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7:47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1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总结,探讨

B

abstract:thekarstisalsoknownas"karst",itissolublerockssuchasmarl,limestone,rocksaltlayer,marble,gypsum,etc.,inthelong-termeffectsofwaterbyphysicalandchemicalchangeandformationofkarren,karstcave,crack,Clint,undergroundriver,stalactite,funnelofgeologicalbodyoftheform.Basedonthekarstarea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andquality,foundationtreatmentdesignandconstructionlevel.Fromseveralaspectsofthestudy,andsummarizesthesafetyandreasonableprocessingmethodsofkarstfoundation.

Keywords:karstareas,geotechnical,engineeringsurvey,summary,thispaperdiscusses

中图分类号:p64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几乎各省区都有不同面积的石灰岩的分布,出露地表的总面积约有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被埋藏于地下的则更为广泛,有的地区累计厚度可达几千米。以至上万米。由此可见,喀斯特地形的研究对我国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岩溶的形成条件。

1.1存在大量可溶性岩石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广泛存在岩溶发育主体-可溶性岩石,这是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其中硫酸盐岩、碳酸盐岩以及卤化盐岩在水的长期侵蚀溶解作用下,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在地表及地面。

1.2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本身具有的裂隙和孔隙为流动水的下渗提供条件。岩石的透水性随着裂隙的增大而增强,岩溶现象也越发明显。岩溶作用的强弱影响着溶洞的大小,以及地下管道复杂程度,岩溶作用越强,地貌发育越完整,并逐渐形成不断增大、完善的地下循环网。

1.3流水的溶蚀、动力作用。

二氧化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空气、矿物风化以及有机物的分解是水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这个反应赋予了水溶蚀的能力。流水的动力作用增强了水的溶蚀能力,流水作用使水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及时补充,以保证水的溶蚀作用不断进行,溶蚀能力不断加强巩固。与此同时流水带动水中砂石碎粒与岩石产生机械摩擦,进一步的侵蚀有利于岩溶作用的不断加强与深入。

1.4气候的影响

我国西南地区地表径流较为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得益于这些地区湿润的气候条件,降水规律且降水量大使流水得以及时补充和更新,岩溶作用得以不断进行。

2.岩溶地区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2.1地基稳定性受岩溶引起的地表破坏、形变影响

水库渗水、桥涵下沉开裂、建筑物损坏等现象是岩溶作用的结果。岩体洞穴顶板形变造成地基不稳定;岩溶岩面起伏造成土质地基的不均匀压缩形变;岩溶水流无规则变化造成工程施工及建筑使用的不便。这些现象不仅阻碍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并且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2工程施工的地基处理受岩溶影响存在一定难度。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异常复杂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岩溶面的标高起伏高低不一,各溶洞连通性难以确定,水流变化无规律,形成岩洞的大小方位无规律可循,时常有同一垂直面出现多个岩洞的情况。

3.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

目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通常采用钻探这一常规手段,但由于该法成本高、勘探周期长,不可能全面探明复杂的岩溶分布情况。因此要求采用综合物探的方法对岩溶进行立体勘探,才能解决某些地质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3.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包含了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岩溶地形地貌的调查测量及试验。如勘察岩溶的一般发育区,应重点摸清溶沟、溶洞的分布状况、规模大小,以及充填性、危害性等等。勘察岩溶的发育区:由于岩溶发育区地基十分复杂,应重点摸清基岩溶洞的分布状况、规模大小,以及充填性,溶洞间连通性,地下水的径流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等。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方法实用简单,能较为直观获得野外工程地质资料。

3.2地球物理勘探

岩体中复杂的岩溶洞穴的探测适用此法,除了电阻率法、无线电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射气测量高密度电法、地面地震反射波法、微重力法等,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的还有层析成像、地质雷达等技术。这些技术在确定岩溶溶洞、土洞及塌陷等的形态分布以及充填情况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岩溶塌陷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突发性,单纯监测地面沉降、地面和建筑开裂情况来监测塌陷的效果并不理想,此时采用层析成像等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技术来监测塌陷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隐伏的岩溶问题监测,首选地质雷达、微重力和地震面波法,其次是地震反射波法、地震折射波、电阻率成像法等。作为最理想的勘探方法之一,地球物理勘探在勘探大面积岩溶发育和深部岩溶分布状况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地理位置地等因素干扰影响。

3.3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

通过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对溶洞、土洞中充填物、岩溶塌陷堆积物的地基土承载力和工程地质性质进行探测。该技术具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各岩溶地区得以广泛应用。

3.4遥感技术

包括航空遥感、侧视雷达遥感、热红外遥感、地球资源卫星遥感(mSS、tm、Spot)等技术,遥感技术具有重复性好、勘测范围大等特点,利于从总体研究岩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溶层组划分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岩溶地区大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而民用与工业建筑不常用。

3.5示踪试验

用荧光染料等示踪剂对岩溶地下水联通进行测试及长期监测研究,以测明岩溶的发育程度和溶洞分布、连通情况。该方法简单方便,可信度高,但不适用于无地下水的溶洞。

3.6模型试验

采用一定规模的模拟试验装置,模拟土层沙砾在诸如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岩溶塌陷过程,以此探求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该法通常用于研究岩溶的塌陷。

3.7插钎试验

在地基基坑开挖后,用一定长度钢钎以相同间距插入上覆土层的方法,探明土层中是否存在发育中的岩溶土洞或塌陷软弱层。该法具有施工简单、经济实用、效果显著的特点。

4.常用的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4.1溶洞地基的处理方法

对于风化裂隙破碎、围岩不稳定的岩体,可采用清爆填塞以及灌浆加固等处理方法;对于顶板破碎、高度较大,但洞壁完整的溶洞,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跨越处理方法;对于较为宽大的洞隙,可采用调整柱距和洞底支撑等处理方法。

4.2土洞地基的处理方法

一般对洞体采用挖填灌浆、梁板跨越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方法。

4.3岩溶塌陷的处理方法

通常采用灌浆、强夯、换土垫层、旋喷加固、梁板跨越以及地表水疏排围改治理的处理方法。

5.结语

岩溶地区地质情况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实际岩土勘探工作中遇岩溶问题时,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全面分析考虑当时的地质条件,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岩土勘察方法,以此清楚了解岩溶的发育状况和趋势,正确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伟海.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质遗迹评价及形成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2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其体制还是勘察测量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不断地优化创新。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施工建筑的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之间的关系。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展开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施工建筑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论证和分析,以便提出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就将对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中常见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依据参考国家制定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规范规程,结合施工拟建地的现场状况,重点论述现场的原始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以提供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数据参数。

1.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原则问题

1.1.1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的联系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能够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和土力学理论等方面,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以上这些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半科学和半经验的基础上的,而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解决过程通常都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利用相关技术人员的自身工作经验并结合施工拟建地的实际状况,合理组织建立起一种相应的本构模型,充分合理地运用勘察参数,经过判断确定结果的一系列过程。可以看出,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的紧密关联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实践是非常关键的。笔者认为,勘察理论与工程经验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相辅相成。

1.1.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设计工作的交流沟通问题

根据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要求内容,建筑施工工程在进行现场岩土地质勘察之前,必须收集附有详细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施工总平面图,施工现场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以及拟建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量等有关资料。笔者认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工程设计工作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关键,在进行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岩土勘察工作时,要事先通过于工程设计者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勘察技术人员要充分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弄清拟建工程的特性特点,这样做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勘察工作与设计不符的情况发生,同时使得勘察工作有的放矢,有利于勘察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最为直接有用的结果。

1.1.3严格控制岩土勘察工作的等级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作,在对岩土土质进行勘察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的情况,以保证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具体确定办法要按照国家制定相应的分级标准,严格控制确定拟建工程的勘察等级、地基基础的复杂程度等级、拟建工程的安全等级以及重要性等级等,通过了解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等级划分,才能够做到严谨控制现场岩土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1.1.4岩土工程勘察展开工作的经济合理性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满足了基本的规范规程要求之后,还需考虑利用最为经济合理地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划分以完成勘察工作目的和任务。展开勘察工作消耗经济成本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勘察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否做到既经济又合理的岩土勘察,应被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

1.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问题

1.2.1现场地基承载能力的确定

我国针对确定施工现场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载荷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查表法三种。通常我们在展开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的勘察主要是由载荷试验或者是由其他原位法、理论公式计算法、规范查表法结合以往总结的勘察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利用确定。一般情况下,由荷载试验确定的地基基础承载力是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精确的,不过因为对施工现场的岩土勘察往往都会受到一些诸如场地、工期和成本等影响因素所限制,所以在工程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仅仅在比较重要的高级建筑施工中才会被采用。而理论公式计算法确定承载力的办法,主要要求的是对现场土质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准确测定,抗剪强度的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受到很多人为方面的影响,造成误差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理论公式计算法仅仅是作为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中的验兑参考依据。查表法是建立在工程经验法基础上的一种办法,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岩土勘察情况往往会不尽常见,毕竟我们能够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总结到的经验有限,许多施工拟建地的地区土质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数据,导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只能模糊估计取值,无法合理地确定承载能力。

1.2.2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的确定

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粘性土质的压缩模量值相对比较容易确定,主要是经过室内的土质压缩试验分析确定即可得到。而砂质土体的压缩模量值的确定就比较困难一些,既没有国家制定的相关岩土压缩模量值的规范,也没有指定具体的确定办法,通常只有通过标贯击数试验计算、查有关工具书直接给出经验值或利用变形模量换算等方法估算,能够确定的岩土质压缩模量值都比较模糊,且三种办法的确定值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能够确定相对比较精确的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也是今后我们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2结语

以上是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到的一些常见岩土勘察问题,在此提出来可供同行朋友交流探讨,以避免类似常见问题在今后的勘察工作中再次发生。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地下的岩土体,其性质的判定主要是根据土质的客观差异性和人为测定的主观性综合决定。我们技术人员作为岩土勘察工作的主体,只有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经验总结,寻找岩土勘察的规律性,才能够使得勘察工作更科学化、合理化,以满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需要和给予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问题;措施

1.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

1.1监理勘察手段单一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常运用综合的勘察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问题。可目前许多勘察单位仍旧按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因而显得手段比较单一。勘察报告内容多停留在定性评价,而定量评价数据较少。

1.2缺少勘察纲要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目前勘察中,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有的项目虽有勘察纲要,但往往是按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写,没有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有的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1.3勘察质量不高

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此外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更有甚的是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4)勘察报告中只注重定性分析,定量数据较少,建议措施针对性较差。至今,一些勘察单位还没有摆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仍以描述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采用。

1.4忽视面上的研究

勘察成果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地区性的研究成果,就难以了解该地区各地基土层的特点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地基土就难以给予准确评价。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往往只是对工程点的研究,而忽视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勘察报告中常常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结论及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如在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中,本来用箱基已满足要求,可有的勘察单位由于缺乏当地经验,建议采用箱基加桩基复合基础,结果不仅延长了工期,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又如某地区有一层含砾粘土层,该层土具有蠕变特征,遇水及扰动后强度迅速下降。但在一般条件下,无论原位试验,还是室内土工试验,都表明该层土承载力标准值较高。如果不了解当地经验成果,而建议该土层采用较高的承载力值,其结果必将造成时间与资金上的浪费。

1.5主要技术问题

(1)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4)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如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5)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2.解决问题的措施

2.1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

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描述,缺乏深人分析的现象发生。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2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2.3重视地区性研究,尽早制订地方性勘察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总结几十年来勘察经验成果制订而成的法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稍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

2.4重视地质钻探过程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地质钻探仍然是主要的,最有效的侦察手段之一,所以在岩土工程地质钻探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岩石,形成条件和取样,测试要求钻井设计和控制,以达到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5调查现场岩石和土壤的采样和测试工作

岩石和土壤的取样、原位测试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重要的数据来源也是解决勘察技术问题。首先是测试结果数据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完整和可靠的测试数据,分析和评价是不现实的。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的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试验有更大的困难,在钻探和取样过程中,总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干扰,对测试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亟待提高[J].岩土工程界.2004(12)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4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岩土工程的勘察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而言,岩土工程勘察的最主要目的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勘察结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直接关系到基础设计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结合所勘测地区的经验,才能确保勘察结果的精准性。但在实际勘察工作中,总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勘察中出现一些错误,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问题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岩土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岩土的勘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工程整体勘察任务较重,且时间较短,加之进行勘察前缺少详细周密的计划,当问题出现时,很多时候施工已经结束,从而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笔者结合多年的岩土工程勘察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勘探点深度不足。在一般的岩土工程中,勘探的实际深度,一方面取决于基础结构的形式,形式不同,则深度也不相同。然而,在实际工程勘探中,不按照规范进行勘探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勘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方,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2.取样及原位测试不合理。按照有关规范中的规定,取样及原位测试的件数应不少6组,并且应充分考虑取样及测试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这样所得结果的数值才能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现象较多,或是虽然满足了件数要求,却未曾考虑土层的均匀性及代表性这两个关键因素,致使取样及原位测试所得出的实际结果与实际不符。

3.地下水的测量不合理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外业工作中,地下水的测量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地下水位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一旦在勘察工作中忽视这一工作,必将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埋下隐患,如在被勘察的地层中,既含有承压含水层,又含有潜水含水层时,若未进行分层量测,则会导致勘察报告中地下水的性质不明确。

4.试验和资料的整理不够规范试验不规范。如对于高烈度地区的粉土未做粘粒含量测试,从而导致将其错误的判定为可液化土。相关资料的整理不规范。如在统计分析中,未将异常值提出,致使标准差系数过大,最终造成所得结果出现严重偏差。报告书的内容编写不规范、参数不完整、错误较多、重结论轻建议等。

三.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勘察市场不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对勘察收费和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权责不明确。《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对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的规定.但目前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而这些人员又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必须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3.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搞勘察,就会导致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偏于保守,造成工程的浪费。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溅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分析

1.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

第一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勘察,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最后,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核,加强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址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统一审核管理,防止在此过程中只是进行理论的描述而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的勘察和管理业逐渐得到了完善,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和管理逐渐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随着各种工程建设的施工条件越发的复杂,使得岩土工程问题也逐渐的日趋复杂,简单而言,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很多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复杂的岩土勘察需要。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岩土工程的勘察走向了现代化。通过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得岩土工程在进行勘察过程中能够得到更为科学和系统的管理,同时,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同时,将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整合处理上,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岩土工程模型,可以进行计算机统计指标的分析,同时,在遇到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的岩土问题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形象的模拟一些很复杂,很抽象的地址地貌的状况,比如可以模拟岩土问题的产生演变过程,如此,可以更为直观的对岩土工程作出更为明确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找到处理方案,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不不仅仅可以让勘察工作效率提高,也很大程度上让勘察的成本大为降低。

3.加大对勘察专业人才与勘察设备的投资力度

勘察人员与勘察设备都是影响勘察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勘察公司要加强对勘察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以提高勘察资质门槛。要加大对勘察设备的投资力度,采购先进的勘察设备,减少因设备老化而出现影响勘察结果质量的现象。

4.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市场行为

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质量,单靠勘察公司的自觉行为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法制和政府力量来加强对勘察市场的监督、检查与引导,规范勘察市场行为。即加强对勘察市场中的原始资料、原始数据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挂靠、造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当然,检查监督行为不能仅以检查报告作为依据,还要将检查拓展到野外源头勘察中去。

5.强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

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勘察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勘察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通过现场踏勘对勘察对象的详细资料进行收集,还要根据收集得来的材料编写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纲要,明确勘察工作的主要矛盾问题、技术问题与设计方案,使勘察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应选择适当的勘察手段与方法。不同的勘探方法有其不同的优点与缺点,而在勘察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基选择适当的勘探方法与手段,并严格规范。如钻孔是最为常用的勘探方法,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利用静探孔的手段进行勘探,则可以客观、正确地反映出地基土的强度及性质。又如,在土质较粗的山前冲积地层中,则不适宜使用静探孔的方法进行勘察。当然,对一些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基,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勘探方法进行勘察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一切建筑工程开展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风格迥异的公共建筑物和现代超高层建筑物层出不穷,给勘察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只要对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肯定能做好,从而为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朝勇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2]宋双贝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4期

[3]蒋斌斌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9期

[4]赵景琳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3期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建设工程项目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的基础,只有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才能给给项目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1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岩土勘察时,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这也导致了岩土勘察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给工程勘察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岩土勘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1.1测量地下水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测量地下水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下水的水位会直接影响到岩土勘察工作的实际质量。在岩土工程勘察时,若是忽视了地下水测量,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1]。比如,在勘察岩土工程时,若是地层中不但存在承压含水层还存在潜水含水层,若是测量时没有对其进行分层测量,那么会给测量结果的精确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1.2勘探点选择的深度不够

在进行岩土勘察时,基础结构形式决定了岩土勘探的实际深度。形式不同,其深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工程勘察过程中,经常存在没有根据相关的规定来决定岩土勘察深度的情况。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愈加激烈,这种情况也更加的明显。

1.3内页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岩土勘测工程的试验不够规范。比如在试验高烈度地区的粘贴含量时,若是没有严格根据规范进行,那么可能会错误判断,认为是液化土。其次,对于勘察过程中的资料整理不够规范。比如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没有提出异常值,这样会导致标准系数比较大,从而导致严重偏差的出现[2]。最后,没有规范的编写报告书,相关的参数不完整,过于重视结论,没有重视建议。

1.4取样和原位测试不够合理

根据规定,在取样和原位测试时,件数应该多余6件,测试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其均匀性以及代表性,这样得到的测试结果准确性才有保证。在进行工程勘察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的规范来测试的情况比较多,这也直接导致了测试获得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偏差较大。

2改进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相关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现,城市中也出现了很多现代超高建筑以及风格不同的公共建筑,这也给岩土勘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真正的重视岩土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合理的措施,便能够真正的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从而给工程建设施工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3]。

2.1规范岩土勘察市场

想要真正的提高岩土勘察的质量,仅仅通过勘察公司的努力是行不通的,还需要通过法治和政府的行为来管理和监督整个岩土勘察市场,对岩土勘察市场进行引导,让整个市场更加的正规。这需要扩大检查的范围,不仅仅需要做好以往的数据检查和原始资料检查,还应该做好野外岩土的勘察,从而提高岩土勘察的质量,给工程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2加大岩土勘察方面的投资

首先,岩土勘察公司,应该重视相关人才的培训,重视员工业务能力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并且还可以进行资质门槛的设定,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4]。其次,勘察公司,还应该根据需要购买专业的设备,这样能够避免因为设备等因素影响岩土勘察的准确度。

2.3规范岩土勘察工作

首先,在正式开始工作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手机足够的勘察现场的资料,对于收集到的资料,还应该进行勘察工作纲要的编写,从而进行岩土勘察工作主要问题和目标的明确,确保设计出的岩土勘察工作方案比较的合理,这样工作开展过程中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在进行岩土勘察时,勘察方法不同,优点和缺点也各不相同。这便要求我们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环境来进行合理岩土勘察方法的选择,并严格根据规范来操作。比如在岩土勘察中,最常用的办法便是钻孔,若是地质条件是软土,那么可以将静探孔手段运用进去,这种手段能够很好的将地基土的强度和性质反映出来。再如,在土质比较粗的山前冲击地层中,静探孔的方法便不适用。若是地质状况比较复杂,还可以合理的利用多种勘察方法来开展勘察工作,这样能够切实提高勘察的准确性[5]。

2.4将计算机技术合理的运用到岩土工程中去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进步,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管理方面也愈加的完善。总体而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以及管理已经逐步的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是随着工程建设施工愈加复杂,管理中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以往的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实际需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现代化步伐,将计算机技术利用进去,能够让岩土工程管理更加的系统和科学,勘察工作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资料整合和处理上应用计算机技术,比如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岩土工程模型的制作,分析计算机统计的相关指标[6]。

若是岩土勘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合理的利用进去,其能够模拟抽象和复杂的地貌。比如可以模拟岩土问题产生演变的整个过程。这样能够让人们更加明确和直观的认识岩土工程情况,找到更加合理的方案来进行问题处理。

总之,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合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切实提高勘察工作的实际效率,还能够降低勘察的实际成本,提高勘察的精确度。

3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工程地质调查、勘探、测绘、原位测试、取土试样、现场检测和检验以及室内的试验等。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必须认识到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并严格根据相关的要求来做好试验工作,并且,实验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给保证结果的准确度。但是在进行勘查实践时,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存在,勘察时也容易失误,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的出现,所以,我们分析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贾少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2):210-211.

[2]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56-57.

[3]刘健,戴正虎,曹曜,贾兴安.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关问题及对策[J].四川地质学报,2010(02):212-214.

[4]温文富,王义海,杨旭.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09(07):108-109.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问题;处置建议

0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作为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其虽对各类工程不同阶段勘察目的、任务以及评价等有详细的要求,但在规范执行过程中发现其内部存在某些条款描述不具体甚至与其他相关规范标准存在冲突,给勘察技术人员正常开展勘察工作带来困扰。

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能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准确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1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性等级划分

1.1问题描述

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分级重要依据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不同的规范标准有不同的分级方法与标准。其中《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下简称“岩土规范”)中对于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的重要性等级作了原则性的规定,30层以上可定为一级,7~30层可定为二级,7层以下可定为三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将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地基规范”)中也将地基基础划分为三个设计等级。与地基规范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类似,《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以下简称“高规”)定义了甲、乙两种工程重要性等级。(相关条款详见各规范标准)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针对同一工程,不同规范标准中相关规定会存在矛盾。例如:对于体形复杂,高低层相差10层以上的一体高层连体建筑,其根据“高规”将会被确定为甲级(即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但按照“岩土规范”其勘察等级却被划分为二级。如此在场地等级与地基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依据这两个规范将会得到不同的勘察分级。

1.2问题处置建议

对于该问题,笔者建议将“地基规范”设计分级以及“高规”中勘察分级标准引入“岩土规范”中,对工程重要性分级作如下定义:

(1)一级:超过30层或总高100m以上的建筑物;体形复杂,高低层相差10层以上的一体高层连体建筑物;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重要高耸工业构筑物或总高200m以上的高耸构筑物;于边坡或靠近边坡位置建造的高层建筑以及高耸构筑物;对既有工程有较大影响的较大新建高层建筑;配有两层以上地下室的建筑物(软土地区一层以上地下室)。

(2)二级:不满足一级标准的高层建筑物;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多层建筑;较为重要的高耸工业构筑物或总高不超过200m的高耸构筑物;边坡或靠近边坡位置建造的多层建筑以及构筑物;对既有工程有较大影响的较大新建多层建筑;配有两层及两层以下地下室的建筑物(软土地区一层地下室)。

(3)三级:7层以下且总高24m以下的建筑物。

2勘探点数量及控制性勘探点比例

2.1问题描述

“岩土规范”4.1.20条1款对勘察过程中各类勘探孔数量作了规定。4.1.17条则对高层建筑控制性勘探点最少数量作了规定,但这一规定与“高规”中规定不一致,存在冲突。此外,“岩土规范”中也未就除高层建筑外的其他建筑物控制性勘探点比例作出规定。

2.2问题处置建议

(1)勘探点数量确定:对于每栋建筑物,甲级勘察等级勘探点点数应大于等于5个,乙级应大于等于4个,丙级则酌情减少;对于密集建筑群,其勘探点可统一考虑,结合使用。

(2)控制性勘探点的确定:控制性勘探点与总勘探点的比例应大于等于1/3,且勘察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应大于等于2个点,丙级则应大于等于1个点。

3取样和原位测试的样本数量

3.1问题描述

“岩土规范”4.1.20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手则》以及“高规”4.1.7条均对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取样或原位测试的样本数量作了规定。

其中,关于“每个场地”的理解存在分歧,大多数勘察单位视一次勘察工程范围为“一个场地”。考虑到不同勘察工程规模可能为单栋建筑物,也可能是多栋建筑物。若仅根据少数满足规范最低标准数量要求的点所获取的力学性能去预测大面积场区地质情况,显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2问题处置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应综合考虑一次勘察范围、建筑属性与高度,对取样和原位测试的样本数量作如下规定:

(1)对于具备采取原状土样的地层,应优先采取原状土试验作为基本控制指标。其次才考虑采用原位测试作为控制指标(如碎石土等)。

(2)有必要结合“高规”进一步明确“样本数量”,如勘察等级不低于乙级的建筑,每栋建筑物各主要土层内原状土取件数量及原位测试宜大于等于6件(组)次;丙级建筑物则严格要求应大于等于6件(组)次。对于各取样和原位测试点位竖向间距,勘察等级不低于乙级的建筑物,基底以下1倍基础宽度范围内宜取1~2m,其他范围以及丙级建筑物可结合土层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间距。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作为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所有勘察活动都严格遵守该规范的相关规定,对于其存在的部分条款描述不具体或与其他相关规范标准存在冲突的情况,勘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勤思考、善总结,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岩土工程勘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2]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JGJ72-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S].

[4]赖国任.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误区[J].大众科技,2007(9):26-27.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系统

众所周知,如今学科发展的三大支柱是:理论、实验和学科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学科计算机的发展为应用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三大支柱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影响了岩土工程勘察领域。

1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岩土勘察设计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与国际差距缩小。但是仍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1.1勘察资料与设计脱节

由于之前部门长期都是勘察、设计、施工都是分散作业,加之一些新规范,新技术应用不及时,造成岩土工程设计与勘察脱节。这不免造成勘察提供的勘察资料让设计人员往往摸不着头脑。并且就当前实践经验来看,勘察在设计整个过程的参与度还不够。另外,由于设计和勘察的脱节,设计人员往往勘察方面知识不足,很难深层次理解勘察资料,使勘察资料有效性没有得到最大发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1.2系统综合能力差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水文、地理等等。然而,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还没有实现各类数据的综合采集、分析,因而使得设计方案可以获取的信息量有限,并不能得到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1.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的局限性

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不具备空间分析能力,这种局限性极大的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如难以科学决策支持现有的勘察设计方案,取而代之,现有的勘察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另外,现有的很多软件都是比较落后的,与实际脱节。落后的软件就很难反应实际的情况,解决具体问题也非常的不完善。

1.4勘察技术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虽然解放以来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我们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先进国家技术交流不充分,国内岩土勘察技术成熟的过程相对闭塞,呈现曲折发展的状态。

2数字化系统方案

2.1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

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些分散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更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整体。正是由于数字化这个巨大的优势,因而被认为是极具有价值的一个过程。如果设计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这个领域,我们可以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解释为不同学科的有效组合。这个数字化系统相比于传统系统的优势在于充分整合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CaD技术转变,使得信息化采集数据,数字化处理勘察资料,网络化硬件系统等成为可能,并随着其发展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具体说来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概略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2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

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因承载着采集和整合数据信息的任务,因而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它主要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autoCaD和word自动化等。如图2所示,他们以勘察和设计为基础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工程:由图2我们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数字化系统将这些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并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与传统的各学科独立工作不同,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交流,同时也方便数据的整合和集成。实现岩土设计数字化必经阶段和前提条件是岩土勘察的数字化,因而我们应加大对岩土勘察数字化的建设。

3数字化系统的实现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的实现,主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场地物性指标的数字化、场地地层的数字化和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如何实现这个数字化系统呢,可以结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这样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充分利用GiS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效用。众所周知,GiS具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能力以及空间查询功能。勘察数字化系统与GiS结合可谓是强强联手,一方面可以精确分析勘察数据资料信息,改善传统勘察系统对于复杂多变情况下束手无策的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因为借助GiS的优势可以创建可视化操作平台,而这个平台是实现勘察数字化的前提条件。如何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物性指标呢?总的来说应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作为指导,实际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具体说来,理论主要是指地质统计学、相关距离的基本理论。而所谓的实际就是结合工程情况包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相关距离和工程场地剪切波速等,然后运用理论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相关理论详细的对岩土工程勘察参数的数据结构设计以及虚拟岩土工程剖面、地质相关属性等计算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说明,其实,这就表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的场地地层的数字化的实现。总的来说,数字化系统的实现需要考虑当前的现状,并且适应其发展规律,对系统的概念和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才得以完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跨多个专业多个学科,因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解决传统的勘察设计情况,就应该深入剖析当前岩土勘察设计的现状,并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研究创建一个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并且这个系统的开发应得到现有成熟技术并寻求或有的先进技术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

作者:陈媛媛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参考文献

[1]包世泰,夏斌,蒋鹏,等.基于GiS的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04):31-35.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8

关键词:岩土勘察;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岩土勘察不仅能解决建设施工中的多项质量问题,还能提高建设施工的水平。近几年,建设施工企业提高对岩土勘察的重视度,全面提高岩土勘察的能力,致力于解决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岩土勘察属于较为复杂的项目,对建设施工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施工企业加强勘察的管理,通过科学的解决措施,管控勘察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岩土勘察的基本水平。

一、岩土勘察在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性

岩土勘察在建设施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建设施工的实际应用,更是体现了岩土勘察的价值意义。着重分析岩土勘察的重要性,如下:

1、规避建设数据的误差

建设工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岩土信息,通过岩土勘察工作,得出真实的数据信息,比对原本设定的信息,才能发现数据之间的差距和误差。岩土勘察的实践能力较强,准确得出建设工程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为其提供科学的建设数据,规避数据误差,如此排除数据误差的影响[1]。岩土勘察确保建设数据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建设数据的应用水平,体现岩土勘察的积极性。

2、强化建设工程的稳定性

岩土勘察的效果与建设工程存在密切的关联。随着建设工程的发展,其对岩土勘察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主要是通过岩土勘察,稳定工程的建设过程,保障建设工程具备充分的稳定能力。岩土勘察对建设工程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改善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既可以优化现场施工,又可以利用完善勘察的方式,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

二、岩土勘察中的存在问题

结合岩土勘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汇总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例举比较典型的问题,分析如下:

1、岩土勘察不规范

岩土勘察必须在规范的环境内,才能取得准确的地质信息。岩土勘察中涉及到多项作业内容,以某岩土工程为例,分析勘察中不规范的问题点。如:(1)试验缺乏规范约束,该岩土工程的环境较为特殊,需要利用含量测试的试验,才能得出岩土地质的基础数据,但是该工程中不重视勘察试验的规范性,导致最终错误的判断岩土地质,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2)数据整理不规范,统计与分析是岩土勘察的核心环节,其需要严谨的数据支持,该工程勘察人员随意存储数据信息,没有按照数据标准进行统计,影响最终的勘察结果;(3)报告项目书不具备参考价值,岩土勘察的报告项目书,由结论和建议两部分组成,但是该工程的项目书,只有地质结论,没有相关的建议,不能成为工程建设的参考,严重缺乏规范性。

2、勘察资料缺乏准确性

勘察资料贯穿于岩土勘察的整个过程中,属于最基础的勘察条件。岩土勘察中需要准备的资料比较多,如:土质含量、岩土变化等,保障勘察资料的准确性,以免影响勘察结果[2]。规划勘察资料准确性方面的问题,如:(1)资料定义的范围不准确,没有统一收集资料的标准,部分资料内含有实际误差,工作人员未经处理直接收集到资料内,导致勘察结果发生变异,影响勘察资料的准确应用;(2)资料取值不明确,不同类型的岩土中,存有异同的取值,需要准确研究资料参数,如:特性、标准等,以免勘察阶段中出现较大的误差。岩土勘察资源缺乏准确性,直接干扰整个岩土工程的勘察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3、勘察人员专业度不足

勘察人员在工作中严重缺乏专业度,不能利用专业的手段处理岩土勘察中的各项工作。据有关资料显示,勘察人员群体中,将近二分之一属于非专业人员,其在岩土勘察中,根据自身经验判断,缺乏专业的理论支持,进而影响到勘察结果。例如:某岩土工程,采用外聘的方式组建勘察团队,并没有注重勘察人员的专业考核,导致现场勘查中多次出现数据误差,而且勘察人员不能应用准确的勘察术语表达勘察项目,增加岩土勘察的压力。

三、岩土勘察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岩土勘察需要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解决勘察中的存在问题,强化岩土勘察的实际应用,才可保障勘察结果的可信性,以免影响建设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全面分析岩土勘察的问题,提出几点对应的解决措施,如下:

1、严格规范岩土勘察

岩土勘察的企业及工作人员,需严格规范岩土勘察的过程,排除不良的影响因素。岩土勘察的规范性能够提高其在建设中的使用价值,优化整个建设工程的现场。例如:某建筑工程企业,因为建筑所处环境的地质复杂而且特殊,所以该企业注重前期阶段的岩土勘察,利用规范的方式,指导勘察进行,该企业在岩土勘察方面,提出三点规范措施,首先准确设计岩土勘察的方案,明确其中各项勘察方法的运用、条件,便于勘察工作的规范进行,工作人员按照勘察方案,即可约束自身的行为,达到规范的标准程度;然后该企业安排相关的勘察人员,准确记录勘察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按照岩土勘察的需求,快速整体可用信息,区分数据信息的类别,避免数据出现勘察偏差;最后该企业结合建筑工程对岩土地质信息的需求,合理规划报告项目,总结完岩土勘察的结论后,在地质、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优化勘察资料的质量

为保障岩土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和质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项途径,深化调查工程建设的现场,收集准确的勘察资料[3]。例如:某建设企业在勘察资料方面,提出几点建议,第一,采用合作制度,改革以往的分工制度,要求勘察与资料人员均参与到勘察现场,避免勘察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出现脱节,合作制度能够将勘察人员获得的资料第一时间内交由资料人员处理,而资料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岩土勘察的实际情况,准确编制资料信息,既可以保障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又可以体现资料信息的质量价值;第二,严格处理勘察资料中的异常点,资料人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勘察人员商讨,确定资料的真实信息,保障记录信息的准确性。

3、提升勘察人员的操作水平

勘察人员是岩土勘察的主要组成,其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与勘察结果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岩土勘察中,需利用专业培训的方式,提升勘察人员的操作水平。以某建设工程为例,分析其培训岩土勘察人员专业能力的方式[4]。首先该企业同样采取外聘的方式,但是其设定了专业标准,按照标准限制选择勘察人员,只有具备专业资格和技能的人员,才能参与人员组建;然后该企业在实际勘察中,不断调整勘察标准,主动发现勘察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之处,采取培训的方式,强化勘察人员的专业水平。

结束语:

岩土勘察在建设工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必须深入分析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才能规范出勘察工作中的标准,稳定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勘察效益。勘察人员结合实践应用的情况,强化岩土勘察的过程,发挥岩土勘察的优势,保障勘察的质量和水平,由此提高岩土勘察在建设施工中的准确性,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彦峰.探讨地质工程勘察中的相关问题[J].价值工程,2014,(17):24-26

[2]邵水松.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岩土工程界,2012,(05):23-25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9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勘察纲要

中图分类号:p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是解决、处理建筑物与当地地质问题的关键手段,勘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效益等。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工程勘察原理与方法,分析工程地段的地质特点、周边地质环境,为以后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与技术参数指导,充分利用场地地质条件,避免或预防恶劣地质地段,保证工程建设稳定的地质特征。因此在工程建设中,研究工程各地段岩土地质构造,按照岩土地质特征、物理力学进行工程设计,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缺陷问题

(一)岩土工程勘察体系不完善,缺乏勘察流程与纲要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流程与纲要是勘察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然而许多工程勘察单位仅仅依据公司勘察要求编写流程与纲要,缺乏健全完整的勘察体系与标准化的勘察流程,调查内容重点不突出、内容模糊,纲要对工程勘察的指导性意义不大,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原始数据不完整,参考数据责任人签名不明了,野外勘察记录乱涂乱画,工程地质调查不足、勘探及采取土试样数据虚假乱造,数据可追溯性差。

(二)缺少专业化勘察人才,新技术、信息化利用不足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内容复杂,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勘察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数据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在勘察队伍建设中,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知识面狭窄,排斥先进的设备与技术,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交流与沟通,导致勘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及时处理、分析、反馈数据信息,严重影响勘察质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勘察技术与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应用,传统的数据采集、实验方法已经不适合新的勘察要求。然而,工作人员往往排斥新技术、新方法,对数据分析软件的运用不足,软件设计开发水平跟不上勘察要求,软件使用功能单一,系统化不强,对勘察信息综合处理不全面,严重阻碍勘察效率的提高。

(三)勘察总体质量不高,忽视工程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现在许多勘察单位已经是独立的法人代表,实行企业自负盈亏,改变了以往的上级拨款方式,勘察单位为了自身利益,降低勘察成本,往往会缩减开支、编造数据,造成勘察质量的严重下降。现场取样过程中,为了加快勘察速度,钻井深度远远低于工程要求,另外对于地质断层问题也没有及时发现,导致严重的建筑安全问题。在勘察时,只考虑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没有顾及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与地质再生成的影响,建筑完工一段时间后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环,地表下陷现象严重。附近建筑物也会对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勘察过程中,要对工程附近地质条件进行充足的论证,从各方面提高建筑工程勘察质量。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提升途径

(一)建立健全岩土工程勘察体系,确立完善的勘察纲要

把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勘察体系,制定标准化勘察流程,全面提高勘察质量。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勘察规则制度,遵守单位勘察原则,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纲要,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单位组织开展学习新规范、新技术,增强勘察专业技能,加大对违反国家勘察制度的处罚力度,确保勘察工作的自觉性。勘察监督机构要加强监督,把重点整治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监督机制,标本兼治,对于不合格的勘察要及时停工整顿。加大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实现有效的奖励惩罚制度,建立勘察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二)引进先进的勘察设备,采用科学的勘察技术与方法

在巩固的理论知识与勘察方法的基础上,要及时引进先进的勘察设备,提高勘察质量与效率。单位要加大对勘察设备的投入力度,注重信息技术的力量,数据采集分析实现电子化,保证软件开发与勘察目的的一致性。勘察单位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运用勘察过程管理法,利用pDCa循环式方法进行实施与管理,不断革新勘察方法与技术,全面提高勘察质量。面对众多的勘察方法,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勘察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三)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其它手段

为了合理布置勘探点,可以采用克里格法,保证勘探点的准确有效。加大监督、审查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科学准确地分析原始数据,把信息及时反应到各部门。做好勘察资料、数据的保管,定期整理相关资料,总结勘察经验教训,提高勘察水平。国家要规范勘察市场,及时清理不合格的勘察单位,提高勘察企业门槛,通过企业资质与个人专业能力双方面提高勘察水平,建立一批高效率、高质量、高品质的勘察机构。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岩土工程勘察逐步向高水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勘察工作也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因此,勘察单位要建立健全勘察体系,完善勘察纲要;引进先进的勘察设备,采用科学的勘察技术与方法;建立监督、评估、审查体系,确保资料的完整,规范勘察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健.戴正虎.曹曜.贾兴安.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关问题及对策[J].四川地质学报.2010(02)

[2]钱小碑.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重要性与方法[J].湖南农机.2009(01)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10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5[文献码]C[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130-1

0引言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提高,现代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基础和基坑开挖也越来越深,各种风格的建筑物崛地而起,建筑物的平面变化程度大,这给工程结构施工和工程勘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实践证明,传统的勘察手段和勘察技术已无法再适应现代建筑的施工要求了,其中也存在不少安全问题有待解决,而提高岩土勘察的质量就成为了现代勘察队伍的重点工作。

1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存在的问题

1.1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

由于勘察各部门长期的各执其事,相互之间的协调度不够,勘察、设计等工作都是分开进行,加上岩土勘察工作规范的制定落后、新技术、新设备没有及时的更新,专业安排过细,以及岩土勘察工作本身的局限性等因素,设计与勘察脱节,岩土的勘察信息时常让设计人员难以理解,自然也无法参与到勘察工作中去;也有的是因为设计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对勘察的信息没有理解的能力,导致设计效率低,出现了许多浪费问题。

1.2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

地形图是设计系统的底图或称基础数据,在数字化地图的运用中还有一些技术不成熟,导致与CaD设计软件不匹配,无法实现对接,设计系统就只有将勘察数据再进行录入分析处理,直接影响了CaD的推广应用。

1.3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

勘察部门所提供的勘察信息通常是以图纸、表格、文字的形式记录的,信息中的定性描述较多,这一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很难理解勘察信息,而在对勘察信息的处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2数字化勘察技术

数字化勘察技术是指勘察单位使用现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再结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将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构建一套完成的计算机辅助勘察系统,数字化勘察技术的使用,让传统手动式的勘察方式走向现代化CaD技术,全面实现岩土数据勘察的信息化、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等,并促进勘察工作朝着更专业、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为勘察工作构建一套自动化体系,实现勘察数据、信息、档案的数字化存储,为各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3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的对策措施

3.1岩土勘测技术有效提升的方式

勘察人员首先要提前掌握勘察地区范围内的原始地形、地貌,岩土的形成原因、主要质地等,了解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在详细了解以上内容的情况下分析地质内的埋藏物分布及种类,注意确定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以及水位的分布的实际,以便评定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及其它影响。对基坑工程来说,勘察人员要得出图层的渗透性,评估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预测地下水会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确定基坑施工降水的对应技术参数以及施工降水提议,查清基坑的周围环境,为岩土勘察提供有效依据。全面分析边坡开挖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支架作为支撑物,分析基坑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地下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3.2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得出岩土勘察结果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技术人员解决勘察技术问题的重点。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是勘察结果进行分析的前提,如果没有准确、完整的测试数据,所有的勘察结果分析都是不合理的。岩土工程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在于数据计算的模式和参数的计算,计算参数作为技术重点而得以重视。岩土测试本身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当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3.3重视地质钻探的过程控制

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岩土勘察技术手段之一就是地质钻探,这是能及时、有效得到勘察数据的重点方法,不同的岩土勘察有不同的方法,而这些不同的方法也是根据不同的岩体、地层条件和取样、测试而进行的,这就要求钻探工程应具有针对性,提高地质钻探的质量是完善岩土勘察工作的基本条件。

3.4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由于我国在岩土勘察工程体制的建设方面所欠缺,一些技术规范也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因为勘察技术人员的不足,以及技术落后造成的,地质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还不够了解,总是使用工程勘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效率低下不说,工作质量还很难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推行岩土勘察工程体制,积极培训岩土勘察工作人员,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适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3.5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岩土勘察工作已逐渐规范化、标准化。随着各种新型勘察技术的使用,传统的岩土勘察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岩土勘察管理成为发展必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岩土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制作工程图件,关键是,可以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岩土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模拟复杂的岩土问题的发生、演化过程,科学的制定岩土处理方案,减少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这样不但可以对岩土问题做预测预报以及防治,还能有效减少人力和物力,降低成本。