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5:16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1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公地悲剧;冥王星现象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3-0058-06

在科学家不断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评估和研究中,人们越来越感到该问题的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其影响也深入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诸多研究证明,近几十年来气温升高主要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为此,国际社会早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就开始了在控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努力,并希望通过国际协议的方式来约束各国的排放行为。然而,从目前各国在减排方面的成果来看,都不能令人满意。唯一一部旨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京都议定书》,是经过了上千位科学家、上百个国家共同研究制定出来的,被认为具有灵活和先进的减排机制,但却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即便是对减排表态最积极的欧盟,其中的许多会员国在履行议定书的义务时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本文认为,造成这种低效的原因不仅仅是科技研究水平和政策手段上的局限所至,更为关键的是现有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出现了问题。认知的过程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并选择相应解决方案的根本前提,一旦在认知上出现了误差,必然会导致解决方案的低效性甚至无效。因此,要寻求更适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案,就必须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正确的认识。

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冥王星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地悲剧’”这一说法无论是在学术界的论著中、各国政府的报告中还是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早已成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前提。人们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公地悲剧”[1~3],并且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免费搭车”现象[4]。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形成了诸多致力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机制,其中就包括第一份国际范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许多学者及环境组织在探讨缓解气候变化的机制时指出:只有当全球所有国家参与到国际合作中来,才能避免“免费搭车”现象和环境的恶化,否则悲剧的后果必将由所有国家共同承担[5~7]。许多国家的政府报告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例如从较早的美国政府的官方报告[8]到最近的英国政府所做的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分析报告[9]都将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公地悲剧”。而相关的新闻媒体报道也与学者和政府的言论形成了巨大默契,在大多数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很难找到对此持否定或怀疑态度的。

但就笔者接触到的文献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地悲剧’”这一“事实”自从哈丁提出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属于“公地悲剧”后几乎是直接被沿用下来,很少有人进一步论证它的合理性,致使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今日。哈丁原文是:“……公地悲剧又表现为污染问题。……生活污水,或化学的、放射性的和高温的废水被排入水体;有毒有害的和危险的烟气被排入空气;……”[10],并没有直接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地悲剧”,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升,人们将其作为一种国际环境问题并纳入到了一般环境污染问题之中,自然成了“公地悲剧”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冥王星现象”。

有关人们对冥王星的认知问题,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并错误地估计了其质量,认为它是比地球还大的大行星。他的结论被国际天文学界普遍接受,冥王星成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而且这一认识也被当作科学事实编入了各国的百科全书、教科书、字典词典等各种出版物中,在全世界得以普及。虽然也有过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但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2006年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才最终将冥王星剔除出太阳系大行星之列。自此,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说法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后不复存在。所谓“冥王星现象”就是指起初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说法通过宣传报道,久而久之被广泛接受为事实,甚至是公理的现象。

“冥王星现象”的结果必然是扭曲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任何试图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必然是低效甚至是失效的。全球气候变化被公认为是“公地悲剧”正是一种“冥王星现象”。在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一直秉承着最初哈丁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看法来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并且在缺乏系统论证的情况下将该观点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期间虽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或否定的看法[11~13],但这样的观点相对而言极为少见,且本身由于缺乏系统性论证而难具说服力,被一个庞大的集体无意识的认知浪潮所淹没。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推动下,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公地悲剧”已经成为一个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默认的前提假定。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中存在的“冥王星现象”从对当前认识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逻辑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印证。表1用路径的方式将“公地的悲剧”与当前普遍接受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认识上进行了对比。该比较主要包括对问题性质的预先假定、问题影响的预期和解决方案三大方面。

哈丁以一个对所有人都开放的牧场为例指出了作为公用品的牧场最终会由于过度放牧而导致崩溃这一悲剧的必然性。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权衡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时候往往以前者最大化作为一种理性的追求。“每个人都被锁进一个强迫他无限制的增加自己畜群量的系统――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10],直到牧场最终的毁灭。也就是说,公地的自由使用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所有人参与进来。哈丁提出要么通过产权私有化的方式使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而确保公地悲剧不会发生;要么建立管理机制,由权力机构限制人们的行为。他认为这是两种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表1可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也被普遍认为是负面的,将会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当前主要通过签订国际协议的方式,呼吁所有国家参与到国际协议的履行中来以求解决这问题,《京都议定书》就是在这一认识中形成的。通过比对可见,目前在逻辑结构上,全球气候变化与“公地的悲剧”在认识上具有一致性。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地悲剧’”这个没有经过系统论证就被认可的观点尚待考证。只有展开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新认识才能从本质上寻找到解决的途径。

2全球气候变化与“公地悲剧”之比较分析

如何将全球气候变化区别于“公地悲剧”对于深入探求前者的本质至关重要。表2是在表1的结构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在三方面特征的比较。

2.1基本假定的差异

基本假定决定了人们到底要研究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在这方面,“公地悲剧”和全球气候变化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特征。

首先,“公地悲剧”属于风险性问题,而全球气候变化属于不确定性问题。从定义上看,风险性问题是可以列举出某种决策可能带来的所有结果以及计算出这些结果出现概率的。牧地的承载力是有限且可以预测的,牧民在做决策时(是否应该在牧地上再增加一头牲畜)对公地自由使用权所带来的结果和出现概率都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只要公地继续自由使用下去,必然带来悲剧。但是出于自利的选择,他们仍然超载放牧,令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风险平摊给所有的牧民。而不确定性问题是无法计算出各种结果出现概率的[14],甚至无法掌握一个决策可能带来的所有后果。这主要是因为不确定性问题不具有对问题的完整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就是难以预测未来影响及各种影响出现概率的不确定性问题。虽然人们相信在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中的气候子系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但这个承载力的极限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当前全球气候状况离这个极限还有多远仍然是不确定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气候变化还具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正如进化论中所述的人类的存在在于他对自然的最大的适应性。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经常会把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混为一谈。其实,风险性问题主要由问题的本质所造成,不确定性问题则是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够完善所造成,引发两种问题的原因不同,两种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不同。

其次,哈丁提出“公地悲剧”时考虑造成悲剧的因素是非常单一的,他排除了战争、灾难、疾病等各种因素在外,假定社会稳定,造成悲剧的因素只有畜牧量对资源的宿求。在人口问题中则体现为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宿求。但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不只是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是更多更为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人们对气候系统有限的认识水平上所发现的全球暗化(GlobalDimming)、阳光的日益猛烈等现象以及地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共同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其中,全球暗化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现象,即被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光照量在逐渐减少。目前的研究认为,全球变暗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元凶是人类工业生产、地面运输等活动中排放的各种悬浮微粒以及飞机高空飞行留下的凝结尾流。诸多专家学者发现,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在欧洲随着空气污染的治理降低了悬浮颗粒的含量,暗化的趋势有所好转。然而暗化的趋缓却造成了温度的上升,温室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15~16]。由于暗化与暖化的双重矛盾,人们担心侧重解决全球暗化问题将加速全球变暖,若侧重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则有可能加重暗化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解决两者的关系尤为重要。总起来说,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应该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主导因素未明确,各因素也无法进行影响大小的先后排序。总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也是人们当前有限的知识范围内所无法看透彻的,在未来,气候将如何变化也将取决于这些因素组合而成的结果。

另外,“公地悲剧”另一个重要假定是所面临的局面没有技术解决方案。技术解决方案(technicalSolution)一般是指通过自然科学的途径,即科学技术的手段提出的方案。也就是说,面临“公地悲剧”问题,也许解决的科学技术已经存在,但却不存在有效的技术解决敏感。这个假定对于人口问题来说也许是合理的,因为无论出现任何技术,人们的理性选择是不采用这些技术进行自我消亡。生育是人类自我延续的一种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虽然当前已经有非常成熟的避孕技术,但这些技术无法阻挡人类的迅速繁衍和人口数量的激增。那么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来说,是否有技术解决的方案呢?答案仍不确定,可绝对不是否定的。虽然技术与技术解决方案存在差异,但是技术解决方案必须依靠技术的发展。从当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人们正在从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加强清洁技术的研发三方面努力,并在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是这些技术的发展尚没有转化为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以人们主要采用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的手段,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并非是不可能的,这主要取决于技术淘汰过程中的转换成本(SwitchingCost)的大小。作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一旦转换成本合适,人们就会选择更为清洁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因此,要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绝不能否定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2.2预期影响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与“公地悲剧”不仅在探讨问题的前提假定上不同,在造成的影响上也有很大区别。

这首先与它们所探讨的问题性质有关。哈丁认为在公地自由使用的社会里,风险是显著的,然而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争先恐后追求的结果最终是带给公地以及所有人的崩溃,即悲剧是注定要产生的。然后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这个不确定性问题来说,未来的局面是否一定是所有人的悲剧仍存在很大争议。perman等指出不确定性问题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可能列举出某种决策带来的所有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一种是既无法列举出某种决策带来的所有结果,也无法确定结果出现的概率,后者被称作绝对不确定性问题(RadicalUncertainty)。由于人们对复杂的气候系统及其影响的认识极为有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仍处于绝对不确定性问题之列,这就决定了它的悲剧不定。直至现在,在全球平均温度趋于上升的同时,许多区域的温度却在下降,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在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全球气候变化与“公地悲剧”也存在很大差异。后者认为公地的自由使用权短期会给个人带来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对于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都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而全球气候变化,或者说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短期对个人有利,长期对个人和部分公众也不一定有害。谈到这一点,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2.2.1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三种论调

直至今天学术界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仍存有争议,并且基本上可以被划分为三大派别:全球气候变化有害论、有益论和不定论。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为主的诸多科学机构和学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研究和评估,虽不否认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益处,但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综合效应是负面的,是关乎全球命运的。他们通常被看作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害论者。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不多赘言,因为对它的研究占据了该领域研究的很大部分并且极为系统,同时也占据了国际道德高地,被全世界所了解并广为接受。但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诸多灾难性的影响都是通过情景模拟等方法对未来的预测,其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全球气候变化的有益论者也不否认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但一方面他们对主流观点所提出的各种影响的程度表示质疑,另一方面他们对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各种影响是否有害表示质疑,并且有不少学者和机构指出气候变化对地球是有益的。例如温度的上升有利于渔业的发展、某些物种的繁衍、使得处于寒冷的无法开垦的土地得以耕种、北方的冬天得以缩短等[12,17]。不确定论者则处于前两者之间,承认人为因素造成了全球Co2浓度的迅速提升,但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利弊还难以断言,气候变化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没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加以控制;同时,有的不确定论者认为人们所谓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威胁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既然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仍不确定,更多的应该考虑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途径尝试着如何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还有人认为,人为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并非是导致那些恶劣影响的本质问题[18],例如“国际政策网络”的报告指出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才是本源,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解决贫困问题上[19]。

2.2.2气候变化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不仅从总体上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难以定论,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个人,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短期和长远利益也是不同的。从当前世界的利益格局来看,可以将各国基本上分为6大利益群体。①欧洲大部分国家。这些欧洲国家的清洁技术是相对完善、先进的,推动一个限定温室气体减排期限和目标的强有力的国际协议是符合他们短期和长期的经济、政治利益的。②以美国为主的少部分发达国家。这部分国家不仅工业发达,且主要依靠化石燃料能源,按照《京都议定书》在定期内的定量减排温室气体的做法对他们来说不仅会造成短期经济的损失,也不符合他们长期利益,因此在缺乏对全球气候系统及影响的认知的基础上,他们拒绝履行国际协议中的减排任务。③以俄罗斯为主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些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和经济转型使得工业发展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迅速降低,在《京都议定书》中不承担或较少承担减排任务。因此,参与国际协议并非是出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而是通过出卖交易许可证给其他国家赢得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更何况全球气候变化对他们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甚至温度的升高都会给他们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更适宜生存的气候等。④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海拔较低,又多数孤立于大陆,因此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应对能力最脆弱。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将直接威胁到这些岛国的存在。因此全球共同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符合他们短期和长期的国家利益。⑤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工业发展较晚,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对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应负主要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应以发展为主,在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的过程中不应承担早期的减排责任。⑥石油国家的利益联盟。以中东为主的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石油产业。推动清洁能源和技术的使用将造成他们石油产品出口利润的大幅降低,不符合他们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因此这些国家也缺少加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协议的动力。由这6大利益群体构成的博弈平台使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为复杂。

总之,与“公地悲剧”不同,全球气候变化的未来不仅难以预测,而且还存在一系列难以用“公地悲剧”解释的现象: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个体并非无差别受损;排污的人不一定受害,减排的人不一定受益;某些利益群体受害的同时,另外一些利益群体则从中受益;某些利益群体受害程度严重时,另外一些利益群体受害程度较轻。

2.3解决方案的差异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公地悲剧”问题的性质及其影响上的巨大差异,使之成为了两种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两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必然相去甚远。

首先,解决“公地悲剧”问题是以地区或国家权力机构为核心的,这些权力机构都具有强制某种政策实施的权力或者保障私有产权的能力,而且由于悲剧的注定和对本国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权力机构也有意愿主动加强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问题,是难以通过个别国家的努力而解决的,因为所带来的影响不均衡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有些国家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但却使得其他国家受到威胁,有的国家花大力气减排使得其他国家得以“免费搭车”。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须通过高于国家的权力机构来管理控制才能得以解决。然而在当今以国家的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为根本原则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根本不存在高于国家的权力机构,即便联合国也不具有强制各国执行国际协议的权力,这势必造成在各国利益没有得到充分协调的情况下国际协议的软弱性和履行的困难性。例如《京都议定书》中就表示任何国家都可以根据本国的利益选择履行或退出国际协议。一个不具备约束力的协议是无法起到预期效果的。

其次,避免“公地悲剧”发生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明晰产权使“公地”私有化,但是人们无法对全球气候明晰产权。因为,气候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都具有其独特性,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每年所面临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这是气候区别于一块牧地这种公用品的重要特征。那么面对不同的气候,温室气体在不同地区的排放可能给本地和其他地区带来相同的、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影响,也就是说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迁移性。同时,人们一方面对地球吸收人为温室气体的能力的认识有限,一方面无法将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力准确清晰地分配给每个国家、每个单位和个人。这从《京都议定书》谈判过程中各国对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总量的争论中可略见一斑。

另外,哈丁在探讨“公地悲剧”时对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即依靠唤醒人们的良知和责任来避免悲剧的产生表示质疑。他以人口问题为例,指出一方面由于人们不会选择自我消亡,所以良知的呼吁不可能对所有人起作用,另一方面长期呼吁良知只会让一部分响应呼吁的人们降低生育率,而另一部分生孩子较多的人所生育的后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最终“自然界将会采取她的报复行为,节育的种族将灭绝,取而代之的是生育的种族”[10]。所以对于“公地悲剧”这一问题,是不可能通过良知与道德的呼吁宣传与教育解决的。然而,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来说,良知道德的呼吁却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降低温室气体减排量不会对人的生存与延续产生质的威胁,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倡导环境保护的呼声的确起到了也会继续起着积极作用。另外,采用清洁技术进行减排的人们也决不会因减排而出现“自我消亡”的事件,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单位和个人也决不会因不减排就生存得更好、更长久。还有,人们都具有怜悯心,在有利己主义倾向的同时也具备利他主义倾向,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来呼吁人们的利他主义倾向,从而使得良心展现出积极应对问题的一面是可以肯定的。更何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的绿色运动掀起的环境保护浪潮也足以证明呼吁良知在全球范围的积极作用。

3结论

综上,全球气候变化并非由单一的人为原因所造成,它是典型的不确定性问题。相比“公地悲剧”,该问题更为复杂。目前人们仍无法掌握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响及其出现的机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清洁技术与能源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则给未来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全球气候变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的预期影响并非悲剧注定,而是更为复杂多样,不同的国家或个体不可能做到风险均担,引起危害的国家或个体不一定受害,受害的不一定是引起危害的。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种国际性的环境问题,既难以依靠高于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加以解决,又无法准确地对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加以明晰,但同时不能忽略呼吁良知和责任的力量。这就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一个从基本假定、预期影响到解决方案完全不同于“公地悲剧”的问题。人们必须基于对该问题的全新的系统的认知才能真正找到有别于《京都议定书》的更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onaldK.SustainabilityandtheCommons[J].Science,2003,302(5652):1861.

[2]Roberttw.ClimateChange:thepoliticalSituation[J].Science,2003,302(5652):1925~1926.

[3]齐晔.气候变化、公用地悲剧与中国的对策[a].见:巫永平编.公共管理评论(第二卷)[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49~157.[QiYe.ClimateChange,tragedyoftheCommonsandthepolicyofChina[a].in:wuYongping.China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SecondVol.)[C].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4,149~157.]

[4]markJL.SecurityandClimateChange: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theLimitsofRealism(RoutledgeResearchinenvironmentalpolitics)[m].London:Routledge,2005.73.

[5]Cédricp,Jonathanp,etal.BeyondKyoto:energyDynamicsandClimateStabilisation[R].paris:oeCD/iea,2002.1.

[6]Ruchia.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Justice:anorthSouthDimension[m].Hampshire:ashgatepublishingLimited,2004.57.

[7]ChristophBandmichaelF.theKyotoprotocol:SuccessorFailure?[a].in:D.Helm.ClimateChangepolicy[C].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258.

[8]UnitedStatesCongressHouseCommitteeoninteriorandinsularaffairsSubcommitteeonwaterandpowerResources.implicationsofGlobalwarmingfornaturalResources:oversightHearingsBeforetheSubcommitteeonwaterandpowerResourcesoftheCommitteeoninteriorandinsularaffairs[R].washingtonD.C.:U.S.G.p.o.,1989.561.

[9]HouseofLordsBritai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2ndReportofSession2005-2006,Volumeii:evidence[R].London:tSoShop,2005.128.

[10]加勒特•哈丁.公地的悲剧[a].见: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主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4,152,158.[GarrettHardin.tragedyoftheCommons[a].in:HermaneD,Kennethnt.Valuingtheearth:economics,ecologyandethics[C].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01.154,152,158.]

[11]wolframK.economicsofClimateChange:theContributionofForestryprojects[m].netherlands: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0.19.

[12]ianHR.ClassicaltheoriesofinternationalRelations[a].in:LuterbacherU.andSprinzD.F.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GlobalClimateChange[C].Boston:mitpress,2001.56.

[13]CarloCandmarzioG.theFutureevolutionoftheKyotoprotocol:Costs,BenefitsandincentivestoRatificationandnewinternationalRegimes[a].in:CarraroCandegenhoferC.Firms,Governments,andClimatepolicy:incentivebasedpoliciesforLongtermClimateChange.Chetenham:edwardelgarpublishing,2003.276.

[14]Rogerp,Yuem,etal.naturalResourceandenvironmentaleconomics[m].3rded.Harlow:pearsoneducationLimited,2003.299.

[15]wildm.,HansG.,etal.FromDimmingtoBrightening:DecadalChangesinSolarRadiationatearth'sSurface[J].Science,2005,308(5723):847~850.

[16]pinkerR.t.,ZhangB.,etal.DoSatellitesDetecttrendsinSurfaceSolarRadiation?[J].Science,2005,308(5723):850~854.

[17]wrightLJ,HoblynRa,etal.athreatenedSpeciesBenefitsfromClimateChange?[eB/oL].2002.省略/articles/meetings/judging/woodlarkposter.pdf.

[18]BjrnL.Globalwarmingarewedoingtherightthing?[eB/oL].2001.image.guardian.co.uk/sysfiles/Guardian/documents/2001/08/14/warming.pdf.

[19]ipn.ClimateChang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blueprintfrom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network[R].London:internationalpolicynetwork,2004.3.

CognitionResearchonGlobalClimateChange

wanGJingminweiDong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Jinanshandong250014,China)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2

不同的国家各怀不同的利益诉求,即便是在被称为“人类为拯救地球达成共识的最后一次机会”――德班大会上,也难以避免上演各个谈判集团之间的拉锯战。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各缔约方在会议上的唇舌激辩、互不让步,再次显示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上升为国际政治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存在地域间的区别,无论哪一国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其排放造成的危害均由地球上全体人共同承担。所以,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有限排放,就要求全球各国来共同努力严格执行一套完备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

值得欣慰的是,德班气候大会各国代表经过数十小时最后“加时冲刺”,到12月11日清晨,4份决议艰难降生。它们分别涉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长期合作行动计划、绿色气候基金和2020年后减排的安排。这标志着,德班气候大会几经转折后交出了一份积极的答卷,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新期待。

发达国家减缓方案层出不穷

早在德班会议召开前,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对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下减缓问题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方案,新的方案仍层出不穷。这些方案中多数是发达国家学者设计的,由于受到所代表国家立场的局限,这些方案都难以兼顾公平和可持续原则,即使是为发展中国家利益考虑的方案,也难以从根本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和根本利益。

英国全球公共资源研究所(GCi)提出的“紧缩趋同”方案,设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现实出发,逐步向人均排放目标趋同,从而在未来某个时点上实现全球人均一致。这种方案从公平角度看,默认了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趋同过程中的不公平。虽然符合发达国家占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容量完成工业化进程后向低碳经济回归的发展规律,但对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构成严重制约,客观上并不公平。

巴西案文是考虑历史责任方案的代表。因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有一定的寿命期,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间温室气体排放的累积效应造成的,因此,在考虑现实排放责任的同时,追溯历史责任,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巴西案文原只针对发达国家,后来发达国家学者将这一方案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但是,这种基于历史责任的减排义务分担方法,只考虑国家的排放总量,而不考虑人均排放;只强调污染者要为历史排放付费,而没有考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当前及未来发展需求,从公平角度看存在偏颇。

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学者提出的温室发展权(GDR)框架,认为只有富人才有责任和能力减排,通过设置发展阈值,保障低于发展阈值的穷人的发展需求。该方法采用超过发展阈值的人口的总能力(经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Dp)和总责任(累积历史排放)两个指标,对实现全球升温不超过2度目标所需要的全球减排量进行减排义务分配。但是,该方法只考虑各国排放的历史责任,不考虑未来排放需求。而且,发展阈值的假设,累积历史排放的计算,以及所需统计数据的来源等问题也存在争议。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学术界提出了哪些方案?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和中国社科院提出的碳预算方案。

国研中心“建立国家账户”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应对全球气候”成立课题组,并提出卓有建树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建立国家排放账户。

“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力图克服《京都议定书》的缺陷,同时又保留其优点。在该方案中,通过明确界定各国排放权来为各国建立起“国家排放账户”,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得以明确界定,所有国家均可以纳入全球减排协议。与此同时,这一方案对现有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机制则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兼容性。参与方案讨论的刘培林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提出的这一套方案首先体现了‘公平’,这样算下来以后,我们中国并没有占多少便宜,但是也不能吃亏,像发达国家以前排的多,以后就得少排,发展中国家反之。”

“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包括三个步骤:(t0代表过去――工业革命或其他时点,t1代表当前,t2代表未来某一时点刻――2050年)

第一步:根据目前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总的累计留存量以及人均相等的原则,界定t0-t1期间各国的排放权。各国排放权与实际排放之差,即为其排放账户余额。这样,我们可以为每个国家建立起“国家排放账户”,并将超排国家模糊不清的“历史责任”明确转化为其国家排放账户的赤字,欠排国家的排放账户余额则表现为排放盈余。每个国家排放账户上的余额,明确代表各国的“历史责任”或权利。

第二步:科学设定t1-t2期间未来全球排放总额度,并根据人均相等的原则分配各国排放权。每个国家在t1-t2期间新分配的排放额度,加上t0-t1期间的排放账户余额,即为该国到t2时点时的总排放额度。

第三步:建立包容开放、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实现机制,对各种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国际、国内方案持开放态度,鼓励其相互竞争,但这些方案的效果,均要最终反映到各国排放账户余额的变化上。这样,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机制就可以广泛包容在国研中心课题组方案之中(ietS、Ji、CDm、国际减排公共基金等)。

国研中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课题组认为:目前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讨论,大都假定减排与经济发展存在两难冲突,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替代传统高排放发展模式展现出巨大潜力,新技术之所以涌现,是因为市场为这种创新活动提供了赚取利润的机制。如果各国排放权能够得到明确界定和严格保护,并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交易机制,则减排就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这将为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长远来看,温室气体减排将会使人类社会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地发展。

社科院的碳预算方案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带领大团队提出碳预算方案,他们依据人文发展理论,从人的基本需求的有限性和地球系统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公理出发,强调国际气候制度应保障优先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低碳发展,遏制奢侈浪费,同时满足公平分担减排义务和保护全球气候的双重目标。

潘家华认为,从全球能普遍认同的公平理念出发,提出公平原则应该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公平的本意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这与人均排放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一致的。尽管当代国际社会是以国家政治实体为单元,通过政府间的国际气候谈判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是,伦理学上公平的本意,不是保障国家之间的“国际公平”,而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公平”。这是因为衣、食、住、行、用等个人消费都要消耗能源,社会的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公共消费也需要消耗能源。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还难以彻底改变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权显然是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关键是保障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当代人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有作为全球公共资源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温室气体排放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的消费需求,事实证明,控制人口的政策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选定基准年人口作为排放权分配的基础。我们认为,当代人是历史的传承,掌控未来人口。因此,以当代人口数量作为排放权分配的基础,符合公平要求。当然,排放权作为一种人权,人口迁移,排放权也相应迁移。

第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关键不是现实或未来的某个时点上流量(年排放)的公平,而是包括历史、现实和未来全过程的存量公平,可以从历史评估起始年(例如1900年)到未来评估截止年(例如2050年)总累积排放量来衡量。温室气体排放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而迅速增加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完成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和区域性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一旦完成,无需继续增加,只需对存量维护和更新。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进程较晚,历史上消耗排放权较少,积累的社会财富较少,因而当代人的发展水平也较低,基本需求尚未满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未来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排放需求较大。历史排放与未来需求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寻求从历史、现实到未来全过程的存量公平,相比只看未来剩余排放空间默认历史排放不公平的分担方法,更具合理性。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3

该修正案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福音,到2050年可以防止高达10130吨-2000吨可改变气候的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仅此―项,就足以完成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协定》所设立的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目标四分之一的任务。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目的是修复臭氧层,后者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免受紫外线的致命伤害提供了“保护伞”。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已取得了不起的成功,过去30年来共有近100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被逐步停止使用。

2016年9月的最新研究发现,较2000年臭氧耗竭最严重的时期,目前已经缩减了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臭氧空洞,这差不多是美国国土面积的一半,臭氧空洞正走在―条愈合的道路上。据最新预测,到2065年,臭氧层可能恢复如初,从而节约数万亿美元的全球医疗和农业等方面的开支。

虽然氢氟碳化物不消耗臭氧层,但很多都是效果非常强的温室气体,有些氢氟碳化物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还要高4000倍,而且对它们的使用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如果任其发展,到2050年,氢氟碳化物在二氧化碳排放中所占比例将增至20%,这将给减缓气候变化带来重大挑战。

氢氟碳化物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会变得更为至关重要,因此,主要靠淘汰氢氟碳化物来控制气候变化是合理的选择。而且,减少这些氢氟碳化物的使用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因为新的空调和制冷系统可以使能效显著提高。仅逐步采用能效更高的空调系统一项,就相当于停用2500座中等规模峰值电站(即仅在用电高峰期,如夏季投产的电站)所减少的排放。

在中国,改用气候友好型制冷剂和提高空调及制冷系统可以节约的排放能效相当于8座三峡水电大坝。在印度,完成改造的节能效果将两倍于印度政府目前实施的国家太阳能计划。

包括欧盟、美国、伯利兹、埃及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氢氟碳化物对未来气候的深远影响,正在采取单边措施以逐步淘汰氢氟碳化物的使用。2016年10月在基加利将签署一份强有力的氢氟碳化物协议,以推动上述工作的开展,并为希望采用新技术但囿于目前财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在私营部门,沃尔玛、雀巢和乐购等零售巨头也已加入全球消费品论坛,这是一项同意逐步淘汰氢氟碳化物的气候行动计划。联合国及绿色和平组织正在通过“制冷剂,还是自然的好!”倡议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和联合利华合作,努力推进这项工作。

基加利会议无疑将签署一份强有力的氢氟碳化物修正案。全球变暖已经对世界各国某些最弱势群体产生了毁灭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继续产生。最终,所有国家必须按照2015年《巴黎协议》的规定,通过国家行动计划和减排计划找到控制氢氟碳化物及一般气候变化的有效方式。《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姊妹协议设定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4

内容提要: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走上法制化轨道。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分析了近期主要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动向,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突出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是立法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应获得公众广泛支持等。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和量化减排目标。为履行国际义务,主要发达国家陆续通过立法和行政命令确认本国的排放控制目标,实施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等为主要途径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并辅之以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等市场机制,以期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前后,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国际谈判策略和国内发展的需求,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动向。分析研究这些动向的内容、背景及其战略意图,对我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艰难前行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这是气候变化立法首次在美国国会全院大会获得通过。www.133229.com但随后,与之匹配的参议院立法进程进展缓慢:2009年11月,参议员克里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就业与美国能源法案》提交全院大会讨论未果,2010年5月,克里与参议员李伯曼联合提出了《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讨论草案)》作为新的立法版本,使得本届国会的气候变化立法进程又前进了一步。

1.1《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简介

法案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美国的能源安全与独立,促进国内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就业。内容包括七大部分:(1)促进国内清洁能源发展;(2)减少温室气体污染;(3)消费者保护条款;(4)保护和增加就业;(5)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6)防止气候变化侵害,即适应气候变化项目;(7)预算条款。

国内能源发展突出核能、海上油气开发、煤清洁利用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法案要求政府支持核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核电项目担保贷款、投资赋税优惠,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对海上油气开发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沿海各州否决在本州海岸线120km以内开发油气资源的权力;对燃煤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做出规定,要求政府每年提供不少于20亿美元支持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运营;支持开展农村节能项目和州立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项目;加强与发展电动汽车相适应的基础设施,要求各州和大都会区提出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计划;建立清洁能源技术基金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以确保美国在先进能源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法案要求自2013年起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主要管制年排放温室气体大于等于2.5万t二氧化碳当量的实体。要求受管制的排放实体,年排放量不得超过其拥有的排放许可量和各种合规减排项目产生的碳信用量。美国国内的排放许可、碳信用以及法案规定的部分外国排放许可和碳信用可在美国市场进行交易。电力部门将于2013年起受管制,而制造业将从2016年起。交通部门实施类似于“排放税”的制度。

作为与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相匹配的参议院版本,本法案对排放许可的分配进行了调整,突出了对纳税人能源消费权益的保护,对维护碳市场稳定进行了更多规定,并提出更加严格的“碳关税”条款。

1.2立法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对《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的支持,但参议员在气候变化立法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十分明显。法案在2010年年底时如果尚未经参议院通过,并经两院协商一致,则将因本届国会任期届满而被废除。但在为时不多的本届国会任期中,《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如果要得到参议院立法表决通过,必须通过终结辩论程序,方能提前提交大会进行立法表决。就目前参议院席位看,力推气候变化立法的民主党难以获得通过终结辩论所需的60票支持。同时由于国内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减弱和怀疑上升,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迟缓,加之2010年年底有32位参议员面临换届,因此,预计参议院在换届选举前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态度将趋于保守。而民调普遍显示,共和党将在本次换届选举中胜过民主党,因此,一旦本届参议院未能通过《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以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将很难进行气候变化立法。

2日本提出原则性的立法方案

2010年3月12日,日本内阁提出《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伴随日本政坛变动,其立法前景也出现变数。

2.1法案对日本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原则性规定

《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立法目的是在减排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效应对地球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通过尽可能降低能源供给对化石燃料的依存程度、率先促进能源供求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就业、能源供给和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当前及未来国民健康生活。

法案要求全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下降25%,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公平减排协议的基础上;2050年比1990年下降80%,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2050年减排50%的协议基础上。

法案责成环境大臣在征求民意的基础止确定行动计划,并由内阁会议决定。其中,要求实施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税制“绿色化”改革、可再生能源电力定价,全额调配制度,促进核电发展,提高能效,促进教育、研发等。

2.2法案的立足点

与美国法案类似,日本法案也将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的质量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础。由于日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美国的48%,欧盟27国的60%,已经属于能源消费经济性很高的国家,因此日本工业界对法案提出的减排目标表示怀疑。例如丰田公司认为在2020年以前难以实现绿色技术的突破,因此对实施类似于欧洲的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表示担心。为此,日本环境大臣表示,日本实现上述目标将更多地考虑居民居住部门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例如采取安装双层玻璃、集中供热、节能灯、太阳能电池,以及鼓励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等措施,而不是仅仅限制工业部门的排放。

法案明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必须同与能源有关的措施相协同,要求通过普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设备和节能建材、加强建筑节能、提高交通效率、促进提高能效的智能化等节能和提高能效措施,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措施,同时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创新,实现减排目标。

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法案中除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外,对中期和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均设立了生效条件,即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形势相协调。同时,法案要求政府努力促成国际社会达成上述附加条件中的规定,这与美国法案要求政府促成全球平等减排的目标一致。

3澳大利亚转向能源利用专项立法

2010年4月27日,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宣布,由于难以在国会获得足够的支持票数,以及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程的迟缓,政府决定暂缓将《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同时,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修订和《建筑能效标识法》立法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3.1搁置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

《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旨在通过建立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法案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国家排放限额,规定澳大利亚排放许可和其他可采用的排放许可与减排量,建立澳大利亚国家排放许可登记簿,规定受管制排放实体及其法律义务,对能源密集型和受外贸冲击型企业实施补助,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信息披露和公告,防止欺诈等。与美国和日本的法案不同,澳大利亚法案是完全旨在减排温室气体:履行国际义务的法案,没有提出对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

法案曾于2009年6月4日通过众议院三读审议后,提交参议院审议,但分别于2009年8月13日和12月2日两度被参议院否决。在进行重大调整后,工党再度向国会提交了该法案,并且于2010年2月11日顺利通过了众议院的三读审议,但参议院仍未通过该法案。陆克文表示,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前(即2012年以前)不再提交国会讨论《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除非美国、印度等国的减排政策与行动更加明确。

3.2力推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

尽管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立法进程受阻,但澳大利亚积极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以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近期先后于2010年2月26日和3月18日提出了修订《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和制定《建筑能效标识法》。

为确保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澳大利亚政府将《可再生能源目标法》拆分为《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法》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并进行修订,以促进澳大利亚不同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原《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于2001年4月1日通过,设定了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9500gwh的目标。根据新的目标,预计2020年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需达到4.5万gwh。为此,《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规定了2011-2020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到2020年须达到4.1万gwh。同时,《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法》将对小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提供补贴,其额度为每1单位“可再生能源信用”(相当于发电1mwh)补贴40澳元,并且不设上限,以辅助实现国家目标。

《建筑能效标识法》旨在建立国家大型商业建筑的建筑能效标识制度,要求面积大于2000m2的大型商业建筑在交付、销售、出租、转租和进行相应广告时,提供建筑能效标识,以促进开发商和运营商采用有效的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近期澳大利亚政府还就修订建筑能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于2010年年底形成新的方案。

4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立法动向

4.1欧盟通过专项性的《建筑能耗指令》

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5月18日通过了修订的《建筑能耗指令》。该指令旨在加强2002年12月16日通过的《建筑能耗指令》中的相关措施,以取得更显著的建筑节能效果,为实现欧盟提出的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20%和节能20%目标,提供相对低成本的手段。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逐步统一欧盟成员国设定本国最低建筑能效标准的算法,要求新建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所有建筑在进行主要结构改造和功能设备系统改造时满足最低建筑能效标准要求,成员国制定并以政府部门带头实施低碳或零碳建筑方案,对建筑进行能效认证,加强对暖通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查等。

4.2英国通过专项性的《2010年能源法》

2010年4月8日,英国《2010年能源法》生效。该法的立法目的是规范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示范、评估与利用的相关活动,规范电厂发电低碳化与采用ccs技术相关事宜,规范电力和燃气市场管理局以及国务大臣与之相关的职能,规范发电许可和电力与燃气供应商相关事宜。

4.3加拿大众议院通过原则性的《气候变化责任法案》

加拿大国会众议院于2010年5月5日通过了《气候变化责任法案》。该法案的目的是确保加拿大能够履行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共包括13条。法案设定全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比1990年下降25%,2050年比1990年下降80%,要求政府通过设立排放标准、建立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出台财政激励政策等措施,实现上述国家目标。

5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立法进展,为我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促进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5.1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美国本届国会气候变化立法与上一届国会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上一届国会涉及到减排温室气体的气候变化立法几乎都是就气候变化问题论气候变化问题,并部署全国的减排行动,但这一届国会的三份主要立法,均是将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安全、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三大战略相联系。日本提出的法案也是将节能、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技术创新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这表明,美国、日本减排温室气体的根本目的,不单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国际压力,更多的是从本国发展战略考虑,为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巩固在全球的地位服务。我国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也应当从国家全面发展的角度,综合看待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部署。

5.2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是立法的核心

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进展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不能与能源政策相割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能源发展问题;全球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措施,主要还是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气候变化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是远期制约,减排温室气体问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环境容量不明确、各国排放权的产权不明确之前只是道义上的问题,属于软约束;而能源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对任何国家而言均是现实制约和物质基础的制约,属于硬约束。因此美国的气候变化立法进程才会时疾时徐,却始终把能源政策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问题。我国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和政策时,应重点从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考虑,以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与独立为主体,水到渠成地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而不应将远期和国际软约束作为制定战略的优先考虑。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5

论文摘要: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这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文章探讨了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切入,通过阐述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政府和企业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的反应,从而提出中国应对这种“市场失灵”现象应采取的措施。

气候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过高,从而在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产生了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现象。如今,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对人类地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更是对人类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明,必须要及早做出全球反应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例如,2008年中国南方大范围冰雪灾害是很典型的例子:民政部救灾司负责人在国新办透露,截止到1月31日18时,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这比截至1月29日的统计326.7亿元,短短两天内又增加了211.2亿元。在受灾省份里,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这六个省区灾情比较重。①可见,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开始危及人民的生活,如何应对、如何减缓这种影响正是气候经济学的目的所在。

同时,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这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因此,经济分析必须是覆盖全球、着眼长期的,把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摆在中心,并考虑发生重大的、非边际化的可能。②

因此,研究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是必要且紧迫的。通过研究,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短期与长期战略,减小气候变化对经济的不利影响,避免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和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使政策带来良好的市场信号,克服市场失灵。

本文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切入,首先通过阐述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政府和企业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的反应以及其中的不足,从而提出应对这种“市场失灵”现象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一、文献综述

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可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经济内涵这方面的研究。然而在这些研究中,由nicholasStern主持完成的《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的经济内涵》()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这个回顾采用了国际视角,认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后果都是全球性的,只有采取国际集体行动,才能在所需规模上做出有实效的、有效率的和公平的回应;回应要求在多个领域中进行更有深度的国际合作,最明显的是建立碳的价格信号和市场,刺激科技研究、发展和应用,推广适应,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这样做。同时,该回顾认为采取行动减排是一种避免在现在和未来数十年里产生非常严重后果的风险所需成本的投资,而要使该投资产生成效就必须让政策带来良好的市场信号,克服市场失灵,并把公平和缓解风险作为核心。②可以说,《斯特恩回顾》的观点代表了现在的主流观点,并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蓝图。

与《斯特恩回顾》发表的相同时期,wwF全球能源课题组集中了10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也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06年公布了《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的研究报告,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以目前的已知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现有技术足以应对这个挑战,即在不损害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避免全球气温升高2℃,而且仍然有充足的时间来建立和实施,但必须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做出必要的决定;显然,推动这样的转化所必须的经济政策和政府尚未到位,尽管在某些方面已经呈现了这种景象,这需要全世界给予紧急关注。③

同样的,不仅政府和国际有关组织关注气候变化的研究,部分经济学家也对气候变化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德国著名的经济议题观察家FriedhelmSchwarz发表了《气候经济学——影响全球4/5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一书,通过对各种实例的研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论从全球整体,还是从个别国家的角度看,气候都深深影响了企业、生产力、股市和人们的一举一动,许多未来导向的企业也开始重视气候变化整个不争的事实。④

不仅发达国家在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开始了气候变化的经济研究,中国当然也不落后。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⑤同时,在中国公民社会中,包括自然之友、乐施会、绿色和平、行动援助、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家园志愿者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八家机构启动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与策略》项目。旨在提升中国公民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探索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公民社会立场和策略,呼吁共同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但我国经济学界对气候经济学的研究仍不够深入,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也并不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很多学者甚至还不知道气候经济学的研究。

二、气候变化——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

在《斯特恩回顾》中,气候变化问题被称为“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不过这个讲法实际上是比较含糊的,因为如何可以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这是很多人还不太清楚的问题,因此,笔者在这里想做个简单的分析解释。

1.市场失灵的概念。所谓“市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⑥对经济学家而言,市场失灵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2.如何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

(1)市场失灵的各种表现。根据之前的市场失灵概念可知,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公共产品、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分配不公。

公共产品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它不具有排他性。这样,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公共产品中受益,这就容易产生“免费搭车”(Free-Ride)问题,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成本与收益上发生不对称问题。

市场完全竞争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且对称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往往不是这样的,信息一般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而且获得信息往往是要付出成本。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对称性和相应发生的信息成本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到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则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的作用之下,市场交换过程只能在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却无法改变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竞争性的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果,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状态。⑦

(2)如何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气候变化之所以可以看作是市场失灵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气候变化问题是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的,而且负外部效应是大于正外部效应的。气候变化问题直接造成人类自然环境的改变,例如,在过去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0到20厘米。在过去50年中,北极夏季海面浮冰的面积缩小了10%甚至更多,冰的厚度则减少了40%。极地以外的冰川正在缩减,影响到山林生态系统和水流。亚洲和非洲的干旱更加频繁剧烈。世界上许多珊瑚礁遭到与海水升温有关的破坏。动植物生存的地理范围和行为有所改变。极端天气情况可能增加等等。⑧但对人类经济发展有更严重的影响。

其次,全球大气环境资源(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资源)是全球性的公共产品,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正是由于全球大气环境资源不具有排他性,没有产权的划定,各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越来越大,使得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反过来对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最后,气候变化对全球各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低纬度地区的影响更为严峻,而对高纬度地区的影响则是初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继续严重,消极影响逐渐大于积极影响,这就造成了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

因此,将气候变化理解为市场失灵现象是有利于进行经济上的分析的。

三、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所造成的。而有证据显示,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全球平均温度将在50年内上升2~3摄氏度。这种状况必将对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严峻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可见,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

1.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严峻影响。迄今为止,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还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维系人们生命的农业中的粮食生产,受着气候条件的极大制约,丰、歉年往往就是气候变化的直接表现。另外,气候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是愈加明显。例如,在《斯特恩回顾》中就提到,根据简单的推算法,到本世纪中期,仅是极端天气的成本就可能达到世界GDp的0.5%~1%。而这将使得保险成本迅速提高,同时因其起伏不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并且,回顾中提到的最终结果,即把所有情况综合起来,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并超过全球经济GDp的20%。②

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地区上的分布是极为不平均的。这也正是市场失灵的分配不公的表现。从总体上看,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更为明显,而且当负面影响出现时想扭转就已经太迟了。

(1)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那么,为什么说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更为明显呢?首先,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处于低纬度地区,这些国家的平均气温比发达国家地区的平均气温更高,而且降水量的起伏也更大,因此,气候变化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收益。其次,发展中国家的主导产业往往是农业,而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气候因素,因此,气候变化会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迟缓甚至倒退。最后,发展中国家本身的经济实力就不强,资金缺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所以,气候变化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发展中国家已经很低的收入以及导致疾病和死亡率的增加。农业收入降低致使大部分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人民的消费及储蓄都会减少,从而导致投资的降低;而且还会使得国家税收收入减少,增加财政开支的需要,GDp最终减少。②

(2)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都处在中高纬度地区,本身经济实力雄厚,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在短期内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有一定好处:会促使农业丰收;冬季气温升高,供暖减少,死亡率下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但在长期来说,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很不利的:极端天气的“拜访”次数增加;温度上升速度最快,这也使得基础设施、人类健康、区域经济和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②

2.气候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气候变化虽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气候变化还是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气候变化将引领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第三次联合国气候风险机构投资人峰会”上曾说过:“你们的与会说明你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既是一种威胁,同时也是一次机遇;你们认识到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将带来新的财源,并将开辟新的市场。”

在《斯特恩回顾》中,虽然给出了结论,即若现在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将使全球经济GDp的20%蒸发,但仍然提出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实行的允许进行二氧化碳减排交易的计划显示,有很多机会能够将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损失降至每吨低于25美元。换句话说,气体减排对我们是有利的。根据一项数据显示,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向低碳型社会转型,每年获利可达25000亿美元。向低碳型经济转变也将带来巨大的商机。如果全世界都按照要求的规模行动起来,估计到2050年低碳技术的市场价值将达到甚至超过5000亿美元。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气候变化政策有助于根除目前的低效率。从企业的角度看,实施气候变化政策会使得人们开始注意节约资金机会;而从国民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工具,可以改革低效的能源体制,取消产生扭曲作用的能源补贴。

其次,气候变化政策还有助于实现其他目标,例如,减少由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保护森林,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样也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经济成本。

最后,国家能源安全目标也可以同步实现。能源安全的保证是能源效率与能源来源的多样化,以及为发电部门制定的长期政策框架。在这里,煤就显得异常重要,而要保证煤的供应,碳捕捉和碳储存就至关重要了。②

四、目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做出的反应

鉴于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所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与所可能带来的新机遇,已经意识到这点的国际社会开始做出反应。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为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自然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最根本的措施也就是减少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对大气温室气体的吸收或埋存。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国际社会开展了积极的行动,包括由联合国组织谈判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区域间政府组织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政策、民间组织合作研究报告等。例如《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欧洲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美国加州通过立法要求加州企业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Ge公司的“绿色保护计划”等,而《京都议定书》和欧洲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是其中的典范。

五、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对气候经济学研究上的不深入,缺乏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认识,使得在制定政策方面不是很注重气候变化的问题,导致近些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一些问题上吃了很多苦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南方的冰雪灾害。

国际能源协会(iea)估计,在2004—2030年间新增排放Co2中,发展中国家将占到3/4,而中国将占发展中国家新增排放的39%。因此,中国应当从发展、公平角度考虑,积极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从政策上进行引导,探索并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发展,作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由之路,抓住这个机遇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进行碳定价,使人们对其行为承担全部社会成本。从经济学角度上看,温室气体具有外部性:排放温室气体的人们造成了气候变化,但他们所造成的结果并不是全部由他们承担,而是其成本由地球和其子孙一起承担。因此,要消除这个外部性就应当采取税收、交易等手段对碳进行定价,使排放温室气体的人们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全部社会成本。这样就会使人们放弃高碳商品和服务,用低碳作为替代。利用税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获取稳定的财政收入。另外,采取交易的方式也是有效的,例如欧洲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作为欧洲减排的核心,不仅使减排成本得到降低,还增加了收益。②但交易市场还是会有失灵的时候,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2.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推动一系列低碳高效率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首先,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其次,应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同时,消除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⑤

3.排除对提高能源效率的阻碍,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培养对气候变化本质及其后果的共识,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支持国内及国际性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长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现有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的内容及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平台。⑤

注释:

①宋蕾.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37.9亿元[n].第一财经日报,2008.02.02.

②nicholasStern.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

③Karlmallon,GregBourne,Richardmott.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④FriedhelmSchwarz.气候经济学——影响全球4/5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m],2006

⑤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Z].2007.06

⑥武将,黄警秋.西方学界关于政府职能的三个争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⑦邓子基,邱华炳主编.财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⑧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2003:SustainableDevelopmentinaDynamiceconomy[R]./showsectionch.php?file=toCDynamicCH.htm

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Z].1998

⑩徐可.与CDm共舞[J].财经,2006(21)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6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难题。而中国经常被冠以“第一能耗大国”、“第一排放大国”,中国必须要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和中国的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并且愿意也能够为全球做的更多,用事实彰显负责人大国的形象。同时,清洁能源的竞争已成为全球各国未来竞争战略的核心,中国也必须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走得更好,而“微排地球”战略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战略转型关键

今年,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宣布,将在未来5年,建设5万家全球连锁的气候改善商城。黄鸣表示,气候改善商城是依托于“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实现全球能源替代”的皇明愿景,以“微排地球”绿色革命战略为导向,汇萃皇明多元化洁能产品的一站式商城,竭力打造世界首家质量最优、产品最全的洁能型气候改善商城,为个人、家庭、社区、城市提供不同层次气候改善产品服务,实现“一站式解决气候改善”,全力为人类构造绿色家园的梦想护航。气候改善直接地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自你我起,真正做到“我的气候,我改善”。

在黄鸣看来,个人作为这个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基本元素,自身的呼吸、体温、血液乃至衣食住行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个人独有的“p微”气候,个人无时无刻都在通过新陈代谢及自身行为影响着周边环境,进而影响世界大气候。

个人级气候改善是个人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产品的实际行动表现,气候改善与个人息息相关,个人微气候改善虽然是一种责任,但更是一种益处,它将低碳理念与自然环境融合,每时每刻改善着世界的大气候,同时也给个人的生活带来更美好的舒适享受,提前享受未来科技生活。

黄鸣认为,解决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商业化运营。今年5月,黄鸣来到了洛杉矶,一位叫steven的经销商带着他转了三天,他发现市里植物绿油油的,但是往市外开越来越枯萎,严重缺水,黄鸣指着公路边的荒野对steven说:“如果这儿有一半的太阳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改变这个城市气候,我们开若干个全球气候超市,这就为全球气候找到解决方案。”

这一契机成为皇明战略转型的关键,随后,皇明调动集团力量和资源进行规划和讨论,形成全球气候超市方案,并在里约热内卢全球首次。这次战略转型最大的不同就是销售渠道的转型,以前皇明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通过经销商等中间环节与市场连接,销售渠道一直是较为薄弱,而现在将进行一个全新渠道的创新,对产品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很大的拉动。

mepad:“微排地球”战略

张立峰表示,实际上,“气候改善商城”是皇明“微排地球”战略的一次深化。“微排地球”战略发端于皇明在山东德州建造的“太阳谷”。如果说太阳谷就是一个模板、一个标杆,用以帮助绿色能源同业者激发灵感或作为参照,那么皇明新推出的气候改善商城则是一个拆解了的太阳谷,它将具体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放在一家家遍布全球的加盟店中。太阳谷与气候改善商城,则统一于mepad之下——mepad即“微排智慧集成及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智能的节能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利用以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电和洁能建筑等各种洁能科技和物联网技术,对家居、酒店、公园、工厂及城市等各个方面,进行节能改造与管理,实现生产生活中的各种能耗排放达到微量,甚至零能耗。mepad类似一个总纲领,是微排地球战略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一所房子、一个社区,到微排地球,这一切的落地正是通过mepad。

当下,高耗能、高污染问题成为全球各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向低碳和绿色转型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品牌推广经理王海涛介绍说,目前,皇明在总部所在地山东德州“太阳谷”,勾画出“微排地球”战略实施的路线图,2014年起是方舟工程示范阶段,全国每个城市都将率先建一个微排示范区,即一艘未来方舟;2020年开始进入普及阶段,全球主要城市都开始建造未来方舟;2060年方舟舰队步入成熟和升级阶段,将整个地球打造成真正的绿色“微排地球”。

皇明在“微排地球”战略的基础上,推出mepad,既是一整套微排集成解决方案,也是一个智能的节能管理平台,代表着人类未来全新的生活方式,着眼于人类自救,更绿色、更智能、更舒适、更时尚。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7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对于传统法律体系的多个部门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基于国际经济利益争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贸易法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在较为宏观地分析归纳了低碳经济时代下各国国内措施对国际贸易法影响和挑战的基础上,对碳关税和排放交易机制这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最后,落脚于我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黯然收场,全球都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它已经上升到国际政治和法律层面,进而渗透到各国和全球的经济层面。气候变化催生了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最早正式出现于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涵义: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相关技术革新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并辐射到所有产业领域。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信息技术革命后的又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家已着力于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美国参议院在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将低碳经济作为其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从全球经济角度看,低碳经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触即发。它将推倒传统经济的各领域,导致全球经济重新洗牌,并向现有的法律、政策等制度层面提出挑战。

            一、各国国内措施对国际贸易法的影响和挑战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法律体系下的多个部门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环境法领域,低碳经济会导致环境法原则的转型和制度的发展。例如,出现协调发展原则、环境优先原则;发展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创造低碳补贴制度,等等。在行政法领域,行政权将更多介人民事领域,行政许可和排污权也将盛行。在国际法领域,低碳经济的影响则更加深远,因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是跨国界并需要全球合作的。因此,传统的至高无上的主权原则领域受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制约。相应的,国际组织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国际争端解决法都将受到挑战和影响,尤其是国际贸易法。目前,各国正在和将要施行的单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内措施在多边的贸易环境下,必然产生摩擦和冲突,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多边贸易。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各国采取的相应的国内措施对国际贸易法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1.以碳关税征收为代表的边境调整措施

    各国为将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内部化,为排放设置了相应的国内价格机制,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税和排放交易制度。这些政策会改变产品的相对价格,并可能影响国际贸易的公平与条件。因此,国外价格机制的实施与否和程度,将导致碳价格差别各异。理论上就出现了一种解决方案,即设置以碳关税为代表的边境调整措施来平衡和降低一国为达到低碳目的而增加的成本。例如,欧盟、美国以及其他经合组织国家提出“边境碳调整”,对来自无实质性温室气体排放义务国家的产品加征进口关税或碳税,被称之为“边境税调整”。在哥本哈根会议后,发达国家加快了对没有承担碳减排义务国家(主要是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拟征碳关税的进程。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的《贸易与气候变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则指出了实施边境措施的困难:第一,难以提供实施边境措施的明确理由,也就是说难以准确评估碳泄露和竞争力损失;第二,难以确定一个公平的价格施加在进口产品上。《报告》同时认为,关贸总协定和反补贴协定在一定情形下,允许边境税调整措施的使用,但其必须遵守wto协议的核心贸易原则。

    2.政府财政支持的经济激励手段

    除了价格机制外,以政府财政支持来促进开发利用新的气候友好型技术(例如,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是另外一种普遍运用的经济刺激手段,包括财政手段、价格支持措施和投资支持政策,等等。然而,从wto的多边贸易体制看,这些政府的财政支持措施极有可能因为降低物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而构成补贴。从原则上讲,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下,这些措施都应该遵守wto关于补贴的规则。

    3.新技术标准手段

    除经济激励手段外,另一种常用的环境和气候战略手段是建立技术标准。例如,对于产品和产品的生产方法,制定强制性技术规范或自愿性标准,以达成减排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不断加大对强制性规范和自愿性标准措施的利用,通过推广使用能效高的设备和电子器材,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据估计,在过去的30年中,通过能效利用的提高,至少节约了50%的能源消耗量。据悉,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还有着很大的潜力,例如在建筑、运输、农业等产业领域。但是,这些政策也应受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约束,以保证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二、碳关税设置的法律探讨

    前文已述,碳关税是边境调整措施之一,是对来自无实质性温室气体排放义务国家的产品加征进口关税,平衡国内因减排造成的成本增加,从而达到国际贸易的公平。碳关税问题是目前国际上争议很大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正在极力鼓吹的缓解气候变化的有利手段。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基于其技术、经济领先的现状和利益需要,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比较一致,并已经或正在被转化为政策和立法。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预测:如果欧盟全面实行碳关税,中国将面临平均26%的碳关税,因为中国的出口产品多为碳排放量较高的低端产品,从而导致出口量下滑21%。另一方面,欧盟则将在气候变化谈判、国际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动权。因此,碳关税设置的法律探讨对于指导我国未来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wto等国际组织的谈判、制定与完善国内相关立法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1.碳关税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明确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该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有关技术;而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同时,第三条第五款明确规定:“为对付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由此可见,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展中国家不具有强制性的减排义务,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合理合法,并非所谓的“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不公平”。因此,发达国家设计的单方面碳关税设置,意在抵消发展中国家所享有的历史补偿和过渡期保护,是公然违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

    2.碳关税与wto规则

    既然碳关税的征收是处于多边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下,那么该税的征收在wto体系下是否于法有据?根据wto的征税规则,“产品的关税不能因为生产方法不同而区别对待”,碳关税的设置是有违wto的基本规则的。但另一方面,《国际关贸总协定》( gatt)第二十条的一般例外条款又似乎为碳关税的征收留下了生存空间。例外条款制度是wto的一大特色,据统计,相关例外条款的文字内容是wto原则规定的两倍左右。这些例外条款作为调和世界各国贸易体制纷繁差异的润滑剂,起到了吸引更多国家加人的积极作用,功效类似于在国际公约中频繁出现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一些学者认为,第二十条一般例外条款中的(b)和(g)两项能够为碳关税征收提供法律依据,即“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和“为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笔者认为,他们直接作为法律依据还需经过论证,至少,气候是否能够作为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就还值得探讨。

    3.碳关税征收的争端解决

    美国限制进口泰国等国的海虾海龟案以及巴西限制进口欧盟的废旧轮胎案都是成功援用wto一般例外条款的经典案例,但还没有碳关税的案例发生和提交,因此,专家小组的最终裁判会走向何处还不得而知。gatt1947及到目前为止wto体制内解决有关援引第二十条例外之争端的实践表明,第二十条的适用分为两步:首先,援引第二十条例外采取的措施应能在该有关分款下证明其合理性;其次,审查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第二十条总款的各项要求,从而防止滥用第二十条例外的行为发生。为防止对第二十条例外的滥用,有关解决争端专家小组在实践中进一步形成了援引第二十条例外而采取违反总协定义务的措施所应遵守的三条规则:①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旨在追求第二十条分款中所列目标;②所采取的措施只能在“最低限度内背离”总协定其他条款追求的目标;③因采取此等措施而造成的对总协定义务的背离程度应与采取此等措施追求的目标成比例。如果将来我国真的与发达国家产生了碳关税征收的纠纷,我们应该抓住两点:其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wto规则体系是两个不同的国际法体系,碳关税的征收违背其中之一,即违背了应遵循的国际义务;其二,wto一般例外条款作为碳关税征收的合法依据过于牵强。

三、碳排放交易机制

    作为一种环境经济手段,排放交易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自《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确立以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在该机制下,首先确立排放削减目标,经分配或拍卖由削减目标所决定的排放量限额或排放权,并允许各排放源对排放限额进行相互交易,即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模式。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减排的有效手段,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起之秀,在未来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

    欧盟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国和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euets在其实施的第一阶段(2005一2007年)虽然仅涉及二氧化碳,但已包括了27个成员国的10 500项设施,几乎占欧盟碳排放量的45 %。在实施的第二阶段( 2008 -- 2012年)及以后,它所调整的温室气体种类和产业部门类别将不断扩大。在euets下,各成员国以国家分配方案(nap )确定本国的碳排放总量和分配给各个设施的排放权(eua),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额,可以销售余额以获利;反之,它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许可额。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成立于2003年。它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地区唯一一个自愿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先驱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euets和ccx在排放总量和灵活度、长期管制的确定性、透明度和执行保障等市场评价方面各有千秋。

    尽管euets和 ccx有着不同的目标和政治背景,但一系列数据说明它们已经在创建有效的市场框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成为了企业在新的碳市场条件下经营的实验基地。然而,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它们在有效减排、实现环境功能方面并无显著突破。碳市场繁荣的背后,《京都议定书》的减排任务是否能够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就一个在环境领域发挥有效作用的排放交易市场而言,它应该激励企业改变生产模式,以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由于上述的种种缺陷,euets和ccx在这一点上收效甚微。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各国政府应当设置充分的长期的排放限额,既能保证市场流通,又能刺激企业更多的技术创新。事实上,已有学者对《京都议定书》下的排放交易体制提出了反思。排放交易试图将市场自由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论嫁接在一块,却忽略了两者之间暗含的紧张关系:市场自由以短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可持续发展以催生技术革新、为下代人谋利为目标。市场主体在作出技术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考虑惠及竞争者和下一代,创造积极的溢出效应。因此,国际排放交易机制无助于可持续能源发展。如何协调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来完善现有的排放交易体制,值得进一步讨论。

          四、思考与展望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式转变

我校参加课改已经四年,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法,是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衡量本轮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中是以老师为主体,整节课时间都有老师在控制,学生探究的时间几乎没有。结果表明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少告知,多探究”,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不要把现成的地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尽量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的探究获得基本的地理理论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充分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关键。以下例举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1:据报道,南极洲有一个比新加坡面积大9倍的冰架从南极冰帽中分离出来。科学家们的判断颇让人担心:炎热夏季即将来临,其他的冰架也频临瓦解边缘,这预示着南极洲的冰河流量将增加,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对低地地区将造成危害。全球变暖,冰在哭泣。冰架是覆盖南极大陆的冰层的浮动伸延部分。此次冰架完全瓦解碎片,是30年来发生的此类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家们警告,这一事件是大自然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再次发出警报。

问题: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2)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它们主要来自于哪里?

(3)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哪些后果?

(4)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全球气候变暖?请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案例1是“让学生经历地理问题的研究过程,学会分析,概括地理规律的方法,知道地理知识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环境意识、忧患意识和参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是学生在交流和探究,而老师只起引领和补充作用。这个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案例2:经调查,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日产量达1.1万吨,其中废旧塑料制品占了7%,每年排入环境的废旧塑料总量可达29万吨,这中间最为惹眼的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由于管理不善,处理困难,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河面上、绿化带中、铁路两旁以及中小道路上,一只只白色的发泡塑料餐盒被随意乱扔,以致“白色污染”一词逐渐成为废旧塑料污染环境的代名词而家喻户晓。

问题:

(1)何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根源在哪里?

(3)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治理“白色污染”?

(4)你可以身体力行的做些什么?

案例2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这个目标中最关键的是“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整个课堂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学生受益匪浅,进而增进了学好地理的信心。

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大多数教师是知道的,而且还有许多教师尝试过“少告知,多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但尝试的结果是“理论上是对的,实践中是行不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9

一、导言

许多被界定为“全球问题”的问题,都是由个人、家庭、小集团、私营企业以及本地、区域和各国政府的行动所产生的累积性结果。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切的全球问题就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后者是由全世界的个人与组织的行为导致的,其累积效应增加了气候变化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集体行动。为了规避这一全球威胁,不同层面的众多行为体都需要采取代价高昂的减排决策。与此同时,任何一个人即使不做任何贡献都会从减排中获益。正如优秀的政策分析家们所分析的那样,降低这一威胁需要一个可实施的全球协议。

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文献中,主要争论都是围绕一些关键议题展开的,而这些关键议题对于在全球层面形成公平有效的机制都是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涉及发达国家对于目前及不远的将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责任问题。这涉及应该由谁来承担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以及发展中国家是否可以拒绝承担与发达国家(它们首先制造了这种威胁)同等水平的责任。其他争论涉及那些降低碳存储的多种“疗法”是否有助于解决其他的环境问题。一个难题在于确定毁林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它究竟导致多少二氧化碳直接被排放到大气中,或者土地植被、土壤水分蒸发及云层覆盖的改变也同样重要,所以后面这些因素在规划再造林时也应该加以考虑?

这些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达成一个涵盖主要排放大国的可实施的国际协议,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在缺乏一个可实施的国际减排协议的情况下,如果仅仅等待而无所作为,就会减少我们及时采取实质性拯救方案以防止重大灾难的机会。

除了长期等待的问题之外,一个“全球性方案”如果缺乏各国、地区和本地层面的行动,就无法确保其会得到很好的实施。虽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在较大范围内可能都是相对均匀分布的,可是气候变化对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却程度不一,这要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理区位、生态及经济条件、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先准备以及之前的投资,等等。

进一步来看,尽管气候变化的诸多影响都是全球性的,但是,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皆源于各种规模更小的行为体。著名的口号“全球思考,本地行动”正好点出了所有世界居民所面临的困境。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个人、家庭、企业、社区和各级政府的日常活动必须有实质性的转变。即便如此,许多人仍旧没有认识到改变自身行为方式的必要性。他们要等到一个全球层面的协议才会行动。不过,这种局面正在逐渐改变,因为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已经在学习如何不断降低减排的成本。

不过,从集体行动的传统理论看,没有人会自愿转变行为方式,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换言之,必须有一个外部权威强制实行一系列可实施的规则,以改变每个人所面临的激励。因此,分析人士呼吁建立新的全球层面的制度,以改变与能源消耗及排放的相关激励。要解决具有全球效应的集体行动问题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首先通过一个具有全球权威的法律行动。因此,分析家们进行下一步的气候变化研究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集体行动的传统理论是分析如何减少大规模气候变化威胁的最好理论吗?如果不是,应该做何种改变?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仅会产生全球层面的利益吗?是否会在多重维度上产生更多收益?

(3)与仅仅依赖全球性方案的气候政策分析相比,多中心的分析进路是否会更为有益?

(4)在全球层面之下的其他层面,是否存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这些行动的累加效应能否减少严重的气候变化威胁?

(5)当各级政府及其他组织都参与减排时,是否会导致严重的泄漏(1eakages)、政策不一致、认证不足(inadequatecertifica-tion)、制度投机(gamingthesystem)以及搭便车行为等问题?

二、集体行动的传统理论

“集体行动”的概念是指这样一种情景:有关行动的决策是由个人分别独立作出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会影响到所涉及的每一个人。如果独立的决策者们都仅追求短期的物质利益,他们就无法获得可为所有人所分享的、可行的更高回报,而无论他们是否投入成本、作出贡献。一般认为,处于最大化短期物质利益并作出独立决策的参与者们将无法获得这种(更高回报的)结果。按照集体行动的传统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如果没有外部施加的规制,将不会有任何行为体会自发选择减排。

这种传统理论的适用性,在许多学者看来是如此之明显,以至于没有人质疑它能否为那些旨在降低气候变化威胁的行动提供最佳的理论基础。不过,有两个理由来怀疑唯一依赖这种传统的集体行动理论是否就是最佳的科学战略。首先,对于与中小型环境问题以及社会困境相关的集体行动传统理论,经验支持较为薄弱。其次,除了各种学术及政策性文献中主要关注的全球层面的减排收益以外,在其他层面上也还存在多重性的收益。

(一)传统集体行动理论缺乏经验支持

最近有一本专著评述了与环境问题有关的集体行动理论的经验支持。他们考察的内容包括:深入的案例分析、案例的元分析、大规模的比较性田野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人模型等产生的证据。虽然在一系列的经验研究中也都发现了许多搭便车的情况,但奇怪的是,大量本应面临集体行动困境的中小型群体却选择了合作。因此,在分析与气候变化威胁相关的减排行动之前,有必要更新集体行动理论。

(二)更新气候变化有关的集体行动理论

未来如果要分析个人如何与各种自然资源相联系,一种更新的集体行动理论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行动的行为理论基础之上,并认识到具体情境在影响这些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和互惠水平方面的重要性。而且,该理论在气候问题上的应用,也需要考察在个人和企业的能源使用中是否存在小规模的外部性。这将构成一种对未来行动的完全不同的认识基础。

既然在社会的两难困境中的行为因个人和情境而异,因而更新的理论努力取决于个人的行为理论,也取决于影响自愿合作可能性或者履行正式规则的、相对高水平的具体困境的结构性特征。一种关于个体的行为理论将假设个人不再拥有完全信息,但是在具体情境下互动时,他们能够学习。个人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而且寻求自我的利益,但是在顾及他人的偏好以及关于在特定情境下他们应该采取何种适当行动的规范方面,却存在千差万别。

于是,参与者在获得信赖以及酬谢其他人参与其合作方面的能力,就成为能够维持中等和高等合作水平的那种情境的核心特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任何试图提高集体行动水平以克服社会困境的政策,都必须增强参与者的信任度,他们要信任其他人正在实施的这些政策。关键的因素在于,一个结构性特征的组合使得许多相关人士相互信任,并愿意采取一致的、能够增加短期成本的行动,因为他们确实看到有利于自身以及他人的一个长期性收益,而且相信许多人也会这样做。

当政府制定政策以解决某个外部性问题时,集体行动的问题并不会消失。即使是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还取决于公民合作的意愿。如果公民们同意政府的某项政策并认为大家会执行,同时也认为该项政策是有效的、并将得到公平实施时,那么实施成本就会比在公民们试图逃避这项政策时要低得多。对于一项政策的运作而言,人们信任政府官员是客观、有效和公平的,这一点相比于依赖权力来实施要重要得多。

三、我们从减排中仅获得全球层面的收益吗

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在多重维度上由极大数量的行动所导致的结果。在一个家庭内部,关于使用何种交通方式、购买何种轿车以及在家里消费何种能源等决策,影响的不仅仅是家庭预算,还有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同样,商业企业内部的决策也不仅影响他们的预算,还会产生排放。

那种建有智能电网从而可以使各家各户都投资于太阳能以满足家庭能源需要的社区,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出售给大的电网,这既可以降低能源成本,也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投资建立更好的废物处理设施也能产生本地收益,还有助于减少全球排放。在大都市地区,降低污染水平的行动同时关注总体能源消耗以及颗粒物的排放,因此也能够为城市以及全世界带来收益。既然许多产生排放的活动都在多重维度展开,那么在多重维度上组织的活动也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收益,从本地层面的家庭、农场和城市,到地区层面的州、国家、跨越国家边界的区域,以至全球。

四、一种多中心的进路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与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工作组的同事们,为分析与多样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有关的集体行动问题,开发了多中心体系的概念。如前所述,多重维度上的减排行动会产生多重收益,因而多中心性(polycentricity)对于理解和改进减少气候变化威胁的努力,是一种有用的分析路径。

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美国和欧洲大都市地区的治理安排,存在大量的批评,因为在同样的都市地区同时有大量的大、中、小规模的政府单位在运行。许多学者认为,如此多的政府机构为一个地区服务显现的是一个混乱的体系。为了理解这样一批形式多样的公私机构为都市区域提供公共服务究竟是混乱无序,还是一种潜在有生产力的安排,我们在研究工作中提出了“多中心性”的概念:“多中心”意味着许多个决策中心,它们形式上相互独立……它们在竞争性关系中将彼此考虑在内,进入各种契约性及合作性的任务,或求助于中心的机制以解决冲突,一个大都市地区的各种政治管辖机构可能以内在一致的方式、以相互协调和可预测的互动行为模式发挥作用。就这方面来看,如果真是如此,它们可谓是在作为一个“体系”运作。

多中心体系的特征在于不同维度上的多重治理权威,而非单一中心的单位。一个多中心体系内的每一个单位都在特定的领域内展现制定规范和规则的相对独立性。一个多中心体系中的参与者有使用本地知识的优势,并从其他也参与试错(trial-and-er-ror)学习过程的人们身上学习。随着更大型单位的介入,与无贡献者、当地“暴君”以及不适当的歧视相关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在新的科学知识和创新方面就可进行投资。没有哪种治理体系是完美的。但是多中心体制有可观的优势,因为它带来了相互监测、学习和随着时间适应更佳战略的机制。

在集体物品的提供与生产方面,尽管没有制度安排能够在整体上消除机会主义,但多中心体系趋向于加强创新、学习、适应、可信赖性、参与者合作的程度以及在多重维度上获得更加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结果。增强公民的能力,使其形成小规模的集体消费单位,将会鼓励面对面的讨论,并获得共同的理解。创造更大的集体消费单位,则会减少富人的战略——试图逃至避税港,从而搭上其他纳税人的“便车”。而且,创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多中心制度有助于实现国际法中的“配比原则”:即在涉及多重层面(例如全球、国家、地区和更小的范围)的问题上,每一个层面都应该有所贡献。

有人可能会问,多中心分析路径与全球公共物品之间有什么关系?多中心路径的初步联系在于:之前认为只有大规模才与都市地区公共物品的提供及生产相适应的理论假设,与当下一些学者提出的假设(认为只有在全球的维度才能对应全球公共物品相关的政策),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类比关系。但是,大量的经验研究发现,虽然大规模的治理单位是大都市地区有效治理的一部分,可是中、小型治理部门也是必要的补充。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需要认真反省仅推荐单一的治理单位来解决全球集体行动问题的做法。

正如前面所讨论的,相比于仅在全球层面获得的减排收益,多重维度上的多元化行动也创造了多重的收益。在家庭层面也产生了潜在的收益。选择骑车而非驾车上班的家庭成员更为健康。如果投资于房屋的更佳设计、现有房屋的再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家庭及私人企业可以获得长期回报的措施,那么用于取暖和供电的家庭开支就可以降低。随着关于这些小规模的、但是各种益处可以累加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预期会有更多可以采取的行动,而它们的不断累积就会明显减少排放。五、在次全球层面有哪些减排行动在实施?

如果多中心路径适用于减少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威胁,那就有必要了解在各种维度上已经采取了哪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在本文中不可能将全世界各个维度上正在进行的项目全面记载下来。我这里所能做的是,关注美国一些州和地方政府组织的项目,并讨论欧洲一些实质性减排的行动。

(一)本地层面的行动与减少本地外部性的联盟

本地层面的减排行动涉及购买节能轿车、使用其他交通方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设备以及在城区实现建筑隔热。“在美国,建筑占用了一次性能源供应的40%,以及超过70%的电力,主要用于供暖、冷气和照明。”研究人员识别了17种可以在家庭或者商业设施内采用的、最终会对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的行动。改建房屋以增加隔热功能、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更有效率的供暖系统是一种可以在本地层面采取的重要战略,而且这个战略可以对这些既节省了能源开支、又减少了排放的家庭或企业带来长期储备。

开发可靠的城市一级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方法已经形成,并通过了测试。它们正在许多城市中得到应用,这些城市的所在国都对《京都议定书》作出了承诺。仅在美国,1026个城市的市长参与了“美国气候保护协议市长大会”,承诺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排5%。

各城市和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启动各种“绿色”行动。美国的一些公共事业公司正在积极地开发本地监测系统,并将能耗信息报告到消费者收到的账单中去,以此探索减少能耗的途径。利用消费者和集团之间的各种形式的竞争,并展示谁在节能方面做得最好,也是一种被大学校园采纳的减排战略。比如欧柏林学院正在尝试各种动员住宿学生的方法。在一项对这种行动进行严格评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引入反馈、教育和激励等措施,最终导致减少了32%的电力消耗。”

(二)美国各州层面的项目

加利福利亚是美国各州中第一批通过重要气候立法的州之一,它在2006年通过了《全球变暖解决方案法案》(GlobalwarmingSolutionsact)。该法案要求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冶炼和运输在内的主要产业进行大幅减排。科罗拉多州立法机构通过了《州议会法案08-1350号》(StateHouseBill08-1350),并在2008年签署生效,使该州各市能为已批准的住房改造及业主们融资,从而通过20年的延期还款来支付能够减排的供暖和电力设备资本投资。2007年7月,佛罗里达州州长查利·克里斯特(CharlieCrist)签署了多个行政命令设立减排目标,同时修改建筑法规以在新建筑中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东部一些州也正在采取行动建立碳市场。《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共有东北部和中部临大西洋的10个州参与,它计划在2018年之前从电力行业减排10%的二氧化碳。而且,RGGi是美国首批基于市场的限额与贸易机制之一,这种机制通过拍卖排放信用额,以及投资于发展各种形式的清洁能源技术,从而在各州减少排放,并创造绿色就业。第八次拍卖发生在2010年6月9日。这一实验在所有10个州带来了关于这种拍卖战略的效率以及导致排放减少的实质性信息。

(三)欧盟的努力

在欧洲,各种创造性的政策将本地、各国乃至欧盟等各个层面联系起来。这种合作性的规划为发展一种新的多中心系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能够增加电力却不增加排放的多中心系统的极佳案例。

在区域层面,现在已经建立了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可以在2012年之前实现欧盟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8%的减排目标并降低经济成本。欧洲的电力、钢铁、玻璃、制砖和陶器等部门的大约1.2万家大型工业企业被纳入其中,只有交通部门除外。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获得了一年期的排放配额。如果经核实,配额未完全用完,未用完的配额部分可以出售给其他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企业。

(四)多重主体的行动累积起来可以降低气候变化的威胁吗

虽然目前已有的行动尚未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要的减排效果,但是这些行动正在慢慢累积。而且,所涉及的大部分单位都是重要的排放者,可望随着时间不断增加贡献。例如,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绩效已经在欧盟内部产生了实质性的减排。2006年,欧洲环境局(eea)的官方数据显示,签署《京都议定书》的欧盟成员国能够在2005年实现相比于1990年减排2%的目标。预期温室气体排放在2010年将比2004年的水平进一步降低。

除了前述欧盟的eU-etS和美国的RG-Gi之外,另外还有3个排放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在英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企业。世界银行创立了“原型碳基金”(theprototypeCarbonFund),这与清洁发展机制的形式很相似,主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也建立起来,使企业可以基于自愿减排进行交易。

加州不仅仅是世界上第十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是率先采纳气候政策的政府之一。加利福利亚在2006年实施的《全球变暖解决方案法案》的目标是到2020年减排25%,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包括油气加工及运输部门在内的主要部门进行大幅减排。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受命建立一个基于市场的限额贸易项目以实施这一政策。该项目本质上是CDm的一个本地化版本。

如前所述,超过1000个美国城市的市长誓言要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至少5%,这也是一个信号,说明本地化行动正在积累。并不是仅仅有很少的本地或区域组织正在采取积极的减排行动。媒体所关注的美国个别城市和各州的初步行动,以及欧盟的行动,已经在引领很多其他组织(包括非营利组织)去探索减少排放同时也获得一些本地性收益的途径。

除了最近取得的实际减排效果,我们从多元化的机制应用过程中也获得了可观的经验。所有这些自愿行动都涉及那些在全球性减排协议下必然要参与行动的组织。虽然全球协议要由各国政府来签订,但各国都要开发出涵盖政府部门、产业和公民的国内政策,以采取能够达成减排目标协议的行动。

六、在气候问题上行动主体的数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吗

对当前减排行动提出的批评之一就是,在多重维度上存在太多的项目和活动,却没有一个全球协议的有效支持。考察一些被认为是困扰减排行动的关键问题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承认这些问题对于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必要的一步。常被指出的问题包括:泄漏、政策不一致、认证不足、制度投机以及搭便车等。

(一)泄漏问题

在次国家层面的减排项目中常被发现的问题之一就是泄漏。在全球层面之下采取的政策会发生两种类型的泄漏:不同地域间的泄漏与市场泄漏。本来应该发生于x地区的活动,因为在x地区的一个气候变化项目,转移到了Y地区,这就发生了所谓“地域间的泄漏”。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和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的减排活动,在某些情况下就使得一些本来会在欧洲或美国发生的排放,转移到了一个排放政策较为宽松或者根本没有政策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可以导致生产转移到免费排放从而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但是在生产化学品以及向欧洲运输这些化学品的过程中还是排放了碳。同样,因为植树项目被迫迁移的农民可能直接就跑到一个新的地方并在那里砍树,除非他们必须做出会接受严格核查的承诺。

市场泄漏是指因为政策限制而可能发生的价格结构的变化。比如一个政策降低了某地木材及其他林木产品的供应量。这会导致这些产品价格的提高。如果一切运行良好的话,更高的价格会鼓励其他地区加强农业及林业生产,而不会刺激更多的毁林。“在更糟的情景下,特别是在土地规制政策实施很糟时,更高的价格会在其他地区产生毁林的额外信号,因此降低气候减缓项目的净效益。”

(二)政策不一致

与泄漏问题密切相关的是政策不一致的问题。正在努力开发减排新技术的工业企业会发现,如果在地区之间政策差异很大,研发的代价就很大。新技术的潜在市场限于那些技术适用于减排政策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可能没有大到足以产生可以保障新技术投资的市场规模。

(三)认证不充分

对于在各个维度上采取旨在为减排项目提供各种报偿的政策,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来认证,以确认该项目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确实产生了某个数量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一个叫作“全球咨询”(globalconsultants)的非常活跃的新产业已经在形成发展中。虽然很多咨询师并没有很好的科学训练,认证需求的迅速增加为一些不合格的从业者在这场新的认证博弈中提供了发财的机遇。有学者评估了93个随机选择的CDm项目,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验证减排信用额(CeRs)的咨询师都没有具备所需的知识,普遍存在过度工作、未遵循指导、评估一个项目只花很少时间等问题。

(四)制度投机

一些行为体在现实中采用了利用现有碳信用交易体系(包括CDm)不足以谋取私利的策略。美国研究人员考察了CDm项目的分布情况,发现仅有1/3的减排是关于降低二氧化碳和能源利用的。相反,“大量的减排信用额几乎占整个市场的30%,都来源于捕获和销毁氟代甲烷(HFC-23)这种制冷设备的副产品”。排放这种气体的厂商,因为出售这种气体用于制冷又参与CDm,可以获得两倍收益。因此,一些企业似乎开始生产这种气体,以获得信用额出售给碳市场作为主要目的,而非削减温室气体。

(五)搭便车

无论何时,只要有某些个人或组织采取了有利于更大规模集团的行动,就会存在搭便车的风险,一些人会根本不做贡献或者没有贡献适当的份额。当前,也有很多政府及私人部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在各种层级上都在大幅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却没有采取在未来削减排放的任何政策。这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谁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大幅增加的状况,谁因此要在未来为此做出补偿?这些问题都非常有必要进行辩论。

七、总结性评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解释当前的一个重要趋势: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多中心体系正在形成,而且在未来可能会扩展下去。现实中这一进展与集体行动的传统理论并不一致,后者预测:除非存在外部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否则,不可能发生各种为降低集体风险而采取的行动。结果,许多分析家都预设一个强制实施的全球协议是解决气候变化威胁的“唯一”途径。毫无疑问,一个全球协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只要各国领导人有可能尽快就诸多过去与未来的排放责任以及最为有效的规则达成一致,那我们就应当尽力去争取。但是,相比于仅仅关注这一至关重要却仍旧缺失的一步,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正在形成中的多中心体制,包括其优点以及不足。

至于传统的集体行动理论,在很多不同背景下,参与者采取的有效行动获得了大量集体收益,这在经验性研究文献中已经得到记载。世界各地的公共事务研究已反复发现,传统的理论预测并非总能站住脚:即那些直接受影响的人们孤立无助;自己不可能采取行动解决集体行动问题。我们从大量研究中学到的是:当个人对其面临的问题以及涉及的其他人获得了良好信息,并且能够建构可以产生、增长和长期维持信任和互惠的情景时,就会经常发生代价昂贵但有积极意义的行动,而无需等待外界的权威来施加规则、监测实施以及考虑惩罚。

家庭内部或者一个社区内部与邻居们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本地行动的讨论,都是可能导致积极变化的重要因素。本地的讨论和沟通可能导致相关个人偏好的变化,以及对其他人行为的预期的变化。作为这种沟通的结果,一些行为体对其自身的碳足迹产生了一种伦理责任感。通过这些讨论以及阅读多种行为体减排的行动事迹,个人可能认识到:他们会因为与其他人一起采取有代价的行动,在降低共同面临的威胁的同时也在个体层面受益。即使没有在国家层面对能源征收重大税负,那些家庭如果决定投资于隔热性更好和更有效率的炉子等电器,并在任何适宜的时候都参与拼车及其他节能行动,就会长期降低家庭预算。他们会面临较高的先期投资才能获得收益,但是在家庭层面,未来存在潜在的收益。同样,市长们与本地、州和地区的其他政治领导人进行的讨论,会增加有关他们可能采取的政策、相互联系何以能增加收益以及他们行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自我组织的、多中心的体制并不是一剂万灵药。不过,对于全球变暖这样一个复杂问题也并不存在万灵药。除了多中心体制能产生的一般收益之外,也存在如前面所简述的威胁。其中一些威胁也会存在于任何从全球协议发展出来的全球性体制之中。正如所期望的那样,搭便车对一个缺乏可实施协议的体制将是一个重要威胁。不过,人们也可能预期,即使已经成功通过谈判达成一项全球协议,那些对减少碳排放仍未信服的行为体仍将试图搭便车。

全球气候变化案例篇10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修正案,为相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会议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会议还对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本次多哈气候大会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决定,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大幅减排并对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出资,中国代表团对大会结果表示满意。

【相关链接】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考试要点】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成了高考考查的热点。以最新时事材料为背景,或与温室农业等具体案例相结合,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趋向。主要考点有: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效应、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中国节能减排的措施等。

1全球变暖的原因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小试牛刀】

1以下关于气候谈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

B.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C.发达国家反对,成效不显著

D.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我们现在强调的气候变化主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使世界海洋渔场范围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热量,使世界粮食产量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

D.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干旱、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降低

3中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淘汰低能耗产业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工业部门()

a.炼钢

B.水泥

C.建筑

D.造纸

4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如果只考虑其对洋流、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

①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②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③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暖④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

B.氟氯烃

C.二氧化碳

D.氧气

6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

B.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虫害的能力提高

D.使植物的生产率降低

7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将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8为了抑制冰川消退,人类采取的以下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9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造成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

(3)气候变暖可能对江苏省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点)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0美国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革的世界》的报告。该报告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温线判断,该图反映的时间可能是_______月(填1或7),p点与0点之间的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Q两点之问的自然景观与北冰洋沿岸的自然景观有较大的差异,這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该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m港是北极圈内世界著名的不冻港,该港口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图示国家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受益,试说明对二者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种植业: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运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C4.B5.D6.a7.B8.B

9.(1)暖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等

(2)地域差异(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到影响;降水变率增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等(任答三点即可)

(4)节能减排,能缓解能源紧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护环境,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10.(1)7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3)甲图p点至Q点之间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地气温低,即该地可能为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