于接受新文化。而和传统文化保持距离。而后考察认知闭合需求与决定性的动机与文化适应模式选择的关系,发现相关的动机因素会间接影响模式的选择,认知闭合需求与传统文化型呈正相关同时与主流群体关系呈负相关;而决定性与问题导向型呈正相关,与避免型和情绪型呈负相关。

1.2 个体倾向

以往模型讨论文化接触对移民整体的影响,甚少从个体的文化接触过程进行探讨,Greenland和Brown(2005)认为文化接触过程可解释移民个体的自我调整和压力体验过程,以此构建的模型包括一般性和群际因素,前者包含语言能力和文化距离,后者则为群内偏见和群际焦虑,结果显示,文化适应中的压力体验与精神疾病相关,群内偏见和精神疾病呈负相关。Coatsworth,molina,pantin和Szapocznik(2005)研究两种文化倾向卷入程度,发现中等卷入水平的双文化型倾向于在多社会文化区域表现出最适应的功能模式,同化型也并非是高强度负面模式,而eric(2002)运用心理文化适应量表(paS),通过潜在层次分析研究散居型移民,发现其适应模式分为三种,分别为中强度的两种文化倾向型、强传统和中强度以上的主流文化型、低强度主流和高强度传统文化型,在比较群体和个体的文化适应模式差异方面,Kurman,eshe!和Zehavi(2005)认为青年移民的个体态度代表其个体目标,与群体一般化态度的差异越大,对自我调整负面影响越大,而选择标准化态度对自我调整没有影响,移民个体与群体的态度对社会调整影响更小,而主流群体态度则影响社会调整的各具体层面。

1.3 结果变量的逆推导

将移民文化适应的目标作为结果变量,从而逆向推导其预测变量,Saba,Clarry和ward(2003)认为结果变量包括保持传统文化、参与主流社会、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并以路径差异模型析出三种预测变量,涵盖心理调整、家庭和文化联系、涉及适应的日常争论,心理调整包括心理幸福感、文化竞争和群体外文化支持;家庭和文化联系包括家庭中间路线、民族认同和群体内支持;涉及适应的日常争论以具体性与否划分,结构等式分析发现,心理调整和群体外行为分别与心理社会压力相关;家庭和文化联系与群体内部的行为相关;日常争论与心理社会痛苦相关。三种预测变量进一步通过文化适应路径选择而可预测出行为变量。ouarasse和Ⅵjve(2004)认为青年移民的文化适应目标应包括交互关系质量、成功和

心理健康程度三个方面,并探讨三种目标与情境的关系,研究发现主流情境中包括容忍和整合因素,民族情境中包括了调整许可和民族活性因素路径模型显示成功和文化适应压力都与情境相关,主流情境对成功至关重要。民族情境对学术成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从时间序列上分析,社会文化适应先于心理适应,联系质量的发展先于学术成就和成功。

1.4 文化适应、适应与价值观的交互作用

以往对文化适应、适应和价值观的单独性研究很多,但甚少从三者的交互作用入手。Gfing6r(2007)考察了移民的价值观、文化适应和适应的相互影响,发现价值观倾向分为分离和整合两种维度;适应作为结果变量,分为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文化适应过程作为价值观和适应的中介变量,包括文化保持和选择两个维度,并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传统价值观和文化适应的关系方面,Liu,weatherall和Loong(2000)对新西兰华裔传统价值观(孝顺)的回归分析发现,中青年两代移民在文化适应中孝顺感更强,对两种文化的倾向适应程度与价值观期望呈正相关,孝顺与代际沟通后的幸福感呈正相关,miller(2007)考察美国亚裔而发现民族型的价值观与行为低相关,主流型或中立型的价值观与行为中等相关,且亚裔文化适应的个体差异和复杂程度更高。对西班牙裔的相似研究也发现,文化适应程度和自尊呈正相关,与传统的妇女就业歧视呈负相关。

除上述的过程理论模型研究之外,Liao,Rounds和Klein(2005)考察了帮助寻求模型(helpseekingmodel,HSm;Cramer,1999)对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过程,恒定结构路径研究发现,自我隐藏是寻求群体之外帮助功能差异的预测变量。在对跨情境学习中的道德习得和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联系心理道德和文化适应过程可形成优势路径,而道德习得的专业化与多元化,从中可加快文化适应中的道德内隐过程(Bashe,anderson,Handelsman,&Klevansky,2007)。而个体在情感过程中的标准反应与文化适应的关系上,运用与文化适应模式对应的情节理解法研究,发现同化型与情感灵活性相关;运用主题理解法研究家庭支持、文化适应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通过等级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和传统文化倾向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edward&Lopez,2006)。7seng(2008)探讨文化适应与生态过程、历史情境和权利不公平的关系,以驱使政府公共政策的改变,特别是由于种族而使主流群体对其进行隔离的问题。上述研究证实了文化适应不仅仅指移民的态度选择方式,而且也涵盖了个体体验与调整、认知与决定、生活目标的驱动等综合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

2 代际与群际取向的深化

代际与群际的划分是移民文化适应问题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前提,这两种研究取向也在近年来被深入探讨,将移民文化适应研究进行解构分析,从而提高了实证研究的可行性,而在代际和群际取向下,移民在主流社会中的文化适应时间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2.1 群际取向

在群际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主流群体在面对移民时,所产生的压力和调整过程。Greenland和Brown(2005)以适度交互模式研究,发现文化适应变量(语言能力,文化距离)和群际变量(群内偏见,由群际关系产生的焦虑)与文化适应压力、心理疾病在时间变量中存在线性关系,由群际关系产生的焦虑和增长的文化适应压力相关,群内偏见和心理疾病呈负相关。主流群体态度对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方面,移民的经济竞争和保持源文化特点,会导致主流对其整合过程保持否定的态度,其中经济竞争对移民文化适应有间接影响,保持源文化是主流态度的直接影响因素,同时,移民的主动性对两个群体的态度都有积极影响(Zagefka&Brown,2007)。Dominguez和isidro(2008)以个人网络理论研究发现,在移民群体的关系网中,主流群体的向心程度更低,并倾向于充当次要角色,移民时间越短,在网络中越易处于次要的位置,而移民本身的整合方式也受到民族差异性和不同网络构成模式的影响。

尽管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比较主流群体和移民群体的差异等方面,也有研究在不断关注移民群体内部本身不同的文化适应风格特征。Verkuyten和wolf(2002)在自我范畴化研究中发现,移民在群内和群际自我概念上存在差异,群内范畴的自我概念与民族性相关,群际比较会提高传统文化倾向和群内偏好。而经济地位与心理调整对移民群体的影响上,Silbereisen(2008)发现文化适应过程与芬兰移民的社会地位、与德国移民的压力和紧张感和前苏移民的抑郁情绪和挑战有关。Stefanidi,pavlopoulos和obradovic(2008)比较了前苏联与阿尔巴尼亚移民青年,前者的文化适应程度、心理满足感和学业调整更高,主流文化倾向更低。Bourhis和Dayan(2004)运用主流社区文化适应量表(HCaS)探讨不同的群体信仰对文化适应的影响,发现以色列存在两种群际模式,同化型对犹太移民的价值尊重,民族型对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分离和排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整合型与个人型是民族多元化与共和制倾向,其自我安全感高,对文化与政治有容忍度,认为移民的威胁性低;民族型则为犹太教与库德党的支持者。

2.2 代际取向

除群际取向下文化适应研究外,也有从代际差异角度,比较了第一代与第二代移民的文化适应模式,Stevens,pels,Vollebergh和CrUnen(2004)发现在代际间冲突中第二代移民文化适应模式分为整合型,分离型和矛盾型,性别和代际间冲突的交互作用对问题行为有影响,矛盾型女孩比其他两种类型有更高的代际关系问题和更多内外化的冲突,arends,Fons和VUver(2007)以代际关系研究文化适应中移民家庭价值观和家庭联系,前者包括职责和信仰,后者则指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发现代际关系影响移民价值观,第一代价值观和家庭联系程度比主流群体更高,第二代家庭价值观比主流高,但家庭联系更少。Kwak(2003)认为对移民代际关系有三种影响因素,包括文化对家庭社会化的影响、文化适应代际持续性和情境冲击,代际文化适应模式的分歧程度会威胁代际关系,而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网络越稳定,第二代移民越会延迟自主选择生活方式,以保持积极代际关系。Schofield,parke,Kim和Coltrane(2008)以代际关系质量而构建代际文化适应路径网络,关系质量和冲突结果分别以5点和7点等级测量,发现父子的模式差异与冲突结果相关,关系质量越差,代际关系模式选

择的差异可预测子女在负面冲突中的心理与行为结果,母子的模式选择差异与代际间冲突程度呈低相关。Dinh,Roosa和Jenn-Yun(2002)考察文化适应与青少年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移民青少年的文化适应角色、代际的适应模式差异和自尊是行为问题的预测变量,其中,代际的文化适应程度差异越大,子女的行为问题越严重,父母的民族倾向性更高,子女行为问题更易外化。Kim和Samson(2006)以内隐和外在痛苦感考察文化适应中的代际关系质量,发现积极代际关系和子女内隐性传统倾向正相关,而消极代际关系和父母传统倾向,对子女内外态度差异和痛苦感都有影响。

2.3 移民时间

有研究者认为,移民本身的异质性是无法避免的,但都面临相似的移民过程,而移民过程的时间长度与文化适应阶段有一定的联系。Schmitt和Silbereisen(1999)根据时间表的决定因素模型,发现青少年移民父母监督到个人与社会自治的渐进过程中,0-18个月为新移民阶段,18-36个月为经验型阶段,代际和同辈交互频率可预测文化适应速度,父母许可和指导水平与速度呈正相关,titzmarm(2008)根据家庭稳定度把新旧移民阶段的节点划分为3,5年,并比较新、旧移民与主流的不良行为风险与保护因素,发现风险包括家庭暴力和同辈交往,而新移民的风险度最高,其中保护包括父母素质和与学校关系,但仅对旧移民与主流群体有影响,因此新移民是不良行为的高风险群体。Dominguez和isidro(2008)也发现移民时间越短,移民与各种群体中的集中程度越低。

3 情境因素的扩展

3.1 公共和私人区域

在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生活区域中,移民会对文化适应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甚至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arends等(2003)通过多文化意识形态适应的量表(Berry,1995)对主流与移民群体进行比较发现,主流平均态度是中强度的多文化型,移民平均态度更积极。主流期望移民在所有区域中选择同化模式。而移民在公共和私人区域的选择是有差别的,在公共区域选择整合型,在私人区域为分离型,因而在公共区域中,双方都认为移民应适应主流文化,在私人区域中却没有一致的态度,此外,arends等(2007)以混合性方法考察移民文化适应态度,发现在私人区域,传统文化更受尊重,但在公共区域,传统和主流文化都受到尊重,Birman,tricke~和Vinokurov(2002)发现青少年移民更易在主流社会中为整合型,在源文化情境中为民族型,这种在不同领域采取的不同适应模式,也受到心理适应程度、同辈关系、语言和家庭因素等的影响。

3.2 工作情境

工作机遇不但是个体做出移民选择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到移民的整个文化适应过程的重要范畴,移民工作者的文化适应倾向会为清晰的群际关系清除障碍,也被叫做多元化价值(LuUters,VandeVUver,&Sabine,2006),并在Berry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移民工作者的文化适应模型,包括文化保持和团队身份采用两个维度,前者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后者表示工作团队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从而形成4种模式,包括边缘型(低文化保持与团队身份)、文化型(高文化保持与低团队身份)、团队型(低文化保持与高团队身份)和双重型(高文化保持与团队身份)。双重型是由不同文化水平的包容性造成,对个体产生积极结果和高幸福感,对多民族社会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移民在工作区域的重要任务是接受新文化,并愿意接受团队认同方式。在强的文化保持与团队认同结合时,文化型对文化适应的自评有积极影响,而单独存在文化型倾向会产生紧张和负面的工作产出,如价值观冲突和沟通问题。文化适应模式选择对工作情境中移民雇员的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适应压力范式,发现整合型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边缘型与满意度负相关,文化适应模式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程度,对移民比主流群体雇员的影响更大(peeters&maria,2009)。

3.3 语言情境

语言能力是移民进行文化适应的前提,在移民语言与沟通方面,Sik(2007)认为,语言文化适应结构包括双语言能力、代码转换和被文化适应影响的沟通方式,移民在语言使用和沟通中更被动,但主动性沟通更利于解决语言不匹配问题群体经验差异程度与沟通困难正相关,同时,积极的文化适应形式作为沟通的“中间人”,有双语能力的家庭成员更能充当此角色。而语言与教育背景是否会影响文化适应上,Fons,V1ivc和phalet(2004)提出文化适应模式的“修ie",并根据群体的不同语言和教育程度,建立规范化和多元化的评分方法,除积分制外,还有变异或极限分析,同时在评估程序中,排除有民族特色的定性和暗示性语言,使用其民族文化熟悉的概念和议题,提高相关效度。

3.4 家庭情境

在家庭复杂程度对文化适应的影响方面,Rodriguez,mira和myers(2007)考察家庭主义结构,包括家庭重要性、家庭支持和关于文化适应的家庭冲突,根据不相交的两极模型,发现家庭重要性和两种文化倾向认同呈正相关,家庭支持和传统文化认同呈正相关,文化适应水平和家庭冲突没有联系,心理满意度与传统文化认同和家庭支持呈正相关,心理痛苦和高的家庭冲突,低的家庭支持相关,更高的民族认同与家庭成员和满意度有关。asvat(2008)对穆斯林青年文化适应的个人模式与个人。家庭模式对抑郁症的影响,通过主流文化适应指标体系(hostculturaladaptationindexes,HCai;Ryder,2000)和抑郁症量表(DSS;Zimmerman,1999)分析,发现高的传统文化认同会有更少的终身性抑郁症。

4 一些相关因素

4.1 人格与移民文化适应

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互动中的个体胜任力等人格因素方面。一般认为,文化移情、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灵活性等人格特征,在模式选择中更倾向成为团队型和文化保持型,而双文化型在以上的人格特征中得分更高。Roesch,wee和Vaughn(2006)研究大五人格及其交互作用对文化适应模式的影响,发现神经质分别与情绪和回避适应型正相关,外向、责任感和开放性与问题和情绪适应型正相关,幽默感和愉悦感与积极适应型正相关,神经质和开放性与回避适应型正相关,责任感和情感发泄与文化适应程度负相关。相关研究发现主流文化倾向,更低神经质和更高一致性、外向性和责任感,Chan和owens(2006)发现积极完美主义和群际关系积极导致高自我满意度,消极群际关系和高程度的完美主义

导致自我满意度低,传统文化的高归属感和其他文化的尊重感,导致人际信任度高,而积极完美主义、高民族认同和尊重主流有利于移民人格发展。

4.2 学术成就与移民文化适应

学术成就主要体现为移民对教育文化的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亚裔移民被普遍认为具有更高的学术成就,Silka(2008)研究了不同亚裔的学术成就差异,发现华裔学术成就更高,其学术成就的预测因素包括文化适应程度、民族性和代际关系,文化适应程度可预测菲律宾裔的学术成就,而代际的价值观传承程度能预测华裔的学术成就。erie(2002)发现美国的墨西哥移民的学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适应和社会支持,而整合度高和主流文化倾向的双文化型,文化适应度更高,女性倾向于有更高的学术成就和社会支持,而男性的文化适应度更高,Birnaan,trickett和Buchanan(2005)认为移民的学校适应力包括平均学业成绩、违规行为发生率和学校归属感,也发现文化适应模式影响学校适应力,高主流倾向有更好的学校适应力,相似研究发现平均学业成绩分别与收入和文化适应呈正相关,信仰、民族性、移民时年龄、自尊和学业过程都受到文化适应影响,也有根据Berry二维模型考察移民儿童的认知能力,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一代移民有更强的认知能力,整合型的移民儿童对文化适应的认知能力更好。Zadeh,Geva和Rogers(2008)比较伊朗源文化群体和希腊的伊朗裔移民的学术成就归因,发现在对学术成就和学校表现的归因上,源文化群体倾向于归因于学习结果和努力程度,移民群体则归因于学习过程和家庭表现,motti(2008)考察能力和文化适应的风险和经济因素,等级回归发现,前苏移民的经济劣势与等级制学术成就相关,阿巴移民身份导致更低的同辈认同和学术成就。

4.3 移民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标同样是反映文化适应对移民身心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文化适应水平和压力对移民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Hwang和了ing(2008)运用等级回归分析发现,对主流文化的低认同感与更高心理痛苦感和,临床抑郁症相关,但压力效应不显著,对传统文化的保持或放弃倾向与心理健康没有关系,oppedal,Roysamb和Heyerdahl(2005)在对文化适应风险和保护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风险因素为歧视和民族认同危机。而保护因素为家庭价值观,主流和传统文化能力,族际在精神问题和文化适应呈显著差异。而具体的某种精神疾病对民族、风险与保护因素的影响有差异。而移民第一代女孩和第二代男孩更容易患精神疾病,myers等(2009)对移民青少年的文化适应与药物滥用的关系调查发现,同辈的社会影响是文化适应和长期药物滥用的中介因素,尤其在酗酒方面,而其短期性的药物滥用则受到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综合因素与文化适应程度的影响。Chimata,Jason,taylor和torres(2006)也发现,民族差异、歧视与文化适应交互中,影响慢性疲劳的体验程度。相似研究发现,文化适应程度与压力和抑郁呈负相关,压力并非为认同和文化适应的中介变量,但压力与抑郁症呈正相关,与传统文化的背离度和抑郁呈正相关。motti,Vassilis和Jelena(2008)以多元测量研究文化适应、幸福感和学校调整的关系,发现前苏移民比阿巴移民在民族文化倾向的程度更高,而对主流文化倾向程度更低,移民的学校调整困难有相似性,主流倾向程度是学校调整的预测变量,民族倾向程度与幸福感相关。而在信仰、经济和文化适应与幸福感的关系上。

5 总结与展望

从Redfield在1936年提出文化适应的经典定义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余伟和郑刚(2005)也对文化适应理论的横断研究过程和相关研究范式进行了归纳和展望。随着近年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移民现象的普及,也对移民所面对的文化适应过程及身心调整的交互影响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了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从影响因素研究,到以文化适应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向着更大的范畴(如认知趋合、结果逆向)发展;从整合研究,上升到兼顾代际和群际差异、情境变量和中介变量等的水平,并尝试提出一些功能机制模型;研究过程从概念、模型与维度的笼统之争,发展到层次水平的实证研究并随着结构效度的提高,临床研究成果的不断累积,文化适应与人格、心理健康等关系研究也不断发展,其内涵会随现象的发展而不断演化,也会提供未来的研究思路。

首先,理论模型从态度倾向的横断面研究转化为过程的纵向性研究,早期以态度的对比性或强度建立模型,但随着过程研究的开展,在更广泛、立体的理论空间中,文化适应被细化到涵盖认知选择、个体特征、认知目标等范畴中进行解构研究。但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关系本身十分复杂,影响结果的过程变量很多,且各种过程变量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任何交互作用或独立作用对结果都可能有影响和制约作用,若单独考虑某过程变量会对校标效度产生影响,但考虑诸多变量则使验证过程变得非常繁杂,并对结果的普遍适用性产生影响,因此,如何运用理论和技术对过程研究本身的复杂性进行处理,克服这以一缺点,是今后深入进行模型研究的重点。

其次,实证研究一直都是文化适应的研究基础,强调移民的代际和群际差异化,可以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和比较性;而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也使研究增加了现实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使质化和量化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但测量工具的规范化方面,由于移民的异质性导致量表在项目设置上的差异。导致量表本身的普及性和跨文化性受到很大的挑战,也使得很多平行研究无法进行对比和整合,因此如何取得数量和质量、多元和整合两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是量表项目设计、调查测试和结果研究等提高聚敛效度的前提。

再次,情境因素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已开始被重视,不但对文化适应模式的使用度和强度产生影响,也与文化适应的预测和结果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线性关系。但由于方法论的局限和移民的异质性等问题,导致情境因素的界定、检验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对情境因素的调节和中介作用进行鉴别性研究,并深入考察情境中的诸多文化特质水平和交互层次,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情境因素对文化适应的预测效度。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9

1、积极培养青年教学和科研骨干

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是教学团队的有力补充,他们讲师教学团队未来的骨干力量,学校应该鼓励他们继续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和科研素养水平。加大力度引进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到校任教,实现年轻教师博士化。同时引进专业骨干教师,补充学校团队的组合,是学校专业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学校与其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有计划地派年轻教师到这些院校物流专业进行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努力。也可以与国外相关院校合作,派英语比较好的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做访问,更好地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依托于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有计划的安排敬岗爱业的老师到企业参与实践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学团队中,对各位老师进行课程分工,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针对每位老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对每一位老师进行科研定位,为省市物流企业发展作贡献。

2、充分发挥合作院校和企业单位

兼职教授的作用学校采取攀高战略,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师的配备,聘请知名学校的知名学者或企业家做名誉教授,充分发挥和做学校或企业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的作用,加大本学校教师与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的沟通和联系,使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校外资源补充本校资源的不足,同时提高了本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3、加强教风建设,创建一支敬业

的教师团队建立一支有强烈责任心和良好师德的物流管理教师团队,发扬精诚合作、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传授知识。最终建立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积极向上、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团队。

二、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组建出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创新科研团队

1、加强对资源的重新整合

构建集约型的科研创作平台要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打破常规,冲破院系间的围墙,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以求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学科间的交流、融合、共同发展。集约型的科研创作平台具有开放性、经济性、共享性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它在空间上和结构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能够为不同类型、不同机构的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相应的平台。这里所说的平台不仅仅是科研、教学的场所、设备、工具和手段,更重要是这它是各科的科研人才聚集在一起交流信息的中心。我们建立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锁研究中心,并以其为依托,使得物流管理专业在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之中健康快速的发展。

2、以集约型的科研创作平台为依托

以集约型的科研创作平台为依托,加快组建精干学术队伍的步伐。尽快建立起一支具有敢于开拓创新、勇于追求真理,乐于精诚合作的科研团队,在进行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各位老师不同的专业优势,为每位本专业的教师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帮助他们在最快的时间里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成果,并定期组织优秀的教室进行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可以选出其中的优秀代表参加国内外举办的著名的学术交流活动,在与国内外优秀科研成果的碰撞与交流中,最终创建起一套完整的学术研讨、资源共享的科研系统,鼓励和支持大家利用这套系统努力学习,并为老师们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年度科研成果评定标准。

3、精炼科研方向,大力扶持优势

科研项目的发展科研的沉淀需要强大的科学研究特色作为有力的支撑,这也就要求尽早的、科学的、精准的选定具有一定特的的专业研究方向,以求用最快的速度形成强大的群体科研效应。那么,应该怎样选择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呢?第一,要用发展的眼光争取的判断和分析未来很长时间内该学科发展的趋势,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处于社会发展前沿的或者是关系到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重大的科研方向,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科研方向的远瞻性;第二,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分析比较自己比较明显的专业优势,然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科研方向选择中的“可行性”;第三,在选择特色的科研方向的时候,要勇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真正实现各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出新的知识增长点,也能够体现出科学研究工作中所一直备受推崇的创新和突破的精神。除此之外,要清楚地知道科研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的这一目的,为全省以及其他区域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服务,尤其是要以本省的支柱产业的物流发展为中心,开展深入而全面的科学研究,选择医院行业的物流、农副产品的物流等为突破口,展开全面的研究工作,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物流专业的特色研究。同时,还要注重将高校内外的相关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加速物流专业的科学研究速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出比较成熟的、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为将物流专业的科研成果形成系统的科研体系打下基础,并进一步为物流专业下属的各个层次的学科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使学校的物流专业学科形成优势,进而提高学校的物流专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三、结语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南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pCDa结合参与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2018jy130);2018年度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网络pBL教学构建基础医学研究生转化医学理念”(2018JG24)

[作者简介]刘持(1984—),女,河南南陽人,博士,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肺内微环境稳态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秦晓群(1959—),男,湖南长沙人,博士,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哮喘、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220-02[收稿日期]2020-03-20

自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全面进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阶段[1]。教育部针对“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明确提出要切实贯彻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计划,加强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与传统的临床医学学科不同,基础医学主要是应用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个体的正常功能以及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新时期“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培育医学人才的基础,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促进现代和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3]。对于基础医学专业来讲,培养世界一流的基础医学人才,不仅仅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还需要特别加强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但是,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现阶段普遍存在着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脱节、研究资源浪费和研究效率低下、基础医学科学问题滞后于临床需求、基础研究科研成果很难向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转化等问题。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基础医学教育的关键核心环节。

二、创新型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型人才是指专业基础牢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沟通合作精神、能够创新发现问题且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4]。但是,在创新型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创新型基础医学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首先学校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阶段。大多高校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了解不够清楚,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法老化,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知识结构配置、科学研究能力与社会需求无法匹配[5]。另外,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培养方式和管理理念,课程设置中忽略了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课程机构不合理,知识性理论课程较多而实践环节占比不高的现象,导致学生创新意识薄弱。除此之外,现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参与度比较薄弱,对于前沿性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不够重视,导致学术思维过于僵化,视野不开阔[6,7]。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双一流”建设是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双一流”战略背景下的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建设既面临着机遇,又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8]。在“双一流”建设背景的驱动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运行和改善有效的培养体制,这包括课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和建立新平台等多个方面。

(一)修订完善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案

一个完善且可行性强的、具有长远规划的培养方案在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在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基础医学院校应结合学院自身的发展需求,以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原则,结合“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和基础医学的自身专业特点,切实制定并完善基础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培养创新型基础医学研究生还需要组建科研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积极引进富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加入队伍之中。导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站在创新的最前沿积极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文字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自主创新的意识。另外,学院应设置导师评价体系,引导研究生导师队伍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三)优化设置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

基础医学是一类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科研实践环节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动性得以激发。因此,应有效增加科研实践环节的占有比例,并逐步开展与接触临床医学应用相关的课程,寻找源头创新,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更好地联合互动,锻炼基础医学研究生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还需要综合运用各类教学资源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搭建新平台,这是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基础医学院所需要与优秀的科研医疗机构合作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特聘在本领域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教授、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使学生尽可能了解本领域前沿的相关工作。研究生会定期参加课题组组织的、与相邻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会,汇报自己近期的科研工作,谈论研究生的课题开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气氛,达到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目的。除此之外,主动输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出国学习,发现国外基础医学发展的创新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